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2601A - 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22601A
CN104922601A CN201510387957.0A CN201510387957A CN104922601A CN 104922601 A CN104922601 A CN 104922601A CN 201510387957 A CN201510387957 A CN 201510387957A CN 104922601 A CN104922601 A CN 104922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blood
liver
chine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879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玉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engbo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engbo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engbo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engbo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879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22601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22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26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龙胆草10~20份,白芍10~20份,覆盆子10~20份,黄芪10~20份,珍珠母10~20份,黄芩10~20份,贯众炭10~20份,柴胡10~20份,栀子10~20份,延胡索10~20份,益母草10~20份,血余炭10~20份,当归10~20份,五灵脂10~20份,地骨皮10~20份,生地10~20份,郁金10~20份,女贞子10~20份,白术10~20份,仙鹤草10~20份,炒地榆10~20份,鸡血藤10~20份,黄柏10~20份。本病因情志不调,肝郁化火。火旺动血,脾失健,脾不统血所致。本发明清肝降火,以治其因;疏肝健脾,养血和营,固经止崩而治其标。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郁血热型功能子宫出血,每因情志所伤,肝郁化火,火旺血乱,脾统血功能受扰所致。临床表现多见烦躁易怒,头晕而眩,胁胀不适,经期提前,月经次数增多,经量多色鲜红或有血块,颊赤口干,舌红脉弦数等肝火旺盛证候。肝郁气滞血瘀症见面红、口干喜冷饮、出血量多色深红、脉数。有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善太息,血量多或淋漓不止、舌苔黄。
西医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uterinebleeding,DUB)简称功血,是指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系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而全身包括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DUB是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10%,文献报道约有50%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于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DUB可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两大类,其中无排卵型功血约占85%。多发于青春期和绝经期妇女,但也可发生于生育期妇女。绝经期功血多是无排卵型功血,约占80%一90%,多发生在44一55岁之间,常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贫血,是影响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量出血。据WHO统计,功血在育龄妇女的发病率为22%以月经失调和子宫异常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不仅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精神负担,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还增加了社会卫生负担。
血热,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实热常见的有阳盛血热和肝郁血热。阳盛血热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燥助阳之品,热扰冲任,迫血下行,以致月经提前而至。《万氏女科》说:“如曾误服辛热暖宫之药者,其冲任伏火也。”指明阳盛血热而致月经先期的病理。肝郁血热郁怒伤肝,木火妄动,下扰血海,迫血下行,致使月经先期来潮。《万氏女科·不及期而经先行》说:“如性急躁,多怒多妒者,责其气血俱热,且有郁也。”虚热素体阴虚,或因久病明亏,或因失血伤阴,水亏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经血因而下行,故使月经提前而至。《傅青主女科》说:“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正是对阴虚血热致月经先期而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疾病分类:妇产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机体内外任何因素影响了丘脑下~垂体~卵巢轴任何部位的调节功能,均可导致月经失调。多数学者认为,“瘀血阻滞胞宫、冲任”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基本病机,活血化瘀是基本治疗原则。然而,单用活血化瘀药堆砌的方药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结合临床实践,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与肝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在治疗时采用从肝论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在应用活血化瘀药同时分别加疏肝、温肝、养肝、清肝等调肝药物,临床取得很好的疗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是患者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导致一些列机体功能发生的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的子宫出血,临床上简称“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者的月经周期不规律,患者在月经期间的经血量出现过多现象,以及患者经期不同程度发生延长现象,甚至有患者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现象等。患者一旦发病,将会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践意义。
已有研究报道临床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以上观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总体疗效组间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西医治疗组,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FSH、LH、E2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治疗组。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与传统西医疗效相比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功血可分为排卵性和无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1%。
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可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时先有数周或数月停经,然后发生阴道不规则流血,血量往往较多,持续2~4周或更长时间,不易自止;有时则一开始即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也可表现为类似正常月经的周期性出血。出血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常伴贫血。妇科检查子宫大小在正常范围,出血时子宫较软。
中医认为,脏腑中脾统血、肝藏血,脾气虚弱则不能统血,肝气虚则不能藏血,两者都可导致出血。同时气与血的关系密切。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日久化火,血热则迫血妄行而出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一生都与肝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故妇科疾病几乎都与肝有关。“女子以血为主,以肝为养”。肝体阴而用阳,肝为女子的先天。妇女以血为本,临经之期阴血下注,肝血偏虚,厥阴督脉失去濡养,并令全身阴阳、气血升降调节失常所致。治疗用养血柔肝之法。
西医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内分泌治疗极有效,但对不同年龄的对象应采取不同方法。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应周密计划,制定合理方案,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作严密观察,以免性激素应用不当而引起出血。中医认为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造成的。一方面在于人体的正气是否充实,另一方面还在于邪气的强弱。而人体的正气是否充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先天禀赋,气候变化,饮食劳倦,情志变化等等。因此,中医治疗疾病必须因人,因时,因地治疗。这也符合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中医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多变,证型错综复杂。目前尚存在着中医辨证分型不规范,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一般采用内分泌治疗极有效,但对不同年龄的对象应采取不同方法。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应周密计划,制定合理方案,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作严密观察,以免性激素应用不当而引起出血。中医认为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造成的。中医治疗疾病必须因人、因时、因地治疗。中医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多变,证型错综复杂。目前尚存在着中医辨证分型不规范,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
为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龙胆草10~20份,白芍10~20份,覆盆子10~20份,黄芪10~20份,珍珠母10~20份,黄芩10~20份,贯众炭10~20份,柴胡10~20份,栀子10~20份,延胡索10~20份,益母草10~20份,血余炭10~20份,当归10~20份,五灵脂10~20份,地骨皮10~20份,生地10~20份,郁金10~20份,女贞子10~20份,白术10~20份,仙鹤草10~20份,炒地榆10~20份,鸡血藤10~20份,黄柏10~20份。
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中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可以为:龙胆草10~15份,白芍10~15份,覆盆子10~15份,黄芪10~15份,珍珠母10~15份,黄芩10~15份,贯众炭10~15份,柴胡10~15份,栀子10~15份,延胡索10~15份,益母草10~15份,血余炭10~20份,当归10~20份,五灵脂10~20份,地骨皮10~20份,生地10~20份,郁金10~20份,女贞子10~20份,白术10~20份,仙鹤草10~20份,炒地榆10~20份,鸡血藤10~20份,黄柏10~20份。
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其所述中药制剂中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还可以为:龙胆草10~20份,白芍10~20份,覆盆子10~20份,黄芪10~20份,珍珠母10~20份,黄芩10~20份,贯众炭10~20份,柴胡10~20份,栀子10~20份,延胡索10~20份,益母草10~20份,血余炭10~15份,当归10~15份,五灵脂10~15份,地骨皮10~15份,生地10~15份,郁金10~15份,女贞子10~15份,白术10~15份,仙鹤草10~15份,炒地榆10~15份,鸡血藤10~15份,黄柏10~15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所述制剂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包括:
a、取所有原料放入水中浸泡,热提取2次,为组分1;
b、将上述提取的药渣加乙醇提取2次,为组分2;
c、将组分1与组分2合并浓缩;干燥成粉末罐装胶囊。
所述步骤a中,可以取所有原料药泡入水中,加入占其质量5-10倍量的水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静置备用,得组分1。
所述步骤b中,可以将上述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静置备用,将浸膏加入其4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二次,萃取液回收完乙酸乙酯,成浸膏,得到组分2。
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上述两种提取浸膏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浸膏,回收乙醇,将上述两种提取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60的浸膏,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成浸膏,干燥成粉末罐装胶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所述制剂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所述原料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
b.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
c.再取上述乙醇提取后的药渣,加水加热回流提取1次;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得药粉;混合过筛得到的细粉加淀粉压片。
所述步骤a中,可以将所述原料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20目细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所述步骤b中,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所述步骤c中,可以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1~2小时回流提取1次;将上述3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所述步骤d中,将上述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08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80℃,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乙醇提炼药粉混合,加淀粉调和后压片。
本发明秉承中医标本兼治之原则,深入病灶治疗,本病因情志不调,肝郁化火。火旺动血,脾失健,脾不统血所致。本发明清肝降火,以治其因;疏肝健脾,养血和营,以治其本;坚固冲任,固经止崩而治其标。本发明一方面大量补充雌激素,止血敛血,使血停或血量减少,治其标;另一方面,着手脾肾,健脾益气生血,滋补肝肾,补肾调和冲任,使经血有固,周期有序而崩漏痊愈,治其本;标本兼治,从此告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具体实施方式
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一生都与肝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故妇科疾病几乎都与肝有关。“女子以血为主,以肝为养”。肝体阴而用阳,肝为女子的先天。妇女以血为本,临经之期阴血下注,肝血偏虚,厥阴督脉失去濡养,并令全身阴阳、气血升降调节失常所致。治疗用养血柔肝之法。
邪热入于血分,较诸热闭营分更为重。血热扰心,故躁扰发狂;血分热极,迫血妄行,故见出血诸症;由于热炽甚极故昏谵而斑疹紫黑。血中热炽,故舌质深绛或紫。实热伤阴耗血,故脉见细数。热入营分和血热妄行二者在麻疹和舌象上的主要区别为;前者热灼于营,斑疹隐隐,舌质红绛,为病尚浅;后者热灼于血,斑疹透紫色或紫黑,舌深绛或紫。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补肾调经可以有效的改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所谓补肾调经是指用具有补益肾之精气,或滋肾阴、温肾阳等作用的方药,治疗肾虚所致女性月经不调病证的治法。本文所用的中医治疗方法符合传统中医理论。
中医认为,脏腑中脾统血、肝藏血,脾气虚弱则不能统血,肝气虚则不能藏血,两者都可导致出血。同时气与血的关系密切。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日久化火,血热则迫血妄行而出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认为疾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造成的。一方面在于人体的正气是否充实,另一方面还在于邪气的强弱。而人体的正气是否充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先天禀赋,气候变化,饮食劳倦,情志变化等等。因此,中医治疗疾病必须因人,因时,因地治疗。这也符合中医的“天人相应”学说。
功血属于中医崩漏、经量过多、月经失调、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等范畴。病机为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多责之于气虚、气滞、血虚、血癖。失血较多则多气血两虚之证。祖国医学治疗崩漏是以无周期的阴道出血为辩证要点,辩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的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依据病情的缓急,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止血的塞流,求因治本的澄源和调理以后的复旧之法辩证论治。
中医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多变,证型错综复杂。目前尚存在着中医辨证分型不规范,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然而报道的病案居多,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少;以临床研究居多,实验研究较少。主观性很强,缺乏科学性;多侧重于临床疗效的观察,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者少等不足。
通过对功血现代文献的研究,拟找出其中医证候及规律,分析功血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功血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思路,使中医辨证论治具有可操作性,灵活性,准确性及先进性的特点,从而对临床诊治具指导意义。
方中以生地清热凉血祛瘀;栀仁清泄三焦之热,清热止血;柴胡散热疏肝解郁;当归养血和血;白芍敛阴和营;白术健脾统血;益母草行血祛瘀,地榆清热止血,二者相互调制,行血不溢血,止血不留瘀;女贞子兼调冲任,益肾固经止崩,以治血乱。全方共收清肝降火、疏肝泄热、健脾统血、养血止血、固经止崩之效。
益母草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益母草含益母草碱、延胡索酸等物质,有活血调经、降血压、利尿消肿等作用。
覆盆子性温;甘、酸;归肾、膀胱经。主治: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本草经疏》:″覆盆子,其主益气者,言益精气也。肾藏精、肾纳气,精气充足,则身自轻,发不白也。苏恭主补虚续绝,强阴建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甄权主男子肾精虚竭,阴痿,女子食之有子。大明主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皆取其益肾添精,甘酸收敛之义耳。″《药性论》载其:″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主阴痿。″
白芍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益女子血。《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努肉。赤色者多补气,白者治血。
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营虚而表不解者,佐以柴、葛、麻、桂等剂,大能散表卫热,而表不敛者,佐以大黄之类,又能固表。惟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性滑善行,大便不固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阴中阳虚者,当归能养血,乃不可少。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对柴胡的植物形态多有记述。《本草正》:″柴胡,用此者用其凉散,平肝之热。其性凉,故解寒热往来,肌表潮热,肝胆火炎,胸胁痛结,兼治疮疡,血室受热;其性散,故主伤寒邪热未解,温病热盛,少阳头痛,肝经郁证。
五灵脂为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可用于瘀血内阻、血不归经之出血,如妇女崩漏经多,色紫多块,少腹刺痛。既可单味炒研末,温酒送服,又可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五灵脂苦泄温通,“通利气脉”,“通则不痛。”故《本草经疏》谓之“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ex Z.Y.Su et C.Y.Wu),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中国传统药材。主要产于浙江和江苏。其块茎(夏天无)含紫堇碱、原阿片碱等多种生物碱,经制成粉剂或醋制流浸膏等,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
血余炭为中药材,原名乱发,是止血药中的收敛止血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血余炭是人发煅烧之后的炭化物。本品性苦、平,入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血余炭有一定的止血作用.血余炭水煎液或醇提取液对大鼠或小鼠腹腔给药,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血余炭粗晶液对大鼠腹腔给药,可加速大鼠的血凝作用;并可诱发大鼠血小板聚集;缩短狗和兔的凝血时间。有报告指出,血余炭粗晶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较显著增强作用,尚能明显地降低大鼠血浆cAMP的含量。.提示血余炭粗晶具有促内源性系统凝血功能,其止血原理与血浆中cAMP含量有关.亦有报告指出,血余炭粗晶液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增强作用,对血小板黏附率有增加趋势,能显著缩短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能明显降低血小板内环核苷酸含量,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尚有报告指出,由于炮制条件不同,血余之药理活性和作用性质亦有变化。血余炭(350℃炮制品)口服止血作用最强,而煎剂(300℃以下炮制品)注射则表现为中枢兴奋作用。
白术味苦、甘,温。归脾、胃经。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对瘤细胞有细胞毒作用,能降低瘤细胞的增殖率,减低瘤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能力。白术挥发油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型、食管癌(Ecal09)、肉瘤180等有抑制作用。白术内酯B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民。也有显著抑制作用。《药性论》载其:君,味甘,辛,无毒。能主大风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涎,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黑。治水肿胀满,吐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仙鹤草:西洋龙芽草又名仙鹤草,高约五尺,每年六到九月间开黄色的花,生长于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的树林和草原中;含有丰富的单宁酸,具有良好的收敛效果。《履巉岩本草》:“味辛涩,温,无毒。”《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涩。”《生草药性备要》:“味甜,性平。”功用主治:收敛止血,止痢,杀虫。广泛用于各种出血之证,例如: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咯血、衄血,赤白痢疾,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等证。《滇南本草》:“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赤白带下,面寒腹痛,日久赤白血痢。“《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伤,止血,散疮毒。“《百草镜》:”下气活血,理百病,散痞满;跌打吐血,血崩,痢,肠风下血。“
炒地榆:地榆苦酸;寒;无毒【归经】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本草求真》: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女贞子,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阴养血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女贞子内含熊果酸、甘露醇、葡萄糖、脂肪油等,有强心、利尿和保肝作用,能使因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数量升高,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女贞子中含有齐墩果酸女贞子酸、女贞苷、熊果酸、硬脂酸、油酸、甘露醇、白桦脂醇、磷脂以及糖类如女贞子多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等,还含有15种氨基酸,11种微量元素及挥发油等。研究认为女贞子有降血糖及降血脂并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还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女贞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鸡血藤性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活血舒筋;养血调经,《本草纲目拾遗》载其能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外用是活血化淤的妇科良药。
龙胆草中药名。为龙胆科植物。具有清热、泻肝、定惊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清热燥湿;泻肝定惊。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医学启源》:以柴胡为主,草龙胆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药也。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但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助火邪,亦久服黄连反从火化之义。
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考证。功用主治平肝,潜阳,定惊,止血。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膜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吉林中草药》: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的一种植物,属于半野生半家种品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是一种草药,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贯众炭:贯众性味和功用苦、涩,微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用于风热感冒,乙型脑炎,痄腮,血痢,肠风便血,血崩,带下,产后血气胀痛,驱蛔虫和蛲虫,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性苦味凉。《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目前,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1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生地又名生地黄,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活血;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名医别录》: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宛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捣饮之。《药性论》:君。能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又云生地黄,味甘,平,无毒。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不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之用。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药性论》: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
黄柏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檗分布于中国东北和华北各省等地区,喜生长于山区、杂林之中,适应性强,适合阳光充足的地方栽培,也能抗严寒。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等作用。
地骨皮性寒,味甘。功能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本经》:″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别录》:″主风湿,下胸胁气,客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吸,坚筋,强阴,利大小肠,耐寒暑。″《药性论》:″细锉,面拌熟煮吞之,主治肾家风。″《食疗本草》:″去骨热消渴。″
本发明蜜炼丸剂的制作过程为:取龙胆草1500g,白芍1500g,覆盆子1500g,黄芪1500g,珍珠母1500g,黄芩1500g,贯众炭1500g,柴胡1500g,栀子1500g,延胡索1500g,益母草1500g,血余炭1500g,当归1500g,五灵脂1500g,地骨皮1500g,生地1500g,郁金1500g,女贞子1500g,白术1500g,仙鹤草1500g,炒地榆1500g,鸡血藤1500g,黄柏1500g,取所有原料药泡入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分别加原料药总重量的8倍量、6倍量的水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1小时;合并2次提取液,提取液通过管式离心,得离心液,离心液过D 101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先用水洗除杂,然后用7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成浸膏,为组分成1;将上述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乙醇,分别加药渣总重量的10倍量、8倍量的乙醇温浸2次,温浸时间为2小时、1.5小时,温度为85℃,合并2次温浸液;温浸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60℃时1.25浸膏,将浸膏加入其4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二次,萃取液回收完乙酸乙酯,成浸膏,得到组分2;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滤液,回收乙醇,将上述两种提取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60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成浸膏,然后干燥成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本发明片剂的制作过程为:取龙胆草1200g,白芍1100g,覆盆子1100g,黄芪1100g,珍珠母1200g,黄芩1100g,贯众炭1100g,柴胡1100g,栀子1200g,延胡索1200g,益母草1100g,血余炭1100g,当归1200g,五灵脂1100g,地骨皮1100g,生地1200g,郁金1200g,女贞子1100g,白术1200g,仙鹤草1200g,炒地榆1100g,鸡血藤1100g,黄柏1100g,取所述原料药浸泡于70%-80%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时间1.5小时、1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干,于60℃下真空干燥,取出,粉碎,过100目筛,细粉备用;加淀粉压片。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作过程为:取龙胆草1300g,白芍1100g,覆盆子1100g,黄芪1100g,珍珠母1200g,黄芩1100g,贯众炭1100g,柴胡1100g,栀子1200g,延胡索1200g,益母草1100g,血余炭1100g,当归1200g,五灵脂1300g,地骨皮1100g,生地1200g,郁金1200g,女贞子1300g,白术1200g,仙鹤草1200g,炒地榆1100g,鸡血藤1100g,黄柏1300g,加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组份原料药材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药液浓度为0.6g生药/mL,抽滤后,滤液的相对密度约为20℃时1.08;减压至0.03-0.08MPa,温度保持在60-8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温度至60℃-70℃的浸膏,放入烘箱干燥得到组份药粉,装入胶囊制为胶囊剂。每粒胶囊装0.3g。可以每12粒为一版。
本发明口服液剂的制作过程为:取龙胆草1400g,白芍1100g,覆盆子1100g,黄芪1100g,珍珠母1200g,黄芩1100g,贯众炭1500g,柴胡1100g,栀子1200g,延胡索1200g,益母草1100g,血余炭1200g,当归1200g,五灵脂1100g,地骨皮1100g,生地1200g,郁金1200g,女贞子1300g,白术1200g,仙鹤草1200g,炒地榆1100g,鸡血藤1400g,黄柏1400g,,取所有原料药泡入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分别加原料药总重量的8倍量、6倍量的水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1小时;合并2次提取液,提取液通过管式离心,得离心液,离心液过D 101大孔树脂进行吸附,先用水洗除杂,然后用7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成浸膏,为组分成1;将上述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乙醇,分别加药渣总重量的10倍量、8倍量的乙醇温浸2次,温浸时间为2小时、1.5小时,温度为85℃,合并2次温浸液;温浸液减压浓缩至密度为60℃时1.25浸膏,将浸膏加入其4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二次,萃取液回收完乙酸乙酯,成浸膏,得到组分2;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滤液,回收乙醇,将上述两种提取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60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0.2g生药量,加糊精调和后杀菌装瓶。
本发明粉剂制备步骤为:取龙胆草1200g,白芍1100g,覆盆子1100g,黄芪1100g,珍珠母1200g,黄芩1100g,贯众炭1100g,柴胡1100g,栀子1200g,延胡索1200g,益母草1100g,血余炭1100g,当归1200g,五灵脂1100g,地骨皮1100g,生地1200g,郁金1200g,女贞子1100g,白术1200g,仙鹤草1200g,炒地榆1100g,鸡血藤1100g,黄柏1100g,药材加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加热煮沸30~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加水第二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滤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热煮沸30~40分钟,过滤;将三次滤液合在一起,加热浓缩至糊状药液,放入烘箱80度烘干至粉末状。
毒理学试验:
试验例1:本发明急性毒性试验
一、试验材料:
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1-24g,雌雄各半,山东大学生物试验室育种。药物:本发明内服胶囊剂。
二、方法:
1、LD50计算:采用改良寇氏法,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将栓剂溶解,配成最大浓度,按小鼠最大允许容量给药,所给剂量按生药量依次为18,14.4,11.5,9.2,7.4(g.kg-1),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治疗动物死亡情况。
2、最大耐受剂量测定(MTD值):取小鼠20只,雌雄各10只。将栓剂加蒸馏水溶解,配成最高浓度,按动物的最大耐受量,以注射灌喂器能抽动为准。在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一日内分两次给药(间隔半小时),每次0.5ml(每ml含生药0.36g),总药量为18g生药/kg.d,相当临床成人50Kg体重用量的300倍。给药后连续治疗7天。
三、试验结果:
在LD50计算中当用最大允许浓度和最大允许容量给予小鼠时(18g/Kg.d),未见小鼠死亡,即未测出LD50,只可求最大耐受剂量,在7天治疗期中,动物其食欲、活动、毛色、精神状态等皆正常,发育正常,未见有死亡。即选用相当于临床剂量的300倍药量,并无不良反应发生,表明急性毒性极小,MTD>18g/Kg.d。
试验例2:本发明急性皮肤刺激试验报告
1、实验目的:检测本发明栓剂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刺激/腐蚀作用和强度
2、材料和方法:
2.1.受试物:名称:本发明丸剂(实施例3方法制得)
2.2.实验动物:壹级大耳白种家兔,10只,雌性,体重2.1-2.3kg;由青岛大学医学院生物系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3.试验方法:
选用皮肤完好的健康家兔10只,于试验前24小时将其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去毛面积左、右各约4cm×4cm。试验时取受试物0.2ml涂于2.5cm×2.5cm的二层纱布上,敷贴于一侧去毛皮肤表面,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空白对照。封闭4小时后,去除覆盖物,并用温水清洗去残留受试物,于去除受试物后的1、24和48小时治疗涂抹部位皮肤反应,并评分。
3、实验结果:实验动物皮肤未出现任何红斑,红肿,发炎现象。
4、小结:根据《消毒技术规范》(1999)中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判定,本发明软膏剂对动物皮肤刺激强度属无刺激性。
实施例3:阴道粘膜刺激试验结果
1.试验方法:
实验动物检疫3天后,选用18只上述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赋形剂对照、本发明丸剂组(按应用液5倍浓度)。分别用适当大小的灭菌棉条浸以灭菌生理盐水和受试物置于赋形剂对照组和受试物组动物阴道内,与阴道粘膜接触6小时,24小时后处死动物。取出局部阴道组织,治疗病变情况。
2、试验结果:阴道粘膜刺激试验结果
实施例4:皮肤过敏试验结果
用本发明片剂,进行诱导和激发接触试验,在24小时和48小时后治疗试验小鼠,均不见皮肤有红斑及水肿等现象,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结果表明,该片剂对皮肤反应强度近于零,即无皮肤变态反应。
实施例5:长期毒性实验资料
1、实验方法
将豚鼠随机份成4组,每组15只。在豚鼠背部脊柱两侧将脱毛剂均匀涂上,使其脱毛范围约40平方厘米。洗净脱毛剂,治疗24小时后每组豚鼠分别涂本发明栓剂溶液0.2、0.4和0.8ml,分别含生药92、184和368mg,另一组涂溶媒0.8ml每日二次,连续30天,治疗豚鼠的一般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及病理学检查。
2、结果
上述三组用药豚鼠躯干去毛区,未见局部皮肤有水肿、充血、红斑、出血点及溃疡。用药组与对照组动物毛发色泽、摄食、四肢活动等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液生化检查,用药组与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围。病理组织学检查,实验各组心、肝、肾及局部皮肤均未见明显病变。提示,本发明中药片剂长期用药对局部皮肤及全身重要脏器均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片剂实验安全。该药对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1∶150,淋球菌为1∶150,白色念珠菌为1∶300,对1∶20稀释度时的杀灭时间为5分钟,1∶50时为10分钟,1∶100时为20分钟,1∶200时为40分钟,1∶400时为8小时。
药理学实验说明:
1 资料与方法
肝郁血热型功能子宫出血,每因情志所伤,肝郁化火,火旺血乱,脾统血功能受扰所致。临床表现多见烦躁易怒,头晕而眩,胁胀不适,经期提前,月经次数增多,经量多色鲜红或有血块,颊赤口干,舌红脉弦数等肝火旺盛证候。肝郁气滞血瘀症见面红、口干喜冷饮、出血量多色深红、脉数。有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善太息,血量多或淋漓不止、舌苔黄。患者月经周期长短不规律,闭经或月经频发;出血量多少不定,出血量多少与子宫内膜增生程度、坏死脱落量有关;经期长短不一,称为三不规。发明人分析了我院2010年至2013年临床中用逍遥散加珍珠母、栀仁与本发明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病例选择
1、一般资料
在本院中医妇科选取患者,从2010年-2013年,选取门诊患者80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54岁,年龄最小的为45岁,平均年龄为(47.13±7.11)岁;病程最长的为9个月,最短的为6个月,平均病程为(5.43±2.01)月。根据实施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本发明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临床表现多见烦躁易怒,头晕而眩,胁胀不适,经期提前,月经次数增多,经量多色鲜红或有血块,颊赤口干,舌红脉弦数等肝火旺盛证候。肝郁气滞血瘀症见面红、口干喜冷饮、出血量多色深红、脉数。有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善太息,血量多或淋漓不止、舌苔黄。
2 治疗方法
2.1 对比组: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功能疏肝解郁,健脾和营,气血兼顾,肝脾并治,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是使肝郁解而脾运健的一张方剂。临床中用逍遥散重加珍珠母、栀仁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2.2 治疗组:本发明:方用龙胆草13g,白芍14g,覆盆子11g,黄芪12g,珍珠母13g,黄芩13g,贯众炭12g,柴胡12g,栀子11g,延胡索11g,益母草12g,血余炭13g,当归13g,五灵脂13g,地骨皮13g,生地13g,郁金12g,女贞子11g,白术13g,仙鹤草12g,炒地榆12g,鸡血藤12g,黄柏12g。制成片剂。出血量较大者,每天口服4片,待症状改善后每3天减药1次,减至每天1片的剂量,维持至无血21d后停药。出血量较少者,每天口服1~2片,症状改善后减药至每天1片的剂量,维持无血21d后停药。若患者月经量较大,则于月经来潮后第2~3天开始用药;若患者月经量较正常,则于月经来潮第5天时开始用药。连续用药21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内分泌变化情况,详细记录患者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
13 疗效评价
无效为用药48~72h,患者的阴道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有效为用药72h内,患者阴道出血明显减少。从开始用药到阴道出血显著减少的时间为控制出血时间,从开始用药到阴道出血停止的时间为出血完全停止时间。
1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血清内分泌指标中,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和孕酮(P)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见表1。
表1 7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分泌指标变化(X±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讨论:肝郁血热型功能子宫出血,每因情志所伤,肝郁化火,火旺血乱,脾统血功能受扰所致。临床表现多见烦躁易怒,头晕而眩,胁胀不适,经期提前,月经次数增多,经量多色鲜红或有血块,颊赤口干,舌红脉弦数等肝火旺盛证候。方中以生地清热凉血祛瘀;栀仁清泄三焦之热,清热止血;柴胡散热疏肝解郁;当归养血和血;白芍敛阴和营;白术健脾统血;益母草行血祛瘀,地榆清热止血,二者相互调制,行血不溢血,止血不留瘀;女贞子兼调冲任,益肾固经止崩,以治血乱。全方共收清肝降火、疏肝泄热、健脾统血、养血止血、固经止崩之效。
本病现代医学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辨证为肝郁血热型崩漏。因情志不调,肝郁化火。火旺动血,脾失健,脾不统血所致。本发明清肝降火,以治其因;疏肝健脾,养血和营,以治其本;坚固冲任,固经止崩而治其标。收到治病求因、标本兼治的优良效果。
实施例1:患者彭某,女,43岁,停经半个月后来月经,第3天后经量增多,持续5天仍然量多不止,且出现头晕。无治疗、无过敏、无遗传病史。中医诊断:烦躁易怒,头晕而眩,胁胀不适,经期提前,月经次数增多,经量多色鲜红或有血块,颊赤口干,舌红脉弦数等肝火旺盛证候。肝郁气滞血瘀症见面红、口干喜冷饮、出血量多色深红、脉数。有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善太息,血量多或淋漓不止、舌苔黄。对照症状属于肝郁血热型崩漏。方用:龙胆草13g,白芍14g,覆盆子11g,黄芪12g,珍珠母13g,黄芩13g,贯众炭12g,柴胡12g,栀子11g,延胡索11g,益母草12g,血余炭13g,当归13g,五灵脂13g,地骨皮13g,生地13g,郁金12g,女贞子11g,白术13g,仙鹤草12g,炒地榆12g,鸡血藤12g,黄柏12g。使用7天后见效。15剂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实施例2:成某女,25岁,已婚。因与其母口角,半月后月经至,行经七八天后止,但三两天又复潮,持续七天以上,甚则半月不停。血量多,色鲜红。今又发生一次大出血,请当地医生与药打针治疗不效。刻症:主诉月经不调3月余,本次以大出血七天不止,伴头晕而眩,口苦而干;望其形,面颊红赤,患者烦躁,舌红苔少而干,脉弦而数。方用:龙胆草12g,白芍14g,覆盆子11g,黄芪12g,珍珠母13g,黄芩13g,贯众炭12g,柴胡12g,栀子11g,延胡索11g,益母草12g,血余炭13g,当归13g,五灵脂11g,地骨皮13g,生地13g,郁金12g,女贞子11g,白术13g,仙鹤草12g,炒地榆12g,鸡血藤12g,黄柏12g。笔者以上方1剂见效,4剂痊愈。之后月经恢复正常,两个月后受孕。

Claims (10)

1.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龙胆草10~20份,白芍10~20份,覆盆子10~20份,黄芪10~20份,珍珠母10~20份,黄芩10~20份,贯众炭10~20份,柴胡10~20份,栀子10~20份,延胡索10~20份,益母草10~20份,血余炭10~20份,当归10~20份,五灵脂10~20份,地骨皮10~20份,生地10~20份,郁金10~20份,女贞子10~20份,白术10~20份,仙鹤草10~20份,炒地榆10~20份,鸡血藤10~20份,黄柏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龙胆草10~15份,白芍10~15份,覆盆子10~15份,黄芪10~15份,珍珠母10~15份,黄芩10~15份,贯众炭10~15份,柴胡10~15份,栀子10~15份,延胡索10~15份,益母草10~15份,血余炭10~20份,当归10~20份,五灵脂10~20份,地骨皮10~20份,生地10~20份,郁金10~20份,女贞子10~20份,白术10~20份,仙鹤草10~20份,炒地榆10~20份,鸡血藤10~20份,黄柏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为:龙胆草10~20份,白芍10~20份,覆盆子10~20份,黄芪10~20份,珍珠母10~20份,黄芩10~20份,贯众炭10~20份,柴胡10~20份,栀子10~20份,延胡索10~20份,益母草10~20份,血余炭10~15份,当归10~15份,五灵脂10~15份,地骨皮10~15份,生地10~15份,郁金10~15份,女贞子10~15份,白术10~15份,仙鹤草10~15份,炒地榆10~15份,鸡血藤10~15份,黄柏10~1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剂型为胶囊剂时,制备方法包括:
a、取所有原料放入水中浸泡,热提取2次,为组分1;
b、将上述提取的药渣加乙醇提取2次,为组分2;
c、将组分1与组分2合并浓缩;干燥成粉末罐装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取所有原料药泡入水中,加入占其质量5-10倍量的水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静置备用,得组分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上述提取过的原料药的药渣加乙醇,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静置备用,将浸膏加入其4倍量的乙酸乙酯萃取二次,萃取液回收完乙酸乙酯,成浸膏,得到组分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上述两种提取浸膏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浸膏,回收乙醇,将上述两种提取液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60的浸膏,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成浸膏,干燥成粉末罐装胶囊。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剂型为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所述原料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筛;
b.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
c.再取上述乙醇提取后的药渣,加水加热回流提取1次;
d.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得药粉;混合过筛得到的细粉加淀粉压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原料放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20目细筛,使能通过120目筛的细粉量在达到30%,收集通过120目筛的原料细粉备用;所述步骤b中,将过筛后剩下的颗粒物放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1~2小时回流提取1次;将上述3次提取液合并静置;所述步骤d中,将上述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08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通入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过喷雾干燥机喷头的压缩空气压力为4kg/m2,干燥室热气流温度是80℃,得原料药粉;将过筛后得到的原料细粉与乙醇提炼药粉混合,加淀粉调和后压片。
CN201510387957.0A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9226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7957.0A CN104922601A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87957.0A CN104922601A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2601A true CN104922601A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10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87957.0A Pending CN104922601A (zh) 2015-07-03 2015-07-03 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226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9189A (zh) * 2016-07-21 2016-10-12 夏放军 一种止血固经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6595A (zh) * 2013-12-19 2014-03-26 青岛友铭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8066A (zh) * 2014-10-24 2015-01-07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治疗肾阴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6595A (zh) * 2013-12-19 2014-03-26 青岛友铭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子宫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CN104258066A (zh) * 2014-10-24 2015-01-07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治疗肾阴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传发: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性子宫出血", 《北京中医》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9189A (zh) * 2016-07-21 2016-10-12 夏放军 一种止血固经中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9881B (zh) 一种补充妇女绝经期雌激素的中药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08B (zh) 一种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759A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066A (zh) 一种治疗肾阴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057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6838A (zh) 一种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38031A (zh) 生白方中药饮片组合制剂、制备方法及组合包装
CN105343593A (zh) 一种降压降脂的夏枯草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601A (zh) 一种治疗肝郁血热型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869A (zh) 一种治疗黑色素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278A (zh) 一种保肝利胆的蒲公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3056A (zh) 一种清热除湿、利胆排毒的大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13999A (zh) 一种温经止痛的丹参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891A (zh) 一种用于酒精性心肌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0562A (zh) 一种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2717A (zh) 一种治疗脾气虚弱型便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582B (zh) 排卵后的促孕中药药方及制备方法
CN114712470B (zh) 一种治疗男士肾亏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277A (zh) 一种保肝利胆的栀子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0760A (zh) 主治胃溃疡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9275A (zh) 一种保肝利胆的大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448A (zh) 提高免疫力的桑葚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其口服液
CN105998290A (zh) 一种治疗妇女提前闭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7451A (zh) 治疗妇女卵巢早衰的中药栓剂制备方法及其栓剂
CN104922600A (zh) 一种治疗肾阳虚型子宫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