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4964A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4964A
CN104954964A CN201510142754.5A CN201510142754A CN104954964A CN 104954964 A CN104954964 A CN 104954964A CN 201510142754 A CN201510142754 A CN 201510142754A CN 104954964 A CN104954964 A CN 104954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up
pickup portion
tape deck
sound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27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恒之
原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54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4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46Applications of alarms, e.g. responsive to approach of end of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microphones
    • H04R29/005Microphone arr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所述记录装置对于在记录装置中所产生的异常能够推断出其异常原因。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拾音部(35a、35b、35c、35d以及35e(35a~35e));输出部(20),其能够输出通过所述拾音部(35a~35e)而拾取的声音与拾音时刻的各拾音部之间的比较信息。通过这种结构的记录装置(1),对于在该记录装置(1)中所产生的异常能够推断出其异常原因。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了在被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其中,公开了一种根据在记录装置内所产生的声音而对记录装置的异常进行检测的记录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根据在记录装置内所产生的声音而对记录装置的异常进行检测的记录装置。
但是,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现有的记录装置中,即使具备了根据在记录装置内所产生的声音而对记录装置的异常进行检测的检测部,也不能够推断出其异常的原因。
因此,存在即使能够检测出记录装置的异常,也无法确定其异常原因,从而难以消除其异常原因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48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013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79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于在记录装置中所产生的异常,能够推断出其异常原因。
用于解決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拾音部,其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输出部,其能够输出通过所述拾音部而拾取的声音以及拾音时刻的各拾音部之间的比较信息。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推断部,所述推断部根据通过所述拾音部中的每一个拾音部而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所述比较信息为所述异常原因。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所述拾音部被设置于移动部、所述移动部的驱动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切断部以及调节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位置处,所述移动部具有记录头并能够在与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所述调节部能够对所述记录头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间隔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作为所述拾音部而具有第一拾音部、第二拾音部、第三拾音部,所述第三拾音部被设置在,从由所述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构成的直线上偏离了的位置处。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所述拾音部还具有第四拾音部,所述第四拾音部被设置在,从由所述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三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所构成的平面上偏离了的位置处。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拾音部为单一指向性的拾音部。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输出部在所述记录装置紧急停止时输出所述比较信息。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拾音部,并且根据通过所述拾音部中的每一个拾音部而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
根据本发明,对于在记录装置中所产生的异常,能够推断出其异常原因。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拾音结果的一个示例的概念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图2为记录装置1的概要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将被记录介质P在输送方向A上从被记录介质P的设置部14起经由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支承部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而输送至被记录介质P的收卷部15。即,从设置部14至收卷部15为止为记录装置1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路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为被设置在该输送路径上的被记录介质P的支承部。另外,设置部14向旋转方向C旋转从而将被记录介质P送出,收卷部15向旋转方向C旋转从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收卷。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能够在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P上实施记录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也可以为能够在单页状的被记录介质P上实施记录的结构。在采用能够在单页状的被记录介质P上实施记录的结构的情况下,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设置部14,例如可以使用被称为所谓的供纸(馈送)托盘以及供纸(馈送)盒等的部件。另外,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回收部,并且作为收卷部15以外的回收部,例如可以使用被称为所谓的排出用接收部、排纸(排出)托盘以及排纸(排出)盒等的部件。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以记录面16成为外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因此在将被记录介质P从设置部14送出时,设置部14的旋转轴向旋转方向C旋转。另一方面,在使用以记录面16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能够使设置部14的旋转轴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送出被记录介质P。
而且,同样地,由于本实施例的收卷部15以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成为外侧的方式进行收卷,因此,收卷部15的旋转轴向旋转方向C旋转,另一方面,在以记录面16成为内侧的方式进行收卷的情况下,能够使收卷部15的旋转轴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收卷。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压印板2中设置有加热器6。加热器6是为了在由作为记录部的记录头9执行记录前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所谓的预热)而被设置的。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采用了如下结构,即,使用加热器6而从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的相反侧的面17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预热。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使用能够从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侧照射红外线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从而从记录面16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预热。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在压印板2与压印板3之间设置有驱动辊5,驱动辊5具有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B的旋转轴,并且向被记录介质P的面17施加输送力。而且,在与驱动辊5对置的位置(上部)处设置有从动辊7,从动辊7具有方向B的旋转轴。而且,能够通过构成辊对的驱动辊5与从动辊7来夹持被记录介质P从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即,通过驱动辊5与从动辊7从而构成了输送部18。在此,从动辊是指,随着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而旋转的辊。
此外,在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A输送时,驱动辊5向旋转方向C旋转,从动辊7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而且,在将被记录介质P向与输送方向A相反的方向输送时,驱动辊5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从动辊7向旋转方向C旋转。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与压印板3对置的一侧具备作为记录部的记录头9。记录装置1在经由作为移动部的滑架8而使记录头9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的同时,从记录头9的油墨喷出面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油墨从而形成所需的画像。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B上延伸设置的引导轴11,滑架8被结构为,能够在引导轴11上滑动并在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而且,在滑架8上,且在与被记录介质P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作为拾音部的麦克风35a、在与引导轴11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麦克风35b。
在此,麦克风35a为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与记录头9接触的声音等进行拾取的麦克风。而且,麦克风35b为能够在滑架8于引导轴11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时所产生的声音等进行拾取的麦克风。
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滑架8通过具有输送带40以及滑架电机28(参照图3)等的滑架8的驱动部37的驱动力而在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而且,在滑架8的驱动部37上设置有麦克风35c。
在此,麦克风35c为能够对被设置在滑架8的驱动部37上的未图示的齿轮的驱动音和滑架电机28的驱动音等进行拾取的麦克风。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滑架8能够通过调节部12而在与压印板3接近的方向以及远离的方向、即方向D上进行移动。换言之,具备调节部12,且该调节部12能够对记录头9与被记录介质P的间隔(所谓PG)进行调节。而且,在调节部12上设置有麦克风35d。
在此,麦克风35d为能够对用于使滑架8在方向D上移动的PG调节电机36(参照图3)的驱动音等进行拾取的麦克风。
此外,在与压印板3对置的位置处且在记录头9的上方,设置有作为加热部的加热器10,所述加热器10能够朝向记录头9的记录区域照射电磁波。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热器10被设置于与压印板3对置的位置处,并且为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侧的表面进行加热的红外线加热器。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记录头9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设置有作为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切断的切断部的剪切器33。如图2所示,剪切器33能够通过沿着引导部38而在方向B上进行移动从而沿着方向B将被记录介质P切断。而且,在剪切器33上设置有麦克风35e。
在此,麦克风35e为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的切断音或相对于引导部38的滑动音等进行拾取的麦克风。
另外,本实施例的麦克风35a、麦克风35b、麦克风35c、麦克风35d以及35e(35a~35e)均为单一指向性的麦克风。如此,作为拾音部,虽然单一指向性的拾音部由于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故为优选,但是并不限定于单一指向性的拾音部。
此外,以图2所示的配置而设置有麦克风35a~35e。其中,麦克风35a、35b以及35e被设置在能够于记录装置1内移动的结构部件上。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将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与记录头9接触的声音等进行拾取的麦克风、能够对滑架8于引导轴11上滑动并进行往复移动时所产生的声音等进行拾取的麦克风、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的切断音或相对于引导部38的滑动音等进行拾取的麦克风,固定地设置在记录装置1的内部。
此外,在与压印板3相比靠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的压印板4对置的位置处,具备能够照射电磁波的加热器13。虽然加热器13为,为了能够使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所使用的油墨干燥,从而对被记录介质P的表面进行加热的红外线加热器,但并不限定于这种干燥装置。例如,作为干燥装置,除了红外线加热器等加热装置以外,还能够使用风扇等送风装置等。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
图3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框图。
在控制部20中设置有CPU21,该CPU21对记录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进行管理。CPU21经由系统总线22而与ROM23和RAM24相连接,ROM23对CPU21所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等进行存储,RAM24能够临时性地存储数据。
此外,CPU21经由系统总线22而与用于对记录头9进行驱动的头驱动部25相连接。
此外,CPU21经由系统总线22而与用于对加热器6、加热器10以及加热器13进行驱动的加热器驱动部26相连接。
此外,CPU21经由系统总线22而与电机驱动部27连接,所述电机驱动部27用于对用于使滑架8在方向B上移动的滑架电机28、作为设置部14的驱动源的送出电机29、作为驱动辊5的驱动源的输送电机30、作为收卷部15的驱动源的收卷电机31、用于使滑架8在方向D上移动的PG调节电机36、用于对剪切器33进行驱动(使剪切器33在方向B上移动)的剪切器电机34进行驱动。
而且,CPU21经由系统总线22而与输入输出部32连接,该输入输出部32与麦克风35a~35e以及将记录数据等输入至记录装置1中的PC19相连接。
此外,根据此种结构,控制部20能够输出由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麦克风35a~35e而拾取的声音以及拾音时刻的各个麦克风间的比较信息。
因此,能够向用户告知该比较信息,并且对于在记录装置1中所产生的异常能够推断出其异常原因。
在此,“通过所述拾音部而被拾取的声音以及拾音时刻的各拾音部间的比较信息”是指,除了对该声音进行拾音的拾音部其本身以及拾音时刻其本身的信息之外,还包含基于这些而获得的加工数据。作为加工数据的示例,可列举出将拾音时刻的时序图图表化的数据或用于推断出异常原因的数据且用于对其进行显示的数据等。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将该比较信息输出至PC19中,但是即使不将该比较信息输出但只要为能够输出该比较信息的结构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采取了如下的结构,即,将根据由麦克风35a~35e中的每一个麦克风而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推断出的异常原因输出至PC19以作为该比较信息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控制部20能够作为推断部而根据由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麦克风35a~35e中的每一个麦克风而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来推断出异常原因。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ROM23中存储有,与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麦克风35a~35e中的声音的拾音顺序以及拾音时间点等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对应的异常的产生原因。而且被构成为,以对麦克风35a~35e的拾音结果与在ROM23中所存储的异常的产生原因进行匹配的方式对异常的产生原因进行推断。因此,能够在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消除该异常原因。
具体而言,控制部20根据由麦克风35a~35e中的哪个麦克风先检测出了声音、然后在什么时刻由哪个麦克风检测出了声音,而对其异常原因进行推断。
以此方式,通过推断出异常原因,并将该异常原因输出至PC19中并告知用户,从而用户能够在产生了异常时自行消除该原因。因此,能够抑制呼叫该记录装置1的维护担当者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力、和到维护担当者到来并消除异常原因为止的期间内该记录装置1无法使用从而浪费作业时间等的情况。
另外,根据被存储在ROM23中的由下述表1所示的表格,而对麦克风35a~35e中的检测出了声音的麦克风、以及其中的先检测出了声音的麦克风、以及之后检测出了声音的麦克风、和异常原因设置对应关系。
而且,控制部20根据如下述表1所示的表格而推断出异常原因。
表格1
在此,使用图4的流程图,对关于由控制部20实施的、根据通过麦克风35a~35e中的每一个麦克风而被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进行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本示例为,关于在产生了由于滑架8与被记录介质P接触而发生卡纸、由剪切器33进行的被记录介质P的切断不良的双方的情况下的异常原因的推断的一个示例。即为表1中的“检测出声音的麦克风”相当于“麦克风35a以及35e”的一个示例。
图4为,根据麦克风35a~35e中的麦克风35a与麦克风35e之中哪一个先检测出声音,从而推断出其异常原因是哪种原因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中,在步骤S110中开始检测声音,当在步骤S120中检测出所拾取的声音为异常音时,控制部20在步骤S130中,对是麦克风35a先检测出了异常音还是麦克风35e先检测出了异常音进行判断。
而且,在判断为麦克风35a先检测出了异常音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在判断为麦克风35e先检测出了异常音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60。
在此,在卡纸与切断不良的双方均发生了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情况,即,加热器6以及加热器10中的至少一方的加热温度过高而导致被记录介质P起皱,并因此而使卡纸与切断不良的双方均发生。这是由于,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6与面17之间的温度差变大从而两者的膨胀率的差变大进而发生起皱的缘故。当发生起皱时,滑架8与被记录介质P变得容易接触,从而容易发生卡纸。当发生卡纸时,会由此使被记录介质P发生变形从而容易导致切断不良。
此外,在卡纸与切断不良的双方均发生了的情况下,由于剪切器33的磨损、以及废弃物、纸粉、或将剥离纸等作为被记录介质P而使用的情况下的纸浆等付着于剪切器33上等,从而使剪切器33的刃度降低,因此存在卡纸与切断不良的双方均发生的情况。当发生切断不良时,由此会使被记录介质P发生变形,从而容易导致切断不良。
在麦克风35a先检测出声音的情况下,将成为先发生卡纸,然后发生切断不良的情况。因此,在步骤S140中,将异常原因判断为因加热器温度过高的原因。另外,该判断对应于,判断为异常原因是表1中的异常原因G的情况。然后,进入步骤S150,控制部20向PC19输出表示作为其异常原因的加热器温度过高的信息,并在PC19上显示使加热器温度降低的信息。
另一方面,在麦克风35e先检测出声音的情况下,将成为先发生切断不良,之后发生卡纸的情况。因此,在步骤S160中,将异常原因判断为剪切器33的刃度降低的情况是其原因。另外,该判断对应于,判断为异常原因是表1中的异常原因H的情况。然后,进入步骤S170,控制部20向PC19输出表示作为其异常原因的剪切器33的刃度降低的信息,并在PC19上显示更换剪切器33的信息。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能够消除记录装置1的异常原因。
此外,除了上述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的实施例以外,例如能够在通过麦克风35b以及35c而检测出异常音并且滑架8紧急停止了的情况下,在麦克风35b先检测出异常音的情况下,判断为因引导轴11与滑架8之间的滑动不良而导致滑架8紧急停止(表1中的异常原因I),在麦克风35c先检测出异常音的情况下,判断为因滑架电机28的异常而导致滑架8紧急停止(表1中的异常原因J)。
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为,具备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麦克风的记录装置1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并且根据通过所述麦克风中的每一个麦克风而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推断出异常原因。
因此,能够根据各麦克风中的声音的拾音顺序以及拾音时间点等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推断出异常的产生原因。而且,能够根据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推断出异常原因,并能够消除异常原因。
在此,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有关通过麦克风35a~35e而拾取的声音是否为异常音的判断(异常音的检测),使用表示麦克风35a~35e的拾音结果的一个示例的概念的曲线图、即图5来进行详细的说明。图5(A)为表示与刚刚开始使用记录装置1之后(正常时)的各频率对应的音压的概念的曲线图,图5(B)为表示与将记录装置1使用了预定期间之后的各频率对应的音压的概念的曲线图。
如果对图5(A)与图5(B)进行比较,则在预定频率Fs处,音压的峰值从SP0增大至SP1。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根据预定频率Fs处的音压的值来判断是否产生了异常音。
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判断方法,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的判断方法,即,在麦克风35a~35e的整个检测频率区域中,在检测到预定值以上的音压的情况下,判断为产生了异常音。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的记录装置1中,在具有记录头9且能够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B上往复移动的滑架8上,设置有麦克风35a以及35b。此外,在滑架8的驱动部37上设置有麦克风35c。此外,在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切断部的剪切器33上设置有麦克风35e。而且,在能够对此记录头9与被记录介质P的间隔进行调节的调节部12上设置有麦克风35d。
因此,在记录装置1中所产生的异常跨及多个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滑架8、驱动部37、剪切器33以及调节部12中的任意位置处的异常是在先还是在后,由此控制部20能够推断出异常原因。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即,在滑架8、驱动部37、剪切器33以及调节部12上设置拾音部的结构,但是只要为在多个位置处具备拾音部的结构,则可以采用设置在这些部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位置处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在另外的结构部件上设置拾音部的结构。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以图2所示的配置而设置有麦克风35a~35e,其中,麦克风35a、麦克风35b以及麦克风35e被设置于能够在记录装置1内移动的结构部件上。但是也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即,将麦克风35a、麦克风35b以及35e固定地设置在记录装置1的内部。
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麦克风35a~35e优选采用如下的配置方式,即,在从将设置有其中的任意两个麦克风的位置连结的直线上偏离了的位置处设置其他的麦克风。换言之,作为拾音部而具有第一拾音部、第二拾音部与第三拾音部,第三拾音部优选被设置在从由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与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构成的直线上偏离了的位置处。
这是由于,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控制部20不是根据一维而是能够根据二维的信息来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从而能够进行精度较高的异常原因的推断。
而且,本实施例的麦克风35a~35e优选采用如下的配置方式,即,在从将设置有其中的任意三个麦克风的位置连结的平面上偏离了的位置处设置有其他的麦克风。换言之,作为拾音部还具有第四拾音部,第四拾音部优选被设置在,从由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第三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构成的平面上偏离了的位置处。
这是由于,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控制部20不是根据一维以及二维而是根据三维的信息而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从而能够进行精度特别高的异常原因的推断。
详细而言,根据二维甚至三维的信息而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的优点可以列举为,能够通过改变距音源的位置而掌握特定噪音之外的残留噪音的影响。此外可列举为,能够通过使频带变化从而使用各麦克风中检测灵敏度良好的频带。此外可列举为,利用距离衰减特性,从而能够使用因未吸收尽的反射波的影响所导致的误差较低的频带来进行测定。
此外,例如,通过在相对于被设置在与引导轴11对置的位置处的麦克风35b而偏离了的位置处,设置对引导轴11中的声音进行拾音的麦克风,从而能够从由该麦克风所拾音的声音与由麦克风35b拾音的声音中去除残留噪音以使检测精度提高。此外,即使在引导轴11中的声音中的错误产生时的频带由于灵敏度的原因而难以拾音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被设置在所述偏离了的位置处的麦克风而进行错误检测。
而且,与二维音场相比在三维音场的情况下记录装置1中的设计自由度提高,残留噪音的掌握标准也将提高。
而且,从另外的观点进行说明,如果考虑各麦克风同时收集到声音的情况,则在麦克风为两个的情况下,能够掌握到音源存在于与通过两个麦克风的直线垂直的中央平面上的哪个位置处。在麦克风为三个的情况下,精确到与三个麦克风所存在的平面垂直的中线上的哪个位置处。在为四个的情况下,能够确定音源在由四个麦克风构成的球的中心处。即,具有维数越增加则越能够收缩音源可能存在的位置的优点。但是,在麦克风为两个时,虽然有时仅根据这种音源位置信息而对异常位置进行确定较为困难,但是能够通过综合频率特性或可能产生异常音的部件存在于哪里的布局信息等,从而对异常位置进行确定。
此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麦克风35a~35e均为单一指向性的拾音部。因此,与全指向性(无指向性)的拾音部相比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从而能够使控制部20进行精度较高的异常原因的推断。
此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控制部20兼有作为将推断出的异常原因输出的输出部的作用。因此,通过向作为外部装置的PC19输出并告知异常原因,从而能够使用户掌握到异常原因。
在此,控制部20能够在记录装置1紧急停止时,将作为由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麦克风35a~35e拾音的声音以及在拾音时刻的各麦克风间的比较信息的异常原因输出。
因此,能够在记录装置1紧急停止时,使用户掌握其异常原因。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显然这些改变也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记载了在由麦克风35a~35e所拾音的异常音中通过两个麦克风的检测顺序而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的结构,但是由于不仅可以根据检测顺序,还能够根据检测时刻差而对异常音距这两个麦克风的距离进行推断,因此能够对产生异常音的部件的位置进行精确推断。特别是,在麦克风为4个以上时,由于能够根据异常音的检测时刻差而对产生异常音的位置进行确定,因此能够提高所推断出的异常原因的精确度。
以上,根据具体的实施例而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叙述。在此,对于本发明再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拾音部35a~35e,其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输出部20,其能够输出由所述拾音部35a~35e拾音的声音以及在拾音时刻的各拾音部之间的比较信息。
根据本方式,具备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拾音部35a~35e以及能够输出将由所述拾音部35a~35e拾音的声音以及在拾音时刻的各拾音部之间的比较信息输出的输出部20。因此,能够向用户告知该比较信息,并且关于在记录装置1中所产生的异常,能够推断出其异常原因。
在此,“由所述拾音部拾音的声音以及在拾音时刻的各拾音部之间的比较信息”除了对该声音进行拾音的拾音部其本身以及拾音时刻其本身的信息之外,还包含基于这些而获得的加工数据。
此外,由于所谓“能够输出比较信息”只要能够输出该比较信息即可,因此即使为不输出该比较信息的结构,但只要能够输出该比较信息则也包含这种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推断部20,该推断部20根据由所述拾音部35a~35e中的每一个拾音部而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所述比较信息为所述异常原因。
根据本方式,拾音部35a~35e被设置于多个位置处。因此,能够根据各拾音部35a~35e中的声音的拾音顺序以及拾音时刻等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来判断出异常的发生原因。而且,能够根据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通过推断部20来推断出异常原因,从而能够消除异常原因。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所述拾音部35a~35e被设置在移动部8、移动部8的驱动部37、被记录介质P的切断部33以及调节部12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位置处,其中,所述移动部8具有记录头9并能够在与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所述调节部12能够对所述记录头9与所述被记录介质P的间隔进行调节。
根据本方式,拾音部35a~35e被设置于,具有记录头9并能够在与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部8、移动部8的驱动部37、被记录介质P的切断部33以及能够对记录头9与被记录介质P的间隔进行调节的调节部12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位置处。在记录装置1中所产生的异常涉及多个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滑架8、驱动部37、剪切器33以及调节部12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位置处的异常是在先还是在后,由此,控制部20能够推断出异常原因。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式中,作为拾音部35a~35e而具有第一拾音部、第二拾音部、第三拾音部,并且所述第三拾音部被设置在从由所述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构成的直线上偏离了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所述第三拾音部被设置在从由所述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构成的直线上偏离了的位置处。因此,推断部20不是根据一维而是根据二维的信息来推断出异常原因。因此,能够进行精度较高的异常原因的推断。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所述拾音部35a~35e还具有第四拾音部,并且所述第四拾音部被设置在,从由所述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三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构成的平面上偏离了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所述第四拾音部被设置在,从由所述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三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构成的平面上偏离了的位置处。因此,推断部20不是根据一维以及二维而是根据三维的信息来推断出异常原因。因此,能够进行精度特别高的异常原因的推断。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拾音部35a~35e为单一指向性的拾音部。
根据本方式,拾音部35a~35e为单一指向性的拾音部。因此,与全指向性(无指向性)的拾音部相比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从而能够进行精度较高的异常原因的推断。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输出部在所述记录装置紧急停止时输出所述比较信息。
根据本方式,所述输出部在所述记录装置紧急停止时输出所述比较信息。因此,能够在所述记录装置紧急停止时,使用户掌握其异常原因。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为具备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拾音部35a~35e的记录装置1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并根据由拾音部35a~35e中的每一个拾音部而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
根据本方式,所述拾音部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因此,能够根据各拾音部35a~35e中的声音的拾音顺序以及拾音时间点等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对异常的产生原因进行推断。而且,能够根据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推断出异常原因,从而能够消除异常原因。
符号说明
1:记录装置;2:压印板;3:压印板;4;压印板;5:驱动辊;6:加热器;7:从动辊;8:滑架(移动部);9:记录头;10:加热器;11a:引导轴;11b:引导轴;12:调节部;13:加热器;14:设置部;15:收卷部;16: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17: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的相反侧的面;18:输送部;19:PC;20:控制部(推断部、输出部);21:CPU;22:系统总线;23:ROM;24:RAM;25:头驱动部;26:加热器驱动部;27:电机驱动部;28:滑架电机;29:送出电机;30:输送电机;31:收卷电机;32:输入输出部;33:剪切器(切断部);34:剪切器电机;35a~35e:麦克风(拾音部);36:PG调节电机;37:滑架8的驱动部;38:引导部;40:输送带;P:被记录介质。

Claims (8)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拾音部,其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
输出部,其能够输出通过所述拾音部而拾取的声音以及拾音时刻的各拾音部之间的比较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推断部,所述推断部根据通过所述拾音部中的每一个拾音部而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
所述比较信息为所述异常原因。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拾音部被设置在移动部、所述移动部的驱动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切断部以及调节部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位置处,其中,所述移动部具有记录头并且能够在与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所述调节部能够对所述记录头与所述被记录介质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拾音部而具有第一拾音部、第二拾音部、第三拾音部,
所述第三拾音部被设置在,从由所述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与所述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构成的直线上偏离了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拾音部还具有第四拾音部,
所述第四拾音部被设置在从由所述第一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二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所述第三拾音部被设置的位置构成的平面上偏离了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拾音部为单一指向性的拾音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部在所述记录装置紧急停止时输出所述比较信息。
8.一种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被设置在多个位置处的拾音部,
根据通过所述拾音部中的每一个拾音部而拾取的声音的拾音时刻差而对异常原因进行推断。
CN201510142754.5A 2014-03-27 2015-03-27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 Pending CN1049549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5424 2014-03-27
JP2014065424A JP2015186895A (ja) 2014-03-27 2014-03-27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異常原因推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4964A true CN104954964A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69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2754.5A Pending CN104954964A (zh) 2014-03-27 2015-03-27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05251B2 (zh)
JP (1) JP2015186895A (zh)
CN (1) CN10495496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1835B2 (en) * 2016-03-08 2018-04-03 Océ Holdings B.V. Print head friction detection system
JP2021120701A (ja) * 2020-01-30 2021-08-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907A (zh) * 1999-12-07 2001-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媒体
JP2006184722A (ja) * 2004-12-28 2006-07-13 Canon Inc 自己診断機能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304872A (ja) * 2007-06-11 2008-12-1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動作音記録装置
CN101414151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异常声音诊断装置和异常声音诊断方法
US8588630B2 (en) * 2011-01-13 2013-11-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92214B2 (ja) * 1990-08-22 1998-09-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
JP2934044B2 (ja) * 1991-03-12 1999-08-16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4355772A (ja) 1991-06-03 1992-12-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7457550B2 (en) 2005-01-18 2008-11-25 Ricoh Company, Limited Abnormality determin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pying machine, and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JP4642486B2 (ja) 2005-01-18 2011-03-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異常判定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49290B2 (ja) 2005-01-26 2009-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異常音判定システム、サーバ、情報機器及び異常音判定プログラム
JP2007079263A (ja) 2005-09-15 2007-03-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810389B2 (ja) * 2006-10-03 2011-1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の遠隔管理システム
JP5113620B2 (ja) * 2008-01-30 2013-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8059975B2 (en) * 2008-12-18 2011-11-15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Flexible diagnostic sensor sheet
JP2012177748A (ja) * 2011-02-25 2012-09-13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907A (zh) * 1999-12-07 2001-08-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媒体
JP2006184722A (ja) * 2004-12-28 2006-07-13 Canon Inc 自己診断機能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304872A (ja) * 2007-06-11 2008-12-1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動作音記録装置
CN101414151A (zh) * 2007-10-15 2009-04-22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异常声音诊断装置和异常声音诊断方法
US8588630B2 (en) * 2011-01-13 2013-11-1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73921A1 (en) 2015-10-01
US9505251B2 (en) 2016-11-29
JP2015186895A (ja) 2015-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39172B2 (ja) シート切断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
CN104954964A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异常原因推断方法
JP6106644B2 (ja) 給紙装置
CN105829217B (zh) 产品放置装置
JP2018150113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6019768B2 (ja) ウェブ搬送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張力制御方法
CN104786673A (zh) 记录装置及被记录介质向输送路径的导入方法
JP2010064482A (ja) プリンタ内の転写ローラにより加えられる転写圧を変化させ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5980138A (zh) 造型材料供给机构、及造型装置
JP2017024379A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6137586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検出方法
US9487031B2 (e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uppressing contact between pressing member and recording unit
JP2013148503A (ja) 測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N104786654B (zh) 记录装置
CN104943372B (zh) 记录装置
US10737515B2 (en) Recording device
CN104943370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加热部控制方法
JP6326903B2 (ja) 記録装置
US10987949B2 (en) De-curl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8883633A (zh)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控制方法
JP2010162902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S60112548A (ja) カ−ド搬送制御装置
JP2008105436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20562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22453A (ja) 搬送検出装置、搬送装置、記録装置、搬送検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