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8239B - 由内塞和盖本体组成的容器盖 - Google Patents
由内塞和盖本体组成的容器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08239B CN105008239B CN201480011248.6A CN201480011248A CN105008239B CN 105008239 B CN105008239 B CN 105008239B CN 201480011248 A CN201480011248 A CN 201480011248A CN 105008239 B CN105008239 B CN 1050082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body
- wall
- interior plug
- disrumpent feelings
- cl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17377 Amblema plic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36—Closures with frangible parts adapted to be pierced, torn, or removed, to provide discharge open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9/00—Closures arranged within necks or pouring openings or in discharge apertures, e.g. stoppers
- B65D39/0052—Closures arranged within necks or pouring openings or in discharge apertures, e.g. stoppers made in more than one piece
- B65D39/0076—Plastic closure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by groups B65D39/0058 - B65D39/007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47/00—Closures with filling and discharging, or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 B65D47/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 B65D47/06—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 B65D47/08—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 B65D47/0804—Closures with discharging devices other than pumps with pouring spouts or tubes; with discharge nozzles or passages having articulated or hinged closure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base element provided with the spout or discharge passage
- B65D47/0833—Hinges without elastic bias
- B65D47/0838—Hinges without elastic bias located at an edge of the base el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8—Arrangements of closures with protective outer cap-like covers or of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closures
- B65D51/20—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 B65D51/22—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having means for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the inner closure
- B65D51/228—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having means for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the inner closure a major part of the inner closure being removed from the container after the ope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0003—Two or more closures
- B65D2251/0006—Upper closure
- B65D2251/0025—Upper closure of the 47-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51/00—Details relating to container closures
- B65D2251/0003—Two or more closures
- B65D2251/0068—Lower closure
- B65D2251/0087—Lower closure of the 47-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容器盖由安装在容器口颈部的合成树脂内塞(2)和安装在该内塞上的合成树脂盖本体(4)构成。形成在内塞的闭合壁上的可破断薄壁线(18)具有从破断起始端部(18a)伸出的外侧弧状部(18b)和从破断起始端部伸出的内侧弧状部(18c),并限定出弧状变形区(20)。被锁定机构(22)附设于变形区,且被锁定机构(58)布置在盖本体中。在盖本体以预定方向相对内塞旋转时,锁定机构锁定到被锁定机构上;在盖本体以预定方向相对内塞进一步旋转时,通过锁定机构和被锁定机构在变形区中施力,以破断内塞的可破断薄壁线并使变形区变形,借此在内塞的闭合壁(6)上形成穿透开口(9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安装在容器口颈部的合成树脂内塞和安装在内塞上的合成树脂盖本体组成的容器盖。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由安装在容器口颈部的合成树脂内塞和安装在内塞上的合成树脂盖本体组成的容器盖。内塞包括圆形闭合壁和连接至该闭合壁的外周缘的圆柱形安装壁。安装壁配合至容器口颈部的外周面,从而使内塞安装至容器的口颈部,且闭合壁封闭容器的口颈部。盖本体包括圆形覆盖壁和连接至该覆盖壁的外周面的配合壁。形成在配合壁的内周面的内螺纹被螺合至形成在内塞的安装壁的外周面的外螺纹,从而盖本体被安装在内塞上,且覆盖壁布置在内塞的闭合壁上面。在内塞的闭合壁中,形成了限定出逗号状的移除区域的可破断薄壁线,且形成了从该移除区域向上伸出的键状的被锁定件。在盖本体的覆盖壁的下表面上,形成了键状的锁定件,其被锁定到内塞的被锁定件。盖本体根据需要被安装在内塞上,盖本体相对内塞以从上方看的逆时针(盖本体以该方向从内塞上卸下)旋转。因此,通过盖本体的锁定件和内塞的被锁定件在内塞的移除区域上施加力。因此,可破断薄壁线被破断,以致移除区域从闭合壁上被移走,于是在闭合壁上形成穿透开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5-59933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公开在专利文件1中的容器盖不存在由于手指与内塞的闭合壁的接触而造成的卫生问题。反而由于相对内塞旋转盖本体,形成在内塞的闭合壁上的可破断薄壁线被破断以从闭合壁中移走移除区域,从而可以形成穿透开口。但是,该容器盖还不完全合意,因为脱离闭合壁的移除区域变成了所谓的废件,这样的废件进入到容器中。比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复杂的处理方法来取出和丢弃该废件。此外,因为锁定件和被锁定件之间的接合未必充分,可破断薄壁线可能无法按需要被破断。
针对上述事实来实施本发明。其主要技术挑战在于提供新颖的改良容器盖,其可以在内塞的闭合壁上形成穿透开口,而不会产生所谓的废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挑战在于提供新颖的改良容器盖,除了解决上述主要技术挑战外,其能根据需要充分可靠地破断可破断薄壁线。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和实验,并发现主要技术挑战能通过给要形成在内塞的闭合壁上的可破断线赋予独特的形状来克服。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主要技术挑战的容器盖,容器盖包括安装在容器口颈部的合成树脂内塞和安装在该内塞上的合成树脂盖本体,
其中,该内塞包括圆形闭合壁和连接该闭合壁的外周缘的圆柱形安装壁,该安装壁配合至容器的口颈部的外周面,借此内塞被安装在容器的口颈部,且闭合壁封闭容器的口颈部,
该盖本体包括圆形覆盖壁和连接该覆盖壁的外周缘的圆柱形配合壁,该配合壁被配合至内塞的安装壁的外周面,借此盖本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内塞上,且覆盖壁位于内塞的闭合壁上方,
至少一个可破断薄壁线形成在内塞的闭合壁上,该可破断薄壁线具有从破断起始端部伸出的外侧弧状部和从破断起始端部伸出的内侧弧状部,且在外侧弧状部和内侧弧状部之间限定出弧状变形区,
被锁定机构附设于该变形区,
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形成在盖本体的覆盖壁中,与被锁定机构协作的锁定机构布置在覆盖壁的下表面,
当盖本体安装在内塞上时,沿预定方向观察,锁定机构布置在被锁定机构的上游;在盖本体沿预定方向相对内塞旋转时,锁定机构锁定到被锁定机构上;在盖本体沿预定方向相对内塞进一步旋转时,通过锁定机构和被锁定机构在变形区上施力,以破断内塞的可破断薄壁线并使变形区变形,借此在内塞的闭合壁中形成穿透开口。
上述的其它技术挑战通过下述特征来解决,即在内塞的闭合壁中周向等距形成两个或三个可破断薄壁线,周向等距限定出两个或三个变形区,
沿预定方向观察时,被锁定机构由从变形区的上游端部向上伸出且径向向内继续延伸的被锁定件组成。
每个锁定机构由从覆盖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且沿预定方向继续延伸的锁定件组成。
优选地,沿预定方向观察时,每个被锁定件由从变形区的上游端部向上竖直伸出的支柱部和从该支柱部的上端部径向向内水平延伸的悬臂梁部组成。优选地,从内塞的闭合壁的上表面中心向上伸出的公共支柱布置在闭合壁上,各被锁定件的悬臂梁部的径向内端借由该公共支柱互相连接。优选地,每个锁定件由从覆盖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悬伸柱部分和从该悬伸柱部分的下端以预定方向弧状延伸的突出部组成。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或三个排出开口形成在盖本体的覆盖壁上,与变形区对应,并且在俯视图中,每个突出部整体位于排出开口内。有利地,至少一个定位凹槽形成在内塞的安装壁的外周面和盖本体的配合壁的内周面的其中一个上,至少一个定位突起形成在内塞的安装壁的外周面和盖本体的配合壁的内周面的另一个上,盖本体安装到内塞上,其中定位突起进入到定位凹槽中,借此限制盖本体与内塞之间的相对角位置。优选地,从上方观察时,形成在内塞的闭合壁上的可破断薄壁线的外侧弧状部和内侧弧状部从破断起始端部逆时针延伸,预定方向即从上方观察的逆时针方向。优选地,防止盖本体相对内塞沿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相互协作的防转动机构布置在内塞和盖本体上。期望地,当盖本体相对内塞沿预定方向旋转了角度α(50至60度)时,锁定机构锁定至被锁定机构,防转回机构布置在内塞和盖本体上,其中当盖本体相对内塞旋转了角度β(比α角小0至20度,0度≦α-β≦20度)时,防转回机构互相协作以防止盖本体相对内塞沿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在内塞和盖本体中,限制转动机构优选布置成互相协作以将盖本体相对内塞沿预定方向的转动限制在角度γ(300至320度)。此外,在内塞和盖本体中,防反转机构优选布置成当盖本体相对内塞沿预定方向旋转了角度γ时互相协作以防止盖本体相对内塞沿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优选地,沿预定方向观察时,变形区的至少上游部分沿上游方向逐渐向上倾斜。还优选地,除了变形区的至少上游部及其附近以外,闭合壁的中心主体部水平延伸,当沿预定方向观察时,变形区从下游端往上游方向沿着中心主体部的水平延伸位置水平延伸,然后沿上游方向向上倾斜延伸至上游端部,上升表面形成在闭合壁的中心主体部中,所述上升表面竖直延伸,邻近破断起始端部并邻近限定出变形区的可破断薄壁线的外侧弧状部和内侧弧状部的上游部分。
在优选实施例中,朝上的环形台肩面形成在内塞的安装壁上,位于环形台肩面下方的安装壁外周面布置在位于环形台肩面上方的外周面的径向外侧,盖本体的配合壁配合至环形台肩面上方的安装壁部分,对应的形状变形部和/或印刷部布置在盖本体的配合壁的外周面的至少下部中并布置在环形台肩面下方的安装壁外周面上,在盖本体以规定方式安装在内塞上的情况下,当盖本体相对内塞旋转时,相应的形状变形区或印刷部之间的相对关系改变,借此清楚表明盖本体已经相对内塞旋转。在盖本体已按规定方式安装在内塞的状态下,盖本体的配合壁的外周面的至少下部和在环形台肩面下方的内塞安装壁外周面优选大致互相齐平。优选地,外盖借助铰链机构联结到盖本体的安装壁的外周面的上端部,从而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其中在关闭位置,盖本体的覆盖壁被覆盖,在打开位置,盖本体的覆盖壁被露出,至少一个突脊布置在两个特定区域中的每个中,其中该突脊在轴向上连续延伸,以横跨在配合壁的外周面的至少下部和在环形台肩面下方的安装壁外周面之间,从而构成对应的形状变形部,其中每个特定区域关于周向中心具有30至100度的周向宽度,该周向中心是在周向相对两侧上距铰链机构的周向中心的角距为90度的位置。有利地,布置在两个特定区域的其中一个中的突脊的数量和/或宽度不同于布置在两个特定区域的另外一个中的突脊的数量和/或宽度。还优选地,外盖借助铰链机构联结至盖本体的安装壁的外周面的上端部,从而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其中在关闭位置,盖本体的覆盖壁被覆盖,在打开位置,盖本体的覆盖壁被露出,至少一个平坦表面布置在两个特定区域中的每个中,其中该平坦表面在轴向上连续延伸,以横跨在配合壁的外周面的下部和在环形台肩面下方的安装壁的外周面之间,从而构成对应的形状变形部,其中每个特定区域关于周向中心具有30至100度的周向宽度,该周向中心是在周向相对两侧上距铰链机构的周向中心的角距为90度的位置。有利地,布置在两个特定区域的其中一个中的平坦表面的数量和/或宽度不同于布置在两个特定区域的另外一个中的平坦表面的数量和/或宽度。期望地,附加的平坦表面附设于平坦表面的上游侧边缘,该附加的平坦表面从平坦表面的沿预定方向观察的上游侧边缘径向向内延伸。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容器盖不会造成由于手指与内塞闭合壁接触的卫生问题。反而,通过简单地沿预定方向相对内塞旋转盖本体,穿透开口可形成在内塞的闭合壁上。另外,内塞的穿透开口通过使变形区变形(没有与闭合壁分离)而形成,而不会产生所谓的废件。在内塞的闭合壁中,周向等距形成两个或三个可破断薄壁线,周向等距限定出两个或三个变形区,在沿预定方向观察时,被锁定机构由从变形区的上游端部向上伸出且径向向内继续延伸的被锁定件组成,每个锁定机构由从覆盖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然后以预定方向继续延伸的锁定件组成。在这种情况下,被锁定件和锁定件的互相接合足够牢固,且实际上没有损害该互相接合的风险。可破断线能可靠地被完全破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合成树脂容器盖的优选实施例的内塞的前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内塞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内塞沿图2中的A-A线的截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内塞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合成树脂容器盖的优选实施例的盖本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盖本体的仰视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盖本体沿图5中的B-B线的截面图。
图8是显示出图5所示的盖本体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9是显示出这种状态的截面图,即图5至图8所示的盖本体根据需要被安装在图1至图4所示的内塞上。
图10是显示出这种状态的截面图,即从上方观察,从图9所示的状态开始,盖本体相对内塞逆时针旋转了预定角度以破断内塞的可破断薄壁线,借此使变形区变形,从而形成穿透开口。
图11是显示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合成树脂容器盖本体的内塞的变型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内塞沿图11的A-A线的截面图。
图13是图11所示的内塞的透视图。
图14是显示出这种状态的截面图,即根据需要图5至图8所示的盖本体被安装在图11至图13所示的内塞上。
图15是显示出这种状态的截面图,即从上方观察,从图14所示的状态开始,盖本体相对内塞逆时针旋转了预定角度以破断内塞的可破断薄壁线,借此使变形区变形,从而形成穿透开口。
图16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合成树脂容器盖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内塞的前视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内塞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6所示的内塞的透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合成树脂容器盖的其它优选实施例的盖本体的俯视图。
图20是显示出图16所示的盖本体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1是显示出这种状态的前视图,即图19和图20所示的盖本体以规定方式安装在图16至图18所示的内塞上。
图22是显示出这种状态的前视图,即从上方观察,从图21所示的状态开始,盖本体相对内塞逆时针旋转了预定角度。
图23是这种状态的前视图,即盖本体根据需要被安装在内塞上,显示出形状变形部的变型。
图24是图23所示的内塞和盖本体的俯视图。
图25是显示出这种状态的俯视图,即盖本体根据需要被安装在内塞上,显示出形状变形部的另一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附图示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容器盖的优选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合成树脂容器盖由图1至图4所示的内塞2和图5至图8所示的盖本体4组成。内塞2可由合适的合成树脂比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注射成型。类似地,盖本体4也可由合适的合成树脂比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注射成型。
以下参照图1至图3进行描述。内塞2包括圆形闭合壁6和连接至闭合壁6外周缘的近圆柱形安装壁8。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闭合壁6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中心主体部10、从中心主体部10的外周缘大致竖直上升的环形上升部12以及从环形上升部12的上端径向向外大致水平延伸的环形外周缘部14。向下悬伸的环形密封件16附设于环形外周缘部14的下表面。
在闭合壁6的中心主体部10中,形成至少一个可破断薄壁线是重要的,优选在周向上等距地形成两个或三个可破断薄壁线,借此限定出至少一个变形区,优选两个或三个变形区。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可破断薄壁线18关于闭合壁16的中心点中心对称地形成,以限定出两个变形区。每个可破断薄壁线18均具有近半圆形的破断起始端部18a、延伸成与破断起始端部18a的径向外端相接的外侧弧状部18b、延伸成与破断起始端部18a的径向内端相接的内侧弧状部18c。外侧弧状部18b在中心主体部10的外周缘部处近弧状延伸。内侧弧状部18c从破断起始端部18a的径向内端直线延伸,然后在中心主体部10的中心部分中近弧状延伸,并且整体呈现出弧状。外侧弧状部18b的下游端和内侧弧状部18c的下游端彼此大致沿径向隔开。图2中,由可破断薄壁线18限定的变形区20被允许逆时针地弧状延伸(相应地从上方观察)。
重要的是,被锁定机构22布置在各个变形区20中。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被锁定机构22均由从变形区20的上游端部向上伸出然后径向向内延伸的被锁定件构成,更具体地,由具有支柱部22a和悬臂梁部22b的被锁定件构成,支柱部22a从变形区20上游端部的上表面沿大致竖直向上的方向伸出,悬臂梁部22b从支柱部22a的上端部沿径向向内方向大致水平延伸。沿大致竖直方向向上伸出的公共支柱24布置在闭合壁6上表面的中心,每个被锁定机构22的悬臂梁部22b的径向内端均连接至公共支柱24。因此,各个被锁定机构22的悬臂梁部22b的径向内端通过公共支柱24互相连接。若需要,公共支柱24可以省略,从两个支柱部22a伸出的悬臂梁部22b可直接相互联结。但是,考虑到比如未密封时的可靠力传递,优选设有公共支柱24。
径向向外悬伸的环形锁定突脊26形成在安装壁8外周面的上端部处。在环形锁定突脊26的周向预定位置处形成定位凹槽28,如图1和图2所示。朝上的环形台肩面30形成在安装壁8内周面的上部中。参考图4连同图2将清楚理解,在安装壁8内周面中的环形台肩面30下方且在闭合壁6的环形外周缘部14上表面上方的区域中,形成近矩形平行六面体状的单一突起32和在突起32周向两侧以给定距离隔开的位置上布置的棘爪34、36。图2中,棘爪34、36分别具有逐渐径向向内往逆时针方向倾斜延伸的平缓斜面34a、36a,和位于逆时针下游端的陡峭锁定面34b、36b。顺时针延伸的缺口34c、36c形成在锁定面34b、36b中。
径向向内突出的多个锁定突脊38布置在安装壁8内周面的下端部中。这些锁定突脊38周向延伸并具有周向一定的周向间隔。若需要,可以形成周向连续延伸的环形突脊,而不是形成多个锁定突脊38。安装壁8下半部的外径大于其上半部的外径,大致水平延伸且朝上的环形台肩面39形成在安装壁8的大致轴向中间位置。安装壁8下半部的壁厚大于其上半部的壁厚,安装壁8中形成有周向延伸的环形间隙40,该环形间隙的深度从安装壁8的下端向上延伸至壁厚增大部分的上端附近,即延伸至环形台肩面39附近。与这种环形间隙40关联地,从环形间隙40延伸至安装壁8外周面的一个或多个缺口(未示出)形成在安装壁8的下半部中。环形间隙40和与该环形间隙40关联形成的多个缺口具有已知构型,借此,安装在容器口颈部上的内塞2能十分容易地从容器口颈部上拆下,以便在消耗掉容器内容物之后进行所谓的垃圾分类收集,如下文所述(这种构型的细节可参见JP-A-Hei-10-59400和JP-A-2004-83092)。
进一步参考图5至图8,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盖本体4具有本体部42和外盖43。本体部42包括大致水平延伸的圆形覆盖壁44,和连接至覆盖壁44外周缘的圆柱形配合壁46。重要的是,与内塞2中设置的变形区20对应的至少一个排出开口48,优选两个或三个排出开口48,形成在覆盖壁44的中心部分中。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排出开口48与内塞2中设置的两个变形区20对应形成。关于覆盖壁44中心点中心对称布置的两个排出开口48具有与变形区20的形状基本一致的形状,且在图5中逆时针弧状延伸。
覆盖壁44上表面上形成有近圆柱形的排出引导壁50,其在排出开口48的径向向外侧上向上伸出。排出引导壁50位于图5和图7右手侧的一部分沿向上方向略向右倾斜。图7中,排出引导壁50的上端部沿向上方向径向向外伸出成近半圆形。覆盖壁44上表面上还形成有环形锁定突脊52,其从该上表面的外周缘部径向向外延伸并稍微沿向上方向倾斜。向下伸出的圆柱形密封件54形成在覆盖壁44下表面的外周缘部中。向下且径向向内突伸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的锁定突起56形成在密封件54内周面的周向预定位置。后面将进一步提到,锁定突起56与上述布置在内塞2中的突起32和棘爪34、36协作。
重要的是,锁定机构58形成在覆盖壁44的下表面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锁定机构58中形成在覆盖壁44的下表面上,与形成在内塞2中的两个被锁定机构对应。参考图8将清楚理解,每个锁定机构58均由从覆盖壁44下表面向下延伸然后沿预定方向延伸的锁定件构成。更具体地,每个锁定机构58均由这样的锁定件构成,其具有从排出开口48之间向下悬伸的悬伸柱部58a,和从悬伸柱部58a下端沿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弧状延伸的突出部58b。位于径向对置位置的两个悬伸柱部58a中的每个均具有近梯形的横截面形状。在模制成形方面有利的是,在图5的俯视图中,每个突出部58b都基本位于排出开口48中。
大致呈圆柱形的配合壁46从覆盖壁44的外周缘悬伸出。以一定周向间隔在周向上延伸的多个接合突脊62形成在配合壁46的内周面上。另外,近似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的定位突起64形成在配合壁46内周面下端部的预定周向位置上。如下文进一步所述,定位突起64与上述形成在内塞2中的定位凹槽28协作。若需要,定位突起可形成在内塞2的合适位置,而与该定位突起协作的定位凹槽可形成在盖本体4的合适位置。弧状延伸的凹陷60形成在配合壁46外周面上部的特定角位置处。
进一步参考图5至图8,外盖43由圆形顶板壁66和从该顶板壁66的周缘悬伸出的圆柱形裙壁68构成。借助铰链机构70将裙壁68下端的特定周向位置联结至本体部42配合壁的特定周向位置,从而将这种外盖43可枢转地联结至本体部42。由本体部42和外盖43构成的盖本体4被模制成图5至图7中用实线示出的状态,外盖43相对本体部42在图5至图7中用实线示出的打开位置和图7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闭合位置之间可枢转。本身可以是公知形状的铰链机构70布置在与上述形成在本体部42配合壁46中的凹陷60径向对置的一侧。圆柱形的密封件72形成在顶板壁66的内表面上。顶板壁66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双条纹凸起74,其在图5至图7中在顶板壁66的右半部中在密封件72径向外侧按半圆形延伸。环形锁定凹槽76形成在裙壁68内周面的下部。裙壁68的内周面上也形成有双条纹凸起78,其在图7中右半部的轴向中间部分中半弧状地延伸。在裙壁68的外周面上形成弧状凸缘80,它布置在与铰链机构70径向对置的一侧。此外,两个相对较长的弧状突脊82和两个相对较短的弧状突脊84形成在裙壁68的前端面即下端面上。当外盖43到达图7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闭合位置时,密封件的外周面紧密接触本体部42中的排出引导壁50的内周面。再者,环形锁定凹槽76被锁定至本体部42的环形锁定突脊52,以使外盖43可脱离地锁定在闭合位置。弧状突脊82和84紧密接触本体部42的覆盖壁44上表面的周缘部。
上述内塞2与盖本体4以图9所示方式联结。具体地,具有处于闭合位置的外盖43的盖本体4中的本体部42被迫使相对于内塞2下移,从而使本体部42的配合壁46配合到内塞2安装壁8的外周面上。在此情况下,定位突起64进入到定位凹槽28中,其中形成在配合壁46内周面下端部的定位突起64(图6)的周向位置与形成在安装壁8外周面上端部的定位凹槽28(图1)的周向位置对齐,借此限制盖本体4相对于内塞2的相对角位置。当盖本体4相对内塞2下降以便进入图9所示状态时,形成在配合壁46内周面上的接合突脊62被锁定至形成在安装壁8外周面上的锁定突脊26,以使盖本体4可旋转地安装在内塞2上。盖本体4的密封件54紧密接触内塞2的安装壁8的内周面上端部。盖本体4的配合壁46被配合至在环形台肩面39上方的内塞2安装壁8部分上,配合壁46的下端布置成略高于环形台肩面39。有利的是,配合壁46的外周面大体齐平于在环形台肩面39下方的安装壁8外周面(两个外周面的外径之差为1mm或更小)。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在盖本体4按需要被安装在内塞2上情况下,形成在盖本体4的密封件54中的锁定突起56布置成邻近在内塞2的安装壁8的内周面上形成的突起32并图2中在其逆时针下游。突起32和锁定突起56协作构成防转动机构,以阻止盖本体4相对内塞2在图2中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是按从图9的上方观察)。盖本体4中的锁定机构58的每个突出部58b布置在相应的内塞2中的被锁定机构22的悬臂梁部22b的下方,且与在图2中逆时针方向的上游侧相隔一段距离。(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一对悬臂梁部22b不完全点对称,而是稍微远离偏置,因此一对突出部58b不完全点对称,而是稍微彼此偏置。)
在图9中,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容器盖被应用在其上的容器口颈部86也用双点划线示出。能够由合适的合成树脂或玻璃制成的容器口颈部86是一体的圆柱形状,且具有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环形锁定凹槽88。如图9清楚所示,容器口颈部86被接纳在安装壁8的内周面的下半部和内塞2的密封件16的外周面之间,借此容器盖被安装在容器口颈部86。在内塞2的安装壁8的内周面的下端部中形成的锁定突脊38被锁定在口颈部86的锁定凹槽88,且内塞2的密封件16紧密接触口颈部86的内周面。
在容纳在容器中的消耗内容物比如液体调味品中,从图9的上方观察,盖本体4相对内塞2以逆时针旋转(在图2中逆时针)。在盖本体4相对内塞2旋转预定角度α(图2)时,布置在盖本体4中的两个锁定机构58中的每个锁定至布置在内塞2中的两个被锁定机构22中的一个。更详细地,锁定机构58的突出部58b进入到被锁定机构22的悬臂梁部22b的下方区域,且锁定机构58的悬伸柱部58a接触被锁定机构22的悬臂梁部22b。有利地,预定角度α大约是50至60度。在盖本体4进一步相对内塞2旋转了大于预定角度α的角度时,借助被锁定机构22对每个可破断薄壁线18施力,且每个可破断薄壁线18在破断起始端部18a开始破断。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当盖本体4相对内塞2旋转角度β(β小于预定角度α大约0至20度,即0度≦α-β≦20度)时,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布置在盖本体4中的锁定突起56弹性地越过布置在内塞2中的棘爪34,且盖本体4相对内塞2在图9的上方观察的顺时针方向(在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被锁定突起56和棘爪34的陡峭锁定面34b阻止。因此,锁定突起56和棘爪34协作以构成防转回机构。
在盖本体4旋转超出预定角度α时,可破断薄壁线18的破断从破断起始端部18a进行至外侧弧状部18b和内侧弧状部18c。当盖本体4相对内塞2旋转达到角度γ时(图2)时,布置在盖本体4上的锁定突起56接触布置在内塞2上的突起32,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借此盖本体4相对内塞2的进一步的逆时针旋转被阻止。因此,锁定突起56和突起32协作以构成限制转动机构,用以限制盖本体4为旋转至角度γ。有利地,角度γ大约300至320度。在盖本体4相对内塞2旋转角度γ时,每个可破断薄壁线18大致破断至外侧弧状部18b和内侧弧状部18c的下游端。随着可破断薄壁线18的破断过程,布置在内塞2的闭合壁6的变形区20向上变形且在逆时针的下游变成卷的形式,如图10所示,结果即使在闭合壁6上产生两个穿透开口90。可破断薄壁线18的外侧弧状部18b的下游端和内侧弧状部18c的下游端彼此间隔开,且两个下游端的区域不会破断。而不是变形区20从闭合壁6离开。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当盖本体4相对内塞2旋转至角度γ时,布置在盖本体4的锁定突起56弹性地越过布置在内塞2上的棘爪36。因此,盖本体4相对内塞2的顺时针旋转被锁定突起56和棘爪36的陡峭锁定面36b之间的协作防止了。因此,锁定突起56和棘爪36协作以构成防反转机构。
在穿透开口90以上述方式形成在内塞2的闭合壁6上之后,盖本体4的外盖43被枢转至图10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然后容器被倾斜。结果,容器的内容物穿过形成在内塞2的闭合壁6上的穿透开口90和布置在盖本体4的排出开口48流出,同时被盖本体4的排出引导壁50引导而排出。
图11至图13示出了内塞的变型。在图11至图13所示的内塞102中,参考图13将会清楚地理解,具体地,每个变形区120从下游端朝向上游侧沿着闭合壁106的中心主体部110的水平延伸位置水平地延伸,然后在上游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延伸至上游端。限定出每个变形区120的可破断薄壁线118具有半圆形状的可破断起始端部118a,还具有延伸着以便连接破断起始端118a的径向外端的外侧弧状部118b和延伸着以便连接破断起始端118a的径向内端的内侧弧状部118c。外侧弧状部118b近弧状地延伸,同时内侧弧状部118c从破断起始端部118a的径向内端成直线地延伸,然后在中心主体部110的中心部分近弧状地延伸,整体呈现弧状形状。外侧弧状部118c的下游端和内侧弧状部118c的下游端近径向地互相隔开。因为变形区120的上游部分在上游方向上逐渐向上倾斜地延伸直至上游端,竖直延伸的上升表面121形成在闭合壁106的中心主体部110,邻近每个可破断薄壁线118的破断起始端部118a和外侧弧状部118b、内侧弧状部118c的上游部分。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变形区120的上游部分朝着上游侧向上倾斜直至上游端,但若需要,基本上整个变形区120能朝着上游侧向上倾斜。除了上述特征,在图11至图13所示的内塞102的特征与图1至图4所示的内塞2的那些特征大体相同。
图14显示出图5至图8所示的盖本体4与图11至图13所示的内塞102联结时的状态。图11至图13所示的内塞102和图5至图8所示的盖本体4的联结方式与上述的图1至图4所示的内塞2和图5至图8所示的盖本体4的联结方式大体相同。在消耗容纳在容器中的内容物比如调味品时,盖本体4相对内塞102从图14的上方观察以逆时针旋转,正如主要参考图2、图9和图10所解释的。按照这种旋转,可破断薄壁线118破断,于是变形区120被变形以产生穿透开口190。在图11至图13所示的内塞102中,变形区120的上游端部分朝上游方向逐渐向上倾斜地延伸。因此,每个变形区120向上变形,且随着进行可破断薄壁线118的破断,在逆时针的下游变成卷的形式,借此在闭合壁6上产生两个穿透开口190(图15)。因为变形区120的上游部分朝着下游侧向上倾斜,所以产生的穿透开口190的开口面积大于水平延伸的变形区120的整体。除了上述特性,在形成穿透开口190期间,内塞102和盖本体4的特性与内塞2和盖本体4结合的特性基本上相同。
图16至图22显示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容器盖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这样的容器该由图16至图18所示的内塞202和图19和图20所示的盖本体204构成。
参考图16至图18,内塞202如此构造以使在环形台肩面239下方的安装壁208的外周面208a上,从下端至上端连续延伸的两个突脊241a间隔地形成图17下部的周向的角位置上,且从下端至上端连续延伸的三个突脊241b等间隔地形成图17上部的周向上的角位置上(突脊241a和214b之间的位置关系随后将进一步描述)。除了上述构造,内塞202的构造与图1至图4所示的内塞2的构造基本相同。
参考图19和图20将会理解,在其它方面中,盖本体204被如此构造以使在本体部242的配合壁246的外周面上,从上端至下端连续延伸的两个突脊259a间隔地形成在图19下部的周向上的角位置上,且从上端至下端连续延伸的三个突脊259b等间隔地形成在图19上部的周向上的角位置上(随后将进一步描述,突脊259a对应于突脊241a,突脊259b对应于突脊214b)。在外盖243的裙壁268的外周面的下端部,两个突脊281a间隔地形成在图19下方的周向上的位置上,同时三个突脊281b等距地形成在图19上方的周向上的角位置上。每个突脊281a和281b的上端在向上方向上径向向内倾斜。参考图21将会理解,在外盖43处于相对盖本体204的本体部242的闭合位置时,突脊281a和281b与上述形成在本体部242的配合壁246的外周面上的突脊259a和259b对齐。除了上述构造,盖本体4的构造与图5至图8所示的盖本体4的构造基本相同。
上述内塞202和盖本体204按照与图1至图4所示的内塞2和图5至图8所示的盖本体4的结合方式基本相同的方式联结成图21所示的状态。当内塞202和盖本体204按照需要结合时,参考图21连同图19将会清楚地理解,形成在安装壁208的外周面上的突脊241a和形成在配合壁246的外周面上的突脊259a布置在具有在周向上围绕一周向中心约30至90度的宽度的特定区域286a中,其中该周向中心是从上方观察时从盖本体204的铰链机构270的周向中心的顺时针方向90度角距位置,并且两个突脊241a和两个突脊259a在轴向上基本上连续延伸以横跨在配合壁246的外周面和在安装壁208环形台肩面239下方的安装壁208外周面208a之间。另外,形成在安装壁208的外周面上的突脊241b和形成在配合壁246的外周面上的突脊259b布置在具有在周向上围绕一周向中心约30至90度的宽度的特定区域286b中,其中该周向中心是从上方观察时从铰链机构270的周向中心的逆时针方向90度角距位置,并且三个突脊241b和三个突脊259b在轴向上连续延伸以横跨在配合壁246的外周面和在安装壁208环形台肩面239下方的外周面208a之间。
在盖本体204按需要被安装在内塞202上的情况下,当盖本体204相对内塞202旋转时,对应的形状变形部之间(即,突脊241a与突脊259a,突脊241b与突脊259b)的相对关系被改变。在这里重要的是所述变化明确指出盖本体204已经相对内塞202旋转。根据所示实施例,在图21所示的状态下,特定区域286a中的突脊241a和突脊259a以及特定区域286b中的突脊241b和突脊259b在轴向上连续延伸以横跨在配合壁246的外周面和环形台肩面239下方的安装壁208外周面208a之间。当盖本体204相对内塞202旋转角度γ时,在特定区域286a中从上方观察突脊259a相对突脊241a有点顺时针移位,在特定区域286b中从上方观察突脊259b相对突脊241b有点顺时针移位,如图22所示。因此,明确地显示出盖本体204已经相对内塞202旋转(这会确保所谓的显窃启性能)。
图23和图24显示出形状变形区的变型。在图23和图24所示的变型中,在轴向上延伸的三个平坦表面341a形成在特定区域386a中环形台肩面339下方的安装壁308外周面308a上,且在轴向上延伸的三个平坦表面359a形成在特定区域386a中配合壁346的外周面上。在特定区域386b中,在轴向上延伸的四个平坦表面341b形成在环形台肩面339下方的安装壁308外周面308a上,且在轴向上延伸的四个平坦表面359b形成在配合壁346的外周面上。布置在特定区域386a中的平坦表面341a和359a和布置在特定区域386b中的平坦表面341b和359b在数量和宽度上呈现出不同。当内塞302和盖本体304按需要结合起来时,特定区域386a中的平坦表面341a和359a以及特定区域386b中的平坦表面341b和359b分别在轴向上连续延伸。
图25显示出形状变形部的另一个变型。在图25所示的变型中,在轴向上延伸的三个平坦表面441a形成在特定区域486a中环形台肩面下方的安装壁外周面上,且在轴向上相应地延伸的三个平坦表面459a形成在特定区域486a中配合壁的外周面上。在特定区域486b中,在轴向上延伸的三个平坦表面441b形成在环形台肩面下方的安装壁外周面上,且在轴向上相应地延伸的三个平坦表面459b形成在配合壁的外周面上。在平坦表面441a、459a和平坦表面441b、459b上,径向向内延伸的附加平坦表面490a、490b分别附设于在按上述预定方向(图25中的逆时针方向)的上游侧边缘上。当盖本体相对内塞以预定方向旋转时,这样的附加平坦表面490a、490b提供用于接合手指的表面。
在图16至图25所示的实施例中,形状变形部布置在盖本体的配合壁(和裙壁)的特定位置上和安装壁的特定位置上。但是,如果需要,可以在在盖本体的配合壁(和裙壁)的特定位置上和安装壁的特定位置上印刷上合适的特性和图案。
字母或数字解释:
2:内塞
4:盖本体
6:闭合壁
8:安装壁
18:可破断薄壁线
18a:可破断薄壁线的破断起始端部
18b:可破断薄壁线的外侧弧状部
18c:可破断薄壁线的内侧弧状部
20:变形区
22:被锁定机构
22a:被锁定机构的支柱部
22b:被锁定机构的悬臂梁部
32:锁定突起
34:棘爪
36:棘爪
42:盖本体的本体部
43:盖本体的外盖
44:覆盖壁
46:配合壁
48:排出开口
56:锁定突起
58:锁定机构
58a:悬伸柱部
58b:突出部
86:容器口颈部
90:穿透开口
102:内塞
118:可破断薄壁线
118a:可破断薄壁线的破断起始端部
118b:可破断薄壁线的外侧弧状部
118c:可破断薄壁线的内侧弧状部
120:变形区
202:内塞
204:盖本体
302:内塞
304:盖本体
Claims (13)
1.一种容器盖,包括用于安装在容器口颈部上的合成树脂的内塞和用于安装在所述内塞上的合成树脂的盖本体,
其中,所述内塞包括圆形的闭合壁和连接至所述闭合壁的外周缘的圆柱形安装壁,所述安装壁配合至所述容器口颈部的外周面,借此,所述内塞安装在所述容器口颈部上,所述闭合壁封闭所述容器口颈部,
所述盖本体包括圆形的覆盖壁和连接至所述覆盖壁的外周缘的圆柱形配合壁,所述配合壁配合至所述内塞的安装壁的外周面,借此,所述盖本体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内塞上,所述覆盖壁布置在所述内塞的闭合壁上方,
至少一个可破断薄壁线形成在所述内塞的闭合壁中,所述可破断薄壁线具有从破断起始端部伸出的外侧弧状部和从所述破断起始端部伸出的内侧弧状部,弧状变形区被限定在所述外侧弧状部和所述内侧弧状部之间,
被锁定机构附设于所述变形区中,
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形成在盖本体的覆盖壁中,与所述被锁定机构协作的锁定机构布置在所述覆盖壁的下表面,
当所述盖本体安装在所述内塞上时,沿预定方向观察,所述锁定机构布置在所述被锁定机构的上游;当所述盖本体沿预定方向相对所述内塞旋转时,所述锁定机构锁定到所述被锁定机构上;当所述盖本体沿预定方向相对所述内塞进一步旋转时,通过所述锁定机构和所述被锁定机构在变形区上施力,以破断所述内塞的可破断薄壁线并使所述变形区变形,借此在所述内塞的闭合壁中形成穿透开口,
在内塞的闭合壁上周向等距形成两个或三个所述可破断薄壁线,周向等距限定出两个或三个所述变形区,
所述被锁定机构由被锁定件构成,当沿预定方向观察时,所述被锁定件从所述变形区的上游端部向上延伸,然后径向向内延伸,
每个所述锁定机构均由锁定件构成,所述锁定件从所述覆盖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然后沿预定方向延伸,
每个所述被锁定件均由支柱部和从所述支柱部的上端部径向向内水平延伸的悬臂梁部组成,当沿预定方向观察时,所述支柱部从所述变形区的上游端部竖直向上伸出,并且
所述悬臂梁部的径向内端互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从所述内塞的闭合壁的上表面中心向上伸出的公共支柱布置在所述内塞的闭合壁中,并且
各被锁定件的悬臂梁部的径向内端通过所述公共支柱互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每个所述锁定件均由从所述覆盖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悬伸柱部和从所述悬伸柱部的下端部沿预定方向弧状延伸的突出部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在所述盖本体的覆盖壁上形成两个或三个所述排出开口,与所述变形区对应,且在俯视图中,每个所述突出部均整体位于所述排出开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至少一个定位凹槽形成在所述内塞的安装壁的外周面和所述盖本体的配合壁的内周面的其中一个上,至少一个定位突起形成在所述内塞的安装壁的外周面和所述盖本体的配合壁的内周面的另一个上,并且
所述盖本体安装到内塞上,其中所述定位突起进入到所述定位凹槽中,借此限制所述盖本体与所述内塞之间的相对角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从上方观察时,形成在所述内塞的闭合壁中的所述可破断薄壁线的外侧弧状部和内侧弧状部从所述破断起始端部逆时针延伸,并且
所述预定方向是从上方观察的逆时针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在所述内塞和所述盖本体中布置有防转动机构,所述防转动机构相互协作以防止所述盖本体相对所述内塞沿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当所述盖本体相对所述内塞沿预定方向旋转了角度α时,所述锁定机构锁定至所述被锁定机构,所述角度α为50度至60度,并且
在所述内塞和所述盖本体上布置有防转回机构,当所述盖本体相对所述内塞旋转了角度β时,所述防转回机构互相协作以防止所述盖本体相对所述内塞沿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所述角度β比所述角度α小0度至2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在所述内塞和所述盖本体上布置有限制转动机构,所述限制转动机构互相协作以将所述盖本体相对所述内塞沿预定方向的旋转限制在角度γ内,所述角度γ为300度至32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在所述内塞和所述盖本体上布置有防反转机构,当所述盖本体相对所述内塞沿预定方向旋转了角度γ时,所述防反转机构互相协作以防止所述盖本体相对所述内塞沿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沿预定方向观察时,所述变形区的至少上游部分沿上游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除了所述变形区的至少上游部及其邻近部分以外,所述闭合壁的中心主体部水平延伸,当沿预定方向观察时,所述变形区从其下游端往上游方向沿着中心主体部的水平延伸位置水平延伸,然后沿上游方向向上倾斜延伸至其上游端,并且
在所述闭合壁的中心主体部中形成有上升表面,所述上升表面竖直延伸,邻近所述破断起始端部并邻近限定出所述变形区的可破断薄壁线的外侧弧状部和内侧弧状部的上游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盖,其中,
在所述内塞的安装壁上形成朝上的环形台肩面,位于所述环形台肩面下方的安装壁外周面布置在位于环形台肩面上方的外周面的径向外侧,所述盖本体的配合壁配合至所述安装壁的在所述环形台肩面上方的部分,
对应的形状变形部和/或印刷部布置在所述盖本体的配合壁的外周面的至少下部中并布置在所述环形台肩面下方的安装壁外周面上,且在所述盖本体以规定方式安装在所述内塞上情况下,当所述盖本体相对所述内塞旋转时,对应的形状变形部或印刷部之间的相对关系改变,从而清楚表明所述盖本体已相对所述内塞发生了旋转。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39113A JP6128890B2 (ja) | 2013-02-28 | 2013-02-28 | 中栓と蓋本体とから構成された容器蓋 |
JP2013-039113 | 2013-02-28 | ||
JP2013-069609 | 2013-03-28 | ||
JP2013-069608 | 2013-03-28 | ||
JP2013069608A JP6074302B2 (ja) | 2013-03-28 | 2013-03-28 | 中栓と蓋本体とから構成された容器蓋 |
JP2013069609A JP6069069B2 (ja) | 2013-03-28 | 2013-03-28 | 中栓と蓋本体とから構成された容器蓋 |
PCT/JP2014/053253 WO2014132800A1 (ja) | 2013-02-28 | 2014-02-13 | 中栓と蓋本体とから構成された容器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08239A CN105008239A (zh) | 2015-10-28 |
CN105008239B true CN105008239B (zh) | 2017-12-29 |
Family
ID=5142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11248.6A Active CN105008239B (zh) | 2013-02-28 | 2014-02-13 | 由内塞和盖本体组成的容器盖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343826B2 (zh) |
EP (1) | EP2962952B1 (zh) |
KR (1) | KR101943696B1 (zh) |
CN (1) | CN105008239B (zh) |
WO (1) | WO201413280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26472B2 (ja) * | 2016-10-06 | 2018-05-16 | 日本クロージャー株式会社 | 合成樹脂製容器蓋 |
USD900606S1 (en) | 2018-03-02 | 2020-11-03 | Berlin Packaging, Llc | Closure |
USD931101S1 (en) | 2018-03-02 | 2021-09-21 | Berlin Packaging, Llc | Closure |
JP7081986B2 (ja) * | 2018-06-05 | 2022-06-07 | キユーピー株式会社 | 合成樹脂製容器蓋 |
CN112978074A (zh) * | 2019-11-10 | 2021-06-18 | 王志远 | 一种新型啤酒玻璃瓶密封盖及使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21887B2 (ja) | 1993-11-05 | 1996-08-07 | 聖次 西原 | 合成樹脂製のピルファ―プル―フキャップ |
JP3161977B2 (ja) | 1996-08-23 | 2001-04-25 |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 分別廃棄性に優れたキャップ |
JP4156300B2 (ja) | 2002-08-28 | 2008-09-24 | 日本クラウンコルク株式会社 | 分別廃棄性に優れた樹脂キャップ |
JP2005059933A (ja) | 2003-08-19 | 2005-03-10 | Dojji Shokai:Kk | 液体用容器のキャップ構造 |
US8544685B2 (en) | 2009-09-08 | 2013-10-01 | Calibre Closures Llc | Reclosable dispensing closure |
JP5625698B2 (ja) * | 2010-09-30 | 2014-11-19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容器用口栓および容器 |
-
2014
- 2014-02-13 WO PCT/JP2014/053253 patent/WO20141328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2-13 CN CN201480011248.6A patent/CN105008239B/zh active Active
- 2014-02-13 KR KR1020157023664A patent/KR10194369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2-13 EP EP14756423.1A patent/EP2962952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2-13 US US14/763,313 patent/US1034382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368008A1 (en) | 2015-12-24 |
EP2962952A4 (en) | 2016-10-19 |
EP2962952A1 (en) | 2016-01-06 |
EP2962952B1 (en) | 2018-12-19 |
CN105008239A (zh) | 2015-10-28 |
WO2014132800A1 (ja) | 2014-09-04 |
US10343826B2 (en) | 2019-07-09 |
KR101943696B1 (ko) | 2019-01-29 |
KR20150123820A (ko) | 2015-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8239B (zh) | 由内塞和盖本体组成的容器盖 | |
US11814224B2 (en) | Closure with hinge | |
US11332290B2 (en) | Cap for container | |
US7628297B2 (en) | Dispensing closure,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
US20170174398A1 (en) | Closure combination | |
US20120138562A1 (en) | Tamper evident, child resistant container | |
CN106029513A (zh) | 显窃启闭合装置 | |
US20130105482A1 (en) | Child resistant, tamper evident container | |
CN107548374B (zh) | 用于容器的安全胶囊 | |
EA034505B1 (ru) | Крышка | |
WO2003004369A1 (en) | Tamper evidencing closure | |
US8241553B2 (en) | Spice grinders | |
TW202106579A (zh) | 附有刀片之送出容器、固形物質收容容器、及固形物質旋轉切削蓋 | |
CN103097255B (zh) | 用于容器的封闭件 | |
PH12015500366B1 (e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losures and container necks | |
EP2380820B1 (en) | A closure assembly | |
JP6243354B2 (ja) | リフィル容器用注出構造 | |
MXPA06003224A (es) | Combinacion de cierre constituida por una tapa de cierre y una parte de envase. | |
CN202098650U (zh) | 封闭装置 | |
CN102653326B (zh) | 一种防伪瓶盖 | |
WO2013001263A1 (en) | Closure and container with internal ratchet arrangement | |
KR200358309Y1 (ko) | 위조방지용 병뚜껑 | |
RU79876U1 (ru) | Колпачок с поворотной крышкой для укупорки бутылки | |
AU2004202619B2 (en) | A container and closure | |
RU76893U1 (ru) | Колпачок для укупорки бутыло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