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3534A - 闭门器 - Google Patents

闭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3534A
CN104903534A CN201380069802.1A CN201380069802A CN104903534A CN 104903534 A CN104903534 A CN 104903534A CN 201380069802 A CN201380069802 A CN 201380069802A CN 104903534 A CN104903534 A CN 104903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grease chamber
spring
support member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98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3534B (zh
Inventor
中前友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yobi Ltd
Original Assignee
Ryob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416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17808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0528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5478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31883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4003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yobi Ltd filed Critical Ryob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3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3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3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3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3/00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 E05F3/04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with liquid piston brakes
    • E05F3/10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with liquid piston brakes with a spring, other than a torsion spring, and a piston, the axes of which are the same or lie in the same direction
    • E05F3/104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with liquid piston brakes with a spring, other than a torsion spring, and a piston, the axes of which are the same or lie in the same direction with cam-and-slide transmission between driving shaft and piston within the closer hous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3/00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 E05F3/04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with liquid piston brakes
    • E05F3/10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with liquid piston brakes with a spring, other than a torsion spring, and a piston, the axes of which are the same or lie in the same dire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0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E05F1/08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 E05F1/10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 E05F1/1041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 E05F1/105Closers or openers for w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spring-actuated, e.g. for horizontally sliding wings for swinging wings, e.g. counterbalance with a coil spr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pivot axis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3/00Closers or openers with 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Construction of pneumatic or liquid braking devices
    • E05F3/22Additional arrangements for closers, e.g. for holding the wing in opened or other position
    • E05F3/225Additional arrangements for closers, e.g. for holding the wing in opened or other position mounted at the bottom of wings, e.g. details related to seals, covers, connections to the wings, embedding in the 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0Motors; Magnets; Springs; Weigh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499Spring tensioners; Tension sensor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调节复位用弹簧的弹力的闭门器。活塞(2)在开门动作时向第一油室(15)侧移动,在闭门动作时向第二油室(16)侧移动。复位用弹簧(50)与活塞(2)位于同一线上,且夹设在靠近主轴(3)的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与远离主轴(3)的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之间。在开门动作时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以接近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的方式移动使复位用弹簧(50)压缩而蓄积关闭力。闭门器构成为具有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的弹簧支承构件(40)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1)在活塞(2)的轴线方向上进行位置变更,该闭门器具备通过从主体外壳(1)的外部进行操作来变更该弹簧支承构件(40)的位置从而调节复位用弹簧(40)的弹力的弹力调节机构。

Description

闭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闭门器。
背景技术
作为闭门器的一种,存在像下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埋入地板中的类型的地铰链(floor hinge)。在该下述专利文献1中本申请人所提出的地铰链采用从接近主轴侧起依次配置有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复位用弹簧以及活塞的结构。即,在活塞与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之间夹设有复位用弹簧,将活塞的主轴侧的端面设为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的结构。而且,在开门动作时通过活塞朝向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移动从而复位用弹簧压缩而蓄积关闭力,通过利用该复位用弹簧的关闭力(弹力)而使主轴旋转从而将门自动关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7-552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该结构的地铰链中不进行分解无法从主体外壳的外部调节复位用弹簧的弹力,因此由于门的大小、重量的关系,也可能存在打开门时需要过大的力、或者门没有完全关闭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闭门器具备:主轴,其伴随门的开闭动作而旋转;主体外壳,其对该主轴进行轴支承并且形成有用于填充工作油的油室;活塞,其将所述油室划分成主轴侧的第一油室和与主轴相反的一侧的第二油室,且在开门动作时向第一油室侧移动,在闭门动作时向第二油室侧移动;活塞驱动部,其将主轴的旋转动作转换成直线运动而驱动活塞;复位用弹簧,其与活塞位于同一线上,且夹设在靠近主轴的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与远离主轴的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之间,在开门动作时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以接近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的方式移动使复位用弹簧压缩而蓄积关闭力,所述闭门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的弹簧支承构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在活塞的轴线方向上进行位置变更,所述闭门器具备通过从主体外壳的外部进行操作来变更该弹簧支承构件的位置从而调节复位用弹簧的弹力的弹力调节机构。
在该结构的闭门器中,在闭门动作时活塞向第二油室侧移动,因此在闭门动作时第一油室的压力不升高。因此,不存在因第一油室的压力上升而导致工作油从主轴的轴承位置泄漏的可能。而且,该闭门器构成为弹簧支承构件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进行位置变更,并且具备弹力调节机构,因此通过从主体外壳的外部操作弹力调节机构而使弹簧支承构件的位置变更由此能够容易调节复位用弹簧的弹力。
特别是,优选为,活塞位于弹簧支承构件与主轴之间,活塞与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通过贯通弹簧支承构件的连结棒连结,该连结棒具有在与活塞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开口的筒状部,弹力调节机构具备:操作部,其设置在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传递部,其将该操作部的运动经由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内侧向弹簧支承构件传递从而使该弹簧支承构件在活塞的轴线方向上移动。通过采用活塞位于弹簧支承构件与主轴之间的结构,即,活塞相对于弹簧支承构件位于主轴侧的结构,由此与活塞相对于弹簧支承构件位于与主轴相反的一侧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构成弹力调节机构。而且,由于在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设置有操作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进行操作。另外,即使弹簧支承构件位于远离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的位置而且它们之间存在有连结棒、复位用弹簧,传递部也利用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内侧的空间传递操作部的运动,因此能够可靠地传递操作部的运动,还能够防止主体外壳的大型化。
另外,优选为,在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周壁上形成有横孔,弹力调节机构具备:调节轴,其贯通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且插通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内侧;联动构件,其借助连结棒的横孔使调节轴与弹簧支承构件联动。使调节轴插入连结棒的内侧,且通过联动构件借助连结棒的横孔使调节轴与弹簧支承构件联动,从而通过操作从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突出的调节轴的突出部分,能够容易地变更弹簧支承构件的位置。
此外,优选为,连结棒在全长范围内呈筒状,在活塞的中心形成有连通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的带有单向阀的连通孔,连通孔位于连结棒的活塞侧的端部的内侧。由于在活塞上形成有带有单向阀的连通孔,因此在开门动作时工作油能够从活塞的连通孔通过,在闭门动作时能够通过单向阀关闭连通孔。另外,通过将连结棒设为在全长范围内呈筒状由此能够使连通孔位于该连结棒的活塞侧的端部的内侧。因此,与使连通孔位于连结棒的外侧的结构相比能够防止活塞的大型化、主体外壳的大型化。并且,由于连结棒直至活塞侧的端部为止呈筒状,因此工作油能够利用活塞的连通孔而通过连结棒的内部。另外,在连结棒上形成有横孔的情况下,工作油通过横孔能够容易地从连结棒的内部移动至外部。
此外,优选为,弹力调节机构具备:操作部,其设置在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传递部,其将该操作部的运动向弹簧支承构件传递从而使该弹簧支承构件在活塞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在该传递部上设置有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旋转的鄂部,在主体外壳内配设有对通过该鄂部的旋转而滚动的多个滚动体进行保持的滚动体保持板。由于设置在传递部上的鄂部一边使被滚动体保持板保持的多个滚动体滚动一边旋转,因此能够使调节弹力时的操作性良好。
此外,优选为,在主体外壳上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中以与第一油室的工作油接触的方式收纳有膨胀吸收构件。由于收纳于凹部中的膨胀吸收构件与第一油室的工作油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因温度上升而膨胀了的工作油从主体外壳泄漏。
此外,优选为,设置有防止膨胀吸收构件从凹部脱出的防脱出机构。由于设置有防脱出机构,因此能够防止膨胀吸收构件从凹部脱出。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闭门器中,由于能够通过弹力调节机构从主体外壳的外部变更具有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的弹簧支承构件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根据门的大小、重量来调节复位用弹簧的弹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作为闭门器的地铰链的主视观察时的剖视图,且表示弹力最小且闭门的状态。
图2为表示该地铰链的俯视观察时的剖视图,且表示弹力最小且闭门的状态。
图3为表示该地铰链的主视观察时的剖视图,且表示弹力最小且门打开180度时的状态。
图4为表示该地铰链的俯视观察时的剖视图,且表示弹力最小且门打开180度时的状态。
图5为表示该地铰链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a)表示在闭门动作中单向阀关闭的状态,(b)表示在开门动作时单向阀打开的状态。
图6为表示该地铰链的主要部分的俯视观察时的剖视图。
图7为表示该地铰链的主视观察时的剖视图,且表示弹力最大且闭门的状态。
图8为表示该地铰链的俯视观察时的剖视图,且表示弹力最大且闭门的状态。
图9为表示该地铰链的主视观察时的剖视图,且表示弹力最大且门打开180度时的状态。
图10为表示该地铰链的俯视观察时的剖视图,且表示弹力最大且门打开180度时的状态。
图11为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12为图1的X-X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2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为闭门器的地铰链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地铰链具备在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工作油的油室的主体外壳1。该主体外壳1如图1所示上下方向的厚度固定,如图2所示呈在规定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主体外壳1内置有将油室划分成两个区间的活塞2,主体外壳1的长度方向为该活塞2的轴线方向。以下,在详细说明中除特别言及的情况以外,轴线方向是指表示该活塞2的轴线方向的方向,面向附图将右侧设为轴线方向一端部侧,将左侧设为轴线方向另一端部侧,且将轴线方向一端部侧简称为前侧,将轴线方向另一端部侧简称为后侧。
主体外壳1包括:构成主要部分的主部10、安装在后侧的上部的上盖11、安装在前侧的端部的横盖12,在其内部形成有用于填充工作油的油室。
在主体外壳1的后部轴支承有主轴3。该主轴3成为门的旋转轴,与门的开闭动作对应地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主轴3的中心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活塞2的中心线上(轴线上)。主轴3借助轴承13、1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上盖11和主部10的底部,主轴3的上部从上盖11以规定长度向上方突出。在主轴3上设置有心型的凸轮4。该凸轮4与主轴3成为一体而旋转。凸轮4可以通过与主轴3构成一个构件的方式与主轴3一体地加工形成,也可以是独立于主轴3的构件的结构。不管采取何种方式,凸轮4与门的开闭动作一起同主轴3一体旋转,而作为以将主轴3的旋转动作转换成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的方式驱动活塞2的活塞驱动部而发挥功能。凸轮4为将其周面作为凸轮面的板凸轮,仅将整周中的规定角度区域设为在门的开闭动作中使用的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4的周面呈对称形状,将两个180度的区域中的一方的区域设为使用区间,然而也可以设为非对称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凸轮面上于一个位置形成有凹部4a。该凹部4a形成在与闭门状态即门的开度为0度时对应的位置。
在凸轮4的上下分别配置有滑动板5。在两滑动板5之间设置有与凸轮4抵接而旋转的作为凸轮从动件的滚子6,滚子6的支轴安装在两滑动板5上。因此,当凸轮4与主轴3一起旋转时,滑动板5借助滚子6而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当凸轮4旋转180度时,从图1以及图2的状态变为图3以及图4的状态。滚子6设置在凸轮4的后侧,如图1以及图2所示,当门的开度为0度时,处于滚子6与凸轮4的凹部4a卡合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凸轮4的前侧也设置有滚子7,而该前侧的滚子7与后侧的滚子6相比直径略小,如图3以及图4所示,当门的开度成为180度时,成为前侧的滚子7以具有若干间隙的方式与凸轮4的凹部4a卡合的状态。另外,两滑动板5的前侧的端部被插入形成在活塞2的后端面上的凹部,且通过上下贯通两滑动板5的销8将两滑动板5与活塞2连结。
活塞2将油室划分为主轴3侧即后侧的第一油室15和与主轴3相反的一侧即前侧的第二油室16,在开门动作时向第一油室15侧即后侧移动,在闭门动作时向第二油室16侧即前侧移动。该活塞2具备筒状的外筒体20与被压入该外筒体20的内侧而与该外筒体20一体化了的筒状的内筒体21。内筒体21的前侧形成为小径部而后侧形成为大径部,大径部的内侧成为所述凹部且在该处插入有滑动板5。
另外,在内筒体21的小径部的内侧设置有单向阀22。具体而言,如图6中剖面所示,在内筒体21的小径部的内侧插入固定有筒状的阀座23,在该阀座23的内侧以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入有单向阀2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省略后述的调节轴、弹簧支承构件40而进行图示。在图5中通过剖视图仅示出了阀座23与单向阀22。在活塞2向前侧运动的闭门动作时,如图5(a)所示,单向阀22受到第二油室16侧的油压而处于相对于阀座23向后侧相对移动的状态,O型环24抵接于阀座23的前端面从而侧孔25成为关闭的状态。在活塞2向后侧运动的开门动作时,如图5(b)所示,单向阀22受到第一油室15侧的油压而处于相对于阀座23向前侧移动的状态,单向阀22的限位销26抵接于阀座23的后端面,O型环24从阀座23的前端面向前侧分离而使得侧孔25成为打开的状态,第一油室15侧的工作油能够从单向阀22的内侧通路27通过侧孔25向第二油室16侧流动。即,单向阀22的内侧通路27与侧孔25构成连通第一油室15与第二油室16的连通孔。需要说明的是,单向阀22的内侧通路27不仅在单向阀22的后端面开口还在前端面开口,该前侧的开口部始终通过被弹簧28向前侧按压施力的安全阀29封闭,在门因外力被强制性地关闭而导致第二油室16侧的油压急剧升高的情况下,升高的第二油室16的油压使安全阀29克服弹簧28的作用力而使弹簧28压缩并且向后方移动从而打开内侧通路27的前侧的开口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在主体外壳1的两侧壁部分别形成有流量控制流路17、18。这些流量控制流路17、18以绕过活塞2的方式与第一油室15和第二油室16连通。图6为门全闭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就面向图6而在上侧示出的一方的侧壁部中的第一流量控制流路17而言,其第一油室15侧的开口部与第二油室16侧的开口部都未被活塞2堵塞而处于开口状态。相反,就面向图6而在下侧示出的另一方的侧壁部中的第二流量控制流路18而言,其第一油室15侧的开口部处于开口状态而第二油室16侧的开口部处于被活塞2堵塞的闭口状态。然后,当门开始打开而使得活塞2开始向后侧移动时,单向阀22打开,工作油通过活塞2的连通孔从第一油室15向第二油室16移动,并且在第一流量控制流路17的第一油室15侧的开口部被活塞2封闭的期间工作油也从第一流量控制流路17向第二油室16流动。之后,在成为活塞2将第一流量控制流路17的第一油室15侧的开口部关闭的时刻时,第二流量控制流路18的第二油室16侧的开口部打开,因此工作油这次从第二流量控制流路18向第二油室16流动。闭门动作时与上述动作相反,由于单向阀22关闭,因此工作油无法通过活塞2的连通孔,在闭门动作时的初期至中期,工作油通过第二流量控制流路18向第一油室15流动,在闭门动作时的后期,当活塞2关闭第二流量控制流路18时,工作油从第一流量控制流路17向第一油室15流动。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流量控制流路17、18设置有用于控制在流路中流动的工作油的流量的未图示的调节阀。
在活塞2连结有筒状的主连结棒30。该主连结棒30以其轴线与活塞2的轴线相同的方式连结于活塞2的前侧且从活塞2向前侧延伸。在活塞2的内简体21的小径部上形成有外螺纹部,在该小径部与外筒体20之间形成有环状的间隙,主连结棒30的后端部进入该间隙并螺装在活塞2的内筒体21的小径部。因此,活塞2的单向阀22位于主连结棒30的后端部的内侧。
在主连结棒30的前侧连结有筒状的副连结棒31。副连结棒31螺装于主连结棒30的前端部内周面的内螺纹部。另外,在副连结棒31的前端部形成有环状的凸缘部32,该凸缘部32的后端面构成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另外,由主连结棒30与副连结棒31构成连结活塞2与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的连结棒。
在活塞2的前侧,在从闭门状态下的活塞2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配置有弹簧支承构件40,在该弹簧支承构件40的前侧配置有由螺旋弹簧构成的复位用弹簧50。弹簧支承构件40呈中心具有贯通孔的圆盘状,主连结棒30贯通该弹簧支承构件40的内侧,弹簧支承构件40的前端面构成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即,在弹簧支承构件40与副连结棒31的凸缘部32之间夹设有复位用弹簧50,连结棒插通复位用弹簧50的内侧。因此,通过复位用弹簧50始终对弹簧支承构件40向后方按压施力,向前方对副连结棒31按压施力,作用于副连结棒31的作用力从主连结棒30向活塞2、滑动板5、然后向凸轮4传递。因此,在开门动作时,如图3以及图4所示,活塞2以及连结棒向后侧移动而使复位用弹簧50压缩从而使复位用弹簧50蓄积关闭力。然而,在闭门动作时通过该复位用弹簧50的关闭力使活塞2以及连结棒向前侧移动。
另外,弹簧支承构件40为独立于主体外壳1的构件的结构且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1在轴线方向上滑动移动。图1~图4为弹簧支承构件40位于最后侧的状态,通过使弹簧支承构件40的后端面周缘部抵接于主体外壳1的内壁面的阶梯部41来阻止弹簧支承构件40进一步向后方移动。
接下来,对弹力调节机构进行说明,该弹力调节机构为了调节复位用弹簧50的弹力,而通过从主体外壳1的外部进行操作来变更弹簧支承构件40的位置。图1~图4为弹簧支承构件40位于最后侧、复位用弹簧50的弹力最小的状态,图7~图10为弹簧支承构件40位于最前侧、复位用弹簧50的闭门状态下的压缩量最大且其弹力最大的状态。
弹力调节机构具备调节轴与作为联动构件的联动销60。调节轴与活塞2、复位用弹簧50以及连结棒处于同一轴上,且由第一调节轴61和第二调节轴62构成。第一调节轴61沿轴线方向贯通横盖12的中心且其前端部61a从横盖12向前侧突出。从该横盖12突出的第一调节轴61的前端部61a为操作部,对该部分进行旋转操作。另外,第一调节轴61具有鄂部61b,该鄂部61b的大致整体收纳在形成于横盖12的后端面侧的凹部12a内。鄂部61b以其前端面与侧面不与横盖12接触的方式收纳在横盖12的凹部12a内。
通过从用于安装横盖12的孔部嵌入主体外壳1,从而在第二油室16内设置有圆盘形状的滚动体保持板70。通过滚动体保持板70的后端面周缘部抵接于主体外壳1的内壁面的阶梯部71,从而滚动体保持板70在第二油室16内被定位。在滚动体保持板70的中心形成有孔70a,第一调节轴61贯通该孔70a。另外,在滚动体保持板70的前端面形成有槽部70b,在该槽部70b内嵌入且收纳有将多个针状滚子73保持为滚动自如的保持器72。如图11所示,保持器72具备:圆环状主体72a、为了分别保持作为滚动体的针状滚子73而在圆环状主体72a的周向上形成的多个袋构件72b,保持器72的中心被第一调节轴61贯通。第一调节轴61的鄂部61b的后端面周缘与被滚动体保持板70保持而滚动的多个针状滚子73抵接,从而限制第一调节轴61向活塞2的轴线方向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多个针状滚子73也抵接于滚动体70的槽部70b的底面,多个针状滚子73在第一调节轴61的鄂部61b与滚动体保持板70之间滚动。即,当对第一调节轴61的前端部61a进行旋转操作时,第一调节轴61的鄂部61b一边使被滚动体保持板70保持的多个针状滚子73滚动一边旋转。
第一调节轴61插入连结棒的内侧,在其后端部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部,且螺合于形成在第二调节轴62的前端部内周面上的内螺纹部。第二调节轴62其整体捅入连结棒的内侧具体而言插入主连结棒30的内侧,且通过使第一调节轴61旋转,从而利用螺旋进给机构在轴线方向上滑动移动。
在第二调节轴62的后部安装固定有联动销60。该联动销60具有上下方向的轴线且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第二调节轴62。在主连结棒30的周壁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形成有在轴线方向上较长的长孔形状的横孔63,联动销60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分别插通该横孔63且向上方以及下方延伸。在弹簧支承构件40的内周面上下形成有一对卡合凹部42,联动销60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分别卡入该卡合凹部42。需要说明的是,在联动销60的上端部与下端部的各自的前侧部分形成有平坦面60a,在弹簧支承构件40的卡合凹部42的壁面的前侧部分也与之对应地形成有平坦面,因此,联动销60与弹簧支承构件40处于平坦面彼此抵接的关系,联动销60的平坦面60a向前侧按压弹簧支承构件40的平坦面并且使弹簧支承构件40沿轴线方向移动。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横盖12突出的第一调节轴61的前端部61a为被旋转操作的操作部,该第一调节轴61的旋转通过螺旋进给机构而转换成第二调节轴62的轴线方向的运动,且借助主连结棒30的横孔63通过联动销60向弹簧支承构件40传递。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调节轴61与第二调节轴62以及联动销60构成将操作部的运动向弹簧支承构件40传递的传递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调节轴62的后端面形成有凹部62a,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活塞2最接近弹簧支承构件40的状态下,单向阀22的前端部能够向第二调节轴62的凹部62a进入规定量。
在主体外壳1的主部10的底部上的划分第一油室15的部分形成有用于收纳作为膨胀吸收构件的海绵橡胶80的凹部10A。如图12所示,凹部10A为形成在主部10的轴承安装部10C的周围的俯视观察时呈C字状的槽,收纳在该凹部10A中的俯视观察时呈C字状的海绵橡胶80与第一油室15内的工作油接触。在凹部10A内突出设置有圆筒突起10B,将形成于海绵橡胶80的后侧的贯通孔80A插入至该圆筒突起10B,从而将海绵橡胶80嵌入凹部10A内。作为防脱出机构的销82经由垫圈81嵌入圆筒突起10B的孔中,从而防止海绵橡胶80从凹部10A脱出。海绵橡胶80具有独立气泡结构,在因温度上升造成油室内的工作油膨胀的情况下各气泡内的空气被压缩而使体积收缩。通过收纳在凹部10A中的海绵橡胶80的体积变动来吸收因温度上升造成的工作油的膨胀,因此防止了因油室的内压升高而引起从主体外壳1(上盖11与主部10之间等)漏油。需要说明的是,因温度上升造成在凹部10A内体积收缩了的海绵橡胶80在工作油返回常温时恢复成原来的体积。
在以如上方式构成的地铰链中,活塞2在开门动作时向第一油室15侧移动而在闭门动作时向第二油室16侧移动,因此在闭门动作时第一油室15侧的油压不升高。因此,能够抑制因第一油室15的压力上升而产生的来自主轴3的轴承13的位置的漏油。另外,在主体外壳1的主部10上形成有凹部10A,且在该凹部10A中收纳有海绵橡胶80,因此能够防止因温度上升造成工作油膨胀而导致从主体外壳1(上盖11与主部10之间等)漏油。而且,由于收纳在凹部10A中的海绵橡胶80与第一油室15的工作油接触,因此在第一油室15内海绵橡胶80不会阻碍凸轮4、滑动板5的运动。另外,在凹部10A内被收纳为不能移动的海绵橡胶80通过销82可靠地防止了从凹部10A脱出。并且,凹部10A被形成为包围主部10的轴承安装部10C,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用于收纳海绵橡胶80的空间。
而且,由于第一调节轴61的前端部61a从横盖12突出,因此通过旋转操作该第一调节轴61的前端部61a能够容易地使弹簧支承构件40在轴线方向上进行位置变更,能够从主体外壳1的外部容易地调节复位用弹簧50的弹力。特别是,能够将从横盖12突出的第一调节轴61的前端部61a作为操作部进行操作,因此能够防止主体外壳1的大型化,而且容易进行弹力调节的操作。
另外,在主体外壳1内配设有滚动体保持板70,当旋转操作第一调节轴61的前端部61a时,第一调节轴61的鄂部61b一边使被滚动体保持板70保持的多个针状滚子73滚动一边旋转。能够通过滚动体保持板70来承接对第一调节轴61进行旋转操作时的轴向上的负荷,因此第一调节轴61的旋转操作不需要较大的力,能够使调节弹力时的操作性良好。
另外,将连结棒设为筒状且将第一调节轴61与第二调节轴62插入其内侧,从而能够利用连结棒的内侧空间传递操作部的运动,因此能够在不使主体外壳1上下增厚或左右增幅的情况下构成传递部。而且,在连结棒上180度对置地形成一对横孔63且使联动销60从该横孔63向径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够使弹簧支承构件40顺畅地移动而使复位用弹簧50压缩。而且,弹簧支承构件40不旋转而在轴线方向上移动,因此在调节复位用弹簧50的弹力时,在复位用弹簧50与弹簧支承构件40之间也不会产生滑动声。即,若采用弹簧支承构件40与调节轴一起旋转的结构,则弹簧支承构件40相对于复位用弹簧50在周向上旋转并且滑动,因此产生滑动声,然而由于采用弹簧支承构件40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弹簧支承构件40与复位用弹簧50之间的滑动声的产生,而且能够顺畅地进行调节。
另一方面,由于活塞2位于与弹簧支承构件40相比靠后侧即主轴3侧的位置处,因此不会成为调节轴贯通活塞2的结构。因此,能够容易构成弹力调节机构,并且也容易进行活塞2的单向阀22的配置,也能够防止活塞2在轴线方向上变长,也容易进行流量控制流路17、18的配置。另外,由于采用在活塞2的后部以规定长度插入有滑动板5的重叠结构,因此即使是将活塞2配置在弹簧支承构件40的后侧的结构也能够抑制主体外壳1的轴线方向上的全长尺寸。
而且,由于连结棒直至后端部为止呈筒状且单向阀22位于该连结棒后端部的内侧,因此在开门动作时,从活塞2的连通孔向第二油室16侧移动后的工作油能够通过连结棒的内部,并且,也能够容易地从连结棒的横孔63向连结棒的外部移动。另外,在使单向阀22位于连结棒的外侧的结构中会导致活塞2大径化,然而通过将连结棒设为筒状且使单向阀22配置于该连结棒的内侧能够防止活塞2的大型化和主体外壳1的大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联动销60在上下方向上贯通连结棒的结构,然而也可以设为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结构,其方向可以是任意的,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优选为,采用联动销60在径向上贯通连结棒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联动销60位于弹簧支承构件40的后侧的结构。然而,如上述那样若采用联动销60从径向内侧卡入弹簧支承构件40的结构,则与联动销60排列在弹簧支承构件40的后侧的结构相比能够缩短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另外,作为活塞驱动部使用了心型的凸轮4,然而也可以采用齿条齿轮的结构。然而,在地铰链的情况下需要较大的驱动力因此优选使用凸轮4。
需要说明的是,在活塞2的中心配置有单向阀22,然而也可以配置在连结棒的外侧。另外,将连结棒在其全长范围内设为筒状,然而也可以将其后部设为实心状而仅将前侧设为筒状。此外,也可以将连结棒与活塞2设为一个构件而一体地构成,也可以采取将主连结棒30与活塞2设为一个构件而将副连结棒31设为其他构件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采用将活塞2配置在弹簧支承构件40的前侧的结构。即,可以将活塞2的后端面设为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将复位用弹簧50夹设在活塞2与弹簧支承构件40之间。
此外,将从横盖12突出的调节轴的突出部分设为操作部,然而也可以是不从横盖12突出而仅露出的结构。另外,关于其操作优选采用旋转操作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操作部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操作。
此外,凹部10A形成在外壳主体1的主部10上,然而也可以将用于收纳膨胀吸收构件的凹部形成在上盖11。
此外,防脱出机构为销82,然而也可以使用螺钉等。
另外,对地铰链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能够应用于安装在门的上部、内部或者门框上的各种闭门器。
【附图标记说明】
1 主体外壳,2 活塞,3 主轴,4 凸轮(活塞驱动部),4a 凹部,5 滑动板,6 滚子,7 滚子,8 销,10 主部,10A 凹部,10B圆筒突起,10C 轴承安装部,11 上盖,12 横盖,12a 凹部,13 轴承,14 轴承,15 第一油室,16 第二油室,17 第一流量控制流路,18 第二流量控制流路,20 外筒体,21 内筒体,22 单向阀,23 阀座,24 O型环,25 侧孔(连通孔),26 限位销,27 内侧通路(连通孔),28 弹簧,29 安全阀,30 主连结棒(连结棒),31 副连结棒(连结棒),32 凸缘部,40 弹簧支承构件,41 阶梯部,42 卡合凹部,50 复位用弹簧,60 联动销(联动构件,传递部),60a 平坦面,61 第一调节轴(传递部),61a 前端部(操作部),61b 鄂部,62 第二调节轴(传递部),62a 凹部,63 横孔,70 滚动体保持板,70a 孔,70b 凹部,71 阶梯部,72 保持器,72a 孔,72b 袋构件,73 针状滚子(滚动体),80 海绵橡胶(膨胀吸收构件),80A 贯通孔,81 垫圈,82 销(防脱出机构)。

Claims (7)

1.一种闭门器,具备:主轴,其伴随门的开闭动作而旋转;主体外壳,其对该主轴进行轴支承并且形成有用于填充工作油的油室;活塞,其将所述油室划分成主轴侧的第一油室和与主轴相反的一侧的第二油室,且在开门动作时向第一油室侧移动,在闭门动作时向第二油室侧移动;活塞驱动部,其将主轴的旋转动作转换成直线运动而驱动活塞;复位用弹簧,其与活塞位于同一线上,且夹设在靠近主轴的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与远离主轴的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之间,在开门动作时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以接近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的方式移动使复位用弹簧压缩而蓄积关闭力,所述闭门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闭门器构成为具有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的弹簧支承构件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在活塞的轴线方向上进行位置变更,并且所述闭门器具备通过从主体外壳的外部进行操作来变更该弹簧支承构件的位置从而调节复位用弹簧的弹力的弹力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门器,其中,
活塞位于弹簧支承构件与主轴之间,活塞与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通过贯通弹簧支承构件的连结棒连结,该连结棒具有在与活塞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开口的筒状部,弹力调节机构具备:操作部,其设置在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传递部,其将该操作部的运动经由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内侧向弹簧支承构件传递从而使该弹簧支承构件在活塞的轴线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门器,其中,
在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周壁上形成有横孔,弹力调节机构具备:调节轴,其贯通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且插通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内侧;联动构件,其借助连结棒的横孔使调节轴与弹簧支承构件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闭门器,其中,
连结棒在全长范围内呈筒状,在活塞的中心形成有连通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的带有单向阀的连通孔,连通孔位于连结棒的活塞侧的端部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门器,其特征在于,
弹力调节机构具备:操作部,其设置在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传递部,其将该操作部的运动向弹簧支承构件传递从而使该弹簧支承构件在活塞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在该传递部上设置有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旋转的鄂部,在主体外壳内配设有对通过该鄂部的旋转而滚动的多个滚动体进行保持的滚动体保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门器,其特征在于,
在主体外壳上形成有凹部,在该凹部中以与第一油室的工作油接触的方式收纳有膨胀吸收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门器,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防止膨胀吸收构件从凹部脱出的防脱出机构。
CN201380069802.1A 2013-03-04 2013-11-05 闭门器 Active CN104903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1651A JP6178083B2 (ja) 2013-03-04 2013-03-04 ドアクローザ
JP2013-041651 2013-03-04
JP2013-052802 2013-03-15
JP2013052802A JP6054780B2 (ja) 2013-03-15 2013-03-15 ドアクローザ
JP2013-188389 2013-09-11
JP2013188389A JP5940033B2 (ja) 2013-09-11 2013-09-11 ドアクローザ
PCT/JP2013/079869 WO2014136317A1 (ja) 2013-03-04 2013-11-05 ドアクロー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3534A true CN104903534A (zh) 2015-09-09
CN104903534B CN104903534B (zh) 2016-12-14

Family

ID=51490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9802.1A Active CN104903534B (zh) 2013-03-04 2013-11-05 闭门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16578B2 (zh)
EP (1) EP2966250A4 (zh)
CN (1) CN104903534B (zh)
TW (1) TWI519707B (zh)
WO (1) WO201413631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228A (zh) * 2017-11-17 2018-04-27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关门器
CN110142697A (zh) * 2019-06-19 2019-08-2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工业设计用打磨装置
TWI722874B (zh) * 2019-05-28 2021-03-21 日商利優比股份有限公司 閉門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8768B1 (ko) * 2014-03-12 2014-06-18 삼성정밀공업 주식회사 압력조절수단을 내장한 가구힌지용 가변형 완충댐퍼
CN106499288B (zh) * 2016-12-27 2018-02-16 佛山市奥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隐藏式地弹簧及门
US10522578B2 (en) 2017-09-08 2019-12-31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Pixel-level background light subtraction
TWI760087B (zh) * 2021-01-29 2022-04-01 鈞聖企業有限公司 自動油壓門控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5631B2 (zh) * 1984-04-23 1993-05-27 Canon Kk
JPH0755254Y2 (ja) * 1989-07-06 1995-12-20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フロアーヒンジの油圧制御機構
CN201339385Y (zh) * 2009-01-22 2009-11-04 吴建化 力度可调的隐藏式双向闭门器
JP2012241439A (ja) * 2011-05-20 2012-12-10 Ryobi Ltd ドアクローザ
CN202718511U (zh) * 2012-07-30 2013-02-06 苏州市富尔达实业有限公司 隐藏式双向闭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34912C3 (de) * 1969-07-10 1974-11-14 Doerken & Mankel Kg, 5828 Ennepetal Selbsttätiger Türschließer
DE1949240B2 (de) * 1969-09-30 1973-09-27 Doerken & Mankel Kg, 5828 Ennepetal-Voerde Selbsttätiger Türschließer
DE2124194A1 (de) * 1971-05-15 1972-11-30 Vereinigte Baubeschlagfabriken Gretsch & Co Gmbh, 7250 Leonberg Türschließer
GB1344945A (en) * 1972-01-06 1974-01-23 Gibbons Ld James Doorclosing mechanism
JPH0755254B2 (ja) 1991-04-25 1995-06-14 株式会社エース電研 連続入賞式パチンコ機
GB2261915B (en) * 1991-11-28 1996-03-06 Jebron Ltd Method of swinging a pivoted door to a selected position and cam and follower for use in the method
US5243735A (en) * 1992-03-09 1993-09-14 Thomas Industries, Inc. Regenerative feedback door control device with one-way clutch
US5417013A (en) * 1992-07-10 1995-05-23 Dorma Gmbh + Co. Kg Overhead door closer with slide rail for concealed installation in door panels or door frames
JPH0755254A (ja) 1993-08-21 1995-03-03 Osaka Gas Co Ltd 給湯装置
DE19506220C2 (de) * 1995-02-22 1996-12-12 Dorma Gmbh & Co Kg Türschließer
US5901412A (en) * 1996-01-30 1999-05-11 Dorma Gmbh + Co. Kg Top-mounted door closer
US5666692A (en) * 1996-01-31 1997-09-16 Jackson Corporation Adjustable power closure
US6260236B1 (en) * 1998-10-30 2001-07-17 Jackson Corp. Door closer with hydraulic back checking
JP4535631B2 (ja) 2001-03-13 2010-09-01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車両室内への吸気構造
DE102004041358B4 (de) * 2004-08-25 2006-07-13 Dorma Gmbh + Co. Kg Obentürschließer
US20080034535A1 (en) * 2006-07-20 2008-02-14 Chi-Tsao Chiang Door closer
DE102011017794B4 (de) * 2011-04-29 2013-01-31 Geze Gmbh Türschließ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5631B2 (zh) * 1984-04-23 1993-05-27 Canon Kk
JPH0755254Y2 (ja) * 1989-07-06 1995-12-20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フロアーヒンジの油圧制御機構
CN201339385Y (zh) * 2009-01-22 2009-11-04 吴建化 力度可调的隐藏式双向闭门器
JP2012241439A (ja) * 2011-05-20 2012-12-10 Ryobi Ltd ドアクローザ
CN202718511U (zh) * 2012-07-30 2013-02-06 苏州市富尔达实业有限公司 隐藏式双向闭门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65228A (zh) * 2017-11-17 2018-04-27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关门器
CN107965228B (zh) * 2017-11-17 2019-08-06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关门器
TWI722874B (zh) * 2019-05-28 2021-03-21 日商利優比股份有限公司 閉門器
CN110142697A (zh) * 2019-06-19 2019-08-2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工业设计用打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36317A1 (ja) 2014-09-12
US9416578B2 (en) 2016-08-16
CN104903534B (zh) 2016-12-14
TWI519707B (zh) 2016-02-01
US20150345202A1 (en) 2015-12-03
TW201508154A (zh) 2015-03-01
EP2966250A4 (en) 2016-10-12
EP2966250A1 (en)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3534A (zh) 闭门器
EP3059405A1 (en) Thermostatic valve
EP2488771B1 (en) Linear shock absorber
CN101351347A (zh) 空气供应设备
WO2009047964A1 (ja) アキュムレータ
CN105723115A (zh) 用于可控型阻尼器的致动机构
WO2016172079A1 (en) Clutch device
CN107429802A (zh) 液压式自动张紧器
EP2277753B1 (en) Vehicle brake device
AU2013321794B2 (en) Door closer
CN101173713A (zh) 缸体装置
JP5940033B2 (ja) ドアクローザ
CN106608152B (zh) 液封衬套组装装置
EP3494291B1 (en) Hydraulic tappet
KR20110065400A (ko) 유입 밸브에 폐쇄 바디를 갖는 피스톤 펌프
JP6054780B2 (ja) ドアクローザ
CN101324276B (zh) 隔膜阀的限位开关动作机构
JP6178083B2 (ja) ドアクローザ
CN218780183U (zh) 力矩可调恒压地弹簧
JP5517337B2 (ja)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2007211909A (ja)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および緩衝器
CN104234562A (zh) 具有压力平衡元件的门操作器
JP2017002990A (ja) 減衰バルブおよび緩衝器
JP2024018284A (ja) ドアクローザ
JP2016205477A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