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6460B -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36460B
CN104736460B CN201380053245.4A CN201380053245A CN104736460B CN 104736460 B CN104736460 B CN 104736460B CN 201380053245 A CN201380053245 A CN 201380053245A CN 104736460 B CN104736460 B CN 104736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component
base station
pendulum
feed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32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36460A (zh
Inventor
石河智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36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36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364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1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 B65G27/16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of vibrators, i.e. devices for producing movements of high frequency and small amplitude
    • B65G27/24Electromagnet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1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 B65G27/32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direction, frequency or amplitude of vibration or shaking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在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既能够维持部件输送速度又能够抑制部件输送构件(1)的俯仰运动。使在中间振动体(4)以及基台(3)产生的旋转振动(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比在部件输送构件(1)以及上部振动体(2)产生的旋转振动(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大,并且以使基台(3)的俯仰运动的振幅(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接近部件输送构件(1)相对于基台(3)的相对的俯仰运动的振幅(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的方式,调整基台(3)的质量,从而既能够抑制从地面上观察到的部件输送构件(1)的俯仰运动,又能够不使水平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降低地维持部件输送速度。

Description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激振机构的驱动而使部件输送构件振动从而输送部件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中,存在如下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以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最适于部件输送的振动为目的,构成为利用朝向铅垂方向的水平振动用板簧将在地面上设置的基台与中间振动体连结,利用朝向水平方向的铅垂振动用板簧将部件输送构件与中间振动体连结,从而能够分别调整部件输送构件的水平方向的振动与铅垂方向的振动。
然而,在这种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会产生绕部件输送构件(也包括安装于部件输送构件的上部振动体等)的重心G的旋转运动(以下,称为“俯仰运动”。)而使得部件输送变得不稳定,为了防止该俯仰运动,提出了使铅垂振动用板簧以两片为一组,配置为与部件输送构件以及中间振动体一同构成框架构造的方案(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然而,即使选取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铅垂振动用板簧的配置,在部件输送构件因输送的部件的性状及部件供给对象的构造等而变长、或者质量增加的情况下,绕部件输送构件的重心G的力矩也变大,因此会产生俯仰运动。另外,在部件输送构件呈非对称的形状,其重心G的位置从构成激振机构的电磁铁的吸引位置偏离的情况下,其吸引力作用于从重心G偏离的位置,因此因其吸引力而产生绕重心G的力矩,从而产生俯仰运动。
与此相对,本申请人对如下技术进行开发:考虑使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成为将部件输送构件相对于基台的相对的俯仰运动(以下,也简称为“相对的俯仰运动”。)、和与之相反相位的基台的俯仰运动合成的运动,并在基台设置重锤,以使基台的俯仰运动的振幅接近部件输送构件的相对的俯仰运动的振幅的方式调整基台的质量,从而抑制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本申请人先于本申请对该技术进行了申请(日本特愿2011-24339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40418号公报
在上述在先申请中,在作用于部件输送构件的惯性力矩较大的情况(部件输送构件较长的情况、质量较大的情况)下,部件输送构件的相对的俯仰运动的振幅变大,因此只要增加基台的质量来增大基台的俯仰运动的振幅即可。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不仅部件输送构件而且基台的质量也增加,所以与部件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亦即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降低。而且,通常,以高效地得到需要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振动位移的方式,将施加于电磁铁的电源电压波形的频率(驱动频率)设定为该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附近的频率来产生共振振动,因此若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降低,则驱动频率也降低,导致部件输送速度变得缓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既能够维持部件输送速度又能够抑制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具备:形成有部件输送路的部件输送构件;供上述部件输送构件安装的上部振动体;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台;设置于上述上部振动体与上述基台之间的中间振动体;将上述中间振动体与上述基台连结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将上述上部振动体与上述中间振动体连结的第二弹性构件,将上述第一弹性构件与上述第二弹性构件中的一方设定为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将另一方设定为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利用上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与第一激振机构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水平方向的振动,利用上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与第二激振机构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铅垂方向的振动,其中,使在上述中间振动体以及上述基台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比在上述部件输送构件以及上述上部振动体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大。以下,对本发明采用该结构的理由进行说明。
在一般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中,存在平移振动的模式与旋转振动的模式这两个模式。成为俯仰运动的重要因素的是后者的旋转振动模式,其固有振动频率处于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附近。而且,在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能够在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上产生振动,因此相对于各个振动方向存在平移振动模式与旋转振动模式。
图7表示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的简易模型。该简易模型中的上部刚体A相当于部件输送构件(包含上部振动体)。另外,弹簧Ka相当于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下部刚体B相当于中间振动体以及基台,弹簧Kb相当于在下部刚体B与地面F之间设置的防振构件。而且,重心Ga表示上部刚体A的重心,重心Gb表示下部刚体B的重心。此外,虽然实际上中间振动体与基台通过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而连结,但是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在铅垂方向上不起作用,因此在该简易模型中不作考虑。
在上述简易模型中,绕下部刚体B的重心Gb的俯仰运动为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绕上部刚体A的重心Ga的俯仰运动为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另一方面,电磁铁的驱动频率如上所述地处于水平方向振动中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附近。
能够通过改变下部刚体B的质量、弹簧Kb的结构来调整水平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同样地,能够通过改变上部刚体A的质量、弹簧Ka的结构来调整铅垂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此外,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虽然追随于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但是能够通过使惯性力矩变化来调整与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的关系。但是,为了使惯性力矩变化而一般通过改变端部的质量来进行,因此在平移振动模式与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之差的调整中存在极限。
此处,在使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在下部刚体B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比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在上部刚体A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小的情况下,其振动频率、振动水平以及相位的关系如图8所示。图8中的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表示图7中的从地面上观察到的B1点的俯仰运动,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表示图7中的从B1点观察到的A1点的相对的俯仰运动。此外,为了简化,未对铅垂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进行图示。另外,电磁铁的驱动频率处于水平方向振动中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附近,因此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与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波形的相位几乎相同。因此,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从地面上观察到的A1点的绝对的俯仰运动)成为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与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之和。
当前,在图8中的实线的状态时,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被抑制。在该状态下将部件输送构件更换为质量以及惯性力矩较大的部件输送构件的情况下,铅垂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以及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变低(图8中的虚线)。此外,虽然实际上水平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以及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也降低,但是这里将其忽视。此时,驱动频率的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变大,因此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变大。
为了抑制上述俯仰运动的放大,考虑升高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而使驱动频率的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降低,或者降低水平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电磁铁的驱动频率),而使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降低。
在为前者的情况下,为了升高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减小下部刚体B的质量来使惯性力矩变小,但是如上所述,难以使平移振动模式与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大幅度分离。因此,水平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也升高,电磁铁的驱动频率也随之升高,因此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进一步变大,难以抑制俯仰运动。
另一方面,在为后者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水平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增加下部刚体B的质量来使惯性力矩变大。此时,如图9的虚线所示,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也降低,其振动水平几乎不变,但是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降低,因此能够实现俯仰运动的抑制。但是,此时,电磁铁的驱动频率变低,因此部件输送速度会降低。
接下来,对使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比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大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图10中示出了该情况下的振动频率与振动水平以及相位的关系。此时,电磁铁的驱动频率的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与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波形成为相反相位。因此,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由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与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之差来表达。
在图10中的实线的状态下,驱动频率中的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与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相同,因此不产生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在该状态下将部件输送构件更换为质量以及惯性力矩较大的部件输送构件的情况下,铅垂方向振动的平移旋转振动模式以及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变低(图10中的虚线)。此外,虽然实际上水平方向振动的平移以及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也降低,但是这里将其忽视。此时,驱动频率中的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与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产生差,因此产生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
为了抑制上述俯仰运动,如图11中的虚线所示,升高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而使电磁铁的驱动频率中的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与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为相同水平即可。此时,水平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也升高,但是如上所述,平移振动模式与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的关系多少有所变化,因此使水平方向振动与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振动水平为同一水平,能够抑制俯仰运动。并且,在该情况下,水平方向振动的平移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即电磁铁的驱动频率不会变低,因此能够维持部件输送速度。
由以上可知,在本发明中,通过使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在图7中的下部刚体B即中间振动体以及基台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比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在图7中的上部刚体A即部件输送构件以及上部振动体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大,既能够维持部件输送速度,又能够抑制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在上述基台设置重锤。这是因为通过改变重锤的质量,能够容易地进行在中间振动体以及基台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的调整。
在上述基台与地面之间设置防振构件的情况下,只要以使上述基台的俯仰运动的振幅接近上述部件输送构件相对于基台的相对的俯仰运动的振幅的方式调整基台的质量即可。
此处,上述重锤可以由多个重锤片构成,并且能够通过增减该重锤片的数量来进行质量调整,并优选设置于上述基台的端部。这是因为,使基台的质量变化的部位离重心越远,由质量的增减实现的对俯仰运动的振幅的影响就越大,越容易进行质量调整。
另外,优选上述重锤设置于多个部位。这是因为,若仅使基台的一个部位的质量变化,则基台的重心移动,俯仰运动的中心偏离,从而难以进行调整,但是若使重锤的设置部位为多个,则能够以不使基台的重心移动的方式调整重锤的质量。反之,通过调整设置于多个部位的重锤的质量来使基台的重心的位置向装置中心附近移动,也能够实现输送动作的稳定化。另外,即便能够在铅垂方向上调整上述重锤的设置位置,也能够使基台的重心向装置中心附近移动而得到稳定的输送动作。
上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可以配置为,朝上述中间振动体的固定位置与朝上述基台或者上述上部振动体的固定位置位于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如此一来,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的水平方向的变形不会产生铅垂方向的位移,从而抑制由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产生。此时,若将上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在部件输送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并配置为各个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朝上述中间振动体的固定位置与朝上述基台或者上述上部振动体的固定位置的位置关系在部件输送方向上相互交替,则也能够在水平面内抑制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振动,从而能够使输送动作更加稳定。
另一方面,只要将上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固定于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部位的固定位置、或者固定于与部件输送方向平行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部位的固定位置即可。
如果利用电磁铁和活动铁心构成上述各激振机构,在针对其中一方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设置产生施加电压的基准波形的基准波形产生单元、和对上述基准波形调整振幅的波形振幅调整单元,在针对另一方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设置产生相对于上述基准波形具有规定的相位差的波形的相位差调整单元、和对由相位差调整单元产生的波形调整振幅的波形振幅调整单元,从而能够自如地控制针对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的波形、周期、相位差以及振幅,则能够容易地使水平方向的振动与铅垂方向的振动接近期望的振动。
另外,在针对上述各激振机构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设置将利用各自的上述波形振幅调整单元调整了振幅的波形转换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PWM信号产生单元,从而能够通过PWM方式来驱动各激振机构。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使在中间振动体以及基台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比在部件输送构件以及上部振动体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大,因此既能够维持部件输送速度,又能够抑制从地面上观察到的部件输送构件的俯仰运动,进而能够容易地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期望的振动,由此能够实现稳定的部件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部件输送装置的局部剖切主视图。
图2是除去了图1的槽板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部件输送装置的各激振机构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1的铅垂振动用板簧的配置的变形例的局部剖切主视图。
图6是除去了图5的槽板后的俯视图。
图7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作用进行说明的部件输送装置的简易模型的主视图。
图8是对一般的部件输送装置的俯仰运动的放大动作进行说明的图表。
图9是对图8的俯仰运动的抑制方法进行说明的图表。
图10是对本发明的部件输送装置的俯仰运动的产生动作进行说明的图表。
图11是对图10的俯仰运动的抑制方法进行说明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该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将形成有直线状的输送路1a的槽板(trough)(部件输送构件)1安装于上部振动体2的上表面,在上部振动体2与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台3之间设置中间振动体4,利用两个作为第一弹性构件的板簧5将中间振动体4与基台3连结,利用四个作为第二弹性构件的板簧6将上部振动体2与中间振动体4连结,在中间振动体4与基台3之间设置产生水平方向(部件输送方向、图中的X方向)的振动的第一激振机构7,在上部振动体2与基台3之间设置产生铅垂方向(图中的Z方向)的振动的第二激振机构8。
上述基台3形成为矩形状,在其对角线的两个角立设有柱状的板簧安装部3a,并支承于在地面F固定的防振橡胶(防振构件)18。此外,防振构件也可以使用螺旋弹簧等。
另外,在基台3的部件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重锤19。上述各重锤19由多个可拆装的重锤片19a构成,通过增减该重锤片19a的数量能够进行质量调整。此处,虽省略图示,但重锤19朝基台3的安装方法可以是在各重锤片19a设置通孔并利用螺栓等进行螺纹紧固的方法。此时,将在基台3设置的螺纹孔沿高度方向配置多个,能够在铅垂方向上调整重锤19朝基台3的安装位置,由此能够容易地为了实现输送动作的稳定化而使基台3的重心的位置向装置中心附近移动、或者避免重锤19与其他设备的干扰。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由多个重锤片19a构成重锤19,但也可以使用以单体形成期望的质量的重锤。
上述中间振动体4形成为矩形框形状,并配置为其对角线的两个角在外周侧与基台3的板簧安装部3a的上端部对置,内周面与上部振动体2的下部对置。另外,在其外周面设置有从不与基台3的板簧安装部3a对置的对角线的两个角朝部件输送方向(X方向)突出的板簧安装部4a。
上述第一板簧5为水平振动用板簧(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其以正反面朝向部件输送方向、且两端的固定位置位于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方式,将一端部固定于基台3的板簧安装部3a并将另一端部固定于中间振动体4的板簧安装部4a,从而将中间振动体4支承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振动。此处,基台3的两个板簧安装部3a与中间振动体4的两个板簧安装部4a设置为连结相同的安装部的设置位置彼此的直线在俯视观察时交叉,因此两个水平振动用板簧5配置为各自的两个部位的固定位置的位置关系在部件输送方向上交替。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板簧6为铅垂振动用板簧(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其以使正反面朝向铅垂方向、且两端的固定位置位于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方式,将一端部固定于上部振动体2的下部并将另一端部固定于中间振动体4的长边方向边缘部,从而将上部振动体2支承为能够在铅垂方向上振动。
另外,上述第一激振机构7由设置于基台3上的交流电磁铁9、和以与该电磁铁9隔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中间振动体4的活动铁心10构成。此外,活动铁心10在本例中安装于中间振动体4,但是也可以安装于上部振动体2。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激振机构8由设置于基台3上的交流电磁铁11、和以与该电磁铁11隔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上部振动体2的活动铁心12构成。
若对第一激振机构7的电磁铁9通电,则在电磁铁9与活动铁心10之间作用有断续的电磁吸引力,利用该电磁吸引力与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恢复力,在中间振动体4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并且该振动经由铅垂振动用板簧6传递至上部振动体2以及槽板1。另外,若对第二激振机构8的电磁铁11通电,则在电磁铁11与活动铁心12之间作用有断续的电磁吸引力,利用该电磁吸引力与铅垂振动用板簧6的恢复力,在上部振动体2以及槽板1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而且,利用该水平方向的振动与铅垂方向的振动,使供给至槽板1的部件沿直线状输送路1a输送。
因此,通过分别设定朝各激振机构7、8的电磁铁9、11施加的施加电压,能够分别调整槽板1的水平方向的振动与铅垂方向的振动。
图4表示设定朝各激振机构7、8的电磁铁9、11施加的施加电压的电路。在第一激振机构7的电路设置有产生施加电压的基准波形的基准波形产生单元13。在基准波形产生单元13中,产生与波形的种类(例如,正弦波)和该波形的周期(频率)的设定值对应的基准波形。另一方面,在第二激振机构8的电路设置有产生相对于由基准波形产生单元13产生的基准波形具有规定的相位差的波形的相位差调整单元14。
而且,在各激振机构7、8的电路中,利用波形振幅调整单元15将由基准波形产生单元13或者相位差调整单元14产生的波形调整为规定的振幅,并利用PWM信号产生单元16将其转换为PWM信号,之后利用电压放大单元17进行升压,并向各个电磁铁9、11施加。由此,能够自由地控制朝各电磁铁9、11施加的施加电压的波形、周期、相位差以及振幅,从而能够分别调整水平方向的振动与铅垂方向的振动。此外,在不以PWM方式驱动各激振机构的情况下,不需要PWM信号产生单元16。
另外,以使在上述中间振动体4以及基台3产生的旋转振动(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比在上述槽板1以及上部振动体2产生的旋转振动(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大的方式,对装置整体进行调整。通过使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固定长度、厚度、片数、或者基台3以及中间振动体4的惯性力矩变化,从而对其水平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调整。另一方面,通过使铅垂振动用板簧6的固定长度、厚度、片数、或者槽板1以及上部振动体2的惯性力矩变化,从而对铅垂方向振动的旋转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进行调整。
此外,实际上大多在用户端搭载槽板1,因此难以使各板簧5、6的规格、上部振动体2等各部件的惯性力矩变化。因此,优选在出厂前,在假定了用户端的搭载的槽板1的质量以及惯性力矩的范围内进行上述调整,并与在用户端搭载的槽板1相配合地仅通过设置于基台3的重锤19的调整而成为能够实现俯仰运动的抑制的状态。
该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为上述结构,在通过第一激振机构7的驱动而在中间振动体4产生振动时,在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部位的固定位置固定的水平振动用板簧5反复进行仅在水平方向上变形而后返回初始状态的动作。由此,在中间振动体4产生的振动几乎不包含铅垂方向的振动,大致是仅沿水平方向的振动。并且,由于配置为两个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固定位置的位置关系在部件输送方向上交替,所以也能够在水平面内抑制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图2、图3中的Y方向)上的振动。
而且,在基台3与地面F之间设置防振橡胶18,在基台3设置由多个重锤片19a构成的重锤19,并且使在中间振动体4以及基台3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比在槽板1以及上部振动体2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大,因此以使基台3的俯仰运动的振幅接近成为与之相反相位的槽板1相对于基台3的相对的俯仰运动的振幅的方式,增减重锤片19a的数量来调整基台3的质量,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从地面上观察到的槽板1的俯仰运动,由此能够实现稳定的部件输送。并且,在为了如此地抑制槽板1的俯仰运动而调整基台3的质量时,也能够维持部件输送速度(参照图11)。
图5以及图6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铅垂振动用板簧6的配置的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在与部件输送方向(图中的X方向)平行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部位的固定位置,将铅垂振动用板簧6固定于上部振动体2与中间振动体4的短边方向边缘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连结中间振动体与基台的第一板簧为水平振动用板簧,使连结上部振动体与中间振动体的第二板簧为铅垂振动用板簧,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构成为第一板簧为铅垂振动用板簧,第二板簧为水平振动用板簧。另外,板簧在各部位分别配置有一片,但也可以将重叠两片以上的板簧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
另外,水平振动用板簧配置于两个部位,但也可以构成为配置于三个部位以上,在该情况下,只要配置为各个水平振动用板簧朝中间振动体的固定位置与朝基台的固定位置的位置关系在部件输送方向上相互交替即可。另一方面,铅垂振动用板簧配置于四个部位,但也可以构成为配置于两个部位以上。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以及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使用板簧,但是当然也能够使用板簧以外的弹性构件。另外,各激振机构使用由电磁铁与活动铁心构成的机构,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能够产生相同的激振力的致动器即可。
附图标记说明:
1:槽板(部件输送构件);2:上部振动体;3:基台;4:中间振动体;5:第一板簧(水平振动用板簧);6:第二板簧(铅垂振动用板簧);7:第一激振机构;8:第二激振机构;9、11:电磁铁;10、12:活动铁心;18:防振橡胶(防振构件);19:重锤;19a:重锤片。

Claims (9)

1.一种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所述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具备:
形成有部件输送路的部件输送构件;
供所述部件输送构件安装的上部振动体;
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台;
设置于所述上部振动体与所述基台之间的中间振动体;
将所述中间振动体与所述基台连结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
将所述上部振动体与所述中间振动体连结的第二弹性构件,
将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中的一方设定为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将另一方设定为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利用所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与第一激振机构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水平方向的振动,利用所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与第二激振机构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铅垂方向的振动,
所述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使在所述中间振动体以及所述基台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比在所述部件输送构件以及所述上部振动体产生的旋转振动的固有振动频率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台设置重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台与地面之间设置防振构件,以使所述基台的俯仰运动的振幅接近所述部件输送构件相对于基台的相对的俯仰运动的振幅的方式调整基台的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配置为,朝所述中间振动体的固定位置与朝所述基台或者所述上部振动体的固定位置位于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在部件输送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并配置为各个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朝所述中间振动体的固定位置与朝所述基台或者所述上部振动体的固定位置的位置关系在部件输送方向上相互交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固定于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部位的固定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固定于与部件输送方向平行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部位的固定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电磁铁和活动铁心构成所述各激振机构,在针对其中一方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设置产生施加电压的基准波形的基准波形产生单元、和对所述基准波形调整振幅的波形振幅调整单元,在针对另一方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设置产生相对于所述基准波形具有规定的相位差的波形的相位差调整单元、和对由相位差调整单元产生的波形调整振幅的波形振幅调整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针对所述各激振机构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设置将利用各自的所述波形振幅调整单元调整了振幅的波形转换为PWM信号的PWM信号产生单元。
CN201380053245.4A 2012-10-10 2013-10-03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6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5121 2012-10-10
JP2012225121A JP6153308B2 (ja) 2012-10-10 2012-10-10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PCT/JP2013/076913 WO2014057857A1 (ja) 2012-10-10 2013-10-03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36460A CN104736460A (zh) 2015-06-24
CN104736460B true CN104736460B (zh) 2016-08-24

Family

ID=50477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324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6460B (zh) 2012-10-10 2013-10-03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153308B2 (zh)
KR (1) KR20150065707A (zh)
CN (1) CN104736460B (zh)
TW (1) TWI585018B (zh)
WO (1) WO20140578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2616B (zh) * 2014-12-15 2019-04-23 东莞赛立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振动盘应用的变频振幅控制送料控制器
CN105752641A (zh) * 2014-12-15 2016-07-13 东莞赛立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振动盘应用的多轨道精密计数控制器
CN105752610A (zh) * 2014-12-15 2016-07-13 东莞赛立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振动盘应用的自动精密称重控制器
JP6718112B2 (ja) * 2016-04-13 2020-07-08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物品搬送装置
CN107934409A (zh) * 2017-11-05 2018-04-20 无锡胜维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震动式低频电缆组件压接系统振盘端子输送机构
CN107892139A (zh) * 2017-11-05 2018-04-10 无锡胜维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导向式低频电缆组件压接系统振盘端子输送机构
JP7071623B2 (ja) * 2018-02-07 2022-05-19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JP6820484B2 (ja) * 2018-04-19 2021-01-27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振動系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ワーク搬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74567A (en) * 1977-11-26 1979-06-14 Shinko Electric Co Ltd An elliptical-oscillation type oscillator
JP3603376B2 (ja) * 1995-03-29 2004-12-22 神鋼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石加振方式の自励振動型振動装置
US5804733A (en) * 1995-03-31 1998-09-08 Shinko Electric Co., Ltd. Elliptical vibratory apparatus
JP4604522B2 (ja) * 2004-03-12 2011-01-05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部品搬送装置、及び物品搬送方法
CN101811615A (zh) * 2010-04-20 2010-08-25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电磁驱动式振动输送机
CN103052576B (zh) * 2010-08-16 2015-12-16 Ntn株式会社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JP5677784B2 (ja) * 2010-08-16 2015-02-25 Ntn株式会社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2012121658A (ja) * 2010-12-07 2012-06-28 Ntn Corp 振動式ボウルフィーダ
CN102530495B (zh) * 2010-09-29 2015-10-21 Ntn株式会社 振动式零部件输送装置
JP5718606B2 (ja) * 2010-09-29 2015-05-13 Ntn株式会社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KR101977429B1 (ko) * 2011-11-07 2019-05-10 엔티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진동식 부품 반송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85018B (zh) 2017-06-01
TW201425181A (zh) 2014-07-01
CN104736460A (zh) 2015-06-24
JP6153308B2 (ja) 2017-06-28
WO2014057857A1 (ja) 2014-04-17
JP2014076881A (ja) 2014-05-01
KR20150065707A (ko) 2015-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6460B (zh)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JP5677783B2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5227449B2 (ja) 振動式搬送装置
CN105073608B (zh)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KR101316490B1 (ko) 부품 반송 장치
CN103946132B (zh)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CN103052576B (zh)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CN105073609B (zh)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CN203853274U (zh) 调频电磁振动筛
CN104185598B (zh)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CN102530494B (zh) 振动式碗状送料器
JP6081695B2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2013193813A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KR20120033273A (ko) 진동식 부품 반송 장치
JP5718606B2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5677784B2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2013047132A (ja) 振動フィーダ、振動フィーダ駆動装置および振動フィーダ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973254B2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2013095596A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2012041138A (ja) 振動式ボウルフィ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