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61932A -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1932A
CN101461932A CNA2009100010055A CN200910001005A CN101461932A CN 101461932 A CN101461932 A CN 101461932A CN A2009100010055 A CNA2009100010055 A CN A2009100010055A CN 200910001005 A CN200910001005 A CN 200910001005A CN 101461932 A CN101461932 A CN 101461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ude drug
water
filtrat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radix codonop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10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1932B (zh
Inventor
唐德江
陈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IL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0100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619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61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1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1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19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即健脾止泻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选用党参、莲子、白扁豆、黄连、黄芩、金银花、建曲、山楂、车前子、干姜作为原料药;本发明的基本制法为将党参等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44-904ml,放冷,加入与其等量的乙醇,混匀,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50~60℃)的清膏,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本发明组合物的原料药配比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具有清热除湿,健脾止泻之功效,用于小儿脾虚湿热腹泻,实现标本兼治。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得健脾止泻药物提高了有效成分利用率,人体吸收更完全,增强了药效,是临床应用之首选。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腹泻病是小儿消化系统的主要疾病之一,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泄泻,其中2.5亿人次是5岁以下小儿,为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小儿腹泻之发生,主要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水样为特征。而目前我国泄泻病用药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滥用抗生素相当严重,不仅造成经济的浪费,也导致耐药菌增长及菌群失调等多种危害,由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霉菌感染者增加。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机能较低,同时小儿发育迅速,生机勃勃,对水谷精微的需求较成人为多,这就增加了脾胃的相对负担,构成了发生本病的内在因素,故古人有“脾不伤不泻”之说。久泻不已,精微损失,气血来源不足,故面黄肌瘦,神疲乏力,故小儿脾虚腹泻要及早诊治,以免延误病情。中医中药治疗是值得探求的一条治疗泄泻的较好的途径,益气健脾、化湿止泻,能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制止功能紊乱,帮助胃肠道排除因消化紊乱而产生的病理产物而达到止泻的目的。
ZL93105074.X号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其配方及制法为取黄连50g、黄芩60g、白术90g、乌梅60g、金银花90g、泽泻60g、葛根90g、茯苓90g、车前子60g、党参90g、藿香90g、板兰根90g、炒薏仁60g、丹参60g,加水3000ml煎煮30-60分钟,去渣沉淀过滤制取1000ml黄连合剂,再加入一个剂量的口服补液盐,混匀溶解装瓶封闭灭菌处理后制成药剂。
该发明采用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无害,但不足之处在于使用原料药品种过多,提高了成本,而且口服液剂型携带不方便;另外,制备方法对药物的活性成分提取不够,疗效不佳。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对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好的发挥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出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克服上述品种之不足,而提供一种不含化工成分,无毒副作用,表里兼治的纯中药制剂,达到更好的清热除湿、健脾止泻之功效。另外该组合物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便于服用,携带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研究出利用该组合物中的十味药材为原料,制备出性能优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制作成本高、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服用方便,更好的满足医疗需求和原料的利用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经加工制备而成:党参5-25份、莲子5-23份、白扁豆7.5-35份、黄连1-15份、黄芩3-25份、金银花5-23份、建曲3-23份、山楂4-24份、车前子(盐炙)4-23份、干姜1-13份。
较优地,本发明的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党参12-25份、莲子12-23份、白扁豆12-35份、黄连5-15份、黄芩10-25份、金银花12-23份、建曲10-23份、山楂10-24份、车前子(盐炙)10-23份、干姜6-13份。
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量的药用辅料,选自蔗糖、淀粉、糊精、硬酯酸镁、微晶纤维素、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用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总重量的0.2-0.8倍。
所述建曲被收录于《卫生部颁药品标准——第17册中药成方制剂》中,标准号为WS3—B—3238—98,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建曲采用标准中的处方和制法制备而成:
“【处方】辣蓼6.6g、苍耳草6.6g、青蒿6.6g、苦杏仁4g、赤小豆4g、麦芽9g、山楂(炒)9g、陈皮6g、广藿香6g、苍术6g、厚朴3g、川木香3g、白芷3g、槟榔3g、枳壳(麸炒)3g、紫苏6g、薄荷3g、谷芽9g、官桂1.5g、香附6g、甘草1.5g、麦麸21.2g、面粉10.6g;
【制法】以上二十三味,除麦麸、面粉外,其余辣蓼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与麦麸混匀,过筛,再将面粉制成适量稀糊,趁热与上述药粉揉合均匀,以手捏成团,掷之即散为宜,制成方块,置发酵箱内,块间留有空隙,上盖麻袋或稻草,置密闭室内发酵至药块遍起白霉,有酒香气时取出,炕干。”
本发明所述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下称工艺一),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备用;
2)将党参等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44-904ml,放冷,加入与其等量的浓度为70-95%乙醇,混匀,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清膏,测量相对密度时的温度控制在50~60℃;
3)向清膏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干燥,制成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辅料为蔗糖、淀粉、糊精、硬酯酸镁、微晶纤维素、滑石粉、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用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总重量的0.2-0.8倍。
其中,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成口服液的方法为: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党参等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44-904ml,以浓缩至390-904ml为佳,放冷,加入与其等量的乙醇,混匀,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向滤液中加入药用辅料,搅匀,加水稀释至1000ml,制得口服液,辅料为蔗糖和苯甲酸钠,用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总重量的0.2-0.8倍。加水煎煮条件为:加水煎煮2-4次,每次1-2小时,每次加水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的6-10倍。
按照中药常规制剂方法,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成任何一种口服制剂,例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
按照工艺一制成胶囊剂:向清膏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55-75℃进行干燥,将制得的颗粒装胶囊即得。
按照工艺一制成片剂:向清膏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55-75℃进行干燥,压片即得。
按照工艺一制成颗粒剂:向清膏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55-75℃进行干燥,直接分装即得。
本发明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另一制备方法(下称工艺二),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备用;
2)将干姜和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备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提取的时间为5-10小时,分别收集挥发油与水液;将提取后的干姜、金银花药渣与其余原料药党参、莲子、白扁豆、黄连、黄芩、建曲、山楂、车前子混合进行加水煎煮,合并煎液,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提取挥发油的水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44-904ml,放冷,加入与滤液等量的浓度为70-95%乙醇,混匀,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7的清膏,测量相对密度时的温度控制在50~60℃;
3)向清膏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干燥,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后混匀,制成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辅料为蔗糖、淀粉、糊精、硬酯酸镁、微晶纤维素、滑石粉、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用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混合物总重量的0.2-0.8倍。
工艺一和工艺二中的加水煎煮条件为:加水煎煮2-4次,每次1-2小时,每次加水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的6-10倍。
工艺一和工艺二中步骤2)在合并煎液后,滤过,滤液以减压浓缩至390-904ml为佳。
其中,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成口服液的方法为:按下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备用,将干姜和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备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提取的时间为5-10小时,分别收集挥发油与水液;将提取后的干姜、金银花药渣与其余原料药党参、莲子、白扁豆、黄连、黄芩、建曲、山楂、车前子混合进行加水煎煮,合并煎液,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提取挥发油的水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44-904ml,以浓缩至390-904ml为佳,放冷,加入与滤液等量的浓度为70-95%乙醇,混匀,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向滤液中加入药用辅料和干姜金银花挥发油,搅匀,加水稀释至1000ml,制得口服液,辅料为蔗糖和苯甲酸钠,用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总重量的0.2-0.8倍。加水煎煮条件为:加水煎煮2-4次,每次1-2小时,每次加水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的6-10倍。
按照中药常规制剂方法,本发明组合物制备成任何一种口服制剂,例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
按照工艺二制成胶囊剂:向清膏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55-75℃进行干燥,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后混匀,将制得的颗粒装胶囊即得。
按照工艺二制成片剂:向清膏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55-75℃进行干燥,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后混匀,压片即得。
按照工艺二制成颗粒剂:向清膏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55-75℃进行干燥,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后混匀,直接分装即得。
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各原料药配比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所述重量份可以为克、千克、毫克、吨等计量单位。
由于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干姜和金银花含有挥发油,若将干姜、金银花与党参等其余八味原料药一起煎煮提取,其挥发油挥发损失,金银花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以向干姜金银花的混合物中加水,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备干姜金银花挥发油为佳。由于先将干姜、金银花中的挥发油蒸出,减少了挥发油的损失,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人体吸收更完全,增强本发明药物的药效。
本发明通过减少药用辅料的用量,在有效成分的量相同的情况下,病人服药量减少,可以以更小的剂量达到传统药物的效果,在使用上得到患者的欢迎。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健脾止泻。用于小儿脾虚湿热腹泻。
本发明的用法用量为口服,一岁每日服用量相当于生药量的34.2g,每日分6次服用;二岁每日服用量相当于生药量的57g,每日分5次服用;三至四岁每日服用量相当于生药量的68.4g,每日分4次服用。
采用本发明的工艺二制出的颗粒剂,较工艺一制出的颗粒剂相比,明显具有以下优点:1、工艺一、二制成的颗粒剂有活性成分(绿原酸)不同。
采用本发明工艺二制得的药物活性成分——绿原酸与工艺一比较,见表1。
表1  工艺一、二制得颗粒剂的活性成分(绿原酸)比较
结果表明,工艺二中的活性成分绿原酸高于工艺一。
2、工艺一、二制成的颗粒剂药物溶出度不同。
分别取6份,每份各3g,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定两种工艺的活性成分绿原酸的溶出度,见表2:
表2  工艺一、二制成的颗粒剂在不同时间溶出度比较
Figure A200910001005D00082
以上数据表明,工艺二经提取后制得的颗粒剂,溶出度明显优于工艺一。根据上表中各平均值所绘出的溶出度曲线图见附图1所示,其中上面
Figure A200910001005D0008123330QIETU
线代表工艺二的溶出度曲线,下面
Figure A200910001005D0008123330QIETU
线代表工艺一的溶出度曲线。采用工艺二制得药物更疏松,在水中更易溶,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本发物药物组合物经过一系列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如下效果:
(一)药品来源
1、试验组I:采用本发明工艺二制得的颗粒剂;
2、试验组II:采用本发明工艺一制得的颗粒剂;
3、正常组:不灌任何药物
4、对照组:健脾康儿片
1、对胃排空运动的影响
1.1 对正常小鼠胃排空运动的影响
小鼠40只,体重18~22g,雌雄备半,按体重、性别分为5组,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5天。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8h,第6d给药后60min,每只小鼠灌服营养性半固体糊0.8ml,20min后处死动物,结扎贲门与幽门,取胃,拭干称重,然后沿胃大弯剪开胃,洗去胃内容物,拭干称重。以胃全重和胃净重的差值为胃内残留物重,计算胃内残留物占所灌半固体糊的重量百分比为胃内残留率(%),见表3。
表3  对正常小鼠胃排空运动的影响(x±s)
Figure A200910001005D00091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比较,ΔP<0.05。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本发明的健脾止泻药物对正常小鼠胃排空运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组I优于试验组II优于阳性对照组。
1.2、对阿托品所致小鼠胃排空抑制的影响
小鼠50只,体重20-24g,雌雄近半,按体重、性别分为6组,每日灌胃给药或蒸馏水一次连续5d。禁食不禁水18h,于第6d给药45min后.腹腔注射硫酸阿托品0.5mg/kg,15min后各组动物均灌胃给予半固体糊0.8ml/只,20min后处死,取胃,称重,计算胃内残留率(%),见表4。
表4  对阿托品所致小鼠胃排空抑制的影响(x±s)
Figure A200910001005D00092
注:与阿托品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药组比较,ΔP<0.05。
结果与阿托品试验组比较,本发明的健脾止泻药物对阿托品所致小鼠胃排空运动抑制有明显对抗作用,试验组I优于试验组II优于阳性对照组。
2、对小肠运动的影响
2.1 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小鼠4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分组及剂量同实验1.1,连续灌胃给药5d、禁食不禁水18h。实验时灌胃给药1次,2小时后,再次灌服含有10%炭末的药液,灌胃20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测量炭末推进率(%),见表5。
表5  对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x±s)
Figure A200910001005D00101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
结果提示,本发明的健脾止泻药物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有明显促进作用,试验组I优于试验组II优于阳性对照组。
2.2 对新斯的明引起小鼠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
小鼠5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各组每日给药一次、连续5天,新斯的明组只给药一次。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h,于第6d给药1次,并于给药20min后灌胃给予甲基新斯的明2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给予新斯的明10min后,小鼠灌胃10%炭末0.2ml/10g体重,20min后处死动物,测量炭末推进率,见表6。
表6  对新斯的明引起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亢进的影响(x±s)
注:与新斯的明组相比,*P<0.05,**P<0.01。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健脾止泻药物对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肠推进运动亢进有明显抑制作用,试验组I优于试验组II优于阳性对照组。
3、止泻试验
A、对番泻叶所致大鼠腹泻的影响
小鼠40只.体重20~24g,雌雄各半。接体重分为5组,各组动物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5d。末次给药后1h,各组动物灌胃8%番泻叶粉悬液0.2ml/10g体重后,单只置于铺有吸水纸的观察盒中,观察6h内每只小鼠排泄的湿粪次数,见表7。
表7  对番泻叶所致大鼠腹泻的影响(x±s)
Figure A200910001005D00111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药组比较,Δ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健脾止泻药物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有良好的止泻作用,试验组I优于试验组TT优于阳性对照组。
B、对蓖麻油引起小鼠腹泻的影响
小鼠40只,体重20~24g,雌雄各半。接体重分为5组,各组动物每日灌胃给药一次,给药第4天每只小鼠灌服蓖麻油0.5ml,1h后给药。每只小鼠置人垫有洁净滤纸的鼠笼内,1h更换垫纸一次,观察6h内小鼠累计腹泻次数,见表8。
表8  对蓖麻油所致大鼠腹泻的影响(x±s)
Figure A200910001005D00112
注:与正常组相比,*P<0.05,**P<0.01。与对照组药组比较,ΔP<0.05。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健脾止泻药物对蓖麻油所致小鼠腹泻有良好的止泻作用,试验组I优于试验组II优于阳性对照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工艺二和工艺一的溶出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有助于对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理解,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其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来决定。
实施例1
以党参5g、莲子5g、白扁豆5g、黄连1g、黄芩3g、金银花5g、建曲3g、山楂4g、车前子(盐炙)4g、干姜1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上述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44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混匀,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50-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淀粉27g和微晶纤维素1.8g,混匀,压片,控制温度在55℃进行干燥,制得片剂。
实施例2
以党参25g、莲子18g、白扁豆5g、黄连1g、黄芩3g、金银花23g、建曲3g、山楂24g、车前子(盐炙)23g、干姜6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上述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三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500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量、浓度为80%的乙醇,混匀,静置16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50-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蔗糖52.4g和糊精26.2g,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75℃进行干燥,分装,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3
以党参20g、莲子23g、白扁豆18g、黄连15g、黄芩12g、金银花12g、建曲23g、山楂12g、车前子(盐炙)12g、干姜13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上述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三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32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体积、浓度为90%的乙醇,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淀粉40g、糊精20g和滑石粉4g,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65℃进行干燥,装胶囊,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4
以党参12g、莲子12g、白扁豆35g、黄连5g、黄芩10g、金银花18g、建曲10g、山楂10g、车前子(盐炙)10g、干姜10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上述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520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体积、浓度为95%的乙醇,混匀,静置2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蔗糖17.6g和糊精8.8g,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75℃进行干燥,直接分装,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用原料药及制备工艺基本同实施例3,唯有不同的是,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向滤液中加入蔗糖30g和苯甲酸钠2g,搅匀,加水稀释至1000ml,制得口服液。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用原料药及制备工艺基本同实施例3,唯有不同的是,
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向滤液中加入蔗糖120g和苯甲酸钠3g,搅匀,加水稀释至1000ml,制得口服液。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所用原料药及制备工艺基本同实施例3,唯有不同的是,
向清膏中加入淀粉60g和硬脂酸镁4g,混匀,制粒,干燥,将制得的颗粒装胶囊,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8
以党参5g、莲子5g、白扁豆12g、黄连6g、黄芩25g、金银花5g、建曲12g、山楂4g、车前子(盐炙)4g、干姜1.5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干姜和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备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提取的时间为5小时,分别收集挥发油与水液备用;将提取后的干姜、金银花药渣与其余原料药党参、莲子、白扁豆、黄连、黄芩、建曲、山楂、车前子混合进行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提取挥发油的水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315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混匀,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50-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淀粉59.6g和滑石粉4g,混匀,压片,控制温度在55℃进行干燥,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混匀,制得片剂。
实施例9
以党参25g、莲子18g、白扁豆5g、黄连1g、黄芩3g、金银花23g、建曲3g、山楂24g、车前子(盐炙)23g、干姜6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干姜和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备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提取的时间为8时,分别收集挥发油与水液备用;将提取后的干姜、金银花药渣与其余原料药党参、莲子、白扁豆、黄连、黄芩、建曲、山楂、车前子混合进行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提取挥发油的水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515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量、浓度为95%的乙醇,混匀,静置1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50-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蔗糖69.9g和糊精34.9g,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65℃进行干燥,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混匀,分装,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10
以党参25g、莲子23g、白扁豆35g、黄连15g、黄芩25g、金银花23g、建曲23g、山楂24g、车前子(盐炙)23g、干姜13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干姜和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备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提取的时间为10小时,分别收集挥发油与水液备用;将提取后的干姜、金银花药渣与其余原料药党参、莲子、白扁豆、黄连、黄芩、建曲、山楂、车前子混合进行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提取挥发油的水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904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量、浓度为90%的乙醇,混匀,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蔗糖61.1g和糊精30.5g,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75℃进行干燥,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混匀,分装,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11
以党参20g、莲子23g、白扁豆18g、黄连15g、黄芩12g、金银花12g、建曲23g、山楂12g、车前子(盐炙)12g、干姜13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干姜和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备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提取的时间为10小时,分别收集挥发油与水液备用;将提取后的干姜、金银花药渣与其余原料药党参、莲子、白扁豆、黄连、黄芩、建曲、山楂、车前子混合进行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三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提取挥发油的水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0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量、浓度为95%的乙醇,混匀,静置20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淀粉64g,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55℃进行干燥,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混匀,装胶囊,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12
以党参12g、莲子12g、白扁豆35g、黄连5g、黄芩10g、金银花18g、建曲10g、山楂10g、车前子(盐炙)10g、干姜10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干姜和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备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提取的时间为10小时,分别收集挥发油与水液备用;将提取后的干姜、金银花药渣与其余原料药党参、莲子、白扁豆、黄连、黄芩、建曲、山楂、车前子混合进行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三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提取挥发油的水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500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量、浓度为80%的乙醇,混匀,静置16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50-60℃)的清膏;向清膏中加入蔗糖17.6g和糊精8.8g,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65℃进行干燥,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混匀,分装,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13
以党参12g、莲子12g、白扁豆12g、黄连5g、黄芩10g、金银花12g、建曲10g、山楂10g、车前子(盐炙)10g、干姜6g十味药材为原料;
将干姜和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制备挥发油,水蒸汽蒸馏提取的时间为10小时,分别收集挥发油与水液备用;将提取后的干姜、金银花药渣与其余原料药党参、莲子、白扁豆、黄连、黄芩、建曲、山楂、车前子混合进行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二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8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得煎液备用;第三次加入十味原料药总量6倍量的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提取挥发油的水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500ml,放至冷却,加入与浓缩后的滤液等量、浓度为80%的乙醇,混匀,静置16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向滤液中加入蔗糖37.1g、苯甲酸钠2.5g和干姜金银花挥发油,搅匀,加水稀释至1000ml,制得口服液。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所用原料药及制备工艺基本同实施例12,唯有不同的是,
以党参5g、莲子5g、白扁豆5g、黄连1g、黄芩3g、金银花5g、建曲3g、山楂4g、车前子(盐炙)4g、干姜1g十味药材为原料;
合并煎液,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提取挥发油的水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44ml;
向清膏中加入蔗糖14.4g和糊精7.2g,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55-75℃进行75干燥,再加入干姜金银花挥发油,混匀,分装,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所用原料药及制备工艺基本同实施例11,唯有不同的是,
向清膏中加入淀粉30g和硬脂酸镁2g,混匀,制粒,控制温度在65℃进行干燥,将制得的颗粒装胶囊,制得胶囊剂。

Claims (10)

1、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党参5-25份、莲子5-23份、白扁豆5-35份、黄连1-15份、黄芩3-25份、金银花5-23份、建曲3-23份、山楂4-24份、车前子(盐炙)4-23份、干姜1-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党参12-25份、莲子12-23份、白扁豆12-35份、黄连5-15份、黄芩10-25份、金银花12-23份、建曲10-23份、山楂10-24份、车前子(盐炙)10-23份、干姜6-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量的药用辅料,用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总重量的0.2-0.8倍。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辅料选自蔗糖、淀粉、糊精、硬酯酸镁、微晶纤维素、滑石粉、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可制备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备用;
2)将党参等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44-904ml,放冷,加入与其等量的乙醇,混匀,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清膏,测量相对密度时的温度控制在50~60℃;
3)向清膏中加入药用辅料,混匀,干燥,制成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辅料为蔗糖、淀粉、糊精、硬酯酸镁、微晶纤维素、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用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总重量的0.2-0.8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2-4次,每次1-2小时,每次加水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的6-10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党参等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390-904ml。
9、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上述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备用;
2)将党参等十味原料药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144-904ml,放冷,加入与其等量的乙醇,混匀,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3)向滤液中加入药用辅料,搅匀,加水稀释至1000ml,制得口服液,辅料为蔗糖和/或苯甲酸钠,用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总重量的0.2-0.8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煎煮的条件为:加水煎煮2-4次,每次1-2小时,每次加水量为党参等十味原料药的6-10倍。
CN2009100010055A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14619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0055A CN101461932B (zh)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010055A CN101461932B (zh)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1932A true CN101461932A (zh) 2009-06-24
CN101461932B CN101461932B (zh) 2010-04-14

Family

ID=40802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0055A Active CN101461932B (zh) 2009-01-16 2009-01-16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6193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3970A (zh) * 2014-08-21 2014-12-03 张泽花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散剂
CN105079410A (zh) * 2015-09-08 2015-11-25 济南舜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298A (zh) * 2015-11-25 2016-03-23 禤燕华 一种治疗湿热蕴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3551A (zh) * 2020-10-30 2021-01-26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感优良的健脾清化组合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0887A (zh) * 2015-07-10 2015-11-11 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小儿湿热型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3970A (zh) * 2014-08-21 2014-12-03 张泽花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散剂
CN104173970B (zh) * 2014-08-21 2017-08-22 李德东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中药散剂
CN105079410A (zh) * 2015-09-08 2015-11-25 济南舜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婴幼儿湿热型腹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12298A (zh) * 2015-11-25 2016-03-23 禤燕华 一种治疗湿热蕴蒸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63551A (zh) * 2020-10-30 2021-01-26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口感优良的健脾清化组合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1932B (zh) 2010-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2484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99959B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57690A (zh) 妇科病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03990081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婴幼儿黄疸药物中的用途
CN1035205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8644A (zh) 一种治疗脾虚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1932B (zh) 一种治疗小儿脾虚湿热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588A (zh) 结膜炎冲剂
CN102626468B (zh)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33271A (zh)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药茶
CN103006953B (zh)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5268A (zh) 一种消食健胃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13789A (zh) 一种通便排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9796B (zh) 一种外用止泻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657736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2609A (zh) 一种改善亚健康的复方中药制剂
CN103520405A (zh) 一种具有清热滋阴润燥、益气养血、润肠通便功能的纯中药养生制剂
CN105878559A (zh) 一种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的药物组合物或保健食品
CN101983695A (zh)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46031C (zh)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成药
CN104644967A (zh) 一种治疗i型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430009B (zh) 治疗胃肠疾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33A (zh) 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7089A (zh) 含艾叶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症药物中的用途
CN102526211B (zh) 一种治疗便秘口服药物的组方及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