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36072A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36072A CN103736072A CN201410040781.7A CN201410040781A CN103736072A CN 103736072 A CN103736072 A CN 103736072A CN 201410040781 A CN201410040781 A CN 201410040781A CN 103736072 A CN103736072 A CN 1037360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grams
- gram
- fructus
- d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黄芪、党参、茯苓、熟地黄、山药、麻黄、辛夷、桂枝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平喘,利水、开窍的功能,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见效快,疗效好,治愈后不复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个:①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②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③特异性抗原与特应型个体二者相遇。过敏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可导致许多疾病和劳动力丧失。目前,由于西药无法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且长期服用西药有一定副作用,因此,人们对快速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存在很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组合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是选择黄芪、党参、茯苓、熟地黄、山药、麻黄、辛夷、桂枝、防风、刺蒺藜、附子、麦冬、白术、柴胡、豨莶草、诃子、五味子、细辛、甘草、葛根、红参、白芍、玉竹、荆芥、鱼脑石、苍耳子、蝉蜕、生姜、大枣、白芷药物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快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复发。其中选用选用黄芪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生用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敛;炙用有补中益的功能,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选用党参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有补中益气,生津的功能,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选用茯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痛,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选用熟地黄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肝、肾经,有滋阴,补血的功能,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选用山药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能,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选用麻黄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利水的功能,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选用辛夷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胃经,有祛风,通窍的功能,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选用桂枝是因为其性味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的功能,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选用防风是因为其性味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功能,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选用刺蒺藜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入肝、肺经,有散风,明目,下气,行血的功能,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癥瘕,乳难,痈疽,瘰疬。选用附子是因为其性味辛甘,热,有毒,入心、脾、肾经,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能,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选用麦冬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经,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的功能,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清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选用白术是因为其性味苦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能,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选用柴胡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选用豨莶草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肝、脾、肾经,有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的功能,治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疟疾,急性肝炎,高血压病,疔疮肿毒,外伤出血。选用诃子是因为其性味苦酸涩,温,入肺、胃、大肠经,有敛肺,涩肠,下气的功能,治久咳失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崩漏,带下,遗精,尿频。五味子:选用五味子是因为其性味酸,温,入肺、肾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的功能,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选用细辛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肾经,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窃的功能,治风冷头痛,鼻渊,止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肺经,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痈,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葛根:选用葛根是因为其性味甘辛,平,入脾、胃经,有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的功能,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喝,泄泻,痢疾,癍诊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选用红参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温,入脾、肺、心经,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的功能,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知,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选用白芍是因为其性味苦酸,凉,入肝、脾经,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能,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选用玉竹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肺,胃经,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的功能,治热病阳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选用荆芥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肝经,有发表,祛风,理血的功能,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选用鱼脑石是因为其性味咸,平,有化石,通淋,消炎的功能,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选用苍耳子是因为其性味甘,温,有毒,入肺、肝经,有散风,止痛,祛湿,杀虫的功能,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四脚挛痛,疥癞,瘙痒。选用蝉蜕是因为其性味甘咸,凉,入肺、肝经,有散风热,宣肺,定痉的功能,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癎,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选用生姜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有发表,散寒,止呕,开痰的功能,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选用大枣是因为其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的功能,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躁。选用白芷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功能,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黄 芪 10-20克 党 参 10-20克 茯 苓 10-15克
熟地黄 5-10克 山 药 5-15克 麻 黄 10-20克
辛 夷 5-15克 桂 枝 5-15克 防 风 10-20克
刺蒺藜 10-15克 附 子 5-15克 麦 冬 15-25克
白 术 3-9克 柴 胡 10-15克 豨莶草 10-20克
诃 子 15-25克 五味子 5-15克 细 辛 15-25克
甘 草 5-15克 葛 根 15-25克 红 参 10-20克
白 芍 5-15克 玉 竹 10-20克 荆 芥 5-15克
鱼脑石 15-25克 苍耳子 10-20克 蝉 蜕 5-15克
生 姜 10-20克 大 枣 15-25克 白 芷 15-25克
优选用量为
黄 芪 15克 党 参 15克 茯 苓 12克
熟地黄 6克 山 药 10克 麻 黄 15克
辛 夷 10克 桂 枝 10克 防 风 15克
刺蒺藜 12克 附 子 10克 麦 冬 20克
白 术 6克 柴 胡 12克 豨莶草 15克
诃 子 20克 五味子 10克 细 辛 20克
甘 草 10克 葛 根 20克 红 参 15克
白 芍 10克 玉 竹 15克 荆 芥 10克
鱼脑石 20克 苍耳子 15克 蝉 蜕 10克
生 姜 15克 大 枣 20克 白 芷 20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2、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切片,晒干;
3、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4、熟地黄:取原药材,蒸至表面乌黑色,取出,晒至八成干时,切片,干燥;
5、山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时,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6、麻黄: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
7、辛夷:拣净枝梗杂质,捣碎用;
8、桂枝:用水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晾干,筛去屑;
9、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0、刺蒺藜: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
11、炮附片: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时,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时,取出放凉;
12、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13、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
14、柴胡: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5、豨莶草:拣去杂质,除去残根与老梗,先抖下叶另放,将梗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再与叶和匀;
16、诃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17、五味子:筛去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18、细辛: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晒干;
19、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止,取出放凉,每甘草100斤,用炼蜜25-30斤;
20、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1、红参:取原药材,润透,切薄片,干燥;
22、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23、玉竹: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24、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晒干;
25、鱼脑石: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
26、苍耳子:拣尽杂质,去刺,筛去灰屑,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27、蝉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28、生姜: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片;
29、大枣:拣净杂质,晒干;
30、白芷:拣净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黄芪、党参、茯苓、熟地黄、山药、麻黄、辛夷、桂枝、防风、刺蒺藜、附子、麦冬、白术、柴胡、豨莶草、诃子、五味子、细辛、甘草、葛根、红参、白芍、玉竹、荆芥、鱼脑石、苍耳子、蝉蜕、生姜、大枣、白芷药物加水8倍量,武火煎煮沸腾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药液。
3、合并二次煎煮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即得,将药液分为6剂服用。
本发明药物具有发汗,平喘,利水,开窍的功效,治疗过敏性鼻炎见效快、疗程短,不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观察资料。
[试验例1]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4k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2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发明药物的临床观察资料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239例 。
2、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
(1)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
(2)清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滴下。
(3)鼻塞: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
(4)鼻痒: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
(5)检查:尖鼻粘膜苍白、双下甲水肿,总鼻道及鼻底可见清涕或黏涕。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1剂,每天早、中、晚各服1次,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过敏性鼻炎消除,恢复正常,观察半年后无复发;
好转: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好转,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无改善,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5、治疗结果
在上述的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239例,结果显效228例,显效率为95.4%,好转7例,好转率为2.93%,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33%。
Claims (3)
1.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黄 芪 10-20克 党 参 10-20克 茯 苓 10-15克
熟地黄 5-10克 山 药 5-15克 麻 黄 10-20克
辛 夷 5-15克 桂 枝 5-15克 防 风 10-20克
刺蒺藜 10-15克 附 子 5-15克 麦 冬 15-25克
白 术 3-9克 柴 胡 10-15克 豨莶草 10-20克
诃 子 15-25克 五味子 5-15克 细 辛 15-25克
甘 草 5-15克 葛 根 15-25克 红 参 10-20克
白 芍 5-15克 玉 竹 10-20克 荆 芥 5-15克
鱼脑石 15-25克 苍耳子 10-20克 蝉 蜕 5-15克
生 姜 10-20克 大 枣 15-25克 白 芷 15-2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黄 芪 15克 党 参 15克 茯 苓 12克
熟地黄 6克 山 药 10克 麻 黄 15克
辛 夷 10克 桂 枝 10克 防 风 15克
刺蒺藜 12克 附 子 10克 麦 冬 20克
白 术 6克 柴 胡 12克 豨莶草 15克
诃 子 20克 五味子 10克 细 辛 20克
甘 草 10克 葛 根 20克 红 参 15克
白 芍 10克 玉 竹 15克 荆 芥 10克
鱼脑石 20克 苍耳子 15克 蝉 蜕 10克
生 姜 15克 大 枣 20克 白 芷 2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2)党参:洗净泥沙后润透,切片,晒干;
(3)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4)熟地黄:取原药材,蒸至表面乌黑色,取出,晒至八成干时,切片,干燥;
(5)山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至山药中心部软化时,捞出稍晾,切片晒干或烘干;
(6)麻黄: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
(7)辛夷:拣净枝梗杂质,捣碎用;
(8)桂枝:用水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晾干,筛去屑;
(9)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0)刺蒺藜:漂去泥沙,除净残留的硬刺;
(11)炮附片: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一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时,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蒸熟,再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烟起,微鼓裂时,取出放凉;
(12)麦冬: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抽去心,再洗净晒干;
(13)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
(14)柴胡: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5)豨莶草:拣去杂质,除去残根与老梗,先抖下叶另放,将梗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再与叶和匀;
(16)诃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17)五味子:筛去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18)细辛:除净杂质,用水喷润,及时切段,晒干;
(19)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止,取出放凉,每甘草100斤,用炼蜜25-30斤;
(20)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1)红参:取原药材,润透,切薄片,干燥;
(22)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23)玉竹:除去杂质,洗净泥土,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晒干;
(24)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晒干;
(25)鱼脑石: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
(26)苍耳子:拣尽杂质,去刺,筛去灰屑,微炒至黄色,取出放凉;
(27)蝉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28)生姜: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片;
(29)大枣:拣净杂质,晒干;
(30)白芷:拣净杂质,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再闷润后,切片干燥;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黄芪、党参、茯苓、熟地黄、山药、麻黄、辛夷、桂枝、防风、刺蒺藜、附子、麦冬、白术、柴胡、豨莶草、诃子、五味子、细辛、甘草、葛根、红参、白芍、玉竹、荆芥、鱼脑石、苍耳子、蝉蜕、生姜、大枣、白芷药物加水8倍量,武火煎煮沸腾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药液;
(3)合并二次煎煮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即得,将药液分为6剂服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0781.7A CN103736072B (zh) | 2014-01-28 | 2014-01-28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40781.7A CN103736072B (zh) | 2014-01-28 | 2014-01-28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36072A true CN103736072A (zh) | 2014-04-23 |
CN103736072B CN103736072B (zh) | 2016-04-13 |
Family
ID=50493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40781.7A Active CN103736072B (zh) | 2014-01-28 | 2014-01-28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36072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7426A (zh) * | 2014-06-28 | 2014-09-10 | 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剂 |
CN104958726A (zh) * | 2015-07-01 | 2015-10-07 | 路贝贝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327110A (zh) * | 2015-11-10 | 2016-02-17 | 潘灵灵 | 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
CN106236911A (zh) * | 2016-08-16 | 2016-12-21 | 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鼻炎的汤药 |
CN111388618A (zh) * | 2020-03-25 | 2020-07-10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治疗过敏体质鼻炎及其伴随症的中药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4121A (zh) * | 2001-08-31 | 2002-02-06 | 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通心络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
CN101537089A (zh) * | 2008-03-21 | 2009-09-23 | 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912596A (zh) * | 2010-08-27 | 2010-12-15 | 葛德钜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2014
- 2014-01-28 CN CN201410040781.7A patent/CN1037360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4121A (zh) * | 2001-08-31 | 2002-02-06 | 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通心络药物组合物及应用 |
CN101537089A (zh) * | 2008-03-21 | 2009-09-23 | 北京中泰天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912596A (zh) * | 2010-08-27 | 2010-12-15 | 葛德钜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夏忠德等: "谈谈鼻渊的证冶", 《新中医》, no. 11, 31 December 1988 (1988-12-31)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7426A (zh) * | 2014-06-28 | 2014-09-10 | 蚌埠火鹤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滴剂 |
CN104958726A (zh) * | 2015-07-01 | 2015-10-07 | 路贝贝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
CN105327110A (zh) * | 2015-11-10 | 2016-02-17 | 潘灵灵 | 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
CN106236911A (zh) * | 2016-08-16 | 2016-12-21 | 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治疗鼻炎的汤药 |
CN111388618A (zh) * | 2020-03-25 | 2020-07-10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治疗过敏体质鼻炎及其伴随症的中药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388618B (zh) * | 2020-03-25 | 2021-11-30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治疗过敏体质鼻炎及其伴随症的中药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36072B (zh) | 2016-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36072B (zh) |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51482B (zh) | 一种用于治疗产后腹痛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610947B (zh) | 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20514A (zh) | 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847047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36036A (zh) | 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94058B (zh) | 一种治疗产后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32390B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66468A (zh) |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中药 | |
CN102805843A (zh) | 一种治疗胃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74174A (zh) |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69474A (zh) | 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77306A (zh) | 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72693B (zh) |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93964B (zh) |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61616A (zh) | 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56901A (zh) | 一种治疗脾胃湿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32274B (zh) |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12665A (zh) | 一种治疗麻疹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24358A (zh) | 一种辅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丸及制备方法 | |
CN103611005A (zh) |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72405A (zh) | 一种治疗黄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67815A (zh) | 一种治疗小儿肺肾两虚型哮喘的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68696A (zh) | 一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药制剂 | |
CN106692858A (zh) | 一种治疗胎动不安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3 Address after: 210001 No. 528 Zhonghua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Ren Ren ENT specialty hospit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6000 No. 11 Chen Yuncun, Wangdian Town, Yingzhou District,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Huaisheng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