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3882A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3882A
CN105093882A CN201510240478.6A CN201510240478A CN105093882A CN 105093882 A CN105093882 A CN 105093882A CN 201510240478 A CN201510240478 A CN 201510240478A CN 105093882 A CN105093882 A CN 105093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elt
contact
image bearing
bearing member
fiber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4047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3882B (zh
Inventor
饭田健一
铃木彰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93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3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3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38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85Structure, details of the transfer member,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42Brush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承载部件;转印带;以及转印设备包括纤维部件和保持部件,纤维部件包括多个导电纤维线,保持部件保持纤维部件,纤维部件在由保持部件的保持表面保持的同时与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接触,在图像承载部件与转印带分离并且纤维部件开始接触转印带的初始接触状态中,转印设备这样与转印带接触:在纤维部件的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的下游侧接触转印带之前,纤维部件的沿所述运动方向的上游侧接触转印带;在图像承载部件和转印带相互接触以及转印带和转印设备相互接触的接触状态中,保持表面相对于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的相对部分这样倾斜:在保持表面和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的相对部分之间的距离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从下游侧向上游侧增加。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电子照相术来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机。
背景技术
利用电子照相术的一些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或打印机)包括作为转印带的中间转印带。包括中间转印带的成像装置通过执行一次转印处理和二次转印处理而形成全色图像。
在一次转印处理中,形成于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上。一次转印处理对于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复地进行,因此,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于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上。在二次转印处理中,多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共同转印至转印介质(例如纸片材)的表面上。已经转印至转印介质上的调色剂图像随后通过定影单元来定影,从而获得全色图像。
可用作成像装置的转印设备的实例包括具有例如辊形、叶片形或刷形的转印设备。这些转印设备是接触部件,这些接触部件在它们位于与相应光电导体相对的位置处与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接触。在上述转印设备中,刷形转印设备包括多个导电纤维线,各纤维能够独立地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因此,刷形转印设备的使用降低了与接触相关的特性的不均匀性,所述不均匀性源于使用辊形或叶片形转印设备。因此,转印设备能够更均匀地接触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因此,刷形转印设备有利于减少可能在一次转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图像缺陷,例如密度的不均匀性。
日本专利公开No.2011-248385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刷形转印设备作为转印设备。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11-248385公开的刷形转印设备中,构成刷的多个导电纤维线使用双面胶带由金属保持器(保持部件)支撑,该金属保持器由不锈钢制造。金属保持器固定,且构成转印设备的导电纤维线利用它们的弹性而与中间转印带的背面接触。
不过,在上述成像装置中,刷形转印设备的一些导电纤维线可能布置成沿中间转印带运动的方向从接触区域向上游凸出,中间转印带和光电导体鼓在该接触区域上相互接触。布置成从接触区域向上游凸出的导电纤维线在光电导体鼓和中间转印带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中引起电场,该电场引起放电(预放电)。这种放电可能引起条纹状图像缺陷。
另一方面,如果导电纤维线由于导电纤维摩擦抵靠中间转印带而接收沿中间转印带运动的方向作用的力,则导电纤维线可能脱离保持部件,或者可能在保持部件上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其中,多个导电纤维线与转印带接触,该成像装置减小了条纹状图像缺陷的出现,并能够防止导电纤维线离开保持部件或在保持部件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承载部件,图像承载部件承载调色剂图像;转印带,转印带为环形,能够在与图像承载部件接触的同时运动;以及转印设备,转印设备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转印至转印带,转印设备包括纤维部件和保持部件,纤维部件包括多个导电纤维线,保持部件保持所述纤维部件,纤维部件在由保持部件的保持表面保持的同时与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接触。在图像承载部件与转印带分离并且纤维部件开始接触转印带的初始接触状态中,转印设备这样与转印带接触,即,在纤维部件的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的下游侧接触转印带之前,纤维部件的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的上游侧接触转印带。在图像承载部件和转印带相互接触以及转印带和转印设备相互接触的接触状态中,保持表面相对于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的相对部分这样倾斜,即,在保持表面和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的相对部分之间的距离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从下游侧向上游侧增加。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说明将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2A至2C示出了处于在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的状态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处于初始接触状态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
图5示出了处于接触状态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
图6A示出了处于初始接触状态的根据对比实例1的一次转印刷,图6B示出了处于接触状态的一次转印刷。
图7A示出了处于初始接触状态的根据对比实例2的一次转印刷,图7B示出了处于接触状态的一次转印刷。
图8A至8C示出了处于在接触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的状态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
图9示出了处于接触状态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
图10示出了处于旋转退回状态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示例地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过,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介绍的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相对位置或其它特性应当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各种条件或结构而合适变化。除非另外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这些实施例中所述的那些情形。
第一实施例
1.成像装置的整体结构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的示意剖视图。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是使用电子照相术的全色激光束打印机。成像装置1能够根据从外部装置发送的信号通过电子照相术在转印介质(例如记录片材或高架投影机片材)上形成图像,该外部装置例如为个人计算机,并且以能够与成像装置1通信的方式与成像装置1连接。
成像装置1是使用中间转印方法的级联式装置。具体地说,成像装置1这样获得记录图像,即,通过将根据分解成多颜色分量的图像信息而形成的不同颜色调色剂图像顺序地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设备上,使得调色剂图像一个堆垛在另一个上,然后通过将堆垛的调色剂图像共同二次转印至转印介质上。
成像装置1将根据分解成多颜色分量的图像信息而形成的不同颜色调色剂图像顺序地一次转印至用作中间转印设备的中间转印带11上,使得调色剂图像一个堆垛在另一个上。然后成像装置1将堆垛的调色剂图像共同二次转印至转印介质P上。这里,中间转印带11是转印带。成像装置1通过将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转印介质P上而获得记录的图像。成像装置1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站SY、SM、SC和SK,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站SY、SM、SC和SK是多个成像单元。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站SY至SK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各第一至第四站SY至SK具有基本相同构造并且执行基本相同操作,除了在各站中使用的调色剂的颜色之外。因此,除非这些站特别需要相互区分,否则在参考标记的末端处的、表示所述颜色分量的字母Y、M、C和K将在下面的说明中省略,替代地,提供总体说明。
各站S包括光电导体鼓2,该光电导体鼓是鼓形电子照相光电导体,用作图像承载部件。光电导体鼓2由马达(未示出,用作驱动单元)来驱动,以沿图1中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下单元环绕光电导体鼓2沿光电导体鼓2的旋转方向顺序地布置:充电辊7,用作充电单元;显影单元3;刷形转印设备,该刷形转印设备包含在一次转印设备中,该刷形转印设备在下文中称为一次转印刷4;以及鼓清洁器,该鼓清洁器未示出,用作光电导体清洁单元。
另外,中间转印带11布置成面对各站S的光电导体鼓2,该中间转印带11是可运动的环形带,用作转印带。中间转印带11由管形环形膜来制造,并通过四个辊来拉伸,这四个辊是拉伸部件,包括驱动辊13、二次转印相对辊12以及拉伸辊14和28。由于被驱动旋转的驱动辊13,中间转印带11沿图4和其它图中箭头d的方向旋转运动(旋转)。在该实施例中,光电导体鼓2的表面的运动速度(圆周速度)和中间转印带11的表面的运动速度(圆周速度)基本相同。
用作刷形转印设备的多个一次转印刷4布置在中间转印带11的内周表面(背面)的内侧并且布置在一次转印刷4与相应光电导体鼓2相对的位置处,且中间转印带插置在一次转印刷4与相应光电导体鼓2之间。具体地说,如后面所述,一次转印刷4压靠中间转印带11的背面。因此,各光电导体鼓2和中间转印带11相互接触,并形成一次转印部分B1,该一次转印部分B1是接触区域(在图1中,只示例地示出了黄色站中的一次转印部分B1,但是一次转印部分B1类似地形成于其它站中)。用作二次转印设备的辊形二次转印辊20布置在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表面(顶表面)上并且布置在二次转印辊20与二次转印相对辊12相对的位置处,且中间转印带11插置在二次转印辊20与二次转印相对辊12之间。二次转印辊20以中间转印带11插置在二次转印辊20与二次转印相对辊12之间的状态压靠二次转印相对辊12,因此中间转印带11和二次转印辊20相互接触,并形成二次转印部分B2。用作中间转印设备清洁单元的充电辊19布置在充电辊19与二次转印相对辊12相对的位置处,且中间转印带11插置在充电辊19与二次转印相对辊12之间。
在成像时,旋转的光电导体鼓2的表面通过充电辊7而均匀充电。这时,预定充电电压(充电偏压)从充电电源(未示出)施加在充电辊7上。激光扫描仪100根据图像信息通过激光束L照射被充电的光电导体鼓2的表面。因此,静电潜像形成于光电导体鼓2上。
形成于光电导体鼓2上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单元3而显影成调色剂图像(从而可见)。显影单元3将用作显影剂的调色剂运载到可旋转显影剂载体,将调色剂输送至使得调色剂面对光电导体鼓2的位置(显影位置)处,并根据形成于光电导体鼓2上的静电潜像而将调色剂供给至光电导体鼓2的表面。这时,预定显影电压(显影偏压)从显影电源(未示出)施加给显影剂载体。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单元3使用反转显影而显影光电导体鼓2上的静电潜像。具体地说,显影单元3通过使得充电成极性与光电导体鼓2的充电极性(在该实施例中为负极性)相同的调色剂附着至光电导体鼓2上的图像部分(曝光部分)上而显影静电潜像,该图像部分已经在充电后曝光,因此具有较低绝对电势。
形成于旋转光电导体鼓2上的各调色剂图像通过相应一次转印刷4的操作而在相应一次转印部分B1处转印(一次转印)至旋转的中间转印带上。这时,电压从一次转印电源(用作电压施加单元)施加给一次转印刷4。该电压是一次转印电压(一次转印偏压),该一次转印电压是直流电压,具有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的初始充电极性(在该实施例中为负极性)相反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为正极性)。在一次转印处理中,没有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上而保留在光电导体鼓2上的调色剂通过鼓清洁器而除去。
为了形成例如全色图像,以下处理(包括充电、曝光、显影和一次转印)在第一至第四站SY至SK中沿中间转印带11的表面的运动方向从上游侧顺序地进行。因此,用于全色图像的多层调色剂图像由于四种不同颜色(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以一个堆垛在另一个上的方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1上而形成于中间转印带11上。
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20的操作而在二次转印部分B2处转印(二次转印)至转印介质P上。具体地说,容纳于盒中的一个转印介质P由供给辊31拾取,然后在预定定时通过对齐辊33而供给至二次转印部分B2。基本同时地,二次转印电压(二次转印偏压)从二次转印电源施加给二次转印辊20,该二次转印电压是直流电压,具有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调色剂初始充电的极性相反的极性。
在二次转印处理中没有转印至转印介质P上而保留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残余二次转印调色剂)在由充电辊19充电后转印至光电导体鼓2上用于回收。调色剂图像已经二次转印至其上的转印介质P输送至定影单元6。定影单元6在输送转印介质P的同时加热和加压转印介质P。在转印介质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通过热和压力而定影至转印介质P上。然后,转印介质P通过传送辊34而输送至外部接收托盘10。
2.刷位置变化单元
根据本实施例的各一次转印刷4的纤维部件4a和中间转印带11能够运动成相互接触或离开。图2A至2C是使得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4运动成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或离开的刷位置变化单元16的示意图。图2A是处于分离状态的一次转印刷4的示意图,在该分离状态中,全部一次转印刷4都与中间转印带11分离,图2B是处于初始接触状态的一次转印刷4的示意图,在该初始接触状态中,全部一次转印刷4都开始接触中间转印带11。图2C是处于接触状态的一次转印刷4的示意图,在该接触状态中,一次转印刷4从图2B中所示的位置朝着光电导体鼓2进一步运动。接触状态是各光电导体鼓2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并且中间转印带11与各一次转印刷4接触的状态。
在图2C所示的接触状态中,成像装置形成图像。在图2A所示的分离状态中,包括光电导体鼓2的处理盒能够从装置本体中取出。如图2A至2C中所示,一次转印刷4的状态能够通过刷位置变化单元16而从分离状态变化成接触状态。刷位置变化单元16包括板17和凸轮18。板17是运动部件,它在支撑弹簧41Y、41M、41C和41K的同时运动,该弹簧41Y、41M、41C和41K用于按压一次转印刷4抵靠中间转印带11。凸轮18使得板17运动。
在图2A所示的分离状态中,刷位置变化单元16在接收到来自控制器200(图1中所示)的指令时使得凸轮18沿箭头e的方向旋转。凸轮18使得板17升高,且一次转印刷4开始接触中间转印带11(在图2B中所示的状态)。当凸轮18从图2B所示的状态沿箭头e的方向进一步旋转时,板17进一步升高,一次转印刷4使得中间转印带11升高,最终,中间转印带11与光电导体鼓2接触。具体地说,如图2C中所示,建立接触状态,其中,一次转印刷4、中间转印带11和光电导体鼓2相互接触。状态从接触状态变化至分离状态只需要做的是使得凸轮18沿与箭头e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3.一次转印刷
随后将介绍用作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转印设备的一次转印刷4Y、4M、4C和4K的结构。因为一次转印刷4Y、4M、4C和4K具有相同结构,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省略符号Y、M、C和K。
图3是一次转印刷4的结构的示意透视图。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4包括:纤维部件4a,该纤维部件4a包括多个导电纤维线;以及平板4b,该平板4b支撑纤维部件4a。构成纤维部件4a的该多个导电纤维线致密地布置。
在该实施例中,一次转印刷4的宽度W为4mm。一次转印刷4的宽度沿与中间转印带11运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一次转印刷4的长度L为230mm。一次转印刷4的长度沿与中间转印带6运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一次转印刷4的宽度W为4mm,因此接触区域(一次转印刷4和中间转印带6在该接触区域上相互接触)能够有足够大的宽度。
可用作一次转印刷4的纤维部件4a的实例包括绒面织物类型或静电植绒类型的刷部件。绒面织物是通过将绒头纱线(该绒头纱线用作导电纤维线)交织至由经纱和纬纱构成的底布(对应于板4b)中的空隙内而形成的织物。绒面织物例如通过使用粘接部分(在该实施例中,双面胶带43)粘接而固定在支撑部件上,从而获得用作刷部件的一次转印刷4。另一方面,静电植绒是利用在高压静电场中的静电吸引力来用于将用作导电纤维线的短纤维锚固在未升高部分(对应于板4b)上的方法,该未升高部分基本垂直于未升高部分地预先涂覆有导电粘接剂。纤维部件4a还能够通过该方法来获得。
可用作导电纤维线的实例包括合成纤维,该合成纤维浸渍有导电剂。具体地说,可以使用由例如包含分散碳粉的尼龙或聚酯这样的材料来制造的导电纤维线。可用的实例包括具有在2至15分特范围内的单纤维细度、在10至40μm范围内的直径和在1至3cN/分特范围内的干强度的导电纤维线。具有电阻率ρ在102至108Ωcm范围内的纤维的导电纤维线在转印效率方面是有利的。
在纤维部件4a不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的状态中,纤维部件4a从板4b的上表面伸出的方向称为升高方向(图3中朝上指向的箭头的方向)。各导电纤维线离板4b的长度(纤维长度)可以是例如1至5mm。在板4b上的纤维部件4a的布置密度可以是例如5000至50000线/cm2
在该实施例中,具有以下规格的刷部件用作具有特征特性的一次转印刷4:
一次转印刷的规格:
纤维部件:由导电纤维线制造的绒面织物;
导电纤维线的材料:尼龙纤维,碳粉分散于其中;
导电纤维线的单纤维细度:7分特;
导电纤维线的直径:28μm;
导电纤维线的干强度:1.6cN/分特;
导电纤维线的电阻率:106Ωcm;
导电纤维线的纤维长度:2mm;以及
布置密度:10850线/cm2
4.对纤维部件4a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1的接触角度的限制
下面将参考图4和5介绍一次转印刷4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1的接触角度。图4是在图2B所示的初始接触状态中一次转印刷4和中间转印带11的放大图。一次转印刷4由作为保持部件的保持臂42来保持,原因是板4b利用双面胶带43而粘接在保持臂42上。保持臂42通过作为偏压部件的弹簧41被偏压向光电导体鼓2。为了保持一次转印刷4,保持臂42具有用作保持表面的刷接收表面(接收表面)42a,该刷接收表面42a面对中间转印带11。接收表面42a按压一次转印刷4抵靠中间转印带11。中间转印带11运动的方向是图4中所示的箭头d的方向。
保持臂42可绕旋转轴44旋转。旋转轴44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位于一次转印刷4的上游,并在中间转印带11的内周表面内侧。旋转轴延伸的方向基本平行于光电导体鼓2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或者基本垂直于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旋转轴44和绕该旋转轴44旋转的保持臂42限制了一次转印刷4可运动的方向,因此限制了纤维部件4a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1的接触角度。因为旋转轴44沿中间转印带11运动的方向位于接触区域(中间转印带11和一次转印刷4在该接触区域上相互接触)的上游,并在中间转印带11的内周表面的内侧,因此旋转轴44能够沿这样的方向旋转,以便利用由于在中间转印带11和一次转印刷4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力来降低压力。旋转轴44并不是必须布置在该位置,可以利用L形保持部件而例如定位在中间转印带11的外周表面的外侧。
本实施例的一个特征是,在初始接触状态中,一次转印刷4的纤维部件4a在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朝向下游侧倾斜的同时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具体地说,在纤维部件4a的下游侧接触转印带11之前,纤维部件4a沿运动方向d的上游侧接触转印带11。具体地说,满足下面的条件A:
条件A
在初始接触状态中,在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和升高方向j之间形成的角度θa(纤维接触角度)满足0<θa<90°;升高方向j确定为垂直于保持表面42a延伸的导电纤维线的升高方向,其中,θa定义为纤维接触角度,在图4中θa=80°;如图4中所示,在初始接触状态中,纤维部件4a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的上游端在从虚线上的位置朝向下游侧移位的位置处与中间转印带接触,该虚线经过光电导体鼓2的旋转轴线,并垂直地与中间转印带11相交。这时,光电导体鼓2和中间转印带11相互分开。
如上所述,如果纤维部件4a定位成从接触区域(一次转印部分B1)(光电导体鼓2和中间转印带11在该接触区域上相互接触)向上游凸出,则转印电场形成于在光电导体鼓2和中间转印带11的表面之间的接触区域的上游的间隙中。在接触区域上游形成的转印电场引起预放电和调色剂分散。因此,产生调色剂分散的部分和不产生调色剂分散的部分沿与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垂直的纵向方向共同存在,从而引起条纹状图像缺陷。在刷位置变化单元16如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中那样使得一次转印刷4运动成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的结构中,纤维部件4a的上游端可以弯曲,以便在初始接触状态中朝向上游侧凸出。
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结构满足条件A,如上所述。因此,在从初始接触状态至接触状态的处理中,纤维部件4a弯曲,以便在中间转印带11的后表面上朝向下游侧滑动。因此,在初始接触状态中,满足条件A的结构将防止纤维部件4a的上游端从接触区域(一次转印刷4和光电导体鼓2在该接触区域上相互接触)向上游凸出,从而减小条纹状图像缺陷的产生。在该实施例中,一次转印刷4在初始接触状态中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同时中间转印带11沿箭头d的方向旋转运动。这种结构使得纤维部件4a能够通过从中间转印带11接收的力而从初始接触状态沿中间转印带的运动方向d弯曲,因此能够防止纤维部件4a的上游端凸出。
图5是示出一次转印刷4的接触角度的另一视图,并对应于图2c中所示的状态(接触状态)。具体地说,图5示出了处于接触状态的中间转印带11,在该接触状态中,由于凸轮18的旋转,中间转印带11已经从图4中所示的状态(初始接触状态)变成与光电导体鼓2接触(这里,接触状态是光电导体鼓2和中间转印带11相互接触以及中间转印带11和纤维部件4a相互接触的状态)。如图5中所示,在接触状态中,在保持臂42的接收表面42a和中间转印带11之间的距离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朝向上游侧增加。具体地说,满足下面的条件B:
条件B
在接触状态中,在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和垂直于保持臂接收表面的法线k之间形成的角度θb(接收表面接触角度)满足90°<θb<180°,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θb=110°。
由图5中的虚线包围的部分以放大方式示出了作用在纤维部件4a上的力。在根据该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当一次转印刷4从中间转印带11接收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朝向下游侧作用的摩擦力(F)时,产生沿使一次转印刷4压靠保持臂42的方向作用的力(F×–cosθb)。这是因为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具有沿与垂直于保持臂接收表面42a的法线方向k相反的方向的矢量分量。因此,保持臂42a的用于保持一次转印刷4的力增加,且增加的力有效地防止一次转印刷4脱离保持臂42或在保持臂42上面移位。
5.对比实例
这里,参考图6A至7B介绍对比实例。图6A和6B是对比实例1的视图,该对比实例1具有在初始接触状态中并不满足条件A但是在接触状态中满足条件B的结构。对比实例1的结构与在图4和5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除了特别指出的不同之处外。在对比实例1的介绍中,功能或结构与根据实施例的部件中相同或等效的部件以相同参考符号表示。
图6A示出了根据对比实例1的、处于初始接触状态的一次转印刷4,并对应于图2B的状态(初始接触状态)。在对比实例1中,一次转印刷4的纤维部件4a在初始接触状态中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同时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朝向上游侧倾斜。具体地说,并不满足条件A,且纤维接触角度θa为100°。图6B示出了根据对比实例1的、处于接触状态的一次转印刷4,对应于图2C中的状态(接触状态)。因为对比实例1的结构并不满足条件A,因此在初始接触状态中,纤维部件4a的全部导电纤维线一起沿带运动方向d朝向上游侧弯曲。因此,纤维部件4a的一些导电纤维线从光电导体鼓2向上游(超过虚线向上游)凸出。因为纤维部件4a这样弯曲使得一些导电纤维线朝向上游侧凸出,因此凸出的纤维线引起预转印和调色剂分散,从而引起条纹状图像缺陷。
另一方面,在接触状态中,满足条件B,如图6B中所示。因此,能够防止一次转印刷4离开保持臂42或防止在保持臂42上移位。
下面介绍对比实例2。图7A和7B示出了对比实例2,该对比实例2具有在初始接触状态中满足条件A但是在接触状态中并不满足条件B的结构。图7A示出了根据对比实例2的、处于初始接触状态的一次转印刷,对应于图2B的状态。图7B示出了根据对比实例2的、处于接触状态的一次转印刷4,对应于图2C的状态(接触状态)。
在对比实例2中,一次转印刷4的纤维部件4a在初始接触状态中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同时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朝向下游侧倾斜。具体地说,满足条件A,纤维接触角度θa为70°。因此,与实施例的情况相同,该结构防止产生条纹状图像缺陷。另一方面,在接触状态中,如图7B中所示,在保持臂42的接收表面42a和中间转印带11之间的距离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增加。具体地说,并不满足条件B,接收表面接触角度θb为80°。因此,在中间转印带11开始运动后将并不产生沿使得一次转印刷4压靠保持臂42的方向作用的力,然后一次转印刷4从中间转印带11接收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朝向下游侧作用的摩擦力F。在图7B中包围在虚线内的部分以放大方式示出了作用在纤维部件4a上的力。如图7B中所示,在根据对比实例2的结构中,沿使得一次转印刷4与保持表面42a分离的方向作用的力(F×cosθb)将作用在纤维部件4a上。这是因为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没有沿与垂直于保持臂接收表面42a的法线方向k相反的方向的矢量分量,而是具有沿与垂直于保持臂接收表面42a的法线方向k平行的方向的矢量分量。因此,保持臂42的用于保持一次转印刷4的力并不增加。因此,一次转印刷4可能脱离保持臂42,或者可能在保持臂42上面移位。
如上所述,对比实例1并不满足条件A,因此引起条纹状图像缺陷。对比实例2并不满足条件B,因此一次转印刷4的纤维部件4a可能脱离保持臂42,或者可能在保持臂42上面移位。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满足条件A和条件B,因此能够防止产生条纹状图像缺陷,并防止一次转印刷4的纤维部件4a脱离或移位。
第二实施例
在介绍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中,刷位置变化单元16使得全部站的一次转印刷4都运动成接触或离开中间转印带11,并且运动成接触或离开中间转印带11的一次转印刷4满足条件A和条件B。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站的一次转印刷4保留在接触状态,而并不通过刷位置变化单元16运动成接触或离开中间转印带11。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其它部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部件相同,因此由相同参考标号表示。
图8A至8C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4运动成接触或离开中间转印带11的操作。在第二实施例中,刷位置变化单元16使得与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站(下文中称为颜色站)相对应的一次转印刷4运动成接触或离开中间转印带11。图8A是颜色站的一次转印刷4处于分离状态的示意图,其中,一次转印刷4与中间转印带11分离,图8B是颜色站的一次转印刷4处于初始接触状态的示意图,其中,一次转印刷4开始接触中间转印带11。图8C是颜色站的一次转印刷4处于接触状态的示意图,其中,一次转印刷4从图8B中所示的位置朝向光电导体鼓2进一步运动。接触状态是光电导体鼓2和中间转印带11相互接触以及中间转印带11和一次转印刷4相互接触的状态。
各颜色站的一次转印刷4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一次转印刷4相同的结构:各颜色站的一次转印刷4在初始接触状态中满足条件A,并在接触状态中满足条件B。因此,运动成接触或离开中间转印带11的一次转印刷4的使用能够降低条纹状图像缺陷的产生,同时能够防止一次转印刷4的纤维部件4a脱离或移位。
另一方面,对应于黑色站的一次转印刷4不管对应于颜色站的刷4的状态如何都保持与中间转印带11接触,如图8A至8C中所示。这样的结构能够用于具有黑白模式成像功能的成像装置中。黑白模式是准备用于在黑白图像打印模式中防止除了用于黑色的盒之外的盒中的光电导体鼓2退化的模式。在黑白模式中,在与除了黑色之外的颜色相对应的光电导体鼓2与中间转印带11分离的同时执行成像操作。
图9示出了保留在接触状态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黑色站。在黑色站中,一次转印刷4由固定支撑部件50支撑,且弹簧41K插置在它们之间。保持臂42可绕旋转轴44旋转,该旋转轴44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d布置在一次转印刷4的上游。旋转轴44和绕该旋转轴44旋转的保持臂42(固定保持部件)限制一次转印刷4可运动的方向。
第二实施例在接触状态中并不满足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条件B。如参考图9所述,接收表面接触角度θb为80°。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黑色站中的弹簧41K施加2N的按压力,该按压力低于颜色站的各弹簧41Y、41M和41C的按压力(4N)。
这样确定按压力的原因如下。在该实施例中,刷位置变化单元16使得颜色站的一次转印刷4从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1的分离状态转变成接触状态。弹簧41Y、41M和41C施加高达4N的按压力,以便抵抗在驱动辊13和二次转印相对辊12之间拉伸的中间转印带11的张紧而使得相应一次转印刷4升高。另一方面,在黑色站中,一次转印刷4不必使得中间转印带11升高,因此弹簧41K施加2N的较低按压力。
因此,尽管不满足条件B,但是在中间转印带11响应成像操作的开始而开始旋转之后,一次转印刷4从中间转印带11接收沿中间转印带11的运动方向朝向下游侧的较低摩擦力。因此,能够在不产生沿使得一次转印刷4压靠保持臂42的方向作用的力的情况下防止一次转印刷4脱离保持臂或在该保持臂上面移位。
在图9所述的状态中,当在纤维部件4a和中间转印带1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增加时,保持臂42沿离开中间转印带11的方向运动,如图10中所示。摩擦力是由光电导体鼓2的表面电势和施加给一次转印刷4的一次转印电压引起静电的原因。如上所述,在与黑色相对应的一次转印部分处的摩擦力低于在用于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一次转印部分处的摩擦力。不过,摩擦力在成像操作过程中响应光电导体鼓2的电势或一次转印电压的暂时增加而增大。另外,摩擦力还在连续成像操作之后随着中间转印带11或一次转印刷4的电阻增加而增大。
当摩擦力如上所述暂时增大时,环绕旋转轴44的、沿使得一次转印刷4与中间转印带11分离的方向作用的力作用在一次转印刷4的保持臂42上。具体地说,在图9中所示的状态变化成在图10中所述的状态(旋转退回状态)。一旦建立了旋转退回状态,在中间转印带11和一次转印刷4之间的接触区域减小。这时,静电原因降低,因此暂时增大的摩擦力将减小。然后,状态从图10中所示的状态返回至图9中所述的状态(接触状态)。当中间转印带11旋转时,状态在图9中所述的状态(接触状态)和图10中所示的状态(旋转退回状态)之间重复地变化。因为一次转印刷4的保持臂42可环绕旋转轴运动,因此,由于摩擦力降低而防止纤维部件4a朝向下游侧过度弯曲,从而使得中间转印带11和一次转印刷4能够保持良好的接触状态。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包括中间转印带(作为转印带)的成像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成像装置。具体地说,通过使用传送带(作为转印带)能够获得相同效果,该传送带输送转印介质,调色剂图像从光电导体鼓直接转印至转印介质上。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知道,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示例实施例。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将根据最广义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些变化以及等效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图像承载部件,图像承载部件承载调色剂图像;
转印带,转印带为环形,能够在与图像承载部件接触的同时运动;以及
转印设备,转印设备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转印至转印带,转印设备包括纤维部件和保持部件,纤维部件包括多个导电纤维线,保持部件保持所述纤维部件,纤维部件在由保持部件的保持表面保持的同时与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接触,
其中,在图像承载部件与转印带分离并且纤维部件开始接触转印带的初始接触状态中,转印设备这样与转印带接触,即,在纤维部件的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的下游侧接触转印带之前,纤维部件的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的上游侧接触转印带;
其中,在图像承载部件和转印带相互接触以及转印带和转印设备相互接触的接触状态中,保持表面相对于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的相对部分这样倾斜,即,在保持表面和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的相对部分之间的距离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从下游侧向上游侧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保持部件包括旋转轴,并能够绕旋转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旋转轴定位在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的内侧,并且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处在纤维部件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图像承载部件是光电导体鼓,在初始接触状态中纤维部件的上游端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定位于在经过光电导体鼓的旋转中心并与转印带垂直相交的线上的位置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相比初始接触状态的上游端的情况,在接触状态中纤维部件的上游端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定位在更上游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刷位置变化单元,刷位置变化单元使得转印设备运动成接触或离开转印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转印带在刷位置变化单元正使得保持部件运动的同时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图像承载部件是能够利用刷位置变化单元而与转印带接触或分离的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以及
成像装置还包括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第二图像承载部件承载与由第一图像承载部件承载的调色剂图像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转印设备是一次转印设备,一次转印设备定位成与第一图像承载部件相对,且转印带插置在一次转印设备与第一图像承载部件之间;以及
成像装置还包括二次转印设备,二次转印设备定位成与第二图像承载部件相对,且转印带插置在二次转印设备与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二次转印设备包括:第二纤维部件,第二纤维部件包括多个导电纤维线;以及固定保持部件,固定保持部件保持第二纤维部件,且固定保持部件并不通过刷位置变化单元而运动;以及
第二纤维部件在由固定保持部件的保持表面保持的同时与转印带的内周表面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固定保持部件包括旋转轴,固定保持部件的旋转轴定位在转印带的内周表面的内侧,并沿转印带的运动方向处在第二纤维部件的上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图像承载部件是承载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多个图像承载部件中的一个,
转印设备是与多个图像承载部件相对应地提供的多个转印设备中的一个;以及
成像装置还包括刷位置变化单元,刷位置变化单元使得所述多个转印设备接触或离开转印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转印带是中间转印带,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转印至中间转印带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转印带是输送转印介质的传送带,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部件转印至转印介质上。
CN201510240478.6A 2014-05-13 2015-05-13 成像装置 Active CN1050938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9839A JP6305197B2 (ja) 2014-05-13 2014-05-13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99839 2014-05-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3882A true CN105093882A (zh) 2015-11-25
CN105093882B CN105093882B (zh) 2018-06-26

Family

ID=53039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40478.6A Active CN105093882B (zh) 2014-05-13 2015-05-13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05234B2 (zh)
EP (1) EP2947517B1 (zh)
JP (1) JP6305197B2 (zh)
CN (1) CN1050938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47134B2 (en) * 2018-02-23 2020-05-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ransfer belt platen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9022A (en) * 1990-11-21 1993-09-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n electrically dielectric regulating member conductive transfer member and a disposed at a transfer station thereof
US6108514A (en) * 1998-12-21 2000-08-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system
CN1892495A (zh) * 2005-06-30 2007-01-10 株式会社理光 刷部件,转印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014597A1 (en) * 2005-07-15 2007-01-18 Hirokazu Ishii Brush member and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20027453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69669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5401B2 (ja) * 1991-05-22 1998-09-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649272A (en) * 1994-11-08 1997-07-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5966560A (en) * 1995-08-29 1999-10-12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pretransfer erasing
US5943526A (en) * 1997-05-08 1999-08-24 Minolt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impedance vary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2001125393A (ja) * 1999-10-25 2001-05-1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034271B2 (ja) * 2004-01-16 2008-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
JP2005249913A (ja) * 2004-03-02 2005-09-15 Canon Inc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8874020B2 (en) * 2011-10-28 2014-10-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colorizing function and sheet conveying method in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108749B2 (ja) * 2012-10-11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24023B2 (ja) * 2013-10-30 2018-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9022A (en) * 1990-11-21 1993-09-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n electrically dielectric regulating member conductive transfer member and a disposed at a transfer station thereof
US6108514A (en) * 1998-12-21 2000-08-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system
CN1892495A (zh) * 2005-06-30 2007-01-10 株式会社理光 刷部件,转印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070014597A1 (en) * 2005-07-15 2007-01-18 Hirokazu Ishii Brush member and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120027453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869669A (zh) * 2012-12-11 2014-06-18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05234B2 (en) 2016-08-02
EP2947517B1 (en) 2019-03-20
EP2947517A1 (en) 2015-11-25
JP2015215575A (ja) 2015-12-03
JP6305197B2 (ja) 2018-04-04
CN105093882B (zh) 2018-06-26
US20150331366A1 (en) 2015-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3253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charging unit including plural conductive fibers
CN103365174B (zh) 成像装置
CN102792232B (zh) 转印装置
CN10390706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436116B2 (en) Charg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093882A (zh) 成像装置
EP1288728B1 (en) Static charg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a reproduction machine having same
JP6271947B2 (ja) 給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給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0504647C (zh) 平滑地传递转印介质且抑制预转印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3869669B (zh) 成像设备
CN10471438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28898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2153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686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296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81398A (zh) 充电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62028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322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1789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817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70115A (ja) 給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41116A (ja) 接触帯電装置
JP20150258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479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転写装置
JP2014134618A (ja)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