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82017B - 车辆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82017B
CN104782017B CN201380055608.8A CN201380055608A CN104782017B CN 104782017 B CN104782017 B CN 104782017B CN 201380055608 A CN201380055608 A CN 201380055608A CN 104782017 B CN104782017 B CN 104782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ower supply
secondary coil
primary coil
parking st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56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82017A (zh
Inventor
高津裕二
新妻素直
上田章雄
阿久根圭
林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HI Corp filed Critical I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82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2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82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82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2Circuits or methods for driving the primary coil, e.g.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the co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6Methods for pairing a vehicle and a charging station, e.g. establishing a one-to-one rel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8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y 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02J7/025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MPOWER SUPPLY LINES, AND DEVICES ALONG RAIL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 B60M7/00Power lines or r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of special types, e.g. suspension tramway, ropeway, underground railway
    • B60M7/003Power lines or r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of special types, e.g. suspension tramway, ropeway, underground railway for vehicles using stored power (e.g. charging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92Energy efficient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system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为了向设置有可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供电,具备:供电用一次线圈(21),其被设置在停车位(R)上,能够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其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支撑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

Description

车辆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可接受供电的车辆进行供电的车辆供电装置。
本发明根据2012年11月1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247953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通过电来驱动的车辆。因此,需要向车辆进行供电。例如,通过供电装置向停车中的车辆进行供电。供电装置可以通过非接触方式向车辆进行供电。
例如,正在研究在车辆的底部具有非接触方式的供电用二次线圈,将供电用一次线圈设置在车辆的下方,来向车辆进行供电的想法。希望通过非接触方式减少能量损耗地从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供电。图10表示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10是美国专利8035255号公开的图。此外,希望通过非接触方式从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供电时,利用方法容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0260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97814号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8035255号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810653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以上所述的问题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构造减少能量损耗,能够容易地进行供电的车辆供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向设置有能够从供电用一次线圈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二次线圈的车辆供电的车辆供电装置,具备:供电用一次线圈,其被设置在停车位上,向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以及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其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停车位上,以便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可以向位于停车位上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第二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在第一方式中,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支撑所述车辆,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停车位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可以向位于停车位上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第三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在第二方式中,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支撑车辆的车轮,举起所述车辆,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降落在停车位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可以向位于停车位上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第四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在第三方式中,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支撑所述车辆的车轮并举起,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移动至停车位降落。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可以向位于停车位上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第五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在第四方式中,还具备:取得单元,其取得与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停车位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可以向位于停车位上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第六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在第四方式中,所述取得单元还具备:存储单元,其将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与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所对应的所述位置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信息取得单元,其接受所述车辆的所述车型信息,并从所述存储单元取得与所述车型信息关联起来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停车位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取得与从预先关联起来存储的所述车型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中接受的所述车型信息关联的所述位置信息,根据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支撑设置了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所述车辆的车轮,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设有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的停车位上,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停车位上的所述车辆供电。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第一方式中,还具备:取得单元,其取得与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停车位上。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第七方式中,所述取得单元还具备:存储单元,其将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与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所对应的所述位置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信息取得单元,其接受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并从所述存储单元取得与所述车型信息关联起来的位置信息,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停车位上。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是向设置有能够从供电用一次线圈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二次线圈的车辆供电的车辆供电装置,具备:车辆支撑构造体,其支撑所述车辆;向设置在由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支撑的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其变更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以便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设置在由车辆支撑构造体支撑的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式,可以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上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在第九方式中,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支撑所述车辆,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式,可以向位于驻留空间中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在第十方式中,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支撑所述车辆的车轮,举起所述车辆,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降落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可以向位于驻留空间中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支撑所述车辆的车轮并举起,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移动至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降落。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可以向位于驻留空间中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在第九或第十二方式中,还具备:取得单元,其取得与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可以向位于驻留空间中的车辆供电。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在第九或第十三方式中,所述取得单元还具备:存储单元,其将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与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所对应的所述位置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信息取得单元,其接受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并从所述存储单元取得与所述车型信息关联起来的所述位置信息,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可以向位于驻留空间中的车辆供电。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供电装置具有以下的效果。
改变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的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设有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的所述停车位上,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停车位上的所述车辆供电。
支撑设有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所述车辆的车轮,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设有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的停车位上,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所述停车位上的所述车辆供电。
支撑设有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所述车辆的车轮,举起所述车辆,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降落在设有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的所述停车位上,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停车位上的所述车辆供电。
支撑设有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所述车辆的车轮,举起所述车辆,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移动降落,放置在设有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的所述停车位上,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所述停车位上的所述车辆供电。
取得与设置在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应的所述位置信息,根据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支撑设有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所述车辆的车轮,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设有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的所述停车位上,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所述停车位上的所述车辆供电。
取得与从预先关联起来存储的车型信息和位置信息中接受的所述车型信息关联的所述位置信息,根据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支撑设有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所述车辆的车轮,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设有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的所述停车位上,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驻留空间中的所述车辆供电。
改变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的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的车辆支撑构造体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上的车辆供电。
此外,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的车辆的车轮,改变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的车辆支撑构造体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上的车辆供电。
此外,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的车辆的车轮,举起车辆,改变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降落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的车辆支撑构造体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上的车辆供电。
此外,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的车辆的车轮,举起车辆,改变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将车辆移动降落,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的车辆支撑构造体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上的车辆供电。
此外,取得与设置在车辆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取得的位置信息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的车辆的车轮,改变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的车辆支撑构造体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上的车辆供电。
此外,取得与从预先关联起来存储的车型信息和位置信息中接受的车型信息关联起来的位置信息,根据取得的位置信息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的车辆的车轮,改变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的车辆支撑构造体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向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能够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上的车辆供电。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构造减少能量损耗,能够容易地利用的车辆供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概念图。
图1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概念图。
图1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概念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侧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6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概念图。
图6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概念图。
图6C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概念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是可向车辆10进行供电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由供电用一次线圈21和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构成。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也可以由供电用一次线圈21、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以及驱动电路50构成。
车辆10是可接受供电的移动体。
例如,车辆10是可接受供电的汽车。
车辆10由车辆本体11和受电电路12构成。
在车辆10上设有能够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
受电电路12是接受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供给的电力的电路。
例如,受电电路12将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供给的电力充电给车辆本体11的电池。
例如,可以在车辆10的下面设置能够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
从设置在下方的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
此时,例如可以进行磁共振型、电场共振型,或电磁感应型的非接触供电。
供电用一次线圈21可以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
可以将供电用一次线圈21设置在用于停放车辆10的位置即停车位R上,以非接触方式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供电。
当电流流过供电用一次线圈21时,在空间产生磁场,在存在于该磁场中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中产生基于磁场的感应电流。
例如,当交变电流流过供电用一次线圈21时,在空间产生磁场,在存在于该磁场中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中产生基于磁场的感应电流。
停车位例如是由混凝土形成的水平的地面。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是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机构。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是改变车辆10的姿势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机构。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高效率的非接触供电。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以超过预定值的效率进行非接触供电。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以尽可能高效的方式进行非接触供电。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以尽可能最大的效率进行非接触供电。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改变车辆的10的方向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改变车辆10的方向和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支撑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可以支撑车辆10的车轮,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可以支撑车辆10的本体,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
图1A表示支撑车辆10的车轮,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改变位置,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的情况。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支撑车辆10的车轮,举起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降落在停车位R上。
图1B表示支撑车辆10的车轮,举起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降落在停车位R上的情况。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支撑车辆10的车轮并举起,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移动至停车位R降落。
图1C表示支撑车辆10的车轮并举起,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向停车位R上降落移动的情况。
图2表示从设置在停车位R上的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位于停车位R上的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情况。
如图3、图4、图5所示,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由调整机构本体31、32、33构成。
调整机构本体31、32、33是支撑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的机构本体。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由调整机构本体31、32、33的某个和取得单元34构成。
取得单元34是用于取得与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的单元。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根据由取得单元34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
以下,对调整机构本体31、32、33进行详细的说明。
例如,调整机构本体31、32、33是第一调整机构本体31、第二调整机构本体32、第三调整机构本体33中的某个。
第一调整机构本体31是支撑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的机构本体。
图3所示的第一调整机构本体31,对于车辆10的每个车轮,由从前后方向夹住车轮举起的前后一对滚子31a和使所述一对滚子31a在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31b构成。
例如,当车辆10具有四个车轮时,第一调整机构本体31具有四组机构。一组机构由前后的一对滚子31a和移动机构31b构成。
当四组的前后的一对滚子31a分别夹住四个车轮举起时,车辆10被举起。
分别包含在四组中的四个移动机构31b使四个车轮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
例如,当分别包含在四组中的四个移动机构31b同时向前后方向移动时,车辆10的位置向前后方向移动。
例如,当分别包含在四组中的四个移动机构31b同时向左右方向移动时,车辆10的位置向左右方向移动。
例如,当分别包含在左侧两组中的两个移动机构31b向前后方向中的一方的方向移动,且分别包含在右侧两组中的两个移动机构31b向前后方向中的另一方向移动时,车辆10的方向发生变化。
图4所示的第二调整机构本体32是支撑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的机构本体。
第二调整机构本体32由一对传送带32a构成。
第二调整机构本体32也可以由分别支撑车辆10的左右车轮,向前后方向传送的左右一对传送带32a构成。
第二调整机构本体32也可以由分别支撑车辆10的前后车轮,向左右方向传送的前后一对传送带32a构成。
当一对传送带32a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一方的方向移动时,车辆10的位置向一方的方向移动。
当一对传送带32a将车辆10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一方的方向传送时,车辆10的位置向一方的方向移动。
当一对传送带32a将车辆10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的相互不同的方向传送时,车辆10的方向发生变化。
图5所示的第三调整机构本体33,对于车辆10的每个车轮,由承载车轮的板构造33a和使板构造33a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33b构成。
例如,当车辆10具有四个车轮时,第三调整机构本体33具有四组机构。一组机构由板构造33a和移动机构33b构成。
四组机构分别包含的板构造33a分别承载并支撑四个车轮。
四组移动机构33b使四个车轮向前后方向或左右方向移动。
例如,当分别包含在四组机构中的四个移动机构33b同时向前后方向移动时,车辆10的位置向前后方向移动。
例如,当分别包含在四组机构中的四个移动机构33b同时向左右方向移动时,车辆10的位置向左右方向移动。
例如,当分别包含在左侧两组机构中的两个移动机构33b向前后方向中的一方的方向移动,且分别包含在右侧两组机构中的两个移动机构33b向前后方向中的另一方向移动时,车辆10的方向发生变化。
取得单元34取得与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
例如,取得单元34是由检测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的检测器构成。
例如,取得单元34监视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效率,取得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信息。
例如,当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使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变化时,取得单元34监视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效率,根据监视的效率超过预定值的车辆10的位置和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位置信息取得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信息。
例如,当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使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变化时,取得单元34实时对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效率进行监视,根据监视的效率超过预定值的车辆10的位置取得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信息。
例如,当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预先使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变化时,取得单元34监视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效率,根据监视到的效率超过预定值的车辆10的位置取得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信息。
根据由取得单元34取得的位置信息和设置在停车位R上的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位置信息,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高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取得单元34可以由存储单元35和信息取得单元36构成。
存储单元35是将车辆10的车型信息与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所对应的位置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的单元。
信息取得单元36是用于接受车辆10的车型信息,并从存储单元35中取得与车型信息关联起来的位置信息的单元。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根据由信息取得单元36取得的位置信息,变更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根据由信息取得单元36取得的位置信息,变更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以便可以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高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驱动电路50是用于驱动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电路。
例如,驱动电路50是向供电用一次线圈21供给电力来进行驱动的电路。
当驱动电路50向供电用一次线圈21供给电力来进行驱动时,在供电用一次线圈21中产生磁场。
当驱动电路50恰当地驱动供电用一次线圈21时,可以高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接着,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是可以向车辆10进行供电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由供电用一次线圈21、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以及车辆支撑构造体40构成。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也可以由供电用一次线圈21、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车辆支撑构造体40以及驱动电路50构成。
车辆支撑构造体40例如是机械式停车场中的托盘。通常,设有多个车辆支撑构造体40,并具有能够搭载车辆移动的构造。
供电用一次线圈21例如可以设置在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也可以设置在停车位R上。将供电用一次线圈21设置在停车位R上时,设置在停车位R上的车辆支撑构造体40的供电用一次线圈21上的位置上形成磁通通过用孔。因此,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不会妨碍在供电用一次线圈中产生的磁场。
车辆10的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构造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构造的主要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构造的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供电用一次线圈21可以向设置在由车辆支撑构造体40支撑的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
将供电用一次线圈21设置在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
也可以将供电用一次线圈21设置在使车辆支撑构造体40停止的停止位置空间中。将供电用一次线圈21设置在停止位置的空间中时,在与车辆支撑构造体40的供电用一次线圈21对应的位置上设置上下贯通的空隙Q。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的构造的主要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的构造的主要部分相同,因此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是变更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被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40支撑的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的机构。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变更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以便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设置在被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40支撑的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高效地进行非接触供电。
图6A表示支撑车辆10的车轮,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停车位R上的情况。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支撑车辆10的车轮,举起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降落在停车位R上。
图6B表示支撑车辆10的车轮,举起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降落在停车位R上的情况。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30也可以支撑车辆10的车轮并举起,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移动至停车位R降落。
图6C表示支撑车辆10的车轮并举起,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降落在停车位R上移动的情况。
车辆支撑构造体40是用于支撑车辆10的构造体。例如,车辆支撑构造体40是支撑车辆10的车轮,在支撑车辆10的俯视图中略四边形的构造体,也可以设置上下方向贯通的具有预定的轮廓K的空隙Q。
例如,车辆支撑构造体40是所谓的托盘,在俯视图中在托盘的中央部设有空隙Q。托盘是停车装置所使用的板构造体。空隙Q被轮廓K包围。例如,托盘使设置在下部的车轮转动,从而能够移动停车位R。
供电用一次线圈21隔着被轮廓K包围的空隙Q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
在俯视图中,供电用一次线圈21也可以被轮廓K包围。
图7至图9表示车辆支撑构造体40的一例。
车辆支撑构造体40形成左右一对的行驶面S。
车辆10使车轮在行驶面S上转动,进入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中。
也可以将止轮器(未图示)设置成妨碍车轮在行驶面S上的转动。
左右一对的行驶面S是分别支撑车辆10的前后一对车轮的部分。左右一对的行驶面S作为一体来支撑车辆10
驱动电路5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的驱动电路5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具有以下的效果。
改变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将车辆10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停车位R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停车位R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停车位R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停车位R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举起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降落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停车位R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停车位R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举起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将车辆10移动降落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停车位R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停车位R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取得与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取得的位置信息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停车位R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停车位R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取得与从预先关联起来存储的车型信息和位置信息中接受的车型信息关联起来的位置信息,根据取得的位置信息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停车位R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停车位R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供电装置具有以下的效果。
改变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举起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降落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举起车辆10,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移动降落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取得与设置在车辆10上的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根据取得的位置信息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此外,取得与从预先关联起来存储的车型信息和位置信息中接受的车型信息关联的位置信息,根据取得的位置信息支撑设有供电用二次线圈22的车辆10的车轮,改变车辆10的方向或位置后。将车辆10放置在设有供电用一次线圈21的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可以从供电用一次线圈21向供电用二次线圈22进行非接触供电,因此可以向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40上的车辆10进行供电。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也可以使由不会对磁场产生影响的材料构成的板覆盖空隙Q。
车辆支撑构造体40也可以是在停车装置中所使用的托盘。通过移动机构来移动托盘。
作为停车装置的移动机构形式,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形式。例如,也可以是电梯式停车装置、箱式循环停车装置、水平循环式停车装置/旋转木马式停车装置、电梯/滑动方式停车装置、平面往返方式停车装置、搬运储存方式停车装置、二段方式/多段方式停车装置的循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供电装置,可以向位于停车位上的车辆或位于车辆支撑构造体上的车辆进行供电。因此,能够提供一种通过简易的结构能量损耗较少,且可容易地利用的车辆供电装置。
符号说明
Q 空隙
K 轮廓
S 行驶面
R 停车位
10 车辆
11 车辆本体
12 受电电路
21 供电用一次线圈
22 供电用二次线圈
30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
31 第一调整机构本体
31a 滚子
31b 移动机构
32 第二调整机构本体
32a 传送带
33 第三调整机构本体
33a 板构造
33b 移动机构
34 取得单元
35 存储单元
36 信息取得单元
40 车辆支撑构造体
50 驱动电路

Claims (3)

1.一种车辆供电装置,其向设置有能够从供电用一次线圈接受非接触供电的供电用二次线圈的车辆供电,该车辆供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车辆支撑构造体,其支撑所述车辆;
供电用一次线圈,其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或设置在使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停止的停止位置空间中,向设置在由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支撑的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其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以便能够从所述供电用一次线圈向设置在由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支撑的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进行非接触供电,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支撑所述车辆,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支撑所述车辆,举起所述车辆,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降落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以夹持车轮的方式来支撑所述车辆的车轮并举起,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移动至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降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取得单元,其取得与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信息,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得单元具备:
存储单元,其将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与设置在所述车辆上的所述供电用二次线圈的位置所对应的所述位置信息关联起来进行存储;以及
信息取得单元,其接受所述车辆的车型信息,并从所述存储单元取得与所述车型信息关联起来的所述位置信息,
所述车辆姿势位置调整机构根据由所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所述位置信息,改变所述车辆的方向或位置后,将所述车辆放置在所述车辆支撑构造体上。
CN201380055608.8A 2012-11-10 2013-10-10 车辆供电装置 Active CN1047820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7953 2012-11-10
JP2012247953A JP6172915B2 (ja) 2012-11-10 2012-11-10 車両給電装置
PCT/JP2013/077618 WO2014073317A1 (ja) 2012-11-10 2013-10-10 車両給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2017A CN104782017A (zh) 2015-07-15
CN104782017B true CN104782017B (zh) 2018-06-15

Family

ID=50684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5608.8A Active CN104782017B (zh) 2012-11-10 2013-10-10 车辆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72915B2 (zh)
CN (1) CN104782017B (zh)
WO (1) WO20140733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117978A1 (de) * 2015-10-22 2017-04-27 Rwe Ag Mobiler elektrischer Speicher
CN109153336A (zh) * 2016-05-31 2019-01-0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移动体和移动体系统
WO2017208546A1 (ja) * 2016-05-31 2017-12-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移動体及び移動体システム
DE102016219494A1 (de) * 2016-10-07 2018-04-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System zum induktiven Laden einer Batterie eines Kraftfahrzeugs
JP2020133380A (ja) * 2019-02-26 2020-08-31 三菱重工機械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駐車設備
CN109774505B (zh) * 2019-03-07 2022-04-12 江苏智绿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自动校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1038B2 (ja) * 2002-11-21 2008-06-11 石川島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駐車施設における入出車装置
JP2009097266A (ja) * 2007-10-18 2009-05-07 Toyota Motor Corp 駐車補助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庫
JP4812806B2 (ja) * 2008-05-29 2011-11-09 Ihi運搬機械株式会社 物体移動装置
CN102421629B (zh) * 2009-05-14 2013-12-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电装置和具备该非接触受电装置的车辆
JP5488210B2 (ja) * 2010-06-02 2014-05-1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共鳴型非接触受電装置の位置決め支援装置および共鳴型非接触受電装置の位置決め方法
JP5557618B2 (ja) * 2010-06-28 2014-07-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充電システム
JP5533443B2 (ja) * 2010-08-26 2014-06-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
JP5720367B2 (ja) * 2011-03-30 2015-05-20 株式会社Ihi 駐車設備
CN102355067B (zh) * 2011-07-04 2013-07-31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移动式无线充供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82017A (zh) 2015-07-15
WO2014073317A1 (ja) 2014-05-15
JP6172915B2 (ja) 2017-08-02
JP2014096947A (ja) 201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82017B (zh) 车辆供电装置
JP6024106B2 (ja) 移載装置及び移動車両
US987334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relative position between power-supplying coil and power-receiving coil
CN107399302A (zh) 充换电站及换电方法
CN106143183A (zh) 电动汽车小型自动充换电站
CN106165249B (zh) 非接触供电系统和车辆供电装置
WO2013039143A1 (ja) 移動車両給電システム
CN104641532B (zh) 车辆供电装置
WO2014038707A1 (ja) 車両給電装置
CN203221976U (zh) 一体化集装箱式换电站
JP6619597B2 (ja) 搬送車システム
CN103171639A (zh) 自动导引搬运机器人
CN106068594A (zh) 供电系统用程序、供电装置、停车装置用程序以及停车装置
CN106760799B (zh) 一种智能移车系统与方法
CN202394114U (zh) 非接触式供电自动导引车
JP2020139298A (ja) 車両搬送システム
CN102520722A (zh) 非接触式供电自动导引车
CN107934418A (zh) 一种智能运输机器人
JP2015186310A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と車両給電装置
US2022021263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In-Situ Swapping of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CN103979275A (zh) 采用超级电容供电的重载物流运输系统
JP2012238229A (ja) 搬送システム
US10164503B2 (en)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sing vehicle
CN104604079B (zh) 车辆供电装置
CN108110837A (zh) 一种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