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1999A - 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11999A
CN105111999A CN201510600626.0A CN201510600626A CN105111999A CN 105111999 A CN105111999 A CN 105111999A CN 201510600626 A CN201510600626 A CN 201510600626A CN 105111999 A CN105111999 A CN 105111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isocyanate
solvent
weight parts
polyether gly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006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11999B (zh
Inventor
唐本鑫
赫长生
田立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omens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006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11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11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1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11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11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粘合剂为由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反应合成的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与由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的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组成,其中,所述A、B两组份的官能团摩尔比为1.2~2.0:1。方法包括。首先,将多异氰酸酯与聚醚二元醇、聚醚多元醇以及聚酯多元醇混合,加入适量磷酸,升温反应生成A组份;将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混合后升温生成B组份,由A,B两个组份复合成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该粘合剂使用时上胶量小,基材的润湿性好,粘结强度高,适用范围广泛,安全环保,无溶剂排放。能够适应121℃高温蒸煮30min。

Description

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粘合剂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粘合剂中由于含有很强极性和化学活性的氨基甲酸酯基(-NHCOO-)和异氰酸根(-NCO),它与含有活泼氢的材料如塑料,纸张,金属等光洁表面都有着优良的化学粘合力。复合软包装由于其性能优越、价格低廉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及电子产品等领域。复合软包装是根据软包装的性能需要进行两层或者多层薄膜通过粘合剂复合在一起。目前,国内大多数软包装生产商采用的是溶剂型粘合剂进行干法复合,而溶剂型粘合剂在复合过程中由于使用浓度在30%左右,会造成大量的溶剂排放。有机溶剂易燃易爆,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具有一定的毒性,且溶剂挥发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随着人们对食品包装卫生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视以及对国家对空气污染的严格控制,绿色环保型的无溶剂复合粘合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无溶剂复合工艺流程简单,无溶剂粘合剂固含100%,不存在溶剂排放的问题,而且耗能低,效率高,是未来复合工艺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现有无溶剂粘合剂只能够满足普通结构如BOPP/PE,PET/PE,NY/PE等的常温包装,但一些蒸煮结构却无法通过无溶剂复合达到理想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对蒸煮结构的复合膜进行复合,使复合膜性能满足蒸煮的要求,解决了用现有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复合的NY/RCPP类复合膜蒸煮结构蒸煮后强度小,无法使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该粘合剂为由异氰酸酯和第一组份、磷酸反应合成的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与由第二组份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的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组成,其中,所述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B两组份的官能团摩尔比为1.2~2.0:1。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分别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与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由合成的A、B两组份组成该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该粘合剂中所述A、B两组份的官能团摩尔比为1.2~2.0:1;其中,
所述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多异氰酸酯与第一组份混合均匀,加入磷酸,50~60℃保温2~3小时,后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3~4小时,反应完成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合格后,生成的产物即为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其中,所述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第二组份与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80~90℃保温3~4小时,反应后检测羟值和粘度合格后,生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其中,所述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环境友好,无溶剂排放,适用于多种结构的复合,能够达到较高的剥离强度,尤其在应用于NY/RCPP结构时,121℃蒸煮30分钟后能够满足食品包装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该粘合剂为由异氰酸酯和第一组份、磷酸反应合成的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与由第二组份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的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组成,其中,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A、B两组份的官能团摩尔比为1.2~2.0:1。
上述粘合剂中,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多异氰酸酯与110~170重量份的第一组份,加入0.01~0.03重量份的磷酸,50~60℃保温2~3小时,后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3~4小时,反应完成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合格后,生成的产物即为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第二组份与7~2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80~90℃保温3~4小时,反应后检测羟值和粘度合格后,生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
优选的,上述粘合剂中,A组份的110~170重量份的第一组份由80~100重量份的聚醚二元醇、20~50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以及10~20重量份的聚酯多元醇组成;
B组份的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
上述粘合剂中,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中,反应完成检测NCO含量合格为:用二正丁胺法检测产物中NCO的质量百分含量,当NCO质量百分含量为13%~15%时,即合格。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反应后检测羟值和粘度合格为:取样测羟值与粘度,当羟值为200~220mgKOH/g,粘度为2400~2600mPa·s时合格。
上述粘合剂中,A、B组份中的异氰酸酯包括:
液态的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态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上述粘合剂中,A组份中的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时,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3000,平均官能度为2~3,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3000,平均官能度为2~3;
B组份中的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时,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700,平均官能度为2~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粘合剂,包括:
分别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与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由合成的A、B两组份组成该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该粘合剂中A、B两组份的官能团摩尔比为1.2~2.0:1;其中,
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多异氰酸酯与第一组份混合均匀,加入磷酸,50~60℃保温2~3小时,后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3~4小时,反应完成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合格后,生成的产物为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其中,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第二组份与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80~90℃保温3~4小时,反应后检测羟值和粘度合格后,生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其中,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中各原料用量为:110~170重量份的第一组份、100重量份的多异氰酸酯和0.01~0.03重量份的磷酸;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各用量的用量为:100重量份的第二组份聚醚多元醇与7~2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
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原料中的110~170重量份的第一组份由80~100重量份的聚醚二元醇、20~50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以及10~20重量份的聚酯多元醇组成;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原料中的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
上述制备方法中,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中,反应完成检测NCO含量合格为:用二正丁胺法检测产物中NCO的质量百分含量,当NCO质量百分含量为13%~15%时,即合格。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反应后检测羟值和粘度合格为:取样测羟值与粘度,当羟值为200~220mgKOH/g,粘度为2400~2600mPa·s时合格。
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与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采用的异氰酸酯包括:
液态的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态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中的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时,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3000,平均官能度为2~3,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3000,平均官能度为2~3;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的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时,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700,平均官能度为2~3。
本发明的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环境友好,无溶剂排放,适用于多种结构的复合,能够达到较高的剥离强度,尤其在应用于NY/RCPP结构时,121℃蒸煮30min后能够满足食品包装要求,解决了用现有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复合的NY/RCPP类蒸煮结构蒸煮后强度小,无法使用的问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粘合剂及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包括:
分别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及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其中,
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80重量份的分子量10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以及50重量份的蓖麻油及0.01重量份的磷酸混合均匀,先在50~60℃下保温2小时,后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以后,根据检测的NCO质量百分含量加入一定量的碳化二亚胺改性的2,4-二甲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一小时,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为13%~15%即合格,合格后出料,合成的产物即为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分子量500的聚醚三元醇与14重量份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反应2小时,再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取样测羟值与粘度,当羟值为200~220mgKOH/g,粘度为2500mPa·s左右时合格,合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
将以上A、B组份按NCO/OH=1.5:1在无溶剂复合机上复合,上胶量在1.5g/m2左右,对PET/PE进行复合,外观良好,40℃熟化24小时后,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4.5N/15mm。上胶量在2.0g/m2左右,对NY/RCPP进行复合,40℃熟化72小时后,外观良好,装入豆干类产品制袋后在反压锅121℃蒸煮30min后,袋面平整,无破损,胀包现象,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4N/15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包括:
分别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及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其中,
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液化MDI与80重量份的分子量10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以及40重量份的分子量700的聚醚三元醇及0.015重量份的磷酸混合均匀,先在50~60℃下保温2小时,后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检测NCO含量合格以后,根据检测的NCO含量加入一定量的碳化二亚胺改性的2,4-二甲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一小时,检测NCO含量在13%-15%即合格,合格后出料,合成的产物即为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分子量500的聚醚三元醇与10重量份的液化MDI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反应2小时,再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取样测羟值与粘度,当羟值为200-220mgKOH/g,粘度为2400~2600mPa·s时合格,合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
将以上A、B组份按NCO/OH=1.7:1在无溶剂复合机上复合,上胶量在1.6g/m2左右,对PET/PE进行复合,外观良好,40℃熟化24小时后,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4.8N/15mm。上胶量在2.0g/m2左右,对NY/RCPP进行复合,40℃熟化72小时后,外观良好,装入豆干类产品制袋后在反压锅121℃蒸煮30min后,袋面平整,无破损,胀包现象,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4.2N/15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包括:
分别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及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其中,
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液化MDI与80重量份的分子量10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以及10重量份的分子量400的聚醚二元醇及0.01重量份的磷酸混合均匀,先在50~60℃下保温2小时,后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以后,根据检测的NCO质量百分含量加入一定量的碳化二亚胺改性的2,4-二甲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一小时,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为13%~15%即合格,合格后出料,合成的产物即为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分子量400的聚醚二元醇与14重量份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反应2小时,再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取样测羟值与粘度,当羟值为200~220mgKOH/g,粘度在2500mPa·s左右时合格,合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
将以上A、B组份按NCO/OH=1.8:1在无溶剂复合机上复合,上胶量在1.6g/m2左右,对PET/PE进行复合,外观良好,40℃熟化24小时后,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5.0N/15mm。上胶量在2.0g/m2左右,对NY/RCPP进行复合,40℃熟化72小时后,外观良好,装入豆干类产品制袋后在反压锅121℃蒸煮30min后,袋面平整,无破损,胀包现象,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4.5N/15m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包括:
分别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及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其中,
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液化MDI与90重量份的分子量10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以及20重量份的分子量500的聚醚三元醇及0.03重量份的磷酸混合均匀,先在50~60℃下保温2小时,后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以后,根据检测的NCO质量百分含量加入一定量的碳化二亚胺改性的2,4-二甲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一小时,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为13%~15%即合格,合格后出料,合成的产物即为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蓖麻油与15重量份液化MDI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反应2小时,再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取样测羟值与粘度,当羟值为200~220mgKOH/g,粘度为2500mPa·s左右时合格,合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
将以上A、B组份按NCO/OH=1.5:1在无溶剂复合机上复合,上胶量在1.6g/m2左右,对PET/PE进行复合,外观良好,40℃熟化24小时后,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3.9N/15mm。上胶量在2.0g/m2左右,对NY/RCPP进行复合,40℃熟化72小时后,外观良好,装入豆干类产品制袋后在反压锅121℃蒸煮30min后,袋面平整,无破损,胀包现象,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4N/15m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包括:
分别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及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其中,
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液化MDI与100重量份的分子量1000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以及15重量份的分子量500的聚醚三元醇及0.015份的磷酸混合均匀,先在50~60℃下保温2小时,后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以后,根据检测的NCO质量百分含量加入一定量的碳化二亚胺改性的2,4-二甲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继续搅拌一小时,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为13%~15%,合格后出料,合成的产物即为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
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分子量500的聚醚三元醇与20重量份碳化二亚胺改性的MDI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反应2小时,再升温至80~90℃反应3~4小时,取样测羟值与粘度,当羟值为200~220mgKOH/g,粘度在2500mPas左右时合格,合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
将以上A、B组份按NCO/OH=1.5:1在无溶剂复合机上复合,上胶量在1.6g/m2左右,对PET/PE进行复合,外观良好,40℃熟化24小时后,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5.2N/15mm。上胶量在2.0g/m2左右,对NY/RCPP进行复合,40℃熟化72小时后,外观良好,装入豆干类产品制袋后在反压锅121℃蒸煮30min后,袋面平整,无破损,胀包现象,T型剥离强度能达到4.5N/15mm。
本发明的粘合剂,具有使用时上胶量小的特点,基材的润湿性好,粘结强度高,适用范围广泛,安全环保,无溶剂排放,能够适应121℃高温蒸煮30min。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该粘合剂为由异氰酸酯和第一组份、磷酸反应合成的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与由第二组份与异氰酸酯反应合成的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组成,其中,所述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B两组份的官能团摩尔比为1.2~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多异氰酸酯与110~170重量份的第一组份,加入0.01~0.03重量份的磷酸,50~60℃保温2~3小时,后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3~4小时,反应完成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合格后,生成的产物即为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
所述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100重量份的第二组份与7~2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80~90℃保温3~4小时,反应后检测羟值和粘度合格后,生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份的110~170重量份的第一组份由80~100重量份的聚醚二元醇、20~50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以及10~20重量份的聚酯多元醇组成;
所述B组份的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中,反应完成检测NCO含量合格为:用二正丁胺法检测产物中NCO的质量百分含量,当NCO质量百分含量为13%~15%时,即合格。
所述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反应后检测羟值和粘度合格为:取样测羟值与粘度,当羟值为200~220mgKOH/g,粘度为2400~2600mPa·s时合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B组份中的异氰酸酯包括:
液态的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态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A组份中的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时,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3000,平均官能度为2~3,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3000,平均官能度为2~3;
所述B组份中的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时,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700,平均官能度为2~3。
7.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与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由合成的A、B两组份组成该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该粘合剂中所述A、B两组份的官能团摩尔比为1.2~2.0:1;其中,
所述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多异氰酸酯与第一组份混合均匀,加入磷酸,50~60℃保温2~3小时,后升温至80~90℃保温反应3~4小时,反应完成检测NCO质量百分含量合格后,生成的产物为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其中,所述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的方式如下:
将第二组份与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50~60℃保温2~3小时,再升温至80~90℃保温3~4小时,反应后检测羟值和粘度合格后,生成的产物即为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其中,所述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蓖麻油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中各原料用量为:110~170重量份的第一组份、100重量份的多异氰酸酯和0.01~0.03重量份的磷酸;
所述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各用量的用量为:100重量份的第二组份聚醚多元醇与7~20重量份的异氰酸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原料中的110~170重量份的第一组份由80~100重量份的聚醚二元醇、20~50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以及10~20重量份的聚酯多元醇组成;
所述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原料中的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中,反应完成检测NCO含量合格为:用二正丁胺法检测产物中NCO的质量百分含量,当NCO质量百分含量为13%~15%时,即合格。
所述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反应后检测羟值和粘度合格为:取样测羟值与粘度,当羟值为200~220mgKOH/g,粘度为2400~2600mPa·s时合格。
所述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与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采用的异氰酸酯包括:
液态的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固态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碳化二亚胺改性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合成由异氰酸酯封端的A组份中的第一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时,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3000,平均官能度为2~3,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3000,平均官能度为2~3;
所述合成由羟基封端的B组份中的第二组份采用聚醚多元醇时,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700,平均官能度为2~3。
CN201510600626.0A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111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0626.0A CN105111999B (zh)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00626.0A CN105111999B (zh)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1999A true CN105111999A (zh) 2015-12-02
CN105111999B CN105111999B (zh) 2018-02-16

Family

ID=54660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00626.0A Active CN105111999B (zh) 2015-09-18 2015-09-18 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11999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7689A (zh) * 2016-07-27 2016-11-23 马爱芬 一种鞋用高柔韧性、高粘接强度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22059A (zh) * 2017-05-10 2017-08-08 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水煮无溶剂类聚氨酯胶粘剂
CN107177342A (zh) * 2017-06-09 2017-09-19 无锡市万力粘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软包装用复合功能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5281A (zh) * 2017-11-17 2018-03-20 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聚酯类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0500A (zh) * 2018-09-17 2019-02-22 中山大学 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1445A (zh) * 2016-07-12 2019-04-19 博斯蒂克股份公司 基于聚氨酯的双组分粘合剂组合物
CN110684502A (zh) * 2019-11-13 2020-01-14 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镀铝转移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3020A (zh) * 2018-03-28 2020-05-08 株式会社Lg化学 树脂组合物
CN111320947A (zh) * 2020-03-16 2020-06-23 广东新辉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背板复膜胶及其膜制备方法
CN112094618A (zh) * 2020-09-24 2020-12-18 山东格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复合用的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50307A (zh) * 2022-01-14 2022-04-15 重庆韩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乙基麦芽酚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4341A (zh) * 2022-08-15 2022-09-13 山东科力美实业有限公司 爆米花颗粒成型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9556A (zh) * 2022-06-29 2022-09-27 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蒸煮的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8971A (ja) * 1997-12-22 2000-07-18 Sanyo Chem Ind Ltd 二液型ドライラミネ―ト用接着剤
CN101175786A (zh) * 2005-05-16 2008-05-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固化性组合物
CN101597470A (zh) * 2008-06-03 2009-12-09 北京高盟燕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4880A (zh) * 2013-12-30 2014-04-02 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低粘度单组份水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8971A (ja) * 1997-12-22 2000-07-18 Sanyo Chem Ind Ltd 二液型ドライラミネ―ト用接着剤
CN101175786A (zh) * 2005-05-16 2008-05-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固化性组合物
CN101597470A (zh) * 2008-06-03 2009-12-09 北京高盟燕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4880A (zh) * 2013-12-30 2014-04-02 浙江荣泰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低粘度单组份水性聚氨酯漆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1445A (zh) * 2016-07-12 2019-04-19 博斯蒂克股份公司 基于聚氨酯的双组分粘合剂组合物
CN106147689B (zh) * 2016-07-27 2019-01-01 江门市蓬江区盈通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鞋用高柔韧性、高粘接强度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47689A (zh) * 2016-07-27 2016-11-23 马爱芬 一种鞋用高柔韧性、高粘接强度双组份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22059A (zh) * 2017-05-10 2017-08-08 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水煮无溶剂类聚氨酯胶粘剂
CN107177342A (zh) * 2017-06-09 2017-09-19 无锡市万力粘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软包装用复合功能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5281A (zh) * 2017-11-17 2018-03-20 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型聚酯类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33020A (zh) * 2018-03-28 2020-05-08 株式会社Lg化学 树脂组合物
US11603451B2 (en) 2018-03-28 2023-03-14 Lg Chem, Ltd. Resin composition
CN109370500A (zh) * 2018-09-17 2019-02-22 中山大学 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4502A (zh) * 2019-11-13 2020-01-14 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镀铝转移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84502B (zh) * 2019-11-13 2021-07-09 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镀铝转移用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0947A (zh) * 2020-03-16 2020-06-23 广东新辉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背板复膜胶及其膜制备方法
CN112094618A (zh) * 2020-09-24 2020-12-18 山东格润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复合用的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50307A (zh) * 2022-01-14 2022-04-15 重庆韩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耐乙基麦芽酚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09556A (zh) * 2022-06-29 2022-09-27 上海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蒸煮的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及制备方法
CN115044341A (zh) * 2022-08-15 2022-09-13 山东科力美实业有限公司 爆米花颗粒成型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1999B (zh) 2018-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1999A (zh) 一种无溶剂双组份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4308B (zh) 基于聚醚酯的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复合膜用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EP3137528B1 (en) Phosphate adhesion promoters
JP7111746B2 (ja) 二成分無溶剤接着剤組成物
CN103614108B (zh) 一种软包装复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EP3455275B1 (en) Two-component solventless adhesive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n amine-initiated polyol
CN101597470B (zh) 一种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92650B (zh) 一种软包装用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
CN108559440B (zh) 一种高速复合、快速熟化的无溶剂型聚氨酯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15006B (zh) 一种低粘度无溶剂型聚氨酯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5806A (zh) 两部分杂化粘合剂
JP2007504343A (ja) サンドイッチパネル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ポリイソシアネートベースの接着剤配合物
CN107459959B (zh) 一种软包装用耐蒸煮无溶剂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80403A (zh) 用于层压软包装材料的耐用粘合剂
CN108239517A (zh) 一种环保型快固无溶剂聚氨酯结构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5111997A (zh) 一种食品级包装用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03013421A (zh) 一种无溶剂聚氨酯复合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79379A (zh) 氨基甲酸酯粘合剂
CN103102862A (zh) 复合软包装用双组份无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04371633B (zh) 一种双组份无溶剂聚氨酯食品薄膜粘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2666622A (zh) 水性双组分分散液粘合剂
JP2023078120A (ja) 積層接着剤用のアミノベンゾエート末端材料
US20150175859A1 (en) Adhesive formulations
US9579869B2 (en) Liquid moisture curable polyurethane adhesives for lamination and assembly
CN108559435B (zh) 一种与聚氨酯油墨匹配性优良的无溶剂型聚氨酯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