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76989A - 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76989A
CN104676989A CN201310636806.5A CN201310636806A CN104676989A CN 104676989 A CN104676989 A CN 104676989A CN 201310636806 A CN201310636806 A CN 201310636806A CN 104676989 A CN104676989 A CN 104676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passage
interface
low pressure
fi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68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文虎
秦慧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ch Automotive Service Solution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Automotive Service Solution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Automotive Service Solution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sch Automotive Service Solution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368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769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676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76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包括有第一模块,其包括第一通道块,第一通道块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及用于连接待充注及回收流体的装置的流体接口,第一通道块上安装充注控制阀及回收控制阀,第一流体通道连通流体接口与充注控制阀,并且连通流体接口与回收控制阀;第二模块,其包括设置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通道块,第二通道块具有用于安装流体成分分离装置的接口,第二流体通道连通用于安装流体成分分离装置的接口;以及连接管,其外设于第一通道块及第二通道块并流体连通第一流体通道及第二流体通道。利用本发明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可于实现各项功能的同时简化通道的排布、节省通道所需的空间,且易于装卸与检测。

Description

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双模块的用于控制阀多通道流通控制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充注及回收装置中,为了将冷媒回收到储液罐内,一般都会以一单层模块化的阀块控制电磁阀的方式来实现,即通过电磁阀分别连接通道和储液罐;在回收过程中,为了降低压力,保护压缩机,需要再连接通道用来平衡压力,即需要进行换热来冷却平衡;在装置回收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洁净的气体,需要附加干燥过滤装置;在回收时所分离的油,需要排放到排油瓶中;另外,为了保证整个通道的安全,常常又还需要在通道中连接各种压力传感器;在现有的充注或回收装置中,为了对各个通道进行控制,即控制通道的连通和断开,往往通过在通道中装设电磁阀用以进行控制,这样便产生了较多的电磁阀控制,且通道复杂程度增加。由此,现有的单层模块化的阀块安装结构,其内部的通道复杂,安装所需耗费的空间大,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用以检测和安装,从而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可于实现各项功能的同时简化通道的排布、节省通道所需的空间,且易于装卸与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模块,其包括第一通道块,所述第一通道块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充注接口、回收接口及用于分别连接待充注及回收流体的装置的有关接口的高压流体接口及低压流体接口,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相互独立的高压充注通道和低压充注通道,并且包括有相互独立的高压回收通道和低压回收通道,所述高压充注通道连通所述高压流体接口与所述充注接口,所述低压充注通道连通所述低压流体接口与所述充注接口,所述高压回收通道连通所述高压流体接口与所述回收接口,所述低压回收通道连通所述低压流体接口与所述回收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块上安装高压充注控制阀、低压充注控制阀、高压回收控制阀及低压回收控制阀,所述高压充注控制阀控制所述高压充注通道的通断,所述高压回收控制阀控制所述高压回收通道的通断,所述低压充注控制阀控制所述低压充注通道的通断,所述低压回收控制阀控制所述低压回收通道的通断;第二模块,其包括设置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通道块,所述第二通道块具有用于安装流体成分分离装置的接口,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用于安装流体成分分离装置的接口;以及第一上下模块连接管,用于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回收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第二上下模块连接管,用于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充注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
作为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所述第一上下模块连接管中安装使流体仅能从所述第一通道块流向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单向阀,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源罐充注通道,所述源罐充注通道流体连通所述回收接口;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第二上下模块连接管,所述的第二上下模块连接管用以自循环时使流体由所述的第一模块的充注及回收流体的装置流向所述的第二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于垂直方向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于垂直方向通过螺栓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抽真空通道、源罐充注通道、充注通道和回收通道,其中,所述抽真空通道、源罐充注通道分别流体连通所述回收通道,所述回收通道和充注通道均包括有高压通道和低压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体接口包括高压流体接口及低压流体接口,所述充注通道包括有相独立的高压充注通道和低压充注通道,并且所述回收通道包括有相独立的高压回收通道和低压回收通道,所述的高压流体接口位于所述的高压充注通道、高压回收通道而所述的低压流体接口位于所述的低压充注通道、低压回收通道,于各高压流体接口分别连接有高压充注阀、高压回收阀而于各低压流体接口分别连接有低压充注阀、低压回收阀。
当打开所述的高、低压充注阀时,便可分别连通高、低压充注通道,用以实现充注功能;当打开所述的高、低压回收阀时,便可分别连通高、低压回收通道,用以实现回收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低压流体接口还与外设的传感器的接口相流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抽真空通道连接有与真空泵相连的抽真空阀;当打开所述的抽真空阀,便可连通所述的抽真空通道,用以实现抽真空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真空阀、所述的高、低压充注阀以及所述的高、低压回收阀均装设于所述第一模块的上方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流体成分分离装置包括系统油分离器和压缩机油分离器,所述的系统油分离器和压缩机油分离器分别流体连通系统油分离通道和压缩机油分离通道,所述系统油分离通道和压缩机油分离通道位于所述的第二模块且与所述的第一流体通道流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注油通道、自循环通道、干燥过滤通道、换热通道和源罐回收通道,其中,所述压缩机油分离通道、系统油分离通道、干燥过滤通道、换热通道和源罐回收通道相流体连通;所述注油通道、所述自循环通道上分别安装有注油阀和自循环阀;所述干燥过滤通道、换热通道分别用于连接干燥过滤器、换热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系统油分离器、干燥过滤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和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的第二模块的下方区域;
所述的自循环阀和注油阀均位于所述第二模块的上方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模块相对于所述第二模块具有较小的表面积。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其一层模块用来安装较多的控制阀,以实现复杂的控制,其另一层模块用来实现与干燥过滤器、油分离器、换热器等的连通和安装,同时配合简单的通道来实现额外的其他功能。通过双层模块化的流通构件连接并集成了充注及回收装置的各个功能回路,在各个功能回路之间通过电磁阀控制相应的功能回路之间的连通或断开,从而简化了通道的排布、节省了使用空间,也可便于测试安装。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也在于:实现了高、低压通道分离,从而起到保护低压端的元器件的作用,也实现了高、低压功能的分步,进而可以避免通道的低压和高压相互影响,从而避免传感器在高压下受到损伤,当然也便于传感器的选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电磁阀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首先参阅图1、图3A-B和图5,为方便说明,图1中的各控制阀的接口与图3A中相应的控制阀使用了相同的标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通道块1,第一通道块1设有第一流体通道,该第一流体通道包括多个通道,各通道具有相应的接口。如图1所示,第一流体通道包括:抽真空通道,其上具有可控制其通断的抽真空电磁阀110,并且抽真空通道的第一端与抽真空接口11连通,抽真空接口11可外接抽真空泵;源罐充注通道,其第一端与源罐充注接口12连通,该源罐充注接口12可外接源罐充注电磁阀121;储液罐连通通道,其流体连接充注接口16及与储液罐相连通的储液罐接口15;低压充注通道,其上具有可控制其通断的低压充注电磁阀162,并且低压充注通道的第一端与低压流体接口13连通,其第二端与充注接口16连通;高压充注通道,其上具有可控制其通断的高压充注电磁阀161,并且高压充注通道的第一端与高压接口14连通,其第二端也与充注接口16连通;高压回收通道,其上具有可控制其通断的高压回收电磁阀171,并且高压回收通道的第一端与高压充注通道连通,其第二端与回收接口17连通;低压回收通道,其上具有近控制其通断的低压回收电磁阀172,并且低压回收通道的第一端与低压充注通道连通,其第二端也与回收接口17连通;并且源罐充注通道的第二端与回收接口17也连通;传感器通道,其第一端与传感器接口18连通,第二端与低压充注通道或低压回收通道连通。将传感器接口18设置为与低压充注通道或低压回收通道连通可以减小传感器8受到的压力冲击,从而减少传感器8的故障概率。
当打开抽真空电磁阀110和高、低压回收电磁阀171、172时,抽真空接口11通过抽真空通道、高、低压回收通道、高、低压充注通道,与高、低压流体接口14、13连通,当真空泵工作时实现对与高压流体接口14及低压流体接口13连通的设备抽真空的功能;当打开源罐充注电磁阀121时,源罐充注接口12通过源罐充注通道与回收接口17连通,制冷剂便可从源罐流至储液罐中,可实现源罐充注功能;当打开高、低压充注电磁阀161、162时,充注接口16便通过高、低压充注通道与高、低压流体接口14、13连通,可实现充注功能,这种高、低压流体接口14、13分离的设计,可以保证高压通道(包括高压回收通道和高压充注通道)与低压通道(包括低压回收通道和低压充注通道)相互独立,从而便于保护低压端的传感器不受高压的损伤;当打开高、低压回收电磁阀171、172时,回收接口17通过高、低压回收通道、高、低压充注通道与高、低压流体接口14、13连通,可实现回收功能。回收功能的完整回路将在下文中结合第二通道块2进行更详细介绍。
下面结合图2、图3A-B和图5。为方便说明,图2中的各控制阀的接口与图3B中相应的控制阀使用了相同的标记。第二模块包括第二通道块2,第二通道块2开设有第一模块接口21、第二模块接口30、第一膨胀阀接口20及第二膨胀阀接口23。第一膨胀阀接口20及第二膨胀阀接口23之间通过外部通道连通膨胀阀7,第二膨胀阀接口23通过系统油分离通道连通系统油分离器3。第一模块接口21通过第二上下模块连接管200与充注接口16连通;第二模块接口30通过带有单向阀的第一上下模块连接管100与第一通道块的回收接口17连通,该单向阀使流体仅能从回收接口17流向第二模块接口30。
第一模块接口21通过自循环通道连通第一膨胀阀接口20及第二模块接口30,并且自循环通道上设置有可控制其通断的自循环阀201。
第二通道块2还开设有与压缩机C相连的压缩机接口22、高压开关接口31、第二压缩机油分离器接口82和第三压缩机油分离器接口83,其中,压缩机接口22、高压开关接口31、第二压缩机油分离器接口82、第三压缩机油分离器接口83及油分离器5均通过压缩机油分离通道连通。
第二通道块2还开设有与压缩机油分离器5相连的第一压缩机油分离器接口81、与系统的储液罐相连的储液罐接口25、与换热器6相连的第一换热器接口27和第二换热器接口26,其中,第一压缩机油分离器接口81与第一换热器接口27通过换热通道32相连通,第二换热器接口26通过源罐回收通道与储液罐接口25相连通。本例中,换热器6与系统油分离器3位于同一罐体中,如图3A-3B和图5所示,且系统油分离器3下方安装有能够外接废油处理设备的废油出口34。
第二通道块2还开设有用于连接干燥过滤器4的干燥过滤器接口24,该接口24通过干燥过滤通道33与系统油分离器接口80连通,该系统油分离器接口80用于连接系统油分离器3。
第二通道块2还开设有注油通道出口29、注油通道入口28。注油通道入口28通过注油通道连接注油通道出口29,注油通道上设置有能控制其通断的注油阀281,注油通道入口28可连接注油罐(见图5)。
当打开自循环电磁阀201时,便可连通第一膨胀阀接口20和第一模块接口21,实现自循环功能,从而可对制冷剂进行多次循环过滤,以提高制冷剂的纯度,使其达到再生利用的标准;当打开注油电磁阀281时,便可连通注油通道入口28和注油通道出口29,实现注油功能;当需要实现回收功能时,制冷剂从第一模块的回收接口17的流出,经由外部第一上下模块连接管100流至第二模块接口30并进入膨胀阀7,接着连通第二膨胀阀接口23,经过系统油分离器3,从干燥过滤通道33进入干燥过滤器4中,被过滤器4过滤后,经过压缩机C的压缩成为压缩气体,压缩气体再经过压缩机接口22,流经压缩机油分离通道后进入压缩机油分离器5内,经过油分离后从第一换热器接口27经换热通道32,到达内置于系统油分离器3中的换热器6,并在系统油分离器3内经过换热,接着依序流经第二换热器接口26、储液罐接口25,到达储液罐9,实现回收功能。其中,换热通道32在压缩机油分离器5内通过高压开关接口31连通至压缩机接口22,第一、二换热器接口27、26通过换热器6直接连通。
如图3A和图3B所示,第一、二模块1、2装配在一起。一种实施方式中,采用螺钉沿竖直方向穿过第一模块1将第一模块1固定于第二模块2,两模块之间连接有外设的第一、第二上下模块连接管100、200。系统油分离器3、干燥过滤器4、压缩机油分离器5均位于第二模块2的下方区域,换热器6与系统油分离器3位于同一罐体内。抽真空电磁阀110、高、低压充注电磁阀161、162和高、低压回收电磁阀171、172均装设于所述第一模块的上方区域。通过以上设置,位于第一模块上方的是体积较小的各控制阀,而体积相对较大的分离器、过滤器和换热器等位于第二模块下方,从而使整个装置的部件更合理紧凑。并且,根据本发明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第一、二模块中各通道的布置,可以使用两根上下模块连接管100、200实现第一、二模块间连通。由于不需要很多的外接管道,从而有利于装置性能的稳定,方便装置的保养和维护。
回收时,干燥过滤器4、膨胀阀7、传感器8、系统油分离器3、换热器6和压缩机油分离器5工作,同时开启高、低压回收电磁阀171、172,即完成冷媒回收循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模块,其包括第一通道块,所述第一通道块设置有第一流体通道、充注接口、回收接口及用于分别连接待充注及回收流体的装置的有关接口的高压流体接口及低压流体接口,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相互独立的高压充注通道和低压充注通道,并且包括有相互独立的高压回收通道和低压回收通道,所述高压充注通道连通所述高压流体接口与所述充注接口,所述低压充注通道连通所述低压流体接口与所述充注接口,所述高压回收通道连通所述高压流体接口与所述回收接口,所述低压回收通道连通所述低压流体接口与所述回收接口;
所述第一通道块上安装高压充注控制阀、低压充注控制阀、高压回收控制阀及低压回收控制阀,所述高压充注控制阀控制所述高压充注通道的通断,所述高压回收控制阀控制所述高压回收通道的通断,所述低压充注控制阀控制所述低压充注通道的通断,所述低压回收控制阀控制所述低压回收通道的通断;
第二模块,其包括设置第二流体通道的第二通道块,所述第二通道块具有用于安装流体成分分离装置的接口,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用于安装流体成分分离装置的接口;以及
第一上下模块连接管,用于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回收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
第二上下模块连接管,用于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模块的所述充注接口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块还设置传感器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块的所述传感器接口安装外设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接口连通于所述低压充注通道或所述低压回收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抽真空通道,所述的抽真空通道流体连通所述回收接口并且通过外部连接管连接真空泵,所述第一通道块还安装控制所述抽真空通道的通断的抽真空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真空控制阀,所述的高、低压充注控制阀以及所述的高、低压回收控制阀均装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块的上方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体成分分离装置包括系统油分离器和压缩机油分离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系统油分离通道和压缩机油分离通道,所述的系统油分离器流体连通所述系统油分离通道,所述压缩机油分离器流体连通所述压缩机油分离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还包括干燥过滤器和换热器;
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注油通道、自循环通道、干燥过滤通道、换热通道和源罐回收通道,其中,所述压缩机油分离通道、系统油分离通道、干燥过滤通道、换热通道和源罐回收通道相流体连通;
所述注油通道安装有注油阀,所述自循环通道上安装有自循环阀;
所述干燥过滤通道、换热通道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干燥过滤器和所述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油分离器、干燥过滤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和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的第二通道块的下方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循环阀和注油阀均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块的上方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下模块连接管中安装使流体仅能从所述第一通道块流向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单向阀,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源罐充注通道,所述源罐充注通道流体连通所述回收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块与第二通道块于垂直方向相贴合,所述的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于垂直方向通过螺纹部件相固定连接。
CN201310636806.5A 2013-12-02 2013-12-02 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 Pending CN104676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6806.5A CN104676989A (zh) 2013-12-02 2013-12-02 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6806.5A CN104676989A (zh) 2013-12-02 2013-12-02 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76989A true CN104676989A (zh) 2015-06-03

Family

ID=5331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6806.5A Pending CN104676989A (zh) 2013-12-02 2013-12-02 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7698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8401A (zh) * 2012-05-30 2015-04-08 易科泰克尼克公司 回收和再生来自a/c设备的制冷剂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91345A (zh) * 2017-04-25 2017-08-25 浙江飞越机电有限公司 加注机通路控制阀及采用该控制阀进行抽真空的通路控制方法
CN115200272A (zh) * 2022-06-23 2022-10-18 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制冷剂回收加注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7410Y (zh) * 2008-06-05 2009-05-1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回收加注设备的模块集成化管路装置
CN201255547Y (zh) * 2008-07-09 2009-06-10 冯纪方 冷媒回收机中的空调管路清洗装置
CN101839596A (zh) * 2009-03-20 2010-09-22 斯必克工业技术研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加注及回收装置
JP2012117719A (ja) * 2010-11-30 2012-06-21 Mk Seiko Co Ltd 冷媒処理装置
CN102840722A (zh) * 2011-06-21 2012-12-26 叶必武 车用空调制冷剂回收充注机
CN202813929U (zh) * 2012-08-23 2013-03-20 深圳市泰路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冷媒回收加注机流体模块
CN103075852A (zh) * 2013-02-18 2013-05-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7410Y (zh) * 2008-06-05 2009-05-13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媒回收加注设备的模块集成化管路装置
CN201255547Y (zh) * 2008-07-09 2009-06-10 冯纪方 冷媒回收机中的空调管路清洗装置
CN101839596A (zh) * 2009-03-20 2010-09-22 斯必克工业技术研究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加注及回收装置
JP2012117719A (ja) * 2010-11-30 2012-06-21 Mk Seiko Co Ltd 冷媒処理装置
CN102840722A (zh) * 2011-06-21 2012-12-26 叶必武 车用空调制冷剂回收充注机
CN202813929U (zh) * 2012-08-23 2013-03-20 深圳市泰路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冷媒回收加注机流体模块
CN103075852A (zh) * 2013-02-18 2013-05-01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8401A (zh) * 2012-05-30 2015-04-08 易科泰克尼克公司 回收和再生来自a/c设备的制冷剂的装置和方法
CN107091345A (zh) * 2017-04-25 2017-08-25 浙江飞越机电有限公司 加注机通路控制阀及采用该控制阀进行抽真空的通路控制方法
CN115200272A (zh) * 2022-06-23 2022-10-18 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式制冷剂回收加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5852B (zh) 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
CN104676989A (zh) 流体充注及回收装置
CN104949406B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201237410Y (zh) 一种冷媒回收加注设备的模块集成化管路装置
CN205744456U (zh) 油分桶、螺杆压缩机和空调装置
CN201650741U (zh) 一种用于盾构机的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CN103629170A (zh) 工程机械稳压油箱装置
CN205559396U (zh) 液控单向阀
CN105387028B (zh) 一种滤油器检修方法
CN104197564A (zh) 具有制冷单元模块的冷水机组
CN207000156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用泄压管组件
CN203798041U (zh) 分液器及具有该分液器的空调器
CN209700634U (zh) 车辆的制动系统及车辆
CN203548205U (zh) 开启式螺杆压缩机组
CN106761655B (zh) 一种负压状态下的气水分离装置
CN106079995A (zh) 一种真空加工环境下的冷却液分离装置
CN105840588A (zh) 液压管油液过滤装置
CN101122223B (zh) 海上平台富余天然气回注系统
CN104373648B (zh) 一种膨胀水箱用多功能安全隔离阀
CN203478708U (zh) 压缩机组及包括该压缩机组的空调器
CN205349924U (zh) 锚杆机液压油冷却系统
CN111265941A (zh) 一种酸雾过滤装置
CN204799111U (zh) 一种可冷热交换的抽滤器
CN221085015U (zh) 过滤分离器滤芯支撑结构
CN203756655U (zh) 一种大流量泵供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