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1433A - 磁盘装置及数据写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盘装置及数据写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1433A
CN104851433A CN201410227823.8A CN201410227823A CN104851433A CN 104851433 A CN104851433 A CN 104851433A CN 201410227823 A CN201410227823 A CN 201410227823A CN 104851433 A CN104851433 A CN 104851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track
write
positioning error
track
servo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278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柏木一仁
原武生
河边享之
金丸将宏
松泽卓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51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14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support for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e.g. manual adjustment for azimuth correction or track cente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012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or erasing from, magnetic dis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4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 G11B5/55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 G11B5/5521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across disk tracks
    • G11B5/5582Track change, selection or acquisition by displacement of the head across disk tracks system adaptation for working during or after external perturbation, e.g. in the presence of a mechanical oscillation caused by a sho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5/596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head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for track following on disks
    • G11B5/59627Aligning for runout, eccentricity or offset compens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盘装置及数据写入方法。磁盘装置具有定义有多个磁道且各磁道交替低具有多个包含位置信息的伺服区域和数据区域的磁盘、对磁盘进行数据写入及再现的磁头、和处理器,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在向第1磁道的数据区域记录数据时,通过磁头再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的位置信息,按伺服区域检测表示第1磁道相对于目标写入位置的偏离的定位误差;在存储部存储每个伺服区域的定位误差;对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当关于一个伺服区域的定位误差存在多个时,用多个定位误差中的接近与第1磁道相邻地定义的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进行更新;使用更新了的定位误差,通过瓦记录方式向第2磁道写入数据,使得写入到第1磁道的数据不被第2磁道的数据覆盖。

Description

磁盘装置及数据写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盘装置及数据写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用于在磁盘上高密度地写入磁道的技术。作为该技术的一种,具有例如使磁道局部重叠而进行写入的瓦记录(shingled writerecording)技术。通过使用瓦记录技术,能够高密度地写入磁道,因此能够增加记录容量。
另外,为了高密度地写入磁道,要求对磁道高精度地进行写入。通过对磁道高精度地进行写入,例如能够防止发生已经写入的磁道的数据被覆盖而损坏的情况。
数据通过写入磁头而被写入到磁道,因此为了高精度地写入数据,需要减少写入磁头的定位误差。但是,写入磁头的定位误差受到干扰等的影响,因此一直以来难以使写入磁头的定位误差显著减少。
另外,在磁道从所期望的位置偏离而被写入的情况下,需要对偏离而被写入的磁道再次进行写入。存在由于再次写入而导致已经写入的磁道被破坏或写入速度降低的情况。即,在写入数据时,要求对写入磁头进行高精度的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写入完毕的信息被破坏的可能性的磁盘装置及数据写入方法。
实施方式的磁盘装置具有:
磁盘,其定义有多个磁道,且各磁道交替地具有多个包含位置信息的伺服区域、和数据区域;
磁头,其用于对所述磁盘进行数据的写入及再现;以及
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
在向第1磁道的数据区域记录所述数据时,通过所述磁头再现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由此按每个所述伺服区域检测表示所述第1磁道相对于目标写入位置的偏离的定位误差;
将所述检测出的每个所述伺服区域的各定位误差存储在存储部中;
对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在关于一个伺服区域的定位误差存在多个的情况下,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中的接近与所述第1磁道相邻地定义的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进行更新;
使用所述更新了的定位误差,通过瓦记录方式向所述第2磁道上写入所述数据,以使得写入到所述第1磁道的数据不被所述第2磁道的数据覆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数据扇区Dn与伺服扇区syy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定位误差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1的结构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磁盘装置1作为概略结构而在壳体(未图示)的内部具有:磁盘11、使磁盘11旋转的主轴马达(SPM)12、磁头22、执行臂(致动臂)15、音圈马达(VCM)16、和斜坡(ramp)23等。
磁盘11以同心圆状定义有多个磁道,各磁道具有包含位置信息的多个伺服扇区和包含数据区域的多个数据扇区。磁盘11通过SPM12而旋转。执行臂15转动自如地安装在枢轴17上。在该执行臂15的一端安装有磁头22。在执行臂15的另一端连接有VCM16。该VCM16使执行臂15绕枢轴17旋转,将磁头22以浮起的状态定位于磁盘11的任意的半径位置上。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1作为电气硬件结构而具有:马达驱动器21、磁头放大器24、RDC(Read Write Channel,读写通道)25、HDC(Hard Disk Controller,硬盘控制器)31、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26、作为动作用存储器的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27、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快闪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28、和暂时存储用的缓冲器(缓存器)RAM29。
马达驱动器21根据来自CPU26的指令驱动SPM12,使磁盘11以旋转轴为中心以预定旋转速度旋转。另外,马达驱动器21根据来自CPU26的指令驱动VCM16,使执行臂15前端的磁头22沿磁盘11的半径方向移动。
磁头22用于对磁盘11写入数据,并用于读入被写入到磁盘11上的数据。
以往,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的磁头定位技术中,定位目标位置当然固定于预先确定的磁道中心(磁道的半径方向的中心位置)。表示磁道实际写入中心(实际记录的磁道的半径方向的中心位置)与预先确定的磁道中心之间的误差的定位误差具有分布。定位误差大致分为重复性定位误差(Repeatable Run Out)和非重复性定位误差(Non-Repeatable Run Out)这两者,两者的和在宏观上为正态分布。在此,当定位误差分布的标准偏差为σpos=s[nm]时,由于分散的加法性,相邻的两磁道之间的距离的分布的标准偏差为σtp=√2·s,与本来的定位误差相比较成为较大的分布。
在此,考虑相邻写入磁道对写入完毕的磁道宽度的擦去(erase)的影响,换言之,考虑写入完毕的磁道的狭窄的频率(频度)和分布。在不是瓦记录的以往的记录方式中,相邻写入顺序不是恒定的(能够随机地写入两侧的相邻磁道),因此通过对于预先确定的磁道中心实施磁头定位,最能够确保实际写入磁道宽度。在利用了现有技术的瓦记录技术中,相邻的两磁道之间的距离大致为直接写入完毕的磁道的磁道宽度。即,相对于定位误差的实际值σ,写入完毕的磁道宽度的分散的标准偏差变大√2倍,狭窄的频率大。
在瓦记录方式中,例如,在彼此相邻的第1及第2磁道的同一伺服帧中,若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向第2磁道方向产生,且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向第1磁道方向产生,则第1磁道的宽度狭窄。若该狭窄量较大,则很可能由第2磁道的狭窄部的数据将第1磁道的写入完毕的数据覆盖或删除。抑制这样的狭窄的第1方法为:在定位误差或狭窄量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或者在根据狭窄量和设计磁道宽度(目标磁道间距)计算出实际的磁道宽度、且实际的磁道宽度为预定宽度以下的情况下,中止该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写入。另外,抑制狭窄的第2方法为:为了使磁道宽度恒定,利用写入完毕的磁道的定位误差信息,来改变现在将要写入的磁道的各伺服扇区中的磁头定位目标位置。其结果是,新写入的磁道的磁头定位目标位置与写入完毕的磁道成为并行。
这样,通过利用写入完毕的磁道的定位误差来实施写入目标轨道的修正,“避开”存在由定位误差引起的局部狭窄的可能性的部位、或者关于具有余量的部位“填满”磁道宽度而进行写入,由此能够抑制磁道宽度的分散。统计而言,在定位误差为正态分布且标准偏差σ=s时,现有技术中的狭窄量的标准偏差由于分散的加法性而成为√2·s,但通过应用抑制狭窄的第2方法而能够最高停留在“s”,由此,在统计上,狭窄减少。
在此,第1及第2抑制狭窄的方法共通的是,写入定位轨道(定位误差)的准确的存储和利用成为抑制磁道狭窄的大前提。但是,在以往,关于该写入定位轨道的准确的存储和利用并未有公开。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在磁盘上定义的多个磁道各自所包含的数据扇区与伺服扇区的位置关系的图。以下,参照图2说明瓦记录方式的动作。此外,该动作通过由CPU26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快闪ROM28中的、或存储在磁盘11中的程序而实现,也可以构成专用的硬件来进行执行。
在图2中,Dn表示记录属于LBA(Logical Block Address,逻辑块地址)n的数据的数据扇区区域,sxy表示预先通过伺服写入器等而记录有伺服柱面编号x和帧编号y的半径位置信息的、伺服扇区区域。图中的磁盘为如下设计:为了简化而在1周上具有10个数据扇区及伺服扇区,并且为了等待旋转时间而将相邻磁道之间的磁道偏斜(track skew,磁道偏离)配置2扇区的量。通常,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的各磁道的先头数据扇区(最早的地址的数据)为了等待各磁道间的定位等待时间(=旋转时间)而在物理上每一定数量的扇区地错开。将该错开称为磁道偏斜,在图2的例子中,设定为2扇区。该磁道偏斜在图2中例如相当于数据扇区D18和D19。
图3是表示定位误差表32的一个例子的图。该定位误差表32是表示各伺服扇区中的预先确定的目标轨道与实际轨道的差(定位误差)的表。该表32在CPU26的控制下,例如构成在SRAM27中。Servo0、Servo1···是伺服帧的编号,在s00、s01......的部位中存储通过对各伺服扇区进行再现而检测的定位误差。在该定位误差表32中,例如当磁道X+1的存储完成时,磁道X的行(第1行)的信息被删除并且磁道X+1的行(第2行)的信息移动(shift)到第1行,在第2行中存储磁道X+2的定位误差。在此,表示磁头刚通过了图2中的磁道X+1的一周后的表结构。成为“-”的部位是不确定的,表示这之后被存储。
在此,说明在图2中进行D00~D09的数据写入时的定位误差表32的存储过程。首先,当写入D00时,最能反映D00中的开头部的半径方向的位置误差信息(定位误差)的是,通过由磁头22读取s00而检测的定位误差。因此,CPU26将s00的半径位置误差信息作为第1要素而存储在定位误差表32中。这样,CPU26通过由磁头22对伺服扇区进行再现而检测表示被写入的磁道相对于目标写入位置的偏离的定位误差,并将其作为各伺服扇区的定位误差存储在定位误差表32中。
另外,最能反映D00中的末尾部的半径位置误差信息的是,通过再现s01而检测出的半径位置误差信息,因此,CPU26将s01的半径位置误差信息作为第2要素存储在定位误差表32中。即,若将在将数据写入到了数据扇区Dn时在伺服扇区sxy中观测到的定位误差记作sxy@Dn,则在对D00进行了写入之后,刚刚再现了s01的半径位置误差信息之后的定位误差表32的存储要素为
{s00@D00,s01@D00}
这2要素。接着,考虑在刚对s01进行再现而获得了位置误差信号后,不进行旋转等待而对D01进行写入的情况。此时,注意到s01@D00=s01@D01,则在对D01进行了写入后,刚刚再现了s02半径位置误差信息之后的定位误差表32的存储要素为
{s00@D00,s01@D00(=s01@D01),s02@D01}
这3要素。进而,在同样地不进行旋转等待而连续进行了直到D08为止的写入时,在对D08进行了写入后,刚刚再现了s09的半径位置误差信息之后的定位误差表32的存储要素为
{s00@D00,s01@D00(=s01@D01),s02@D01(=s02@D02),s03@D02(=s03@D03),s04@D03(=s04@D04),s05@D04(=s05@D05),s06@D05(=s06@D06),s07@D06(=s07@D07),s08@D07(=s08@D08),s09@D08(=s09@D09)}
这10要素。进而,在对1周最后的扇区即D09进行了写入后,刚环绕1周而再次再现了s00的半径位置误差信息之后的定位误差表32的存储要素为
{s00@D00,s01@D00(=s01@D01),s02@D01(=s02@D02),s03@D02(=s03@D03),s04@D03(=s04@D04),s05@D04(=s05@D05),s06@D05(=s06@D06),s07@D06(=s07@D07),s08@D07(=s08@D08),s09@D08(=s09@D09),s00@D09}
这11要素。此外,在图2所记载的例如磁道X中,左端的伺服扇区s00和右端的s00为同一伺服扇区,但为了便于说明,像这样分为两个而加以记载。另外,在对D09进行了写入后,对s00进行再现而检测出的定位误差s00@D09与D00开头部的定位误差s00@D00一起存储于定位误差表32中。
在此,着眼于连续地写入下一磁道的扇区D10~D19时的、定位误差表32的存储要素的利用。首先,为了进行D10的写入,利用和与D10相邻的写入完毕的数据扇区即D02相对应的定位误差s02@D02及s03@D02。具体而言,根据抑制狭窄的第1方法,CPU26一旦再现了s12@D10的定位误差,就快速地实施s12@D10和s02@D02的定位误差的比较及接近判定(磁道宽度计算)。也就是说,CPU26基于存储在定位误差表32中的写入完毕的磁道(磁道X)的定位误差、目标磁道间距、和写入中的磁道(磁道X+1)的定位误差,计算下一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D10的磁道宽度。进而,实施根据s11@D19以前及s12@D10而预测到的s13@D10的设想位置与s03@D2的比较及接近预测判定。例如,在测定为s11@D19=+1nm、s12@D10=+3nm的情况下,s13@D10设想为+5nm。在此,CPU26在产生了一定以上的接近的情况下(磁道宽度不满足预先确定的适当值的情况下)快速地中止D10的写入,或者在预测到会接近的情况下防患于未然地中止D10的写入。由此,抑制由于D10向D02的接近(偏移(drift off))导致的D02的消除。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基于上述接近判定的事后抑制中可能产生由于对定位误差进行再现处理的浪费时间引起的一定的消除,但在后者的基于接近预测判定的未然抑制中,消除被防患于未然地抑制,因此后者的基于接近预测判定的抑制是有效的。
或者,根据抑制狭窄的第2方法,CPU36基于s02@D02设定s12@D10的目标半径位置,并且基于s03@D02设定s13@D10的目标半径位置,由此防患于未然地抑制D10向D02的接近。这样,CPU36检索存储在定位误差表32中的写入完毕的磁道(磁道X)的定位误差信息,计算与写入完毕的磁道平行地离开预定距离的新写入的写入对象磁道(磁道X+1)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D10)的写入目标半径位置的修正量,设定目标半径位置。同样地,在D11的写入中,利用s03@D03、s04@D03设定目标半径位置,在D12的写入中利用s04@D04、s05@D04设定目标半径位置,在D13的写入中利用s05@D05、s06@D05设定目标半径位置,在D14的写入中利用s06@D06、s07@D06设定目标半径位置,在D15的写入中利用s07@D07、s08@D07设定目标半径位置,在D16的写入中利用s08@D08、s09@D08设定目标半径位置。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关于D17及D18的写入的存储在定位误差表32中的定位误差的利用。在与紧邻D17之后或D18之前的伺服扇区相邻的伺服扇区s00中,对于一个伺服扇区s00,存在s00@D09及s00@D00这两个定位误差。因此,在进行数据写入时使用伺服扇区S00的定位误差的、D17及D18的写入中,会产生问题。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该问题,以下以D00的写入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防患于未然地抑制D18相对于D00的接近、即由D18引起的D00的删除或覆盖,需要在紧邻D00之前的伺服扇区中检测出的定位误差s00@D00。但是,在写入了D09的时刻,在s00中产生与s00@D00不同的s00@D09这第2个定位误差。
此时,在采用冲突的两个定位误差中的s00@D09的情况下,失去或无法利用D00的定位误差s00@D00,因此在抑制狭窄的第1方法中,无法防患于未然地抑制D18对D00的接近。另外,在抑制狭窄的第2方法中,会产生因相对于目标半径位置的不连续性的控制延迟时间导致的追随不良,因此有可能在可能将D00覆盖的D18的写入轨道中产生非本意的目标修正,或者修正不充分,在最坏的情况下D18将D00消除。也就是说,与上述第1方法同样地,由于不采用表示D00的定位误差的s00@D00,所以存在D00被D18消除的可能性。相反地,在采用s00@D00的情况下,同样地存在对于D09呈现出这些不良情况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存在D17将D09消除的可能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适当判断S00@D00及S00@D09中的哪一个是相对于这些要写入的D17或D18更接近的轨道存储(定位误差)。
在第1实施方式中,公开在数据扇区写入时实施上述判断的技术。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此,将在图2中刚刚对D00~D16写入结束、取得了s19@D16(=s19@D17)之后的时刻作为采样示例来对实施方式进行记述。
首先,CPU26根据与这之后将要写入的D17相邻的磁道的轨道存储(定位误差表32中的磁道X的定位误差),检索与配置在紧接着D17之前的伺服扇区s19相邻的伺服扇区s09的定位误差,得到抽出结果s09@D09(框B1)。接着,关于s09,确认抽出结果是否为多个(框B2),若抽出结果存在多个(框B2的“是”),则再次抽出表示相对于这之后将要写入的D17或包含D17的磁道最接近的位置的、一个定位误差(框B3)。详细而言,再次抽出多个定位误差中的、表示与如下半径位置最接近的位置的定位误差,该半径位置是基于在写入了D17时在紧邻D17之前的s19中再现的定位误差而计算出的半径位置。
例如,当在冲击检测时等必须中断s09的写入时,s09被再写入。在冲击继续的情况下,s09可能被多次写入。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抽出结果仅是s09@D09,因此不实施该再次抽出(框B3)。在抽出结果为一个的情况下(框B2的“否”),处理转移至框B4。
在框B4中,CPU26根据与D17相邻的磁道X的轨道存储(定位误差),检索与配置在接近着D17之后的伺服扇区s10相邻的伺服扇区s00的定位误差,获得抽出结果{s00@D09、s00@D00}。接下来,CPU26确认抽出结果是否为多个(框B5),若抽出结果存在多个,则再次抽出表示相对于现在将要写入的D17或包含D17的磁道最接近的位置的、一个定位误差(框B6)。
在本实施例中,存在多个抽出结果、即{s00@D09、s00@D00},因此,CPU26再次抽出s00@D09、s00@D00中的相对于D17或包含D17的磁道最接近的、详细而言与如前所述地基于s19@D17和其目标轨道算出的半径位置最接近的定位误差信息s00@D0z。在抽出结果为一个的情况下(框B5的“否”),处理转移至框B7。
在框B7中,CPU26使用如上所述地抽出的结果{s09@D09、s00@D0z},实施基于上述第1或第2方法的狭窄抑制控制。
这样,在定位误差表32中存在多个在写入完毕的磁道(磁道X)中的与写入对象的磁道(磁道X+1)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D17)相邻的数据扇区(D09)的一端配置的伺服扇区(在本例中为s00)的定位误差的情况下,CPU26采用该多个定位误差中的、相对于写入对象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D17)(写入了D17时在s19中再现的半径位置)更接近的定位误差,实施狭窄抑制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采用在一个伺服扇区中检测出的多个写入完毕的轨道(定位误差)中的、相对于中这之后将要写入的数据扇区最接近的轨道(定位误差),进行写入的中止或这之后将要写入的轨道的修正,由此,具有降低将写入完毕的信息消除的可能性的效果。
[第2实施方式]
在第2实施方式中,公开在轨道存储(定位误差)的存储时实施上述判定的技术。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在此,将在图2中刚刚对D00~D09写入结束、取得了s09@D09以及s00@D09之后的时刻作为采样示例来对实施方式进行记述。
首先,CPU26根据当前磁道的轨道存储(磁道X的定位误差),检索并抽出紧邻写入结束的数据扇区D09之前的伺服扇区的定位误差(框B11)。在该示例中,抽出s09@D08。接下来,CPU26对所抽出的定位误差s09@D08、和紧邻写入结束的数据扇区D09之前的伺服扇区的定位误差s09@D09进行比较,判断s09@D09是否比抽出结果s09@D08更接近下一写入磁道(框B12)。
在D08和D09如上所述地在同一周上连续地写入的情况下,这些定位误差是相等的值,一般不产生更新的必要。但是,例如在由于多串流(multi-stream)或冲击检测等理由而D08和D09为非连续的情况下,这些数值可能不相等。在此,将多个分别连续的成流用户数据(TV节目的录像数据等)同时被输入的状况称为多串流。在多串流时,在多个瓦记录单位(组段(band)=由数百条磁道构成的区域)中,多个成流用户数据以时分方式写入彼此不同的半径位置。此时,存在如下可能:在未对一个瓦记录单位全部写入的状况下,在瓦记录单位的中途中断写入,向磁盘内的完全不同的瓦记录单位开始插入数据写入,在该插入数据写入处理结束后,立刻从以前中断的瓦记录单位的中途再次开始写入。另外,如前所述,上述的冲击检测是指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等检测冲击的事项。在该情况下,也是写入被中断,且之后再次开始。多串流时及冲击检测时共通的是:有可能在同一磁道内在数据写入中产生不连续。
在由于这样的理由而D08和D09的写入不连续、s09@D09和s09@D08不相等、并且s09@D09比s09@D08更接近接下来要写入的磁道的情况下(框B12的“是”),CPU26在定位误差表32中用s09@D09覆盖s09@D08而进行更新((框B13)。在不是紧邻写入结束的数据扇区D09之前的伺服扇区的定位误差s09@D09比抽出结果s09@D08更接近下一写入磁道的情况下(框B12的“否”),处理转移至框B14。
在框B14中,CPU26根据当前磁道的轨道存储,检索并抽出紧邻写入结束的数据扇区D09之后的伺服扇区s00的定位误差。在该示例中,抽出s00@D00。接下来,CPU26对所抽出的定位误差s00@D00、和紧邻写入结束的数据扇区D09之后的伺服扇区的定位误差s00@D09进行比较,判断s00@D09是否比抽出结果s00@D00更接近下一写入磁道(框B15)。
在该示例的情况下,s00@D00和s00@D09是同一伺服扇区的定位误差,与磁道X的写入开始扇区和写入结束扇区相对应,因此,通常这些值不相等。在这些值不相等的情况下,且在s00@D09比s00@D00更接近下一写入磁道的情况下(框B15的“是”),CPU26在定位误差表32中用s00@D09覆盖s00@D00而进行更新(框B16)。由此,在下一磁道X+1的D17写入时,在第1或第2狭窄抑制控制中采用更接近下一磁道X+1的s00@D09。在不是紧邻写入结束的数据扇区D09之后的伺服扇区的定位误差s00@D09比抽出结果s00@D00更接近下一写入磁道的情况下(框B15的“否”),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第2实施方式,在关于同一伺服扇区而定位误差存在两个的情况下,采用与下一磁道最接近的定位误差来进行定位误差表32的更新,由此,具有降低将写入完毕的信息消除的可能性的效果。
对本发明的数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与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磁盘装置,具有:
磁盘,其定义有多个磁道,且各磁道交替地具有多个包含位置信息的伺服区域和数据区域;
磁头,其用于对所述磁盘进行数据的写入及再现;以及
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进行如下处理:
在向第1磁道的数据区域记录所述数据时,通过所述磁头再现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由此按每个所述伺服区域检测表示所述第1磁道相对于目标写入位置的偏离的定位误差;
将所述检测出的每个所述伺服区域的各定位误差存储在存储部中;
对于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在关于一个伺服区域的定位误差存在多个的情况下,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中的、接近与所述第1磁道相邻地定义的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进行更新;
使用所述更新了的定位误差,通过瓦记录方式向所述第2磁道写入所述数据,以使得写入到所述第1磁道的数据不被所述第2磁道的数据覆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写入完毕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目标磁道间距、以及写入中的所述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计算所述第2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磁道宽度,在该磁道宽度不满足预先确定的适当值的情况下,中断所述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数据写入,
在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磁道宽度的计算中,所述存储部中的对于所述第1磁道的与在所述第2磁道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一端配置的伺服区域相邻的伺服区域的所述多个定位误差中的、接近所述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被作为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来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存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的伺服区域是与所述第2磁道的紧邻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之前的伺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存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的伺服区域是与所述第2磁道的紧邻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之后的伺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写入完毕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目标磁道间距、以及写入中的所述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计算所述第2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磁道宽度,在该磁道宽度不满足预先确定的适当值的情况下,中断所述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数据写入,
在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磁道宽度的计算中,所述存储部中的对于所述第1磁道的与在所述第2磁道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一端配置的伺服区域相邻的伺服区域的、所述更新了的定位误差,被作为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来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存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的伺服区域是与所述第2磁道的紧邻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之前的伺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存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的伺服区域是与所述第2磁道的紧邻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之后的伺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检索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写入完毕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信息,计算与所述第1磁道平行地离开预定距离的新写入的所述第2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写入目标半径位置的修正量而设定目标半径位置,
在所述存储部中,对于所述第1磁道的与在所述第2磁道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一端配置的伺服区域相邻的伺服区域的所述多个定位误差中的、接近所述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被使用在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写入目标半径位置的修正量的计算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存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的伺服区域是与所述第2磁道的紧邻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之前的伺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存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的伺服区域是与所述第2磁道的紧邻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之后的伺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检索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写入完毕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信息,计算与所述第1磁道平行地离开预定距离的新写入的所述第2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写入目标半径位置的修正量而设定目标半径位置,
在所述存储部中,对于所述第1磁道的与在所述第2磁道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一端配置的伺服区域相邻的伺服区域的、所述更新了的定位误差,被使用在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写入目标半径位置的修正量的计算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存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的伺服区域是与所述第2磁道的紧邻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之前的伺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磁盘装置,其中,
存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的伺服区域是与所述第2磁道的紧邻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之后的伺服区域相邻的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
14.一种数据写入方法,是磁盘装置中使用的数据写入方法,所述磁盘装置具有磁盘和磁头,所述磁盘定义有多个磁道、且各磁道交替地具有多个包含位置信息的伺服区域和数据区域,所述磁头用于对所述磁盘进行数据的写入及再现,所述数据写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定位误差检测步骤,在向第1磁道的数据区域记录所述数据时,通过所述磁头再现所述第1磁道的伺服区域的所述位置信息,由此按每个所述伺服区域检测表示所述第1磁道相对于目标写入位置的偏离的定位误差;
存储步骤,存储所述检测出的每个所述伺服区域的各定位误差;
更新步骤,对于所述存储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在关于一个伺服区域的定位误差存在多个的情况下,用所述多个定位误差中的接近与所述第1磁道相邻地定义的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进行更新;
数据写入步骤,使用所述更新了的定位误差,通过瓦记录方式向所述第2磁道写入所述数据,以使得写入到所述第1磁道的数据不被所述第2磁道的数据覆盖。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写入方法,其中,
所述数据写入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所述存储的写入完毕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目标磁道间距、以及写入中的所述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计算所述第2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磁道宽度,在该磁道宽度不满足预先确定的适当值的情况下,中断所述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数据写入,
在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磁道宽度的计算中,所述存储的对于所述第1磁道的与在所述第2磁道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一端配置的伺服区域相邻的伺服区域的所述多个定位误差中的、接近所述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被作为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来使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写入方法,其中,
所述数据写入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所述存储的写入完毕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目标磁道间距、以及写入中的所述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计算所述第2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磁道宽度,在该磁道宽度不满足预先确定的适当值的情况下,中断所述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数据写入,
在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磁道宽度的计算中,所述存储的对于所述第1磁道的与在所述第2磁道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一端配置的伺服区域相邻的伺服区域的、所述更新了的定位误差,被作为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来使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写入方法,其中,
所述数据写入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检索所述存储的写入完毕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信息,计算与所述第1磁道平行地离开预定距离的新写入的所述第2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写入目标半径位置的修正量而设定目标半径位置,
所述存储的对于所述第1磁道的与在所述第2磁道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一端配置的伺服区域相邻的伺服区域的所述多个定位误差中的、接近所述第2磁道的定位误差,被使用在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写入目标半径位置的修正量的计算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写入方法,其中,
所述数据写入步骤包括如下步骤:检索所述存储的写入完毕的所述第1磁道的定位误差信息,计算与所述第1磁道平行地离开预定距离的新写入的所述第2磁道的写入对象数据扇区的写入目标半径位置的修正量而设定目标半径位置,
所述存储的对于所述第1磁道的与在所述第2磁道的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一端配置的伺服区域相邻的伺服区域的、所述更新了的定位误差,被使用在所述写入对象数据区域的写入目标半径位置的修正量的计算中。
CN201410227823.8A 2014-02-18 2014-05-27 磁盘装置及数据写入方法 Pending CN1048514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41276P 2014-02-18 2014-02-18
US61/941,276 2014-02-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1433A true CN104851433A (zh) 2015-08-19

Family

ID=51901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27823.8A Pending CN104851433A (zh) 2014-02-18 2014-05-27 磁盘装置及数据写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896959B1 (zh)
CN (1) CN10485143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6160A (zh) * 2015-11-30 2017-06-09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61093A (zh) * 2017-02-21 2018-08-28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
CN109961805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及读/写偏移修正方法
CN110289020A (zh) * 2018-03-19 2019-09-27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及重复偏出修正数据的写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04123A (ja) 2014-04-15 2015-11-1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方法
US9424870B2 (en) * 2014-12-11 2016-08-23 Seagate Technology Llc Position error signal compensation to prevent adjacent track erasure
JP2016122486A (ja) * 2014-12-25 2016-07-07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ライト制御方法
CN106251886B (zh) * 2015-06-05 2019-02-01 株式会社东芝 伺服写方法、磁盘装置以及磁头位置控制方法
JP6921792B2 (ja) 2018-09-10 2021-08-18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ライト処理方法
JP2020047328A (ja) 2018-09-18 2020-03-26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ライト処理方法
JP7134933B2 (ja) * 2019-09-18 2022-09-12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ライト処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22A (zh) * 1993-03-04 1995-06-21 索尼公司 磁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6025971A (en) * 1993-09-02 2000-02-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disk drive using a nonvolatile solid state memory to store defect information
EP1220207A2 (en) * 2000-11-17 2002-07-03 Hitachi, Ltd. A magnetic disk drive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783224A (zh) * 1994-06-30 2006-06-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伺服控制系统及数据存储系统
WO2013122550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 recording medium and a method of writing servo information on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3331A (ja) 1985-06-07 1986-12-13 Toray Eng Co Ltd 混合槽
US4725902A (en) * 1985-08-02 1988-0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of erasing a magnetic recording track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4148812B2 (ja) 2003-03-28 2008-09-10 株式会社日立グローバルストレージテクノロジーズ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JP2007115324A (ja) 2005-10-19 2007-05-10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ディスク装置
US8659846B2 (en) 2010-10-29 2014-02-25 Sk Hynix Memory Solutions Inc. Inter-track interference cance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frequency offset
JP2012138157A (ja) 2010-12-27 2012-07-19 Toshiba Corp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KR20120121737A (ko) * 2011-04-27 2012-1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저장 매체 및 이를 적용한 저장 장치
JP5858396B2 (ja) 2011-05-16 2016-02-10 学校法人 中央大学 覚醒状態維持装置および覚醒状態維持方法
JP5100861B1 (ja) * 2011-05-31 2012-12-19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スク記憶装置、ディスク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2014089780A (ja) * 2012-10-30 2014-05-15 Toshiba Corp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22A (zh) * 1993-03-04 1995-06-21 索尼公司 磁盘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6025971A (en) * 1993-09-02 2000-02-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agnetic disk drive using a nonvolatile solid state memory to store defect information
CN1783224A (zh) * 1994-06-30 2006-06-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伺服控制系统及数据存储系统
EP1220207A2 (en) * 2000-11-17 2002-07-03 Hitachi, Ltd. A magnetic disk drive and th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3122550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 recording medium and a method of writing servo information on the same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6160A (zh) * 2015-11-30 2017-06-09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16160B (zh) * 2015-11-30 2019-04-05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61093A (zh) * 2017-02-21 2018-08-28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
CN109961805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及读/写偏移修正方法
CN109961805B (zh) * 2017-12-26 2020-12-25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及读/写偏移修正方法
CN110289020A (zh) * 2018-03-19 2019-09-27 株式会社东芝 磁盘装置及重复偏出修正数据的写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96959B1 (en) 2014-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1433A (zh) 磁盘装置及数据写入方法
CN105023582B (zh) 磁盘装置及数据记录方法
US8179627B2 (en) Floating guard band for shingle magnetic recording
CN100375154C (zh) 用于向硬盘驱动器的带中写入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7423828B2 (en) Off-track write error recovery
US75674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the error rate of track information on a magnetic storage device
US77604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mproving prevention of off-track writing in a hard disk drive
US8638522B2 (en) Information recorder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for recording data after an occurrence of off track writing
US9495988B1 (en) Dependent write fault threshold
JP2014089780A (ja)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US9036284B1 (en) Isolated shingled bands of fractional tracks
US867530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reading and writing data on magnetic recording medium in case of off-track occuring
US9087540B1 (en) Asymmetrical write fault thresholds
US9304930B2 (en) HDD write buffer zone for vibration condition
US20160266834A1 (en) Method of detecting tampering of data in tape drive, and file system
US9236073B1 (en) Write fault threshold for a set of tracks
US20060139788A1 (en) Method, medium, and apparatus recording a servo pattern
CN101276595A (zh) 磁盘驱动器中用于探测伺服数据的缺陷的方法和装置
JP2006236519A (ja)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
US9336073B1 (en) Write fault modulation
US11508399B2 (en) Magnetic disk device and read/write processing method
US11705154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agnetic disk device and magnetic disk device
US11881238B1 (en) Sector mapout of low coercivity media for enhancing aerial density
US11462245B1 (en) Vibration-induced on-cylinder limit adjustment
US11430471B1 (en) Partial adjustment of disk drive areal density to compensate for head or surface degrad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