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6900B - 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6900B
CN104736900B CN201480002657.XA CN201480002657A CN104736900B CN 104736900 B CN104736900 B CN 104736900B CN 201480002657 A CN201480002657 A CN 201480002657A CN 104736900 B CN104736900 B CN 1047369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que
speed change
engagement device
spee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26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6900A (zh
Inventor
增永圣二
长谷川善雄
太田圭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36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9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69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9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13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for generating shift sign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61/0437Smoothing ratio shift by using electrical sign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 F16H61/68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 F16H61/686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with orbital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0/00Purpose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 B60Y2300/18Propelling the vehicle
    • B60Y2300/184Preventing damage resulting from overload or excessive wear of the driveline
    • B60Y2300/186Excessive wear or burn out of friction elements, e.g. clu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0/00Purpose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 B60Y2300/42Control of clutches
    • B60Y2300/428Reducing clutch w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2061/0075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control method
    • F16H2061/0093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control method using models to estimate the state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4Smoothing ratio shift
    • F16H2061/0455Smoothing ratio shift during shifts involving three or more shift members, e.g. release of 3-4 clutch, 2-4 brake and apply of forward clutch C1

Abstract

在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中,由于对自动变速器用的运动方程式,将转矩分担率设定作为约束条件,因此,可实施在转矩传输中的合适控制(认为所述控制在变速控制中是困难的),且也可解出运动方程式。而且,当必须确定至少四个控制操作量以实现两个变速目标值时,根据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如何作用于变速的进行,另外的接合装置被归类到接合侧离合器和释放侧离合器中的任一个中,因此,除了根据在接合侧离合器和释放侧离合器之间的转矩分担率来实现转矩分担之外,归类到相同侧的多个接合装置间的转矩分担可任意地设定。结果,可确定相应的控制操作量。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行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控制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且具体地,涉及一种使用变速模式来实行自动变速器的变速的技术。
背景技术
如下的具有多个接合装置以及通过接合装置的接合和释放之间的切换来实行变速的自动变速器为广泛可用的,所述多个接合装置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递旋转和转矩,其中该输入轴接收来自驱动力源的动力,输出轴将动力传递至驱动轮。通常地,在这种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当对实际车辆实行评估时,对每一档位的控制对象执行操作要素(例如转矩)的要求值(换句话说,控制操作量)的适应,且基于使用控制操作量(从为每一档位而预先获得的控制映射图上确定)的适应结果来实行变速。然而,随着自动变速器中的档位数量增加,这种适应工作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且结果,采用基于控制映射图的变速控制模式变得困难。因此,提出如下的变速模式:该变速模式是一种基于构成自动变速器的每一旋转元件的运动方程式的变速控制模式。在这种变速模式控制下,通过解运动方程式(基于作为变速的结果而期望实现的变化模式(变速目标值)来预先获得),来唯一地确定控制操作量,且确定的控制操作量被用来实行变速。例如,公布号为2000-97325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0-97325 A)描述了:对于惯性阶段控制,通过设定作为变速目标值的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的目标值且计算作为控制操作量的接合侧离合器转矩的要求值来实行变速的技术,以及通过设定作为变速目标值的变速器的输入轴转速和输出轴转矩的相应的目标值且使用变速模式来计算作为控制操作量的接合侧离合器转矩的要求值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的要求值,来实行变速的技术。
在JP 2000-97325 A中描述的技术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关于一个变速目标值的一个控制对象或操作关于两个变速目标值的两个控制对象来实行变速。然而,在JP 2000-97325 A中描述的技术的情况下,由于为了抵消惯性阶段中的惯性转矩(换句话说,为了防止惯性阶段中的输出轴转矩本质上变化),释放侧接合装置的液压朝向释放而减小且随后朝向接合而暂时地再次增加,因此存在变速完成会延迟且驾驶性能会恶化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如下的所谓发动机转矩下降控制(downcontrol)的传统方法:为了抵消惯性转矩,发动机转矩在惯性阶段暂时减小。然而,在JP 2000-97325 A中描述的技术的情况下,发动机没有作为控制对象并入运动方程式。换句话说,在JP 2000-97325 A中描述的技术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任意的发动机转矩来解运动方程式,因此JP 2000-97325 A中描述的变速模式控制不能够通过发动机转矩下降控制代替暂时增加释放侧接合装置的液压来抵消惯性转矩。如此,当发动机转矩下降控制可与变速模式控制分开实行时,这样的操作引起变速模式控制整体崩解且这样的操作要求从运动方程式再导出解,并且结果会延迟变速完成或增加变速冲击,这会引起使驾驶性能恶化。另一方面,尝试通过变速模式控制唯一地确定作为控制操作量的发动机转矩,来产生相对于两个变速目标值的三个控制操作量。结果,运动方程式不能解,且使用变速模式控制的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无法实行。
如上文描述的那些的问题不是公知的,且当存在相对于两个变速目标值的三个控制操作量,以能够使规定的变速模式容纳包含油门开升档、油门闭升档、油门开降档、和油门闭降档的全部变速样式(变速模式)时,到目前为止,尚未给出关于适当地设定解运动方程式的约束条件的任何提议。相比之下,本发明提出用于适当地设定解运动方程式的约束条件的新的技术(参见申请人之前提交但是此时还没公布的国际申请(申请号为PCT/JP2012/069408的国际申请))。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且进一步改善上述新技术的技术。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文的背景而作出本发明,且本发明提供如下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即使相对于两个变速目标值存在三个控制操作量,但是所述变速控制设备能够使用变速模式来实行自动变速器的期望的变速。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包含多个接合装置和控制器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所述多个接合装置配置为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递旋转和转矩,所述输入轴接收来自驱动力源的动力,所述输出轴将所述动力传递至驱动轮。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设置在所述车辆中的自动变速器中,通过在所述接合装置的接合和释放之间进行切换来实行变速,且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使用预定的变速模式来实行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所述预定的变速模式确定用于实现变速目标值的控制操作量。另外,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使用在所述输出轴侧的旋转构件上的转矩和在所述输入轴侧的旋转构件的速度变化量这两个值,来设定所述变速目标值。而且,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使用在所述输入轴侧的旋转构件上的转矩、在所述变速期间接合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以及在所述变速期间释放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这三个值,来设定所述控制操作量。另外,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所述变速期间,设定在所述接合侧接合装置和所述释放侧接合装置之间分担的传递转矩的转矩分担率。而且,所述控制器配置为:使用所述变速模式来实行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在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期间,在与形成所述变速前后的档位的接合装置不同的另外的接合装置处产生转矩容量时,在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作用为促进所述变速的进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通过将该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包含在所述接合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中来确定所述控制操作量,并且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作用为妨碍所述变速的进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通过将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包含在所述释放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中来确定所述控制操作量。所述转矩分担率是如下的传递转矩的转矩分担率:当在两个接合装置之间的传递转矩代替为在输入轴侧的转矩时,在变速期间接合侧接合装置和释放侧接合装置之间分担的转矩分担率。
依照上述的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当必须确定三个控制操作量来实现两个变速目标值时,由于考虑到除非设定一些种类的常量,否则不能确定控制操作量的事实,将在释放侧接合装置和接合侧接合装置之间分担的传递转矩的转矩分担率设定成常量,因此,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适于控制在变速控制中较为困难的在释放侧接合装置和接合侧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传输(换句话说,变速进行),且可确定三个控制操作量。从另一个观点上,当任何控制操作量设定成预先确定以确定三个控制操作量的规定值时,存在包含与每一变速样式相合的值的无数的规定值。相比之下,在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的情况下,由于表示转矩传输的转矩分担率设定成常量,因此,通过规定的变速模式,可适应任何变速样式。具体地,当接合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和释放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中的仅仅一个设定成常量时,可能发生旋转构件的变速干涉或失灵(blow-up)。然而,在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设定适于控制作为常量的变速进行的转矩分担率,可抑制变速干涉或失灵的发生。另外,相反地,可改善意图产生变速干涉或失灵的控制的可控性。而且,设定作为常量的在输入轴侧旋转构件上的转矩可能会防止实行用于使驱动力源的输出转矩暂时性变化的控制。然而,在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的情况下,例如,暂时性减小惯性阶段期间的驱动力源的输出转矩的转矩降低控制可合适地被实行。如所示,依照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尽管相对于两个变速目标值存在三个控制操作量,但是使用变速模式可适当地确定该三个控制操作量,且可实行实现两个变速目标值的自动变速器的期望的变速。
取决于自动变速器的变速,可想到转矩容量产生在另外的接合装置上,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与形成变速前后的档位的接合装置不同。结果,生成包含输入轴侧旋转构件上的转矩、接合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释放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以及另外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的至少四个控制操作量,且简单地添加作为约束条件的转矩分担率不能解出运动方程式,以及不能使用变速模式实行自动变速器的期望的变速。考虑到这种问题,当必须确定至少四个控制操作量以实现两个变速目标值时,由于取决于另外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如何作用在变速的进行上,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将另外的接合侧进一步归类到接合侧接合装置和释放侧接合装置中的任一个中,因此,除了根据在接合侧接合装置和释放侧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来实现转矩分担之外,可任意设定归类到相同侧的多个接合装置当中的转矩分担。结果,可确定相应的控制操作量。因此,在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的情况下,使用变速模式可适当地实行自动变速器的期望的变速。
在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中,所述控制器可配置为设定在包含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侧的接合装置中的每一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的转矩分担率。因此,在归类到相同侧的多个接合装置当中的转矩分担可适当地实现。
另外,在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中,所述控制器可配置为:基于所述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来设定所述接合装置中的每一个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的转矩分担率。因此,可在归类到相同侧的多个接合装置当中适当地实现基于热吸收量的转矩分担。结果,热吸收量可设定成归类到在相同侧的多个接合装置中的每一个接合装置用的容许值或该容许值之下。
而且,在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中,所述控制器可配置为:在所述变速期间,当所述接合侧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没有超出规定的容许值时,防止在转矩容量作用为促进所述变速的进行的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处产生转矩容量;且所述控制器可配置为:在所述变速期间,当所述释放侧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没有超出规定的容许值时,防止在转矩容量作用为妨碍所述变速的进行的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处产生转矩容量。因此,由于可减小接合装置的非必要的转矩传输,因此可抑制变速冲击的产生。
另外,在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中,所述控制器可配置为:在所述输入轴侧的所述旋转构件上的转矩小于规定的转矩的所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期间,防止在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处产生转矩容量。因此,由于可减小接合装置的非必要的转矩传输,因此可抑制变速冲击的产生。
而且,所述控制器可配置为:在所述变速模式中,使用包含所述变速目标值和所述控制操作量的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运动方程式,且使用表示所述转矩分担率的关系,基于变速目标值来计算所述控制操作量。因此,由于在变速控制中较为困难的与释放侧接合装置和接合侧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传输有关的控制可反映在运动方程式中,因此,可适当地确定三个控制操作量。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将在下文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产业意义,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且其中:
图1是图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到车辆中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示意性构造且还图示出设置在车辆中的控制系统的基本部分的图;
图2是图示出与图1示出的发动机和动力传递路径有关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功能的基本部分的功能框图;
图3A是示出为每一变速样式预先确定的转矩分担率变化时刻的实例在油门开升档的情况下的图;
图3B是为每一变速样式预先确定的转矩分担率变化时刻的实例在油门开降档的情况下的图;
图3C是为每一变速样式预先确定的转矩分担率变化时刻的实例在油门闭升档的情况下的图;
图3D是为每一变速样式预先确定的转矩分担率变化时刻的实例在油门闭降档的情况下的图;
图4是示出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动作(换句话说,尽管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在变速期间产生,但是使用变速模式适当地实行自动变速器的期望的变速用的控制动作)的基本部分的流程图;
图5是当图4的流程图示出的控制动作实行时应用的,表示油门开升档的情况的时间图;
图6是当图4的流程图示出的控制动作实行时应用的,表示油门开降档的情况的时间图;
图7是示出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动作(换句话说,尽管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在变速期间产生,但是使用变速模式甚至更适当地实行自动变速器的期望的变速用的控制动作)的基本部分的流程图;以及
图8是示出电子控制单元的控制动作(换句话说,尽管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在变速期间产生,但是使用变速模式甚至更适当地实行自动变速器的期望的变速用的控制动作)的基本部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例如,经由如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装置,车辆将驱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轮。另外,自动变速器为如下的分级式自动变速器:分别具有不同的速度比(齿数比)的多个变速段(档位)通过规定的接合装置的接合和释放之间的切换可选地形成。例如,分级式自动变速器由传统的行星齿轮型自动变速器构成。作为行星齿轮型自动变速器中的接合装置,广泛地使用如通过液压致动器和带式制动器接合的多板式或单板式离合器或制动器等接合装置。另外,例如,车辆包含液压控制回路,该液压控制回路将液压相应地供给到多个接合装置的液压致动器。例如,液压控制回路包含线性电磁阀、ON-OFF(开-关)电磁阀等,且经由换档控制阀,将电磁阀的输出液压相应地直接或间接供给到接合装置的液压致动器。上文使用的词语“供给液压”意指“施加液压”或“供给控制成一定液压的液压油”。
而且,例如,如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的发动机被用作驱动力源。可替代地,例如,独立地或与作为驱动力源的发动机结合地使用如电动机的原动机。
以下,参考附图,将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图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施加至的车辆10中设置从发动机12至驱动轮26的动力传递路径的示意性构造,且还图示出车辆10中设置的控制系统的基本部分的图。在图1中,由作为驱动力源的发动机12产生的动力经由变矩器14从输入轴16输入至自动变速器18,且随后经由差速齿轮装置(差速齿轮)22、一对车轴(传动轴)24等从自动变速器18的输出轴20传递至左右驱动轮26。
自动变速器18为如下的传统的行星齿轮型自动变速器:在作为附接至车身的非旋转构件的变速器情况下,传统的行星齿轮型自动变速器包含一组或多组行星齿轮装置以及多个接合装置,且在传统的行星齿轮型自动变速器中,多个档位由接合装置可选地建立。例如,自动变速器18为执行所谓的双离合器变速的分级式变速器,在所述双离合器变速中,通过多个接合装置中的任何一个的离合器切换来实行变速(换句话说,通过接合装置的接合和释放之间的切换)。多个接合装置中的每一个均为如下的液压式的摩擦接合装置:其在接收来自动力源的动力的输入轴16和将动力传递至驱动轮26的输出轴26之间传递旋转和转矩。输入轴16兼作自动变速器18的输入轴和由变矩器14的涡轮旋转地驱动的涡轮驱动轴。
液压式的摩擦接合装置为离合器或制动器,以选择性地联接在液压式的摩擦接合装置的两侧(液压式的摩擦接合装置插入其间)的构件,其中,该离合器或该制动器的接合和释放通过液压控制回路28相应地控制,或该离合器或制动器的转矩容量或换句话说,该离合器或该制动器的接合力通过在液压控制回路28中的调节压或电磁阀等而变化。如此,例如,通过接合装置的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数或压紧摩擦板的接合液压,来确定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以下,称为离合器转矩)。为了在不引起接合装置的打滑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在接合装置中不产生差速转速的情况下),在输入轴16和输出轴20之间传递转矩(例如,输入至输入轴16的变速器输入转矩Ti,或换句话说,涡轮转矩Tt),相对于要传递的转矩,需要产生必须由每一接合装置所分担(换句话说,接合装置的分担转矩)的大量的传递转矩的转矩容量。然而,在产生传递转矩量的转矩容量的情况下,当转矩容量增加时,传递转矩没有增加。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便利,有时同义上使用离合器转矩和接合液压。
自动变速器18中的档位的实例包含:通过离合器C1和制动器B1的接合建立的低速侧档位(如第二速度档位的低档位),以及通过离合器C1和制动器B2接合建立的高速侧档位(如第三速度档位的高档位)。因此,在低档位和高档位之间的变速期间,在制动器B1和制动器B1之间执行离合器切换。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变速期间进行离合器切换的接合装置当中,与建立低档位(例如,制动器B1)相关的接合装置将被称作低档位接合装置,而与建立高档位(如制动器B2)相关的接合装置将被称作高档位接合装置。低档位接合装置在从低档位到高档位的升档期间变成释放侧接合装置(以下,称作释放侧离合器),而在从高档位到低档位的降档期间变成接合侧接合装置(以下,称作接合侧离合器)。另一方面,高档位接合装置在升档期间变成接合侧离合器,而在降档期间变成释放侧离合器。如除了上述的那些之外的档位的实例,通过离合器C1和离合器C2的接合建立在第三速度档位的更高速度侧的档位(如第五速度档位)。在第二速度档位和第五速度档位之间的变速期间,第二速度档位变成低档位,第五速度档位变成高档位,以及第三档位变成中间档位。
返回至图1,例如,车辆10设置有电子控制单元70,该电子控制单元包含涉及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控制等的变速控制装置。例如,电子控制单元70配置为包含设置有中央处理器(CPU)的所谓的微型计算机、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接口等,且CPU在使用RAM的临时存储功能的同时,依照预先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执行信号处理,来实行对车辆的各种类型的控制。例如,电子控制单元70配置为实行对发动机12的输出控制、对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控制等,且当有必要时,被分成用于发动机控制、液压控制(变速控制)等的部件。另外,向电子控制单元70相应地供给如下的各种信号:由各种传感器(包含相应的转速传感器50、52和54、加速器压下量传感器56、节气门开度传感器58、以及换档传感器60)所检测的表示发动机12的转速的发动机转速ωe、表示输入轴16的转速的涡轮转速ωt(即变速器输入转速ωi)、表示对应车速V的输出轴20的转速的变速器输出转速ωo、表示驾驶员对车辆10的驱动力(驱动转矩)的要求的加速器压下量Acc、节气门开度θth以及由换挡杆或拨片开关执行的换档操作SH。而且用于发动机12的输出控制的发动机输出控制命令信号Se、使控制自动变速器18的液压致动器的液压控制回路28动作的液压命令信号Sp等从电子控制单元70相应地输出。
图2是图示出由电子控制单元70提供的控制功能的基本部分的功能框图。例如,在图2中,发动机输出控制单元72输出发动机输出控制命令信号Se,以便获得要求的发动机转矩Te(以下称为要求的发动机转矩Tedem),该发动机输出控制命令信号Se使用节气门控制用的节气门致动器来控制电子节气门的开闭,控制燃料喷射量控制用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量,以及控制如点火正时控制用的点火器的点火装置。例如,使用作为参数的加速器压下量Acc,根据预先存储的在车速V和要求的驱动力Fdem之间的关系(驱动力图,未示出),并基于实际加速器压下量Acc和车速V,发动机输出控制单元72计算出要求的驱动力Fdem。例如,另外,发动机输出控制单元72基于驱动轮26的有效的半径、自动变速器18的档位的齿数比、比输出轴20较靠近驱动轮26的动力传递路径中的最终减速比、以及变矩器14的转矩比t,来计算产生要求驱动力Fdem的要求的发动机转矩Tedem。此外,根据已可用的预先存储的在速度比(=涡轮转速ωt/泵转速ωp(发动机转速ωe))、转矩比t、效率以及容量系数之间的关系,基于实际速度比e等来计算变矩器14的转矩比t。
变速控制单元74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控制。具体地,使用车速V和加速器压下量Acc作为变量,根据预先存储的已可用的关系(变速映射图,变速曲线图),基于由实际车速V和实际加速器压下量Acc所表示的车辆状态,变速控制单元74作出变速判定。另外,当变速控制单元74判定出要执行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时,变速控制单元74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自动变速控制,以便获得期望的档位。例如,变速控制单元74将液压命令信号Sp输出到液压控制回路28,以便实现判定的档位,其中该输出液压命令信号引起与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有关的接合装置接合和/或释放。液压命令信号Sp的实例包含用于获得释放侧离合器的转矩容量(以下,称为释放侧离合器转矩)的液压命令值,以及用于获得接合侧离合器的转矩容量(以下,称为接合侧离合器转矩)的液压命令值。
例如,变速控制方法包含:根据控制映射图(通过评估变速冲击、变速时间等对实际车辆是否合适的适应过程而预先确定)判定变速期间的转矩容量(或液压命令值),进而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在使用如上述的控制映射图的方法的情况下,必须依照要使用何种类型的变速来进行变速而创建不同的控制映射图。因此,自动变速器18中的档位数越大,上述的适应工作所需要的努力就越大。上述的变速类型的实例包括表示为各种变速样式(变速模式)和级间档(如第一速度-第二速度)的组合的各种变速模式,其中该各种变速样式为例如油门开升档、油门闭升档、油门开降档、和油门闭降档。更具体地,变速类型表示为第一速度-第二速度油门开升档,第二速度-第一速度油门开降档等。
考虑到此,第一实施例采取使用判定实现变速目标值的控制操作量的预定变速模式来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的方法,来代替使用上述的控制映射图的方法。变速目标值是判定变速期间期望实现的变量模式的要素(例如,变速时间、驱动力等)的目标值。控制操作量是相对于控制对象来操作的要素(发动机转矩、离合器转矩等)的要求值。
使用变速模式对自动变速器18进行的变速控制将在下文描述。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的运动方程式由下文的公式(1)和公式(2)表示。公式(1)和公式(2)从构成自动变速器18的彼此联接的旋转元件中的每一个的运动方程式,以及构成自动变速器18的行星齿轮装置的关系式导出。旋转元件中的每一个的运动方程式是使用作用在行星齿轮装置的三个构件(太阳轮、行星架和环形齿轮)和与在接合装置两侧处的构件当中的每一旋转元件有关的构件上的转矩,来限定由在每一旋转元件处的惯性和转速时间变化率的乘积所表示的转矩的运动方程式。另外,行星齿轮装置的关系式是如下的关系式:使用行星齿轮装置的齿数比(=太阳轮的齿数/环形齿轮的齿数)相应地限定行星齿轮装置的三个构件当中的转矩关系和转速时间变化率的关系。
在公式(1)和公式(2)中,dωt/dt表示时间微分或换句话说,表示涡轮转速ωt(换句话说,变速器输入转速ωi)的时间变化率,且表示作为在输入轴16侧的旋转构件的速度变化量的输入轴16的角加速度(以下,称为输入轴角加速度)(在附图和公式中,时间变化率dωt/dt使用加点的ω表示;这同样适用于在下文描述的其它时间变化率)。dωo/dt表示变速器输出转速ωo的时间变化率,且表示输出轴角加速度。Tt表示如下的涡轮转矩:作为在输入轴16侧的旋转构件上的转矩的、输入轴16上的转矩,或换句话说,自动变速器输入转矩Ti。如果要考虑变矩器14的转矩比t,则涡轮转矩Tt与发动机转矩Te(=Tt/t)同义。To表示变速器输出转矩,即输出轴20的转矩,作为在输出轴20侧的旋转构件上的转矩。Tcapl表示接合侧离合器转矩,其在升档期间变成高档位侧离合器转矩,在降档期间变成低档位侧离合器转矩。Tcdrn表示释放侧离合器转矩,其在升档期间变成低档位侧离合器转矩,在降档期间变成高档位侧离合器转矩。a1、a2、b1、b2、c1、c2、d1、和d2各表示在导出公式(1)和公式(2)时使用的常量,且为根据相应的旋转构件处的惯性和上述的行星齿轮装置的齿数比所确定的期望的系数。例如,常量的特定数值对于每一类型的变速(例如,每一变速样式或每一级间档)而不同。因此,尽管存在作为上述的运动方程式的规定方程式,但是当执行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时,对于每一类型,使用考虑成不同常量的对应类型的变速的运动方程式。
[数式1]
ω . t = a 1 × Tt + b 1 × Tcapl + c 1 × Tcdrn + d 1 × ω . o - - - ( 1 )
To = a 2 × Tt + b 2 × Tcapl + c 2 × Tcdrn + d 2 × ω . o - - - ( 2 )
公式(1)和公式(2)为自动变速器18的齿轮系运动方程式,该齿轮系运动方程用公式表示变速目标值和控制操作量之间的关系。在此情况下的变速目标值能够表示变速时间和驱动力的相应目标值,且在齿轮系运动方程式上处理。第一实施例使用作为能够表示变速时间要素的实例的输入轴角加速度dωt/dt。另外,第一实施例使用作为能够表示驱动力要素的实例的变速器输出转矩To。换句话说,在第一实施例中,变速目标值由包含输入轴角加速度dωt/dt和变速器输出转矩To的两个值来设定。同时,在第一实施例中,建立变速目标值的控制操作量由包含涡轮转矩Tt(与发动机转矩Te同义)、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以及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的三个值来设定。结果,由于与由包含上文的公式(1)和公式(2)的这两个公式所构成的运动方程式相比较,存在三个控制操作量,因此,建立两个变速目标值的控制操作量不能唯一地解出。因此,实现两个变速目标值的自动变速器18的期望的变速不能使用变速模式来实行。此外,根据变速器输出转速ωo计算输出轴角加速度dωo/dt,该自动变速器输出转速为转速传感器54的检测值。
令人信服的是,控制操作量可通过将约束条件添加至由公式(1)和公式(2)所表示的运动方程式来唯一地解出。在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控制中,控制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之间的转矩传输(换句话说,变速进行)被认为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当将任一控制操作量设定成规定值以确定三个控制操作量时,无限数量的规定值可被采用,包含与每一变速样式相符合的规定值。例如,关于规定值,当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drn和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中的仅仅一个设定成约束条件时,在变速期间很可能发生变速干涉或失灵,或在变速期间对于意图产生变速干涉或失灵的控制的控制性可降低。作为选择,例如,当将发动机转矩变化模式设定成约束条件时,存在无法实行发动机转矩下降控制(其中,发动机转矩在惯性阶段暂时地变化)的可能性。
考虑到此,在第一实施例中,已经作出的发现是,将在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之间分担的自动变速器转矩的转矩分担率设定为约束条件,其中该自动变速器的转矩分担率适于表示变速期间的转矩传输且能够适应任何变速样式。换句话说,已经作出的发现是设定自动变速器转矩的转矩分担率作为约束条件,该自动变速器转矩的转矩分担率能够将变速期间的转矩传输合并到运动方程式中,且能够唯一地解出控制操作量。当由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的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所分担的总变速器转矩必须例如用输入轴16上的转矩(输入轴总变速器转矩)代替时,转矩分担率是由两个接合装置各自分担的自动变速器转矩相对于输入轴总变速器转矩的比。在第一实施例中,如果接合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由“xapl”表示,并且释放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由“xdrn”表示,则相应的转矩分担率由下文使用转矩分担率x(如0≤x≤1)的公式(3)和公式(4)限定,该转矩分担率在时间数列中变化以反映变速期间的转矩的传输。
xapl=x (3)
xdrn=1-x (4)
基于用输入轴16上的转矩代替的“Tcapl”和“Tcdrn”,以及基于上文公式(3)和公式(4),在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之间的关系式可使用“x”(=xapl)和“1-x”(=xdrn)定义。另外,从上文公式(1)和公式(2)以及在“Tcapl”和“Tcdrn”之间的关系式上,导出用于计算作为控制操作量的涡轮转矩Tt、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以及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的关系式。涡轮转矩Tt(与发动机转矩Te同义)通过使用“x”(=xapl)、“1-x”(=xdrn)、输入轴角加速度dωt/dt、变速器输出转矩To等的关系式来表示。在相似的方式中,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通过使用“x”(=xapl)、输入轴角加速度dωt/dt、变速器输出转矩To等的关系式来表示。在相似的方式中,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通过使用“1-x”(=xdrn)、输入轴角加速度dωt/dt、变速器输出转矩To等的关系式来表示。换句话说,基于使用自动变速器18的运动方程式(上文的公式(1)和公式(2))的变速目标值以及表示目标分担率的关系(上文的公式(3)和公式(4)),依照第一实施例的变速模式可计算控制操作量,其中该变速目标值包含变速目标值和控制操作量。
如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使用转矩分担率x对公式(1)和公式(2)增加约束条件的设定,使用变速模式来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因此,即使存在相对于两个变速目标值的三个控制操作量,该三个控制操作量也可使用变速模式适当地确定。尽管存在作为变速模式的一个规定模式,但是如上述,由于被考虑成不同常量的齿轮系运动方程式用于每一变速类型(例如,变速样式或级间档),因此,对应每一变速类型的变速模式被用于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
在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控制中,存在包含油门开升档、油门闭升档、油门开降档、和油门闭降档的各种变速样式。因此,转矩分担率根据每一变速样式期望地设定。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根据变速样式来适当地促进变速进行,转矩分担率变化的正时基于变速样式而改变(换句话说,转矩在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之间传输的正时基于变速样式而改变)。以下,根据相应的变速样式设定转矩分担率将被详细地描述。
在油门开升档或油门闭降档的情况下,通过发动机转矩Te(在油门开期间的正转矩或在油门闭期间的负转矩(发动机摩擦转矩))引起涡轮转速ωt(换句话说,变速器输入转速ωi)变化的方向,与适应于变速的涡轮转速ωt的变化方向(通过变速前进的方向)彼此不同。换句话说,在油门开升档或油门闭降档的情况下,发动机转矩Te无法自发地促进变速进行。因此,由于在没有改变转矩分担率的情况下,通过简单地减小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的绝对值(通过将释放侧离合器转矩简单地指向释放),因而使接合侧离合器引起涡轮转速ωt沿适应变速的变化方向来变化是必须的。考虑到此,当变速样式为油门开升档或油门闭降档时,如图3A和图3D所示,转矩分担率变化的正时设定成在惯性阶段开始之前(换句话说,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之间的转矩传输在惯性阶段开始之前实行),以确保变速适当地进行。
另一方面,在油门闭升档或油门开降档的情况下,发动机转矩Te引起涡轮转速ωt沿适应变速的变化方向变化。换句话说,在油门闭升档或油门开降档的情况下,发动机转矩Te可自发地促进变速进行。因此,由于在不改变转矩分担率的情况下,变速的进行可通过简单地减小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绝对值来促进,因此不需要使接合侧离合器引起涡轮转速ωt沿适应变速的变化方向来变化。在油门闭升档或油门开降档的情况下,尝试通过接合侧离合器来促进变速进行会具有可能使惯性转矩增大且使变速冲击恶化的相反效果。考虑到此,当变速样式为油门闭升档或油门开降档时,如图3C和图3B所示,转矩分担率变化的正时设定在惯性阶段终止时,以确保变速适当地进行。
换句话说,在油门闭升档或油门开降档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抑制变速冲击的平稳变速,通过根据发动机转矩Te简单地释放释放侧离合器,来促进变速进行。随后,通过实行在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之间的转矩的传输,以与惯性阶段的终止一致,通过接合侧离合器,涡轮转速ωt与变速之后的同步旋转相合。如此,当惯性阶段已经近似终止时,惯性阶段的终止涉及如下的时间点:涡轮转速ωt已经近似地接近变速之后的同步旋转的时间点。换句话说,惯性阶段的终止涉及如下的在惯性阶段终止附近的时间点:在该时间点,尽管接合侧离合器没有指向接合,但是通过发动机转矩Te和释放侧离合器的释放来使惯性阶段开始且进一步前进,并且仅当涡轮转速ωt与变速后的转速同步时,接合侧离合器需要仅仅被控制朝向接合。此外,当通过发动机转矩Te和释放侧离合器的释放可使惯性阶段前进和终止时,惯性阶段的终止可被考虑成在惯性阶段之后。
更具体地,在图2中,基于判定要实行的变速是否还没完成,变速控制单元74确定是否执行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
当变速控制单元74判定正在执行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时,基于使用上述的变速模式的变速目标值,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计算控制操作量。具体地,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包含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和变速目标值计算单元80。
根据其中引起转矩分担率x变化的模式(如倾斜)被预先确定的关系(变速进行映射图),基于从变化开始时间(或之前的计算时间)起的经过时间,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计算分担率x。另外,根据上文的公式(3)和公式(4),基于计算出的转矩分担率x,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计算接合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apl和释放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drn。变速进行映射图为如每一变速类型(变速样式或级间档)而预先确定。另外,转矩分担率x的初始值设定成“0”。
例如,根据其中引起输入轴角加速度dωt/dt变化的模式被预先确定的关系),基于从惯性阶段开始时间(或之前的计算时间)起的经过时间,变速目标值计算单元80计算惯性阶段中的输入轴角加速度dωt/dt的目标值,其中,该模式被预先确定从而在惯性阶段期间涡轮转速ωt(=变速器输入转速ωi)的变化变成既满足抑制变速冲击又满足变速时间的规定变化。另外,例如,当没有在惯性阶段中时,基于涡轮转速ωt(=变速器输入转速ωi)的变化,变速目标值计算单元80计算输入轴角加速度dωt/dt的目标值。而且,根据其中引起变速器输出转矩To变化的模式被预先确定的关系(变速器输出转矩变化映射图),基于通过发动机输出控制单元72计算的要求的驱动力Fdem,以及基于从变速控制开始时间(或之前的计算时间)起的经过时间,变速目标值计算单元80计算变速器输出转矩To的目标值。此外,例如,输入轴角加速度变化映射图和变速器输出转矩变化映射图为每一变速类型(变速样式或档位级间)而预先确定。
根据用于计算控制操作量的关系,基于由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计算出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分担率(x,xapl,和xdrn),以及基于由变速目标值计算单元80计算出的相应的变速目标值(dωt/dt和To的相应的目标值),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计算作为控制操作量的涡轮转矩Tt(与发动机转矩Te同义)、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的相应的要求值。
发动机输出控制单元72输出发动机输出控制命令信号Se,以便获得由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计算出的涡轮转矩Tt(与发动机转矩Te同义)的要求值。变速控制单元74向液压控制回路28输出液压命令信号Sp用于获得由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计算出的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的相应的要求值,以便实现判定的自动变速器18的档位。
在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过渡期间,可能存在如下情况:为了抑制与变速有关的接合装置(接合侧离合器和释放侧离合器)的热吸收量,在与形成变速前后档位的接合装置不同的另外的接合装置上产生转矩容量。如此,存在包含涡轮转矩Tt、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以及该另外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以下,称为其它离合器转矩)的至少四个控制操作量。这意指的是,相对于两个变速目标值存在至少四个控制操作量,且使用较早描述的公式(1)和公式(4)不能唯一地解出齿轮系运动方程式。另外的接合装置指的是如下的接合装置:与形成档位(与变速前后的档位不同)的接合装置当中的变速前后档位的形成无关的接合装置。另外的接合装置的具体实例包括,例如,在第二速度档位和第五速度档位之间的变速期间的如下的接合装置:与形成第二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离合器C1和制动器B1)以及形成第五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离合器C1和制动器C2)不同,且是一种与形成第三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离合器C1和制动器B2)当中的与第二速度档位或第五速度档位的形成无关的接合装置(制动器B2)。
当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产生另外的离合器转矩时,使用变速模式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用的模式将在下文详细地描述。当存在另外的接合装置时的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的运动方程式由下文的公式(5)和公式(6)表示。公式(5)和公式(6)以与上文的公式(1)和公式(2)相似的方式导出。在公式(5)和公式(6)中,Tc1表示形成变速后的档位且在变速期间被接合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Tc2表示另外的离合器转矩。Tc3表示形成变速前的档位且在变速期间被释放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如此,通过将另外的接合装置归类到接合侧离合器和释放侧离合器中的任何一个内来解齿轮系运动方程式。换句话说,通过将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包含在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中的任何一个内来解齿轮系运动方程式。此外,Tc1、Tc2和Tc3全部为在相同轴上(如,输入轴16上)的换算值。
[数式2]
ω . t = a 1 × Tt + b 1 × Tc 1 + c 1 × Tc 2 + d 1 × Tc 3 + e 1 × ω . o - - - ( 5 )
To = a 2 × Tt + b 2 × Tc 1 + c 2 × Tc 2 + d 2 × Tc 3 + e 2 × ω . o - - - ( 6 )
例如,当另外的接合装置归类到接合侧离合器内且另外的离合器转矩被包含在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中时,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如下文的公式(7)和公式(8)所定义。
Tcapl=Tc1+Tc2 (7)
Tcdrn=Tc3 (8)
而且,对于包含另外的离合器转矩的一侧的离合器转矩,在归类到相同侧的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m1和m2)如下文的公式(9)和公式(10)所定义。如所示,对于包含另外的离合器转矩的一侧的离合器转矩,设定各个所包含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的转矩分担率。不过,要满足(m1+m2)=1。
Tc1=m1×Tcapl (9)
Tc2=m2×Tcapl (10)
依照上文,由于已经限定Tc1和Tc2的约束条件,因此,通过在公式(5)至公式(10)中添加作为约束条件的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的转矩分担率x(或换句话说,通过应用上文描述的公式(1)至公式(4)的构思),基于上述的变速目标值可计算出四个控制操作量(Tt、Tc1、Tc2、和Tc3)。如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尽管相对于两个变速目标值存在四个控制操作量,但是可唯一地解齿轮系运动方程式,且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可使用变速模式来实行。
当存在两个接合装置时的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的运动方程式由下文的公式(11)和公式(12)表示。公式(11)和公式(12)以与上文的公式(1)和公式(2)相似的方式导出。在公式(11)和公式(12)中,Tc1表示形成变速后的档位且在变速期间被接合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Tc2和Tc3相应地表示彼此不同的另外的离合器转矩。Tc4表示形成变速前的档位且在变速期间被释放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如此,通过将两个另外的接合装置都归类到接合侧离合器和释放侧离合器中的任何一个内来解齿轮系运动方程式。此外,Tc1、Tc2、Tc3、和Tc4全部为在相同轴上(例如,在输入轴16上)的换算值。
[数式3]
ω . t = a 1 × Tt + b 1 × Tc 1 + c 1 × Tc 2 + d 1 × Tc 3 + e 1 × Tc 4 + f 1 × ω . o - - - ( 11 )
To = a 2 × Tt + b 2 × Tc 1 + c 2 × Tc 2 + d 2 × Tc 3 + e 2 × Tc 4 + f 2 × ω . o - - - ( 12 )
例如,当两个另外的接合装置都归类到接合侧离合器内且两个另外的离合器转矩被包含在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内时,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如公式(13)和公式(14)所定义。
Tcapl=Tc1+Tc2+Tc3 (13)
Tcdrn=Tc4 (14)
而且,在包含另外的离合器转矩的一侧的离合器转矩中,在归类到相同侧内的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m1、m2、和m3)如下文的公式(15)和公式(16)所定义。不过,要满足(m1+m2+m3)=1。
Tc1=m1×Tcapl (15)
Tc2=m2×Tcapl (16)
Tc3=m3×Tcapl (17)
依照上文,由于已经限定Tc1、Tc2和Tc3的约束条件,因此通过将上述公式(1)至公式(4)的构思应用到公式(11)至公式(17)中,基于上述的变速目标值,可计算出五个控制操作量(Tt、Tc1、Tc2、Tc3和Tc4)。
例如,当存在两个另外的接合装置时,两个另外的接合装置中的一个可被归类到接合侧离合器内,且另一个接合装置可被归类到释放侧离合器内,以及两个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可相应地被包含在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中。在这种情况下,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和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如下文的公式(18)和公式(19)所定义。
Tcapl=Tc1+Tc2 (18)
Tcdrn=Tc3+Tc4 (19)
而且,在包含另外的离合器转矩的一侧的相应的离合器转矩中,在归类到相同侧的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m1、m2和m3)以及(n1和n2)如下文的公式(20)、公式(21)、公式(22)和公式(23)所定义。不过,要满足(m1+m2)=1和(n1+n2)=1。
Tc1=m1×Tcapl (20)
Tc2=m2×Tcapl (21)
Tc3=n1×Tcdrn (22)
Tc4=n2×Tcdrn (23)
依照上文,由于已经限定Tc1和Tc2的约束条件,以及Tc3和Tc4的约束条件,因此,通过将上述公式(1)至公式(4)的构思应用至公式(11)、公式(12)、和公式(18)至公式(23),基于上述的变速目标值,可计算出五个控制操作量(Tt、Tc1、Tc2、Tc3和Tc4)。
甚至当存在三个以上的另外的接合装置时,通过以与存在一个或两个接合装置的情况相似的方式添加约束条件,基于上述的变速目标值,可计算出控制操作量。
例如,关于哪个接合装置在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要被用作另外的接合装置,通过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选择用于每一变速类型(例如,变速样式或级间档)的预先确定的接合装置。接合侧离合器能够产生在如下方向(换句话说,促进变速进行的方向)上的转矩容量:变速器输入转速ωi接近变速后的同步转速。另一方面,释放侧离合器能够产生在如下方向(换句话说,妨碍变速进行的方向)上的转矩容量:变速器输入转速ωi远离变速后的同步转速。考虑到此,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在另外的离合器转矩作用以促进变速进行时,通过将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包含在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中来确定控制操作量,并且在另外的离合器转矩作用以妨碍变速进行时,通过将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包含在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中来确定控制操作量。这样,对于在包含另外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的一侧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将在归类到相同的一侧内的接合装置之间的分担率设定为预先确定的规定分担率。
图4是图示出电子控制单元70的控制动作(换句话说,尽管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在变速期间产生,但是使用变速模式适当地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期望的变速用的控制动作)的基本部分的流程图,以及其在如大约几msec至数十msec的极短周期重复地实行。图5和图6是当实行图4的流程图中示出的控制动作时所应用的时间图,其中图5表示油门开升档的情况,而图6表示油门闭降档的情况。
在图4中,首先,例如。在对应变速控制单元74的步骤S10中,对是否在实施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作出判定。当S10的判定是否定时,例程终结。然而,当S10的判定是肯定(从图5和图6中的时间点t1到时间点t6)时,例如,在对应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的S20中,用于每一变速类型的预先确定的接合装置被选作另外的接合装置。另外,基于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如何作用在变速进行上,对另外的离合器转矩是否要包含在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中或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中作出判定。接下来,例如,在对应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的S30中,对于包含另外的接合装置的一侧的每一接合装置,将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设定成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分担率。随后,例如,在对应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的S40中,使用变速进行映射图来计算接合装置的转矩分担率(x、xapl和xdrn)。接下来,在对应变速目标值计算单元80的S50中,计算相应的变速目标值(输入轴角加速度dωt/dt和变速器输出转矩To的相应的目标值)。随后,在对应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的S60中,根据用于计算控制操作量的关系式,基于在S30和S40中计算出的相应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分担率和S50中计算出的相应的变速目标值,来计算控制操作量(发动机转矩Te、接合侧离合器转矩Tcapl、释放侧离合器转矩Tcdrn、和另外的的离合器转矩的相应的要求值)。接下来,在对应发动机输出控制单元72和变速控制单元74的S70中,输出发动机输出控制命令信号Se和液压命令信号Sp,以便获得S60中计算出的相应的控制操作量,且控制发动机12、释放侧离合器、接合侧离合器和另外的接合装置。
在图5中,例如,使用变速模式确定实现相应的目标值的相应的要求值,且开始变速控制(时间点t1)。由于图5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表示正实施油门开升档,因此为了适当地促进变速的进行,接合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apl和释放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drn变化的正时被设定成在惯性阶段开始之前(时间点t2到时间点t3)。在2→5升档中,由于作为另外的接合装置的形成第三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能够产生在促进变速进行的方向上的转矩容量,直到达到变速器输入转速ωi(被引起向第五速度同步转速变化)通过第三速度同步转速的时间点(时间点t4)为止,因此,该接合装置被归类到与形成第五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相同的接合侧离合器中。因此,从“0”到“1”变化的接合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apl在形成第五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和形成第三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之间被进一步地分担。在惯性阶段开始之后(在时间点t3之后),在被归类到接合侧离合器的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变化,以便形成第三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分担率处于零,直到达到接合装置通过第三速度同步转速而维持“接合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apl=1”的时间点为止(时间点t3到时间点t4)。
在图6中,例如,使用变速模式确定实现相应的目标值的相应的要求值,且开始变速控制(时间点t1)。由于图6示出的第一实施例表示正实施的油门开降档,因此,为了适当地促进变速的进行,接合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apl和释放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drn变化的正时被设定成变速器输入转速ωi近似地接近变速后的同步旋转的惯性阶段的终止时(时间点t4和时间点t5)。在5→2降档中,由于作为另外的接合装置的形成第三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能够在变速器输入转速ωi(被引起向第二速度同步转速变化)通过第三速度同步转速的时间点(时间点t3)之后产生妨碍变速进行的方向上的转矩容量,因此,接合装置被归类到与形成第五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相同的释放侧离合器内。因此,从“1”到“0”变化的释放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drn在形成第五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和形成第三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之间被进一步地分担。然而,转矩必须也通过形成第三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来分担,直到达到释放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drn的变化开始的时间点为止。因此,在通过第三速度同步转速的时间点(时间点t3)之后,在被归类到释放侧离合器中的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变化,以便形成第三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分担率处于规定的转矩分担率,直到转矩分担率xdrn的变化开始而维持“释放侧离合器的转矩分担率xdrn=1”为止(时间点t3到时间点t4)。
如上所述,依照第一实施例,由于考虑到除非设定一些类型的约束条件否则不能解由公式(1)和公式(2)表示的运动方程式的事实而将转矩分担率x设定作为约束条件,因此,第一实施例适于控制转矩在接合装置之间的传输(这在变速控制中被认为是困难的),且可解出运动方程式。从另一个观点上,由于表示转矩传输的转矩分担率x设定成作为约束条件,因此,通过规定的变速模式,可适应任何变速样式。具体地,通过设定适于控制变速进行的转矩分担率x作为约束条件,可抑制变速干涉或失灵的发生,或可改善对意图产生变速干涉或失灵的控制的可控性。另外,可适当地实行发动机转矩下降控制。如所示,依照第一实施例,尽管相对于两个变速目标值存在三个控制操作量,但是可使用变速模式合适地确定该三个控制操作量,且实现两个变速目标值的自动变速器18的期望的变速可被实行。
而且,依照第一实施例,当必须确定至少四个控制操作量以实现两个变速目标值时,由于取决于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如何作用在变速进行上而将另外的接合装置进一步地被归类到接合侧离合器和释放侧离合器中的任一个中,因此,除了根据接合侧离合器和释放侧离合器之间的转矩分担率(x、xapl、和xdrn)实现转矩分担之外,可任意地设定被归类到相同侧的多个接合装置间的转矩分担。结果,可确定相应的控制操作量。因此,在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使用变速模式更适当地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期望的变速。
另外,依照第一实施例,在包含另外的离合器转矩的一侧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中,由于每一被包含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的转矩分担率被设定,因此归类到相同侧的多个接合装置的转矩分担率可适当地实现。
而且,依照第一实施例,由于使用由公式(1)和公式(2)表示的运动方程式以及由公式(3)和公式(4)表示的关系并基于变速目标值计算控制操作量,因此与转矩传输(在变速控制中被认为是困难的)有关的控制可反映在上述的运动方程式中,且三个控制操作量可适当地确定。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此外,实施例当中共用的部分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且将省略其描述。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归类到相同侧的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被设定成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分担率。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更适当地实施转矩分担,基于归类到相同侧的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设定归类到相同侧的接合装置之间的每一离合器转矩的转矩分担率。具体地,例如,根据规定的关系式,基于在滑动期间的接合装置的差动转速(滑动转速)以及分担的离合器转矩,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计算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设定在归类到相同侧的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以便计算出的每一接合装置的热吸收率不超出用于每一接合装置的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容许值。这样做,可计算热吸收量,且可顺次设定转矩分担率,或可通过基于在转矩分担开始之前的变速目标值等而计算分担转矩时的热吸收量,来设定转矩分担率。
可想到的是,只要与变速前后的档位形成有关的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在变速过渡期间没有变得在热量上不利,就不需要以产生另外的离合器转矩来开始。考虑到此,当接合侧离合器(换句话说,与变速前后的档位形成有关的接合侧离合器)的热吸收量在变速期间没有超出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容许值时,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不产生在另外的接合装置(该另外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作用以促进变速的进行)上的转矩容量(换句话说,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不产生用以促进变速的进行的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另外,当释放侧离合器(换句话说,与变速前后的档位形成有关的释放侧离合器)的热吸收量在变速期间没有超出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容许值时,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不产生在另外的接合装置(该另外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用以妨碍变速的进行)上的转矩容量(换句话说,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不产生作用以妨碍变速的进行的另外的离合器转矩)。
具体地,基于变速目标值等,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预先计算(预测)与变速前后的档位形成有关的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在变速期间(在不产生另外的离合器转矩的情况下的变速期间)的相应的热吸收量。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确定每一接合装置的计算出的热吸收量是否超出用于每一接合装置的预先确定的规定的容许值。当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确定热吸收量超出规定的容许值时,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选择用于分担其热吸收量已经超出规定的容许值的接合装置的传递转矩的另外的接合装置。当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确定热吸收量没有超出规定的容许值时,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对除了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之外的接合装置不实施转矩分担。
图7是图示出电子控制单元70的控制动作(换句话说,尽管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在变速期间产生,但是使用变速模式甚至更适当地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期望的变速用的控制动作)的基本部分的流程图,并且其在如大约几msec至数十msec的极短周期重复地实行。图7表示与依照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图4对应的第二实施例。以下描述将集中在与图4的不同上。
在图7中,当S10的判定是否定时,例程终结。然而,当S10的判定是肯定时,在对应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的S12中,与变速前后的档位形成有关的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在变速期间的相应的热吸收量被预测。接下来,在对应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的S14中,判定S12中计算出的每一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是否超出每一规定的容许值。当S14的判定是肯定时,例如,在对应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的S20’中,用于分担其热吸收量已经超出规定的容许值的接合装置的传递转矩的接合装置被选作另外的接合装置。此外,另外的接合装置归类到与其热吸收量已经超出规定的容许值的接合装置相同的一侧中。接下来,例如,在对应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的S25中,归类到S20’中的相同侧中的每一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被预测。随后,例如,在对应转矩分担率计算单元78的S30’中,对在包含另外的接合装置的一侧的每一接合装置,根据在S25中计算出的每一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来设定在接合装置之间的转矩分担率。当S14的判定是肯定的或在S30’之后时,实行上述的S40至S70。
如上所述,依照第二实施例,除了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操作效果之外,由于基于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来设定归类到相同侧的每一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的转矩分担率,因此,根据相应的热吸收量的转矩分担在归类到相同侧的多个接合装置当中适当地实现。结果,对于归类到相同侧的多个接合装置中的每一个接合装置,热吸收量可被设定成容许值或容许值之下。
另外,依照第二实施例,当接合侧离合器在变速期间的热吸收量没有超出规定的容许值时,不产生作用以促进变速的进行的另外的离合器转矩,且当释放侧离合器在变速期间的热吸收量没有超出规定的容许值时,不产生作用以妨碍变速的进行的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因此,由于可减少接合装置的非必要的转矩传输,因此可抑制变速冲击的产生。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上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只要与变速前后的档位形成有关的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在变速期间没有变得在热量上不利,就不会产生另外的离合器转矩。这样,基于每一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来判定是否要产生另外的离合器转矩。然而,如果在变速期间的传递转矩初始较小,那么可想到的是,尽管没有产生另外的离合器转矩,但是热量上的不利起初并没有发生。考虑到此,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涡轮转矩Tt(与发动机转矩Te同义)落在预先确定的规定的转矩之下的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不产生在另外的接合装置处的转矩容量(换句话说,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不产生另外的离合器转矩)。涡轮转矩Tt落在规定的转矩之下的情况的实例包含油门闭变速。另一方面,涡轮转矩Tt等于或超出规定的转矩的情况的实例包含油门开变速。具体地,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判定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是否处于油门开变速。当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判定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处于油门开变速时,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选择另外的接合装置。当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判定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没有处于油门开变速时,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对除了释放侧离合器和接合侧离合器之外的接合装置不实施转矩分担。
图8是图示出电子控制单元70的控制动作(换句话说,尽管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在变速期间产生,但是使用变速模式甚至更适当地实行自动变速器18的期望的变速用的控制动作)的基本部分的流程图,且其在如大约几msec至数十msec的极短周期重复地实行。图8表示与依照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图4和图7对应的第三实施例。以下描述将集中在与图4的不同上。
在图8中,当S10的判定是否定时,例程终结。然而,当S10的判定是肯定时,在对应控制操作量计算单元76的S15中,判定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是否处于油门开变速。当S15的判定是肯定时,实行上述的S20至S70。另一方面,当S15的判定是否定时,实行上述的S40至S70。
如上所述,依照第三实施例,除了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操作效果之外,由于在涡轮转矩Tt落在规定的转矩之下的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不产生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因此可减少接合装置的非必要的转矩传输,且可抑制变速冲击的产生。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例已经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但是本发明也可施加至其它模式。
例如,尽管每一实施例在上文给出的实施例描述中独立地实施,但是相应的实施例不是必需要独立实施,而是适当时可彼此结合来实施。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取决于另外的接合装置如何作用在变速的进行上,将另外的接合装置归类到接合侧或释放侧。这样,基于变速过渡期间的变速器输入转速ωi或接合装置的差动转速的实际值或规定值,可修改对另外的接合装置到接合侧离合器或释放侧离合器中的归类。具体地,由于取决于是否已经通过同步转速而将归类在接合侧和释放侧之间切换,因此,可在变速过渡期间修改另外的接合装置的归类。换句话说,基于变速开始时的实际值或规定值,对另外的接合装置到接合侧或释放侧的归类也可在除了变速开始之外的变速期间应用。因此,甚至当另外的离合器转矩对变速的进行的作用在变速过渡期间变化时,也可适当地实现根据转矩分担率的转矩分担。另外,例如,通过基于变速器输入转速ωi的规定值将另外的接合装置归类到接合侧或释放侧中,可实施控制将另外的接合装置的转矩分担率保持在零处,直到达到同步转速为止。
而且,尽管已经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示例了当承受热量上的不利时使用另外的接合装置,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可采用如下模式:对每一变速类型,预先确定是否使用另外的接合装置。
另外,尽管在非顺次的变速(如在第二速度档位和第五速度档位之间变速)期间形成中间档位的接合装置已经作为上述的实施例中的另外的接合装置示例出,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例如,接合装置可为在第二速度档位和第三速度档位之间变速期间形成第五速度档位的接合装置。而且,如上所述的,另外的接合装置不限制于仅仅一个接合装置。例如,两个或更多的另外的接合装置同时被选择,以便热吸收量落在容许值范围内。
另外,在依照上述实施例的图4、图7和图8示出的流程图中,实行相应的步骤的顺序可在容许的范围内适当地修改,如切换实行步骤S40和S50的顺序。
而且,尽管输出轴20已经作为在上述实施例中的输出轴20一侧的旋转构件示例出,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且输出轴20侧的旋转构件可为从输出轴20到驱动轮26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任何旋转构件。尽管输入轴16已经作为输入轴16侧的旋转构件示例出,但是这不是限制性的,且在输入轴16侧的旋转构件可为从发动机12到输入轴16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任何旋转构件。
可理解的是,上述的描述简单地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且本发明可基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的知识来以各种修改的或改善的形式具体化。

Claims (6)

1.一种用于车辆(10)的变速控制设备,所述变速控制设备包括:
多个接合装置(C1,C2,B1,B2),其配置为在输入轴(16)和输出轴(20)之间传递旋转和转矩,所述输入轴配置为接收来自驱动力源(12)的动力,所述输出轴配置为将所述动力传递至驱动轮(26);
电子控制单元,其配置为,在设置在所述车辆(10)中的自动变速器(18)中,通过在所述接合装置(C1,C2,B1,B2)的接合和释放之间进行切换来实行变速,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使用预定的变速模式来实行所述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所述预定的变速模式确定实现变速目标值的控制操作量,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使用在所述输出轴(20)侧的旋转构件上的转矩和在所述输入轴(16)侧的旋转构件的速度变化量这两个值,来设定所述变速目标值;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使用在所述输入轴(16)侧的所述旋转构件上的转矩、在所述变速期间接合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以及在所述变速期间释放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这三个值,来设定所述控制操作量;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变速期间,设定在所述接合侧接合装置和所述释放侧接合装置之间分担的传递转矩的转矩分担率;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使用所述变速模式来实行所述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以及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当在所述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在与形成所述变速前后的档位的接合装置不同的另外的接合装置处产生转矩容量时,在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作用为促进所述变速的进行的情况下,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将该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包含在所述接合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中来确定所述控制操作量,并且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作用为妨碍所述变速的进行的情况下,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过将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包含在所述释放侧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中来确定所述控制操作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设定在包含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的所述转矩容量侧的接合装置中的每一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的转矩分担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来设定所述接合装置中的每一个接合装置的转矩容量的转矩分担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变速期间,当所述接合侧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没有超出规定的容许值时,防止在转矩容量作用为促进所述变速的进行的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处产生转矩容量;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变速期间,当所述释放侧接合装置的热吸收量没有超出规定的容许值时,防止在转矩容量作用为妨碍所述变速的进行的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处产生转矩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输入轴(16)侧的所述旋转构件上的转矩小于规定的转矩的所述自动变速器(18)的变速期间,防止在所述另外的接合装置处产生转矩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变速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为:在所述变速模式中,使用包含所述变速目标值和所述控制操作量的所述自动变速器(18)的运动方程式,且使用表示所述转矩分担率的关系,基于所述变速目标值来计算所述控制操作量。
CN201480002657.XA 2013-01-08 2014-01-03 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69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01204 2013-01-08
JP2013001204A JP5790669B2 (ja) 2013-01-08 2013-01-08 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PCT/IB2014/000191 WO2014108802A1 (en) 2013-01-08 2014-01-03 Gear shift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6900A CN104736900A (zh) 2015-06-24
CN104736900B true CN104736900B (zh) 2016-11-16

Family

ID=50238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265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6900B (zh) 2013-01-08 2014-01-03 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88220B2 (zh)
EP (1) EP2893225B1 (zh)
JP (1) JP5790669B2 (zh)
CN (1) CN104736900B (zh)
WO (1) WO20141088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0672B2 (ja) * 2013-01-18 2015-10-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US9574374B2 (en) * 2014-02-20 2017-02-21 Modus Systems, Inc. Restroom stall occupancy indicator system
DE102014016376A1 (de) * 2014-11-06 2016-05-12 Audi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zu- und abschaltbarem Allradantrieb unter Ermittlung einer Winkelbeschleunigung von Bauteilen, die beim Abschalten des Allradantriebs abgekoppelt werden
JP6436136B2 (ja) * 2016-07-19 2018-12-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6432565B2 (ja) * 2016-07-20 2018-12-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6465081B2 (ja) * 2016-07-20 2019-02-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KR101988133B1 (ko) * 2017-11-28 2019-06-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Dct 차량의 변속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7433A (en) * 1996-01-11 1999-12-07 Zf Friedrichshafen Ag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for reducing thermal load on engaging elements
CN1904414A (zh) * 2005-07-15 2007-01-31 捷特科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替换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1514747A (zh) * 2008-02-15 2009-08-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16153A (ja) * 1988-02-22 1989-08-30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方法
JP2822532B2 (ja) * 1990-02-01 1998-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JP2000097325A (ja) 1998-09-24 2000-04-04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変速機
US6754574B2 (en) * 2002-01-24 2004-06-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ontroller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2008051186A (ja) * 2006-08-23 2008-03-06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4300233B2 (ja) * 2006-10-24 2009-07-22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JP5237589B2 (ja) * 2007-07-03 2013-07-17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車載コンピュータの製造方法、車載コンピュータ用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車載コンピュータ用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US9470309B2 (en) 2012-07-31 2016-10-1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transmission controll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7433A (en) * 1996-01-11 1999-12-07 Zf Friedrichshafen Ag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for reducing thermal load on engaging elements
CN1904414A (zh) * 2005-07-15 2007-01-31 捷特科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替换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1514747A (zh) * 2008-02-15 2009-08-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08802A1 (en) 2014-07-17
JP5790669B2 (ja) 2015-10-07
EP2893225B1 (en) 2016-04-27
US20150252891A1 (en) 2015-09-10
CN104736900A (zh) 2015-06-24
EP2893225A1 (en) 2015-07-15
JP2014134218A (ja) 2014-07-24
US9188220B2 (en) 2015-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6900B (zh) 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设备
CN104508332B (zh) 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4718402B (zh) 用于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和变速控制方法
CN105190112B (zh) 用于优化交通工具减速期间的变速器的降档的系统及方法
CN108216187A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7218384B (zh) 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3574012B (zh) 用于车辆的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103939593B (zh) 用于车辆的换档控制设备
US20170225676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vehicle drive device
CN107642600B (zh) 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车辆的控制方法
Zhao et al. Uninterrupted shift transmission and its shift characteristics
CN104781591B (zh) 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7642601B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Jin et al. Optimal decoupled control for dry clutch engagement
CN107300012B (zh) 具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US10611377B2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ular drive system
CN107428333B (zh) 控制装置
CN107664211B (zh)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CN108216193A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7654635A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8150641B (zh) 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10155032A (zh) 液压混动汽车的行星齿轮变速耦合系统换挡协调控制方法
Hashchuk et al. Optimal laws of gear shift in automotive transmissions
CN107664213B (zh)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Wang et al. Clutch control strategy of driving mode transition for P2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