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4129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4129B
CN105004129B CN201510079777.6A CN201510079777A CN105004129B CN 105004129 B CN105004129 B CN 105004129B CN 201510079777 A CN201510079777 A CN 201510079777A CN 105004129 B CN105004129 B CN 1050041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isture absorption
metallic plate
dew
moi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97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4129A (zh
Inventor
渡边浩俊
山田三纪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Global Life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04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4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4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4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3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1/14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 F25D2321/142Collect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Removing condense or defrost water characterised by droplet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其能维持箱内食品的鲜度,且良好地控制湿度。具备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利用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调节湿度的后侧空间(101A),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具备使后侧空间(101A)内的水蒸气结露在自身的表面而成为结露水的金属板(113)、通过与冷却后侧空间(101A)的冷气接触相对于上述冷气放出保持的水分的放出部(116a)、以及能向放出部(116a)供给在金属板(113)中产生的结露水地连接金属板(113)与放出部(116a)的吸收部(116b)。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从冰箱的蔬菜中产生的乙烯气体具有促进箱内的其他蔬菜熟成的倾向。因此,进行了分解箱内的乙烯气体,转换为能抑制植物的熟成的二氧化碳的试验。另外,为了提高箱内的密封度,也进行通过由转换而来的二氧化碳充满箱内,减缓箱内的其他蔬菜的熟成的试验。
作为与这些试验相关的技术,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贮藏容器与贮藏容器盖的重合部全部区域具备阻止大气流入与流出的具有弹性与抗菌性的栅栏部件,将贮藏容器内的温度从5℃管理为冰结点附近温度,并且利用兼具高吸湿性与高放湿性的具有抗菌性的吸放湿部件,利用含有从贮藏食品蒸发的水分与在贮藏容器的盖开闭时流入的湿气的暖气将贮藏室内的温度管理为95%RH(相对湿度)以上。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通过一并利用了贮藏食品的呼吸作用的氧透过膜的氧分压作用使环境气体组成低氧浓度化,利用催化剂部件使从贮藏食品发散的乙烯气体分解的结构,通过进一步将贮藏容器的上表面侧的冷却温度设定得比下表面侧低,在贮藏容器内产生适当的对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36113号公报
当箱内的密封度高时,使乙烯气体分解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容易贮存在箱内。但是,由于箱内的密封度高,从植物产生的水分(水蒸气)也容易贮存在箱内。因此,容易在箱内的侧壁等上产生结露。并且,当在箱内的侧壁等上产生结露时,用户必须频繁地进行箱内的清扫。另外,当由结露产生的液体的水(结露水)附着在蔬菜等食品上时,该食品有时候容易劣化。
为了防止箱内的结露,也考虑对箱内的水分(水蒸气)进行吸湿,在箱内设置吸湿部件。但是,由吸湿部件回收的水原样继续贮存。因此,用户等必须定期地排出贮存的水,花费时间与劳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维持箱内食品的鲜度,并且能良好地控制湿度的冰箱。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努力研究的结果,具有以下的发现。即,本发明具备水分吸收放出装置、利用上述水分吸收放出装置调节湿度的贮藏室,上述水分吸收放出装置具备使上述贮藏室内的水分结露在自身表面并成为结露水的高热传导部件、通过与冷却上述贮藏室的冷气接触而将保持的水分相对于上述冷气放出的水分吸收放出部件、能向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供给在上述高热传导部件产生的结露水地连接上述高热传导部件与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的结露水流道。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能保持箱内的食品鲜度,并且能良好地控制湿度的冰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蔬菜室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C部放大图。
图6是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备的下层容器的正面侧观察的上面立体图。
图7是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备的下层容器的背面侧观察的上面立体图。
图8是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所具备的蒸发盒的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9是从图8所示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的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打开图8所示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时的样式的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水分吸收放出部件的放大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后侧空间内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附近的风的流动的图。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下层容器内所具备的隔板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中安装隔板的样式的图。
图15是图14的D-D线剖视图。
图16是分解表示包括对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后侧空间内的乙烯气体进行分解的光催化剂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包括对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后侧空间内的乙烯气体进行分解的光催化剂的部分附近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中收放下层容器的蔬菜室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将下层容器收纳在蔬菜室时的LED基板与玻璃板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蔬菜室的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21是表示向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侧部注入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时的样式的图。
图22是表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中:1—冰箱主体,10—冰箱,100—蔬菜室(贮藏室),101—下层容器(贮藏室),101a—狭缝,101A—后侧空间(贮藏室),101B—前侧空间,102—上层容器,103—隔板,112—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3—金属板(水分吸收放出装置、高热传导部件),116—水分吸收放出部件(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6a—放出部(水分吸收放出装置、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b—吸收部(水分吸收放出装置、结露水流道),116c—通气部(水分吸收放出装置、水分吸收放出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本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主视图。图1所示的冰箱10在冰箱主体1的正面具备冷藏室左门2、冷藏室右门3、制冰室门4a、急速冷冻室门4b、冷冻室门5以及蔬菜室门6。冷藏室左门2利用上铰链7a及下铰链8a,能向纸面跟前方向转动。另外,冷藏室右门3利用上铰链7b及下铰链8b,能向纸面跟前方向转动。即,冷藏室左门2及冷藏室右门3为对开式,在由这些门与冰箱主体1形成的空间形成冷藏室(未图示)。
另外,制冰室门4a、急速冷冻室门4b及冷冻室门5能向纸面跟前方向拉出。并且,在由这些门与冰箱主体1形成的空间分别形成制冰室、急速冷冻室及冷冻室(任一个均未图示)。蔬菜室门6也同样地,能向纸面跟前方向拉出。另外,在由这些门与冰箱主体1构成的空间形成蔬菜室100(参照图2)。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蔬菜室100(贮藏室的一例)的上面立体图。在蔬菜室100中,冰箱主体1(参照图1)的内箱124构成蔬菜室100的壁面(左壁、右壁及底壁),位于蔬菜室100与冷冻室之间的绝热隔壁构成蔬菜室100的上壁。在该蔬菜室100中,下层容器101及上层容器102能在前后方向上自如拉出地收纳。在蔬菜室100的背面侧形成用于在箱外配置压缩机(未图示)等的机械室。因此,就底壁而言,与正面侧相比,在背面侧高。另外,在下层容器101具备玻璃制的隔板103。由此,将下层容器101分为两个区域(正面侧与背面侧)。并且,上层容器102以覆盖下层容器101的两个区域中的背面侧的区域的方式配置。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如上所述,下层容器101的内部由隔板103划分为两个区域、即后侧空间101A与前侧空间101B。隔板103被在下层容器101的内壁对置地设置的一组分隔卡定部104夹持。
如上所述,下层容器101收纳在蔬菜室100内。并且,通过设在下层容器101的侧面的辊(未图示)在形成于构成蔬菜室100的左壁及右壁的内箱124的内壁的引出轨道127内转动,收纳在蔬菜室100内,或从蔬菜室100拉出。另外,当从蔬菜室100内拉出的状态的上层容器102被向蔬菜室100侧推压时,则由形成于内箱124的内壁的引出导轨134支撑。另外,在关闭蔬菜室门6的状态下,由下层容器101的上端缘支撑上层容器102。另外,通过操作设在上层容器102的正面侧的把手106,上层容器101的推入、拉出容易。
在下层容器101的内部的侧壁具备覆盖用于分解后侧空间101A内的乙烯气体并成为二氧化碳的光催化剂的、不使光透过或降低透过率的树脂制遮蔽部件120。该光催化剂参照图16~图19等后述。另外,在下层容器101的内部的背面侧侧壁具备用于将后侧空间101A内的水分(水蒸气)降低为规定量以下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及覆盖其前面的罩110。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详细也参照图8~图12等后述。
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如上所述,上层容器102以覆盖后侧空间101A的方式配置。此时,在上层容器102的正面侧,设在上层容器102的正面侧底面的隔板配合部102a以与隔板103的上端面103a接触或接近的方式配置。另外,可以在隔板配合部102a与隔板103的上端面103a之间形成间隙。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层容器102的正面侧下面未设置衬垫等密封部件,但可以是在局部设置密封部件的结构。
图5是图3的C部放大图。在上层容器102的背面侧,如图5所示,安装于上层容器102的后方下面的密封部件107与下层容器101的后方上部接触。因此,在上层容器102的背面侧,与正面侧相比,空气难以流通。
安装于上层容器102的背面侧下面的密封部件107未安装于上层容器102的左右方向(参照图2)的整个区域,在上层容器102的左端部及右端部稍微具有间隙地安装(也参照图2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上层容器102的背面侧的下面具备密封部件107,提高后侧空间101A内的密封度。但是,如上所述,未在正面侧设置密封部件,并且,在背面侧的左右双方存在未设置密封部件107的部分,因此,后侧空间101A不是完全的密封状态,大致为密封状态。
另外,只要是空气难以从上层容器102与下层容器101的间隙流通的结构,则未必设置密封部件107。例如,可以在上层容器102的下部设置向下方延伸的肋,通过该肋,上层容器102与下层容器101上端的间隙变小。另外,也可以在下层容器101的上部设置向上方延伸的肋,通过该肋,上层容器102下端与下层容器101的间隙变小。
另外,在蔬菜室100的壁面、或位于蔬菜室100与冷冻室之间的绝热隔壁形成冷气的吹出口(未图示)。并且,设有能控制向该吹出口供给冷却蔬菜室100的冷气的冷气供给调整机构(开闭挡板)141(参照图2)。由此,向蔬菜室100吹出的冷气稍微进入后侧空间101A,并且,从正面侧排出。并且,能够防止后侧空间101A内的湿度过度上升,防止在未期望的部位的结露。另外,这一点参照图20进一步详细叙述。另外,冷气供给调整机构141未必设于吹出口。
图6是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所具备的下层容器101的正面侧观察的上面立体图。在下层容器101的左侧内壁设置上述遮蔽部件120、隔板卡定部104。另外,在下层容器101的右侧内壁也设有与设于上述左侧内壁的隔板卡定部104一起夹持隔板103的隔板卡定部(未图示)。另外,在背面侧内壁,以覆盖在图6中未图示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方式设置具有空气能通过的通气部110a、110b(参照图12)的罩110。
另外,形成于罩110的通气部110a、110b由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狭缝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狭缝构成。另外,作为通气部的结构,未限于狭缝,能够采用空气能通过的间隙形状或孔形状等公知的结构。
图7是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所具备的下层容器101的背面侧观察的上面立体图。在下层容器101的背面侧的外部安装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其相对于上下方向具有倾斜。在下层容器101的背面侧的侧壁形成在图7中未图示的开口,以嵌入该开口的方式安装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使后侧空间101A内的水蒸气结露而成为液体的水(结露水),并且,使该液体的水蒸发而成为水蒸气,并排出到后侧空间101A外。参照图8~图12等说明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结构。
图8是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所具备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在安装于下层容器101时,在正面侧配置平板状的金属板113。因此,当将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安装于下层容器101的开口时,金属板113面向后侧空间101A内。利用金属板113,后侧空间101A内的水蒸气结露,得到液体的水(结露水)。框114是能支撑固定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各结构部件的矩形形状的部件。框114的各个边的部分能独立地卸下。
图9是从图8所示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构成为在背面侧配置第二机架115。该第二机架115具备开口(通气口)115a。开口115a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排列多个圆形的孔的结构,但孔的形状或大小、数量等未特别地限定,只要是空气能通过的结构即可。由此,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内部的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参照图10及图11等后述)能与空气接触。另外,优选考虑用户不会从开口115a与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内部直接接触的情况与使外观性良好,设定开口115a的大小或形状。
图10是表示打开图8所示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时的样式的图。如图10所示,金属板113的周围被第一机架151支撑。第一机架151与第二机架115的边界部能互相转动地连接(参照图10中的箭头d)。因此,当以该边界为基点,将第一机架151转动到与第二机架115侧重合的位置时,则在第一机架151的左右以规定间隔设有多个的配合凹部152和与配合凹部152对应的位于第二机架115的左右的配合片153配合。由此,在第一机架151与第二机架115重合的状态下固定它们。另外,使该第一机架151与第二机架115重合地固定的状态的组装品如上所述,利用框114进一步支撑固定周围。
在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上,被夹在金属板113与第二机架115之间地内置平板状的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该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与在下层容器101的背面侧外部流通的冷气接触,将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保持的水分(液体)放出到冷气中。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相对于金属板113具有间隙地对置配置。另外,在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下方一体地设有吸收片部154。吸收片部154的详细参照图12等后述。
图11是图10所示的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放大图。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树脂纤维构成。作为树脂纤维的一例,通过编入PE纤维或PET纤维构成。另外,作为一例的结构,朝向上下方向编入PE纤维。即,PE纤维的纤维方向为上下方向。由此,促进水向上下方向的移动。
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具备与金属板113对置(与金属板113排列地配置)的放出部116a、在组装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时金属板113的下端面接触的吸收部116b。其中,放出部116a与在下层容器101的外部流通的冷气接触。并且,吸收部116b接受在金属板113中产生的结露水,并且将接受的结露水供给到放出部116a。
放出部116a与吸收部116b一体地连接。具体地说,放出部116a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连接于放出部116a的吸收部116b沿正面-背面方向延伸。尤其吸收部116b形成为从放出部116a的下端向正面侧延伸。由此,在使用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组装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时,一义地决定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配置方向,防止错误组装。
另外,放出部116a及吸收部116b可以一体地构成,也可以将构成为不同体的部件互相接触或接近地配置。另外,放出部116a的材料与吸收部116b的材料可以同种,也可以不同种。另外,放出部116a及吸收部116b的延伸方向未必限于上述方向,可以是使放出部116a及吸收部116b在相同方向或不同方向上延伸的结构,也可以分别由平面或曲面的组合构成。
另外,在放出部116a形成狭缝116c。因此,在将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安装于下层容器101时,从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开口115a进入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内的冷气除了接触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也与金属板113接触。由此,冷气也从与面向后侧空间101A的一侧相反侧接触,促进在后侧空间101A内的金属板113上的结露。另外,由于冷气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两面接触,因此,促进结露水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放出。
另外,形成于放出部116a的狭缝116c沿上下方向延伸。由此,较多地确保狭缝的数量,冷气更可靠地与放出部116a的两侧接触。另外,未限于上下方向的狭缝116c,可以是左右方向的狭缝形状、或狭缝形状以外的孔形状等。
参照图12说明利用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后侧空间101A内的水分放出的方法。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后侧空间101A内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附近的空气的流动的图。如上所述,当在下层容器101上安装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时,金属板113面向后侧空间101A。因此,后侧空间101A内的空气如在图12中实线箭头所示,通过形成于罩110的上狭缝110a或下狭缝110b与金属板113接触。
在此,用于冷却蔬菜室100的冷气流向下层容器101的背面侧的外部。因此,该冷气如图12中虚线所示,也流向金属板113的背面侧。因此,金属板113也由该冷气冷却。由此,容易在金属板113上结露,抑制在金属板113以外的部位的结露。并且,在金属板113上结露的水作为水滴117而利用自重流下,并到达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吸收部116b。
到达吸收部116b的水滴117通过毛细管现象在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内部扩散。即,流到吸收部116b的水滴117扩散到吸收部116b的整个区域。并且,扩散的水在与金属板113对置地配置的放出部116a上升,并在放出部116a扩散。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树脂纤维向上下方向编入,因此容易产生水分向上方的扩散。
并且,如上所述,金属板113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放出部116a具有间隙地配置。另外,在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上形成狭缝116c。因此,在金属板113的背面侧流动的冷气包围放出部116a地流动。因此,在放出部116a扩散的水分通过与冷气的接触而促进放出。这样,后侧空间101A内的水分通过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从蔬菜室100输送到构成冷冻循环的热交换器(未图示)。即,在后侧空间101A内的水分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促进水分的放出。
另外,如上所述,在罩110上形成上狭缝110a及下狭缝110b。上狭缝110a具有空气流为上方的倾斜。通过在罩110的上侧设置朝向上方的狭缝110a,在用户打开后侧空间101A内而使用时,难以看见金属板113。由此,提高外观性。
另外,下狭缝110b具有空气流向下方的倾斜。通过在罩110的下侧设有朝向下方的下狭缝110b,在水滴附着到罩110的壁面(面向后侧空间101A的面)并流下时,能抑制流到后侧空间101A的底面。即,在罩110的壁面流下的水滴通过下狭缝110b,到达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吸收部116b。由此,附着到罩110的水滴也由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吸收并放出。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6的上侧在背面侧具有倾斜,下侧在正面侧具有倾斜。因此,能够抑制在罩110的表面流下的水分直接落下到底面,容易进入下狭缝110b。由此,能进一步抑制水分附着到后侧空间101A内的蔬菜等。
另外,在框114的内侧底部设有图示的水接受部114a。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吸收部116b位于水接受部114a的上方。并且,在水接受部114a具备向上方延伸的支撑部155。通过支撑部155从下方支撑吸收部116b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附近,在吸收部116b的下方形成贮存水分的水接受部114a。如上所述,在金属板113滴下的水分被吸收部116b直接吸收,但即使未被吸收部116b吸收的场合,未被吸收的水分也贮存在水接受部114a。
另外,如图10及图11所示,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具有多个比吸收部116b局部地向下方延伸的吸收片部154。该吸收片部154在图12所示的组装状态下,位于框114的内侧底部的水接受部114a的空间内(在图12中未图示)。因此,未由吸收部116b吸收而贮存在水接受部114a的水分被吸收片部154吸收,促进向放出部116a的移动。即,通过该结构,能抑制沿金属板113滴下的水分从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漏出到下层容器101或蔬菜室100内。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下层容器100内所具备的隔板103的立体图。隔板103构成为具备矩形状的树脂制的框部件103a、由框部件103a包围的矩形状的玻璃板103b。通过将框部件103b插入图3等所示的隔板卡定部104,将隔板103支撑固定在下层容器101内。
另外,在框部件103b的左右两侧的下端,朝向背面方向形成凹部103c。因此,在将隔板103插入隔板卡定部104时,决定隔板103的方向(正面侧与背面侧的方向及上下方向的方向)。由此,防止隔板103的错误组装。参照图14及图15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
图1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中安装隔板103的样式的图。隔板103以被夹持在分别设于下层容器104的左右两侧面的、一组隔板卡定部104之间的方式安装。即,通过在该一组隔板卡定部114之间从上方插入隔板104,将隔板104安装于下层容器101内。
图15是图14的D-D线剖视图。如上所述,在隔板103的框部件113b上,朝向背面方向形成凹部103c。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安装隔板103时,以与凹部103c对置的方式,在一组隔板卡定部104的内部形成凸面104a。通过这样,在安装隔板103时,能够防止使正面侧与背面侧相反地安装隔板103。另外,防止隔板103相对于隔板卡定部104,上下方向及正面-背面方向相反地插入。
另外,隔板103的结构未限定于具有凹部103c的结构。因此,例如通过使框部件103a的左右或前后的至少任一个为非对称或异形的形状,能防止隔板103错误组装。
另外,在框部件103a的侧面(与由一组隔板卡定部104夹持的下层容器101的内壁对置的面),以随着朝向下方,隔板103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形成倾斜。另一方面,在由一组隔板卡定部104夹持的下层容器101的内壁,与所插入的框部件103a的宽度对应地,以越朝向下方,下层容器10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越窄的方式形成倾斜。通过这些结构,在使隔板103以上下相反的状态组装到下层容器101的情况,由于隔板103的宽度越向上侧越宽,因此,无法在比下层容器101的规定高度位置靠下方组装隔板103。由此,能防止隔板103的上下的错误组装。
图16是分解地表示包括分解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后侧空间101A内的乙烯气体的光催化剂的部分地表示的立体图。如上所述,在下层容器101的内壁安装不使光透过、或降低了透过率的遮蔽部件120。如图16所示,该遮蔽部件120以覆盖形成于下层容器101的壁面的狭缝101a的方式安装。另外,从更可靠地确保下层容器101的强度的观点来看,优选形成狭缝101a,也可以不设置狭缝101a地形成开口。
另一方面,以嵌入狭缝101a的外侧(左侧)的外框156的方式,配置玻璃板122。在该玻璃板122上,在面向后侧空间101A的一侧(右侧)涂敷氧化钛等光催化剂材料。并且,以覆盖玻璃板122的方式配置光透过性的树脂部件121。该树脂部件121利用螺钉或卡定爪等连结部件123固定于下层容器101的外壁。
图17是表示包括分解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后侧空间101A内的乙烯气体的光催化剂的部分的附近的剖视图。遮蔽部件120相对于下层容器101的内壁,以其长度方向面向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装,但并未限定于此,可以以长度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方式安装。
另外,在遮蔽部件120的正面侧的端部与背面侧的端部形成气体流通部120a。另外,在遮蔽罩120与狭缝101a之间形成间隙。即,在遮蔽罩120与配置于狭缝101a的外侧(左侧)的玻璃板122(在图17中未图示,参照图16)之间形成间隙。通过这样,后侧空间101A内的空气能通过该间隙,到达涂敷了光催化剂的玻璃板122。
另外,在图17中,气体流通部120a分别设在正面侧的端部与背面侧的端部的上下两处,但并未限定于此,可以是在正面侧的端部与背面侧的端部的至少任一方设在一处。另外,除了正面侧的端部与背面侧的端部以外,可以在遮蔽部件120的与后部空间101A对置的面设置气体流通部120a。
图1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中,收纳下层容器101的蔬菜室100的立体图。在构成蔬菜室100的壁面的内箱124的左侧的内壁配置覆盖LED基板126(在图18中未图示,参照图19)的LED罩125。该LED罩125由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与上述遮蔽罩120相同,以其长度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装。在LED基板126上安装LED(未图示),通过在LED上施加电压,LED发光。另外,在图18中未图示,LED基板126通过从内箱124的外侧安装收纳部件128,防止与后述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接触。
另外,如上所述,在内箱124的内部形成能滑动地支撑下层容器101的端部的引出导轨127、能滑动地支撑上层容器102的端部的引出导轨134。并且,通过在引出导轨127的下方配置LED基板126等,能有效利用位于引出导轨127的下方的死空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引出导轨127在内箱124面的上下方向位于靠上方的情况下,在引出导轨127的下方配置LED基板126等,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在引出导轨127在内箱124面的上下方向位于靠下方的情况下,在引出导轨127的上方配置LED基板126等。通过该结构,能有效利用引出导轨的下方或上方的死空间。
图19是表示将下层容器101收纳在蔬菜室100时的LED基板126与玻璃板122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图。当将下层容器101收纳在内箱124内时,安装于下层容器101的光催化剂等与安装于内箱124的LED基板126对置。即,下层容器101以LED罩125与树脂部件121对置的方式收纳在内箱124中。
如上所述,LED罩125及树脂部件121任一个都由光透过性的材料构成。因此,从LED基板上的LED发出的光透过LED罩125及树脂部件121,到达涂敷了光催化剂的玻璃板122。到达玻璃板122的光透过玻璃板122,照射到涂敷在后侧空间101A侧的光催化剂。由此,光催化剂活性化,将后侧空间101A内的空气所含的乙烯气体分解为二氧化碳,维持蔬菜等的鲜度,或抑制鲜度下降。
另外,在与LED对置的位置安装抑制光透过的遮蔽部件120,因此,能抑制透过狭缝101a的光照射到后侧空间101A内的蔬菜等。由此,抑制对蔬菜等的光照射引起的蔬菜等的成长。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蔬菜室100的空气的流动的图。在图20中,空气作为一例如以粗实线所示那样流动。具体地说,空气通过设在右上背面侧的吹出口(冷气供给调整机构141)流入蔬菜室100内。并且,流入的空气通过设在左下正面侧的吸入口(未图示),从蔬菜室100输送到构成冷冻循环的热交换器(未图示)。
另外,吹出口、吸入口及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6的相对的配置未限于图示的例子,但优选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6配置在吹出口附近。例如,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6可以设在构成下层容器101的后侧空间101A的左壁、右壁、底壁的任一个、或隔板103上。另外,在利用上层容器102覆盖前侧空间101B上方而成为比较气密的空间的情况下,在下层容器101的前壁配置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6。
在此,从吹出口流入蔬菜室100的冷气是低温。因此,由于该影响,构成在吹出口附近比较气密的后侧空间101A(或前侧空间101B)的下层容器101或上层容器102的壁面为容易结露的条件。因此,只要在吹出口附近配置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6,则能够吸收容易通过过冷却而结露的后侧空间101A(或前侧空间101B)的位置的水分,因此可提高水分的吸收放出的效率。
如上所述,在上层容器102的背面侧下面固定密封部件107(参照图5等)。因此,在形成于上层容器102、下层容器101、隔板103之间的空间(即后侧空间101A)中,比较提高气密性。但是,如果气密性高,则由于从室内的蔬菜等产生的水蒸气等,室内的湿度容易上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在上层容器102的背面侧下面的密封部件107未在上层容器102的下面的左右方向的全部区域延伸,设置未设于左右两端的部位。
由此,来自吹出口的冷气从冷气的吹出口附近的未设有密封部件107的部分进入后侧空间101A。在此,在后侧空间101A的正面侧,未在隔板103与其上的上层容器102之间设置密封部件。因此,在正面侧,与背面侧相比,冷气比较容易通过。另外,在上层容器102的右壁及左壁与下层容器101之间、以及上层容器102的底面角部附近与下层容器101之间分别形成间隙。
在这些结构中,从蔬菜室100的背面上侧吹出的冷气从作为冷气的吹出位置的前方的上层容器102的右侧底面角部附近流入后侧空间101A内。流入后侧空间101A的冷气从下层容器101的右壁上端附近贯通到后侧空间101A的外侧,从后方在上层容器102或下层容器101的右壁与内箱124的右壁之间向前方流,从前方的吸入口朝向热交换器(未图示)。
在此,将后侧空间101A内的乙烯气体分解为二氧化碳的光催化剂设在离开吹出口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吹出口配置在蔬菜室100的右侧后方,并且,光催化剂配置在蔬菜室100的左侧壁面。离开吹出口的位置的温度比吹出口附近的位置的温度高。因此,在后侧区间101A,置于温度高的场所的蔬菜与置于温度低的场所的蔬菜相比,比较容易放出乙烯气体。因此,通过在这种温度比较高的场所安装光催化剂,能更有效地分解乙烯气体。
图21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侧部注入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时的样式的图。图21是冰箱10的侧视图,但为了说明方便,省略冰箱主体1的外壁(外箱)而表示。在冰箱10的侧面设有由氨基甲酸乙酯构成的绝热材料130。
构成绝热材料130的氨基甲酸乙酯通过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固化而形成。具体地说,在使冰箱10的正面侧铅垂向下倒的状态下,从形成在冰箱10的背面侧且使填充发泡了硬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空间与外部连通的注入口131向该空间内注入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此时,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向图21所示的虚线箭头的方向注入。因此,从注入口131注入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向铅垂下方(朝向冰箱10的正面侧)流入。这样,在上述空间内部逐渐蓄积氨基甲酸乙酯泡沫。
在注入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期间,上述空间内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界面(液面)逐渐上升。在此,收纳LED基板126的收纳部件128面向上述空间,并安装于内箱124。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LED基板126的收纳部件128避开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注入口131的前后方向的投影位置地配置。因此,在注入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时,抑制收纳LED基板126的收纳部件128阻碍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流动。因此,能没有遗漏充分地进行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填充发泡直到收纳部件128的上侧(背面侧)。
另外,在填充发泡了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硬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空间,作为绝热材料130配置真空绝热材料。一般的真空绝热材料通过用外包材料覆盖玻璃棉或树脂等纤维层叠体,在减压状态下密封外包材料内部而构成。因此,绝热性能具有比氨基甲酸乙酯泡沫高的倾向。另外,真空绝热材料是高绝热性能,因此,通过并用真空绝热材料与氨基甲酸乙酯泡沫,与单独使用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情况相比,能减少绝热材料的厚度及填充量。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收纳LED基板126的收纳部件128对置的位置配置真空绝热材料。由此,在收纳部件128附近,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厚度比其他部分薄(即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的流动空间比其他部分窄,但是),但是,能通过真空绝热材料抑制绝热性能下降。
图22是表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从正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构成为金属板113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对置。但是,在对于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主视中,在左右配置金属板113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具体地说,如图22所示,金属板113面向后侧空间101A配置于下层容器101的内侧背面的右侧。
图23是表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的水分吸收放出装置112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后视图。如图23所示,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面向下层容器101的外侧,配置于下层容器101的外侧背面的右侧。
在主视中左右配置的金属板113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通过对后侧空间101A的内外进行连通的结露水流道(未图示)连接。因此,在金属板113的表面产生的水滴117(参照图12)通过该结露水流道,到达安装于后侧空间101A的外壁的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并且,到达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结露水在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内扩散,并释放到在外部流通的冷气中。即使这样,也能良好地调节上述后侧空间101A内的湿度。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未限定于上述内容。因此,本发明包括多种变形例。即,上述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容易明白而详细说明,未必包括所说明的全部结构。
例如,作为使后侧空间101A内的水分结露而成为结露水的高热传导部件,在上述例子中使用金属板(例如铝、铁、不锈钢等),但可以是金属板以外的材料。例如列举树脂材料等。高热传导部件的形状也未限定于平板状,可以是任意形状。
另外,例如作为将保持的水分(结露水)放出到冷气中的水分吸收放出部件,在上述例子中使用树脂纤维,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能够使多孔质的材料、海绵等为期望的形状而适用。但是,通常如果使水分吸收放出部件的厚度厚,则保水量增加,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吸收或放出水分。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金属板113与构成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的吸收部件116b接触地配置,但也可以不接触。即,只要向吸收部116b供给金属板113的表面的结露水,则可以是任意形式。
另外,为了在金属板113的表面产生的结露水利用自重流下,金属板113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倾斜地配置,但该倾斜的程度可以是某种程度。即,如果总体上考虑安装场所与倾斜,则优选如图示那样安装,但例如可以安装于铅垂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以90°倾斜)。另外,金属板113的安装位置也未限定于图示的场所。
另外,优选在金属板113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之间如上那样设有规定的间隙,但其间隙的程度可以是任意的。通常间隙越大,越能更充分地放出水分。另外,通过相对于金属板113使更充分的量的冷气接触,能更充分地冷却金属板113,促进向后侧空间101A内的金属板113的表面的结露。另外,即使没有间隙,由于冷气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接触,因此能冷却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并列地配置的金属板113,在金属板113的表面产生结露。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金属板113及水分吸收放出部件116任一个都为平板状,这些形状优选平板状,但未限于平板状。另外,这些部件对置或左右地配置,但配置方式未限定于此。
另外,作为隔板103,在上述例子中使用玻璃,但可以是玻璃以外的材料。例如,列举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即,隔板103只要由具有规定的刚性的材料构成即可。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调节湿度的贮藏室列举蔬菜室100,但可以是其他贮藏室。
除此之外,能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能在某实施方式的结构上添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也能对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结构的追加、删除、置换等。

Claims (9)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备贮藏室、相对于上述贮藏室前后移动自如的容器、设于上述容器并通过分解上述容器内的乙烯气体而产生碳酸气体的催化剂,
通过冷却上述贮藏室的冷气与上述容器的外表面接触而使上述容器内的水分结露在自身的表面的金属板或树脂材料;
使在上述金属板或树脂材料结露了的结露水向上述容器外扩散的水分吸收放出部件;以及
连通上述容器的内外而能使在上述金属板或树脂材料结露了的结露水到达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的结露水流道,
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具备:
在上述容器的外部流通的冷气所接触的放出部;以及
接受在上述金属板或树脂材料结露了的结露水并将所接受的上述结露水供给至上述放出部的吸收部,
上述放出部与上述吸收部由树脂纤维构成,上述结露水利用毛细管现象扩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出部与上述吸收部一体地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放出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上述吸收部在正面-背面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放出部的背面侧配置机架,上述机架具备多个通气口。
5.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
具备水分吸收放出装置、以及具有上述水分吸收放出装置的贮藏室,
上述水分吸收放出装置具备:
使上述贮藏室内的水分结露在自身表面并成为结露水的金属板;
通过与冷却上述贮藏室的冷气接触而将保持的水分相对于上述冷气放出的水分吸收放出部件;以及
能向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供给在上述金属板产生的结露水地连接上述金属板与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的结露水流道,
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具备:
与上述贮藏室的冷气所接触的放出部;以及
接受在上述金属板结露了的结露水并将所接受的上述结露水供给至上述放出部的吸收部,
上述放出部与上述吸收部由树脂纤维构成,上述结露水利用毛细管现象扩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板及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都是平板状,
上述金属板与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对置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板与水分吸收放出部件具有规定间隙地对置配置,
以上述冷气与上述金属板面向上述贮藏室的一侧的相反侧接触的方式配置上述金属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板为了在表面产生的结露水利用自重流下,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倾斜地配置,
上述结露水流道构成为,接受从上述金属板流下的结露水,并向上述水分吸收放出部件供给所接受的结露水。
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板由具备通气部的罩覆盖并安装于上述贮藏室内。
CN201510079777.6A 2014-04-17 2015-02-13 冰箱 Active CN105004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5098 2014-04-17
JP2014085098A JP6100198B2 (ja) 2014-04-17 2014-04-17 冷蔵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4129A CN105004129A (zh) 2015-10-28
CN105004129B true CN105004129B (zh) 2018-01-19

Family

ID=5437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9777.6A Active CN105004129B (zh) 2014-04-17 2015-02-13 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00198B2 (zh)
KR (1) KR101723470B1 (zh)
CN (1) CN10500412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7758B2 (ja) * 1992-04-01 1997-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鮮度保持用の恒湿装置
JPH07174455A (ja) * 1993-12-20 1995-07-14 Hitachi Ltd 冷凍冷蔵庫
JPH08136113A (ja) * 1994-11-07 1996-05-31 Hitachi Ltd 冷蔵庫
JPH09126631A (ja) * 1995-10-30 1997-05-16 Hitachi Ltd 冷凍冷蔵庫
JPH10332259A (ja) * 1997-05-29 1998-12-15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H11164650A (ja) * 1997-12-05 1999-06-22 Sharp Corp 青果物の代謝ガス除去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備えた冷蔵庫
JP3582636B2 (ja) * 1998-11-09 2004-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07278569A (ja) * 2006-04-05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JP5315603B2 (ja) * 2006-09-29 2013-10-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0139183A (ja) * 2008-12-12 2010-06-24 Toshiba Corp 冷蔵庫
JP2011017472A (ja) * 2009-07-08 2011-01-2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JP5490614B2 (ja) * 2010-06-04 2014-05-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50120272A (ko) 2015-10-27
KR101723470B1 (ko) 2017-04-05
CN105004129A (zh) 2015-10-28
JP6100198B2 (ja) 2017-03-22
JP2015206465A (ja) 2015-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1068B1 (ja) 冷蔵庫
US8707617B2 (en) Greenhouse and forced greenhous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EP3400789A1 (en) Greenhouse and forced greenhous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6568266A (zh) 冰箱
KR20140121536A (ko) 냉장고
CN106546053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5042982B (zh) 冰箱
CN106524644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9484927U (zh) 功能性片材
CN105004129B (zh) 冰箱
JP6557711B2 (ja) 冷蔵庫
CN107128606B (zh) 新鲜中药材储藏装置
KR20130081976A (ko) 저온저장고의 구조 시스템
JP6227472B2 (ja) 冷蔵庫
CN105020957B (zh) 冰箱
CN106766623A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
JP2017089977A (ja) 冷蔵庫
CN106322903B (zh) 冰箱
CN206291614U (zh)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储物容器
CN105004130B (zh) 冰箱
JP2015206467A (ja) 冷蔵庫
CA2592674A1 (en) Greenhouse and forced greenhouse climat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JP2016035334A (ja) 冷蔵庫
JP2017015342A (ja) 冷蔵庫
CN106066111A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Global Living Progra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