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7385A -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饲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饲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7385A
CN104957385A CN201510281809.0A CN201510281809A CN104957385A CN 104957385 A CN104957385 A CN 104957385A CN 201510281809 A CN201510281809 A CN 201510281809A CN 104957385 A CN104957385 A CN 104957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ix monogolica
feed
fermentation
salix
mixed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818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海�
薛树媛
李长青
王超
郭天龙
田丰
李占斌
李满双
徐元庆
张海鹰
阿拉腾苏和
王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5102818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73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7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73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制备而成的饲料:沙柳30-70、玉米3-20、糖蜜2-10、混合草2-8、0.2%预混料0.1-2、盐0.2-0.8、菌制剂0.1-0.5;以及进一步还可以包括麸皮8-25、尿素0.01-1.5、土豆渣3-15或石粉0.2-0.6;制备工艺包括:沙柳刈割平茬;切断加工;揉丝粉碎;混合原料;添加菌液;添加水分;检查含水量,搅拌均匀;包装贮存;7~10天后饲喂;本发明解决了沙柳在畜牧业领域应用的难题,它使沙柳的消化率、利用率、转化率、适口性均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沙柳中的有害物质单宁分解,使饲料的适口性明显提升,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显著的增产和改善肉、奶品质的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饲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刍动物饲料加工及养殖场的饲喂方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饲喂方法。
背景技术
沙柳(Salix psammophila)是一种沙生灌木,主要生长于沙漠地带,也是极少数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是固沙造林树种,是“三北防护林”的首选之一,是中国沙荒地区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之一。沙柳这种沙生灌木还能像割韭菜一样,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习性,三年成材,越砍越旺,这是沙柳的本性。可是,成才的沙柳,连续5年不砍伐的话,就会成为枯枝而失去生命力。在内蒙古有丰富的沙柳林资源,饲料短缺的初春季节,牛、羊、骆驼等有采食刚发芽的沙柳枝条的习惯,而到了夏秋季节,由于沙柳中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单宁含量增高,使得沙柳的适口性和消化性下降,并且其它牧草资源丰富,家畜不再采食沙柳。长期以来,成才的沙柳枝条被砍伐后,主要用作于造纸工业、人造板工业以及当地居民作为燃料来使用。由于沙柳生长区域基本都是在人烟稀少的沙区地带,交通不发达,而燃料油的价格不断上涨,运输成本升高,对沙柳的平茬越来越少;再加上牧区人力资源有限,近几年,沙柳的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在一些沙区地带,由于不能实现三-五年平茬一次,使得沙柳大片死亡,沙柳的这种防风固沙作用渐渐消失。经过处理,沙柳资源作为家畜饲料来利用,代替一部分粗饲料,在广阔的荒漠地区,既可以实现就地取材,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牧民经济收入;从环境保护、防风固沙的角度来考虑,沙柳的开发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沙柳作为沙漠植物,旱生落叶灌木,是广泛分布于北方沙漠地区的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树种,含有蛋白质、纤维素、无氮浸出物、钙、磷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是极具开发潜力的非常规粗饲料资源。但是,由于沙柳含有较高的粗纤维和次生代谢产物(如单宁),影响其适口性,牛羊很少采食。如果能将沙柳通过发酵转变为能够被反刍动物利用的新型发酵饲料,将对促进草地生态治理和解决粗饲料资源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沙柳的研究只停留在营养成分的测定,而对沙柳进行发酵处理的研究鲜有报道。多年来,人们从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对沙柳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其加工利用方面研究很少,尤其是调制发酵饲料,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的研究报道,其潜在的饲用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和开发利用。本试验结合实际,针对沙柳混合发酵的发酵品质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贮藏时间对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发 酵品质的影响,并探讨适合于沙柳成功发酵的综合调控技术,为获得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饲喂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沙生灌木为主要原料的饲料,是一种适用于后备羊和育肥羊的新型发酵饲料组合物配方、制备工艺及饲喂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制备而成的饲料:沙柳30-70、玉米3-20、糖蜜2-10、混合草2-8、0.2%预混料0.1-2、盐0.2-0.8、菌制剂0.1-0.5;所述组合物优选为以下重量份组分:沙柳45-55、玉米8-12、糖蜜4-6、混合草4-6、0.2%预混料0.5-1、盐0.3-0.6、菌制剂0.2-0.4;
所述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麸皮8-25;优选为:麸皮16-20;
所述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尿素0.01-1.5;优选为:尿素0.6-1.2;
所述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土豆渣3-15;优选为:土豆渣5-10;
所述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石粉0.2-0.6;优选为:石粉0.4;
所述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复合菌制剂0.1-0.5;优选为:复合菌制剂0.3。所述菌制剂为,由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构成,可通过市场购买,如由内蒙古奥德威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由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细菌生长促进剂及载体等多种成分组成,活菌数≥5×107CFU/g。
本发明中,所述沙柳来源于沙漠沙荒地区的原生植物;
所述混合草包括:狼针草所占重量份比例为55左右,如40-70;羊草所占重量份比例为35左右,如20-50;蒿草所占重量份比例为10左右,如5-15.
所述0.2%预混料是由不同类的多种添加剂按一定配比制作而成的匀质混和物,0.2%预混料可通过市场购买,如由内蒙古蒙泰大地生物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购买;
所述饲料添加的石粉是精选自然界中优质方解石为原料,严格加工而成,为动物生长提供必须的钙源,可从市场购买。
所述本发明中的原料均可从市场直接能获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沙柳刈割平茬;切断加工;揉丝粉碎;混合原料;添加菌液;添加水分;检查含水量,搅拌均匀;包装贮存;7~10天后饲喂;
所述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50%~55%。
所述步骤中,优选选择生长3~5年以上、宜于机械化操作未经平茬的沙柳地进行平茬,并留5~8cm的茬高;收割后用机械进行揉碎、粉碎成长度3~5cm、粗细度0.5~2mm的粉状或丝状原料堆积备用;根据育成羊营养要求量,配以玉米粉、糖蜜、精饲料、矿物质混合后 再发酵饲喂,具体是指根据育成羊营养要求量,配以玉米粉、糖蜜、马铃薯淀粉渣、棉粕、葵粕、麸皮、石粉混合发酵后再饲喂。
发酵包装方法:
1.包装采用袋装法:各种原料及粉碎后的沙柳按照比例称量好,最新国家公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为依据,从中选择微生物作成微生物菌剂;使用时微生物菌剂加水活化,均匀喷洒到混合物中,最后添加水调成的原料为含水量50%~55%的混合物,将调制好的原料装入青贮储存袋,如1.3米长0.6米宽的塑料袋中,抽真空,扎口密封,整齐堆放在15℃~20℃的洁净场所,避光避风保存,7~10天后即发酵制成。
2.采用窖装发酵和地面发酵法:将粉碎好的沙柳与玉米粉、糖蜜、精饲料等多种原料、活化后菌制剂及水混合均匀后,平铺在水泥地面上或填入青贮窖中,边填料边压实,直到超过青贮窖边缘10厘米左右,上面盖上塑料膜,排挤空气后盖土密封;7~10天后即发酵制成。
3.另外还有窖贮法、地面贮存法等,操作方法与装袋法相似,但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发酵贮存,都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1)原料中要有足够的、可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糖分;本发明加玉米面、糖蜜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糖分;
2)发酵原料中的水分要适宜,不可过高或过低;。
3)贮存时必须将原料压实,并排净空气,制造厌氧条件;
4)发酵未成功之前不得开袋观察。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一是确定了通过发酵技术处理,使得原本不被采食的沙柳可以作为饲料来利用;二是确定了以沙柳为主要原料的混合发酵饲料制备工艺;三是确定了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的发酵条件;四是制订了沙柳混合饲料的发酵饲喂方法。
2.经过对沙柳成分的分析可知,沙柳中粗蛋白质含量为6.0%,粗脂肪含量为5.9%,酸性洗涤性纤维含量为33.7%,中性洗涤性纤维含量为52.7%,总的可消化营养能为9.42MJ/Kg。因反刍动物具有体积巨大的瘤胃和网胃,可以使摄食到的饲料长时间在胃内停留,利于营养物质含量低的一些饲料在瘤胃内得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根据反刍动物这种消化系统的特殊性,因此将沙柳做适当处理后,用作于反刍动物饲料。
对沙柳进行了发酵加工,通过处理后,沙柳中的部分纤维素和大部分的单宁被降解,提高了沙柳的消化率、利用率、转化率及适口性,使目前不能有效利用的沙柳成为绿色的优质发酵饲料,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本发明沙柳发酵饲料是一种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与物理加工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沙柳低水分转化分解技术制成的饲料。本发明制备工艺很好地解决了沙柳在畜牧业领域应用的难题,使沙柳的利用率大大提高。通过发酵技术处理使沙柳的消化率、利用率、转化率、适口性均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利用微生物及发酵技术将沙柳中的有害物质单宁分解,使适口性得到提升;而且,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出芳香气味,家畜更容易采食,使家畜对饲料的 适口性明显提升,由拒绝采食到完全采食,在沙柳饲料化利用过程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家畜表现为采食速度明显加快、剩料很少。经发酵加工处理的沙柳饲料可食率达到100%,可利用营养成分利用率提高30%以上,经饲养实验,该饲料对后备羊和育肥羊的增重、增肉率均有显著的提高。实践证明,用沙柳发酵饲料来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具有显著的增产及改善肉、奶品质的功效。
4.低水分发酵:沙柳发酵饲料采用了微生物半干发酵法,水分含量只有50~55%。
5.发酵速度快:一般青贮或微贮发酵至少需要30天以上,而沙柳发酵饲料中添加了糖蜜、玉米含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原料和微生物制剂,由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作为乳酸菌的良好增殖基质,可以促进乳酸菌的快速增殖,使得发酵速度非常快:这种饲料在秋天收获季节只需贮存5-7天,冬季在10℃以上的条件下15天即可完成发酵。
6.消化率、适口性均得到明显提高:分别采发酵前后的沙柳样本,利用体外模拟瘤胃对其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经发酵后的沙柳饲料的粗蛋白质、粗脂肪、产气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均有提高。
在提高消化率和营养成分的同时,明显的改善了适口性,口味醇香,家畜采食速度快,采食率达到100%。沙柳发酵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一般牧草,略低于羊草,在饲养中完全可以代替牧草饲喂。家畜饲喂沙柳发酵饲料后,不仅增肉、增奶率都有显著的提高,而且还节约了饲草并减少精料的用量。
7.具有生态效益:通过对沙柳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沙柳的平茬复壮,可使灌木生长更加旺盛,有效地发挥沙柳的防风固沙作用,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30、玉米3、糖蜜2、混合草2、0.2%预混料0.1、盐0.2、菌制剂0.1;
制备方法:选择生长3~5年以上、宜于机械化操作未经平茬的沙柳地进行平茬,并留5~8cm的茬高;收割后用机械进行揉碎、粉碎成长度3~5cm、粗细度0.5~2mm的粉状或丝状原料堆积备用;混合上述原料;添加菌液;添加水分;检查含水量为50%~55%的混合物,搅拌均匀;采用袋装法包装贮存;将调制好的原料装入青贮储存袋中,抽真空,扎口密封,整齐堆放在15℃~20℃的洁净场所,避光避风保存,7~10天后即发酵制成。
实施例2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70、玉米0、糖蜜10、混合草8、0.2%预混料2、盐0.8、菌制剂0.5;
制备方法: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在于采用窖装发酵或地面发酵法: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平铺在水泥地面上或填入青贮窖中,边填料边压实,直到超过青贮窖边缘10厘米左右,上面盖上塑料膜,排挤空气后盖土密封;7~10天后即发酵制成。
实施例3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55、玉米12、糖蜜6、混合草6、0.2%预混料1、盐0.6、菌制剂0.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50玉米10、糖蜜5、混合草5、0.2%预混料0.8、盐0.4、菌制剂0.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50玉米10、糖蜜5、混合草5、0.2%预混料0.8、盐0.4、菌制剂0.3;麸皮1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kg)制备而成:沙柳55、玉米12、糖蜜6、混合草6、0.2%预混料1、盐0.6、菌制剂0.4;麸皮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70、玉米0、糖蜜10、混合草8、0.2%预混料2、盐0.8、菌制剂0.5;麸皮2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30、玉米3、糖蜜2、混合草2、0.2%预混料0.1、盐0.2、菌制剂0.1、尿素0.8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70、玉米0、糖 蜜10、混合草8、0.2%预混料2、盐0.8、菌制剂0.5、尿素0.0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55、玉米12、糖蜜6、混合草6、0.2%预混料1、盐0.6、菌制剂0.4、尿素1.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30、玉米3、糖蜜2、混合草2、0.2%预混料0.1、盐0.2、菌制剂0.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以下组分(干重kg)制备而成:沙柳70、玉米0、糖蜜10、混合草8、0.2%预混料2、盐0.8、菌制剂0.5;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本发明利用沙柳为主要原料的特有的八种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实施例13
配方1(干物质中的含量):
制备方法如下:
1、沙柳收割:选择树龄3-5年以上、宜于机械化操作未经平茬的沙柳地,按照林业部门的规定进行平茬,并留5~8cm的茬高。收割后立即运回生产加工点。
2、沙柳揉碎:沙柳枝条原料收回后,用专用机械进行揉碎及粉碎,要求喂牛的原料应粉碎成长度不大于5cm、粗细度不大于2mm的丝状或粉状料,粉碎好的料堆积成适当大小的 堆备用。
3、微生物处理 
①原材料的准备:事先应准备好下列用品:微生物菌制剂;配料中的玉米面、麸皮、尿素、糖蜜、土豆渣、混合牧草等其他原料;足够量水;调制产品所用的平茬机、揉丝机、搅拌机、抽真空机、封口机。
②菌剂的活化:根据配方要求称量好菌制剂,加入自来水充分搅拌,放置活化一小时以上。
③拌菌液与原料湿度的调制:粉碎好的沙柳及配方所有原料中,用喷雾器边均匀地喷入菌液,边加入清水,边搅拌,使原料中的含菌量及含水量均匀分布,最后调成原料含水量50%~55%。
④装袋、入窖或地面发酵:将调制好的混合原料立即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专用袋中,用真空机抽出空气,扎口密封保存。
窖入发酵和地面发酵法:将粉碎好的原料平铺在地面上每层20~25cm,再将经活化并稀释好的菌液和水均匀喷洒在上面,使水分含量控制在50~55%,压实,如此操作直到装满,上面盖上塑料膜,排出空气后盖土密封。
⑤发酵及保存:将密封好的原料袋整齐堆放在10~15℃以上的洁净场所,避光避风保存。视环境温度7~10天后发酵完成。
⑥饲喂方法:后备羊和育肥羊每天1公斤沙柳发酵饲料代替原饲喂的粗饲料,开始精饲料量不变,按照常规的饲喂方法给饲,自由饮水。饲喂1个月后可适当减少精料用量。待饲喂习惯后,可根据家畜的喜好适当增加沙柳发酵饲料的用量。
饲喂沙柳开始时有的家畜可能不习惯,需要适应几天,逐渐加大饲喂量,第1天加500克,以后按每天100克的量增加,5天后加到正常饲喂量。
注意几点:1.沙柳发酵饲料开袋后要在三天之内喂完,每次取料后要将袋子扎好,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2.沙柳发酵饲料如果结冰,要解冻后再喂。3.要注意观察沙柳发酵饲料的质量情况,发现有结块、霉变的要立即停止饲喂。另外可采用窖贮法、地面贮存法,操作方法与装袋法相似。
实施例14
配方2(干物质中的含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5
配方(干物质中的含量)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6
配方4(干物质中的含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7
配方5(干物质中的含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8
配方6(干物质中的含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实施例19
配方7(干物质中的含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实施例20
配方8(干物质中的含量):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3。
实施例21
本发明研究了贮藏时间对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针对沙柳混合发酵的发酵品质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贮藏时间对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并探讨适合于沙柳成功发酵的综合调控技术,为获得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为主要菌种,按沙柳不同的添加比例36%和67%的比例调制成两组混合发酵饲料,分别用FF1和FF2表示。考察发酵饲料在贮藏1、3、5、7、10、12、15、22、30、45和60天时,发酵饲料的感官品质,pH值、有机酸含量及组成、氨态氮/总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FF1和FF2组感官品质无明显变化,均属于优良发酵饲料;经过60天的贮存,DM显著降低(P<0.05),FF1和FF2干物质含量分别降低了9.82%和11.74%;pH值显著性下降(P<0.05),FF1组和FF2组的pH值分别为4.31和4.07;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性增加(P<0.05),贮存60天时FF1组和FF2组的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分别达到干物质基础的2.33g/kg和2.34g/kg、2.16g/kg和2.10g/kg;FF1组和FF2组分别在贮存15天和45天后检测到丙酸,且增长缓慢;整个发酵过程中均未检测到丁酸;FF1组和FF2组的氨态氮/总氮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先升高后降低,FF1组和FF2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 0.05)。综上所述,按沙柳不同添加比例调制的两种发酵饲料配方,经发酵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的发酵品质。综合感官评定和发酵品质指标,FF2组的发酵效果与FF1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pH值和发酵产物逐渐趋于稳定,具有良好的保存性,且均属于品质良好的发酵饲料。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发酵原料:沙柳、玉米粉、糖蜜、土豆渣、混合草、预混料、石粉、食盐。
复合菌制剂:市场购买,由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构成。
1.2发酵饲料的调制
在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新鲜收割的沙柳利用揉丝机揉丝为3~4厘米的丝段,按沙柳不同添加比例分为2组,分别用FF1和FF2表示(见表1)。将活化的复合菌制剂均匀喷洒到混合好的原料中,然后以每袋500g装入聚乙烯真空袋中,用真空封口机抽真空并封口,室温(白天15~24℃,夜间-2~13℃)下避光存放。贮藏1、3、5、7、10、12、15、22、30、45和60天时开封,每个取样时间重复处理3袋,进行相关指标分析。
表1 发酵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
注:①土豆渣若为干粉末,按照9.84%添加。②每千克预混料中含有:维生素A1000KIU, 维生素D3500KIU,维生素E 2000IU,烟酸1000mg,铜4.5g,铁6g,锰4g,锌8g,碘80mg,钴40mg。③营养水平均为计算值。
1.3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发酵饲料的感官评定
依据农业部《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从色泽、气味、质地和霉变等方面对发酵饲料进行感官评定。
1.3.2发酵饲料pH值和发酵产物的测定
开袋后,充分混匀发酵料,取20g置于200ml三角瓶中,加入180ml去离子水,利用食物搅拌机进行搅碎1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后,滤液再用12号滤纸过滤,所得滤液用来测定发酵饲料pH值、乳酸、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取大约200g的青贮饲料置于60℃烘干箱中烘干48小时,测定其水分含量。
1)pH值:采用PHS-3C型pH仪测定。
2)乳酸:采用对羟基联苯比色法测定。
3)挥发性脂肪酸:采用日本岛津GC-2014气相测谱仪进行测定,包括乙酸、丙酸和丁酸,内标物为巴豆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2m不锈钢填充柱,内填10%FFAP+1%磷酸涂于chromosorbGAWDMCS60-80目担体上;汽化室温度为230℃,柱箱温度为150℃,检测器温度为240℃,载气为氮气,25ml/min,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4)氨态氮:参照冯宗慈的方法进行。
5)发酵饲料的综合评分:按照《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将有机酸评分与氨态氮评分结合,规定两者各50%。这样,将有机酸得点数除以2,就可得到有机酸的相对得点。将有机酸相对得点与所列氨态氮得点相加,即可获得综合得点。其中优等为81~100分,良好为61~80分,一般为41~60分,差等为21~40分,劣质为0~20分。
1.4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统计方式利用Excel软件处理基础数据并制作图表,用SAS软件中的GLM过程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Duncan法。
2结果
2.1沙柳混合发酵饲料感官结果
由表2中发酵饲料的感官评定可知,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FF1和FF2组颜色均没有明显的变化,无霉变现象发生,并具有较浓的酸香味,质地方面均为良好,没有腐烂发黏现象。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沙柳混合发酵饲料逐渐处于稳定状态,而且可以长期保存。从气味、色泽和质地方面综合分析,FF1和FF2组均属于优良发酵饲料。
表2 贮藏时间对沙柳混合发酵饲料感官评定的影响
2.2贮藏时间对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干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发酵前后干物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经过60天的贮存,FF1组和FF2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43.60%和44.26%,与第1天相比,FF1和FF2干物质含量分别降低了9.82%和11.74%。在发酵过程中两种饲料之间差异显著(P<0.0001)。
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FF1组和FF2组的pH值显著性下降(P<0.0001)。FF1组和FF2组在发酵最初5天内pH值迅速下降至4.37和4.10;经过60天的贮存,FF1组和FF2组的pH值分别为4.31和4.07,与第1天相比,分别下降了23.6%和22.0%;在整个发酵过程中FF2组的pH值低于FF1组(P<0.0001)。
FF1组和FF2组乳酸含量都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0.0001)。FF1组和FF2组的乳酸生成量分别在贮存45天和30天时趋于稳定状态,分别为干物质基础的2.35g/kg和2.32g/kg。与第1天相比,FF1组和FF2组分别提高了1.85g/kg和1.91g/kg,且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FF1组和FF2组贮存第1天均未检测到乙酸,之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显著性增加(P<0.0001)。贮存60天时FF1组和FF2组的乙酸含量分别达到干物质基础的2.16g/kg和2.10g/kg,在整个发酵过程中FF1组与FF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001)。FF1组和FF2组分别在贮存15天和45天后检测到丙酸,且增长缓慢,贮存60天时FF1组和FF2组的丙酸含量分别达到干物质基础的0.43g/kg和0.20g/kg。整个发酵过程中均未检测到丁酸。在整个发酵过程中,FF1组的乳酸/乙酸值在8.23~1.03间变化,FF2组的乳酸/乙酸值在6.20~1.04间变化,乳酸/ 乙酸值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呈显著性差异(P<0.0001),且FF1组和FF2组之间差异性显著(P<0.0001)。
FF1组和FF2组的氨态氮/总氮(NH3-N/TN)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先升高后降低(见表3),均在贮存22天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24和6.41,之后又缓慢降低;到60天时分别为2.75和2.17。FF1组和FF2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P=0.4332)。
表3 贮藏时间对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注:①T:贮存时间;G:处理组。②同列数据肩标有相同小写字母或无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2.3贮藏60天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的综合评价
根据《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评分方案对各组发酵料进行评分可得,FF1组和FF2组等级均属于优等。
表4 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的综合得分
项目 FF1 FF2
乳酸得分 12 12
乙酸得分 6 6
丁酸得分 50 50
氨态氮/总氮得分 50 50
综合得分 84 84
等级
3讨论
干物质含量是评价发酵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发酵料干物质变化较大,则在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降解就越大,保存越不佳,在本实验中,干物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发酵过程中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有关。在发酵过程中,作为微生物重要发酵来源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不断地被微生物利用,导致干物质含量损失相对较高。
pH值和有机酸含量是反应发酵饲料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郭旭生等的研究表明在青贮过程中,若能够使青贮原料的pH值迅速下降到5或更低时,不但能保证青贮料的品质,而且还能抑制蛋白的总体分解程度。时建军的研究表明,pH值迅速下降,有利于限制植物酶活性,减少蛋白质降解损失,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产生数量。FF1和FF2分别在贮藏5天和3天后pH值就迅速下降到5以下,到7天时pH值分别到达4.19和3.87,均达到优质青贮的标准。表明沙柳混合发酵饲料在最初的3-5天内,随着发酵内部厌氧环境的形成,乳酸菌在厌氧状态下迅速增殖,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乙酸等有机物而使pH值快速下降,7天后混合发酵饲料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状态,因此pH值也趋于平稳。本试验中,FF1和FF2在发酵的第60天pH值分别为4.31和4.07,根据青贮料质量评定标准,FF1和FF2分别评定为良好和优等。
有机酸总量及其构成可以反映发酵过程的好坏,其中最重要的是乳酸、乙酸和丁酸,乳酸所占比例越大越好,丁酸所占比例则越小越好。Sauter的试验证明,青贮饲料中有机酸的 种类及含量可以准确反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优劣。乳酸和乙酸是导致青贮料pH值下降的主要因素。Kung等发现,当青贮饲料中产生的乳酸/乙酸小于3时,一般是异型发酵乳酸菌占主导地位。在青贮的发酵过程中,存在着同型发酵和异性发酵两种形式,在原料中存在相同发酵基质时同型发酵要比异性发酵生成更多的乳酸,而且营养成分损失较小,因此,在青贮过程中应尽量实现同型发酵。本试验中,在发酵初期,随着pH值的不断下降,其它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乳酸菌成为优势菌群,使乳酸的产生量逐渐增加,这与公美玲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且最初的7天,乳酸/乙酸都大于或接近3,说明在发酵的初期同型发酵乳酸菌占优势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的效率较高;贮存10天以后,乳酸/乙酸均小于3,说明发酵后期随着pH值降低,异性发酵乳酸菌因对pH值耐受性高而逐渐呈现主导地位,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的同时,也产生一定量的乙酸,这与张磊的结果一致;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乳酸/乙酸比值均大于1,属于乳酸发酵型青贮饲料。发酵后期FF1组和FF2组中乳酸含量基本稳定,可能是因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不足或乳酸菌活动受到自身产生乳酸的抑制,从而导致乳酸含量增加缓慢甚至停止。异型发酵乳酸菌对发酵饲料的影响主要是降低乳酸含量,增加乙酸和NH3-N的生成量。丁酸浓度过高,表明梭状芽孢杆菌或霉菌活跃,消耗营养成分,影响适口性,发酵品质差。丁酸含量较高的青贮饲料营养价值较低,对动物的生产性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生产中要尽量控制丁酸发酵,而本试验中从发酵开始至60天时一直未检测到丁酸,因而可以认为沙柳为原料的混合发酵饲料有效抑制了丁酸发酵,具有加工成良好青贮的条件。
NH3-N是反映发酵品质的重要指标,在发酵初期,植物本身的蛋白质分解酶将植物蛋白质水解成肽和游离氨基酸,氨基酸在大肠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的作用下又分解生成NH3-N和其他非蛋白化合物,从而使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NH3-N/TN能反映发酵料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分解的程度,比值越大说明蛋白质分解越多,不良发酵程度越大,营养成分破坏严重,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低;反之,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高。在本试验中,发酵前期NH3-N/TN随着发酵试验的延长,比值逐渐上升,可能是由于发酵初期养分丰富,残留的氧气充足,梭菌和腐败菌不断地生长繁殖,活跃的生命活动不断地分解蛋白质产生NH3-N,使其含量不断地上升;发酵后期,梭菌和腐败菌因环境的改变而逐渐减少,NH3-N/TN的生成量逐渐减少,而且NH3-N不断挥发而使得NH3-N/TN值下降,这与公美玲的研究结果一致。
4结论
综上所述,按沙柳不同添加比例调制的两种发酵饲料配方,经发酵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的发酵品质。综合感官评定和发酵品质指标,FF2组的发酵效果与FF1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pH值和发酵产物逐渐趋于稳定,具有良好的保存性,且 均属于品质良好的发酵饲料。

Claims (10)

1.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制备而成的饲料:沙柳30-70、玉米3-20、糖蜜2-10、混合草2-8、0.2%预混料0.1-2、盐0.2-0.8。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所述组分为以下重量份组分:沙柳45-55、玉米8-12、糖蜜4-6、混合草4-6、0.2%预混料0.5-1、盐0.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复合菌制剂0.1-0.5;优选为复合菌制剂0.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土豆渣3-15和/或石粉0.2-0.6;优选为:土豆渣5-10和/或石粉0.4。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麸皮8-25和/或尿素0.01-1.5;优选为:麸皮16-20和/或尿素0.6-1.2。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麸皮8-25和/或尿素0.01-1.5;优选为:优选为:麸皮16-20和/或尿素0.6-1.2。
7.权利要求1-6之一的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沙柳刈割平茬;切断加工;揉丝粉碎;混合其他原料;添加菌液;添加水分制成混合物;检查含水量,搅拌均匀;包装贮存;7~10天后饲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为50%~5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沙柳选择生长3~5年以上、宜于机械化操作未经平茬的沙柳地进行平茬,并留5~8cm的茬高;收割后用机械进行揉碎、粉碎成长度3~5cm、粗细度0.5~2mm的粉状或丝状原料堆积备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包装方法为袋装法、窖装发酵或地面发酵法。
CN201510281809.0A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饲喂方法 Pending CN1049573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1809.0A CN104957385A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饲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1809.0A CN104957385A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饲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7385A true CN104957385A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1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81809.0A Pending CN104957385A (zh) 2015-05-28 2015-05-28 一种沙柳混合发酵饲料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饲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73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9287A (zh) * 2021-06-23 2021-09-07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一种柠条机械发酵型全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8500A (zh) * 2013-10-12 2014-01-01 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盐池滩羊专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1430A (zh) * 2014-11-13 2015-03-25 内蒙古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饲料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8500A (zh) * 2013-10-12 2014-01-01 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盐池滩羊专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1430A (zh) * 2014-11-13 2015-03-25 内蒙古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饲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满双灯: ""贮藏时间对沙柳混合发酵饲料营养成分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9287A (zh) * 2021-06-23 2021-09-07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一种柠条机械发酵型全混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5270B (zh) 一种植物发酵饲料
CN102106453B (zh) 一种利用甘蔗稍发酵生产畜禽饲料的方法
CN103750058B (zh) 一种基于高水分糟渣饲料的育肥肉羊发酵全混合日粮
CN105724760A (zh) 一种农作物秸秆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413295A (zh) 一种鲜玉米秸秆果渣制作肉羊发酵饲料的方法
CN106615613A (zh) 一种油菜全株青贮方法
CN102417416A (zh) 一种用中药渣生产的高效液肥及生产方法
CN109601743A (zh) 一种利用饲料桑制备生产优质猪肉饲料的方法
CN105146231A (zh) 一种籽粒苋饲草裹包青贮方法及籽粒苋青贮饲料
CN103283956A (zh) 一种用香蕉秆、茎叶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
CN108497175A (zh) 一种去穗玉米秸秆的青贮方法
CN105851512A (zh) 一种用豆腐渣生产青贮饲料的方法
CN105901309A (zh) 一种苎麻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
CN100408673C (zh) 有机微生物组合物和用途
Rigueira et al.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fermentation profile,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 tropical grass silages
CN104304666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
CN107751590A (zh) 一种肉羊全混合日粮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17302A (zh) 青贮饲料及tmr防霉保鲜的有机酸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6942477A (zh) 一种以香菇菌糠为原料的肉牛日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14124A (zh) 一种鸡腿菇发酵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2604A (zh) 一种青贮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7348161A (zh) 以废弃菜叶为原料生产肉猪青贮饲料的方法
CN105028917B (zh) 一种可长期储存的高效饲料化甘蔗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99551B (zh) 大豆秸秆为原料的奶牛后备牛tmr发酵饲料及其制备
CN104543335A (zh) 一种含杏鲍菇废弃菌糠成分的育肥肉驴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