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85418B - 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85418B
CN104685418B CN201380050752.2A CN201380050752A CN104685418B CN 104685418 B CN104685418 B CN 104685418B CN 201380050752 A CN201380050752 A CN 201380050752A CN 104685418 B CN104685418 B CN 1046854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dust
unit
image forming
record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07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85418A (zh
Inventor
安富史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85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5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85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85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6Details of unit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75Natural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G03G9/08782Wax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Encapsulated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392Preparation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5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lubricating and/or cleaning the fixing unit, e.g. applying offset preventing flui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7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 G03G2215/2074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colo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7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 G03G2215/2083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duplex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方法或图像形成装置至少使用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且具有通过定影器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定影工序,其中,各色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的总计为特定量以下,同时,在黄色、品红及青色这3种颜色的彩色调色剂被层叠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工序之前,将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和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下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控制为特定的关系。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及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图像形成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复印机及打印机等的普及,针对办公环境中其对人体的影响,以欧州为中心制定了环境标准。此外,在高速印刷时,由于每单位时间所消耗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用量增多,会使更多的有机挥发性成分及粉尘扩散。
另外,不仅在至今为止的办公用途等的文字印刷方面,而且在照片印刷等图片用途方面,电子照相工艺的活跃范围也正在扩大,每一张纸所使用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用量也飞跃性地增加。
由于这样的需求的变化,在高速、大量印刷这样的每单位时间所消耗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用量较多的情况下,要求不易使有机挥发性成分及粉尘扩散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呼声逐年增高。
近年来,在环境标准中,取得最严格的“蓝色天使”认证的图像形成装置得以增加,在电子照相定影系统中,要求将在高温定影时产生并扩散至装置外的物质、具体来说是由升华物质产生的粉尘(dust)及有机挥发物质控制在ECMA-328/RAL_UZ122所规定的限制值以下。
另外,在日本,作为复印机及复合机等中的环保标志的认定基准,在2008年再次修订时仍然采用了RAL_UZ122的限制值,要求与这些基准相对应。
作为在高温定影时产生、并扩散至装置外的物质的粉尘的原因物质,大半是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蜡成分。在定影时使转印到纸上的调色剂通过的高温的定影器的作用下,调色剂中的蜡熔解而发挥脱模作用,不仅如此,其中一部分升华而产生了粉尘。粉尘是蜡成分的物理升华现象的结果,因此,要求抑制蜡的升华的方法。
一般来说,脱模性好的蜡存在粉尘产生量也多的倾向。其主要原因在于,定影时容易从粘结树脂中迅速渗出来的蜡由于是非极性的,不与粘结树脂熔合,以及由于分子量低,熔融粘度低,但这样的蜡由于蜡分子彼此间的分子间力或蜡分子与粘结树脂之间的分子间力弱,因此在定影时升华,容易形成粉尘。
相反,对于酯蜡等具有极性的蜡、高分子量的蜡、以及烃蜡中异链体及环状体等非正链体的含有率高的蜡而言,由于上述的分子间力、蜡分子链的缠绕而难以在定影时渗出,一般来说,存在脱模性比较差的倾向,但另一方面,由于不易升华,粉尘产生量减少。即,可以说脱模性能和环境性能存在折衷选择的关系。
在这样的动态中,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其可抑制定影时产生的粉尘,并可兼备低温定影性和抗粘连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810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静电荷显影用调色剂通过使用特定的蜡,虽然提供了定影时产生的粉尘得到抑制、且低温定影和抗粘连性优异的调色剂,但并不是能够满足耐热偏移性(hot-offset resistance)的调色剂。
这里所说的耐热偏移性是指防止下述现象的性质,该现象为:在由定影装置受到的热的作用下使调色剂熔融而粘度降低时,由于其调色剂的脱模力不足或内部凝聚力不足而使调色剂也附着在定影辊侧,在扩展于定影辊和纸之间的调色剂部分地返回到纸一侧,由此产生被称为浮泡(blister)的光泽不均,从而产生图像劣化的现象。
在电子照相中,通常通过黄色、品红、青色的调色剂中的2种或3种以任意的比例层叠印刷而形成全彩色图像。例如,图1示出了以品红、黄色、青色的顺序层叠在印刷介质上的情况的示意图。此时,品红在最靠近印刷介质侧、青色在最表面形成了图像。在定影工序中,定影辊与最表面的青色调色剂接触。
一般来说,与以文件的印刷为中心的单色印刷的情况相比,在例如照片等图片的图像印刷时,多色的调色剂层叠的部分变得非常多,因此,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附着量增多。已知如果调色剂附着量多,则在定影工序中对调色剂赋予的热量相对减少,因此蜡的熔融、渗出较少,与定影辊间的剥离性变差。即,对于调色剂附着量多的图片的图像印刷而言,存在容易产生高温定影不良(=热偏移)的倾向。
因此,对于假定图片用途的电子照相装置而言,进行了通过使用脱模性良好的蜡、或者增加蜡的添加量来提高与定影辊的剥离性。但是,如上所述,通过进行这样的对应会使粉尘产生量增多。此外,近年来,从提高生产性的观点考虑,进行了图像形成工艺的高速化,因此,单位时间的粉尘产生量存在进一步增加的倾向。即,从降低用户的机器使用环境负荷的观点考虑,不优选这样的对策。
另外,出于同样的目的,还进行了通过树脂的交联或提高分子量来尝试改善热偏移的对策。这虽然可以改善热偏移且不会伴有粉尘产生量的增加,但会导致定影图像的光泽(gloss)下降。在图片用途中,由于存在要求银盐照片这样的高光泽感,因此不优选印刷图像的光泽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抑制在定影时产生的粉尘、且可使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对纸的附着量增多的图片用途中的耐热偏移性提高,从而可得到优异的画质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针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在至少使用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且具有通过定影器使调色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工序的图像形成方法中,使各色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的总计为特定量以下,同时在即将进行对记录介质层叠黄色、品红及青色这3种颜色的彩色调色剂的定影工序之前,将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和最下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控制为特定的关系,由此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的主旨在于下述(1)~(10)。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方法至少使用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且具有通过定影器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定影工序,其中,该4种颜色的调色剂各自的粉尘产生量的总计小于16mg/小时,并且,在将黄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中在即将进行该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A(mg/小时)、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中间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B(mg/小时)、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最下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C(mg/小时)时,
满足1.5≤A/C≤23.7的关系,
(其中,所述A、B、C分别满足0.9≤A<14.2、0.6≤B<14.2、0.6≤C<14.2的关系。)
(2)上述(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A/C为4.0以上且23.7以下。
(3)上述(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印刷所述黄色、品红、青色的实心打印图像时各自的光泽值的平均为22.0以上且60.0以下。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调色剂中,至少1种颜色的调色剂含有烃蜡。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即将进行所述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含有石蜡,在即将进行所述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所述最下层的调色剂含有微晶蜡。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使用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且具有通过定影器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定影工序,其中,该4种颜色的调色剂各自的粉尘产生量的总计小于16mg/小时,并且,在将黄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中在即将进行该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A(mg/小时)、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中间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B(mg/小时)、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最下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C(mg/小时)时,A/C为1.5以上且23.7以下。
(其中,所述A、B、C分别满足0.9≤A<14.2、0.6≤B<14.2、0.6≤C<14.2的关系。)
(7)上述(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A/C为4.0以上且23.7以下。
(8)上述(6)或(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印刷所述黄色、品红、青色的实心打印图像时各自的光泽值的平均为22.0以上且60.0以下。
(9)上述(6)~(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调色剂中,至少1种颜色的调色剂含有烃蜡。
(10)上述(6)~(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即将进行所述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含有石蜡,在即将进行所述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所述最下层的调色剂含有微晶蜡。
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可发挥如下效果:可抑制在定影时产生的粉尘、且可使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对纸的附着量增多的图片用途中的耐热偏移性提高,从而可提供优异的画质。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从接近于印刷介质侧起按照品红、黄色、青色的顺序层叠调色剂的情况下的定影工序时的示意图。
[图2]图2是示出从接近于印刷介质侧起按照青色、品红、黄色的顺序层叠调色剂的情况下的定影工序时的示意图。
[图3]图3是示出从接近于印刷介质侧起按照黄色、品红、青色的顺序层叠调色剂的情况下的定影工序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任意变形后实施。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中,至少使用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对本发明而言,所使用的调色剂的颜色数量没有限制,但通常使用4种颜色以上且10种颜色以下的调色剂。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以使用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的情况作为具体例进行详细叙述。
本发明人发现,层叠了多种颜色的调色剂时耐热偏移性的好坏受到与定影辊直接接触的位置的调色剂的脱模性的支配。可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越是与定影辊接近的调色剂越是获得更多的热量,从而引起蜡熔融、从粘结树脂中渗出,与此相比,远离定影辊的调色剂由于仅获得少量的热量,蜡渗出减少,并且由于不与辊直接接触,几乎不对作为调色剂层整体的剥离性有贡献。例如,在图1中,青色调色剂的脱模性对定影性有主要影响,黄色调色剂对定影性影响不大,品红调色剂几乎不对定影性产生影响。
红、绿、蓝这样的颜色可以通过分别层叠2种颜色的调色剂而实现。例如,在图1的显影颜色顺序中,欲印刷红色的情况下,层叠黄色和品红,该情况下,与定影辊直接接触的为黄色调色剂。
但是,此时的调色剂附着量由于比上述的3种颜色层叠时要少,因此,对黄色调色剂要求的脱模性在3种颜色层叠时不如青色。即,在图1的情况下,作为脱模性的重要的顺序,青色最重要,黄色次之,最后为品红。
在本发明中,各种颜色的层叠顺序并不特别重要,只要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要件,则以什么样的颜色顺序进行层叠均没有问题。
在此,对于按照图像形成工艺进行显影的颜色顺序、定影工序中的层叠颜色顺序进行说明。在直接转印方式的情况下,由先显影的颜色向靠近印刷介质侧形成层,最后显影的颜色层叠在与定影辊相接的最表面。
例如,图2是示出在直接转印方式中以青色、品红、黄色的顺序显影时在定影工序中的层叠颜色顺序的示意图。此时,最后显影的黄色调色剂在与定影辊相接的最表面形成层。
另一方面,在中间转印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在中间转印体上暂时形成的全彩色图像一次性转印到印刷介质上,因此,显影颜色顺序和在定影工序中的层叠颜色顺序的关系与直接转印方式的情况相反。即,越是后显影的颜色,越在靠近印刷介质侧形成层,最初显影的颜色层叠在与定影辊相接的最表面。
例如,图3是示出在中间转印方式中以青色、品红、黄色的顺序显影时在定影工序中的层叠颜色顺序的示意图。显影颜色顺序虽然与图2时相同,但定影工序中的层叠颜色顺序相逆,青色成为最表面。
如以上那样,着眼于定影工序中调色剂的层叠颜色顺序,越是靠近定影辊(=远离记录介质)的调色剂,越是使用高脱模性的蜡,从而即使在多种颜色叠合的高附着量的情况下,耐热偏移性也变得良好,在远离定影辊(=靠近记录介质)的调色剂本身直接与定影辊接触这样的图像形成时,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满足更少附着量时的耐热偏移性即可,因此,即使使用脱模性比较差但粉尘产生量少的蜡在实用上也没有问题,结果可以抑制作为图像形成装置总体的粉尘产生量。
即,本发明发现了以比以往更高的平衡性实现市场要求的图片用途的高附着量、高光泽、及低粉尘的方法。
各种颜色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按照后述的方法测定,但在将黄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中在即将进行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A(mg/小时)、将相对于记录介质为中间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B(mg/小时)、将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下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C(mg/小时)时,必须满足1.5≤A/C≤23.7的关系,更优选为4.0≤A/C≤23.7,进一步优选为6.0≤A/C≤20.0。
如果超出上述优选的范围,根据图像形成工艺速度及定影条件的不同,有时难以满足蓝色天使标准。另外,如果低于上述优选的范围,则耐热偏移性不充分,无法得到高品位的印刷图像。
关于A、B、C各自的值,A为0.9以上、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并且小于14.2、优选为14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以下。B为0.6以上、优选为0.65以上、更优选为0.7以上,并且小于14.2、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C为0.6以上、优选为0.65以上、更优选为0.7以上,并且小于14.2、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
其中,如后面关于测定方法所详细叙述的那样,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的检测极限值为0.6mg/小时,因此,B及C的下限值设为0.6mg/小时,但并不限定于此。如果与各上限值相比,上述A、B及C过大,则根据图像形成工艺速度及定影条件的不同,有时难以满足蓝色天使标准。另外,如果低于上述优选的范围,则耐热偏移性不充分,有时无法得到高品位的印刷画质。
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各自的粉尘产生量的总计必须小于16mg/小时、优选为14mg/小时以下、更优选为13mg/小时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mg/小时以下,并且优选为2.4mg/小时以上、更优选为2.7mg/小时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mg/小时以上。
如果超过上述范围,则根据图像形成工艺速度及定影条件的不同,有时难以满足蓝色天使标准。另外,如果低于上述范围,则耐热偏移性不充分,有时无法得到高品位的印刷画质。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而言,在印刷黄色、品红、青色的实心打印图像时各自的光泽值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更显著地发挥本发明效果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在形成下述图像时使用,所述图像是在印刷黄色、品红、青色的实心打印图像时光泽值的平均为22.0以上且60.0以下的图像。
即,在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对纸的附着量变多的图片用途中,可以实现同时具备抑制定影时产生的粉尘及良好的耐热偏移性。
制造本发明中使用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下,有时简称为“显影用调色剂”或“调色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对于湿式法调色剂及粉碎法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而言,可以采用以下说明的构成。
<调色剂的构成>
作为构成本发明中使用的调色剂的成分,除了粘结树脂、着色剂(颜料)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带电控制剂、蜡等内部添加剂、以及外添剂等。
作为粘结树脂,可以举出例如:聚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烯烃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树脂、硅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萜烯树脂、多元醇树脂等。
作为着色剂,可以任意使用公知的着色剂。作为着色剂的具体例子,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炭黑、苯胺蓝、酞菁蓝、酞菁绿、汉撒黄、若丹明类染料颜料、铬黄、喹吖啶酮、联苯胺黄、玫瑰红、三烯丙基甲烷类染料、单偶氮类、双偶氮类、缩合偶氮类染料颜料等公知的任意的染料颜料。
关于彩色调色剂,黄色优选使用联苯胺黄色、单偶氮类、缩合偶氮类染料颜料,品红优选使用喹吖啶酮、单偶氮类染料颜料,青色优选使用酞菁蓝。相对于聚合物初级粒子100质量份,着色剂优选使用3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调色剂中可以使用带电控制剂,使用带电控制剂的情况下,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公知的任意带电控制剂。作为正带电性带电控制剂,可以举出例如:季铵盐、碱性/给电子性的金属物质。
另外,作为带电性带电控制剂,可以举出例如:金属螯合物类、有机酸的金属盐、含金属染料、苯胺黑染料、含酰胺基化合物、苯酚化合物、萘酚化合物及它们的金属盐、含有氨基甲酸酯键的化合物、酸性或吸电子性的有机物质。
另外,作为彩色调色剂或全彩色调色剂中的黑色调色剂以外的调色剂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无色或淡色且不会对调色剂产生色调障碍的带电控制剂。
作为正带电性带电控制剂,优选例如季铵盐化合物。另外,作为负带电性带电控制剂,优选例如水杨酸或烷基水杨酸与铬、锌、铝等形成的金属盐、金属配位化合物、二苯基乙醇酸的金属盐、金属配位化合物、酰胺化合物、苯酚化合物、萘酚化合物、酰胺基苯酚化合物、4,4’-亚甲基双{2-[N-(4-氯苯基)酰胺]-3-羟基萘}等羟基萘化合物。
优选在本发明所使用的调色剂母粒中含有蜡。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中所使用的调色剂的蜡只要满足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要件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留意各调色剂在定影工序中相对于记录介质的层叠位置来选择适当的种类及添加量,使得粉尘产生量分别为上述的优选范围内。
具体来说,优选低分子量聚乙烯、低分子量聚丙烯、共聚聚乙烯等烯烃类蜡;石蜡;费-托蜡;微晶蜡;具有烷基的有机硅蜡;硬脂酸等高级脂肪酸;二十烷醇等长链脂肪醇;山萮酸山萮酯、褐煤酸酯、硬脂酸硬脂酯等具有长链脂肪族基团的酯蜡;二硬脂基酮等具有长链烷基的酮类;氢化蓖麻油、巴西棕榈蜡等植物蜡;由甘油、季戊四醇等多元醇与长链脂肪酸得到的酯类或部分酯类;油酰胺、硬脂酰胺等高级脂肪酰胺;低分子量聚酯等。
这些蜡当中,为了改善定影性,优选熔点为30℃以上的蜡、更优选熔点为40℃以上的蜡、特别优选熔点为50℃以上的蜡,另外,优选熔点为100℃以下的蜡、更优选熔点为90℃以下的蜡、特别优选熔点为85℃以下的蜡。如果是具有上述范围内的熔点的蜡,则不会产生发粘等,在低温显示优异的定影性。
上述蜡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在100质量份调色剂中,蜡量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另外,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
如果调色剂中的蜡含量过少,则存在高温偏移性等性能不充分的情况,如果调色剂中的蜡含量过多,则存在抗粘连性不充分、蜡从调色剂中漏出而污染装置、或者粉尘产生量增多的情况。
作为满足本发明所记载的要件时特别优选的蜡,例如,作为对应于上述A的作为最上层的调色剂,从发挥脱模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有石蜡、费-托蜡等烃蜡,作为对应于上述C的作为最下层的调色剂,优选含有酯蜡、微晶蜡。
关于蜡的量,只要以上述的范围内含有即可,如果增多对应于A的作为最上层的调色剂的蜡添加量、减少对应于C的作为最下层的调色剂的蜡添加量,则可以使热偏移性更良好。具体来说,作为最上层的调色剂所含有的蜡量相对于作为最下层的调色剂所含有的蜡量之比优选为1.0以上且3.0以下。
另一方面,由各种颜色构成的各调色剂层之间的蜡量如果差异很大,则层叠的图像中颜色间的调色剂层界面变脆,调色剂有时变得容易剥离,在重视这样的调色剂层间的接着性的情况下,优选每种颜色的蜡含量相同或不同。
此外,更优选将上述方法组合多种。
作为外添剂,可以举出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铝(alumina)、氧化锌、氧化锡、钛酸钡、钛酸锶等无机粒子;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有机酸盐粒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粒子、丙烯酸酯聚合物粒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合物粒子、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粒子等有机树脂粒子等。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本发明的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调色剂母粒的制造工序]
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没有限定,可以通过利用粉碎法、湿式法、机械冲击力、热处理等使调色剂球形化的方法等以往采用的方法来制造调色剂母粒。作为湿式法,可以举出例如: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凝聚法、溶解悬浮法、酯扩张法等方法。
<粉碎法>
针对通过粉碎法制造调色剂母粒的方法进行说明。粉碎法的情况下,称量并配合给定量的粘结树脂、着色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其它成分,然后将它们混合。作为混合装置,包括例如:双圆锥球磨机、V型混合机、鼓式混合机、超级混合机、亨舍尔混合机、诺塔混合机等。
接着,将配合并混合了各成分的调色剂原料进行熔融混炼,将树脂类熔融,使着色剂等分散在其中。在该熔融混炼工序中,可以使用例如加压捏合机、班伯里混合机等间歇式塑炼机及连续式塑炼机。
混炼机可使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可举出例如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制造的KTK型双螺杆挤出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制造的TEM型双螺杆挤出机、KCK公司制造的双螺杆挤出机、Buss(ブス)公司制造的螺杆混炼机(KO-kneader)等。此外,通过将调色剂原料熔融混炼而得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在熔融混炼后用双辊等进行压延,再经过用水冷等进行冷却的冷却工序被冷却。
上述得到的着色树脂组合物的冷却物接着在粉碎工序中被粉碎至所期望的粒径。在粉碎工序中,首先用压碎机、锤磨机、切磨机(顺桨磨(feather mill))等进行粗粉碎,进而用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Kryptron System、日清工程株式会社制造的超级辊等进行粉碎。
然后,根据需要使用惯性分级方式的Elbow-Jet(日铁矿业株式会社制造)、离心力分级方式的TURBOPLEX(Hosokawa Micron公司制造)等的分级机等筛分机进行分级,得到调色剂母粒。此外,可以使用以往采用的方法对调色剂进行球形化。
<湿式法>
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在湿式介质中制造调色剂母粒的湿式法。作为湿式法,可以举出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凝聚法、溶解悬浮法等,可以用任意的方法来制造,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通过乳液聚合凝聚法制造的调色剂母粒。
(悬浮聚合法)
悬浮聚合法如下:在粘结树脂的单体中加入着色剂、聚合引发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蜡、极性树脂、带电控制剂及交联剂添加剂,使其均匀溶解或分散,制备单体组合物。使该单体组合物分散在含有分散稳定剂等的水系介质中。
优选调整搅拌速度、时间来进行造粒,使得单体组合物的液滴具有所期望的调色剂粒子的尺寸。然后,通过分散稳定剂的作用保持粒子状态,并且进行可防止粒子沉降的程度的搅拌,由此来进行聚合。通过对其进行清洗、过滤而收集,由此能够得到调色剂母粒。
(溶解悬浮法)
溶解悬浮法如下:将粘结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添加分散着色剂等而得到溶液相,将该溶液相在含有分散剂等的水相中通过机械剪切力来进行分散,形成液滴,从液滴中除去有机溶剂,由此可以得到调色剂母粒。
(乳液聚合凝聚法)
乳液聚合凝聚法如下:制作通过乳液聚合工序而得到的粘结树脂单体的聚合物初级粒子、着色剂分散体系、蜡分散液等,使它们分散于水系介质中并进行加热等,再经过凝聚工序、以及熟化工序。
将它们清洗、过滤后收集,可以得到调色剂母粒。接着,调色剂母粒经过进行干燥的工序。再根据需要在调色剂母粒中添加外添剂等,由此可以得到调色剂。
更详细地对乳液聚合凝聚法进行说明。乳液聚合工序通常在乳化剂的存在下、在水系介质中将作为粘结树脂的聚合性单体聚合,此时,在向反应体系中供给聚合性单体时,可以分别添加各单体,也可以预先将多种单体混合后同时添加。另外,单体可以直接添加,也可以预先与水、乳化剂等混合而制成乳化液,并以乳化液的形式添加。
作为酸性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肉桂酸等具有羧基的聚合性单体、磺化苯乙烯等具有磺酸基团的聚合性单体、乙烯基苯磺酰胺等具有磺酰胺基的聚合性单体等。
另外,作为碱性单体,可以举出例如:氨基苯乙烯等具有氨基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具有含氮杂环的聚合性单体、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等具有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这些酸性单体及碱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多种使用,另外,还可以具有抗衡离子以盐的形式存在。其中,优选使用酸性单体,更优选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相对于构成粘结树脂的全部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酸性单体及碱性单体的总量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下。
作为其它聚合性单体,可以举出例如: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丁基苯乙烯、对正壬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羟基乙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酰胺、N-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丙基丙烯酰胺、N,N-二丁基丙烯酰胺等。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另外,也可以组合多种使用。
本发明的静电荷显影用调色剂含有苯乙烯类单体的均聚物、作为苯乙烯类单体与其它单体的聚合物的苯乙烯类树脂作为粘结树脂。按照本发明,即使是含有苯乙烯类树脂作为粘结树脂的调色剂,也可以降低调色剂中所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使得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测定的苯乙烯浓度除以乙基苯浓度而得到的值为5以下。
例如,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测定的市售品的调色剂的苯乙烯浓度除以乙基苯浓度而得到的值为15以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即使是使用了苯乙烯类树脂作为粘结树脂的调色剂,也可以降低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此外,将粘结树脂制成交联树脂的情况下,可同时使用上述的聚合性单体和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多官能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二乙烯基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等。另外,还可以使用在侧基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聚合性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醛等。其中,优选自由基聚合性的二官能聚合性单体,特别优选二乙烯基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这些多官能聚合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多种使用。
用乳液聚合将粘结树脂聚合的情况下,作为乳化剂,可以使用公知的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将选自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表面活性剂组合使用。
作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例如:十二烷基氯化铵、十二烷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氯化吡啶、十二烷基溴化吡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
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例如:硬脂酸钠、十二烷酸钠等脂肪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基硫酸钠等。
作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例如: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聚氧乙烯单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月桂醚、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醚、单癸酰基蔗糖等。
相对于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乳化剂的使用量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另外,可以在这些乳化剂中组合使用一种或2种以上部分或完全皂化聚乙烯醇等聚乙烯醇类、羟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类等作为保护胶体。
通过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初级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2μm以上、更优选为0.0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μm以上,且优选为3μm以下、更优选为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μm以下。如果粒径过小,则有时在凝聚工序中难以控制凝聚速度,如果粒径过大,则凝聚而得到的调色剂粒子的粒径容易变大,有时难以得到目标粒径的调色剂。
在乳液聚合凝聚法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公知的聚合引发剂,可以将聚合引发剂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可以使用例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等过硫酸盐、以及将这些硫酸盐作为一个组分与酸性亚硫酸钠等还原剂组合而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过氧化氢、4,4’-偶氮双氰基戊酸、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异丙苯等水溶性聚合引发剂、以及将这些水溶性聚合性引发剂作为一个组分与亚铁盐等还原剂组合而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过氧化苯甲酰、2,2’-偶氮二异丁腈等。
这些聚合引发剂可以在添加单体之前、添加单体的同时、添加单体之后的任意時期添加到聚合体系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些添加方法加以组合。
另外,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公知的链转移剂,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叔十二烷基硫醇、2-巯基乙醇、二异丙基黄原酸、四氯化碳、三氯一溴甲烷等。链转移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相对于聚合性单体使用0~5质量%。
另外,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公知的悬浮稳定剂。作为悬浮稳定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磷酸钙、磷酸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这些悬浮稳定剂可以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二种以上使用,相对于聚合性单体100质量份,使用的悬浮稳定剂的量为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
聚合引发剂及悬浮稳定剂均可以在聚合性单体添加之前、添加聚合性单体的同时、添加聚合性单体之后的任意时期添加到聚合体系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些添加方法加以组合。
另外,还可以在反应体系中适宜添加pH调节剂、聚合度调节剂、消泡剂等。
乳液聚合凝聚法中的着色剂的配合通常在凝聚工序中进行。聚合物初级粒子的分散液与着色剂粒子的分散液混合而制成混合分散液后,使其凝聚而制成粒子凝聚体。
着色剂优选在乳化剂的存在下以分散于水中的状态使用。着色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1μm以上、更优选为0.05μm以上,且优选为3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下。
使用乳液聚合凝聚法并在调色剂中含有带电控制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乳液聚合时将聚合性单体等与带电控制剂一起添加、或者将聚合物初级粒子及着色剂等一起在凝聚工序中添加、或者使聚合物初级粒子及着色剂等凝聚而成为基本为目标粒径后再进行添加等方法来配合。
这些当中,优选使用表面活性剂使带电控制剂在水中分散,制成体积平均粒径0.01μm以上且3μm以下的分散液后在凝聚工序中添加。
乳液聚合凝聚法中的凝聚工序在具备搅拌装置的槽内进行,包括进行加热的方法、加入电解质的方法、将它们加以组合的方法。想要在搅拌下将聚合物初级粒子凝聚而得到目标大小的粒子凝聚体的情况下,从粒子之间的凝聚力与由搅拌引起的剪切力之间的平衡方面考虑,要控制粒子凝聚体的粒径,但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入电解质来增大凝聚力。
添加电解质来进行凝聚的情况下,作为电解质,可以使用有机盐、无机盐中的任意物质。作为电解质,具体可以举出例如:NaCl、KCl、LiCl、Na2SO4、K2SO4、Li2SO4、MgCl2、CaCl2、MgSO4、CaSO4、ZnSO4、Al2(SO4)3、Fe2(SO4)3、CH3COONa、C6H5SO3Na等。这些当中,优选具有2价以上的多价金属阳离子的无机盐。
电解质的添加量根据电解质的种类、目标粒径等而不同,相对于混合分散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电解质的添加量优选为0.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另外,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
如果添加量为上述范围,则可以迅速地进行凝聚反应,凝聚反应后不会产生微粉及无定形的物质等,能够比较容易地控制粒径,从而可以得到具有目标平均粒径的粒子凝聚体。加入电解质进行凝聚时的凝聚温度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并且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
对于不使用电解质仅通过加热来进行凝聚时的凝聚温度而言,在将聚合物初级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设为Tg时,优选为(Tg-20)℃以上,更优选为(Tg-10)℃以上。另外,优选为Tg以下,更优选为(Tg-5)℃以下。
凝聚所需要的时间可根据装置形状及及处理规模进行最佳化,为了使调色剂的粒径达到目标粒径,优选在上述的给定温度下通常保持至少30分钟以上。在达到给定温度之前的升温,可以以恒定速度进行升温,也可以分阶段地进行升温。
还可以在凝聚处理后的粒子凝聚体表面根据需要形成附着或粘固有树脂粒子的粒子。通过在粒子凝聚体表面附着或粘固性状得到控制的树脂粒子,有时会使所得到的调色剂的带电性及耐热性提高,进而,能够使本发明的效果更加显著。
作为树脂粒子,使用具有比聚合物初级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粒子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抗粘连性的进一步提高,且不会损害定影性,因此优选。
上述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2μm以上,更优选为0.05μm以上。另外,上述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3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作为树脂粒子,可以使用将与上述聚合物初级粒子中使用的聚合性单体同样的单体进行乳液聚合而得到的树脂粒子等。
树脂粒子通常利用表面活性剂分散于水或以水为主体的液体中,制成分散液使用,但在凝聚处理后加入带电控制剂的情况下,优选在含有粒子凝聚体的分散液中加入带电控制剂后再加入树脂粒子。为了增加凝聚工序中得到的粒子凝聚体的稳定性,优选在凝聚工序后的熟化工序中进行凝聚粒子内的熔粘。
在乳液聚合凝聚法中,凝聚工序后的熟化工序的温度优选为聚合物初级粒子的Tg以上、更优选比Tg高5℃的温度以上,并且优选比Tg高80℃的温度以下、更优选比Tg高50℃的温度以下。另外,熟化工序所需要的时间根据目标调色剂的形状而不同,在达到聚合物初级粒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之后,优选保持0.1~10小时,更优选保持1~6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在凝聚工序之后,优选在熟化工序之前或者在熟化工序中的阶段添加表面活性剂、或者提高pH值。作为这里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从能够在制造聚合物初级粒子时使用的乳化剂中选择一种以上使用,特别优选使用与制造聚合物初级粒子时所使用的乳化剂相同的乳化剂。
添加表面活性剂时的表面活性剂添加量没有限定,相对于混合分散液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并且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
通过在凝聚工序之后、熟化工序完成前的期间添加表面活性剂或提高pH值,可以抑制在凝聚工序发生了凝聚的粒子凝聚体之间的凝聚等,有时可以抑制熟化工序后的粗大粒子生成。
通过在熟化工序中的加热处理,凝聚体中的聚合物初级粒子彼此之间发生熔合一体化,作为凝聚体的调色剂粒子形状也接近于球形。熟化工序之前的粒子凝聚体被认为是聚合物初级粒子通过静电或物理凝聚而形成的集合体,熟化工序之后,构成粒子凝聚体的聚合物初级粒子相互熔合,可以使得调色剂母粒的形状也接近球状。
按照这样的熟化工序,通过控制熟化工序的温度及时间等,可以得到聚合物初级粒子凝聚而成的形状、进一步进行了熔粘而成的球状等根据目的的各种形状的调色剂母粒。
[调色剂母粒的清洗工序]
对于通过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凝聚法、溶解悬浮法等湿式法得到的调色剂母粒而言,优选对从湿式介质中得到的调色剂母粒进行固液分离,以粒子凝聚体的形式回收调色剂母粒后,再根据需要进行清洗。
作为清洗所使用的液体,可以使用纯度比湿式法的最终工序中浸渍调色剂的湿式介质高的水,也可以使用酸或碱的水溶液。作为酸,可以举出例如硝酸、盐酸、硫酸等无机酸、以及柠檬酸等有机酸。作为碱,可以举出例如钠盐(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硅酸盐(偏硅酸钠等)、磷酸盐等。清洗可以在常温或加热至30~70℃左右来进行。
对于调色剂母粒而言,通过清洗工序,悬浮稳定剂、乳化剂、湿式介质、未反应的残存单体、小粒径的调色剂等被除去。优选在清洗工序后通过过滤或倾析以湿饼状的状态得到调色剂母粒。这是由于,在后续工序中容易操作。清洗工序也可以反复进行多次。
[调色剂母粒的水分除去工序]
本发明的静电荷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优选在后述的干燥工序之前包含将调色剂母粒的水分除去至0.4质量%以下的工序。清洗工序后的湿饼状的调色剂母粒由于是湿润状态,因此,相对于调色剂母粒100质量%,调色剂母粒中的含水率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
通过首先对该湿润状态的调色剂母粒蒸发水分,使其含水率达到0.4质量%以下,可以在之后的干燥工序中有效地使调色剂母粒中所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放散。
作为在水分除去工序中使用的干燥机,可以举出例如流动干燥机、喷射干燥机、减压干燥机等。为了将水分的蒸发潜热直接赋予给调色剂母粒,以加速水分的除去速度,优选使用流入气体进行干燥的流动干燥机。
例如,可以使用后述的带有振动装置的流动干燥机,也可以使用不具有振动装置的流动干燥机。更优选使用不具有振动装置的流动干燥机。
对于适用于水分除去工序所使用的流动干燥机的气体、气体的温度、干燥机的温度等而言,可以应用与后述的干燥工序中使用的带有振动装置的流动干燥机所适用的气体、气体的温度、干燥机的温度等同样的气体及条件。
[调色剂母粒的干燥工序]
在对调色剂母粒进行干燥的工序中,可以使用流动干燥机、喷射干燥机、减压干燥机等干燥机。其中,优选用带有振动装置的流动干燥机进行干燥。带有振动装置的流动干燥机通过使气体流入到干燥机主体内,可以利用调色剂母粒中所含有的水分的蒸发潜热使调色剂母粒迅速干燥。
另外,通过利用振动装置对调色剂母粒赋予振动,即使减少气体的流量,也可以使调色剂母粒流动化,从而可以将聚集在下部的凝聚物破碎,使调色剂母粒迅速且有效地干燥。
干燥优选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在减压下进行时,气体能够对调色剂母粒赋予的热量减少,因此更优选在常压下进行干燥。
[调色剂形成工序]
接着,对调色剂母粒添加外添剂,使外添剂附着或粘固在调色剂母粒的表面,形成调色剂。通过添加外添剂,可以提高OPC(有机光导体、organic photo condouctors)成膜、转印效率。
作为对调色剂母粒添加外部添加剂的方法,可使用向加入了调色剂母粒的体系中添加外部添加剂并进行搅拌混合的方法。调色剂母粒及外部添加剂的搅拌混合优选使用机械旋转处理装置,具体来说,优选使用亨舍尔混合机这样的旋转方式的混合机。
利用这样的装置的添加处理时,优选在搅拌叶片的前端部的速度(圆周速度)优选为21.2~95.5m/sec、更优选为38.2~76.4m/sec的搅拌速度下进行。通过调节旋转速度,可以通过该搅拌混合处理来调节外部添加剂对着色粒子的埋没,其结果,可以控制所得到的调色剂的流动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优选形成外部添加剂均匀地附着于调色剂粒子表面的结构,但在组合使用粒径不同的多种粒子(以下,也称为“多种粒径的粒子”)作为外部添加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2段以上的多段混合来将各外添剂混合,使该外部添加剂均匀地附着于调色剂粒子的表面。优选使用在添加混合小粒径外添剂之后再添加混合大粒径外添剂的多段混合的方法。
作为搅拌混合处理的搅拌时间,可以根据搅拌速度等来确定。
作为添加外部添加剂的温度,优选为25℃~55℃,更优选为30~50℃。
[调色剂的物性]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调色剂的平均圆度优选为0.955以上,更优选为0.960以上。另外,优选为0.985以下,更优选为0.980以下。如果调色剂的平均圆度为上述范围内,则可以形成良好的图像。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以下的例子中,“份”表示的是“质量份”。
各粒子的粒径、圆度、电导率等如下测定。
<体积平均粒径测定(MV)>
具有小于1微米的体积平均粒径(MV)的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MV)使用日机装株式会社制造的型号Microtrac Nanotrac150(以下简称为“Nanotrac”)及该公司的分析软件Microtrac Particle Analyzer Ver10.1.2-019EE、以电导率为0.5μS/cm的离子交换水作为溶剂,在溶剂折射率:1.333、测定时间:600秒钟、测定次数:1次的测定条件下按照操作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方法来测定。其它的设定条件为,粒子折射率:1.59、透过性:透过、形状:真球形、密度:1.04。
<蜡分散体的体积中值粒径>
为了确定蜡乳化时的终点,使用了作为能够高速测定的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径分布测定装置的堀场制作所制造的Partica LA-950V2(以下简称为LA950)。此时的终点粒径设定为中值粒径。所使用的溶剂是电导率为0.5μS/cm的离子交换水,以溶剂折射率:1.333、可见光透射率70%~90%的浓度范围来调节样品量并进行了测定。
<中值粒径(体积:Dv50和个数:Dn50)的测定方法和定义>
经过外添工序而最终得到的调色剂的测定前处理如下进行。使用药勺(スパチュラー,spatula)向内径47mm、高51mm的圆筒形聚乙烯(PE)制烧杯中添加了调色剂0.100g,使用移液管添加了20质量%的DBS水溶液(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Neogen S-20A)0.15g。
此时,为了不使调色剂飞溅到烧杯的边壁等上,仅在烧杯的底部加入调色剂及20%DBS的水溶液。接下来,使用药勺搅拌了3分钟,直至调色剂和20%DBS的水溶液成为浆状。此时,烧杯的边壁等上也没有调色剂飞溅。
接下来,添加30g分散介质Isoton II,并使用药勺搅拌2分钟,使得在目测下整体为均匀的溶液。接着,将长度为31mm、直径为6mm的氟树脂涂层转子放入烧杯中,使用搅拌器以400rpm使上述溶液分散了20分钟。
此时,按照每3分钟1次的频率,使用药勺使在气液界面和烧杯的边壁上的、通过目测可以观察到的大粒子掉入到烧杯内部,从而形成均匀的分散液。接着,使用网眼为63μm的筛网对其进行过滤,将得到的滤液作为“调色剂分散液”。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色剂母粒的制造工序中的粒径测定中,用63μm的筛网对凝聚中的浆料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滤液作为“浆料液”。
粒子的中值粒径(Dv50和Dn50)按照下述方法测定:使用Beckman Coulter.Inc.制造的Multisizer III(孔径100μm)(以下,简称为“Multisizer”)、分散介质使用BeckmanCoulter.Inc.制造的Isoton II,将上述的“调色剂分散液”或“浆料液”稀释,使得分散质浓度为0.03质量%,再利用Multisizer III分析软件,以KD值为118.5进行了测定。
测定粒径范围为2.00~64.00μm,将该范围以对数刻度等间隔地离散地分成256份,并以它们的体积基准的统计值为基础进行计算,将得到的值作为体积中值粒径(Dv50),并将以个数基准的统计值为基础计算而得到的值作为个数中值粒径(Dn50)。
<平均圆度的测定方法和定义>
本发明中的“平均圆度”如下测定,并如下进行定义。使调色剂母粒分散在分散介质(Isoton II,Beckman Coulter.Inc.制造)中,使其为5720~7140个/μL的范围,使用流动颗粒图像分析装置(Sysmex公司制造、FPIA3000),并在下面的装置条件下进行测定,将其值定义为“平均圆度”。在本发明中,同样的测定进行3次,并采用3个“平均圆度”的相加平均值作为“平均圆度”。
·模式:HPF
·HPF分析量:0.35μL
·HPF检测个数:8,000~10,000个
以下是用上述装置进行测定、并在上述装置内自动计算而表示的值,“圆度”用下述式子进行定义。
[圆度]=[与粒子投影面积相同面积的圆的周长]/[粒子投影图像的周长]
并且,对HPF检测个数为8,000~10,000个进行测定,在装置中显示出将这些粒子的每一个的圆度进行算术平均(相加平均)而得到的“平均圆度”。
<电导率测定>
电导率的测定使用电导率仪(横河电机株式会社制造的Pasonal SC Mate ModelSC72(パーソナルSCメータモデルSC72)和检测器SC72SN-11)来进行。
<重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峰的测定方法>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进行了测定(装置: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GPC装置HLC-8020、柱:Polymer Laboratory公司制造的PL-gel Mixed-B 10μ、溶剂:四氢呋喃、试料浓度:0.1wt%、标准曲线:标准聚苯乙烯)。
<粉尘产生量(飞散速度)>
在彩色打印机ML9600PS(OKI Data公司制造)的处理盒中放入4根显影用调色剂,按照蓝色天使标志认证的测定法(RAL_UZ122_2006)捕集粉尘,由被捕集在过滤器上的物质的质量测定求出了粉尘的飞散速度。
具体地,预先对飞散试验容器(VOC-010/容积1000L/Espec公司制造)进行烘干处理,进行了空白测定,然后设置上述的打印机和粉尘测定用过滤器,待机60分钟,使得槽内的温度湿度处于规定值(23±2℃/50±5%)。
在利用远程操作使打印机工作的同时,开始由过滤器进行抽吸,印刷规定张数直至2小时后,进行了抽吸捕集。需要说明的是,印刷图案使用的是VE110-7,Version2006-06-01(RAL_UZ122/RALC00.PDF)。
粉尘的飞散速度由以下的式子求出,将其值作为该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
(1)温湿度补正后的粉尘质量
mSt=(mMF brutto-mMF tara)+(mRF1-mRF2)
mMF tara:粉尘试样采集前的质量稳定后的测定过滤器的重量(mg)
mMF brutto:粉尘试样采集后的质量稳定后的测定过滤器的重量(mg)
mRF1:试验前的基准过滤器的重量(mg)
mRF2:试验后的基准过滤器的重量(mg)
(2)粉尘飞散速度(粉尘产生量)
EFuSt=(mSt×n×V×to)/(VS×tp)
n:换气次数(h-1)
to:总取样时间(min)
tp:印刷时间(min)
V:容器容积(m3)
VS:通过过滤器被抽吸的空气的体积(m3)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重量测定的可靠性,粉尘飞散量的下限值为0.6mg/小时,低于0.6mg/小时的值的情况下,可认为读作0.6。
另外,在实施本测定时,印刷的调色剂量极度过剩或过少的情况下、或者产生明显的模糊、凹陷、白字沾污等图像不良而被认为难以准确测定的情况下,在不对测定结果带来影响的范围内进行处理盒构件等的更换或调节后进行测定。
具体来说,可以举出例如:显影辊的更换、带电刮板抵接压力的调节、工艺偏压的调节等。调色剂附着量只要是可达到通常使用那样的图像浓度的量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调节为作为通常值的0.3~0.6mg/cm2左右来进行测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后述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将调色剂附着量设定为0.45~0.55mg/cm2进行了测定。
<热偏移(HOS)性评价>
将青色、品红、黄色、黑色的显影用调色剂分别放入到彩色打印机ML9600PS(OKIData公司制造)的对应颜色的处理盒中,并安装在打印机中,在温度28℃、湿度80%的环境下打印500张白纸,从而使打印机充分预热。
然后,使用Excellent White A4(OKI Data公司制造)作为印刷用纸,印刷3张青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黄色调色剂这3种颜色重叠的整个面实心图像,按照以下标准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肉眼判定,评价了热偏移性。
○:完全没有问题。
○△:虽然发现微小的剥离不良,但没有问题。
×:剥离不良明显,不可。
××:产生严重的剥离不良,不可。
在本打印机中,通常在即将进行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印刷用纸从第1层起调色剂以青色、品红、黄色、黑色的顺序依次叠合,但根据需要通过更换各调色剂的安装位置对其顺序进行变更而进行了评价。
<光泽值>
将测定对象的调色剂安装到测定对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印刷,并利用所印刷的图像来测定光泽值。即,用上述测定对象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单色实心图像,并安装于光泽仪(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VG2000)的给定的测定部位,将受光角度固定为75°,将图像两端及中央的3点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光泽值。印刷用纸使用的是Excellent White A4(OKI Data公司制造)。
在此,上述“测定对象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特定的图像形成装置,是指能够使用上述“测定对象的调色剂”印刷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黑色着色剂分散液的制备>
在具有螺旋桨搅拌翼的搅拌机的容器中加入甲苯提取液的紫外线吸光度为0.02、真密度为1.8g/cm3的通过炉法制造的炭黑(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三菱炭黑MA100S)20份、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Neogen S-20D)1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花王株式会社制造、Emulgen 120)4份、电导率为1μS/cm的离子交换水75份,进行预分散,得到了颜料预混合液。
预混合后的分散液中炭黑的体积累积50%粒径Dv50约为90μm。上述预混合液作为原料浆料供给于湿式珠磨机,进行了单程分散。需要说明的是,定子的内径为120mmφ、隔板的直径为60mmφ、作为分散用介质,使用了直径为50μm的氧化锆珠(真密度6.0g/cm3)。定子的有效内部容积约为2升,介质的填充容积为1.4升,因此,介质填充率为70%。
使转子的旋转速度恒定(转子前端的圆周速度为11m/秒),利用无脉冲定量泵从供给口以供给速度约40升/小时供给上述预混合浆料,在达到给定粒度的时刻,从排出口取得制品。需要说明的是,运转时一边在夹套中循环约10℃的冷却水一边进行,得到了黑色着色剂分散液。
<蜡分散液A1的制备>
加入蜡1[HiMic-1090(日本精蜡株式会社制造)]26.7份、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酸值3.0、羟值1.0)3.0份、十甘油十山萮酸酯(酸值3.2羟值27)0.3份、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Neogen S20D,以下简称为20%DBS水溶液)水溶液2.8份、脱盐水67.3份,加热至100℃,使用带有加压循环线的均化器(Golin公司制造,LAB60-10TBS型)在10MPa的加压条件下进行了1次循环乳化。
每隔几分钟用LA950测定初级粒径,如果中值粒径下降至500nm左右,则进一步将压力条件提高至25MPa,继续进行2次循环乳化。进行分散直至体积中值粒径达到230nm以下,制作了蜡分散液A1。蜡分散体的体积中值粒径为215nm。
<蜡分散液A2的制备>
除了将蜡1变更为蜡2(HNP-9(日本精蜡株式会社制造))以外,与蜡分散液A1同样操作,制作了蜡分散液A2。蜡分散体的体积中值粒径为219nm。
<蜡分散液A3的制备>
除了将蜡1变更为蜡3(HNP-51(日本精蜡株式会社制造))以外,与蜡分散液A1同样操作,制作了蜡分散液A3。蜡分散体的体积中值粒径为216nm。
<蜡分散液A4的制备>
使用蜡4(巴西棕榈蜡(熔点:88℃))30.0份、20%DBS水溶液2.8份、脱盐水67.3份,之后与蜡分散液A1同样操作,制作了蜡分散液A4。蜡分散体的体积中值粒径为267nm。
<蜡分散液A5的制备>
除了将蜡4变更为蜡5(WEP-4(日油株式会社制造))以外,与蜡分散液A4同样操作,制作了蜡分散液A5。蜡分散体的体积中值粒径为257nm。
<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1的制备>
在具有搅拌装置(3枚叶片)、加热冷却装置、浓缩装置、及各原料/助剂加料装置的反应器中加料上述蜡分散液A136.3份、脱盐水218份,边搅拌边在氮气气流下升温至90℃。
然后,在保持继续上述液体搅拌的状态下用5小时向其中添加了下述的“聚合性单体类等”和“乳化剂水溶液”的混合物。将开始滴加该混合物的时间作为“聚合开始”,从聚合开始30分钟后用4.5小时添加下述的“引发剂水溶液”,进而在聚合开始5小时后用2小时添加下述的“追加引发剂水溶液”,进一步保持继续搅拌,在内温90℃的状态下保持了1小时。
[聚合性单体类等]
[乳化剂水溶液]
20%DBS水溶液 1.0份
脱盐水 67.1份
[引发剂水溶液]
8质量%过氧化氢水溶液 15.5份
8质量%L(+)-抗坏血酸酸水溶液 15.5份
[追加引发剂水溶液]
8质量%L(+)-抗坏血酸酸水溶液 14.2份
聚合反应结束后,进行冷却,得到了乳白色的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1。使用Nanotrack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Mv)为275nm,固体成分浓度为22.6质量%。
<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2的制备>
除了将蜡分散液A1变更为蜡分散液A2以外,与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1同样操作,得到了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2。使用Nanotrack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Mv)为260nm,固体成分浓度为22.6质量%。
<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3的制备>
除了将蜡分散液A1变更为蜡分散液A3以外,与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1同样操作,得到了聚合物初级粒子B3。使用Nanotrack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Mv)为257nm,固体成分浓度为22.3质量%。
<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4的制备>
除了将蜡分散液A1变更为蜡分散液A4以外,与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1同样操作,得到了聚合物初级粒子B4。使用Nanotrack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Mv)为250nm,固体成分浓度为22.7质量%。
<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5的制备>
除了将蜡分散液A1变更为蜡分散液A5以外,与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1同样操作,得到了聚合物初级粒子B5。使用Nanotrack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Mv)为246nm,固体成分浓度为22.8质量%。
<显影用调色剂Bk1的制造>
使用上述各成分,按照以下的顺序制造了调色剂母粒。
在具备搅拌装置(双螺旋叶片)、加热冷却装置、浓缩装置、及各原料/助剂加料装置的混合器(容积12升、内径208mm、高355mm)中加入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1(核用)和20%DBS水溶液,在内温12℃下均匀混合了5分钟。
接着,在内温12℃下继续搅拌,并且用5分钟添加0.52份硫酸亚铁(FeSO4·7H2O)的5%水溶液,然后用5分钟添加黑色着色剂分散液,在内温12℃下均匀混合,再保持同样的条件滴加0.5%硫酸铝水溶液(其固体成分相对于树脂固体成分为0.10份)。
然后,用75分钟升温至内温53℃,进一步用170分钟升温至56℃。在此,使用Multisizer测定的体积中值粒径(Dv50)为6.7μm。然后,用3分钟添加聚合物初级粒子分散液B2(壳用),并在该状态下保持了60分钟。
接着,用10分钟添加20%DBS水溶液(以固体成分计为6份),然后用30分钟升温至95℃,继续搅拌120分钟直至平均圆度为0.970。然后,用30分钟冷却至30℃,得到了浆料。此时,粒子的Dv50为7.08μm、平均圆度为0.969。
使用5种C(东洋滤纸株式会社制造的No5C)的滤纸、并利用抽滤器对该浆料进行了抽吸过滤。将残留在滤纸上的滤饼转移至具有搅拌机(螺旋桨)的内部容积10L的不锈钢容器中,加入电导率为1μS/cm的离子交换水8kg,以50rpm进行搅拌,使其均匀分散,然后持续搅拌了30分钟。
然后,再次使用5种C(东洋滤纸株式会社制造的No5C)的滤纸并利用抽滤器进行抽吸过滤,再次将残留在滤纸上的固体物质转移至具有搅拌机(螺旋桨)且加入了电导率为1μS/cm的离子交换水8kg的内部容积10L的容器中,以50rpm进行搅拌,使其均匀分散,然后持续搅拌了30分钟。将该工序重复进行了5次,滤液的电导率为2μS/cm。
将这里得到的滤饼满铺在不锈钢制盘上,使其高度为20mm,在设定为40℃的鼓风干燥机内干燥48小时,由此得到了调色剂母粒。
在三井矿山株式会社制造的9L亨舍尔混合机内投入所得到的调色剂母粒100份(500g),接着,添加用六甲基二硅氮烷进行了疏水化处理的体积平均初级粒径为0.10μm的二氧化硅微粒2.0份、用硅油进行了疏水化处理的体积平均初级粒径为0.012μm的二氧化硅微粒0.6份,以3500rpm混合15分钟,用200目筛进行筛选,由此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Bk1。
<显影用调色剂Cy1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Cy1。母粒浆料的Dv50为6.99μm、平均圆度为0.970。
<显影用调色剂Cy2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Cy2。母粒浆料的Dv50为6.89μm、平均圆度为0.970。
<显影用调色剂Cy3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Cy3。母粒浆料的Dv50为7.02μm、平均圆度为0.972。
<显影用调色剂Cy4の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Cy4。母粒浆料的Dv50为6.90μm、平均圆度为0.970。
<显影用调色剂Cy5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Cy5。母粒浆料的Dv50为7.07μm、平均圆度为0.972。
<显影用调色剂Cy6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Cy6。母粒浆料的Dv50为7.01μm、平均圆度为0.968。
<显影用调色剂Cy7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Cy7。母粒浆料的Dv50为7.19μm、平均圆度为0.971。
<显影用调色剂Cy8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Cy8。母粒浆料的Dv50为7.10μm、平均圆度为0.971。
<显影用调色剂Ma1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Ma1。母粒浆料的Dv50为6.85μm、平均圆度为0.970。
<显影用调色剂Ma2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Ma2。母粒浆料的Dv50为7.04μm、平均圆度为0.973。
<显影用调色剂Ma3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Ma3。母粒浆料的Dv50为7.13μm、平均圆度为0.968。
<显影用调色剂Ye1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Ye1。母粒浆料的Dv50为6.92μm、平均圆度为0.972。
<显影用调色剂Ye2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Ye2。母粒浆料的Dv50为6.91μm、平均圆度为0.969。
<显影用调色剂Ye3的制造>
除了使用上述各成分以外,与显影用调色剂Bk1同样操作,得到了显影用调色剂Ye3。母粒浆料的Dv50为7.06μm、平均圆度为0.971。
以下表1示出的是按照上述的测定方法测得的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及光泽值的结果。其中,光泽值是利用使用彩色打印机ML9600PS(OKI Data公司制造)打印的实心图像测定的。
[表1]
另外,以下表2示出的是按照上述的测定方法进行的HOS性评价的结果。在表2中还一并记载了在即将进行定影工序之前哪种显影用调色剂相对于印刷用纸为第几层。此外,还示出了各自的粉尘产生量的总计、A/C值、及光泽值的平均值(青色、品红、黄色)。
使用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及修正。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基于2012年9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2-217165)及2013年7月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139142),其全部内容援引到本发明中。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该方法至少使用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且具有通过定影器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定影工序,其中,
在即将进行所述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含有石蜡,在即将进行所述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下层的调色剂含有微晶蜡,并且,在100质量份调色剂中,蜡量为1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下,
该4种颜色的调色剂各自的粉尘产生量的总计小于16mg/小时,并且,
在将黄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中在即将进行该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A、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中间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B、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最下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C时,A/C为1.5以上且23.7以下,所述A、B、C的单位均为mg/小时,
其中,所述A、B、C分别满足0.9≤A<14.2、0.6≤B<14.2、0.6≤C<14.2的关系,
所述粉尘产生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在彩色打印机的处理盒中放入4根显影用调色剂,按照以下方式捕集粉尘,由被捕集在过滤器上的物质的质量测定求出了粉尘的飞散速度,
预先对飞散试验容器进行烘干处理,进行了空白测定,然后设置上述的打印机和粉尘测定用过滤器,待机60分钟,使得槽内的温度湿度处于23±2℃/50±5%,
使打印机工作的同时,开始由过滤器进行抽吸,印刷规定张数直至2小时后,进行了抽吸捕集,按照以下的式子求出粉尘飞散速度,将其值作为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
粉尘产生量EFuSt=(mSt×n×V×to)/(VS×tp)
n:换气次数,单位为h-1
to:总取样时间,单位为min
tp:印刷时间,单位为min
V:容器容积,单位为m3
VS:通过过滤器被抽吸的空气的体积,单位为m3
其中,
mSt=(mMF brutto-mMF tara)+(mRF1-mRF2)
mMF tara:粉尘试样采集前的质量稳定后的测定过滤器的重量,其单位为mg
mMF brutto:粉尘试样采集后的质量稳定后的测定过滤器的重量,其单位为mg
mRF1:试验前的基准过滤器的重量,其单位为mg
mRF2:试验后的基准过滤器的重量,其单位为m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A/C为4.0以上且23.7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印刷所述黄色、品红、青色的实心打印图像时各自的光泽值的平均为22.0以上且60.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在印刷所述黄色、品红、青色的实心打印图像时各自的光泽值的平均为22.0以上且60.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方法,其中,所述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调色剂中,至少1种颜色的调色剂含有烃蜡。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至少使用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且具有通过定影器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定影工序,其中,
在即将进行所述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含有石蜡,在即将进行所述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记录介质为最下层的调色剂含有微晶蜡,并且,在100质量份调色剂中,蜡量为1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下,
该4种颜色的调色剂各自的粉尘产生量的总计小于16mg/小时,并且,
在将黄色调色剂、品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中在即将进行该定影工序之前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最上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A、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中间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B、相对于该记录介质为最下层的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设为C时,A/C为1.5以上且23.7以下,所述A、B、C的单位均为mg/小时,
其中,所述A、B、C分别满足0.9≤A<14.2、0.6≤B<14.2、0.6≤C<14.2的关系,
所述粉尘产生量的测定方法如下:
在彩色打印机的处理盒中放入4根显影用调色剂,按照以下方式捕集粉尘,由被捕集在过滤器上的物质的质量测定求出了粉尘的飞散速度,
预先对飞散试验容器进行烘干处理,进行了空白测定,然后设置上述的打印机和粉尘测定用过滤器,待机60分钟,使得槽内的温度湿度处于23±2℃/50±5%,
使打印机工作的同时,开始由过滤器进行抽吸,印刷规定张数直至2小时后,进行了抽吸捕集,按照以下的式子求出粉尘飞散速度,将其值作为调色剂的粉尘产生量,
粉尘产生量EFuSt=(mSt×n×V×to)/(VS×tp)
n:换气次数,其单位为h-1
to:总取样时间,其单位为min
tp:印刷时间,其单位为min
V:容器容积,其单位为m3
VS:通过过滤器被抽吸的空气的体积,其单位为m3
其中,
mSt=(mMF brutto-mMF tara)+(mRF1-mRF2)
mMF tara:粉尘试样采集前的质量稳定后的测定过滤器的重量,其单位为mg
mMF brutto:粉尘试样采集后的质量稳定后的测定过滤器的重量,其单位为mg
mRF1:试验前的基准过滤器的重量,其单位为mg
mRF2:试验后的基准过滤器的重量,其单位为m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A/C为4.0以上且23.7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印刷所述黄色、品红、青色的实心打印图像时各自的光泽值的平均为22.0以上且60.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印刷所述黄色、品红、青色的实心打印图像时各自的光泽值的平均为22.0以上且60.0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黄色、品红、青色及黑色调色剂中,至少1种颜色的调色剂含有烃蜡。
CN201380050752.2A 2012-09-28 2013-07-30 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4685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7165 2012-09-28
JP2012-217165 2012-09-28
JP2013139142A JP6194660B2 (ja) 2012-09-28 2013-07-02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39142 2013-07-02
PCT/JP2013/070634 WO2014050300A1 (ja) 2012-09-28 2013-07-30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85418A CN104685418A (zh) 2015-06-03
CN104685418B true CN104685418B (zh) 2019-07-12

Family

ID=50387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0752.2A Active CN104685418B (zh) 2012-09-28 2013-07-30 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07587B2 (zh)
EP (1) EP2902848B1 (zh)
JP (1) JP6194660B2 (zh)
CN (1) CN104685418B (zh)
WO (1) WO20140503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82056A (ja) * 2016-03-29 2017-10-05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18060A (ja) * 2016-06-22 2018-02-0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セット、ブラックトナー及びマゼンタトナー
US10409185B2 (en) * 2018-02-08 2019-09-10 Xerox Corporation Toners exhibiting reduced machine ultrafine particle (UFP) emiss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2549834A (zh) * 2019-09-26 2021-03-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彩色膜片的调色方法、终端壳体及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5891A2 (en) * 1998-06-18 1999-1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118394A (zh) * 2006-08-01 2008-02-06 夏普株式会社 凝聚分散剂、含树脂粒子的凝聚体的制造方法、色粉、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11848A (zh) * 2007-05-22 2008-11-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10117607A (ja) * 2008-11-14 2010-05-27 Canon Inc 定着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40757A (ja) * 1988-11-22 1990-05-30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用フルカラートナーキット
US5162860A (en) * 1990-11-30 1992-1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glossiness of an image
JP2000194157A (ja) * 1998-10-21 2000-07-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US7057631B2 (en) * 2002-09-26 2006-06-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proces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receiving shee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
JP4387901B2 (ja) * 2004-09-08 2009-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キ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295182B2 (ja) * 2004-09-13 2009-07-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ラートナー、カラートナー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5106067B2 (ja) * 2006-12-20 2012-12-26 花王株式会社 混色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8249989A (ja) * 2007-03-30 2008-10-16 Nippon Zeon Co Ltd 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US8039183B2 (en) * 2007-10-25 2011-10-18 Xerox Corporation Resin-coated pearlescent or metallic pigment for special effect images
JP5499607B2 (ja) 2009-10-02 2014-05-2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9127118B2 (en) * 2011-03-10 2015-09-08 Ricoh Company, Ltd. Resin for toner, toner using the resin, and development agent using the toner
WO2013146234A1 (ja) * 2012-03-30 2013-10-0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5891A2 (en) * 1998-06-18 1999-1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118394A (zh) * 2006-08-01 2008-02-06 夏普株式会社 凝聚分散剂、含树脂粒子的凝聚体的制造方法、色粉、显影剂、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11848A (zh) * 2007-05-22 2008-11-2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10117607A (ja) * 2008-11-14 2010-05-27 Canon Inc 定着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02848A1 (en) 2015-08-05
EP2902848B1 (en) 2020-03-18
WO2014050300A1 (ja) 2014-04-03
EP2902848A4 (en) 2015-10-07
US20150205233A1 (en) 2015-07-23
CN104685418A (zh) 2015-06-03
US9207587B2 (en) 2015-12-08
JP2014081614A (ja) 2014-05-08
JP6194660B2 (ja) 2017-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30171B2 (ja) トナー
CN104685418B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51614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CN104220933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JP2007140076A (ja) マゼンタ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921058B2 (ja) 2成分現像剤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173315A (ja)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US9201342B2 (en) Toner for electrostatic-image development and toner cartridge containing the same therein
JP2002351142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105153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253046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JP2017182056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84774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9120887A (ja)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トナー
WO2023190708A1 (ja) トナー、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印刷物
JP6529231B2 (ja) カプセル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9032465A (ja) 磁性トナー
JP6987614B2 (ja) トナー、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95565A (ja) トナー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17181688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918614B2 (ja) 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21682B2 (ja) トナー
JP2023021021A (ja)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KR101834898B1 (ko) 토너의 제조방법
JP2015072371A (ja) カプセルトナー及びカプセル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RAYO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MITSUBISHI RAY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