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4199A - 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04199A
CN105104199A CN201510534351.5A CN201510534351A CN105104199A CN 105104199 A CN105104199 A CN 105104199A CN 201510534351 A CN201510534351 A CN 201510534351A CN 105104199 A CN105104199 A CN 105104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ysosma versipellis
artificial seed
medium
artificial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43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04199B (zh
Inventor
谭小明
周雅琴
余丽莹
周小雷
韦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Priority to CN2015105343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041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04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4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04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04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八角莲胚性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培养得到体细胞胚胎,然后将体细胞胚胎进行增殖培养得到增殖的体细胞胚胎,将所得增殖的体细胞胚胎用包埋剂包裹即得所述八角莲人工种子,最后使用2.5-40g/L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对八角莲人工种子喷洒后贮藏提高人工种子的萌发率。本发明旨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效缓解八角莲野生资源濒临枯竭和规模化人工栽培中种苗短缺的局面,满足人们生活中对八角莲的需求。本发明利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得到体细胞胚胎后,制作得到种子,减少生产步骤,缩短生产周期。本发明使用普鲁兰多糖溶液对人工种子喷洒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Description

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八角莲Dysosmaversipellis(Hance)M.Cheng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具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痰消肿之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鬼臼毒素,一种人工合成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和替尼泊苷(teniposide,VM-26)等药物的前体。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VP-16和VM-26的临床效果优越,是治疗睾丸癌、淋巴癌、白血病、小细胞肺癌的重要药物;且体外实验显示,VP-16能增强抗癌药物对黑色素瘤的疗效。目前,VP-16和VM-26已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另外,八角莲叶较大,边缘4-9浅裂或深裂,花艳丽,极具观赏价值。
随着鬼臼毒素新功能的不断开发和人类患癌率的逐年增加,八角莲的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其资源问题也就成为研究的焦点。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造成八角莲野生资源亏缺,物种濒危,目前已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加之八角莲植株座果率低,种子自然繁殖率极低,难以满足规模化人工种植的需要。
传统的根茎分株和根诱导苗的繁殖方式繁殖率也很低,且生产成本很高,同时不利于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八角莲快速繁殖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愈伤组织在继代多代后出现变异、种质退化,愈伤组织分化苗移栽成活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等瓶颈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八角莲的大规模化栽培生产。
人工种子事实上是与体细胞胚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体细胞胚胎具有增殖快、产量高、遗传稳定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双极性结构,可以一步到位形成完整的植株,不需要按常规分步诱导芽和根的形成。因而,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广阔。对八角莲而言,人工种子即是将八角莲的体细胞胚胎经过包埋处理之后,直接播种到土壤中,它为八角莲的人工栽培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八角莲人工种子的相关报道。而我们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已成功诱导获得八角莲的体细胞胚胎,为八角莲人工种子的研制提供了可利用的生产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八角莲的人工种子制作方法,旨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效缓解八角莲野生资源濒临枯竭和规模化人工栽培中种苗短缺的局面,满足人们生活中对八角莲的需求。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利用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得到体细胞胚胎后,制作得到种子,减少生产步骤,缩短生产周期。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使用普鲁兰多糖溶液对人工种子喷洒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
将八角莲胚性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培养得到体细胞胚胎,然后将体细胞胚胎进行增殖培养得到增殖的体细胞胚胎,将所得增殖的体细胞胚胎用包埋剂包裹即得所述八角莲人工种子。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中,
采用分化培养基进行所述分化培养;
所述分化培养基主要由MS培养基、浓度0-1.0mg/L的6-BA以及浓度为0.1-2.0mg/L的NAA组成;
分化分化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0-24℃,培养周期为15-20天。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中,
采用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
所述增殖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所述增殖培养基主要由MS培养基、浓度0-1.0mg/L的6-BA、浓度0-1.0mg/L的NAA、浓度0-2.0mg/L的2,4-D以及浓度0-0.5mg/LABA组成;
所述增殖培养方法为:悬浮培养,暗培养,温度20-24℃,培养周期为10-20天。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中,
使用2.5-40g/L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对所述八角莲人工种子喷洒后贮藏。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中,所述体细胞胚胎为继代培养3-4代的体细胞胚胎。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包埋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步骤一、制备人工胚乳,所述胚乳中含有1/2MS培养基、浓度0.3-0.6mg/L的6-BA、浓度0.3-0.6mg/L的GA3、浓度0.3-0.6mg/L的IBA、浓度13-16g/L麦芽糖、质量百分比为0.3-0.5%的多菌灵以及质量百分比为0.3-0.5%的活性炭;
步骤二、将海藻酸钠粉末与所述人工胚乳以3-4:100的质量比例混合,加热搅拌成溶胶状态,即得到所述包埋剂。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包埋剂的pH=5.8.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中,用包埋剂进行所述包埋的方法为:
步骤一、将所述包埋剂经110-125℃灭菌15-25min得到无菌包埋剂;
步骤二、在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增殖的体细胞胚胎在100目滤网过滤后,均匀悬浮于所述无菌包埋剂中,同时再加入四环素和硫酸链霉素得到悬浊液,所述四环素和硫酸链霉素的用量均为100mg/L;
步骤三、使用滴管吸取所述悬浊液中带胚状体的液滴;
步骤四、将所述带胚状体的液滴滴入无菌的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钙溶液中,10-15min后去除氯化钙溶液,再使用无菌水冲洗18-20min即得到所述人工种子。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中,所述人工种子进行贮藏前先进行干燥。
优选的是,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中,所述人工种子贮藏的条件为:无菌密封,温度3-5℃。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中的八角莲胚性细胞具有生长速度快、植株再生频率高、性状稳定等优点,克服了八角莲常规组织培养中易褐化、变异和生长周期长及成本高等缺点;本发明也解决了八角莲种子量少、繁殖率低的生产问题;同时,本发明不受季节限制、可大量生产人工种子,能够择时播种。本项发明成果为八角莲的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了生产所需的种子种苗,有益效果明显。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得的种子萌发率高达85%以上。
其次,本发明利用普鲁兰多糖溶液对八角莲人工种子进行喷洒,有效的保持人工种子的水分,特别针对利用了海藻酸钠和氯化钙的人工种子,能够有效解决这类人工种子易失水的缺点,相比不适用普鲁兰多糖喷洒的种子,萌发率提高了60%左右,效果非常显著。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体细胞胚胎的诱导:将八角莲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0-1.0mg/L6-BA(6-苄氨基腺嘌呤)+0.1-2.0mg/LNAA(萘乙酸)的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胎的形成,得到体细胞胚胎。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15-20d。
二、体细胞胚胎液体增殖培养:将继代3-4代的体胚转接到MS+0-1.0mg/L6-BA(6-苄氨基腺嘌呤)+0-1.0mg/LNAA(萘乙酸)+0-2.0mg/L2,4-D(2,4-二氯苯氧乙酸)+0-0.5mg/LABA(脱落酸)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10-20d。该步骤中也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但是优选使用液体培养基,因为体细胞胚胎在液体中悬浮能够更加均匀地吸收养分,利于生长。
三、八角莲人工种子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包埋剂:以1/2MS+0.5mg/L6-BA+0.5mg/LGA3(赤霉素)+0.5mg/LIBA(吲哚丁酸)+15g/L麦芽糖+0.3-0.5%多菌灵+0.3-0.5%活性炭为人工胚乳。并按3-4%比例加入海藻酸钠粉末后,混合加热使之成溶胶状态,即包埋剂,所述包埋剂的pH=5.8。包埋剂经121℃高压灭菌20min后,冷却备用。
2)种子的制作:在无菌条件下,将3-5mm的八角莲体细胞胚胎在100目的镍网上过滤后,均匀悬浮于灭菌后的包埋剂中,同时加入过滤灭菌的四环素100mg/L和硫酸链霉素100mg/L;然后,用直径为5mm的滴管吸取带胚状体的液滴,滴入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约10-15min后,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得到八角莲人工种子。
3)人工种子后处理:在得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浓度2.5-40g/L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待干燥后放入无菌的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在4℃的冰箱中贮藏30天左右,即得到所述的人工种子。普鲁兰多糖溶液可以保持人工种子的水分,克服海藻酸钠+氯化钙包裹系统易失水的缺点,提高人种子的萌发率。
实例1
一、制作八角莲人工种子
1)八角莲体细胞胚胎的诱导
将八角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1.0mg/L6-BA+2.0mg/LNAA的培养基上,暗培养20d后,组织结构的质地紧密,愈伤组织表面形成一堆堆较为松散的结节状突起。随着暗培养时间的延长,结节状突起大部分分化出胚状体,有少量则分化出根,所述胚状体即为体细胞胚胎,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20d。
2)体细胞胚胎液体增殖培养
将继代4代的胚状体转接到MS+1.0mg/L6-BA+1.0mg/LNAA+2.0mg/L2,4-D+0.5mg/LABA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同时使用搅拌机搅拌。每个250mL三角瓶装培养液100mL,接种量体细胞胚胎的重量为8g。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20d,搅拌机转速为120r/min。
3)包埋剂的制作
以1/2MS+0.5mg/L6-BA+0.5mg/LGA3+0.5mg/LIBA+15g/L麦芽糖+0.5%多菌灵+0.5%活性炭为人工胚乳,并按4%比例加入海藻酸钠粉末后,混合加热使之成溶胶状态,即包埋剂,所述包埋剂的pH=5.8,包埋剂经121℃高压灭菌20min后,冷却备用。
4)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
在已进行灭菌的超净工作台上,将液体培养的3-5mm胚状体在100目的镍网上过滤后,均匀悬浮于灭菌后的包埋剂中,同时加入过滤灭菌的四环素100mg/L和硫酸链霉素100mg/L;然后,用直径为5mm的滴管吸取带胚状体的液滴(确保每个液滴含有1个胚状体),滴入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经过约15min的离子交换后,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即可得到八角莲人工种子。
5)八角莲人工种子后处理:在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30g/L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待干燥后放入无菌的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在4℃的冰箱中贮藏30天即得到所述的人工种子。
二、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的对比实验
在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待干燥后放入无菌的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在4℃的冰箱中贮藏。普鲁兰多糖的浓度设计为5个梯度:0g/L、10g/L、30g/L、50g/L、100g/L。每个浓度处理50粒种子。
30天后,将本实验中的人工种子接种到有5cm厚的腐殖土育苗盆中,密度为1粒/cm2,深度为0.5cm。培养条件为:25℃恒温光/暗交替培养,湿度为85%,30天后观察种子的转化情况,统计萌发率。实验结果见表1。
转发率的统计依据:将八角莲人工种子接种于腐殖土中,恒温培养1个月后,统计转发率,以体胚产生子叶和根作为转化成功的标准。
表1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的对比实验
由表1可知,普鲁兰多糖可以保持人工种子的水分,克服海藻酸钠+2%氯化钙包裹系统易失水的缺点,提高人种子的萌发率。
实施例2
一、制作八角莲人工种子
1)八角莲体细胞胚胎的诱导
将八角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0.8mg/L6-BA+1.5mg/LNAA的培养基上,暗培养20d后,组织结构的质地紧密,愈伤组织表面形成一堆堆较为松散的结节状突起。随着暗培养时间的延长,结节状突起大部分分化出胚状体,有少量则分化出根,所述胚状体即为体细胞胚胎,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15-20d。
2)体细胞胚胎液体增殖培养:
将继代3代的胚状体转接到MS+0.8mg/L6-BA+0.8mg/LNAA+1.5mg/L2,4-D+0.4mg/LABA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同时使用搅拌机搅拌。每个250mL三角瓶装培养液100mL,接种量体细胞胚胎的重量为7g。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10一20d,搅拌机转速为120r/min。
3)包埋剂的制作
以1/2MS+0.5mg/L6-BA+0.5mg/LGA3+0.5mg/LIBA+15g/L麦芽糖+0.4%多菌灵+0.5%活性炭为人工胚乳,并按3%比例加入海藻酸钠粉末后,混合加热使之成溶胶状态,即包埋剂,所述包埋剂的pH=5.8,包埋剂经121℃高压灭菌20min后,冷却备用。
4)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
在已进行灭菌的超净工作台上,将液体培养的3-5mm胚状体在100目的镍网上过滤后,均匀悬浮于灭菌后的包埋剂中,同时加入过滤灭菌的四环素100mg/L和硫酸链霉素100mg/L;然后,用直径为5mm的滴管吸取带胚状体的液滴(确保每个液滴含有1个胚状体),滴入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经过约13min的离子交换后,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即可得到八角莲人工种子。
5)人工种子后处理:在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30g/L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待干燥后放入无菌的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在4℃的冰箱中贮藏30天左右即得到所述人工种子。
二、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的对比实验
在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待干燥后放入无菌的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在4℃的冰箱中贮藏。普鲁兰多糖的浓度设计为5个梯度:0g/L、10g/L、30g/L、50g/L、100g/L。每个浓度处理50粒种子。
30天后,将本实验中的人工种子接种到有5cm厚的腐殖土育苗盆中,密度为1粒/cm2,深度为0.5cm。培养条件为:25℃恒温光/暗交替培养,湿度为85%,30天后观察种子的转化情况,统计萌发率。实验结果见表1。
转发率的统计依据:将八角莲人工种子接种于腐殖土中,恒温培养1个月后,统计转发率,以体胚产生子叶和根作为转化成功的标准。
表2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的对比实验
由表2可知,普鲁兰多糖可以保持人工种子的水分,克服海藻酸钠+2%氯化钙包裹系统易失水的缺点,提高人种子的萌发率。
实施例3
一、制作八角莲人工种子
1)八角莲体细胞胚胎的诱导
将八角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0.5mg/L6-BA+1mg/LNAA的培养基上,暗培养20d后,组织结构的质地紧密,愈伤组织表面形成一堆堆较为松散的结节状突起。随着暗培养时间的延长,结节状突起大部分分化出胚状体,有少量则分化出根,所述胚状体即为体细胞胚胎,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15-20d。
2)体细胞胚胎液体增殖培养:
将继代4代的胚状体转接到MS+0.5mg/L6-BA+0.5mg/LNAA+1mg/L2,4-D+0.2mg/LABA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同时使用搅拌机搅拌。每个250mL三角瓶装培养液100mL,接种量体细胞胚胎的重量为5g。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15D,搅拌机转速为120r/min。
3)包埋剂的制作
以1/2MS+0.5mg/L6-BA+0.5mg/LGA3+0.5mg/LIBA+15g/L麦芽糖+0.3%多菌灵+0.3%活性炭为人工胚乳,并按4%比例加入海藻酸钠粉末后,混合加热使之成溶胶状态,即包埋剂,所述包埋剂的pH=5.8,包埋剂经121℃高压灭菌20min后,冷却备用。
4)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
在已进行灭菌的超净工作台上,将液体培养的3-5mm胚状体在100目的镍网上过滤后,均匀悬浮于灭菌后的包埋剂中,同时加入过滤灭菌的四环素100mg/L和硫酸链霉素100mg/L;然后,用直径为5mm的滴管吸取带胚状体的液滴(确保每个液滴含有1个胚状体),滴入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经过约13min的离子交换后,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即可得到八角莲人工种子。
5)人工种子后处理:在所得的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30g/L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待干燥后放入无菌的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在4℃的冰箱中贮藏30天左右即得到所述的人工种子。
二、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的对比实验
在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待干燥后放入无菌的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在4℃的冰箱中贮藏。普鲁兰多糖的浓度设计为5个梯度:0g/L、10g/L、30g/L、50g/L、100g/L。每个浓度处理50粒种子。
30天后,将本实验中的人工种子接种到有5cm厚的腐殖土育苗盆中,密度为1粒/cm2,深度为0.5cm。培养条件为:25℃恒温光/暗交替培养,湿度为85%,30天后观察种子的转化情况,统计萌发率。实验结果见表1。
转发率的统计依据:将八角莲人工种子接种于腐殖土中,恒温培养1个月后,统计转发率,以体胚产生子叶和根作为转化成功的标准。
表3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的对比实验
由表3可知,普鲁兰多糖可以保持人工种子的水分,克服海藻酸钠+2%氯化钙包裹系统易失水的缺点,提高人种子的萌发率。
实施例4
一、制作八角莲人工种子
1)八角莲体细胞胚胎的诱导
将八角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0mg/L6-BA+0.1mg/LNAA的培养基上,暗培养20d后,组织结构的质地紧密,愈伤组织表面形成一堆堆较为松散的结节状突起。随着暗培养时间的延长,结节状突起大部分分化出胚状体,有少量则分化出根,所述胚状体即为体细胞胚胎,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15-20d。
2)体细胞胚胎液体增殖培养:
将继代4代的胚状体转接到MS+0mg/L6-BA+0mg/LNAA+0mg/L2,4-D+0mg/LABA的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同时使用搅拌机搅拌。每个250mL三角瓶装培养液100mL,接种量体细胞胚胎的重量为3g。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2℃±2℃,培养周期10d,搅拌机转速为120r/min。
3)包埋剂的制作
以1/2MS+0.5mg/L6-BA+0.5mg/LGA3+0.5mg/LIBA+15g/L麦芽糖+0.3%多菌灵+0.3%活性炭为人工胚乳,并按3%比例加入海藻酸钠粉末后,混合加热使之成溶胶状态,即包埋剂,所述包埋剂的pH=5.8,包埋剂经121℃高压灭菌20min后,冷却备用。
4)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
在已进行灭菌的超净工作台上,将液体培养的3-5mm胚状体在100目的镍网上过滤后,均匀悬浮于灭菌后的包埋剂中,同时加入过滤灭菌的四环素100mg/L和硫酸链霉素100mg/L;然后,用直径为5mm的滴管吸取带胚状体的液滴(确保每个液滴含有1个胚状体),滴入已灭菌的2%氯化钙溶液中,经过约10min的离子交换后,倒去氯化钙溶液,用无菌水冲洗20min,即可得到八角莲人工种子。
5)八角莲人工种子制作:在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30g/L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待干燥后放入无菌的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在4℃的冰箱中贮藏30天左右即得到所述八角莲的人工种子。
二、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的对比实验
在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待干燥后放入无菌的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封好,在4℃的冰箱中贮藏。普鲁兰多糖的浓度设计为5个梯度:0g/L、10g/L、30g/L、50g/L、100g/L。每个浓度处理50粒种子。
30天后,将本实验中的人工种子接种到有5cm厚的腐殖土育苗盆中,密度为1粒/cm2,深度为0.5cm。培养条件为:25℃恒温光/暗交替培养,湿度为85%,30天后观察种子的转化情况,统计萌发率。实验结果见表1。
转发率的统计依据:将八角莲人工种子接种于腐殖土中,恒温培养1个月后,统计转发率,以体胚产生子叶和根作为转化成功的标准。
表4八角莲人工种子表面喷洒普鲁兰多糖溶液的对比实验
由表4可知,普鲁兰多糖可以保持人工种子的水分,克服海藻酸钠+2%氯化钙包裹系统易失水的缺点,提高人种子的萌发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例。

Claims (10)

1.一种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
将八角莲胚性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培养得到体细胞胚胎,然后将体细胞胚胎进行增殖培养得到增殖的体细胞胚胎,将所得增殖的体细胞胚胎用包埋剂包裹即得所述八角莲人工种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
采用分化培养基进行所述分化培养;
所述分化培养基主要由MS培养基、浓度0-1.0mg/L的6-BA以及浓度为0.1-2.0mg/L的NAA组成;
分化分化培养条件为:暗培养,温度20-24℃,培养周期为15-20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
采用增殖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
所述增殖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所述增殖培养基主要由MS培养基、浓度0-1.0mg/L的6-BA、浓度0-1.0mg/L的NAA、浓度0-2.0mg/L的2,4-D以及浓度0-0.5mg/LABA组成;
所述增殖培养方法为:悬浮培养,暗培养,温度20-24℃,培养周期为10-20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
使用2.5-40g/L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对所述八角莲人工种子喷洒后贮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体细胞胚胎为继代培养3-4代的体细胞胚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包埋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步骤一、制备人工胚乳,所述胚乳中含有1/2MS培养基、浓度0.3-0.6mg/L的6-BA、浓度0.3-0.6mg/L的GA3、浓度0.3-0.6mg/L的IBA、浓度13-16g/L麦芽糖、质量百分比为0.3-0.5%的多菌灵以及质量百分比为0.3-0.5%的活性炭;
步骤二、将海藻酸钠粉末与所述人工胚乳以3-4∶100的质量比例混合,加热搅拌成溶胶状态,即得到所述包埋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包埋剂的pH=5.8.。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用包埋剂进行所述包埋的方法为:
步骤一、将所述包埋剂经110-125℃灭菌15-25min得到无菌包埋剂;
步骤二、在无菌条件下,将所述增殖的体细胞胚胎在100目滤网过滤后,均匀悬浮于所述无菌包埋剂中,同时再加入四环素和硫酸链霉素得到悬浊液,所述四环素和硫酸链霉素的用量均为100mg/L;
步骤三、使用滴管吸取所述悬浊液中带胚状体的液滴;
步骤四、将所述带胚状体的液滴滴入无菌的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钙溶液中,10-15min后去除氯化钙溶液,再使用无菌水冲洗18-20min即得到所述人工种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人工种子进行贮藏前先进行干燥。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人工种子贮藏的条件为:无菌密封,温度3-5℃。
CN201510534351.5A 2015-08-27 2015-08-27 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51041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4351.5A CN105104199B (zh) 2015-08-27 2015-08-27 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4351.5A CN105104199B (zh) 2015-08-27 2015-08-27 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4199A true CN105104199A (zh) 2015-12-02
CN105104199B CN105104199B (zh) 2017-04-19

Family

ID=54652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4351.5A Active CN105104199B (zh) 2015-08-27 2015-08-27 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0419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350A (zh) * 2015-12-14 2016-04-27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快速生产白及种苗的方法
CN105754864A (zh) * 2015-12-14 2016-07-13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白及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6168A (zh) * 2004-07-22 2005-03-02 浙江大学 八角莲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NZ539693A (en) * 2004-06-30 2006-09-29 Weyerhaeuser Co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manufactured seed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Z539693A (en) * 2004-06-30 2006-09-29 Weyerhaeuser Co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manufactured seeds
CN1586168A (zh) * 2004-07-22 2005-03-02 浙江大学 八角莲的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凤鸾等: "八角莲组织培养研究", 《广西植物》 *
韦莹等: "八角莲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350A (zh) * 2015-12-14 2016-04-27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快速生产白及种苗的方法
CN105754864A (zh) * 2015-12-14 2016-07-13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白及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CN105519350B (zh) * 2015-12-14 2018-07-03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快速生产白及种苗的方法
CN105754864B (zh) * 2015-12-14 2019-07-23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白及菌根真菌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04199B (zh) 2017-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0171B (zh) 金线莲水培方法
CN102119655B (zh) 铁皮石斛自然光快繁育苗方法
CN101531991B (zh) 红景天属植物的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颗粒的培养方法
CN103242082B (zh) 一种海藻螯合大树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2359A (zh) 一种人参不定根诱导增殖方法
CN108934851A (zh) 一种耐盐碱寒地抗逆水稻育苗方法
CN104322375A (zh) 一种鼓槌石斛种子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3875732A (zh) 一种川贝母开放式组织培养用抑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7164297B (zh) 一种促进牛樟芝菌丝体生长和活性产物合成的方法
WO2019119970A1 (zh) 一种墨兰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5104199A (zh) 八角莲人工种子的制作方法
CN106818183A (zh) 一种芍药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4429972A (zh) 一种用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培养的外植体诱导培养基
CN102628027B (zh) 固氮鱼腥藻干藻粉的快速激活及其大量生产的方法
CN104871970A (zh) 一种珙桐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7278562A (zh) 一种茶树的扦插育苗方法
CN104429974A (zh) 一种铁皮石斛组培苗培养用的生根培养基
CN106818491A (zh) 一种用于提高鸡血藤组培苗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的培养基
Mazumder et al.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Drynaria quercifolia (L.) J. Sm., a Medicinal Fern
CN102242078B (zh) 水华鱼腥藻厚壁孢子的诱导技术及其干藻粉的制备方法
CN110393152A (zh) 一种改良ms液体培养基及蛇足石杉无菌茎尖培养方法
CN101473792A (zh) 丫蕊花组培及种植方法
CN109392708B (zh) 岩黄连的两步成苗组培方法
CN104193548B (zh) 一种紫花苜蓿绿肥增效的生物添加剂制备方法
CN108401910A (zh) 一种快速提高白芨种苗培育数量的白芨种苗组织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Assignee: Cenxi Xulo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586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 Method of Making Artificial Seeds of Octagonal Lotu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