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9410A -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9410A
CN105079410A CN201510563237.5A CN201510563237A CN105079410A CN 105079410 A CN105079410 A CN 105079410A CN 201510563237 A CN201510563237 A CN 201510563237A CN 105079410 A CN105079410 A CN 1050794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rba
radix
medicine
chinen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32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彪
孔令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Sh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Sh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Sh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Shunh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632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94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94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94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中各种原料药材为:佩兰、红升麻、丹参、大头陈、伸筋草、石见穿、牡荆叶、九里香、芸薹子、排草香、半枝莲、娑罗子、匙叶草、水蓼、太子参、甘草、薤白、青箭杆草、泽兰、土香薷、茜草、白术、葛藟汁、石香葇、细辛、马比木、没药、白芷、黄芪、野拔子、莱菔子、土牛膝、罗勒、白屈菜和菝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兼有保护肠胃粘膜、增强抵抗力和止痛的作用,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治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致病因素分为三方面: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本病治疗不及时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可危及小儿生命。
婴幼儿腹泻的病因:1、体质因素: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因特点:(1)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2)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3)婴儿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肠杆菌抗体滴度以初生至2周岁最低,以后渐升高。因而婴幼儿易患大肠杆菌肠炎。母乳中大肠杆菌抗体滴度高,特别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养婴幼儿较少发病,患病也较轻。同理小婴儿轮状病毒抗体低,同一集体流行时,小婴儿罹病多。(4)婴儿体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且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又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婴儿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此时肠道分泌型IgA不足,腹泻后易於迁延。2、感染因素:分为消化道内与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为主。(1)消化道内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因而易发生在人工喂养儿。哺喂时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够,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带菌(毒)者的传染,如病房内暴发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后部分医护人员受染,成为无症状肠道带菌(毒)者,可导致病原传播。(2)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组织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泻,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腹泻多不严重,年龄越小者越多见。引起腹泻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肠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另一部分可能是肠道内外均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所引起。(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各种头孢霉素,特别是两种或以上并用时,除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更严重的是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此时正常的肠道大肠杆菌消失或明显减少,同时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3、消化功能紊乱:(1)饮食因素。(2)不耐受碳水化物。(3)食物过敏。(4)药物影响。(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中医称为“风、寒、暑、湿泻”)等也易引起婴儿腹泻。
分析婴幼儿腹泻的病因,故辨其临床证候分为:伤食型: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吵,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块,食欲不好,有口臭。多见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患儿。湿热型:表现大便呈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伴有发热,口干,尿深黄而少。此型在秋季腹泻较多见。湿热型肠道感染是肠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发于夏秋之交,外受湿热疫毒之气侵及肠胃,郁遏于中焦,湿热郁蒸,气血阻滞,气血与湿热疫毒相搏结化为脓血;传化失常而发生泄泻;肠中有热则泻下急迫;湿热互结则泄而不爽;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湿热内盛则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沿数则均力湿热之象。湿热型肠道感染多见于疾病的急性期。脾虚型:腹泻久而不愈,大便稀薄,带有白色奶块,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多见秋季腹泻后期或久泻不愈者。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味少,伴有肠鸣腹痛。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活动期病情危重或疾病发展的高峰期,高热不退,症状逐渐加重。单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按中医辨证属于湿热型肠道感染,则可用中药灌肠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婴幼儿腹泻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大便镜检:消化不良者有脂肪滴或少量黏液,肠炎者有白细胞及偶见红细胞及吞噬细胞,真菌性肠炎可见真菌抱子及菌丝,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
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方法如下:1、饮食疗法: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2、液体疗法:(1)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2)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3、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4、对症治疗:腹泻可口服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多酶片。
但是上述治疗方法影响食欲,治标不治本,不利于治疗,而且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兼有保护肠胃粘膜、增强抵抗力和止痛的作用,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治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佩兰、红升麻、丹参、大头陈、伸筋草、石见穿、牡荆叶、九里香、芸薹子、排草香、半枝莲、娑罗子、匙叶草、水蓼、太子参、甘草、薤白、青箭杆草、泽兰、土香薷、茜草、白术、葛藟汁、石香葇、细辛、马比木、没药、白芷、黄芪、野拔子、莱菔子、土牛膝、罗勒、白屈菜和菝葜。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0~20份、红升麻14~36份、丹参15~25份、大头陈10~30份、伸筋草14~32份、石见穿11~21份、牡荆叶15~35份、九里香3~5份、芸薹子11~31份、排草香14~24份、半枝莲16~36份、娑罗子14~28份、匙叶草13~33份、水蓼14~24份、太子参15~35份、甘草14~32份、薤白14~22份、青箭杆草13~35份、泽兰11~21份、土香薷14~38份、茜草14~25份、白术12~22份、葛藟汁12~22份、石香葇12~22份、细辛12~25份、马比木10~32份、没药10~40份、白芷13~28份、黄芪13~33份、野拔子11~21份、莱菔子15~37份、土牛膝10~23份、罗勒11~31份、白屈菜2~4份和菝葜15~25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2~20份、红升麻15~35份、丹参16~23份、大头陈14~26份、伸筋草16~30份、石见穿14~20份、牡荆叶15~35份、九里香3~5份、芸薹子13~30份、排草香15~22份、半枝莲17~34份、娑罗子15~23份、匙叶草14~32份、水蓼14~24份、太子参15~30份、甘草15~31份、薤白15~22份、青箭杆草14~34份、泽兰12~21份、土香薷14~36份、茜草14~23份、白术12~20份、葛藟汁15~22份、石香葇12~20份、细辛13~25份、马比木10~32份、没药15~40份、白芷14~28份、黄芪15~33份、野拔子12~21份、莱菔子15~36份、土牛膝10~20份、罗勒11~30份、白屈菜2~3份和菝葜15~23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5份、红升麻32份、丹参22份、大头陈16份、伸筋草25份、石见穿18份、牡荆叶33份、九里香3份、芸薹子20份、排草香21份、半枝莲33份、娑罗子21份、匙叶草30份、水蓼22份、太子参18份、甘草27份、薤白16份、青箭杆草32份、泽兰19份、土香薷34份、茜草22份、白术18份、葛藟汁17份、石香葇15份、细辛22份、马比木31份、没药27份、白芷16份、黄芪32份、野拔子18份、莱菔子35份、土牛膝15份、罗勒21份、白屈菜2份和菝葜20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4份、红升麻35份、丹参21份、大头陈18份、伸筋草26份、石见穿15份、牡荆叶33份、九里香4份、芸薹子27份、排草香20份、半枝莲33份、娑罗子21份、匙叶草30份、水蓼23份、太子参30份、甘草28份、薤白17份、青箭杆草15份、泽兰20份、土香薷35份、茜草22份、白术15份、葛藟汁18份、石香葇15份、细辛22份、马比木30份、没药35份、白芷24份、黄芪32份、野拔子19份、莱菔子34份、土牛膝16份、罗勒25份、白屈菜3份和菝葜22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8份、红升麻34份、丹参22份、大头陈25份、伸筋草30份、石见穿16份、牡荆叶32份、九里香4份、芸薹子25份、排草香17份、半枝莲33份、娑罗子21份、匙叶草28份、水蓼15份、太子参30份、甘草27份、薤白21份、青箭杆草33份、泽兰13份、土香薷35份、茜草22份、白术17份、葛藟汁16份、石香葇20份、细辛24份、马比木32份、没药40份、白芷26份、黄芪32份、野拔子14份、莱菔子35份、土牛膝15份、罗勒26份、白屈菜2份和菝葜16份。
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定经草、白术、蕨麻、刺五加、菥蓂和谷芽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脱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兼有保护肠胃粘膜、增强抵抗力和止痛的作用,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治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价格低等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佩兰、红升麻、丹参、大头陈、伸筋草、石见穿、牡荆叶、九里香、芸薹子、排草香、半枝莲、娑罗子、匙叶草、水蓼、太子参、甘草、薤白、青箭杆草、泽兰、土香薷、茜草、白术、葛藟汁、石香葇、细辛、马比木、没药、白芷、黄芪、野拔子、莱菔子、土牛膝、罗勒、白屈菜和菝葜。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青箭杆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性味:性凉,微苦辛。主治:发汗解表,理气,止痛。
菝葜:性味:甘、酸,平。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葛藟汁:出处:《本草拾遗》。性味:①《别录》:"无毒。"②崔禹镐《食经》:"味甘,平、小冷。"主治:补五脏,续筋骨,益气,止渴。①《别录》:"主补五脏,益气,续筋骨,长肌肉,去诸痹。"②崔禹锡《食经》:"食之补五脏,以薯蓣为粉和汁煮作粥食,主哕逆。又合白蜜食之益人。"③《日华子本草》:"止渴,悦色。"
白芷: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白屈菜:性味:苦,凉。有毒。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咳。用于胃炎,胃溃疡,腹痛,肠炎,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百日咳;外用治水田皮炎,毒虫咬伤。
莱菔子:性味:辛、甘,平。归经:归肺、脾、胃经。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甘草:出处:出自1.《本经》。2.《别录》: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十日成。3.陶弘景:甘草,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来,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枹罕草最佳。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踈。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好。青州间亦有,不如。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可用。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性味:甘;平。归经:脾;胃;心;肺经。主治: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半枝莲:出处:《江苏植药志》。性味:辛,平。①《广西药植图志》:"味辛微腥,性平,无毒。"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辛微苦,无毒。"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凉。"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
九里香:性味:辛、微苦,温;有小毒。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
没药:性味:苦,平。主治:散瘀止痛,外用消肿生肌。用于跌打淤血肿痛,痈疽肿痛,胸腹诸痛;外用治疮口久不收敛。
细辛:出处:《本经》。性味:辛,温。①《本经》:"味辛,温。"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桐君:辛,小温;岐伯:无毒;李氏:小寒。"③《药性论》:"味苦辛。"④《用药心法》:"辛,热。"归经:入肺、肾经。①《汤液本草》:"手少阴引经药。"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胆、牌四经。"③《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阳。"④《本草汇言》:"入足蹶阴、少阴血分。"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伸筋草:性味:微苦、辛,温。归经:归肝、脾、肾经。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红升麻:性味:辛、苦,温。主治:散瘀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手术后疼痛,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
太子参:出处:《本草从新》。性味:甘苦,微温。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③《中药志》:"甘苦,微寒。"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主治:补肺,健牌。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弱、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
黄芪:性味:甘,温。归经:归肺、脾经。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匙叶草:出处:出自《福建中草药》。性味:苦;辛;性寒。归经:肺;肝;大肠经。主治:活血化瘀;清热止咳。主腹内血瘀痞块;劳伤咳嗽。
茜草:性味:苦,寒。归经:归肝经。主治: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
芸薹子:出处:出自《千金·食治》。性味:辛;甘;平。归经:肝;肾经。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润肠通便。主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痛经;肠风下血;血痢;风湿关节肿痛;痈肿丹毒;乳痈;便秘;粘连性肠梗阻
土牛膝:出处:《本草图经》。性味:苦酸,平。主治:活血散瘀,祛湿利民,清热解毒。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
石见穿:出处:出自《纲目》。性味:味辛;苦;性微寒。归经:归肝;脾经。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热毒血痢;淋痛;带下;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疹;麻风;跌打伤肿。
泽兰:性味:苦、辛,微温。归经:归肝、脾经。主治: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丹参:性味:苦,微寒。归经:归心、肝经。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白术:性味:苦、甘,温。归经: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马比木:出处:《贵州草药》。性味:性温,味辛。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散寒。
薤白:出处:《本草图经》。性味:辛苦,温。①《木经》:"味辛,温。"②《别录》:"苦,温,无毒。"③《千金·食治》:"味苦辛,温,滑,无毒。"④《医林纂要》:"甘酸辛,温。"归经:①《汤液本草》:"入手阳明经。"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主治: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治胸痹心痛彻背,脘痞不舒,干呕,泻痢后重,疮疖。
娑罗子:性味:甘,温。归经:归肝、胃经。主治:理气宽中,和胃止痛。用于胸腹胀闷,胃脘疼痛。
土香薷: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凉,味辛,无毒。"主治:解表,理气,化湿。治伤风感冒,发热,呕吐,胸膈胀满,腹泻,黄疸,小儿疳积。①《贵州民间药物》:"去皮肤湿热,解表,止痛,治伤风发热,止呕吐。"②《广西药植名录》:"治黄疸,疳积,小儿热泻,水肿。"③《陕西中草药》:"活血祛瘀,止痛生肌,通窍利膈,调经。治跌打损伤,骨折,胸膈胀满,崩漏,白带。"④《贵州草药》:"解表,理气,利湿。"
罗勒:性味:辛,温。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胃腹胀满,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蛇咬伤,湿疹,皮炎。
大头陈:性味:辛、微苦,微温。主治:疏风解表,化湿消滞。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消化不良,肠炎,腹痛。
野拔子: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性味:味辛;苦;性凉。主治:解表退热;化湿和中。主感冒发热;头痛;呕吐泄泻;痢疾;烂疮;鼻衄咳血;外伤出血
石香葇:出处:《四声本草》。性味:辛苦,温。①《开宝本蕈》:"味辛香,温,无毒。"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微温,味辛。"主治:祛暑,活血,理气,化湿。治夏月感冒,中暑呕恶,腹痛泄泻,跌打瘀痛,湿疹,疖肿。①《开宝本草》:"主调中温胃,止霍乱吐泻,心腹胀满,脐腹痛,肠鸣。"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解蛇毒,散瘀定痛,化浊解暑。治毒蛇咬伤,跌打瘀痛,中暑发热,皮肤湿疹瘙痒,多发性疖肿。"③《江西草药》:"祛暑理气。治小儿夏季热初期,中暑作呕。"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暑行气,解表,止痛。治中暑,感冒,胃痛。"
排草香:出处:《四川中药志》。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主治:治感冒,咳喘,风湿痛,月经不调。①《中国药植志》:"治虚弱。"②《四川中药志》:"祛风湿,理气,止气痛,醒脑除烦,搽雀斑。"③《广西植物名录》:"益气补虚,祛风活血。治虚弱,气管炎,哮喘,月经不调,感冒咳嗽。"
牡荆叶:出处:《别录》。性味:辛苦,平。①《别录》:"味苦,平,无毒。"②《纲目》:"苦,寒,无毒。"主治:祛风解表,除湿,杀虫,止痛。治风寒感冒,痧气腹痛吐泻,痢疾,风湿痛:脚气,流火,痈肿,足癣。①《别录》:"主久痢,霍乱转筋,血淋,下部疮,湿匿薄脚,主脚气肿满。"②《福建中草药》:"祛风解表,调气和胃。"
水蓼:出处:《唐本草》。性味:辛,平。①《千金·食治》:"辛。"②《日华子本草》:"味辛,冷,无毒。"③《纲目》:"蓼叶,辛,温,无毒。"④《本草求原》:"苦湿,平。"主治: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
佩兰:性味:辛,平。归经:归脾、胃、肺经。主治: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0~20份、红升麻14~36份、丹参15~25份、大头陈10~30份、伸筋草14~32份、石见穿11~21份、牡荆叶15~35份、九里香3~5份、芸薹子11~31份、排草香14~24份、半枝莲16~36份、娑罗子14~28份、匙叶草13~33份、水蓼14~24份、太子参15~35份、甘草14~32份、薤白14~22份、青箭杆草13~35份、泽兰11~21份、土香薷14~38份、茜草14~25份、白术12~22份、葛藟汁12~22份、石香葇12~22份、细辛12~25份、马比木10~32份、没药10~40份、白芷13~28份、黄芪13~33份、野拔子11~21份、莱菔子15~37份、土牛膝10~23份、罗勒11~31份、白屈菜2~4份和菝葜15~25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2~20份、红升麻15~35份、丹参16~23份、大头陈14~26份、伸筋草16~30份、石见穿14~20份、牡荆叶15~35份、九里香3~5份、芸薹子13~30份、排草香15~22份、半枝莲17~34份、娑罗子15~23份、匙叶草14~32份、水蓼14~24份、太子参15~30份、甘草15~31份、薤白15~22份、青箭杆草14~34份、泽兰12~21份、土香薷14~36份、茜草14~23份、白术12~20份、葛藟汁15~22份、石香葇12~20份、细辛13~25份、马比木10~32份、没药15~40份、白芷14~28份、黄芪15~33份、野拔子12~21份、莱菔子15~36份、土牛膝10~20份、罗勒11~30份、白屈菜2~3份和菝葜15~23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5份、红升麻32份、丹参22份、大头陈16份、伸筋草25份、石见穿18份、牡荆叶33份、九里香3份、芸薹子20份、排草香21份、半枝莲33份、娑罗子21份、匙叶草30份、水蓼22份、太子参18份、甘草27份、薤白16份、青箭杆草32份、泽兰19份、土香薷34份、茜草22份、白术18份、葛藟汁17份、石香葇15份、细辛22份、马比木31份、没药27份、白芷16份、黄芪32份、野拔子18份、莱菔子35份、土牛膝15份、罗勒21份、白屈菜2份和菝葜20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4份、红升麻35份、丹参21份、大头陈18份、伸筋草26份、石见穿15份、牡荆叶33份、九里香4份、芸薹子27份、排草香20份、半枝莲33份、娑罗子21份、匙叶草30份、水蓼23份、太子参30份、甘草28份、薤白17份、青箭杆草15份、泽兰20份、土香薷35份、茜草22份、白术15份、葛藟汁18份、石香葇15份、细辛22份、马比木30份、没药35份、白芷24份、黄芪32份、野拔子19份、莱菔子34份、土牛膝16份、罗勒25份、白屈菜3份和菝葜22份。
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8份、红升麻34份、丹参22份、大头陈25份、伸筋草30份、石见穿16份、牡荆叶32份、九里香4份、芸薹子25份、排草香17份、半枝莲33份、娑罗子21份、匙叶草28份、水蓼15份、太子参30份、甘草27份、薤白21份、青箭杆草33份、泽兰13份、土香薷35份、茜草22份、白术17份、葛藟汁16份、石香葇20份、细辛24份、马比木32份、没药40份、白芷26份、黄芪32份、野拔子14份、莱菔子35份、土牛膝15份、罗勒26份、白屈菜2份和菝葜16份。
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定经草、白术、蕨麻、刺五加、菥蓂和谷芽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脱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实施例1胶囊剂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取佩兰150g、红升麻320g、丹参220g、大头陈160g、伸筋草250g、石见穿180g、牡荆叶330g、九里香30g、芸薹子200g、排草香210g、半枝莲330g、娑罗子210g、匙叶草300g、水蓼220g、太子参180g、甘草270g、薤白160g、青箭杆草320g、泽兰190g、土香薷340g、茜草220g、白术180g、葛藟汁170g、石香葇150g、细辛220g、马比木310g、没药270g、白芷160g、黄芪320g、野拔子180g、莱菔子350g、土牛膝150g、罗勒210g、白屈菜20g和菝葜200g: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5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5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3: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实施例2颗粒剂
本发明颗粒剂的制作过程为:取佩兰140g、红升麻350g、丹参210g、大头陈180g、伸筋草260g、石见穿150g、牡荆叶330g、九里香40g、芸薹子270g、排草香200g、半枝莲330g、娑罗子210g、匙叶草300g、水蓼230g、太子参300g、甘草280g、薤白170g、青箭杆草150g、泽兰200g、土香薷350g、茜草220g、白术150g、葛藟汁180g、石香葇150g、细辛220g、马比木300g、没药350g、白芷240g、黄芪320g、野拔子190g、莱菔子340g、土牛膝160g、罗勒250g、白屈菜30g和菝葜220g;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的醇浓度为8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7Mpa下减压浓缩至55℃时相对密度为1.07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0℃,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3倍的蔗糖粉和0.15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5℃干燥,获得颗粒剂。
实施例3口服液
本发明的口服液的制作过程为:取佩兰180g、红升麻340g、丹参220g、大头陈250g、伸筋草300g、石见穿160g、牡荆叶320g、九里香40g、芸薹子250g、排草香170g、半枝莲330g、娑罗子210g、匙叶草280g、水蓼150g、太子参300g、甘草270g、薤白210g、青箭杆草330g、泽兰130g、土香薷350g、茜草220g、白术170g、葛藟汁160g、石香葇200g、细辛240g、马比木320g、没药400g、白芷260g、黄芪320g、野拔子140g、莱菔子350g、土牛膝150g、罗勒260g、白屈菜20g和菝葜160g;
第一步,将定经草、白术、蕨麻、刺五加、菥蓂和谷芽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倍量醇浓度为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5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1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倍量水,煮沸3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8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6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脱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5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5;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30分钟,温度为10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40只,S痊愈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5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5.74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8.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颗粒剂LD50>28.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57.4生药/kg/日。本发明的药物临床用药量为4.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物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的药物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3的口服液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蓄积毒性试验报告:试验方法:选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以本发明实施例1的胶囊剂为对象,剂量设计每5天为一期,每期剂量分别为0.10LD50、0.15LD50、0.22LD50、0.34LD50、0.50LD50,此样品的雌性、雄性小鼠的LD50均为5000m0g/k0gBW(五个剂量为500、750、1100、1700、2500m0g/k0gBW)。每5天称体重一次,调整给药量,按0.1ml/100gBW经口灌胃。20天后,动物无死亡情况发生,试验结束,按递增剂量给受试物20天后,雌性、雄性动物均无死亡情况发生。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门诊或住院的308例婴幼儿湿热型腹泻患者,年龄1-7个月,平均(5±0.5)个月,上述患儿均伴大便呈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伴有发热,口干,尿深黄而少等症状,经血常规、大便镜检等检查后确定诊断。经统计学分析可知,上述患儿在性别、月龄上比较时无明显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对308例患儿随机分为胶囊剂治疗组、颗粒剂治疗组、口服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个实验组77人。
诊断标准:照《小儿内科学》(1987年5月第二版齐家仪主编)提出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粪便形状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脓血,有少量粘液,伴有发热,口干,尿深黄而少等症状。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组中:
胶囊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胶囊剂,每日3次,一次1粒,每3天为一个疗程;
颗粒剂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颗粒剂,每日3次,一次一袋,每袋1.5g,每3天为1个疗程;
口服液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口服液,每日3次,一次1片,每3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每日2次,一次2袋,每袋1g,每3天为一个疗程。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究会关于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相对于传统药物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相对于传统药物,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表1各组分别治疗4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显效数 有效数 无效数 总有效率(%)
胶囊剂治疗组 77 73 2 2 97.4%
颗粒剂治疗组 77 75 1 1 98.7%
口服液治疗组 77 77 0 0 100%
对照组 77 31 26 20 57%
表2四组分别治疗4个疗程后显效和有效人数时间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第1个疗程 第2个疗程 第3个疗程 第4个疗程
胶囊剂治疗组 75 17(22.7%) 18(24%) 19(25.4%) 21(28%)
颗粒剂治疗组 76 17(22.4%) 18(24.5%) 20(26.3%) 21(27.6%)
口服液治疗组 77 18(23.4%) 18(23.4%) 20(26%) 21(27.3%)
对照组 57 3(5.3%) 5(8.8%) 7(12.3%) 42(73.7%)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同时对治疗组显效和有效人数的228例以及对照组显效和有效的57例患者随访1年半,结果统计,胶囊剂治疗组75例中显效73例无复发,有效2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1.33%;颗粒剂治疗组76例中显效75例无复发,有效1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1.31%;口服液治疗组77例中显效77中都无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显效和有效人数57例,显效的31例患者中复发7例,有效的26例患者中复发9例,复发率28.07%;上述复发是指患者治疗效果达到显效或有效后,在随访的1年半中明显出现治疗前的症状。
典型病例:王某,男性,5个月龄,2013年10月,出现大便呈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伴有发热,口干,尿深黄而少症状,经血常规、大便镜检等检查后确诊为婴幼儿腹泻,然后根据中医望、闻、问、切进一步确诊为婴幼儿湿热型腹泻;服用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的颗粒剂,每日3次,一次一袋,每袋1.5g,用药一个疗程基本有效,继续用药半个月显效,随访1年半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佩兰、红升麻、丹参、大头陈、伸筋草、石见穿、牡荆叶、九里香、芸薹子、排草香、半枝莲、娑罗子、匙叶草、水蓼、太子参、甘草、薤白、青箭杆草、泽兰、土香薷、茜草、白术、葛藟汁、石香葇、细辛、马比木、没药、白芷、黄芪、野拔子、莱菔子、土牛膝、罗勒、白屈菜和菝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0~20份、红升麻14~36份、丹参15~25份、大头陈10~30份、伸筋草14~32份、石见穿11~21份、牡荆叶15~35份、九里香3~5份、芸薹子11~31份、排草香14~24份、半枝莲16~36份、娑罗子14~28份、匙叶草13~33份、水蓼14~24份、太子参15~35份、甘草14~32份、薤白14~22份、青箭杆草13~35份、泽兰11~21份、土香薷14~38份、茜草14~25份、白术12~22份、葛藟汁12~22份、石香葇12~22份、细辛12~25份、马比木10~32份、没药10~40份、白芷13~28份、黄芪13~33份、野拔子11~21份、莱菔子15~37份、土牛膝10~23份、罗勒11~31份、白屈菜2~4份和菝葜15~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2~20份、红升麻15~35份、丹参16~23份、大头陈14~26份、伸筋草16~30份、石见穿14~20份、牡荆叶15~35份、九里香3~5份、芸薹子13~30份、排草香15~22份、半枝莲17~34份、娑罗子15~23份、匙叶草14~32份、水蓼14~24份、太子参15~30份、甘草15~31份、薤白15~22份、青箭杆草14~34份、泽兰12~21份、土香薷14~36份、茜草14~23份、白术12~20份、葛藟汁15~22份、石香葇12~20份、细辛13~25份、马比木10~32份、没药15~40份、白芷14~28份、黄芪15~33份、野拔子12~21份、莱菔子15~36份、土牛膝10~20份、罗勒11~30份、白屈菜2~3份和菝葜15~2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5份、红升麻32份、丹参22份、大头陈16份、伸筋草25份、石见穿18份、牡荆叶33份、九里香3份、芸薹子20份、排草香21份、半枝莲33份、娑罗子21份、匙叶草30份、水蓼22份、太子参18份、甘草27份、薤白16份、青箭杆草32份、泽兰19份、土香薷34份、茜草22份、白术18份、葛藟汁17份、石香葇15份、细辛22份、马比木31份、没药27份、白芷16份、黄芪32份、野拔子18份、莱菔子35份、土牛膝15份、罗勒21份、白屈菜2份和菝葜2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4份、红升麻35份、丹参21份、大头陈18份、伸筋草26份、石见穿15份、牡荆叶33份、九里香4份、芸薹子27份、排草香20份、半枝莲33份、娑罗子21份、匙叶草30份、水蓼23份、太子参30份、甘草28份、薤白17份、青箭杆草15份、泽兰20份、土香薷35份、茜草22份、白术15份、葛藟汁18份、石香葇15份、细辛22份、马比木30份、没药35份、白芷24份、黄芪32份、野拔子19份、莱菔子34份、土牛膝16份、罗勒25份、白屈菜3份和菝葜22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佩兰18份、红升麻34份、丹参22份、大头陈25份、伸筋草30份、石见穿16份、牡荆叶32份、九里香4份、芸薹子25份、排草香17份、半枝莲33份、娑罗子21份、匙叶草28份、水蓼15份、太子参30份、甘草27份、薤白21份、青箭杆草33份、泽兰13份、土香薷35份、茜草22份、白术17份、葛藟汁16份、石香葇20份、细辛24份、马比木32份、没药40份、白芷26份、黄芪32份、野拔子14份、莱菔子35份、土牛膝15份、罗勒26份、白屈菜2份和菝葜16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依次加入滑石粉、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胶囊内容物;所述超微细粉、硬脂酸镁和滑石粉的重量比为100∶0.15~0.5:0.15~0.5,将所述胶囊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胶囊剂成品。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药物各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3~5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第二步,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液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定经草、白术、蕨麻、刺五加、菥蓂和谷芽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5倍量醇浓度为55%~6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4次,每次2小时~3小时,过滤,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30~1.32的膏体,备用;
第二步,将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5倍量水,煮沸2~4小时,过滤,浓缩至70℃相对密度为1.27~1.29的膏体;
第三步,将第一步、第二步获得的所述膏体混合,55℃~65℃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四步,将第三步获得的所述干膏粉中加入乙醇,得到含醇膏体,所述含醇膏体的含醇量为65%~70%;将所述含醇膏体依次进行冷藏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脱醇处理,得到脱醇膏体,其中,冷藏处理时间为30~40小时;
第五步,将所述脱醇膏体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稀释处理,得到半成品;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脱醇膏体与所述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第六步,再将第五步获得的所述半成品依次进行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即得所述中药制剂口服液成品。
CN201510563237.5A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50794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3237.5A CN105079410A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3237.5A CN105079410A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9410A true CN105079410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61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3237.5A Withdrawn CN105079410A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94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4026A (zh) * 2016-02-17 2016-06-15 李可亮 一种治疗婴幼儿脾虚型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932A (zh) * 2009-01-16 2009-06-24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933A (zh) * 2010-12-20 2011-05-11 崔守凤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33A (zh) * 2011-10-16 2013-04-17 朱家红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092A (zh) * 2013-07-08 2013-09-11 赵同合 一种治疗小儿湿热腹泻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1932A (zh) * 2009-01-16 2009-06-24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48933A (zh) * 2010-12-20 2011-05-11 崔守凤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33A (zh) * 2011-10-16 2013-04-17 朱家红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5092A (zh) * 2013-07-08 2013-09-11 赵同合 一种治疗小儿湿热腹泻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4026A (zh) * 2016-02-17 2016-06-15 李可亮 一种治疗婴幼儿脾虚型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8262A (zh) 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6B (zh) 一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2000164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6072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57B (zh) 治疗小儿发热高烧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3263587B (zh) 一种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41255B (zh) 治疗小儿咽喉肿痛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
CN102805834B (zh)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703A (zh) 一种治疗婴幼儿脾虚型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9410A (zh)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866A (zh) 用于气郁、血瘀体质人袪湿活血、软坚散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07145B (zh) 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839A (zh) 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84184A (zh) 一种治疗小儿阑尾脓肿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1585A (zh) 一种治疗急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5106634A (zh)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
CN104998158A (zh)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007202A (zh) 一种治疗胰腺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41258B (zh) 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伴纳差不食的中药制剂
CN103432335B (zh) 一种治疗乳糜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752B (zh) 一种治疗痢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815A (zh) 一种治疗小儿肺肾两虚型哮喘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586A (zh) 一种治疗肺脓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625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8672A (zh) 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