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0325A - 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0325A
CN104910325A CN201510379633.2A CN201510379633A CN104910325A CN 104910325 A CN104910325 A CN 104910325A CN 201510379633 A CN201510379633 A CN 201510379633A CN 104910325 A CN104910325 A CN 104910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itiator
preparation
reaction
monom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96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0325B (zh
Inventor
李琳
户献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jiang Tianci High & New Material Co Ltd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jiang Tianci High & New Material Co Ltd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jiang Tianci High & New Material Co Ltd, Guangzhou Tinci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jiang Tianci High &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796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0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0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0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0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0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新的制备方法,特别是采用了阴离子单体变速滴加的滴加方式,提高了单体转化率,从而降低单体残留,同时得到的聚合物中单体自聚倾向减弱,使得聚合物中两种单体在链段中分布更均匀,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效果更好。同时本发明还引入残留单体处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单体的转化率。

Description

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而且目前我国的直接可用水资源极度贫乏,通过对水的高效净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对水和污水的处理中,絮凝沉淀法是应用最广泛、经济、重要的方法,絮凝过程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后续处理的效果。絮凝剂是絮凝法水处理技术的核心,其种类很多,按照分子量可分为低分子絮凝剂和高分子絮凝剂;根据其性质分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高分子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三大类。
两性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在高分子链节上同时含有正、负两种电荷基团,与仅含有一种电荷的阴离子或阳离子聚合物相比,其性能较为独特。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特点,具有电中和、吸附架桥以及分子间的缠绕包裹的作用,还具有较好的脱水性能以及金属离子去除性能,pH值适用范围宽,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作污泥脱水混凝剂、吸附剂及金属离子螯合剂等。有机两性高分子絮凝剂不仅可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而且可除去一般絮凝剂所不能及的范围—废水中的溶解物(如有色物质、表面活性剂等)。将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用于污泥脱水时,污泥沉降性能良好,泥饼含水量少。由于两性高分子内阴、阳基团能与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在等电点时又可将其释放出来,可利用这一性质分离回收金属离子。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可反复使用,这在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中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对于复杂且变化不定的处理体系,其工业应用极为容易。
国内虽然对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产品有报道,但仅限于实验室合成和对性能的初步研究,尚无成熟的、性能良好的产品供应市场。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多的聚丙烯酰胺类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其聚合单体丙烯酰胺有神经毒性和“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单体的残留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所以对其使用作了规定:如美国批准使用的聚丙烯酰胺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mg/L,英国规定为投加量平均不得超过0.5mg/L,最大投加量不得超过1mg/L。这也大大限制了聚丙烯酰胺类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范围,因而在选择单体方面,不仅要考虑单体的活性,还要重视单体的安全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对水的质量需求的提高,国内外各种新型水处理剂的研究和开发均朝着高效、低毒、无公害方向发展,合成两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将是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此外,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往往需要很高的分子量才能达到较高的絮凝效果,如CN 102942652所描述的用于造纸污水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其分子量为800~1200万,表观粘度大于40mPa·s,这往往使得聚合物溶解速度变得很慢。此外,该产品为水溶液,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初始反应液:15-45wt%的阳离子单体、0.02-0.2wt%的螯合剂、余量为去离子水;
(2)配制引发剂溶液:将反应单体总量(所述反应单体总量为阳离子单体和阴离子单体用量的总和)的0.1-1.0wt%的引发剂溶于水,即得;
(3)将初始反应液通氮除氧,加热升温至65-80℃,加入链转移剂,同时开始滴加步骤(2)的引发剂溶液和阴离子单体;
(4)65-80℃下保温反应1-2h,然后升温至80-90℃,加入反应单体总量的0.1-1wt%的引发剂,继续反应0.5-1.5h;
(5)将步骤(4)的产物加水调节固含量至20-40%,或将产物干燥粉碎,即得所述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
其中阳离子单体的结构式为R1和R2为H或C1-12的烷基,Y-为Cl-1;阴离子单体的结构式为R为H或C1-12的烷基,R3为H;
阳离子单体与阴离子单体的重量份比例为:(40-85):(6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3)中的滴加方式为:引发剂滴加时间为2.5-4.5h,阴离子单体滴加时间为2.4-4.4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引发剂滴加速度为匀速滴加;阴离子单体按质量分为三等份,其中(第一份滴加速度v1):(第二份滴加速度v2):(第三份滴加速度v3)=(0.5~1):(1~2):(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转移剂为十二硫醇、异丙醇或甲酸钠,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量的0.2-2.0wt%。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或乙二撑三胺五乙酸五钠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为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或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所述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中的任一种;所述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中的任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4)中加入的引发剂为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阴离子单体为丙烯酸。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絮凝剂毒性很小,如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和微量的丙烯酸钠毒性都很小。本发明采用新的制备方法,特别是采用了阴离子单体变速滴加的滴加方式,调高了单体转化率,减弱单体自聚倾向,使得聚合物链段中两种单体分布更均匀,结构更完善,使用效果更好。同时本发明还引入残留单体处理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单体的转化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80g,引发剂滴加时间18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170min;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检测方法
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中残留DADMAC的检测方法:溴化法,参考国家标准GB/T 22312-2008。
实施例2~6
以实施例1的各成份为依据,对实施例1个成份加入量进行调整,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并就所得的两性聚合物组合物进行粘度、固含量、pH值、残留单体进行检测,如下表1:
表1实施例1~6各组分的添加量
表2实施例1~6所得产品的理化性能检测表
实施例7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撑三胺五乙酸五钠盐,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15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160min,v1:v2:v3=1:1.5:2;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实施例8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5g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15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160min,v1:v2:v3=1:1.5:2;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实施例9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水溶液)20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23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260min,v1:v2:v3=1:1.5:2;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实施例10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0-65℃,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19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220min,v1:v2:v3=1:2:3;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实施例11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钠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18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170min,v1:v2:v3=1:1.5:2;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钠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实施例12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21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240min,v1:v2:v3=0.5:1.5:3;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表3实施例7~12所得产品的理化性能检测表
实施例13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15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160min,v1:v2:v3=1:1.5:2;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将产物在80℃~100℃干燥,研磨粉碎,得到固体粉末。
实施例14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18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150g去离子水,0.3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3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9g以及丙烯酸270g,引发剂滴加时间23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320min,v1:v2:v3=0.5:1:2;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将产物在80℃~100℃干燥,研磨粉碎,得到固体粉末。
实施例15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82.5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150g去离子水,0.4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0.5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0g以及丙烯酸67.5g,引发剂滴加时间18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145min,v1:v2:v3=0.5:1.5:3;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将产物在80℃~100℃干燥,研磨粉碎,得到固体粉末。
实施例16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钠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15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160min,v1:v2:v3=1:1.5:2;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将产物在80℃~100℃干燥,研磨粉碎,得到固体粉末。
实施例17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水溶液)20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23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260min,v1:v2:v3=1:1.5:2;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将产物在80℃~100℃干燥,研磨粉碎,得到固体粉末。
表4实施例13~17所得产品的理化性能检测表
固体粉末产品比液体产品的优点:
运输方面:液体产品只能有槽车或罐车或船,体积较大,运输成本高,固体运输则要方便,运输成本低。仓储方面:液体要有专门的罐子,占用空间大,固体产品则占地小,储存方便。
对比例1~4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去离子水(添加量见表5),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180min,丙烯酸滴加时间170min,v1:v2:v3=1:1.5:2;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表5对比例1~4各组分的添加量
表6实施例1及对比例1~4所得产品的理化性能检测表
对比例1~4结果可以看出,初始反应液浓度越低,残留DADMAC越高。要降低DADMAC残留,则要提高初始反应物浓度。然而反应物浓度越高,副反应也会增多。本发明中的实施例虽然初始反应液中单体浓度高,但是由于采用了阴离子单体和引发剂均滴加的方式,减少了副反应的进行。
对比例5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100g丙烯酸,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5g,滴加时间180min。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对比例6~7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160min,丙烯酸滴加速度v1:v2:v3=1:1.5:2,对比例6丙烯酸的滴加时间60min,对比例7丙烯酸的滴加时间120min;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对比例8~9
在带有加热、温度计、氮气管、回流冷凝管和搅拌装置的2L反应瓶内加入350g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60wt%水溶液),200g去离子水,0.5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开启搅拌,通氮气30min。然后,将反应温度升高至65-70℃,加入2g异丙醇,同时滴加引发剂(2wt%的过硫酸铵水溶液)25g以及丙烯酸100g,引发剂滴加时间160min,丙烯酸的滴加时间180min,对比例8丙烯酸滴加速度v1:v2:v3=1:1:1,对比例9丙烯酸滴加速度v1:v2:v3=2:1.5:1。引发剂和丙烯酸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h。升温至80-85℃,加入10wt%过硫酸铵水溶液15g,继续反应1h;加入去离子水调节固含量至30wt%,冷却出料。
表7实施例1及对比例5~9所得产品的理化性能检测表
其中沉降率的应用实验步骤如下:
取200mL的3wt‰高岭土混浊溶液于具塞量筒中,静止5min,测上清液的吸光度A,然后,加入0.5g聚合物,上下颠倒20次后,静止5min,测上清液的吸光度B,则沉降率为:(A-B)/A*100%。
对比例5中阴离子单体是一次性加入到反应液中,由于阳离子单体的活性较低,使得共聚效率差,造成聚合物中存有大量丙烯酸自聚物,同时共聚物中两种单体在链段中分布也不均匀,使用过程中絮凝效果不好。
对比例6和7中丙烯酸滴加时间短,丙烯酸的滴加速度过快,产物絮凝效果不好。实施例1中保持比较慢的丙烯酸滴加速度,可以减小反应液中丙烯酸的浓度,减少其自聚反应,提高共聚可能,由此得到的产物,絮凝效果好。
对比例7中丙烯酸的滴加速度保持匀速,对比例8中v1<v2<v3,两者残留DADMAC较实施例1均偏高,絮凝效果也较差。原因是反应初期,反应液中自由基浓度低,阳离子单体反应速度慢,降低丙烯酸滴加速度有利于阳离子单体反应,最终减少产物的DADMAC残留,提高聚合物的絮凝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初始反应液:15-45wt%的阳离子单体、0.02-0.2wt%的螯合剂、余量为去离子水;
(2)配制引发剂溶液:将反应单体总量的0.1-1.0wt%的引发剂溶于水,即得;
(3)将初始反应液通氮除氧,加热升温至65-80℃,加入链转移剂,同时开始滴加步骤(2)的引发剂溶液和阴离子单体;
(4)65-80℃下保温反应1-2h,然后升温至80-90℃,加入反应单体总量的0.1-1wt%的引发剂,继续反应0.5-1.5h;
(5)将步骤(4)的产物加水调节固含量至20-40wt%,或将产物干燥粉碎,即得所述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
其中阳离子单体的结构式为R1和R2分别选自H或C1-12的烷基,Y-为Cl-1;阴离子单体的结构式为R为H或C1-12的烷基,R3为H;
阳离子单体与阴离子单体的重量份比例为:(40-85):(6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滴加方式为:引发剂滴加时间为2.5-5.5h,阴离子单体滴加时间为2.4-5.4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滴加速度为匀速滴加;阴离子单体按质量分为三等份,其中(第一份滴加速度v1):(第二份滴加速度v2):(第三份滴加速度v3)=(0.5~1):(1~2):(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转移剂为十二硫醇、异丙醇或甲酸钠,添加量为反应单体总量的0.2-2.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或乙二撑三胺五乙酸五钠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或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所述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中的任一种;所述水溶性偶氮类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的引发剂为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单体为丙烯酸。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
CN201510379633.2A 2015-06-30 2015-06-30 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910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9633.2A CN104910325B (zh) 2015-06-30 2015-06-30 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9633.2A CN104910325B (zh) 2015-06-30 2015-06-30 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0325A true CN104910325A (zh) 2015-09-16
CN104910325B CN104910325B (zh) 2017-03-29

Family

ID=54079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9633.2A Active CN104910325B (zh) 2015-06-30 2015-06-30 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03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4363A (zh) * 2018-07-09 2018-11-2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两性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7939A1 (ja) * 2005-02-07 2006-08-24 Shiseido Co., Ltd. 皮膚洗浄料組成物
CN101442978A (zh) * 2006-03-06 2009-05-27 纳尔科公司 用于个人护理应用的低分子量两性聚合物
CN103641953A (zh) * 2013-12-04 2014-03-19 克拉玛依市金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性聚电解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125A (zh) * 2013-09-24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87939A1 (ja) * 2005-02-07 2006-08-24 Shiseido Co., Ltd. 皮膚洗浄料組成物
CN101442978A (zh) * 2006-03-06 2009-05-27 纳尔科公司 用于个人护理应用的低分子量两性聚合物
CN104448125A (zh) * 2013-09-24 2015-03-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1953A (zh) * 2013-12-04 2014-03-19 克拉玛依市金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性聚电解质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4363A (zh) * 2018-07-09 2018-11-2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两性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864363B (zh) * 2018-07-09 2020-12-11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两性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0325B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1941C (zh) 分散聚合型聚丙烯酰胺乳液及其在油田采出液处理中的应用
CN101249996B (zh) 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35388A (zh) 一种水包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1016352A (zh) 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合成方法
CN101613435B (zh) 一种含疏水基团的阳离子型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648739A (zh)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10321A (zh) 一种三元共聚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AU2013247051A1 (en) New cationic polymers
CN101643527B (zh) 两性型或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
JP2991611B2 (ja) 無機凝集剤と両性高分子凝集剤を併用する汚泥の脱水方法
JPH07223000A (ja) 汚泥脱水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汚泥の脱水方法
JP3247795B2 (ja) 両性高分子汚泥脱水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汚泥脱水方法
CN106008798A (zh) 微交联网状疏水缔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4910325A (zh) 水溶性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4590A (zh) 一种页岩气井钻井废油基泥浆固化材料
JP6546188B2 (ja) 構造化ブロック共重合体
CN111547830A (zh) 一种改性高效阴离子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01356A (zh) 一种有机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及制备方法
CN103342778B (zh) 一种复合型耐盐疏水缔合两性絮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8937B (zh) 一种疏水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JP2001179300A (ja) パルプ又は製紙工業汚泥の脱水方法
JP4660896B2 (ja) 汚泥の脱水方法
JP6388329B2 (ja) 無機塩低含有水溶性重合体分散液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368452C (zh) 一种水溶性有机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77070A (zh) 一种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干粉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