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8319A - 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8319A
CN105048319A CN201510465749.8A CN201510465749A CN105048319A CN 105048319 A CN105048319 A CN 105048319A CN 201510465749 A CN201510465749 A CN 201510465749A CN 105048319 A CN105048319 A CN 105048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transformer
oil
communicated
transforme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57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8319B (zh
Inventor
郑强
胡东
张金良
张鹏
刘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657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8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48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8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8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8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 Transformer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包括抽真空模块和变压器;抽真空模块包括抽真空装置、连接管以及控制阀门;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其一端与抽真空装置密封连通,另一端与变压器的油枕密封连通;控制阀门,包括第一控制阀门,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抽真空装置与油枕之间是否连通。本发明所述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将变压器与抽真空模块完美结合在一起,通过抽真空装置使变压器的油枕和与其连通的箱体处于负压状态,散热器中的变压器油转移至油枕和箱体中,检修结束后,解除负压状态,变压器油又流回散热器中,整个检修过程,变压器油通过自体内的转移即可使散热器处于无油或少油状态,避免了对变压器油的二次污染。

Description

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变压器检修过程中,对变压器油进行转移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背景技术
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变换电压,以利于功率的传输。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可以减少线路损耗,提高送电的经济性,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而降压变压器则能把高电压变为用户所需要的各级使用电压,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变压器主要由箱体、绝缘套管、油枕、散热器、铁芯与绕组组成。变压器箱体(即油箱)里灌满变压器油,铁芯与绕组浸在变压器油里。在油箱上部有油枕,通过第一油管与箱体连通。箱体外接有散热器,散热器内排列着许多散热管,通过第二油管和第三油管与散热器连通。第二油管上设置有第一蝶阀,第三油管上设置有第二蝶阀,通过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的开闭控制箱体与散热器间是否连通。运行中的铁芯与绕组产生的热能使变压器油温度升高,温度高的变压器油密度较小,上升进入散热管,变压器油在散热管内循环流动后温度降低、密度增加,在散热管内下降重新进入箱体,因此,铁芯与绕组的热量通过变压器油的自然循环即可散发出去。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各种大型变压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在使用过程中,大型变压器会出现局部损坏,需要更换相应附件。通常的做法如图1、图2所示。图1针对的是变压器箱体21需要检修的情况。传统的做法是:关闭第一蝶阀212和第二蝶阀213,之后打开位于箱体21底部的底端阀门214以及与外部油柜3连通的连通阀门31,使箱体21中的变压器油经底端阀门214流出,之后经滤油机4和连通阀门31流入到油柜3中。当箱体21油位下降至入孔法兰的下端部时,依次关闭底端阀门214、滤油机4和连通阀门31,即可对箱体21进行检修,更换损坏的附件。待箱体21检修完毕后,依次打开底端阀门214、滤油机4和连通阀门31,将变压器油返回至箱体21,最后打开第一蝶阀212和第二蝶阀213,完成全部作业流程。图2针对的是散热器23需要检修的情况。传统的做法是:打开位于散热器23顶部的排气阀,之后依次打开散热器23底部的排油阀和与外部油柜3连通的连通阀门31,通过散热器23底部的排油阀、滤油机4和连通阀门31,将散热器23中的变压器油流入到油柜3中,使散热器23处于无油状态。待散热器23检修完毕后,将变压器油通过滤油机4注入散热器23中,之后关闭排气阀和排油阀,完成全部作业流程。但上述两种检修过程,均需将变压器油放入外部的油柜3储藏,易造成变压器油的二次污染,整个过程操作复杂,检修时间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变压器检修过程中,需将其内部的变压器油放入外部的油柜储藏,易造成变压器油的二次污染,从而提供一种无需使用外部油柜,即可在检修过程中对变压器油进行转移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包括抽真空模块和变压器;
所述变压器,包括箱体、油枕以及散热器,所述箱体与所述油枕间通过第一油管连通;所述箱体通过第二油管和第三油管与所述散热器连通,所述第二油管上设置有第一蝶阀,所述第三油管上设置有第二蝶阀,通过所述第一蝶阀和所述第二蝶阀的开闭控制所述箱体与所述散热器间是否连通;
所述抽真空模块,包括抽真空装置、连接管以及控制阀门;
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抽真空装置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油枕密封连通;
所述控制阀门,包括第一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油枕之间是否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第二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抽真空装置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密封连通;
所述控制阀门,还包括第二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真空泵和分离罐;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的端口密封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的端口之间通过三通管接头密封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抽真空模块,还包括散热器抽真空装置、散热器连接管以及散热器控制阀门;
所述散热器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散热器抽真空装置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密封连通;
所述散热器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散热器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散热器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散热器抽真空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真空泵和第二分离罐;所述散热器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罐的端口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油枕的顶部。
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油枕顶部的排油阀门紧固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散热器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散热器的顶部。
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二连接管或者所述散热器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散热器顶部的排气阀门紧固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包括抽真空模块和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即为常见的变压器,包括箱体、油枕以及散热器,所述箱体与所述油枕间通过第一油管连通,所述箱体通过第二油管和第三油管与散热器连通。第二油管上设置有第一蝶阀,第三油管上设置有第二蝶阀,通过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的开闭控制箱体与散热器间是否连通。所述抽真空模块包括抽真空装置、连接管以及控制阀门;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抽真空装置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油枕密封连通;所述控制阀门,包括第一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油枕之间是否连通。散热器需要检修时,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门,关闭所述第一蝶阀,打开所述第二蝶阀;所述抽真空装置开启后,所述油枕与所述抽真空装置接口处抽真空形成负压环境,所述散热器中的变压器油会通过所述第三油管,流经所述第二蝶阀转移至所述油枕和所述箱体中,便于对所述散热器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依次关闭所述抽真空装置和所述第一控制阀门解除负压,之后打开第一蝶阀,使变压器油通过第二蝶阀自然回流至所述散热器中即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将变压器本体与抽真空模块完美结合在一起,通过抽真空装置使变压器的油枕和与其连通的箱体处于负压状态,使得位于散热器中的变压器油转移至油枕和箱体中,所述散热器即处于无油或者少油状态,便于对所述散热器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解除负压状态,变压器油又流回散热器中,整个检修过程,无需使用外部的油柜储存检修过程中排出的变压器油,变压器油通过自体内的转移即可使散热器处于无油或少油状态,便于对其进行检修,避免了对变压器油的二次污染,操作也更为便捷,节省了检修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
(2)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第二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抽真空装置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密封连通;所述控制阀门,还包括第二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用于控制所述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连通。当散热器需要检修时,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门,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门,关闭所述第一蝶阀,打开所述第二蝶阀,即可使所述散热器中的变压器油流经所述第二蝶阀转移至油枕和箱体中,此时,所述散热器处于无油或者少油状态,便于检修;当所述箱体需要检修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门,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门,关闭所述第一蝶阀,打开所述第二蝶阀,即可使所述箱体中的变压器油流经所述第二蝶阀转移至所述散热器中,此时,所述箱体的油面下降,便于检修。因此,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即适用于变压器箱体需要检修的情况,又可适用于变压器散热器需要检修的情况,适用范围比较广。
(3)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真空泵和分离罐,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的端口连接。通过选用带分离罐的抽真空装置,可以对真空泵出气带的气体进行干燥,避免水蒸气对变压器的腐蚀。
(4)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的端口之间通过三通管接头密封连通。因为三通管接头有三个连通的连接头,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分离罐的端口之间的密封连通。
(5)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抽真空模块包括两套抽真空装置、两条分别与相应的抽真空装置配合使用的连接管以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的控制阀门。其中一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枕密封连通,另一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密封连通。通过这种设计,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即适用于变压器箱体需要检修的情况,又适用于变压器散热器需要检修的情况,适用范围比较广。
(6)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油枕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散热器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散热器的顶部。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不受散热器中的变压器油以及油枕中的变压器油自身重力的影响,更便于对油枕或者散热器进行抽真空的操作。
(7)本发明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油枕顶部的排油阀门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或者所述散热器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散热器顶部的排气阀门紧固连接。无论是排油阀门还是排气阀门,都是变压器本身具备的,无需添加其它接口即可实现抽真空模块与变压器的密封连接,操作便捷,且不会对变压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需要对箱体进行检修时排出箱体内变压器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需要对散热器进行检修时排出散热器内变压器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所述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所述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抽真空模块,2-变压器,3-油柜,4-滤油机,11-抽真空装置,12-连接管,13-控制阀门,11a-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2a-散热器连接管,13a-散热器控制阀门,21-箱体,22-油枕,23-散热器,31-连通阀门,111-真空泵,112-分离罐,111a-第二真空泵,112a-第二分离罐,121-第二连接管,122-第二连接管,131-第一控制阀门,132-第二控制阀门,211-第一油管,212-第一蝶阀,213-第二蝶阀,214-底端阀门,215-第二油管,216-第三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抽真空模块1和变压器2。
所述变压器2,包括箱体21、油枕22以及散热器23,所述箱体21与所述油枕22间通过第一油管211连通;所述箱体21通过第二油管215和第三油管216与所述散热器23连通,所述第二油管215上设置有第一蝶阀212,所述第三油管216上设置有第二蝶阀213,通过所述第一蝶阀212和所述第二蝶阀213的开闭控制所述箱体21与所述散热器23间是否连通。
所述抽真空模块1,包括抽真空装置11、连接管12以及控制阀门13。
所述连接管12,包括第一连接管121,其一端与所述抽真空装置11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油枕22密封连通。
所述控制阀门13,包括第一控制阀门13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1上,用于控制所述抽真空装置11与所述油枕22之间是否连通。
所述散热器23需要检修时,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门131,使得所述抽真空装置11与所述油枕22之间连通,关闭所述第一蝶阀212,打开所述第二蝶阀213,通过这种设置,所述抽真空装置11开启后,所述油枕22与所述抽真空装置11接口处抽真空形成负压环境,所述散热器23中的变压器油会通过所述第三油管216,流经所述第二蝶阀213转移至所述油枕22和所述箱体21中,便于对所述散热器23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依次关闭所述抽真空装置11和所述第一控制阀门131解除负压,之后打开第一蝶阀212,使得散热器23内的气压与油枕22和箱体21中的气压相等,变压器油通过第二蝶阀213即可自然回流至所述散热器23。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所述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将变压器2本体与抽真空模块1完美结合在一起,通过抽真空装置11使变压器2的油枕22和与其连通的箱体21处于负压状态,使得位于散热器23中的变压器油转移至油枕22和箱体21中,所述散热器23即处于无油或者少油状态,便于对所述散热器23进行检修,检修结束后,解除负压状态,变压器油又流回散热器23中,整个检修过程,无需使用外部的油柜3储存检修过程中排出的变压器油,变压器油通过变压器2自体内的转移即可使散热器23处于无油或少油状态,便于对其进行检修,且避免了对变压器油的二次污染,操作也更为便捷,节省了检修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连接管12,还包括第二连接管122,其一端与所述抽真空装置11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23密封连通。
所述控制阀门13,还包括第二控制阀门132,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22上,用于控制所述抽真空装置11与所述散热器23之间是否连通。
当散热器23需要检修时,关闭所述第二控制阀门132,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门131,使得所述抽真空装置11与所述油枕22之间连通,关闭所述第一蝶阀212,打开所述第二蝶阀213,即可使所述散热器23中的变压器油流经所述第二蝶阀213转移至油枕22和箱体21中,此时,所述散热器23处于无油或者少油状态,便于检修;当所述箱体21需要检修时,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门131,打开所述第二控制阀门132,使得所述抽真空装置11与所述散热器23之间连通,关闭所述第一蝶阀212,打开所述第二蝶阀213,即可使所述箱体21中的变压器油流经所述第二蝶阀213转移至所述散热器23中,此时,所述箱体21的油面下降,便于对其进行检修。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即适用于变压器箱体需要检修的情况,又可适用于变压器散热器需要检修的情况,适用范围比较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抽真空装置11,包括相互连通的真空泵111和分离罐112;所述第一连接管12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22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112的端口密封连通。
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通过选用带分离罐112的抽真空装置11,可以对真空泵111出气带的气体进行干燥,避免水蒸气对变压器2的腐蚀。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12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管122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112的端口之间通过三通管接头密封连通。
因为三通管接头有三个连通的连接头,可以很方便的实现所述第一连接管12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122的一端和所述分离罐112的端口之间的密封连通。所述三通管接头的材质选用耐腐蚀材料,比如不锈钢、PVC等材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如图4所示,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抽真空模块1,还包括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散热器连接管12a以及散热器控制阀门13a。
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其一端与所述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23密封连通。
所述散热器控制阀门13a设置于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上,用于控制所述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与所述散热器23之间是否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真空泵111a和第二分离罐112a;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罐112a的端口连接。
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抽真空模块1包括两套抽真空装置,即抽真空装置11和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两条连接管,即与抽真空装置11配合使用的第一连接管121和与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配合使用的散热器连接管12a;两个控制阀门,即设置于第一连接管121上的第一控制阀门131和设置于散热器连接管12a上的散热器控制阀门13a。所述第一控制阀门131用于控制抽真空装置11与油枕22之间是否连通,所述散热器控制阀门13a,用于控制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与散热器23之间是否连通。通过这种设计,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即适用于变压器箱体需要检修的情况,又适用于变压器散热器需要检修的情况,适用范围比较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121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油枕22的顶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二连接管122的另一端或者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3的顶部。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121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油枕22的侧边。所述第二连接管122的另一端或者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3的侧边。
通过这种设计,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可以不受散热器23中的变压器油以及油枕22中的变压器油自身重力的影响,更便于对油枕或者散热器进行抽真空的操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一连接管121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油枕22顶部的排油阀门紧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所述第二连接管122或者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散热器23顶部的排气阀门紧固连接。
因为无论是排油阀门还是排气阀门,都是变压器2本身具备的,无需添加其它接口即可实现抽真空模块1与变压器2的密封连接,操作便捷,且不会对变压器2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还列举了该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在基建及维修工作中的两个具体应用案例,如下所述:
第一种情况是在变压器设备基建安装的过程中。在变压器基建安装时,变压器2的箱体21一般采用的是带油运输的方式,可以避免变压器2内部设备氧化受潮。但变压器2安装好后需要将变压器高、低压引线引至箱体21外部的绝缘装置,即高、低压绝缘套管(瓷套管)并固定于箱体21外部。传统的操作方式是将箱体21中的变压器油排出至外部的油柜3中存储,高、低压引线安装固定好后,再通过注油设备,比如滤油机4,将变压器油重新注入箱体21中。使用本实施例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在安装好箱体21后,先安装好散热器23及其内部的散热管,然后关闭第一蝶阀212,打开第二蝶阀213,对于只有一套抽真空装置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关闭第一连接管121上的第一控制阀门131,打开第二连接管122上的第二控制阀门132;对于有两套抽真空装置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关闭连接管12上的第一控制阀门131,打开散热器连接管12a上的散热器控制阀门13a,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使抽真空装置与散热器23之间连通,启动抽真空装置后,散热器23处于负压状态,箱体21中的变压器油通过第三油管216,流经第二蝶阀213,转移至散热器23中,箱体21中油面下降至露出高低、压引线时,即可进行相应的操作,将高、低压引线引出至箱体21外部并通过高、低压绝缘套管(瓷套管)固定。安装结束后,依次关闭抽真空装置,第二控制阀门132或者散热器控制阀门13a,打开第一蝶阀212,解除负压状态后,变压器油就会由于重力的作用,重新流入箱体21中。整个过程,不需要运输和使用外部的油柜和滤油机等储油、注油设备,节省了人力物力,特别适用于地下站及作业范围狭小的场所。
第二种情况是在变压器设备投入运行后的器件检修及消缺工作的过程中。现在只列举箱体21需要检修或者消缺的具体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都了解,箱体21和油枕22之间通过第一油管211连通,所述第一油管211上也设置有油管控制阀门,来控制箱体21和油枕22之间是否连通。当箱体21和散热器23均充满变压器油时,首先打开第一蝶阀212和第一油管211上的油管控制阀门;对于只有一套抽真空装置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关闭第二连接管122上的第二控制阀门132,打开第一连接管上的第一控制阀门131;对于有两套抽真空装置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关闭散热器连接管12a上的散热器控制阀门13a,打开连接管12上的第一控制阀门131;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使抽真空装置与油枕22之间连通,启动抽真空装置后,油枕22处于负压状态,散热器23中的变压器油通过第一油管211转移至油枕22中,当油枕22充满后,关闭第一油管211上的油管控制阀门;之后,关闭第一蝶阀212,打开第二蝶阀213;对于只有一套抽真空装置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关闭第一连接管121上的第一控制阀门131,打开第二连接管122上的第二控制阀门132;对于有两套抽真空装置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关闭连接管12上的第一控制阀门131,打开散热器连接管12a上的散热器控制阀门13a;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使抽真空装置与散热器23之间连通,使油枕22与箱体21之间不连通,使散热器23与箱体21之间连通。启动抽真空装置后,散热器23处于负压状态,箱体21中的变压器油通过第三油管216,流经第二蝶阀213,转移至散热器23中,箱体21的油面下降,可以对箱体21进行相应的器件检修或者消缺工作。检修结束后,依次关闭抽真空装置,第二控制阀门132或者散热器控制阀门13a,打开第一蝶阀212,解除负压状态后,变压器油就会由于重力的作用,重新流入箱体21中。整个过程,变压器油都是在变压器2内部循环,无需排出至外部的油柜3,避免了对变压器油的二次污染,简化了维修步骤,节省了维修费用,缩短了维修时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真空模块(1)和变压器(2);
所述变压器(2),包括箱体(21)、油枕(22)以及散热器(23),所述箱体(21)与所述油枕(22)间通过第一油管(211)连通;所述箱体(21)通过第二油管(215)和第三油管(216)与所述散热器(23)连通,所述第二油管(215)上设置有第一蝶阀(212),所述第三油管(216)上设置有第二蝶阀(213),通过所述第一蝶阀(212)和所述第二蝶阀(213)的开闭控制所述箱体(21)与所述散热器(23)间是否连通;
所述抽真空模块(1),包括抽真空装置(11)、连接管(12)以及控制阀门(13);
所述连接管(12),包括第一连接管(121),其一端与所述抽真空装置(11)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油枕(22)密封连通;
所述控制阀门(13),包括第一控制阀门(13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21)上,用于控制所述抽真空装置(11)与所述油枕(22)之间是否连通;
所述抽真空模块(1),还包括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散热器连接管(12a)以及散热器控制阀门(13a);
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其一端与所述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23)密封连通;
所述散热器控制阀门(13a)设置于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上,用于控制所述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与所述散热器(23)之间是否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抽真空装置(11a),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真空泵(111a)和第二分离罐(112a);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罐(112a)的端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管(121)的另一端安装与所述油枕(22)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管(121)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油枕(22)顶部的排油阀门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3)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器连接管(12a)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散热器(23)顶部的排气阀门紧固连接。
CN201510465749.8A 2013-11-15 2013-11-15 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Active CN105048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5749.8A CN105048319B (zh) 2013-11-15 2013-11-15 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73450.5A CN103680828B (zh) 2013-11-15 2013-11-15 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CN201510465749.8A CN105048319B (zh) 2013-11-15 2013-11-15 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3450.5A Division CN103680828B (zh) 2013-11-15 2013-11-15 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8319A true CN105048319A (zh) 2015-11-11
CN105048319B CN105048319B (zh) 2018-01-12

Family

ID=50318099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4246.9A Active CN105119170B (zh) 2013-11-15 2013-11-15 一种采用真空泵抽真空的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CN201510466555.XA Active CN105048320B (zh) 2013-11-15 2013-11-15 多向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CN201510465749.8A Active CN105048319B (zh) 2013-11-15 2013-11-15 分立式抽真空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CN201310573450.5A Active CN103680828B (zh) 2013-11-15 2013-11-15 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4246.9A Active CN105119170B (zh) 2013-11-15 2013-11-15 一种采用真空泵抽真空的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CN201510466555.XA Active CN105048320B (zh) 2013-11-15 2013-11-15 多向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73450.5A Active CN103680828B (zh) 2013-11-15 2013-11-15 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051191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6984B (zh) * 2014-06-11 2016-05-11 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 一种不放油拆装大型变压器套管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14714A1 (de) * 1983-04-12 1984-10-17 Halle Energiekombinat Verfahren zur leckbeseitigung an transformatorenkesseln unter oeldruck
CN101714449A (zh) * 2008-10-08 2010-05-26 国网运行有限公司上海超高压管理处 变压器附件更换方法
CN101931175A (zh) * 2010-08-19 2010-12-29 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利用真空提油实现大型变压器不排油更换附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76909A (ja) * 1982-04-09 1983-10-17 Toshiba Corp 水冷式油入電気機器
JPS62248209A (ja) * 1986-04-21 1987-10-29 Toshiba Corp 油入変圧器のコンサベ−タ装置
DE4446204C1 (de) * 1994-05-18 1996-02-08 Hedrich Vakuumanlagen Wilhelm Vorrichtung zum Aufheizen und Trocknen von Teilen mit hygroskopischen Elektro-Isolierungen
JPH09266117A (ja) * 1996-03-28 1997-10-07 Toshiba Fa Syst Eng Kk 油入電気機器および油入電気機器の注油方法
CZ292922B6 (cs) * 2001-07-23 2004-01-14 Josef Ing. Altmann Zařízení pro snížení kontaminace olejových náplní transformátorů plyny a vodou
CN1262326C (zh) * 2002-02-28 2006-07-05 威廉·海德里希真空设备两合公司 变压器的整备装置
US7409849B2 (en) * 2003-11-22 2008-08-12 Filmax, Inc. Oil filtration system for plural phase power equipment tanks
CN101604571B (zh) * 2009-04-15 2012-05-16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 全封闭变压器油处理系统
CN101615485B (zh) * 2009-04-28 2011-02-16 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 一种变压器油的全密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1789220U (zh) * 2010-08-19 2011-04-06 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大型变压器不排油更换附件的真空提油装置
CN101944420A (zh) * 2010-09-14 2011-01-12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变压器整体真空注油装置及方法
CN102034591B (zh) * 2010-10-29 2012-11-28 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变压器真空注油的装置和方法
CN203444920U (zh) * 2013-11-15 2014-02-1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14714A1 (de) * 1983-04-12 1984-10-17 Halle Energiekombinat Verfahren zur leckbeseitigung an transformatorenkesseln unter oeldruck
CN101714449A (zh) * 2008-10-08 2010-05-26 国网运行有限公司上海超高压管理处 变压器附件更换方法
CN101931175A (zh) * 2010-08-19 2010-12-29 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利用真空提油实现大型变压器不排油更换附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19170B (zh) 2017-12-15
CN105048320A (zh) 2015-11-11
CN103680828B (zh) 2015-12-16
CN103680828A (zh) 2014-03-26
CN105119170A (zh) 2015-12-02
CN105048319B (zh) 2018-01-12
CN105048320B (zh) 2017-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1175B (zh) 利用真空提油实现大型变压器不排油更换附件的方法
CN204178868U (zh) 一种变压器自动加油的储油装置
CN21034952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油浸式变压器
CN202977094U (zh) 一种带过滤设备的真空注油机
CN106531407B (zh) 油浸式变压器在线换油装置和系统
CN103680828B (zh) 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CN103996985A (zh) 应用压强平衡检修大型变压器中、下部渗漏油的方法
CN201237964Y (zh) 油流导向器
CN203444920U (zh) 变压器油转移系统
CN204178874U (zh) 一种具有水循环冷却系统的油浸式变压器
JP2011142263A (ja) 油入変圧器用バルブおよび油入変圧器
CN104471155A (zh) 可嵌入的液压连接组件
CN205187003U (zh) 一种氮封系统
CN206532670U (zh) 一种针对油浸式变压器的免放油换密封件结构
CN204418363U (zh) 水电站排水管的管口气囊封堵结构
CN203746612U (zh) 一种自动控制油位的真空注油机
CN210984472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在线滤油换油系统
CN202736651U (zh) 一种真空注油机
CN105261455A (zh) 变压器带电补油简易排气装置及补油排气方法
CN206210540U (zh) 变压器双向注油装置
CN104361978A (zh) 一种换流变压器及其压力释放阀更换方法
CN202210454U (zh) 变压器油过滤辅助装置
CN106058694B (zh) 充氮气油浸式变压器压力表的更换方法
CN205274314U (zh) 一种新型罐箱出料结构
CN204516546U (zh) 一种带有u形管的变压器用放气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