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3401B - 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3401B
CN104843401B CN201510171076.5A CN201510171076A CN104843401B CN 104843401 B CN104843401 B CN 104843401B CN 201510171076 A CN201510171076 A CN 201510171076A CN 104843401 B CN104843401 B CN 104843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ish
discharge port
vanning
garbage
ref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10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3401A (zh
Inventor
张涉
陆晓春
彭义林
黄森佑
黎莉
马鑫
连德春
熊香春
郭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cheng High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cheng High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cheng High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cheng High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710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3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3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3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3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3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9/00Transferring of refuse between vehicles or containers with intermediate storage or pre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7/00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refuse receptacles or refuse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包括: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用于收集垃圾车卸下的垃圾并将其压缩;防污染装置,用于收集垃圾产生的污水和臭气,避免其散发到环境中;工作调度装置,用于获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相应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集转运领域,尤其是涉及到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环境卫生,不仅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良好的城市环境,事关“城市文明、人民健康、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
城市中的垃圾处理通常按照以下流程:垃圾车首先从设在城市各处的垃圾桶等垃圾收集设施中收集垃圾,然后将收集的垃圾汇集到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再将垃圾运送到垃圾处理厂进行填埋等处理。为了提高垃圾转运站的转运效率,可以在垃圾转运站中对垃圾进行压缩。目前国内的一些城市收集转运系统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垃圾收集作业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设备落后,收集转运效率低,甚至影响城市交通畅通,传统垃圾转运站“开放式收集、非密闭运输、重压缩轻环保”的特点容易带来“垃圾暴露、污水滴漏、臭气外逸、蚊蝇孳生”等问题,对环境污染严重,影响转运站周边及垃圾运输沿途居民的生活,屡屡引起居民反感与投诉。
现代城市急需一种用于垃圾转运站的自动化程度高、污染物泄露小的垃圾收集转运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包括: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用于收集垃圾车卸下的垃圾并将其压缩;防污染装置,用于收集垃圾产生的污水和臭气,避免其散发到环境中;工作调度装置,用于获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相应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
优选地,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包括压缩机和垃圾滤装箱;所述防污染装置包括安装在垃圾倾卸位置周围的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所述工作调度装置包括设置在系统各部分的感应装置和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操作的工作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具有可分离的的推板与推头;压缩垃圾时,推板与推头对接压缩垃圾;压缩完成后,推板与推头分离而与垃圾滤装箱的箱门结合,作为箱门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垃圾滤装箱上设置有导流装置,用于将垃圾产生的污水排出所述垃圾滤装箱。
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处的入口感应器;当所述入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的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忙闲状态确定是否让所述垃圾车进入所述垃圾转运站。
优选地,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垃圾倾卸位置的卸料口;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卸料口处的卸料口感应器;当所述卸料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卸料口打开并启动所述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当所述卸料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离开卸料口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卸料口关闭并关闭所述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卸料口、垃圾滤装箱装卸口中的至少一处的信号装置;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的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忙闲状态确定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根据某一卸料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工作状态确定设置在所述卸料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根据某一垃圾滤装箱是否已满确定相应的垃圾滤装箱装卸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
优选地,所述工作调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辆运行路径上的交通指示装置;所述交通指示装置根据所述感应装置的反馈向行驶在所述车辆运行路径上的车辆提供引导。
优选地,所述防污染装置还包括雾化除臭装置、喷淋除臭装置、污水收集处理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工作调度装置根据各感应器的信息控制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垃圾压缩转运方法,包括:垃圾收集压缩步骤,收集垃圾车卸下的垃圾并将其压缩;防污染步骤,收集垃圾产生的污水和臭气,避免其散发到环境中;工作调度步骤,获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相应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
优选地,在所述垃圾收集压缩步骤使用压缩机和垃圾滤装箱对垃圾进行收集和压缩;在所述防污染步骤使用安装在垃圾倾卸位置周围的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防止臭气外泄;在所述工作调度步骤使用感应装置来获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使用工作控制装置控制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防污染装置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具有可分离的的推板与推头;压缩垃圾时,使推板与推头对接压缩垃圾;压缩完成后,使推板与推头分离而与垃圾滤装箱的箱门结合,作为箱门的一部分。
优选地,在所述垃圾滤装箱上设置导流装置,将垃圾产生的污水排出所述垃圾滤装箱。
优选地,在所述工作调度步骤中,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处设置入口感应器来感应垃圾车的到达;当所述入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根据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的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忙闲状态确定是否让所述垃圾车进入垃圾转运站。
优选地,在所述垃圾倾卸位置设置卸料口,在卸料口处设置卸料口感应器;当所述卸料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卸料口打开并启动所述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当所述卸料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离开卸料口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卸料口关闭并关闭所述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
优选地,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卸料口、垃圾滤装箱装卸口中的至少一处设置信号装置;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根据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的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忙闲状态确定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根据某一卸料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工作状态确定设置在所述卸料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根据某一垃圾滤装箱是否已满确定相应的垃圾滤装箱装卸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
优选地,在所述工作调度步骤中在在车辆运行路径上设置交通指示装置;所述交通指示装置根据所述感应装置的反馈向行驶在所述车辆运行路径上的车辆提供引导。
优选地,在所述防污染步骤中使用雾化除臭装置、喷淋除臭装置、污水收集处理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工作调度装置根据各感应器的信息控制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
本发明对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进行了环保和智能化的升级技术改造,使得垃圾收集机械化、智能化,运输、卸料、压缩密闭化,全过程无垃圾暴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的平面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垃圾车倾卸垃圾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的负压除臭装置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发明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的压缩机压缩垃圾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的垃圾滤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的工作调度装置的原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包括: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用于收集垃圾车卸下的垃圾并将其压缩,包括压缩机和垃圾滤装箱;防污染装置,用于收集垃圾产生的污染物,避免其散发到环境中,包括安装在垃圾倾卸位置周围的臭源阻隔装置、污水收集装置、除臭装置及其他辅助装置;工作调度装置,用于获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相应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包括设置在系统各部分的感应装置和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操作的工作控制装置。
垃圾转运站包括卸料区、压缩区、辅助区三个区域,卸料区与转运站的出入口相连,供垃圾收集车停靠倾卸垃圾,压缩区设置有由压缩机和垃圾滤装箱组成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辅助区设置有中控机房、污染物净化装置、配电间等设施。卸料区和压缩区之间安装钢化玻璃墙,辅助区通过围墙、门窗等与其他两个区分隔。三区隔离,良好的防止了污染源交叉传递,减少臭气量,降低能耗。
在垃圾卸料区设置有若干由压缩机和垃圾滤装箱组成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每个垃圾收集压缩装置采用密闭式设计,具有可以开闭的卸料口。垃圾收集车向垃圾收集压缩装置中倾倒垃圾时卸料口打开,倾倒完成后卸料口关闭。卸料口处的上方安装空气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空气阻隔装置在卸料口处防止臭气逸出,负压除臭装置将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内的臭气抽走进行净化处理。垃圾滤装箱内设多孔导流板,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内设有污水收集装置,箱内的污水可以通过导流板流出垃圾滤装箱,由污水收集装置收集处理。管理人员进行站内冲洗时,污水也由污水收集装置收集处理。
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压缩机的推板与推头可分离,压缩垃圾时,推板与推头对接压缩垃圾;压缩完成后,推板与推头分离而与垃圾滤装箱的箱门结合,作为箱门的一部分。垃圾滤装箱满箱后由垃圾转运车运至垃圾处理厂倾倒,并将空箱送回。
本实施方式的系统还包括工作调度装置,工作调度装置包括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处、卸料口等处的感应器,用于获取系统各部分的状态;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卸料口、垃圾滤装箱装卸口等处的信号装置。上述感应器和信号装置均连接到中央控制主机(工作控制装置),中央控制主机根据感应器的反馈控制系统的运作和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
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
实施例
图1为本实施例的垃圾转运站的平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包括压缩机1、垃圾滤装箱2、催化除臭装置3、雾化除臭装置4、中央控制主机5、臭源阻隔装置6、负压除臭装置7、排污口8和污水沟9。压缩机1和垃圾滤装箱2组成垃圾收集压缩装置,一个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可以包括若干个垃圾收集压缩装置。臭源阻隔装置6和负压除臭装置7安装在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上方,用于阻隔空气流动和抽吸臭气。负压除臭装置7抽吸的臭气通过管道送至催化除臭装置3进行净化处理。雾化除臭装置4对逸出到垃圾转运站各部分的臭气进行除臭处理。排污口8收集垃圾收集压缩装置排除的污水,并通过污水沟9汇集处理。
图2为本实施例涉及的垃圾车倾卸垃圾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涉及的负压除臭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卸料口处的上方安装臭源阻隔装置6,其与压缩机1无缝衔接,外部为一“五面封闭、一面开放”的不锈钢罩体,开放面即为卸料口。臭源阻隔装置6还包括安装在卸料口顶部的快速卷闸门及高压顺流风幕。在垃圾卸料时,快速卷闸门打开,高压顺流风幕自上而下喷出高压气流形成风幕,防止风幕内外气体交换。臭源阻隔装置6的顶部还安装有内的负压除臭装置7,如图3所示,其具有抽吸作用的捕风口,捕风口通过管道连接催化除臭装置3,捕获的风经催化除臭装置3净化后排放。如此,在风幕的高压气流和捕风口的抽吸共同作用下,臭源阻隔装置6内部的空气压强低于外界形成“负压”状态,避免了臭气的外溢,同时还可以起到降尘的作用。臭源阻隔装置6内部顶部安装有自动喷雾装置,在垃圾卸料时工作,用以降尘。
垃圾压缩及风机抽吸臭气时可能产生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本实施例中压缩系统、除臭系统采用自控程序优化设计,设备低噪音;卸料区与压缩区由玻璃墙隔断,与室外由快速移动门隔断,作业噪音不扩散;对风机设备房单独作隔音降噪处理;确保作业厂界噪声达标。垃圾卸料后,垃圾进入垃圾滤装箱2,快速卷闸门关闭,捕风口收集到的臭气通过管道进入催化除臭装置3进行处理。该装置可以使用申请人已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负压式复合纳米介质催化氧化处理垃圾站臭气的装置》(专利号:200420102332.2)。为防止少量臭气从卸料口外溢,在卸料口处安装喷淋除臭装置。
在垃圾压缩区,压缩机1、垃圾滤装箱2采用全封闭式设计,并有专门的压滤液收集管道与排污口,定向定点收集并排放渗滤液,可防止压滤液滴漏。图4(a)和图4(b)为本实施例涉及的压缩机压缩垃圾的示意图。压缩机1包括推头T1和推板T2,推板T2位于垃圾滤装箱2的进口处,在压缩垃圾时推板T2可以与垃圾滤装箱箱口恰好密封。压缩机1的推板T2与推头T3可分离,压缩垃圾时,推板T2与推头T1对接压缩垃圾(如图4(b)所示);压缩完成后,推板与推头分离而与垃圾滤装箱2的箱门结合(如图4(a)所示),作为箱门的一部分;该设计可防止压缩机、箱分离后,压缩机推头暴露而产生的污染问题。垃圾滤装箱2的一侧设置有装卸位置,垃圾转运车在装卸位置装载装满了垃圾的垃圾滤装箱2以及将空的垃圾滤装箱2卸到原位。
图5是本实施例涉及的垃圾滤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垃圾滤装箱2进料处设翻转式迷宫门15,确保进料无滴漏;箱内设多孔导流板11,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压滤液通过箱体上的快换接插阀12排出箱体;箱体并配备三重锁紧系统:自动翻转式扣紧门16、液压机械锁紧装置13和进口密封条17,密封条一般每半年更换一次以确保密闭,可确保箱、门接口处紧密贴合,无污水洒漏;箱体后门出料口设防污坡14,可阻止箱内少量污水流出。
垃圾压缩区设置污水收集装置,包括污水沟9及收集井,用于收集垃圾滤装箱2内产生的渗滤液和冲洗地面产生的污水。污水沟9采用铝合金板内衬,将污水沟彻底密闭,同时管道采用大坡直排,防止污水在沟内滞留,杜绝臭源。收集井为密闭式收集井,采取有效防渗措施,井口安装隔臭闸,该闸入口处由铝合金板与硅胶片粘合,可防止收集沟渠内的臭气反冲,冲洗站内地面时,硅胶片在重力作用下打开使污水进入,无污水流入时硅胶片自动闭合。
虽然垃圾在卸料区、压缩区中是以密闭的方式进行运送,但仍可能有少量零散臭气逸出。因此在垃圾转运站的一定位置设置雾化除臭装置4,喷洒除臭喷雾剂去除臭气。除臭喷雾剂可采用申请人的中国发明专利《除臭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200610157319.0)中涉及的除臭喷雾剂。该除臭喷雾剂含有两性化合物、植物表面活性剂、淀粉衍生物和植物呈香物质。该两性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其作用是借助于对异味中酸性和碱性呈臭物质的中和作用,消除它们散发的臭味,它们在除臭剂中的质量含量为30~880ppm;植物表面活性剂是广泛地存在于一些植物体中的皂素,或从植物中提取的高级脂肪酸的衍生物,主要为月桂酰硫酸钠,聚氧乙烯山梨聚糖棕榈酸脂,椰树两性醋酸盐和聚氧乙烯月桂醚具有降低喷雾液的表面张力、促进极性和非极性的呈臭物质溶入雾滴,使其形成的雾滴更小,增大与呈臭物质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喷雾剂的除臭效率,以及对植物呈香物质的乳化、增溶作用,它们在除臭剂中的质量含量为10~460ppm;淀粉衍生物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可以单独或共同存在于喷雾剂中,具有吸附和稳定非极性呈臭物质的作用,它们在除臭剂中的质量含量为100~300ppm;植物呈香物质是从呈香植物中提取的呈香剂,主要为从香草中提取的香草素,桂皮中提取的肉桂醛,柠檬皮中提取的柠檬油,香橙皮中提取的橙皮油以及从桉树叶和香樟叶中提取的呈香物质。它们不仅具有遮盖臭味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杀菌驱虫作用,其用量在除臭剂中的质量含量为1~10ppm之间。反应的最终产物为无害无臭的分子如氮气、水等。雾化除臭装置将上述除臭喷雾剂雾化,形成气态分布在臭气分子中,吸附臭气中的呈臭物质,并与其发送分解、聚合、取代、置换、加成和氧化等反应,促使臭气分子改变原有分子结构,使之脱臭。反应的最终产物为无害无臭的分子如氮气、水等。
图6为本实施例涉及的工作调度装置原理图。如图6所示,中央控制主机5中存储有多种数据模型,能够对整个垃圾转运站的运作进行整体的管理与自动智能控制。本实施例涉及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的各部分设置有传感器,各传感器与中央控制主机5连接,中央控制主机5因而监控各设备的工作状态。传感器可以包括设置在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状态传感器、在垃圾转运站入口感应垃圾车到达的传感器、垃圾转运站各处的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卸料口处感应卸料的垃圾车的传感器等。中央控制主机5根据各传感器的反馈感知系统的工作状态,据此控制系统各部分的工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器106监视垃圾站中各个设备是否正常工作,设定中央控制主机5的自动工作流程,并且可手动通过中央控制主机5下达指示直接控制各设备的工作。具体的,中央控制主机5通过交换机102与称重装置(用于对进入垃圾转运系统的垃圾车进行称重)、压缩机、负压除臭装置、催化除臭装置等装置相连接,与各个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指令下达等操作。
根据管理人员需求可以远程实时监控:通过安装在垃圾站中不同位置的高清摄像头103(一般在垃圾站大门处设置能够灵活的进行监控的可360°旋转的球形摄像头、垃圾站内卸料口附近的枪形摄像头、垃圾滤装箱装车位置的球形摄像头等处,或可根据垃圾站建筑构造进行合理选点),把当前垃圾站的运行状况的实时影像,同步显示在其中一个显示器106中。
中央控制主机5等连接的交换机102通过路由器101与互联网进行连接,使得中央控制主机5接入互联网。当中央控制主机系统通过路由器接入互联网后,主机网络可以直接连接在监管部门、城管部门办公室中的某台计算机上,高清摄像头所拍摄的实时视频画面,可以随时在该计算机上显示,并可调取中央控制系统中存储下来的历史视频进行观看。可以建立中央集成管理网络,将城市内所有转运站连接起来,便于宏观控制与管理,及时了解城区内每日的垃圾收运相关数据;并在运输车辆上安装GPS系统,便于车辆统一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城管对垃圾转运站的管理要求。除通过互联网进行监控外,所有通过交换机接入中央控制系统的设备,在设备通电、中央控制主机开机情况下,均可以经路由器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若多个垃圾站同时连入网络,具有丰富管理及操作经验的人员使用起来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此外工作调度装置还具有语音播报系统,该系统的基本组成为:功放104、输入设备(麦克风105)、输出设备(音响107),其接入中央控制主机5,管理员只需坐在中央控制台前,即可通过麦克风105发布语音指令。管理员的指令会被功放放大,广播于垃圾站内各区域放置的音响(数量一般为两处以上,或根据建筑构造数量可量身定制与调整)。
在所述的工作调度装置中还包括温度开关和散热风扇,温度开关可以为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中央控制主机、压缩机、负压除臭装置、催化除臭装置等处,能够监控中央控制主机以及其他各装置的工作温度,当温度高于某一特定值时,就将该温度反馈给中央控制主机,由工作人员操作打开散热风扇给装置降温;或者温控开关检测到装置工作温度高于某值时,就自启动散热风扇,给装置降温。
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处、卸料口等处的感应器,如地感线圈/红外感应器100、自动读卡机等,用于获取系统各部分的状态;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卸料口、垃圾滤装箱装卸口等处的信号装置,如交通指示灯。上述感应器和信号装置均连接到中央控制主机5,中央控制主机5根据感应器的反馈控制系统的运作和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
图7为本发明涉及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的工作流程图。以下结合图6和图7说明系统的工作流程。
城市各处的零散垃圾桶或垃圾存放点的垃圾由垃圾车收集并转运至垃圾压缩转运站(步骤S1)。垃圾压缩转运站将垃圾进行压缩后转运到垃圾处理厂。
垃圾车到达转运站,停靠垃圾卸料平台,垃圾车靠近卸料口进行卸料(步骤S2)。垃圾车到达垃圾站入口时,预埋于垃圾站入口处的地感线圈产生磁通量并转化为电流,传输至中央控制主机5通知有车辆等待进入。在此,也可以采用光线感应、近场通信、摄像头感应等方式感应车辆的到达。中央控制主机5对垃圾转运站中的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测,如果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均处于工作状态,入口处的信号装置显示拒绝进入状态,如该信号装置为交通灯并显示红色拒绝进入,垃圾车需等待直至有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空闲。如果有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空闲则入口处的信号装置显示允许进入状态,如交通灯显示为绿色允许进入,垃圾车进入指定的卸料区。垃圾车通过道闸时,设置在道闸出的自动读卡机可自动读取车载的感应卡信息,主机控制枪型摄像头进行车牌拍照,主机记录车辆进站时间,并存储相关信息;同时,经称重装置,完成对进场垃圾装载量进行称重和记录。每个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对应的卸料口处安装有独立的信号装置,用于显示其工作状态,当有垃圾车在卸料、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垃圾滤装箱2满箱等情况下,信号装置显示该垃圾收集压缩装置为不可用状态(指示灯为红色),否则显示可以状态(指示灯为绿色)。垃圾车停靠在卸料平台,允许卸料时,卸料口的指示灯显示为绿色,否则显示红色禁止卸料。当显示绿灯允许卸料时,车尾门对准对应的空闲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卸料口,卸料口处安装有能够感应到垃圾车的传感器,感应到垃圾车后控制卸料口快速卷闸门开启。此工作状态通过传感器传送到中央控制主机5,中央控制主机5将该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工作状态设为忙,并据此控制道闸处的垃圾车是否可以进入。卸料口的开启方式也可以采用手动控制或由中央控制主机5发送指令控制等。卸料口传感器控制卸料口快速卷闸门开启的同时,控制安装在垃圾卸料口上方的臭源阻隔装置6和负压除臭装置7开始工作,进行除臭。垃圾车尾门打开进行卸料,卸料完成后,垃圾压缩机1开始工作将垃圾压入垃圾滤装箱2。压缩完成后,垃圾收集压缩装置恢复空闲状态,等待下一次卸料,并且在卸料过程中的卸料口处的指示灯显示为红色,直到卸料完成垃圾车离开该卸料区并且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完成垃圾压缩后,卸料口处的指示灯恢复为绿色。垃圾车出站时,中央控制主机5控制摄像头进行车牌拍照,记录车辆出站时间,并存储相关信息。
在垃圾压缩转运站运转过程中,防污染装置在需要的情况下进行工作,防止污染物逸出(步骤S3)。污水收集装置随时收集垃圾压缩和倾倒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当垃圾压缩转运站中的空气质量不能达到一定标准时启动雾化除臭装置4,喷洒除臭喷雾剂去除臭气。在该过程中,雾化除臭与负压除臭的时间可以通过中央控制主机5设置为固定时间使其自动开启自动结束,也可以根据站内各处的空气质量控制开启和关闭,也可以通过人工操作开启或结束。
当某一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垃圾滤装箱2满箱时,压缩机1与垃圾滤装箱2分离,等待更换新的垃圾滤装箱2(步骤S4)。首先,压缩机1的推头与推板分离,推板与垃圾滤装箱2的箱门结合,作为箱门的一部分。垃圾滤装箱2的箱门固定锁紧,等待转运。与该垃圾滤装箱2相应的信号装置显示满箱的状态,卸料平台的信号装置提示垃圾车禁止向该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卸料,垃圾滤装箱装卸口的信号装置提示垃圾转运车将垃圾滤装箱2装车运走,如该信号装置为指示灯,当颜色由红色变为绿色时,提示为可以运走垃圾滤装箱。
垃圾转运车将满载垃圾的垃圾滤装箱2装车并运往垃圾处理厂倾倒;倾倒垃圾后载空箱返回转运站,将空箱放置于没有垃圾滤装箱2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步骤S5)。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工作调度装置控制系统的作业,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在工作调度装置的基础上建立垃圾转运站内的交通指挥系统。交通指挥系统可以由地感线圈/红外感应器、道闸、自动读卡机、摄像头、其他感应器、交通灯等组成。在垃圾转运站内垃圾车和垃圾转运车运行的通道上设置交通灯,由中央控制主机5根据道闸、自动读卡机、摄像头、感应器等的反馈状态和系统运行状态控制交通灯的状态,引导垃圾车和垃圾转运车的运行。交通指挥系统可做到作业全过程自动化指挥,无需安排专人进行指挥作业,节省人力,整体提升垃圾站作业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现代化,方便管理与维护,提升安全规范化程度,为国内顶尖的高科技产品,具有行业新型物流指挥理念的指导与示范意义。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都只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指出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上述的说明并未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包括:
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用于收集垃圾车卸下的垃圾并将其压缩,包括压缩机和垃圾滤装箱,所述压缩机具有可分离的推板与推头,所述推板位于垃圾滤装箱的进口处,在压缩垃圾时推板与推头对接压缩垃圾,推板与垃圾滤装箱箱口恰好密封,压缩完成后,推板与推头分离而与垃圾滤装箱的箱门结合,作为箱门的一部分;
防污染装置,用于收集垃圾产生的污水和臭气,避免其散发到环境中,包括安装在垃圾倾卸位置周围的臭源阻隔装置、负压除臭装置以及污水收集装置,所述臭源阻隔装置、负压除臭装置安装于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上方,所述臭源阻隔装置与所述压缩机无缝衔接,所述负压除臭装置安装于臭源阻隔装置的顶部,所述负压除臭装置具有抽吸作用的捕风口,所述捕风口通过管道连接催化除臭装置;所述污水收集装置包括污水沟和收集井,所述收集井为密闭式收集井,井口安装有隔臭闸,所述隔臭闸处由铝合板与硅胶片粘合,硅胶片在重力作用下打开使污水进入,无污水流入时硅胶片自动闭合;
工作调度装置,用于获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相应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包括设置在系统各部分的感应装置和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操作的工作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垃圾滤装箱配备三重锁紧系统,包括自动翻转式扣紧门、液压机械锁紧装置和进口密封条;所述垃圾滤装箱后门出料口处设防污坡;
所述垃圾滤装箱进料处设翻转式迷宫门,箱内设多孔导流板,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压滤液通过箱体上的快换接插阀排出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处的入口感应器;
当所述入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的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忙闲状态确定是否让所述垃圾车进入所述垃圾转运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垃圾倾卸位置的卸料口;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设置在卸料口处的卸料口感应器;
当所述卸料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卸料口打开并启动所述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当所述卸料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离开卸料口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卸料口关闭并关闭所述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卸料口、垃圾滤装箱装卸口中的至少一处的信号装置;
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根据所述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的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忙闲状态确定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根据某一卸料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工作状态确定设置在所述卸料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根据某一垃圾滤装箱是否已满确定相应的垃圾滤装箱装卸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调度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辆运行路径上的交通指示装置;
所述交通指示装置根据所述感应装置的反馈向行驶在所述车辆运行路径上的车辆提供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污染装置还包括雾化除臭装置、喷淋除臭装置、污水收集处理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工作调度装置根据各感应器的信息控制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
7.一种垃圾压缩转运方法,包括:
垃圾收集压缩步骤,收集垃圾车卸下的垃圾并将其压缩;
防污染步骤,收集垃圾产生的污水和臭气,避免其散发到环境中;
工作调度步骤,获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相应控制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防污染装置的作业,其中所述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用于收集垃圾车卸下的垃圾并将其压缩,包括压缩机和垃圾滤装箱,所述压缩机具有可分离的推板与推头,所述推板位于垃圾滤装箱的进口处,在压缩垃圾时推板与推头对接压缩垃圾,推板与垃圾滤装箱箱口恰好密封,压缩完成后,推板与推头分离而与垃圾滤装箱的箱门结合,作为箱门的一部分;
防污染装置,用于收集垃圾产生的污水和臭气,避免其散发到环境中,包括安装在垃圾倾卸位置周围的臭源阻隔装置、负压除臭装置以及污水收集装置,所述臭源阻隔装置、负压除臭装置安装于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上方,所述臭源阻隔装置与所述压缩机无缝衔接,所述负压除臭装置安装于臭源阻隔装置的顶部,所述负压除臭装置具有抽吸作用的捕风口,所述捕风口通过管道连接催化除臭装置;所述污水收集装置包括污水沟和收集井,所述收集井为密闭式收集井,井口安装有隔臭闸,所述隔臭闸处由铝合板与硅胶片粘合,硅胶片在重力作用下打开使污水进入,无污水流入时硅胶片自动闭合;
其中所述垃圾滤装箱配备三重锁紧系统,包括自动翻转式扣紧门、液压机械锁紧装置和进口密封条;所述垃圾滤装箱后门出料口处设防污坡;
所述垃圾滤装箱进料处设翻转式迷宫门,箱内设多孔导流板,垃圾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压滤液通过箱体上的快换接插阀排出箱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作调度步骤使用感应装置来获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使用工作控制装置控制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防污染装置的操作,工作调度装置,用于获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相应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包括设置在系统各部分的感应装置和控制所述垃圾收集压缩装置和所述防污染装置的操作的工作控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垃圾滤装箱上设置导流装置,将垃圾产生的污水排出所述垃圾滤装箱。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作调度步骤中,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处设置入口感应器来感应垃圾车的到达;
当所述入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根据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的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忙闲状态确定是否让所述垃圾车进入垃圾转运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垃圾倾卸位置设置卸料口,在卸料口处设置卸料口感应器;
当所述卸料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卸料口打开并启动所述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当所述卸料口感应器感应到垃圾车离开卸料口时,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卸料口关闭并关闭所述臭源阻隔装置和负压除臭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垃圾转运站入口、卸料口、垃圾滤装箱装卸口中的至少一处设置信号装置;
所述工作控制装置根据垃圾压缩转运系统中的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忙闲状态确定设置在垃圾转运站入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根据某一卸料口对应的垃圾收集压缩装置的工作状态确定设置在所述卸料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根据某一垃圾滤装箱是否已满确定相应的垃圾滤装箱装卸口的信号装置的信号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作调度步骤中在车辆运行路径上设置交通指示装置;
所述交通指示装置根据所述感应装置的反馈向行驶在所述车辆运行路径上的车辆提供引导。
14.根据权利要求7~13任一项所述的垃圾压缩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污染步骤中使用雾化除臭装置、喷淋除臭装置、污水收集处理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工作调度装置根据各感应器的信息控制所述防污染装置的作业。
CN201510171076.5A 2015-04-13 2015-04-13 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Active CN104843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1076.5A CN104843401B (zh) 2015-04-13 2015-04-13 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1076.5A CN104843401B (zh) 2015-04-13 2015-04-13 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3401A CN104843401A (zh) 2015-08-19
CN104843401B true CN104843401B (zh) 2018-01-26

Family

ID=53843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1076.5A Active CN104843401B (zh) 2015-04-13 2015-04-13 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3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LU92859B1 (fr) * 2015-10-26 2017-05-02 Drawers Patent & Process S A Berce pour camion avec cuve à déchets organiques
CN106527328A (zh) * 2017-01-12 2017-03-22 上海闸环北站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环卫车辆、作业设备智能管理系统
LU100173B1 (fr) * 2017-04-21 2018-10-30 Drawers Patent & Process S A Berce pour camion avec cuve a dechets organiques
CN107284935A (zh) * 2017-07-11 2017-10-24 长沙紫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垃圾站的卫生防疫装备
CN111689105A (zh) * 2020-05-12 2020-09-22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3891B2 (ja) * 1994-03-15 2001-05-08 東急車輛製造株式会社 煤塵処理・管理方法
JP2003160207A (ja) * 2001-11-22 2003-06-03 Nkk Corp 廃プラスチックの受入れ方法及びその受入れ施設
CN101580170A (zh) * 2008-05-12 2009-11-18 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垃圾转运系统
CN201390505Y (zh) * 2009-04-10 2010-01-27 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 防止灰尘和臭气扩散的垃圾中转站
CN201390506Y (zh) * 2009-04-10 2010-01-27 重庆耐德新明和工业有限公司 垃圾装载压缩的防抛洒结构
CN203237659U (zh) * 2013-04-28 2013-10-16 福建海越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垃圾压缩设备的污水导流装置
CN204021670U (zh) * 2014-07-31 2014-12-17 苏州市易柯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垃圾转运站环境提标配套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3401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3401B (zh) 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CN205114236U (zh) 一种密封式垃圾压缩站
CN106800157A (zh) 一种高容量且能杀毒净化雾霾的智能公共垃圾桶
CN208787193U (zh)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
KR20100070347A (ko) 쓰레기 수거 및 처리
CN201367227Y (zh) 一种地坑全封闭集装箱式自压、自卸垃圾中转设备
CN109013664A (zh)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CN211077591U (zh) 一种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CN201923576U (zh) 一种深埋式垃圾收集桶专用吊装式垃圾车
CN201221185Y (zh) 高层住宅垃圾自动化分类收集系统
CN206088028U (zh) 一种室内垂直压缩站
CN209277483U (zh) 一种双管槽式管道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CN205932035U (zh) 一种楼宇垃圾处理系统
CN2934140Y (zh) 亭园雕塑立式垃圾压缩转运站
CN210511379U (zh) 一种市政节能灭虫路灯
CN207985855U (zh) 具备垃圾预切割的地埋垃圾箱
CN112173513A (zh) 一种智能一体化垃圾中转站
CN113233059A (zh) 一种居民小区垃圾智能收集系统
CN201231575Y (zh) 地下全封闭分离式垃圾压缩装置
CN213355675U (zh) 一种环保型太阳能垃圾箱
CN106697690A (zh) 环保型小型化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CN211618921U (zh) 智能密闭式垃圾压缩贮存机
CN214058755U (zh) 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分类压缩垃圾站
CN1847111A (zh) 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垃圾收运系统的垃圾分离方法与装置
CN2790970Y (zh) 智能集成无污染垃圾压缩中转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South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high tech Zone of Nanshan District City, a new high moral race technology 12 storey building room 1201A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LONGCHENG HI-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outh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high tech Zone of Nanshan District City, a new high moral race technology 12 storey building room 1201A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LONGCHENG HI-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South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high tech Zone of Nanshan District City, a new high moral race technology 12 storey building room 1201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ongcheng high 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outh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high tech Zone of Nanshan District City, a new high moral race technology 12 storey building room 1201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ONGCHENG HI-TE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Ltd.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