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0011A -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0011A
CN104620011A CN201380047472.6A CN201380047472A CN104620011A CN 104620011 A CN104620011 A CN 104620011A CN 201380047472 A CN201380047472 A CN 201380047472A CN 104620011 A CN104620011 A CN 104620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rake
piston
cylinder main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74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0011B (zh
Inventor
麻野吉雄
大家秀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tesc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tesco Corp filed Critical Nabtesc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20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0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0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24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the fluid being gaseous
    • B60T13/26Compressed-air systems
    • B60T13/38Brakes applied by springs or weights and released by compressed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8Brake cylinders other than ultimate actuators
    • B60T17/085Spring loaded brake actuators
    • B60T17/086Spring loaded brake actuators with emergency release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1/00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es with a braking member or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periphery of the wheel rim, a drum, or the like
    • B61H1/003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es with a braking member or members co-operating with the periphery of the wheel rim, a drum, or the like with an actuator directly acting on a brake h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2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apart from the br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2Release mechanisms
    • F16D2127/04Release mechanisms for manual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手动操作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可应用于包括流体制动机构(24)、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传递机构(27)以及锁定机构(28)的制动缸装置(2),包括杠杆部(54)和线缆部(55)。杠杆部(54)通过摆动而将锁定机构(28)的闩锁构件(49)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拉出,从而解除闩锁构件(49)与传递机构(27)的卡合。线缆部(55)传递操作力而使杠杆部(54)摆动。闩锁构件(49)被拉出的方向和线缆部(55)的端部以使杠杆部(54)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交叉。

Description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使在车辆运转时使用的流体制动机构和在车辆停车时使用的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这两者工作的制动缸装置所采用的、通过进行手动操作来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包括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制动缸装置、包括该制动缸装置的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铁道车辆用的制动装置所采用的制动缸装置,公知有一种能够使流体制动机构和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这两者工作的制动缸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流体制动机构利用作为压力流体的压缩空气进行工作,在车辆通常的运转过程中使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利用弹簧力进行工作,在长时间地使车辆停止的情况下使用。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动缸装置上设有作为流体制动机构的常用制动部件(2)和作为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弹簧制动部件(3)。常用制动部件具有作为第1压力室的第1作用室(14)和第1弹簧(15)相对地作用的第1活塞(11)。而且,常用制动部件通过向第1作用室供给压缩空气而使第1活塞克服第1弹簧的作用力并向预定的制动工作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弹簧制动部件具有作为第2压力室的第2作用室(24)和第2弹簧(25)相对地作用的第2活塞(21)。而且,弹簧制动部件通过从向第2作用室供给压缩空气的状态向排出压缩空气的状态过渡而利用第2弹簧的作用力使第2活塞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动缸装置上设有离合器部件(4)作为传递机构,该离合器部件(4)用于向作为与第1活塞一同移位的轴部的杆(111)传递第2活塞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制动缸装置上设有一端侧的吊环螺母(383)自缸主体向外侧突出的锁定杆(38)。锁定杆作为闩锁构件而设置。而且,锁定杆作为这样的锁定机构设置;通过其另一端侧的刃尖(381)与作为传递机构的离合器部件中的套筒构件(35)的锁紧刃(354)卡合,在弹簧制动部件工作时限制杆相对于第2活塞的相对移位而使弹簧制动部件以保持工作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
此外,所述的锁定杆构成为,通过利用手动操作被操作为吊环螺母朝向缸主体的外侧沿缸主体的径向被拉出,来解除锁定杆的刃尖和套筒构件的锁紧刃的卡合。由此,专利文献1的制动缸装置构成为,容许常用制动部件的杆相对于第2活塞的相对移位,解除由锁定杆对弹簧制动部件锁定的状态,解除弹簧制动部件的工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062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制动缸装置中,利用手动操作,锁定杆的吊环螺母朝向缸主体的外侧沿缸主体的径向、即与作为第1活塞和第2活塞的工作方向的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被拉出。利用该手动操作,能够解除专利文献1的弹簧制动部件的工作。此外,为了提高所述的手动操作的操作性,通常在吊环螺母上安装有操作线或者线缆。而且,利用手动操作解除弹簧制动部件的工作的操作人员进行将所述的操作线或者线缆沿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拉出的操作。
另一方面,制动缸装置设置在车辆上的空间受到限制。而且,操作人员能够进行沿着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拉出操作线或者线缆的操作的空间受到限制。或者,能够以进行沿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拉出操作线或者线缆的操作的方式设置操作线或者线缆的空间受到限制。此外,在难以设置操作线或者线缆的情况下,沿与缸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拉出吊环螺母的手动操作的操作性会下降。如上所述,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难以确保用于能够进行手动操作的空间,该手动操作用于解除作为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弹簧制动部件的工作。因此,在受到所述的空间限制的情况下,存在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手动操作变困难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所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手动操作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此外,其目的还在于提供包括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达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可应用于制动缸装置,该制动缸装置包括:流体制动机构,其具有第1压力室和第1弹簧相对地作用的第1活塞,通过向所述第1压力室中供给压力流体,使所述第1活塞克服所述第1弹簧的作用力而向预定的制动工作方向移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其在车辆停车时使用,具有第2压力室和第2弹簧相对地作用的第2活塞,通过自在所述第2压力室中供给有压力流体的状态向排出该压力流体的状态过渡,从而利用所述第2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第2活塞向所述制动工作方向移动;传递机构,其用于向所述第1活塞或者与所述第1活塞一同移位的轴部传递所述第2活塞的所述制动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以及锁定机构,其具有一端侧自在内侧划分所述第1压力室和所述第2压力室的缸主体向外侧突出的闩锁构件,通过所述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传递机构卡合,在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进行工作时限制所述第1活塞或者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第2活塞的相对移位,使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以保持工作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该制动缸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并且能够使所述流体制动机构和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这两者工作。而且,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构成为如下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通过利用手动操作来操作,从而容许所述第1活塞或者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第2活塞的相对移位而解除所述锁定机构对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锁定状态,解除该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杠杆部,其支点部分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缸主体或者安装在所述缸主体上的构件旋转的方式与该缸主体或者安装在所述缸主体上的构件连结,并且作用点部分与所述闩锁构件的一端侧连结,该杠杆部通过摆动而将所述闩锁构件的一端侧朝向所述缸主体的外侧拉出,解除所述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传递机构的卡合;以及线缆部,其一个端部与所述杠杆部的力点部分连结,利用手动操作来操作的操作部安装在另一个端部,传递对所述操作部施加的操作力而使所述杠杆部摆动,所述闩锁构件朝向所述缸主体的外侧被拉出的方向和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所述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以使所述杠杆部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交叉。
采用该结构,操作人员在利用手动操作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时,以牵引被安装在线缆部的另一个端部上的操作部的方式操作。其结果,与线缆部的一个端部连结的杠杆部的力点部分被驱动,杠杆部摆动。而且,通过杠杆部摆动,闩锁构件的一端侧朝向缸主体的外侧被拉出,能够解除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与传递机构的卡合。由此,利用手动操作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锁定状态而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
此外,采用所述的结构,闩锁构件朝向缸主体的外侧被拉出的方向和在操作部被操作人员操作时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以使杠杆部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交叉。因此,借助杠杆部与闩锁构件连结的线缆部的端部会沿着相对于与缸主体轴向正交的方向倾斜或者正交的方向被拉出。而且,利用线缆部和杠杆部向闩锁构件传递由操作人员进行的牵引操作的操作力,仅闩锁构件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而且,不需要操作人员在闩锁构件的端部附近朝向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拉出线缆部这样的操作。由此,即使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操作部,能够借助线缆部和杠杆部容易地拉出闩锁构件。即,即使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手动操作。此外,也能够容易地设置用于拉出闩锁构件的线缆部。
因而,采用所述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手动操作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优选的是,在所述闩锁构件的一端侧以摆动自由的方式连结有与所述杠杆部的所述作用点部分卡合的环状构件,在所述杠杆部的所述作用点部分设有与所述环状构件卡合的凹部。
采用该结构,在杠杆部的作用点部分设有凹部,该凹部与连结于闩锁构件的一端侧的环状构件卡合。因此,通过使凹部与环状构件卡合,也能够容易地将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安装在具有通过闩锁构件的一端侧的环状构件被拉出而闩锁构件被拉出的形式的锁定机构的制动缸装置上。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优选的是,还包括调整标记部,在要在设置于车辆的所述制动缸装置上装备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时、或者在要在车辆上装备已安装有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所述制动缸装置时,该调整标记部可用作为了调整所述线缆部的从所述操作部到与所述杠杆部连结的位置的长度而限定该线缆部的长度的标记,所述调整标记部作为这样的标记来设置:在自所述第2压力室排出压力流体、并且解除所述闩锁构件和所述传递机构的卡合而解除了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锁定状态的调整时的状态下,限定所述杠杆部在摆动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缸主体的位置。
采用该结构,在要在设置于车辆的制动缸装置上装备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时、或者在要在车辆上装备已安装有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制动缸装置时,装备作业的作业人员能够将调整标记部作为标记来调整线缆部的长度。而且,调整标记部作为这样的标记来设置:在自第2压力室排出压力流体并且解除了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锁定状态的调整时的状态下,限定杠杆部在摆动方向上相对于缸主体的位置。因此,作业人员在装备时不必为了调整线缆部的长度而向第2压力室中供给压力流体来将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设为非工作的状态。因而,在装备时能够容易地调整线缆部的长度。而且,也能够抑制产生线缆部的长度调整的调整不良。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标记部作为这样的凸部设置:设置在所述杠杆部,形成为能够与所述缸主体或者安装在所述缸主体上的构件的预定位置抵接的突起状或者台阶状。
采用该结构,在装备时,作业人员通过使作为形成为突起状或者台阶状的凸部而设置的调整标记部与缸主体或者安装在缸主体上的构件的预定位置抵接,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线缆部的长度。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标记部具有:长孔,其设置在所述杠杆部的所述力点部分和连结部中的一者上,该连结部设置在所述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且将该一个端部与所述力点部分连结;以及销部,其设置在所述力点部分和所述连结部中的另一者上,被设为能够在所述长孔的内侧沿着该长孔的长边方向移位的销状,在所述第2压力室中被供给有压力流体而所述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以与所述传递机构卡合的方式移动时,所述调整标记部通过在所述调整时的状态下所述长孔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和所述销部抵接,使得容许所述闩锁构件相对于所述缸主体的移动的所述杠杆部摆动,由此限定所述杠杆部相对于所述缸主体的位置。
采用该结构,在装备时,作业人员通过使设置在杠杆部的力点部分和线缆部的连结部的另一者上的销部与设置在杠杆部的力点部分和线缆部的连结部中的一者上的长孔的边缘部抵接,能够容易地调整线缆部的长度。而且,通过在调整时使长孔的边缘部和销部抵接,能够可靠地容许闩锁构件在与传递机构卡合的方向上相对于缸主体的移动,因此,也能够可靠地抑制产生线缆部的长度调整的调整不良。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优选的是,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所述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以使所述杠杆部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沿着与所述缸主体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或者沿着与所述缸主体的外周的切线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采用该结构,在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手动操作时,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使杠杆部沿着与缸主体的轴向平行的方向或者沿着与缸主体的外周的切线方向平行的方向摆动。因此,即使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空间的限制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利用缸主体附近的空间而容易地设置线缆部。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中,所述支点部分作为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支点轴而设置,所述作用点部分设置在所述支点轴的轴向一侧,所述力点部分设置在所述支点轴的轴向另一侧。
例如在支点部分并不形成为轴状且在同一个面上形成有支点部分、力点部分以及作用点部分的杠杆部中,存在无法将该杠杆部配置在铁道车辆的预定空间中的情况。相对于此,采用该结构,就杠杆部而言,形成有作用点部分的部分和形成有力点部分的部分在支点轴的轴向上分开地配置,因此,存在能够将该杠杆部配置在所述预定空间中的情况。即,采用该结构,能够提升杠杆部对于铁道车辆的配置自由度。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中,在所述缸主体以该缸主体的轴向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式设置在车辆上的状态下,所述杠杆部配置在所述缸主体的靠车辆的车轮侧的位置。
这样,缸主体以该缸主体的轴向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式设置在车辆上的状态下的、缸主体的靠车辆侧的空间中有时会设置比较大型的其他构件。于是,难以在所述空间中设置杠杆部。
相对于此,在该结构中,就杠杆部而言,形成有作用点部分的部分和形成有力点部分的部分在支点轴的轴向上分开地配置。因而,易于将杠杆部避免与所述其他构件的干涉地配置在所述的比较有限的空间中。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中,所述杠杆部具有:作用点侧部分,其设有所述作用点部分;力点侧部分,其设有所述力点部分;以及转轴部,其与所述作用点侧部分和所述力点侧部分一体形成,在轴心中贯穿有作为所述支点轴设置的贯穿销,并且被支承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缸主体旋转自由。
采用该结构,通过朝向转轴部以贯穿于该转轴部的贯穿销为中心轴进行旋转的方向操作所述力点部分,转轴部相对于所述缸主体旋转。于是,一体形成于该转轴部的作用点部分旋转而摆动。由此,能够利用杠杆部解除闩锁构件与所述传递机构的卡合。即,采用该结构,能够构成力点部分和作用点部分在支点轴的轴向上分开的形状的杠杆部。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杠杆部被设定为从所述支点部分到所述力点部分的距离和从所述支点部分到所述作用点部分的距离相同。
采用该结构,杠杆部被设定为从支点部分到力点部分的距离和从支点部分到作用点部分的距离相同。因此,能够将线缆部的操作量和闩锁构件的位移量设定为大致相同的量。由此,操作人员易于把握闩锁构件的拉出量,能够谋求进一步提升操作性。
此外,用于达到前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制动缸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包括:流体制动机构,其具有第1压力室和第1弹簧相对地作用的第1活塞,通过向所述第1压力室中供给压力流体,使所述第1活塞克服所述第1弹簧的作用力而向预定的制动工作方向移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其在车辆停车时使用,具有第2压力室和第2弹簧相对地作用的第2活塞,通过自在所述第2压力室中供给有压力流体的状态向排出该压力流体的状态过渡,利用所述第2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第2活塞向所述制动工作方向移动;传递机构,其用于向所述第1活塞传递所述第2活塞的所述制动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锁定机构,其具有一端侧自在内侧划分出所述第1压力室和所述第2压力室的缸主体向外侧突出的闩锁构件,通过所述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传递机构卡合,在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工作时限制所述第1活塞或者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第2活塞的相对移位,使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以保持工作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以及前述任一个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该制动缸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并且能够使所述流体制动机构和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这两者工作。
采用该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手动操作的制动缸装置。
此外,用于达到前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制动装置设置在车辆上,该制动装置包括:前述的制动缸装置;杆,其随着所述制动缸装置的工作而被驱动;以及制动输出部,其与所述杆连动地被驱动,输出制动力。
采用该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手动操作的制动装置。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与缸主体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手动操作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此外,还能够提供包括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一部分截面的图。
图2是放大地表示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图,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的图。
图3是放大地表示图2所示的制动缸装置的一部分的图。
图4是放大地表示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图,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和其附近的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一部分和其附近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的工作的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制动装置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一部分和其附近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图,是表示变形例的制动装置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一部分和其附近的图。
图9是表示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错误的调整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图,是表示变形例的制动装置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一部分和其附近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工作的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制动装置的图。
图13是放大地表示图12的一部分的图。
图14是从图12的箭头F方向观看图12所示的制动装置的图,是省略地表示一部分结构部件的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的制动装置的图。
图16是从图15的箭头E方向观看图15所示的制动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广泛地应用于能够使在车辆运转时使用的流体制动机构和在车辆停车时使用的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这两者工作的制动缸装置所采用的、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此外,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包括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制动缸装置、包括该制动缸装置的制动装置。
另外,以作为铁道车辆用途使用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制动装置构成为接地面制动装置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不是这样。即,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除接地面制动装置之外的制动装置。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构成为盘形制动装置的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1的一部分截面的图。图2是放大地表示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1的一部分的图,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2的图。图1和图2所示的制动装置1设置在省略了图示的铁道车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上。另外,图1是在制动装置1设置在铁道车辆上的状态下从铁道车辆的车轮100的车轴方向观看制动装置1的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制动装置1包括制动缸装置2、制动输出部11、杆12、杆支承机构13、杆驱动部14等而构成。制动装置1构成为接地面制动装置。而且,制动装置1构成为,通过制动缸装置2进行工作,以能够相对于制动缸装置2相对移动的方式支承于该制动缸装置2的制动输出部11通过杆驱动部14和杆12被驱动,输出制动力。
另外,杆12以沿着与车轮100的车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另一方面,制动缸装置2以其缸主体23的轴向沿着与杆12所延伸的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缸装置2以其缸主体23的轴向沿着车轮100所设置的铁道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制动输出部11设置为闸块,制动输出部11以与杆12连动地被驱动而输出制动力的方式设置。而且,制动输出部11包括衬片15、衬片保持部16等而构成。
在衬片15上设有能够与车轮100的接地面100a抵接的制动面15a。通过利用杆12驱动制动输出部11,衬片15的制动面15a抵接并按压于车轮100的接地面100a。而且,利用由于制动面15a被按压于接地面100a而产生的摩擦使车轮100的旋转制动。
衬片保持部16作为固定有衬片15并保持衬片15的构件而设置。此外,衬片保持部16以相对于杆12的顶端侧的端部摆动自由的方式连结于该端部。另外,杆12的顶端侧以自制动缸装置2的缸主体23突出的状态配置。此外,衬片保持部16以也能够相对于吊杆构件17摆动的方式连结于该吊杆构件17,该吊杆构件17以相对于缸主体23摆动自由的方式连结于该缸主体23。
杆12随着制动缸装置2的工作而被驱动,设置为向制动输出部11传递来自制动缸装置2的输出的轴构件。杆12随着制动缸装置2输出制动力时的工作而向自缸主体23突出的方向(图2中用箭头A表示的方向)移动。由此,杆12将衬片15按压于车轮100而产生制动力。此外,杆12随着制动缸装置2解除制动力时的工作而向退避到缸主体23的方向(图2中用箭头B表示的方向)移动。由此,杆12使衬片15自车轮100分开而解除制动力。
杆支承机构13设置在缸主体23的内部。该杆支承机构13是将杆12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缸主体23摆动且移位的机构。而且,在杆支承机构13中包括外侧壳体部18、内侧壳体部19、固定辊20、可动辊21、复位弹簧22等。
外侧壳体部18包括筒状的部分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筒状的构件串联地组合而构成。在外侧壳体部18的内侧收纳有内侧壳体部19、杆12的与连结于制动输出部11的顶端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等。而且,外侧壳体部18被支承成相对于缸主体23沿着与杆12的轴向平行的方向滑动移动自由。另外,杆12以其轴向沿着与车轮100的车轴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内侧壳体部19收纳在外侧壳体部18的内侧。而且,在内侧壳体部19上设有在内周形成有螺纹槽的螺孔19a,该螺孔19a与设置在杆12的与顶端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外周上的外周螺纹部12a螺纹接合。另外,在杆支承机构13上设有位置调整机构,该位置调整机构通过使外周螺纹部12a与螺孔19a的螺纹接合位置移位而使杆12与内侧壳体部19的相对位置移位。
此外,在内侧壳体部19的外周设有形成球面的一部分那样的球面状的外周曲面b。而且,在外侧壳体部18上设有相对于内侧壳体部19的外周曲面19b滑动自由的内周曲面18a。内周曲面18a形成为形成球面的一部分那样的凹球面状的曲面,并且构成为具有与外周曲面19b的曲率相对应的曲率的曲面。利用滑动的外周曲面19b和内周曲面18a,在内侧壳体部19和外侧壳体部18处构成球面轴承。利用该球面轴承,内侧壳体部19被支承成相对于外侧壳体部18摆动自由,杆12被支承成能够相对于缸主体23摆动。
固定辊20构成为相对于缸主体23的相对位置固定、并且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在缸主体23上的圆筒状的辊。固定辊20例如在与平行于杆12的轴向的方向即外侧壳体部18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外侧壳体部18的两侧设有一对。
可动辊21构成为以在外侧相对于外侧壳体部18的壁部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在该壁部上的圆筒状的辊。可动辊21例如在与外侧壳体部18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外侧壳体部18的两侧设有一对。而且,各可动辊21在其外周与各固定辊20相对的位置与各固定辊20分开地配置。
并且,可动辊21被支承成通过旋转而相对于缸主体23滚动,从而相对于缸主体23能够相对移位。此外,在缸主体23上设有使可动辊21沿着与杆12的轴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滚动的引导部(省略图示)。另外,可动辊21也可以不以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在外侧壳体部18上。例如,也可以在外侧壳体部18上设有开口,可动辊21借助该开口以相对于内侧壳体部19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在该内侧壳体部19上。
复位弹簧22作为一端侧的端部与缸主体23的内侧的台阶部抵接、另一端侧的端部与外侧壳体部18的内侧的台阶部抵接的螺旋弹簧而设置。而且,复位弹簧22以被压缩的状态设置。
复位弹簧22通过如上所述地设置,构成为沿着与杆12的轴向大致平行的方向,相对于缸主体23对外侧壳体部18向远离车轮100的方向(图2中的箭头B方向)施力。通过复位弹簧22对外侧壳体部18向远离车轮100的方向施力,从而内侧壳体部19和与其螺纹接合的杆12与外侧壳体部18一同被向远离车轮100的方向施力。利用该复位弹簧22的作用力,随着与由制动缸装置2解除制动力时的工作相伴的后述的杆驱动部14的移位,杆12向退避到缸主体23的方向移动。
杆驱动部14作为随着制动缸装置2的工作而借助杆支承机构13驱动杆12的构件而设置。杆驱动部14收纳在缸主体23的内部。而且,杆驱动部14作为具有形成为楔状的楔状部分14a的楔体而设置。此外,杆驱动部14在楔状部分14a突出的基端部14b处固定于制动缸装置2的后述的第1活塞31上。
楔状部分14a以自基端部14b朝向杆支承机构13突出的方式设置。而且,楔状部分14a形成为从基端部14b侧朝向杆支承机构13侧而变尖细形状的楔状。楔状部分14a的顶端侧、即楔状部分14a的与基端部14b侧相反的一侧以插入到固定辊20和可动辊21之间的状态配置。此外,楔状部分14a的插入到固定辊20和可动辊21之间的顶端侧以与固定辊20的外周和可动辊21的外周接触的方式配置。另外,楔状部分14a也可以与固定辊20和可动辊21的各组合相对应地设有多个。此外,楔状部分14a也可以与固定辊20和可动辊21的多个组合中的任1个组合相对应地设有1个。
在随着制动缸装置2输出制动力时的工作而第1活塞31朝向杆支承机构13移动时,杆驱动部14也与第1活塞31一同朝向杆支承机构13移动。而且,随着杆驱动部14的移动,与楔状部分14a接触的固定辊20在相同的位置相对于缸主体23旋转。另一方面,随着杆驱动部14的移动,与楔状部分14a接触的可动辊21被楔状部分14a朝向车轮100侧(朝向图2中的箭头A方向)施力。
利用所述结构,可动辊21一边旋转,一边相对于缸主体23滚动的同时朝向车轮100侧相对移动。即,随着杆驱动部14的移动,以固定辊20和可动辊21之间的间隔扩宽的方式利用楔状部分14a驱动可动辊21。而且,外侧壳体部18、内侧壳体部19以及杆12与可动辊21一同朝向车轮100侧移动。由此,与杆12一同移动的制动输出部11的衬片15与车轮100的接地面100a抵接,能够使车轮100的旋转制动。
[制动缸装置]
接着,详细地说明制动缸装置2。图3是放大地表示图2所示的制动缸装置2的一部分的图。制动缸装置2以装入制动装置1中的状态设置在铁道车辆上。而且,如图1~图3所示,制动缸装置2包括缸主体23、流体制动机构24、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轴部26、传递机构27、锁定机构28、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等而构成。制动缸装置2中的所述的各机构等例如通过将以铁系材料等金属材料为原材料的结构元件作为主要的结构元件而形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缸装置2构成为利用作为压力流体的压缩空气进行工作。即,流体制动机构24和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构成为通过供给和排出作为压力流体的压缩空气来进行工作。而且,制动缸装置2构成为流体制动机构24和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这两者能够工作的装置。
缸主体23具有形成为筒状的部分,在其内侧收纳有流体制动机构24、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轴部26、传递机构27、前述的杆支承机构13、前述的杆驱动部14等。此外,在缸主体23上设置有锁定机构28、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前述的制动输出部11、前述的杆12等。而且,缸主体23例如固定设置在铁道车辆的转向架上。另外,缸主体23的轴向、后述的流体制动机构24的第1活塞31的中心轴线方向、后述的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第2活塞35的中心轴线方向、后述的轴部26的主轴38的轴向构成为一致的方向或者构成为互相平行的方向。
此外,在缸主体23上设有第1口37a和第2口37b。第1口37a与作为压力流体供给源的第1压缩空气供给源(省略图示)连接。第2口37b与作为压力流体供给源的第2压缩空气供给源(省略图示)连接。
经由基于来自上位的控制器(省略图示)的指令进行工作的制动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将从第1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来的压缩空气(压力流体)供给到第1口37a。而且,基于来自所述的控制器的指令经由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将从第1口37a供给到缸主体23内的压缩空气排出。此外,经由基于来自所述的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工作的停车弹簧制动控制电磁阀(省略图示)将从第2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来的压缩空气(压力流体)供给到第2口37b。而且,基于来自所述的控制器的指令经由所述的停车弹簧制动控制电磁阀将从第2口37b供给到缸主体23内的压缩空气排出。
流体制动机构24通过作为压力流体的压缩空气的供给/排出来进行工作。该流体制动机构24作为用于铁道车辆运转时的制动动作的常用制动机构而设置。而且,流体制动机构24包括第1压力室29、第1弹簧30、第1活塞31等而构成。
第1压力室29在缸主体23内通过由第1活塞31划分而形成。而且,第1压力室29与第1口37a连通,被供给来自前述的第1压缩空气供给源的压缩空气。此外,将供给到第1压力室29的压缩空气从第1口37a排出。
第1弹簧30在缸主体23内配置在由第1活塞31划分出的区域,其以隔着第1活塞31与第1压力室29相对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弹簧30以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缸主体23内且作为对第1活塞31施力的螺旋弹簧设置。而且,第1弹簧30以其一端侧的端部与第1活塞31抵接而对该第1活塞31施力的方式配置。此外,第1弹簧30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与固定在缸主体23的内壁上的弹簧座板32抵接而被支承。
第1活塞31在缸主体23内以往复运动自由的方式配置,并且以相对于缸主体23的内壁滑动自由的方式配置。而且,第1活塞31构成为,通过从第1口37a向第1压力室29供给压缩空气,克服由压缩了的第1弹簧30的弹性恢复引起的作用力而移动。因而,流体制动机构24具有第1压力室29和第1弹簧30相对地作用的第1活塞31,其构成为通过向第1压力室29供给压缩空气,使第1活塞31克服第1弹簧30的作用力而向预定的制动工作方向(图3中用箭头C表示的方向)移动。
此外,在第1活塞31的与第1压力室29侧相反的一侧固定有杆驱动部14的基端部14b。由此,在第1活塞31向所述的制动工作方向移动时,杆驱动部14与第1活塞31一同向该制动工作方向移动。而且,通过杆驱动部14与第1活塞31一同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从而借助前述的杆支承机构13驱动杆12。由此,能够从利用杆12驱动的制动输出部11输出制动力。
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作为为了在铁道车辆停车时维持制动状态而采用的停车用的制动机构而设置。而且,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包括第2压力室33、第2弹簧34、第2活塞35等而构成。
第2压力室33在缸主体23内通过由第2活塞35划分而形成。而且,第2压力室33与第2口37b连通,其被供给来自前述的第2压缩空气供给源的压缩空气。此外,将供给到第2压力室33的压缩空气从第2口37b排出。
第2弹簧34在缸主体23内配置在由第2活塞35划分出的区域,其以隔着第2活塞35与第2压力室33相对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弹簧34以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缸主体23内且作为对第2活塞35施力的螺旋弹簧设置。而且,第2弹簧34的一端侧的端部与缸主体23的端部的内壁抵接而被支承。此外,第2弹簧34以其另一端侧的端部与第2活塞35抵接而对该第2活塞35施力的方式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弹簧34设有多个(两个)。而且,多个第2弹簧34配置为将同一个中心轴线作为中心的同心状。
第2活塞35在缸主体23内以往复运动自由的方式配置,并且以相对于缸主体23的内壁滑动自由的方式配置。而且,第2活塞35以能够向与第1活塞31相同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而且,第2活塞35构成为,通过从第2口37b向第2压力室33供给压缩空气,克服由压缩了的第2弹簧34的弹性恢复引起的作用力而向与前述的制动工作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制动解除方向(图3中用箭头D表示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第2活塞35构成为,通过经过第2口37b排出被供给到第2压力室33内的压缩空气,而利用第2弹簧34的作用力向制动工作方向(图3中用箭头C表示的方向)移动。因而,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具有第2压力室33和第2弹簧34相对地作用的第2活塞35,其构成为通过从向第2压力室33供给压缩空气的状态向排出该压缩空气的状态过渡,第2活塞35利用第2弹簧34的作用力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
另外,第2活塞35中的与第2压力室33相对的端部形成为沿着缸主体23的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端部。另一方面,在缸主体23上设有在第2活塞35的环状的端部的内侧沿着周向形成为筒状的内侧筒状部36。而且,第2活塞35的环状端部以相对于缸主体23的内壁滑动并且也相对于内侧筒状部36的外周滑动的方式配置。
轴部26包括主轴38、轴承39等而构成。而且,轴部26设置为在主轴38的端部与第1活塞31连结,与第1活塞31一同移位。
主轴38以相对于第1活塞31朝向制动解除方向突出的方式配置,该制动解除方向是与杆驱动部14以朝向制动工作方向突出的方式固定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该主轴38作为相对于第1活塞31独立地形成的轴状构件而设置。而且,主轴38构成为向第1活塞31传递来自后述的传递机构27以及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作用力。
此外,主轴38在与第1活塞31连结这一侧的端部设有沿着外周在周向上延伸的凸状的台阶部38a。而且,在第1活塞31的径向上的中央部分设有凹部分,在该凹部分的内周设有形成为与台阶部38a卡合的边缘状的主轴保持部31a。在第1活塞31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时,第1活塞31的主轴保持部31a与主轴38的端部的台阶部38a卡合,对主轴38向制动工作方向施力。
轴承39例如作为球状的构件而设置,构成为承受由于来自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作用力而作用于主轴38的推力负荷的轴承。而且,轴承39配置在设于第1活塞31的中央部分的所述的凹部分,其以在主轴38的端部和第1活塞31之间与两者抵接的状态配置。来自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作用力经由后述的传递机构27、主轴38以及轴承39传递到第1活塞31。
传递机构27作为向与第1活塞31一同移位的轴部26传递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第2活塞35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的机构而设置。传递机构27构成为包含啮合式的离合器机构的机构。而且,传递机构27包括螺纹部40、离合器轮41、离合器套筒42、离合器壳43等而构成。
另外,传递机构27配置在第2活塞35的径向内侧。在第2活塞35上的径向内侧设有内侧筒状部35a,该内侧筒状部35a划分与流体制动机构24侧相反的一侧相对于外部封闭的状态的筒状区域。而且,在内侧筒状部35a的内侧的筒状区域配置有传递机构27的一部分。
螺纹部40作为与主轴38一体形成的外螺纹部分而设置。而且,螺纹部40形成在主轴38的与第1活塞31连结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的外周。
离合器轮41作为与螺纹部40螺纹接合的筒状的螺母构件而设置。设有离合器轮41和螺纹部40的主轴38配置成以同一个中心轴线作为中心的同心状。而且,在离合器轮41的内周设有与螺纹部40螺纹接合的内螺纹部分。此外,离合器轮41配置在形成为筒状的离合器壳43的内侧,其借助一对轴承44支承成相对于离合器壳43旋转自由。由此,离合器轮41构成为能够随着主轴38和离合器壳43的相对移动,一边改变与螺纹部40螺纹接合的相对位置,一边相对于主轴38旋转而在轴向上相对移位。
离合器套筒42作为筒状的构件而设置,其配置在离合器壳43的内侧。而且,离合器套筒42被支承成沿着与主轴38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相对于离合器壳43滑动移动自由。此外,离合器套筒42相对于离合器轮41而言配置在与第1活塞31相反的一侧。而且,离合器套筒42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第1活塞31侧的端部)与离合器轮41的制动解除方向上的端部(与第1活塞31侧相反侧的端部)相对地配置。
此外,离合器套筒42的制动解除方向上的端部、即离合器套筒42的与离合器轮41相对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借助轴承45支承在第2活塞35的内侧筒状部35a的端部。轴承45作为向离合器套筒42传递第2活塞35的作用力的推力轴承而设置。而且,轴承45以能够使离合器套筒42相对于第2活塞35以主轴38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支承该离合器套筒42的端部。
此外,在离合器套筒42和离合器轮41的彼此相对的端部设有止转机构46。止转机构46由设置在离合器轮41上的凹凸齿46a和设置在离合器套筒42上的凹凸齿46b构成。凹凸齿46a形成在离合器轮41的与离合器套筒42相对那一侧的端部,其设置在离合器轮41的端部的整个周向上。凹凸齿46b形成在离合器套筒42的与离合器轮41相对那一侧的端部,其设置在离合器套筒42的端部的整个周向上。凹凸齿46a和凹凸齿46b通过彼此相对的离合器轮41的端部和离合器套筒42的端部抵接,形成为互相啮合的形状的齿。
在第2活塞35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而相对于主轴38相对移动时,离合器套筒42也与第2活塞35一同相对于主轴38相对移动。而且,离合器套筒42与螺纹接合于主轴38的离合器轮41抵接。此时,离合器轮41的凹凸齿46a和离合器套筒42的凹凸齿46b会啮合。另外,离合器套筒42仅能够相对于离合器壳43在轴向上移位,旋转方向上的移位被限制。因此,在凹凸齿46a和凹凸齿46b啮合时,离合器轮41相对于离合器壳43的相对旋转被限制而停止。这样,止转机构46作为用于使离合器轮41停止旋转的机构而设置。
离合器壳43作为要在内侧配置螺纹部40、离合器轮41以及离合器套筒42的筒状构件而设置。此外,离合器壳43在缸主体23的内侧配置在缸主体23的内侧筒状部36和第2活塞35的内侧筒状部35a的内侧。而且,离合器壳43被支承成能够沿着与主轴38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相对于缸主体23的内侧筒状部36的内周和第2活塞35的内侧筒状部35a的内周滑动而移位。此外,离合器壳43被支承成也能够在后述的锁定机构28的闩锁构件49没有卡合的状态下在周向上相对于缸主体23的内侧筒状部36的内周和第2活塞35的内侧筒状部35a的内周滑动而移位。即,在所述的状态下,离合器壳43被支承成能够将主轴38的中心轴线作为中心而相对于缸主体23和第2活塞35进行旋转。
此外,离合器壳43在其内侧设有沿着内周延伸的台阶部43a。在该台阶部43a上安装有前述的一对轴承44。由此,离合器壳43借助一对轴承44以旋转自由的方式保持离合器轮41。
此外,离合器壳43的内周以相对于离合器套筒42滑动自由的方式与该离合器套筒42的外周接触。而且,离合器壳43在其内侧以沿着与主轴38的轴向平行的方向滑动移动自由的方式支承离合器套筒42。另外,在离合器壳43上设有向内侧突出的突起状的突出部43b。自离合器壳43的内周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43b的端部以相对于在离合器套筒42的外周上以沿着与主轴38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的槽滑动自由的方式嵌入该槽。由此,离合器套筒42构成为在相对于离合器壳43在与主轴38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滑动移动时,其滑动移动方向被引导。
此外,利用位置调整弹簧(47a、47b)调整离合器壳43相对于缸主体23和第2活塞35的相对位置。位置调整弹簧47a和位置调整弹簧47b通过对离合器壳43向彼此相反的方向施力来调整离合器壳43相对于缸主体23和第2活塞35的相对位置。
更具体地讲,位置调整弹簧47a作为被压缩的状态的螺旋弹簧而设置,其在离合器壳43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侧配置在离合器壳43的内侧。而且,位置调整弹簧47a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支承在缸主体23上。更详细地讲,位置调整弹簧47a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沿着内侧筒状部36的内周的周向延伸,并且支承在自该内周向内侧突出的凸缘状部分36a上。另一方面,位置调整弹簧47a的制动解除方向上的端部支承在离合器壳43的台阶部43a上。利用所述的结构,位置调整弹簧47a相对于缸主体23对离合器壳43向制动解除方向施力。
位置调整弹簧47b作为被压缩的状态的螺旋弹簧而设置,其在离合器壳43的制动解除方向上的端部侧配置在离合器壳43的外侧。而且,位置调整弹簧47b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支承在离合器壳43上。更详细地讲,位置调整弹簧47b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与安装在离合器壳43的筒状部分的外周上的环43c抵接,支承在离合器壳43上。另一方面,位置调整弹簧47b的制动解除方向上的端部支承在第2活塞35上。更详细地讲,位置调整弹簧47b的制动解除方向上的端部与形成在第2活塞35的内侧筒状部35a上的台阶状的部分抵接而被支承。利用所述的结构,位置调整弹簧47b相对于第2活塞35对离合器壳43向制动工作方向施力。
如上所述,位置调整弹簧47b对离合器壳43朝向位置调整弹簧47a侧施加与位置调整弹簧47a相反的方向的施力。利用这些位置调整弹簧(47a、47b)调整离合器壳43相对于缸主体23和第2活塞35的相对位置。
此外,在离合器壳43的台阶部43a和离合器套筒42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分离用弹簧48。分离用弹簧48作为被压缩的状态的螺旋弹簧而设置。而且,分离用弹簧48作为对离合器轮41的凹凸齿46a和离合器套筒42的凹凸齿46b向互相分离的方向施力的弹簧而设置。
图4是放大地表示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1的一部分的图,是表示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和其附近的图。此外,在图4中也图示了制动缸装置2的锁定机构28的一部分。
图1~图4所示的锁定机构28具有闩锁构件49,该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自在内侧划分出第1压力室29和第2压力室33的缸主体23向外侧突出。而且,锁定机构28构成为这样的机构:通过闩锁构件49的另一端侧与传递机构27的离合器壳43卡合,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工作时限制轴部26相对于第2活塞35的相对移位而使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以保持工作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此外,锁定机构28还包括锁紧施力弹簧50、锁紧锁定销51等而构成。
闩锁构件49以其长边方向沿着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即沿着缸主体23的径向延伸的方式配置。而且,闩锁构件49以能够沿着缸主体23的径向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在缸主体23上。
此外,闩锁构件49在其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端部自缸主体23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配置。另外,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利用安装在缸主体23上的、防止闩锁构件49向缸主体23的外部脱落的防脱落构件52支承。在防脱落构件52上设有供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贯通的贯通孔。而且,在闩锁构件49的另一端侧设有以尺寸大于防脱落构件52的贯通孔的直径尺寸的方式扩展为台阶状的台阶部49a。由此,能够防止闩锁构件49通过防脱落构件52的贯通孔而脱落到缸主体23的外部。
此外,闩锁构件49在其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的顶端设有卡合刃49b,该卡合刃49b与设置在离合器壳43上的锁紧刃43d卡合。锁紧刃43d作为与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啮合并卡合的刃而设置。而且,锁紧刃43d沿着离合器壳43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的外周排列设有许多个。
此外,锁紧刃43d和卡合刃49b以刃尖沿着与主轴38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构成。而且,通过卡合刃49b与锁紧刃43d中的任一者卡合,能够维持离合器壳43相对于缸主体23的相对旋转停止的状态。即,利用锁紧刃43d和卡合刃49b的卡合限制离合器壳43在缸主体23内以主轴38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而且,只要没有解除锁紧刃43d和卡合刃49b的卡合,就能够维持该离合器壳43停止旋转的状态。
锁紧施力弹簧50作为对闩锁构件49朝向缸主体23的内侧施力的弹簧而设置。锁紧施力弹簧50作为在闩锁构件49的长边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下配置在闩锁构件49的周围的螺旋弹簧而设置。而且,锁紧施力弹簧50的一个端部配置在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其另一个端部配置在闩锁构件49的另一端侧。更详细地讲,锁紧施力弹簧50的一个端部与安装在缸主体23上的防脱落构件52抵接而被支承。而且,锁紧施力弹簧50的另一个端部与闩锁构件49的台阶部49a抵接而被支承。
利用所述结构,锁紧施力弹簧50构成为相对于缸主体23对闩锁构件49朝向离合器壳43侧施力。即,锁紧施力弹簧50构成为对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向与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卡合的方向施力。
锁紧锁定销51作为销状的构件而设置,以其长边方向与主轴38的轴向平行地延伸的方式配置。而且,锁紧锁定销51被支承成相对于缸主体23沿着与主轴38的轴向平行的方向滑动移动自由。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缸主体23的轴向、主轴38的轴向以及锁紧锁定销51的长边方向被设定为朝向上下方向、即铅垂方向。因此,锁紧锁定销51被支承成能够利用重力相对于缸主体23向落下到下方的方向滑动移动。
此外,锁紧锁定销51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侧、即下端侧插入到设置在闩锁构件49上的贯通孔49c中。闩锁构件49的贯通孔49c形成在闩锁构件49的设有卡合刃49b的另一端侧,以沿着与主轴38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贯通闩锁构件49的方式形成。
此外,在闩锁构件49上设有朝向贯通孔49c的中心侧突出的突起状的锁定销推起部49d。而且,在锁紧锁定销51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设有朝向相对于主轴38的轴向倾斜的方向扩展而成的锥面51a。锥面51a在闩锁构件49的贯通孔49c内以能够与锁定销推起部49d抵接的方式配置。由此,在闩锁构件49被锁紧施力弹簧50施力而朝向离合器壳43移动时,通过锁定销推起部49d相对于锥面51a滑动,将锁紧锁定销51向上方推起。
另一方面,通过操作后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闩锁构件49克服锁紧施力弹簧50的作用力向自离合器壳43分离的方向移动时,锁紧锁定销51落下预定的距离,贯通贯通孔49c而向下方移动。而且,在缸主体23上的、以滑动移动自由的方式支承闩锁构件49的部分且在与锁紧锁定销51的下端部(制动工作方向上的端部)相对的部位设有避让孔53。因此,在锁紧锁定销51如上所述贯通贯通孔49c而移动时,锁紧锁定销51上的设有锥面51a的下端部成为插入到避让孔53中的状态。另外,插入到避让孔53中的锁紧锁定销51的端部与第1活塞31抵接而被支承。
此外,锁紧锁定销51以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的状态下能够在其制动解除方向上的端部、即上端部与第2活塞35的相对于内侧筒状部35a以台阶状设置的环状端部抵接的方式配置。另外,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的状态下,第2弹簧34对第2活塞35施力,因此,即使在没有操作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状态和操作了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下,锁紧锁定销51的上端部也与第2活塞35抵接。而且,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之后暂且操作了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状态下,锁紧锁定销51在其下端部插入到避让孔53中的状态下成为其上端部与第2活塞35抵接的状态。
利用所述结构,即使在对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施加的操作力消失的状态下,也能够防止锁紧锁定销51被推回到上方。即,即使传递锁紧施力弹簧50的作用力的闩锁构件49的锁定销推起部49d对锥面51a施力,也能够防止锁紧锁定销51被推起到上方。由此,能够利用锁紧锁定销51阻止闩锁构件49朝向离合器壳43移动。而且,能够阻止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与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卡合。
传递机构27和锁定机构28如上所述地构成。由此,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时,利用传递机构27连结主轴38和第2活塞35。即,在从向第2压力室33供给压缩空气的状态向排出该压缩空气的状态过渡、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时,利用第2弹簧34的作用力使离合器套筒42与第2活塞35一同相对于主轴38移动。而且,在第2活塞35相对于主轴38移动时,离合器套筒42的凹凸齿46b和离合器轮41的凹凸齿46a啮合。由此,离合器轮41停止旋转而成为主轴38和第2活塞35连结的连结状态。另外,在流体制动机构24进行工作的状态下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即,在供给第1压力室29的压缩空气而流体制动机构24进行工作的状态下,自第2压力室33排出压缩空气,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
此外,如上所述,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而主轴38和第2活塞35连结的状态下,若不操作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则锁定机构28的闩锁构件49与传递机构27卡合。由此,锁定机构28构成为限制主轴38相对于第2活塞35的相对移位而使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以保持工作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
即,通过被锁紧施力弹簧50施力的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与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卡合,能够限制离合器壳43相对于第2活塞35和缸主体23的旋转。而且,利用离合器壳43的突出部43b和离合器套筒42的槽的卡合,能够限制离合器套筒42相对于离合器壳43的旋转。并且,利用凹凸齿46b和凹凸齿46a的啮合,能够限制离合器轮41和离合器套筒42的相对旋转,也能够限制主轴38相对于离合器轮41的相对旋转。这样,锁定机构28构成为借助传递机构27限制主轴38相对于第2活塞35的相对移位而使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以保持工作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
另一方面,传递机构27构成为在解除了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的状态、即向第2压力室33供给压缩空气的状态下,设为解除主轴38和第2活塞35的连结的非连结状态。即,在向第2压力室33供给压缩空气的状态下,离合器套筒42的凹凸齿46b和离合器轮41的凹凸齿46a分离而不啮合。因此,离合器轮41处于相对于离合器壳43旋转自由的状态,成为解除了主轴38和第2活塞35的连结的非连结状态。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
接着,详细地说明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图1~图4所示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可应用于制动缸装置2。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既可以装入到新设的制动缸装置2,另外也可以安装在已有的制动缸装置2上。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作为这样的装置而设置:通过利用手动操作进行操作,容许轴部26相对于第2活塞35的相对移位而解除锁定机构28对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锁定状态,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而且,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包括杠杆部54、线缆部55、操作部56、安装部57等而构成。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制动装置1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一部分和其附近的图。如图4和图5所示,杠杆部54作为以能够相对于安装在缸主体23上的安装部57的杠杆支承构件57a在旋转方向上摆动的方式与该杠杆支承构件57a连结的构件而设置。而且,杠杆部54例如作为在板状的主体部分一体形成有支点部分54a、力点部分54b、作用点部分54c等的构件而设置。
支点部分54a借助旋转轴与作为安装在缸主体23上的构件的杠杆支承构件57a连结。由此,支点部分54a以能够相对于杠杆支承构件57a旋转的方式与该杠杆支承构件57a连结。
力点部分54b借助旋转轴与后述的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连结。由此,能够向力点部分54b传递对后述的操作部56施加而通过线缆部55传递来的操作力。
作用点部分54c借助环状构件58与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连结。环状构件58例如具有卷绕有多周操作线而形成的环状部分,作为与闩锁构件49和杠杆部54的作用点部分54c连结的构件而设置。而且,环状构件58在设置于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的贯通孔中以间隙配合状态卡定于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的方式安装。由此,环状构件58以相对于闩锁构件49摆动自由的方式与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连结。
此外,环状构件58在其环状部分的内侧以与杠杆部54的作用点部分54c卡合的方式设置。在作用点部分54c上设有与环状构件58的环状部分的内侧卡合的凹部54d。通过环状构件58的环状部分的内侧的一部分以间隙配合状态嵌入并勾挂于凹部54d的方式卡合,环状构件58和杠杆部54连结在一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54d在作用点部分54c处由弯曲成钩状的突起状的部分构成。
在向力点部分54b传递对后述的操作部56施加并通过线缆部55传递来的操作力时,杠杆部54在以支点部分54a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摆动。由此,作用点部分54c以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牵引环状构件58的方式移位。而且,在环状构件58以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自缸主体23分离的方式移位时,与环状构件58连结的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被拉出。
如上所述,杠杆部54被通过线缆部55传递来的操作力所驱动,相对于杠杆支承构件57a摆动。而且,杠杆部54构成为,通过相对于杠杆支承构件57a摆动,将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拉出而解除闩锁构件49的另一端侧与传递机构27的卡合。另外,在闩锁构件49的另一端侧与传递机构27的卡合被解除时,传递到杠杆部54的操作力向与锁紧施力弹簧50的作用力对抗的方向作用。由此,闩锁构件49克服锁紧施力弹簧50的作用力而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被拉出。
此外,杠杆部54被设定为从支点部分54a到力点部分54b的距离和从支点部分54a到作用点部分54c的距离相同。更详细地讲,设定为从支点部分54a的相对于杠杆支承构件57a的摆动中心位置到力点部分54b的相对于线缆部55的端部的摆动中心位置的距离和从支点部分54a的所述的摆动中心位置到作用点部分54c的凹部54d的中央位置的距离相同。
线缆部55作为传递对操作部56施加的操作力而使杠杆部54摆动的机构而设置。在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连结有杠杆部54的力点部分54b。在线缆部55的另一个端部安装有利用手动操作来操作的操作部56。而且,如图4和图5所示,在线缆部55中包括操作线缆55a、线缆引导件55b、杠杆连结侧杆55c、手柄连结侧杆55d、杠杆连结部55e等。
操作线缆55a例如作为将多个金属制的操作线捻合成绳索状并一体化成的线缆而设置。而且,操作线缆55a的一个端部配置在缸主体23的侧方,固定有杠杆连结侧杆55c。杠杆连结侧杆55c作为轴状的构件而设置。而且,杠杆连结侧杆55c在与固定于操作线缆55a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借助杠杆连结部55e与杠杆部54连结。
此外,操作线缆55a的另一个端部自缸主体23分离地配置,并固定有手柄连结侧杆55d。手柄连结侧杆55d作为轴状的构件而设置。而且,手柄连结侧杆55d在与固定于操作线缆55a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固定在操作部56的手柄56a上。
线缆引导件55b作为引导操作线缆55a的长边方向上的移动的细长筒状的引导构件而设置。操作线缆55a以贯通的状态贯穿于沿着线缆引导件55b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线缆引导件55b的内侧的细长的贯通孔。利用所述结构,线缆引导件55b构成为在操作部56被操作时引导操作线缆55a在沿着线缆引导件55b的长边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此外,线缆引导件55b例如以其长边方向一边沿着预定的曲率半径弯曲一边改变方向地延伸的方式弯曲形成。由此,操作线缆55a也沿着线缆引导件55b的弯曲方向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线缆引导件55b的长边方向一边沿着预定的曲率半径弯曲一边将方向改变大致90度地延伸的方式。
杠杆连结部55e作为将固定在操作线缆55a的一个端部的杠杆连结侧杆55c和杠杆部54的力点部分54b连结起来的机构而设置。而且,杠杆连结部55e包括壳体59a、螺母59b等而构成。
壳体59a作为在内侧形成有可供杠杆连结侧杆55c的端部插入的空间区域的构件而设置。而且,壳体59a以能够借助旋转轴相对于杠杆部54的力点部分54b摆动的方式与该力点部分54b连结。由此,杠杆连结侧杆55c和力点部分54b互相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结。
此外,在壳体59a上设有可供杠杆连结侧杆55c插入的插入口。而且,在该插入口的内周设有内螺纹部分。另一方面,在杠杆连结侧杆55c的插入到壳体59a的插入口中的端部设有与所述的内螺纹部分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分。通过壳体59a的插入口的内螺纹部分和杠杆连结侧杆55c的端部的外螺纹部分螺纹接合,将壳体59a和杠杆连结侧杆55c连结起来。
此外,通过调整壳体59a的插入口的内螺纹部分和杠杆连结侧杆55c的端部的外螺纹部分的螺纹接合位置,能够调整杠杆连结侧杆55c的自壳体59a露出到外部的长度。由此,能够调整由手柄连结侧杆55d、操作线缆55a以及杠杆连结侧杆55c限定的从操作部56到壳体59a的长度。即,通过调整所述的内螺纹部分和外螺纹部分的螺纹接合位置,能够调整线缆部55的从操作部56到与杠杆部54连结的位置的长度。
螺母59b作为设有在壳体59a的外侧位置与杠杆连结侧杆55c的外螺纹部分螺纹接合的内螺纹部分的螺母而设置。而且,螺母59b在杠杆连结侧杆55c的外螺纹部分与壳体59a的插入口的内螺纹部分螺纹接合而调整了螺纹接合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杠杆连结侧杆55c的外螺纹部分的螺纹接合位置被限制。此时,以如下方式调整螺母59b相对于杠杆连结侧杆55c的外螺纹部分的螺纹接合位置:将螺母59b朝向壳体59a拧入而使螺母59b的端部与壳体59a抵接。即,杠杆连结侧杆55c的外螺纹部分与壳体59a的内螺纹部分和抵接于壳体59a的螺母59b螺纹接合而固定。由此,能够防止杠杆连结侧杆55c相对于壳体59a的位置错位。
另外,杠杆连结侧杆55c相对于壳体59a的位置的调整和固定方式并不限定于所述的方式。例如也可以在壳体59a的插入口的内周不设置内螺纹部分,而利用螺母59b和配置在壳体59a的内侧并与杠杆连结侧杆55c的外螺纹部分螺纹接合的另一个螺母进行杠杆连结侧杆55c相对于壳体59a的位置的调整和固定。
操作部56作为在利用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时利用手动操作来操作的部分而设置。而且,操作部56包括手柄56a、滑动支承部56b等而构成。
手柄56a作为利用省略了图示的操作人员的手被施加牵引操作的部分而设置。而且,手柄56a例如为了易于在手指之间勾挂而形成为设有相对于轴状的部分扩展为伞状的部分的形状。
此外,在手柄56a的轴状部分形成有沿着其轴向延伸并且可供手柄连结侧杆55d的端部插入的孔。并且,在手柄56a的伞状部分形成有与手柄56a的轴状部分的内侧的孔连通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可插入设有外螺纹部分的螺钉构件60。此外,在手柄连结侧杆55d上的、与固定于操作线缆55a侧相反的一侧且在插入到手柄56a的轴状部分的孔中侧的端部形成有螺孔,该螺孔在内周设有与螺钉构件60螺纹接合的内螺纹部分。而且,在手柄56a的轴状部分的孔中插入有手柄连结侧杆55d的状态下,通过螺钉构件60贯通手柄56a的伞状部分的贯通孔而与手柄连结侧杆55d的端部的螺孔螺纹接合,手柄56a和手柄连结侧杆55d固定在一起。
支承部56b作为用于将手柄56a和线缆部55的另一个端部支承在铁道车辆的转向架或者安装在转向架上的构件的机构而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例示了支承部56b将手柄56a和线缆部55的另一个端部支承在安装在铁道车辆的转向架上的构件即支承板101的方式。
支承部56b包括筒部61a、固定螺母61b等而构成。筒部61a作为筒状的构件而设置。而且,在筒部61a上的、其长边方向上的中段部分的外周设有以环状向外侧扩展并且与支承板101抵接的凸缘状的部分。筒部61a在筒状的部分贯通被设置在支承板101上的贯通孔并且凸缘状的部分与支承板101抵接的状态下安装在支承板101上。
此外,在筒部61a上设有沿着其长边方向延伸的贯通孔。操作线缆55a的另一个端部和固定在该端部的手柄连结侧杆55d以贯穿于该贯通孔的状态配置。筒部61a的内侧的贯通孔以手柄连结侧杆55d在贯通孔的内周沿着筒部61a的长边方向滑动移动自由的方式支承手柄连结侧杆55d。
另外,手柄连结侧杆55d的固定于手柄56a的端部以自筒部61a突出的状态配置。手柄56a中的与伞状部分相反的一侧的轴状部分的端部以能够与隔着支承板101而配置在与凸缘状部分相反的一侧的筒部61a的端部抵接的方式配置。此外,线缆引导件55b的端部嵌合于筒部61a的贯通孔的插入有操作线缆55a的端部侧的内周而被固定。
固定螺母61b作为用于将安装在支承板101上的筒部61a固定于支承板101的螺母而设置。固定螺母61b在内周设有内螺纹部分。而且,固定螺母61b构成为在其内螺纹部分与筒部61a上的外螺纹部分螺纹接合,该外螺纹部分设置在筒部61a的贯穿于支承板101的贯通孔的部分的外周。通过固定螺母61b与安装在支承板101上的筒部61a螺纹接合,在筒部61a的凸缘状部分和固定螺母61b之间紧固支承板101,支承部56b固定在支承板101上。
安装部57作为用于将杠杆部54和线缆部55安装并支承在缸主体23上的机构而设置。而且,安装部57包括杠杆支承构件57a、杆引导件57b、托架57c等而构成。另外,杠杆支承构件57a和托架57c例如由钢制的构件形成,杆引导件57b例如由树脂制的构件形成。
杠杆支承构件57a作为固定安装在缸主体23上的构件而设置,其供杠杆部54在支点部分54a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由此,杠杆支承构件57a以杠杆部54能够相对于缸主体23摆动的方式将杠杆部54连结于该缸主体23。
杆引导件57b包括借助托架57c固定于缸主体23的筒状构件,其作为引导杠杆连结侧杆55c的移动的机构而设置。而且,杆引导件57b设有沿着其长边方向延伸的贯通孔。操作线缆55a的一个端部和固定在该端部的杠杆连结侧杆55c以贯穿于该贯通孔的状态配置。而且,杆引导件57b的内侧的贯通孔以杠杆连结侧杆55c在贯通孔的内周沿着杆引导件57b的长边方向滑动移动自由的方式支承杠杆连结侧杆55c。
此外,杆引导件57b以其长边方向沿着与缸主体2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固定于缸主体23的托架57c上。而且,杆引导件57b的贯通孔所延伸的方向也设定为沿着与缸主体2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由此,杠杆连结侧杆55c的移动方向被沿着与缸主体2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引导。另外,托架57c作为一端侧固定于缸主体23、在另一端侧固定有杆引导件57b的支承构件而设置。即,托架57c作为将杆引导件57b以悬臂状支承在缸主体23上的构件而设置。
在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中,闩锁构件49的长边方向即闩锁构件49所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沿着缸主体23的径向、即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此外,杠杆连结侧杆55c的长边方向即杠杆连结侧杆55c所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沿着缸主体23的轴向延伸。因此,在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中,闩锁构件49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被拉出的方向和在操作部56被操作时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以使杠杆部54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在大致互相正交的方向上交叉。
此外,在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中,如上所述,杠杆连结侧杆55c所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沿着缸主体23的轴向延伸。即,在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中,在操作部56被操作时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以使杠杆部54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沿着与缸主体2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装置的工作]
接着,说明制动装置1、制动缸装置2以及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工作。图1~图3表示流体制动机构24和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均不进行工作而处于放松的状态的制动装置1和制动缸装置2。例如在铁道车辆的运转过程中不进行制动动作时,成为图1~图3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利用前述的制动控制装置(省略图示)进行控制,以使得不从第1压缩空气供给源(省略图示)经由制动控制装置和第1口37a向第1压力室29供给压缩空气。而且,经由制动控制装置和第1口37a自然地排出第1压力室29内的压缩空气。因此,成为在缸主体23内利用第1弹簧30对第1活塞31向制动解除方向(图3中的箭头D方向)施力,第1活塞31与缸主体23的内侧的壁部即划分第1压力室29的壁部抵接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图1~图3所示的状态中,基于前述的停车弹簧制动控制电磁阀(省略图示)的控制,从第2压缩空气供给源(省略图示)经由停车弹簧制动控制电磁阀和第2口37b向第2压力室33供给压缩空气。因此,成为如下状态:利用由于被供给到第2压力室33的压缩空气的作用而产生的作用力使第2活塞35克服第2弹簧34的作用力,从而向制动解除方向移动。在该状态下,成为离合器轮41的凹凸齿46a和离合器套筒42的凹凸齿46b不啮合而形成有空隙的状态。
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从第1压缩空气供给源经由第1口37a向第1压力室29供给压缩空气,从而流体制动机构24进行工作。此时,利用由于被供给到第1压力室29的压缩空气的作用而产生的作用力使第1活塞31克服第1弹簧30的作用力向制动工作方向(图3中的箭头C方向)移动。由此,杆驱动部14也与第1活塞31一同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由此,利用杆驱动部14的楔状部分14a使可动辊21一边自固定辊20分离一边被朝向车轮100侧施力。而且,外侧壳体部18、内侧壳体部19以及杆12与可动辊21一同朝向车轮100侧移动。由此,与杆12一同移动的制动输出部11的衬片15与车轮100的接地面100a抵接,能够将车轮100的旋转制动。
此外,在所述的工作时,主轴38也与第1活塞31一同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但离合器轮41与设置于主轴38的螺纹部40螺纹接合。但是,在主轴38与第1活塞31一同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时,离合器轮41利用轴承44以相对于离合器壳43旋转自由的方式支承在该离合器壳43。因此,随着主轴38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离合器轮41在主轴38的周围旋转。由此,仅主轴38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
接着,说明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在流体制动机构24进行工作而铁道车辆完全停止的状态下使用。而且,在流体制动机构24以保持工作的状态下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即,在向第1压力室29供给压缩空气而对第1活塞31向制动工作方向施力的状态下,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开始工作。
通过基于前述的停车弹簧制动控制电磁阀的控制,从第2压力室33经由第2口37b和停车弹簧制动控制电磁阀排出压缩空气,从而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在将供给到第2压力室33内的压缩空气经由第2口37b和停车弹簧制动控制电磁阀排出时,利用第2弹簧34的作用力使第2活塞35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在第2活塞35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时,离合器套筒42也与第2活塞35一同向制动工作方向移动。而且,离合器套筒42与离合器轮41抵接,离合器轮41的凹凸齿46a和离合器套筒42的凹凸齿46b啮合。
在所述的状态下,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和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卡合,能够限制离合器壳43相对于缸主体23的相对旋转。并且,也能够限制离合器套筒42相对于离合器壳43的相对旋转。因此,在凹凸齿46a和凹凸齿46b啮合时,能够借助离合器壳43和离合器套筒42限制离合器轮41相对于缸主体23的旋转。由此,离合器轮41停止旋转而成为将主轴38和第2活塞35连结的连结状态。而且,在该连结状态下,利用锁定机构28使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保持工作的状态地成为锁定的锁定状态。在该锁定状态下,能够维持车轮100的旋转被制动的状态。另外,在暂且使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进行工作的状态下,成为不向第1压力室29供给压缩空气而渐渐从第1压力室29排出压缩空气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没有等到向第2压力室33供给压缩空气来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而利用牵引车欲使铁道车辆的停车位置稍稍移动的情况等、欲利用手动操作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的情况下,对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进行操作。在没有对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进行操作的状态下,利用锁紧施力弹簧50对闩锁构件49施力,能够维持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和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卡合的状态(参照图3和图5)。即,利用锁定机构28能够维持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锁定状态。
由操作人员(省略图示)自所述的状态对操作部56进行手动操作。即,进行将操作部56的手柄56a向自支承板101分离的方向牵引的手动操作。另外,图6是用于说明制动装置1、制动缸装置2以及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工作的图,是表示暂且对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进行手动操作的状态的图。此外,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制动装置1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一部分和其附近的图。
通过进行牵引操作部56的手柄56a的操作,手柄连结侧杆55d和操作线缆55a也与手柄56a一同被牵引。由此,操作线缆55a沿着线缆引导件55b移动,固定在操作线缆55a的一个端部的杠杆连结侧杆55c一边沿着与缸主体2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被杆引导件57b引导移动方向一边移动。此时,杠杆连结侧杆55c向较深地插入到杆引导件57b的贯通孔中的方向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缸主体23的轴向被设定为朝向上下方向,与操作线缆55a一同被牵引的杠杆连结侧杆55c以被向上方拉起的方式移动。
在杠杆连结侧杆55c如上所述地移动时,借助杠杆连结部55e连结于杠杆连结侧杆55c的杠杆部54以支点部分54a为中心进行摆动。由此,借助环状构件58连结于杠杆部54的闩锁构件49以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被拉出的方式被驱动。即,利用对操作部56施加并通过线缆部55和杠杆部54传递来的操作力使闩锁构件49克服锁紧施力弹簧50的作用力以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被拉出的方式移动。由此,如图6和图7所示,能够解除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和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的卡合。
在解除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和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的卡合时,成为离合器壳43能够相对于缸主体23相对旋转的状态。即,成为离合器壳43、在突出部43b处与离合器壳43卡合的离合器套筒42、以及借助凹凸部(46a、46b)与离合器套筒42啮合的离合器轮41能够以一体的状态相对于缸主体23相对旋转的状态。
在离合器壳43、离合器套筒42以及离合器轮41能够相对于缸主体23相对旋转的状态下,成为主轴38和第2活塞35的连结被解除的状态。即,成为容许主轴38相对于第2活塞35相对旋转的状态。而且,在所述的状态下,不向第1压力室29供给压缩空气。因此,利用对第1活塞31施力的第1弹簧30的作用力使主轴38与第1活塞31一同向制动解除方向移动。而且,随着主轴38向制动解除方向移动,离合器壳43、离合器套筒42以及离合器轮41相对于缸主体23旋转,容许主轴38向制动解除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手动操作来操作操作部56,从而能够容许主轴38相对于第2活塞35的相对移位而解除锁定机构28对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锁定状态。由此,能够手动地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采用本实施方式,操作人员在利用手动操作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时,以牵引被安装在线缆部55的另一个端部的操作部56的方式操作。其结果,与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连结的杠杆部54的力点部分54b被驱动,杠杆部54摆动。而且,通过杠杆部54摆动,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被拉出,能够解除闩锁构件49的另一端侧与传递机构27的卡合。由此,能够利用手动操作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锁定状态而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
此外,采用本实施方式,闩锁构件49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被拉出的方向和在由操作人员操作操作部56时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以使杠杆部54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交叉。因此,借助杠杆部54与闩锁构件49连结的线缆部55的端部沿着与正交于缸主体23的轴向的方向更加正交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缸主体2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被拉出。而且,能够利用线缆部55和杠杆部54将由操作人员进行的牵引操作的操作力传递到闩锁构件49,仅闩锁构件49在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因而,不需要操作人员在闩锁构件49的端部附近朝向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拉出线缆部55这样的操作。由此,即使在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能够通过操作操作部56而借助线缆部55和杠杆部54容易地拉出闩锁构件49。即,即使在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的手动操作。此外,也能够容易地设置用于拉出闩锁构件49的线缆部55。
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即使在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的手动操作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制动缸装置2以及制动装置1。
此外,采用本实施方式,在杠杆部54的作用点部分54c上设有与连结于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的环状构件58卡合的凹部54d。因此,对于具有通过拉出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的环状构件58而拉出闩锁构件49的形式的锁定机构28的制动缸装置2而言,也能够通过使凹部54d与环状构件58卡合而容易地安装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
此外,采用本实施方式,在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的手动操作时,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使杠杆部54沿着与缸主体2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摆动。因此,即使在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空间受限制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利用缸主体23附近的空间而容易地设置线缆部55。
此外,采用本实施方式,杠杆部54被设定为从支点部分54a到力点部分54b的距离与从支点部分54a到作用点部分54c的距离相同。因此,能够将线缆部55的操作量和闩锁构件49的位移量设定为大致相同的量。由此,操作人员易于把握闩锁构件49的拉出量,能够谋求进一步提升操作性。
[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只要是权利要求栏所记载的内容,就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来实施。例如可以实施如下的变形例。
(1)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制动装置构成为接地面制动的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是这样。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除接地面制动装置之外的制动装置。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构成为盘形制动装置的制动装置。
作为盘形制动装置的制动装置例如包括本发明的制动缸装置、杆、制动输出部、卡钳主体等而构成。杆随着制动缸装置的工作而被驱动。制动输出部与杆连动地被驱动而输出制动力。卡钳主体包括一对制动杠杆而构成。在一对制动杠杆中的一者上连结有制动缸装置的缸主体的端部。在一对制动杠杆中的另一者上连结有制动输出部。而且,在一对制动杠杆的与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输出部连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有闸块。通过制动缸装置进行工作,一对制动杠杆被驱动,利用所述的闸块夹持车辆的车轴侧的制动盘,会产生制动力。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这样的盘形制动装置。
(2)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压缩空气为例说明了在流体制动机构和停车弹簧制动机构中使用的压力流体。除压缩空气之外的压力流体也可以在流体制动机构和停车弹簧制动机构中使用。例如压力油也可以在流体制动机构和停车弹簧制动机构中用作压力流体。
(3)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向与第1活塞一同移位的轴部传递第2活塞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的机构为例说明了传递机构,但也可以不是这样。也可以实施直接向第1活塞传递第2活塞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的传递机构的方式。此外,传递机构只要是向第1活塞或者与第1活塞一同移位的轴部传递第2活塞的制动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的机构即可,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对传递机构的结构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4)此外,锁定机构只要是通过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与传递机构卡合、在停车弹簧制动机构工作时限制第1活塞或者轴部相对于第2活塞的相对移位而使停车弹簧制动机构以保持工作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的机构即可,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对锁定机构的结构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5)杠杆部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来实施。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杠杆部的支点部分以能够相对于安装在缸主体上的构件旋转的方式与该构件连结的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是这样。也可以实施支点部分以能够相对于缸主体旋转的方式与该缸主体连结的杠杆部的方式。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从支点部分到力点部分的距离和从支点部分到作用点部分的距离被设定为相同的杠杆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是这样。从支点部分到力点部分的距离和从支点部分到作用点部分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通过将杠杆部设定为从支点部分到力点部分的距离大于从支点部分到作用点部分的距离,能够降低需要对操作部施加的操作力。
(6)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包括操作线缆、线缆引导件、杠杆连结侧杆、手柄连结侧杆、杠杆连结部而构成的线缆部的方式,但也可以不是这样。即,线缆部只要是其一个端部与杠杆部的力点部分连结,利用手动操作来操作的操作部安装在其另一个端部上,传递对操作部施加的操作力而使杠杆部摆动的方式即可,并不限定于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来实施。
(7)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以操作部被操作时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以使杠杆部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与缸主体的轴向平行的方向的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是这样。只要是闩锁构件朝向缸主体的外侧被拉出的方向和在操作部被操作时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以使杠杆部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交叉的方式即可,并不限定于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来实施。
(8)图8是用于说明变形例的图,是表示变形例的制动装置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一部和其附近的图。另外,在图8所示的变形例的说明中,就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元件而言,通过在附图中标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通过引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图8所示的变形例中,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中还设有调整标记部62。调整标记部62可用作为了调整从操作部56到与杠杆部54连结的位置的线缆部55的长度而限定线缆部55的长度的标记。而且,调整标记部62在要在设置于铁道车辆的制动缸装置2上装备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时用作所述的标记。或者,调整标记部62在安装有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制动缸装置2要装备在车辆上时用作所述的标记。
调整标记部62作为限定杠杆部54在摆动方向上相对于缸主体23的位置的标记而设置。此外,调整标记部62作为这样的标记设置:在自第2压力室33排出压缩空气、并且解除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和传递机构27的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的卡合、解除了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锁定状态的调整时的状态下,限定杠杆部54的所述位置。
此外,在图8所示的变形例中,调整标记部62设置在杠杆部54上。而且,调整标记部62作为这样的凸部而设置:形成为能够与作为安装在缸主体23上的构件的防脱落构件52的预定位置抵接的突起状或者台阶状的凸部。此外,在防脱落构件52上,以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延伸的方式设有用于与作为凸部的调整标记部62抵接而对调整标记部62进行定位的抵接部52a。
抵接部52a的自缸主体23突出的突出长度、即抵接部52a和调整标记部62的抵接位置被设定为,在第2压力室33中供给有压缩空气的状态下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和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能够卡合。即,所述的抵接位置被设定为,在抵接部52a和调整标记部62抵接的状态、且在第2压力室33中供给有压缩空气的状态下,闩锁构件49被锁紧施力弹簧50施力而向缸主体23的内侧移动,卡合刃49b和锁紧刃43d能够卡合。另外,在第2压力室33中供给有压缩空气,闩锁构件49被锁紧施力弹簧50施力而移动时,以间隙配合状态与凹部54d连结的环状构件58与闩锁构件49一同相对于杠杆部54相对移动。而且,环状构件58的环状部分的内侧与凹部54d卡合。设定所述的抵接位置,从而在这样环状构件58与凹部54d卡合时卡合刃49b和锁紧刃43d能够卡合。
如上前述,在装备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时或者装备制动缸装置2时,能够调整线缆部55的从操作部56到与杠杆部54连结的位置的长度。而且,在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安装于缸主体23和支承板101的状态下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
在所述的状态下,首先,由作业人员保持杠杆部54的调整标记部62与防脱落构件52的抵接部52a抵接的状态。而且,在该状态下,调整壳体59a的插入口的内螺纹部分和杠杆连结侧杆55c的端部的外螺纹部分的螺纹接合位置,螺母59b被朝向壳体59a拧入。由此,能够像前述那样调整线缆部55的从操作部56到与杠杆部54连结的位置的长度。此外,此时,操作部56的手柄56a的轴状部分的端部以与筒部61a的端部抵接的状态配置。
采用图8所示的变形例,在要在设置于铁道车辆的制动缸装置2上装备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时、或者要在铁道车辆上装备已安装有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制动缸装置2时,装备作业的作业人员能够将调整标记部62作为标记来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而且,调整标记部62作为这样的标记而设置:在自第2压力室33排出压缩空气,并且解除了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锁定状态的调整时的状态下,限定杠杆部54在摆动方向上相对于缸主体23的位置。因此,作业人员在装备时不必为了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而向第2压力室33供给压缩空气并将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设为非工作的状态。因而,在装备时能够容易地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而且,也能够抑制产生线缆部55的长度调整的调整不良。
此外,采用该变形例,在装备时,作业人员通过使作为形成为突起状或者台阶状的凸部而设置的调整标记部62与安装在缸主体23上的防脱落构件52的预定位置抵接,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
另外,图9是表示没有设置调整标记部62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错误的调整例的图。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由于没有设置调整标记部62,因此,装备作业的作业人员难以确保用于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的标记,线缆部55的长度调整作业变难。其结果,有可能产生图9所示那样的线缆部55的长度调整的调整不良。即,在第2压力室33中供给有压缩空气的状态下,即使利用锁紧施力弹簧50对闩锁构件49施力,闩锁构件49也无法充分地向缸主体23的内侧移动,有可能成为卡合刃49b和锁紧刃43d无法卡合的状态。但是,采用图8所示的变形例,能够像前述那样抑制线缆部55的长度调整的调整不良。由此,在第2压力室33中供给有压缩空气的状态下,闩锁构件49被锁紧施力弹簧50施力而向缸主体23的内侧移动,能够确保卡合刃49b和锁紧刃43d的卡合。
(9)图10是用于说明与调整标记部相关的另一变形例的图,是表示变形例的制动装置中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一部分和其附近的图。另外,在图10所示的变形例的说明中,就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元件而言,通过在附图中标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通过引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在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中,在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中还设有调整标记部63。调整标记部63可用作为了调整线缆部55的从操作部56到与杠杆部54连结的位置的长度而限定线缆部55的长度的标记。而且,调整标记部63在要在设置于铁道车辆的制动缸装置2上装备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时用作所述的标记。或者,调整标记部63在要在车辆上装备已安装有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制动缸装置2时用作所述的标记。
调整标记部63作为限定杠杆部54在摆动方向上相对于缸主体23的位置的标记而设置。此外,调整标记部63作为这样的标记设置:在自第2压力室33排出压缩空气,并且解除闩锁构件49的卡合刃49b和传递机构27的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的卡合,解除了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锁定状态的调整时的状态下,限定杠杆部54的所述位置。
此外,在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中,调整标记部63包括长孔63a和销部63b而构成。长孔63a设置在杠杆部54的力点部分54b和杠杆连结部55e中的一者上。销部63b设置在力点部分54b和杠杆连结部55e中的另一者上。在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中,长孔63a设置在力点部分54b,销部63b设置在杠杆连结部55e。销部63b被设置为能够在长孔63a的内侧沿着长孔63a的长边方向移位的销状。而且,销部63b固定在杠杆连结部55e的壳体59a。
另外,也可以实施将长孔63a设置在杠杆连结部55e、销部63b设置在力点部分54b的方式。此外,杠杆连结部55e构成设置在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且将杠杆的端部连结于力点部分54b的连结部。
而且,调整标记部63构成为,在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时,长孔63a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和销部63b抵接。即,调整标记部63构成为,在第2压力室33中供给有压缩空气而闩锁构件49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卡合刃49b以与传递机构27的离合器壳43的锁紧刃43d卡合的方式移动时,在前述的调整时的状态下长孔63a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和销部63b抵接,使得容许闩锁构件49相对于缸主体23移动的杠杆部54能够摆动。由此,调整标记部63构成为限定杠杆部54相对于缸主体23的位置。
另外,在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中,长孔63a的长边方向被设定为沿着与缸主体23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而且,构成为在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时,销部63b能够与长孔63a的长边方向上的作为接近环状构件58的一侧的边缘部的一个边缘部抵接。
像前述那样,在装备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时或者装备制动缸装置2时,调整线缆部55的从操作部56到与杠杆部54连结的位置的长度。而且,在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安装于缸主体23和支承板101的状态下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
在所述的状态下,首先,由作业人员保持被设置于杠杆连结部55e的销部63b与设置于杠杆部54的长孔63a的一个端部(环状构件58侧的端部)抵接的状态。此时,闩锁构件49被锁紧施力弹簧50朝向离合器壳43施力,设置在闩锁构件49的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卡合刃49b以与离合器壳43的外周抵接的状态配置。另外,卡合刃49b在未与锁紧刃43d卡合的状态下与离合器壳43的外周抵接。
而且,在所述的状态下,调整壳体59a的插入口的内螺纹部分和杠杆连结侧杆55c的端部的外螺纹部分的螺纹接合位置,螺母59b被朝向壳体59a拧入。由此,能够像前述那样调整线缆部55的从操作部56到与杠杆部54连结的位置的长度。此外,此时,操作部56的手柄56a的轴状部分的端部以与筒部61a的端部抵接的状态配置。
采用图10所示的变形例,在要在设置于铁道车辆的制动缸装置2上装备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时、或者要在铁道车辆上装备已安装有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制动缸装置2时,装备作业的作业人员能够将调整标记部63作为标记来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而且,调整标记部63作为这样的标记设置:在自第2压力室33排出压缩空气并且解除了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锁定状态的调整时的状态下,限定杠杆部54在摆动方向上相对于缸主体23的位置。因此,作业人员在装备时不必为了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而向第2压力室33中供给压缩空气并将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设为非工作的状态。因而,在装备时能够容易地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而且,也能够抑制产生线缆部55的长度调整的调整不良。
此外,采用该变形例,在装备时,作业人员通过使设置于线缆部55的杠杆连结部55e的销部63b与设置于杠杆部54的力点部分54b的长孔63a的边缘部抵接,能够容易地调整线缆部55的长度。而且,在调整时通过使长孔63a的边缘部和销部63b抵接,能够可靠地容许闩锁构件49在向与传递机构27卡合的方向上相对于缸主体23的移动,因此,也能够可靠地抑制产生线缆部55的长度调整的调整不良。
另外,图11是用于说明图10所示的变形例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的工作的图。采用图10所示的变形例,能够像前述那样抑制产生线缆部55的长度调整的调整不良。由此,如图11所示,在第2压力室33中供给有压缩空气的状态下,闩锁构件49被锁紧施力弹簧50施力而向缸主体23的内侧移动,能够确保卡合刃49b和锁紧刃43d的卡合。
(10)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制动装置1b、制动缸装置2b以及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b的图。此外,图13是图12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14是从箭头F方向观看图12所示的制动装置1b的一部分的图,是省略地表示一部分机构部件的图。
如图12等所示,变形例的制动装置1b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b所设置的位置与所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有所不同。具体地讲,在本变形例中,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b设置在比制动缸装置2b靠车轮100侧的位置。此外,锁定机构28的位置也随之配置在制动缸装置2b的车轮100侧的部分。
而且,在本变形例的制动装置1b中,如图13和图14等所示,杠杆部64的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大有不同。以下,就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元件而言,通过在附图中标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所示的变形例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通过引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如图13和图14所示,杠杆部64具有杠杆主体部65和一对支承部70。在杠杆部64中,杠杆主体部65利用一对支承部70支承成相对于缸主体23旋转自由。一对支承部70固定在缸主体23上。
杠杆主体部65具有力点侧板部66(力点侧部分)、作用点侧板部67(作用点侧部分)、以及连结这些力点侧板部66和作用点侧板部67的转轴部68。
转轴部68作为形成为细长筒状的部分而设置,其两端部利用一对支承部70支承成旋转自由。在转轴部68中贯穿有平头销71。在平头销71的顶端部安装有C型环72。由此,能够防止转轴部68自支承部70脱落。另外,平头销71作为贯穿销(支点轴)而设置,该贯穿销作为杠杆部64的支点部分64a进行动作。
如图13所示,力点侧板部66作为俯视时形成为稍长的大致椭圆形状的板状部分而设置,其长边方向一侧的部分与转轴部68的一侧的部分一体形成。力点侧板部66的长边方向另一侧的部分作为杠杆部64的力点部分64b设置。在力点部分64b上安装有由两张板部73a和连结该两张板部73a的连结部73b一体形成而成的力点操作部73。在该力点操作部73上连接有操作线缆55a。此外,在力点侧板部66和两张板部73a上以力点侧板部66被两张板部73a夹持的状态贯穿有平头销74。在平头销74的顶端部安装有C型环75。由此,能够谋求平头销74防脱,并且力点侧板部66和力点操作部73以该平头销74的中心轴为中心相对地进行旋转。
作用点侧板部67作为具有借助环状构件58与闩锁构件49的一端侧连结的作用点部分64c的板状部分而设置。作用点侧板部67一体形成在转轴部68的长边方向上的与设有力点侧板部66的部分相反的一侧。
本变形例的杠杆部64与所述实施方式的杠杆部54大致同样地进行动作。具体地讲,通过进行牵引操作部56的手柄56a(参照图12)的操作,操作线缆55a和力点操作部73也与手柄56a一同被牵引,力点侧板部66也同样被牵引。由此,由于转轴部68向图13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作用点侧板部67也同样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摆动。其结果,与所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借助环状构件58连结的闩锁构件49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被拉出。
但是,在所述实施方式和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制动缸装置配置为在该制动缸装置安装于铁道车辆的状态下缸主体的轴向沿着铅垂方向。在这样配置的制动缸装置中,例如出于设置空间的考虑,存在欲将杠杆部设置在缸主体的铁道车辆的车轮100侧的情况。但是,由于在缸主体中的靠铁道车辆的车轮100侧的空间中配置有用于支承吊杆构件17的吊杆构件支承部17a等其他的构件,因此,空间比较受限制。因而,若欲在该空间中设置例如所述实施方式的杠杆部54,则该杠杆部54的力点部分54b和吊杆构件支承部17a会干涉。
相对于此,在本变形例的杠杆部64中,如图14所示,将转轴部68形成为沿着吊杆构件支承部17a的宽度方向延伸,将力点部分64b一体形成在与作用点部分64c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由此,避免力点部分64b与吊杆构件支承部17a相干涉。因而,采用本变形例,能够提升用于牵引闩锁构件49的杠杆部的配置自由度。
以上,在本变形例的制动缸装置2b中,在杠杆部64中,作用点侧板部67和力点侧板部66在支点轴(平头销71)的轴向上分开地配置。由此,避免杠杆部64的力点部分64b与吊杆构件支承部17a相干涉。因而,采用该结构,能够提升杠杆部64对于铁道车辆的配置自由度。
此外,在制动缸装置2b中,能够将杠杆部64避免与其他的构件的干涉地设置在该缸主体以缸主体的轴向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式设置在车辆上的状态下的、缸主体的车辆侧的空间这样的比较狭窄的空间中。
此外,在制动缸装置2b中,能够构成力点部分64b和作用点部分64c在支点轴的轴向上分开的形状的杠杆部64。
(11)图15是表示变形例的制动装置1a、制动缸装置2a以及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a的图。此外,图16是从图15的箭头E方向观看图15所示的制动装置1a、制动缸装置2a以及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a的图。另外,在图15和图16所示的变形例的说明中,就与前述的实施方式或者图8所示的变形例同样地构成的元件而言,通过在附图中标记与前述的实施方式或者图8所示的变形例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通过引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或者图8所示的变形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变形例的制动装置1a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1同样地构成,其包括同样的结构元件而构成。此外,变形例的制动缸装置2a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2同样地构成,其包括同样的结构元件而构成。此外,变形例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a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同样地构成,其包括同样的结构元件而构成。但是,制动装置1a、制动缸装置2a以及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a在制动装置的制动缸装置和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配置上与制动装置1、制动缸装置2以及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有所不同。以下,仅说明该不同点。
图16表示从铁道车辆的车轮的车轴方向观看已被设置在铁道车辆(省略图示)上的制动装置1a的状态。图15和图16所示的制动装置1a的制动输出部11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1的制动输出部11的姿势相同的姿势配置在铁道车辆的车轮上。但是,制动装置1a的制动缸装置2a的姿势与制动装置1的制动缸装置2的姿势有所不同。
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2被设定为缸主体23的轴向和主轴38的轴向朝向上下方向、即铅垂方向。由此,制动缸装置2以所谓的纵置的姿势设置在铁道车辆上。但是,图15和图16所示的变形例的制动缸装置2a被设定为缸主体23的轴向以及主轴38的轴向朝向水平方向,并且朝向与铁道车辆的车轮的车轴方向平行的方向。由此,制动缸装置2a以所谓的横置的姿势设置在铁道车辆上。
图15和图16所示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a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同样,闩锁构件49朝向缸主体23的外侧被拉出的方向和在操作部56被操作时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以使杠杆部54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交叉。但是,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a在操作部56被操作时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以使杠杆部54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的设定上与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有所不同。具体地讲,在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a中,在操作部56被操作时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以使杠杆部54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沿着与缸主体23的外周的切线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利用所述的变形例的装置1a、制动缸装置2a以及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a,也能够起到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1、制动缸装置2以及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同样的效果。即,采用所述的变形例,能够提供即使在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空间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的手动操作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3a、制动缸装置2a以及制动装置1a。
此外,采用所述的变形例,在进行用于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5的工作的手动操作时,线缆部55的一个端部使杠杆部54沿着与缸主体23的外周的切线方向平行的方向摆动。因此,即使在与缸主体23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空间限制较大那样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率地利用缸主体23附近的空间而容易地设置线缆部55。
(12)在图8、图10所示的变形例中,说明了设有调整标记部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但调整标记部的方式并不限定于图8、图10所示的方式。即,调整标记部只要是在装备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或者制动缸装置时可用作为了调整线缆部的从操作部到与杠杆部连结的位置的长度而限定线缆部的长度的标记的方式,就不限定于前述的变形例,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来实施。例如调整标记部也可以在杠杆部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连结有杠杆部的支点部分的缸主体或者安装于缸主体的构件上分别构成为刻印或者显示的线或者图样等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调整线缆部的长度的作业人员能够将设置在杠杆部上的标志和设置在缸主体或者设置在安装于缸主体的构件上的标志作为标记,在使这两个标志一致的状态下保持杠杆部,调整线缆部的长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在车辆运转时使用的流体制动机构和在车辆停车时使用的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这两者能够工作的制动缸装置所采用的、通过进行手动操作而解除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包括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制动缸装置、包括该制动缸装置的制动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2、制动缸装置;3、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23、缸主体;24、流体制动机构;25、停车弹簧制动机构;26、轴部;27、传递机构;28、锁定机构;29、第1压力室;30、第1弹簧;31、第1活塞;33、第2压力室;34、第2弹簧;35、第2压力室;49、闩锁构件;54、杠杆部;54a、支点部分;54b、力点部分;54c、作用点部分;55、线缆部;56、操作部。

Claims (12)

1.一种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能够应用于制动缸装置,该制动缸装置包括:
流体制动机构,其具有第1压力室和第1弹簧相对地作用的第1活塞,通过向所述第1压力室中供给压力流体,使所述第1活塞克服所述第1弹簧的作用力而向预定的制动工作方向移动;
停车弹簧制动机构,其在车辆停车时使用,具有第2压力室和第2弹簧相对地作用的第2活塞,通过自在所述第2压力室中供给有压力流体的状态向排出该压力流体的状态过渡,从而利用所述第2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第2活塞向所述制动工作方向移动;
传递机构,其用于向所述第1活塞或者与所述第1活塞一同移位的轴部传递所述第2活塞的所述制动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以及
锁定机构,其具有一端侧自在内侧划分出所述第1压力室和所述第2压力室的缸主体向外侧突出的闩锁构件,通过所述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传递机构卡合,在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进行工作时限制所述第1活塞或者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第2活塞的相对移位,使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以保持工作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
该制动缸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并且能够使所述流体制动机构和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这两者工作,
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通过利用手动操作来操作,从而容许所述第1活塞或者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第2活塞的相对移位而解除所述锁定机构对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锁定状态,解除该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工作,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特征在于,
其包括:
杠杆部,其支点部分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缸主体或者安装在所述缸主体上的构件旋转的方式与该缸主体或者安装在所述缸主体上的构件连结,并且作用点部分与所述闩锁构件的一端侧连结,该杠杆部通过摆动而将所述闩锁构件的一端侧朝向所述缸主体的外侧拉出,从而解除所述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传递机构的卡合;以及
线缆部,其一个端部与所述杠杆部的力点部分连结,利用手动操作来操作的操作部安装在另一个端部,传递对所述操作部施加的操作力而使所述杠杆部摆动,
所述闩锁构件朝向所述缸主体的外侧被拉出的方向和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所述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以使所述杠杆部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闩锁构件的一端侧以摆动自由的方式连结有与所述杠杆部的所述作用点部分卡合的环状构件,
在所述杠杆部的所述作用点部分设有与所述环状构件卡合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还包括调整标记部,在要在设置于车辆的所述制动缸装置上装备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时、或者在要在车辆上装备已安装有该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的所述制动缸装置时,该调整标记部可用作为调整所述线缆部的从所述操作部到与所述杠杆部连结的位置的长度而限定该线缆部的长度的标记,
所述调整标记部作为这样的标记来设置:在自所述第2压力室排出压力流体、并且解除所述闩锁构件和所述传递机构的卡合而解除了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的锁定状态的调整时的状态下,限定所述杠杆部在摆动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缸主体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标记部作为这样的凸部来设置:设置在所述杠杆部,形成为能够与所述缸主体或者安装在所述缸主体上的构件的预定位置抵接的突起状或者台阶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标记部具有:
长孔,其设置在所述杠杆部的所述力点部分和连结部中的一者上,该连结部设置在所述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且将该一个端部与所述力点部分连结;以及
销部,其设置在所述力点部分和所述连结部中的另一者上,被设为能够在所述长孔的内侧沿着该长孔的长边方向移位的销状,
在所述第2压力室中被供给有压力流体而所述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以与所述传递机构卡合的方式移动时,所述调整标记部通过在所述调整时的状态下所述长孔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和所述销部抵接,使得容许所述闩锁构件相对于所述缸主体的移动的所述杠杆部摆动,由此限定所述杠杆部相对于所述缸主体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时所述线缆部的一个端部以使所述杠杆部摆动的方式移动的方向被设定为沿着与所述缸主体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或者沿着与所述缸主体的外周的切线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点部分作为沿着预定方向延伸的支点轴而设置,
所述作用点部分设置在所述支点轴的轴向一侧,所述力点部分设置在所述支点轴的轴向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缸主体以该缸主体的轴向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式设置在车辆上的状态下,所述杠杆部配置在所述缸主体的靠车辆的车轮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部具有:
作用点侧部分,其设有所述作用点部分;
力点侧部分,其设有所述力点部分;以及
转轴部,其与所述作用点侧部分和所述力点侧部分一体形成,在轴心中贯穿有作为所述支点轴设置的贯穿销,并且被支承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缸主体旋转自由。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杠杆部被设定为从所述支点部分到所述力点部分的距离和从所述支点部分到所述作用点部分的距离相同。
11.一种制动缸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
流体制动机构,其具有第1压力室和第1弹簧相对地作用的第1活塞,通过向所述第1压力室中供给压力流体,使所述第1活塞克服所述第1弹簧的作用力而向预定的制动工作方向移动;
停车弹簧制动机构,其在车辆停车时使用,具有第2压力室和第2弹簧相对地作用的第2活塞,通过自在所述第2压力室中供给有压力流体的状态向排出该压力流体的状态过渡,利用所述第2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第2活塞向所述制动工作方向移动;
传递机构,其用于向所述第1活塞传递所述第2活塞的所述制动工作方向上的作用力;
锁定机构,其具有一端侧自在内侧划分出所述第1压力室和所述第2压力室的缸主体向外侧突出的闩锁构件,通过所述闩锁构件的另一端侧与所述传递机构卡合,在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工作时限制所述第1活塞或者所述轴部相对于所述第2活塞的相对移位,使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以保持工作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以及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
该制动缸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并且能够使所述流体制动机构和所述停车弹簧制动机构这两者工作。
12.一种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制动装置设置在车辆上,
该制动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动缸装置;
杆,其随着所述制动缸装置的工作而被驱动;以及
制动输出部,其与所述杆连动地被驱动,输出制动力。
CN201380047472.6A 2012-09-12 2013-09-02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Active CN1046200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0524 2012-09-12
JP2012200524 2012-09-12
JP2013080559 2013-04-08
JP2013-080559 2013-04-08
PCT/JP2013/073560 WO2014042031A1 (ja) 2012-09-12 2013-09-02 駐車ブレーキ手動解放装置、ブレーキ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ブレー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0011A true CN104620011A (zh) 2015-05-13
CN104620011B CN104620011B (zh) 2017-03-29

Family

ID=5027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7472.6A Active CN104620011B (zh) 2012-09-12 2013-09-02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09286B2 (zh)
CN (1) CN104620011B (zh)
WO (1) WO201404203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4991A (zh) * 2018-08-15 2018-12-07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缓解压力停放缸
CN109281555A (zh) * 2017-07-19 2019-01-29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侧门闩锁设备
CN110748586A (zh) * 2018-07-23 2020-02-04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CN111981064A (zh) * 2019-05-24 2020-11-24 克诺尔轨道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机械式制动力锁定的锁定设备的制动缸
CN112443606A (zh) * 2019-08-30 2021-03-05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装置和铁道车辆
CN113120022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踏面制动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5246A (zh) * 2014-08-20 2016-04-06 上海康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拉式刹车系统
CN106114476A (zh) * 2016-08-04 2016-11-16 王成 一种低端车辆智能自动刹车方法、装置及刹车执行器
JP6760802B2 (ja) * 2016-08-30 2020-09-23 三菱重工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手動緩解装置、走行装置、車両、及び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手動緩解用の入出力変換部
JP7133371B2 (ja) * 2018-06-26 2022-09-08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及び鉄道車両
DE102018122519B4 (de) * 2018-09-14 2023-03-09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Bremszylinder mit einer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zur mechanischen Bremskraftverriegelung
TWI733163B (zh) * 2019-08-14 2021-07-11 日商納博特斯克股份有限公司 煞車裝置及鐵道車輛
EP3789258B1 (en) 2019-09-05 2023-08-16 Nabtesco Corporation Brake device and railway vehicle
JP2022117697A (ja) * 2021-02-01 2022-08-12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ブレーキ装置の制御方法、ブレーキ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ブレーキ装置の制御装置
FR3129902B1 (fr) * 2021-12-02 2023-12-08 Faiveley Transp Amiens Mécanisme de commande pour un système ferroviaire, sytème de ferroviaire pourvu d’un tel mécanisme et véhicule ferroviaire pourvu d’un tel système
DE102022122146A1 (de) * 2022-09-01 2024-03-07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Bremssystem mit einer Feststellbrems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7658U (zh) * 1980-08-15 1982-02-27
JPS6099185U (ja) * 1983-12-14 1985-07-06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後ブレ−キ伝達機構
JPS62156577U (zh) * 1986-03-28 1987-10-05
CN101516697A (zh) * 2006-09-22 2009-08-26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制动缸装置及使用其的组合式制动器
CN102257291A (zh) * 2008-12-17 2011-11-23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制动缸装置及单元制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359Y2 (ja) * 1977-09-28 1984-04-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アクセルペダル装置
JPS5712411Y2 (zh) * 1978-03-23 1982-03-12
JPS5614424Y2 (zh) * 1979-01-27 1981-04-04
JPS6210445Y2 (zh) * 1980-07-29 1987-03-11
JPS5856618U (ja) * 1981-10-13 1983-04-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伝動ケ−ス構造
JP2011144827A (ja) * 2010-01-12 2011-07-2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ブレー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37658U (zh) * 1980-08-15 1982-02-27
JPS6099185U (ja) * 1983-12-14 1985-07-06 ブリヂストンサイクル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後ブレ−キ伝達機構
JPS62156577U (zh) * 1986-03-28 1987-10-05
CN101516697A (zh) * 2006-09-22 2009-08-26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制动缸装置及使用其的组合式制动器
CN102257291A (zh) * 2008-12-17 2011-11-23 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制动缸装置及单元制动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1555A (zh) * 2017-07-19 2019-01-29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侧门闩锁设备
CN109281555B (zh) * 2017-07-19 2021-02-05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侧门闩锁设备
CN110748586A (zh) * 2018-07-23 2020-02-04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CN108944991A (zh) * 2018-08-15 2018-12-07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缓解压力停放缸
CN111981064A (zh) * 2019-05-24 2020-11-24 克诺尔轨道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具有用于机械式制动力锁定的锁定设备的制动缸
CN112443606A (zh) * 2019-08-30 2021-03-05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装置和铁道车辆
CN113120022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踏面制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09286B2 (ja) 2016-04-26
WO2014042031A1 (ja) 2014-03-20
JPWO2014042031A1 (ja) 2016-08-18
CN104620011B (zh) 2017-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0011A (zh)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CN102257291B (zh) 制动缸装置及单元制动器
US9840245B2 (en) Brake cylinder device and brake device
CN102428292B (zh) 摩擦制动器
JP5047672B2 (ja) ブレーキ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ユニットブレーキ
CN105473886A (zh) 制动缸装置及盘式制动装置
CN104755789A (zh) 驻车制动动作状态检测装置及制动装置
US7303183B2 (en) Safety brake mechanism for a winding drum and method for grinding a safety brake
CN107683382A (zh) 阀控制设备
CN103649421A (zh) 钻机的引导器支承装置
US20060163014A1 (en) Automatic slack adjuster with spring release spindle
EP1253027A1 (en) A device for opening trailer couplings
JP2006242238A (ja) ドラムブレーキ
US6619441B2 (en) Conical brake assembly
CN200989403Y (zh) 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
CN205331295U (zh) 棘轮式自动调整臂
CN214248060U (zh) 一种十字轴万向节
JP2000125612A (ja) トラクタの取付装置用の下部ステアリングア―ム組立体
CN114014033B (zh) 分料装置
KR101885914B1 (ko) 에어 호이스트
KR101647668B1 (ko) 휠 분리기구
CN110242746A (zh) 一种驻车制动器
JPH11336811A (ja) ユニットブレーキ装置
JPH11336812A (ja) ユニットブレー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