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13664A -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13664A
CN109013664A CN201811059520.4A CN201811059520A CN109013664A CN 109013664 A CN109013664 A CN 109013664A CN 201811059520 A CN201811059520 A CN 201811059520A CN 109013664 A CN109013664 A CN 109013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sewage
rubbish
kitchen garb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595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13664B (zh
Inventor
邵火灶
朱勇
许志杰
郭松生
邵铭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NIU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NNI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NNIU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NNI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595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13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13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3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13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3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07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5/00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by a single other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9/00Fertilisers from household or town refu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9/00Fertilisers from household or town refuse
    • C05F9/04Biological compos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将收集到的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卸料、压缩、转运、填埋或者焚烧,将收集到的餐厨垃圾进行卸料、预处理、发酵、造粒、包装,得到有机肥产品;将园区产生的废气进行集气、一级喷淋、UV光解、二级喷淋,得到净化气体,达标排放;将园区产生的污水进行集水、预处理、生化反应、膜处理,得到净化水,达标排放或者回收利用;将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进行干化,得到干化污泥,将干化污泥作为餐厨垃圾发酵的原料之一。本发明将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大大增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将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水、废气进行净化和资源化处理,绿色环保,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环保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背景技术
垃圾中转站是进行城镇垃圾收集处理的重要枢纽,是连接垃圾产生源和末端处理系统的枢纽,是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生活垃圾和污水防治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规模及城镇人口显著增加,城镇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且日益复杂,随之而来的城镇垃圾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统计,当前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7亿吨城镇垃圾,中国城镇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预测,2020年中国城镇垃圾年产量将达到2.1亿吨。倘若处理不当,会给人们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
在中国城镇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目前中国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焚烧三种,其构成大致为填埋占78.5%、堆肥占19%,焚烧占2.5%(含垃圾发电及制造燃料等),填埋式处理是利用良田、山谷沟壑、废坑等土地,将生活垃圾填充掩埋,这样虽然能够处理掉城镇的生活垃圾,但垃圾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却日益增长,特别是废气、废水容易破坏大气层和污染地下水源,同时还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垃圾的堆肥和焚烧处理可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但堆肥与焚烧处理仅占垃圾总量的20%左右,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策不相适应。
现有垃圾转运站大多只是承担生活垃圾压实处理转运任务,压实处理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存在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且未能对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进行独立处理。如果将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离收集清运,回收餐厨垃圾再利用,则可提高其处理价值,以物尽其用。餐厨垃圾回收再利用可减少焚化之垃圾量,进而减少焚化灰渣量,减轻焚化厂、掩埋场负荷。近年来餐厨垃圾分类回收之后续处理方面,遇到种种不同的困难,例如目前餐厨垃圾回收后大多以堆肥方式处理,因其所耗费处理时程冗长,而且对其周遭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容易孳生蚊虫,所以需要更有时效性的作法,来针对日益增加的餐厨垃圾量,用简单快速的方法,来避免餐厨垃圾对环境的破坏。另外,餐饮垃圾中大多数为有机物,可大致将这些有机物分为蛋白质类、淀粉类、脂肪类和纤维素类,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的有机物,顺应国家节约型社会的号召,理应将这些有益物质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
将收集到的不可回收垃圾先进行卸料,然后进行压缩处理,再将压缩后的不可回收垃圾转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或者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
将收集到的餐厨垃圾先进行卸料,然后进行预处理,接着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进行发酵处理,得到有机肥,再将有机肥进行造粒,最后成品包装;
将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卸料及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所述餐厨垃圾卸料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先通入集气装置,然后经过一级喷淋处理,接着经过UV光解处理,再通过二级喷淋处理,得到净化气体,最后达标排放;
将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卸料及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所述餐厨垃圾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所述一级喷淋及所述二级喷淋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先送入集水池,然后进入预处理池进行中和处理,接着进入生化池进行反应处理,最后进入膜处理设备进行分离处理,得到淡水、浓水,将所述浓水回流到所述集水池、所述预处理池或者所述生化池,将所述预处理池及所述生化池产生的废气通入所述集气装置,将所述生化池沉淀产生的污泥排入干化池进行干化处理,得到干化污泥,将所述干化污泥作为所述餐厨垃圾发酵的原料之一,将所述淡水全部回收利用、全部达标排放或者部分回收利用且部分达标排放。
优选地,所述餐厨垃圾预处理包含依次进行的油水分离处理、破碎处理和压榨处理,所述油水分离处理是通过油水分离器将餐厨垃圾卸料时流出的液体进行油水分离,分离过程产生油和第一次污水,所述油暂存于所述油水分离器,定期取走;所述破碎处理是通过小型破碎机将餐厨垃圾破碎到10~20mm,破碎过程产生第二次污水;所述压榨处理使通过螺旋压榨机将破碎后的餐厨垃圾压榨脱水至含水率70~85%,压榨过程产生第三次污水;所述第一次污水、所述第二次污水和所述第三次污水均送入所述集水池。
优选地,所述餐厨垃圾发酵的配方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70-80份餐厨垃圾,20-30份干化污泥,0.5-1份生物菌剂;所述餐厨垃圾发酵的条件为:C/N为20~40,pH值为6.0~8.0,含水率为50%~65%。
优选地,所述膜处理设备的分离处理包含MBR膜处理、NF膜处理和RO膜处理,从所述生化池出来的水先经过MBR膜处理,再经过NF膜处理,最后经过RO膜处理。
优选地,所述干化处理为渗滤干化处理,将所述污泥渗滤干化处理产生的渗滤液回流到所述集水池、所述预处理池或者所述生化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所述产业园设置有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餐厨垃圾处理单元、废气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餐厨垃圾处理单元、废气处理单元和污水处理单元分别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包含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配套有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和压缩垃圾转运车,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用于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并卸料于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上,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用于压缩收集到的不可回收垃圾,所述压缩垃圾转运车用于将压缩后的不可回收垃圾转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或者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
其中,所述餐厨垃圾处理单元包含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和有机肥造粒机包装设备,所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配套有餐厨垃圾收集车,所述餐厨垃圾收集车用于收集餐厨垃圾并卸料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上,所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含预处理装置和搅拌发酵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用于预处理收集到的餐厨垃圾,所述搅拌发酵装置用于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和污水处理单元产生的干化污泥充分搅拌、发酵成有机肥,所述有机肥造粒机包装设备包含造粒机和称重包装机,所述造粒机用于将发酵后的有机肥制成颗粒,所述称重包装机将有机肥颗粒称重包装成产品;
其中,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包含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集气装置、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UV光解除臭设备、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和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用于将其它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气吸入集气装置并将除尘除臭后的净化气体达标排放,所述集气装置用于收集各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气并通入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内,所述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和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分别用于向废气喷淋除臭液,所述UV光解除臭设备用于向废气照射高能紫外线;
其中,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包含集水池、预处理池、生化池、膜处理设备和干化池,所述集水池、预处理池、生化池和膜处理设备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所述膜处理设备的浓水出口通向集水池、预处理池或者生化池,所述膜处理设备的淡水出口外接回用管道或排放管道,所述集水池用于接收其它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水,所述预处理池用于对污水进行中和处理,所述生化池用于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化反应,所述膜处理设备用于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所述干化池用于对生化池沉淀下来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
优选地,所述产业园还设置有大型垃圾破碎单元,所述大型垃圾破碎单元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产业园还设置有垃圾出入园区称重单元、垃圾出入园区监控单元和园区空气质量监测单元,所述垃圾出入园区称重单元、垃圾出入园区监控单元和园区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均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
优选地,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和餐厨垃圾收集车上均设置有卫星定位装置和通信装置,所述卫星定位装置和通信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产业园设置有办公区域、停车区域和资源化成果展示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通过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餐厨垃圾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和废气处理单元协调自动化运行,实现不可回收垃圾转运和餐厨垃圾处理智能化和环保化运行,将污水处理达标后回收利用,将污水处理产生的干化污泥与日常生活产生的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并变废为宝,实现有机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将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提高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实现有效资源充分回收利用,避免了垃圾转运过程二次严重污染,改善了垃圾转运的操作环境,解决了传统垃圾中转站未能就生活垃圾分类、系统运行自动化程度低、站内二次污染严重等弊端,实现了垃圾转运站的环保化。广泛应用本发明,将有力推动生活垃圾的处理及其再资源化的进程,大大增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提高城镇文明水平,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另外,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垃产业园的各个装备中,采用位置、压力、废气组分等传感检测,实时监测现场状况,可与智能控制软件配合使用,实现智能化调度与工艺抉择,节约人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的结构主视图。
图6为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的结构俯视图。
图7为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垃圾投放勾臂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垃圾投放勾臂箱的边门打开示意图。
图10为垃圾投放勾臂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压缩垃圾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压缩垃圾转运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结构立体图。
图16为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17为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主视立体图。
图18为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后视立体图。
图19为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有机肥造粒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污水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废气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产业园;2、横向导轨;3、转运箱导向滑道;100、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101、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102、勾臂式垃圾车;103、垃圾投放勾臂箱;104、底盘;105、副梁;106、翻转架;107、L形钩臂;108、翻转油缸;109、横向套筒;110、第一定位杆;111、第一锁紧机构;1111、第一钩板;1112、第一锁紧油缸;112、底框;113、箱体;114、前轮;115、后轮;116、第一支座;117、第一吊杆;118、后门;119、锁扣组件;120、边门;121、滑槽支撑机构;122、第二支座;123、滑槽板;124、连杆;125、第一定位卡槽;126、把手;130、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131、分体式垃圾压缩机;132、移机平台;133、机箱体;1331、出料口;134、入料箱;135、翻转臂;136、料斗;137、横向导轮;138、纵向导轨;139、纵向导轮;140、纵向油缸;141、翻斗油缸;142、卸料油缸;143、污水排放管;144、转运箱推拉机构;145、转运箱抱爪机构;146、转运箱闸门提升机构;150、压缩垃圾转运车;151、车厢可卸式垃圾车;152、垃圾转运箱;153、导向支座;200、餐厨垃圾处理单元;201、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02、有机肥造粒包装设备;203、外壳;204、垃圾桶;205、分选操作平台;206、过滤网板;207、有机垃圾出口;208、沉槽;209、有机肥出口;210、翻盖;211、提升机;212、机架;213、称重传感器;214、液压缸;215、导轨;216、定滑轮;217、链条;218、外升降架;219、上滚轮;220、导槽;221、内升降架;222、下滚轮;223、挂架;224、中滚轮;225、挂钩;226、拉簧;227、预处理装置;228、油水分离器;229、小型破碎机;230、压榨机;231、搅拌发酵装置;232、发酵室;233、搅拌轴;237、第二控制装置;238、第二人机操作界面;240、造粒机;241、称重包装机;242、第二螺旋输送机;28、;29、;300、污水处理单元;302、回用储存装置;303、污水收集沟槽;304、集水池;305、污水泵;306、污水处理集装箱;307、膜分离设备;308、干化池;311、预处理池;313、生化池;321、清水桶;322、清水槽;400、废气处理单元;401、集气装置;402、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403、UV光解除臭设备;404、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405、引风机;406、排风管;510、办公区域;520、停车区域;530、资源化成果展示区域;600、大型垃圾破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
将收集到的不可回收垃圾先进行卸料,然后进行压缩处理,再将压缩后的不可回收垃圾转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或者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
将收集到的餐厨垃圾先进行卸料,然后进行预处理,接着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进行发酵处理,得到有机肥,再将有机肥进行造粒,最后成品包装;
将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卸料及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所述餐厨垃圾卸料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先通入集气装置,然后经过一级喷淋处理,接着经过UV光解处理,再通过二级喷淋处理,得到净化气体,最后达标排放;
将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卸料及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所述餐厨垃圾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所述一级喷淋及所述二级喷淋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先送入集水池,然后进入预处理池进行中和处理,接着进入生化池进行反应处理,最后进入膜处理设备进行分离处理,得到淡水、浓水,将所述浓水回流到所述集水池、所述预处理池或者所述生化池,将所述预处理池及所述生化池产生的废气通入所述集气装置,将所述生化池沉淀产生的污泥排入干化池进行干化处理,得到干化污泥,将所述干化污泥作为所述餐厨垃圾发酵的原料之一,将所述淡水全部回收利用、全部达标排放或者部分回收利用且部分达标排放。
在实施例一中,所述餐厨垃圾预处理包含依次进行的油水分离处理、破碎处理和压榨处理,所述油水分离处理是通过油水分离器将餐厨垃圾卸料时流出的液体进行油水分离,分离过程产生油和第一次污水,所述油暂存于所述油水分离器,定期取走;所述破碎处理是通过小型破碎机将餐厨垃圾破碎到10~20mm,破碎过程产生第二次污水;所述压榨处理使通过螺旋压榨机将破碎后的餐厨垃圾压榨脱水至含水率70~85%,压榨过程产生第三次污水;所述第一次污水、所述第二次污水和所述第三次污水均送入所述集水池。
在实施例一中,所述餐厨垃圾发酵的配方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70-80份餐厨垃圾,20-30份干化污泥,0.5-1份生物菌剂;所述餐厨垃圾发酵的条件为:C/N为20~40,pH值为6.0~8.0,含水率为50%~65%。进过24小时处置
在实施例一中,所述膜处理设备的分离处理包含MBR膜处理、NF膜处理和RO膜处理,从所述生化池出来的水先经过MBR膜处理,再经过NF膜处理,最后经过RO膜处理。
在实施例一中,所述干化处理为渗滤干化处理,将所述污泥渗滤干化处理产生的渗滤液回流到所述集水池、所述预处理池或者所述生化池。
实施例二:如图2~3所示,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所述产业园1设置有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100、餐厨垃圾处理单元200、废气处理单元400、污水处理单元300和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100、餐厨垃圾处理单元200、废气处理单元400和污水处理单元300分别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100包含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130,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130配套有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101和压缩垃圾转运车150,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101用于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并卸料于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130上,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130用于压缩收集到的不可回收垃圾,所述压缩垃圾转运车150用于将压缩后的不可回收垃圾转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或者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
其中,所述餐厨垃圾处理单元200包含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01和有机肥造粒机包装设备202,所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01配套有餐厨垃圾收集车,所述餐厨垃圾收集车用于收集餐厨垃圾并卸料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01上,所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01包含预处理装置和搅拌发酵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用于预处理收集到的餐厨垃圾,所述搅拌发酵装置用于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和污水处理单元300产生的干化污泥充分搅拌、发酵成有机肥,所述有机肥造粒机包装设备202包含造粒机和称重包装机,所述造粒机用于将发酵后的有机肥制成颗粒,所述称重包装机将有机肥颗粒称重包装成产品;
其中,所述废气处理单元400包含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集气装置、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UV光解除臭设备、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和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用于将其它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气吸入集气装置并将除尘除臭后的净化气体达标排放,所述集气装置用于收集各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气并通入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内,所述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和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分别用于向废气喷淋除臭液,所述UV光解除臭设备用于向废气照射高能紫外线;
其中,所述污水处理单元300包含集水池、预处理池、生化池、膜处理设备和干化池,所述集水池、预处理池、生化池和膜处理设备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所述膜处理设备的浓水出口通向集水池、预处理池或者生化池,所述膜处理设备的淡水出口外接回用管道或排放管道,所述集水池用于接收其它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水,所述预处理池用于对污水进行中和处理,所述生化池用于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化反应,所述膜处理设备用于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所述干化池用于对生化池沉淀下来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
在实施例二中,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100设置在产业园1内的一旁边,所述餐厨垃圾处理单元200设置在产业园1内的另一旁边,且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01位于有机肥造粒机包装设备202的前方,所述污水处理单元300和废气处理单元400设置于产业园1内的中间,且污水处理单元300位于废气处理单元400的前方。另外,所述产业园1设置有办公区域510、停车区域520和资源化成果展示区域530,停车区域520可以分为非作业辆停车区域和作业车辆停车区域,非作业车辆停车区域可以设置在产业园1外(如门口外旁边),以避免影响作业,作业车辆停车区域可以设置在产业园1内。其中,所述办公区域510和资源化成果展示区域530可以设置在产业园1上的同一栋楼,以节省空间;当然,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建筑内。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在办公区域510内,以便于控制。
在实施例二中,为了处理大件垃圾,所述产业园1还可以设置有大型垃圾破碎单元600,所述大型垃圾破碎单元600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所述大型垃圾破碎单元600包含至少一台现有的大型垃圾破碎机。大件垃圾同样也运输至产业园1内,经大型垃圾破碎机破碎后进行资源化分选,可回收的资源再利用,不可回收的压缩减容后转运至市政制定的垃圾填埋场或者焚烧厂。
在实施例二中,为了便于中央控制单元实时监控和指挥垃圾收集车的位置,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101和餐厨垃圾收集车上均设置有卫星定位装置和通信装置,所述卫星定位装置和通信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产业园1还设置有垃圾出入园区称重单元、垃圾出入园区监控单元和园区空气质量监测单元,所述垃圾出入园区称重单元、垃圾出入园区监控单元和园区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均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
针对不可回收垃圾:可在社区或街道放置现有的智慧垃圾桶,专门用于收集不可回收垃圾,随时显示垃圾桶内的垃圾量是否处于未满或者已满状态,智慧垃圾桶可以与中央控制单元、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中的至少一者通信连接,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根据位置最近的垃圾桶状态决定是否去装运,收集好后运输至产业园1内先称重、后压缩减容,压缩完成后再称重转运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或者焚烧厂。
针对餐厨垃圾:可在酒店、机关食堂、学校、家庭等产生餐厨垃圾的区域放置现有的智慧垃圾桶,专门用于收集餐厨垃圾,随时显示垃圾桶内的垃圾量是否处于未满或者已满状态,智慧垃圾桶可以与中央控制单元、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中的至少一者通信连接,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根据位置最近的垃圾桶状态决定是否去装运,餐厨垃圾收集车也可以定期定时上门装运,收集好后运输至产业园1内先称重、后预处理,预处理后再发酵成有机肥,有机肥再造粒包装出成品。
不可回收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废气,餐厨垃圾在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水,清洗产业园1内的场地过程也产生污水,餐厨垃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污水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因此有必要对污水、废气进行净化处理,避免污染环境。产业园1内的污水主要是渗滤液,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生活污水的特点:BOD5、CODcr浓度高、重金属含量较高,水质变化大、氨氮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鉴于渗滤液水质的复杂性、多变性,若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很难使出水合格排放,因此采用生化池、MBR、NF和RO工艺相结合,具有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的优点。
园区产生的污水统一收集到集水池,集水池内设置有多级调节池(如三格调节池),用于调节水质均衡,以利于后续处理;集水池内的污水定期定量进入预处理池进行中和处理,调节PH等,预处理好的污水进入生化池反应,降低污水中的COD、BOD、氨氮等,反应后的污水再进入膜处理设备,膜处理设备包含MBR膜组件、NF组件和RO膜组件,污水先经过MBR膜的处理,再进入到后续的NF膜和RO膜中,NF膜能够有效分离大部分生化过程残余有机物和多价无机盐(包括重金属),RO膜可以分离绝大部分溶解性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经过这一系列的处理后可以水质能够达标排放或者回用,如暂存于清水池、清水槽、清水桶等,用于冲洗车辆、设备、场地,灌溉绿化植物等。
上述的预处理池和生化池可以集中到集装箱内;膜处理设备分离出来的浓水回流到集水池、预处理池或者生化池,例如回流到集水池中与其它污水进行稀释调节,又如回流到预处理池中进行中和处理,如添加石灰、纯碱等碱性物质进行软化处理;干化池可采用渗滤式干化池,渗滤出来的污水回流到集水池、预处理池或者生化池;当然也可以采用压滤式干化池或蒸发式干化池等。
如图4~10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但不局限于此结构的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101:它包括勾臂式垃圾车102和垃圾投放勾臂箱103,所述勾臂式垃圾车102包含底盘104、副梁105、翻转架106和L形钩臂107,所述副梁105固定安装在底盘104上,所述翻转架106的后端与副梁105的后部相铰接,所述副梁105的前部与L形钩臂107的中部之间铰接有翻转油缸108,所述翻转架106的中部与L形钩臂107的后端相铰接,所述L形钩臂107的后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由翻转架106支撑的横向套筒109,所述横向套筒109内固定穿设有第一定位杆110,所述翻转架106的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锁紧机构111,所述第一锁紧机构111包含第一钩板1111和第一锁紧油缸1112,所述第一钩板1111的上端用于勾住第一定位杆110的末端部,所述第一钩板1111的下端铰接于翻转架106的前部外侧壁上,所述第一钩板1111的中部与第一锁紧油缸1112的活塞杆端相铰接,所述第一锁紧油缸1112的缸筒端铰接于翻转架106的中部外侧壁上;其中,所述垃圾投放勾臂箱103包含底框112和箱体113,所述箱体113固定焊接在底框112的上方,所述箱体113的前端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前轮114,所述箱体113的后端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后轮115,所述箱体113的前端面焊接有一对第一支座116,两个第一支座116之间转动穿设有供L形钩臂107勾住的第一吊杆117,所述箱体113的后端顶部铰接有可向上打开的后门118,所述箱体113的后端两侧与后门118的下部两边之间分别安装有用于锁住后门118的锁扣组件119,所述箱体113的两侧顶部分别铰接有边门120,所述箱体113的内壁与边门120的内侧上部一端之间安装有滑槽支撑机构121,所述滑槽支撑机构121包含固定在边门120内侧上部一端的第二支座122、固定在箱体113内壁上的滑槽板123和一端转动穿设在第二支座122且另一端滑动穿设在滑槽板123上的连杆124,所述滑槽板123上的滑槽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杆124另一端滑动起始点位置的第一定位卡槽125,所述边门120的外侧下部中间设置有把手126。通过勾臂式垃圾车102将垃圾投放勾臂箱103运输到垃圾收集处,松开第一锁紧机构111后先通过L形钩臂107的翻转,再通过翻转架106的翻转,以将垃圾投放勾臂箱103放置在地面上,然后环卫工人将边门120打开,边门120在打开的过程中,连杆124沿着滑槽板123上的滑槽移动,当连杆124移动到最大位置时松开手,在滑槽一端的连杆125落入第一定位卡槽125内,第一定位卡槽125起到支撑和限位的作用,此时边门120完全被打开,垃圾可以往垃圾投放勾臂箱103内扔。当垃圾投放勾臂箱103内的垃圾装满时,环卫工人稍微用手撑一下边门120,另一只手往外拨动一下连杆124,支撑边门120的手可以缓慢地关闭边门120,最后再通过勾臂式垃圾车102将垃圾投放勾臂箱103运输到产业园进行压缩处理,倾倒前第一锁紧机构111,先打开后门118,然后通过L形钩臂107和翻转架106的一体翻转,使垃圾投放勾臂箱103逐渐倾斜,往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130倒入生活垃圾。
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但不局限于此结构的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130:它包括至少一个分体式垃圾压缩机131,所述产业园1的场地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安装分体式水平垃圾压缩机的横向导轨2,所述分体式垃圾压缩机131包括移机平台132、机箱体133、入料箱134、翻转臂135、料斗136和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移机平台131的底部前后两边对称设置有分别与横向导轨2滑动配合的横向导轮137,所述移机平台132的顶部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至少一对用于安装机箱体133的纵向导轨138,所述机箱体133的底部左右两边对称设置有分别与纵向导轨138滑动配合的纵向导轮139,所述机箱体133的底部中间与移机平台132的顶部之间铰接有用于推动机箱体133纵向移动的纵向油缸140,所述翻转臂135的后端与移机平台132的中间上部相铰接,所述移机平台132的前端上部与翻转臂135的中部之间铰接有翻斗油缸141,所述翻转臂135的前端上部与料斗136相铰接,所述翻转臂135的前端下部与料斗136之间铰接有卸料油缸142,所述入料箱134固定在机箱体133的后部上方,所述入料箱134的前端设置有朝向产业园1后方的投料口,所述入料箱134的底部设置有通向机箱体133内的落料口,所述机箱体133内设置有由压缩油缸驱动其前后运动的压缩推头(图中省略),所述机箱体133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对接转运箱进料口的出料口1331,所述机箱体133的出料口朝向产业园1前方,所述产业园1的场地上纵向设置有至少一对靠近于对应机箱体133后端的转运箱导向滑道3,所述机箱体133上设置有多个分别用于检测入料量、推头位置和转运箱到位情况的位置传感器(图中省略),所述机箱体133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压缩油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图中省略),所述机箱体133的中间底部设置有过滤网及其下方的污水排放管143,所述机箱体133的后端底部设置有转运箱推拉机构144,所述机箱体133的后端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运箱抱爪机构145,所述机箱体133的后端上部设置有转运箱闸门提升机构146,所述纵向油缸140、翻斗油缸141、卸料油缸142、压缩油缸、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转运箱推拉机构144、转运箱抱爪机构145和转运箱闸门提升机构146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还电性连接有第一人机操作界面。通过翻斗油缸141驱动翻转臂135以带动料斗136同步翻转,翻转臂135翻转到位后通过卸料油缸142驱动料斗136翻转,以将生活垃圾送入入料箱134内,生活垃圾堆满机箱体133后压缩油缸驱动压缩推头将生活垃圾推入并压实在垃圾转运箱内。
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但不局限于此结构的压缩垃圾转运车150:它包括车厢可卸式垃圾车151和垃圾转运箱152,所述车厢可卸式垃圾车151的结构与勾臂式垃圾车102的结构基本相同;所述垃圾转运箱152的前端面设置有一对呈八字形分布的导向支座153,所述导向支座153的上部之间转动穿设有供L形钩臂107勾住的第二吊杆154,所述垃圾转运箱152的后端进料口处安装有闸门155,所述闸门155的顶部设置有供转运箱闸门提升机构勾住的吊耳156,所述闸门15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三根第二定位杆157,所述垃圾转运箱152的后端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锁紧机构158,所述第二锁紧机构158包括第二钩板1581、卡槽板1582和第二锁紧油缸1583,所述第二钩板1581和卡槽板1582的中部分别铰接于垃圾转运箱152上,所述第二锁紧油缸158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钩板1581的前端、卡槽板1582的前端相铰接,所述第二钩板1581的后端具有上下两个开口向下的弯钩1584,所述卡槽板1582的后端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定位卡槽1585,所述弯钩1584和第二定位卡槽1585分别与对应第二定位杆157相配合。在垃圾转运箱152与机箱体133对接前,先由转运箱推拉机构144勾出垃圾转运箱152的底部,当垃圾转运箱152到位时转运箱抱爪机构145抱住垃圾转运箱152的两侧,最后转运箱闸门提升机构146将闸门155提起来。
如图15~20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但不局限于此结构的餐厨垃圾收集车:它包括挂桶式垃圾车和垃圾桶204,例如可采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088021U公开的结构等;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但不局限于此结构的所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01:它包括外壳203和用于提升垃圾桶204的提升机211,所述外壳203的内部集成安装有预处理装置227、搅拌发酵装置231和第二控制装置237,所述外壳203设置有用于挑出不可降解垃圾的分选操作平台205,所述提升机211安装在外壳203的外侧且位于分选操作平台205的旁侧,所述分选操作平台205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板206,所述分选操作平台205的侧部设置有有机垃圾出口207,所述预处理装置227包含油水分离器228、小型破碎机229和压榨机230,所述油水分离器228的进液口与过滤网板206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小型破碎机229的进料口与分选操作平台205的有机垃圾出口207相连通,所述压榨机230的进料口与小型破碎机229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小型破碎机229和压榨机230的出液口分别经输液管道连接至油水分离器228的进液口,所述油水分离器228的出水口连接有通向污水处理单元的排水管道,所述搅拌发酵装置231包含至少一个发酵室232,所述压榨机230的出料口通向发酵室232,所述外壳203还设置有与发酵室232下部相连通的有机肥出口209,所述提升机211、油水分离器228、小型破碎机229、压榨机230和搅拌发酵装置231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二控制装置237,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37还电性连接有第二人机操作界面238,所述第二人机操作界面238安装在外壳203的外侧;如图20所示,所述有机肥造粒包装设备202包括造粒机240和称重包装机241,所述外壳203的有机肥出口209可以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图中省略)连接至造粒机240的进料口,所述造粒机240的出料口经第二螺旋输送机242连接至称重包装机241的进料口。其中,所述造粒机240和称重包装机241均可采用现有的设备。
其中,所述分选操作平台205设置于外壳203的前端一侧上部,所述分选操作平台205设置有用于容纳垃圾的沉槽208,所述过滤网板206安装在沉槽208的底部,所述有机垃圾出口207设置于沉槽208的侧部,所述油水分离器228设置于分选操作平台205的下方,所述小型破碎机229和压榨机230安装于外壳203的前端中部,所述小型破碎机229设置于分选操作平台205的旁侧,所述压榨机230设置于小型破碎机229的旁侧,所述控制装置安装于外壳203的前端另一侧部,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37设置于压榨机230的旁侧,所述外壳203的前端另一侧部设置有电控箱门。餐厨垃圾中的大部分液体在分选操作平台205的沉槽208内通过底部的过滤网板206分离出,少部分液体通过小型破碎机229和压榨机230分离出,分离出的液体汇集到油水分离器228,油水分离器228对液体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污水自动收集进入多级生化处理池,达标后排入城镇污水管网。对于油水分离器228分离出的油,可定期由有资质的单位收购,进行二次利用,例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或肥皂等。
其中,所述搅拌发酵装置231安装于外壳203的后端,所述搅拌发酵装置231包含多个依次串联的发酵室232,所述发酵室232内设置有搅拌轴233,所述发酵室232设置有加热装置(可采用加热板等),其中最后一个发酵室232的后侧部设置有有机肥出口209,所述外壳203在发酵室232的顶部设置有便于添加菌剂和辅料的翻盖210,便于打开观察和通风透气。
其中,所述搅拌发酵装置231包含前发酵室232、对前发酵室232提供热源的第一加热装置(即1#加热板)、后发酵室232以及对后发酵室232提供热源的第二加热装置(即2#加热板),所述前发酵室232的中部经第一间隔板分隔成左右并排的第一发酵腔和第二发酵腔,所述后发酵室232经第二间隔板分隔成左右并排的第三发酵腔和第四发酵腔,所述第一发酵腔设置有与压榨机230出料口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第一发酵腔的上部与第二发酵腔的上部相连通,当第一发酵腔物料满时溢流到第二发酵腔,所述第二发酵腔与第三发酵腔通过共同侧壁上的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发酵腔的上部与第四发酵腔的上部相连通,当第三发酵腔物料满时溢流到第四发酵腔,所述第三发酵腔的侧部设置有观察门,所述自动出料阀门设置于第四发酵腔。上述的第一发酵腔和第二发酵腔共用一根搅拌轴233,第三发酵腔和第四发酵腔共用另一根搅拌轴233,两根搅拌轴233由同一个搅拌主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搅拌主电机可安装在外壳203的前端另一侧部。
其中,所述提升机211包含机架212、称重传感器213和液压缸214,所述机架212上安装有两根竖立的导轨215,两根导轨215之间安装有外升降架218和内升降架221,所述外升降架218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相应导轨215滑动配合的上滚轮219,所述内升降架221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相应导轨215滑动配合的下滚轮222,所述外升降架218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导槽220,所述内升降架221上方设置有挂架223,所述内升降架221的上端两侧分别与挂架223两侧相铰接,所述挂架2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相应导槽220滑动配合的中滚轮224,所述挂架223的中部通过对称的两根拉簧226与内升降架221的下端中部连接,所述挂架22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勾住垃圾桶204的挂钩225,所述液压缸214的缸体竖直固定于机架212上,所述液压缸214的活塞杆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定滑轮216,所述定滑轮216上跨设有链条217,所述链条217的一端固定于称重传感器213上,所述称重传感器213安装在机架212上,所述链条217的另一端固定于内升降架221的下端。
提升时:将垃圾桶204移动至提升机211前方,且使垃圾桶204的外凸缘位于挂钩225的正上方,启动提升机211,液压缸214的活塞杆通过定滑轮216将链条217的中部顶起,链条217的另一端先带动内升降架221和挂架223沿导槽220上升,挂架223上升至挂钩225勾住垃圾桶204时位于链条217一端的称重传感器213受力得出重量,内升降架221、挂架223和垃圾桶204继续上升至顶住外升降架218时链条217带动外升降架218一起上升,在内升降架221继续上升的过程中外升降架218沿导轨215的弯曲段向后翻转,使垃圾桶204内的餐厨垃圾倒入分选操作平台20510上。
当然,所述提升机211、油水分离器228、小型破碎机229和压榨机230均可以采用市面上现有的成熟产品,例如提升机211可采用现有的垃圾桶提升机,油水分离器228可采用广州市正能量环境治理有限公司的油水分离器产品,小型破碎机229可采用现有的有机垃圾小型破碎机,压榨机230可采用现有的螺旋压榨机、螺旋挤压脱水机。
该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01的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过第二人机操作界面238先开启控电源,然后开启预处理装置227和搅拌发酵装置231;(2)将收集到餐厨垃圾的垃圾桶204移动至提升机211处,提升机211自动将垃圾桶204提起,并将垃圾桶204中的餐厨垃圾倒入分选操作平台205上;(3)将餐厨垃圾可能混有的不可降解垃圾进行分选,同时餐厨垃圾中的液体经过滤网板206自动流到油水分离器228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污水自动进入污水处理单元;(4)将分选后的餐厨垃圾送入小型破碎机229进行破碎,将大体积的餐厨垃圾破碎到预定尺寸以下,破碎产生的液体自动流到油水分离器228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污水自动进入污水处理单元;(5)破碎后的餐厨垃圾自动进入压榨机230进行压榨脱水,使得餐厨垃圾的含水率控制在预定范围值内,压榨产生的液体自动流到油水分离器228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的污水自动进入污水处理单元;(6)压榨后的餐厨垃圾自动进入发酵室232,添加生物菌剂和污水处理单元300产生的干化污泥后进行充分搅拌,搅拌后加热发酵成有机肥,发酵过程产生的废气通入废气处理单元400,最后输出有机肥。
其中,步骤(1)中的第二人机操作界面238上设置有触摸显示屏、紧急停止按钮、电源启停按钮、主机启停按钮和预处理启停按钮,所述主机启停按钮控制搅拌发酵装置231的启停,所述预处理启停按钮控制提升机211和预处理装置227的启停。步骤(3)的不可降解垃圾包含塑料和橡胶、金属、玻璃瓶、废旧电池、果核、贝壳类等,不可降解垃圾可再分类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可放入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100进行压缩处理;剩下可降解的餐厨垃圾包含水果、蔬菜、谷物、饼干、面条、鱼骨头,各种肉类食品、鸡蛋壳、各种鱼类、鸡骨头、各种螃蟹、聚乳酸容器(PLA/CPLA)、汤类、面纸等有机物。步骤(4)将餐厨垃圾破碎至粒度10~20mm,优选10~15mm左右,解决了大体积餐厨垃圾分解时间长的问题,避免对整体降解效果产生影响,防止大件餐厨垃圾缠绕在一起,增加了搅拌轴233的阻力,从而降低搅拌轴233和搅拌主电机的使用寿命。步骤(5)将餐厨垃圾压榨脱水至含水率在70%~85%,控制发酵物料的水分,提高发酵效果。步骤(6)中的生物菌剂采用高温好氧微生物菌剂,高温快速地分解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使餐厨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发酵24小时后输出有机肥以资源利用,首次发酵时,需要在发酵室232内加入适量的微生物菌剂,后续无需再次添加和更换,只需要发酵室232内预留一定的有机肥即可。餐厨垃圾经过24h处理后,可进行出料操作,出料时先把有机肥出口209的门打开,通过第二人机操作界面238使搅拌轴233反转,即可使有机肥被带出,实现自动出料,操作方便。
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但不局限于此结构的污水处理单元300:它具体包括污水收集沟槽303、集水池304、污水泵305、污水处理集装箱306、膜分离设备307、干化池308和第三控制装置,所述污水收集沟槽303设置于产业园1的场地上且位于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130、餐厨垃圾处理设备201等设备的下方,所述污水收集沟槽303通向集水池304,所述集水池304内设置有水位检测装置(如液位传感器),所述集水池304通过格栅和筛网进行拦截除渣,所述污水泵305的进水口通向集水池304内,所述污水泵305的出水口经第一水管连接至污水处理集装箱306的进水口,所述污水处理集装箱306内设置有沿水处理方向依次连接的预处理池311和生化池313,,所述生化池313的出水口经第二水管连接至膜分离设备307,所述生化池313的出泥口分别经污泥排放管连接至干化池308,所述膜分离设备307的浓水出口经浓水回流管连接至集水池304、预处理池311或生化池313,所述膜分离设备307的淡水出口连接至回用储存装置302,所述回用储存装置302包括清水池、清水桶321和清水槽322等,达标的清水可供产业园除尘喷淋使用、设备清洗使用、场地清洗使用和绿化植被养护使用等,其中可选择一个清水桶321作为喷淋设备的除臭液容器,所述污水泵305和膜分离设备307分别电性连接至第三控制装置,所述第三控制装置还电性连接有第三人机操作界面。
产业园1每天要对大量的不可回收垃圾进行转运处理,垃圾收集车卸料时、垃圾压缩时产生异味气体和扬尘,不仅污染了园区内的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还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园区内臭气散布的空间范围较大,且以卸料口等位置扬尘最大,本实施例二可采用重污染源密闭,即封闭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130,并以水雾作为降尘除臭的措施之一,对园区内环境进行净化处理。产业园设有垃圾卸料泊位,扬尘、异味气体产生量在垃圾收集车向料斗内倾倒垃圾时最大。异味气体主要以氨气、硫化氢及甲硫醇为主,异味气体控制不好,会对产业园1及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为有效防止该污染影响环境,应对异味气体和扬尘进行净化处理。
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但不局限于此结构的废气处理单元400:它包括集气装置401、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402、UV光解除臭设备403、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404、引风机405和第四控制装置,所述集气装置401包含多根进气口通向其它处理单元的吸风管,所述集气装置401的出气口通向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404,所述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404的出气口通向UV光解除臭设备403,所述UV光解除臭设备403的出气口通向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404,所述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404的出气口通向引风机405,所述引风机405的出气口连接有排风管406,所述排风管的出气口通向大气,所述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402、UV光解除臭设备403、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404和引风机405分别电性连接至第四控制装置。
上述所有的控制装置均采用PLC,具体型号不限,例如西门子S7系列PLC等。从垃圾收集处放置的每个智慧垃圾桶,到生活垃圾的收运、压缩、转运,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置,以及废水废气的达标处理,全部均由中央控制单元控制,可通过远程监控中心进行远程监控、操作,远程调配,手机APP操控等。监控的内容包括:1、垃圾进站称重监控,垃圾出站监控,即垃圾处理量及时监控;2、垃圾收集车辆GPS或者北斗定位监控,就近车辆调配;3、园区内废气浓度监控,如园区内PM2.5监控,站废气排放监控,园区内废水排放监控;4、设备运转状态监控;5、预留数据接口供政府部门监控;6、数据管理:从现场读取数据、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操作或传输;7、数据获取:远程监控中心可从系统中采集任何数据点并按用户定义的速率存储,数据可被调用以形成历史趋势文件,用于详细检测和分析,有助于进行错误检测和过程优化。
上述的中央控制单元包括中央控制主机、显示屏、操作按键组、蜂鸣器和数据保存设备,例如采用基于WINCC平台的台式工业计算机、控制板卡、接口板,中央控制单元的各个控制接口分别有线或无线连接至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100、餐厨垃圾处理单元200、污水处理单元300、废气处理单元400的对应控制装置以及各个监控装置等,中央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网络接口连接至远程监控中心,远程监控中心设置有数据中心、视频监控、麦克风、扩音装置和音箱等。中央控制单元将各个设备与先进的控制技术、电气自动控制和多传感技术、视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完成智能车辆引导、垃圾压缩处理、垃圾运转、垃圾预处理、垃圾发酵处理、多工位视频监控、智能化调度与工艺抉择以及自动化除尘除臭处理等功能,实现整个产业园设备自动化控制。
中央控制单元根据各台设备的工作要求及设备间的协作要求,制定整个系统和子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智能化全自动、半自动控制和手动操作模式,以适应运行处理、调试不同的要求。中央控制单元安装在中央控制室内,可以对整个产业园的主要工作设备、环境控制设备、视频监控系统及交通指挥系统进行集中综合控制;可设计有应急安全控制系统,以保证其控制的可靠程度,采用编程接口与所控制的设备的PLC控制装置实现无缝对接,设备运行状态实时显示在屏幕上;在压缩设备对接部位、转运箱卸箱工位、卸料斗投料口处、卸料平台以及周围安装视频摄像头,操作人员可通过显示屏实时远程监测;在卸料平台入口处安装有车辆检测器,可自动检测统计卸料平台上收集车的数量;投料口处安装有车辆感应器,通过感应器检测车间是否进入卸料从而自动开启卸料口、压缩机以及环境控制设备;采用位置、压力、废水废气组分传感检测技术,实时监测现场状况,进而实现智能化调度与工艺抉择。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未提交到具体结构的设备均可以采用现有设备,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收集到的不可回收垃圾先进行卸料,然后进行压缩处理,再将压缩后的不可回收垃圾转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或者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
将收集到的餐厨垃圾先进行卸料,然后进行预处理,接着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进行发酵处理,得到有机肥,再将有机肥进行造粒,最后成品包装;
将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卸料及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所述餐厨垃圾卸料及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先通入集气装置,然后经过一级喷淋处理,接着经过UV光解处理,再通过二级喷淋处理,得到净化气体,最后达标排放;
将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卸料及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所述餐厨垃圾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所述一级喷淋及所述二级喷淋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先送入集水池,然后进入预处理池进行中和处理,接着进入生化池进行反应处理,最后进入膜处理设备进行分离处理,得到淡水、浓水,将所述浓水回流到所述集水池、所述预处理池或者所述生化池,将所述预处理池及所述生化池产生的废气通入所述集气装置,将所述生化池沉淀产生的污泥排入干化池进行干化处理,得到干化污泥,将所述干化污泥作为所述餐厨垃圾发酵的原料之一,将所述淡水全部回收利用、全部达标排放或者部分回收利用且部分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垃圾预处理包含依次进行的油水分离处理、破碎处理和压榨处理,所述油水分离处理是通过油水分离器将餐厨垃圾卸料时流出的液体进行油水分离,分离过程产生油和第一次污水,所述油暂存于所述油水分离器,定期取走;所述破碎处理是通过小型破碎机将餐厨垃圾破碎到10~20mm,破碎过程产生第二次污水;所述压榨处理使通过螺旋压榨机将破碎后的餐厨垃圾压榨脱水至含水率70~85%,压榨过程产生第三次污水;所述第一次污水、所述第二次污水和所述第三次污水均送入所述集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餐厨垃圾发酵的配方包含以下重量份组分:70-80份餐厨垃圾,20-30份干化污泥,0.5-1份生物菌剂;所述餐厨垃圾发酵的条件为:C/N为20~40,pH值为6.0~8.0,含水率为50%~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处理设备的分离处理包含MBR膜处理、NF膜处理和RO膜处理,从所述生化池出来的水先经过MBR膜处理,再经过NF膜处理,最后经过RO膜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处理为渗滤干化处理,将所述污泥渗滤干化处理产生的渗滤液回流到所述集水池、所述预处理池或者所述生化池。
6.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其特征在于,所述产业园设置有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餐厨垃圾处理单元、废气处理单元、污水处理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餐厨垃圾处理单元、废气处理单元和污水处理单元分别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处理单元包含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配套有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和压缩垃圾转运车,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用于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并卸料于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上,所述不可回收垃圾压缩设备用于压缩收集到的不可回收垃圾,所述压缩垃圾转运车用于将压缩后的不可回收垃圾转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或者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
其中,所述餐厨垃圾处理单元包含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和有机肥造粒机包装设备,所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配套有餐厨垃圾收集车,所述餐厨垃圾收集车用于收集餐厨垃圾并卸料于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上,所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包含预处理装置和搅拌发酵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用于预处理收集到的餐厨垃圾,所述搅拌发酵装置用于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和污水处理单元产生的干化污泥充分搅拌、发酵成有机肥,所述有机肥造粒机包装设备包含造粒机和称重包装机,所述造粒机用于将发酵后的有机肥制成颗粒,所述称重包装机将有机肥颗粒称重包装成产品;
其中,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包含沿气流方向依次连接的集气装置、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UV光解除臭设备、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和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用于将其它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气吸入集气装置并将除尘除臭后的净化气体达标排放,所述集气装置用于收集各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气并通入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内,所述第一除尘除臭喷淋塔和第二除尘除臭喷淋塔分别用于向废气喷淋除臭液,所述UV光解除臭设备用于向废气照射高能紫外线;
其中,所述污水处理单元包含集水池、预处理池、生化池、膜处理设备和干化池,所述集水池、预处理池、生化池和膜处理设备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所述膜处理设备的浓水出口通向集水池、预处理池或者生化池,所述膜处理设备的淡水出口外接回用管道或排放管道,所述集水池用于接收其它处理单元产生的污水,所述预处理池用于对污水进行中和处理,所述生化池用于对预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化反应,所述膜处理设备用于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所述干化池用于对生化池沉淀下来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其特征在于,所述产业园还设置有大型垃圾破碎单元,所述大型垃圾破碎单元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其特征在于,所述产业园还设置有垃圾出入园区称重单元、垃圾出入园区监控单元和园区空气质量监测单元,所述垃圾出入园区称重单元、垃圾出入园区监控单元和园区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均连接至中央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收集车和餐厨垃圾收集车上均设置有卫星定位装置和通信装置,所述卫星定位装置和通信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单元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其特征在于,所述产业园设置有办公区域、停车区域和资源化成果展示区域。
CN201811059520.4A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Active CN109013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9520.4A CN109013664B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59520.4A CN109013664B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3664A true CN109013664A (zh) 2018-12-18
CN109013664B CN109013664B (zh) 2024-02-02

Family

ID=6462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59520.4A Active CN109013664B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13664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2154A (zh) * 2019-04-25 2019-07-12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双锁钩臂及其电液控制系统
CN110436974A (zh) * 2019-09-05 2019-11-1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一种园林绿化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467482A (zh) * 2019-07-31 2019-11-19 深圳市三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厨果蔬有机垃圾处理方法
CN111059539A (zh) * 2019-12-31 2020-04-24 四川精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689105A (zh) * 2020-05-12 2020-09-22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
TWI724373B (zh) * 2019-02-20 2021-04-11 農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肥料回收方法
CN112658003A (zh) * 2020-11-12 2021-04-16 扬州鑫威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处理餐厨垃圾的垃圾处理工艺
CN115373442A (zh) * 2022-08-19 2022-11-22 苏州和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餐厨细渣的低温干化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2770A (zh) * 2010-09-03 2011-02-16 上海数字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综合垃圾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3410906U (zh) * 2013-07-31 2014-01-29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分体式水平垃圾压缩机
CN204820397U (zh) * 2015-08-24 2015-12-02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水平垃圾压缩机
CN205771283U (zh) * 2016-05-17 2016-12-07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侧装压缩式垃圾收集车
CN107755412A (zh) * 2017-11-25 2018-03-06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7986583A (zh) * 2018-01-03 2018-05-04 深圳市三林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商住小区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与处理方法
CN207482666U (zh) * 2017-11-25 2018-06-12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拉臂式垃圾车及其拉臂架装置
CN207482657U (zh) * 2017-11-25 2018-06-12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勾臂式垃圾箱
CN108326010A (zh) * 2018-02-06 2018-07-27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化有机垃圾集成处理设备及工艺
CN108438682A (zh) * 2018-02-06 2018-08-24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环保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及其工作方法
CN208787193U (zh) * 2018-09-12 2019-04-26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2770A (zh) * 2010-09-03 2011-02-16 上海数字智能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综合垃圾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3410906U (zh) * 2013-07-31 2014-01-29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分体式水平垃圾压缩机
CN204820397U (zh) * 2015-08-24 2015-12-02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地面水平垃圾压缩机
CN205771283U (zh) * 2016-05-17 2016-12-07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侧装压缩式垃圾收集车
CN107755412A (zh) * 2017-11-25 2018-03-06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07482666U (zh) * 2017-11-25 2018-06-12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拉臂式垃圾车及其拉臂架装置
CN207482657U (zh) * 2017-11-25 2018-06-12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勾臂式垃圾箱
CN107986583A (zh) * 2018-01-03 2018-05-04 深圳市三林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商住小区污染物零排放处理系统与处理方法
CN108326010A (zh) * 2018-02-06 2018-07-27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智能化有机垃圾集成处理设备及工艺
CN108438682A (zh) * 2018-02-06 2018-08-24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环保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及其工作方法
CN208787193U (zh) * 2018-09-12 2019-04-26 福建省劲牛重工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4373B (zh) * 2019-02-20 2021-04-11 農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機肥料回收方法
CN110002154A (zh) * 2019-04-25 2019-07-12 福建龙马环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双锁钩臂及其电液控制系统
CN110467482A (zh) * 2019-07-31 2019-11-19 深圳市三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厨果蔬有机垃圾处理方法
CN110436974A (zh) * 2019-09-05 2019-11-1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一种园林绿化垃圾的无公害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059539A (zh) * 2019-12-31 2020-04-24 四川精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689105A (zh) * 2020-05-12 2020-09-22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垃圾分类的小型装配式生活垃圾转运站
CN112658003A (zh) * 2020-11-12 2021-04-16 扬州鑫威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生物菌剂处理餐厨垃圾的垃圾处理工艺
CN115373442A (zh) * 2022-08-19 2022-11-22 苏州和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餐厨细渣的低温干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3664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87193U (zh)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产业园
CN109013664A (zh) 一种垃圾资源化利用协同处理方法及产业园
CN109759417B (zh) 一种环保型微生物法垃圾处理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
CN206527148U (zh) 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垃圾处理系统
CN103773809B (zh) 餐厨垃圾与有机垃圾的车库式干法发酵综合处理方法
CN109396161A (zh) 原生垃圾快速减容减量及资源化综合处理的方法
CN210023228U (zh) 一种智能易腐有机垃圾处理设备
CN106391656B (zh) 一种基于生物转化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CN109761658B (zh) 一种微生物法垃圾二次分类处理装置及垃圾处理方法
CN113477018A (zh) 湿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8941170A (zh) 垃圾处理系统
CN206597769U (zh) 城乡固体废弃物一体化协同处理系统
CN108438682A (zh) 一种智能环保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及其工作方法
CN208928833U (zh) 垃圾处理系统
CN2873697Y (zh) 一种可取代垃圾屋的防回掏可卸式垃圾箱及收运装置
CN207862211U (zh) 全自动垃圾发酵仓
CN102746033B (zh) 餐厨垃圾的移动分布式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10732544B (zh) 一种地下智能脱污囊分质处理垃圾系统
CN202754908U (zh) 餐厨垃圾的移动分布式处理装置
CN106825004A (zh) 一种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机
CN206622436U (zh) 一种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机
CN217119786U (zh) 湿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16574813U (zh) 一种集成式固液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N109332349A (zh) 一种垃圾智能化分类、资源化处理的方法
CN205528278U (zh) 一种用于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水循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