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5544A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5544A
CN105045544A CN201510206767.4A CN201510206767A CN105045544A CN 105045544 A CN105045544 A CN 105045544A CN 201510206767 A CN201510206767 A CN 201510206767A CN 105045544 A CN105045544 A CN 105045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ditioning
data
conditioning package
interface
sleep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067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5544B (zh
Inventor
广内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45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5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5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5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8Initialisation or control of normal start-up or shut-down, i.e. non failure or error rela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Facilitating exception or error detection and recovery, e.g. fault, media or consumables deple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4Local printer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involving facsimile protocols or a combination of facsimile protocols and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6Control thereof using a low-power mode, e.g. standb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5Inhibiting an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 H04N1/32646Counter-measures
    • H04N1/32683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e.g. using redundant hardware, or anticipating a faul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用于与外部装置通信的接口,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检测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转变至睡眠模式的转变条件已被满足;并且在从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的定时起、到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完成的定时的间隔期间,从所述接口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USB(通用串行总线)I/F(接口)的、诸如打印机和多功能外围设备等的打印机装置通过USBI/F与主PC(个人计算机)通信,接收从PC发送的打印数据并且进行打印数据的打印。在这种打印机装置经由USBI/F与PC通信的情况下,在PC上存在的打印驱动器与在打印机装置中进行打印处理的模块之间进行握手(handshake)的同时,进行通信。针对在PC与打印机装置之间的这种通信,存在两种通信,即,双方向通信和单方向通信。
不论是经由USBI/F的双方向通信还是单方向通信,PC永远掌握通信控制,而打印机装置不可能具有控制权。然而,在双方向通信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将打印机装置的意图进行通信,因此,在打印机装置希望转变到睡眠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在转变到睡眠状态之前、与PC进行握手之后,再转变到睡眠状态。另一方面,在单方向通信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够将打印机装置的意图通知给PC,因此,即使在打印机装置希望转变到睡眠状态的情况下,也无法将到睡眠状态的转变通知给PC。
日本特开2007-68156号公报描述了当打印机要推进处理以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停止用于接收数据的DMA,并且随后打印机被设置为以否定应答(NAK)来响应。
当打印机装置要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存在如下的可能,即,当打印数据从PC发送给打印机装置时,由于发送定时的原因,打印数据的一部分被接收,但是剩下的数据消失。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2007-68156号公报中,并未对在单方向通信期间,在打印机进行到睡眠状态的转变处理的定时与打印数据被从PC发送给打印机的定时匹配的情况下的操作做出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旨在消除传统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技术,该技术阻止当图像形成装置转变到省电状态时输入的数据的丢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用于与外部装置通信的接口,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其被构造成检测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转变至睡眠模式的转变条件已被满足;以及取消单元,其被构造成,在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的定时起、到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完成的定时的间隔期间,从所述接口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用于与外部装置通信的接口,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步骤,检测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转变至睡眠模式的转变条件已被满足;以及取消步骤,在从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的定时起、到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完成的定时的间隔期间,从所述接口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并入说明书并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理念。
图1描述了用于说明在经由USBI/F进行单方向通信的情况下的、在主个人计算机(PC)与打印机装置之间的信号的交换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到睡眠状态的转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PC向打印机装置送出SOF包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上设置了否定应答(NAK)响应之后,从PC向打印机装置发送打印数据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6是用于说明紧接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上设置了NAK响应之前,PC向打印机装置发送打印数据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到睡眠状态的转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C向打印机装置送出SOF包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9是用于说明紧接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上设置NAK响应之前,PC向打印机装置发送打印数据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上设置了NAK响应之后,在PC发送打印数据的情况下的通信的示例的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下述实施例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并非所有根据下述实施例而描述的各方面的组合对于解决根据本发明的问题而言都是必需的。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将给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包括诸如打印和扫描的多个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多功能外围设备。
图1描述了用于说明在经由USBI/F进行单方向通信的情况下的、在打印机装置102与主个人计算机101(下文中称为PC)之间的信号交换的图。
首先,作为外部设备的PC101向打印机装置102发送指示数据的输出的输出命令103,此后PC101将数据104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在打印机装置102接收到数据104的情况下,打印机装置102使用指示数据的接收的ACK105来回复。这样,PC101通过ACK105确定数据104的发送已成功。这是从PC101到打印机装置102的数据的发送正常终止的情况。
另一方面,将给出在从PC101发送的数据未能被打印机装置102正常接收的情况下的说明。PC101将用于指示数据的输出的输出命令106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此后数据107被从PC101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在数据107未能被打印机装置102正常接收的情况下,返回NAK108以示出数据107未能被打印机装置102正常接收。由此,PC101确定数据107未能被打印机装置102正常接收。
在这种单方向通信的情况下,数据(包括命令)总是被从PC101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并且打印机装置102只能使用ACK105或NAK108来回复。由于这些原因,打印机装置102不能向PC101通知到睡眠状态(省电状态)的转变。在打印机装置102向睡眠状态的转变的定时,打印数据被从PC101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的情况下,存在由于该定时,打印数据可能消失的问题。
(第一实施例)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102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CPU201执行展开到RAM204中的程序,并且控制打印机装置102的操作。这些程序与OS等一起被安装在HDD203(硬盘驱动)中,并且当接通电源时,CPU201执行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12中的启动程序,并且将HDD203中存储的程序和OS展开到RAM204中。另外,HDD203存储操作打印机装置102所需的数据库和临时存储文件、以及打印机装置102的软件。注意,取代HDD203,也可以使用诸如固态驱动(SSD)、USB存储器等的其他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器。RAM204提供用于CPU201的程序的展开区域和工作区域。网络控制器205和网络控制器接口206进行与打印机装置102以及网络上其他设备的通信。USB功能控制器215和USB功能控制器I/F216进行打印机装置102与PC101的经由USB的通信。USB功能控制器I/F216与PC101经由USB线缆连接。
显示控制单元207控制对显示单元208的显示,并且例如进行使得用户能够确认操作状态的显示。输入单元210接收自用户对打印机装置102的指令。输入单元控制器209控制来自输入单元210的指令的输入。更具体地,输入单元210包括键盘和定点设备、数字键盘、以及方向键等。在输入单元210包括触摸屏的情况下,经由显示单元208的画面,从用户输入指令。RTC211是包括时钟功能、警报功能和计时器功能等的实时时钟。非易失性存储器212也可以是例如ROM、SRAM和EEPROM等。打印机I/F213控制与打印机引擎214的接口。扫描器I/F217控制与扫描器引擎218的接口。系统总线202与CPU201以及上述存储器和接口相连接。
接下来,将给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102的睡眠状态的定义的说明。
当打印机装置102处在睡眠状态时,对HDD203、显示控制单元207、显示单元208、非易失性存储器212、打印机I/F213、打印机引擎214、扫描器I/F217以及扫描器引擎218的电力供给被停止。对CPU201、RAM204、网络控制器I/F206、网络控制器205、USB功能控制器I/F216、USB功能控制器215、输入单元控制器209以及输入单元210的电力供给被维持。由此,因来自网络的接收、来自USB接口的接收或由用户对输入单元210的操作,打印机装置102能够从睡眠状态返回。注意,即使在对各部分的电力供给被维持的状态下,例如,如果CPU201的时钟的频率被降低,则与正常操作相比,电力消耗被抑制。然后,CPU201处于能够接收外部中断的状态,该外部中断引起从睡眠状态的返回。
图3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102到睡眠状态的转变处理的流程图。注意,通过CPU201执行展开到RAM204中的程序来实现由流程图例示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301中,CPU201确认是否从PC101发送了打印数据。然后在步骤S302中,CPU201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是否从PC101接收到打印数据或控制数据,并且如果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数据发送,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3。注意,如果在步骤S302中确定发生了数据发送,则处理返回步骤S301。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从PC101接收的SOF包不被认为是数据。
在步骤S303中,CPU201设置USB功能控制器215以在接收到数据时进行NAK响应,此外,进行设定以在接收到数据时发出中断,由此通知CPU201从PC101接收了数据,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304。在步骤S304中,在进行了针对NAK响应的设置之后,CPU201确定是否接收到数据,也就是,是否发生了中断,并且在步骤S305中如果在例如2秒内的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检测到数据接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306,并且进行到继续睡眠处理的处理。此后,打印机装置102减少电力消耗,并且转变到睡眠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5中,当CPU201检测到在设置NAK响应期间发生了数据的接收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307。在步骤S307中,CPU201取消对USB功能控制器215的NAK响应的设置并且解除在设置了NAK响应的期间的时间段中的数据接收中断设置,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301。以这种方式,通过执行步骤S307中的处理,打印机装置102再度能够从PC101接收打印数据,并且当接收到打印数据时,能够开始打印处理。
下面,将参照图4给出在进行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01->步骤S302->步骤S303->步骤S304->步骤S305->步骤S306的处理的情况下,在PC101与打印机装置102之间经由USB进行的通信处理的流程的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PC101向打印机装置102发送帧开始(SOF)包的示例的序列图。
在此,由于没有打印数据要从PC101发送到打印机装置102,因此周期性地发送SOF包401和402。此时,打印机装置102接收的包是SOF包,并且打印机装置102未接收到数据包。由于该原因,在图3的步骤S302中,CPU201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数据。由此,如在图3的步骤S303中所示的,CPU201进行在USB功能控制器215上设置的NAK响应期间的NAK响应的设置及数据接收中断设置。在图4中,这被附图标记403指示。
其后,由于不存在打印数据,因此PC101以规律的间隔发送SOF包404和405。此后,经过预定时间段,打印机装置102的CPU201在图3的步骤S306中转变到睡眠状态。这对应于图4中的附图标记406。因此,此后,由于打印机装置102变得对PC101不可见,因此SOF包的发送被停止。
接下来,将参照图5给出在进行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01->步骤S302->步骤S303->步骤S304->步骤S305->步骤S307的处理的情况下,在PC101与打印机装置102之间经由USB进行的通信处理的流程的说明。这是对设置了NAK响应之后PC101发送打印数据的情况的说明。
图5是用于说明PC101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102上设置NAK响应之后,PC向打印机装置102发送打印数据的示例的序列图。
由于没有要从PC101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的打印数据,因此周期性地发送SOF包501和502。此时,由于打印机装置102仅接收SOF包,并且在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数据包,因此CPU201在图3的步骤S302中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无数据接收。因此,CPU201执行步骤S303中的处理,在该处理中,针对USB功能控制器215设置NAK响应,并且针对在NAK响应的设置期间设置数据接收中断。这对应于图5中的附图标记503。其后,在PC101发送打印数据的情况下,首先发送输出包504,接下来发送数据505。此时,由于打印机装置102已经设置了进行NAK响应,因此打印机装置回复NAK506。此时,由于在步骤S303中进行的中断设置,因数据505的接收而发生的中断被通知给CPU201。当CPU201接收中断通知时,CPU201通过在步骤S305中的确定而确定存在数据接收中断,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307。然后,CPU201取消对USB功能控制器215的NAK响应,并且取消在NAK响应的设置期间的数据接收中断设置。这对应于图5中的附图标记507。
因此,为了PC101进行数据505的失败发送的重试,发送PING包508以确认打印机装置102的响应的准备。此时,由于打印机装置102处在能够响应的状态,因此打印机装置102返回ACK509。注意,此时,如果步骤S307中的设置处理未及时赶上PING包508的送出,则打印机装置102返回NAK。在这种情况下,PC101再次发送PING包,直到PC101从打印机装置102接收到ACK为止。
以这种方式,如果PC101接收到ACK509,则PC101发送输出包510和数据511以重试之前失败的数据505的发送。因此,由于打印机装置102能够接收数据511,因此打印机装置102返回ACK512。其后,如果打印数据继续,则PC101发送数据514和输出包513,打印机装置102返回ACK515,并且打印处理变得能够继续。
如上所述,根据该处理,当打印机装置试图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即使在已针对USB接口设置了NAK响应之后PC发送打印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打印而打印数据不消失。
下面,将参照图6给出在以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01->步骤S302->步骤S303->步骤S304->步骤S305->步骤S307的顺序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在PC101与打印机装置102之间经由USB进行的通信序列的说明。这是对当PC101在紧接设置NAK响应之前发送打印数据时的序列的情况的说明。
图6是用于说明在紧接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102在USB功能控制器215上设置NAK响应之前,PC101将打印数据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的示例的序列图。
由于没有要由PC101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的打印数据,因此周期性地发送SOF包601和602。因此,由于接收的包仅是SOF包,并且没有数据包,因此在图3的步骤S302中,如果打印机装置102的CPU201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数据接收,则CPU201使处理前进以执行步骤S303中的处理。此时,如果CP101发送打印数据,则打印机装置102接收打印数据的头。换言之,如果在打印机装置102已设置了NAK响应和数据接收中断之前,PC101将输出包603和数据604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则尚未完成步骤S303中的处理的打印机装置102接收数据604并且回复ACK605。由于USB功能控制器215进行ACK605的响应,因此数据接收中断尚未到达CPU201。以这种方式,如图6的附图标记606所示,在打印机装置102已进行了ACK605的响应之后,进行图3的步骤S303中的数据接收中断设置和NAK响应设置。
另一方面,由于PC101已接收到ACK605,因此PC101继续试图发送打印数据,并且PC101发送输出包607和数据608。与之相对,由于在步骤S303的处理中针对数据接收设置了NAK响应,因此打印机装置102回复NAK609。同样地,此时,由于在步骤S303中进行的数据接收中断设置,因此CPU201接收中断通知。当CPU201接收到中断通知时,由于在步骤S305中的确定,CPU201确定发生了数据接收,处理进行到步骤S307,取消在USB功能控制器215上设置的NAK响应,并且取消在NAK响应的设置期间的数据接收中断设置。这由图6的附图标记610指示。
接下来,为了因针对数据608接收到NAK609而进行失败发送重试,PC101发送PING包611以进行针对打印机装置102的响应准备确认。此时,由于打印机装置102当前处于通过步骤S307中的处理,打印机装置102能够进行响应的状态,因此打印机装置102返回ACK612。注意,此时,如果在PING包611的发送之前没有进行步骤S307中的设置处理,则返回NAK。在这种情况下,PC101再度发送PING包,直到PC101从打印机装置102接收ACK为止。
以这种方式,为了重试发送之前在发送期间失败的数据608,接收到ACK612的PC101发送输出包613和数据614。此时,由于打印机装置102能够接收数据614,因此打印机装置102返回ACK615。其后,在打印数据继续的情况下,PC101发送输出包616和数据617,并且通过返回ACK618,打印机装置102变得能够继续打印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该处理,当打印机装置试图转变到睡眠状态时,即使在针对USB接口设置NAK响应之前PC发送打印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打印,而打印数据不会消失。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即使在当打印机装置试图转变到睡眠状态时PC发送打印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打印,而打印数据不会消失。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给出了如下示例的说明,即,当在打印机装置102被设置为进行NAK响应之后PC101在预定时间段内发送打印数据时,由于针对NAK响应期间的数据接收中断的设置,CPU201能够接收打印数据。
与之相对,在第二实施例中,将给出如下示例的说明,在该示例中,即使当打印机装置102正在转变到睡眠状态同时从PC101发送打印数据,打印数据也不消失,其中仅进行NAK响应的设置,而不进行针对NAK响应期间的数据接收中断设置。注意,由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102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说明。
图7是用于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102到睡眠状态的转变处理的流程图。注意,通过CPU201执行展开到RAM204中的程序来实现流程图所例示的处理。流程图所例示的处理是在打印机装置102转变到电力消耗被减少的睡眠状态的情况下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701中,CPU201确认是否从PC101接收到打印数据。然后在步骤S702中,如果CPU201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从PC101接收到打印数据或控制数据,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3。基于在步骤S702中做出的确定,如果确定接收到了数据,则处理返回步骤S701。然而,在这种情况下,SOF包不被确定为数据。在步骤S703中,CPU201设置USB功能控制器215,以当接收到数据时进行NAK响应设置。接下来,处理进行到步骤S704,并且CPU201确定紧接进行了步骤S703中的NAK响应设置之前是否发生了数据接收。在步骤S704中,如果CPU201确定没有发生数据接收,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705,CPU201继续用于转变到睡眠状态的处理,此后打印机装置102转变到电力消耗被减少的睡眠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704的确定中CPU201确定紧接NAK响应设置处理完成之前发生了数据接收的情况下,处理进行到步骤S706,并且CPU201取消在USB功能控制器215上的NAK响应设置。通过执行步骤S706中的处理,打印机装置102再度能够从PC101接收打印数据,并且能够重新开始打印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8给出在进行在图7的流程图中说明的步骤S701->步骤S702->步骤S703->步骤S704->步骤S705的处理的情况下,在PC101与打印机装置102之间进行的USB通信序列的流程的说明。
图8是说明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C101向打印机装置102发送SOF包的示例的序列图。
在此,由于没有要由PC101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的打印数据,因此周期性地发送SOF包801和802。由于接收的包仅是SOF包,并且没有数据包,因此在步骤S702中打印机装置102的CPU201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数据接收。在图8的步骤S803中,CPU201设置USB功能控制器215以进行NAK响应,并且执行图7的步骤S703中的处理。其后,由于不存在打印数据,PC101以规律的间隔发送SOF包804和805。因此,在步骤S704中,打印机装置102的CPU201确定紧接NAK设置处理之前没有发生数据接收,处理进行到步骤S705,并且打印机装置102转变到睡眠状态。这由图8的806指示,并且由于打印机装置102变得对PC101不可见,因此停止SOF包的发送。
接下来,将参照图9给出在进行图7的流程图中步骤S701->步骤S702->步骤S703->步骤S704->步骤S706的处理的情况下,在PC101与打印机装置102之间经由USB进行的通信处理的流程的说明。这是对当PC101在紧接设置了NAK响应之前发送打印数据时的情况的说明。
图9是用于说明紧接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102设置NAK响应之前,打印数据被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的示例的序列图。
首先,由于没有要由PC101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的打印数据,因此周期性地发送SOF包901和902。由于接收的包仅是SOF包,并且没有数据包,因此在步骤S702中打印机装置102的CPU201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数据接收。当CPU201进行处理以执行步骤S703中的处理时,当PC101发送打印数据时,打印机装置102接收打印数据的头。换言之,当PC101将输出包903和数据904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时,尚未完成步骤S703中的处理的打印机装置102接收数据904并回复ACK905。在这种情况下,由于USB功能控制器215以ACK905来响应,因此CPU201不知道已接收了数据904。
接下来,在906中,在数据接收中断到达CPU201之前,存在步骤S703中的处理被执行的定时。在此,由于PC101已接收到ACK905,因此PC101继续试图发送打印数据,并且PC101发送输出包907和数据908。此时,由于在步骤S703的处理中针对数据接收设置了NAK响应,因此打印机装置102回复NAK909。然后,在与之接近的定时,由数据904的接收引起的中断到达CPU201。以这种方式,当CPU201接收到中断通知时,由于步骤S704中的确定,CPU201确定已发生了数据接收,处理进行到步骤S706中的处理,并且取消针对USB功能控制器215的NAK响应设置。这由图9中的附图标记910指示。
另一方面,由于PC101接收到NAK909,因此进行针对数据908的失败发送的重试。然后,首先发送PING包911以确认对打印机装置102的响应的准备。此时,由于打印机装置102当前处于能够通过步骤S706中的处理进行响应的状态,因此打印机装置102返回ACK912。注意,此时,如果步骤S706中的设置处理没有在PING包911的发送之前发生,则返回NAK。在这种情况下,PC101再度发送PING包,直到PC101从打印机装置102接收到ACK为止。以这种方式,为了进行之前发送失败的数据908的重试发送,接收到ACK912的PC101发送输出包913和包914。此时,由于打印机装置102能够接收数据914,因此打印机装置102返回ACK915。其后,在打印数据继续的情况下,PC101发送输出包916和数据917,打印机装置102返回ACK918,并且打印机装置102变得能够继续打印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0给出在进行图7的流程图中步骤S701->步骤S702->步骤S703->步骤S704->步骤S705的处理的情况下,在PC101与打印机装置102之间经由USB进行的通信处理的流程的说明。这是对当PC101在设置了NAK响应之后发送打印数据时的通信序列的情况的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通信序列的示例的序列图,该通信序列用于说明如下的示例,在该示例的情况下,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装置102设置了NAK响应之后,PC101将打印数据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
首先,由于没有要由PC101发送给打印机装置102的打印数据,因此周期性地发送SOF包1001和1002。由于接收的包仅是SOF包,并且没有数据包,因此在步骤S702中,打印机装置102的CPU201确定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数据接收。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703,并且CPU201执行用于针对USB功能控制器215设置NAK响应的处理。这对应于图10中的附图标记1003。其后,如果PC101发送打印数据,则首先发送输出包1004,接下来发送数据1005。此时,由于打印机装置102已被设置为进行NAK响应,因此打印机装置102回复NAK1006。此时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尚未进行在NAK响应期间的数据接收中断设置,因此即使经过了预定时间,CPU201也不会注意到数据1005的接收。
接下来,由于PC101接收到NAK1006,因此PC101发送PING包1007以确认打印机装置102的响应准备。响应于此,由于设置了NAK响应,因此打印机装置102再次返回NAK1008。然后,PC101重复地发送PING包1009,直到CPU201执行步骤S705中的处理为止,并且打印机装置102继续返回NAK1010。
以这种方式,接下来,当处理进行到步骤S705并且CPU201进行用于转变到睡眠状态的处理时,打印机装置102进入电力消耗被减少的睡眠状态。以这种方式,当执行步骤S705中的处理并且打印机装置102的电力被关闭时,打印机装置102变得对PC101不可见,此后,PC101即不发送PING包也不发送SOF包。以这种方式,在PC101不能向打印机装置102发送数据1005的状态下,打印机装置102转变到睡眠状态。这由图10中的附图标记1011指示。
然而,此时,由于PC101不向打印机装置102发送哪怕一个字节的打印数据,因此打印机数据累积在PC101的打印假脱机中而不被丢弃。其后,在打印机装置102从睡眠状态返回之后,PC101能够发送累积在打印假脱机中的打印数据。以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打印数据消失。
通过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例,即使在当打印机装置转变到睡眠状态时,PC将打印数据发送给打印机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执行打印而不使打印数据消失。然后,当打印处理结束时,打印机装置能够转变到睡眠状态。注意,依据定时,存在打印机装置102转变到睡眠状态之前未能完成打印处理的情况,但是当打印机装置102从睡眠状态返回时,能够完成打印处理。
其他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还可以全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及/或包括用于进行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以及通过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从存储介质读出并执行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及/或控制一个或多个电路来进行一个或多个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独立的计算机或独立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具有用于与外部装置通信的接口,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被构造成检测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转变至睡眠模式的转变条件已被满足;以及
取消单元,其被构造成,在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的定时起、到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完成的定时的间隔期间,从所述接口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其被构造成,在由所述取消单元取消了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的情况下,接收作为使所述中断发生的原因的数据,并且执行与所接收的数据相对应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响应设置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的情况下,针对所述接口设置用于指示当接收数据时进行NAK响应的NAK响应设置,
其中,在从所述响应设置单元针对所述接口设置所述NAK响应设置的定时起、到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完成的定时的间隔中,从所述接口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所述取消单元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并且取消针对所述接口设置的所述NAK响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中断设置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的情况下,针对所述接口设置用于指示当接收数据时使中断发生的中断设置,
其中,在从所述中断设置单元针对所述接口设置所述中断设置的定时起、到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完成的定时的间隔期间,从所述接口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所述取消单元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并且取消针对所述接口设置的所述中断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的情况下,针对所述接口设置用于指示当数据接收时进行NAK响应的NAK响应设置、以及用于指示当数据接收时使中断发生的中断设置,
其中,在从所述设置单元针对所述接口设置所述NAK响应设置和所述中断设置的定时起、到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完成的定时的间隔期间,从所述接口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所述取消单元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并且取消针对所述接口设置的所述NAK响应设置和所述中断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之后未从所述接口发生中断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进行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而不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之后,在预定时间段内从所述接口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所述取消单元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之后,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从所述接口发生中断的情况下,使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转变至所述睡眠模式,而所述取消单元不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接口是USB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打印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转变条件是在预定时间段内未发生数据接收。
12.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用于与外部装置通信的接口,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检测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转变至睡眠模式的转变条件已被满足;以及
取消步骤,在从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到所述转变条件已被满足的定时起、到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完成的定时的间隔期间,从所述接口发生了中断的情况下,取消至所述睡眠模式的转变。
CN201510206767.4A 2014-05-02 2015-04-28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045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95504 2014-05-02
JP2014095504A JP6336328B2 (ja) 2014-05-02 2014-05-02 通信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5544A true CN105045544A (zh) 2015-11-11
CN105045544B CN105045544B (zh) 2019-06-07

Family

ID=5435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06767.4A Active CN105045544B (zh) 2014-05-02 2015-04-28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32545B2 (zh)
JP (1) JP6336328B2 (zh)
CN (1) CN1050455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0450B2 (ja) 2015-02-02 2017-08-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74753B2 (en) * 2015-05-28 2017-09-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JP6724716B2 (ja) * 2016-10-25 2020-07-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監視装置、監視方法、及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JP2022080404A (ja) * 2020-11-18 202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Usbデバイス、usbデバイス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29831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Fuji Xerox Co., Ltd. Power-supply control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ower-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2692993A (zh) * 2011-02-17 2012-09-26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装置及其节电控制方法
CN102710880A (zh) * 2011-02-09 2012-10-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8884B2 (ja) * 2001-03-29 2009-06-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機能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351436A (ja) * 2001-05-25 2002-12-06 Sony Corp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低消費電力モードへの遷移と復帰方法
JP2004289361A (ja) * 2003-03-20 2004-10-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合装置
JP2005251095A (ja) * 2004-03-08 2005-09-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Usb装置
JP2006120115A (ja) * 2004-09-22 2006-05-11 Seiko Epson Corp 情報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692122B2 (ja) * 2005-07-26 2011-06-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タフェース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印刷装置
JP4361073B2 (ja) 2005-07-28 2009-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JP4971843B2 (ja) * 2006-04-12 2012-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7743267B2 (en) * 2006-11-08 2010-06-22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device
US7849251B2 (en) * 2007-12-07 2010-12-07 Intel Corporation Hardware assisted endpoint idleness detection for USB host controllers
JP5037376B2 (ja) * 2008-02-06 2012-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電力モード制御方法、電力モード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5717240B2 (ja) * 2010-08-09 2015-05-13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JP2012049885A (ja) * 2010-08-27 2012-03-08 Denso Corp トランシーバ及び通信装置
JP5779894B2 (ja) * 2011-02-01 2015-09-1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713394B2 (ja) * 2011-03-30 2015-05-0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印刷装置
JP5408199B2 (ja) * 2011-06-20 2014-02-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中継方法及びその中継装置を用いた光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055534A (ja) * 2011-09-05 2013-03-21 Toyota Motor Corp 通信方法
JP6261156B2 (ja) * 2012-03-06 2018-01-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88780B2 (ja) * 2012-08-31 2016-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4210375A (ja) * 2013-04-18 2014-11-1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情報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880A (zh) * 2011-02-09 2012-10-0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控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及电力供给控制方法
CN102692993A (zh) * 2011-02-17 2012-09-26 佳能株式会社 数据处理装置及其节电控制方法
US20120229831A1 (en) * 2011-03-07 2012-09-13 Fuji Xerox Co., Ltd. Power-supply control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ower-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36328B2 (ja) 2018-06-06
CN105045544B (zh) 2019-06-07
US20150319327A1 (en) 2015-11-05
JP2015212052A (ja) 2015-11-26
US9432545B2 (en) 2016-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81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user authentication b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8661280B2 (en) Host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881728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5019915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suppresses power consump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934908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error in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and performs resetting process
CN105045544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294743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US2018031718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8832422B2 (en) Quick start-up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1015877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transfers diagnosis information on a unit to another unit through a communication line for CPU to CPU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6029191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near-fi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ag,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07058787A (ja) ブリッジ及びそのエラー通知方法
US20170262043A1 (en) Processor, host device, power saving method of usb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17018788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3000309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8472058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072178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638528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link
US20180120925A1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5286814B2 (ja) 半導体装置、携帯可能な電子装置、自己診断方法、自己診断プログラム
JP2017016534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外部装置
JP20070152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261845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351883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134256B2 (ja) プリンタの双方向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