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4102A - 八轮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八轮运输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44102A CN104944102A CN201510250672.2A CN201510250672A CN104944102A CN 104944102 A CN104944102 A CN 104944102A CN 201510250672 A CN201510250672 A CN 201510250672A CN 104944102 A CN104944102 A CN 1049441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wheel
- wheel component
- car body
- transport trolley
- t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线运输车,提供一种八轮运输车,包括行走于轨道上的车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用于取放它物的承载组件,所述车体沿所述轨道的运动方向的两端部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车轮组件以及第二车轮组件,且于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与所述第二车轮组件之间还间隔设置有第三车轮组件以及第四车轮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位于所述第三车轮组件与所述第四车轮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车轮组件、所述第二车轮组件、所述第三车轮组件以及第四车轮组件均行走于所述轨道的两根单轨上且均支撑所述车体。本发明运输车采用四个车轮组件共同支撑车体,使运输车在运行至轨道断开处时,运输车始终保持平稳运行状态,且其自身结构相比传统运输车更紧凑,更经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线运输车,尤其涉及一种八轮运输车。
背景技术
在高速高效的生产线的头尾以及各机组的衔接过程中,物流运输系统出现多对一和一对多的垂直联接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果轨道不能共面,其中1台运输车轨道就会被断开,普通的四轮车会出现两个车轮悬空的情况,难以正常行驶。目前,有些地方采用C型悬臂车式运输车,但要平衡悬臂的倾翻力矩,又要穿越其它车的轨道,增加了车的长度和高度,体积庞大,重量较大,土建、安装和维护的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轮运输车,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生产线用运输车在轨道的断开处不能正常行驶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八轮运输车,包括可行走于轨道上的车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用于取放它物的承载组件,所述车体沿所述轨道的运动方向的两端部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车轮组件以及第二车轮组件,且于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与所述第二车轮组件之间还间隔设置有第三车轮组件以及第四车轮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位于所述第三车轮组件与所述第四车轮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车轮组件、所述第二车轮组件、所述第三车轮组件以及第四车轮组件均可行走于所述轨道的两根单轨上且均支撑所述车体。
具体地,所述第四车轮组件包括可分别行走于两所述单轨上的两个第四车轮、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四车轮的传动轴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传动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长轴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
具体地,所述第三车轮组件包括可分别行走于两所述单轨上的两个第三车轮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车轮的第三长轴,所述第三长轴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且通过两个内置式轴承座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三长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两组链轮链条传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车轮组件包括可分别行走于两所述单轨上的两个第一车轮,两个所述第一车轮分别通过两根第一短轴连接于所述车体上,两根所述第一短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均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两根所述第一短轴均与所述车体之间可转动连接;或者两个所述第一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长轴,所述第一长轴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且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上。
具体地,所述第二车轮组件包括可分别行走于两所述单轨上的两个第二车轮,两个所述第二车轮分别通过两根第二短轴连接于所述车体上,两根所述第二短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均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两根所述第二短轴均与所述车体之间可转动连接;或者两个所述第二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长轴,所述第二长轴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且通过两个第二轴承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上。
具体地,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的鞍座,于所述鞍座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鞍座沿所述导向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油缸。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油缸的底面以及所述导向杆的底面均与所述轨道的底面齐平,且所述驱动油缸以及所述导向杆均位于所述轨道的两根单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箱以及由所述油箱伸出的若干导油管,各所述导油管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车轮组件、所述第二车轮组件、所述第三车轮组件以及所述第四车轮组件的可转动连接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的拖链,所述拖链内有连接至所述承载组件处的配管以及电连接至所述第四车轮组件的配线。
进一步地,于所述车体上还安设有安全防护系统,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周边栏杆以及防撞缓冲器,且两者分别设置于所述轨道周围以及所述车体移动方向的两个端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运输车,车体采用第一车轮组件、第二车轮组件、第三车轮组件以及第四车轮组件共同支撑于轨道的两根单轨上,且由于承载组件位于第三车轮组件以及第四车轮组件之间,即运输车的重心位于两者之间,对此当运输车运行至断开处时,当然该断开处的距离不会过大,具体为相邻两车轮组件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轨道的断开距离,当第一车轮组件或第二车轮组件处于断开处上时,则运输车的重心位于轨道上,运输车运行平稳,当第三车轮组件或第四车轮组件处于断开处上时,虽然运输车的重心位于断开处上,但第一车轮组件与第二车轮组件分别位于断开处两侧的轨道上,通过第一车轮组件与第二车轮组件的支撑作用,运输车运行平稳,从而表明本发明的运输车在移动至断开处时运输车均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八轮运输车位于位于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八轮运输车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八轮运输车,主要应用于生产线上,通过轨道1的断开处时能够运行平稳,包括行走于轨道1上的车体2以及设置于车体2上的承载组件21,轨道1主要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单轨,且通过压轨器、底板以及地脚螺栓等将两者安设于车间地面上,运输车行走于两根单轨上,而承载组件21则可以用于取放它物并对其承载的作用,具体地,车体2通过第一车轮组件22、第二车轮组件23、第三车轮组件24以及第四车轮组件25共同支撑并行走于轨道1的两根单轨上,第一车轮组件22与第二车轮组件23分别位于车体2沿其运动方向的两个端部处,第三车轮组件24以及第四车轮组件25均位于第一车轮组件22以及第二车轮组件23之间,且四者之间均依次间隔设置,较优方案为四者均分车体2的长度(沿车体2运行方向的尺寸),且相邻两个车轮组件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轨道1断开处的距离,承载组件21位于第三车轮组件24与第四车轮组件25之间,具体为承载组件21位于车体2的中间位置,第一车轮组件22、第二车轮组件23、第三车轮组件24以及第四车轮组件25带动车体2沿轨道1滚动行走。本发明的运输车采用第一车轮组件22、第二车轮组件23、第三车轮组件24以及第四车轮组件25共同支撑行走于轨道1上,且由于承载组件21位于中间位置,则运输车的重心位于第三车轮组件24与第四车轮组件25之间,当运输车运行至轨道1的断开处时,当然该断开处间距不会过大,其略小于相邻两个车轮组件之间的距离,假设第二车轮组件23为运输车运行方向的前端,若其第二车轮组件23位于断开处上时,则运输车的重心位于轨道1上,运输车整体比较平稳,运输车向前移动,若第三车轮组件24或者第四车轮组件25位于断开处上时,则第二车轮组件23跨过断开处且位于断开处其中一侧的轨道1上,且第一车轮组件22位于断开处另一侧的轨道1上,此时通过第一车轮组件22与第二车轮组件23的支撑作用,运输车也平稳行驶,若继续向前移动,第一车轮组件22位于断开处上时,另外三个车轮组件均处于轨道1上,此时运输车还可以稳定移动。在上述运输车的运行状态中,当其运行至断开处时,无论其处于何种状态运输车均可保持稳定移动,即本发明的运输车具有较好的跨过轨道1断开处性能,而且这种结构的运输车相比传统的运输车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不但不会过多占用车间空间,同时可以保证安装生产成本。
参见图1以及图2,细化第四车轮组件25的结构,其包括两个第四车轮251、传动轴252以及驱动电机253,两个第四车轮251分别设置于轨道1的两个单轨上,传动轴252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第四车轮251连接,传动轴252沿垂直于车体2的运行方向,且在驱动电机253的作用下使得传动轴252绕自身轴线旋转,进而由传动轴252带动两个第四车轮251沿两个单轨滚动,驱动电机253固定于车体2上。本实施例中,两个第四车轮251均可为单轮缘车轮,驱动电机253为齿轮电机,传动轴252通过两个内置式轴承座254固定于车体2上,在驱动电机253的作用下传动轴252绕自身轴线转动,且相对两个内置式轴承座254相对转动,对于这种结构,通常在两个内置式轴承座254处均设置有润滑结构,保证传动轴252与两个内置式轴承座254之间转动的平稳性。当然在传动轴252的两个端部处还应分别设置有轴端挡板,避免两个第四车轮251在沿轨道1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轴向移动,进而实现运输车支撑、行走、传动和导向功能。
细化第三车轮组件24的结构,包括两个第三车轮241以及第三长轴242,两个第三车轮241也分别行走于两个单轨上,且两个第三长轴242连接,第三长轴24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运输车的运行方向,其也通过两个内置式轴承座243固定于车体2上,且第三长轴242与传动轴252之间通过链轮链条传动,对于该两个内置式轴承座243处也均设置有润滑结构,用于向内置式轴承座243与第三长轴242之间添加润滑油等。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三车轮241也均为单轮缘车轮,且分别与两个传动轮一一对应,在传动轴252分别靠近两个第四车轮251处均设置有链轮255,同时在第三长轴242靠近两个第三车轮241处也均设置有链轮244,传动轴252上的两个链轮255与第三长轴242上的两个链轮244一一对应,且均采用链条256连接,对此在驱动电机253驱使传动轴252绕自身轴线转动后,在链轮链条的传动作用下可带动第三长轴242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可以驱使两个第三车轮241沿两个单轨移动。当然在第三长轴242的两个端部处也应分别设置有轴端挡板,避免两个第三车轮241在沿轨道1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轴向移动,以实现运输车支撑、行走和导向功能。
细化第一车轮组件22的结构,包括分别行走于两个单轨上的两个第一车轮221,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比如两个第一车轮221可以通过两根第一短轴222分别连接于车体2沿运行方向的其中一端部处,这种结构中两个第一车轮221均为无轮缘车轮,两根第一短轴22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长度方向均垂直于车体2的运行方向,两根第一短轴222与车体2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具体为两个第一短轴222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223固定于车体2上,而第一轴承座223可为带密封的双列满装滚子轴承,两个第一车轮221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一短轴222上,且当驱动电机253驱使车体2沿轨道1移动时,其可以带动两个第一车轮221沿连个单轨转动,且此时两个第一短轴222均相对车体2绕自身轴线转动,对此应在两个滚子轴承与两个第一短轴222之间添加润滑油。一般在这种结构中,每一第一短轴222上还应设置有轴端挡板以及车轮压板,从而使得第一车轮221在沿轨道1滑行时保持平稳,不会出现轴向移动。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两个第一车轮221可以通过一根第一长轴(图中未示出)连接于车体2沿运行方向的其中一端部处,这种结构中两个第一车轮221均为单轮缘车轮,第一长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运输车的运行方向,其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223可转动连接于车体2上,对此一根第一长轴可以带动两个第一车轮221绕自身轴线同步转动,由于两个第一车轮221位于车体2的端部处,则两个第一轴承座223既可以为内置式,也可以为外置式,当然在两个第一轴承座223处也应增设润滑结构;进一步地,在第一长轴靠近两个第一车轮221处也均设置有链轮,通过链条与传动轴252上的链轮的衔接,且在驱动电机253驱使传动轴252绕自身轴线转动后,通过链轮链条的传动作用使得第一长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可以驱使两个第一车轮221沿两个单轨移动,在这种结构中,第一车轮组件22的结构与第三车轮组件24的结构相近,在第一长轴的两个端部处分别设置轴端挡板限制两个第一车轮221的轴向移动,但第三车轮组件24只可选用内置式轴承座,而第一轴承座223即可为内置式轴承座,也可以为外置式轴承座。在上述两种结构形式中,当两个第一车轮221采用两根第一短轴222分别连接于车体2上,由于两个第一短轴222之间没有直连,在对运输车起到支撑与行走功能的前提下,两者之间不会形成轴向力,可以减小车体2产生的扰度,而当两个第一车轮221采用一根第一长轴安设于车体2上,两者可以形成较好的稳定性,对运输车起到导向功能。
细化第二车轮组件23的结构,包括分别行走于两个单轨上的两个第二车轮231,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比如两个第二车轮231可以通过两根第二短轴(图中未示出)分别连接于车体2沿运行方向的其中一端部处,这种结构中两个第二车轮231均为无轮缘车轮,两根第二短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长度方向均垂直于车体2的运行方向,两根第二短轴与车体2之间为可转动连接,具体为两个第二短轴通过两个第二轴承座233固定于车体2上,而第二轴承座233可为带密封的双列满装滚子轴承,两个第二车轮231分别套设于两根第二短轴上,且当驱动电机253驱使车体2沿轨道1移动时,其可以带动两个第二车轮231沿连个单轨转动,且此时两个第二短轴均相对车体2绕自身轴线转动,对此应在两个滚子轴承与两个第二短轴之间添加润滑油。一般在这种结构中,每一第二短轴上也应设置有轴端挡板以及车轮压板,从而使得第二车轮231在沿轨道1滑行时保持平稳,不会出现轴向移动。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两个第二车轮231可以通过一根第二长轴232连接于车体2沿运行方向的其中一端部处,这种结构中两个第二车轮231均为单轮缘车轮,第二长轴23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运输车的运行方向,其通过两个第二轴承座233可转动连接于车体2上,对此一根第二长轴232可以带动两个第二车轮231绕自身轴线同步转动,由于两个第二车轮231位于车体2的端部处,则两个第二轴承座233既可以为内置式,也可以为外置式,当然在两个第二轴承座233处也应增设润滑结构;进一步地,在第二长轴232靠近两个第二车轮231处也均设置有链轮234,通过链条258与传动轴252上的链轮257的衔接,且在驱动电机253驱使传动轴252绕自身轴线转动后,通过链轮链条的传动作用使得第二长轴232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可以驱使两个第二车轮231沿两个单轨移动,在这种结构中,在第二长轴232的两个端部处分别设置轴端挡板限制两个第二车轮231的轴向移动,第二车轮组件23的结构与第三车轮组件24的结构相近,但第三车轮组件24只可选用内置式轴承座,而第二轴承座233即可为内置式轴承座,也可以为外置式轴承座。在上述两种结构形式中,当两个第二车轮231采用两根第二短轴分别连接于车体2上,在对运输车起到支撑与行走功能的前提下,由于两个第二短轴之间没有直连,则两者之间不会形成轴向力,可以减小车体2产生的扰度,而当两个第二车轮231采用一根第二长轴232安设于车体2上,两者可以形成较好的稳定性,对运输车起到导向功能。
针对上述第一车轮组件22与第二车轮组件23的结构形式,则运输车可具有多种形式,比如第四车轮组件25相比第一车轮组件22靠近于第二车轮组件23,此时第一车轮组件22可以为采用两根第一短轴222的结构形式,而第二车轮组件23则可采用一根第二长轴232的结构形式,或者第一车轮组件22采用一根第一长轴的结构形式,第二车轮组件23还是采用一根第二长轴232的结构形式,或者第一车轮组件22采用两根第一短轴222的结构形式,第二车轮组件23也采用两根第二短轴的结构形式,对于当第一车轮组件22与第二车轮组件23采用长轴的结构形式时,第一轴承座223与第二轴承座233可以为内置式轴承座,也可以为外置式轴承座。当然当第四车轮组件25相比第二车轮组件23靠近第一车轮组件22时,运输车的支撑结构整体与上述的运输车的结构类似,其可以视为上述运输车沿轨道1反向运行。不仅解决了轨道1垂直交叉不共面、轨道1不连续的难题,还通过从动轮长轴与短轴的匹配,实现运输车和下游设备的灵活衔接,增强了运输车的适应性,且在多台运输车需交叉又不能共面的工况下,与传统C型运输车相比,设备紧凑,重量轻,成本低,设备基坑较浅,减少了建设和维护成本。而链轮链条的采用,使驱动电机253在过轨道1断开处时负荷稳定、冲击减小,运输车的运行更平稳。
再次参见图1,细化承载组件21的结构,承载组件21包括导向杆211与鞍座212,导向杆211竖直设置,且可设置有两个,鞍座212滑设于该两个导向杆211上,同时在鞍座212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油缸213,通过驱动油缸213可驱使鞍座212沿两个导向杆211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承载组件21的鞍座212作为运输车的承载部件,且通过驱动油缸213的作用使得鞍座21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可以方便鞍座212对待承载物品的取放等。对于鞍座212与导向杆211之间应套设有导向套214,导向套214带有润滑与密封,使驱动油缸213、导向杆211、导向套214、车体2紧密结合。
优化上述实施例,在运输车沿轨道1运行的过程中,驱动油缸213的底面以及导向杆211的底面均与轨道1的底面齐平,驱动油缸213以及导向杆211应均位于轨道1的两根单轨之间。当然驱动油缸213以及导向杆211还应位于第三车轮组件24与第四车轮组件25之间,在上述结构中,承载组件21的整体结构不会超出车体2的框架,保持运输车结构的紧凑性,外形尺寸较小。
再次参见图1以及图2,进一步地,在车体2上还设置有润滑系统26,润滑系统26包括油箱(图中未示出)以及若干导油管(图中未示出),油箱用于存放润滑油,而各导油管均由该油箱内伸出,且分别连接至第一车轮组件22、第二车轮组件23、第三车轮组件24以及第四车轮组件25的可转动连接处。具体为各导油管的其中一端均导通至油箱内,而另一端则分别连通至第一车轮组件22的两个第一轴承座223、第二车轮组件23的两个第二轴承座233、第三车轮组件24的两个内置式轴承座243以及第四车轮组件25的两个内置式轴承座254处,每一轴承座的润滑结构即为设置于该轴承座上的加油孔261以及其中一导油管,在油箱内设置有驱动泵以及分配阀,驱动泵将油箱内的润滑油抽取至分配阀处,通过分配阀分配至各导油管内,再由各导油管输送至各轴承座以及滑动面处。当然,润滑系统26还应设置有导油管伸至承载组件21的导向套214处,使其相对移动的过程中具有较小的摩擦力,减小磨损。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润滑系统26,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运输车在运行过程中各磨损件的磨损,而且其加油动作自动完成,非常方便。当然对于润滑系统26还可以直接为设置于各轴承座处的加油孔261,通过人工向其内加注润滑油。
进一步地,运输车还包括有拖链27,该拖链27一端连接至车体2上,其另一端则应连接至运输车外设的能源部分处,在拖链27内设置有配管(图中未示出)配线(图中未示出),配管的一端连通能源部分的液压源,另一端连通至驱动油缸213,而配线则一端电连接至能源部分的电力系统,而另一端分别电连接至第四车轮组件25的驱动电机253。通过配管与配线可以分别实现运输车的承载与行驶,而拖链27则可对配管与配线形成较好的保护作用,使得运输车在远离或靠近能源部分时,减小地面等对配线与配管的磨损,而且拖链27可自由弯曲,其不会限制运输车的移动。在运输车还增设有控制系统28,控制系统28包括有变频电机、减速机及停位开关等,配合相关的电气设备可以实现运输车的调速和精确停位。
进一步地,在车体2上还应增设安全防护系统29,该安全防护系统29包括周边栏杆以及防撞缓冲器,且两者分别设置于轨道1基础的周围以及车体2沿运行方向的两端部。周边栏杆设置于轨道1基础的周围,且沿轨道1的边沿环绕设置,可以避免操作人员进入运输车的运行区域而发生危险,而防撞缓冲器则应设置于车体2运行方向的两端部处,则用于当其它物件碰撞运输车时,先应与防撞缓冲器接触,且在防撞缓冲器的作用下降低其它物件对运输车的作用力,大大减小碰撞对运输车产生的影响。通常运输车还设置有连锁控制,即在其中一运输车发生占位时,其它运输车不会行驶到该区域,提高其安全系数,连锁控制可由控制系统28处进行设定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八轮运输车,包括可行走于轨道上的车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用于取放它物的承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沿所述轨道的运动方向的两端部处分别设置有第一车轮组件以及第二车轮组件,且于所述第一车轮组件与所述第二车轮组件之间还间隔设置有第三车轮组件以及第四车轮组件,所述承载组件位于所述第三车轮组件与所述第四车轮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车轮组件、所述第二车轮组件、所述第三车轮组件以及第四车轮组件均可行走于所述轨道的两根单轨上且均支撑所述车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轮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车轮组件包括可分别行走于两所述单轨上的两个第四车轮、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四车轮的传动轴以及用于驱使所述传动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长轴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轮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车轮组件包括可分别行走于两所述单轨上的两个第三车轮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车轮的第三长轴,所述第三长轴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且通过两个内置式轴承座固定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三车轮组件与所述所述第四车轮组件之间通过链轮链条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轮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组件包括可分别行走于两所述单轨上的两个第一车轮,两个所述第一车轮分别通过两根第一短轴连接于所述车体上,两根所述第一短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均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两根所述第一短轴均与所述车体之间可转动连接;或者两个所述第一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长轴,所述第一长轴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且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轮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车轮组件包括可分别行走于两所述单轨上的两个第二车轮,两个所述第二车轮分别通过两根第二短轴连接于所述车体上,两根所述第二短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均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两根所述第二短轴均与所述车体之间可转动连接;或者两个所述第二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长轴,所述第二长轴垂直于所述车体的运行方向,且通过两个第二轴承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车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轮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的鞍座,于所述鞍座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鞍座沿所述导向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油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轮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油缸的底面以及所述导向杆的底面均与所述轨道的底面齐平,且所述驱动油缸以及所述导向杆均位于所述轨道的两根单轨之间。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八轮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润滑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用于储存润滑油的油箱以及由所述油箱伸出的若干导油管,各所述导油管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车轮组件、所述第二车轮组件、所述第三车轮组件以及所述第四车轮组件的可转动连接处。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八轮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与所述车体连接的拖链,所述拖链内有连接至所述承载组件处的配管以及电连接至所述第四车轮组件的配线。
10.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八轮运输车,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车体上还安设有安全防护系统,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周边栏杆以及防撞缓冲器,且两者分别设置于所述轨道周围以及所述车体移动方向的两个端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50672.2A CN104944102A (zh) | 2015-05-15 | 2015-05-15 | 八轮运输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50672.2A CN104944102A (zh) | 2015-05-15 | 2015-05-15 | 八轮运输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44102A true CN104944102A (zh) | 2015-09-30 |
Family
ID=5415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50672.2A Pending CN104944102A (zh) | 2015-05-15 | 2015-05-15 | 八轮运输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44102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28463A (zh) * | 2018-05-15 | 2018-09-14 | 南京大学 | 一种加长超高真空载样小车 |
CN109109879A (zh) * | 2018-08-06 | 2019-01-01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轨道式料罐运输车 |
CN109353564A (zh) * | 2018-11-13 | 2019-02-19 | 上海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接收薄板带钢小尾卷的活动鞍座装置 |
CN114313852A (zh) * | 2022-01-13 | 2022-04-12 | 晟辉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8轮驱动的钢卷运输车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16211Y (zh) * | 2003-12-19 | 2005-08-10 | 深圳市金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用于传递钢卷的传卷车 |
CN2875895Y (zh) * | 2005-12-09 | 2007-03-07 | 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 | 一种在十字交叉轨道上运行的运输车 |
CN201553557U (zh) * | 2009-11-13 | 2010-08-18 | 河南黄河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 过断轨式单梁桥式起重机 |
CN103273987A (zh) * | 2013-06-18 | 2013-09-04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一种维修台车驱动机构 |
CN103395599A (zh) * | 2013-08-01 | 2013-11-20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循环工作站 |
CN103771098A (zh) * | 2012-10-22 | 2014-05-07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断开轨道间运输货物的装置和方法 |
CN203903336U (zh) * | 2014-05-28 | 2014-10-29 | 深圳市华森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转换车 |
CN104355073A (zh) * | 2014-10-24 | 2015-02-18 | 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底座移动机构 |
CN204737350U (zh) * | 2015-05-15 | 2015-11-04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八轮运输车 |
-
2015
- 2015-05-15 CN CN201510250672.2A patent/CN10494410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16211Y (zh) * | 2003-12-19 | 2005-08-10 | 深圳市金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用于传递钢卷的传卷车 |
CN2875895Y (zh) * | 2005-12-09 | 2007-03-07 | 上海西重所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 | 一种在十字交叉轨道上运行的运输车 |
CN201553557U (zh) * | 2009-11-13 | 2010-08-18 | 河南黄河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 过断轨式单梁桥式起重机 |
CN103771098A (zh) * | 2012-10-22 | 2014-05-07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断开轨道间运输货物的装置和方法 |
CN103273987A (zh) * | 2013-06-18 | 2013-09-04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一种维修台车驱动机构 |
CN103395599A (zh) * | 2013-08-01 | 2013-11-20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循环工作站 |
CN203903336U (zh) * | 2014-05-28 | 2014-10-29 | 深圳市华森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转换车 |
CN104355073A (zh) * | 2014-10-24 | 2015-02-18 | 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底座移动机构 |
CN204737350U (zh) * | 2015-05-15 | 2015-11-04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八轮运输车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28463A (zh) * | 2018-05-15 | 2018-09-14 | 南京大学 | 一种加长超高真空载样小车 |
CN109109879A (zh) * | 2018-08-06 | 2019-01-01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轨道式料罐运输车 |
CN109109879B (zh) * | 2018-08-06 | 2024-03-19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轨道式料罐运输车 |
CN109353564A (zh) * | 2018-11-13 | 2019-02-19 | 上海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接收薄板带钢小尾卷的活动鞍座装置 |
CN114313852A (zh) * | 2022-01-13 | 2022-04-12 | 晟辉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8轮驱动的钢卷运输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44102A (zh) | 八轮运输车 | |
CN103481895B (zh) | 一种rgv小车 | |
CN109502505A (zh) | 车辆提升机构及自动换电系统 | |
DE102006052194A1 (de) | Magnetschwebebahnsystem | |
CN205551894U (zh) | 可调式焊接滚轮架 | |
CN106364491B (zh) | 悬挂式运输系统 | |
CN104837748B (zh) | 搬运设备和自动化仓库 | |
CN206552034U (zh) | 运输车辆 | |
CN106638315B (zh) | 一种组合运梁车 | |
US20150307331A1 (en) | Traveler roller | |
CN203345939U (zh) | 一种行走装置及工程机械 | |
CN207608269U (zh) | 车辆提升机构及自动换电系统 | |
CN103407749B (zh) | 一种具有链条驱动与摩擦驱动的复合输送系统 | |
JP2019520258A (ja) | レール移送システム及びレール移送システム用のレール車両 | |
CN203078622U (zh) | 一种全方位移动履带及其平台 | |
CN204737350U (zh) | 八轮运输车 | |
CN202864200U (zh) | 一种坐标位置自适应的智能仓储机器人 | |
CN202704905U (zh) | 斗式提升机及包含该斗式提升机的混凝土搅拌站 | |
CN205132927U (zh) | 一种行走机构及具有该行走机构的工程机械 | |
CN104827212A (zh) | 一种夹具存储切换系统 | |
CN2905595Y (zh) | 履带式滑移台车装置 | |
CA2783057C (en) | Conveying installation for transporting bulk materials | |
CN209176672U (zh) | 一种单轨会车超车调度装置 | |
RU144770U1 (ru) | Машина технической помощи неисправным и аварийным трамваям | |
CN208792845U (zh) | 一种升降横移载车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