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9501B - 挤压成形装置、模面平行度和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挤压成形装置、模面平行度和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69501B CN104669501B CN201410429528.0A CN201410429528A CN104669501B CN 104669501 B CN104669501 B CN 104669501B CN 201410429528 A CN201410429528 A CN 201410429528A CN 104669501 B CN104669501 B CN 1046695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finishing die
- die
- mould
- link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Encapsulation Of And Coatings For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挤压成形装置、模面平行度和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其中,谋求提高成形品的生产率。在调整模面平行度的步骤中,沿着与模塑单元和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轴进行操作而使该轴进行旋转,来调整上侧构件与下侧构件之间的间隙,从而不用使模塑单元与相邻的单元分离就可调整模面平行度,该轴具有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该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彼此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的挤压成形装置以及用于对挤压成形装置的模面平行度和装模高度进行调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树脂材料对半导体芯片等进行挤压成形的情况下,要求提高成形品的生产率。还要求高效地提高挤压成形装置整体的设置空间。
为了响应这样的要求,在日本特开2010-94931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层叠配置有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并设有用于使两个模具各自的上模和下模的模面合模的模开闭部件。该模开闭部件包括齿条和小齿轮。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还设有厚度调整机构,该厚度调整机构能够应对向各模具供给的基板的厚度。
具有层叠配置有上述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的模塑机构部的模塑单元(挤压成形装置)的装配在常温的气氛下(低温状态)进行。此时,使两个模具的装模高度40(参照后述的图4、图14)一致(为同一高度)。另外,如图4(图14)所示,装模高度40是指各挤压成形用模具的高度(在合模状态下上下两模的高度)。
但是,在利用该装模高度40一致的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进行挤压成形的情况下,该各模具被加热(成为高温状态),具有层叠配置有上述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的模塑机构部的模塑单元(挤压成形装置)的各机构及各部(以彼此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发生热膨胀,因此上下配置的两个挤压成形用模具的装模高度变得不同。特别是,在配置有所需的多个模塑单元的挤压成形装置中,各模塑单元的热量相互影响,因此该装模高度不同的倾向较明显。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49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对于专利文献1所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为了调整两个模具的模面平行度,或者为了调整上述的装模高度,需要分解由齿条和小齿轮构成的模开闭机构,为此,需要使模塑单元和与该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分离。结果,无法充分谋求提高利用挤压成形装置成形的成形品的生产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谋求提高成形品的生产率的挤压成形装置以及用于调整该挤压成形装置的模面平行度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谋求提高成形品的生产率的挤压成形装置以及用于调整该挤压成形装置的装模高度的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挤压成形装置包括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用的模塑单元以及与该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
上述的模塑单元包括:第1成形模,其具有第1上模和第1下模;第2成形模,其与第1成形模沿上下方向层叠配置,具有第2上模和第2下模;上部固定模板,第1成形模的第1上模固定于该上部固定模板;下部固定模板,其设在上部固定模板的下方;中间板,其设在第1成形模的第1下模和第2成形模的第2上模之间,该第1成形模的第1下模和第2成形模的第2上模固定于该中间板,并且被设为能够相对于上部固定模板和下部固定模板沿上下方向移动;滑板,其以将第2成形模的第2下模固定于该滑板的状态设置,并且被设为能够相对于上部固定模板和下部固定模板沿上下方向移动;合模机构,其用于对第1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施加所需要的合模力;传递机构,其用于将合模机构的合模力传递给滑板和中间板;连接部,其用于连接传递机构和中间板;调整机构,其设在连接部上,用于调整第1成形模的模面和第2成形模的模面之间的模面平行度或者用于调整装模高度。
上述调整机构包括:上侧构件;下侧构件;轴,其贯通上侧构件和下侧构件,具有位于上侧构件内的第1部分和位于下侧构件内的第2部分,在轴的第1部分形成有第1外螺纹部,在轴的第2部分形成有第2外螺纹部,该第2外螺纹部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与第1外螺纹部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不同,通过使轴旋转,能够调整上侧构件与下侧构件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调整模面平行度或者能够调整装模高度。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能够沿着与模塑单元和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轴进行操作而使该轴进行旋转,从而不用使模塑单元与相邻的单元分离就能够调整模面平行度或者能够调整装模高度。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传递机构由肘杆机构构成,包括:第1连杆构件,其用于使滑板移动;第2连杆构件,其用于使中间板移动;第3连杆构件,其具有第1端和第2端,该第1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相对于上部固定模板和下部固定模板不动的固定构件,该第2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第1连杆构件连接,第2连杆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第1端与第2端之间的中点位置;第4连杆构件,其用于连接第3连杆构件和合模机构。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相邻的单元包括装载单元、卸载单元和其他的模塑单元中的至少一方,该装载单元用于分别向第1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该卸载单元包括用于分别自第1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取出成形品的机构以及用于收容成形品的收容部。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包括多个模塑单元,多个模塑单元以彼此能够结合/分离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的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用于调整挤压成形装置的模面平行度,该挤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塑单元和与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用于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
上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向第1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的步骤,该第1成形模具有第1上模和第1下模,该第2成形模层叠配置在第1成形模的下方,具有第2上模和第2下模;利用设在用于连接传递机构和中间板的连接部上的调整机构对第1成形模的模面和第2成形模的模面之间的模面平行度进行调整的步骤,该传递机构用于传递合模机构的合模力,该中间板设在第1成形模的上述第1下模与上述第2成形模的上述第2上模之间。
在上述的调整模面平行度的步骤中,沿着与模塑单元和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轴进行操作而使该轴进行旋转,从而调整模面平行度,该轴具有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该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彼此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中,不用使上述模塑单元与相邻的单元分离就可调整模面平行度。
本发明的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用于调整挤压成形装置的装模高度,该挤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塑单元和与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用于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
上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向第1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的步骤,该第1成形模具有第1上模和第1下模,该第2成形模层叠配置在第1成形模的下方,具有第2上模和第2下模;利用设在用于连接传递机构和中间板的连接部上的调整机构对第1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的装模高度进行调整的步骤,该传递机构用于传递合模机构的合模力,该中间板设在第1成形模的第1下模与第2成形模的第2上模之间。
在上述的调整装模高度的步骤中,沿着与模塑单元和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轴进行操作而使该轴进行旋转,从而调整装模高度,该轴具有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该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彼此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在一个技术方案中,在上述的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中,不用使模塑单元与相邻的单元分离就可调整装模高度。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挤压成形装置和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能够沿着同模塑单元和与该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调整机构进行操作,因此不用使模塑单元和与该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分离就能够调整模面平行度,而且能够调整装模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挤压成形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挤压成形装置的增设有模塑单元的状态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挤压成形装置所包括的模塑机构部(开模状态)的主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挤压成形装置所包括的模塑机构部(合模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模塑机构部的肘杆机构的构造(开模状态)的放大图。
图6是表示模塑机构部的肘杆机构的构造(合模状态)的放大图。
图7是用于说明肘杆机构的连杆的动作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肘杆机构的变形例的连杆的动作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肘杆机构的另一变形例的连杆的动作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所使用的平行度调整机构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1表示图10所示的平行度调整机构,是表示将由两个成形模成形的构件的厚度的差异吸收掉的状态(之一)的剖视图。
图12表示图10所示的平行度调整机构,是表示将由两个成形模成形的构件的厚度的差异吸收掉的状态(之二)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层叠模塑机构部的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层叠模塑机构部的另一变形例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层叠模塑机构部的又另一变形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对同一部分或相当于同一部分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有时不进行重复的说明。
另外,在以下要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提及个数、数量等的情况,除非是具有特别记载的情况,否则本发明的范围不一定限定于该个数、数量等。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各构成要素,除非是具有特别记载的情况,否则对于本发明而言并非是必须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挤压成形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挤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塑单元A,其包括模塑机构部1000,该模塑机构部1000用于利用树脂材料对搭载有例如半导体芯片的基板(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树脂密封成形);装载单元B,其包括装载部20,该装载部20用于向模塑单元A的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卸载单元C,其包括用于自模塑单元A的成形模取出成形品的卸载部30和用于收容上述成形品的收容部。装载部20和卸载部30能沿图1中的上下方向移动。另外,在各模塑单元A设有后述的调整机构100,以用于调整成形模的模面平行度。
模塑单元A和装载单元B以及卸载单元C通过螺栓、销等连结机构以彼此能够结合/分离的方式连结在一起。在图1的例中,模塑单元A设有两个,其个数能够根据生产量进行增减调整。模塑单元A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例如设有4个。
另外,在图1、图2的例中,模塑单元A、装载单元B和卸载单元C按模塑单元A、装载单元B和卸载单元C的顺序配置,例如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构成挤压成形装置,即:模塑单元A、装载单元B和卸载单元C这三者为一体的一台主装置和一台或多台仅包括模塑单元A的从装置排列配置。
另外,在图1、图2所示的例中,也可以通过手动向模塑单元A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并取出成形后的成形品。
接着,利用图3、图4说明模塑机构部1000的构造。图3、图4分别是表示模塑机构部1000的开模状态和合模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3、图4所示,模塑机构部1000包括沿上下方向层叠配置的两个成形模11、12。成形模11具有上模11A和下模11B,成形模12具有上模12A和下模12B。
模塑机构部1000还包括:上部固定模板13,成形模11的上模11A固定于该上部固定模板13;中间板14,成形模11的下模11B和成形模12的上模12A固定于该中间板14;滑板15,成形模12的下模12B固定于该滑板15;下部板16,其设在滑板15的下方;下部固定模板17,其设在下部板16的下方;连结构件18,其用于连结中间板14和下部板16;柱19,其用于连结上部固定模板13和下部固定模板17。
中间板14和滑板15能够相对于上部固定模板13和下部固定模板17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滑板15和与中间板14连结的下部板16被设在滑板15的下方的肘杆机构10沿上下方向驱动。由此,进行成形模11、12的开模状态(图3)和合模状态(图4)的切换。
肘杆机构10包括:连杆构件10A(第1连杆构件),其用于使滑板15移动;连杆构件10B(第2连杆构件),其长度为连杆构件10A的长度的一半,用于借助下部板16使中间板14移动;连杆构件10C(第3连杆构件),其用于连结连杆构件10A、10B;连杆构件10D(第4连杆构件),其用于连结连杆构件10C与横杆10E以及连杆构件10C与滚珠丝杠10F。成形模11、12的合模力经由滚珠丝杠10F和连杆构件10A~10D传递给中间板14和滑板15。此时,在中间板14移动距离L时,滑板15移动距离2L。由此,能够使成形模11、12同时合模。
连杆构件10C的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相对于下部固定模板17不动的固定构件17A,连杆构件10C的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连杆构件10A连结。在上述一端部与上述另一端部之间的中点位置,连杆构件10B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连杆构件10C连结。
在使用图1~图4所示的模塑机构部1000并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时,首先,向各成形模11、12分别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接着,在将成形模11的上模11A固定的状态下,利用设在上述滑板的下方的肘杆机构10使中间板14移动距离L,并使滑板15移动距离2L,对成形模11、12施加所需要的合模力。
模塑机构部1000的装配在常温的气氛下(低温状态)进行。此时,如图4所示,使成形模11、12的装模高度40(成形模11、12的高度)一致。
在利用该装模高度40一致的成形模11、12进行挤压成形的情况下,成形模11、12被加热(成为高温状态)。在此,模塑机构部1000的各机构及各部以彼此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发生热膨胀,因此成形模11、12的装模高度变得不同。在模塑机构部1000中,利用后述的平行度调整机构100调整装模高度。
图5、图6分别是表示在成形模11、12的开模状态下、合模状态下肘杆机构10的构造的放大图。在对成形模11、12施加合模力的步骤中,在图5所示的成形模11、12的开模状态下使滚珠丝杠10F动作,使各连杆构件转动直到成为图6所示的合模状态。
此时,如图7所示,含有用于使滑板15移动的连杆构件10A的三角形和含有用于借助下部板16使中间板14移动的连杆构件10B的三角形以保持将连杆构件10C作为共用的边的2:1的相似形的状态变形。由此,能够在使滑板15移动距离2L的同时使中间板14移动距离L。
在上述的挤压成形装置中,以有效地利用滑板15下方的空间的方式设有肘杆机构10,因此模塑机构部1000的占用空间较小,能够谋求挤压成形装置的小型化。
作为一个变形例,考虑如图8所示那样将连杆构件10A的长度和移动距离与连杆构件10B的对应的长度和移动距离之比设为3:1。例如,在成形模11、12的大小不同的情况、利用成形模11、12成形大小不同的成形品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图8的变形例。
作为另一变形例,还考虑如图9所示那样设置两块下部板161、162以及分别与该下部板161、162连结的连杆构件10B1、10B2,并同时利用滑板15来层叠3个成形模。在图9的例中,在下部板161移动距离L的期间,下部板162移动距离3L,滑板15移动距离4L。像这样,在层叠配置任意所需数量的挤压成形用模具而成的装置中,能够采用这样的结构:利用连杆使各模合模,该连杆是这样形成的,将连杆构件10C分割成所需要的数量,并在从该连杆构件10C的分割点中选出的分割点处将连杆构件销结合。
另外,在图3~图9中,为了便于图示以及说明,连杆构件10A~10D由一条线表示,但实际上连杆构件10A~10D为板状的构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模塑机构部1000中,为了调整成形模11、12的模面的平行度,而在4根连结构件18中的各连结构件18上设置有平行度调整机构100。
图10是表示平行度调整机构的构造的剖视图。如图10所示,平行度调整机构100包括分别安装于连结构件18A、18B的调整构件100A、100B以及以横跨调整构件100A、100B的方式设置的轴100C,该连结构件18A、18B分割成两部分。调整构件100A、100B分别包括:箱体110A、110B;盖体120A、120B;防松螺母130A、130B;上下移动体140A、140B;弹簧150A、150B;螺纹部160A、160B。在轴100C上形成有六边形孔部170。
防松螺母130A和上下移动体140A螺纹固定于螺纹部160A,防松螺母130B和上下移动体140B螺纹固定于螺纹部160B。螺纹部160A、160B由彼此螺距不同的同向外螺纹构成。例如,螺纹部160A为M10的外螺纹,螺纹部160B为M16的外螺纹。像这样,通过形成螺距不同的同向外螺纹,在使轴100C旋转时,能够调整调整构件100A、100B之间的间隙(图10所示的G)。能够通过向六边形孔170内插入六角扳手使轴100C旋转。该操作能够沿例如图2中表示“微调整”的箭头的方向、即与多个模塑单元A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因此不用使模塑单元A与装载单元B以及模塑单元A与卸载单元C分离就能够进行调整。
作为其他的结构,螺纹部160A、160B也能够由直径相同(例如M10)但螺纹方向相反的外螺纹构成。但是,通过利用同向的外螺纹的螺距差,能够使轴100C旋转一周时的“间隙G的调整量”非常小,因此能够对间隙G进行微小的调整。
在多个平行度调整机构100中,对调整构件100A、100B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对成形模11、12的模面平行度进行调整。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挤压成形装置,不用使模塑单元A与装载单元B以及模塑单元A与卸载单元C分离就能够进行模面平行度的调整,因此能够充分谋求提高成形品的生产率。
另外,在图1~图4的例所示的模塑机构部1000中,调整机构100设于4根柱19中的各柱19,调整机构100设有4个。
另外,为了应对成形模11、12内的嵌入部件的厚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例如,成形不同的部件的情况、即使是同类的部件、每个基板的厚度也存在偏差的情况),而在调整构件100A、100B上分别设有弹簧150A、150B。图11、图12表示将由成形模11、12成形的构件的厚度的差异吸收掉的状态。通过弹簧150A、150B的弹性变形,能够吸收成形模11、12内的嵌入部件的厚度的差异、对成形模11、12施加所期望的合模力。
更具体而言,在供给到成形模11、12的构件的厚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由于连结构件18B固定于肘杆机构10,因此与连结构件18A连结的中间板14上下移动而吸收厚度的差异。在进入合模状态时,较厚的构件先被固定,之后较薄的构件被固定,因此在厚度较薄的构件的调整构件100A、100B内出现间隙41。在图11所示的例的情况下,在下部调整构件100B侧嵌入部件的厚度较薄,因此在下部调整构件100B侧出现间隙41。另外,在图12所示的例的情况下,在上部调整构件100A侧嵌入部件的厚度较薄,因此在下部调整构件100A侧出现间隙41。
另外,使用调整机构100,还能够与模面平行度的调整同样地调整装模高度。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挤压成形装置,不用使模塑单元A与装载单元B以及模塑单元A与卸载单元C分离就能够进行装模高度的调整,因此能够充分谋求提高成形品的生产率。
图13是表示模塑机构部的变形例的图。也可以如图13所示的模塑机构部2000那样,代替肘杆机构10,使用包括加压机构200和小齿轮18α以及齿条18β1、18β2的构造。加压机构200使中间板14和与该中间板14连结的小齿轮18α移动距离L,伴随于此,齿条18β2和滑板15移动距离2L。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通过设置调整机构100,来进行成形模11、12的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或装模高度的调整。
另外,在上述的例中,说明了包括4根柱19和4个调整机构100的挤压成形装置,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任意地变更调整机构100的个数。另外,柱19的构造也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构造,例如,也可以为如图14、图15所示的模塑机构部3000那样在成形模11、12的两侧设有两个侧架19A的构造。在该情况下,调整机构100也包括分别安装于连结构件18A、18B的调整构件100A、100B以及以横跨调整构件100A、100B的方式设置的轴100C,该连结构件18A、18B分割成两部分。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次列举的实施方式的所有内容都是用于进行例示的,不应该理解为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被记述在权利要求书中,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以及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变更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肘杆机构;10A~10D、连杆构件;10E、横杆;10F、滚珠丝杠;11、12、成形模;11A、12A、上模;11B、12B、下模;13、上部固定模板;14、中间板;15、滑板;16、161、162、下部板;17、下部固定模板;17A、固定构件;18、连结构件;18α、小齿轮;18β1、18β2齿条;19、柱;19A、侧架;20、装载部;30、卸载部;100、平行度调整机构;100A、100B、调整构件;110A、110B、箱体;120A、120B、盖体;130A、130B、防松螺母;140A、140B、上下移动体;150A、150B、弹簧;160A、160B、螺纹部;170、六边形孔部;200、加压机构;1000、2000、3000、模塑机构部;A、模塑单元;B、装载单元;C、卸载单元。
Claims (8)
1.一种挤压成形装置,其中,
该挤压成形装置包括:
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用的模塑单元;
与上述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
上述模塑单元包括:
第1成形模,其具有第1上模和第1下模;
第2成形模,其与上述第1成形模沿上下方向层叠配置,具有第2上模和第2下模;
上部固定模板,上述第1成形模的上述第1上模固定于该上部固定模板;
下部固定模板,其设在上述上部固定模板的下方;
中间板,其设在上述第1成形模的上述第1下模和上述第2成形模的上述第2上模之间,上述第1成形模的上述第1下模和上述第2成形模的上述第2上模固定于该中间板,并且被设为能够相对于上述上部固定模板和上述下部固定模板沿上下方向移动;
滑板,其以将上述第2成形模的上述第2下模固定于该滑板的状态设置,并且被设为能够相对于上述上部固定模板和上述下部固定模板沿上下方向移动;
合模机构,其用于对上述第1成形模和上述第2成形模施加所需要的合模力;
传递机构,其用于将上述合模机构的合模力传递给上述滑板和上述中间板;
连接部,其用于连接上述传递机构和上述中间板;
调整机构,其设在上述连接部上,用于调整上述第1成形模的模面和上述第2成形模的模面之间的模面平行度或者用于调整装模高度,
上述调整机构包括:上侧构件;下侧构件;轴,其贯通上侧构件和下侧构件,具有位于上述上侧构件内的第1部分和位于上述下侧构件内的第2部分,
在上述轴的第1部分形成有第1外螺纹部,在上述轴的第2部分形成有第2外螺纹部,该第2外螺纹部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与上述第1外螺纹部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通过使上述轴旋转,能够调整上述上侧构件与上述下侧构件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调整上述模面平行度或者能够调整上述装模高度,
上述传递机构由肘杆机构构成,包括:
第1连杆构件,其用于使上述滑板移动;
第2连杆构件,其用于使上述中间板移动;
第3连杆构件,其具有第1端和第2端,该第1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相对于上述上部固定模板和上述下部固定模板不动的固定构件,该第2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1连杆构件连接,上述第2连杆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上述第1端与上述第2端之间的中点位置;
第4连杆构件,其用于连接上述第3连杆构件和上述合模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成形装置,其中,
能够沿着与上述模塑单元和上述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上述轴进行操作而使上述轴进行旋转,从而不用使上述模塑单元与上述相邻的单元分离就能够调整上述模面平行度或能够调整上述装模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压成形装置,其中,
上述相邻的单元包括装载单元、卸载单元和其他的上述模塑单元中的至少一方,
该装载单元用于分别向上述第1成形模和上述第2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
该卸载单元包括用于分别自上述第1成形模和上述第2成形模取出成形品的机构以及用于收容上述成形品的收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挤压成形装置,其中,
该挤压成形装置包括多个上述模塑单元,
多个上述模塑单元以彼此能够结合/分离的方式设置。
5.一种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其中,
该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用于调整挤压成形装置的模面平行度,该挤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塑单元和与上述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用于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
该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向第1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的步骤,该第1成形模具有第1上模和第1下模,该第2成形模层叠配置在上述第1成形模的下方,具有第2上模和第2下模;
利用设在用于连接传递机构和中间板的连接部上的调整机构对上述第1成形模的模面和上述第2成形模的模面之间的模面平行度进行调整的步骤,该传递机构用于传递合模机构的合模力,该中间板设在上述第1成形模的上述第1下模与上述第2成形模的上述第2上模之间,
其中,上述传递机构由肘杆机构构成,包括:
第1连杆构件,其用于使滑板移动,上述滑板以将上述第2成形模的上述第2下模固定于该滑板的状态设置;
第2连杆构件,其用于使上述中间板移动;
第3连杆构件,其具有第1端和第2端,该第1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相对于上部固定模板和下部固定模板不动的固定构件,其中,上述第1成形模的上述第1上模固定于上述上部固定模板,上述下部固定模板设在上述上部固定模板的下方,该第2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1连杆构件连接,上述第2连杆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上述第1端与上述第2端之间的中点位置;
第4连杆构件,其用于连接上述第3连杆构件和上述合模机构,
在调整上述模面平行度的步骤中,沿着与上述模塑单元和上述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轴进行操作而使该轴进行旋转,从而调整上述模面平行度,该轴具有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该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彼此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面平行度的调整方法,其中,
不用使上述模塑单元与上述相邻的单元分离就可调整上述模面平行度。
7.一种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其中,
该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用于调整挤压成形装置的装模高度,该挤压成形装置包括模塑单元和与上述模塑单元相邻的单元,用于利用树脂材料对嵌入构件进行挤压成形,
该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向第1成形模和第2成形模供给嵌入构件和树脂材料的步骤,该第1成形模具有第1上模和第1下模,该第2成形模层叠配置在上述第1成形模的下方,具有第2上模和第2下模;
利用设在用于连接传递机构和中间板的连接部上的调整机构对上述第1成形模和上述第2成形模的装模高度进行调整的步骤,该传递机构用于传递合模机构的合模力,该中间板设在上述第1成形模的上述第1下模与上述第2成形模的上述第2上模之间,
其中,上述传递机构由肘杆机构构成,包括:
第1连杆构件,其用于使滑板移动,上述滑板以将上述第2成形模的上述第2下模固定于该滑板的状态设置;
第2连杆构件,其用于使上述中间板移动;
第3连杆构件,其具有第1端和第2端,该第1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相对于上部固定模板和下部固定模板不动的固定构件,其中,上述第1成形模的上述第1上模固定于上述上部固定模板,上述下部固定模板设在上述上部固定模板的下方,该第2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第1连杆构件连接,上述第2连杆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上述第1端与上述第2端之间的中点位置;
第4连杆构件,其用于连接上述第3连杆构件和上述合模机构,
在调整上述装模高度的步骤中,沿着与上述模塑单元和上述相邻的单元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轴进行操作而使该轴进行旋转,从而调整上述装模高度,该轴具有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该第1外螺纹部和第2外螺纹部彼此的方向和螺距中的至少一者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其中,
不用使上述模塑单元与上述相邻的单元分离就可调整上述装模高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246402 | 2013-11-28 | ||
JP2013246402A JP6018037B2 (ja) | 2013-11-28 | 2013-11-28 | 圧縮成形装置および型面平行度の調整方法、ダイハイトの調整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69501A CN104669501A (zh) | 2015-06-03 |
CN104669501B true CN104669501B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3305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29528.0A Active CN104669501B (zh) | 2013-11-28 | 2014-08-27 | 挤压成形装置、模面平行度和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018037B2 (zh) |
KR (1) | KR101613356B1 (zh) |
CN (1) | CN104669501B (zh) |
TW (1) | TWI5894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051972A (ja) * | 2015-09-09 | 2017-03-16 | Towa株式会社 | プレス機構、プレス方法、圧縮成形装置および圧縮成形方法 |
JP6723177B2 (ja) * | 2017-02-24 | 2020-07-15 | Towa株式会社 | 樹脂成形装置、樹脂成形方法、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TWI787417B (zh) * | 2018-02-09 | 2022-12-21 | 日商山田尖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壓縮成形用模具及壓縮成形裝置 |
CN110265192B (zh) * | 2019-07-29 | 2024-04-05 | 湖州师范学院 | 厚度可调双套滚轮漆包扁线导体成形装置 |
CN118456779B (zh) * | 2024-04-26 | 2024-10-01 | 扬州市中环高科技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花盆成型装置及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1138A (zh) * | 2005-04-01 | 2008-03-26 | 西德尔合作公司 | 用于成型各种高度的热塑性材料的容器并具有高度可调的底部的成型设备 |
CN201633181U (zh) * | 2009-12-01 | 2010-11-17 | 宁波通用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注塑机模板平行度的装置 |
JP2011005739A (ja) * | 2009-06-25 | 2011-01-13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圧縮型の樹脂封止装置 |
CN102171013A (zh) * | 2008-10-20 | 2011-08-31 | 东和株式会社 | 压缩成形方法及装置 |
CN202592617U (zh) * | 2012-05-23 | 2012-12-12 |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自动调模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11141Y2 (ja) * | 1989-11-09 | 1994-03-23 | 川崎油工株式会社 | プレス成形用平衡支持装置 |
JPH0760812A (ja) * | 1993-08-25 | 1995-03-07 | Fanuc Ltd | 電動式射出成形機の型締め装置 |
JP5055225B2 (ja) * | 2008-08-18 | 2012-10-24 | Towa株式会社 | 樹脂封止装置及び樹脂封止方法 |
JP2010046988A (ja) | 2008-08-25 | 2010-03-04 | Apic Yamada Corp | プレス装置 |
JP5565973B2 (ja) * | 2011-09-02 | 2014-08-06 | アイダ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駆動装置 |
JP5658308B2 (ja) * | 2013-05-21 | 2015-01-21 | Towa株式会社 | 圧縮成形方法 |
-
2013
- 2013-11-28 JP JP2013246402A patent/JP6018037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6-12 TW TW103120298A patent/TWI589423B/zh active
- 2014-07-07 KR KR1020140084328A patent/KR10161335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08-27 CN CN201410429528.0A patent/CN1046695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51138A (zh) * | 2005-04-01 | 2008-03-26 | 西德尔合作公司 | 用于成型各种高度的热塑性材料的容器并具有高度可调的底部的成型设备 |
CN102171013A (zh) * | 2008-10-20 | 2011-08-31 | 东和株式会社 | 压缩成形方法及装置 |
JP2011005739A (ja) * | 2009-06-25 | 2011-01-13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圧縮型の樹脂封止装置 |
CN201633181U (zh) * | 2009-12-01 | 2010-11-17 | 宁波通用塑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注塑机模板平行度的装置 |
CN202592617U (zh) * | 2012-05-23 | 2012-12-12 | 萨驰华辰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自动调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89423B (zh) | 2017-07-01 |
KR20150062108A (ko) | 2015-06-05 |
KR101613356B1 (ko) | 2016-04-29 |
CN104669501A (zh) | 2015-06-03 |
JP2015104812A (ja) | 2015-06-08 |
TW201524735A (zh) | 2015-07-01 |
JP6018037B2 (ja) | 2016-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69501B (zh) | 挤压成形装置、模面平行度和装模高度的调整方法 | |
CN104647668B (zh) | 挤压成形装置和挤压成形方法 | |
JP5733848B2 (ja) | 真空断熱材芯材の成形方法(methodformoldingcoreofvacuuminsulationpanel) | |
CN103347667A (zh) | 轮胎加硫机 | |
CN107537933A (zh) | 一种应用于合金生产中的热冲压装置 | |
JP4974806B2 (ja) | 積層免震ベアリング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ラグ体成形装置 | |
JPH10249590A (ja) | サーボモータ駆動のリンクモーションプレスおよびそ のプレス制御方法 | |
CN206779272U (zh) | 一种九十度一步折弯并可调节角度的五金冲压模具 | |
JP2018058285A (ja) | モールドベース、モールドベース装置及び樹脂モールド装置 | |
CN208555669U (zh) | 一种可快速换模的电子产品模具 | |
CN208600613U (zh) | 一种cnc数控加工中心机床用脱模底板 | |
CN207447285U (zh) | 一种飞轮壳内浇道模具组装定位工装 | |
TWI629163B (zh) | 沖壓機構、沖壓方法、壓縮成形裝置以及壓縮成形方法 | |
CN209531884U (zh) | 一种汽车门板冲压模具 | |
CN207057410U (zh) | 双向压制硬质合金模具 | |
CN214521668U (zh) | 一种热压成型双层模具结构 | |
CN207523083U (zh) | 一种模具的油缸抽芯油路机构 | |
CN221473249U (zh) | 一种冷压成型模具 | |
CN108568475A (zh) | 一种可快速换模的电子产品模具 | |
KR100495656B1 (ko) | 전동 서보프레스 | |
CN204820201U (zh) | 一种具有油缸滑块组合式抽芯结构的小型注塑模具 | |
CN210876806U (zh) | 一种便于更换模芯的多用模具 | |
CN207224667U (zh) | 一种合成闸瓦用热压模 | |
CN217252106U (zh) | 一种便于排屑的精密冲压模具 | |
CN206392858U (zh) | 一种粉末冶金模具等高差补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