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0644B - 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成分吸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成分吸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0644B
CN104740644B CN201410239028.0A CN201410239028A CN104740644B CN 104740644 B CN104740644 B CN 104740644B CN 201410239028 A CN201410239028 A CN 201410239028A CN 104740644 B CN104740644 B CN 104740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s
borneol
menthol
point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90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0644A (zh
Inventor
张晓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XINSHI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XINSHI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XINSHIM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XINSHIM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390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0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0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0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0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0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药液活性成分吸收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为冰片、薄荷脑,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冰片、薄荷脑用倍他环糊精包合。

Description

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成分吸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眼贴的皮肤顺应性及活性成分吸收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的包含冰片或薄荷脑的眼部湿敷制剂主要如下:
中国专利申请01114357.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当归、丹参、川芎,地龙、锰花、石决明、芮仁、珍珠母、石菖蒲、黄芩、黄柏、杞子、菊花、红花、冰片、薄荷、枸杞、甘草。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72638.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菊花、白芍、茶、珍珠、白芷、黄柏、大枣、红花、川芎、石决明、甘草、硼砂、冰片。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86019.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菊花,决明子,密蒙花,枸杞子,青葙子,秦皮,珍珠,薄荷,人参,五味子。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71616.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决明子,谷精草,菊花,密蒙花,红花,当归,麝香,珍珠细粉,薄荷脑,天然冰片,还包括加入其他清热明目、益肝明目药味以增强疗效所组成的衍生组合物:如:龙胆,牛黄,何首乌,黄精,蝉蜕,薄荷,荆芥,枸杞子。中国专利申请200810301396.8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人参皂甙,灵芝孢子粉,珍珠,葛根素,野菊花,薄荷。中国专利申请200920034644.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决明子、胡麻仁、沙苑子、零零香、薄荷冰等多味药物。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48138.8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当归50-75、珍珠粉、熊胆粉、薄荷、杏仁、芦荟、冰片。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94077.9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菊花、枸杞子、黄柏、丹参、珍珠、冰片、薄荷脑。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94078.3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野菊花、丹参、珍珠、冰片、薄荷脑。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90091.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茶叶、菊米、艾叶、桑叶、藿香、决明子、金银花、黄柏、薄荷、冰片、硼砂、珊瑚、麝香。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07938.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银杏叶提取物、人参、当归、谷精草、黄芪、金银花、蝉蜕、枸杞子、薄荷。还可在技术方案中加入甘草,或加入檀香。
现有技术中冰片、薄荷脑的制备方法多为与其他原料药合并水煎煮,如200810301396.8、201010148138.8、201010194077.9等,或加乙醇溶解后再与其他原料药提取物混合,如200710072638.6。但上述冰片、薄荷脑的常规处理方法均不利于湿敷制剂皮肤顺应性及活性成分吸。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眼贴的皮肤顺应性及活性成分吸收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显著提高眼部湿敷制剂的皮肤顺应性和活性成分的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活性成分吸收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眼贴,该眼贴在具有极佳的皮肤顺应性的同时,活性成分透皮吸收率较高。
一种用于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药液活性成分吸收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为冰片、薄荷脑,其特征在于:将冰片、薄荷脑用倍他环糊精包合。
进一步,所述包合方法为研磨法。更进一步,所述研磨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倍他环糊精加入水中,搅拌至混合均匀;研磨;将待包合的冰片、薄荷脑溶于乙醇,加入倍他环糊精溶液中,继续研磨;将包结后的溶液于冷藏静置,滤过,以乙醇洗涤沉淀,干燥,粉碎。
进一步,所述包合工艺中倍他环糊精用量为,待包合物(冰片和薄荷脑):β-CD(g/g)=1:4-12;更进一步,待包合物:β-CD(g/g)=1:6-10;更进一步,待包合物:β-CD(g/g)=1:8。
进一步,所述包合工艺中加水量为,β-CD:水(g/ml)=1:5-15;更进一步,β-CD:水(g/ml)=1:8-12;更进一步,β-CD:水(g/ml)=1:10。
本发明所述眼部湿敷制剂,以载药液4-10ml的单位湿敷剂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1-0.05g、薄荷脑0.0002-0.1g。
进一步,以载药液4-10ml的单位湿敷剂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1-0.01g、薄荷脑0.0002-0.02g。
进一步,在以载药液4-8ml的单位湿敷剂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5-0.007g、薄荷脑0.0003-0.014g。
进一步,在以载药液4.5-6ml的单位湿敷剂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7-0.005g、薄荷脑0.0003-0.012g。
进一步,所述药液是以水为媒介。
进一步,所述药液中原料药可以为中药单味药、中药组合物,或中药单味药、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可以选择下述中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菊花、珍珠粉、川芎、决明子、丹参、当归、野菊花、白芍、枸杞、黄柏、石决明、甘草;
进一步,可以选择下述中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菊花、珍珠粉、川芎、决明子、丹参、当归、野菊花、白芍、枸杞、冰片、薄荷、薄荷脑、黄柏、石决明、甘草、党参、白术、黄芪、酸枣仁、硼砂、木香、檀香、茯苓、远志、黄连、珍珠母、石菖蒲、黄芩、红花、蝉蜕、艾叶、木贼、炉甘石、麝香、熊胆、白芷、蔓荆子、菟丝子、茺蔚子,刺蒺藜、海螵蛸、乳香、没药、薏苡仁、芦荟、玫瑰、玉竹、杏仁、千里光、金银花、密蒙花、细辛、柴胡、青葙子、辛夷、黄精、琥珀、景天、淫羊霍、大枣、蜂蜜、银耳、丝瓜汁、秦皮、五味子、千金子、龙胆、牛黄、何首乌、荆芥、熟地黄、生地黄、女贞子、大黄、牡丹皮、桑叶、秦皮、夏枯草、赤芍、栀子、沙苑子、茺蔚子、夜明砂、谷精草、玄参、茜草、车前子、龙胆草、石斛、柏叶、细辛、竹叶、地龙、紫睛、胡麻仁、蛇蜕、白菊花、珊瑚、锰花、茳草、蕤核、芮仁、菊米、茶叶、零零香,人参皂甙、灵芝孢子粉、膜荚黄芪根提取物(多糖)、膜荚黄芪根提取物(皂苷)、茯苓菌核提取物、枸杞果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多糖)、当归根提取物(有机酸)、薏苡籽提取物(多糖)、薏苡籽提取物(脂肪油)、野山楂提取物、葛根素、黑珍珠提取物、金缕梅蒸馏液、海藻提取液、水解珍珠、燕窝提取液、大豆蛋白、氢化小麦胚芽油等。
所述药液中原料药可以选择如下现有技术的组方:
中国专利申请96106465.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包括党参、白术、黄芪、当归、酸枣仁、木香、茯苓、远志、黄连、黄柏、炙草、菊花。
中国专利申请01114357.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当归、丹参、川芎,地龙、锰花、石决明、芮仁、珍珠母、石菖蒲、黄芩、黄柏、杞子、菊花、红花、冰片、薄荷、枸杞、甘草。
中国专利申请03156417.8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川芎、丹参、当归和菊花。
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66979.9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蝉蜕、艾叶、白菊花、木贼。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12863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紫睛,炉甘石,珍珠粉,麝香,熊胆,硼砂,乌贼骨,白芷,蔓荆子,枸杞子,菟丝子,决明子,茺蔚子,刺蒺藜,蝉蜕,海螵蛸,乳香,没药,薏苡仁,红花,川芎。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96492.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芦荟、玫瑰、玉竹、杏仁。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78931.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千里光、决明子、金银花、珍珠粉、密蒙花。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17639.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当归、川芎、红花、细辛、菊花、草决明、蔓荆子、柴胡、白芍、青葙子、辛夷、黄精。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53526.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黑珍珠提取物,深海蛙鱼、鲔鱼体内提纯物DHA,脂溶性视黄醇,叶黄素,琥珀,麝香,蕤核,景天,茳草,淫羊霍。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72638.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菊花、白芍、茶、珍珠、白芷、黄柏、大枣、红花、川芎、石决明、甘草、硼砂、冰片。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116031.3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透明质酸,蜂蜜,芦荟汁,银耳,丝瓜汁,甘草,白芷,其余为离子水。
中国专利申请200720308759.1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茶叶、决明子、夏枯草。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86019.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菊花,决明子,密蒙花,枸杞子,青葙子,秦皮,珍珠,薄荷,人参,五味子。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58305.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海藻提取液,水解珍珠,燕窝提取液,大豆蛋白,芦荟汁,白芷粉,千金子。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71616.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决明子,谷精草,菊花,密蒙花,红花,当归,麝香,珍珠细粉,薄荷脑,天然冰片,还包括加入其他清热明目、益肝明目药味以增强疗效所组成的衍生组合物:如:龙胆,牛黄,何首乌,黄精,蝉蜕,薄荷,荆芥,枸杞子。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301396.8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人参皂甙,灵芝孢子粉,珍珠,葛根素,野菊花,薄荷。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39541.4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绿茶、黄芩、苹果、黄瓜的提取物。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40214.0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功能性化妆品添加剂、纳米磁粉、氢化小麦胚芽油、琼脂、水。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45781.2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枸杞子,决明子,菊花,蒺藜,熟地黄,珍珠,人参,女贞子,川芎。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260068.2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蕤仁,丹参,野菊花,蛇蜕,黄柏,大黄,牡丹皮,决明子,黄连,刺蒺藜,黄芩,桑叶,石决明(煅),荆芥,秦皮,木贼,密蒙花,夏枯草,赤芍,当归,蝉蜕,栀子,沙苑子,青葙子,茺蔚子,夜明砂,谷精草,玄参,薄荷,枸杞,生地,茜草,车前子,蔓荆子,龙胆草,甘草,石斛,柏叶,细辛,竹叶,水煎成药液制成。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00343.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川芎,丹参,车前子,菟丝子,当归,菊花,木贼草,甘草。或:十一味药物组合:君药:川芎,丹参,女贞子,菟丝子。臣药:当归,菊花,决明子。佐药:甘草,青箱子。使药:车前子,木贼草。
中国专利申请200920034644.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决明子、胡麻仁、沙苑子、零零香、薄荷冰等多味药物。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48138.8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当归50-75、珍珠粉、熊胆粉、薄荷、杏仁、芦荟、冰片。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94077.9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菊花、枸杞子、黄柏、丹参、珍珠、冰片、薄荷脑。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94078.3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野菊花、丹参、珍珠、冰片、薄荷脑。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90091.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茶叶、菊米、艾叶、桑叶、藿香、决明子、金银花、黄柏、薄荷、冰片、硼砂、珊瑚、麝香。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07938.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银杏叶提取物、人参、当归、谷精草、黄芪、金银花、蝉蜕、枸杞子、薄荷。还可在技术方案中加入甘草,或加入檀香。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31554.9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珍珠、琥珀、膜荚黄芪根提取物(多糖)、膜荚黄芪根提取物(皂苷)、茯苓菌核提取物、枸杞果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多糖)、当归根提取物(有机酸)、维生素E。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31619.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珍珠、硼砂、膜荚黄芪根提取物(多糖)、膜荚黄芪根提取物(皂苷)、茯苓菌核提取物、枸杞果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多糖)、当归根提取物(有机酸)。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49359.9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全枸杞营养粉末、0.1%-0.5%的玻璃酸钠。
所述药液的制备方法可按常规工艺包括水提取,乙醇提取,水提取醇沉,或上述进一步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精制。
一种眼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将药液与促透皮吸收剂混合后灌注于载体中,所述促透皮吸收剂为冰片、薄荷脑用倍他环糊精包合制备而成。
进一步,所述包合方法为研磨法。更进一步,所述研磨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倍他环糊精加入水中,搅拌至混合均匀;研磨;将待包合的冰片、薄荷脑溶于乙醇,加入倍他环糊精溶液中,继续研磨;将包结后的溶液于冷藏静置,滤过,以乙醇洗涤沉淀,干燥,粉碎。
进一步,所述包合工艺中倍他环糊精用量为,待包合物(冰片和薄荷脑):β-CD(g/g)=1:4-12;更进一步,待包合物:β-CD(g/g)=1:6-10;更进一步,待包合物:β-CD(g/g)=1:8。
进一步,所述包合工艺中加水量为,β-CD:水(g/ml)=1:5-15;更进一步,β-CD:水(g/ml)=1:8-12;更进一步,β-CD:水(g/ml)=1:10。
本发明所述眼贴,以载药液4-10ml的眼贴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1-0.05g、薄荷脑0.0002-0.1g。
进一步,以载药液4-10ml的眼贴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1-0.01g、薄荷脑0.0002-0.02g。
进一步,在以载药液4-8ml的眼贴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5-0.007g、薄荷脑0.0003-0.014g。
进一步,在以载药液4.5-6ml的眼贴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7-0.005g、薄荷脑0.0003-0.012g。
进一步,所述载体为无纺布。
进一步,所述药液是以水为媒介。
进一步,所述药液中原料药可以为中药单味药、中药组合物,或中药单味药、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可以选择下述中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菊花、珍珠粉、川芎、决明子、丹参、当归、野菊花、白芍、枸杞、黄柏、石决明、甘草
进一步,可以选择下述中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菊花、珍珠粉、川芎、决明子、丹参、当归、野菊花、白芍、枸杞、冰片、薄荷、薄荷脑、黄柏、石决明、甘草、党参、白术、黄芪、酸枣仁、硼砂、木香、檀香、茯苓、远志、黄连、珍珠母、石菖蒲、黄芩、红花、蝉蜕、艾叶、木贼、炉甘石、麝香、熊胆、白芷、蔓荆子、菟丝子、茺蔚子,刺蒺藜、海螵蛸、乳香、没药、薏苡仁、芦荟、玫瑰、玉竹、杏仁、千里光、金银花、密蒙花、细辛、柴胡、青葙子、辛夷、黄精、琥珀、景天、淫羊霍、大枣、蜂蜜、银耳、丝瓜汁、秦皮、五味子、千金子、龙胆、牛黄、何首乌、荆芥、熟地黄、生地黄、女贞子、大黄、牡丹皮、桑叶、秦皮、夏枯草、赤芍、栀子、沙苑子、茺蔚子、夜明砂、谷精草、玄参、茜草、车前子、龙胆草、石斛、柏叶、细辛、竹叶、地龙、紫睛、胡麻仁、蛇蜕、白菊花、珊瑚、锰花、茳草、蕤核、芮仁、菊米、茶叶、零零香,人参皂甙、灵芝孢子粉、膜荚黄芪根提取物(多糖)、膜荚黄芪根提取物(皂苷)、茯苓菌核提取物、枸杞果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多糖)、当归根提取物(有机酸)、薏苡籽提取物(多糖)、薏苡籽提取物(脂肪油)、野山楂提取物、葛根素、黑珍珠提取物、金缕梅蒸馏液、海藻提取液、水解珍珠、燕窝提取液、大豆蛋白、氢化小麦胚芽油等。
所述药液中原料药可以选择如下现有技术的组方:
中国专利申请96106465.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包括党参、白术、黄芪、当归、酸枣仁、木香、茯苓、远志、黄连、黄柏、炙草、菊花。
中国专利申请01114357.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当归、丹参、川芎,地龙、锰花、石决明、芮仁、珍珠母、石菖蒲、黄芩、黄柏、杞子、菊花、红花、冰片、薄荷、枸杞、甘草。
中国专利申请03156417.8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川芎、丹参、当归和菊花。
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66979.9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蝉蜕、艾叶、白菊花、木贼。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12863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紫睛,炉甘石,珍珠粉,麝香,熊胆,硼砂,乌贼骨,白芷,蔓荆子,枸杞子,菟丝子,决明子,茺蔚子,刺蒺藜,蝉蜕,海螵蛸,乳香,没药,薏苡仁,红花,川芎。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96492.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芦荟、玫瑰、玉竹、杏仁。
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78931.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千里光、决明子、金银花、珍珠粉、密蒙花。
中国专利申请200610017639.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当归、川芎、红花、细辛、菊花、草决明、蔓荆子、柴胡、白芍、青葙子、辛夷、黄精。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53526.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黑珍珠提取物,深海蛙鱼、鲔鱼体内提纯物DHA,脂溶性视黄醇,叶黄素,琥珀,麝香,蕤核,景天,茳草,淫羊霍。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72638.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菊花、白芍、茶、珍珠、白芷、黄柏、大枣、红花、川芎、石决明、甘草、硼砂、冰片。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116031.3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透明质酸,蜂蜜,芦荟汁,银耳,丝瓜汁,甘草,白芷,其余为离子水。
中国专利申请200720308759.1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茶叶、决明子、夏枯草。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86019.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菊花,决明子,密蒙花,枸杞子,青葙子,秦皮,珍珠,薄荷,人参,五味子。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58305.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海藻提取液,水解珍珠,燕窝提取液,大豆蛋白,芦荟汁,白芷粉,千金子。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71616.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决明子,谷精草,菊花,密蒙花,红花,当归,麝香,珍珠细粉,薄荷脑,天然冰片,还包括加入其他清热明目、益肝明目药味以增强疗效所组成的衍生组合物:如:龙胆,牛黄,何首乌,黄精,蝉蜕,薄荷,荆芥,枸杞子。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301396.8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人参皂甙,灵芝孢子粉,珍珠,葛根素,野菊花,薄荷。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39541.4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绿茶、黄芩、苹果、黄瓜的提取物。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40214.0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功能性化妆品添加剂、纳米磁粉、氢化小麦胚芽油、琼脂、水。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145781.2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枸杞子,决明子,菊花,蒺藜,熟地黄,珍珠,人参,女贞子,川芎。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260068.2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蕤仁,丹参,野菊花,蛇蜕,黄柏,大黄,牡丹皮,决明子,黄连,刺蒺藜,黄芩,桑叶,石决明(煅),荆芥,秦皮,木贼,密蒙花,夏枯草,赤芍,当归,蝉蜕,栀子,沙苑子,青葙子,茺蔚子,夜明砂,谷精草,玄参,薄荷,枸杞,生地,茜草,车前子,蔓荆子,龙胆草,甘草,石斛,柏叶,细辛,竹叶,水煎成药液制成。
中国专利申请200910000343.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川芎,丹参,车前子,菟丝子,当归,菊花,木贼草,甘草。或:十一味药物组合:君药:川芎,丹参,女贞子,菟丝子。臣药:当归,菊花,决明子。佐药:甘草,青箱子。使药:车前子,木贼草。
中国专利申请200920034644.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决明子、胡麻仁、沙苑子、零零香、薄荷冰等多味药物。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48138.8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当归50-75、珍珠粉、熊胆粉、薄荷、杏仁、芦荟、冰片。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94077.9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菊花、枸杞子、黄柏、丹参、珍珠、冰片、薄荷脑。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94078.3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野菊花、丹参、珍珠、冰片、薄荷脑。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190091.6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茶叶、菊米、艾叶、桑叶、藿香、决明子、金银花、黄柏、薄荷、冰片、硼砂、珊瑚、麝香。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07938.7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银杏叶提取物、人参、当归、谷精草、黄芪、金银花、蝉蜕、枸杞子、薄荷。还可在技术方案中加入甘草,或加入檀香。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31554.9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珍珠、琥珀、膜荚黄芪根提取物(多糖)、膜荚黄芪根提取物(皂苷)、茯苓菌核提取物、枸杞果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多糖)、当归根提取物(有机酸)、维生素E。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31619.X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珍珠、硼砂、膜荚黄芪根提取物(多糖)、膜荚黄芪根提取物(皂苷)、茯苓菌核提取物、枸杞果提取物、当归根提取物(多糖)、当归根提取物(有机酸)。
中国专利申请201110249359.9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原料:全枸杞营养粉末、0.1%-0.5%的玻璃酸钠。
所述药液的制备方法可按常规工艺包括水提取,乙醇提取,水提取醇沉,或上述进一步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精制。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特点在于,将冰片、薄荷脑以倍他环糊精包合后应用于外用眼部湿敷制剂,其相对于由未包合的冰片、薄荷脑制备的外用眼部湿敷制剂,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极大提高眼部湿敷剂的皮肤顺应性,同时能够明显的促进活性成分吸收。
实验例1眼部皮肤顺应性实验
眼部皮肤顺应性实验一
1、实验眼贴制备:
单位剂量眼贴载药液5.4ml,其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如下表1:
制备单位剂量眼贴所载药液5.4ml的组方组成及剂量如下:
组方A:枸杞子1g、菊花1g、丹参0.67g、黄柏1g、珍珠粉0.0334g
组方B:菊花1g、党参1g、白术1g、黄芪1g、当归1g、酸枣仁0.67g、木香0.67g、茯苓0.67g、远志0.67g、黄连0.67g、黄柏0.67g、炙草0.67g
药液的制备:
组方A药液制备:取枸杞子、菊花、丹参、黄柏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备用;取珍珠粉,加25%乳酸,搅匀,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65℃保温水解2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为珍珠水解液备用;以上清膏与珍珠水解液合并,调至所需药液量。
组方B药液制备:取枸杞子、菊花、丹参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
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将倍他环糊精(待包合物:倍他环糊精=1:8)缓缓加入水(1:10)中,边加边搅,至充分混合均匀得倍他环糊精空白溶液,置启动的胶体磨中研磨。将冰片、薄荷脑溶于乙醇(1:3)中,缓缓加入至循环状态的倍他环糊精溶液中,继续研磨15分钟。将包结后的溶液于4℃冷藏静置24小时,取出,滤过,并以少量乙醇多次洗涤沉淀,滤液与洗液弃去,沉淀于40℃真空干燥24小时,粉碎为细粉即得。
眼贴制备:向药液中加入表1中的冰片与薄荷脑(或二者的包合物),灌装,灭菌,即得。
2、实验方法
随机找320名年龄在20-40岁(男182人,女138人)的人群试贴上述制备好的眼贴,随机分为16组,16组人分别试贴1-16号制备的眼贴,试贴后每个试贴人员按照下表对试贴结果打分。
平均分为1-3分(包括3分)为眼贴顺应性好,分值越低则皮肤顺应性越好;平均分为3-5分(不包括3分)为眼贴顺应性差,分值越高则皮肤顺应性越差。
3、实验结果
1-16号眼贴的试贴结果为:
1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0分,平均分为2.0分。
2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34分,平均分为1.7分。
3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34分,平均分为1.7分。
4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29分,平均分为1.45分。
5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7分,平均分为2.35分。
6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2分,平均分为2.1分。
7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总分为51分,平均分为2.55分。
8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4分,总分为44分,平均分为2.2分。
9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5分,总分为62分,平均分为3.1分。
10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4分、4分,总分为56分,平均分为2.8分。
11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4分、5分、5分、5分,总分为64分,平均分为3.2分。
12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4分、4分、5分,总分为55分,平均分为2.75分。
13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总分为93分,平均分为4.65分。
14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3分、3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总分为85分,平均分为4.25分。
15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4分、4分、4分、4分、4分、4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总分为94分,平均分为4.7分。
16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3分、3分、3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总分为84分,平均分为4.2分。
眼部皮肤顺应性实验二
1、实验眼贴制备:
单位剂量眼贴载药液5.4ml,其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如下表2:
制备单位剂量眼贴所载药液5.4ml的组方组成及剂量如下:
组方C:川芎1.5g,丹参1.5g,女贞子1.5g,菟丝子1.5g、当归1g、菊花1g、决明子1g、甘草0.67g、青箱子0.67g、车前子0.5g、木贼草0.5g
组方D:枸杞子1g,决明子1g,菊花1g,蒺藜1g,熟地黄0.67g,女贞子0.67g,川芎0.67g,人参0.1g,珍珠0.0334g
药液的制备:
组方C药液制备:取川芎,丹参,女贞子,菟丝子、当归、菊花、决明子、甘草、青箱子、车前子、木贼草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
组方D药液制备:取枸杞子,决明子,菊花,蒺藜,熟地黄,女贞子,川芎,人参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备用;取珍珠,加25%乳酸,搅匀,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65℃保温水解2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为珍珠水解液备用;以上清膏与珍珠水解液合并,调至所需药液量。
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将倍他环糊精(待包合物:倍他环糊精=1:8)缓缓加入水(1:10)中,边加边搅,至充分混合均匀得倍他环糊精空白溶液,置启动的胶体磨中研磨。将冰片、薄荷脑溶于乙醇(1:3)中,缓缓加入至循环状态的倍他环糊精溶液中,继续研磨15分钟。将包结后的溶液于4℃冷藏静置24小时,取出,滤过,并以少量乙醇多次洗涤沉淀,滤液与洗液弃去,沉淀于40℃真空干燥24小时,粉碎为细粉即得。
眼贴制备:向药液中加入表2中的冰片与薄荷脑(或二者的包合物),灌装,灭菌,即得。
2、实验方法
随机找320名年龄在20-40岁(男181人,女139人)的人群试贴上述制备好的眼贴,随机分为16组,16组人分别试贴17-32号制备的眼贴,试贴后每个试贴人员按照下表对试贴结果打分。
平均分为1-3分(包括3分)为眼贴顺应性好,分值越低则皮肤顺应性越好;平均分为3-5分(不包括3分)为眼贴顺应性差,分值越高则皮肤顺应性越差。
3、实验结果
17-32号眼贴的试贴结果为:
17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总分为46分,平均分为2.3分。
18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2分、2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总分为32分,平均分为1.6分。
19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0分,平均分为2.0分。
20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总分为31分,平均分为1.55分。
21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9分,平均分为2.45分。
22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4分,总分为40分,平均分为2.0分。
23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总分为51分,平均分为2.65分。
24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3分,平均分为2.15分。
25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5分、5分、5分,总分为64分,平均分为3.2分。
26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总分为54分,平均分为2.7分。
27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4分、4分、4分、5分、5分,总分为62分,平均分为3.1分。
28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4分、4分,总分为54分,平均分为2.7分。
29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4分、4分、4分、4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总分为96分,平均分为4.8分。
30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3分、3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总分为85分,平均分为4.25分。
31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4分、4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总分为98分,平均分为4.9分。
32号眼贴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3分、3分、3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4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5分,总分为84分,平均分为4.2分。
眼部皮肤顺应性实验实验结论
眼部皮肤顺应性实验一和眼部皮肤顺应性实验二的实验结果显示,将冰片、薄荷脑以倍他环糊精包合的眼贴的皮肤顺应性均相应显著优于未包合的眼贴。
实验例2体外透皮吸收评价实验
一、实验方法
1、鼠皮的制备将小鼠脱颈椎处死后,用自制脱毛膏将小鼠鼠腹部毛小心脱去,剪下腹部皮肤,再用小镊子小心刮至皮肤无毛,小心剥离脂肪及粘液组织,选取完整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0℃冷藏贮存,一周内备用。
2、眼贴制备
实验用眼贴同实验例1。
3、体外透皮实验方法
将眼贴紧密贴在按上述试验方法处理好的鼠皮角质层处后,排除气泡。然后将眼贴及鼠皮固定于Franz扩散池的接收室和扩散室之间,将自制眼贴的背衬层朝向扩散室,往接收室中注满接收液后,排除气泡。开启恒温水浴和磁力搅拌器,将水浴温度设定为37℃,将磁搅拌转速设定为300r min-1,分别在设定的时间点用注射器从接收室中移取2mL接收液(V0),同时加入同体积的空白接收液。将接收液按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进行含量测定,计算其药物成分的累积透过量及累积透过率。因为接收液连续取样并每次加入空白液,从而使测得值较真实值小,因此按下式进行校正:
Cr=Ca十V1ΣCi-1/V (i=1~n)
式中Cr系校正浓度,Ca系实测浓度,V1系取样体积,V系接受池体积
并计算出累积渗透量Q=Cr V V=7ml
累计透过率P=Q/A A为每张眼贴的药物成分质量
二、体外透皮实验与结果
1、接收液考察
以绿原酸的累积透过量和累积透过率为指标,分别采用生理盐水、30%乙醇生理盐水、5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收液,结果表明当以3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收液时绿原酸的累积透过率较高。选取30%乙醇生理盐水作为接收液。
2、各指标成分的体外累积透过量及体外透过率
取实验例1中眼贴1-32各1贴,分别以3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收液,按照上述体外透皮实验方法进行试验。
3、实验结果
4、体外透皮吸收评价实验实验结论
将冰片、薄荷脑以倍他环糊精包合的眼贴的绿原酸的累积透过量和累积透过率相应显著高于未包合的眼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枸杞子500g、菊花500g、丹参333g、黄柏500g、珍珠粉16.7g、冰片0.5g、薄荷脑1.0g;
制法:以上七味药,取枸杞子、菊花、丹参、黄柏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提取物浸膏,备用;取珍珠粉,加25%乳酸,搅匀,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65℃保温水解2次,每次3小时,滤过,滤液为珍珠水解液备用;冰片、薄荷脑用倍他环糊精(冰片、薄荷脑:β-CD=1:8,β-CD(g):水(ml)=1:10,采用胶体磨研磨15min)进行包合,制成倍他环糊精包合物,干燥备用;以上清膏与珍珠水解液合并,调至2700ml的清膏,加倍他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得半成品药液,涂布于无纺布上;每贴灌装5.4ml,灭菌,即得。
以该眼贴进行下述药效实验:
1.实验材料
1.1动物
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195g;SPF级,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证号分别为SCXK(京)2012-0001,SCXK(京)2007-0001。
大耳白家兔,雄性,体重2.0±0.5kg。购自北京海淀兴旺动物养殖场,许可证编号:SCXK(京)2011-0010。合格证号:0231212。
1.2药物与试剂
实验药物:HSL,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提取物浸膏、珍珠粉水解液和倍他环糊精包合物,加饮用水配制成0.552g/ml的储备液(1g药粉=3.34g生药)。根据不同实验条件,取储备液加饮用水稀释,获得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
对照药物1:泪然(右旋糖酐羟丙甲基纤维素滴眼液):比利时s.a.ALCON-COUVREURn.v.公司生产,批号:12E30Z。用于减轻眼部干燥引起的灼热感、刺激感等不适症状,保护眼球免受刺激,减轻由于暴露风沙或阳光下造成的眼部不适。每次1-2滴或根据病情需要滴眼。
阳性药物2: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江西闪亮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规格:10ml/瓶,批号:110129。用于抗眼疲劳,减轻结膜充血症状。滴眼,一次1-2滴,一日4-6次。
试剂:盐酸平阳霉素注射液(8mg/支),由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120330,用前用注射用生理盐水配成8mg/ml溶液。
1.3仪器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美国BIO公司产品。
2.实验方法
2.1HSL对实验性大鼠干眼症的作用
干眼症模型建立:大鼠随机分组,雌雄各半,实验前测定大鼠每只眼睛的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用1.5%戊巴比妥钠(0.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后,剃掉双眼颞侧及耳后长毛,暴露皮面,75%酒精消毒,将盐酸平阳霉素注射液分别注入框内泪腺(0.06ml)和框外泪腺(0.12ml)。注射和拔针过程缓慢,防止药液外漏。
动物分组和给药:将动物分成对照组、模型组、HSL高剂量组(0.276g/ml),HSL中剂量组(0.138g/ml),HSL低剂量组(0.069g/ml)和阳性药(泪然)组。术后第四天,麻醉大鼠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的大鼠头面部敷上含蒸馏水的湿纸巾(规格为:4.5cm×8.5cm),每天1次,每次1小时;HSL高、中、低剂量组的大鼠头面部分别敷上含三种不同浓度药液的湿纸巾,(规格同前),每天1次,每次1小时;阳性药组大鼠滴泪然眼药水,每天4次,间隔1小时。各组大鼠重复同样操作持续10天。术后第11-13天,用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动物,按照同样方式给药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
泪液分泌测定:将长宽为35mm X 2mm大小的实验用滤纸条,距一端3mm处折弯,至于下眼睑内侧结膜囊内,记录5分钟内滤纸被浸湿的长度。
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每只眼睛滴入2%荧光素钠溶液一滴,使眼睑闭合,让荧光素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然后打开上下眼睑,充分暴露角膜,同时计时,用裂隙灯钻蓝光观察并记录泪膜上出现的第一个破裂点的时间。
虎红染色测定:每只眼睛滴入1%虎红溶液一滴,使眼睑闭合,让虎红溶液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裂隙灯下观察大鼠眼表染色情况。
泪腺重量和病理检查:分离框内泪腺和框外泪腺,称重后投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泪腺组织结构变化。
2.2HSL对家兔泪液分泌量的影响
雄性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组、HSL0.11g/ml、0.055g/ml、0.028g/ml组。将长宽分别为10、8cm的无纺布折2折(4层),即长宽分别为5、4cm。浸于药液中(约含药液4-5ml)。分别将浸满药液的纸巾敷于家兔左、右眼上,接触30分钟。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组家兔,将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1滴,滴入眼中,30分钟后检测。将长宽分别为30、2mm的定量滤纸插入家兔下眼睑,深度约5mm,5min后测量泪液浸湿的距离,即代表泪液分泌量。
3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SPSS 11.5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实验前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P<0.05被认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4实验结果
4.1HSL对实验性大鼠干眼症的作用
4.1.1HSL对实验性干眼症大鼠泪液分泌量的作用
造模前各组大鼠泪液分泌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注射平阳霉素后,模型组大鼠的泪液分泌量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HSL眼药组和阳性药泪然组大鼠的泪液分泌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的泪液分泌量(P<0.01)。HSL低剂量组的作用优于高剂量组,呈反比例关系。与造模前各组大鼠泪液分泌量相比,假手术组大鼠和泪然组大鼠的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加(P<0.01),而模型组大鼠泪液分泌量显著减少(P<0.05)。见表3。
表3 HSL对实验性干眼症大鼠泪液分泌的影响(x±S)
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造模前与造模后比较。
4.1.2HSL对实验性干眼症大鼠的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
造模前各组大鼠泪膜破裂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注射平阳霉素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HSL眼药组的大鼠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延长(P<0.01)。泪然组大鼠的泪膜破裂时间比模型组长,但因标准差大而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的泪膜破裂时间与造模前比较,模型组在注射平阳霉素后,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P<0.01),假手术组和HSL组大鼠泪膜破裂时间有缩短,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而泪然组大鼠的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P<0.05)。见表4。
表4 HSL对实验性干眼症大鼠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x±S)
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造模前与造模后比较。
4.1.3HSL对实验性干眼症大鼠的泪腺重量的影响
各组大鼠框内泪腺重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框外泪腺重量和总泪腺重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HSL低剂量组大鼠的框外泪腺重量和总泪腺重量显著增加,而HSL中、高剂量和泪然组大鼠的框外泪腺重量和总泪腺重量有增加,但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见表5。
表5 HSL对实验性干眼症大鼠泪腺重量的影响
注:*P<0.05与模型组比较
4.1.4HSL对实验性干眼症大鼠的角膜损伤的作用
虎红(rose bengal,四氯四碘荧光素钠))是首要的结膜染色活体染料,可染色缺乏泪膜保护的上皮细胞。结果显示,各组动物眼结膜均有不同程度的虎红染色,差异不显著。
4.1.5HSL对实验性干眼症大鼠的泪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的作用
对照组:泪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泪腺上皮近腔间有大量分泌泡状粘液,腺泡腔内可见浓稠泡状粘液,未见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模型组:片状出现泪腺萎缩区域,萎缩区域泪腺上皮呈扁平状,腺腔大小不一,间质纤维结缔组织高度增生,近腺腔及腺泡腔内泡状粘液明显减少,部分腺泡腔未见粘液分泌,纤维结缔组织内未见淋巴细胞浸润增殖。
阳性药泪然组:大部分区域泪腺未出现萎缩,腺上皮为高柱状,但近腔间及腺泡腔内泡状粘液轻度—中度减少,灶状的泪腺出现萎缩,萎缩区域泪腺上皮呈扁平状,腺腔大小不一,间质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近腺腔及腺泡腔内泡状粘液中度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内未见淋巴细胞浸润增殖。9张切片里4张出现灶状腺体萎缩,另外5张未出现明显的灶状腺体萎缩。
HSL高剂量组:大部分区域泪腺未出现萎缩,腺上皮为高柱状,但近腔间及腺泡腔内泡状粘液轻度减少,灶状的泪腺出现萎缩,萎缩区域泪腺上皮呈扁平状,腺腔大小不一,间质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近腺腔及腺泡腔内泡状粘液中度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内未见淋巴细胞浸润增殖。9张切片里4张切片出现灶状腺体萎缩,另外5张切片未出现明显的灶状腺体萎缩。
HSL中剂量组:所有大鼠泪腺均未出现灶状腺体萎缩,腺体上皮为高柱状,但近腔间及腺泡腔内泡状粘液轻度—中度减少,部分区域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未见淋巴淋巴细胞浸润增殖。
HSL低剂量组:每只大鼠泪腺均出现灶状泪腺萎缩区域,萎缩区域泪腺上皮呈扁平状,腺腔大小不一,间质纤维结缔组织中度增生,近腺腔及腺泡腔内泡状粘液中度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内未见淋巴细胞浸润增殖。
雌性大鼠泪腺未出现灶状的泪腺萎缩区,仅仅表现为近腺腔及腺泡腔内泡状粘液轻度—中度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内未见淋巴细胞浸润增殖,病变较轻。
4.2HSL对家兔泪液分泌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SL 0.11g/ml眼眶外敷可明显增加泪腺分泌量(p<0.05)。见表6。
表6 HSL对家兔泪液分泌量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实施例2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1g、薄荷脑0.0002g;
药液原料药:枸杞子1g、菊花1g、当归1g、丹参0.67g、川芎0.5g、地龙0.5g、锰花0.5g;
取枸杞子、菊花、当归、丹参、川芎、地龙、锰花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17。
取枸杞子、菊花、当归、丹参、川芎、地龙、锰花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18。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17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28分,平均分为1.4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18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24分,平均分为1.2分。
眼贴18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17的皮肤顺应性。
参照实验例2的方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评价试验,实验结果为:
眼贴18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明显高于眼贴17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
实施例3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1g、薄荷脑0.0002g;
药液原料药:甘草1g、石决明1g、蕤仁1g、石菖蒲0.67g、黄芩0.67g、红花0.3g;
取甘草、石决明、蕤仁、石菖蒲、黄芩、红花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19。
取甘草、石决明、蕤仁、石菖蒲、黄芩、红花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0。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19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34分,平均分为1.7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0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30分,平均分为1.5分。
眼贴20的皮肤顺应性要高于眼贴19的皮肤顺应性。
实施例4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5g、薄荷脑0.001g;
药液原料药:川芎1g、丹参1g、当归0.67g、菊花1g
取川芎、丹参、当归、菊花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1。
取川芎、丹参、当归、菊花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2。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1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37分,平均分为1.85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2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32分,平均分为1.6分。
眼贴22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21的皮肤顺应性。
参照实验例2的方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评价试验,实验结果为:
眼贴22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明显高于眼贴21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
实施例5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5g、薄荷脑0.001g;
药液原料药:菊花1g、木贼0.67g、艾叶0.5g、蝉蜕0.5g;
取菊花、木贼、艾叶、蝉蜕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3。
取菊花、木贼、艾叶、蝉蜕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4。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3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0分,平均分为2.0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4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30分,平均分为1.5分。
眼贴24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23的皮肤顺应性。
参照实验例2的方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评价试验,实验结果为:
眼贴24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明显高于眼贴23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
实施例6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1g、薄荷脑0.002g;
药液原料药:枸杞子1g、菟丝子0.67g、决明子0.67g、刺蒺藜0.5g、乳香0.333g;
取枸杞子、菟丝子、决明子、刺蒺藜、乳香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5。
取枸杞子、菟丝子、决明子、刺蒺藜、乳香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6。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5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总分为38分,平均分为1.9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6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32分,平均分为1.6分。
眼贴26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25的皮肤顺应性。
实施例7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1g、薄荷脑0.002g;
药液原料药:芦荟1g、玫瑰0.67g、玉竹0.5g、杏仁0.333g;
取芦荟、玫瑰、玉竹、杏仁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7。
取芦荟、玫瑰、玉竹、杏仁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8。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7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总分为41分,平均分为2.05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8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总分为34分,平均分为1.7分。
眼贴28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27的皮肤顺应性。
实施例8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13g、薄荷脑0.0026g;
药液原料药:千里光1g、决明子0.67g、金银花0.5g、密蒙花0.67g、珍珠粉0.0334g;
取千里光、决明子、金银花、密蒙花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珍珠粉、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29。
取千里光、决明子、金银花、密蒙花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珍珠粉后,加入冰片和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0。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29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4分、4分,总分为45分,平均分为2.25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0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总分为36分,平均分为1.8分。
眼贴30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29的皮肤顺应性。
实施例9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13g、薄荷脑0.0026g;
药液原料药:菊花1g、草决明0.67g、蔓荆子0.67g、柴胡0.5g、辛夷0.5g、黄精0.5g;
取菊花、草决明、蔓荆子、柴胡、辛夷、黄精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1。
取菊花、草决明、蔓荆子、柴胡、辛夷、黄精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和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2。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1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4分、4分、4分,总分为47分,平均分为2.35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2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总分为34分,平均分为1.7分。
眼贴32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31的皮肤顺应性。
参照实验例2的方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评价试验,实验结果为:
眼贴32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明显高于眼贴31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
实施例10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15g、薄荷脑0.003g;
药液原料药:麝香1g、景天0.67g、茳草0.5g、淫羊藿0.333g、黑珍珠提取物0.067g、深海鲑鱼体内提取物DHA 0.0134g、鲔鱼体内提取物DHA0.0334g;
取麝香、景天、茳草、淫羊藿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黑珍珠提取物、深海鲑鱼体内提取物DHA、鲔鱼体内提取物DHA、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3。
取麝香、景天、茳草、淫羊藿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黑珍珠提取物、深海鲑鱼体内提取物DHA、鲔鱼体内提取物DHA,再加入冰片和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4。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3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3分,平均分为2.15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4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总分为36分,平均分为1.8分。
眼贴34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33的皮肤顺应性。
实施例11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15g、薄荷脑0.003g;
药液原料药:菊花1g、白芍1g、白芷0.67g、大枣0.67g;
取菊花、白芍、白芷、大枣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5。
取菊花、白芍、白芷、大枣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和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6。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5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5分,平均分为2.25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6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总分为34分,平均分为1.7分。
眼贴36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35的皮肤顺应性。
参照实验例2的方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评价试验,实验结果为:
眼贴36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明显高于眼贴35的绿原酸体外透皮吸收率。
实施例12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2g、薄荷脑0.004g;
药液原料药:茶叶1g、夏枯草1g、青葙子0.67g、白芷0.67g、丝瓜0.5g;
取茶叶、夏枯草、青葙子、白芷、丝瓜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7。
取茶叶、夏枯草、青葙子、白芷、丝瓜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和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8。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7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4分,总分为42分,平均分为2.1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8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总分为37分,平均分为1.85分。
眼贴38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37的皮肤顺应性。
实施例13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2g、薄荷脑0.004g;
药液原料药:五味子1g、千金子1g、谷精草0.67g、燕窝提取液0.072g、大豆蛋白0.0334g;
取五味子、千金子、谷精草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燕窝提取液、大豆蛋白、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39。
取五味子、千金子、谷精草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燕窝提取液、大豆蛋白,再加入冰片和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40。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39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总分为46分,平均分为2.3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40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总分为39分,平均分为1.95分。
眼贴40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39的皮肤顺应性。
实施例14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3g、薄荷脑0.006g;
药液原料药:何首乌、荆芥、龙胆、牛黄、葛根、灵芝孢子粉;
取何首乌、荆芥、龙胆、牛黄、葛根、灵芝孢子粉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41。
取何首乌、荆芥、龙胆、牛黄、葛根、灵芝孢子粉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和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42。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41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3分、3分、3分、4分、4分,总分为48分,平均分为2.4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42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总分为39分,平均分为1.95分。
眼贴42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41的皮肤顺应性。
实施例15
以载药液5ml的单位湿敷剂中:
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4g、薄荷脑0.008g;
药液原料药:秦皮1g、赤芍1g、茜草0.67g、栀子0.67g、沙苑子0.67g;
取秦皮、赤芍、茜草、栀子、沙苑子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冰片与薄荷脑,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43。
取秦皮、赤芍、茜草、栀子、沙苑子加12倍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40℃),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4℃冷藏静置12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得清膏,调至所需药液量,加入加入冰片和薄荷脑的倍他环糊精包合物,灌注于无纺布上,制成眼贴44。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43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4分、4分、4分,总分为49分,平均分为2.45分。
参照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顺应性实验,眼贴44的试贴人员打分分别为:1分、1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总分为41分,平均分为2.05分。
眼贴44的皮肤顺应性明显高于眼贴43的皮肤顺应性。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药液活性成分吸收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组合物为冰片、薄荷脑,其特征在于:将冰片、薄荷脑用倍他环糊精包合;
其中,以载药液4-10ml的单位湿敷剂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1-0.01g、薄荷脑0.0002-0.02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方法为研磨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倍他环糊精加入水中,搅拌至混合均匀;研磨;将待包合的冰片、薄荷脑溶于乙醇,加入倍他环糊精溶液中,继续研磨;将包结后的溶液于冷藏静置,滤过,以乙醇洗涤沉淀,干燥,粉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工艺中倍他环糊精用量为,待包合物:β-CD(g/g)=1:4-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工艺中加水量为,β-CD:水(g/ml)=1:5-15。
6.一种眼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药液与促透皮吸收剂混合后灌注于载体中,所述促透皮吸收剂为冰片、薄荷脑用倍他环糊精包合制备而成;
其中,以载药液4-10ml的眼贴中,冰片、薄荷脑在药液中的含量:冰片为0.0001-0.01g、薄荷脑0.0002-0.02g。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方法为研磨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倍他环糊精加入水中,搅拌至混合均匀;研磨;将待包合的冰片、薄荷脑溶于乙醇,加入倍他环糊精溶液中,继续研磨;将包结后的溶液于冷藏静置,滤过,以乙醇洗涤沉淀,干燥,粉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工艺中倍他环糊精用量为,待包合物:β-CD(g/g)=1:4-12。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合工艺中加水量为,β-CD:水(g/ml)=1:5-15。
CN201410239028.0A 2013-07-03 2014-05-30 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成分吸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740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39028.0A CN104740644B (zh) 2013-07-03 2014-05-30 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成分吸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83548 2013-07-03
CN201310278354 2013-07-03
CN201410239028.0A CN104740644B (zh) 2013-07-03 2014-05-30 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成分吸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0644A CN104740644A (zh) 2015-07-01
CN104740644B true CN104740644B (zh) 2017-11-24

Family

ID=5358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9028.0A Active CN104740644B (zh) 2013-07-03 2014-05-30 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成分吸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06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5735A (zh) * 2015-08-26 2015-12-09 周占宇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7510737A (zh) * 2016-06-15 2017-12-26 陕西新视明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外用缓解眼部疲劳的中药组合物
CN108969611A (zh) * 2018-10-22 2018-12-11 黄凤娥 用于青少年视力改善及老年性眼疾防治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CN109646182A (zh) * 2019-02-26 2019-04-19 上海雨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护眼热敷眼罩及其药包配方
CN111759916A (zh) * 2020-07-29 2020-10-1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缓解眼干、眼涩、视疲劳眼贴的制作工艺
CN113713052A (zh) * 2021-09-16 2021-11-30 天津儒益康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眼球明眸调理营养液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39223A (zh) * 2023-02-21 2023-05-23 长沙美舒瞳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草本植萃眼膏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9008A (zh) * 2007-04-05 2008-10-08 北京华恒汉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防治近视眼、视疲劳症、眼底缺血病中药贴膜
CN101843662A (zh) * 2010-05-28 2010-09-29 郑州市新视明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和治疗视疲劳的中药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9008A (zh) * 2007-04-05 2008-10-08 北京华恒汉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防治近视眼、视疲劳症、眼底缺血病中药贴膜
CN101843662A (zh) * 2010-05-28 2010-09-29 郑州市新视明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和治疗视疲劳的中药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冰片β-环糊精包结物的制备与透皮吸收研究;魏凤玲等;《医药导报》;20070228;第26卷(第2期);第182-184页 *
胶体磨制备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研究;熊耀坤等;《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0228;第21卷(第1期);第30-3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0644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4383B (zh) 促进眼部湿敷剂的皮肤顺应性及活性成分吸收的组合物
CN104740644B (zh) 促进眼部湿敷剂皮肤顺应性及成分吸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4491181B (zh) 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14102A (zh) 一种去头屑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4601B (zh) 一种外用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6917A (zh) 一种积雪草抗皱面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67477A (zh) 一种清肝明目的丹参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6106B (zh) 一种治疗中老年眼部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0196B (zh) 金钗石斛生物碱眼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1835B (zh) 一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74600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CN103536838A (zh) 一种治疗先兆流产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051A (zh) 一种缓解眼角皱纹眼袋的中药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4126B (zh) 一种治疗眼疾的组合物及其制法
CN105148220A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眩晕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520392B (zh)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8397B (zh) 一种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20379A (zh) 一种缓解眼袋的中药眼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78442A (zh) 一种多功能眼药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9338A (zh) 一种外用保护视力的中药组合物
CN109528865A (zh) 一种用于治疗中老年眼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6129A (zh) 一种用于治疗鼻炎的鼻嗅制剂
CN105395710A (zh) 含有艾叶的治疗眼底出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37128A (zh) 延缓衰老的菟丝子口服液制备方法及其口服液
CN106266672A (zh) 一种延缓衰老的菟丝子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