CN105116207A - 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6207A
CN105116207A CN201510483634.1A CN201510483634A CN105116207A CN 105116207 A CN105116207 A CN 105116207A CN 201510483634 A CN201510483634 A CN 201510483634A CN 105116207 A CN105116207 A CN 105116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automobile
magnitude
state
j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836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祥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TEWELIN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TEWELIN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TEWELIN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TEWELIN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8363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6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6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6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属于车载终端设备技术领域。该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设备,该车载终端设备预设有与打火状态对应的第一电压范围和与熄火状态对应的第一振动范围,该方法包括:检测汽车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当所述汽车处于打火状态时,判断检测的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本发明的应用范围更广,同时降低了MCU的成本和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汽车的防盗、追踪、网络通信等方向应用越来越广。因为汽车使用电瓶,且无线通信技术本身耗电也比较大,不打火状态下设备长时间工作会引起电瓶亏电使汽车无法完成打火动作。
在汽车处于打火和不打火的状态下,相应的设备会进入不同的工作状态,以达到自动功耗控制的目的。使用总线接口或ACC信号的前提的使用的汽车总线接口必须支持相应的总线或提供ACC信号供MCU,现有车载电子对打火检测主要来自于数据总线,图1为现有技术识别汽车打火状态的检测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中的CAN总线和K_line总线,如果有ACC信号亦可进行检测,但关于打火状态的协议每个车厂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很难一个产品涵盖车型对应的协议,且对于OBD(On-BoardDiagnostic:车载诊断系统)等接口,ACC(AdaptiveCruiseControl:巡航系统)信号是捕捉不到的。
传统车载终端设备对于打火的识别是通过汽车上的总线(CAN或K_Line)去检测的,其优点在于检测简单、准确,其缺点在于增加了transceiver的成本,且由于不同车型上相应协议不同,需指定适配的车型才能进行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以达到识别汽车打火状态的目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实现打火状态的识别时带来的成本高且适用范围窄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设备,该车载终端设备预设有与打火状态对应的第一电压范围和与熄火状态对应的第一振动范围,该方法包括:
检测汽车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
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
当所述汽车处于打火状态时,判断检测的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
优选地,在判断检测的电压值在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内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汽车是否处于打火状态。
优选地,在判断检测的振动值在第一振动范围内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汽车是否处于熄火状态。
优选地,上述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为0~0.6V。
优选地,该车载终端设备预设有若干个时间点和与每个时间点对应的电压范围,针对上述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第一电压范围内,该方法具体包括:
检测在预设的所有时间点的电压值;
将检测到的电压值与对应时间点预设的电压范围进行比较,统计在对应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值的个数;
判断统计到的个数是否超过预设的个数阈值,若是,则判断电压值在第一电压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汽车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
打火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
熄火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汽车处于打火状态时,判断检测的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
优选地,上述打火状态判断模块在判断检测的电压值在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内之后,具体还用于:
判断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汽车是否处于打火状态。
优选地,上述熄火状态判断模块在判断检测的振动值在第一振动范围内之后,具体还用于:
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汽车是否处于熄火状态。
优选地,该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还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在预设的所有时间点的电压值;
统计单元,用于将检测到的电压值与对应时间点预设的电压范围进行比较,统计在对应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值的个数;
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统计到的个数是否超过预设的个数阈值,若是,则判断电压值在第一电压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车载终端设备,该车载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通过采集供电电源的电压值以及重力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来判断汽车的打火状态,使得对MCU资源需求降低,使MCU成本可大幅下降,另外,由于G-sensor传感器相比各种总线的transceiver要便宜不少,且由于本发明只采集G-sensor信号及ADC电压信号相比现有技术在总线上的数据通信状态,功耗也可以有效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识别汽车打火状态的检测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识别汽车打火状态的检测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识别打火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识别熄火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终端设备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设备,该车载终端设备预设有与打火状态对应的第一电压范围和与熄火状态对应的第一振动范围,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检测汽车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
S200、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
S300、当所述汽车处于打火状态时,判断检测的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识别汽车打火状态的检测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使用MCU只需采集G-sensor传感器收集到的振动信号及R1和R2对汽车电源分压后得到的电压值,就可以通过ADC电源监视器获取汽车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并将获取到的电压值发送给MCU,通过G-sensor传感器检测振动值并将该振动值发送给MCU,供MCU根据该振动值和电压值判断汽车的点火状态。
其中,上述第一振动范围的下限为0,其上限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型号的不同而进行响应的预设。
由于G-sensor传感器的价格相比各种总线的transceiver的价格要便宜,本实施例通过采集供电电源的电压值以及G-sensor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来判断汽车的打火状态对MCU资源需求降低,使MCU成本降低,另外,由于本发明只采集G-sensor信号及ADC电压信号相比现有技术在总线上的数据通信状态,功耗也可以有效降低。
实施例二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识别打火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上述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进一步地为检测供电电源上的电压值的变化,判断该电压值的变化是否符合预设的规律,可以通过将各个电压值与预存的多种理论模式中的电压值进行比较来判定,具体地,该方法在包括上述步骤S200的基础上,在步骤S200之前还包括:
采集供电电源在预设的所有时间点的电压值;
将检测到的电压值与对应时间点预设的电压范围进行比较,统计在对应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值的个数;
判断统计到的个数是否超过预设的个数阈值,若是,则判断电压值在第一电压范围内,并进一步检测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
判断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否则,回到步骤的开始状态再次采集供电电源在预设的所有时间点的电压值并重复其后面的步骤。
本实施例在判断电压值符合预设的条件后,进一步将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作为识别是否为打火状态的考虑条件,可以避免误触发事件的发生。
实施例三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识别熄火状态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当汽车当前的状态为打火状态时,该方法在包括上述步骤S100、S200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300中在判断检测的振动值在第一振动范围内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检测汽车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
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汽车是否处于熄火状态。
其中,上述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例如0~0.6V。
本实施例的熄火过程主要是检测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如果在预设的第一振动范围内则判断为熄火,本实施例再辅以电压的变化来进一步确定当前的状态是否为熄火状态,可以避免环境振动偶发事件对判断结果的影响。
实施例四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的示范性结构框图,下面结合图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100,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汽车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
打火状态判断模块20,用于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
熄火状态判断模块30,用于当所述汽车处于打火状态时,判断检测的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一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
其中,上述打火状态判断模块在判断检测的电压值在预设的第一电压范围内之后,具体还用于:
判断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汽车是否处于打火状态。
上述熄火状态判断模块在判断检测的振动值在第一振动范围内之后,具体还用于:
判断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汽车是否处于熄火状态。
作为可选的,该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还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在预设的所有时间点的电压值;
统计单元,用于将检测到的电压值与对应时间点预设的电压范围进行比较,统计在对应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值的个数;
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统计到的个数是否超过预设的个数阈值,若是,则判断电压值在第一电压范围内。
本实施例通过采集供电电源的电压值以及G-sensor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来判断汽车的打火状态,由于G-sensor传感器的价格相比各种总线的transceiver的价格要便宜,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对MCU资源需求降低,可以降低MCU成本,另外,由于本发明只采集G-sensor信号及ADC电压信号相比现有技术在总线上的数据通信状态,也可以有效降低功耗。
实施例五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车载终端设备的示范性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的车载终端设备11,该车载终端设备包括上述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10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通过采集供电电源的电压值以及重力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来判断汽车的打火状态,使得对MCU资源需求降低,使MCU成本可大幅下降,另外,由于G-sensor传感器相比各种总线的transceiver要便宜不少,且由于本发明只采集G-sensor信号及ADC电压信号相比现有技术在总线上的数据通信状态,可以有效降低功耗且使得其使用范围更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车载终端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设备预设有与打火状态对应的第一电压范围和与熄火状态对应的第一振动范围,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汽车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
判断检测的所述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所述第一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
当所述汽车处于打火状态时,判断检测的所述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所述第一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检测的所述电压值在预设的所述第一电压范围内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所述汽车是否处于打火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检测的振动值在所述第一振动范围内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所述汽车是否处于熄火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为0~0.6V。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设备预设有若干个时间点和与每个时间点对应的电压范围,针对所述判断检测的所述电压值是否在所述第一电压范围内,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检测在所述预设的所有时间点的电压值;
将检测到的所述电压值与对应时间点预设的电压范围进行比较,统计在对应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值的个数;
判断所述统计到的个数是否超过预设的个数阈值,若是,则判断所述电压值在所述第一电压范围内。
6.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汽车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
打火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检测的所述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所述第一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
熄火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汽车处于打火状态时,判断检测的所述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所述第一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火状态判断模块在判断检测的所述电压值在预设的所述第一电压范围内之后,具体还用于:
判断所述振动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振动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打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所述汽车是否处于打火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熄火状态判断模块在判断检测的振动值在所述第一振动范围内之后,具体还用于:
判断所述检测的电压值是否在预设的第二电压范围内,若是,则判断汽车处于熄火状态,否则,继续检测电源上供电的电压值和G-sensor传感器上的振动值并重复判断所述汽车是否处于熄火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电压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在所述预设的所有时间点的电压值;
统计单元,用于将检测到的所述电压值与对应时间点预设的电压范围进行比较,统计在对应电压范围内的电压值的个数;
电压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统计到的个数是否超过预设的个数阈值,若是,则判断所述电压值在所述第一电压范围内。
10.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装置。
CN201510483634.1A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5116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3634.1A CN105116207A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83634.1A CN105116207A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6207A true CN105116207A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64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83634.1A Pending CN105116207A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6207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1325A (zh) * 2016-01-29 2016-07-13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配多车型的车辆点火判断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094621A (zh) * 2016-06-21 2016-11-09 龙岩学院 一种工程机械启动状态判断的远程监控系统
CN107168286A (zh) * 2017-05-25 2017-09-15 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bd输出电压的控制方法及obd
CN107618463A (zh) * 2016-07-14 2018-01-23 深圳科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点火和熄火的判断方法和装置以及obd盒子
CN107894765A (zh) * 2017-12-26 2018-04-10 深圳伊艾克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状态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8052091A (zh) * 2017-12-18 2018-05-18 广东奇新高物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状态判断方法
CN108116418A (zh) * 2017-12-18 2018-06-05 深圳广联赛讯有限公司 车辆点熄火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28303A (zh) * 2018-07-25 2018-11-16 合肥移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的点熄火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613378A (zh) * 2019-01-11 2019-04-12 深圳市航天无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点火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0406470A (zh) * 2019-08-02 2019-11-05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驱车辆防拖车装置及其方法
CN110865228A (zh) * 2019-11-20 2020-03-06 深圳市伊爱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901566A (zh) * 2018-09-18 2020-03-2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状态监测系统及车辆状态监测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54575C1 (ru) * 1992-10-26 1996-02-20 Акимов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Релаксационно-колеба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зажига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JPH10148171A (ja) * 1996-09-19 1998-06-02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ノック制御装置
CN202974666U (zh) * 2012-12-26 2013-06-05 黑龙江工程学院 汽车发动机的虚拟仪器检测装置
CN104234908A (zh) * 2014-09-15 2014-12-24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点火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KR20150041877A (ko) * 2013-10-10 2015-04-20 김문기 차량용 점화코일 안정화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54575C1 (ru) * 1992-10-26 1996-02-20 Акимов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Релаксационно-колеба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зажигани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JPH10148171A (ja) * 1996-09-19 1998-06-02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ノック制御装置
CN202974666U (zh) * 2012-12-26 2013-06-05 黑龙江工程学院 汽车发动机的虚拟仪器检测装置
KR20150041877A (ko) * 2013-10-10 2015-04-20 김문기 차량용 점화코일 안정화장치
CN104234908A (zh) * 2014-09-15 2014-12-24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点火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1325B (zh) * 2016-01-29 2018-01-16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配多车型的车辆点火判断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61325A (zh) * 2016-01-29 2016-07-13 大连楼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配多车型的车辆点火判断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094621A (zh) * 2016-06-21 2016-11-09 龙岩学院 一种工程机械启动状态判断的远程监控系统
CN107618463A (zh) * 2016-07-14 2018-01-23 深圳科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点火和熄火的判断方法和装置以及obd盒子
CN107168286A (zh) * 2017-05-25 2017-09-15 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bd输出电压的控制方法及obd
CN108116418B (zh) * 2017-12-18 2019-11-22 深圳广联赛讯有限公司 车辆点熄火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52091A (zh) * 2017-12-18 2018-05-18 广东奇新高物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状态判断方法
CN108116418A (zh) * 2017-12-18 2018-06-05 深圳广联赛讯有限公司 车辆点熄火状态的判断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94765A (zh) * 2017-12-26 2018-04-10 深圳伊艾克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状态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8828303A (zh) * 2018-07-25 2018-11-16 合肥移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的点熄火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0901566A (zh) * 2018-09-18 2020-03-2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状态监测系统及车辆状态监测方法
CN110901566B (zh) * 2018-09-18 2021-08-17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状态监测系统及车辆状态监测方法
CN109613378A (zh) * 2019-01-11 2019-04-12 深圳市航天无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点火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0406470A (zh) * 2019-08-02 2019-11-05 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驱车辆防拖车装置及其方法
CN110406470B (zh) * 2019-08-02 2020-11-27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四驱车辆防拖车装置及其方法
CN110865228A (zh) * 2019-11-20 2020-03-06 深圳市伊爱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865228B (zh) * 2019-11-20 2021-12-14 深圳市伊爱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6207A (zh) 一种车载终端设备及其汽车打火状态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6230940B (zh) 一种基于车载智能终端的车辆碰撞检测方法及系统
Zaldivar et al. Providing accident detection in vehicular networks through OBD-II devices and Android-based smartphones
CN104228715B (zh) 连接检测装置以及车载中继装置
CN102761156B (zh) 供电动车辆使用的充电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4036638A (zh) 一种实时路况监控方法和实时路况监控设备
CN105988456A (zh) 车辆故障远程诊断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63978B (zh) 用于监测车辆的电池的方法和装置
CN204605424U (zh) 一种胎压监测系统的智能匹配工具
CN105405258A (zh) 车辆故障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1182503A (zh) 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分析的智能车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4881907A (zh) 一种车辆事故信息获取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389727A (zh) 一种汽车微型诊断装置及汽车诊断方法
CN111275920A (zh) 车辆、用户通讯终端及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
CN106274797A (zh) 一种车辆异常的报警系统、方法、车载终端和移动终端
CN110995823B (zh) 车载终端离线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06461715A (zh) 用于获取渐变的静态电流错误的方法
CN103399569B (zh) 用于判断汽车行驶状态的汽车微型诊断装置及其判断方法
CN109831515A (zh) 轮胎在线检测系统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信号发生装置
CN103389726A (zh) 用于控制汽车电器设备开关的微型诊断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205241B (zh) 一种无线通信检测方法及其设备
CN201061173Y (zh) 设备防盗装置
CN107168299A (zh) 一种充电桩故障诊断处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16626492A (zh) 电池故障诊断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03970113A (zh) 车载诊断系统(obd)尾气超标短信报警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 District No. 9018 Han innovation building in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rth Central Avenue, 518000 Floor 9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ZTEWELIN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A District No. 9018 Han innovation building in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rth Central Avenue, 518000 Floor 9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ZTEWelink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MINDRAY building,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streets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2 South Road 2 B zone C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ZTEWelin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A District No. 9018 Han innovation building in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rth Central Avenue, 518000 Floor 9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ZTEWELINK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e Xiangyu

Inventor after: Gu Yongcheng

Inventor after: Wang Peng

Inventor after: Yang Lei

Inventor after: Zhu Keg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Zebao

Inventor before: He Xiangyu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Korea 12 road, MINDRAY Building 2 floor B area, zone 12

Applicant after: Gaoxing Wuli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South Korea 12 road, MINDRAY Building 2 floor B area, zone 12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ZTEWelink Technology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