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7199A - 锁定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锁定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7199A
CN104937199A CN201380067943.XA CN201380067943A CN104937199A CN 104937199 A CN104937199 A CN 104937199A CN 201380067943 A CN201380067943 A CN 201380067943A CN 104937199 A CN104937199 A CN 104937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locking
mentioned
open
accommod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79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7199B (zh
Inventor
菊池真实
小川哲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ell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lsonic Kan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sonic Kansei Corp filed Critical Calsonic Kan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37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1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71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71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E05C3/14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rigid with the latc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B60R7/06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mounted on or below dashboard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19/00Other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ecuring wings, e.g. with suction cups
    • E05C19/10Hook fastenings; Fastenings in which a link engages a fixed hook-like memb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00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sliding in an arcuate guide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E05C3/16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 E05C3/2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the bolt being spring controlled
    • E05C3/3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operating handle or equivalent member moving otherwise than rigidly with the latch the bolt being spring controlled in the form of a hoo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05B83/30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for glove compart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CBOLTS OR FASTENING DEVICES FOR WINGS, SPECIALLY FOR DOORS OR WINDOWS
    • E05C3/00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 E05C3/12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 E05C3/124Fastening devices with bolts moving pivotally or rotatively with latching action with latch under compression force between its pivot and the strik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相对于收纳装置主体(2)和开闭构件(4)被以能够以设于一侧的开闭中心部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的收纳装置(1),在所述收纳装置主体(2)和开口部(3)的另一侧设有锁定机构(13)。该锁定机构(13)包括锁定构件(16)、锁定解除按钮(17)、凸轮机构(18)以及施力构件(19)。所述锁定构件(16)设为能够以锁定转动轴部(21)为中心转动的转动构件(22)。所述开闭构件(4)在其内表面侧具有被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的所述锁定构件(16)向开方向(23)推出的受压部(52)。

Description

锁定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受各部分的布局的影响而能够切实地进行锁定的锁定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的车厢内的各部分设有收纳装置。
在这样的收纳装置中存在如下的收纳装置:其具有收纳装置主体和开闭构件,该开闭构件以相对于设于该收纳装置主体的开口部开闭自如的方式设置,收纳装置主体和开闭构件被以能够以设于一侧的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轴支承。
在这样的收纳装置中,在收纳装置主体和开闭构件的另一侧设有能够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锁定机构。
而且,该锁定机构设为如下的机构等,该机构包括:锁定构件,其具有能够相对于设于开闭构件的承接部卡合以及脱离的卡合面;锁定解除按钮,其以能够相对于收纳装置主体按入的方式设置;凸轮机构,其通过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使所述锁定构件直线移动,而使锁定构件从承接部脱离;以及施力构件,其用于对锁定构件朝锁定方向持续施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592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锁定部构造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即,在专利文献1的锁定部构造中,由于从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和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方向一致,所以易于将承接部和卡合面的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上述的开方向垂直,但例如在由于布局上的情况等而导致从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与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方向较大地偏离这样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将承接部和卡合面的方向设定为相对于上述的开方向垂直这样的问题。
而且,在承接部和卡合面的方向无法相对于上述的开方向垂直地设定的情况下,两者的实质性的卡合量减小,因此承接部与卡合面之间的卡合力变弱,在两者之间产生滑脱(すり抜け)等,因此有可能无法切实地进行锁定。
另外,在采用使上述的锁定构件直线移动而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构造的情况下,由于锁定构件的可动空间变大,所以相应地,锁定机构大型化。
并且,在采用使锁定构件直线移动而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构造的情况下,进行增大卡合面的移动量并且减小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量这样的处理在构造上较为困难。或者,减小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量并且较大地确保承接部和卡合面之间的卡合量较为困难。因此,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量变大,相应地在各部分产生大的摩擦面,因此存在操作感变得不太好、另外工作声音也变大的倾向。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锁定部构造,在收纳装置中,收纳装置主体和以相对于设于该收纳装置主体的开口部开闭自如的方式设置的开闭构件被以能够以设于一侧的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相对于该收纳装置,在所述收纳装置主体和开闭构件的另一侧设有能够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构件,其具有能够相对于设于所述开闭构件的承接部卡合以及脱离的卡合面;锁定解除按钮,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收纳装置主体按入的方式设置;凸轮机构,其通过该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使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承接部脱离;以及施力构件,其用于对所述锁定构件朝锁定方向持续施力;所述锁定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构件设为能够以锁定转动轴部为中心转动的转动构件,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卡合面和所述开闭构件的所述承接部形成为相对于以所述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的从所述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垂直。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在上述中的锁定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构件设为纵面,该开闭构件以位于下侧的所述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并且上侧被所述锁定机构锁定,通过所述开闭中心轴部设置于所述收纳装置主体的里侧的位置,将从所述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设为朝近前侧向下,所述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方向设为朝里侧向下。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在上述中的锁定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收纳装置主体安装的支架部,该支架部设为能够轴支承所述锁定转动轴部,在所述锁定构件的比由所述锁定转动轴部轴支承的部分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构成所述凸轮机构的凸轮从动件,所述锁定解除按钮在其里侧具有向所述按入方向延伸的凸轮板,并且相对于该凸轮板,形成引导所述凸轮从动件而使所述锁定构件朝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的凸轮面,所述施力构件夹设于所述收纳装置主体或者所述支架部与所述锁定构件之间。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是在上述中的锁定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构件设为如下的侧视山型形状:在其里侧具有向所述按入方向延伸而供所述锁定转动轴部设置的轴支承部,在其近前侧具有向所述承接部延伸并且在前端部形成了所述卡合面的锁定用臂部,在侧视山型形状的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轴支承部与所述锁定用臂部之间的弯曲部分设有所述凸轮从动件。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是在上述中的锁定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解除按钮、所述凸轮从动件以及所述锁定转动轴部沿着所述按入方向串联地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使锁定构件为转动构件,不受开闭构件的开闭中心轴部的位置和从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锁定解除按钮的位置和按入方向等布局影响,而能够将从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与承接部和卡合面的方向设定为垂直,能够消除由于承接部和卡合面的方向不垂直而导致的实质性的卡合力的降低、卡合量的减小,因此能够防止承接部与卡合面之间的滑脱并且切实地进行锁定。
另外,通过使锁定构件为转动构件,与使锁定构件直线移动而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锁定构件的可动空间,因此相应地能够使锁定机构小型化。
并且,通过使锁定构件为转动构件,通过调整转动构件的臂比(アーム比)(即,从锁定转动轴部到凸轮机构(后述的凸轮从动件)的长度与从凸轮机构到卡合面的长度之比),能够增大卡合面的移动量并且减小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量。或者,能够减小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量并且较大地确保承接部和卡合面之间的卡合量。并且,能够减小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量,从而能够提升操作感,并且减小工作声音。
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当操作者将设于作为纵面的开闭构件的上侧的锁定解除按钮朝里侧向下按入时,由锁定机构进行的锁定被解除,开闭构件在自重等的作用下以设置于里侧的位置的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朝近前侧向下转动,从而开闭构件打开。
相反,通过使开闭构件以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朝近前侧向上转动,向开口部按入而进行由锁定机构进行的锁定。
上述的收纳装置的构造在使锁定构件直线移动而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情况下,使锁定构件的卡合面和开闭构件的承接部形成为相对于从以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的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垂直较为困难(几乎不可能),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锁定构件为转动构件,也能够使锁定构件的卡合面和开闭构件的承接部形成为相对于从以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的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垂直。
根据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能够提供锁定机构的能够实施的具体的构造。
在这样的锁定机构中,在相对于收纳装置主体安装的支架部(的轴承部)经由锁定转动轴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锁定构件。
而且,在比由锁定构件的锁定转动轴部轴支承的部分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构成所述凸轮机构的凸轮从动件,当按压锁定解除按钮时,由设于锁定解除按钮的里侧的、向按入方向延伸的凸轮板的凸轮面引导凸轮从动件,锁定构件克服施力构件的作用力而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从而锁定被解除。
由于在收纳装置主体或者支架部与锁定构件之间夹设了施力构件,所以当手从锁定解除按钮离开时,在施力构件的作用力下,锁定构件朝锁定方向复位,从而成为能够锁定的状态。
根据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使锁定构件为具有轴支承部和锁定用臂部的侧视山型形状,能够设为便于将承接部和卡合面的方向设定为与从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垂直的形状,并且能够自如地设定承接部和卡合面的方向。
通过设为这样的形状,能够减小由开闭构件的开闭中心轴部的位置和从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锁定解除按钮的位置和按入方向等布局的影响而导致的构造上的限制。另外,通过在轴支承部和锁定用臂部之间的弯曲部分设置了凸轮从动件,能够使锁定构件为更合理的形状,从而使设计容易化。
根据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由于能够使锁定构件的设置空间、可动空间最小,所以相应地能够使锁定机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锁定部构造的收纳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具备图2的锁定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收纳装置主体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4是卸下了支架部的状态的、与图3相同的立体图。
图5是卸下了锁定构件和锁定解除按钮的状态的、与图3或者图4相同的立体图。
图6是图2的锁定机构的部分放大侧视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工作状态的图。
图8是从斜上方观察锁定构件和锁定解除按钮等的立体图。
图9是从斜下方观察锁定构件和锁定解除按钮等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以及将本实施方式具体化了的实施例。
图1~图9表示该实施例及其变形例。其中,图1和图2是整体图,图3~图5是部分放大立体图,图6~图9是详细图。
例如,在汽车等车辆中的车厢内的各部分设有收纳装置1(参照图1、图2)。
如图2所示,该收纳装置1至少具有:收纳装置主体2;以及开闭构件4,其以相对于设于该收纳装置主体2的开口部3开闭自如的方式设置,收纳装置主体2和开闭构件4被以能够以设于一侧的开闭中心轴部5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轴支承。
在此,作为上述的“补充说明”,首先对方向进行说明,所谓“近前”侧的情况是指接近操作者的一侧,所谓“里”侧的情况是指距操作者远的一侧。在收纳装置1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例如,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成为近前侧,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成为里侧。另外,车宽度方向成为收纳装置1的宽度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关于上下方向,在收纳装置1和车辆中是一致的。
上述的“收纳装置1”主要假定为车辆用的收纳装置,但不限定于车辆用。在该情况下,成为设置于车辆的操纵箱的后面(后罩6)的部分的后座乘员用的小物品容器,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设为前座乘员用的手套箱、其他的收纳装置1等。
上述的“收纳装置主体2”设置于上述的后罩6的里侧。该收纳装置主体2设为具有从侧方观察向车辆前方凹陷的凹形状的箱型(参照图3~图5)。在收纳装置主体2设有用于安装到操纵箱的主体上的安装部2a、用于安装上述的后罩6的安装部等。而且,上述的后罩6通过安装于收纳装置主体2的近前侧而成为收纳装置主体2的外观面。
上述的“开口部3”形成于收纳装置主体2的近前侧的部分。此外,在上述的后罩6,开口部7形成在与开口部3相对应的位置(参照图2)。在该情况下,开口部3比开口部7向下侧延伸得长。另外,开口部3和开口部7设为相对于大致上下方向和大致左右方向延伸的俯视矩形状的开口部。但是,开口部3和开口部7的形状不限定于此。
上述的“开闭构件4”包括:外部构件8,其在近前侧构成外观面;以及内部构件9,其一体安装于该外部构件8的里侧。外部构件8具有与后罩6的开口部7大致相同或者比后罩6的开口部7稍微小的形状,并设为正好收纳于开口部7这样的矩形状的外部构件。另外,在内部构件9的里侧的部分一体地形成有收纳容器部11。该收纳容器部11的上面侧被开口。但是,收纳容器部11也可以设于收纳装置主体2的一侧。
上述的“一侧”能够设为收纳装置主体2和开闭构件4的上侧或者下侧、或者设为收纳装置主体2和开闭构件4的右侧或者左侧等。在该情况下,如后述那样地设为下侧。
上述的“开闭中心轴部5”设为向左右方向(收纳装置主体2的宽度方向)延伸。虽未特别地图示,但在开闭中心轴部5也可以设置用于调整开速度的减速机构等。另外,虽未特别明确地图示,但开闭中心轴部5由设于收纳装置主体2和开闭构件4中的一方的轴部以及设于另一方的轴承部构成。
而且,在这样的收纳装置1中,在收纳装置主体2和开闭构件4的另一侧设有能够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锁定机构13。
如图6(~图9)所示,该锁定机构13设为如下的机构等,该机构包括:锁定构件16,其具有能够相对于设于开闭构件4的承接部14卡合以及脱离的卡合面15;锁定解除按钮17,其以能够相对于收纳装置主体2按入的方式设置;凸轮机构18,其通过锁定解除按钮17的按入使上述锁定构件16从承接部14脱离;以及施力构件19(参照图8),其用于对锁定构件16朝锁定方向持续施力。
在此,作为上述的“补充说明”,上述的“另一侧”能够设为上述的一侧的相反侧、即收纳装置主体2和开闭构件4的下侧或者上侧,或者收纳装置主体2和开闭构件4的左侧或者右侧等。在该情况下,如后述那样地设为上侧。
如字面所示,上述的“锁定机构13”是用于对开闭构件4相对于收纳装置主体2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机构。在该情况下,锁定机构13设于上述的另一侧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心部。
上述的“承接部14”承接锁定构件16的卡合面15(卡合部)。承接部14以伴有壁厚稍微改变的方式设于上述的内部构件9(的上缘部)的外部构件8侧的面。
上述的“卡合面15”设于锁定构件16的前端部(近前侧端部)的承接部14侧的部分(下表面侧)。由承接部14和卡合面15形成锁定用卡合部。
上述的“锁定构件16”是在前端部具有上述的卡合面15而直接卡定于开闭构件4的承接部14的可动构件。该锁定构件16以从外部不可见的方式容纳设置于收纳装置1的内部(里侧)。
上述的“锁定解除按钮17”是用于从外部操作锁定构件16的操作开关。锁定解除按钮17设为具有与收纳装置主体2的表面(后罩6)大致齐平的按入面。
在该情况下,上述的“凸轮机构18”是如下的引导机构或者操作力变换机构:使锁定解除按钮17和锁定构件16为滑动接触状态,从而使锁定解除按钮17的按入动作变换为锁定构件16的锁定解除的动作。
上述的“锁定方向”是卡合面15与承接部14卡合的方向。
上述的“施力构件19”是利用弹性力使锁定构件16和锁定解除按钮17复位到锁定时的状态的构件。施力构件19使用弹簧、橡胶等弹性构件。施力构件19设为对锁定构件16或者锁定解除按钮17中的至少一方直接施力。
实施例1
<结构>以下,对结构进行说明。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包括如下的结构。
(结构1)
上述锁定构件16设为能够以锁定转动轴部21为中心转动的转动构件22。
而且,上述锁定构件16的上述卡合面15和上述开闭构件4的上述承接部14形成为相对于以上述开闭中心轴部5为中心的从上述开闭构件4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参照图6)垂直。
(补充说明1)
在此,上述的“锁定转动轴部21”是成为锁定构件16(转动构件22)的转动中心的轴部。在该情况下,锁定转动轴部21设为向左右方向延伸。
如字面所示,上述的“转动构件22”是用于通过转动来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构件(转动锁定构件)。在该情况下,以锁定转动轴部21为中心向卡合面15的上方的转动成为锁定解除的动作,以锁定转动轴部21为中心向卡合面15的下方的转动成为锁定的动作。
如字面所示,上述的“从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是开闭构件4从关闭了的状态开始打开时的方向。更具体地说,从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是以上述的开闭中心轴部5为中心通过开闭构件4的另一侧的缘部(上端缘)的圆在闭状态的位置处的切线方向。
上述的“垂直”是与上述切线方向(开方向23)正交的面的方向。但是,垂直不仅仅限定于90度的角度,也包括近似于90度的角度。
(结构2)
上述开闭构件4设为纵面(参照图1、图2)。
而且,该开闭构件4以位于下侧的上述开闭中心轴部5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并且上侧被上述锁定机构13锁定。
另外,通过使上述开闭中心轴部5设置于上述收纳装置主体2的里侧的位置而将从上述开闭构件4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设为朝近前侧向下。
并且,上述锁定解除按钮17的按入方向24(参照图6)设为朝里侧向下。
(补充说明2)
在此,上述的“纵面”是向大致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延伸的表面。但是,上下方向并非限定于完全的铅垂方向,能够广泛地包括具有常识上可视为纵面这样的倾斜角度的方向。另外,纵面不限定于平面,能够包括可近似地视为平面这样的面,例如平缓的圆弧面、球面、其他的自由曲面等。
上述的“按入方向24”是为了进行锁定解除而按入锁定解除按钮17的方向。一般来说,按入方向24成为与收纳装置主体2的表面(后罩6的面)垂直的方向,但在该情况下并非垂直,而是朝下的方向,以便乘员易于进行操作。
(结构3)
上述锁定机构13具有能够相对于上述收纳装置主体2安装的支架部25(参照图5)。
而且,该支架部25设为能够轴支承上述锁定转动轴部21。
另外,如图6所示,在上述锁定构件16的、比由上述锁定转动轴部21轴支承的部分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构成上述凸轮机构18的凸轮从动件26。
而且,上述锁定解除按钮17在其里侧具有向上述按入方向24延伸的凸轮板27。
相对于该凸轮板27,形成有引导上述凸轮从动件26而使上述锁定构件16朝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的凸轮面28。
并且,如图8所示,上述施力构件19夹设于上述收纳装置主体2或者上述支架部25与上述锁定构件16之间。
(补充说明3)
在此,上述的“支架部25”是为了易于安装到收纳装置主体2而用于装配锁定构件16、锁定解除按钮17等的保持构件。
支架部25(参照图5、图6、图9等)具有上表面部、左右的两侧面部、近前面部和里侧面部,呈下表面侧被开口了的大致箱状。
而且,支架部25通过紧固等而相对于设于收纳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部分的支架安装座部31固定(参照图5等)。
因此,在支架部25和支架安装座部31分别设置了能够从近前侧朝里侧安装紧固构件的紧固固定部25a、31a。
另外,在支架部25的下表面侧设置了用于卡定于收纳装置主体2的上表面的近前侧缘部的卡定部25b。
而且,在上述的支架安装座部31设置了从锁定解除按钮17的里侧的面(的大致中心部)朝按入方向24一体地突出设置的导向杆32(参照图8)、用于引导上述的凸轮板27或者使它们在按入极限的位置停止的引导部33、34(参照图5)。
另外,在支架部25的里侧面部形成有用于贯通凸轮板27、锁定构件16的未图示的狭缝部。
并且,在上述的支架部25的里侧设有用于轴支承锁定转动轴部21的轴承部35。
另外,在支架部25的表面侧设有与后罩6表面齐平地包围锁定解除按钮17的外周的装饰框部29(参照图1、图2、图6)。
在该情况下,上述的“凸轮从动件26”设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圆柱状或者椭圆柱状的凸轮从动件等(参照图6、图8)。但是,凸轮从动件26的形状不限定于此。
上述的“凸轮板27”从锁定解除按钮17的两侧部平行地设有一对。与此相对地,上述的凸轮从动件26也设有左右一对。
在凸轮板27的里侧的端部形成有位置限定用爪部27a,其通过卡定于支架部25的两侧面部的里侧端部,能够进行位置限定,以防止锁定解除按钮17表面的按入面向比与收纳装置主体2的表面大致齐平的位置靠近前侧的位置突出(参照图8、图9)。
在该情况下,上述的“凸轮面28”通过对凸轮板27的上侧的缘部进行切口而形成。该凸轮面28具有越朝里侧越向下方的倾斜面。而且,上述的凸轮从动件26接触配置于凸轮面28的上侧。
在该情况下,上述的“施力构件19”设为线圈部36(卷线部)被外嵌于上述的锁定转动轴部21的扭簧等。从该扭簧的线圈部36延伸的一端部37卡定于收纳装置主体2(或者支架部25)。另外,从扭簧的线圈部36延伸的另一端部38卡定于设于锁定构件16的里端部侧的弹簧卡定部39。在该情况下,扭簧设有左右一对,并且一端部彼此连结。
(结构4)
如图6所示,上述锁定构件16在其里侧具有向上述按入方向24延伸而供上述锁定转动轴部21设置的轴支承部41。
另外,上述锁定构件16设为在其近前侧具有锁定用臂部42的侧视山型形状,该锁定用臂部42朝上述承接部14延伸并且在前端部形成了上述卡合面15。
在该侧视山型形状的上述锁定构件16的、上述轴支承部41与上述锁定用臂部42之间的弯曲部分43设有上述凸轮从动件26。
(补充说明4)
此处,上述的“向按入方向24延伸”包括与按入方向24一致的方向以及与按入方向24近似的方向。在该情况下,轴支承部41朝向相对于按入方向24稍微向上方倾斜的方向延伸。
如字面所示,上述的“轴支承部41”是支承锁定转动轴部21的部分。但是,轴支承部41既可以一体地具备锁定转动轴部21,也可以能够安装分体的锁定转动轴部21。
在该情况下,轴支承部41设有左右一对。左右的轴支承部41位于上述的左右的凸轮板27的内侧。
上述的“向承接部14延伸”包括与承接部14稍微偏离的方向。另外,不限定于直线延伸,也包括在稍微弯曲了的状态下延伸等。
上述的“锁定用臂部42”相对于成为左右的轴支承部41之间的位置仅设有1根。
上述的“侧视山型形状”是指从侧方观察,轴支承部41和锁定用臂部42并非呈一直线状而是呈弯曲形状。侧视山型形状能够设为三角形状、日语的平假名“へ”字状、与上述两种形状近似的形状等。
上述的“弯曲部分43”是左右一对轴支承部41和1根锁定用臂部42分支合流的部分,在该弯曲部分43设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连结部。在弯曲部分43的、从左右的轴支承部41连续的部分的外表面侧,分别朝左右方向一体地突出设置了上述的凸轮从动件26。
(结构5)
上述锁定解除按钮17、上述凸轮从动件26以及上述锁定转动轴部21沿着上述按入方向24串联配置。
(补充说明5)
此处,上述的“串联”包括完全呈直线状排列以及大致直线地排列这两者。在该情况下,设为不完全的直线状的排列。即,凸轮从动件26和锁定转动轴部21的中心,以与锁定解除按钮17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相比偏向稍微上侧(卡合面15的相反侧)的状态设置。
(结构6)
如上所述,锁定构件16设为能够以锁定转动轴部21为中心转动的转动构件22。
而且,在上述开闭构件4和上述锁定构件16之间设有用于使上述开闭构件4强制打开的强制开机构51。
(补充说明6)
在此,上述的“锁定转动轴部21”是成为锁定构件16(转动构件22)的转动中心的轴部。在该情况下,锁定转动轴部21设为向左右方向延伸。
如字面所示,上述的“转动构件22”是通过转动来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构件。在该情况下,以锁定转动轴部21为中心向卡合面15的上方的转动成为锁定解除的动作,以锁定转动轴部21为中心的卡合面15向下方的转动设为锁定的动作。
如字面所示,上述的“强制开机构51”是用于使开闭构件4强制地打开的机构。强制开机构51的详细情况后述。
(结构7)
上述强制开机构51形成于上述开闭构件4的内表面侧,并具有由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的上述锁定构件16向开方向推出的受压部52。
(补充说明7)
在此,上述的“受压部52”设于开闭构件4的外部构件8(的上缘部)的内表面侧。该受压部52能够在锁定解除后由形成于锁定构件16的卡合面15的相反侧的部分的抵接部53推出。
即,由受压部52和锁定构件16的抵接部53构成用于在开闭构件4不打开的情况下使开闭构件4强制地打开的上述强制开机构51。
受压部52形成于在锁定解除后开闭构件4不打开的情况下锁定构件16的前端部所抵接的位置和高度。但是,在开闭构件4顺利地打开的情况下,锁定构件16的抵接部53也可以不抵接到受压部52。
该受压部52设为至少具有比开闭构件4(的外部构件8)的壁厚稍大的高度(突出量)。该受压部52设定为与欲使开闭构件4强制地打开的量相同的高度。
(结构8)
上述受压部52在其一侧具有供上述锁定构件16滑动并且被推出的推出用滑动面54,并且在其另一侧具有成为手指钩挂部的指挂部55。
(补充说明8)
在此,上述的“推出用滑动面54”设为用于将锁定构件16的转动方向朝开闭构件4的开方向变换的倾斜面等。在该情况下,设为形成于受压部52的下部、越向上方越向里侧的倾斜面等。
上述的“指挂部55”设为例如形成于受压部52的上部的缺口部等。
<作用>该实施例如以下这样地发挥作用。
当操作者将设于作为纵面的开闭构件4的上侧的锁定解除按钮17朝里侧向下方向按入时,由锁定机构13进行的锁定被解除,开闭构件4在自重等的作用下以设于里侧的位置的开闭中心轴部5为中心朝近前侧向下方向转动,从而开闭构件4打开。
相反,通过使开闭构件4以开闭中心轴部5为中心朝近前侧向上转动并向开口部3按入,进行由锁定机构13进行的锁定。
<效果>根据该实施例,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作用效果1)
通过使锁定构件16为转动构件22,不受开闭构件4的开闭中心轴部5的位置和从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锁定解除按钮17的位置和按入方向24等布局影响,而能够将从开闭构件4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与承接部14和卡合面15的方向设定为垂直,能够消除由承接部14和卡合面15的方向不垂直而导致的实质上的卡合力的降低、卡合量的减小,因此能够防止承接部14与卡合面15之间的滑脱并且切实地进行锁定。
另外,通过使锁定构件16为转动构件22,与使锁定构件16直线移动而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锁定构件16的可动空间,因此相应地能够使锁定机构13小型化。
并且,通过使锁定构件16为转动构件22,通过调整转动构件22的臂比(即,从锁定转动轴部21到凸轮机构18(凸轮从动件26)的长度与从凸轮机构18到卡合面15的长度之比),能够增大卡合面15的移动量并且减小锁定解除按钮17的按入量。或者,能够减小锁定解除按钮17的按入量并且较大地确保承接部14与卡合面15之间的卡合量。并且,能够减小锁定解除按钮17的按入量,能够提升操作感,并且减小工作声音。
(作用效果2)
如上所述的收纳装置1的构造中,上述开闭构件4设为纵面(参照图1、图2),该开闭构件4以位于下侧的上述开闭中心轴部5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并且上侧被上述锁定机构13锁定,上述开闭中心轴部5设置于上述收纳装置主体2的里侧的位置,从而从上述开闭构件4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设为朝近前侧向下,上述锁定解除按钮17的按入方向24(参照图6)设为朝里侧向下,对于这样的收纳装置1的构造,在使锁定构件16直线移动而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情况下,将锁定构件16的卡合面15与开闭构件4的承接部14形成为相对于以开闭中心轴部5为中心的从开闭构件4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垂直较为困难(几乎不可能),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锁定构件16为转动构件22,也能够将锁定构件16的卡合面15和开闭构件4的承接部14形成为相对于以开闭中心轴部5为中心的从开闭构件4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垂直。
(作用效果3)
上述锁定机构13具有能够相对于上述收纳装置主体2安装的支架部25(参照图5),该支架部25能够轴支承上述锁定转动轴部21,如图6所示,在上述锁定构件16的、比由上述锁定转动轴部21轴支承的部分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构成上述凸轮机构18的凸轮从动件26,上述锁定解除按钮17在其里侧具有向上述按入方向24延伸的凸轮板27,相对于凸轮板27,形成有引导上述凸轮从动件26而使上述锁定构件16朝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的凸轮面28,如图8所示,上述施力构件19被夹设于上述收纳装置主体2或者上述支架部25与上述锁定构件16之间,从而能够提供上述的锁定机构13的能够实施的具体的构造。
在这样的锁定机构13中,在相对于收纳装置主体2安装的支架部25(的轴承部35)经由锁定转动轴部21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锁定构件16。
而且,在比由锁定构件16的锁定转动轴部21轴支承的部分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构成上述凸轮机构18的凸轮从动件26,当按压锁定解除按钮17时,由设于锁定解除按钮17的里侧的、向按入方向24延伸的凸轮板27的凸轮面28引导凸轮从动件26,锁定构件16克服施力构件19的作用力而朝锁定解除方向转动,从而锁定被解除。
由于在收纳装置主体2或者支架部25与锁定构件16之间夹设了施力构件19,所以当手从锁定解除按钮17离开时,在施力构件19的作用力下,锁定构件16朝锁定方向复位,从而成为能够锁定的状态。
(作用效果4)
通过使锁定构件16为具有轴支承部41和锁定用臂部42的侧视山型形状,能够设为便于将承接部14和卡合面15的方向设定为与从开闭构件4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垂直的形状,并且能够自由地设定承接部14和卡合面15的方向。
通过设为这样的形状,能够减小由开闭构件4的开闭中心轴部5的位置和从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23、锁定解除按钮17的位置和按入方向24等布局的影响而导致的构造上的限制。另外,通过在轴支承部41和锁定用臂部42之间的弯曲部分43设有凸轮从动件26,能够使锁定构件16为更合理的形状,从而使设计容易化。
(作用效果5)
通过将锁定解除按钮17、凸轮从动件26以及锁定转动轴部21沿着按入方向24串联地配置,能够使锁定构件16的设置空间、可动空间最小,因此相应地能够使锁定机构13小型化。
(作用效果6)
通过在上述开闭构件4和上述锁定构件16(转动构件22)之间设置用于使上述开闭构件4强制地打开的强制开机构51,在物品在收纳装置1的内部钩挂而使开闭构件4无法打开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设于开闭构件4和锁定构件16之间的强制开机构51使开闭构件4强制地打开。
(作用效果7)
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的锁定构件16将设于开闭构件4的内表面侧的受压部52向开方向23推出,从而能够通过锁定构件16使开闭构件4稍微打开。
由此,即使在物品在收纳装置1的内部钩挂而使开闭构件4无法打开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地撬开开闭构件4。
(作用效果8)
上述受压部52在其一侧具有供上述锁定构件16滑动并且被推出的推出用滑动面54,并且在其另一侧具有成为手指钩挂部的指挂部55,由此能够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通过使锁定构件16向锁定解除方向转动,锁定构件16(的抵接部53)与设于受压部52的一侧的推出用滑动面54滑动接触并且将推出用滑动面54向外方推出,从而能够使开闭构件4稍微打开。由此,即使在内部的物品在收纳装置1中钩挂而使开闭构件4无法打开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形成用于撬开开闭构件4的略微的间隙。
而且,如果在收纳装置主体2与开闭构件4之间形成了略微的间隙,则通过将手指、细长的工具等插入到指挂部55并强制地进行牵拉等,能够撬开无法打开的开闭构件4。由此,能够取出钩挂在内部的物品。
以上,利用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实施例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例示,因此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实施例的结构,即使存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的设计改变等当然也包含于本发明中。另外,例如,在各实施例中包含多个结构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特别地记载,当然也包含这些结构能够进行的组合。另外,在示出了多个实施例、变形例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特别地记载,当然也包含跨越了这些实施例、变形例的结构的组合中的能够进行的组合。另外,即使没有特别地记载,当然也包含附图所描述的结构。并且,在存在“等”的用语的情况下,是包含同等的事物的意思。另外,在存在“大致”、“约”、“左右”等的用语的情况下,是包含常识上所认识到的范围、精度的事物的意思。
附图标记说明
1、收纳装置;2、收纳装置主体;3、开口部;4、开闭构件;5、开闭中心轴部;13、锁定机构;14、承接部;15、卡合面;16、锁定构件;17、锁定解除按钮;18、凸轮机构;19、施力构件;21、锁定转动轴部;22、转动构件;23、开方向;24、按入方向;25、支架部;26、凸轮从动件;27、凸轮板;28、凸轮面;41、轴支承部;42、锁定用臂部;43、弯曲部分。

Claims (5)

1.一种锁定部构造,在收纳装置中,收纳装置主体和以相对于设于该收纳装置主体的开口部开闭自如的方式设置的开闭构件被以能够以设于一侧的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相对于该收纳装置,
在所述收纳装置主体与开闭构件的另一侧设有能够进行锁定和锁定解除的锁定机构,
该锁定机构包括:
锁定构件,其具有能够相对于设于所述开闭构件的承接部卡合以及脱离的卡合面;
锁定解除按钮,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收纳装置主体按入的方式设置;
凸轮机构,其通过该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使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承接部脱离;以及
施力构件,其用于对所述锁定构件朝锁定方向持续施力,
所述锁定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构件设为能够以锁定转动轴部为中心转动的转动构件,
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卡合面和所述开闭构件的所述承接部形成为相对于以所述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的从所述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构件设为纵面,
该开闭构件以位于下侧的所述开闭中心轴部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并且上侧被所述锁定机构锁定,
通过所述开闭中心轴部设置于所述收纳装置主体的里侧的位置,将从所述开闭构件的闭状态打开的开方向设为朝近前侧向下,
所述锁定解除按钮的按入方向设为朝里侧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定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机构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收纳装置主体安装的支架部,
该支架部设为能够轴支承所述锁定转动轴部,
在所述锁定构件的、比由所述锁定转动轴部轴支承的部分靠近前侧的位置,设有构成所述凸轮机构的凸轮从动件,
所述锁定解除按钮在其里侧具有向所述按入方向延伸的凸轮板,并且
相对于该凸轮板,形成有引导所述凸轮从动件而使所述锁定构件朝锁定解除方向转动的凸轮面,
所述施力构件夹设于所述收纳装置主体或者所述支架部与所述锁定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构件设为如下的侧视山型形状:在其里侧具有向所述按入方向延伸而供所述锁定转动轴部设置的轴支承部,在其近前侧具有向所述承接部延伸并且在前端部形成了所述卡合面的锁定用臂部,
在侧视山型形状的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轴支承部与所述锁定用臂部之间的弯曲部分设有所述凸轮从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锁定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除按钮、所述凸轮从动件以及所述锁定转动轴部沿着所述按入方向串联地配置。
CN201380067943.XA 2012-12-25 2013-12-09 锁定部构造 Active CN1049371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1240 2012-12-25
JP2012281240A JP6125223B2 (ja) 2012-12-25 2012-12-25 ロック部構造
PCT/JP2013/082912 WO2014103672A1 (ja) 2012-12-25 2013-12-09 ロック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7199A true CN104937199A (zh) 2015-09-23
CN104937199B CN104937199B (zh) 2017-05-03

Family

ID=51020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7943.XA Active CN104937199B (zh) 2012-12-25 2013-12-09 锁定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10008B2 (zh)
JP (1) JP6125223B2 (zh)
CN (1) CN104937199B (zh)
WO (1) WO201410367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3233A (zh) * 2015-11-19 2017-08-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杂物箱的抗冲击门保持器
CN108779654A (zh) * 2016-03-14 2018-11-09 马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将窗户、门等安全锁定在锁定板上的装配组件
CN111688448A (zh) * 2019-03-14 2020-09-22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遮物帘的模块化封盖锁扣装置
CN116494877A (zh) * 2023-06-29 2023-07-28 南昌华翔汽车内外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汽车仪表板上的按压式储物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6912B2 (en) * 2016-11-18 2019-04-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cator feature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doors
JP6787818B2 (ja) * 2017-03-02 2020-11-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収納部のドア構造
US10279915B2 (en) * 2017-05-04 2019-05-07 Ami Industries, Inc. Low-profile latch interface for headrest storage compartm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258A (zh) * 2003-02-28 2004-09-2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收纳箱的安装结构
JP2005325555A (ja) * 2004-05-13 2005-11-24 Nissan Motor Co Ltd リッド付収納装置のロック装置構造
KR100610377B1 (ko) * 2005-04-28 2006-08-09 쌍용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콘솔박스 록킹장치
KR100693742B1 (ko) * 2006-04-07 2007-03-12 주식회사 키프코 자동차용 트레이의 덮개 잠금장치
CN1948052A (zh) * 2005-10-10 2007-04-1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的托盘锁定结构
CN101195359A (zh) * 2006-12-07 2008-06-1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汽车托盘的锁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0915A (en) * 1993-11-30 1996-11-05 Adams Rite Sabre International Flush-mounted door latch
JP3220671B2 (ja) * 1997-11-27 2001-10-2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収納部開閉蓋のロック装置
ITTO20040534A1 (it) * 2004-07-30 2004-10-30 Itw Ind Components Srl Dispositivo di incaglio per una porta di un elettrodomestico, in particolare una lavastovigli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258A (zh) * 2003-02-28 2004-09-22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收纳箱的安装结构
JP2005325555A (ja) * 2004-05-13 2005-11-24 Nissan Motor Co Ltd リッド付収納装置のロック装置構造
KR100610377B1 (ko) * 2005-04-28 2006-08-09 쌍용자동차 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콘솔박스 록킹장치
CN1948052A (zh) * 2005-10-10 2007-04-18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车辆的托盘锁定结构
KR100693742B1 (ko) * 2006-04-07 2007-03-12 주식회사 키프코 자동차용 트레이의 덮개 잠금장치
CN101195359A (zh) * 2006-12-07 2008-06-11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汽车托盘的锁定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3233A (zh) * 2015-11-19 2017-08-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杂物箱的抗冲击门保持器
CN107023233B (zh) * 2015-11-19 2021-03-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杂物箱的抗冲击门保持器
CN108779654A (zh) * 2016-03-14 2018-11-09 马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将窗户、门等安全锁定在锁定板上的装配组件
CN111688448A (zh) * 2019-03-14 2020-09-22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遮物帘的模块化封盖锁扣装置
CN116494877A (zh) * 2023-06-29 2023-07-28 南昌华翔汽车内外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汽车仪表板上的按压式储物盒
CN116494877B (zh) * 2023-06-29 2023-09-12 南昌华翔汽车内外饰件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在汽车仪表板上的按压式储物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125741A (ja) 2014-07-07
US20160194907A1 (en) 2016-07-07
JP6125223B2 (ja) 2017-05-10
US9810008B2 (en) 2017-11-07
WO2014103672A1 (ja) 2014-07-03
CN104937199B (zh) 2017-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7199A (zh) 锁定部构造
CN101652268B (zh) 用于车座的锁和具有靠背的汽车车座
US9380863B2 (en) Folding table
CN104228692B (zh) 双向打开扶手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2858592B (zh) 杯架
US10273726B2 (en) Dual unlocking hood latch system
JP5676819B2 (ja) ロック装置
JP5487747B2 (ja) ロック装置
EP2899064B1 (en) Vehicle latch device
US8240006B2 (en) Trunk hinge apparatus having pop-up function
US9533606B2 (en) Locking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US8628133B2 (en) Package tray assembly for trunk of vehicle
US20200240186A1 (en) Sliding door structure and vehicle
EP2894281A1 (en) Affix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CN103080449B (zh) 杂物箱装置
KR101081077B1 (ko) 차량 시트용 래치 어셈블리
CN104648129A (zh) 油箱盖的安装结构
CN215322144U (zh) 一种高稳定-导向性汽车扶手
JP6620672B2 (ja) 車両のドア装置
CN213849904U (zh) 一种饮水杯
CN220518079U (zh) 一种具有双解锁结构的汽车对开门扶手
CN218750427U (zh) 一种按压式解锁的两档靠背锁装置
JP6886373B2 (ja) ロック装置
JP5151819B2 (ja) 車両用収納部のリッド開閉構造
KR20050120271A (ko) 센터 패시어 트레이 잠금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