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5250B - 一种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六氢苯酐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六氢苯酐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5250B
CN104785250B CN201510112796.4A CN201510112796A CN104785250B CN 104785250 B CN104785250 B CN 104785250B CN 201510112796 A CN201510112796 A CN 201510112796A CN 104785250 B CN104785250 B CN 104785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hhpa
catalyst
hydrogenation catalyst
mesoporous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127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5250A (zh
Inventor
李文
李明时
石勇
黄生建
张伟
陈炯明
董斌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today Hui new materials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127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85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85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5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5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5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以介孔炭为载体,活性组分为Ru,活性组分负载量以质量计占催化剂的0.5%~10%。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催化剂,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在溶剂和加氢催化剂存在下,高选择性加氢生产目的产物。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成本低,选择性高,副产物少,催化剂中贵金属易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六氢苯酐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六氢苯酐(HHPA)又名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低熔点的固体,溶于苯、丙酮等。低毒,(LD501200mg/kg)。六氢苯酐是生产聚酯类高档涂料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其代替芳香族多元酸的氨基醇酸漆、氨基聚酯漆、聚酯漆、聚氨酯漆等,能够显著提高涂料的光泽,降低粘度,提高固含量,尤其可大幅度提高涂料的耐候性。用六氢苯酐做的涂料主要用于以下行业:户外交通工具、金属卷板、电器、仪器仪表等。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环氧树脂(酸酐类)固化剂、胶粘剂、增塑剂、驱(杀)虫剂、防锈剂等。六氢苯酐用作环氧树脂(酸酐类)固化剂时,除具有四氢苯酐的一般性能(纯度高、色泽浅、粘度低、挥发性小、性能稳定、适用期长、凝固点低及室温下可长期存放等)外,还有比四氢苯酐更优越的性能:无色透明液体,这是因为六氢苯酐分子结构中不含双键。
六氢苯酐通常是由顺丁烯二酸酐和1,3-丁二烯双烯加成制得的四氢苯酐催化加氢制得。(CN101768143A等文献中已有详细描述。)该方法成本较高,而且在加氢过程中四氢苯酐双键活化这一环节,双键易发生转移,造成加氢不彻底,同时在氢原子作用下,酸酐也极易发生缩合、氢解、交联等副产物,生成难以分离的高沸点及低沸点杂质,不仅影响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而且高沸点副产物易焦化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催化剂中毒。四氢苯酐和六氢苯酐两者均沸点高且相近,反应结束后很难通过精馏等传统分离方法进行有效分离,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或邻苯二甲酸为原料制备六氢苯酐的报道很少。US20120116099中提到采用苯酐加氢制备六氢苯酐的可行性,但没有公开所用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Betnev等(Betnev A.F.,Obukhova T.A.,Budanov N.A.,etal.Synthesis ofpolycarboxylic acids of cyclohexane series and their derivatives[J].Russian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99,35(4):519-521.)采用邻苯二甲酸为原料,RNU-5为催化剂,用10%KOH调节pH=13-14,150℃,3.5~5MPa条件下,加氢制备1,2-环己烷二甲酸,收率95%,1,2-环己烷二甲酸脱水制备六氢苯酐,但没有公开RNU-5催化剂的组成和制备方法。Maegawa tomohiro等(Maegawa tomohiro,Akashi akira,Yaguchi kiichiro,etal.Efficient and practical arene hydrogenation by heterogeneous catalystsunder mild condition[J].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2009,15(28):6953-6963.)以邻苯二甲酸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10%Rh/C作催化剂,60℃,0.5MPa反应条件下,1,2-环己烷二甲酸收率96%。US20060183936中以邻苯二甲酸为原料,TiO2或ZrO2负载Ru催化剂,100℃,10MPa反应条件制备1,2-环己烷二甲酸。Rimane Aoun等(Rimane Aoun,Jean-LucRenaud,Pierre H.Dixneuf and Christian Bruneau.Concomitant Monoreduction andHydrogenation of Unsaturated Cyclic Imides to Lactams Catalyzed by RutheniumCompounds[J].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05,44(13):2021-2023.)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Ru4H6(p-cymene)4]Cl2为催化剂,90℃,6MPa条件下,制备(顺式)环己-1,2-二甲酰亚胺,收率为24%。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六氢苯酐中的应用,该加氢催化剂应用于加氢制备六氢苯酐的反应时,具有更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一种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的载体为介孔碳,所述的活性组分为钌,活性组分负载量以质量计占所述加氢催化剂的0.5%~10%,所述介孔碳的比表面积为500-900m2/g,平均孔直径为12-20nm。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氢催化剂用于邻苯二甲酸酐还原制备六氢苯酐时,反应活性高,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双键的转移以及酸酐的各种副反应,原料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在97%以上,在合适的条件下,甚至会达到99%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活性炭中加入碱性活化剂,搅拌均匀,然后在惰性气氛中600~900℃处理3~5h,再降至室温,用水洗涤至洗涤液pH为7~10,然后100~120℃烘干得到介孔碳;
其中,碱性活化剂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0.2~0.5:1;
所述的惰性气氛为氮气或者氩气气氛;
(2)将活性组分钌采用浸渍法负载到所述的介孔碳上,得到所述的加氢催化剂。
该催化剂的制备关键在于对载体活性炭的处理,处理得到的介孔碳负载了活性金属钌后,催化性能比不处理的活性炭大大改善。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碱性活化剂选自LiOH、KOH、NaOH、K2CO3、Na2CO3中的一种。这些碱性活化剂便宜易得,并且能够有效地将活性炭处理成相应的介孔碳。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浸渍法操作如下:所述的浸渍法操作如下:采用钌盐水溶液浸渍载体介孔碳,过滤出固体干燥后在惰性气氛中300~550℃处理3~5小时,然后在氢气气氛中300~310℃还原3~5小时得到所述的加氢催化剂。
其中,所述的钌盐水溶液优选为RuCl3水溶液,浓度范围为0.5~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在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的催化下,邻苯二甲酸酐与氢气在溶剂中发生加氢反应,得到所述的六氢苯酐。
本发明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中,反应过程可以采用间歇式操作,也可以采用连续式操作。反应器可以采用高压搅拌反应釜,也可以采用固定床反应器。作为优选,所述的加氢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氢反应在加压条件下进行,氢气压力为2.0~10.0MPa,反应温度为60~20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氢气压力为4.0~8.0MPa,反应温度为90~140℃。
作为优选,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环己烷、四氢呋喃、水中的一种或几种,苯酐与溶剂质量比为1:2~1:20。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氢反应中还添加有助剂,所述助剂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助剂用量为所述邻苯二甲酸酐质量的1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1)加氢催化剂载体选用介孔碳,采用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以价格相对较低的钌为活性组分,制备方法简单,催化剂成本低。
(2)加氢催化剂载体选用介孔碳,其适宜的孔道使得加氢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目的产品选择性,即六氢苯酐产品收率高。
(3)加氢催化剂载体选用介孔碳,与活性炭相比,目的产品收率明显提高;与无机氧化物载体(如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相比,废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钌易于回收。
(4)加氢催化剂载体介孔碳采用常规活性炭经二次活化制得,与硬模板法制备的介孔碳相比,成本明显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载体介孔碳制备:取商品活性炭10g,加入2g KOH,搅拌均匀,在管式炉中,氮气存在下,900℃处理3h,在氮气存在下自然降至室温,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过滤直至滤液pH等于9,固体120℃烘干备用,得到的介孔碳的比表面积为500-600m2/g,平均孔直径为17-20nm。
实施例2
载体介孔碳制备:取商品活性炭10g,加入4g Na2CO3,搅拌均匀,在管式炉中,氮气存在下,800℃处理5h,在氮气存在下自然降至室温,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过滤直至滤液pH等于8,固体120℃烘干备用,得到介孔碳的比表面积为800-900m2/g,平均孔直径为12-15nm。
实施例3
催化剂制备: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介孔碳5g,加入含钌50mg(指Ru3+)的三氯化钌水溶液10ml,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干燥后在氮气存在下300℃处理5小时,然后在氢气气氛中300℃还原3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
实施例4
催化剂制备: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介孔碳5g,加入含钌100mg的三氯化钌水溶液10ml,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干燥后在氮气存在下400℃处理4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然后在氢气气氛中300℃还原3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
实施例5
催化剂制备:取实施例1中制备的介孔碳5g,加入含钌250mg的三氯化钌水溶液10ml,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干燥后在氮气存在下400℃处理4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然后在氢气气氛中300℃还原3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
实施例6
催化剂制备:取实施例2中制备的介孔碳5g,加入含钌500mg的三氯化钌水溶液12.5ml,在室温下搅拌5小时,干燥后在氮气存在下550℃处理3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然后在氢气气氛中300℃还原3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
实施例7
参比催化剂制备:取活性炭5g,加入含钌250mg的三氯化钌水溶液10ml,干燥后在氮气存在下400℃处理4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然后在氢气气氛中300℃还原3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
实施例8
参比催化剂制备:取载体二氧化钛5g,加入含钌250mg的三氯化钌水溶液10ml,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干燥后在氮气存在下400℃处理4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然后在氢气气氛中300℃还原3小时,得到加氢催化剂。
实施例9
六氢苯酐制备:在带搅拌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3制备的催化剂0.5g,苯酐5g,四氢呋喃30ml,加入助剂氢氧化钾1.0g,关闭反应釜,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再用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的氮气三次,然后再充入氢气使反应釜的反应压力达到4.0MPa,加热反应釜使反应温度达到160℃,开始搅拌,恒温反应直至压力不再下降为止,取出反应产物,过滤除去催化剂,采用液相色谱分析。
实施例10
六氢苯酐制备:在带搅拌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4制备的催化剂0.25g,苯酐5g,环己烷30ml,加入助剂氢氧化钠0.6g,关闭反应釜,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再用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的氮气三次,然后再充入氢气使反应釜的反应压力达到8.0MPa,加热反应釜使反应温度达到120℃,开始搅拌,恒温反应直至压力不再下降为止,取出反应产物,过滤除去催化剂,采用液相色谱分析。
实施例11
六氢苯酐制备:在带搅拌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5制备的催化剂0.10g,苯酐5g,异丙醇30ml,加入助剂氢氧化钠0.8g,关闭反应釜,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再用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的氮气三次,然后再充入氢气使反应釜的反应压力达到8.0MPa,加热反应釜使反应温度达到120℃,开始搅拌,恒温反应直至压力不再下降为止,取出反应产物,过滤除去催化剂,采用液相色谱分析。
实施例12
六氢苯酐制备:在带搅拌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6制备的催化剂0.05g,苯酐5g,四氢呋喃30ml,加入助剂氢氧化锂0.6g,关闭反应釜,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再用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的氮气三次,然后再充入氢气使反应釜的反应压力达到6.0MPa,加热反应釜使反应温度达到140℃,开始搅拌,恒温反应直至压力不再下降为止,取出反应产物,过滤除去催化剂,采用液相色谱分析。
实施例13
六氢苯酐制备:在带搅拌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5制备的催化剂0.10g,苯酐5g,水30ml,加入助剂氢氧化钠0.8g,关闭反应釜,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再用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的氮气三次,然后再充入氢气使反应釜的反应压力达到6.0MPa,加热反应釜使反应温度达到180℃,开始搅拌,恒温反应直至压力不再下降为止,取出反应产物,过滤除去催化剂,蒸出水,用异丙醇溶解,采用液相色谱分析。
实施例14
六氢苯酐制备:在带搅拌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5制备的催化剂0.10g,苯酐5g,异丙醇30ml,加入助剂氢氧化钠0.8g,关闭反应釜,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再用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的氮气三次,然后再充入氢气使反应釜的反应压力达到2.0MPa,加热反应釜使反应温度达到180℃,开始搅拌,恒温反应直至压力不再下降为止,取出反应产物,过滤除去催化剂,采用液相色谱分析。
实施例15(对比例1)
六氢苯酐制备:在带搅拌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7制备的催化剂0.10g,苯酐5g,异丙醇30ml,加入助剂氢氧化钠0.8g,关闭反应釜,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再用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的氮气三次,然后再充入氢气使反应釜的反应压力达到8.0MPa,加热反应釜使反应温度达到120℃,开始搅拌,恒温反应直至压力不再下降为止,取出反应产物,过滤除去催化剂,采用液相色谱分析。
实施例16(对比例2)
六氢苯酐制备:在带搅拌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实施例8制备的催化剂0.10g,苯酐5g,异丙醇30ml,加入助剂氢氧化钠0.8g,关闭反应釜,用氮气置换反应釜中的空气三次,再用氢气置换反应釜中的氮气三次,然后再充入氢气使反应釜的反应压力达到8.0MPa,加热反应釜使反应温度达到120℃,开始搅拌,恒温反应直至压力不再下降为止,取出反应产物,过滤除去催化剂,采用液相色谱分析。
上述实施例中反应产物经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列于表1。
表1不同条件下反应结果比较
由表1可见,本发明方案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原料转化率、目的产品选择性均较理想。

Claims (8)

1.一种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氢催化剂的催化下,邻苯二甲酸酐与氢气在溶剂中发生加氢反应,得到所述的六氢苯酐;
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所述的载体为介孔碳,所述的活性组分为钌,活性组分负载量以质量计占所述加氢催化剂的0.5%~10%,所述介孔碳的比表面积为500-900m2/g,平均孔直径为12-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活性炭中加入碱性活化剂,搅拌均匀,然后在惰性气氛中600~900℃处理3~5h,再降至室温,用水洗涤至洗涤液pH为7~10,然后100~120℃烘干得到介孔碳;
(2)将活性组分钌采用浸渍法负载到所述的介孔碳上,得到所述的加氢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碱性活化剂选自LiOH、KOH、NaOH、K2CO3、Na2CO3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渍法操作如下:采用钌盐水溶液浸渍载体介孔碳,在20~50℃下搅拌4-10小时后,过滤出固体,固体干燥后在惰性气氛中300~550℃处理3~5小时,然后在氢气气氛中300~310℃还原3~5小时得到所述的加氢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反应在加压条件下进行,氢气压力为2.0~10.0MPa,反应温度为60~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环己烷、四氢呋喃、水中的一种或几种,邻苯二甲酸酐与溶剂质量比为1:2~1: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氢苯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反应中还添加有助剂,所述助剂为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助剂用量为所述邻苯二甲酸酐质量的10%-20%。
CN201510112796.4A 2015-03-13 2015-03-13 一种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六氢苯酐中的应用 Active CN104785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2796.4A CN104785250B (zh) 2015-03-13 2015-03-13 一种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六氢苯酐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12796.4A CN104785250B (zh) 2015-03-13 2015-03-13 一种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六氢苯酐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5250A CN104785250A (zh) 2015-07-22
CN104785250B true CN104785250B (zh) 2017-04-19

Family

ID=53550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12796.4A Active CN104785250B (zh) 2015-03-13 2015-03-13 一种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六氢苯酐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85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4172B (zh) * 2016-11-24 2020-02-2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六氢苯酐的方法
CN108484476A (zh) * 2018-05-28 2018-09-04 仪征市海帆化工有限公司 顺式环己基-1,2-二甲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CN109225227B (zh) * 2018-09-12 2021-08-31 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备六氢苯酐的有序介孔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3611A (zh) * 2018-09-30 2019-02-01 濮阳市盛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六氢苯酐的连续合成设备及其合成方法
CN110732325B (zh) * 2019-09-11 2022-10-1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钌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041294A (zh) * 2023-02-20 2023-05-02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利用苯酐或邻苯二甲酸制备六氢苯酞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4899A (en) * 1998-07-20 2000-02-15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of making mesoporous carbon using pore formers
CN1583550A (zh) * 2004-06-11 2005-02-23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比表面积中孔炭的制备方法
CN101693201A (zh) * 2009-10-16 2010-04-1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中孔碳负载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6456A (zh) * 2010-09-06 2011-02-09 常州大学 加氢催化剂及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的制法
CN103272594A (zh) * 2013-05-07 2013-09-04 常州大学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备10-羟基癸酸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44877A (en) * 1979-05-23 1981-01-13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exahydrophthalic acid anhydride
JP3204641B2 (ja) * 1997-12-02 2001-09-04 マナック株式会社 オキシジフタル酸無水物の製造方法
US6706897B1 (en) * 2003-02-24 2004-03-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preparing oxydiphthalic anhydrides using guanidinium salt as catalys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4899A (en) * 1998-07-20 2000-02-15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of making mesoporous carbon using pore formers
CN1583550A (zh) * 2004-06-11 2005-02-23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高比表面积中孔炭的制备方法
CN101693201A (zh) * 2009-10-16 2010-04-14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中孔碳负载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6456A (zh) * 2010-09-06 2011-02-09 常州大学 加氢催化剂及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的制法
CN103272594A (zh) * 2013-05-07 2013-09-04 常州大学 一种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备10-羟基癸酸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5250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5250B (zh) 一种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六氢苯酐中的应用
TWI547475B (zh) 經催化的酚氫化技術
US10077226B2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dipic acid from 1,6-hexanediol
US20080097112A1 (en) Selective preparation of tetrahydrofuran by hydrogena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CN112898164B (zh) 一种由5-羟甲基糠醛制备1,6-己二胺的方法
CN111499603B (zh) 一种催化转化糠醛制备糠醇的方法
CN110372516B (zh) 一种制备环己胺的方法
JPH09508918A (ja) ガンマ−ブチロラクトンの製造方法
WO2019200778A1 (zh) 一种用于合成气制吡啶碱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1064219A (ja) アルコキシジヒドロピランからのペンタンジ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9748777B (zh) 一种1,2,6-己三醇催化氢解制备1,6-己二醇的方法
JP3921877B2 (ja) 1,4−シクロヘキサンジメタ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EP3323801B1 (en) Methods of preparing cyclohexanone and derivatives
CN107519882B (zh) 一种醋酸环己酯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所制备的加氢催化剂和醋酸环己酯的加氢方法
CN113929584A (zh) 一种合成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的方法
JPH029873A (ja) ガンマーブチロラクトンの製造方法
CN107185571B (zh) 钴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催化合成2,3,5-三甲基苯醌中的应用
CN101747248B (zh) 一种由5-甲酰基戊酸甲酯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
KR20050086481A (ko) 지지된 레늄 촉매 및 이 촉매를 사용하여 액상 카르보닐화합물을 수소화하는 방법
CN103920502A (zh) 一种温和条件下乙酸乙酯气相加氢制乙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96921B (zh) 一种含硫化钼催化剂用于四氢糠醇催化加氢制1,5-戊二醇的方法
CN109569641B (zh) 用于醋酸酯加氢的高活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醋酸酯加氢制醇的方法
CN116459834A (zh) 一种Cu/ZrO2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92161A (zh) 一种合成1,4-丁烯二醇的Pt-Zn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174762A (zh) 一种光催化分解取代甲酰胺制备叔胺类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2369 Hangzhou Bay Shangy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Shaoxi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oday Hui new material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2369, No. five, No. 2, Shangyu Industrial Park, Hangzhou Bay, Zhejiang, Shaoxing

Patentee before: SHANGYU SUNFIT CHEMICAL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