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2576B -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52576B CN103052576B CN201180037821.7A CN201180037821A CN103052576B CN 103052576 B CN103052576 B CN 103052576B CN 201180037821 A CN201180037821 A CN 201180037821A CN 103052576 B CN103052576 B CN 1030525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bration
- vertical
- vibrating mass
- component
- leaf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08—Supports or mountings for load-carriers, e.g. framework, bases, spring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1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 B65G27/16—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of vibrators, i.e. devices for producing movements of high frequency and small amplitude
- B65G27/24—Electromagnetic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1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提供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在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以低成本抑制因水平方向的振动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产生。在安装有槽(部件输送构件)的上部振动体(2)与基台(3)之间设置中间振动体(4),用水平振动用板簧(5)连结中间振动体(4)与基台(3),用铅垂振动用板簧(6)连结上部振动体(2)与中间振动体(4),其中,水平振动用板簧(5)固定在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由此,能够以低成本抑制因水平方向的振动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产生,结果,在分别调整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振动时,能以几乎不对铅垂方向的振动施加影响的方式调整水平方向的振动,能容易地实现适合部件输送的希望的振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借助励振机构的驱动使部件输送构件振动从而输送部件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中,为了实现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最适合部件输送的振动的目的,存在形成为能够分别调整部件输送构件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的结构的复合振动式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如图10所示,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部件输送装置(直线供料式供料器)中,在槽(部件输送构件)101的支承部件102与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台103之间设置有中间振动体104,利用朝向铅垂方向的第一板簧(水平振动用板簧)105将基台103与中间振动体104连结,利用朝向水平方向的第二板簧(铅垂振动用板簧)106将槽支承部件102与中间振动体104连结,在固定于槽101的连接板107与基台103之间设置有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的第一励振机构108和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的第二励振机构109。
进而,上述各励振机构108、109由设置于基台103上的交流电磁铁110、111和被安装于连接板107的被振动板112构成,通过分别对施加于各励振机构108、109的电磁铁110、111的电压进行控制,能够分别对槽101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进行调整。
然而,在上述的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水平振动用板簧在铅垂方向上的两个固定位置被固定,因此,如图11所示,水平振动用板簧A在沿水平方向振动时也会在铅垂方向产生振幅为Z的振动,由该水平方向的振动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与由第二励振机构产生的铅垂方向的振动叠加而向部件输送构件传递。因而,无法以不对铅垂方向的振动造成影响的方式调整部件输送构件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实际上难以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所希望的振动。
并且,在上述复合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中,通常,在欲增大部件输送速度时,为了利用较少的电力高效地增大水平方向的振动的振幅,按照槽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固有振动频率附近的频率驱动各励振机构。此时,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振动振幅通常被调整为:水平方向的振动振幅为数百μm左右以下,铅垂方向的振动振幅为数十μm左右以下,即铅垂方向的振动振幅为水平方向的振动振幅的1/10左右以下。
这里,如图12所示,在沿水平方向对槽进行励振时的槽的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振动频谱波形中,当槽的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h与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v仅相差2Hz~3Hz左右的情况下,频率Fh处的水平方向的振动振幅Vh与铅垂方向的振动振幅Vv之差并不大。因而,即便按照槽的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亦即频率Fh附近的频率驱动第一励振机构而欲仅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也有可能在槽上产生具有较大的振幅的铅垂方向的振动。当该铅垂方向的振动振幅在数十μm以上时,该振动与由第二励振机构产生的铅垂方向的振动重叠,难以对槽的铅垂方向的振动进行调整,无法对槽施加最适合部件输送的振动。
与此相对,若对部件输送构件在铅垂方向的振动进行检测,并将该检测值反馈给铅垂方向振动用的励振机构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以对设定电压进行控制,则也有可能实现所希望的振动,但在该情况下,另外需要振动传感器、反馈控制的电路,并且对电磁铁的负荷也变高,因此无法避免制造成本、运转成本大幅上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847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以低成本抑制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产生。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励振式部件输送装置具备:形成有部件输送路的部件输送构件、供上述部件输送构件安装的上部振动体、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台、设置于上述上部振动体与基台之间的中间振动体、连结上述中间振动体与基台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连结上述上部振动体与中间振动体的第二弹性构件,以上述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中的一方作为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以另一方作为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利用上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和第一励振机构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水平方向的振动,利用上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和第二励振机构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铅垂方向的振动,其中,将上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固定在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由此,如图13所示,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B在水平方向的变形不会导致铅垂方向的移位,即便不设置高成本的控制单元等,也能够抑制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产生。
另一方面,上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可以固定于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也可以固定于与部件输送方向平行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
并且,使上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的固有振动频率在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不同,或者使上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的在铅垂方向上的刚性高于在水平方向上的刚性,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
在上述结构中,作为上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能够使用正反面朝向部件输送方向的板簧,但优选使用如下构件:沿着部件输送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正反面朝向部件输送方向的板簧,且在各板簧的固定位置之间设置有衬垫。其原因在于,在因设置第一励振机构时的倾斜等而导致在中间振动体作用有力矩的情况下,若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为扭转刚性低的一片板簧,则板簧C如图14所示那样扭转,该扭转成为伴随着水平方向的振动的扭转振动而使中间振动体产生相对于部件输送方向的俯仰振动,难以实现最适合部件输送的所希望的振动。即,通过使用利用多个板簧夹有衬垫的扭转刚性高的构件作为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即便当在中间振动体作用有力矩的情况下,也能够如图15所示那样抑制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D的扭转,容易实现所希望的振动。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能够使用正反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簧。
此外,通过形成为使上述部件输送构件的固有振动频率在水平方向与在铅垂方向相差5Hz以上的结构,使得在槽的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处的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振动振幅存在很大的差,因此,即便在按照槽的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附近的频率驱动各励振机构时,也能够减小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振幅。
这里,优选使上述部件输送构件在铅垂方向上的固有振动频率大于在水平方向上的固有振动频率。这样,能够提高部件输送构件的在铅垂方向上的刚性,因此容易减小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振幅。并且,在调整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时,在使其小于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的方面存在极限,但在使其大于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的方面不存在极限,因此容易进行调整。
并且,优选将上述部件输送构件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固有振动频率和在铅垂方向上的固有振动频率调整成:使得各固有振动频率的5以下的整数倍的值互质。由于固有振动频率的整数倍是具有与该固有振动频率不同的振动模式的固有振动频率,因此,如果部件输送构件的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的整数倍是相同的值或相近的值,则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振幅变大。这里,将该整数倍的值设定在5以下的原因在于,若不对该值进行限制,则难以对各固有振动频率进行设定,进而若大于固有振动频率的5倍,则该振动模式下的振动振幅变小,对部件输送构件的影响变小。
上述各励振机构由电磁铁和活动铁芯构成,在针对其中的一方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中设置有产生施加电压的基准波形的基准波形产生单元和调整上述基准波形的振幅的波形振幅调整单元,在针对另一方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中设置有产生相对于上述基准波形而具有规定的相位差的波形的相位差调整单元和调整由相位差调整单元所产生的波形的振幅的波形振幅调整单元,若能够自由地控制对各电磁铁施加的电压的波形、周期、相位差以及振幅,则能够容易地使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接近所希望的振动。
并且,在针对上述各励振机构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中设置有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产生单元,该PWM信号产生单元将利用各上述波形振幅调整单元调整了振幅后的波形转换为PWM信号,从而能够以PWM方式驱动各励振机构。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中,将连结上部振动体或者基台和中间振动体的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固定在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产生。因而,在分别调整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振动时,能够以几乎不对铅垂方向的振动造成影响的方式调整水平方向的振动,并能够容易地实现适合部件输送的所希望的振动。并且,该结构不需要反馈控制单元等,能够以低成本构建。
并且,通过使部件输送构件的固有振动频率在水平方向与在铅垂方向相差5Hz以上,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输送装置(直线供料式供料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除去了图1的槽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部件输送装置的各励振机构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的简图。
图5是示出图1的铅垂振动用板簧的配置的变形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6是除去了图5的槽后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图5的部件输送装置的振动频谱波形的图表。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输送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除去了图8的槽后的俯视图。
图10是现有的部件输送装置(直线供料式供料器)的主视图。
图11是现有的水平振动用板簧的振动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现有的部件输送装置的振动频谱波形的图表。
图13是本发明的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的通常的变形形态的说明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的扭转变形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其它的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的变形形态的说明图。
图16是非复合振动式的直线供料式供料器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17是对图16的装置进行了改造后的复合振动式直线供料式供料器的主视图。
图18是示出图17的直线供料式供料器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9是非复合振动式的振动杯进料器(bowlfeeder)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20是对图19的装置进行了改造后的复合振动式振动杯进料器的主视图。
图21是示出图20的振动杯进料器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3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直线供料式供料器)。在该部件输送装置中,在上部振动体2的上表面安装有形成有直线状的输送路1a的槽(部件输送构件)1,在上部振动体2与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台3之间设置有中间振动体4,利用作为第一弹性构件的板簧5连结中间振动体4与基台3,利用作为第二弹性构件的板簧6连结上部振动体2与中间振动体4,在中间振动体4与基台3之间设置有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的第一励振机构7,在上部振动体2与基台3之间设置有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的第二励振机构8。
在上述基台3的两端立起设置有柱状的板簧安装部3a,上述基台3由固定于地面的防振橡胶等防振构件(省略图示)支承。
上述中间振动体4形成为矩形框形状,且配置成:短边方向的边缘部在外面侧与基台3的板簧安装部3a的上端部对置,在内表面侧与上部振动体2的下部对置。并且,在其外周侧的四角设置有沿部件输送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突出的板簧安装部4a。
上述第一板簧5以其正反面朝向部件输送方向、且两端的固定位置位于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方式,一端部固定于基台3的板簧安装部3a、另一端部固定于中间振动体4的板簧安装部4a,上述第一板簧5是水平振动用板簧(水平振动用弹性部件),其将中间振动体4支承为能够沿水平方向振动。该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比在铅垂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小很多,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与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差很大,并且铅垂方向的刚性比水平方向的刚性高很多。
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板簧6以其正反面朝向铅垂方向、且两端的固定位置位于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方式,一端部固定于上部振动体2的下部、另一端部固定于中间振动体4的长边方向边缘部,上述第二板簧6是铅垂振动用板簧(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其将上部振动体2支承为能够沿铅垂方向振动。
并且,上述第一励振机构7由设置于基台3上的交流电磁铁9、和以与该电磁铁9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中间振动体4的活动铁芯10构成。另外,活动铁芯10在该例中安装于中间振动体4,但也可以将其安装于上部振动体2。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励振机构8由设置于基台3上的交流电磁铁11、和以与该电磁铁11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上部振动体2的活动铁芯12构成。
当对第一励振机构7的电磁铁9通电时,在电磁铁9与活动铁芯10之间作用有断续的电磁吸引力,借助该电磁吸引力和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回复力,在中间振动体4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该振动经由铅垂振动用板簧6而传递至上部振动体2以及槽1。并且,当对第二励振机构8的电磁铁11通电时,在电磁铁11与活动铁芯12之间作用有断续的电磁吸引力,借助该电磁吸引力和铅垂振动用板簧6的回复力,在上部振动体2以及槽1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进而,借助该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被供给到槽1的部件沿着直线状输送路1a被输送。
因而,通过分别设定对各励振机构7、8的电磁铁9、11施加的电压,能够分别调整槽1的在水平方向的振动和在铅垂方向的振动。
图4示出设定对各励振机构7、8的电磁铁9、11施加的电压的电路。在第一励振机构7的电路中设置有产生施加电压的基准波形的基准波形产生单元13。在基准波形产生单元13中,产生与波形的种类(例如正弦波)和该波形的周期(频率)的设定值相应的基准波形。另一方面,在第二励振机构8的电路中设置有产生相对于由基准波形产生单元13产生的基准波形而具有规定的相位差的波形的相位差调整单元14。
进而,在各励振机构7、8的电路中,利用波形振幅调整单元15将由基准波形产生单元13或者相位差调整单元14产生的波形调整至规定的振幅,并利用PWM信号产生单元16转换为PWM信号,然后利用电压放大单元17进行升压,并施加于各个电磁铁9、11。由此,能够自由地控制对各电磁铁9、11施加的电压的波形、周期、相位差以及振幅,从而能够分别调整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另外,在不以PWM方式驱动各励振机构的情况下,不需要PWM信号产生单元16。
该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形成为上述的结构,在通过第一励振机构7的驱动而在中间振动体4产生振动时,在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被固定的水平振动用板簧5反复进行仅在水平方向变形而后返回初始状态的动作(参照图11)。由此,在中间振动体4产生的振动几乎不包含铅垂方向的振动,几乎是仅沿水平方向的振动。
并且,由于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与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差很大,由此也能够抑制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产生。
即,通常,当在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欲增大部件输送速度时,为了利用较少的电力高效地增大水平方向的振动的振幅,多按照槽的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附近的频率驱动各励振机构。此时,在水平振动用板簧的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与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或仅相差数Hz左右的情况下,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产生的中间振动体的铅垂方向的振动达到无法忽略的大小。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由于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与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之间相差很多,因此能够将因水平振动而引起的中间振动体4的铅垂方向的振动抑制得很小。
这里,对于水平振动用板簧,即便形成为例如水平方向的厚度尺寸比铅垂方向的宽度尺寸大的形状,也能够使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与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之间存在差,但从后述的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采用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形状。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水平方向尺寸比铅垂方向尺寸小很多,该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铅垂方向的刚性比水平方向的刚性高很多,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中间振动体4的铅垂方向的振动。
如上所述,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部件输送装置,在槽1产生的铅垂方向的振动几乎是仅由第二励振机构8和铅垂振动用板簧6产生的振动,因此,在对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振动分别进行调整时,能够以几乎不对铅垂方向的振动造成影响的方式调整水平方向的振动,能够容易地在槽1施加适合部件输送的所希望的振动。
图5以及图6示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铅垂振动用板簧6的配置的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在与部件输送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平行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将铅垂振动用板簧6固定于上部振动体2和中间振动体4的短边方向边缘部。
并且,对于该变形例的槽1,如图7所示,在沿水平方向对槽1进行励振时的槽1的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振动频谱波形中,将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v调整为比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h大5Hz以上,并使该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h处的水平方向的振动振幅Vh与铅垂方向的振动振幅Vv之间存在较大的差。此外,将该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h和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v调整成使得各固有振动频率的5以下的整数倍的值互质。由此,即便在按照槽1的水平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h附近的频率驱动各励振机构7、8时,也能够减小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振幅。
虽然该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振幅越小越好,但若为此而使槽1的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v过大,则铅垂方向的刚性变高,存在无法利用第二励振机构8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的可能性。所希望的铅垂方向的振动振幅为数十μm左右,因此,只要将铅垂方向的固有振动频率Fv调整成使得因水平方向的振动而引起的铅垂方向的振动的振幅为数μm~数十μm左右即可。
图8以及图9示出第二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平振动用板簧5而利用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18将中间振动体4与基台3连结。该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18是通过将正反面朝向部件输送方向(图中的左右方向)的两片板簧19沿着部件输送方向排列、并在各板簧19的固定位置之间设置衬垫20而成的构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平振动用板簧5相同,该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18在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被固定。其它部分的结构,包括针对各励振机构7、8的电磁铁9、11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对于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部件输送装置,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18的扭转刚性高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平振动用板簧5的扭转刚性,因此,在因设置第一励振机构7时的倾斜等而导致在中间振动体4作用有力矩的情况下,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18不扭转,而是几乎仅在水平方向变形(参照图15)。因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相比,更容易实现适合部件输送的所希望的振动。
另外,该第二实施方式与图5以及图6所示的例子相同,也可以形成为:铅垂振动用板簧6在与部件输送方向平行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被固定于上部振动体2和中间振动体4的短边方向边缘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连结中间振动体与基台的第一板簧作为水平振动用板簧,以连结上部振动体与中间振动体的第二板簧作为铅垂振动用板簧,但与此相反,也可以构成为第一板簧为铅垂振动用板簧,第二板簧为水平振动用板簧。并且,板簧在各位置分别配置有一片,但也可以重叠两片以上进行使用。并且,水平振动用板簧和铅垂振动用板簧分别配置有四处,但只要配置有两处以上即可。
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使用板簧作为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以及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但当然也能够使用除了板簧以外的弹性构件。并且,各励振机构使用由电磁铁和活动铁芯构成的机构,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能够产生相同的励振力的致动器即可。
然而,在上述复合振动式的部件输送装置中,期望能够通过对使用一对倾斜板簧使部件输送构件振动(并非复合振动式)的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来制造。图16示出非复合振动式的直线供料式供料器的一例。在该直线供料式供料器中,将形成有直线状的输送路21a的槽21安装于上部振动体22的上表面,利用前后一对倾斜板簧24连结上部振动体22与配置于其下方的基台23,在上部振动体22与基台23之间设置有励振机构25。该基台23由固定于地面上的防振橡胶等防振构件(省略图示)支承。
上述各板簧24分别以相对于与输送路21a正交的铅垂面而朝输送路21a的上游侧倾斜相同的角度的姿态安装于上部振动体22以及基台23。并且,上述励振机构25由安装于基台23的交流电磁铁26和安装于上部振动体22的活动铁芯27构成,借助作用于该电磁铁26与活动铁芯27之间的断续的电磁吸引力使上部振动体22振动。由此,槽21与上部振动体22一体地相对于水平面以与板簧24的倾斜角度相等的振动角度往复振动,被供给到槽21的部件沿着输送路21a被输送。
当欲对该非复合振动式的直线供料式供料器进行改造而制作上述图10所示的复合振动式的直线供料式供料器时,需要以不与安装于槽101的励振机构用的连接板107干涉的方式配置中间振动体104、在基台103上确保用于设置两个励振机构108、109的设置空间,这些都对设计造成很大的制约。因此,很多情况下不得不重新制造复合振动式的直线供料式供料器。
与此相对,考虑将复合振动式的直线供料式供料器的构造形成为图17所示的构造。在该直线供料式供料器中,将形成有直线状的输送路31a的槽31安装于上部振动体32的上表面,在上部振动体32与配置于其下方的基台33之间设置中间振动体34,利用沿着铅垂方向配置的第一板簧35连结中间振动体34与基台33,利用沿着水平方向配置的第二板簧36连结上部振动体32与中间振动体34,在中间振动体34与基台33之间设置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的第一励振机构37,在上部振动体32与中间振动体34之间设置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的第二励振机构38。该基台33由固定于地面上的防振橡胶等防振构件(省略图示)支承。
这里,上述槽31、基台33、第一板簧35以及第一励振机构37直接转用使用倾斜板簧的现有的装置(参照图16),在中间振动体34的下部使用了现有的装置的上部振动体。因而,中间振动体34和基台33分别具有能够以倾斜状态安装第一板簧35的安装面34a、34b、33a、33b,在上述各安装面34a、34b、33a、33b与第一板簧35之间设置有垫片39、40,从而使第一板簧35沿着铅垂方向。并且,中间振动体34形成为在现有的装置的上部振动体的上表面侧设置连结部41和板簧安装部42的结构,该连结部41和板簧安装部42可以像本例这样单独制作并结合,也可以一体制作。
上述第一板簧35配置于槽31的输送方向的两个位置,各自的上端部被固定于安装在中间振动体34的安装面34a、34b的垫片39、40,下端部被固定于安装在基台33的安装面33a、33b的垫片40、39。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板簧36配置于槽31的输送方向的两个位置,将靠槽31中央侧的端部固定于上部振动体32,将靠槽31端部侧的端部固定于中间振动体34的板簧安装部42。
上述第一励振机构37由安装于基台33的交流电磁铁43、和以与该电磁铁43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中间振动体34的活动铁芯44构成。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励振机构38由安装于中间振动体34的连结部41的交流电磁铁45、和以与该电磁铁45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上部振动体32的活动铁芯46构成。
进而,作用于第一励振机构37的电磁铁43与活动铁芯44之间的断续的电磁吸引力使中间振动体34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该振动经由第二板簧36传递至上部振动体32以及槽31,并且,作用于第二励振机构38的电磁铁45与活动铁芯46之间的断续的电磁吸引力使上部振动体32以及槽31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被供给到槽31的部件沿着直线状输送路31a被输送。
因而,通过分别设定对各励振机构37、38的电磁铁43、45施加的电压,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槽31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从而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振动。另外,作为设定对各电磁铁43、45施加的电压的电路,使用与图4所示的电路相同的电路。
该复合振动式的直线供料式供料器形成为上述的结构,在上部振动体与基台之间设置有中间振动体,在中间振动体与基台之间设置有用于产生水平方向振动的板簧和励振机构,在上部振动体与中间振动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产生铅垂方向振动的板簧和励振机构,因此能够独立地调整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从而能够得到适合部件输送的所希望的振动。
并且,槽、基台、水平方向振动用的板簧以及励振机构能够直接转用使用倾斜板簧的现有的装置的各部件,中间振动体的一部分也能够使用现有的装置的上部振动体,因此,能够容易地从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且能够廉价地进行制造。
图18示出使图17所示的直线供料式供料器的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振动产生机构的配置互换后的例子。即,在该变形例中,在安装有槽47的上部振动体48与配置于其下方的基台49之间设置中间振动体50,利用沿着铅垂方向配置的第一板簧51连结上部振动体48与中间振动体50,利用沿着水平方向配置的第二板簧52连结中间振动体50与基台49,在上部振动体48与中间振动体50之间设置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的第一励振机构53,在中间振动体50与基台49之间设置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的第二励振机构54。
上述槽47、上部振动体48、第一板簧51以及第一励振机构53直接转用使用了倾斜板簧的现有的装置(参照图16)的部件,中间振动体50也使用现有的装置的基台。进而,在上部振动体48和中间振动体50的板簧安装面48a、48b、50a、50b与第一板簧51之间设置有垫片55、56,以使得第一板簧51沿着铅垂方向。并且,第二板簧52的两端部固定于中间振动体50的下表面侧的连结部57和设置于基台49的上表面侧的板簧安装部58。其它的部分的结构、包括针对各励振机构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均与图17的例子相同。
因而,在该变形例中,与图17的例子相同,也能够独立地调整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并能够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而容易地制造。
上述图16~图18对直线供料式供料器进行了说明,但同样也可以考虑振动杯进料器的情况。
图19示出非复合振动式的振动杯进料器的一例。在该振动杯进料器中,将在内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输送路(省略图示)的振动杯61安装于上部振动体62的上表面,利用在振动杯61的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倾斜板簧64连结上部振动体62与配置于其下方的基台63,在上部振动体62与基台63之间设置有励振机构(省略图示)。该基台63由固定于地面上的防振橡胶等防振构件(省略图示)支承。
上述各板簧64分别以相对于铅垂面倾斜相同的角度的姿态安装于上部振动体62以及基台63。并且,上述励振机构由安装于基台63的交流电磁铁和安装于上部振动体62的活动铁芯构成,借助作用于该电磁铁与活动铁芯之间的断续的电磁吸引力使上部振动体62振动。由此,振动杯61与上部振动体62一体地绕其中心轴扭转振动,被供给到振动杯61的部件沿着上述螺旋状输送路被输送。
对此,考虑将复合振动式的振动杯进料器的构造形成为如图20所示的构造。在该振动杯进料器中,将在内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输送路(省略图示)的振动杯71安装于上部振动体72的上表面,在上部振动体72与配置于其下方的基台73之间设置有中间振动体74,利用沿着铅垂方向配置的第一板簧75连结中间振动体74与基台73,利用沿着水平方向配置的第二板簧76连结上部振动体72与中间振动体74,在中间振动体74与基台73之间设置有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的第一励振机构(省略图示),在上部振动体72与中间振动体74之间设置有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的第二励振机构77。该基台73由固定于地面上的防振橡胶等防振构件(省略图示)支承。
这里,上述振动杯71、基台73、第一板簧75以及第一励振机构直接转用使用倾斜板簧的现有的装置(参照图19)的部件,在中间振动体74的下部也使用现有的装置的上部振动体。因而,中间振动体74和基台73分别具有能够以倾斜状态安装第一板簧75的安装面74a、73a,在上述各安装面74a、73a与第一板簧75之间设置有垫片78、79,以使得第一板簧75沿着铅垂方向。并且,中间振动体74形成为在现有的装置的上部振动体的上表面侧设置有连结部80和板簧安装部81的结构,该连结部80和板簧安装部81可以像该例那样单独制作并结合,也可以一体制作。
上述第一板簧75在振动杯71的周方向的4个位置等间隔地配置,将其上端部固定于安装在中间振动体74的安装面74a的垫片78,将下端部固定于安装在基台73的安装面73a的垫片79。另一方面,上述第二板簧76以隔着振动杯71的中心对置的方式配置于两个位置,将靠振动杯71中心侧的端部固定于上部振动体72,将靠振动杯71外周侧的端部固定于中间振动体74的板簧安装部81。
虽然省略了上述第一励振机构的图示,但该第一励振机构由安装于基台73的交流电磁铁、和以与该电磁铁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中间振动体74的活动铁芯构成。另一方面,上述第二励振机构77由安装于中间振动体74的连结部80的交流电磁铁82、和以与该电磁铁82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的方式安装于上部振动体72的活动铁芯83构成。
进而,作用于第一励振机构的电磁铁与活动铁芯之间的断续的电磁吸引力使中间振动体74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绕振动杯71的中心轴的旋转振动),该振动经由第二板簧76传递至上部振动体72以及振动杯71,并且,作用于第二励振机构77的电磁铁82与活动铁芯83之间的断续的电磁吸引力使上部振动体72以及振动杯71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被供给到振动杯71的部件沿着上述螺旋状输送路被输送。
因而,通过分别设定对各励振机构的电磁铁施加的电压,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振动杯71的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从而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振动。另外,作为设定对各电磁铁施加的电压的电路,使用与图4所示的电路相同的电路。
该复合振动式的振动杯进料器形成为上述的结构,在上部振动体与基台之间设置有中间振动体,在中间振动体与基台之间设置有用于产生水平方向振动的板簧和励振机构,在上部振动体与中间振动体之间设置有用于产生铅垂方向振动的板簧和励振机构,因此,能够独立地调整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从而能够得到适合部件输送的所希望的振动。
并且,振动杯、基台、水平方向振动用的板簧以及励振机构能够直接转用使用倾斜板簧的现有的装置的部件,在中间振动体的一部分也能够使用现有的装置的上部振动体,因此,能够容易地从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能够廉价地进行制造。
图21示出使图20所示的振动杯进料器的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的振动产生机构的配置互换后的例子。即,在该变形例中,在安装有振动杯84的上部振动体85与配置于其下方的基台86之间设置有中间振动体87,利用沿着铅垂方向配置的第一板簧88连结上部振动体85与中间振动体87,利用沿着水平方向配置的第二板簧89连结中间振动体87与基台86,在上部振动体85与中间振动体87之间设置有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的第一励振机构(省略图示),在中间振动体87与基台86之间设置有产生铅垂方向的振动的第二励振机构90。
上述振动杯84、上部振动体85、第一板簧88以及第一励振机构直接转用使用倾斜板簧的现有的装置(参照图19)的部件,中间振动体87也使用了现有的装置的基台。进而,在上部振动体85和中间振动体87的板簧安装面85a、87a与第一板簧88之间设置有垫片91、92,以使得第一板簧88沿着铅垂方向。并且,将第二板簧89的两端部固定于中间振动体87的下表面侧的连结部93和设置于基台86的上表面侧的板簧安装部94。其它的部分的结构、包括针对各励振机构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均与图20的例子相同。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20的例子相同,也能够独立地调整水平方向的振动和铅垂方向的振动,能够容易地对现有的装置进行改造而进行制作。
标号说明
1…槽(部件输送构件);2…上部振动体;3…基台;4…中间振动体;5…第一板簧(水平振动用板簧);6…第二板簧(铅垂振动用板簧);7…第一励振机构;8…第二励振机构;9、11…电磁铁;10、12…活动铁芯;18…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19…板簧;20…衬垫。
Claims (10)
1.一种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具备:形成有部件输送路的部件输送构件;供所述部件输送构件安装的上部振动体;设置于地面上的基台;设置于所述上部振动体与基台之间的中间振动体;连结所述中间振动体与基台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连结所述上部振动体与中间振动体的第二弹性构件,以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中的一方作为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以另一方作为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利用所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和第一励振机构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水平方向的振动,利用所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和第二励振机构对部件输送构件施加铅垂方向的振动,该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将所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固定在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
所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固定在与部件输送方向正交的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固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的固有振动频率在水平方向与铅垂方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的在铅垂方向上的刚性高于在水平方向上的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使用正反面朝向部件输送方向的板簧。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水平振动用弹性构件使用了如下构件:沿着部件输送方向排列设置多个正反面朝向部件输送方向的板簧,且在各板簧的固定位置之间设置有衬垫。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铅垂振动用弹性构件,使用正反面朝向铅垂方向的板簧。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部件输送构件的固有振动频率在水平方向与在铅垂方向相差5Hz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部件输送构件的在铅垂方向上的固有振动频率大于在水平方向上的固有振动频率。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励振机构由电磁铁和活动铁芯构成,在针对其中的一方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中设置有产生施加电压的基准波形的基准波形产生单元和调整所述基准波形的振幅的波形振幅调整单元,在针对另一方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中设置有产生相对于所述基准波形而具有规定的相位差的波形的相位差调整单元和调整由相位差调整单元所产生的波形的振幅的波形振幅调整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针对所述各励振机构的电磁铁的施加电压设定电路中设置有PWM信号产生单元,该PWM信号产生单元将利用各所述波形振幅调整单元调整了振幅后的波形转换为PWM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81732A JP5677783B2 (ja) | 2010-08-16 | 2010-08-16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JP2010181771A JP5677784B2 (ja) | 2010-08-16 | 2010-08-16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JP2010-181732 | 2010-08-16 | ||
JP2010-181771 | 2010-08-16 | ||
JP2010183771A JP2012041137A (ja) | 2010-08-19 | 2010-08-19 | 振動式直進フィーダ |
JP2010183780A JP2012041138A (ja) | 2010-08-19 | 2010-08-19 | 振動式ボウルフィーダ |
JP2010-183780 | 2010-08-19 | ||
JP2010-183771 | 2010-08-19 | ||
PCT/JP2011/066585 WO2012023380A1 (ja) | 2010-08-16 | 2011-07-21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52576A CN103052576A (zh) | 2013-04-17 |
CN103052576B true CN103052576B (zh) | 2015-12-16 |
Family
ID=45605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7821.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52576B (zh) | 2010-08-16 | 2011-07-21 |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1877578B1 (zh) |
CN (1) | CN103052576B (zh) |
TW (1) | TWI535644B (zh) |
WO (1) | WO20120233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018933B1 (ko) * | 2012-03-16 | 2019-09-05 | 엔티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진동식 부품 반송 장치 |
JP6153308B2 (ja) * | 2012-10-10 | 2017-06-28 | Ntn株式会社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CN109896234A (zh) * | 2019-03-12 | 2019-06-18 | 上海圣奎塑业有限公司 | 保温板振动布料设备 |
CN111747064B (zh) * | 2020-06-30 | 2021-12-21 | 重庆德能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高效送料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474567A (en) * | 1977-11-26 | 1979-06-14 | Shinko Electric Co Ltd | An elliptical-oscillation type oscillator |
JPS5584707A (en) * | 1978-12-20 | 1980-06-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Vibration feeder |
DE3331050A1 (de) * | 1983-08-29 | 1985-03-14 | Rhein-Nadel Automation GmbH, 5100 Aachen | Vorrichtung zur reihenfoermig geordneten zufuhr von werkstuecken mit einem vibrationsantrieb |
JPH11180525A (ja) * | 1997-12-18 | 1999-07-06 | Shinko Electric Co Ltd | 楕円振動フィーダ |
JP4604522B2 (ja) * | 2004-03-12 | 2011-01-05 |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部品搬送装置、及び物品搬送方法 |
JP5677784B2 (ja) * | 2010-08-16 | 2015-02-25 | Ntn株式会社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
2011
- 2011-07-21 WO PCT/JP2011/066585 patent/WO201202338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7-21 KR KR1020127033241A patent/KR10187757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7-21 CN CN201180037821.7A patent/CN1030525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7-25 TW TW100126244A patent/TWI53564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52576A (zh) | 2013-04-17 |
KR20130091665A (ko) | 2013-08-19 |
KR101877578B1 (ko) | 2018-07-12 |
TWI535644B (zh) | 2016-06-01 |
TW201208959A (en) | 2012-03-01 |
WO2012023380A1 (ja) | 2012-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77783B2 (ja)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
CN104736460B (zh) |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 |
CN103052576B (zh) |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 |
JP2013095564A (ja) | 振動式搬送装置 | |
CN105073609B (zh) |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 |
CN103946132B (zh) |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 |
JP2013193813A (ja)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
CN102530495B (zh) | 振动式零部件输送装置 | |
CN104185598B (zh) | 振动式部件输送装置 | |
CN102530494B (zh) | 振动式碗状送料器 | |
JP5718606B2 (ja)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
JP5677784B2 (ja)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
JP6081695B2 (ja)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
JP5973254B2 (ja)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
JP2012121660A (ja)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
JP2012041137A (ja) | 振動式直進フィーダ | |
JP2013095596A (ja) |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 |
JP2012041138A (ja) | 振動式ボウルフィー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