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2017A -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2017A
CN104942017A CN201510232762.9A CN201510232762A CN104942017A CN 104942017 A CN104942017 A CN 104942017A CN 201510232762 A CN201510232762 A CN 201510232762A CN 104942017 A CN104942017 A CN 1049420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difference
lateral thickness
standard
cold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27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2017B (zh
Inventor
李广林
陈凌峰
余威
胡志远
李泽琳
张保磊
商光鹏
王北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ang Zhixin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Qian'a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327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42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4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2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2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2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得出的横向厚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该方案应用于冷轧硅钢机组,获取一待检测冷轧带钢的轧制宽度、目标宽度和带钢厚度,轧制宽度和目标宽度用于计算所述待检测轧带钢的单边切边量值;判定单边切边量值在单边切量范围标准中的第n范围区间,以确定待检测冷轧带钢使用与第n范围区间对应的第n判定依据;根据第n判定依据确定对应的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检测值;判定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以确定出待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实现了从整体上得出整卷带钢上的横向厚差水平。

Description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国内外冷轧硅钢机组产品生产工艺的需要,生产线机械设备配置非常紧凑,无法配置用于检测带钢全长横向厚差的仪表,这就会导致无法精确评价冷轧硅钢机组生产的电工钢产品的带钢全长方向上的横向厚差控制水平。
现有方案评价一卷钢的横向厚差水平仅仅是采用带钢尾部取样确定一个断面的横向厚差值,作为整卷带钢的横向厚差判定数据。
但是现有方案有会存在如下问题:热轧、冷轧工序的头尾均是非稳定区,是尺寸控制精度较低的位置,用其某一断面的横向厚差值作为整卷带钢的判定标准显然不够合理;热轧原料带钢中部楔形、凸度、纵向厚度以及轮廓尺寸时常会出现波动,会导致冷轧带钢中部也出现相应的横向厚差波动。
进而,在对比其它机组的带钢全长数据(酸连轧机组具备在线检测横向厚差的仪表)与头尾取样检测的横向厚差数据时,就发现头尾取样检测的横向厚差具有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经常存在假象的合格与不合格的现象,不能代表通卷带钢上横向厚差的实际情况。此外,二十辊机组的产品头尾取样检测值与带中取样检测值并无正比例关系,甚至出现反比例的趋势,进一步证明带钢头尾取样检测横向厚差,无法代表整卷带钢上的横向厚差水平,因此,头尾取样检测会出现横向厚差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进而可以确定,现有技术方案得出的横向厚差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冷轧硅钢机组的控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方案得出的横向厚差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一待检测冷轧带钢的轧制宽度、目标宽度和带钢厚度,所述轧制宽度和所述目标宽度用于计算所述待检测轧带钢的单边切边量值;判定出所述单边切边量值在所述单边切量范围标准中的第n范围区间,以确定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使用与所述第n范围区间对应的第n判定依据,其中,所述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包括N个连续范围区间,所述N个连续范围区间对应N个判断依据,N为大于1的整数,n为大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根据所述第n判定依据确定对应的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检测值;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以确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其中,所述横向厚差标准包括M个连续分级范围,M为大于1的整数。
优选的,在所述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以确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其中,所述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从热轧工序传递来;确定出所述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中大于或等于一达标阈值的参数个数;将所述参数个数适配原料尺寸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确定出所述轧原料的原料尺寸等级;将所述第一厚差级别和所述原料尺寸等级同时适配成品横向厚差判定标准,以确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成品厚差级别。
优选的,所述带钢厚度小于第一厚度阈值时,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具体为:根据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对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判定,确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所述第一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所述带钢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厚度阈值时,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根据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对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判定,确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所述第二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
优选的,所述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具体为:以7mm、15mm、20mm和50mm为分界线,划分为的五档连续范围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具体为以7um、10um和15um为分界线划分为的四个连续分级范围,所述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具体为以10um、15um、20um为分界线划分为的四个连续分级范围。
优选的,所述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包括轧原料楔形达标率、轧原料凸度达标率和轧原料厚度达标率;所述原料尺寸判定标准具体为四个原料尺寸等级,所述四个原料尺寸等级分别对应不同参数个数。
优选的,所述成品横向厚差判定标准具体为所述四个原料尺寸等级和第一厚差级别进行组合,并将组合结果进行划分而形成的四个成品厚差等级。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能够根据定义的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和带钢厚度结合,来确定用于对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分级的横向厚差标准,进而确定横向厚差检测值根据确定出的在横向厚差标准中所在的分级范围,从而实现了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级别的确定,避免了头尾取样检测横向厚差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使得确定出的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准确;
进一步,将轧原料尺寸指标与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的对应关系,将热轧原料的楔形达标率、凸度达标率,轧原料厚度达标率作为产品横向厚差综合判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更精细的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进行分级,从而更加准确合理的判定横向厚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能够根据定义的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和带钢厚度结合,确定用于对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分级的横向厚差标准,进而确定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所在的分级范围,从而实现了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级别的确定,避免了头尾取样检测横向厚差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确定出的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准确。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冷轧硅钢机组的控制系统,,特别适用于二十辊机组的控制系统中,参考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一待检测冷轧带钢的轧制宽度、目标宽度和带钢厚度,轧制宽度和目标宽度用于计算待检测轧带钢的单边切边量值。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获取的轧制宽度和带钢厚度,在热轧工序上通过检测设备检测获得,并传递至冷轧硅钢机组的控制设备。
具体来讲,计算待检测轧带钢的单边切边量值还需要目标宽度,目标宽度为用户输入,定义带钢轧制宽度为X,目标宽度为Y,计算得总的切边量为(X-Y),单边切边量(X-Y)/2。
S102、判定出单边切边量值在单边切量范围标准中的第n范围区间,以确定待检测冷轧带钢使用与第n范围区间对应的第n判定依据,其中,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包括N个连续范围区间,N个连续范围区间对应N个判断依据,N为大于1的整数,n为大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
举例来讲,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包括五个连续范围区间,以7mm、15mm、20mm和50mm为分界线,将单边切边量分为了五档连续范围区间,对应五个判断依据分别为:Delta5、Delta10、Delta15、Delta25、Delta50,从而根据判定计算所得的单边切量值所在的范围来确定判断依据。从而:当(X-Y)/2≤7mm时,确定横向厚差计算起始值为5,定义判定依据为Delta5;当7<(X-Y)/2<15mm时,确定横向厚差计算起始值为10,定义判定依据为Delta10;当15≤(X-Y)/2≤20mm时,确定横向厚差计算起始值为15,定义判定依据为Delta15;当20<(X-Y)/2<50mm时,确定横向厚差计算起始值为25,定义判定依据为Delta25;当50≤(X-Y)/2时,确定横向厚差计算起始值为50,定义判定依据为Delta50。
形成的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具体参考下表1所示:
表1.单边切量范围标准
序号 轧制宽度 目标宽度 切边值(X-Y) 判定依据
1 X Y (X-Y)/2≤7mm Delta5
2 X Y 7mm<(X-Y)/2<15mm Delta10
3 X Y 15mm≤(X-Y)/2<20mm Delta15
4 X Y 20mm≤(X-Y)/2<50mm Delta25
5 X Y 50mm≤(X-Y)/2 Delta50
比如,计算出的某一待检测冷轧带钢A的单边切量值为5,则判定出该待检测冷轧带钢A使用Delta5;又比如计算出的某一待检测冷轧带钢B的单边切量值为24.5,则判定出该待检测冷轧带钢B使用Delta25,等等。
S103、根据第n判定依据确定对应的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检测值;
具体的,将横向厚差检测值定义为δ,实际的,横向厚差检测值13um对应Delta5,横向厚差检测值8um对应Delta10,横向厚差检测值7um对应Delta15、横向厚差检测值5um对应Delta25,横向厚差检测值3um对应Delta50,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判定依据确定出的横向厚差检测值不同。
S104、判定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以确定出待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其中,横向厚差标准包括M个连续分级范围,M为大于1的整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横向厚差标准包括分级范围不同的两个横向厚差标准: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和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带钢厚度小于第一厚度阈值时,判定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具体为:根据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对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判定,确定该横向厚差检测值在第一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带钢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厚度阈值时,判定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具体为:根据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对该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判定,确定该横向厚差检测值在第二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
具体的,第一厚度阈值根据实际工艺需要设置的。举例来说,以0.5mm为分界线,定义带钢厚度为D,将带钢厚度划分为D<0.5mm和D≥0.5mm两种规格,来对应使用:第一横向厚差标准、第二横向厚差标准。D<0.5mm时,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具体为以7um、10um和15um为分界线划分为四个连续分级范围;D≥0.5mm时,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具体为以10um、15um、20um为分界线划分为四个连续分级范围,形成的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和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具体参考下表2所示:
表2.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和第二横向厚差标准
第一厚差级别 带钢厚度<0.5mm 带钢厚度≥0.5mm
检1 δ≤7μm δ≤10μm
检2 7μm<δ≤10μm 10μm<δ≤15μm
检3 10μm<δ≤15μm 15μm<δ≤20μm
检4 δ>15μm δ>20μm
从而,判定S103确定出的横向厚差检测值在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以确定出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为检1、检2、检3、检4中的哪一种。
进一步,在执行完S104之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如下步骤:
S105、获取待检测冷轧带钢的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其中,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从热轧工序传递来。
具体的,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可以包括轧原料楔形达标率、轧原料凸度达标率和轧原料厚度达标率。
S106、确定出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中大于或等于一达标阈值的参数个数。
具体的,达标阈值根据该行业内对轧原料的达标需求设定,比如,这里可以设定为95.4%,确定原料楔形达标率、轧原料凸度达标率和轧原料厚度达标率这三个参数中大于或等于95.4%的参数个数。
S107、将参数个数适配原料尺寸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确定出轧原料的原料尺寸等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达标阈值为95.4%为例,原料尺寸判定标准为参考下表3:
表3.原料尺寸判定标准
具体的,将确定出的参数个数对应表3,确定属于表3中的哪一个原料尺寸等级,从而确定出轧原料尺寸等级为原1、原2、原3、原4中的一种。
假如,原料楔形达标率、轧原料凸度达标率和轧原料厚度达标率均大于或等于该≥95.4%,将原料尺寸判定为1级,标记为原1;假如,原料楔形达标率、轧原料凸度达标率和轧原料厚度达标率中的两个参数值大于或等于该达标阈值,则将原料尺寸判定为2级,标记为原2假如,原料楔形达标率、轧原料凸度达标率和轧原料厚度达标率中的任意一个参数值大于或等于该达标阈值,将原料尺寸判定为3级,标记为原3;假如,原料楔形、凸度和厚度达标率,三者同时小于达标阈值,将原料尺寸判定为4级,标记为原4。
举例来说,原料楔形达标率、轧原料凸度达标率和轧原料厚度达标率分别为90%,96.3%,93.5%,则可以,原料尺寸等级为3级,标记为“原3”。
在确定出了待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和原料尺寸等级之后,执行S108:将第一厚差级别和原料尺寸等级同时适配成品横向厚差判定标准,确定出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成品厚差级别。
具体的,成品横向厚差判定标准具体为四个原料尺寸等级和第一厚差级别进行组合,并将组合结果进行划分而形成的四个成品厚差等级,具体参考下表4:
表4.成品横向厚差判定标准
等级 组合结果
1级 检1*原1或检1*原2或检2*原1
2级 检1*原3或检3*原1或检2*原2或检2*原3或检3*原2
3级 检1*原4或检4*原1或检2*原4或检4*原2或检3*原3
4级 检4*原4或检3*原4或检4*原3
下面,以某一硅钢产品的热轧原料楔形达标率为99%、热轧原料凸度达标率为93%、热轧原料厚度达标率为96%,冷轧轧制宽度为1259mm,目标宽度为1240mm,带钢厚度为0.35mm为例,则确定成品横向厚差等级的步骤如下:
1、带钢轧制宽度X=1259mm,目标宽度Y=1240mm,计算得总的切边量(X-Y)=19mm,单边切边量(X-Y)/2=9.5mm。
2、由于(X-Y)/2=9.5mm,可以确定属于单边切量范围标准中的7<(X-Y)/2<15mm,则可以判定依据为Delta10。
3、判定出横向厚差检测值δ=Delta10=8um,由于带钢厚度=0.35mm,属于D≥0.5mm的规格,则根据第二横向厚差标准进行判定,参考表2所示的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可以判定出横向厚差检测值8um属于第二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7μm<δ≤10μm,所以横向厚差检测值判定为2级,标记为检2。
4、热轧原料楔形达标率为99%、热轧原料凸度达标率为93%、热轧原料厚度达标率为96%,参考表3所示的原料尺寸判定标准进行适配,可以判定出轧原料的原料尺寸等级为2级,标记为原2。
5、由于判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检测值为检2,即第一厚度级别为1级,轧原料的原料尺寸等级判定为原2,参考表4所示的横向厚差判定标准进行适配,判定出“检2*原2”为2级,即最终得出该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整钢卷的横向厚差等级为2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能够根据定义的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和带钢厚度结合,来确定用于对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分级的横向厚差标准,进而确定横向厚差检测值根据确定出的在横向厚差标准中所在的分级范围,从而实现了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级别的确定,避免了头尾取样检测横向厚差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使得确定出的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准确;
进一步,将轧原料尺寸指标与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的对应关系,将热轧原料的楔形达标率、凸度达标率,轧原料厚度达标率作为产品横向厚差综合判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更精细的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进行分级,从而更加准确合理的判定横向厚差。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冷轧硅钢机组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一待检测冷轧带钢的轧制宽度、目标宽度和带钢厚度,所述轧制宽度和所述目标宽度用于计算所述待检测轧带钢的单边切边量值;
判定出所述单边切边量值在所述单边切量范围标准中的第n范围区间,以确定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使用与所述第n范围区间对应的第n判定依据,其中,所述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包括N个连续范围区间,所述N个连续范围区间对应N个判断依据,N为大于1的整数,n为大于1,小于等于N的整数;
根据所述第n判定依据确定对应的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横向厚差检测值;
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以确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其中,所述横向厚差标准包括M个连续分级范围,M为大于1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以确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第一厚差级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其中,所述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从热轧工序传递来;
确定出所述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中大于或等于一达标阈值的参数个数;
将所述参数个数适配原料尺寸判定标准进行判定,确定出所述轧原料的原料尺寸等级;
将所述第一厚差级别和所述原料尺寸等级同时适配成品横向厚差判定标准,以确定出所述待检测冷轧带钢的成品厚差级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厚度小于第一厚度阈值时,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具体为:
根据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对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判定,确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所述第一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
所述带钢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厚度阈值时,判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
根据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对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进行判定,确定所述横向厚差检测值在所述第二横向厚差标准中的分级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边切量范围标准具体为:以7mm、15mm、20mm和50mm为分界线,划分为的五档连续范围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厚差标准具体为以7um、10um和15um为分界线划分为的四个连续分级范围,所述第二横向厚差标准具体为以10um、15um、20um为分界线划分为的四个连续分级范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轧原料达标参数值包括轧原料楔形达标率、轧原料凸度达标率和轧原料厚度达标率;所述原料尺寸判定标准具体为四个原料尺寸等级,所述四个原料尺寸等级分别对应不同参数个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横向厚差判定标准具体为所述四个原料尺寸等级和第一厚差级别进行组合,并将组合结果进行划分而形成的四个成品厚差等级。
CN201510232762.9A 2015-05-08 2015-05-08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 Active CN104942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2762.9A CN104942017B (zh) 2015-05-08 2015-05-08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2762.9A CN104942017B (zh) 2015-05-08 2015-05-08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2017A true CN104942017A (zh) 2015-09-30
CN104942017B CN104942017B (zh) 2017-08-29

Family

ID=5415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2762.9A Active CN104942017B (zh) 2015-05-08 2015-05-08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4201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1945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硅钢断面厚差质量图形化区域分析方法
CN109604709A (zh) * 2018-10-24 2019-04-12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续热镀锌生产线切边剪磨损状态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09692878A (zh) * 2017-10-23 2019-04-30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精准判定方法
CN110202010A (zh) * 2019-05-22 2019-09-06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ap线mes的不锈钢冷轧卷板宽度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3198853A (zh) * 2021-04-14 2021-08-03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带钢板廓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WO2022042445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称重的箔带横断面轮廓测量方法
CN114433642A (zh) * 2022-02-28 2022-05-06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热轧带材厚差质量评价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9503A (ja) * 1986-02-14 1987-08-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圧延ラインの自動厚み測定装置
JPH04157009A (ja) * 1990-10-17 1992-05-29 Nippon Steel Corp 板厚偏差外乱除去制御方法
CN1211476A (zh) * 1997-09-12 1999-03-24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板带轧制过程中的板形测量和控制方法
CN101138768A (zh) * 2006-03-30 2008-03-12 Sms米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轧制圆材时保证质量的方法
CN101683659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带钢平直度横向厚差综合控制方法
CN102029292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机械性能检测的带钢厚度前馈控制方法
KR20130098500A (ko) * 2012-02-28 2013-09-05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후판 두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085206A (ko) * 2012-12-27 2014-07-0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전기 강판의 두께 판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두께 판정 방법
CN104324947A (zh) * 2014-11-13 2015-02-04 广东华冠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轧板厚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89503A (ja) * 1986-02-14 1987-08-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圧延ラインの自動厚み測定装置
JPH04157009A (ja) * 1990-10-17 1992-05-29 Nippon Steel Corp 板厚偏差外乱除去制御方法
CN1211476A (zh) * 1997-09-12 1999-03-24 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板带轧制过程中的板形测量和控制方法
CN101138768A (zh) * 2006-03-30 2008-03-12 Sms米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轧制圆材时保证质量的方法
CN101683659A (zh) * 2008-09-28 2010-03-3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冷轧带钢平直度横向厚差综合控制方法
CN102029292A (zh) * 2009-09-28 2011-04-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机械性能检测的带钢厚度前馈控制方法
KR20130098500A (ko) * 2012-02-28 2013-09-05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후판 두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085206A (ko) * 2012-12-27 2014-07-07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전기 강판의 두께 판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두께 판정 방법
CN104324947A (zh) * 2014-11-13 2015-02-04 广东华冠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轧板厚度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安瑞等: "工序间硅钢横向厚差的协调控制", 《机械工程学报》 *
李广林等: "冷轧硅钢板形与横向厚度控制的分析", 《中国冶金》 *
李广林等: "原料边部组织和力学性能对冷轧的影响分析", 《中国冶金》 *
李广林等: "热轧原料断面轮廓对冷轧硅钢尺寸精度的影响分析", 《钢铁研究学报》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1945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硅钢断面厚差质量图形化区域分析方法
CN106651945B (zh) * 2016-12-14 2019-06-1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硅钢断面厚差质量图形化区域分析方法
CN109692878A (zh) * 2017-10-23 2019-04-30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精准判定方法
CN109692878B (zh) * 2017-10-23 2020-07-2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精准判定方法
CN109604709A (zh) * 2018-10-24 2019-04-12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续热镀锌生产线切边剪磨损状态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10202010A (zh) * 2019-05-22 2019-09-06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ap线mes的不锈钢冷轧卷板宽度判定方法及系统
WO2022042445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称重的箔带横断面轮廓测量方法
CN113198853A (zh) * 2021-04-14 2021-08-03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带钢板廓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98853B (zh) * 2021-04-14 2023-09-15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带钢板廓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CN114433642A (zh) * 2022-02-28 2022-05-06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热轧带材厚差质量评价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2017B (zh)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2017A (zh) 冷轧带钢横向厚差的确定方法
CN105203731B (zh) 一种带钢横断面轮廓缺陷局部高点量化方法及装置
CN104751288A (zh) 一种钢卷分段多维在线质量判定系统及其方法
CN108817103B (zh) 一种轧钢模型钢族层别分类优化方法
US10843247B2 (en) Material property value estimating method, material property value estimating device, and steel-strip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6540968A (zh) 冷轧板形测量值的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7999548B (zh) 一种热轧带钢轮廓局部高点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080054A (zh) 一种热轧带钢宽度质量自动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10756592B (zh) 控制热轧带钢尾部宽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41902A (zh) 精轧相变带钢的轧制压力设定方法
CN113118869B (zh) 圆盘剪剪刃使用里程的确定方法、系统及工控设备
RU2002114912A (ru) Способ оптимизации технологии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проката
CN113198853A (zh) 一种检测带钢板廓缺陷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86587B (zh) 一种提高剪切设定模型控制精度的减薄量补偿方法
CN107764837B (zh) 一种无取向电工钢表面质量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08154292B (zh) 一种路面性能的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CN104942022A (zh) 二十辊轧机工作辊辊形的控制方法
CN105678466A (zh) 一种冷轧基料的断面质量判定方法
JP6036857B2 (ja) 圧延機の制御方法、圧延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圧延材の製造方法
CN106651945B (zh) 一种硅钢断面厚差质量图形化区域分析方法
CN112862284A (zh) 一种热轧带钢轧机刚度的精度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3390114A (zh) 一种带钢成品厚度精度的检测判断系统及其方法
CN112845617B (zh) 一种热轧带钢的板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88336A (zh) 一种测定9Cr铁素体耐热钢硬度不均匀性的方法
DE102006003611A1 (de) Verfahren zum Auffinden eines fehlerhaften Datensatzes in einer Datensatzmen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8

Address after: 064400 No. 025, Zhao an street, western industrial area, Qian'an, Tangshan City, Hebei

Patentee after: SHOUGANG ZHIXIN QIAN'AN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HOUG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No. 68, Shijingshan Road, Beijing, Shijing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OUGA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8

Address after: No. 025 Zhao'an Street, Qia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064400

Patentee after: SHOUGANG ZHIXIN QIAN'AN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064400 No. 025, Zhao an street, western industrial area, Qian'an, Tangshan City, Hebei

Patentee before: SHOUGANG ZHIXIN QIAN'AN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OUGA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64400 No. 025 Zhao'an Street, Qia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ougang Zhixin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Qian'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025 Zhao'an Street, Qia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angshan City, Hebei Province, 064400

Patentee before: SHOUGANG ZHIXIN QIAN'AN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