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4179A - 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4179A
CN104894179A CN201510295696.XA CN201510295696A CN104894179A CN 104894179 A CN104894179 A CN 104894179A CN 201510295696 A CN201510295696 A CN 201510295696A CN 104894179 A CN104894179 A CN 104894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ter
organic acid
low
production process
acid 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56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鲁宏
徐惠芬
冯玉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2956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941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94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4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本工艺适用于L-抗坏血酸或D-异抗坏血酸的单有机酸酯类衍生物,尤其是布洛芬类非甾体抗炎药的L-抗坏血酸酯、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和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生产。它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异)抗坏血酸单有机酸酯的清洁生产工艺,通过对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结晶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的运用,联用固溶体破解技术,确保了反应产物与过剩反应原料等其余杂质的彻底分离,并解决了相关各物料的循环回用问题,可在免水洗、零排放的前提下获得高纯产品,并可使原料转化率、产品收率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在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讲是属于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如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和D-异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系列等,是一大类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可降解的绿色脂溶性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中应用非常广泛。
许多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同时也是重要的药用辅料,其中有些,如L-抗坏血酸布洛芬酯、L-抗坏血酸双氯芬酸酯和L-抗坏血酸吲哚美辛酯,本身就可作为原料药使用。因此,研究和改进(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生产工艺,实现这些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环境友好化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于(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传统的化学合成工艺有酰氯法、浓硫酸催化法、碱催化法等,这几种工艺在回收产品时都需要用饱和食盐水将产品洗至中性,因此会产生大量的高COD高含盐废水,不仅会对设备造成腐蚀,而且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20世纪90年代,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即利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对环境有害的原辅料的应用,并尽可能实现零排放。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绿色合成工艺。
发明内容
本专利涉及一种环境友好的,以非水相酶促有机合成结合溶剂结晶法分离纯化的方式进行的,相对廉价的,高产率的,普遍适用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更为独特的是,它涉及一种经过改进的工艺,这种工艺以有机酸低碳醇酯替代有机酸,经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下的酯交换而不是酯化,得到(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从而避免了反应过程中水的生成。然后充分利用反应混合物体系在特定结晶溶剂中的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解、过滤、结晶、过滤等系列操作,使反应产物与反应混合物体系中其他组分加以分离,避免了水洗步骤和分离纯化工艺废水的产生,为产品的分离纯化和反应混合物体系中其他各组分的循环回用提供了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按照本专利进行操作,与此前的传统方法相比,能够以经济可行的方法分离纯化,并能够使反应混合物体系中的其他各组分全部循环回用,彻底根除了(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产生,实现了(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生产的环境友好化,并显著改善产率及产品的纯度。以上这些改进对于(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生产的绿色、可持续与环境友好化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来说,首先,我们发现,有机酸低碳醇酯与多元醇(L-抗坏血酸或D-异抗坏血酸中的一种)进行酶促转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低碳醇,在连续脱除的条件下,不会造成脂肪酶的失活,且可保证反应能够达到满意的转化率。也就是说,“脂肪酶催化的有机酸低碳醇酯转酯化”可以达到跟“脂肪酶催化的有机酸酯化”等同的产物合成效果。由此奠定了酶催化的、无水生成的以有机酸低碳醇酯为原料生产(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的基础。
其次,我们发现,反应体系在滤除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它固体,蒸馏脱除反应溶剂后,会形成一个由单有机酸多元醇酯、多元醇和有机酸低碳醇酯组成的三组分体系固溶体。在将固溶体的量的0.5~10倍(w/w)的同种类的有机酸低碳醇酯,作为溶剂,在45~100℃,最好是50~80℃,的温度下添加后,可将该固溶体转化为流体,使其得以被输送和过滤。用作溶剂的有机酸低碳醇酯可循环回用。
再次,我们发现,单有机酸多元醇酯在特定结晶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当大,相比之下,多元醇和有机酸低碳醇酯在同一结晶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则不大,多元醇一直很低,有机酸低碳醇酯则一直较高,通过冷洗、热溶、热滤、冷结晶等系列单元操作,可以有效地将多元醇和有机酸低碳醇酯从反应产物单有机酸多元醇酯中彻底除去,得到纯度极高的反应产物,同时可以将分离出的剩余反应原料,在脱除结晶溶剂后,循环回用。由此奠定了分离纯化全过程免除水洗步骤的以有机酸低碳醇酯为原料生产(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的基础。
我们发现,该工艺对于单有机酸多元醇酯的生产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于以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特征的化合物,可以是其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几种的混合物,为原料,生产各种单有机酸多元醇酯:
R1=CnH2n+1,n=1-4
R2=C7-C21的脂肪烃链,直链的或支链的,饱和的或不饱和的,或具有
下列母环结构特征的基团,其对映体、外消旋混合物或非对映异构体
适用的多元醇可以是L-抗坏血酸,也可以是D-异抗坏血酸。适用的反应溶剂可以是叔丁醇,也可以是叔戊醇、丙酮或其中的几种的混合物。适用的结晶溶剂可以是乙酸乙酯,也可以是乙醚、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或其中的几种的混合物。酯交换应当在温度为30~100℃,压力为0.0001~3.5MPa的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体系的组成应当为有机酸低碳醇酯:多元醇=1:0.5~50(摩尔比),固定化脂肪酶的添加量应当为有机酸低碳醇酯的投料量的0.1~15%(w/w),反应溶剂的用量应当为2-10L/kg有机酸低碳醇酯。反应溶剂的蒸馏回收应当在温度为30~80℃,压力为0.0001MPa~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向固溶体中加入有机酸低碳醇酯的量应当为固溶体的量的0.5~10倍(w/w)。有机酸低碳醇酯的添加以及随后的过滤应当在45~100℃,最好是50~80℃,的温度下进行。用冷的结晶溶剂洗涤所述的滤饼时加入的冷结晶溶剂的量应当为所述滤饼的量的5~20倍(w/v)。洗涤应当在0~10℃,最好是4~8℃,的温度下进行。用热的结晶溶剂溶解所述的单有机酸多元醇酯粗品时加入的热结晶溶剂的量应当为所述单有机酸多元醇酯粗品的量的5~20倍(w/v)。溶解以及随后的过滤应当在30~100℃,最好是50~80℃,的温度下进行。向所述的溶液中添加结晶溶剂时加入的结晶溶剂的量应当为所述溶液的量的0~5倍(v/v)。结晶以及随后的过滤、洗涤应当在0~10℃,最好是4~8℃,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应当在温度为30~80℃,压力为0.0001MPa~常压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中所提及的所有重要参数全部最优化后原料的转化率和产品的得率均可达到90%以上。产品的纯度可提高至99%(色谱纯度)以上。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溶剂回收技术基本沿用传统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例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操作方法,但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制备
取250mL三口圆底烧瓶,加入29.8g(0.1mol)硬脂酸甲酯,17.6g L-抗坏血酸,1.49g固定化脂肪酶,150mL叔丁醇,搅拌,水浴加热,在55℃,0.06MPa下反应12hrs。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滤除仍未溶解在反应液中的L-抗坏血酸固体和固定化脂肪酶,然后倾入一250ml的圆底烧瓶中,置旋转蒸发仪上65℃,0.001MPa下旋蒸回收叔丁醇至回收瓶中不再有溶剂滴下,然后再继续旋蒸2hrs,得到一固态混合物。向该固态混合物中加入30g硬脂酸甲酯,置65℃水浴上搅拌、加热,固态混合物与硬脂酸甲酯液体混合后形成一种浆状物,趁热对该浆状物进行抽滤,得到13.3g滤饼。滤液作为反应底物或化解固态混合物的溶剂循环回用,滤饼做进一步的分离提纯。
将滤饼置冰箱中放冷,然后用140ml温度为4℃的冷乙酸乙酯分数次洗涤滤饼,得到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粗产品。将此粗产品溶于70ml温度为55℃的热乙酸乙酯中,并趁热过滤,滤除不溶性杂质,得到澄清透明的无色滤液。不溶性杂质主要由L-抗坏血酸构成,与洗涤液合并,一道回收、脱除乙酸乙酯,然后作为反应原料循环回用。滤液做下一步的结晶。
向滤液中再加入70ml乙酸乙酯,然后置4℃下放置过夜,得到针状结晶。结晶经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白色结晶4.85g,经液相-质谱联用检验,产品纯度达到了99%。
结晶母液作为滤饼的洗涤溶液循环回用。
实施例2,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制备
取500mL三口圆底烧瓶,加入28.4g(0.1mol)棕榈酸乙酯,17.6g L-抗坏血酸,2.84g固定化脂肪酶,284mL叔戊醇,搅拌,水浴加热,在60℃,0.04MPa下反应6hrs。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滤除仍未溶解在反应液中的L-抗坏血酸固体和固定化脂肪酶,然后倾入一500ml的圆底烧瓶中,置旋转蒸发仪上65℃,0.0001MPa下旋蒸回收叔戊醇至回收瓶中不再有溶剂滴下,然后再继续旋蒸2hrs,得到一固态混合物。向该固态混合物中加入20g棕榈酸乙酯,置65℃水浴上搅拌、加热,固态混合物与棕榈酸乙酯液体混合后形成一种浆状物,趁热对该浆状物进行抽滤,得到12.5g滤饼。滤液作为反应底物或化解固态混合物的溶剂循环回用,滤饼做进一步的分离提纯。
将滤饼置冰箱中放冷,然后用125ml温度为4℃的冷乙酸乙酯分数次洗涤滤饼,得到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粗产品。将此粗产品溶于62ml温度为55℃的热乙酸乙酯中,并趁热过滤,滤除不溶性杂质,得到澄清透明的无色滤液。不溶性杂质主要由L-抗坏血酸构成,与洗涤液合并,一道回收、脱除乙酸乙酯,然后作为反应原料循环回用。滤液做下一步的结晶。
向滤液中再加入63ml乙酸乙酯,然后置4℃下放置过夜,得到针状结晶。结晶经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白色结晶4.58g,经液相-质谱联用检验,产品纯度达到了99%。
结晶母液作为滤饼的洗涤溶液循环回用。
实施例3,D-异抗坏血酸豆蔻酸酯的制备
取100mL三口圆底烧瓶,加入24.2g(0.1mol)豆蔻酸甲酯,17.6g D-异抗坏血酸,0.7g固定化脂肪酶,50mL叔丁醇,搅拌,水浴加热,在50℃,0.04MPa下反应12hrs。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滤除仍未溶解在反应液中的异抗坏血酸固体和固定化脂肪酶,然后倾入一100ml的圆底烧瓶中,置旋转蒸发仪上65℃,0.0001MPa下旋蒸回收叔丁醇至回收瓶中不再有溶剂滴下,然后再继续旋蒸2hrs,得到一固态混合物。向该固态混合物中加入15g豆蔻酸甲酯,置65℃水浴上搅拌、加热,固态混合物与豆蔻酸甲酯液体混合后形成一种浆状物,趁热对该浆状物进行抽滤,得到9.4g滤饼。滤液作为反应底物或化解固态混合物的溶剂循环回用,滤饼做进一步的分离提纯。
将滤饼置冰箱中放冷,然后用100ml温度为4℃的冷乙醚分数次洗涤滤饼,得到异抗坏血酸豆蔻酸酯粗产品。将此粗产品溶于60ml温度为35℃的乙醚中,并在此温度下过滤,滤除不溶性杂质,得到澄清透明的无色滤液。不溶性杂质主要由异抗坏血酸构成,与洗涤液混合后一道回收、脱除乙醚,然后作为反应原料循环回用。滤液做下一步的结晶。
向滤液中再加入50ml乙醚,然后置4℃下放置过夜,得到针状结晶。结晶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异抗坏血酸豆蔻酸酯白色结晶4.2g,经液相-质谱联用检验,产品纯度达到了99%。
结晶母液作为滤饼的洗涤溶液循环回用。
实施例4,D-异抗坏血酸单月桂酸酯的制备
取100mL三口圆底烧瓶,加入22.8g(0.1mol)月桂酸乙酯,17.6g D-异抗坏血酸,0.3g固定化脂肪酶,50mL丙酮,搅拌,水浴加热,在50℃,0.08MPa下反应48hrs。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滤除仍未溶解在反应液中的失水山梨醇固体和固定化脂肪酶,然后倾入一100ml的圆底烧瓶中,置旋转蒸发仪上45℃,0.0001MPa下旋蒸回收丙酮至回收瓶中不再有溶剂滴下,然后再继续旋蒸2hrs,得到一固态混合物。向该固态混合物中加入15g月桂酸乙酯,置50℃水浴上搅拌、加热,固态混合物与豆蔻酸甲酯液体混合后形成一种浆状物,趁热对该浆状物进行抽滤,得到8.4g滤饼。滤液作为反应底物或化解固态混合物的溶剂循环回用,滤饼做进一步的分离提纯。
将滤饼置冰箱中放冷,然后用100ml温度为4℃的冷异丙醚分数次洗涤滤饼,得到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粗产品。将此粗产品溶于60ml温度为55℃的异丙醚中,并在此温度下过滤,滤除不溶性杂质,得到澄清透明的无色滤液。不溶性杂质主要由失水山梨醇构成,与洗涤液混合后一道回收、脱除异丙醚,然后作为反应原料循环回用。滤液做下一步的结晶。
向滤液中再加入40ml异丙醚,然后置4℃下放置过夜,得到针状结晶。结晶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白色结晶4.0g,经液相-质谱联用检验,产品纯度达到了99%。
结晶母液作为滤饼的洗涤溶液循环回用。
实施例5,L-抗坏血酸布洛芬酯的制备
取250mL三口圆底烧瓶,加入26.2g(0.1mol)布洛芬正丁酯,17.6g L-抗坏血酸,3.5g固定化脂肪酶,120mL叔丁醇,搅拌,水浴加热,在55℃,0.04MPa下反应48hrs。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滤除仍未溶解在反应液中的L-抗坏血酸固体和固定化脂肪酶,然后倾入一250ml的圆底烧瓶中,置旋转蒸发仪上65℃,0.001MPa下旋蒸回收叔丁醇至回收瓶中不再有溶剂滴下,然后再继续旋蒸2hrs,得到一固态混合物。向该固态混合物中加入16g布洛芬正丁酯,置65℃水浴上搅拌、加热,固态混合物与布洛芬正丁酯液体混合后形成一种浆状物,趁热对该浆状物进行抽滤,得到10.5g滤饼。滤液作为反应底物或化解固态混合物的溶剂循环回用,滤饼做进一步的分离提纯。
将滤饼置冰箱中放冷,然后用150ml温度为4℃的冷甲基叔丁基醚分数次洗涤滤饼,得到L-抗坏血酸布洛芬酯粗产品。将此粗产品溶于75ml温度为55℃的热甲基叔丁基醚中,并趁热过滤,滤除不溶性杂质,得到澄清透明的无色滤液。不溶性杂质主要由L-抗坏血酸构成,与洗涤液混合后一道回收、脱除甲基叔丁基醚,然后作为反应原料循环回用。滤液做下一步的结晶。
向滤液中再加入75ml甲基叔丁基醚,然后置4℃下放置过夜,得到针状结晶。结晶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布洛芬酯白色结晶5.0g,经液相-质谱联用检验,产品纯度达到了99%。
结晶母液作为滤饼的洗涤溶液循环回用。
实施例6,L-抗坏血酸氟比洛芬酯的制备
取500mL三口圆底烧瓶,加入28.6g(0.1mol)氟比洛芬异丙酯,17.6g L-抗坏血酸,4.29g固定化脂肪酶,280mL叔戊醇,搅拌,水浴加热,在55℃,0.03MPa下反应48hrs。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滤除仍未溶解在反应液中的L-抗坏血酸固体和固定化脂肪酶,然后倾入一500ml的圆底烧瓶中,置旋转蒸发仪上65℃,0.001MPa下旋蒸回收叔戊醇至回收瓶中不再有溶剂滴下,然后再继续旋蒸2hrs,得到一固态混合物。向该固态混合物中加入60g氟比洛芬异丙酯,置65℃水浴上搅拌、加热,固态混合物与氟比洛芬异丙酯液体混合后形成一种浆状物,趁热对该浆状物进行抽滤,得到12g滤饼。滤液作为反应底物或化解固态混合物的溶剂循环回用,滤饼做进一步的分离提纯。
将滤饼置冰箱中放冷,然后用130ml温度为4℃的冷甲基叔戊基醚分数次洗涤滤饼,得到L-抗坏血酸氟比洛芬酯粗产品。将此粗产品溶于65ml温度为55℃的热甲基叔戊基醚中,并趁热过滤,滤除不溶性杂质,得到澄清透明的无色滤液。不溶性杂质主要由L-抗坏血酸构成,与洗涤液混合后一道回收、脱除甲基叔丁基醚,然后作为反应原料循环回用。滤液做下一步的结晶。
向滤液中再加入65ml甲基叔戊基醚,然后置4℃下放置过夜,得到针状结晶。结晶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氟比洛芬酯白色结晶5.5g,经液相-质谱联用检验,产品纯度达到了99%。
结晶母液作为滤饼的洗涤溶液循环回用。
实施例7,L-抗坏血酸大豆脂肪酸酯的制备
取5000mL三口圆底烧瓶,加入1000ml(870g)大豆脂肪酸甲酯,150g L-抗坏血酸,50g固定化脂肪酶,3500mL叔丁醇,搅拌,水浴加热,在55℃,0.06MPa下反应12hrs。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滤除仍未溶解在反应液中的L-抗坏血酸固体和固定化脂肪酶,然后倾入一5000ml的圆底烧瓶中,置旋转蒸发仪上65℃,0.001MPa下旋蒸回收叔丁醇至回收瓶中不再有溶剂滴下,然后再继续旋蒸2hrs,得到一固态混合物。向该固态混合物中加入1000ml大豆脂肪酸甲酯,置65℃水浴上搅拌、加热,固态混合物与大豆脂肪酸甲酯液体混合后形成一种浆状物,趁热对该浆状物进行抽滤,得到330g滤饼。滤液作为反应底物或化解固态混合物的溶剂循环回用,滤饼做进一步的分离提纯。
将滤饼置冰箱中放冷,然后用3600ml温度为4℃的冷乙酸乙酯分数次洗涤滤饼,得到L-抗坏血酸大豆脂肪酸酯粗产品。将此粗产品溶于1800ml温度为55℃的热乙酸乙酯中,并趁热过滤,滤除不溶性杂质,得到澄清透明的无色滤液。不溶性杂质主要由L-抗坏血酸构成,与洗涤液合并,一道回收、脱除乙酸乙酯,然后作为反应原料循环回用。滤液做下一步的结晶。
向滤液中再加入1800ml乙酸乙酯,然后置4℃下放置过夜,得到针状结晶。结晶经抽滤、洗涤、干燥后,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大豆脂肪酸酯白色结晶148.5g。
结晶母液作为滤饼的洗涤溶液循环回用。
实施例8,L-抗坏血酸椰油脂肪酸酯的制备
用椰油脂肪酸甲酯取代大豆脂肪酸甲酯,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操作进行。结果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椰油脂肪酸酯白色结晶145g。
实施例9,L-抗坏血酸猪油脂肪酸酯的制备
用猪油脂肪酸甲酯取代大豆脂肪酸甲酯,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操作进行。结果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猪油脂肪酸酯白色结晶150g。
实施例10,L-抗坏血酸鱼油脂肪酸酯的制备
用鱼油脂肪酸乙酯取代大豆脂肪酸甲酯,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操作进行。结果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鱼油脂肪酸酯白色结晶152g。
实施例11,L-抗坏血酸棉籽油脂肪酸酯的制备
用棉籽油脂肪酸乙酯取代大豆脂肪酸甲酯,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操作进行。结果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棉籽油脂肪酸酯白色结晶149.5g。
实施例12,L-抗坏血酸棕榈油脂肪酸酯的制备
用棕榈油脂肪酸甲酯取代大豆脂肪酸甲酯,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操作进行。结果得到干燥L-抗坏血酸棕榈油脂肪酸酯白色结晶153g。

Claims (10)

1.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该工艺由下列步骤组成:
1)制备一混合物。该混合物由(i)有机酸低碳醇酯,(ii)多元醇,(iii)固定化脂肪酶和(iv)反应溶剂组成;
2)让混合物中的有机酸低碳醇酯和多元醇进行酯交换,生成相应的单有机酸多元醇酯和低碳醇。低碳醇经连续不断的蒸发离开反应体系;
3)反应终止后,滤除固定化脂肪酶等反应体系中的固体,蒸馏回收反应溶剂,得到一个由生成的单有机酸多元醇酯、剩余的有机酸低碳醇酯和多元醇组成的固溶体;
4)向固溶体中加入同种类的有机酸低碳醇酯使之恢复流动性,并过滤,将其分离为主要由有机酸低碳醇酯构成的滤液和主要由单有机酸多元醇酯构成的滤饼。滤液循环回用;
5)用冷的结晶溶剂洗涤所得到的滤饼,除去残留的有机酸低碳醇酯,得到单有机酸多元醇酯粗品。洗涤液在回收结晶溶剂后循环回用;
6)用热的结晶溶剂溶解所得到的单有机酸多元醇酯粗品并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多元醇固体残渣,得到单有机酸多元醇酯溶液。残渣在回收结晶溶剂后循环回用;
7)向所得到的溶液中添加结晶溶剂,然后冷却、静置结晶;
8)结晶经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单有机酸多元醇酯纯品。滤液、洗涤液以及干燥过程中回收的结晶溶剂均循环回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酸低碳醇酯是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特征的化合物,可以是其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几种的混合物:
R1=CnH2n+1,n=1-4
R2=C7-C21的脂肪烃链,直链的或支链的,饱和的或不饱和的,或具有
下列母环结构特征的基团,其对映体、外消旋混合物或非对映异构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元醇可以是L-抗坏血酸,也可以是D-异抗坏血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溶剂可以是叔丁醇,也可以是叔戊醇、丙酮或其中的几种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晶溶剂可以是乙酸乙酯,也可以是乙醚、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或其中的几种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在温度为30~100℃,压力为0.0001~3.5MPa的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体系的组成为有机酸低碳醇酯:多元醇=1:0.5~50(摩尔比),固定化脂肪酶的添加量为有机酸低碳醇酯的投料量的0.1~15%(w/w),反应溶剂的用量为2-10L/kg有机酸低碳醇酯。反应溶剂的蒸馏回收在温度为30~80℃,压力为0.0001MPa~常压的条件下进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的固溶体中加入有机酸低碳醇酯的量为固溶体的量的0.5~10倍(w/w)。有机酸低碳醇酯的添加以及随后的过滤在45~100℃,最好是50~80℃,的温度下进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用冷的结晶溶剂洗涤所述 的滤饼时加入的冷结晶溶剂的量为所述滤饼的量的5~20倍(w/v)。洗涤在0~10℃,最好是4~8℃,的温度下进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用热的结晶溶剂溶解所述的单有机酸多元醇酯粗品时加入的热结晶溶剂的量为所述单有机酸多元醇酯粗品的量的5~20倍(w/v)。溶解以及随后的过滤在30~100℃,最好是50~80℃,的温度下进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的溶液中添加结晶溶剂时加入的结晶溶剂的量为所述溶液的量的0~5倍(v/v)。结晶以及随后的过滤、洗涤在0~10℃,最好是4~8℃,的温度下进行。干燥在温度为30~80℃,压力为0.0001MPa~常压的条件下进行。
CN201510295696.XA 2015-06-02 2015-06-02 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4894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5696.XA CN104894179A (zh) 2015-06-02 2015-06-02 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5696.XA CN104894179A (zh) 2015-06-02 2015-06-02 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4179A true CN104894179A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27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5696.XA Pending CN104894179A (zh) 2015-06-02 2015-06-02 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941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7983A (zh) * 2016-03-21 2016-06-08 江南大学 一种联产表面活性剂的(异)抗坏血酸酯的清洁生产工艺
CN105695534A (zh) * 2016-03-18 2016-06-22 江南大学 一种以油脂为原料生产表面活性剂的绿色生产工艺
CN113173853A (zh) * 2021-05-08 2021-07-27 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氟比洛芬酯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339A (zh) * 2001-12-28 2003-07-09 北京晨奥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1973970A (zh) * 2010-10-12 2011-02-16 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抗坏血酸酯的制备工艺
CN102127571A (zh) * 2010-01-15 2011-07-20 广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非水相酶促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生产方法
CN102827893A (zh) * 2012-09-07 2012-12-19 江南大学 一种芳基乙(丙)酸l-抗坏血酸酯的酯交换法合成工艺
CN103724302A (zh) * 2013-12-16 2014-04-16 东莞市感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339A (zh) * 2001-12-28 2003-07-09 北京晨奥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制备方法
CN102127571A (zh) * 2010-01-15 2011-07-20 广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 非水相酶促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生产方法
CN101973970A (zh) * 2010-10-12 2011-02-16 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抗坏血酸酯的制备工艺
CN102827893A (zh) * 2012-09-07 2012-12-19 江南大学 一种芳基乙(丙)酸l-抗坏血酸酯的酯交换法合成工艺
CN103724302A (zh) * 2013-12-16 2014-04-16 东莞市感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合成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5534A (zh) * 2016-03-18 2016-06-22 江南大学 一种以油脂为原料生产表面活性剂的绿色生产工艺
CN105647983A (zh) * 2016-03-21 2016-06-08 江南大学 一种联产表面活性剂的(异)抗坏血酸酯的清洁生产工艺
CN113173853A (zh) * 2021-05-08 2021-07-27 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氟比洛芬酯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3942B (zh) 左旋吡喹酮的合成方法
CN109761867B (zh) 一种以羊毛脂为原料生产维生素d3的工业化新方法
CN104894179A (zh) 一种(异)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绿色生产工艺
CN102381970B (zh) 一种制备氟比洛芬酯化合物的方法
CN106674223A (zh) 一种精制他达拉非的方法
CN103937616B (zh) 一种从大豆油中提取高纯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
CN102603760A (zh) 一种抗心绞痛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的合成方法
CN100478327C (zh) 左旋多巴甲酯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04513292A (zh) 一种雷米普利的制备方法
CN105130972B (zh) 苯甲酸恩曲他滨盐、其制备方法以及用苯甲酸恩曲他滨盐制备恩曲他滨的方法
CN102827893A (zh) 一种芳基乙(丙)酸l-抗坏血酸酯的酯交换法合成工艺
CN106397188B (zh) 一种l-菊苣酸的制备方法
CN103044361B (zh) 一种(2r,3s)-环氧化氨基苯丁烷的制备方法
CN109534996B (zh) 一种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酰丙酸丁酯的工艺
CN103554199A (zh) 一种豆腐果苷酯衍生物制备方法
CN102351875B (zh) 一种蒿甲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母液的回收利用方法
CN106554371A (zh) 一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nf)的制备方法
CN105017252A (zh) 具有生物活性的1,3,8-三氮杂螺[4,5]癸烷-2-胍-4-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305876C (zh) 制备高纯度头孢泊肟酯的方法
CN103880798A (zh) 一种纯化霉酚酸的方法
CN103408423A (zh) 一种天然活性产物l-菊苣酸的合成工艺
CN104262412B (zh) 葡萄糖酸钠发酵渣生产高纯度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工艺
CN101723959B (zh) 头孢拉宗的精制方法
CN103804265A (zh) 一种舒必利或其光学异构体的合成及后处理方法
CN105348167A (zh) 奥拉西坦的精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