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2219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2219A
CN104932219A CN201510119214.5A CN201510119214A CN104932219A CN 104932219 A CN104932219 A CN 104932219A CN 201510119214 A CN201510119214 A CN 201510119214A CN 104932219 A CN104932219 A CN 104932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chart
paper supply
lifter plate
feed roller
paper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92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2219B (zh
Inventor
中村康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32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2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22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Feeding path after the transfer point and up to the fixing point, e.g. guides and feeding means f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carrying an unfused toner im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8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 B65H1/14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comprising positively-acting mechanical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07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cooperating with means for automatically separating the pile from roller or rotary separator after a separation ste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9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65H7/08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responsive to incorrect front regis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7Ratch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70Clutches; Couplings
    • B65H2403/72Clutches, brakes, e.g. one-way clutch +F204
    • B65H2403/721Positive-contact clutches, jaw clu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5Height, e.g. of st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30Numbers, e.g. of windings or ro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12Starting; Sto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供纸辊向转印辊直接输送记录纸的图像形成装置,无需增加零件数量,就能够稳定地进行记录纸输送。输送控制部(81)基于来自时机传感器(16)的输入信号,确认从记录纸盘(11)供给的记录纸(P)的供纸时机,测定从供纸开始的供纸时间。输送控制部(81)基于测定出的供纸时间,推定记录纸盘(11)的升降板(12)上的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并且设定下次的供纸开始时机。输送控制部(81)通过对驱动电动机(39)施加控制信号,使转印辊(6)、定影装置(7)及排纸辊对(8)等旋转驱动,输送记录纸(P),并且,通过对螺线管(40)施加控制信号,从记录纸盘(11)供给记录纸(P)。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电子转印方式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涉及将由供纸辊供纸的记录纸直接输送到转印辊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装载多张记录纸的供纸部,将供纸部装载的记录纸通过供纸辊向装置内部的输送路拉出,然后通过多个输送辊对输送到转印辊(参照专利文献1)。以该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代表,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供纸部具有进行摆动的升降板(装载台),通过驱动单元上下摆动装载记录纸的升降板,使最上的记录纸与供纸辊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858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因为升降板的升降是通过齿轮的旋转进行的,所以升降速度慢。因此,在以同一驱动源进行供纸辊的旋转和升降板的升降的情况下,供纸辊的供纸时机会因升降板上的记录纸的装载量(装载于升降板的记录纸的高度)而变化。另外,近年来要求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也有在供纸辊和转印辊之间没有输送辊对的图像形成装置出现。在这种供纸辊和转印辊之间没有输送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如果供纸的时机因升降板的记录纸装载量而不同,调色剂图像向记录纸的转印位置就会变化,得不到稳定的图像。
鉴于这种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供纸辊向转印辊直接输送记录纸的图像形成装置,其无需增加零件数量,就能够稳定地进行记录纸输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一边将从供纸辊送出的记录纸由像承载体和转印辊夹持输送,一边从像承载体向记录纸转印调色剂像,然后由定影装置使已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其特征在于,具备:装载记录纸的升降板、使所述升降板升降自如地摆动的升降板摆动机构、使所述供纸辊与所述升降板摆动机构同步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检测从所述供纸辊送出的记录纸的前端的记录纸检测部、驱动所述升降板摆动机构而使所述升降板摆动并且使所述供纸辊旋转而供给记录纸的输送控制部,在执行记录纸的供纸动作时,所述输送控制部测定从开始供纸动作到所述记录纸检测部检测到记录纸前端为止的供纸时间,基于测定出的该供纸时间,设定开始进行下一记录纸的供纸动作的供纸开始时机。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输送控制部将从所述升降板摆动机构的驱动开始到所述记录纸检测部检测到记录纸前端为止的时间作为所述供纸时间进行测定。而且,当所述供纸时间变长,所述输送控制部将直至设定的供纸开始时机为止的时间设定得短。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存储有表示直至下次供纸开始时机为止的供纸间隔时间与所述供纸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数据表,所述输送控制部测定了所述供纸时间,就参照该数据表计算出所述供纸间隔,设定所述供纸开始时机。
在这些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输送控制部也可以基于测定出的所述供纸时间,推定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此时,也可以存储有表示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与所述供纸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数据表,所述输送控制部测定了所述供纸时间,就参照该数据表推定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而且,还可以具备显示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的显示部,将在所述输送控制部推定出的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在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还可以具备能够与所述升降板的升降动作同步地相对于所述供纸辊向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移动的记录纸分离部件,从而在供纸动作中防止记录纸的连带进纸。
根据本发明,因为能够基于从供纸开始到已供纸的记录纸前端的检测为止的供纸时间,可变地设定下次的供纸开始时机,所以能够与升降板上的记录纸的装载量无关地,从上次的供纸动作起以同一时机使记录纸与供纸辊压接。因此,供纸辊进行的向输送路的记录纸拉入不会因升降板上的记录纸的装载量发生偏差,总是以同一时机执行。因此,向转印辊及定影装置分别输送记录纸的时机总是变得恒定,所以能够使记录纸的输送稳定化,并且能够高精度地维持向记录纸的印字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部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部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4是不进行供纸时的供纸部的剖面图;
图5是进行供纸时的供纸部的剖面图;
图6是记录纸分离部件位于接触位置时的局部剖面立体图;
图7是在图2中从B方向看时的齿轮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齿轮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9是图7的齿轮驱动机构的装配图;
图10是对齿轮驱动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对齿轮驱动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对齿轮驱动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对齿轮驱动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对齿轮驱动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5是对齿轮驱动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16是表示供纸辊的可空转机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表示最大装载张数的记录纸的装载时的供纸刚开始之后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在最大装载张数的记录纸的装载时使记录纸与供纸辊压接时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19是表示在一张记录纸的装载时使记录纸与供纸辊压接时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20是表示已将记录纸输送到转印辊时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21是表示已将记录纸输送到定影装置时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2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控制方框图;
图23是表示输送记录纸时的输送控制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D     图像形成装置
P     记录纸
1     感光体
2     带电辊
3     曝光装置
4     显影装置
6     转印辊
7     定影装置
8     排纸辊对
9     排纸盘
10    供纸部
11    记录纸盘
12    升降板
13    供纸辊
14    记录纸分离部件
15    压缩螺旋弹簧
16    时机传感器
17    驱动轴
18    杠杆
18a   杠杆保持部
21    驱动齿轮
22    棘轮缺齿齿轮
23    缺齿齿轮
24a、24b    凸轮齿轮
25a、25b    连结齿轮
26    压缩螺旋弹簧
31    轴
32    卡止部
33    作用部
39    驱动电动机
40    螺线管
41    工作杆
50    可空转机构
51    固定具
51a   突条
51b   凸部
71    加热辊(定影辊)
72    加压辊
80    主控制部
81    输送控制部
82    操作面板
83    装载量推定表
84    供纸开始时间存储部
85    计时器
121a、121b    轴
122a、122b    突出部
123    杠杆抵接部
124    压缩螺旋弹簧
131    基部
131a   缺口部
131b、131c    侧壁
132    弹性层
141    摩擦垫
142    支架
142a   突起
219    台阶部
220    顶部
221    缺齿部
222    台阶部
223    突起
231    缺齿部
232    侧面突起
233    槽部
234    第二连结轴
241a、241b    凸轮突起
242    第一连结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打印机为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D具备:带电辊2,其在圆筒状感光体(像承载体)1的周围使感光体1的表面均匀带电,所述感光体1承载调色剂图像,逆时针旋转驱动;曝光装置3,其向感光体1表面照射光而形成静电潜影;显影装置4,其向感光体1供给调色剂,使感光体1上的静电潜影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转印辊6,其将由显影装置4形成的感光体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P;定影装置7,其使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D在装置下部设有供纸部10。供纸部10具有:装载记录纸P的记录纸盘11、使记录纸P的输送方向前端部升降的升降板12、供纸辊13、相对于供纸辊13向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移动的记录纸分离部件14、对记录纸分离部件14向供纸辊13的方向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15。当升降板12上升且记录纸分离部件14到达与供纸辊13的接触位置时,通过供纸辊13从最上面的记录纸起依次一张一张地向输送路被拉出。
图像形成装置D在供纸辊13和转印辊7之间的输送路上具备检测记录纸P的时机传感器16。时机传感器(记录纸检测部)16由光电传感器构成,检测从供纸辊13输送的记录纸P的前端。即,当记录纸P通过供纸辊13从供纸部10抽出到输送路上时,时机传感器16检测输送路上的记录纸P的前端。以利用该时机传感器16的记录纸P的前端的检测作为触发点,在感光体1表面上形成利用曝光装置3的静电潜影。
对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首先,以规定的圆周速度旋转的感光体1的外周面被带电辊2均匀带电。接着,基于例如从个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从曝光装置3将光照射到已带电的感光体1的表面,在感光体1上形成静电潜影。接下来,该静电潜影通过从显影装置4供给的调色剂被可视图像化。这样,形成于感光体1的表面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感光体1的旋转,被输送到感光体1和转印辊6的夹持部(转印区域)。转印辊6通过驱动电动机39(参照图23)旋转,并且通过压缩螺旋弹簧(未图示)压接在感光体1上。另外,通过未图示的电压施加单元,对转印辊6施加转印偏压。
另一方面,装载于记录纸盘11的记录纸P通过供纸辊13从最上面的记录纸起依次被拉出到输送路上。然后,通过时机传感器16探测记录纸P的前端位置,配合感光体1的旋转时机,向转印区域输送。在记录纸P穿过感光体1和转印辊6的夹持部时,对转印辊6施加转印偏压,将形成于感光体1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P。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P向定影装置7被输送。
定影装置7由将记录纸P的印字表面加热的加热辊(定影辊)71、与加热辊71相对地夹持记录纸P进行加压的加压辊72构成。在该定影装置7中,记录纸P被加热辊71及加压辊72加热加压,由此,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熔融定影于记录纸P。定影了调色剂图像之后的记录纸P通过排纸辊对8向排纸盘9排出。
在图像形成装置D中,在从供纸辊13到定影装置7的加热辊71及加压辊72的夹持部之间的输送路上,没有设置输送辊对。由此,可缩短输送路,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D中,使转印辊6的圆周速度比供纸辊13的圆周速度快。由此,防止在输送路上记录纸P松弛而变成环状,将输送路抑制成最小限度的容积,可实现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
当开始记录纸P的供纸时,图像形成装置D使升降板12向上方移动,从而使装载于升降板12上的记录纸P与供纸辊13抵接,同时,使记录纸分离部件14从离开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配合升降板12的向上方移动的摆动动作,使供纸辊13的驱动轴17(参照图2)旋转,但供纸辊13成为停止状态。然后,自升降板12的摆动开始后经过了规时机间时,供纸辊13就开始旋转,供纸辊13将装载于升降板12的最上面的记录纸P拉到输送路上。由此,供纸辊13和记录纸分离部件14夹持记录纸P向转印辊6输送。
其后,记录纸P发生同时夹持在供纸辊13和记录纸分离部件14之间、以及夹持在感光体1和转印辊6之间的状态。此时,记录纸P通过圆周速度快的感光体1和转印辊6的输送力,从供纸辊13和记录纸分离部件14之间被抽出。然后,感光体1及转印辊6夹持着记录纸P,将感光体1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P的同时,向定影装置7输送。
当记录纸P的前端到达定影装置7时,记录纸P的前端就被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的夹持部夹持。记录纸P发生同时夹持在供纸辊13和记录纸分离部件14之间、感光体1和转印辊6之间、以及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的状态。此时,记录纸分离部件14从接触位置向离开位置移动,并且供纸辊13进行空转。由此,可抑制感光体1、转印辊6、加热辊71及加压辊72各自的驱动负荷的上升,所以记录纸P能够被稳定地输送。因此,能够依照记录纸P的输送速度的变化,防止向记录纸P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紊乱。
下面,对使记录纸分离部件14从接触位置向离开位置移动的机构以及使供纸辊13空转的机构进行详述。在图2及图3表示供纸部10的局部立体图。装载记录纸P的输送方向前端部的升降板12通过轴121a及轴121b升降自如地支承其供纸辊13侧,在从图2的箭头A方向看时,所述轴121a及轴121b位于左右两侧。另外,如图3所示,升降板12总是被压缩螺旋弹簧124向供纸辊13的方向施力。
另外,在升降板12的左右侧部形成有突出部122a、122b。而且,在旋转自如地设置于壳体的凸轮齿轮24a、24b各自的内侧面,形成有凸轮突起241a、241b。凸轮齿轮24a、24b旋转,从而凸轮突起241a、241b与升降板12的突出部122a、122b抵接,将突出部122a、122b压低,由此,升降板12克服压缩螺旋弹簧124的施力而被压低。图4是表示表示此时的状态的垂直剖面图。然后,当凸轮齿轮24a、24b旋转,凸轮突起241a、241b和突出部122a、122b的卡合状态被消除时,升降板12因压缩螺旋弹簧124的施力而向上方移动,成为与供纸辊13压接的状态。图5是表示表示此时的状态的垂直剖面图。
如图6所示,与供纸辊13压接且将记录纸P一张一张地送向输送路的记录纸分离部件14具有与供纸辊13接触而将记录纸P夹入的摩擦垫141、和保持该摩擦垫141的支架142,记录纸分离部件14总是被压缩螺旋弹簧15向供纸辊13的方向施力。并且,形成于支架142的突起142a与大致L字状的杠杆18抵接,所述杠杆18以杠杆保持部18a为支点而摆动。另外,杠杆18的自由端侧位于杠杆抵接部123(图5的图示)的下方,该杠杆抵接部123位于升降板12的前端位置。
如图4所示,当升降板12克服压缩螺旋弹簧124的施力而被压低时,杠杆18的自由端侧就被升降板12的杠杆抵接部123压低,杠杆18以杠杆保持部18a为支点向下方向移动。通过杠杆18向下方移动,与杠杆18抵接着的支架142的突起142a被向下方压低,记录纸分离部件14向下方移动。由此,记录纸分离部件14成为离开供纸辊13的离开位置。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当升降板12因压缩螺旋弹簧124的施力向上方移动时,杠杆18就恢复到通常状态,记录纸分离部件14因压缩螺旋弹簧15而被压接在供纸辊13。这样,记录纸分离部件14与升降板12的升降连动地相对于供纸辊13向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移动。
接着,对凸轮齿轮24a、24b及供纸辊13的旋转驱动机构进行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供纸辊13被安装在驱动轴17,安装在驱动轴17两端的连结齿轮25a、25b与凸轮齿轮24a、24b啮合。图7是从图2的箭头B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在图7中,省略了保持齿轮列的主体基板。
如图7所示,棘轮缺齿齿轮22和缺齿齿轮23、凸轮齿轮24a被安装在同轴上。而且,棘轮缺齿齿轮22和缺齿齿轮23与传递来自电动机39的旋转驱动的驱动齿轮21啮合,凸轮齿轮24a与连结齿轮25a啮合。在棘轮缺齿齿轮22的侧面,面向旋转方向形成有设有台阶的台阶部222。台阶部222与杠杆30的卡止部32卡合,所述杠杆30通过螺线管40以轴31为中心进行摆动。
图8表示图7所示的齿轮列的主视图。以轴31为中心可摆动的杠杆30具有卡止部32和作用部33。作用部33与螺线管40的工作杆41连结。当向螺线管40通电时,工作杆41就克服压缩螺旋弹簧42的施力而向上方移动,杠杆30以轴31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由此,台阶部222和卡止部32的卡合被解除,棘轮缺齿齿轮22成为可旋转的状态。其后,当螺线管40变成非通电状态时,工作杆41因压缩螺旋弹簧42的施力而向下方移动,杠杆30以轴31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卡止部32与棘轮缺齿齿轮22的轴部滑动接触。接着,在棘轮缺齿齿轮22旋转了一圈时,卡止部32和台阶部222再次卡合,棘轮缺齿齿轮22的旋转停止。此外,在卡止部32和台阶部222卡合的状态时,棘轮缺齿齿轮22的缺齿部221位于与驱动齿轮21的啮合位置,旋转驱动力不从驱动齿轮21向棘轮缺齿齿轮22传递。
图9表示棘轮缺齿齿轮22、缺齿齿轮23、凸轮齿轮24a的装配立体图。凸轮齿轮24a通过第一连结轴242与缺齿齿轮23连结,与缺齿齿轮23一体地旋转。在缺齿齿轮23上形成有缺齿部231,在该部分,来自驱动齿轮21的旋转驱动力不被传递。棘轮缺齿齿轮22通过第二连结轴234与缺齿齿轮23连结,但能够相对于缺齿齿轮23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自由转动。即,形成于棘轮缺齿齿轮22的侧面的突起223卡入槽部233(图10的图示),槽部233在缺齿齿轮23的侧面沿周方向以规定长度形成,在槽部233(图10的图示)的端部壁和突起223之间安装有压缩螺旋弹簧26。在棘轮缺齿齿轮22上也形成有缺齿部221,在该部分,来自驱动齿轮21的旋转驱动力不被传递。
通过图10~图15,对这种构造的齿轮驱动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0~图15各自的(a)、(b)、(c)表示棘轮缺齿齿轮22、缺齿齿轮23、凸轮齿轮24b的同时期运动。另外,棘轮缺齿齿轮22、缺齿齿轮23、凸轮齿轮24a(24b)及突出部122a(122b)构成升降板摆动机构。
图10是齿轮驱动机构处于待机状态时的图。如同图(a)所示,棘轮缺齿齿轮22通过杠杆30的卡止部32和台阶部222卡合而停止旋转。另外,棘轮缺齿齿轮22位于缺齿部221与驱动齿轮21相对的位置,不传递来自驱动齿轮21的旋转驱动。如同图(b)所示,缺齿齿轮23也位于缺齿部231和驱动齿轮21相对的位置,也不从驱动齿轮21向缺齿齿轮23传递旋转驱动。在该状态时,压缩螺旋弹簧26在槽部233的端部壁和突起223之间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如同图(c)所示,凸轮齿轮24b位于凸轮突起241b与升降板12的突出部122b卡合的位置,升降板12处于被压低到下方的状态。在该状态时,如图4所示,记录纸分离部件14位于离开供纸辊13的位置。
接着,如图11(a)所示,当向螺线管40通电而杠杆30的卡止部32和台阶部222的卡合被解除时,棘轮缺齿齿轮22能够旋转。另一方面,如同图(b)所示,由于缺齿齿轮23还处于不能旋转的状态,因此,因压缩螺旋弹簧26,棘轮缺齿齿轮22逆时针旋转,棘轮缺齿齿轮22的齿部与驱动齿轮21啮合。此时,缺齿齿轮23及凸轮齿轮24b都处于图11(b)、(c)所示的待机状态。
如图12(a)所示,当来自驱动齿轮21的旋转驱动传递到棘轮缺齿齿轮22,棘轮缺齿齿轮22旋转,从而突起223与缺齿齿轮23的侧面突起232抵接时,如同图(b)所示,缺齿齿轮23也开始旋转。另外,通过缺齿齿轮23的旋转,凸轮齿轮24a也旋转。然后,与凸轮齿轮24a啮合的连结齿轮25a旋转,由此,安装有连结齿轮25a的驱动轴17和安装于连结轴17的另一端的连结齿轮25b旋转,如同图(c)所示,与连结齿轮25b啮合的凸轮齿轮24b旋转。此时,供纸辊13的驱动轴17也开始旋转。
由此,如图13(c)所示,由于凸轮齿轮24a、24b的凸轮突起241a、241b与升降板12的突出部122a、122b的卡合被解除,因此升降板12因压缩螺旋弹簧124的施力而向上方移动,装载于升降板12上的记录纸P与供纸辊13压接。另外,同时,被杠杆18压低着的记录纸分离部件14也因压缩螺旋弹簧15的施力而变成与供纸辊13压接的接触位置(参照图5)。然后,通过供纸辊13旋转,开始记录纸P的供纸。此外,螺线管40在杠杆30的卡止部32和台阶部222的卡合解除以后,恢复到非通电状态,如图13(a)所示,杠杆30的卡止部32返回到与棘轮缺齿齿轮22的轴滑动接触的位置。
如图14(a)所示,当棘轮缺齿齿轮22进一步旋转,棘轮缺齿齿轮22的缺齿部221到达与驱动齿轮21相对的位置时,来自驱动齿轮21的旋转驱动力就不会传递到棘轮缺齿齿轮22。此时,如同图(b)所示,因为缺齿齿轮23仍然与驱动齿轮21啮合而继续旋转,所以棘轮缺齿齿轮22会因压缩螺旋弹簧26的弹性力而再旋转一点,杠杆30的卡止部32和台阶部222卡合,棘轮缺齿齿轮22的旋转完全停止。另外,如同图(c)所示,凸轮齿轮24a、24b的凸轮突起241a、241b与升降板12的突出部122a、122b的倾斜面接触,升降板12逐渐被向下方压低。另外,同时,当升降板12被向下方压低时,如图4所示,记录纸分离部件14也被杠杆18向离开供纸辊13的方向(下方)压低。由此,通过供纸辊13的旋转的记录纸P的供纸停止。
接下来,如图15(b)所示,当缺齿齿轮23的缺齿部231位于与驱动齿轮21相对的位置时,来自驱动齿轮21的旋转驱动力不会传递到缺齿齿轮23。而且,如同图(c)所示,凸轮齿轮24a、24b的凸轮突起241a、241b与突出部122a、122b卡合,升降板12成为被压低了的状态,如图4所示,记录纸分离部件14因杠杆18而变成离开供纸辊13的离开位置。此时,压缩螺旋弹簧124的弹性力经由突出部122a、122b传递到凸轮突起241a、241b,凸轮齿轮24a、24b旋转若干,从而凸轮突起241a、241b和突出部122a、122b在规定位置卡合,返回到图10所示的待机状态。
如上所述,棘轮缺齿齿轮22、缺齿齿轮23、凸轮齿轮24a、24b每旋转一圈,记录纸P都会从记录纸盘11被拉出,向感光体1和转印辊6之间的夹持部输送。即,在输送来的记录纸P的前端由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之间的夹持部夹持时,升降板12变成压低了的状态,记录纸分离部件14变成离开供纸辊13的离开位置。因此,在记录纸P的前端到达了定影装置7时,即使记录纸P2的后端侧卡在供纸辊13,也能够避免供纸辊13成为转印辊6或定影装置7的旋转驱动的负荷。
下面,对使供纸辊13空转的机构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相对于经由连结齿轮25a、25b而与凸轮齿轮24a、24b连动的驱动轴17,供纸辊13能够在规定区间内空转。图16是表示可空转机构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固定具51固定于截面大致コ字状的驱动轴17,该固定具51为圆筒状,在内周面形成有与轴方向平行的多条突条51a,在外周面的轴方向端部形成有周方向长度d1的凸部51b。并且,供纸辊13旋转自如地外嵌在该固定具51上。供纸辊13具有圆筒状基部131和形成于基部131的外周的弹性层132。在基部131的轴方向端部,形成有周方向长度L的缺口部131a。
缺口部131a的周方向长度L比凸部51b的周方向长度d1长,供纸辊13以固定具51的凸部51b位于缺口部131a内的方式安装于固定具51。缺口部131a的周方向长度L和凸部51b的周方向长度d1之差成为供纸辊13或驱动轴17可空转的长度d2。即,直到凸部51b与缺口部131a的侧壁131b抵接为止,驱动轴17都空转,另一方面,直到缺口部131a的侧壁131c与凸部51b抵接为止,供纸辊13都空转。此外,在供纸辊13进行供纸动作时,供纸辊13向图16的箭头方向旋转。
此外,可空转机构50的、固定具51的凸部51b和供纸辊13的缺口部131a之间的卡合构造除图16例示的结构以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的卡合构造,即,在固定具51的外周面设置与轴方向平行的凸部,在供纸辊13的基部131的内周面设置与轴方向平行的凹部,且使凹部的周方向的长度比凸部的周方向的长度长。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升降板12及记录纸分离部件14的升降使用三个齿轮和凸轮机构并通过一个驱动源而进行,但升降板12和记录纸分离部件14的升降也可以通过各自的驱动源而进行。
下面,参照图17~图21对供纸辊13的供纸动作进行说明。图17~图21分别是对图像形成装置D的各部动作进行说明的示意剖面图。图17表示供纸动作开始时的状态,图18表示装载有最大装载张数的记录纸P时的状态,图19表示装载有一张记录纸P时的状态,图20表示记录纸P已到达转印辊6时的状态,图21表示记录纸P已到达定影装置7时的状态。
如图17所示,供纸动作刚开始之后,凸轮齿轮24a(24b)的凸轮突起241a(241b)在升降板12的突出部122a(122b)的台阶部219卡合,升降板12处于被压低到下方的状态,记录纸分离部件14从供纸辊13离开。其后,由于来自驱动齿轮21的旋转驱动向凸轮齿轮24a传递,所以凸轮齿轮24a向解除凸轮突起241a和突出部122a的卡合的方向旋转。另外,因为凸轮齿轮24a的旋转动力向安装于驱动轴17的一端的连结齿轮25a传递,所以驱动轴17开始与凸轮齿轮24a的旋转同步旋转。由此,供纸辊13旋转,开始记录纸P1的供纸。
如图18所示,在最大装载张数的记录纸P装载于升降板12的情况下,在刚解除了凸轮突起241a(241b)和突出部122a(122b)的卡合之后,升降板12上最上面的记录纸P与供纸辊13压接。即,在最大装载张数的记录纸P装载于升降板12的情况下,在凸轮齿轮24a(24b)的凸轮突起241a(241b)从供纸动作刚开始之后的位置(参照图17)起旋转了角度θ1时,升降板12上的记录纸P与供纸辊13压接。然后,通过供纸辊13旋转,与供纸辊13压接的最上面的记录纸P被抽出到输送路上。此外,由于压缩螺旋弹簧15,记录纸分离部件14向与供纸辊13的接触位置移动,所以仅一张记录纸P被选择性地输送到输送路上。
另一方面,如图19所示,在一张记录纸P装载于升降板12的情况下,在解除了凸轮突起241a(241b)和突出部122a(122b)的卡合,凸轮齿轮24a(24b)暂时旋转了以后,升降板12上的记录纸P与供纸辊13压接。即,在一张记录纸P装载于升降板12的情况下,在凸轮齿轮24a(24b)的凸轮突起241a(241b)从供纸动作刚开始之后的位置(参照图17)起旋转了角度θ3时,升降板12上的记录纸P与供纸辊13压接。然后,通过供纸辊13旋转,与供纸辊13压接的最上面的记录纸P被抽出到输送路上。
如上所述,当供纸辊13将升降板12上的最上面的记录纸P2拉出到输送路上时,通过记录纸检测传感器8检测记录纸P2的前端,在感光体1上形成静电潜影。感光体1将由显影装置4形成在静电潜影上的调色剂图像输送到与转印辊6的夹持区域,使调色剂图像转印在通过供纸辊13输送的记录纸P。此时,如图20所示,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P在由感光体1和转印辊6夹持的同时,还由供纸辊13和记录纸分离部件14夹持。
其后,通过供纸辊13和感光体1及转印辊6的旋转驱动,记录纸P被输送到定影装置7。当记录纸P的前端到达加热辊71及加压辊72的夹持部时,如图21所示,在记录纸P的前端被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夹持的同时,记录纸P的中途部被感光体1转印辊6夹持。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因为记录纸分离部件14离开供纸辊13,所以记录纸P的后端侧的供纸辊13和记录纸分离部件14的夹持被解除。
此时,因为凸轮齿轮24a(24b)的旋转停止,同时驱动轴17的旋转也停止,所以通过转印辊6及定影装置7旋转而将记录纸P2拉出,供纸辊13进行空转。因此,直到缺口部131a的侧壁131c与凸部51b抵接为止,供纸辊13都进行空转,准备接下来的记录纸P2的输送,供纸辊13及驱动轴17的关系变成如图17所示的初始状态。
如图2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D具备:用于控制装置内的各部分的动作的主控制部80、控制与记录纸P的输送相关的零件的动作的输送控制部81、显示图像形成装置D的状态并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的操作面板82。输送控制部81接收来自主控制部80的图像形成开始信号而开始进行记录纸P的供纸动作,并且,接收来自主控制部80的图像形成停止信号而结束记录纸P的供纸动作。
输送控制部81参照装载张数推定表83,推定记录纸盘11的升降板12上的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将由推定张数确定的供纸开始时机存储在供纸开始时间存储部84。另外,输送控制部81通过对驱动电动机39施加控制信号,使转印辊6、定影装置7及排纸辊对8等进行旋转驱动,从而输送记录纸P,并且,通过对螺线管40施加控制信号,从记录纸盘11供给记录纸P。进而,输送控制部81基于来自时机传感器16的输入信号,确认从记录纸盘11供纸的记录纸P的供纸时机,并且通过计时器85测量时间。
在图像形成装置D的控制方框图如图22那样构成时,下面,参照图23对输送控制部81的输送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当接收来自主控制部的图像形成开始信号时(STEP1),输送控制部81开始让驱动电动机39进行旋转动作,以使其为图像形成输送记录纸P(STEP2)。通过该驱动电动机39旋转,感光体1、带电辊2、转印辊6、加热辊71、加压辊72及排纸辊对8各自都开始进行旋转动作。
其后,输送控制部81对螺线管40通电使其动作,开始进行记录纸P的供纸动作(STEP3)。通过该螺线管40进行驱动,杠杆30的向棘轮缺齿齿轮22的卡止被解除,通过从驱动齿轮21传递旋转驱动力,棘轮缺齿齿轮22进行旋转。由此,如上所述,升降板12摆动并向上方移动,并且供纸辊13进行旋转驱动。因而,当装载于升降板12的记录纸P与供纸辊13压接时,供纸辊13就将最上面的记录纸P向输送路拉出。
当这样开始进行记录纸P的供纸动作时,输送控制部81确认来自时机传感器16的输入信号,检测记录纸P的前端是否已穿过(STEP4)。此时,如果输送控制部81通过来自时机传感器16的输入信号确认了记录纸P的前端(在STEP4中,Yes),就会通知主控制部80记录纸P的前端穿过(STEP5)。其后,输送控制部81基于计时器85的计时动作,测量从螺线管40的驱动开始到记录纸P前端穿过的时间T1(下称“供纸时间T1”)(STEP6)。
如上所述,因为直到向供纸辊13的压接所花费的时间因升降板12上的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而不同,所以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越少,供纸时间T1越长。因此,输送控制部81通过测定供纸时间T1,参照存储有相对于供纸时间T1的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的装载量推定表83,推定升降板12上的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STEP7)。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当供纸时间T1不足Tx1[m秒]时,输送控制部81就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为Px1[张]以上,当供纸时间T1为Tx1[m秒]以上且不足Tx2(Tx2>Tx1)[m秒]时,就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为Px2(Px2<Px1)[张]以上且不足Px1[张],在供纸时间T1为Tx2[m秒]以上且不足Tx3(Tx3>Tx2)[m秒]时,就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为Px3(Px3<Px2)[张]以上且不足Px2[张],在供纸时间T1为Tx3[m秒]以上时,就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不足Px3[张]。
推定了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后,输送控制部81就基于已推定的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设定下次的记录纸P的供纸开始时机(STEP8)。即,设定输送控制部81在下次的记录纸P的供纸中驱动螺线管40的时机。此时,输送控制部81通过设定从当前的供纸动作中螺线管40的驱动到下次的供纸动作中螺线管40的驱动开始的时间(供纸间隔时间)T2,设定下次的供纸开始时机(供纸开始时间),并存储在供纸开始时间存储部84。
如果供纸时间T1(从螺线管40驱动开始到时机传感器16探测的记录纸P1前端穿过的时间)短,输送控制部81就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多,将供纸间隔时间T2设定为较长的值。另一方面,如果供纸时间T1长,输送控制部81就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少,将供纸间隔时间T2设定为较短的值。即,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输送控制部81在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为Px1[张]以上时,将供纸间隔时间T2设定为Ty1[m秒],在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为Px2[张]以上且不足Px1[张]时,将供纸间隔时间T2设定为Ty2(Ty2<Ty1)[m秒],在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为Px3[张]以上且不足Px2[张]时,将供纸间隔时间T2设定为Ty3(Ty3<Ty2)[m秒],在推定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不足Px3[张]时,将供纸间隔时间T2设定为Ty4(0<Ty4<Ty3)[m秒]。
此外,供纸间隔时间T2也可以不基于记录纸P的推定装载张数,而是基于供纸时间T1而设定。即,输送控制部81将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成为最大张数时的供纸时间作为基准时间Tx0进行存储,在测量出记录纸P的供纸动作的供纸时间T1时,计算出与基准时间Tx0的差值ΔT1(=T1-Tx0)。另外,输送控制部81将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成为最大张数时的供纸间隔时间作为基准时间Ty0进行存储,将上述差值ΔT1加上基准时间Ty0所得的时间Ty0+ΔT1设定为供纸间隔时间T2。
然后,输送控制部81将在STEP7中推定的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通知给主控制部80(STEP9)。从输送控制部81接收到记录纸P的推定装载张数后,主控制部80就在操作面板82上显示记录纸P的推定装载张数。此时,主控制部80基于由用户通过操作面板82输入的记录纸P的纸张类型、克重,确认记录纸P的厚度,计算出记录纸P的大致的推定装载张数。然后,操作面板82将主控制部80计算出的推定装载张数通过数值或图形指标等显示。由此,用户通过确认操作面板82的显示,能够识别记录纸P的大致装载张数(剩余张数)。
其后,输送控制部81确认是否已从主控制部80接收到了图像形成结束信号(STEP10)。此时,在未从主控制部80接收到图像形成结束信号与供纸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在STEP10中,No),输送控制部81将存储于存储部84的供纸开始时机和由计时器85测量的时间进行比较,确认是否已到达了供纸开始时机(STEP11)。然后,在已到达了供纸开始时机时(在STEP11中,Yes),移至STEP3,驱动螺线管40,开始进行下一记录纸P的供纸动作。另一方面,在从主控制部80已接收到图像形成结束信号与供纸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在STEP10中,Yes),输送控制部81使驱动电动机39停止,结束图像形成动作(STEP12)。
如上所述,在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多时,供纸时间T1a短,所以输送控制部81将供纸间隔时间T2a设定为较长,另一方面,在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少时,供纸时间T1b长,所以将供纸间隔时间T2b设定为较短。即,不管记录纸P的装载张数多少,输送控制部81将下次的供纸开始时机设定成都使记录纸P前端以同一时机穿过时机传感器16的测定位置。
由此,不管装载于升降板12的记录纸P的张数多少,图像形成装置D都能够使供纸辊13向输送路拉出记录纸P的时机成为同一时机。即,因为能够使供纸辊13进行的记录纸P的输送时间长度成为恒定,所以能够使记录纸的输送速度稳定化。而且,能够将开始供纸动作之后到记录纸P到达转印辊6的夹持部的时间设为恒定时间,使转印辊6的图像转印时机大致恒定。因此,由于能够使在感光体1的转印图像的形成位置大致恒定,所以能够高精度地维持感光体1及转印辊6进行的在转印部的印字精度。
进而,作为本申请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既可以是具有复印功能、扫描功能、打印功能、传真功能的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也可以是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另外,各部分的结构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精神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一边将从供纸辊送出的记录纸由像承载体和转印辊夹持输送,一边从像承载体向记录纸转印调色剂像,然后由定影装置使已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装载记录纸的升降板、
使所述升降板升降自如地摆动的升降板摆动机构、
使所述供纸辊与所述升降板摆动机构同步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
检测从所述供纸辊送出的记录纸的前端的记录纸检测部、
驱动所述升降板摆动机构而使所述升降板摆动并且使所述供纸辊旋转而供给记录纸的输送控制部,
在执行记录纸的供纸动作时,所述输送控制部测定从开始供纸动作到所述记录纸检测部检测到记录纸前端为止的供纸时间,基于测定出的该供纸时间,设定开始进行下一记录纸的供纸动作的供纸开始时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控制部将从所述升降板摆动机构的驱动开始到所述记录纸检测部检测到记录纸前端为止的时间作为所述供纸时间进行测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供纸时间变长,所述输送控制部将直至设定的供纸开始时机为止的时间设定得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储有表示直至下次供纸开始时机为止的供纸间隔时间与所述供纸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数据表,
所述输送控制部测定了所述供纸时间,就参照该数据表计算出所述供纸间隔时间,设定所述供纸开始时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控制部基于测定出的所述供纸时间,推定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存储有表示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与所述供纸时间之间的关系的数据表,
所述输送控制部测定了所述供纸时间,就参照该数据表推定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显示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的显示部,
将在所述输送控制部推定出的所述记录纸的装载张数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能够与所述升降板的升降动作同步地相对于所述供纸辊向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移动的记录纸分离部件。
CN201510119214.5A 2014-03-20 2015-03-18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49322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8590A JP5979389B2 (ja) 2014-03-20 2014-03-20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58590 2014-03-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2219A true CN104932219A (zh) 2015-09-23
CN104932219B CN104932219B (zh) 2017-12-29

Family

ID=54119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9214.5A Active CN104932219B (zh) 2014-03-20 2015-03-1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63165B2 (zh)
JP (1) JP5979389B2 (zh)
CN (1) CN104932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1722B2 (ja) * 2016-06-08 2019-06-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19436B2 (ja) * 2017-09-06 2021-08-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61A (zh) * 1996-02-27 1997-10-22 株式会社理光 带有可移动式纸张托盘及分离部件的紧凑型给纸设备
US20020060394A1 (en) * 2000-08-29 2002-05-23 Akira Nakashima Feede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269119A (ja) * 2003-03-06 2004-09-30 Seiko Epson Corp 被記録媒体の残量連動給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2011051767A (ja) * 2009-09-03 2011-03-17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残量検知方法
US20120146281A1 (en) * 2010-12-10 2012-06-14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feed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feed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0349A (ko) * 1999-01-07 2000-08-05 윤종용 인쇄기의 용지공급 제어장치 및 그 용지공급방법
JP2001026327A (ja) * 1999-07-16 2001-01-30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4408175B2 (ja) * 2000-08-29 2010-02-0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用紙分離装置
JP3885869B2 (ja) 2001-06-20 2007-02-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処理装置
JP2003206039A (ja) 2002-01-15 2003-07-22 Ricoh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76874A (ja) * 2002-03-22 2003-10-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37165B1 (ko) * 2002-07-26 2004-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3992039B2 (ja) * 2004-12-27 2007-10-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11205B2 (en) * 2005-03-04 2008-08-12 Xerox Corporation In-stack sheet thickness measuring system
US7694950B2 (en) * 2005-03-30 2010-04-1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such sheet feed device
JP2010064805A (ja) * 2008-09-08 2010-03-25 Kyocera Mita Corp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167300B1 (en) * 2010-10-29 2012-05-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media sheets in a media tray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5743494B2 (ja) * 2010-11-04 2015-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561A (zh) * 1996-02-27 1997-10-22 株式会社理光 带有可移动式纸张托盘及分离部件的紧凑型给纸设备
US20020060394A1 (en) * 2000-08-29 2002-05-23 Akira Nakashima Feeder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269119A (ja) * 2003-03-06 2004-09-30 Seiko Epson Corp 被記録媒体の残量連動給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JP2011051767A (ja) * 2009-09-03 2011-03-17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用紙残量検知方法
US20120146281A1 (en) * 2010-12-10 2012-06-14 Ricoh Company, Ltd. Sheet feed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feed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68611A1 (en) 2015-09-24
CN104932219B (zh) 2017-12-29
JP5979389B2 (ja) 2016-08-24
US9563165B2 (en) 2017-02-07
JP2015182834A (ja) 2015-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61233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9406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ositioning device using method of sheet positioning
KR101522073B1 (ko) 벨트의 사행을 억제할 수 있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3101779B (zh)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382097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173798A (zh) 给送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1381037A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方法、原稿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86022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EP3403956A1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aper feeding method
CN104253918B (zh) 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光学单元
CN10493221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739364B2 (en) Protected caster assembly
CN102854766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6335451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266357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530601B (zh) 记录材料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01768A (zh) 记录介质放置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273646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9501021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binding processing function
JP2015229262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07501A1 (en) Bookbinding apparatus and bookbinding system
US7673876B1 (en) Velocity matching calibration method for multiple independently driven sheet transport devices
US11533408B2 (en) Sheet conveyanc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634818B2 (en) Feeder, image-forming device, and remaining amount detecting method
US20160297630A1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