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5333A - 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和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和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5333A
CN104955333A CN201480006602.6A CN201480006602A CN104955333A CN 104955333 A CN104955333 A CN 104955333A CN 201480006602 A CN201480006602 A CN 201480006602A CN 104955333 A CN104955333 A CN 104955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logen atom
compound
formula
atom
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6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清水千枝
龟崎将司
野仓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55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5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1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CO—N<, e.g. carboxylic acid amides or imide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 A01N37/3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the group —CO—N<, e.g. carboxylic acid amides or imides; Thio analogues thereof containing the groups —CO—N< and, both being directly attached by their carbon atoms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e.g. H2N—NH—CO—C6H4—COOCH3; Thio-analogu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01,3-Diazoles; Hydrogenated 1,3-diazoles
    • A01N43/521,3-Diazoles; Hydrogenated 1,3-diazol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benzimid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7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3
    • A01N43/761,3-Oxazoles; Hydrogenated 1,3-ox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7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3
    • A01N43/781,3-Thiazoles; Hydrogenated 1,3-th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Abstract

一种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含有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和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一种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其具有将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的有效量施用于栽培植物、植物种子、球根或植物的土壤的工序。具有对有害生物的优异的防除效力。

Description

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和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主张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3-016547号(2013年1月31日申请)的巴黎公约上的优先权和利益,在此通过引用将上述申请中记载的全部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和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大量的作为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有效成分的化合物(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The Pesticide Manual-15th edition(BCPC刊)ISBN978-1-901396-18-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有害生物具有优异的防除效力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发现对有害生物具有优异的防除效力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和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组合物对有害生物具有优异的防除效力。
本发明如下所述。
项1.
一种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和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
式(1):
[式(1)中,
A1表示-NR7-、氧原子或硫原子,
A2表示氮原子或=CR8-,
R1表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
R2、R3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OR10、-S(O)mR10、-S(O)2NR10R11、-NR10R11、-NR10CO2R11、-NR10C(O)R11、-CO2R10、-C(O)R10、-C(O)NR10R11、-SF5、氰基、硝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5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OR10、-S(O)mR10、-S(O)2NR10R11、-NR10R11、-NR10CO2R11、-NR10C(O)R11、-CO2R10、-C(O)R10、-C(O)NR10R11、-OC(O)R10、-SF5、氰基、硝基、卤原子或氢原子(但是R5和R6不同时表示氢原子),
R7表示可具有选自W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CO2R10、-C(O)R10、-CH2CO2R10、C3-C6环烷基或氢原子,
R8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OR10、-S(O)mR10、-NR10R11、-CO2R10、-C(O)R10、氰基、硝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或氢原子(但是在-S(O)mR10中m为1或2时,R10不表示氢原子),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X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氧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或一个以上C1-C3烷基的C3-C6环烷基、氰基、羟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
W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氧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羟基、卤原子和氰基组成的组。]
项2.
如项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中,
R1为可具有选自Y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CO2R10、-SF5或卤原子,
R6为-OR10、-NR10R11、-CO2R10、-C(O)NR10R11、-OC(O)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CH2CO2R10、C3-C6环烷基或氢原子,
R8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或氢原子(但是在-S(O)mR10中m为1或2时R10不表示氢原子),
其中,Y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
项3.
如项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中,
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项4.
如项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中,
R1为乙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C1-C3卤代烷基、-OR20、-S(O)mR2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为C1-C3卤代烷基。
项5.
如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在该式(1)中A1为-NR7-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项6.
如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在该式(1)中A1为氧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项7.
如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在该式(1)中A1为硫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项8.
如项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由下述式(1-2)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
[式(1-2)中,
R1a表示C1-C3烷基,
A2a表示氮原子或=CR8a-,
R3a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a)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a表示C1-C3卤代烷基、-OR20a、-S(O)mR20a或卤原子,
R6a表示氰基、-NR10aR11a、卤原子或氢原子,
R7a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a表示-S(O)mR10a、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a和R11a相同或不同并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a表示C1-C3卤代烷基,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项9.
如项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由下述式(1-3)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
[式(1-3)中,
A2b表示氮原子或=CR8b-,
R3b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b)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b表示C1-C3卤代烷基、-OR20b、-S(O)mR20b或卤原子,
R8b表示-S(O)mR10b、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b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b表示C1-C3卤代烷基,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项10.
如项9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3)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3)中,
R3b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R5b为C1-C3全氟烷基、-OR30b或-S(O)mR30b
R30b为C1-C3全氟烷基,
R8b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项11.
如项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由下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
[式(1-4)中,
A2c表示氮原子或=CR8c-,
R3c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c)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c表示C1-C3卤代烷基、-OR20c、-S(O)mR20c或卤原子,
R8c表示-S(O)mR10c、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c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c表示C1-C3卤代烷基,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项12.
如项1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4)中,
R3c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R5c为C1-C3全氟烷基、-OR30c或-S(O)mR30c
R30c为C1-C3全氟烷基,
R8c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项13.
如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0:1~1:100。
项14.
如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1~1:10。
项15.
如项8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2)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0:1~1:100。
项16.
如项8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2)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1~1:10。
项17.
如项9或10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3)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0:1~1:100。
项18.
如项9或10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3)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1~1:10。
项19.
如项11或12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0:1~1:100。
项20.
如项11或12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由上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1~1:10。
项21.
一种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其具有将项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的有效量施用于栽培植物、植物种子、球根或植物的土壤的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含有由上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和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N-氧化物是指一个以上的杂环部的一个以上的成环氮原子被氧化后的化合物。作为可形成N-氧化物的杂环部,例如可以举出吡啶环部。
例如,式(1)中所示的吡啶环部中的氮原子可以为N→O。
另外,例如式(1)中A2可以为N→O。
对于本说明书的记载中所使用的基团,在下文中举例进行说明。
本说明书中的Ca-Cb烷基的表述表示碳原子数为a~b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
Ca-Cb卤代烷基的表述表示碳原子上键合的氢原子的一个以上被卤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a~b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此时,具有两个以上卤原子的情况下,这些卤原子可以彼此相同,或者也可以彼此不同,
Ca-Cb烷氧基的表述表示碳原子数为a~b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O-基,
Ca-Cb环烷基的表述表示碳原子数为a~b的环状的饱和烃基。
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的表述而言,在具有选自X组的两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情况下,这些选自X组的原子或基团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可具有选自W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的表述而言,在具有选自W组的两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情况下,这些选自W组的原子或基团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的表述而言,在具有两个以上卤原子的情况下,这些卤原子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卤原子”是指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的表述表示碳原子上键合的任意氢原子被选自X组的原子或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个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饱和烃基,此时,在具有选自X组的两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情况下,这些选自X组的原子或基团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作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丙氧基甲基、异丙氧基甲基、丁氧基甲基、仲丁氧基甲基、叔丁氧基甲基、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2-丙氧基乙基、2-异丙氧基乙基、2-丁氧基乙基、2-仲丁氧基乙基、2-叔丁氧基乙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和五氟乙基、2-羟基乙基、环丙基甲基、1-甲基环丙基甲基、2,2-二氟环丙基甲基、三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甲基等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以各自的指定的碳原子数范围进行选择。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的表述表示碳原子上键合的任意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个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烃基,此时,在具有两个以上卤原子的情况下,这些卤原子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作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和五氟乙基、七氟异丙基等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以各自的指定的碳原子数范围进行选择。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作为“可具有选自W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2-氟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甲氧基甲基、乙氧基甲基、丙氧基甲基、异丙氧基甲基、丁氧基甲基、仲丁氧基甲基、异丁氧基甲基、叔丁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乙氧基乙基、丙氧基乙基、异丙氧基乙基、丁氧基乙基、仲丁氧基乙基、异丁氧基乙基、叔丁氧基乙基等可具有选自W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2-C6烷基。此时,在具有选自W组的两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情况下,这些选自W组的原子或基团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作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氧基”,例如可以举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乙氧基、2,2,2-三氟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和己氧基。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作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环丙基、2,2-二氟环丙基、2,2-二氯环丙基、2,2-二溴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和环己基。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作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或一个以上C1-C3烷基的C3-C6环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环丙基、1-甲基环丙基、2-甲基环丙基、1-氟环丙基、2,2-二氟环丙基、2,2-二氯环丙基、2,2-二溴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和环己基。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C1-C3卤代烷基”的表述表示碳原子上键合的一个以上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3个的直链状或链状的烃基,此时,在具有两个以上卤原子的情况下,这些卤原子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作为“C1-C3卤代烷基”,例如可以举出氟甲基、氯甲基、溴甲基、碘甲基、二氟甲基、二氯甲基、三氟甲基、氯二氟甲基、溴二氟甲基、三氯甲基、2-氟乙基、2-氯乙基、2-溴乙基、2,2-二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五氟乙基、七氟丙基和七氟异丙基等。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作为“C1-C3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和异丙基。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作为“C1-C3全氟烷基”,可以举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七氟丙基和七氟异丙基。
作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化合物。
上述式(1)中,
R1为可具有选自Y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CO2R10、-SF5或卤原子,
R6为-OR10、-NR10R11、-CO2R10、-C(O)NR10R11、-OC(O)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CH2CO2R10、C3-C6环烷基或氢原子,
R8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或氢原子(但是在-S(O)mR10中m为1或2时R10不表示氢原子),
Y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R1为乙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C1-C3卤代烷基、-OR20、-S(O)mR2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为C1-C3卤代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A1为-NR7-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A1为-NR7-,
R1为可具有选自Y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CO2R10、-SF5或卤原子,
R6为-OR10、-NR10R11、-CO2R10、-C(O)NR10R11、-OC(O)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CH2CO2R10、C3-C6环烷基或氢原子,
R8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或氢原子(但是在-S(O)mR10中m为1或2时R10不表示氢原子),
Y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A1为-NR7-,
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A1为-NR7-,
R1为乙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C1-C3卤代烷基、-OR20、-S(O)mR2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为C1-C3卤代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A1为氧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A1为氧原子,
R1为可具有选自Y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CO2R10、-SF5或卤原子,
R6为-OR10、-NR10R11、-CO2R10、-C(O)NR10R11、-OC(O)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CH2CO2R10、C3-C6环烷基或氢原子,
R8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或氢原子(但是在-S(O)mR10中m为1或2时R10不表示氢原子),
Y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A1为氧原子,
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A1为硫原子,
R1为乙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C1-C3卤代烷基、-OR20、-S(O)mR2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为C1-C3卤代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A1为硫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A1为硫原子,
R1为可具有选自Y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CO2R10、-SF5或卤原子,
R6为-OR10、-NR10R11、-CO2R10、-C(O)NR10R11、-OC(O)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CH2CO2R10、C3-C6环烷基或氢原子,
R8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或氢原子(但是在-S(O)mR10中m为1或2时R10不表示氢原子。)、
Y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A1为硫原子,
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上述式(1)中,
A1为硫原子,
R1为乙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C1-C3卤代烷基、-OR20、-S(O)mR2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为C1-C3卤代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由式(1-2)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中,
R1a表示C1-C3烷基,
A2a表示氮原子或=CR8a-,
R3a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a)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a表示C1-C3卤代烷基、-OR20a、-S(O)mR20a或卤原子,
R6a表示氰基、-NR10aR11a、卤原子或氢原子,
R7a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a表示-S(O)mR10a、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a和R11a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a表示C1-C3卤代烷基,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由式(1-3)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中,
A2b表示氮原子或=CR8b-,
R3b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b)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b表示C1-C3卤代烷基、-OR20b、-S(O)mR20b或卤原子,
R8b表示-S(O)mR10b、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b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b表示C1-C3卤代烷基,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上述式(1-3)中,
R3b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R5b为C1-C3全氟烷基、-OR30b或-S(O)mR30b
R30b为C1-C3全氟烷基,
R8b为卤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由式(1-4)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中,
A2c表示氮原子或=CR8c-,
R3c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c)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c表示C1-C3卤代烷基、-OR20c、-S(O)mR20c或卤原子,
R8c表示-S(O)mR10c、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c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c表示C1-C3卤代烷基,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上述式(1-4)中,
R3c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R5c为C1-C3全氟烷基、-OR30c或-S(O)mR30c
R30c为C1-C3全氟烷基,
R8c为卤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
式(1)中A1为-NR7-,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NR7-,R7为甲基、乙基、丙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NR7-,R7为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NR7-,R7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2为氮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2为=N(→O)-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中A2为=CR8-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2为=CR8-,R8为C1-C3烷氧基、C1-C3烷磺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2为=CR8-,R8为C1-C3烷氧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2为=CR8-,R8为C1-C3烷磺酰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2为=CR8-,R8为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2为=CH-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NR7-,A2为氮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NR7-,A2为=N(→O)-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中A1为-NR7-,A2为=CR8-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NR7-,A2为=CH-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氧原子,A2为氮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氧原子,A2为=N(→O)-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中A1为氧原子,A2为=CR8-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氧原子,A2为=CH-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硫原子,A2为氮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硫原子,A2为=N(→O)-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中A1为硫原子,A2为=CR8-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硫原子,A2为=CH-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或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1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环丙基或环丙基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1为乙基或环丙基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1为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1为乙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1为丙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1为异丙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卤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C(OR10)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甲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六氟丙基、六氟异丙基、三甲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甲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三氟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3为三甲氧基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2和R4均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2和R4均为氢原子,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2和R4均为氢原子,R3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2和R4均为氢原子,R3为三氟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2和R4均为氢原子,R3为三甲氧基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CO2R10、-SF5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卤代烷基、C1-C3卤代烷氧基、C1-C3卤代烷基硫基、C1-C3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3卤代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全氟烷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全氟烷氧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或C1-C3全氟烷磺酰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三氟甲基、-CF2CF3、-CF2CF2CF3、-CF(CF3)2、-OCF3、-OCF2CF3、-SCF3、-S(O)CF3、-S(O)2CF3、-SCF2CF3、-S(O)CF2CF3、-S(O)2CF2CF3、-SF5、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三氟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F2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S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S(O)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S(O)2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6为-OR10、-NR10R11、-CO2R10、-C(O)NR10R11、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卤代烷基、C1-C3卤代烷氧基、C1-C3卤代烷基硫基、C1-C3卤代烷基亚磺酰基、C1-C3卤代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全氟烷基,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全氟烷氧基,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R5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或C1-C3全氟烷磺酰基,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
A1为-NR7-,R7为甲基,A2为氮原子,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R2和R4均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R5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A1为-NR7-,R7为甲基,A2为=N(→O)-,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R2和R4均为氢原子,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R5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中A1为-NR7-,R7为甲基,A2为=CR8-,R8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硫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R2和R4均为氢原子,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R5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
A1为氧原子,A2为氮原子,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R2和R4均为氢原子,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R5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中,
A1为氧原子,A2为=N(→O)-,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R2和R4均为氢原子,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R5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中A1为氧原子,A2为=CR8-,R8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硫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R2和R4均为氢原子,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R5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氮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N(→O)-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CR8a-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CH-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1a为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1a为乙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1a为丙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1a为异丙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3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3a为三氟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5a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5a为三氟甲基,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5a为-CF2CF3,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5a为-SCF3,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5a为-S(O)CF3,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R5a为-S(O)2CF3,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氮原子,R1a为乙基,R3a为氢原子,R5a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N(→O)-,R1a为乙基,R3a为氢原子,R5a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CR8a-,R8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硫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1a为乙基,R3a为氢原子,R5a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氮原子,R1a为乙基,R3a为三氟甲基,R5a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N(→O)-,R1a为乙基,R3a为三氟甲基,R5a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2)中A2a为=CR8a-,R8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硫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1a为乙基,R3a为三氟甲基,R5a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a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氮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N(→O)-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CR8b-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CH-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R3b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R3b为三氟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R5b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R5b为三氟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R5b为-CF2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R5b为-S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R5b为-S(O)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R5b为-S(O)2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氮原子,R3b为氢原子,R5b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N(→O)-,R3b为氢原子,R5b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CR8b-,R8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硫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3b为氢原子,R5b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氮原子,R3b为三氟甲基,R5b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N(→O)-,R3b为三氟甲基,R5b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3)中A2b为=CR8b-,R8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硫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3b为三氟甲基,R5b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氮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N(→O)-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CR8c-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CH-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R3c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R3c为三氟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R5c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R6c为氢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R5c为三氟甲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R5c为-CF2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R5c为-S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R5c为-S(O)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R5c为-S(O)2CF3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氮原子,R3c为氢原子,R5c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N(→O)-,R3c为氢原子,R5c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CR8c-,R8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硫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3c为氢原子,R5c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氮原子,R3c为三氟甲基,R5c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N(→O)-,R3c为三氟甲基,R5c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N-氧化物);
式(1-4)中A2c为=CR8c-,R8为C1-C3烷氧基、C1-C3烷基硫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3c为三氟甲基,R5c为C1-C3全氟烷基、C1-C3全氟烷氧基、C1-C3全氟烷基硫基、C1-C3全氟烷基亚磺酰基、C1-C3全氟烷磺酰基或卤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接着,对本稠合杂环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和中间体化合物例如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1)~(制造方法24)进行制造。
(制造方法1)
式(1)中n为1或2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可以通过将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氧化来进行制造。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式(1)中n为1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1)可以通过使用氧化剂将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0)氧化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氯甲烷、氯仿等脂肪族卤代烃类、甲醇、乙醇等醇类、乙酸、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过碘酸钠或间氯过氧苯甲酸。
该反应中,氧化剂的用量通常是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0)1摩尔为1~3摩尔的比例。氧化剂的用量优选是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0)1摩尔为1~1.2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20~8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12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根据需要将有机层用还原剂(例如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碱(例如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进行洗涤,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1)。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式(1)中n为2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2)可以通过使用氧化剂将n为1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1)氧化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氯甲烷、氯仿等脂肪族卤代烃类、甲醇、乙醇等醇类、乙酸、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间氯过氧苯甲酸和双氧水。
该反应中,氧化剂的用量通常是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1)1摩尔为1~4摩尔的比例。氧化剂的用量优选是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1)1摩尔为1~2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20~12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12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将有机层根据需要用还原剂(例如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碱(例如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进行洗涤,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2)。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2)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另外,式(1)中n为2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2)可以通过使用氧化剂将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0)氧化来由一步反应(一锅法,one-pot)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氯甲烷、氯仿等脂肪族卤代烃类、甲醇、乙醇等醇类、乙酸、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间氯过氧苯甲酸和双氧水。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钨酸钠。
该反应中,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0)1摩尔,氧化剂的用量通常是为2~5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01~0.5摩尔的比例。优选为: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0)1摩尔,氧化剂的用量为2~3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01~0.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2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12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根据需要将有机层用还原剂(例如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碱(例如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进行洗涤,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2)。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n2)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2)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1)与中间体化合物(M2)或中间体化合物(M18)反应而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3)后,使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3)在分子内缩合来进行制造。此处,中间体化合物(M3)的生成与其分子内的缩合几乎同时发生,有时也确认不到中间体化合物(M3)的生成。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中间体化合物(M3)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1)与中间体化合物(M2)在缩合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1,4-二氧六环、二乙醚、四氢呋喃(以下有时记作THF)、叔丁基甲基醚等醚类、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等卤代烃类、甲苯、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乙腈等腈类、N,N-二甲基甲酰胺(以下有时记作DMF)、N-甲基吡咯烷酮(以下有时记作NMP)、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二甲亚砜(以下有时记作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吡啶、喹啉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缩合剂,例如可以举出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以下有时记作EDCI盐酸盐)、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碳二亚胺类。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催化剂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1-羟基苯并三唑(以下有时记作HOBt)。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1)1摩尔,中间体化合物(M2)的用量通常为0.5~2摩尔的比例、缩合剂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01~1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2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后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将有机层浓缩;通过过滤收集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所生成的固体;或者,通过过滤收集反应混合物中生成的固体,由此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3)。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3)也可以通过重结晶、色谱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另外,中间体化合物(M3)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1)与中间体化合物(M18)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氯苯等卤代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碱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可以举出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类、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等叔胺类以及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1)1摩尔,中间体化合物(M18)的用量通常为1~3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2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在反应混合物中注入水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3)。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3)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3)进行分子内缩合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1,4-二氧六环、二乙醚、THF、叔丁基甲基醚等醚类、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等卤代烃类、甲苯、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乙腈等腈类、DMF、NMP、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吡啶、喹啉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该反应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缩合剂、酸、碱或氯化剂。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缩合剂,例如可以举出乙酸酐、三氟乙酸酐、EDCI盐酸盐、三苯基膦和碱和四氯化碳或四溴化碳的混合物、三苯基膦和偶氮二甲酸二乙酯等偶氮二酯类的混合物等。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酸,例如可以举出对甲苯磺酸等磺酸类、乙酸等羧酸类、多磷酸等。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吡啶、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烯(以下有时记作DBU)、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等含氮杂环化合物、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等叔胺类、磷酸三钾、碳酸钾、氢化钠等无机碱。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氯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三氯氧磷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3)1摩尔,使用缩合剂的情况下缩合剂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使用酸的情况下酸的用量通常为0.1摩尔~5摩尔的比例,使用碱的情况下碱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5摩尔的比例,使用氯化剂的情况下氯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2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后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将有机层浓缩;通过过滤收集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生成的固体;或者,通过过滤收集在反应混合物中生成的固体,由此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也可以通过重结晶、色谱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1)和中间体化合物(M2)在缩合剂的存在下反应来由一步反应(一锅法)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1,4-二氧六环、二乙醚、THF、叔丁基甲基醚等醚类、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等卤代烃类、甲苯、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乙腈等腈类、DMF、NMP、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吡啶、喹啉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缩合剂,例如可以举出EDCI盐酸盐、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碳二亚胺类。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催化剂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1-羟基苯并三唑。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1)1摩尔,中间体化合物(M2)的用量通常为0.5~2摩尔的比例、缩合剂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01~1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2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后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将有机层浓缩;通过过滤收集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所生成的固体;或者,通过过滤收集在反应混合物中生成的固体,由此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也可以通过重结晶、色谱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另外,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1)与中间体化合物(M18)反应来由一步反应(一锅法)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或无溶剂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氯苯等卤代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碱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可以举出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类、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等叔胺类以及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1)1摩尔,中间体化合物(M18)的用量通常为1~3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20~2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在反应混合物中注入水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3)
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9)与中间体化合物(M2)或中间体化合物(M18)反应而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14)后,使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14)与硫化剂反应,由此可以制造在式(1)中A1为硫原子且A2为氮原子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20)。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中间体化合物(M14)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9)与中间体化合物(M2)在缩合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或无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氯苯等卤代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吡啶、喹啉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缩合剂,例如可以举出EDCI盐酸盐、1,3-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碳二亚胺类、BOP试剂。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9)1摩尔,中间体化合物(M2)的用量通常为1~3摩尔的比例、缩合剂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2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在反应混合物中注入水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14)。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14)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另外,中间体化合物(M14)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9)与中间体化合物(M18)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或无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碱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己烷、庚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氯苯等卤代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吡啶、喹啉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可以举出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类、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等叔胺类以及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等。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9)1摩尔,中间体化合物(M18)的用量通常为1~3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2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在反应混合物中注入水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14)。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14)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20)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14)与硫化剂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在溶剂的存在下或无溶剂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1,4-二氧六环、二乙醚、四氢呋喃、叔丁基甲基醚、二乙二醇二甲醚等醚类、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等卤代烃类、甲苯、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吡啶、甲基吡啶、二甲基吡啶、喹啉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该反应的硫化剂,可以举出五硫化二磷、劳森(Lawesson)试剂(2,4-双-(4-甲氧基苯基)-1,3-二硫代-2,4-二磷-2,4-二硫醚)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14)1摩尔,硫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3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200℃的范围内,反应时间通常为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后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将有机层浓缩;通过过滤收集将反应混合物进入水中所生成的固体;或者,通过过滤收集在反应混合物中生成的固体,由此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20)。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20)也可以通过重结晶、色谱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4)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1)与中间体化合物(M4)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醇、乙醇等醇类、1,4-二氧六环、二乙醚、THF、叔丁基甲基醚等醚类、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氯苯等卤代烃类、甲苯、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乙腈等腈类、DMF、NMP、1,3-二甲基-2-咪唑啉酮、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吡啶、喹啉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酸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酸,例如可以举出对甲苯磺酸等磺酸类、乙酸等羧酸类、多磷酸等。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亚硫酸盐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亚硫酸盐,例如可以举出亚硫酸氢钠、二亚硫酸钠等亚硫酸盐类。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氧、氯化铜(II)、DDQ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1)1摩尔,中间体化合物(M4)的用量通常为1~2摩尔的比例、酸的用量通常为0.1~2摩尔的比例、亚硫酸盐的用量为通常1~5摩尔的比例、氧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200℃的范围内,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后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将有机层浓缩;通过过滤收集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所生成的固体;或者,通过过滤收集在反应混合物中生成的固体,由此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也可以通过重结晶、色谱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5)
式(1)中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6)与化合物(M7)在碱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式中,V2表示卤原子,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类、氢化钠等碱金属氢化物类。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6)1摩尔,化合物(M7)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5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分离出的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该反应中,作为V2,优选为氟原子或氯原子。
(制造方法6)
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1)、与中间体化合物(M19)或中间体化合物(M39)反应而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20)后,使所得到的中间体合物(M20)在分子内缩合,可以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6)。此处,中间体化合物(M20)的生成和其分子内的缩合几乎同时进行,有时也确认不到中间体化合物(M20)的生成。
[式中,V2表示卤原子,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19)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2),依照制造方法2的方法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20)。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39)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18),依照制造方法2的方法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20)。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20)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3),依照制造方法2的方法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6)。
另外,也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19)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2),依照制造方法2的方法由一步反应(一锅法)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6)。
另外,也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39)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2),依照制造方法2的方法由一步反应(一锅法)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6)。
该反应中,作为V2,优选为氟原子或氯原子。
(制造方法7)
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20)与化合物(M7)反应,可以制造式(M3)中n为0的中间体化合物(M3)。另外,通过使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3)在分子内缩合,可以制造式(1)中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
[式中,V2表示卤原子,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20)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6),依照制造方法5的方法制造n为0的中间体化合物(M3)。
可以使用n为0的中间体化合物(M3)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3),依照制造方法2的方法制造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
另外,也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20)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6),依照制造方法5的方法由一步反应(一锅法)制造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
该反应中,作为V2,优选为氟原子或氯原子。
(制造方法8)
式(1)中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8)或作为其二硫醚体的中间体化合物(M8’)、与化合物(M17)在碱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式中,L表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三氟甲磺酰氧基或甲磺酰氧基等离去基团,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化钠、氢化钾、氢化钙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无机碱、以及三乙胺等有机碱。
使用作为二硫醚体的中间体化合物(M8’)的情况下,通常在还原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还原剂,例如可以举出羟基甲烷亚磺酸钠(商品名Rongalite)。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8)1摩尔,化合物(M17)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为通常1~10摩尔的比例。另外,使用作为二硫醚体的中间体化合物(M8’)的情况下,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8’)1摩尔,化合物(M17)的用量通常为2~10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2~10摩尔的比例、还原剂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分离出的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9)
式(1)中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8’)与化合物(M17’-1)或化合物(M17’-2)反应来进行制造。
[式中,V3表示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8’)1摩尔,化合物(M17’-1)的用量通常为1~2摩尔的比例。另外,使用化合物(M17’-2)的情况下,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8’)1摩尔,化合物(M17’-2)的用量通常为1~2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8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分离出的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10)
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6)与硫化剂反应,可以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8)。另外,通过将中间体化合物(M8)氧化可以制造作为其二硫醚体的中间体化合物(M8’)。
[式中,V2表示卤原子,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可以使用硫化钠、硫化氢钠或硫化氢等代替化合物(M7),依照制造方法5的方法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8)。
此处,从中间体化合物(M8)到中间体化合物(M8’)的反应容易发生,在中间体化合物(M8)的合成中也有时生成中间体化合物(M8’)。该反应中,作为V2,优选为氟原子或氯原子。
中间体化合物(M8’)可以通过使两分子的中间体化合物(M8)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水、甲醇、乙醇等醇类、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乙酸等羧酸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氧、碘、双氧水和铁氰化钾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8)1摩尔,氧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5~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8’)。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8’)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11)
通过使式(1)中A1为-NH-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2)与化合物(M10)在碱的存在下反应,可以制造式(1)中A1为-NR7’-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3)。
[式中,R7’表示式(1)中的R7之中除氢原子以外的任一基团,L表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三氟甲磺酰氧基和甲磺酰氧基等的离去基团,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化钠、氢化钾、氢化钙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无机碱、或三乙胺等的有机碱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2)1摩尔,化合物(M10)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3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3)。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3)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12)
中间体化合物(M2)可以通过将中间体化合物(M37)进行水解来制造。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用酸进行水解的情况下,该反应通常使用酸的水溶液作为溶剂来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酸,例如可以举出盐酸、硝酸、磷酸、硫酸等无机酸类、乙酸、三氟乙酸等羧酸类。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2)。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2)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用碱进行水解的情况下,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醇、乙醇等醇类、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37)1摩尔,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2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使反应液为酸性后,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2)。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2)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13)
中间体化合物(M18)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2)在氯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氯仿等脂肪族卤代烃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氯化剂,可以举出亚硫酰氯、草酰氯、三氯氧磷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2)1摩尔,氯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蒸馏掉溶剂,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18)。
(制造方法14)
中间体化合物(M2)、中间体化合物(M4)或中间体化合物(M37)分别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19)、中间体化合物(M22)或中间体化合物(M36)与化合物(M7)反应,根据需要将所得到的化合物氧化,由此来进行制造。
[式中,V2表示卤原子,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19)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6),依照制造方法5的方法制造n为0的中间体化合物(M2)。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22)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6),依照制造方法5的方法制造n为0的中间体化合物(M4)。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36)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6),依照制造方法5的方法制造n为0的中间体化合物(M37)。
可以使用n为0的中间体化合物(M2)代替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依照制造方法1的方法制造n为1或2的中间体化合物(M2)。
可以使用n为0的中间体化合物(M4)代替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依照制造方法1的方法制造n为1或2的中间体化合物(M4)。
可以使用n为0的中间体化合物(M37)代替n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依照制造方法1的方法制造n为1或2的中间体化合物(M37)。
该反应中,作为V2,优选为氟原子、氯原子。
(制造方法15)
通过对中间体化合物(M29)进行硝化,或者使中间体化合物(M33)与化合物(M28)反应,由此可以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30)。通过将此处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30)还原,可以制造式(M1)中A1为-NR7-的中间体化合物(M1)。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中间体化合物(M30)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33)与化合物(M28)在碱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碱后进行。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化钠等碱金属氢化物类、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类、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等叔胺类以及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33)1摩尔,化合物(M28)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0~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5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30)。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30)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中间体化合物(M30)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29)在硝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氯甲烷、氯仿等脂肪族卤代烃类、乙酸、浓硫酸、濃硝酸、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硝化剂,例如可以举出浓硝酸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29)1摩尔,硝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3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1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30)。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30)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另外,式(M30)中R7为氢原子的情况下,可以使用R7为氢原子的中间体化合物(M30)代替化合物(P2),依照制造方法11的方法制造式(M30)中R7为氢原子以外的化合物。
A1为-NR7-的中间体化合物(M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30)与氢在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1~100大气压的氢气氛下,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甲醇、乙醇等醇类、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加氢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钯碳、氢氧化钯、阮内镍、氧化铂等过渡金属化合物。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30)1摩尔,氢的用量通常为3摩尔的比例、加氢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001~0.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酸、碱等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酸,可以举出乙酸、盐酸等,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可以举出三乙胺等叔胺类、氧化镁等。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2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根据需要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A1为-NR7-的中间体化合物(M1)。分离出的A1为-NR7-的中间体化合物(M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另外,中间体化合物(M30)也可以如下制造:如下所示,将中间体化合物(M29)乙酰化而制造出中间体化合物(M29’)后,将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29’)硝化而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30’),对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30’)进行水解,由此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30)。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中间体化合物(M29’)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29)在酰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或使用酰化剂作为溶剂来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氯甲烷、氯仿等脂肪族卤代烃类、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酰化剂,例如可以举出乙酸酐、对乙酰氧基硝基苯等。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碱后进行。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等叔胺类以及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29)1摩尔,酰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以上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0.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5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29’)。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29’)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29’)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29),依照制造方法15的方法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30’)。
中间体化合物(M30)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30’)在酸或碱的存在下水解来进行制造。
用酸进行水解的情况下,该反应通常使用酸的水溶液作为溶剂来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酸,例如可以举出盐酸、硫酸等无机酸类、乙酸、三氟乙酸等羧酸类。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30)。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30)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用碱进行水解的情况下,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醇、乙醇等醇类、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肼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30’)1摩尔,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2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使反应液为酸性后,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30)。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30)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16)
通过将中间体化合物(M29)溴化而制造出中间体化合物(M35)后,将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35)氨基化,可以制造式(M1)中A1为-NR7-的中间体化合物(M1)。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中间体化合物(M35)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29)和溴化剂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水、乙酸、1,4-二氧六环、二乙醚、THF等醚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溴化剂,可以举出例如N-溴基琥珀酰亚胺、溴。
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29)1摩尔,溴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3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10~100℃的范围内,反应时间为通常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后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将有机层浓缩;通过过滤收集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所生成的固体;或者,通过过滤收集在反应混合物中生成的固体,由此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35)。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35)也可以通过重结晶、色谱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A1为-NR7-的中间体化合物(M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35)和氨基化剂在铜化合物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水、甲醇、乙醇等醇类、1,4-二氧六环、二乙醚、THF等醚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吡啶、喹啉等含氮芳香族化合物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氨基化剂,例如可以举出氨、氨水、氨基化锂。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铜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铜、碘化铜(I)、氧化铜(I)、氧化铜(II)、乙酰丙酮铜(II)、乙酸铜(II)、硫酸铜(II)等。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配体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配体,例如可以举出乙酰丙酮、沙仑(salen)、菲咯啉等。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碱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吡啶、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DBU、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等含氮杂环化合物、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等叔胺类、磷酸三钾、碳酸钾、碳酸铯、氢氧化钠等无机碱。
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35)1摩尔,氨基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铜化合物的用量通常为0.02~0.5摩尔的比例、配体的用量通常为0.02~2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30~200℃的范围内,反应时间为通常0.1~48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后进行有机溶剂萃取,将有机层浓缩;通过过滤收集将反应混合物注入水中所生成的固体;或者,通过过滤收集在反应混合物中生成的固体,由此可以分离出A1为-NR7-的中间体化合物(M1)。分离出的A1为-NR7-的中间体化合物(M1)也可以通过重结晶、色谱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17)
通过将中间体化合物(M31)硝化而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32)后,将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32)还原,可以制造式(M1)中A1为氧原子的中间体化合物(M1)。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31)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29),依照制造方法15的方法制造中间体化合物(M32)。
可以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32)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30),依照制造方法15的方法制造A1为氧原子的中间体化合物(M1)。
(制造方法18)
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33)与硫化剂反应而制造出中间体化合物(M34)后,使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34)与还原剂反应,可以制造式(M1)中A1为硫原子的中间体化合物(M1)。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中间体化合物(M34)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33)与硫脲在碱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醇、乙醇等醇类、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33)1摩尔,硫脲的用量通常为0.5~3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酸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M34)。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M34)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行纯化。
A1为硫原子的中间体化合物(M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M34)与还原剂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还原反应例如可以在铁粉、锌粉等金属粉;盐酸、乙酸等酸;和水的存在下进行。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该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甲醇、乙醇等醇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还原剂,例如可以举出铁粉、锌粉和二氯化锡等金属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M34)1摩尔,金属粉的用量通常为3~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A1为硫原子的中间体化合物(M1)。分离出的A1为硫原子的中间体化合物(M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19)
式(1)中R5为C1-C6全氟烷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7)可以通过使式(1)中R5为卤原子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与化合物(M11)或化合物(M11’)在铜化合物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式中,V1表示卤原子,Rf表示C1-C6全氟烷基,
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铜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铜、碘化铜(I)。该反应中使用化合物(M11)的情况下,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1摩尔,化合物(M11)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铜化合物的用量通常为0.5~10摩尔的比例,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100~2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48小时的范围内。
该反应中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11’)的情况下,可以加入氟化钾。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1摩尔,化合物(M11’)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铜化合物的用量通常为0.1~10摩尔的比例、氟化钾的用量通常为0.1~5摩尔的比例,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5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48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7)。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7)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该反应中作为V1,优选为溴原子、碘原子。
(制造方法20)
通过使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与硫化剂反应,可以制造式(1)中R5为-SH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另外,通过将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氧化,可以制造作为其二硫醚体的中间体化合物(P9’)。
[式中,V1表示卤原子,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可以通过使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在硫醇化剂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硫醇化剂,例如可以举出硫化钠、硫化钠九水合物、硫脲。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氯化铜(I)、溴化铜(I)、碘化铜(I)。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配体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配体,例如可以举出乙酰丙酮、沙仑、菲咯啉等。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碱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碳酸钾、碳酸铯、磷酸三钾等无机碱、三乙胺等有机碱。
该反应中,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1摩尔,硫醇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1~5摩尔的比例、配体的用量通常为0.1~5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2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50~2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该反应中,作为V1,优选为溴原子、碘原子。
此处,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到中间体化合物(P9’)的反应容易发生,在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的合成中也有时生成中间体化合物(P9’)。
中间体化合物(P9’)可以通过使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水、甲醇、乙醇等醇类、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乙酸等羧酸类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氧、碘、双氧水、铁氰化钾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1摩尔,氧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5~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P9’)。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P9’)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另外,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可以通过将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硫酯化而制造出中间体化合物(P9-1)后,将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P9-1)水解来进行制造。
[式中,R10’表示式(1)中的R10中除氢原子以外的任一基团,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中间体化合物(P9-1)可以通过使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在硫酯化剂、碱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硫酯化剂,例如可以举出硫代苯甲酸等。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氯化铜(I)、溴化铜(I)、碘化铜(I)。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配体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配体,例如可以举出乙酰丙酮、沙仑、菲咯啉等。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碳酸钾、碳酸铯、磷酸三钾等无机碱、三乙胺等有机碱。
该反应中,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1摩尔,硫酯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1~5摩尔的比例、配体的用量通常为0.1~5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2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50~2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P9-1)。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P9-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该反应中,作为V1,优选为溴原子、碘原子。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可以通过将中间体化合物(P9-1)水解来进行制造。
用酸进行水解的情况下,该反应通常使用酸的水溶液作为溶剂来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酸,例如可以举出盐酸、硝酸、磷酸、硫酸等无机酸类、乙酸、三氟乙酸等羧酸类。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用碱进行水解的情况下,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醇、乙醇等醇类、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P9-1)1摩尔,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2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使反应液为酸性后,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此处,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到中间体化合物(P9’)的反应容易发生,在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的合成中也有时生成中间体化合物(P9’)。
(制造方法21)
使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或作为其二硫醚体的中间体化合物(P9’)与化合物(M13)反应,可以制造R5为-S(O)mR10’、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通过将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氧化,可以制造式(1)中R5为-S(O)mR10’、m为1或2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
[式中,R10’表示式(1)中的R10之中除氢原子以外的任一基团,L表示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三氟甲磺酰氧基和甲磺酰氧基等离去基团,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化钠、氢化钾、氢化钙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无机碱、以及三乙胺等有机碱。
使用作为二硫醚体的中间体化合物(P9’)的情况下,通常在还原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还原剂,例如可以举出羟基甲烷亚磺酸钠(商品名Rongalite)。
该反应中,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9)1摩尔,化合物(M13)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另外,使用作为二硫醚体的中间体化合物(P9’)的情况下,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P9’)1摩尔,化合物(M13)的用量通常为2~10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2~10摩尔的比例、还原剂的用量为1~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分离出的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另外,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之中,R10’为C1-C6全氟烷基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P9’)、碘代全氟烷和还原剂反应来进行制造。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还原剂,例如可以举出四(二甲氨基)乙烯。
作为碘代全氟烷,例如可以举出碘代三氟甲烷、碘代五氟乙烷、七氟-2-碘丙烷等。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P9’)1摩尔,碘代全氟烷的用量通常为2~10摩尔的比例、还原剂的用量为1~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80~5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分离出的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中m为1或2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可以通过使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在氧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氯甲烷、氯仿等脂肪族卤代烃类、甲醇、乙醇等醇类、乙酸、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间氯过氧苯甲酸或双氧水。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钨酸钠。
该反应中,相对于1摩尔的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氧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5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01~0.5摩尔的比例。
制造m为1的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1摩尔的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氧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8~1.2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05~0.2摩尔的比例,制造m为2的化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1摩尔的m为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m0),氧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8~5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05~0.2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20~12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12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根据需要将有机层用还原剂(例如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碱(例如碳酸氢钠)的水溶液进行洗涤,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m为1或2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分离出的m为1或2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0)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22)
式(1)中R5为-OH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1)可以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起始经过中间体化合物(P11’)来进行制造。
[式中,V1表示卤原子,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中间体化合物(P11’)可以通过使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4)和苯甲醇在碱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或以苯甲醇作为溶剂来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催化剂后进行。作为可用于反应的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氯化铜(I)、溴化铜(I)、碘化铜(I)。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配体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配体,例如可以举出乙酰丙酮、沙仑、菲咯啉等。
该反应通常在碱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碳酸钾、碳酸铯、磷酸三钾等无机碱。
该反应中,相对于稠合杂环化合物(P4)1摩尔,苯甲醇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1~5摩尔的比例、配体的用量通常为0.1~5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摩尔~2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50~2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P11’)。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P1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该反应中,作为V1,优选为溴原子、碘原子。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1)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P11’)和氢在加氢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通常在1~100大气压的氢气氛下、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类、甲醇、乙醇等醇类、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加氢催化剂,例如可以举出钯碳、氢氧化钯、阮内镍、氧化铂等过渡金属化合物。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P11’)1摩尔,氢的用量通常为3摩尔的比例、加氢催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001~0.5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也可以根据需要加入酸、碱等后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酸,可以举出乙酸、盐酸等,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可以举出三乙胺等叔胺类、氧化镁等。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2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根据需要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1)。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23)
式(1)中R5为-OR1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2)可以通过使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1)与化合物(M13)反应来进行制造。
[式中,R10’表示式(1)中的R10之中除氢原子以外的任一基团,其它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该反应通常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THF、乙二醇二甲醚、叔丁基甲基醚、1,4-二氧六环等醚类、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乙腈等腈类、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化钠、氢化钾、氢化钙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无机碱、以及三乙胺等有机碱。
该反应中,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1)1摩尔,化合物(M13)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1~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2)。分离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2)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另外,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2)之中,R10’为三氟甲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2)可以通过以下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
[式中,符号表示与式(1)相同的含义。]
中间体化合物(P11’)可以通过使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1)与碱、二硫化碳和甲基化剂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DMF、NMP、DMSO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氢化钠等碱金属氢化物类。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甲基化剂,例如可以举出碘甲烷。
该反应中,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1)1摩尔,碱的用量通常为1~2摩尔的比例、二硫化碳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甲基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0~10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中间体化合物(P11’)。分离出的中间体化合物(P11’)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2)之中,R10’为三氟甲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2)可以通过使中间体化合物(P11’)和氟化剂在碱的存在下反应来进行制造。
该反应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卤代烃类。
该反应在碱和氟化剂的存在下进行。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碱,例如可以举出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
作为可用于反应的氟化剂,例如可以举出四正丁基氟化铵、氟化氢吡啶络合物。
该反应中,相对于中间体化合物(P11’)1摩尔,碱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氟化剂的用量通常为1~10摩尔的比例。
该反应的反应温度通常为-80~50℃的范围内。该反应的反应时间通常为0.5~24小时的范围内。
反应结束后,通过进行用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干燥、浓缩等后处理操作,可以分离出R10’为三氟甲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2)。分离出的R10’为三氟甲基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P12)也可以通过色谱、重结晶等进一步进行纯化。
(制造方法24)
通过使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和上述中间体化合物之中的具有在氮原子上具备孤电子对的含氮杂环部的化合物与氧化剂反应,某些情况下可以制造该氮原子被氧化后的N-氧化物。
作为该含氮杂环部,例如可以举出吡啶环。
该反应可以用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在二氯甲烷、氯仿、氯苯等卤代烃类、甲醇、乙醇等醇类、乙酸、水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溶剂中使用间氯过氧苯甲酸或过氧化氢等氧化剂来进行该反应。
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是记载在例如国际公开第99/45774号小册子中的化合物,可以用这些里记载的方法进行制造。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有时也以盐的形态含有在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中。作为这些盐,可以举出钠盐、钾盐等碱金属盐、钙盐、镁盐等碱土金属盐、铵等无机碱盐、吗啉、哌啶、吡咯烷、单烷基胺、二烷基胺、三烷基胺、单羟烷基胺、二羟烷基胺、三羟烷基胺等有机胺盐等有机碱盐等盐。
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可以是仅将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和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混合后的组合物,但通常使用将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和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和非活性载体混合,根据需要添加表面活性剂、其它制剂用助剂,进行制剂制成油剂、乳剂、可流动剂、水合剂、颗粒水合剂、粉剂、粒剂等后的组合物。
另外,上述进行制剂化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可以直接或添加其它非活性成分后用作有害生物防除剂。
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中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和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合计量通常为0.1%~100重量%、优选为0.2~90重量%、更优选为1~80重量%的范围。
作为进行制剂时使用的非活性载体,可以举出固体载体、液体载体。作为上述固体载体,例如可以举出粘土类(高岭土粘土、硅藻土、膨润土、Fubasami粘土、酸性白土等)、合成含水氧化硅、滑石、陶瓷、其它无机材料(绢云母、石英、硫、活性碳、碳酸钙、水合二氧化硅等)、化学肥料(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脲和氯化铵等)等微粉和粒状物等,以及合成树脂(聚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树脂,尼龙-6、尼龙-11、尼龙-66等尼龙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
作为液体载体,例如可以举出水、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己醇、苯甲醇、乙二醇、丙二醇、苯氧基乙醇等)、酮类(丙酮、甲乙酮、环己酮等)、芳香族烃类(甲苯、二甲苯、乙苯、十二烷基苯、苯基二甲苯基乙烷、甲基萘等)、脂肪族烃类(己烷、环己烷、煤油、轻油等)、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油酸乙酯、己二酸二异丙酯、己二酸二异丁酯、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等)、腈类(乙腈、异丁腈等)、醚类(二异丙醚、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3-甲氧基-3-甲基-1-丁醇等)、酰胺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卤代烃类(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等)、亚砜类(二甲亚砜等)、碳酸亚丙酯和植物油(大豆油、棉籽油等)。
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举出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其它制剂用助剂,可以举出粘合剂、分散剂、着色剂和稳定剂等,具体可以举出例如酪蛋白、明胶、糖类(淀粉、阿拉伯胶、纤维素衍生物、海藻酸等)、木质素衍生物、膨润土、合成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类等)、PAP(酸式磷酸异丙酯)、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A(2-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与3-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中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000重量份,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通常为10~100000重量份、优选为100~10000重量份。即,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通常以重量比计为100:1~1:100、优选为10:1~1:10。
可以通过将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的有效量施用于植物或栽培植物的土壤来防除有害生物。另外,可以通过预先施用于植物种子、球根来防除有害节肢动物。
本发明中,将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施用于植物的情况下,通过将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的有效量施用于植物和/或其培养基、植物种子、球根来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举出例如茎叶播洒等施用于植物的茎叶、花器或穗;施用于秧箱等中的苗;施用于植物种植前或种植后的培养基和土壤;种子消毒、种子浸渍和种子涂布等施用于种子;施用于苗;施用于种薯等球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植物种子是指在播种到土壤或待栽培的培养基中前的状态的植物的种子,球根是指在播种到土壤或待栽培的培养基前的状态的植物的鳞茎、球茎、块茎、根茎和块根。
作为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具有效力的有害生物,可以举出例如有害昆虫类、有害螨虫类等。作为该有害生物,具体可以举出例如以下的有害生物。
半翅目(Hemiptera)有害生物:
飞虱科(Delphacidae)如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稻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角顶叶蝉科(Deltocephalidae)如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二点黑尾叶蝉(Nephotettix virescens)、茶绿叶蝉(Empoasca onukii);蚜科(Aphididae)如棉蚜(Aphis gossypii)、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异绣线菊蚜(Aphis spiraecola)、马铃薯长管蚜(Macrosiphum euphorbiae)、土豆沟无网蚜(Aulacorthum sol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褐橘声蚜(Toxoptera citricidus)、梅大尾蚜(Hyalopterus pruni);蝽科(Pentatomidae)如花角绿蝽(Nezara antennata)、豆蜂缘蝽(Riptortus clavetus)、中稻缘蝽(Leptocorisa chinensis)、尖角二星蝽(Eysarcoris parvus)、混茶翅蝽(Halyomorphamista);粉虱科(Aleyrodidae)如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甘薯粉虱(Bemisia tabaci)、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橘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鳞翅目(Lepidoptera)有害生物:
螟蛾科(Pyralidae)如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稻纵卷叶野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棉卷叶野螟(Notarchaderogata)、印度谷斑螟(Plodia interpunctella)、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菜心野螟(Hellula undalis)、蓝草螟蛾(Pediasia teterrellus);夜蛾科(Noctuidae)如斜纹贪夜蛾(Spodoptera litura)、贪夜蛾(Spodopteraexigua)、粘虫(Pseudaletia separata)、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黑点弧翅夜蛾(Plusia nigrisigna)、粉纹夜蛾属(Thoricoplusia spp.)、实夜蛾属(Heliothis spp.)、铃夜蛾属(Helicoverpaspp.);粉蝶科(Pieridae)如菜粉蝶(Pieris rapae);卷蛾科(Tortricidae)如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日豆小卷蛾(Matsumuraeses azukivora)、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 oranafasciata)、茶小卷蛾(Adoxophyes honmai.)、茶长卷蛾(Homona magnanima)、苹果黄卷蛾(Archips fuscocupreanus)、苹果皮小卷蛾(Cydia pomonella);细蛾科(Gracillariidae)如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金纹小潜细蛾(Phyllonorycter ringoneella);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如桃柱果蛾(Carposinanlponensls);潜蛾科(Lyonetiidae)如潜蛾属(Lyonetia spp.);毒蛾科(Lymantriidae)如毒蛾属(Lymantria spp.)、黄毒蛾属(Euproctis spp.);巢蛾科(Yponomeutidae)如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麦蛾科(Gelechiidae)如红铃麦蛾(Pectinophora gossypiella)、马铃薯麦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灯蛾科(Arctiidae)如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以及衣蛾(Tineatranslucens)。
缨翅目(Thysanoptera)有害生物:
蓟马科(Thripidae)如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南黄蓟马(Thrips palmi)、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烟蓟马(Thrips tabaci)、丽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双翅目(Diptera)有害生物:
花蝇科(Anthomyiidae)如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葱地种蝇(Deliaantiqua);潜蝇科(Agromyzidae)如日本稻潜蛾(Agromyza oryzae)、大麦毛眼水蝇(Hydrellia griseola)、蔬菜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秆蝇科(Chloropidae)如稻秆蝇(Chlorops oryzae);实蝇科(Tephritidae)如瓜寡鬃实蝇(Dacus cucurbitae)、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果蝇科(Drosophilidae)。
鞘翅目(Coleoptera)有害生物:
根萤叶甲属(Diabrotica spp.)如玉米根萤叶甲(Diabrotica virgiferavirgifera)、黄瓜十一星叶甲(Diabrotica undecimpunctata howardi);金龟科(Scarabaeidae)如古铜异丽金龟(Anomala cuprea)、多色异丽金龟(Anomalarufocuprea)、日本弧丽金龟(Popillia japonica);象虫科如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稻水象(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稻象(Echinocnemus squameus)、棉铃象(Anthonomus grandis)、猎象甲(Sphenophorus venatus);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如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叶甲科(Chrysomelidae)如水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黄曲条菜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马铃薯叶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食植瓢虫属(Epilachna)如茄二十八星瓢虫(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小蠹科(Scolytidae)如褐粉蠹(Lyctusbrunneus)、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长蠹科(Bostrychidae);蛛甲科(Ptinidae);天牛科(Cerambycidae)如白斑星天牛(Anoplophoramalasiaca);叩甲科(Agriotes spp.);以及毒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使用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时,其施用量以每10000m2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量计通常为1~10000g。将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制剂成乳剂、水合剂、可流动剂等的情况下,通常用水稀释使得有效成分浓度达到0.01~10000ppm后施用,粒剂、粉剂等通常直接施用。
这些制剂或制剂的水稀释液可以直接播洒处理于有害生物或待保护免受有害生物的作物等植物,或者为了防除生活在耕地土壤中的有害生物,也可以对该土壤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可以用在栽培下述“作物”的耕地中。
农作物:玉米、稻、小麦、大麦、黑麦、燕麦、高粱、棉花、大豆、花生、荞麦、甜菜、欧洲油菜、向日葵、甘蔗、烟草等。
蔬菜:茄科蔬菜(茄子、西红柿、青椒、辣椒、土豆等)、葫芦科蔬菜(黄瓜、南瓜、绿皮西葫芦、西瓜、甜瓜等)、十字花科蔬菜(萝卜、芜菁甘蓝、辣根、球茎甘蓝、大白菜、卷心菜、芥菜、西兰花、菜花等)、菊科蔬菜(牛蒡、茼蒿、洋蓟、生菜等)、百合科蔬菜(葱、洋葱、大蒜、芦笋)、伞状花科蔬菜(胡萝卜、欧芹、芹菜、欧防风等)、藜科蔬菜(例如菠菜、瑞士甜菜等)、唇形科蔬菜(紫苏、薄荷、罗勒等)、草莓、甘薯、日本薯蓣、芋头等;
果树:梨果类(例如苹果、西洋梨、日本梨、木瓜、温柏等)、核果类(桃子、李子、油桃、梅子、樱桃、杏子、西梅等)、柑橘类水果(温州蜜柑、橙子、柠檬、酸橙、葡萄柚等)、坚果类(栗子、胡桃、榛子、杏仁、开心果、腰果、澳洲坚果等)、浆果(蓝莓、蔓越橘、黑莓、覆盆子等)、葡萄、柿子、橄榄、枇杷、香蕉、咖啡、海枣、椰树、油棕等;
果树以外的树:茶树、桑树、花木类(皋月杜鹃、山茶、绣球花、山茶花、八角、樱花、北美鹅掌楸、紫薇、金桂等)、行道树(白腊树、桦树、山茱萸、桉树、银杏、丁香、枫树、橡树、白杨树、紫荆、枫香树、梧桐、榉树、日本香柏、枞树、铁杉、杜松、松树、鱼鳞云杉、红豆杉、榆树、七叶树等)、珊瑚树、罗汉松、日本柳杉、日本扁柏、巴豆、日本卫矛、红叶石楠等;
草:结缕草(日本结缕草(Z.japonica)、天鹅绒草(Z.pacifica)等)、狗牙根属草(狗牙根等)、剪股颖(小糠草、葡茎剪股颖、细弱剪股颖等)、早熟禾(草地早熟禾、普通早熟禾)、羊茅(巨羊茅、紫羊茅、匍匐紫羊茅)、黑麦草(毒麦、黑麦草等)、野茅、梯牧草等;
其它:花卉类(蔷薇、康乃馨、菊花、洋桔梗、满天星、非洲菊、金盏花、鼠尾草、矮牵牛、马鞭草、郁金香、紫菀、龙胆、百合、三色堇、仙客来、兰花、铃兰、薰衣草、紫罗兰、羽衣甘蓝、报春花、一品红、唐菖蒲、洋兰、雏菊、兰花、秋海棠等)、观叶植物等。
“作物”也包括转基因作物。
[实施例]
以下,通过制造例、参考制造例、制剂例和试验例等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例子。
首先,就本稠合杂环化合物的制造示出制造例。
以下,示出本稠合杂环化合物的制造例,但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不仅限于这些例子。
制造例1(1)
将N2-甲基-5-三氟甲基吡啶-2,3-二胺0.76g、3-氟吡啶-2-甲醛0.50g、亚硫酸氢钠0.50g和DMF3ml的混合物在120℃搅拌8小时。在放置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中注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氟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2))0.43g。
中间体化合物(M6-2)
1H-NMR(CDCl3)δ:8.75(1H,d),8.66-8.63(1H,m),8.40(1H,d),7.73-7.67(1H,m),7.56-7.51(1H,m),4.16(3H,s).
制造例1(2)
在冰冷下向中间体化合物(M6-2)1.23g和DMF3.5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硫醇钠0.48g,在室温搅拌2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1.39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
1H-NMR(CDCl3)δ:8.73(1H,d),8.53(1H,dd),8.39(1H,d),7.80(1H,dd),7.40(1H,dd),4.04(3H,s),2.97(2H,q),1.35(3H,t).
制造例2、3
在冰冷下向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0.62g和氯仿10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79g后,在室温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基亚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87mg、和2-(3-乙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0.49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
1H-NMR(CDCl3)δ:8.85(1H,dd),8.77(1H,s),8.67(1H,dd),8.34(1H,s),7.69(1H,dd),4.36(3H,s),3.72-3.62(1H,m),3.14-3.04(1H,m),1.47(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
1H-NMR(CDCl3)δ:9.01(1H,dd),8.76(1H,s),8.55(1H,dd),8.31(1H,s),7.74(1H,dd),3.88(3H,s),3.83(2H,q),1.37(3H,t).
制造例4(1)
将N2-甲基-5-三氟甲基吡啶-2,3-二胺0.70g、3-氯-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0.53g、EDCI盐酸盐0.82g、HOBt 42mg和吡啶4.5ml的混合物在60℃搅拌4小时。在放置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浓缩,由此得到中间体化合物(M20-3)。
中间体化合物(M20-3)
将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20-3)的全部、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04g和N-甲基吡咯烷酮4mL的混合物在150℃加热搅拌2.5小时。在放置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3))0.71g。
中间体化合物(M6-3)
1H-NMR(CDCl3)δ:8.96(1H,d),8.79(1H,d),8.42
(1H,d),8.22(1H,d),4.02(3H,s).
制造例4(2)
在冰冷下向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中间体化合物(M6-3))0.71g和DMF4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硫醇钠0.24g,在室温搅拌1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76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
1H-NMR(CDCl3)δ:8.77(1H,d),8.75(1H,d),8.43
(1H,d),7.93(1H,d),4.11(3H,s),3.02(2H,q),
1.40(3H,t).
制造例5
在冰冷下向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61g和氯仿10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66g后,在室温搅拌10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5)0.62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5
1H-NMR(CDCl3)δ:9.25(1H,d),8.80(1H,d),8.79
(1H,d),8.34(1H,d),3.96(2H,q),3.94(3H,s),
1.42(3H,t).
制造例6
将2-(3-乙硫基吡啶-2-基)-6-碘-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835mg、五氟丙酸钠2.0g、碘化铜2.0g、NMP10mL、二甲苯50mL的混合物在150℃加热搅拌8小时。放置冷却至室温后,加注40%氨水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303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
1H-NMR(CDCl3)δ:8.69(1H,d),8.52(1H,dd),8.40(1H,d),7.80(1H,dd),7.39(1H,dd),4.06(3H,s),2.97(2H,q),1.34(3H,t).
制造例7、8
在冰冷下向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254mg、氯仿10mL的混合物中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266mg。将混合物升温至室温,搅拌0.5小时后,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烷亚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8mg和2-(3-乙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8)235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
1H-NMR(CDCl3)δ:8.85(1H,dd),8.72(1H,d),8.68(1H,dd),8.31(1H,d),7.69(1H,dd),4.36(3H,s),3.72-3.61(1H,m),3.17-3.06(1H,m),1.47(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8
1H-NMR(CDCl3)δ:9.00(1H,dd),8.72(1H,d),8.55(1H,dd),8.30(1H,d),7.73(1H,dd),3.89(3H,s),3.84(2H,q),1.37(3H,t).
制造例9(1)
在5-碘-N2-甲基-吡啶-2,3-二胺1.9g、吡啶6mL的混合物中加入EDCI盐酸盐1.28g、HOBt86mg和3-氯吡啶-2-羧酸1.3g,在室温下搅拌9小时。在该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滤取析出的粉末,用氯仿进行洗涤,由此得到了3-氯吡啶-2-羧酸(5-碘-2-甲氨基-吡啶-3-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20-7))3.6g。
中间体化合物(M20-7)
1H-NMR(DMSO-D6)δ:9.95(1H,s),8.65(1H,d),8.15-8.10(2H,m),8.00(1H,d),7.65(1H,dd),6.30(1H,d),2.81(3H,d).
制造例9(2)
将中间体化合物(M20-7)3.4g、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5.8g、DMF30mL、甲苯120mL的混合物在130℃加热搅拌12小时。放置冷却至室温后,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氯吡啶-2-基)-6-碘-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7))2.0g。
中间体化合物(M6-7)
1H-NMR(CDCl3)δ:8.70(1H,d),8.66-8.63(1H,m),8.47-8.44(1H,m),7.95(1H,d),7.45(1H,dd),
3.90(3H,s).
制造例9(3)
将中间体化合物(M6-7)2.0g、乙硫醇钠888mg、DMF45mL的混合物在50℃加热搅拌12小时。放置冷却至室温后,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6-碘-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9)1.0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9
1H-NMR(CDCl3)δ:8.61(1H,d),8.51(1H,dd),8.45(1H,d),7.76(1H,dd),7.37(1H,dd),3.96(3H,s),2.94(2H,q),1.33(3H,t).
制造例10(1)
将3-氨基-5-三氟甲基吡啶-2-硫醇0.45g、3-氯-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0.55g、EDCI盐酸盐0.67g、HOBt31mg和吡啶4.5ml的混合物在60℃搅拌4小时。在放置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浓缩,由此得到了中间体化合物(M20-9)。中间体化合物(M20-9)
将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20-9)的全部、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04g和N-甲基吡咯烷酮3.5mL的混合物在150℃加热搅拌2小时。在放置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6-(三氟甲基)噻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9))0.29g。
中间体化合物(M6-9)
1H-NMR(CDCl3)δ:8.94(1H,d),8.90(1H,d),8.69
(1H,d),8.19(1H,d).
制造例10(2)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6-9)代替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中间体化合物(M6-3)),依照制造例4(2)记载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6-(三氟甲基)噻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0)。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0
1H-NMR(CDCl3)δ:8.91(1H,d),8.70-8.67(2H,m),7.91(1H,s),3.09(2H,q),1.51(3H,t).
制造例11
使用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6-(三氟甲基)噻唑并[5,4-b]吡啶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记载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6-(三氟甲基)噻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1)。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1
1H-NMR(CDCl3)δ:9.19(1H,d),8.98(1H,d),8.89
(1H,d),8.61(1H,d),4.17(2H,q),1.49(3H,t).
制造例12(1)
将3-氨基-5-三氟甲基吡啶-2-硫醇0.45g、3-氯吡啶-2-羧酸0.39g、EDCI盐酸盐0.67g、HOBt31mg和吡啶4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2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滤取析出的固体。用水和正己烷洗涤所得到的固体后,进行干燥,得到了3-氯吡啶-2-羧酸(2-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3-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20-11))0.45g。
中间体化合物(M20-11)
制造例12(2)
将中间体化合物(M20-11)0.45g、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0.70g和NMP4mL的混合物在150℃搅拌2小时。在放置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氯吡啶-2-基)-6-(三氟甲基)噻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11))0.47g。
中间体化合物(M6-11)
制造例12(3)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6-11)代替2-(3-氟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中间体化合物(M6-2)),依照制造例1(2)记载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2-基)-6-(三氟甲基)噻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1)。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1
1H-NMR(CDCl3)δ:8.87(1H,d),8.64(1H,d),8.48
(1H,dd),7.76(1H,dd),7.37(1H,dd),3.06(2H,q),1.49(3H,t).
制造例12(4)
在2-(3-乙硫基-2-基)-6-(三氟甲基)噻唑并[5,4-b]吡啶0.36g和氯仿5ml的混合物中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56g,在室温搅拌12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6-(三氟甲基)噻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2)0.27g、和2-(3-乙磺酰基吡啶-2-基)-6-(三氟甲基)噻唑并[5,4-b]吡啶4-氧化物(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2)91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2
1H-NMR(CDCl3)δ:8.98-8.93(2H,m),8.66(1H,dd),8.57(1H,d),7.69(1H,dd),4.13(2H,q),1.45
(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2
1H-NMR(CDCl3)δ:8.96(1H,dd),8.68(1H,dd),8.62(1H,s),8.20(1H,s),7.74(1H,dd),4.06(2H,q),1.44(3H,t).
制造例13(1)
将2-(3-乙硫基吡啶-2-基)-6-碘-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1.1g、碘化铜160mg、硫化钠九水合物2.7g、DMF10mL的混合物在110℃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由下式
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P9’-1))710mg。
中间体化合物(P9’-1)
1H-NMR(DMSO-D6)δ:8.56-8.55(2H,m),8.53-8.50(2H,m),8.38-8.36(2H,m),8.04(2H,d),7.61-7.56(2H,m),3.87(6H,brs),3.00(4H,q),1.23-1.16(6H,m).
制造例13(2)
将中间体化合物(P9’-1)710mg和DMF12mL的混合物冷却至-60℃,加入三氟碘甲烷10g。在-40℃向该混合物中滴加四(二甲氨基)乙烯1.2mL。升温至-10℃,在-10℃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3)530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3
1H-NMR(CDCl3)δ:8.67(1H,d),8.52(1H,dd),8.46(1H,d),7.79(1H,dd),7.39(1H,dd),4.03(3H,s),2.97(2H,q),1.36(3H,t).
制造例14、15
将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3)200mg、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230mg、氯仿10mL的混合物在冰冷下搅拌5小时搅拌。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亚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4)89mg和2-(3-乙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5)130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4
1H-NMR(CDCl3)δ:8.87-8.83(1H,m),8.73-8.64(2H,m),8.41(1H,d),7.72-7.66(1H,m),4.34(3H,s),3.72-3.62(1H,m),3.17-3.05(1H,m),1.47
(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5
1H-NMR(CDCl3)δ:9.01-8.98(1H,m),8.71(1H,d),8.55-8.52(1H,m),8.39(1H,d),7.72(1H,dd),
3.90-3.81(5H,m),1.36(3H,t).
制造例16
在40℃向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3)270mg、钨酸钠2水合物110mg、乙腈5mL的混合物中加入30%双氧水2mL。升温至80℃,搅拌24小时。在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磺酰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6)280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6
1H-NMR(CDCl3)δ:9.08(1H,d),9.04(1H,dd),8.71(1H,d),8.57(1H,dd),7.79(1H,dd),3.93(3H,s),3.82(2H,q),1.38(3H,t).
制造例17(1)
将N2-甲基-5-五氟乙基吡啶-2,3-二胺590mg、3-氯-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560mg、EDCI盐酸盐520mg、HOBt35mg、吡啶5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由此得到了中间体化合物(M20-17)。
中间体化合物(M20-17)
将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20-17)溶于DMF7.5mL、甲苯30mL的混合溶剂,加入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5g,在160℃搅拌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叔丁基甲基醚进行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17))540mg。
中间体化合物(M6-17)
1H-NMR(CDCl3)δ:8.96(1H,d),8.74(1H,d),8.40
(1H,d),8.23(1H,d),4.03(3H,s).
制造例17(2)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6-17)代替2-(3-氟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中间体化合物(M6-2)),依照制造例1(2)记载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7)。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7
1H-NMR(CDCl3)δ:8.75(1H,d),8.71(1H,d),8.42
(1H,d),7.93(1H,d),4.12(3H,s),3.03(2H,q),
1.41(3H,t).
制造例18、19
使用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代替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依照制造例2、3记载的方法得到了2-(3-乙亚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8)和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9)。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8
1H-NMR(CDCl3)δ:9.10(1H,d),8.94(1H,d),8.76
(1H,d),8.36(1H,d),4.41(3H,s),3.76-3.66(1H,m),3.18-3.07(1H,m),1.49(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9
1H-NMR(CDCl3)δ:9.27(1H,d),8.80(1H,d),8.76
(1H,s),8.34(1H,s),4.01-3.94(5H,m),1.41(3H,t).
制造例20
在冰冷下向2-(3-乙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500mg和氯仿10mL的混合物中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429mg,在室温搅拌1小时以及在50℃搅拌2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亚磺酰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0)353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0
1H-NMR(CDCl3)δ:9.02(1H,dd),8.77(1H,d),8.60-8.52(2H,m),7.75(1H,dd),3.91(3H,s),3.83
(2H,q),1.38(3H,t).
制造例21(1)
在冰冷下向4-碘-2-硝基-苯胺2.0g、60%氢化钠(油状)330mg、DMF20mL的混合物中滴加碘甲烷470μL。将该反应混合物升温至室温后,搅拌2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4-碘-2-硝基苯基)-甲基-胺2.0g。
制造例21(2)
将铁粉1.7g、乙酸2.2mL、乙醇80mL、水25mL的混合物在70℃搅拌。在该反应混合物中滴加(4-碘-2-硝基苯基)-甲基-胺2.0g和乙醇20mL的混合物。在滴加后,在70℃搅拌6小时。过滤反应混合物,用THF充分洗涤。将所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在所得到的残渣中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4-碘-N1-甲基-苯-1,2-二胺1.6g。
制造例21(3)
将4-碘-N1-甲基-苯-1,2-二胺850mg、3-氯吡啶-2-羧酸590mg、EDCI盐酸盐790mg、HOBt46mg、吡啶10mL的混合物在100℃搅拌12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氯吡啶-2-基)-5-碘-1-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21))930mg。
中间体化合物(M6-21)
制造例21(4)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6-21)代替2-(3-氟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中间体化合物(M6-2)),依照制造例1(2)记载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5-碘-1-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1)。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1
1H-NMR(CDCl3)δ:8.49(1H,dd),8.22(1H,d),7.75(1H,d),7.62(1H,dd),7.35(1H,dd),7.21(1H,d),3.87(3H,s),2.92(2H,q),1.32(3H,t).
制造例22(1)
将4-氨基苯基五氟化硫5.2g、乙酸酐2.7mL、三乙胺6.6mL和氯仿20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氯仿进行了萃取。使用己烷、乙酸乙酯将所得到的残渣进行重结晶,得到了4-乙酰氨基苯基五氟化硫5.4g。
制造例22(2)
在冰冷下向4-乙酰氨基苯基五氟化硫5.4g、硫酸15mL的混合物中滴加发烟硝酸905mL。在滴加后,在室温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冰中,滤取析出的结晶。用水洗涤结晶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4-氨基-3-硝基苯基五氟化硫5.2g。
制造例22(3)
在冰冷下向4-氨基-3-硝基苯基五氟化硫2.0g、60%氢化钠(油状)310mg和DMF15mL的混合物中滴加碘甲烷447μL。在滴加后,在室温搅拌3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滤取析出的固体。用水洗涤固体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甲基-(2-硝基-4-五氟硫基苯基)-胺2.0g。
1H-NMR(CDCl3)δ:8.60(1H,d),8.28(1H,brs),7.78(1H,dd),6.89(1H,d),3.10(3H,d).
制造例22(4)
使用甲基-(2-硝基-4-五氟硫基苯基)-胺代替(4-碘-2-硝基苯基)-甲基-胺,依照制造例21(2)所述的方法得到了N1-甲基-4-五氟硫基苯-1,2-二胺。
制造例22(5)
使用N1-甲基-4-五氟硫基苯-1,2-二胺代替5-碘-N2-甲基-吡啶-2,3-二胺,依照制造例9(1)所述的方法得到了3-氯吡啶-2-羧酸(2-甲氨基-5-五氟硫基苯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20-23))。
中间体化合物(M20-23)
1H-NMR(CDCl3)δ:9.57(1H,s),8.55(1H,dd),7.91(1H,dd),7.81(1H,d),7.59(1H,dd),7.50-7.45(1H,m),6.71(1H,d),4.52(1H,d),2.93(3H,d).
制造例22(6)
在冰冷下向中间体化合物(M20-23)405mg、DMF10ml的混合物中加入乙硫醇钠193mg,在室温搅拌8小时以及在60度搅拌2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硫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3)411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3
1H-NMR(CDCl3)δ:8.50(1H,dd),8.33(1H,d),7.79-7.74(2H,m),7.46-7.43(1H,m),7.37(1H,dd),3.92(3H,s),2.94(2H,q),1.33(3H,t).
制造例23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硫基-1H-苯并咪唑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11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硫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4)。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4
1H-NMR(CDCl3)δ:8.96(1H,dd),8.50(1H,dd),8.24(1H,d),7.79(1H,dd),7.68(1H,dd),7.48(1H,d),3.82(2H,q),3.75(3H,s),1.34(3H,t).
制造例24(1)
使用3-氯-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代替3-氯吡啶-2-羧酸,依照制造例9(1)所述的方法得到了3-氯-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5-碘-2-甲氨基-吡啶-3-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20-35))。
中间体化合物(M20-35)
1H-NMR(CDCl3)δ:9.33(1H,s),8.80(1H,d),8.28
(1H,d),8.17(1H,d),8.00(1H,d),4.60(1H,s),
3.01(3H,d).
制造例24(2)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20-35)代替3-氯吡啶-2-羧酸(5-碘-2-甲氨基-吡啶-3-基)-酰胺(中间体化合物(M20-7)),依照制造例9(2)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6-碘-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35)。
中间体化合物(M6-35)
1H-NMR(CDCl3)δ:8.95(1H,s),8.68(1H,s),8.49
(1H,s),8.20(1H,s),3.95(3H,s).
制造例24(3)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6-35)代替2-(3-氟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中间体化合物(M6-2)),依照制造例1(2)记载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6-碘-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2)。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2
1H-NMR(CDCl3)δ:8.73(1H,s),8.65(1H,d),8.49
(1H,d),7.91(1H,s),4.04(3H,s),3.01(2H,q),
1.39(3H,t).
制造例24(4)
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6-碘-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900mg、硫代苯甲酸320μL、碘化铜45mg、1,10-菲咯啉85mg、二异丙基乙胺940μL、甲苯25mL的混合物在110℃搅拌8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硫代苯甲酸S-[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酯990mg。
1H-NMR(CDCl3)δ:8.74(1H,s),8.54(1H,d),8.33
(1H,d),8.07(2H,dd),7.92(1H,s),7.63(1H,t),7.51(2H,t),4.10(3H,s),3.01(2H,q),1.39(3H,t).
制造例24(5)
将硫代苯甲酸S-[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酯1.8g、碳酸钾1.1g、甲醇20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加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后,用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浓缩,由此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6-硫醇(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3)1.2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3
1H-NMR(CDCl3)δ:8.73(1H,s),8.46(1H,d),8.19
(1H,d),7.90(1H,s),4.04(3H,s),3.01(2H,q),
1.39(3H,t).
制造例24(6)
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6-硫醇1.2g、碘20mg、DMF30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于空气气氛中搅拌1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由下式
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P9’-4))800mg。
中间体化合物(P9’-4)
1H-NMR(CDCl3)δ:8.73(2H,s),8.52(2H,d),8.35
(2H,d),7.91(2H,d),4.06(6H,s),3.04-2.98(4H,m),1.39(6H,t).
制造例24(7)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P9’-4)代替中间体化合物(P9’-1),依照制造例13(2)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8)。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8
1H-NMR(CDCl3)δ:8.75(1H,d),8.71(1H,d),8.50
(1H,d),7.93(1H,d),4.10(3H,s),3.03(2H,q),
1.41(3H,t).
制造例24(8)
在冰冷下向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299mg和氯仿30mL的混合物中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34g,在冰冷下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0.24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
1H-NMR(CDCl3)δ:9.24(1H,d),8.79(1H,d),8.74
(1H,d),8.40(1H,d),3.97(2H,q),3.93(3H,s),
1.42(3H,t).
制造例24(9)
使用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代替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3),依照制造例16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磺酰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5)。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5
1H-NMR(CDCl3)δ:9.28(1H,d),9.10(1H,d),8.80
(1H,d),8.72(1H,d),3.98(3H,s),3.93(2H,q),
1.43(3H,t).
制造例25
将2-(3-乙硫基吡啶-2-基)-5-碘-1-甲基-1H-苯并咪唑340mg、碘化铜410mg、五氟丙酸钠800mg、NMP5mL、二甲苯5mL的混合物在160℃搅拌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放置冷却至室温后,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28%氨溶液,用叔丁基甲基醚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乙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6)240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6
1H-NMR(CDCl3)δ:8.50(1H,dd),8.16(1H,s),7.77(1H,dd),7.57(1H,d),7.53(1H,d),7.36(1H,dd),3.93(3H,s),2.94(2H,q),1.33(3H,t).
制造例26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乙基-1H-苯并咪唑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乙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7)。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7
1H-NMR(CDCl3)δ:8.98(1H,dd),8.53(1H,dd),8.06(1H,s),7.70(1H,dd),7.60(1H,d),7.56(1H,d),3.86-3.78(5H,m),1.34(3H,t).
制造例27
在冰冷下向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0.18g和氯仿4ml的混合物中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21g,在冰冷下搅拌5分钟。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硫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9)0.16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9
1H-NMR(CDCl3)δ:9.10-9.07(1H,m),8.94-8.91(1H,m),8.77-8.74(1H,m),8.46-8.44(1H,m),4.38(3H,s),3.76-3.65(1H,m),3.16-3.05(1H,m),1.49(3H,t).
制造例28(1)
使用N1-甲基-4-三氟甲基苯-1,2-二胺代替5-碘-N2-甲基-吡啶-2,3-二胺,依照制造例9(1)所述的方法得到了3-氯吡啶-2-羧酸(2-甲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20-29))。
中间体化合物(M20-29)
1H-NMR(CDCl3)δ:9.56(1H,s),8.55-8.54(1H,m),7.91(1H,dd),7.70(1H,d),7.49-7.43(3H,m),
6.79(1H,d),2.93(3H,d).
制造例28(2)
将中间体化合物(M20-29)800mg、乙硫醇钠350mg、DMF10mL的混合物在100℃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0)410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0
1H-NMR(CDCl3)δ:8.51(1H,dd),8.17(1H,d),7.78(1H,dd),7.61(1H,dd),7.52(1H,d),7.38(1H,dd),3.93(3H,s),2.94(2H,q),1.33(3H,t).
制造例29、30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代替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依照制造例2、3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亚磺酰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1)、和2-(3-乙磺酰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2)。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1
1H-NMR(CDCl3)δ:8.77(1H,d),8.61(1H,d),8.05
(1H,s),7.61(1H,dd),7.55(1H,d),7.48(1H,d),4.20(3H,s),3.73-3.61(1H,m),3.11-3.00(1H,m),1.47(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2
1H-NMR(CDCl3)δ:8.95(1H,dd),8.50(1H,dd),8.09(1H,d),7.66(1H,dd),7.61(1H,d),7.53(1H,d),3.83(2H,q),3.75(3H,s),1.33(3H,t).
制造例31(1)
使用N1-甲基-4-三氟甲基苯-1,2-二胺代替5-碘-N2-甲基-吡啶-2,3-二胺,使用3-氯-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代替3-氯吡啶-2-羧酸,依照制造例9(1)所述的方法得到了3-氯-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2-甲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20-31))。
中间体化合物(M20-31)
1H-NMR(CDCl3)δ:9.42(1H,s),8.80(1H,d),8.16
(1H,d),7.71(1H,s),7.47(1H,d),6.81(1H,d),
4.32(1H,s),2.93(3H,d).
制造例31(2)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20-31)代替3-氯吡啶-2-羧酸(2-甲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酰胺(中间体化合物(M20-29)),依照制造例28(2)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3)和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2-甲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3-32))。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3
1H-NMR(CDCl3)δ:8.72(1H,d),8.21(1H,d),7.91
(1H,d),7.63(1H,d),7.54(1H,d),4.00(3H,s),
3.00(2H,q),1.38(3H,t).
中间体化合物(M3-32)
1H-NMR(CDCl3)δ:9.64(1H,s),8.53(1H,d),7.86
(1H,s),7.76(1H,d),7.41(1H,dd),6.76(1H,d),4.35(1H,d),2.96(2H,q),2.90(3H,d),1.44(3H,t).
制造例32、33
使用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代替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依照制造例2,3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亚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4)和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5)。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4
1H-NMR(CDCl3)δ:9.05(1H,d),8.91(1H,d),8.12
(1H,d),7.67(1H,dd),7.60(1H,d),4.32(3H,s),3.80-3.70(1H,m),3.15-3.05(1H,m),1.51(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5
1H-NMR(CDCl3)δ:9.22(1H,d),8.77(1H,d),8.10
(1H,d),7.66(1H,dd),7.57(1H,d),3.98(2H,q),3.84(3H,s),1.40(3H,t).
制造例34、35
在2-(3-乙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550mg和氯仿15ml的混合物中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750mg,进行20小时加热回流。在反应混合物加注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1-氧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6)168mg、和2-(3-乙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4-氧化物(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7)73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6
1H-NMR(CDCl3)δ:8.79(1H,d),8.54(1H,dd),8.33(1H,d),7.99(1H,dd),7.69(1H,dd),3.85-3.74(4H,m),3.52-3.42(1H,m),1.34(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7
1H-NMR(CDCl3)δ:9.03(1H,dd),8.53(1H,dd),8.47(1H,d),7.92(1H,d),7.77(1H,dd),4.29(3H,s),3.69(2H,q),1.36(3H,t).
制造例36(1)
使用4-碘-N1-甲基-苯-1,2-二胺代替N2-甲基-5-三氟甲基吡啶-2,3-二胺,依照制造例4(1)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5-碘-1-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41))。
中间体化合物(M6-41)
1H-NMR(CDCl3)δ:8.92(1H,d),8.23(1H,d),8.17
(1H,d),7.66(1H,dd),7.23(1H,d),3.85(3H,s).
制造例36(2)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6-41)代替2-(3-氟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依照制造例1(2)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5-碘-1-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
制造例36(3)
使用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5-碘-1-甲基-1H-苯并咪唑代替2-(3-乙硫基吡啶-2-基)-5-碘-1-甲基-1H-苯并咪唑,依照制造例2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乙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8)。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8
1H-NMR(CDCl3)δ:8.72(1H,d),8.20(1H,s),7.91
(1H,d),7.60(1H,d),7.55(1H,d),4.00(3H,s),
3.01(2H,q),1.39(3H,t).
制造例37、38
使用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乙基-1H-苯并咪唑代替2-(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依照制造例2、3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亚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乙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9)和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1-甲基-5-五氟乙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9
1H-NMR(CDCl3)δ:9.05(1H,d),8.91(1H,d),8.10
(1H,s),7.66-7.60(2H,m),4.33(3H,s),3.80-3.69(1H,m),3.17-3.07(1H,m),1.50(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
1H-NMR(CDCl3)δ:9.22(1H,d),8.77(1H,d),8.08
(1H,s),7.63(1H,d),7.58(1H,d),3.99(2H,q),
3.84(3H,s),1.40(3H,t).
制造例39(1)
在冰冷下向甲基-(2-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胺16g、乙腈200mL的混合物中加入N-溴基琥珀酰亚胺15g。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在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溴基-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甲基-胺15g。
(2-溴基-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甲基-胺
1H-NMR(CDCl3)δ:8.12(1H,s),7.86(1H,s),6.48
(1H,brs),3.07(3H,d).
制造例39(2)
在70℃且加热搅拌下向铁粉11g、乙酸12mL、THF40mL、水10mL的混合物中滴加(2-溴基-6-硝基-4-三氟甲基苯基)-甲基-胺10g和THF50mL的混合物。滴加后在70℃加热搅拌3小时。对所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进行Celite(硅藻土)(注册商标)过滤,用THF进行了洗涤。将所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在所得到的残渣中加注10%氢氧化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3-溴基-N2-甲基-5-三氟甲基苯-1,2-二胺11g。
3-溴基-N2-甲基-5-三氟甲基苯-1,2-二胺
制造例39(3)
使用3-溴基-N2-甲基-5-三氟甲基苯-1,2-二胺代替5-碘-N2-甲基-吡啶-2,3-二胺,依照制造例9(1)所述的方法得到了3-氯吡啶-2-羧酸(3-溴基-2-甲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20-43))。
中间体化合物(M20-43)
1H-NMR(CDCl3)δ:10.63(1H,s),8.77(1H,d),8.58(1H,dd),7.91(1H,dd),7.56(1H,d),7.47(1H,dd),3.75-3.68(1H,m),2.83(3H,d).
制造例39(4)
使用中间体化合物(M20-43)代替中间体化合物(M20-29),依照制造例28(2)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7-溴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5)、3-乙硫基吡啶-2-羧酸(3-溴基-2-甲氨基-5-三氟甲基苯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3-42))和2-(3-氯吡啶-2-基)-7-溴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6-43))。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5
1H-NMR(CDCl3)δ:8.54(1H,dd),8.08(1H,d),7.79(1H,dd),7.72(1H,d),7.40(1H,dd),4.13(3H,s),2.94(2H,q),1.32(3H,t).
中间体化合物(M3-42)
1H-NMR(CDCl3)δ:10.80(1H,s),8.82(1H,s),8.38(1H,dd),7.74(1H,d),7.54(1H,s),7.42(1H,dd),3.75-3.65(1H,brm),2.97(2H,q),2.82(3H,d),1.45(3H,t).
中间体化合物(M6-43)
1H-NMR(CDCl3)δ:8.71(1H,dd),8.08(1H,d),7.95(1H,dd),7.74(1H,d),7.47(1H,dd),4.09(3H,s).
制造例40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7-溴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7-溴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6)。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6
1H-NMR(CDCl3)δ:8.99(1H,dd),8.51(1H,dd),8.00(1H,d),7.75(1H,d),7.72(1H,dd),4.03(3H,s),3.73(2H,q),1.33(3H,t).
制造例41、42
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1.0g、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2.72g和氯仿5ml的混合物进行8小时回流,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2.0g后,进而进行5小时回流。在放置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4-氧化物(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8)362mg、和2-(3-乙磺酰基-1-氧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51)45m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8
1H-NMR(CDCl3)δ:9.27(1H,d),8.76(1H,d),8.49
(1H,d),7.94(1H,d),4.33(3H,s),3.80(2H,q),
1.40(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51
1H-NMR(CDCl3)δ:8.75(1H,s),8.50(1H,s),8.12
(1H,s),7.94(1H,s),4.28(3H,s),3.75-3.65(1H,m),3.55-3.44(1H,m),1.38(3H,t).
制造例43(1)
将2-氯-3-硝基-5-三氟甲基吡啶2.60g、2,2,2-三氟乙胺0.79g、N,N-二异丙基乙胺1.04g和N-甲基-2-吡咯烷酮5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0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10%柠檬酸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3-硝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2,2,2-三氟乙基)胺1.83g。
(3-硝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2,2,2-三氟乙基)胺
1H-NMR(CDCl3)δ:8.72(1H,d),8.68(1H,d),8.59
(1H,brs),4.54-4.41(2H,m).
制造例43(2)
在70℃向铁粉2.12g、乙醇6ml、水4ml和乙酸0.1ml的混合物中滴加(3-硝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2,2,2-三氟乙基)胺1.83g和乙醇10ml的混合物后,在70℃搅拌1小时。将放置冷却后的反应混合物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和水进行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N2-(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吡啶-2,3-二胺1.59g。
N2-(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吡啶-2,3-二胺
1H-NMR(CDCl3)δ:8.04-8.02(1H,m),7.10-7.07(1H,m),4.81(1H,brs),4.31-4.20(2H,m),3.34(2H,brs).
制造例43(3)
将N2-(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吡啶-2,3-二胺0.52g、3-乙硫基吡啶-2-羧酸0.37g、EDCI盐酸盐0.46g、HOBt27mg和吡啶2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10%柠檬酸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3-乙硫基吡啶-2-羧酸[2-(2,2,2-三氟乙基)氨基-5-三氟甲基吡啶-3-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3-43))0.75g。
中间体化合物(M3-43)
制造例43(4)
将中间体化合物(M3-43)0.75g和乙酸5ml的混合物在加热回流下搅拌2天。冷却至室温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粗产物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3-(2,2,2-三氟乙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5)0.53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5
1H-NMR(CDCl3)δ:8.77-8.74(1H,m),8.48(1H,dd),8.45-8.42(1H,m),7.82(1H,dd),7.40(1H,dd),5.64(2H,q),2.99(2H,q),1.35(3H,t).
制造例44(1)
将N2-(2,2,2-三氟乙基)-5-三氟甲基吡啶-2,3-二胺0.52g、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0.50g、EDCI盐酸盐0.46g、HOBt27mg和吡啶2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在反应混合物加注10%柠檬酸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羧酸[2-(2,2,2-三氟乙基)氨基-5-三氟甲基吡啶-3-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3-44))0.89g。
中间体化合物(M3-44)
制造例44(2)
将中间体化合物(M3-44)0.89g、对甲苯磺酸一水合物1.14g、N-甲基-2-吡咯烷酮10ml和二甲苯10ml的混合物边使用Dean-Stark装置进行脱水边加热回流8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放置冷却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粗产物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2,2,2-三氟乙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6)0.76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6
1H-NMR(CDCl3)δ:8.80(1H,d),8.70(1H,d),8.48
(1H,d),7.96(1H,d),5.67(2H,q),3.04(2H,q),
1.40(3H,t).
制造例45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50.32g和氯仿2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36g后,升温至室温,搅拌1小时。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粗产物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3-(2,2,2-三氟乙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7)0.32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7
1H-NMR(CDCl3)δ:8.98(1H,dd),8.80(1H,d),8.59(1H,dd),8.37(1H,d),7.75(1H,dd),5.31(2H,q),3.95(2H,q),1.40(3H,t).
制造例46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60.32g和氯仿2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31g后,升温至室温,搅拌1小时。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用己烷洗涤所得到的粗产物,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2,2,2-三氟乙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8)0.28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68
1H-NMR(CDCl3)δ:9.22(1H,d),8.83-8.83(2H,m),8.40(1H,d),5.36(2H,q),4.05(2H,q),1.45(3H,t).
制造例47(1)
将2-氯-5-碘吡啶20.0g、五氟丙酸钠77.8g、碘化铜(I)31.8g、二甲苯84ml和N-甲基吡咯烷酮84ml的混合物升温至160℃,在加热回流下搅拌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注水,用甲基叔丁基醚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2-氯-5-五氟乙基吡啶。
2-氯-5-五氟乙基吡啶
1H-NMR(CDCl3)δ:8.65-8.62(1H,m),7.85-7.81(1H,m),7.48-7.44(1H,m)
制造例47(2)
将制造例47(1)中得到的2-氯-5-五氟乙基吡啶的一半、氰化锌(II)14.4g、四三苯基膦钯2.42g和N-甲基吡咯烷酮84ml的混合物升温至80℃,加热搅拌2.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加注水和甲基叔丁基醚,将沉淀物用Celite(硅藻土)(注册商标)进行过滤,用甲基叔丁基醚洗涤了残渣。用甲基叔丁基醚对滤液进行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粗产物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氰基-5-五氟乙基吡啶4.19g。
2-氰基-5-五氟乙基吡啶
1H-NMR(CDCl3)δ:8.97-8.96(1H,m),8.12-8.09(1H,m),7.90-7.87(1H,m)
制造例47(3)
将水17ml和浓硫酸17ml的混合物升温至100℃,在加热下滴加2-氰基-5-五氟乙基吡啶3.81g后,在100℃搅拌2.5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物加注到冰水中。将析出的固体过滤后,用水进行了洗涤。将所得到的固体在减压下干燥,得到了5-五氟吡啶-2-羧酸3.52g。
5-五氟吡啶-2-羧酸
1H-NMR(CDCl3)δ:8.92-8.88(1H,m),8.44-8.39(1H,m),8.25-8.20(1H,m)
制造例47(4)
将四甲基哌啶5.5ml和THF58ml的混合物冷却至-78℃后,滴加1.6M正丁基锂己烷溶液,升温至室温后,搅拌10分钟。再次冷却至-78℃,滴加5-五氟吡啶-2-羧酸3.52g的THF溶液,在-78℃搅拌1小时。在-78℃滴加二乙基二硫醚4.0ml后,升温至室温,搅拌1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1N盐酸后,加注5N氢氧化钠水溶液,用甲基叔丁基醚对水层进行了洗涤。在水层中加注12N盐酸,将析出的固体过滤后,使之溶解于甲基叔丁基醚中。用硫酸钠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3-乙硫基-5-五氟乙基吡啶-2-羧酸(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2-7))1.99g。
中间体化合物(M2-7)
1H-NMR(CDCl3)δ:8.51-8.50(1H,m),7.89-7.87(1H,m),3.01(2H,q),1.46(3H,t)
制造例47(5)
将N2-甲基-5-三氟甲基吡啶-2,3-二胺0.50g、中间体化合物(M2-7)0.79g、EDCI盐酸盐0.37g、HOBt35mg和吡啶5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甲基叔丁基醚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3-乙硫基-5-五氟乙基吡啶-2-羧酸(2-甲氨基-5-三氟甲基吡啶-3-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3-45))。
中间体化合物(M3-45)
1H-NMR(CDCl3)δ:9.57(1H,brs),8.54-8.52(1H,m),8.37-8.35(1H,m),7.94-7.92(1H,m),7.89-7.87(1H,m),4.97(1H,brs),3.08(3H,d),2.99(2H,q),1.45(3H,t)
将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3-45)的全部和乙酸5ml的混合物升温至120℃,在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粗产物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5-五氟乙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1)0.77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1
1H-NMR(CDCl3)δ:8.78-8.76(1H,m),8.71-8.69
(1H,m),8.44-8.42(1H,m),7.91-7.89(1H,m),
4.13(3H,s),3.02(2H,q),1.39(3H,t)
制造例48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10.47g和氯仿10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57g后,升温至室温,搅拌1小时。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粗产物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五氟乙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2)0.39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2
1H-NMR(CDCl3)δ:9.21-9.19(1H,m),8.81-8.79
(1H,m),8.76-8.75(1H,m),8.35-8.33(1H,m),
3.99-3.93(5H,m),1.41(3H,t)
制造例49
将N2-甲基-5-五氟乙基吡啶-2,3-二胺0.50g、中间体化合物(M2-7)0.62g、EDCI盐酸盐0.29g、HOBt28mg和吡啶4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甲基叔丁基醚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3-乙硫基-5-五氟乙基吡啶-2-羧酸(2-甲氨基-5-五氟乙基吡啶-3-基)酰胺(以下有时记作中间体化合物(M3-46))。
中间体化合物(M3-46)
1H-NMR(CDCl3)δ:9.59(1H,brs),8.54-8.52(1H,m),8.32-8.30(1H,m),7.89-7.87(1H,m),7.85-7.83(1H,m),5.04(1H,brs),3.09(3H,d),2.99(2H,q),1.45(3H,t)
将所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M3-46)的全部和乙酸4ml的混合物升温至120℃,在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粗产物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5-五氟乙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3)0.84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物73
1H-NMR(CDCl3)δ:8.72-8.69(2H,m),8.42-8.41
(1H,m),7.90-7.89(1H,m),4.15-4.12(3H,m),
3.02(2H,q),1.40(3H,t)
制造例50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30.54g和氯仿11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59g后,升温至室温,搅拌1小时。加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硫代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硫酸钠将有机层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粗产物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五氟乙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4)0.34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4
1H-NMR(CDCl3)δ:9.21-9.20(1H,m),8.77-8.74
(2H,m),8.32-8.31(1H,m),4.00-3.94(5H,m),
1.41(3H,t)
制造例51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氧基-1H-苯并咪唑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氧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50)。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50
1H-NMR(CDCl3)δ:8.93(1H,dd),8.49(1H,dd),7.68-7.62(2H,m),7.43(1H,d),7.25(1H,d),3.84(2H,q),3.73(3H,s),1.31(3H,q).
制造例52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5-三氟甲基苯并噻唑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5-三氟甲基苯并噻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53)。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53
1H-NMR(CDCl3)δ:8.92(1H,dd),8.65(1H,dd),8.37(1H,s),8.11(1H,d),7.72(1H,dd),7.66(1H,dd),4.19(2H,q),1.45(3H,t).
制造例53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6-三氟甲基噁唑并[5,4-b]吡啶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制造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6-三氟甲基噁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81)。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81
1H-NMR(CDCl3)δ:9.06(1H,dd),8.79(1H,d),8.58(1H,dd),8.43(1H,d),7.78(1H,dd),3.88(2H,q),1.44(3H,t).
制造例54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5-三氟甲基苯并噁唑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5-三氟甲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85)。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85
1H-NMR(CDCl3)δ:9.03(1H,dd),8.60(1H,dd),8.16-8.13(1H,m),7.82-7.71(3H,m),4.01(2H,q),1.43(3H,t).
制造例55
在冰冷下向三氯氧磷2.04g中加入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8(0.20g),在110℃搅拌2小时。将冰冷下将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5-氯-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89)0.21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89
1H-NMR(CDCl3)δ:9.25(1H,d),8.78(1H,d),8.43(1H,s),3.97-3.87(5H,m),1.41(3H,t).
制造例56
在本稠合杂环化合物89(0.20g)和NMP0.5ml的混合物中加入二甲胺(甲醇溶液、2.0mol/L)0.3ml,在室温搅拌1小时以及在50℃搅拌3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二甲胺(甲醇溶液、2.0mol/L)0.3ml,在50℃搅拌3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5-二甲氨基-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99)0.03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99
1H-NMR(CDCl3)δ:9.20(1H,d),8.76(1H,d),8.26(1H,s),4.02(2H,q),3.84(3H,s),3.04(6H,s),1.41(3H,t).
制造例57
使用7-氰基-2-(3-乙硫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7-氰基-2-(3-乙磺酰基吡啶-2-基)-1-甲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30)。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30
1H-NMR(CDCl3)δ:9.02(1H,dd),8.54(1H,dd),8.28(1H,s),7.95(1H,s),7.77(1H,dd),4.06(3H,s),3.74(2H,q),1.35(3H,t).
制造例58
使用2-(5-氯-3-乙硫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5-氯-3-乙磺酰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12)。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12
1H-NMR(CDCl3)δ:8.95(1H,d),8.72-8.71(1H,m),8.53(1H,d),8.30-8.28(1H,m),3.94-3.87(5H,m),1.40(3H,t)
在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8(0.30g)、三乙胺0.14ml和乙腈1ml的混合物中加入三甲基硅氰0.35ml,在110℃搅拌3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5-氰基-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99)0.23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99
1H-NMR(CDCl3)δ:9.28(1H,d),8.79(1H,d),8.48(1H,s),3.96(3H,s),3.89(2H,q),1.42(3H,t).
制造例60
在冰冷下向2-(3-乙硫基吡啶-2-基)-1-甲基-7-甲硫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0.11g和氯仿5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32g后,在室温搅拌5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冰冷,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32g后,在室温搅拌3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1-甲基-7-甲磺酰基-5-三氟甲基-1H-苯并咪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4)0.62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4
1H-NMR(CDCl3)δ:9.08-8.97(1H,m),8.58-8.46(1H,m),8.41-8.26(2H,m),7.84-7.70(1H,m),4.12(3H,s),3.72-3.59(2H,m),3.33(3H,s),1.39-1.22(3H,m).
制造例61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9(2.0g)和氯仿20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3.03g后,在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冰冷,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3.03g后,在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冰冷,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3.03g后,在加热回流下搅拌3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对有机层进行水洗,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后,在减压下进行浓缩,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4-氧化物(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9)1.10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9
1H-NMR(CDCl3)δ:9.27(1H,d),8.77(1H,d),8.45(1H,s),7.92(1H,s),4.34(3H,s),3.81(2H,q),1.40(3H,t).
制造例62
在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9(0.65g)、甲醇6ml、THF6ml和水2ml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0.54g,在加热回流下搅拌1天。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将有机层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甲氧基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14)0.25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14
1H-NMR(CDCl3)δ:9.16(1H,d),8.74(1H,d),8.70(1H,d),8.31(1H,d),3.93(3H,s),3.88(2H,q),3.28(9H,s),1.38(3H,t).
制造例63
使用2-(3-甲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甲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19)。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19
1H-NMR(CDCl3)δ:9.25(1H,s),8.85(1H,s),8.75(1H,s),8.32(1H,s),3.96(3H,s),3.73(3H,s)
制造例64
使用2-(3-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21)。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21
1H-NMR(CDCl3)δ:9.24(1H,s),8.79(1H,s),8.74(1H,s),8.31(1H,s),3.95-3.88(5H,m),1.92-1.81(2H,m),1.13(3H,t)
制造例65
使用2-(3-异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异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五氟乙基-3H-咪唑并[4,5-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23)。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23
1H-NMR(CDCl3)δ:9.24(1H,s),8.75(2H,d),8.31(1H,s),4.71-4.60(1H,m),3.93(3H,s),1.39(6H,d)
制造例66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6-五氟乙基噁唑并[5,4-b]吡啶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6-五氟乙基噁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64)。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64
1H-NMR(CDCl3)δ:9.07(1H,dd),8.74(1H,d),8.59(1H,dd),8.41(1H,d),7.80(1H,dd),3.91(2H,q),1.45(3H,t).
制造例67
使用2-(3-乙硫基吡啶-2-基)-5-五氟乙基苯并噁唑代替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3-甲基-6-三氟甲基-3H-咪唑并[4,5-b]吡啶(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依照制造例5所述的方法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5-五氟乙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67)。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67
1H-NMR(CDCl3)δ:9.04(1H,dd),8.61(1H,dd),8.12(1H,d),7.82(1H,d),7.75(1H,dd),7.72(1H,dd),4.04(2H,q),1.44(3H,t).
制造例68(1)
将2-氨基-4-(三氟甲硫基)苯酚1.0g、3-乙硫基吡啶甲酸0.87g、EDCI盐酸盐1.10g和氯仿10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0分钟。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3-乙硫基-N-[2-羟基-5-(三氟甲硫基)苯基]吡啶酰胺1.32g。
3-乙硫基-N-[2-羟基-5-(三氟甲硫基)苯基]吡啶酰胺
1H-NMR(CDCl3)δ:10.40(1H,brs),9.63(1H,s),8.36(1H,dd),7.75(1H,dd),7.53(1H,d),7.45(1H,dd),7.41(1H,dd),7.08(1H,d),2.97(2H,q),1.44(3H,t).
制造例68(2)
将3-乙硫基-N-[2-羟基-5-(三氟甲硫基)苯基]吡啶酰胺1.23g、偶氮二羧酸二2-甲氧基乙酯(以下记作DMEAD)1.28g、三苯基膦1.39g和THF30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以及在50℃搅拌1小时。将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后,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5-(三氟甲硫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1)1.21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1
1H-NMR(CDCl3)δ:8.59(1H,dd),8.27(1H,s),7.78(1H,dd),7.75-7.69(2H,m),7.42(1H,dd),3.07(2H,q),1.47(3H,t).
制造例69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1(1.06g)和氯仿30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1.47g后,在室温搅拌6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亚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5-(三氟甲硫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3)0.87g和2-(3-乙磺酰基吡啶-2-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4)0.17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3
1H-NMR(CDCl3)δ:9.03(1H,dd),8.60(1H,dd),8.19(1H,d),7.80-7.71(3H,m),4.02(2H,q),1.43(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4
1H-NMR(CDCl3)δ:9.04(1H,dd),8.61(1H,dd),8.35(1H,d),7.96-7.86(2H,m),7.77(1H,dd),4.01(2H,q),1.44(3H,t).
制造例70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3(0.35g)和氯仿8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43g后,在40℃搅拌6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亚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在所得到的残渣中加入乙腈4ml、钨酸钠二水合物30mg和双氧水(30%)4ml,在80℃搅拌6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滤取析出的固体,加入10%亚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水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5-(三氟甲磺酰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5)0.35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5
1H-NMR(CDCl3)δ:9.05(1H,dd),8.61(1H,dd),8.59(1H,d),8.17(1H,dd),7.96(1H,d),7.80(1H,dd),3.98(2H,q),1.45(3H,t).
制造例71(1)
将2-氨基-4-(三氟甲硫基)苯酚1.0g、3-氯-5-三氟甲基吡啶甲酸1.08g、EDCI盐酸盐1.10g和氯仿10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水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浓缩,由此得到了3-氯-5-三氟甲基-N-[2-羟基-5-(三氟甲硫基)苯基]吡啶酰胺1.94g。
3-氯-5-三氟甲基-N-[2-羟基-5-(三氟甲硫基)苯基]吡啶酰胺
1H-NMR(CDCl3)δ:8.78(1H,d),8.15(1H,d),8.09(1H,d),7.37(1H,dd),7.04(1H,d).
制造例71(2)
在冰冷下向3-氯-5-三氟甲基-N-[2-羟基-5-(三氟甲硫基)苯基]吡啶酰胺1.93g、DMF6ml、THF1ml和乙硫醇0.38ml的混合物中加入叔丁醇钾0.62g,在室温搅拌2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水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3-乙硫基-5-三氟甲基-N-[2-羟基-5-(三氟甲硫基)苯基]吡啶酰胺1.45g。
3-乙硫基-5-三氟甲基-N-[2-羟基-5-(三氟甲硫基)苯基]吡啶酰胺
1H-NMR(CDCl3)δ:10.31(1H,s),8.96(1H,brs),8.58(1H,d),7.91(1H,d),7.70(1H,d),7.43(1H,dd),7.07(1H,d),3.00(2H,q),1.47(3H,t).
制造例71(3)
将3-乙硫基-5-三氟甲基-N-[2-羟基-5-(三氟甲硫基)苯基]吡啶酰胺1.45g、DMEAD1.19g、三苯基膦1.29g和THF30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小时以及在50℃搅拌1小时。将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后,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5-(三氟甲硫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1)1.31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1
1H-NMR(CDCl3)δ:8.78(1H,d),8.30(1H,s),7.94(1H,d),7.77-7.75(2H,m),3.11(2H,q),1.51(3H,t).
制造例72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1(1.13g)和氯仿25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56g后,在0℃搅拌40分钟。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亚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亚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5-(三氟甲硫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2)1.01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2
1H-NMR(CDCl3)δ:9.13(1H,d),8.91(1H,d),8.25(1H,s),7.85-7.79(2H,m),3.60-3.49(1H,m),3.13-3.02(1H,m),1.44(3H,t).
制造例73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2(1.01g)和氯仿20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56g后,在室温搅拌6小时。进而在反应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20g后,在室温搅拌3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亚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5-(三氟甲硫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3)0.53g和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4)0.48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3
1H-NMR(CDCl3)δ:9.25(1H,d),8.84(1H,d),8.22(1H,d),7.82(1H,dd),7.77(1H,d),4.11(2H,q),1.47(3H,t).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4
1H-NMR(CDCl3)δ:9.27(1H,d),8.85(1H,d),8.39(1H,s),7.96(1H,d),7.92(1H,d),4.09(2H,q),1.48(3H,t).
制造例74
加入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4(0.26g)、乙腈4ml、钨酸钠二水合物18mg和双氧水(30%)3.5ml,在85℃搅拌5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30%)0.5ml,在85℃搅拌3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滤取析出的固体,加入10%亚硫酸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水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5-(三氟甲磺酰基)苯并噁唑(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5)0.24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5
1H-NMR(CDCl3)δ:9.28(1H,d),8.84(1H,d),8.62(1H,d),8.21(1H,dd),8.00(1H,d),4.05(2H,q),1.49(3H,t).
制造例75(1)
将叔丁醇27ml和氢氧化钾3.15g的混合物在加热回流下搅拌1小时,用滴液漏斗加入2-氯-5-三氟甲硫基吡啶6.0g和叔丁醇3mL,在加热回流下搅拌5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放置冷却至室温,加入浓盐酸,过滤固体并用乙醇进行洗涤。将所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加入1N盐酸,滤取析出的固体并用水洗涤,用己烷洗涤后进行干燥,由此得到了2-羟基-5-三氟甲硫基吡啶4.42g。
2-羟基-5-三氟甲硫基吡啶
1H-NMR(CDCl3)δ:7.73(1H,d),7.62(1H,dd),6.61(1H,d).
制造例75(2)
在冰冷下向2-羟基-5-三氟甲硫基吡啶2g和浓硫酸10mL的混合物中加入发烟硝酸0.74mL,在60℃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放置冷却至室温,倒入冰水50mL中,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固体用叔丁基甲基醚进行洗涤,由此得到了2-羟基-3-硝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2.13g。
2-羟基-3-硝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
1H-NMR(DMSO-D6)δ:8.67(1H,brs),8.59(1H,brs).
制造例75(3)
将铁粉4.6g、乙酸0.5mL、乙醇20mL和水15mL的混合物在70℃进行搅拌,在其中加入2-羟基-3-硝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2g,在70℃搅拌2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放置冷却至室温,通过Celite(硅藻土)(注册商标)进行过滤。将所得到的滤液在减压下浓缩,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固体用叔丁基甲基醚洗涤,由此得到了3-氨基-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1.45g。
3-氨基-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
1H-NMR(DMSO-D6)δ:12.23(1H,brs),7.49(1H,s),6.68(1H,s),5.72(2H,brs).
制造例75(4)
将3-氨基-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0.63g、3-乙硫基吡啶甲酸0.55g、EDCI盐酸盐0.68g和吡啶20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3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在室温搅拌30分钟。滤取析出的固体,在减压下进行干燥,由此得到了3-乙硫基-N-[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3-基]吡啶酰胺0.73g。
3-乙硫基-N-[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3-基]吡啶酰胺
1H-NMR(DMSO-D6)δ:10.83(1H,s),8.71(1H,s),8.48(1H,dd),8.09(1H,d),7.98(1H,d),7.65(1H,dd),2.99(2H,q),1.31(3H,t).
制造例75(5)
将3-乙硫基-N-[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3-基]吡啶酰胺0.67g、DMEAD0.64g、三苯基膦0.68g和THF40ml的混合物在50℃搅拌3小时。将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后,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吡啶-2-基)-6-(三氟甲亚磺酰基)噁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74)0.59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74
1H-NMR(CDCl3)δ:8.76(1H,d),8.70(1H,d),8.64(1H,dd),7.82(1H,dd),7.47(1H,dd),3.09(2H,q),1.47(3H,t).
制造例76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74(0.43g)和氯仿30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53g后,在室温搅拌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亚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6-(三氟甲亚磺酰基)噁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39)0.34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39
1H-NMR(CDCl3)δ:9.08(1H,dd),8.80(1H,d),8.69(1H,d),8.60(1H,dd),7.81(1H,dd),3.91(2H,q),1.45(3H,t).
制造例77
加入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39(0.17g)、乙腈4ml、钨酸钠二水合物14mg和双氧水(30%)4ml,在80℃搅拌4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滤取析出的固体,将该固体与10%亚硫酸钠水溶液混合,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水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6-(三氟甲磺酰基)噁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0)0.09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0
1H-NMR(CDCl3)δ:9.13(1H,d),9.09(1H,dd),8.79(1H,d),8.60(1H,dd),7.83(1H,dd),3.88(2H,q),1.46(3H,t).
制造例78(1)
将3-氨基-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0.67g、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甲酸0.75g、EDCI盐酸盐0.68g和吡啶20ml的混合物在室温搅拌1.5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注水,在室温搅拌30分钟。滤取析出的固体,在减压下进行干燥,由此得到3-乙硫基-5-三氟甲基-N-[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3-基]吡啶酰胺1.28g。
3-乙硫基-5-三氟甲基-N-[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3-基]吡啶酰胺
1H-NMR(CDCl3)δ:10.99(1H,s),8.90(1H,s),8.68(1H,s),7.91(1H,s),7.81(1H,s),3.02(2H,q),1.48(3H,t).
制造例78(2)
将3-乙硫基-5-三氟甲基-N-[2-羟基-5-三氟甲亚磺酰基吡啶-3-基]吡啶酰胺1.24g、DMEAD1.01g、三苯基膦1.06g和THF40ml的混合物在50℃搅拌3小时。将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浓缩后,加注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水洗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硫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6-(三氟甲亚磺酰基)噁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78)0.94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78
1H-NMR(CDCl3)δ:8.83(1H,d),8.81(1H,d),8.75(1H,d),7.97(1H,d),3.13(2H,q),1.51(3H,t).
制造例79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78(0.74g)和氯仿30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0.77g后,在室温搅拌4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亚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6-(三氟甲亚磺酰基)噁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9)0.75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9
1H-NMR(CDCl3)δ:9.31(1H,d),8.84-8.81(2H,m),8.73(1H,d),3.98(2H,q),1.49(3H,t).
制造例80
加入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9(0.14g)、乙腈4ml、钨酸钠二水合物27mg和双氧水(30%)4ml,在80℃搅拌4.5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滤取析出的固体,将该固体与10%亚硫酸钠水溶液混合,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将有机层用水和饱和食盐水进行洗涤后,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在减压下进行了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5-三氟甲基吡啶-2-基)-6-(三氟甲磺酰基)噁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0)0.21g。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0
1H-NMR(CDCl3)δ:9.32(1H,d),9.17(1H,d),8.85-8.82(2H,m),3.95(2H,q),1.50(3H,t).
制造例81
在冰冷下向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40(1mmol)和氯仿10ml的混合物中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5mmol后,在加热回流下搅拌6小时,将反应混合物放置冷却至室温,添加间氯过氧苯甲酸(纯度65%以上)5mmol后,在加热回流下搅拌6小时。在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亚硫酸钠水溶液,用氯仿进行萃取。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有机层后,用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在减压下浓缩。将所得到的残渣供于硅胶柱色谱,得到了2-(3-乙磺酰基吡啶-2-基)-6-(三氟甲磺酰基)噁唑并[5,4-b]吡啶4-氧化物(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6)和2-(3-乙磺酰基-1-氧基吡啶-2-基)-6-(三氟甲磺酰基)噁唑并[5,4-b]吡啶(以下有时记作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8)。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6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8
将上述制造例中所述的化合物和通过依照上述制造例所述方法的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化合物示于下述表中。
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的R1、R2、R3、R4、R5、R6、A1、A2、和n表示在下述[表1]~[表20]中记载的组合。
[表1]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1 Et H H H CF3 H NMe N 0
2 Et H H H CF3 H NMe N 1
3 Et H H H CF3 H NMe N 2
4 Et H CF3 H CF3 H NMe N 0
5 Et H CF3 H CF3 H NMe N 2
6 Et H H H CF2CF3 H NMe N 0
7 Et H H H CF2CF3 H NMe N 1
8 Et H H H CF2CF3 H NMe N 2
9 Et H H H I H NMe N 0
10 Et H CF3 H CF3 H S N 0
11 Et H CF3 H CF3 H S N 2
12 Et H H H CF3 H S N 2
13 Et H H H SCF3 H NMe N 0
14 Et H H H SCF3 H NMe N 1
15 Et H H H SCF3 H NMe N 2
16 Et H H H SO2CF3 H NMe N 2
17 Et H CF3 H CF2CF3 H NMe N 0
18 Et H CF3 H CF2CF3 H NMe N 1
19 Et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20 Et H H H SOCF3 H NMe N 2
21 Et H H H I H NMe CH 0
22* Et H H H CF3 H S N 2
23 Et H H H SF5 H NMe CH 0
24 Et H H H SF5 H NMe CH 2
25 Et H CF3 H SO2CF3 H NMe N 2
[表2]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26 Et H H H CF2CF3 H NMe CH 0
27 Et H H H CF2CF3 H NMe CH 2
28 Et H CF3 H SCF3 H NMe N 0
29 Et H CF3 H SCF3 H NMe N 1
30 Et H H H CF3 H NMe CH 0
31 Et H H H CF3 H NMe CH 1
32 Et H H H CF3 H NMe CH 2
33 Et H CF3 H CF3 H NMe CH 0
34 Et H CF3 H CF3 H NMe CH 1
35 Et H CF3 H CF3 H NMe CH 2
36* Et H H H CF3 H NMe N 2
37* Et H H H CF3 H NMe N 2
38 Et H CF3 H CF2CF3 H NMe CH 0
39 Et H CF3 H CF2CF3 H NMe CH 1
40 Et H CF3 H CF2CF3 H NMe CH 2
41 Et H H H CF3 H S N 0
42 Et H CF3 H I H NMe N 0
43 Et H CF3 H SH H NMe N 0
44 Et H CF3 H SCF3 H NMe N 2
45 Et H CF3 H I H NMe CH 0
46 Et H H H CF3 H NMe CBr 2
47* Et H H H CF2CF3 H NMe CH 2
48* Et H CF3 H CF3 H NMe N 2
49 Et H H H OCF3 H NMe CH 0
50 Et H H H OCF3 H NMe CH 2
[表3]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51* Et H CF3 H CF3 H NMe N 2
52 Et H H H CF3 H S CH 0
53 Et H H H CF3 H S CH 2
54 Et H CF3 H CF3 H S CH 0
55 Et H CF3 H CF3 H S CH 2
56 Et H H H CF3 OMe NMe CH 2
57 Et H H H C(OH)2CF3 H NMe N 0
58 Et H H H C(OH)2CF3 H NMe N 2
59 Et H CF3 H CO2Me H NMe N 0
60 Et H CF3 H SOCF3 H NMe N 2
61 Et H H H SCF3 H NMe CH 0
62 Et H H H SCF3 H NMe CH 1
63 Et H H H SCF3 H NMe CH 2
64 Et H H H SO2CF3 H NMe CH 2
65 Et H H H CF3 H NCH2CF3 N 0
66 Et H CF3 H CF3 H NCH2CF3 N 0
67 Et H H H CF3 H NCH2CF3 N 2
68 Et H CF3 H CF3 H NCH2CF3 N 2
69 Et H CF3 H CO2Me H NMe N 2
70* Et H CF3 H CO2Me H NMe N 2
71 Et H CF2CF3 H CF3 H NMe N 0
72 Et H CF2CF3 H CF3 H NMe N 2
73 Et H CF2CF3 H CF2CF3 H NMe N 0
74 Et H CF2CF3 H CF2CF3 H NMe N 2
75 Et H H H CF3 H NMe CBr 0
[表4]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76 Et H H H CF3 H NH N 0
77 Et H H H CF3 H NH N 2
78 Et H CF3 H CF3 H NH N 0
79 Et H CF3 H CF3 H NH N 2
80 Et H H H CF3 H O N 0
81 Et H H H CF3 H O N 2
82 Et H CF3 H CF3 H O N 0
83 Et H CF3 H CF3 H O N 2
84 Et H H H CF3 H O CH 0
85 Et H H H CF3 H O CH 2
86 Et H CF3 H CF3 H O CH 0
87 Et H CF3 H CF3 H O CH 2
88 Et H H H CF3 Cl NMe N 2
89 Et H CF3 H CF3 Cl NMe N 2
90 Et H H H CF3 OC(O)Me NMe N 2
91 Et H CF3 H CF3 OC(O)Me NMe N 2
92 Et H H H CF3 OH NMe N 2
93 Et H CF3 H CF3 OH NMe N 2
94 Et H H H CF3 OMe NMe N 2
95 Et H CF3 H CF3 OMe NMe N 2
96 Et H H H CF3 SMe NMe N 2
97 Et H CF3 H CF3 SMe NMe N 2
98 Et H H H CF3 NMe2 NMe N 2
99 Et H CF3 H CF3 NMe2 NMe N 2
100 CH2CycPr H H H CF3 H NMe N 2
[表5]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101 CH2CycPr H CF3 H CF3 H NMe N 2
102 CF3 H H H CF3 H NMe N 2
103 CF3 H CF3 H CF3 H NMe N 2
104 CH2CF3 H H H CF3 H NMe N 2
105 CH2CF3 H CF3 H CF3 H NMe N 2
106 Et Cl H H CF3 H NMe N 2
107 Et H Cl H CF3 H NMe N 2
108 Et H H Cl CF3 H NMe N 2
109 Et H OCF3 H CF3 H NMe N 2
110 Et H SCF3 H CF3 H NMe N 2
111 Et H SOCF3 H CF3 H NMe N 2
112 Et H SO2CF3 H CF3 H NMe N 2
113 Et H CF(CF3)2CF3 H CF3 H NMe N 2
114 Et H CF2CF2CF3 H CF3 H NMe N 2
115 Et H Br H CF3 H NMe N 2
116 Et H I H CF3 H NMe N 2
117 Et H Me H CF3 H NMe N 2
118 Et H OMe H CF3 H NMe N 2
119 Et H H H CF(CF3)2 H NMe N 2
120 Et H CF3 H CF(CF3)2 H NMe N 2
121 Et H CF3 H SF5 H NMe N 2
122 Et H H H CF2CF2CF3 H NMe N 2
123 Et H CF3 H CF2CF2CF3 H NMe N 2
124 Et H H H SCF2CF3 H NMe N 2
125 Et H CF3 H SCF2CF3 H NMe N 2
[表6]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126 Et H H H SO2CF2CF3 H NMe N 2
127 Et H CF3 H SO2CF2CF3 H NMe N 2
128 Et H H H CF3 H NCH2OMe N 2
129 Et H CF3 H CF3 H NCH2OMe N 2
130 Et H H H CF3 H NMe CCN 2
131 Et H CF3 H CF3 H NMe CCN 2
132 Et H H H CF3 H NMe CF 2
133 Et H CF3 H CF3 H NMe CF 2
134 Et H H H CF3 H NMe CMe 2
135 Et H CF3 H CF3 H NMe CMe 2
136 Et H H H CF3 H NMe COMe 2
137 Et H CF3 H CF3 H NMe COMe 2
138 Et H H H CF3 H NMe CSCH2CH3 2
139 Et H CF3 H CF3 H NMe CSCH2CH3 2
140 Et H H H CF3 H NMe CSO2CH2CH3 2
141 Et H CF3 H CF3 H NMe CSO2CH2CH3 2
142 Me H H H CF3 H NMe N 0
143 Me H H H CF3 H NMe N 1
144 Me H H H CF3 H NMe N 2
145 Pr H H H CF3 H NMe N 0
146 Pr H H H CF3 H NMe N 1
147 Pr H H H CF3 H NMe N 2
148 iPr H H H CF3 H NMe N 0
149 iPr H H H CF3 H NMe N 1
150 iPr H H H CF3 H NMe N 2
[表7]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151 tBu H H H CF3 H NMe N 0
152 tBu H H H CF3 H NMe N 1
153 tBu H H H CF3 H NMe N 2
154 CF3 H H H CF3 H NMe N 0
155 CF3 H H H CF3 H NMe N 1
156 Et H H H CF3 H NEt N 0
157 Et H H H CF3 H NEt N 1
158 Et H H H CF3 H NEt N 2
159 Et H H H CF3 H NPr N 0
160 Et H H H CF3 H NPr N 1
161 Et H H H CF3 H NPr N 2
162 Et H H H CF3 H NiPr N 0
163 Et H H H CF3 H NiPr N 1
164 Et H H H CF3 H NiPr N 2
165 Et H H H CF3 H NCycPr N 0
166 Et H H H CF3 H NCycPr N 1
167 Et H H H CF3 H NCycPr N 2
168 Et H H H CF3 H NCH2OEt N 0
169 Et H H H CF3 H NCH2OEt N 1
170 Et H H H CF3 H NCH2OEt N 2
171 Et H H H CF3 H NCH2OMe N 0
172 Et H H H Me H NMe N 0
173 Et H H H Me H NMe N 1
174 Et H H H Me H NMe N 2
175 Et H H H Br H NMe N 0
[表8]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176 Et H H H Br H NMe N 1
177 Et H H H Br H NMe N 2
178 Et H H H I H NMe N 1
179 Et H H H I H NMe N 2
180 Et H H H CN H NMe N 0
181 Et H H H CN H NMe N 1
182 Et H H H CN H NMe N 2
183 Et H H H CHO H NMe N 0
184 Et H H H CF2H H NMe N 0
185 Et H H H CF2H H NMe N 1
186 Et H H H CF2H H NMe N 2
187 Me H H H CF3 H NMe CH 0
188 Et H H H CF3 H NMe CCl 0
189 Et H H H CF3 H NMe CCl 1
190 Et H H H CF3 H NMe CCl 2
191 Et H H H CF3 H NMe CBr 1
192 Me H H H CF3 H O CH 0
193 Et H H H CF3 H O CH 1
194 Et H H H CF3 H O N 1
195 Me H H H CF3 H S CH 0
196 Et H H H CF3 H S CH 1
197 Et Cl H H CF3 H NMe N 0
198 Et Cl H H CF3 H NMe N 1
199 Et H H H COCF3 H NMe N 0
200 Et H H H Cl H NMe N 0
[表9]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201 Et H H H Cl H NMe N 1
202 Et H H H Cl H NMe N 2
203 Et H H H Br H NMe N 0
204 Et H H SEt CF3 H NMe N 0
205 Et H H H CF3 H NCH2OEt CH 0
206 Et H H H CF3 H NCH2CO2Me N 0
207 Et H H H CF3 H NCH2CO2Et N 0
208 Et H H H CF3 H N(CH2)2OMe N 0
209 Et H H H CF3 H NBu N 0
210 Et H H H CF3 H NCO2tBu N 0
211 Et H H H CH(OH)CF3 H NMe N 0
212 Et H H H CHFCF3 H NMe N 0
213 Et H F H CF3 H NMe N 0
214 Et H F H CF3 H NMe N 1
215 Et H F H CF3 H NMe N 2
216 Et OMe H H CF3 H NMe N 0
217 Et OMe H H CF3 H NMe N 1
218 Et H OMe H CF3 H NMe N 0
219 Et H OMe H CF3 H NMe N 1
220 Et H OH H CF3 H NMe N 0
221 Et H H H NH2 H NMe N 0
222 Et H H H CHFCF3 H NMe N 1
223 Et H H H CHFCF3 H NMe N 2
224 Et H H H CF2CF2CF3 H NMe N 0
225 Et H H H CF2CF2CF3 H NMe N 1
[表10]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226 Et Cl H H CF2CF3 H NMe N 1
227 Et Cl H H CF2CF3 H NMe N 2
228 Et H Cl H CF3 H NMe N 0
229 Et H Cl H CF3 H NMe N 1
230 Et H Cl H CF2CF3 H NMe N 1
231 Et H H Cl CF3 H NMe N 0
232 Et H H Cl CF3 H NMe N 1
233 Et H H OMe CF3 H NMe N 0
234 Et H H OMe CF3 H NMe N 1
235 Et H H OMe CF3 H NMe N 2
236 Et H H H SH H NMe N 0
237 Et H H H Et H NMe N 0
238 Et H H H iPr H NMe N 0
239 Et H H H NHEt H NMe N 0
240 Et H H H NEt2 H NMe N 0
241 Et H H H tBu H NMe N 0
242 Et H H H H CF3 NMe N 0
243 Et F H H CF3 H NMe N 0
244 Et F H H CF3 H NMe N 1
245 Et F H H CF3 H NMe N 2
246 Et H H H H CF3 NMe N 1
247 Et H H H H CF3 NMe N 2
248 Et H H H NMe2 H NMe N 0
249 Et H H H NHCOMe H NMe N 0
250 Et H H H CH2CF3 H NMe N 0
[表11]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251 Et H H H NMeCOMe H NMe N 0
252 Et H H H NH2 H NMe N 1
253 Et H CF3 H CF3 H NMe N 1
254 Et H H H NHCOCF3 H NMe N 0
255 Et H H H NHCOCF3 H NMe N 1
256 Et H H H NHCOCF3 H NMe N 2
257 Et H H H CF3 H S N 1
258 CH2CF3 H H H CF3 H NMe N 0
259 CH2CF3 H H H CF3 H NMe N 1
260 Et Me H H CF3 H NMe N 0
261 Et Me H H CF3 H NMe N 1
262 Et Me H H CF3 H NMe N 2
263 Et H Me H CF3 H NMe N 0
264 Et H Me H CF3 H NMe N 1
265 Et H H CF3 CF3 H NMe N 0
266 Et H H CF3 CF3 H NMe N 1
267 Et H H CF3 CF3 H NMe N 2
268 Et H Br H CF3 H NMe N 0
269 Et H Br H CF3 H NMe N 1
270 Et H CN H CF3 H NMe N 0
271 Et H CN H CF3 H NMe N 1
272 Et H CN H CF3 H NMe N 2
273 Et H CF2CF3 H CF3 H NMe N 1
274 Et H CHO H CF3 H NMe N 0
275 Et H H H SMe H NMe N 0
[表12]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276 Et H H H SO2Me H NMe N 2
277 Et H H H SEt H NMe N 0
278 Et H H H SO2Et H NMe N 2
279 Et H H H SO2iPr H NMe N 2
280 Et H H H SCH2CF3 H NMe N 0
281 Et H H H SO2CH2CF3 H NMe N 2
282 Et H H H SCF2CF3 H NMe N 0
283 Et H H H SCF2CF2CF3 H NMe N 0
284 Et H H H SCF(CF3)2 H NMe N 0
285 Et H H H CH(OH)CF3 H NMe N 0
286 Et H H H CH(Cl)CF3 H NMe N 0
287 Et H H H OH H NMe N 0
288 Et H H H OH H NMe N 2
289 Et H H H OCF2Br H NMe N 2
290 Et H H H OCF3 H NMe N 2
291 Et H H H SCF2CF3 H NMe N 1
292 Et H H H SCF2CF2CF3 H NMe N 1
293 Et H H H SCF2CF2CF3 H NMe N 2
294 Et H H H StBu H NMe N 0
295 Et H H H SO2tBu H NMe N 2
296 Et H CF3 H Br H NMe N 0
297 Et H CF3 H Br H NMe N 1
298 Et H CF3 H Br H NMe N 2
299 Et H I H CF2CF3 H NMe N 2
300 Et H NO2 H CF3 H NMe N 0
[表13]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301 Et H NO2 H CF3 H NMe N 1
302 Et H NO2 H CF3 H NMe N 2
303 Et H I H SCF3 H NMe N 2
304 Et H I H SO2CF3 H NMe N 2
305 Et H Br H CF2CF3 H NMe N 2
306 Et H Cl H CF3 H S N 0
307 Et H Cl H CF3 H S N 2
308 Et H H H C(OH)(CF3)2 H NMe N 0
309 Et H H H C(Cl)(CF3)2 H NMe N 0
310 Et H H H C(Cl)(CF3)2 H NMe N 1
311 Et H H H C(Cl)(CF3)2 H NMe N 2
312 Et H Cl H CF2CF3 H NMe N 2
313 Et H H H H CF(CF3)2 NMe CH 0
314 Et H H H CF(CF3)2 H NMe CH 0
315 Et H CF3 H I H NMe N 2
316 Et H H H CF2CF3 H NMe CH 1
317 Et H H H SF5 H NMe CH 1
318 Et H CF3 H SF5 H NMe CH 0
319 Et H CF3 H SF5 H NMe CH 1
320 Et H Me H CF2CF3 H NMe N 0
321 Et H Me H CF2CF3 H NMe N 1
322 Et H Me H CF2CF3 H NMe N 2
323 Et H H H I H S N 0
324 Et H CF3 H I H S N 0
325 Et H H H CF2CF3 H S N 0
[表14]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326 Et H CF3 H CF2CF3 H S N 0
327 Et H H H CF2CF3 H S N 2
328 Et H CF3 H CF2CF3 H S N 2
329 Et H Et H CF3 H NMe N 2
330 Et H H H SO2NMe2 H NMe N 1
331 Et H H H SO2NMe2 H NMe N 2
332 Et H H H CF3 H NMe CNH2 0
333 Et H Br H SCF3 H NMe N 2
334 Et H H H CF3 H NMe CNMe2 0
335 Et H CF3 H CF3 H NMe CNH2 0
336 Et H CF3 H CF3 H NMe CNMe2 0
337 Et H SF5 H CF3 H NMe N 0
338 Et H SF5 H CF3 H NMe N 1
339 Et H SF5 H CF3 H NMe N 2
340 Et H H H CF(CF3)2 H NH CH 0
341 Et H H H Br H NMe N 0
342 Et H H H Br H NMe N 1
343 Et H H H Br H NMe N 2
344 Et H H H Br H NMe N 0
345 Et H H H CF3 H NH N 1
346 Et H H H CF3 H NH CH 0
347 Et H CF3 H CF3 H NEt N 2
348 Et H CF3 H CF3 H NCH2CN N 2
349 Et H CF3 H CF3 H NCH2OEt N 2
350 Et H CF3 H CF3 H NPr N 2
[表15]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351 Et H CF3 H CF3 H N(CH2)3CH3 N 2
352 Et H CF3 H CF3 H NCH2CO2Me N 2
353 Et H CF3 H CF3 H NCO2tBu N 2
354 Et H CF3 H CF3 H NCO2Me N 2
355 Et H CF3 H CF3 H NCOMe N 2
356 Et H OCF3 H CF3 H NMe N 0
357 Et H OCF3 H CF3 H NMe N 1
358 Et H CF2CF2CF2CF3 H CF3 H NMe N 2
359 Et H NH2 H CF3 H NMe N 2
360 Et H NHCOCF3 H CF3 H NMe N 2
361 Et H iPr H CF3 H NMe N 2
362 Et H CHO H CF3 H NMe N 2
363 Bu H H H CF3 H NMe N 0
364 CH2CN H H H CF3 H NMe N 0
365 CH2tBu H H H CF3 H NMe N 0
366 CH2CH2CN H H H CF3 H NMe N 0
367 CH2CycBu H H H CF3 H NMe N 0
368 CF2Br H H H CF3 H NMe N 0
369 Et H CF2H H CF3 H NMe N 2
370 Et H CH2OH H CF3 H NMe N 2
371 Bu H H H CF3 H NMe N 2
372 CH2CN H H H CF3 H NMe N 2
373 CH2tBu H H H CF3 H NMe N 2
374 CH2CH2CN H H H CF3 H NMe N 2
375 CH2CycBu H H H CF3 H NMe N 2
[表16]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376 CF2Br H H H CF3 H NMe N 2
377 Et H CH2F H CF3 H NMe N 2
378 Et H H H H CF3 S N 0
379 Et H H H H CF3 S N 2
380 Et H OCF3 H CF2CF3 H NMe N 0
381 Et H OCF3 H CF2CF3 H NMe N 1
382 Et H OCF3 H CF2CF3 H NMe N 2
383 Et H CF3 H CF3 H NMe CMe 0
384 Et H CF3 H CF3 H NMe CMe 1
385 Et H CF3 H CF3 H NMe CF 0
386 Et H CF3 H CF3 H NMe CF 1
387 CH2CycPr H H H CF3 H NMe N 0
388 CH2CycPr H H H CF3 H NMe N 1
389 Et H CF3 H CF3 H NMe CBr 0
390 Et H CF3 H CF3 H NMe CSCH2CH3 0
391 Et H OCF3 H SCF3 H NMe N 0
392 Et H OCF3 H SCF3 H NMe N 1
393 Et H OCF3 H SCF3 H NMe N 2
394 Et H CF3 H CF3 H NMe CBr 1
395 Et H CF3 H CF3 H NMe CBr 2
396 Et H H H COMe H NMe N 0
397 Et H H H COMe H NMe N 2
398 Et H H H CF3 CN NMe N 2
399 Et H CF3 H CF3 CN NMe N 2
400* Et H H H CF3 H NMe N 2
[表17]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401* Et H CF3 H CF3 H NMe N 2
402 Et H H H CF3 H NMe COMe 0
403 Et H H H CF3 H NMe CSCH3 0
404 Et H H H CF3 H NMe CSO2CH3 2
405 Et H H H CF3 H NMe CSO2CH2CF3 2
406 Et H H H CF3 H NMe CCN 0
407 Et H CF3 H CF3 COOH NMe N 2
408 Et H CF3 H CF3 CONH2 NMe N 2
409* Et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410* Et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411 Et H CF3 H COOH H NMe N 0
412 Et H H H CF3 H NMe CCN 1
413 Et H H H CF3 H NH CCF3 0
414 Et H C(OCH3)3 H CF2CF3 H NMe N 2
415 Et H H H H CF3 NMe CH 0
416 Et H H H H CF3 NMe CH 2
417 Et H H H CF3 H NMe CCF3 2
418 Me H CF3 H CF2CF3 H NMe N 0
419 Me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420 Pr H CF3 H CF2CF3 H NMe N 0
421 Pr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422 iPr H CF3 H CF2CF3 H NMe N 0
423 iPr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424 Bu H CF3 H CF2CF3 H NMe N 0
425 Bu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表18]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426 CH(CH3)CH2CH3 H CF3 H CF2CF3 H NMe N 0
427 CH(CH3)CH2CH3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428 CH2CH(CH3)2 H CF3 H CF2CF3 H NMe N 0
429 CH2CH(CH3)2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430 tBu H CF3 H CF2CF3 H NMe N 0
431 tBu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432 CH2CF3 H CF3 H CF2CF3 H NMe N 0
433 CH2CF3 H CF3 H CF2CF3 H NMe N 2
434 Et H CF3 H CN H NMe N 0
435 Et H H H CF3 H NMe CCF3 0
436 Et H H H SCF3 H O N 0
437 Et H H H SCF3 H O N 1
438 Et H H H SCF3 H O N 2
439 Et H H H S(O)CF3 H O N 2
440 Et H H H S(O)2CF3 H O N 2
441 Et H H H SCF3 H O CH 0
442 Et H H H SCF3 H O CH 1
443 Et H H H SCF3 H O CH 2
444 Et H H H S(O)CF3 H O CH 2
445 Et H H H S(O)2CF3 H O CH 2
446 Et H CF3 H SCF3 H O N 0
447 Et H CF3 H SCF3 H O N 1
448 Et H CF3 H SCF3 H O N 2
449 Et H CF3 H S(O)CF3 H O N 2
450 Et H CF3 H S(O)2CF3 H O N 2
[表19]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451 Et H CF3 H SCF3 H O CH 0
452 Et H CF3 H SCF3 H O CH 1
453 Et H CF3 H SCF3 H O CH 2
454 Et H CF3 H S(O)CF3 H O CH 2
455 Et H CF3 H S(O)2CF3 H O CH 2
456* Et H H H S(O)2CF3 H O N 2
457* Et H CF3 H S(O)2CF3 H O N 2
458* Et H H H S(O)2CF3 H O N 2
459* Et H H H S(O)2CF3 H O CH 2
460* Et H CF3 H S(O)2CF3 H O N 2
461* Et H CF3 H S(O)2CF3 H O CH 2
462 Et H H H CF2CF3 H O N 0
463 Et H H H CF2CF3 H O N 1
464 Et H H H CF2CF3 H O N 2
465 Et H H H CF2CF3 H O CH 0
466 Et H H H CF2CF3 H O CH 1
467 Et H H H CF2CF3 H O CH 2
468 Et H CF3 H CF2CF3 H O N 0
469 Et H CF3 H CF2CF3 H O N 1
470 Et H CF3 H CF2CF3 H O N 2
471 Et H CF3 H CF2CF3 H O CH 0
472 Et H CF3 H CF2CF3 H O CH 1
473 Et H CF3 H CF2CF3 H O CH 2
474 Et H H H S(O)CF3 H O N 0
475 Et H H H S(O)2CF3 H O N 0
[表20]
No. R1 R2 R3 R4 R5 R6 A1 A2 n
476 Et H H H S(O)CF3 H O CH 0
477 Et H H H S(O)2CF3 H O CH 0
478 Et H CF3 H S(O)CF3 H O N 0
479 Et H CF3 H S(O)2CF3 H O N 0
480 Et H CF3 H S(O)CF3 H O CH 0
481 Et H CF3 H S(O)2CF3 H O CH 0
在此,上述表[表1]~[表20]的本稠合杂环化合物中的“*”的记载是指N-氧化物。具体为下述化合物。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22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6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7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7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8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51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70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0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1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09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10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6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7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8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59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60
本稠合杂环化合物461
(上述[表1]~[表20]中,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Pr表示丙基,Bu表示丁基,tBu表示叔丁基,iPr表示异丙基,CycPr表示环丙基。)
接着,示出制剂例。
制剂例1
将5份选自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481的1种、10份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以下记作化合物I)、35份的白炭黑与聚氧化乙烯烷基醚硫酸酯铵盐的混合物(重量比例1:1)以及水混合,使总量为100份,用湿式粉碎法进行微粉碎,得到各自的制剂。
制剂例2
将10份选自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481的1种、2份化合物I、1.5份山梨糖醇酐三油酸酯以及包含2份聚乙烯醇的水溶液28份混合,用湿式粉碎法进行微粉碎后,在其中加入包含黄原胶0.05份和铝镁硅酸盐0.1份的水溶液,使总量为90份,进而加入丙二醇10份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各自的制剂。
制剂例3
将10份选自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481的1种、10份化合物I、3份木质素磺酸钙、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以及作为其余部分的合成含水氧化硅充分粉碎混合,得到各自的水合剂100份。
制剂例4
加入1份选自本稠合杂环化合物1~481的1种、0.5份化合物I、1份合成含水氧化硅微粉、2份木质素磺酸钙、30份膨润土以及作为其余部分的高岭土粘土并混合。接着,在该混合物中加入适当量的水,进而进行搅拌,用造粒机接着造粒,进行通风干燥后得到各自的粒剂。
接着,通过试验例示出本发明组合物的有害生物防除效力。
试验例1
将本稠合杂环化合物3、4、5、9、15、16、17、18、19、20、22、25、27、28、29、34、36、39、48、50、53、71、72、74、81、85、89、99、130、312、399、404、409、414、419、421、423、443、444、445、464和467各自每1mg用容量比分别为4:4:1的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和表面活性剂(商品名:Sorpol 3005X、东邦化学工业制)的混合溶剂10μL进行溶解后,用含有0.02体积%铺展剂(商品名:シンダイン、住友化学制)的水进行稀释使得达到规定浓度。
将化合物I每1mg用容量比分别为4:4:1的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和表面活性剂(商品名:Sorpol 3005X、东邦化学工业制)的混合溶剂10μL进行溶解后,用含有0.02体积%铺展剂(商品名:シンダイン、住友化学制)的水进行稀释使得达到规定浓度。
将上述本稠合杂环化合物的水稀释液和化合物I的水稀释液混合,制备了试验用药液。将卷心菜(Brassicae oleracea)叶盘(直径1.5cm)容纳于24孔微板(microplate)(Becton Dickinson制)的各孔中,每1孔播洒处理该试验用药液40μL。需要说明的是,将播洒40μL含有0.02体积%铺展剂(商品名:シンダイン、住友化学制)的水后的孔作为未处理区。
风干后,每1孔放养菜蛾二龄幼虫(Plutella xylostella)5只,用纸巾覆盖各孔后,盖上盖。放养2天后,观察各孔的生存虫数。处理区和未处理区的死虫率根据下述(计算式1)算出。需要说明的是,试验重复进行一次。
(计算式1)死虫率(%)=(供试虫数-生存虫数)/供试虫数×100
[表21]
[表22]
[表23]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利用本发明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可以防除有害生物。

Claims (21)

1.一种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和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
式(1):
式(1)中,
A1表示-NR7-、氧原子或硫原子,
A2表示氮原子或=CR8-,
R1表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
R2、R3和R4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OR10、-S(O)mR10、-S(O)2NR10R11、-NR10R11、-NR10CO2R11、-NR10C(O)R11、-CO2R10、-C(O)R10、-C(O)NR10R11、-SF5、氰基、硝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5和R6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OR10、-S(O)mR10、-S(O)2NR10R11、-NR10R11、-NR10CO2R11、-NR10C(O)R11、-CO2R10、-C(O)R10、-C(O)NR10R11、-OC(O)R10、-SF5、氰基、硝基、卤原子或氢原子,但是R5和R6不同时表示氢原子,
R7表示可具有选自W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CO2R10、-C(O)R10、-CH2CO2R10、C3-C6环烷基或氢原子,
R8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OR10、-S(O)mR10、-NR10R11、-CO2R10、-C(O)R10、氰基、硝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选自X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或氢原子,但是在-S(O)mR10中m为1或2时,R10不表示氢原子,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X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氧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或一个以上C1-C3烷基的C3-C6环烷基、氰基、羟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
W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氧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羟基、卤原子和氰基组成的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中,
R1为可具有选自Y组的一个以上原子或基团的C1-C6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CO2R10、-SF5或卤原子,
R6为-OR10、-NR10R11、-CO2R10、-C(O)NR10R11、-OC(O)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CH2CO2R10、C3-C6环烷基或氢原子,
R8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或氢原子,但是在-S(O)mR10中m为1或2时R10不表示氢原子,
其中,Y组为由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3-C6环烷基和卤原子组成的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中,
R1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OR10、-S(O)mR1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中,
R1为乙基,
R2和R4为氢原子,
R3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为C1-C3卤代烷基、-OR20、-S(O)mR20或卤原子,
R6为氰基、-NR10R11、卤原子或氢原子,
R7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为-S(O)mR10、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和R11相同或不同且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为C1-C3卤代烷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在该式(1)中A1为-NR7-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在该式(1)中A1为氧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在该式(1)中A1为硫原子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由下述式(1-2)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2)中,
R1a表示C1-C3烷基,
A2a表示氮原子或=CR8a-,
R3a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a)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a表示C1-C3卤代烷基、-OR20a、-S(O)mR20a或卤原子,
R6a表示氰基、-NR10aR11a、卤原子或氢原子,
R7a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6烷基,
R8a表示-S(O)mR10a、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a和R11a相同或不同,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a表示C1-C3卤代烷基,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由下述式(1-3)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3)中,
A2b表示氮原子或=CR8b-,
R3b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b)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b表示C1-C3卤代烷基、-OR20b、-S(O)mR20b或卤原子,
R8b表示-S(O)mR10b、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b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b表示C1-C3卤代烷基,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3)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3)中,
R3b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R5b为C1-C3全氟烷基、-OR30b或-S(O)mR30b
R30b为C1-C3全氟烷基,
R8b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由下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式(1-4)中,
A2c表示氮原子或=CR8c-,
R3c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C(OR10c)3、卤原子或氢原子,
R5c表示C1-C3卤代烷基、-OR20c、-S(O)mR20c或卤原子,
R8c表示-S(O)mR10c、氰基、卤原子或氢原子,
R10c表示可具有一个以上卤原子的C1-C3烷基,
R20c表示C1-C3卤代烷基,
m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n表示0、1或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或其N-氧化物:
在该式(1-4)中,
R3c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R5c为C1-C3全氟烷基、-OR30c或-S(O)mR30c
R30c为C1-C3全氟烷基,
R8c为卤原子或氢原子。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0:1~1:10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1~1:10。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2)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0:1~1:100。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2)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1~1:10。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3)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0:1~1:100。
1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3)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1~1:10。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0:1~1:100。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其中,
由所述式(1-4)表示的化合物与4-氧代-4-[(2-苯基乙基)氨基]-丁酸的含量之比以重量比计为10:1~1:10。
21.一种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其具有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的有效量施用于栽培植物、植物种子、球根或植物的土壤的工序。
CN201480006602.6A 2013-01-31 2014-01-24 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和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 Pending CN1049553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6547 2013-01-31
JP2013-016547 2013-01-31
PCT/JP2014/052178 WO2014119699A1 (ja) 2013-01-31 2014-01-24 有害生物防除組成物及び有害生物の防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5333A true CN104955333A (zh) 2015-09-30

Family

ID=51262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6602.6A Pending CN104955333A (zh) 2013-01-31 2014-01-24 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和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23835B2 (zh)
EP (1) EP2962565A1 (zh)
JP (1) JP6191626B2 (zh)
CN (1) CN104955333A (zh)
BR (1) BR112015017733A2 (zh)
TW (1) TW201444816A (zh)
WO (1) WO20141196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9679A1 (ja) 2013-01-31 2014-08-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生物の防除方法
TWI621616B (zh) * 2013-01-31 2018-04-21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有害生物防治組成物及有害生物之防治方法
WO2015002211A1 (ja) * 2013-07-01 2015-01-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縮合複素環化合物及びその有害生物防除用途
EP3180341B1 (en) * 2014-08-12 2022-04-27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esticidally active heterocyclic derivatives with sulphur containing substituents
JP6705458B2 (ja) * 2015-09-08 2020-06-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トリアゾール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GB201617339D0 (en) 2016-10-12 2016-11-23 Lytix Biopharma As Therapeutic compounds
WO2019138018A1 (en) 2018-01-15 2019-07-18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Pesticidally active heterocyclic derivatives with sulfur containing substituents
JPWO2020175491A1 (ja) * 2019-02-26 2021-11-11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ピリジン n−オキサイド化合物および有害生物防除剤
WO2020216695A1 (en) 2019-04-23 2020-10-29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insects in crop plants
WO2021009311A1 (en) 2019-07-17 2021-01-21 Syngenta Crop Protection Ag Pesticidally active heterocyclic derivatives with sulfur containing substituents
CN112824402B (zh) * 2019-11-21 2023-02-28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类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0574A (ja) * 2008-04-21 2009-12-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組成物および縮合複素環化合物
JP2011079774A (ja) * 2009-10-07 2011-04-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複素環化合物及びその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用途
WO2012057273A1 (ja) * 2010-10-27 2012-05-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動物防除組成物及び有害動物の防除方法
WO2012086848A1 (en) * 2010-12-24 2012-06-28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Fu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use for pest control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87942B2 (ja) 1998-03-11 2008-05-21 雪印種苗株式会社 植物成長調整剤
JP4294917B2 (ja) 2002-07-02 2009-07-15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オキサゾール化合物
EP2214490A4 (en) * 2007-10-25 2012-07-11 Valent Biosciences Corp PROMOTING PLANT GROWTH
WO2010125985A1 (en) 2009-04-28 2010-11-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Fu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JP5527686B2 (ja) * 2009-11-19 2014-06-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組成物及び有害節足動物防除方法
CN103037694B (zh) 2010-06-23 2014-08-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治有害节肢动物的组合物和杂环化合物
TW201242962A (en) 2010-12-01 2012-11-01 Sumitomo Chemical Co Pyrimidine compound and use for pest control thereof
TWI589570B (zh) 2011-08-04 2017-07-01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稠合雜環化合物及其在病蟲害防制上之用途
BR112014029503B1 (pt) * 2012-05-30 2020-05-19 Sumitomo Chemical Co método para controlar pestes
WO2013187422A1 (ja) 2012-06-15 2013-12-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組成物及び有害節足動物の防除方法
WO2013187426A1 (ja) 2012-06-15 2013-12-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節足動物の防除方法
US20150148308A1 (en) 2012-06-15 2015-05-28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est control composition for harmful arthropods, and pest control method for harmful arthropods
WO2013187424A1 (ja) 2012-06-15 2013-12-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組成物及び有害節足動物の防除方法
WO2013187425A1 (ja) 2012-06-15 2013-12-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組成物及び有害節足動物の防除方法
US9271500B2 (en) 2012-06-18 2016-03-0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Fu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
US9615580B2 (en) * 2012-12-27 2017-04-1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Fu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use thereof for pest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0574A (ja) * 2008-04-21 2009-12-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組成物および縮合複素環化合物
JP2011079774A (ja) * 2009-10-07 2011-04-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複素環化合物及びその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用途
WO2012057273A1 (ja) * 2010-10-27 2012-05-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有害動物防除組成物及び有害動物の防除方法
WO2012086848A1 (en) * 2010-12-24 2012-06-28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Fu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use for pest control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AKUZO HISANO ET AL.: "《Synthesis of benzoxazoles,benzothiazoles and benzimidazole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antifungal,insecticidal and herbicidal activities》", 《CHEMICAL AND PHARMACUETICAL BULLETI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59219A1 (en) 2015-12-17
BR112015017733A2 (pt) 2017-07-11
JPWO2014119699A1 (ja) 2017-01-26
US9723835B2 (en) 2017-08-08
EP2962565A1 (en) 2016-01-06
JP6191626B2 (ja) 2017-09-06
WO2014119699A1 (ja) 2014-08-07
TW201444816A (zh) 2014-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5333A (zh) 有害生物防除组合物和有害生物的防除方法
CN105163587B (zh) 用于防治害虫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5142403B (zh) 用于防治害虫的方法
CN104955334B (zh) 防治害虫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4968203A (zh) 防治害虫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04394694A (zh) 有害节肢动物防除组合物及有害节肢动物的防除方法
TW201441212A (zh) 有害生物防除組成物及有害生物之防除方法
CN106572657B (zh) 有害生物防治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378987A (zh) 有害节肢动物防除组合物及有害节肢动物的防除方法
CN103260414A (zh) 节肢害虫防治组合物和用于防治节肢害虫的方法
CN103260407A (zh) 节肢害虫防治组合物和用于防治节肢害虫的方法
CN103260413A (zh) 节肢害虫防治组合物和用于防治节肢害虫的方法
JP2015117195A (ja) 有害節足動物防除組成物及び有害節足動物の防除方法
TW201837025A (zh) 新穎二噻𠷬化合物或其鹽或其n-氧化物及其用途
TW201831457A (zh) 新穎殺真菌胺基甲酸酯化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