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24246A - 带有摩擦减震器的自行车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带有摩擦减震器的自行车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24246A
CN104724246A CN201410858247.7A CN201410858247A CN104724246A CN 104724246 A CN104724246 A CN 104724246A CN 201410858247 A CN201410858247 A CN 201410858247A CN 104724246 A CN104724246 A CN 104724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movable part
bicycle rear
recess
friction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82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24246B (zh
Inventor
J-H·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RAM Deutschland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RAM Deutschland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RAM Deutschland GmbH filed Critical SRAM Deutschland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4724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4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24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24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4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 B62M9/1248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biasing means, e.g. spring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6Chain guides; Moun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6Tensioning or adjusting equipment for chains, belt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后变速器,包括:主体件;活动件;旋转地与活动件连接的链条引导组件;弹性储力装置,借助其能沿第一旋转方向将所述链条引导组件相对于活动件预紧;反力生成装置,其包括超越离合装置及摩擦装置和弹性储力装置,借助反力生成装置能将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活动件的旋转起反作用的反力施加到链条引导组件上;超越离合装置具有滚动离合器,摩擦装置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或能形成相互摩擦接合的、关于旋转轴线基本轴向取向的摩擦面,摩擦面借助弹性储力装置彼此预紧或能预紧;摩擦面关于旋转轴线相对于在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滚动离合器的滚动件轴向错开。

Description

带有摩擦减震器的自行车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自行车变速器(Fahrradderailleur)或自行车转速器(Fahrradumwerfer),准确地说涉及自行车后变速器,其包括:主体件,该主体件可安装在与自行车后轮相关的自行车车架上;活动件,该活动件以可移动地的方式与该主体件联接;链条引导组件,该链条引导组件以可绕旋转轴旋转的方式与活动件连接;与链条引导组件相关的弹性储力装置,借助弹性储力装置该链条引导组件可在相对于该活动件的第一旋转方向上预紧;和反力生成装置,该反力生成装置包括超越离合装置、摩擦装置以及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可以在链条引导组件上施加对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活动件的旋转起反作用的反力。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自行车换挡装置的换速器或变速器用于通过使链条在自行车齿轮组的多个相邻的小齿轮之间拨动来进行切换过程。变速器的另一个同样非常重要的功能是保证足够的链条张力。为此,自行车变速器通常具有下列结构。设置主体件,借助该主体件将自行车变速器安装在自行车上。另外具有活动件,该活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在该主体件上;和链条引导装置,该链条引导装置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在该活动件上,以便相对于旋转轴进行旋转。该活动件可侧向(轴向)移动,以便使该链条引导装置在齿轮组的小齿轮之间移动,从而使得链条可以从初始小齿轮转换到目标小齿轮上。该链条引导装置通过张紧弹簧等在旋转方向上,即在自行车的借助于该链条引导装置引导的链条的张力方向上,弹性预紧,以便使该链条保持在张紧状态下,或在链条张紧度不能令人满意的前一状态之后再次建立张紧状态。该旋转方向或枢转方向在这里也被称为“链条张紧方向”。链条引导装置在该方向上的扭转提高该链条的张紧度,并同时缩小作用在该链条引导装置上的张紧弹簧的张力。
视齿轮组的在给定时刻与链条啮合的当前的小齿轮而定,该链条引导装置相对于活动件关于该旋转轴占据不同的枢转位置。
对该链条和链条引导装置的作用,不仅由通过在齿轮组的不同小齿轮之间转移链条而切换链条系统来提供,而且由行车驱动装置本身来提供。因此,该变速器和该链条,例如,当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进时受到冲击和震动,这可能沿与“链条张紧方向”相反的枢转方向作用在该链条引导装置上。该链条引导装置在与“链条张紧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扭转增大了作用在该链条引导装置上的张紧弹簧的张紧度,并直接导致链条张紧度降低(例如当直接作用在该链条引导装置上时,在该方向上使之扭转),或至少导致链条张紧度连续减少到需要的程度以下的显著危险。负面的后果可能是链条的张紧度随着不希望有的间隙或该链条的“晃动”而下降,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使链条从齿轮组脱出。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传统的解决变型是设计反力生成装置,该反力生成装置还可以称为减震器、减震装置或减震器组件,并对该链条引导装置的旋转运动提供阻力,更确切地说只在该链条引导装置的与“链条张紧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为此,该已知的解决变型分别具有超越离合装置和摩擦装置,它们共同作用,使得在与该“链条张紧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对该链条引导装置的旋转运动产生阻力作用。
该活动件和该链条引导装置可彼此相对扭转,但通过该摩擦装置和也可称为单程离合器的超越离合装置处于摩擦锁合带动旋转的连接中,该连接由于该单程离合器的单程离合器特性而只对与该“链条张紧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起作用,使得只在该旋转方向上才出现对该旋转起反作用的滑动摩擦。在张紧链条方面,在与该链条引导装置反向旋转相应的另一个旋转方向上,该链条引导装置由于这种单程离合器特性而与活动件脱离啮合,使得通过该链条引导装置的旋转不会对链条的张紧产生阻力或至少基本上不会对其进行抵抗。
如上所述,例如从DE 10 2007 040 156 A1已知一种变速器。该已知的变速器具有反力生成装置,该反力生成装置带有由多个轴向支承的摩擦板形成的摩擦装置。作为超越离合装置,滚动离合器径向设置在这些摩擦板以外相同的径向范围内,其结果是,活动件在径向上需要相对较大的径向尺寸。作为这种已知的解决变型的优点,在该专利公告中强调一种带有用于调整摩擦锁合并借此调整反力的暴露的单个螺帽的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应该使根据骑行者的愿望调整反力成为可能。但是这样的调整需要工具,而且存在这样的问题,正常的骑行者是否完全能够正确地调整反力,从而使得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预期的。而且也没有可靠措施来防止不希望有的移位,这是由于该螺帽敞露,没有保证防止扭转的措施而令人担心。
从DE 10 2011 114 699 A1还已知所述类型的同样使用滚动离合器的自行车后变速器的不同变型。旋转轴的部断用作该滚动离合器的内联接件,该链条引导组件以此支承得可以相对于活动件旋转。该摩擦装置由包围该滚动离合器外联接件的板簧形成,它带有两个末段径向在两个旋转凸轮之间凸出,或作为替代变型在调整螺旋和旋转凸轮之间凸出,用来调整基本摩擦,并用来借助于控制杆等控制当前起作用的摩擦,借此骑车人可以根据其要求,例如,取决于地形,借助于可在两个索引位置之间移动的控制杆选择当前起作用的摩擦和借此选择当前起作用的反力。为了向骑车人提供这个可选择性,造成相当高的机械消耗。
从DE 10 2013 001 952 A1已知所述类型的自行车后变速器的不同变型,其中摩擦装置包括一个套管型、围绕滚动离合器延伸的摩擦件,带有逐渐变细或呈圆锥形的外表面,其中滚动离合器的内部件由使该链条引导组件可旋转地支承的一段旋转轴形成。
EP 0 031 215 B1公开了所述类型自行车后变速器的不同变型,它具有爪型联轴节作为超越离合装置,与具有轴向取向的摩擦面的摩擦装置一起形成该反力生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类型的自行车后变速器,该后变速器可以被实施成在活动件方面紧凑,尤其在径向上紧凑。
为了解决该任务而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后变速器,该自行车后变速器包括:主体件,该主体件可安装在与自行车后轮相关的自行车车架上;活动件,该活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与主体件联接;链条引导组件,该链条引导组件以可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与活动件连接;与链条引导组件相关的弹性储力装置,借助该弹性储力装置,链条引导组件可以第一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活动件被预紧;和反力生成装置,该反力生成装置包括超越离合装置以及摩擦装置和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并且借助该反力生成装置能够将在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活动件的旋转起反作用的反力施加到链条引导组件上;其中该超越离合装置具有滚动离合器,且摩擦装置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或能形成相互摩擦接合的、关于旋转轴线基本上轴向取向的摩擦面,这些摩擦面借助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而彼此预紧或能彼此预紧。根据本发明规定,摩擦面关于旋转轴线相对于在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滚动离合器的滚动件轴向错开。
本发明的建议开辟了自行车变速器的有利配置的多种可能性。因此可以规定,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延伸区域,优选至少滚动件的径向延伸区域与摩擦面的径向延伸区域重叠,由此能够上述的径向紧凑性。在这方面还规定,摩擦面被设置成与所述内联接件和所述外联接件中的一者关于旋转轴线径向重叠。
尽管基本上可以设想其他构造,但是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后变速器通常借助旋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链条引导组件。为此特别提出,该链条引导组件借助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在活动件中的、必要时构成该滚动离合器的内联接件的旋转轴与活动件连接。
可以有利地规定,该旋转轴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被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中,该凹部被实施成活动件的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并且旋转轴借助至少一个支承结构关于至少一个轴向方向直接地或间接地轴向支承在与活动件相关的支承结构上,该支承结构沿径向延伸且与旋转轴一体形成或固定在旋转轴上。在这方面特别考虑到,该旋转轴借助支承结构关于第一轴向方向轴向支承在活动件上,必要时借助至少一个相对于活动件独立的、容纳在凹部内的支承件被支承,所述支承结构被设置成与链条引导组件间隔开,并与旋转轴一体形成或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进一步提出,优选与旋转轴一体形成的、例如实施成凸缘段的支承结构被设置在旋转轴的远离链条引导组件的轴向端部区域中。
关于发明的上述基本设想的进一步改进还建议,摩擦面关于旋转轴线相对于内联接件和外联接件中的至少一者轴向错开。
可以有利地规定,链条引导组件的部件用作支承结构,用于使旋转轴关于一个轴向方向,且尤其是关于与第一轴向方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方向轴向支承在活动件上。
该摩擦装置的一个特别优选的设计变型的特征在于,摩擦面包括第一摩擦面,该第一摩擦面能够借助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而彼此预紧,并且摩擦面包括相对于第一摩擦面更靠近链条引导组件的第二摩擦面,该第二摩擦面能够借助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而彼此预紧,而且滚动离合器的滚动件关于旋转轴线轴向设置在第一摩擦面和第二摩擦面之间。
可以规定,设置分开第一摩擦面和第二摩擦面的储力器,它们一起构成所述的弹性力存储装置。还可以设想,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储力器和第二弹性储力器,其中所述滚动离合器的滚动件关于旋转轴线轴向设置在第一储力器和第二储力器之间。
而反之优选的是,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优选设置在紧靠第一摩擦面处,并借助力传递装置作用在第二摩擦面上,或者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设置在紧靠第二摩擦处,并借助力传递装置作用在所述第一摩擦面上。尽管可能令人感到意外,该自行车变速器毫无问题地被实施成具有与第一和第二摩擦面共同相关的弹性储力装置,该弹性储力装置被设置成紧靠第一摩擦面或紧靠第二摩擦面,但却既与第一摩擦面相关也与第二摩擦面相关,并且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在这些摩擦面上,这促成轴向紧凑性。在该力传递装置方面进一步提出,由内联接件和外联接件中的一者构成力传递装置,或属于力传递装置,或/和至少一个在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部或径向外部轴向延伸的、并且相对于所述内联接件和所述外联接件独立的支承件构成力传递装置或属于力传递装置。因此无需附加的组件,或者可以设置独立的支承件,例如,实施成套管件等,该套管件可以在滚动离合器的范围内占据少量的径向结构空间。
关于摩擦面的另一个有利的可能性是,摩擦面关于切割滚动离合器的、且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基准面设置在所述基准面的轴向一侧上,优选相对于所述滚动离合器的所述滚动件轴向错开,尤其优选地相对于所述滚动离合器轴向错开。在这方面例如可以想到,摩擦面设置在所述基准面的轴向靠近所述链条引导组件的一侧。优选地,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380)紧靠所述摩擦面被设置在所述基准面的同一轴向侧上。
优选地,不仅在与实现所述力传递装置相关的实施方式方面,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从径向外部包围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套管件,该套管件与或能与所述外联接件联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必要时用作该力传递装置的支承件,或/和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径向包围所述旋转轴的套管件,该套管件必要时与或能与所述旋转轴联接以便共同旋转,所述套管件被所述滚动离合器从径向外部包围,并且必要时用作力传递装置的支承件,或者所述套管件构成滚动离合器的内联接件。
为了提供轴向取向的摩擦面预先规定,从径向外部包围滚动离合器的其中一个联接件或包围滚动离合器或包围旋转轴的套管件具有构成轴向取向的摩擦面中的一个摩擦面或者构成第一或第二摩擦面的末段。在所述的套管件的情况下,涉及的是所述力传递装置的套管件。为了给轴向取向的摩擦面提供足够的表面积而提出,所涉及的连接件或套管件的末段被实施成凸缘段。有利地可以设置两个这样的套管件,其凸缘段被设置成分别远离另一个套管件。然而,即使只有一个单独的这种套管件就已够用。
对于只有一个套管件的设计可能性进一步提出,从径向外部包围旋转轴的套管件在与构成所述摩擦面的末段相反的末段上,轴向支承在旋转轴的支承结构上,其中所述支承结构优选还用于将所述旋转轴(350)直接地或间接地轴向支承在所述活动件上。
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抗旋转地固定或能固定在活动件上的片件或环形片件或/和活动件的至少一个内平面,形成轴向取向的摩擦面中的一个摩擦面或形成所述第一或第二摩擦面,或者至少一个与或能与旋转轴联接以便共同旋转的片件或环形片件,或/和旋转轴的径向突出部段的至少一个平面构成轴向取向的摩擦面中的一个摩擦面或所述第一或第二摩擦面。
进一步改进提出,鉴于摩擦面通过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而被预紧成处于互相摩擦接合中,至少一个固定的片件或环形片件,或者至少一个这样的可固定的片件或环形片件,在固定的状态下可以相对于活动件或相对于旋转轴轴向移动。
该外联接件可以抗旋转地或借助于该摩擦面与该活动件以摩擦锁合的方式联接。该旋转轴可以构成内联接件,或抗旋转地或借助于该摩擦面与内联接件联接。在这方面特别考虑到,该内联接件由至少一个套管件形成。
特别考虑到下列变型:
i)该外联接件借助该摩擦面与活动件以摩擦锁合的方式联接,而该旋转轴形成内联接件,或抗旋转地与内联接件连接,
ii)该外联接件与该活动件抗旋转地联接,而该旋转轴借助该摩擦面与该内联接件以摩擦锁合的方式连接。
可以规定,在结构上不可改变的、即使在制造时也不可调整的自行车变速器结构,对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的限定的张紧状态产生影响。而反之优选的是,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优选实施成波纹弹簧或碟形弹簧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的限定的张紧状态,在制造自行车变速器时借助于能轴向支承的支承件进行调节,该支承件能相对于所述活动件和所述旋转轴中的至少一者轴向限定地定位在预先给定的轴向调整区域内,该支承件优选呈例如被实施成螺纹件的调整件形式。由此,该自行车变速器可以在工厂制造时,针对该反力生成装置的待设定的反力进行调校或校准,以便避免一系列的波动,而且也不必对形成自行车变速器的组件要求特别严格的公差。
一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轴向设置在该链条引导组件和该支承件,尤其是调整件之间,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轴向设置在滚动离合器和支承件,尤其是调整件之间。
一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该支承件,尤其是调整件轴向设置在该链条引导组件和该滚动离合器之间。为此一方面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轴向设置在滚动离合器和支承件,尤其是调整件之间。另一方面,可以规定,该滚动离合器轴向设置在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和支承件,尤其是调整件之间。
一般考虑到,该支承件实施成调整件,并在外螺纹处与活动件的内螺纹啮合,或在内螺纹处与该旋转轴的外螺纹啮合。优选规定,该支承件或调整件被固定以防止被调整或/和设置成是隐蔽的且优选无法触及。考虑到被骑行者或者还有被自行车车间的装配工人错误调整的危险,而不希望改变张紧状态及反力的厂方设置,并应该阻碍或更理想地甚至使之不可能实际发生。
关于与链条引导组件相关的弹性储力装置提出,该弹性储力装置关于所述旋转轴线设置在摩擦面的径向延伸区域的径向外部,并且与至少一些摩擦面,优选为第二摩擦面,或/和与支承件或调整件或/和与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轴向重叠,并且被设置成将其径向包围。
本发明还提出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后变速器的一种预装配单元的不同的变型。第一变型的特征在于,预装配单元包括活动件,该活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或能与主体件联接;旋转轴,该旋转轴能与链条引导组件连接,并且以能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活动件的被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内,所述凹部构成活动件的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并通过所述活动件轴向支承或能够轴向支承在轴向中的第一轴向方向上,必要时借助至少一个容纳在所述凹部中的支承件;超越离合装置和摩擦装置,它们被设置成在所述凹部内径向包围所述旋转轴,并且必要时所述旋转轴设置成包括该超越离合装置的联接件,并可由此在包括与摩擦装置相关的弹性储力装置的情况下形成反力生成装置,其中所述超越离合装置具有滚动离合器,所述摩擦装置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或能形成相互摩擦接合的、关于所述旋转轴线基本上轴向取向的摩擦面,所述摩擦面关于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在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所述滚动离合器的滚动件轴向错开。
另外在这方面,在第一变型方面提出,优选当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实现所述旋转轴的间接轴向支承或可支承性的情况下,旋转轴在第一轴向端部上能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连接,并且弹性储力装置能在与所述旋转轴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附近定位在该凹部内,并且能够通过能限定地定位和轴向固定在所述凹部内的、例如利用能拧入所述凹部的内螺纹中的外螺纹固定的调整件张紧,以便使所述摩擦面张紧成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
第二变型的特征在于,该预装配单元包括:活动件,该活动件与主体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或能与主体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并且具有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该凹部被实施成所述活动件的关于轴线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而且能与链条引导组件连接的旋转轴以能绕与所述轴线相对应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凹部中或能支承在所述凹部中,并在轴向方向的第一轴向方向上通过所述活动件轴向支承或能够轴向支承在所述凹部中,必要时借助至少一个容纳在所述凹部中的支承件实现;超越离合装置或超越离合装置的至少一个部分装置以及摩擦装置(170),该摩擦装置具有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该弹性储力装置在所述凹部内设置有用于旋转轴的处于径向内部的通道,以便形成反力生成装置(138),该旋转轴必要时作为待包括所述超越离合装置的或包括了所述超越离合装置的联接件,且能插入或被插入所述凹部内,其中该超越离合装置或该部分装置包括滚动离合器或滚动离合器的至少一个外联接件,该滚动离合器具有径向内部保持于其上的滚动件,所述摩擦装置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或能形成互相摩擦锁合的,关于旋转轴线(A)基本上轴向取向的摩擦面,这些摩擦面借助于属于所述摩擦装置或与摩擦装置相关的弹性储力装置能彼此预紧,其中该所述摩擦面关于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在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滚动离合器(的滚动件轴向错开。
另外在这方面,因此在第二变型方面提出,在凹部的第一轴向端部区域内,具有与该旋转轴相关的通道的调整件限定地定位和轴向固定在该凹部内,例如利用外螺纹拧入所述凹部的内螺纹中,使弹性储力装置(180)张紧,以便使所述摩擦面张紧成处于互相摩擦锁合中;旋转轴从与所述第一端部区域相反的凹部的端部区域可插入或被插入所述凹部,该插入的旋转轴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区域中的端部处,优选当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实现对所述旋转轴的间接轴向支承或可支承性的情况下,能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连接。
第三变型的特征在于,预装配单元包括:旋转轴,该旋转轴能在第一端部处与链条引导组件连接,以便使该链条引导组件借助旋转轴以能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活动件的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内,凹部构成活动件的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所述活动件与或能与主体件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超越离合装置和摩擦装置,该摩擦装置具有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该弹性储力装置径向包围旋转轴,并在必要时所述旋转轴作为包括所述超越离合装置的联接件设置在弹性储力装置上,以便构成反力生成装置,其中超越离合装置具有滚动离合器,并且所述摩擦装置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或能够形成相互的摩擦接合的、关于旋转轴线基本上轴向取向的摩擦面,这些摩擦面能借助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280)而彼此预紧,其中所述摩擦面关于旋转轴线相对于在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所述滚动离合器的滚动件轴向错开;
另外在这方面,与第三变型相关地提出,在旋转轴的第一轴向端部附近,调整件限定地定位和轴向固定在旋转轴上,例如利用内周面上的内螺纹拧紧在所述旋转轴的外螺纹上,使得所述弹性储力装置张紧,以便使摩擦面张紧成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所述旋转轴能在第一轴向端部处与链条引导组件连接,并且旋转轴能与所述活动件装配在一起,其中旋转轴从活动件的第一轴向方向侧利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向前插入所述凹部中;并且在与第二端部相邻的端部区域处从活动件的与第一轴向方向侧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侧固定在所述活动件上,以防止从所述凹部被拉出。
第四变型的特征在于,该预装配单元包括:活动件,该活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或能与主体件联接,并且该活动件具有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该凹部被实施成活动件的关于轴线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并且能与链条引导组件连接的旋转轴以能绕对应于所述轴线的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该凹部中,并且在轴向中的第一轴向方向上通过活动件支承或能通过活动件支承,必要时借助至少一个容纳在所述凹部中的支承件实现;超越离合装置和摩擦装置,该摩擦装置具有与该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该弹性储力装置径向包围旋转轴,必要时所述旋转轴作为包括超越离合装置的联接件设置在弹性储力装置上,以便构成反力生成装置,其中超越离合装置具有滚动离合器,而摩擦装置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或能够形成相互摩擦接合的、关于旋转轴线的基本轴向取向的摩擦面,这些摩擦面能够借助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而彼此预紧,其中所述摩擦面关于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在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滚动离合器的滚动件轴向错开。
另外在这方面,在第四变型方面提出,在旋转轴的第一轴向端部附近,调整件限定地定位和轴向固定在旋转轴上,例如借助内周面上的内螺纹拧紧在旋转轴的外螺纹上,使弹性储力装置张紧,以便使所述摩擦面张紧成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其中优选在当沿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实现对所述旋转轴的间接轴向支承或轴向支承性的情况下,旋转轴(350)能够在第一轴向端部处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连接。
自行车后变速器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该外联接件通过摩擦面与活动件以摩擦锁合的方式联接,以便产生对外部部件的扭转起反作用的反力,该旋转轴构成内联接件或者针对该内联接件是抗旋转的。这种自行车变速器可以特别适宜地由根据第一变型或第二变型的预装配单元来制造。
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后变速器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该外联接件优选由于形状锁合方式的结合而相对于该活动件是抗旋转的,而且该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该旋转轴与该内联接件通过摩擦面以摩擦锁合的方式联接,以便传递旋转带动力。这种自行车后变速器可以尤其适宜地由根据第三或第四变型的预装配单元来制造。
自行车后变速器适当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该旋转轴借助于优选可拆分的保持装置,例如,借助诸如卡圈的可拆分的保持件,固定在该活动件上,以防止从该凹部拉出,该卡圈使得该旋转轴在第一轴向方向上轴向支承在该活动件上,必要时借助至少一个容纳在凹部中的支承件。这样的自行车变速器还可以适当地由根据第三变型的预装配单元来制造。进一步的改进规定,该旋转轴借助该链条引导组件或/和借助该旋转轴的止档件在凹部内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支承或能支承在该活动件上。
本发明还提出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后变速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一个优选设计特征在于,首先按照所述变型中的一个变型来制造预装配单元,然后将该预装配单元与所缺的部件结合,以便构成根据本发明的自行车变速器。在设置调整件的情况下,优选在制造该预装配单元的过程中如此调整该调整件,即,制成的自行车变速器的反力生成装置在操作中施加需要的反力。由此可见,只要进行调校或校准,就应该优选借助预装配单元进行。这尤其有利地在根据第二、第三和第四变型的预装配单元中是可行的。
附图说明
现参照附图中显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图1是后变速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后变速器包含根据第一构造方式的本发明的减震器组件,并在其外型上基本上对应于根据DE 10 2013 001 952 A1的后变速器;
图2以局部图a)和b)示出了该减震器组件沿着链条引导组件的旋转轴线获得的、在角度上彼此错开的剖面的两个剖视图;
图3示出了减震装置沿着图2的a)的剖切线III-Ill剖取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减震器组件的部件的部件拆解立体图;
图5示出了减震器组件的部件连同变速器其他部件的部件拆解立体图;
图6示出了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减震器组件的本发明的变速器的第二实施方式根据第二构造方式的剖视图,视图上对应于图2;
图7示出了减震器组件沿着图6中的a)中的剖切线VII-VII剖取的剖视图;
图8是减震器组件的部件连同图6和图7的实施例的活动件的部件拆解立体图;
图9是图8的部件与变速器其他部件一起的部件拆解立体图;
图10是后变速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该后变速器包含根据第三构造方式的本发明的减震器组件;
图11是图10的实施例的减震器组件的剖视图,在视图上相应于图2;
图12是该减震器组件对应于图11的a)中的剖切线XII-XII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0至图12的实施例的减震器组件的部件的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减震器组件的部件与变速器其他部件一起的部件拆解立体图;
图15以局部图a)和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变速器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变速器带有根据第四构造方式(对应于图2)的本发明的减震器组件;
图16以局部图a)示出了该减震器组件沿着图15中的b)的剖切线A-A剖取的剖视图,以局部图b)示出了该减震器组件沿着图15中的a)的剖切线B-B剖取的剖视图;以及
图17是图15和图16的实施例的减震器组件的部件与变速器其他部件一起的部件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含根据第一构造方式的减震器组件的本发明的自行车变速器的第一实施例以不同的视图在图1至图5中示出。
自行车变速器10有一个所谓主体件12和当前被设计为平行四边形的枢转件18,该枢转件被设计成例如具有两个连接件20和22,这两个连接件与主体件12的固定段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所谓的活动件16在枢转件18的与主体件12相反的端部区域上,这里是在连接件20和22的与主体件12相反的端部上,与该枢转件连接,使得该活动件可以借助于枢转件18以已知的类型和方式相对于自行车车架在侧向上移动,以便借助于链条引导组件25在自行车后轮齿轮组的小齿轮之间拨动链条切换装置的链条。链条引导组件2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活动件16上,并借助于预紧弹簧装置(当前以扭转弹簧44(参见图2)形式)在链条张紧方向上预紧。变速器10在活动件16中包含减震器组件38,该减震器组件在与链条张紧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对链条引导组件25相对于活动件16的旋转运动进行减震。这里用减震器组件的概念称呼一个装置,该装置也可以称为“反力生成装置”,包括超越离合装置、摩擦装置以及与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并且借助该弹性储力装置,可以在链条引导组件上施加在与链条张紧方向(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第二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活动件的旋转起反作用的反力。主体件12,也称“B-转向节”,可以借助于固定件14(例如,螺钉)安装在自行车车架上。一对可以实施为螺栓的转动销24将主体件12与枢转件18连接。
枢转件18包含上述外部连接件20和上述内部连接件22以及例如呈弹簧形式的预紧件21,以便将变速器10固定张紧在初始路径位置,正如在本专业领域内通常已知的。
活动件16,也被称为“P-关节”,通过另一对转动销24以与主体件12类似的方式可枢转地安装在枢转件上。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原则上可以使用任何装置来使活动件16与主体件12联接。
链条引导组件25包含带有一对间隔开的笼形板(即,外笼形板28和内笼形板30)的链条引导装置26。在笼形板28和30之间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引导轮,即,上引导轮32和下引导轮34,用于引导未示出的链条。
前进方向V对应于具有带变速器的链条引导装置的自行车的前进方向。链条引导组件25的枢转方向用S表示,在该方向中张紧被引导的链条。在前进方向V上与该链条张紧方向S相反的方向用L表示。链条引导组件25在该枢转方向L上枢转的后果,可能会出现不希望的链条张紧度降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如此松动的链条可能会从齿轮组脱落的危险。
如图1所示,活动件16可以被实施成具有笼式锁紧机构36,该锁紧机构可被操作成,使得链条引导组件25固定在相对于活动件16的确定的枢转位置上,以便例如能够易于进行维修工作。
图2示出了链条引导装置26的外笼形板28如何与以可旋转方式支承在活动件上的旋转轴50抗旋转地连接。在外笼形板28和活动件16之间有一个中间圆盘52,它通过嵌接在笼形板的开孔中的凸出部分而与此抗旋转地连接。该笼形板连同中间圆盘一起利用拧入旋转轴的内螺纹的螺钉54与旋转轴50连接。当前实施为扭力弹簧的预紧件44,一方面利用联接段在54处以形状锁合的方式啮合在该活动件中,而另一方面,利用联接段在56处以形状锁合的方式啮合在该中间圆盘52和笼形板28中,从而使得该预紧件在图1的链条张紧方向S上对链条引导组件44进行预紧,以便使得根据常见方法与引导轮32和34啮合的未示出的链条保持张紧状态或再次建立必要的张紧度。
减震器组件38包含呈常见结构类型的所谓滚动离合器60形式的单程离合装置或超越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具有内联接件和外联接件以及二者之间起作用的滚动件。该内部件可以由以抗旋转方式安装在该旋转轴上的套管等形成。但反之,优选如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那样,旋转轴50形成滚动离合器的内部联接件。
滚动离合器60被配置成,使得旋转轴50的与链条张紧方向S相对应的旋转方向是滚动离合器的超越旋转方向,在该方向上该联接件可以不受阻碍地相对于外联接件旋转,并使得与链条张紧方向S相反的枢转方向L对应于滚动离合器的锁止方向,在该方向上该滚动离合器的内联接件相对于外联接件的扭转被锁止,以便使该旋转轴50和由此使链条引导组件25在该方向上只能被外联接件带动扭转。
该滚动离合器可以有利地由所谓套管空转器(Huelsenfreilauf),即,套管状元件构成,在该套管状元件的内周面上保持该滚动件,而且该套管状元件与用作内联接件的旋转轴50结合。
滚动离合器60的外联接件与可被称为减震器的摩擦装置70联接。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这是借助于两个套管状元件62和64实现的间接联接,滚动离合器60抗旋转地容纳在其中,例如,以压配合方式,而且它在相对于如此形成的套管装置的旋转轴50的旋转轴线A的两个轴向端部上被实施成具有提供轴向取向的摩擦面的凸缘段。在图2中,轴向靠近链条引导组件的套管64以其端部凸缘的环形摩擦面来与抗旋转地固定在活动件16中并且轴向支承在容纳所述装置的凹部66的阶梯上的摩擦片72接合。摩擦片72的旋转固定,例如通过以下方面来影响,即,摩擦片在其外周面上具有压花纹,与所述阶梯部一起压入该止档件的该凹部66中。
轴向远离链条引导组件25的套管62也在其端部凸缘的环形摩擦面上与摩擦片74接合,摩擦片同样抗旋转地容纳在活动件16的凹部66中,然而不直接轴向支承在该活动件上。凹部66在其远离链条引导组件25的端部区域上具有内螺纹75,螺纹件76拧入该内螺纹,该螺纹件在活动件16的轴向远离链条引导组件25的一侧封闭实施为阶梯形贯穿孔的凹部66,并在其内侧具有凹部78,旋转轴50的轴向内端部突入凹部78中,而且其中容纳所述摩擦片74以及与摩擦装置相关的、在该实施例中呈以80表示的多个碟形弹簧形式的弹性储力装置。摩擦片74实施成带有至少一个径向突出的凸出部74a,该凸出部接合在螺纹件76的朝向凹部78敞开的径向凹部76a中,使得摩擦片74不能相对于螺纹件76扭转。
摩擦片74通过储力装置80抵靠套管件62轴向预紧,由此造成套管件64相对于摩擦片72的相应的轴向预紧,这是因为该相应的预紧力通过套管62和64轴向传递,桥接滚动离合器60。也就是说,由储力装置80施加的预紧力确定套管件62和摩擦片74的凸缘段的轴向取向的摩擦面与套管件64和摩擦片72的凸缘段的轴向取向的摩擦面之间的摩擦锁合。
制造变速器时就这方面来说,用作调整件的螺纹件76如此深地拧入活动件16凹部66的内螺纹74,使得彼此造成所述摩擦面的预紧,该预紧对防止链条引导组件25在枢转方向L上扭转所需的摩擦锁合的反力有影响。在这个枢转方向L上,如上所述,滚动离合器60被锁止成,使得旋转轴50在旋转时带动滚动离合器的外联接件,并由此带动套管件62和64,从而使得套管62和64的轴向取向的摩擦面相对于各摩擦片72和74相关的摩擦面进行旋转,使得所出现的摩擦阻碍该链条引导组件在该方向L上的枢转。也就是说,出现在该枢转方向上的枢转起反作用的、通过摩擦施加的反力。该反力的大小取决于螺纹件76拧入到凹部66的内螺纹75中的深度。
为了在制造变速器时,螺纹件76可以相应地拧入内螺纹75,并借此调整在操作时出现的反力,螺纹件76在螺纹件内周面上具有包括带动转动的构造的工具接合口。
在制成的变速器上,该螺纹件76优选通过活动件16的内螺纹75和螺纹件76的互补的外螺纹之间的粘合而被抗旋转地固定,而且工具接合口82通过卡合在该工具接合口中的且优选粘合固定的覆盖罩84固定,从而使得螺纹件76无法触及并防止扭转。这样应该可以避免摩擦接合的调整和由此避免得到的反力相对于厂方的设置或调校和校准被调整。就这方面来说,图1示出的变速器处于根据非本发明优选的状态中,因为封闭罩84未安装在凹部82中。就这方面来说,该状态可以是变速器最终制造之前不久的状态。然而,该摩擦锁合的所述设定和调校和这时防止螺纹件76通过盖罩84被操作的固定,也可能在变速器尚未制成的状态中,例如在活动件16与枢转件18连接之前实现。
从相应的附图中,专业人员不难推断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速器的其他细节。用于限制链条引导组件的枢转角度的止动螺钉或止动销用88表示。图4和图5的拆解图还给出所述减震器组件38的部件如何以及以哪种顺序容纳到活动件16的凹部66内。从图3还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作为示例提出的滚动离合器60的结构,具有作为内联接件的旋转轴50、以已知的方式方法配置在内周面上的外联接件90和在两个联接件之间的多个滚动件92。示出了摩擦片72在其外周面上的所述压花纹。
还要注意到,旋转轴50在其与螺钉54相反的端部处具有工具接合口,用于在拧入螺钉54,将中间圆盘72和笼形板78安装在螺钉轴上时,支承在进行该螺栓连接时出现的作用在旋转轴50上的旋转力。如果在装配所述部件时使用该工具接合口,则储力装置80和螺纹件76必须在此后定位在凹部66中或拧入内螺纹75中。
滚动离合器60优选与套管件62和64压力接合,以便使得该滚动离合器轴向对抗旋转地固定在外联接件上。人们还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旋转联接。这样在外周面上带有压花纹的套管空转器,该压花纹针对抗旋转连接的形成而被提供。人们还可以设想,取消如套管62和64那样的附加套管装置,而将外联接件实施成在轴向端部上具有带足够摩擦面的表面区域,例如,带有相应的凸缘段。
在用于调整摩擦接合的螺纹件76方面提出,还可以考虑其他类型的调整件,而无需与活动件旋紧。这样还可以以压配合方式将相应的调整件容纳在凹部66的末段中。还可以考虑卡口式连接件,该连接件与凹部66的内周面上的相关的卡口接合构造接合。
在摩擦片72和74的旋转支承方面还可以考虑其他配置。还可以将摩擦片72实施成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凸出部,该凸出部啮合在凹部66的内周面上的互补的构造中。旋转支承,例如一般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突出的凸部、楔部或借助于销钉特征来实现。
对于该实施例整体上还可以注意到,活动件16不仅在轴向上,而且在径向上实现了紧凑性。因此,滚动离合器60的轴向取向的摩擦面可以至少与外联接件重叠,必要时还可以在径向上与滚动件重叠。通过在该滚动离合器的两个轴向侧的轴向取向的摩擦面和仅有的一个弹性储力装置80(呈弹簧设置形式),当前的碟形弹簧(还可以考虑其他类型的弹簧,例如,波纹弹簧或扭转压缩弹簧)还可以充分利用可供使用的轴向结构空间。
图6至图9示出了遵循第二构造方式的第二实施例。这里只阐述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改变。对于相应的或相似的部件使用与第一实施例所用的一样的附图标记,分别加上100标示。
第二实施例从结构和功能上与第一实施例非常相似。基本差异在于,作为用于与摩擦装置相关的弹性储力装置180(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呈波纹弹簧形式)的预紧的调整件,与这种储力装置一起设置在活动件116的实施成阶梯形贯穿孔的凹部166的靠近链条引导组件125的端部区域中,为此在该凹部的与中间圆盘152相邻的端部区域上设置凹部166的内螺纹175。因此,在不限制一般性的情况下,单个部件再次形成实施为螺纹件176,带有一个具有实施成的用于旋转轴250用的贯穿孔通道的工具接合口。借助于螺栓螺钉154将带有中间圆盘152的笼形板128与从活动件116的从相反一侧引入的旋转轴150连接。该旋转轴在另一轴向端部具有工具接合口,借此便于可以拧紧螺栓螺钉154。波纹弹簧180作用在摩擦板174上,该摩擦板例如,借助于三个径向凸出部分174a以抗旋转地的方式固定在该凹部中,但是被设置得成可以轴向移动,以便通过套管型装置162、164将预紧力传递到凹部166中的轴向支承在肩部上的摩擦板172,该摩擦板例如通过压花纹抗旋转地固定在凹部166中的外周面上。在套管162和套管164的凸缘状末段上的摩擦面和与之啮合的摩擦片172和174的摩擦面又用作轴向取向的摩擦面。
螺纹件176或反之另一调整件,正如与第一实施例一起作为替代变型说明的一样,埋入制成的变速器内部并无法触及地准确地设置在凹部166内部,并用中间圆盘152和笼形板覆盖,从而无需特殊的安全措施来防止未经授权地调整厂方的设置,除某些情况外,在螺纹件176的外螺纹和凹部166的内螺纹之间进行粘合,以确保该设置不会由于振动和震动而引发扭转。但在美学外观方面,凹部166的相反的端部区域设有覆盖罩,在所述端部区域中,旋转轴150通过突出的环形凸缘被轴向支承在活动件116上。
在活动件轴向和径向紧凑性方面如第一实施例一样达到相同的优点。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实施变型,对第二实施例所考虑的实施变型,一切都作类似的考虑。
在第二实施例所述部件装配方式方法方面的可能性,可以从图6中清楚示出的结构以及特别从图8和图9的拆解图的特点看出。可以想到,只有当螺纹件176从活动件的与链条引导装置相反的一侧拧入之后,旋转轴150才能引入凹部166,然后借助于螺钉154与笼形板128和中间圆盘152拧紧。
遵循第三构造方式的第三实施例在图10至图14中示出。这里还是只阐述相对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的差异,其余的部分明确地参见上面的描述。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组件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分别加上200。
第三构造方式明显地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构造方式。旋转轴250有一个具有非旋转对称的部段250b和用于旋转支承的带呈圆形(圆柱形)外周面的部旋转支承用的段250a和一个不旋转对称的段250b,具有形成构成得带有两个圆弧段-圆周部段的窄侧面250c和两个处于位于它们之间的平坦的宽侧面250d。窄侧250c实施成被实施成在与中间圆盘252相邻的末段上带有外螺纹段275,被实施成带有互补内螺纹的螺纹件276拧紧在该外螺纹段上,通过该螺纹件而将设置在包围旋转轴的滚动离合器260的相反的轴侧上的弹性储力装置280(例如呈波纹弹簧形式)轴向预紧,以便将包括摩擦片272和274的轴向取向的摩擦面的摩擦装置以相对摩擦锁合的方式预紧。
用作滚动离合器260的内联接件的不是旋转轴250,而是由两个套管262和264形成的套管装置,该套管装置与其内周面上的滚动件一起,轴向插入该套管状外联接件。例如,外联接件通过压配合容纳在外支承套管261中,该外支承套管具有偏离旋转对称的外周面,例如具有两个在径向上对置的平坦面,正如在图12和13可以看出的。再次实施成阶梯状的贯穿孔的凹部266具有互补的非旋转对称的内周面,从而使得该滚动离合器260的外联接件借助于支承套管261抗旋转地以形状锁合的方式支承在凹部266内,但是在轴线方向上是可移动的,以便借助于套管262和264从摩擦片272向轴向支承在螺纹件276上的摩擦片274传递该储力装置280的预紧力。摩擦片272和274分别具有与旋转轴段250b的外周面匹配的供旋转轴穿过其延伸的贯穿孔,从而使得该摩擦片与该旋转轴250连接以便共同旋转,但是可以轴向移动。
摩擦片272和274的在轴向上彼此取向的摩擦面分别与套管262和264的凸缘状端部处的环形面段以摩擦锁合的方式啮合,其中该摩擦啮合依赖于由波纹弹簧280所施加的预紧力,并与此相应地依赖于旋转轴250上的螺纹件276的轴向位置。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该滚动离合器的外联接件借助于该摩擦装置以摩擦锁合的方式抗旋转地支承在活动件上,而在第三实施例中,该链条引导组件或其旋转轴250以摩擦锁合的方式啮合在滚动离合器260的内联接件上,以便共同旋转,反之,该外联接件抗旋转地保持在活动件116中。套管262和264在其功能上仅在设置于该滚动离合器的相反的轴向两侧之间的轴向摩擦面之间的预紧力的力传递方面,对应于套管62和64或前两个实施例的162和164。与此不同,套管262和264还构成该滚动离合器的联接件。但是,对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还可以设想相应的改变,即这些部件262和264可以构成外联接件,在该外联接件的内周面上设置滚动件。
但是作为替代变型还可以规定,第三实施例的所述套管262和264只用于轴向的力传递,并借助于其凸缘段来提供摩擦面,并与此相应地,滚动离合器250具有相对于该套管独立的呈套管形式的内联接件,该内联接件与套管件262和264,例如,以压配合方式啮合,从而使得该套管抗旋转地与内联接件连接。该变型与附图的剖视图中的单程离合器260一致,其中看不到该单程离合器本身的内部结构。相应的单程离合器作为配件很容易获得,同样所述空转套管没有自己本身的与适当的旋转轴结合的内联接件。
根据第三构造方式,优选首先将弹性力弹簧装置、摩擦片和带有所述套管件的单程离合器安装在该旋转轴上,并借助于螺纹件272在调整所需的摩擦锁合的情况下进行固定。这些组件,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借助螺钉254与中间圆盘252和笼形板278啮合,因此通过将旋转轴250推入活动件116的阶梯形凹部266中而与之连接,而且该旋转轴借助于卡圈280等固定在凹部的与该链条引导组件相反的末段上。为了获得美观的外型,可以用盖板等来封闭在径向上加宽的且用于容纳卡圈280的凹空段。在制造变速器时用作调整件的螺纹件276设置在活动件内部而使之无法触及,从而避免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调整厂方提供的设置。同样可以考虑螺纹件与旋转轴250进行粘合。
对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设想不同的改变。因此外联接件可以设置成在外周面上带有压花纹,从而使得该外联接件无需附加的支承套管就可以被容纳在凹部266中,例如通过压配合。然而,一定的轴向移动性是有利的,借此弹性力弹簧装置280的预紧力还可以作用在远离它的与该链条引导组件相邻的摩擦面上。
作为波纹弹簧装置的替代,还可以设置盘簧或碟形弹簧装置作为储力装置。还可以设置附加的摩擦面,其中设置一组摩擦片,这些摩擦片轴向交替地与旋转轴250或与活动件是抗旋转的。可以用支承件与旋转轴250的末段以压配合方式啮合来代替螺纹件276。影响偏离旋转对称的旋转离合器的效果的所有特征,都具有纯示例性的特征。还可能有其他不同的配置,它们同样使旋转离合器成为可能,例如带有楔子或销钉结构等,正如已经对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一样。这对所有实施例都有效。
遵循第四构造方式的第四实施例在图15至图17中示出。还是只阐述相对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的差异,其余内容明确地参见以上描述。对于相同或相似的组件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分别加上300。
第四构造方式与第三构造方式以及还与第二构造方式有共同点。
如在图6至图9的实施例中一样,第四实施例的旋转轴350在其远离链条引导组件325的端部上具有径向突出的凸缘段,用于轴向支承在活动件316上,与此相应地,从活动件316的远离链条引导组件325的轴向一侧插入活动件的阶梯形凹部366中。如图所示,该轴向支承可以借助相对于活动件316和旋转轴350独立的并被实施成环形件的支承件390来实现,该支承件容纳在凹部366的略微径向扩展的轴向末段中,并且轴向支承在活动件的环形阶梯和抗旋转地且轴向固定地一体形成在活动件316中的支承套管392上。
活动件316可以围绕该支承套管392形成。
从图15中的b)和图16中的a)可见,支承套管392带有具有较大直径的远离链条引导组件325的部段,该部段带有六边形外截面,滚动离合器360或其径向外联接件以压配合方式抗旋转地容纳在该部段中。该支承套管392的具有六边形外截面的部段,从这些图可见,具有圆柱形内周面,但是还可以设计成在内周面上带有随动构造,该随动构造与滚动离合器外周面上的或其径向外联接件上的相反的随动构造以形状锁合的方式啮合。
从图15中的a)和图16中的b)可见,支承套管392还包括具有较小直径的轴向上更靠近链条引导装置325的部段,它该部段具有圆柱形外周面以及圆柱形内周面,并借助于轴承环支承环394用以旋转支承套管件362,它该套管件实现是滚动离合器360的径向内联接件,并以此实现满足如同第三实施例的套管件262、264一样的功能。正如该这些套管件一样,套管件362在离其更靠近其链条引导组件325较近的端部端部处具有有一个径向突出的环形法兰环形凸缘,它该环形凸缘提供一个轴向取向的摩擦面,该摩擦面与摩擦片374的反摩擦面以摩擦锁合方式啮合。摩擦片374以抗旋转方式设置在旋转轴350上,为此摩擦片374被实施成具有非旋转对称的、例如呈D字形的贯穿孔(参见图17),并坐落在偏离旋转对称的旋转轴部段上,例如,在旋转轴350上具有削平部。旋转轴350的该削平部在图17中用350d标示,并在被实施成带有外螺纹375的旋转轴的部段上轴向延伸,而其余部分具有旋转对称的外周面,该外周面与套管件362的内周面匹配成,使得套管件362和通过套管件362延伸的旋转轴350彼此可相对扭曲。
在外螺纹375上拧入被实施成带有互补内螺纹的螺纹件376,该螺纹件与轴向取向的、在朝向中间圆盘352的方向上形成轴向敞开的工具接合口396。在摩擦片374和用作调整件的螺纹件376之间夹紧弹性储力装置380,该弹性储力装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两个弹簧片,例如,盘簧片或波纹弹盘片形成,其一方面接合在螺纹件376的支承面上,而另一方面接合在摩擦片374的支承面上。
从功能上观察,第四实施例基本上对应于第三实施例,这是因为旋转轴350以摩擦锁合的方式与滚动离合器360的由套管件362形成的径向内联接件联接,而该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外联接件以抗旋转的方式保持在活动件316中。
为了获得赏心悦目的外观,还为了保护免受脏物和湿气的影响,被实施成贯穿孔的凹部366的远离链条引导组件325的端部贯穿孔的366用覆盖件398封闭,该覆盖件可以具有带有外螺纹的环形段,并可以拧入支承件390的带有互补内螺纹的环形段。为此覆盖件328可以形成实施成具有例如用于内六角扳手的工具接合口。在覆盖件398、支承件390和活动件316内周面之间可以具有至少一个O型环399来实现密封。在凹部366的另一轴向端部,可以借助于至少一个O型环399实现密封,O型环可以被接收在环形槽中位于螺纹件376的外周面上,并在该螺纹件和活动件316的内周面之间进行有效密封。
正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轴350在其接近链条引导组件325的端部具有螺纹孔,该螺纹孔用于接收将链条引导组件325的笼形板328与旋转轴350连接起来的固定螺钉354。
在图16中的a)上可以清楚看出,滚动离合器360构造成包括在内周面上具有张紧斜坡的径向外联接件390、一般的滚动件和作为径向内联接件的套管件362。
与部件的结构和所需要的相对定位可以看出自行车变速器310在所述部件方面的装配方法。装配时根据图17的拆解图从轴向输送至活动件316或其凹部366。支承套管392优选是活动件316的一体组件。
要说明的是,与至今的做法不同,滚动离合器350可以具有相对于套管件362独立的套管形式的内联接件,该内联接件例如与套管件362以压配合方式啮合。如上所述,相应的单程离合器作为配件是易于获得的,像同样已经叙述的没有本身的内联接件的空转套管一样,它可以作为径向内联接件与套管件362结合。对其他修改的可能性对其他实施例,尤其第三实施例同样有效。
在所有实施例中,该滚动离合器用于,使得不出现以摩擦锁合方式产生的反力来防止该链条引导组件在链条张紧方向上的扭转,而是只在与该链条张紧方向相反的链条引导组件的枢转方向上扭转。也就是说,具有摩擦装置和弹性的储力装置的滚动离合器作为反力生成装置起作用,借助该装置可以在该链条引导组件上施加对在与该链条张紧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活动件的旋转起反作用的反力。
通过该轴向取向的摩擦面,通过将该储力装置的预应力轴向支承在活动件(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上或支承在该旋转轴(第三和第四实施例)上的支承件的相应定位,可以很好地实现限定的摩擦封闭,支承件在实施例中由各螺纹件76或176或276或376构成。这样看来有利的轴向摩擦面与呈滚动离合器形式的单程离合器相结合,使得该活动件无需很大的径向尺寸。为此该轴向摩擦面相对于滚动件轴向错开,而且被设置成与该滚动离合器径向重叠。在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情况下,该轴向取向的摩擦面与内联接件、滚动件完全重叠,并且与外联接件基本上完全重叠。

Claims (40)

1.一种自行车后变速器,该自行车后变速器包括:
●主体件(12;212),该主体件能够安装在与自行车后轮相关的自行车车架上;
●活动件(16;116;216;312),该活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主体件联接;
●链条引导组件(25;125;225;325),该链条引导组件以能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活动件连接;
●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相关的弹性储力装置(44;144;244;344),借助该弹性储力装置能在第一旋转方向上将所述链条引导组件相对于所述活动件预紧;以及
●反力生成装置(38;138;238;338),该反力生成装置包括超越离合装置(60;160;260;360)、摩擦装置(70;170;270;370)以及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80;180;280;380),并且借助所述反力生成装置能够将在第二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活动件的旋转起反作用的反力施加到所述链条引导组件上,该第二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
其中所述超越离合装置具有滚动离合器(60;160;260;360),所述摩擦装置(70;170;270;370)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或能形成相互摩擦接合并且关于所述旋转轴线(A)基本上轴向取向的摩擦面,所述摩擦面借助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而彼此预紧或能彼此预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面关于所述旋转轴线(A)相对于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在所述滚动离合器(60;160;260;360)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滚动件轴向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的径向延伸区域与所述摩擦面的径向延伸区域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面被设置成与所述内联接件和所述外联接件中的一者关于所述旋转轴线径向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25;125;225;325)借助旋转轴(50;150;250;350)与所述活动件(16;116;216;316)连接,该旋转轴以能绕所述旋转轴线(A)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活动件(16;116;216;316)内,必要时构成所述滚动离合器(60;160)的所述内联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50;150;250;350)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被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66;166;266;366)中,该凹部被实施成所述活动件的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并且所述旋转轴借助于至少一个支承结构关于至少一个轴向方向直接或间接地轴向支承在与所述活动件(16;116;216;316)相关的支承结构上,该支承结构沿径向延伸且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形成或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借助支承结构关于第一轴向方向轴向支承在所述活动件(16;116;216;316)上,必要时借助于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活动件独立的、容纳在所述凹部(360)内的支承件(390)支承,所述支承结构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旋转轴(50;150;250;350)一体形成或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优选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形成的、例如被实施成凸缘段的支承结构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远离所述链条引导组件(125;225;325)的轴向端部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25;125;325)的部件(28;128;328)用作支承结构,用于将所述旋转轴(50;150;350)关于一个轴向方向且尤其关于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轴向支承在所述活动件(16;116;316)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面关于所述旋转轴线(A)相对于所述内联接件和所述外联接件中的至少一者轴向错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面包括第一摩擦面,该第一摩擦面能够借助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44;144;244)而彼此预紧,所述摩擦面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摩擦面更靠近所述链条引导组件(25;125;225)的第二摩擦面,该第二摩擦面能够借助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44;144;244)而彼此预紧,而且所述滚动离合器(60;160;260)的所述滚动件关于所述旋转轴线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面和所述第二摩擦面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包括第一弹性储力器和第二弹性储力器,其中所述滚动离合器的所述滚动件关于所述旋转轴线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储力器和所述第二储力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44;144)设置在紧靠所述第一摩擦面处,并借助力传递装置(62,64;162,164)作用在所述第二摩擦面上,或者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244)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设置在紧靠所述第二摩擦面处,并借助力传递装置(262,264)作用在所述第一摩擦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联接件和所述外联接件中的一者构成所述力传递装置(262,264),或属于所述力传递装置,或/和至少一个在所述滚动离合器径向内部或径向外部轴向延伸的、且相对于所述内联接件和所述外联接件独立的支承件(62,64;162,164;262,264)构成所述力传递装置或属于所述力传递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面关于切割所述滚动离合器(360)的、且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A)的基准面被设置在所述基准面的轴向一侧上,优选相对于所述滚动离合器(360)的所述滚动件轴向错开,尤其优选地相对于所述滚动离合器(360)轴向错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面设置在所述基准面的轴向靠近所述链条引导组件(325)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摩擦装置(370)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370)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380)紧靠所述摩擦面地设置在所述基准面的同一轴向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从径向外部包围所述滚动离合器(60;160)的套管件(62,64;162,164),该套管件与或能与所述外联接件联接以便共同旋转,并且必要时用作所述力传递装置的支承件,或/和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径向包围所述旋转轴(250,350)的套管件(262,264;362),该套管件必要时与或能与所述旋转轴联接以便共同旋转,所述套管件(262,264;362)被所述滚动离合器(260;360)从径向外部包围,并且必要时用作所述力传递装置支承件,或者所述套管件构成所述滚动离合器(260;360)的所述内联接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从径向外部包围所述滚动离合器(260)的其中一个联接件(262,264)或包围滚动离合器(60;160)或包围所述旋转轴(250)的套管件(62,64;162,164;262,264;362)具有构成轴向取向的摩擦面中的一个摩擦面或者构成所述第一摩擦面或第二摩擦面的、优选实施成凸缘段的末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从径向外部包围所述旋转轴(350)的套管件(362)在与构成所述摩擦面的末段相反的末段上轴向支承在所述旋转轴(350)的支承结构上,其中所述支承结构优选还用于将所述旋转轴(350)直接或间接地轴向支承在所述活动件(316)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抗旋转地固定或能固定在所述活动件(16;116)上的片件或环形片件(72,74;172,174)或/和所述活动件的至少一个内平面形成轴向取向的一个摩擦面或形成所述第一摩擦面或第二摩擦面,或者至少一个与或能与所述旋转轴(250;350)联接以便共同旋转的片件或环形片件(272,274;374)或/和所述旋转轴的径向突出部段的至少一个平面构成轴向取向的摩擦面中的一个摩擦面或所述第一摩擦面或第二摩擦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联接件抗旋转地或借助所述摩擦面以摩擦锁合的方式与所述活动件(16;116;216;316)联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50;150;250;350)形成所述内联接件,或者所述旋转轴(50;150;250;350)抗旋转地或借助所述摩擦面以摩擦锁合的方式与优选由至少一个套管件(262,264;362)构成的内联接件联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联接件借助所述摩擦面以摩擦锁合的方式与所述活动件(16;116)联接,而所述旋转轴(50;150)形成所述内联接件,或者所述旋转轴(50;150)抗旋转地与所述内联接件联接,或者所述外联接件抗旋转地与所述活动件(216;316)联接,而所述旋转轴(250;350)借助所述摩擦面以摩擦锁合的方式与所述内联接件联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优选实施成波纹弹簧或碟形弹簧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44;144;244;344)的限定的张紧状态,在制造所述自行车变速器时,借助能轴向支承的支承件进行调节,该支承件能相对于所述活动件和所述旋转轴中的至少一者轴向限定地定位在预先给定的轴向调整区域内,该支承件优选呈例如被实施成螺纹件(76;176;276;376)的调整件形式。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80)轴向设置在所述链条引导组件(25)和所述支承件(76)之间,而且优选轴向设置在所述滚动离合器(60)和所述支承件(76)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176;276;376)轴向设置在所述链条引导组件(125;225;325)和所述滚动离合器(160;260;360)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180)轴向设置在所述滚动离合器(160;360)和所述支承件(176;376)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离合器(260)轴向设置在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280)和所述支承件(276)之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4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被实施成调整件(76;176;276;376),并在外螺纹处与所述活动件(16;116)的内螺纹啮合,或在内螺纹处与所述旋转轴(250;350)的外螺纹啮合。
30.根据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或调整件(16;116;216;316)被固定以防止被调整,或/和被设置成被隐藏并优选是无法触及的。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25;125;225;325)相关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44;144;244;344)关于所述旋转轴线(A)设置在所述摩擦面的径向延伸区域的径向外部,并且与至少一些摩擦面,优选为所述第二摩擦面,或/和与所述支承件或调整件(176;276;376)或/和与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180;380)轴向重叠,并且被设置成将其径向包围。
32.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10)的预装配单元,该预装配单元包括:
●活动件(16),该活动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或能与主体件(12)接合;
●旋转轴(50),该旋转轴能与链条引导组件(25)连接,并且以能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活动件的被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66)内,所述凹部构成所述活动件的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并且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活动件轴向支承或能够轴向支承在轴向方向中的第一轴向方向上,必要时借助至少一个容纳在所述凹部中的支承件进行支承;
●超越离合装置(60)和摩擦装置(70),所述超越离合装置(60)和摩擦装置(70)被设置成在所述凹部内径向包围所述旋转轴(50),并且必要时所述旋转轴用作包括所述超越离合装置的联接件,并由此能在包括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80)的情况下形成反力生成装置(38),
其中所述超越离合装置具有滚动离合器(60),所述摩擦装置(70)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或能形成相互摩擦接合的、关于所述旋转轴线(A)基本上轴向取向的摩擦面,所述摩擦面关于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在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滚动件(60)轴向错开;
其中所述旋转轴(50),优选当在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实现所述旋转轴的间接轴向支承或可支承性的情况下,在第一轴向端部上能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25)连接,并且所述弹性储力装置(80)能在与所述旋转轴(50)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附近定位在所述凹部内,并且能够通过能限定地定位和轴向固定在所述凹部内的、例如利用能拧入所述凹部的内螺纹中的外螺纹固定的调整件(76)张紧,以便使所述摩擦面张紧成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
33.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110)的预装配单元,该预装配单元包括:
●活动件(116),该活动件与或能与主体件以可移动的方式接合并且具有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166),该凹部被实施成所述活动件的关于轴线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旋转轴(150)能与链条引导组件(125)连接,而且该旋转轴(150)以能绕与所述轴线相对应的旋转轴线(A)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凹部中或能支承在所述凹部中,并且旋转轴在轴向方向中的第一轴向方向上通过所述活动件轴向支承或能够轴向支承在所述凹部中,必要时借助至少一个容纳在所述凹部中的支承件进行支承;
●超越离合装置(160)或超越离合装置(160)的至少一个部分装置以及摩擦装置(170),该摩擦装置具有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180),该弹性储力装置在所述凹部(166)内设置有用于旋转轴(150)的处于径向内部的通道,以便形成反力生成装置(138),该旋转轴必要时作为待包括所述超越离合装置的或包括了所述超越离合装置的联接件,且能插入或被插入所述凹部内,
其中所述超越离合装置或所述部分装置包括滚动离合器(160)或所述滚动离合器(160)的至少一个外联接件,该滚动离合器具有径向内部保持于其上的滚动件,所述摩擦装置(170)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或能形成互相摩擦接合并且关于旋转轴线(A)基本上轴向取向的摩擦面,这些摩擦面借助于属于所述摩擦装置或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弹性储力装置(180)能彼此预紧,其中所述摩擦面关于所述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滚动离合器(160)的在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滚动件轴向错开;
其中在所述凹部(166)的第一轴向端部区域内,具有与所述旋转轴相关的通道的调整件(176)限定地定位和轴向固定在所述凹部内,例如利用外螺纹拧接在所述凹部的内螺纹中,使所述弹性储力装置(180)张紧,以便使所述摩擦面张紧成处于互相摩擦锁合中;并且
其中所述旋转轴(250)从与所述第一端部区域相反的凹部的端部区域能插入或被插入所述凹部(166),插入的所述旋转轴(250)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区域中的端部处,优选当在与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实现对所述旋转轴的间接轴向支承或可支承性的情况下,能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125)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至少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该自行车后变速器优选由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预装配单元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联接件通过所述摩擦面与所述活动件(16;116)以摩擦锁合的方式联接,以便产生对所述外联接件的扭转起反作用的反力,而且旋转轴(50;150)构成所述内联接件或者针对所述内联接件是抗旋转的。
35.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至少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210)的预装配单元,该预装配单元包括:
●旋转轴(250),该旋转轴能在第一端部处与链条引导组件(225)连接,以便使该链条引导组件借助所述旋转轴以能绕旋转轴线(A)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活动件的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266)内,所述凹部构成所述活动件(210)的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所述活动件与主体件(212)以能移动的方式联接或者能以可移动的方式接合;
●超越离合装置(260)和摩擦装置(270),该摩擦装置具有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280),该弹性储力装置径向包围所述旋转轴(250),并在必要时所述旋转轴作为包括所述超越离合装置的联接件设置在所述弹性储力装置上,以便构成反力生成装置(238),
其中所述超越离合装置具有滚动离合器(260),并且所述摩擦装置(270)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或能够形成相互摩擦接合的、关于所述旋转轴线(A)基本上轴向取向的摩擦面,这些摩擦面能借助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280)而彼此预紧,其中所述摩擦面关于所述旋转轴线(A)相对于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在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所述滚动件轴向错开;
其中在所述旋转轴(250)的第一轴向端部附近,调整件(276)限定地定位和轴向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例如利用内周面上的内螺纹拧接在所述旋转轴(250)的外螺纹上,使得所述弹性储力装置(280)张紧,以便将摩擦面张紧成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
其中所述旋转轴(250)能在第一轴向端部处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225)连接,并且所述旋转轴(250)能与所述活动件(216)装配在一起,其中所述旋转轴(250)从所述活动件的第一轴向侧利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第二端部向前插入所述凹部(266)中,并且在与第二端部相邻的端部区域处从所述活动件(216)的与第一轴向侧相反的第二轴向侧固定在所述活动件上,以防止从所述凹部(266)被拉出。
36.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310)的预装配单元,该预装配单元包括:
●活动件(316),该活动件以能移动的方式与或能与主体件联接,并且该活动件具有实施成阶梯形的凹部(366),该凹部被实施成所述活动件的关于轴线相反的轴向侧之间的通道,旋转轴(350)能与链条引导组件(325)连接,并且该旋转轴(350)以能绕对应于所述轴线的旋转轴线(A)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凹部中,并且所述旋转轴通过所述活动件沿所述轴向方向中的第一轴向方向支承或能够沿轴向方向中的第一轴向方向支承,必要时借助至少一个容纳在所述凹部中的支承件(390)进行支承;
●超越离合装置(360)和摩擦装置(370),该摩擦装置具有与该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该摩擦装置的弹性储力装置(380),该弹性储力装置径向包围旋转轴(350),必要时所述旋转轴作为包括超越离合装置的联接件设置在所述弹性储力装置上,以便构成反力生成装置(338),
其中所述超越离合装置具有滚动离合器(360),而所述摩擦装置(370)具有处于相互摩擦接合中或能够形成相互摩擦接合的、关于所述旋转轴线(A)基本轴向取向的摩擦面,这些摩擦面能够借助与所述摩擦装置相关的或属于所述摩擦装置的所述弹性储力装置(380)而彼此预紧,其中所述摩擦面关于所述旋转轴线(A)相对于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在所述滚动离合器的径向内联接件和径向外联接件之间起作用的滚动件轴向错开;
其中在所述旋转轴(350)的第一轴向端部附近,调整件(376)限定地定位和轴向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例如借助内周面上的内螺纹拧接在所述旋转轴(350)的外螺纹上,使所述弹性储力装置(380)张紧,以便使所述摩擦面张紧成处于互相的摩擦接合中;
其中优选在沿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实现对所述旋转轴的间接轴向支承或轴向支承性的情况下,所述旋转轴(350)能够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处与所述链条引导组件(25)连接。
37.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所述自行车后变速器优选由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预装配单元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联接件优选由于形状锁合连接而相对于所述活动件(216;316)是抗旋转的,并且所述旋转轴(250;350)与所述内联接件通过所述摩擦面以摩擦锁合的方式联接,以便传递旋转带动力。
38.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或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所述自行车后变速器优选由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预装配单元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50)借助优选为可拆分的保持装置(280),例如借助于卡圈(280),固定在所述活动件(216)上,以防止从所述凹部(266)被拉出,该卡圈使所述旋转轴沿所述第一轴向方向轴向支承在所述活动件(216)上,必要时借助至少一个容纳在所述凹部中的支承件支承。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50;350)借助所述链条引导组件(225;325)或/和借助所述旋转轴(250)的止档件在所述凹部内部在与所述第一轴向方向相反的所述第二轴向方向上被支承在所述活动件(216;316)上或能够支承在所述活动件(216;316)上。
40.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任一项所述或根据权利要求24、3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后变速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制造根据权利要求32、33、35和3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安装单元;以及
●将所述预安装单元与所缺的组件结合,以便构成所述自行车变速器(10;110;210;310)。
CN201410858247.7A 2013-12-23 2014-12-22 带有摩擦减震器的自行车变速器 Active CN1047242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3227071 2013-12-23
DE102013227071.2 2013-1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24246A true CN104724246A (zh) 2015-06-24
CN104724246B CN104724246B (zh) 2020-09-04

Family

ID=5210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8247.7A Active CN104724246B (zh) 2013-12-23 2014-12-22 带有摩擦减震器的自行车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63846B2 (zh)
EP (1) EP2891601B1 (zh)
CN (1) CN104724246B (zh)
DE (1) DE102014225036A1 (zh)
TW (1) TWI654116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974A (zh) * 2016-08-02 2017-05-10 兰溪轮峰车料有限公司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的链条张力调节装置
CN107489748A (zh) * 2016-06-10 2017-12-19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具有链条导向件的阻尼器的变速器
CN108189958A (zh) * 2016-11-30 2018-06-22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自行车变速器
CN108995759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行车部件的阻尼器
CN109110041A (zh) * 2017-06-26 2019-01-01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行车部件的阻尼器
CN109383705A (zh) * 2017-08-10 2019-02-26 日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拨链装置
CN114475902A (zh) * 2022-03-04 2022-05-13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车的后拨链器
CN114475902B (zh) * 2022-03-04 2024-05-10 珠海蓝图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的后拨链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1224B1 (en) * 2013-03-16 2017-02-28 Eric N. Anderfaas Final drive chain adjuster for single and multi track vehicles
US9669900B2 (en) * 2015-04-14 2017-06-06 Shimano Inc. Chain tensioning device
TWI573730B (zh) * 2015-10-23 2017-03-11 Lee Chi Enterprises Co Ltd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with stable chain function
TWI600583B (zh) * 2015-12-18 2017-10-01 Lee Chi Entpr Co Ltd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CN107434006B (zh) * 2016-05-25 2023-08-04 台湾微转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拨链器的离合单元
IT201600076517A1 (it) * 2016-07-21 2018-01-21 Campagnolo Srl Cambio di bicicletta
CN106741556B (zh) * 2017-03-24 2023-04-18 速瑞达自行车零件(佛山)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附加旋转阻力功能的后拨链器及阻力施加方法
US10435111B2 (en) * 2017-03-27 2019-10-08 Sram, Llc Fluid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US11199240B2 (en) * 2017-03-27 2021-12-14 Sram, Llc Fluid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USD827504S1 (en) * 2017-03-30 2018-09-04 The Cycle Group Rear derailleur
US10464634B2 (en) * 2017-07-12 2019-11-05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11319021B2 (en) * 2017-08-23 2022-05-03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WO2019040799A1 (en) * 2017-08-25 2019-02-28 The Cycle Group REAR DERAILLEUR SHOCK ABSORBER ASSEMBLY
US11897582B2 (en) * 2017-08-25 2024-02-13 The Cycle Group Rear derailleur dampening assembly
US11560199B2 (en) * 2018-12-12 2023-01-24 Brandon Rodgers Gearshifting system comprising a linear actuator
US10981625B2 (en) * 2017-10-02 2021-04-20 Sram, Ll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TWI664113B (zh) * 2018-04-25 2019-07-01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自行車撥鏈器
TWI680911B (zh) * 2018-08-22 2020-01-01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後變速器
US11167819B2 (en) * 2018-10-24 2021-11-09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Bicycle derailleur
EP3772453A1 (de) * 2019-08-08 2021-02-10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insbesondere mit feder-dämpfer-baugruppe
DE102020209370A1 (de) 2019-08-08 2021-02-11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insbesondere mit Feder-Dämpfer-Baugruppe
DE102020210354A1 (de) * 2019-08-23 2021-02-25 Sram Deutschland Gmbh Fahrradschaltwerk mit einstellanzeige
EP3964437A1 (de) 2020-09-03 2022-03-09 SRAM Deutschland GmbH Elektromechanisches schaltwerk zur koaxialen montage mit blockiervorrichtung
IT202000029612A1 (it) * 2020-12-03 2022-06-03 Campagnolo Srl Cambio di bicicletta
CN112849330B (zh) * 2021-01-22 2023-07-21 广东顺德顺泰智能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
USD1017477S1 (en) * 2021-02-23 2024-03-12 Marcin GOLEC Chain-guide for cycle gear
US20220324534A1 (en) * 2021-04-12 2022-10-13 Sram, Llc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US20220411017A1 (en) * 2021-06-29 2022-12-29 Sram Deutschland Gmbh Modular bicycle derailleur
US20230002006A1 (en) * 2021-06-30 2023-01-05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Derailleur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US11884364B2 (en) 2021-11-10 2024-01-30 The Cycle Group Rear derailleur with one-piece chain cage
USD1009722S1 (en) * 2021-11-10 2024-01-02 The Cycle Group One-piece chain cage for a rear derailleur
CN115258030B (zh) * 2022-06-22 2024-03-26 惠州市元胜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后拨链器
US11814138B1 (en) * 2022-06-28 2023-11-14 Ad-Ii Engineering Inc. Rear derailleu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7019470U1 (de) * 2007-08-24 2012-11-28 Shimano Inc. Fahrradheckumwerfer
CN102869899A (zh) * 2010-05-03 2013-01-09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张紧设备
CN103373435A (zh) * 2012-04-26 2013-10-30 株式会社岛野 具有转动阻力和阻力控制的自行车变速器
TW201343468A (zh) * 2012-02-06 2013-11-01 Sram Llc 具有阻尼總成的變速器
CN104229059A (zh) * 2013-06-18 2014-12-24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516B2 (ja) 1979-12-19 1985-04-1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デイレ−ラ−
US6135904A (en) * 1998-10-28 2000-10-24 Guthrie; Ryan G. Bicycle derailleur chain damper
US20070219029A1 (en) * 2006-03-15 2007-09-20 Maverick American Llc Fluid dampening chain tensioning device
US20080026890A1 (en) * 2006-07-31 2008-01-3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20080026891A1 (en) * 2006-07-31 2008-01-3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DE102007040156B4 (de) * 2007-08-24 2013-08-29 Shimano Inc. Hinterer Fahrradumwerfer
US8202182B2 (en) * 2008-05-26 2012-06-19 Shimano, Inc. Motion resisting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derailleur
US8870692B2 (en) * 2010-09-30 2014-10-28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rotation resistance
US8852041B2 (en) 2010-09-30 2014-10-07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rotation resistance
US8500581B2 (en) * 2010-12-02 2013-08-06 Chang Hui Lin Multiple sprocket assembly for bicycle
US8744699B2 (en) 2011-10-05 2014-06-03 Shimano, Inc.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ultiple bicycl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US8900078B2 (en) * 2011-10-05 2014-12-02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US8870693B2 (en) * 2012-05-21 2014-10-28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rotation resistance and tactile feedback
US8974331B2 (en) * 2012-12-10 2015-03-10 Shimano Inc. Bicycle derailleur
US9005059B2 (en) * 2013-03-27 2015-04-14 Shimano Inc. Rear derailleu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07019470U1 (de) * 2007-08-24 2012-11-28 Shimano Inc. Fahrradheckumwerfer
CN102869899A (zh) * 2010-05-03 2013-01-09 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张紧设备
TW201343468A (zh) * 2012-02-06 2013-11-01 Sram Llc 具有阻尼總成的變速器
CN103373435A (zh) * 2012-04-26 2013-10-30 株式会社岛野 具有转动阻力和阻力控制的自行车变速器
CN104229059A (zh) * 2013-06-18 2014-12-24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变速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9748B (zh) * 2016-06-10 2020-03-31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具有链条导向件的阻尼器的变速器
CN107489748A (zh) * 2016-06-10 2017-12-19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具有链条导向件的阻尼器的变速器
CN106627974A (zh) * 2016-08-02 2017-05-10 兰溪轮峰车料有限公司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的链条张力调节装置
CN108189958B (zh) * 2016-11-30 2020-08-25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自行车变速器
CN108189958A (zh) * 2016-11-30 2018-06-22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自行车变速器
CN108995759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行车部件的阻尼器
CN108995759B (zh) * 2017-06-06 2020-08-14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自行车后拨链器和用于自行车后拨链器的阻尼器装置
CN109110041A (zh) * 2017-06-26 2019-01-01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行车部件的阻尼器
CN109110041B (zh) * 2017-06-26 2020-07-24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自行车部件的阻尼器
US11667350B2 (en) 2017-06-26 2023-06-06 Sram, Llc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CN109383705A (zh) * 2017-08-10 2019-02-26 日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拨链装置
CN114475902A (zh) * 2022-03-04 2022-05-13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自行车的后拨链器
CN114475902B (zh) * 2022-03-04 2024-05-10 珠海蓝图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的后拨链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304160A9 (en) 2016-10-20
EP2891601B1 (de) 2016-09-07
TW201536630A (zh) 2015-10-01
US9463846B2 (en) 2016-10-11
EP2891601A1 (de) 2015-07-08
DE102014225036A1 (de) 2015-06-25
TWI654116B (zh) 2019-03-21
US20160176478A1 (en) 2016-06-23
CN104724246B (zh) 2020-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4246A (zh) 带有摩擦减震器的自行车变速器
TWI693179B (zh) 用於自行車構件的阻尼器
CN100516582C (zh) 车辆用电动盘式制动器
CN105365995B (zh) 具有减震器组件的自行车后变速器
CN1854549B (zh) 超越离合器
EP1946966B1 (en) Lamp adjuster
TW201902780A (zh) 用於自行車組件之阻尼器
US11577804B2 (en) Damper assembly for bicycle gearshift mechanism
EP2019235B1 (en) Automated shift control device
JP6428782B2 (ja)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3348427U (zh) 扭矩变动吸收装置
CN106163840B (zh) 具有双组分部件的盖罩的弹簧减震支柱轴承
CN110173521A (zh) 自动变速器
US5617939A (en) Friction clutch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the friction clutch assembly having a clutch plate with divided hub disc
US20070024106A1 (en) Bicycle hub fastening structure
CA2952554C (en) Variable-speed drive device for power unit
CN103518077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调节设备的调节驱动器
CN108474444A (zh) 用于流体动力扭矩联接装置的扭转振动阻尼器的动态吸收器
KR20060056335A (ko) 세 개의 유성 기어 세트를 구비한 다단 자동 변속기
TWI836397B (zh) 用於自行車構件的阻尼器
CN201950239U (zh) 具有可变扭矩离合器的钻
CN105587797A (zh) 可降低扭振的空间楔合式超越皮带轮及超越离合器
US8147363B2 (en) Conical disk pair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torque sensor
KR20130125768A (ko) 내연기관의 캠축 조정기
WO2018051741A1 (ja) ベルト式無段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