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42983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42983A
CN105042983A CN201510179023.8A CN201510179023A CN105042983A CN 105042983 A CN105042983 A CN 105042983A CN 201510179023 A CN201510179023 A CN 201510179023A CN 105042983 A CN105042983 A CN 105042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oxygen
water
process chamber
disoxid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90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42983B (zh
Inventor
品川英司
林秀竹
及川巧
兼坂尚宏
阪上亮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566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230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42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2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42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429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利用高分子电解质膜法使储藏容器内的氧减少,该储藏容器的配置难以受到限制且使用方便。具备:设置于壳体(11)内部的减氧室(100);具有由一对电极(118、120)夹持的高分子电解质膜(116)且从减氧室(100)离开配置的减氧装置(106);以及连结减氧室(100)和减氧装置(106)的管道(101、103),减氧装置(106)由将水电解而生成的氢离子和经由管道(101、103)供给的减氧室(100)内的氧生成水,从而使减氧室(100)内的氧减少。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作为储藏于冰箱的食品等的储藏品的劣化要因,存在因在空气中存在的氧而引起的氧化。因此,已知有通过减少储藏食品的空间的氧来抑制储藏品的氧化,从而能够维持储藏品的新鲜度的冰箱。
作为减少氧的方法,已知有对储藏容器内进行减压的真空法、利用氧吸附剂吸附储藏容器内的氧的氧吸附法、使用高分子电解质膜使储藏容器内的氧减少的高分子电解质膜法等的各种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101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430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056578号公报
在这样的各种方法中,真空法是作为为了防止食品的氧化而减少氧的方法进行减压的方法,由于性能与真空度相关,所以需要储藏容器的强度及真空泵的能力,成为比较大的装置。
使用了氧吸附剂的方法与气体置换方法同样在糕点类等的流通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但当吸附剂吸附穿透时,效果消失且寿命短。
高分子电解质膜法是在阳极对水进行电解来制作氢离子,该氢离子在高分子电解质膜内移动而到达阴极,与储藏容器内的氧反应而生成水,由此来消耗氧的方法。因此,具有压力变化小且不太需要储藏容器的强度的优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但是,在高分子电解质膜法中,需要供给在阳极电解的水,因此,必须配置于容易供给冰箱内的水的位置,存在储藏容器的配置受到限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利用高分子电解质膜法减少储藏容器内的氧,该储藏容器的配置难以受到限制且使用方便。
本实施方式的冰箱,具备:减氧室,设置于壳体内部;减氧装置,具有由一对电极夹持的高分子电解质膜,且从上述减氧室离开配置;以及管道,连结上述减氧室和上述减氧装置,上述减氧装置由将水电解而生成的氢离子与经由上述管道供给的上述减氧室内的氧生成水,从而使上述减氧室内的氧减少。
另一实施方式的冰箱,具备:多个储藏室,设置于壳体内部且由不同的门封闭;多个减氧室,设置于不同的上述储藏室;以及减氧装置,具有由一对电极夹持的高分子电解质膜,上述减氧装置由将水电解而生成的氢离子和上述多个减氧室内的氧生成水,从而使上述多个减氧室内的氧减少。
又一实施方式的冰箱,具备:多个储藏室,设置于壳体内部且由不同的门封闭;多个容器,设置于不同的上述储藏室;连通路,将上述多个容器连通;以及光催化单元,利用光催化作用对上述多个容器内的空气中所含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
据此,能够提供一种冰箱,利用高分子电解质膜法使储藏容器内的氧减少,该储藏容器的配置难以受到限制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2是省略了图1所示的冰箱的门以及收纳容器的主视图。
图3是设置于图1所示的冰箱的减氧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5是设置于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减氧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冷藏室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将蔬菜室门打开的状态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0是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冰箱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6是图15的A-A剖视图。
标记说明:
10:冰箱;11:壳体;20:冷藏空间;22:冷藏室;26:蒸发器室;27:排水盘;29:排水路径;33:蒸发器罩;34:蒸发器室;40:冷冻空间;42:制冰室;44:第1冷冻室;46:第2冷冻室;52:冷藏用蒸发器;54:冷冻用蒸发器;100:减氧室;101:吸入管道;102:容器收纳部;103:吹出管道;104:储藏容器;105:盖体;106:减氧装置;107:减氧单元;110:通气口;111:储水部;116:高分子电解质膜;118:阳极电极;120:阴极电极;122:汽化层;125:绝缘体;126:阴极侧空间;128:贯通孔;130:供水部;132:固定部件;134:固定部件;136:阳极侧空间;138:贯通孔;140:吸水剂;201:第1处理室;202:第2处理室;204:光催化单元;207:光透射部;208:光催化剂层;209: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10具备在形成外部轮廓的外箱与形成储藏空间的内箱之间配设有绝热材料且朝前面开口的壳体11,利用绝热分隔壁12将储藏空间划分成上方的冷藏空间20和下方的冷冻空间40。
冷藏空间20是冷却至冷藏温度(例如,2~3℃)的空间,内部由分隔板21进一步上下划分,在上部空间设置有设置多层的载置搁板的冷藏室22,在下部空间设置有配置拉出式的收纳容器25的蔬菜室24。
冷藏室22的开口部由冷藏室门22a封闭,该冷藏室门22a由设置于壳体11的一侧部的上下的铰接件枢轴支承为转动自如。
蔬菜室24的开口部由拉出式的蔬菜室门24a封闭。在蔬菜室门24a的里面侧固定有保持收纳容器25的左右一对支撑架,构成伴随着打开动作而将收纳容器25朝箱外拉出。
在蔬菜室24的下方隔着绝热分隔壁12配置的冷冻空间40,在左右并列设置具备自动制冰装置的制冰室42和第1冷冻室44,在其下方设置有第2冷冻室46。
制冰室42、第1冷冻室44以及第2冷冻室46的开口部由拉出式的门44a、46a封闭。封闭制冰室42以及第1冷冻室44的开口部的门46a构成为,在固定于其里面侧的左右一对支撑架保持收纳容器47,伴随着打开动作而将该收纳容器朝箱外拉出。此外,在第1冷冻室44内配设有由密闭容器构成的减氧室100。在本实施例中,减氧室100不与门44a连结,即便打打开门44a也滞留于第1冷冻室44内。
在壳体11的背面底部设置有机械室30,载置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51等。
在冷藏空间20的背面,在蒸发器罩14与壳体11的背面之间划分形成有蒸发器室26,在蒸发器室26内配设有冷藏用蒸发器52和冷藏用风扇53。冷藏用蒸发器52与蒸发器室26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将其冷却,借助冷藏用风扇53的旋转驱动将由冷藏用蒸发器52生成的冷气从吹出口导入冷藏室22以及蔬菜室24,由此将冷藏空间20冷却至预定温度。结束冷却冷藏空间20的冷气从吸入口再次返回到蒸发器室26并再次由冷藏用蒸发器52热交换而冷却。
此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蒸发器室26内,在冷藏用蒸发器52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盘27。该排水盘27形成为以随着趋向正面观察冰箱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图2右侧)而变低的方式倾斜的构造。排水盘27承接当除霜运转时从冷藏用蒸发器52产生的结露水(除霜水),使该结露水朝宽度方向一侧流动,经由与一侧端部连接的排水路径29朝设置在机械室30内的蒸发皿32供给(参照图1)。
在冷冻空间40的背面,在蒸发器罩33与壳体11的背面之间划分形成有蒸发器室34,在蒸发器室34内配设有冷冻用蒸发器54和送风风扇55。冷冻用蒸发器54与蒸发器室34内的空气热交换而将其冷却,借助送风风扇55的旋转驱动将由冷冻用蒸发器54生成的冷气从吹出口导入制冰室42、第1冷冻室44以及冷冻室46,由此将冷冻空间40冷却至预定温度。结束冷却冷冻空间40的冷气从吸入口再次返回到蒸发器室34并由冷冻用蒸发器54进行热交换而冷却。
冷藏用蒸发器52以及冷冻用蒸发器54与设置于机械室30的压缩机51、冷凝器(未图示)及切换阀(未图示)一起构成制冷循环。
在这样的结构的冰箱10中,在第1冷冻室44设置有具备容器收纳部102以及储藏容器104的减氧室100。此外,在蔬菜室24的背面设置有减少减氧室100内的氧的减氧装置106。
详细来说,容器收纳部102通过将在前面具有开口部的箱体状的容器45在悬吊于绝热分隔壁12的下表面的状态下固定而构成。在容器收纳部102的内部以能够从前面开口部拉出的方式收纳储藏容器104。
储藏容器104形成为在拉出状态下从上方的开口部朝内部收纳食品等的储藏部的结构。储藏容器104的前面形成封闭容器收纳部102的前面开口部的盖体105,在储藏容器104收纳于容器收纳部102内的状态下经由密封圈与前面开口部的周缘部抵接,将容器收纳部102以气密状态封闭。
在容器收纳部102的背面连接有吸入管道101和吹出管道103,容器收纳部102经由吸入管道101以及吹出管道103与减氧装置106(参照图3)的阴极侧空间126连通。
如图3所示,减氧装置106具备减少容器收纳部102内的氧的减氧单元107、以及与容器收纳部102连通的阴极侧空间126,朝减氧装置106供给储存于构成水供给机构的储水部111的水。在本实施方式中,减氧装置106在冷藏用蒸发器52的下方配置于蒸发器室26的侧方。
减氧单元107具备高分子电解质膜116、层叠于高分子电解质膜116的一侧的阳极催化剂层112、层叠于高分子电解质膜116的另一侧的阴极催化剂层114、层叠于阳极催化剂层112的外侧的阳极电极118、层叠于阴极催化剂层114的外侧的阴极电极120、层叠于阳极电极118的外侧的汽化层122、以及层叠于汽化层122的外侧的供水部130。另外,构成减氧单元107的各层的厚度薄,但为了便于理解说明而在图3中放大示出厚度。
另外,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在阴极催化剂层114中不与高分子电解质膜116接触的侧面,也就是说,在阴极催化剂层114与阴极电极120之间设置由防水剂和碳粒子构成的多孔质层117、对碳纸等的碳制多孔质体实施防水处理而具有透湿防水性且由导电性的片材构成的气体扩撒层(GDL:GasDiffusionLayer)119。
此外,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在阳极催化剂层112中不与高分子电解质膜116接触的侧面,也就是说,在阳极催化剂层112与阳极电极118之间,设置有在由钛等的金属构成的网眼状的基材上载持有阳极催化剂的尺寸不变电极(DSA:DimensionallyStableAnode)113。优选该尺寸不变电极113所载持的阳极催化剂的载持量比阳极催化剂层112的阳极催化剂的载持量少。
高分子电解质膜116是由仅阳离子在内部移动、而阴离子及电子不在内部移动的聚合物构成的薄膜,例如优选为由具有磺酸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构成的薄膜、从质子传导性的高度出发优选为由氟碳磺酸聚合物构成的薄膜。具体而言,作为构成高分子电解质膜116的聚合物,能够举出Nafion(注册商标:DuPont社制),Flemion(注册商标:旭化成株式会社制),assiplex(注册商标:旭硝子株式会社制)等的具有磺酸基的氟树脂等。另外,对于高分子的高分子电解质膜116的膜厚,如果考虑膜阻力,则优选为10μm~150μm。更优选的膜厚为30μm~100μm。
阳极催化剂层112含有具有氧化水的能力而使水的电解电压降低的催化剂(阳极催化剂),将从供水部130供给的水电解而生成氢离子。优选该阳极催化剂载持于基材,例如能够将构成高分子电解质膜116的聚合物作为基材而使其载持阳极催化剂。
通过像这样在阳极催化剂层112中作为载持阳极催化剂的基材采用构成高分子电解质膜116的聚合物,能够提高阳极催化剂层112与高分子电解质膜116的粘接性。
作为阳极催化剂,例如能够使用导电性金属氧化物与基体氧化物的复合氧化物。作为导电性金属氧化物,例如能够举出氧化钌(RuO2)、氧化铱(IrO2)等。作为与基体氧化物的复合氧化物,例如能够举出氧化钛(TiO2)、氧化锡(SnO2)、氧化钽(Ta2O)等。阳极催化剂只要斟酌考虑其活性、耐久性、成本等加以选择即可。作为形成该催化剂的复合氧化物,除了上述之外,例如还能够举出RuO2-Ta2O、RuO2-IrO2、RuO2-IrO2-TO2、RuO2-SnO2、RuO2-Ta2O、IrO2-Ta2O等。
此外,阳极催化剂层112除了上述的阳极催化剂之外,还可以包含电阻率比阳极催化剂小的金属(例如,金(Au))的微粒子。通过添加这样的金属微粒子能够降低阳极催化剂层112的电阻,从而能够提高减氧单元107的效率。
阴极催化剂层114含有具有还原氧的能力的催化剂(阴极催化剂)。优选阴极催化剂层114是由阴极催化剂和质子传导性粘合剂形成的多孔质层。作为阴极催化剂,优选贵金属粒子和贵金属合金粒子的至少任一方载持于导电性载体。
作为贵金属粒子,优选由选自铂(Pt)、钌(Ru)、铑(Rh)、钯(Pd)、铱(Ir)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贵金属构成。
当作为阴极催化剂使用贵金属合金粒子时,能够提高阴极催化剂的耐溶解性和活性等。作为这样的贵金属合金粒子,在以下的记载中并无特别限制,可举出仅由两种以上的贵金属元素构成的合金、包含贵金属元素和其他金属元素的合金等。
贵金属合金粒子能够获得高的催化活性效果。因此,最好使用以铂Pt为基体的贵金属合金粒子,具体而言,优选为一种以上的贵金属元素与铂Pt的合金。上述一种以上的贵金属元素选自钌(Ru)、铑(Rh)、钯(Pd)、铱(Ir)等的铂(Pt)以外的贵金属、例如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构成的组。
阴极催化剂层114的导电性载体载持贵金属粒子以及/或者贵金属合金粒子(即,它们粒子中的至少一方)。该导电性载体考虑到电子传导性、气体扩散性、与阴极催化剂的紧贴性等而选择。例如能够使用碳黑、活性碳、石墨等,并且也可以使用纳米碳材料。作为碳黑,能够举出炉黑、槽法炭黑、乙炔黑、Vulcan(注册商标;Cabot社)、科琴碳黑等。作为纳米碳材料,例如可以是纤维状、管状、线圈状、片状的任一个。
阳极电极118由网眼状的基板118a、以及覆盖基板118a的表面的覆盖层118b构成。
优选构成阳极电极118的基板118a由当水的电解时不会偏析的材料形成,例如能够由钛(Ti)、铝(Al)、铁(Fe)等的形成氧化皮膜的金属、陶瓷、树脂、玻璃等的绝缘物形成。
覆盖层118b由电阻率比金(Au)等的阳极催化剂层112所具有阳极催化剂低的金属构成。覆盖层118b可以设置于与基板118a的汽化层122对置的面和与阳极催化剂层112对置的面这两面,此外,也可以不在与汽化层122对置的面设置覆盖层118b,而仅在与阳极催化剂层112对置的面设置覆盖层118b。
阴极电极120与阳极电极118同样,由利用形成钛(Ti)等的氧化皮膜的金属及陶瓷等的绝缘物形成的网眼状的基板120a、以及覆盖基板120a的表面的由铂(Pt)及金(Au)等的金属构成的覆盖层120b构成。
阳极电极118以及阴极电极120与外部的电源装置连接,阳极电极118对阳极催化剂层112进行正通电,阴极电极120对阴极催化剂层114进行负通电,对阳极催化剂层112与阴极催化剂层114之间施加电压。
此外,为了防止因阳极电极118与阴极电极120的接触而引起的短路,在两电极118、120之间设置有绝缘体125。该绝缘体125设置成包围夹持高分子电解质膜116的阳极催化剂层112以及阴极催化剂层114的周围的框架状。
汽化层122由对热传导性优异的材料、换言之为热响应性高的材料,例如碳纸、碳布、碳毡等的碳制多孔质体实施防水处理而具有透湿防水性的片状的部件构成,仅将从供水部130供给的水中汽化成的水蒸气朝阳极电极118侧供给。
供水部130由具有吸水性的纺织品及无纺织布等的布帛构成,一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下端部)浸渍于在储水部111中储存的水中,从储水部111因毛细管现象汲取水并在阳极催化剂层112侧的汽化层122的外侧保持汲取的水。
一对固定部件132、134对依次层叠供水部130、汽化层122、阳极电极118、阳极催化剂层112、高分子电解质膜116、阴极催化剂层114、阴极电极120而成的减氧单元107进行夹持并固定。如图3所示,在配设于阴极电极120侧的固定部件134上设置有在与减氧单元107的阴极电极120对置的位置朝阴极侧空间126开口的贯通孔128。
储水部111在减氧单元107的下方储存在壳体11内部产生的除霜水,形成为凹状。对储水部111连接有供给当除霜运转时在冷藏用蒸发器52产生的除霜水的供水路径35、以及将从储水部111溢出的除霜水朝设置在机械室30内的蒸发皿32排出的溢水路径36。供水路径35在排水盘27的附近从排水路径29朝宽度方向一侧延伸并朝蒸发器室26的侧方引出,通过蒸发器室26的侧方与储水部111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储水部111配置于冷藏用蒸发器52以及排水盘27的下方,因此,在冷藏用蒸发器52产生的除霜水因自重而通过供水路径35朝储水部111流入。
在这样的结构的减氧装置106中,当在冷藏用蒸发器52产生的除霜水经由供水路径35储存于储水部111时,供水部130汲取储水部111的除霜水并将其保持在汽化层122的外侧。
并且,在汽化层122的外侧保持有水的状态下,当对阳极电极118与阴极电极120之间施加电压时,通过汽化层122后的水蒸气在阳极催化剂层112中被电解而生成氢离子。在阳极催化剂层112生成的氢离子通过高分子电解质膜116朝阴极催化剂层114移动,与减氧室100内的空气所含的氧反应而生成水。由此,阴极侧空间126内的氧浓度减少,经由吸入管道101以及吹出管道103与阴极侧空间126连通的减氧室100内的氧浓度也减少。另外,也可以在吸入管道101或者吹出管道103的中途设置使容器收纳部102和减氧装置106的阴极侧空间126的内部空气强制性地循环的送风泵。
根据具备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冰箱,减氧装置106的阴极侧空间126与从减氧室100离开配置的减氧装置106经由吸入管道101以及吹出管道103连结,因此,能够将减氧装置106配置在冰箱内而无需考虑减氧室100的位置,能够在使用者的使用方便的位置配置减氧室100,并且在任意的位置配置减氧装置106,从而增大设计的自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壳体11内部产生的冷藏用蒸发器52的除霜水朝减氧装置106供给,因此,无需使用者供水便能够驱动减氧装置106。而且,在冷藏用蒸发器52产生的除霜水储存于储水部111,因此,不依赖于冷藏用蒸发器52的除霜运转的定时,能够在任意的定时朝减氧装置106供给水而使减氧室100内的氧浓度减少。
(变形例1)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对由供水部130将储存于储水部111的水利用毛细管现象朝减氧装置106的阳极催化剂层112侧的汽化层122的外侧供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如图4所示,利用泵140将储存于储水部142的由蒸发器141生成的除霜水朝减氧装置106输送。由此,无需考虑减氧装置106的位置,能够在冰箱内的容易供给水的位置配置储水部142。
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设置对泵140从储水部142朝减氧装置106输送除霜水的路径144进行加热的加热器145,由此,能够防止在该路径144内流动的除霜水的冻结。
另外,其他的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变形例2)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对将在冷藏用蒸发器52生成的除霜水朝减氧装置106供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在冷冻用蒸发器54生成的除霜水及储存于制冰罐的制冰用的水朝减氧装置106供给。其他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变形例3)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对将减氧室100配置在以冷冻温度(例如-18℃)进行食品储藏的第1冷冻室44内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第1冷冻室44形成为不是固定为冷冻温度的储藏室,而是能够切换设定温度的切换室。即,使用者能够将切换室的温度任意地变更为冷冻温度(例如-18℃)、激冷温度(例如0℃~1℃)、冷藏温度(例如2~3℃)等的设定温度。
进而,也可以是使用者能够选择减氧装置106的运转的有无。即,如以如果设定温度为冷藏温度则使减氧装置106按通常那样运转,如果为冷冻温度则使减氧装置106停止而不进行运转的方式设定等那样,使用者能够根据切换室内的设定温度及储藏品的种类变更减氧装置106的运转。其他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2实施方式)
其次,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对将在冷藏用蒸发器52生成的除霜水朝减氧装置106供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具备回收壳体11内部的空气所含的水并将其朝减氧装置106供给的水供给机构这一点上不同。
更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配设于阳极电极118侧的固定部件132的外侧设置有阳极侧空间136。阳极侧空间136经由设置于固定部件132的贯通孔138以及汽化层122与减氧单元107的阳极电极118连通,并且,从未图示的通气口朝阳极侧空间136导入冷藏空间20的空气。
在阳极侧空间136内部收纳构成水供给机构的由潮解性物质形成的吸水剂140,吸水剂140从导入到阳极侧空间136的冷藏空间20的空气吸收水。此处,对于潮解性,将吸收大气中的水分的性质称作吸湿性而将作为吸湿的结果该物质与吸湿的水反应而溶解的情况称作潮解性。作为潮解性物质,例如能够使用柠檬酸(C6H8O7)、氢氧化钠(NaOH)、碳酸钾(K2CO3)、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等。吸水剂140所吸收的水借助通过朝减氧单元107的阳极电极118以及阴极电极120间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热汽化而成为水蒸气,通过贯通孔138以及汽化层122朝阳极电极118侧供给。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构成水供给机构的吸水剂140回收壳体11内部的空气所含的水,并将所回收的水以水蒸气的形态朝减氧装置106供给,因此,无需使用者供水便能够驱动减氧装置106。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水剂140回收壳体11内部的空气所含的水,因此,能够与减氧装置106一起在壳体11内部的任意的位置设置吸水剂140,由此增大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水剂140只要是在壳体11内部的空气流通的位置便能够配置在任意的位置,但优选配设于相比设置于壳体11内部的冷藏用蒸发器52靠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也就是说,配设于从在冷藏空间20循环后取入蒸发器室34起至到达冷藏用蒸发器52的流路。通过在这样的位置配设吸水剂140,能够将在冷藏空间20内循环后的高湿度的空气朝吸水剂140供给,能够从壳体11内部的空气中有效地回收水。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图9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对减氧装置106使一个减氧室100内的氧减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减氧装置106使在设置于壳体11内部且由不同的门封闭的多个储藏室中所设置的多个减氧室,例如,设置于蔬菜室24的第1减氧室100A以及设置于冷藏室22的第2减氧室100B的氧减少这一点上不同。另外,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具体而言,如图6以及图7所示,对于设置于冷藏空间20的背面的蒸发器罩14,其冷藏室22以及蔬菜室24的边界部分朝前方凸出而形成与蒸发器室26连通的收纳部150。在收纳部150中收纳有构成减氧装置106的减氧单元107(参照图7)。
收纳部150具有在冷藏室22的底面后部开口的吸入口152,将冷藏室22内的空气从吸入口152吸入并朝蒸发器室26供给,并且,将从吸入口152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朝减氧单元107供给。也就是说,收纳部150作为将冷藏室22内的空气朝减氧单元107供给的阳极侧空间136发挥功能。
减氧单元107形成有收纳凹部154,该收纳凹部154在配设于阳极电极118侧的固定部件132的外侧(收纳部150侧)收纳构成水供给机构且由潮解性物质形成的吸水剂140,收纳凹部154的开口部由透湿薄膜156覆盖,吸水剂140被保持在收纳凹部154与透湿薄膜156之间。
此外,收纳部150在蔬菜室24的上表面后部开口,该开口部由配置于减氧单元107的阴极电极120侧的固定部件134覆盖。在固定部件134的下方配设有第1减氧室100A,固定部件134的下表面与第1减氧室100A的上表面经由阴极侧空间126连接。
如图8所示,配设于蔬菜室24的内部的收纳容器25具备遍及蔬菜室的大致整个宽度设置的下侧收纳容器25A、以及设置于下侧收纳容器25A的上方的第1减氧室100A,形成为上下两层重叠的构造。
下侧收纳容器25A形成为由前方壁、后方壁、左右侧壁包围且在上方开口的有底的箱形状,与第1减氧室100A的深度相比,将下侧收纳容器25A的容纳深度设置得足够深。
下侧收纳容器25A由固定于蔬菜室门24a的里面侧的左右一对支撑架保持,构成为伴随着蔬菜室门24a的打开动作而朝箱外拉出。
设置于下侧收纳容器25A的上方的第1减氧室100A具备形成为由前方壁、后方壁、左右侧壁包围且在上方开口的有底的箱形状的第1储藏容器104A。第1储藏容器104A的上表面开口部是用于相对于第1减氧室100A存取储藏品的开口部,形成为由固定盖105A1以及滑动盖105A2封闭的结构。
第1储藏容器104A接近划分冷藏室22和蔬菜室24的分隔板21的下方配置,以通过在形成于蔬菜室24的左右的侧壁面的导轨24b上沿前后方向滑动而能够相对于下侧收纳容器25A独立地朝箱外拉出的方式设置于蔬菜室24。
第1储藏容器104A的上表面开口部的后端部形成减氧对置部104A1。在图6以及图7所示那样的蔬菜室门24a关闭且在蔬菜室24中收纳有第1储藏容器104A的状态下,减氧对置部104A1与减氧单元107的阴极电极120侧的固定部件134上下对置,经由阴极侧空间126相互连通。
固定盖105A1保留设置于第1储藏容器104A的后端部的减氧对置部104A1而在从第1储藏容器104A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后部的区域覆盖第1储藏容器104A的上表面开口部。固定盖105A1固定于分隔板21,即便第1储藏容器104A在导轨24b上滑动而沿前后方向移动,该固定盖105A1也不会移动。
滑动盖105A2在从第1储藏容器104A的前方壁到后部的区域覆盖第1储藏容器104A的上表面开口部,滑动盖105A2的后部与固定盖105A1上下重叠。滑动盖105A2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第1储藏容器104A的上端部。
这样的第1减氧室100A在图6所示那样的蔬菜室门24a的关闭状态下配设于蔬菜室24内,保留减氧对置部104A1而由固定盖105A1以及滑动盖105A2覆盖上表面开口部。此外,在蔬菜室门24a的关闭状态下,构成第1减氧室100A的第1储藏容器104A的底部与设置于下侧收纳容器25A的左右侧壁上端部的凸部162(参照图9)卡合。
并且,当将蔬菜室门24a拉出而打开时,下侧收纳容器25A朝箱外拉出,并且,与下侧收纳容器25A的凸部162卡合的第1储藏容器104A与支承于第1储藏容器104A的滑动盖105A2朝前方拉出。
与下侧收纳容器25A一起拉出的第1储藏容器104A以及滑动盖105A2为,当将第1储藏容器104A的前方壁拉出至壳体11的前端附近时,滑动盖105A2与设置于壳体11的突起卡合而阻挡滑动盖105A2朝前方的移动。滑动盖105A2与设置于第1储藏容器104A的左右侧壁的突起卡合,因此与滑动盖105A2一起也阻挡第1储藏容器104A朝前方的移动。由此,下侧收纳容器25A的凸部162与第1储藏容器104A的卡合脱离,如图9所示,仅将下侧收纳容器25A朝前方拉出,滑动盖105A2以及第1储藏容器104A在壳体11的前端附近停止。在该状态下,第1储藏容器104A的后端部以外由滑动盖105A2封闭。
并且,当从处于图9所示那样的蔬菜室门24a的打开状态的状态起将第1储藏容器104A朝前方拉出时,滑动盖105A2与设置于壳体的突起卡合而限制滑动盖105A2向前方移动,因此,解除第1储藏容器104A与滑动盖105A2的卡合。第1储藏容器104A的后方壁设置得低于左右侧壁,在后方壁与固定盖105A1之间形成有供滑动盖105A2穿过的间隙,因此,仅将第1储藏容器104A朝前方拉出而敞开第1储藏容器104A的上表面开口部。
第2减氧室100B设置于由设置于冷藏室22的最下层的载置搁板23和分隔板21上下分隔而成的空间,具备固定于分隔板21的上表面的第2容器收纳部102B、以及收纳于第2容器收纳部102B内的第2储藏容器104B。
第2容器收纳部102B由前面开口的长方体状的箱体构成。第2容器收纳部102B的前面开口部是用于相对于第2减氧室100B存取储藏品的开口部,由兼做第2储藏容器104B的前板的盖体105B封闭。
通过设置于左右两侧面的后部的辊168在设置于减氧容器62的内侧的导轨170上滑动,能够将第2储藏容器104B相对于第2容器收纳部102B沿前后方向拉出。
在第2容器收纳部102B的背面连接有吸入管道101B和吹出管道103B,经由吸入管道101B以及吹出管道103B与减氧装置106的阴极侧空间126连通。
另外,在该例子中,对在阴极侧空间126连通连接吸入管道101B以及吹出管道103B,将第2容器收纳部102B经由阴极侧空间126、吸入管道101B以及吹出管道103B与减氧单元107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第1减氧室100A连通连接吸入管道101B以及吹出管道103b,将第2容器收纳部102B经由阴极侧空间126、第1减氧室100A、吸入管道101以及吹出管道103与减氧单元107以及第2容器收纳部102B连结。
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中,在由冷藏用蒸发器52生成的冷气从吹出口朝冷藏室22吹出而冷却冷藏室22内之后,从在冷藏室22的底面后部开口的吸入口152吸入到收纳部150。并且,收纳于减氧单元107的收纳凹部154的吸水剂140从吸入到收纳部150的冷气吸收水。
并且,当对减氧单元107的阳极电极118与阴极电极120之间施加电压时,吸水剂140所吸收的水借助当施加电压时产生的热汽化而成为水蒸气,通过设置于固定部件132的贯通孔138以及汽化层122朝阳极电极118侧供给。此时,水蒸气在阳极催化剂层112中被电解而生成氢离子。在阳极催化剂层112生成的氢离子通过高分子电解质膜116朝阴极催化剂层114移动,与阴极侧空间126内的空气所含的氧反应而生成水。由此,阴极侧空间126内的氧浓度减少,因此,与阴极侧空间126连接的第1减氧室100A、经由吸入管道101B或者吹出管道103B与阴极侧空间126连接的第2减氧室100B的氧浓度也减少。
根据具备以上那样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冰箱,共用的减氧装置106使设置于蔬菜室24的第1减氧室100A的氧、以及设置于冷藏室22的第2减氧室100B的氧减少,因此,能够将减氧装置106容易地布置于壳体11内,并且能够削减部件个数从而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减氧室100A经由阴极侧空间126与减氧单元107连接,第2减氧室100B经由阴极侧空间126、吸入管道101以及吹出管道103与减氧单元107连接,与第2减氧室100B到减氧单元107的第2路径相比,第1减氧室100A到减氧单元107的第1路径短。在像这样多个减氧室100A、100B到减氧单元107的路径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优选在到减氧单元107的路径短的第1路径上的减氧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减氧室100A)设置的存取储藏品的开口部的面积比在到减氧单元107的路径长的第2路径上的减氧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2减氧室100B)设置的存取储藏品的开口部的面积小,提高开口部的密封性能。
通过像这样提高在到减氧单元107的路径短的减氧室设置的开口部的密封性能,从开口部朝减氧室流入的氧量少,能够有效地降低多个减氧室内的氧浓度。
也就是说,到减氧单元107的路径短的减氧室与到减氧单元107的路径长的减氧室相比,利用减氧单元107大量消耗内部的氧,在与减氧室外部之间产生的氧浓度梯度变大。因此,如果密封性能低则大量的氧流入减氧室内,但由于到减氧单元107的路径长的减氧室在与减氧室外部之间产生的氧浓度梯度小,所以即便密封性能低,氧也难以流入减氧室内。因此,从多个减氧室整体来看能够抑制朝减氧室内流入的氧量,能够有效地降低多个减氧室内的氧浓度。
(变形例1)
在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中,对构成水供给机构的吸水剂140回收壳体11内部的空气所含的水,并将所回收的水以水蒸气的形态朝减氧装置106供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由冷藏用蒸发器52生成的除霜水、储存于制冰罐的制冰用的水,如图2所示那样利用储存于储水部111的水的毛细管现象将水朝减氧装置106供给,或者如图4所示那样将储存于储水部142的由蒸发器141生成的除霜水利用泵140朝减氧装置106输送。另外,其他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变形例2)
在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中,对在冷藏温度(例如,2~3℃)的蔬菜室24和冷藏室22设置减氧室100A、100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以冷冻温度(例如-18℃)进行食品储藏的第1冷冻室44、能够由使用者任意地切换设定温度的切换室设置减氧室,或者在蔬菜室24、冷藏室22和第1冷冻室44分别设置减氧室等、在三个以上的储藏室设置减氧室。
此外,在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中,划分冷藏室22及蔬菜室24的一部分而形成减氧室,但也可以将蔬菜室24及第1冷冻室44等的储藏室整体形成为一个减氧室,利用减氧装置106使储藏室整体的氧减少。
(第4实施方式)
参照图10以及图11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为了维持储藏于冰箱的食品等的储藏品的新鲜度,已知有通过朝设置于冰箱内的光催化剂照射紫外线及可见光,对浮游菌、作为劣化激素的乙烯气体及臭气成分等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的冰箱,但以往当在设置于多个储藏室的多个容器内部使用上述那样的光催化剂的情况下,与各容器对应地设置光催化剂以及光源,存在花费制造成本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200中,将设置于不同的上述储藏室的多个容器,例如设置于蔬菜室24的第1处理室201、设置于冷藏室22的第2处理室202利用连通路203连通连接,并且,利用光催化单元204通过光催化作用对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的内部空气所含的浮游菌、乙烯气体及臭气成分等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
具体而言,配设于冰箱200的蔬菜室24内部的收纳容器25具备遍及蔬菜室24的大致整个宽度设置的下侧收纳容器25A、以及设置于下侧收纳容器25A的上方的第1处理室201,形成为上下两层重叠的构造。
下侧收纳容器25A形成为由前方壁、后方壁、左右侧壁包围且上方开口的有底的箱形状,与第1处理室201的容纳深度相比将下侧收纳容器25A的容纳深度形成得深。
下侧收纳容器25A由固定于蔬菜室门24a的里面侧的左右一对支撑架保持,构成为伴随着蔬菜室门24a的打开动作朝箱外拉出。
如图11所示,设置于下侧收纳容器25A的上方的第1处理室201由前面开口的长方体状的箱体构成,固定于分隔板21的下表面。在第1处理室201的内部收纳有拉出容器205,第1处理室201的前面的开口部由兼做拉出容器205的前板的门206封闭。
此外,在划分第1处理室201的壁面,在该例子中,在划分第1处理室201的上方的顶壁201a,设置有具备光透射部207、光催化剂层208以及光源209的光催化单元204。
光透射部207由透明的平板状的部件构成,以堵塞设置于顶壁201a的开口部201b的方式设置。光催化剂层208以覆盖光透射部207的内侧(在该例子中为下表面)的方式设置,且设置在第1处理室201内。
本实施方式的光催化剂层208由可见光响应型的光催化剂构成,例如,在一次粒径为20~30μm的金红石型的氧化钛微粒子的表面载持5~20质量%的粒径5nm的铂而成的光催化剂微粒子中混入硅石系的粘合剂并以膜厚约0.5~5.0μm进行制膜,由此形成光催化剂层208。
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的顶壁201a的开口部201b的外侧由朝上方凹陷的凹陷部217覆盖。在凹陷部217的内部设置有由多个LED构成的光源209。光源209例如由放出波长为400~420nm的范围的光的多个LED构成,在配置在控制基板210上的状态下利用透明树脂进行模制而一体化。光源209朝光透射部207放出光,通过光透射部207朝设置在第1处理室201内的光催化剂层208照射光。
通过设置于左右两侧面的后部的辊211在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的内侧的导轨212上滑动,能够将拉出容器205相对于第1处理室201沿前后方向拉出。
另一方面,第2处理室202设置于由设置于冷藏室22的最下层的载置搁板23和分隔板21上下分隔而成的空间,固定于分隔板21的上表面。在第2处理室202的内部与第1处理室201同样收纳有拉出容器213,第2处理室202的前面的开口部由兼做拉出容器213的前板的门214封闭。通过设置于左右两侧面的后部的辊215在设置于第2处理室202的内侧的导轨216上滑动,能够将拉出容器213相对于第2处理室202沿前后方向拉出。
连通路203是与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的背面连接而将两处理室201、202连通的配管,在该例子中,由从第1处理室201朝第2处理室202流通内部的空气的管道203a、以及从第2处理室202朝第1处理室201流通内部的空气的管道203b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200中,光源209通过光透射部207对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内的光催化剂层208照射光,由此由第1处理室201内的水生成羟自由基等的活性种,对第1处理室201内的空气所含的浮游菌、乙烯气体及臭气成分等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并且,对于第2处理室202也经由连通路203对内部空气所含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
在具备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冰箱200中,第1处理室201和第2处理室202利用连通路203连通,因此,能够利用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的光催化单元204既对第1处理室201又对第2处理室202的内部空气所含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因此,无需为了对多个处理室201、202分解被分解物质而与多个处理室201、202对应地设置多个光催化单元204,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此外,在冰箱200中的箱内温度最高的储藏室、即蔬菜室24中设置的第1处理室201设置光催化单元204,因此,能够利用在光催化剂层208中生成的活性种容易地分解被分解物质,能够有效地进行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内部的除菌、劣化激素的除去及除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光催化单元204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的顶壁201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第1处理室201的左右侧壁或前后壁设置光催化单元204,或者在第2处理室202及连通路203设置光催化单元204。
(变形例1)
参照图12对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中,将构成光催化单元204的光透射部207、光催化剂层208以及光源209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但在本变形例中,将光透射部207以及光催化剂层208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在划分设置有第1处理室201的蔬菜室24的壁面设置光源209。
详细来说,如图12所示,光透射部207由透明的平板状的部件构成,以堵塞设置于顶壁201a的开口部201b的方式设置。光催化剂层208以覆盖光透射部207的内侧的方式设置,且设置在第1处理室201内。
在划分设置有第1处理室201的蔬菜室24的壁面中的、与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的光透射部207对置的壁面,在该例子中,是划分蔬菜室24的上方的分隔板21上设置有光源209。
分隔板21在与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的光透射部207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朝上方凹陷的凹陷部218,在凹陷部218的内部设置有由多个LED构成的光源209。光源209朝光透射部207放出光,通过光透射部207对设置在第1处理室201内的光催化剂层208照射光,由此,从第1处理室201内的水生成羟自由基等的活性种,对第1处理室201内的空气所含的浮游菌、乙烯气体及臭气成分等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并且对于第2处理室202也经由连通路203对内部空气所含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
在本变形例中,能够不设置从第1处理室201朝外方突出的凹陷部而与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的光透射部207对置地配置光源209,由此在蔬菜室24与第1处理室201之间难以形成无用的空间,即便设置光催化单元204也能够抑制储藏容积的减少。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对在第1处理室201的顶壁201a设置光透射部207以及光催化剂层208,在划分蔬菜室24的上方的分隔板21设置光源209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第1处理室201的左右侧壁或前后壁设置光透射部207以及光催化剂层208,以与光透射部207以及光催化剂层208对置的方式在划分蔬菜室24的壁面设置光源209。
(变形例2)
参照图13对第4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中,对将设置于蔬菜室24的第1处理室201与设置于冷藏室22的第2处理室202利用连通路203连接,利用设置于第1处理室201的光催化单元204既对第1处理室201又对第2处理室202的内部空气所含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变形例的冰箱200中,除了光催化单元204之外,还具备对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中的任一方的容器内进行减压的真空泵等的减压装置230。
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减压装置230配设于第2处理室202的后方,将第2处理室202内的空气排气而对内部进行减压。在该例子中减压装置230配置于第2处理室202的背面,且与第2处理室202进行配管连接。减压装置230通过对第2处理室202内的空气排气而对第2处理室202内进行减压,并且也经由连通路203对第1容器201内进行减压。
在本变形例中,在利用光催化单元204进行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内的空气所含的被分解物质的分解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减压装置203减少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内的氧,能够抑制收纳于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的储藏品的氧化从而维持储藏品的新鲜度。
而且,利用设置于第2处理室202的减压装置230既能够对第2处理室202进行减压又能够对第1处理室201内进行减压,能够抑制部件个数从而抑制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使减压装置230动作来对第2处理室202内进行减压,经由连通路203利用光催化单元204对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后的第1处理室201的空气朝第2处理室202移动,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第2处理室202内的空气所含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对减压装置230与第2处理室202连接,对第2处理室202内进行减压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第1处理室201上连接减压装置230。
(变形例3)
在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对构成连通路203的管道203a、203b进行开闭的挡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1处理室201与第2处理室202之间内部空气的移动消失,因此,即便一方的处理室的门敞开,也不会朝另一方的处理室流入外部空气。其他结构以及作用效果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变形例4)
在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1处理室201、第2处理室202以及连通路203的任一个中设置风扇,朝连通路203输送空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驱动风扇,使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的内部空气经由连通路203强制性地循环,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内的空气所含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
(变形例5)
在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1处理室201、第2处理室202以及连通路203的任一个中设置当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的内部为高湿度时吸收内部空气中的水分且当低湿度时放出所吸收的水分的硅胶等的湿度调整剂。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第1处理室201以及第2处理室202的内部湿度变低,因此,不会出现在光催化剂层208中生成活性种时所需要的水不足,能够利用光催化单元204有效地进行被分解物质的分解。
(第5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图16对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冰箱300为,光催化单元304利用光催化作用对在设置于壳体11内部且由不同的门封闭的多个储藏室设置的多个容器,例如设置于蔬菜室24的第1处理室301以及设置于冷藏室22的第2处理室302的内部空气所含的浮游菌、乙烯气体及臭气成分等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并且减氧装置106使第1处理室301以及第2处理室302的内部的氧减少。另外,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相同或者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具体而言,如图14~16所示,对于设置于冷藏空间20的背面的蒸发器罩14,其冷藏室22与蔬菜室24的边界部分朝前方凸出而形成与蒸发器室26连通的收纳部150。在收纳部150中收纳有构成减氧装置106的减氧单元107和光催化单元204。
收纳部150具有在冷藏室22的底面后部开口的吸入口152,将冷藏室22内的空气从吸入口152吸入并朝蒸发器室26供给,并且将从吸入口152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朝减氧单元107供给。也就是说,收纳部150作为将冷藏室22内的空气朝减氧单元107供给的阳极侧空间136发挥功能。
减氧单元107形成有在配设于阳极电极118侧的固定部件132的外侧(收纳部150侧)收纳构成水供给机构且由潮解性物质形成的吸水剂140的收纳凹部154,收纳凹部154的开口部由透湿薄膜156覆盖,吸水剂140被保持在收纳凹部154与透湿薄膜156之间。
此外,收纳部150在蔬菜室24的上表面后部开口,该开口部由配置于减氧单元107的阴极电极120侧的固定部件134覆盖。在固定部件134的下方配设有第1处理室301,固定部件134的下表面与第1处理室301的上表面经由阴极侧空间126连接。
如图16所示,在固定部件134的收纳部150侧(在该例子中为上侧),设置有减氧单元107,并且设置有具备光透射部207、光催化剂层208以及光源209的光催化单元204。
光透射部207由透明的平板状的部件构成,以堵塞设置于固定部件134的开口部201b的方式设置。光催化剂层208以覆盖光透射部207的阴极侧空间126侧(在该例子中为下表面)的方式配置,且设置在与第1处理室201连通的阴极侧空间126内。
设置于固定部件134的开口部201b的外侧由朝上方凹陷的凹陷部217覆盖。在凹陷部217的内部设置有由多个LED构成的光源209。光源209例如由放出波长为400~420nm的范围的光的多个LED构成,在配置在控制基板210上的状态下利用透明树脂进行模制而一体化。光源209朝光透射部207放出光,通过光透射部207对设置于阴极侧空间126内的光催化剂层208照射光。
配设于蔬菜室24的内部的收纳容器25具备遍及蔬菜室24的大致整个宽度设置的下侧收纳容器25A、以及设置于下侧收纳容器53的上方的第1处理室301,形成为上下两层重叠的构造。
下侧收纳容器25A形成为由前方壁、后方壁、左右侧壁包围且上方开口的有底的箱形状,与第1处理室301相比,将下侧收纳容器25A的容纳深度设置得深。
下侧收纳容器25A由固定于蔬菜室门24a的里面侧的左右一对支撑架保持,构成为伴随着蔬菜室门24a的打开动作朝箱外拉出。
设置于下侧收纳容器25A的上方的第1处理室301形成为由前方壁、后方壁、左右侧壁包围且上方开口的有底的箱形状。第1处理室301的上表面开口部是用于相对于第1处理室301存取储藏品的开口部,由固定盖305以及滑动盖306封闭。
第1处理室301接近划分冷藏室22和蔬菜室24的分隔板21的下方配置,以通过在形成于蔬菜室24的左右的侧壁面的导轨24b上沿前后方向滑动而能够相对于下侧收纳容器25A独立地朝箱外拉出的方式设置于蔬菜室24。
第1处理室301的上表面开口部的后端部形成为减氧对置部301A,在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的蔬菜室门24a关闭且在蔬菜室24中收纳有第1处理室301的状态下,与减氧单元107的阴极电极120侧的固定部件134上下对置,减氧对置部301A经由阴极侧空间126与固定部件134连结。
固定盖305保留设置于第1处理室301的后端部的减氧对置部301A而在从第1处理室30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后部的区域覆盖第1处理室301的上表面开口部。固定盖305固定于分隔板21,即便第1处理室301在导轨24b上滑动而沿前后方向移动,该固定盖305也不会移动。
滑动盖306在从第1处理室301的前方壁到后部的区域覆盖第1处理室301的上表面开口部,滑动盖306的后部与固定盖305上下重叠。滑动盖306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支承于第1处理室301的上端部。
这样的第1处理室301在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的蔬菜室门24a的关闭状态下配设在蔬菜室24内,保留减氧对置部301A而利用固定盖305以及滑动盖306覆盖上表面开口部。
第2处理室302设置于由设置于冷藏室22的最下层的载置搁板23和分隔板21上下分隔而成的空间,且固定于分隔板21的上表面。在第2处理室302的内部与第1处理室301同样收纳有拉出容器313,第2处理室302的前面的开口部由兼做拉出容器313的前板的门314封闭。通过设置于左右两侧面的后部的辊315在设置于第2处理室302的内侧的导轨316上滑动,能够将拉出容器313相对于第2处理室302沿前后方向拉出。
在第2处理室302的背面连接有与减氧装置106的阴极侧空间126连接的吸入管道101B以及吹出管道103B。由此,吸入管道101B、吹出管道103B以及阴极侧空间126构成将第1处理室301和第2处理室320连通的连通路303,内部空气能够在第1处理室301与第2处理室302之间移动。
另外,在该例子中,对第2处理室302与阴极侧空间126之间利用吸入管道101B以及吹出管道103B连接,将第2处理室302经由阴极侧空间126、吸入管道101以及吹出管道103与第1处理室301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第1处理室301与第2处理室302之间利用吸入管道101以及吹出管道103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300中,在由冷藏用蒸发器52生成的冷气从吹出口朝冷藏室22吹出而冷却冷藏室22内之后,从在冷藏室22的底面后部开口的吸入口152吸入到收纳部150。并且,收纳于减氧单元107的收纳凹部154的吸水剂140从吸入到收纳部150的冷气吸收水。
并且,当对减氧单元107的阳极电极118与阴极电极120之间施加电压时,吸水剂140所吸收的水借助当施加电压时产生的热汽化而成为水蒸气,通过设置于固定部件132的贯通孔138以及汽化层122朝阳极电极118侧供给。此时,水蒸气在阳极催化剂层112中被电解而生成氢离子。在阳极催化剂层112中生成的氢离子通过高分子电解质膜116朝阴极催化剂层114移动,与阴极侧空间126内的空气所含的氧反应而生成水。由此,阴极侧空间126内的氧浓度减少,因此,与阴极侧空间126连接的第1处理室301、以及经由吸入管道101B或者吹出管道103B与阴极侧空间126连接的第2处理室302的氧浓度也减少。
此外,设置于收纳部150的光催化单元204的光源209通过光透射部207对设置于阴极侧空间126内的光催化剂层208照射光,由此由阴极侧空间126内的水生成羟自由基等的活性种。由此,对阴极侧空间126内的空气所含的浮游菌、乙烯气体及臭气成分等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因此,能够对与阴极侧空间126连接的第1处理室301、以及经由吸入管道101B或者吹出管道103B与阴极侧空间126连接的第2处理室302的内部空气所含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300中,在利用光催化单元204进行第1处理室301以及第2处理室302内的空气所含的被分解物质的分解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减氧装置106减少第1处理室301以及第2处理室302内的氧,能够抑制收纳于第1处理室301以及第2处理室302的储藏品的氧化从而维持储藏品的新鲜度。
在以上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冰箱300中,无需为了对多个处理室301、302减少氧浓度或分解被分解物质而与多个处理室301、302对应地设置多个光催化单元204以及减氧装置106,能够削减部件个数从而抑制制造成本。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300中,当减氧装置106驱动时阴极侧空间126内的空气所含的氧与氢离子反应而在阴极侧空间126中生成水,但减氧装置106与光催化单元204设置于收纳部150且接近配置,减氧装置106在光催化剂层208的附近生成水。因此,能够朝光催化剂层208可靠地供给为了生成活性种而需要的水,能够利用光催化单元204有效地进行被分解物质的分解。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作为例子而示出,并不意味着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加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等同的范围中。

Claims (20)

1.一种冰箱,具备:
减氧室,设置于壳体内部;
减氧装置,具有由一对电极夹持的高分子电解质膜,且从所述减氧室离开配置;以及
管道,连结所述减氧室和所述减氧装置,
所述减氧装置由将水电解而生成的氢离子和经由所述管道供给的所述减氧室内的氧生成水,从而使所述减氧室内的氧减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冰箱具备水供给机构,该水供给机构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蒸发器的除霜水朝所述减氧装置供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水供给机构具备储存所述除霜水的储水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水供给机构配设于相比所述蒸发器靠下方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水供给机构具备泵,该泵将储存于所述储水部的除霜水朝所述减氧装置输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冰箱具备加热器,该加热器对所述泵从所述储水部朝所述减氧装置输送除霜水的路径进行加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冰箱具备水供给机构,该水供给机构回收所述壳体内部的空气所含的水并朝所述减氧装置供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水供给机构配设于相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蒸发器靠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的位置。
9.一种冰箱,具备:
多个储藏室,设置于壳体内部且由不同的门封闭;
多个减氧室,设置于不同的所述储藏室;以及
减氧装置,具有由一对电极夹持的高分子电解质膜,
所述减氧装置由将水电解而生成的氢离子和所述多个减氧室内的氧生成水,从而使所述多个减氧室内的氧减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多个减氧室具有:第1减氧室,与所述减氧装置的阴极电极侧隔着阴极侧空间对置;以及第2减氧室,与所述第1减氧室或者所述阴极侧空间经由管道连接,
所述减氧装置由将水电解而生成的氢离子和经由所述阴极侧空间以及所述管道供给的所述第1减氧室以及所述第2减氧室内的氧生成水,从而使所述第1减氧室以及所述第2减氧室内的氧减少。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减氧室设置于冷藏室、蔬菜室以及能够冷却至冷冻温度带的温度切换室中的任意2个以上的储藏室。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第1减氧室以及所述第2减氧室分别具备存取储藏品的开口部和将所述开口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封闭的盖,所述第1减氧室的所述开口部的密封性能比所述第2减氧室的所述开口部的密封性能高。
13.一种冰箱,具备:
多个储藏室,设置于壳体内部且由不同的门封闭;
多个处理室,设置于不同的所述储藏室;
连通路,将所述多个处理室连通;以及
光催化单元,利用光催化作用对所述多个处理室内的空气中所含的被分解物质进行分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冰箱具备减压装置,该减压装置对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室内进行减压。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光催化单元具备:
光透射部,设置于划分所述一个所述处理室的壁面;
光催化剂,设置于所述光透射部的内侧;以及
光源,设置于所述光透射部的外侧,通过所述光透射部对所述光催化剂照射光。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光催化单元具备:
光透射部,设置于划分所述一个所述处理室的壁面;
光催化剂,设置于所述光透射部的内侧;以及
光源,设置于划分所述储藏室的壁面的与所述光透射部对置的位置,通过所述光透射部对所述光催化剂照射光。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光透射部以及所述光催化剂设置于在温度最高的储藏室所设置的所述处理室。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光透射部以及所述光催化剂设置于在温度最高的储藏室所设置的所述处理室。
19.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冰箱具备:
减氧装置,具有由一对电极夹持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由将水电解而生成的氢离子和所述多个处理室内的氧生成水,从而使所述多个处理室内的氧减少;以及
收纳部,收纳所述减氧装置以及所述光催化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处理室设置于蔬菜室。
CN201510179023.8A 2014-04-17 2015-04-15 冰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2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5726 2014-04-17
JP2014-085726 2014-04-17
JP2014-218373 2014-10-27
JP2014218373 2014-10-27
JP2015056651A JP6523000B2 (ja) 2014-04-17 2015-03-19 冷蔵庫
JP2015-056651 2015-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2983A true CN105042983A (zh) 2015-11-11
CN105042983B CN105042983B (zh) 2017-12-08

Family

ID=54428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902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42983B (zh) 2014-04-17 2015-04-15 冰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150120309A (zh)
CN (1) CN105042983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0676A (zh) * 2016-09-16 2018-03-23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08168181A (zh) * 2017-12-22 2018-06-1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8278823A (zh) * 2017-12-22 2018-07-1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8302861A (zh) * 2017-12-22 2018-07-2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8332480A (zh) * 2017-12-22 2018-07-2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CN109579403A (zh) * 2017-09-29 2019-04-0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设备
CN111059829A (zh) * 2019-10-31 2020-04-2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2747525A (zh) * 2019-10-31 2021-05-0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2747528A (zh) * 2019-10-31 2021-05-0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446795A (zh) * 2020-03-24 2021-09-2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除氧模组、保鲜装置及冰箱
CN115342569A (zh) * 2021-09-18 2022-11-15 李树权 一种制氢氧组合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000A (zh) * 2005-10-27 2008-1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JP2010243072A (ja) * 2009-04-07 2010-10-28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CN102422102A (zh) * 2009-05-04 2012-04-18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制冷器具和用于制造制冷器具的方法
CN103542657A (zh) * 2012-07-10 2014-01-29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和食品保存方法
JP2014020722A (ja) * 2012-07-20 2014-02-03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14059075A (ja) * 2012-09-14 2014-04-03 Toshiba Corp 減酸素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2000A (zh) * 2005-10-27 2008-1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JP2010243072A (ja) * 2009-04-07 2010-10-28 Panasonic Corp 冷蔵庫
CN102422102A (zh) * 2009-05-04 2012-04-18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制冷器具和用于制造制冷器具的方法
CN103542657A (zh) * 2012-07-10 2014-01-29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和食品保存方法
JP2014020722A (ja) * 2012-07-20 2014-02-03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14059075A (ja) * 2012-09-14 2014-04-03 Toshiba Corp 減酸素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30676A (zh) * 2016-09-16 2018-03-23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09579403A (zh) * 2017-09-29 2019-04-0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设备
CN108302861B (zh) * 2017-12-22 2020-07-28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8168181A (zh) * 2017-12-22 2018-06-1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8278823A (zh) * 2017-12-22 2018-07-1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8302861A (zh) * 2017-12-22 2018-07-20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N108332480A (zh) * 2017-12-22 2018-07-2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储物容器
CN111059829A (zh) * 2019-10-31 2020-04-2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2747525A (zh) * 2019-10-31 2021-05-0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2747528A (zh) * 2019-10-31 2021-05-04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3446795A (zh) * 2020-03-24 2021-09-28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除氧模组、保鲜装置及冰箱
WO2021190007A1 (zh) * 2020-03-24 2021-09-30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除氧模组、保鲜装置及冰箱
CN113446795B (zh) * 2020-03-24 2022-05-20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除氧模组、保鲜装置及冰箱
CN115342569A (zh) * 2021-09-18 2022-11-15 李树权 一种制氢氧组合柜
CN115342569B (zh) * 2021-09-18 2024-01-12 李树权 一种制氢氧组合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20309A (ko) 2015-10-27
CN105042983B (zh) 2017-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2983A (zh) 冰箱
JP6202901B2 (ja) 減酸素装置、減酸素室及び冷蔵庫
JP6071292B2 (ja) 冷蔵庫
KR20040086541A (ko) 냉장고
KR101844163B1 (ko) 냉장고
JP2014020722A (ja) 冷蔵庫
JP2010210170A (ja) 酸素濃度調整手段および保管庫
JP6125174B2 (ja) 減酸素システム
JP2017015332A (ja) 減酸素装置及び冷蔵庫
JP6242586B2 (ja) 減酸素装置
JP2019100654A (ja) 冷蔵庫
CN217465114U (zh) 冰箱及其电解除氧装置
CN109579403A (zh) 冷藏冷冻设备
JP2016161176A (ja) 減酸素装置及び貯蔵庫
JP2017015331A (ja) 減酸素装置及び貯蔵庫
JP2016180166A (ja) 水電解装置、保管庫及び冷蔵庫
JP6203001B2 (ja) 減酸素装置
JP2017138038A (ja) 貯蔵庫
JP2016159251A (ja) 減酸素装置及び貯蔵庫
JP6289940B2 (ja) 減酸素装置及び冷蔵庫
JP2005308248A (ja) 冷蔵庫
JP6203006B2 (ja) 減酸素装置及び冷蔵庫
JP6121839B2 (ja) 減酸素装置
CN219037317U (zh) 冰箱及其保鲜装置
JP5974319B2 (ja) 冷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 SERVICES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