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8586A - 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8586A
CN110748586A CN201910651315.5A CN201910651315A CN110748586A CN 110748586 A CN110748586 A CN 110748586A CN 201910651315 A CN201910651315 A CN 201910651315A CN 110748586 A CN110748586 A CN 110748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iston
spring
cylinder device
brak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13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8586B (zh
Inventor
大野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botsk Co Ltd
Nabtesc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bots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bots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bots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48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8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8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8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08Brake cylinders other than ultimate actuators
    • B60T17/085Spring loaded brake actuators
    • B60T17/086Spring loaded brake actuators with emergency release dev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16D55/22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the braking members being brake p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02Fluid pressure
    • F16D2121/04Fluid pressure acting on a piston-type actuator, e.g. for liqui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4Mechan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用于阻断弹簧制动器的弹性力的阻断机构并且能够使径向上的体型小型化的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制动缸装置包括:弹簧制动器;环状件(101),其连结向弹簧制动器传递力的传递构件(84)和第2活塞(82);以及切换构件(102),其通过旋转来解除与环状件(101)的卡合而将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切换为非传递状态。

Description

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通过卡钳装置将制动块压靠于与支承铁路车辆的车轮的车轴一体地旋转的制动盘来对车轮赋予制动力的盘式制动装置。这样的卡钳装置具有:制动缸装置,其利用压缩空气等压力流体使制动块动作;以及支承臂,其与制动缸装置连接,并以利用制动缸装置使制动块靠近和远离制动盘的方式在支点轴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卡钳装置包括常用制动器和弹簧制动器。而且,卡钳装置还包括用于释放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动作状态的阻断机构。该阻断机构包括:固定用环状件、闭合构件、固定杆、复位弹簧和操作用环状件。固定用环状件形成为具有狭缝的C型环状件。在隔着该狭缝相对的两端部设有具有楔状的外表面的头部。该固定用环状件被配置为插入安装于利用弹簧制动器驱动的第2活塞的凸缘状部分。固定用环状件在被自卡合构件和固定杆施力时缩径,嵌入形成于筒状构件的外周的环状槽而与该环状槽卡合。像这样,固定用环状件与环状槽卡合,从而第2活塞的筒状构件与第2活塞固定在一起而一体化。闭合构件具有开放的日文“コ”字状的截面。在闭合构件的内侧形成有与固定用环状件的头部的楔状的外表面抵接的两个斜面。该闭合构件被配置为:通过被沿着第2活塞的规定的槽引导而能够相对于卡合构件沿着其径向移动。另外,固定杆构成为顶端侧形成有楔状的锥形面的带台阶的轴状构件,并被配置为能够沿着第2活塞的切线方向移动。另外,复位弹簧配置在固定杆的台阶部与弹簧座之间。操作用环状件安装于固定杆的与锥形面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因此,固定杆被复位弹簧施力,而固定杆朝向固定用环状件的径向中心侧推压卡合构件,从而使固定用环状件保持为缩径状态,第2活塞的筒状构件维持与第2活塞一体化的状态。另一方面,在进行克服复位弹簧的施力而向远离弹簧座的方向拉拽操作用环状件的操作时,固定杆推压闭合构件的推压状态逐渐被解除,闭合构件能够与固定杆的锥形面滑动接触并朝向固定用环状件的径向外侧移动。由此,固定用环状件扩径,并且闭合构件被固定用环状件的头部的楔状的外表面朝向固定用环状件的径向外侧施力,而使固定用环状件与环状槽之间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如果固定用环状件与环状槽之间的卡合解除,则第2活塞的筒状构件与其他构件之间的连结状态断开,第2活塞的除筒状构件以外的部分能够相对于筒状构件独立地移动。因此,在进行操作用环状件的拉拽操作时,即使弹簧制动器动作,也能够释放制动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14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卡钳装置的情况下,阻断机构的固定杆是沿着固定用环状件的切线方向移动的结构,因此需要确保向制动缸装置的外侧突出的空间,而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也可以不包括常用制动器,并且并不局限于通过手动对操作用环状件进行弹簧制动器的释放的情况,在通过机械自动进行的情况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并且,并不局限于卡钳装置,利用制动缸装置赋予制动力的制动装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用于阻断弹簧制动器的弹性力的阻断机构并且能够使径向上的体型小型化的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制动缸装置包括:弹簧制动器;连结部,其连结向所述弹簧制动器传递力的传递部和所述弹簧制动器的活塞;以及切换部,其通过旋转来解除与所述连结部的卡合而将所述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切换为非传递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切换部转动来使切换部与连结部变得不卡合而将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切换为非传递状态。因此,不需要像以往技术那样使固定杆沿着固定用环状件的切线方向移动,并且可以不用确保向制动缸装置的外侧突出的空间,因此能够使制动缸装置的径向上的体型小型化。
对于上述制动缸装置,优选的是,该制动缸装置包括施力部,该施力部用于对所述切换部施力,以使所述切换部与所述连结部卡合,将所述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保持为传递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施力部对切换部施力,能够将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保持为传递状态。
对于上述制动缸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切换部以与所述连结部卡合的部分为作用点,以所述切换部的转动轴为支点转动,以被赋予所述转动的操作的部分为力点,同所述支点与所述力点之间的第1距离相比,所述支点与所述作用点之间的第2距离较长。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与第1距离相比,第2距离较长,因此能够使切换部在卡合位置与非卡合位置之间的位移距离相比操作距离而言较长,能够减小操作距离。
对于上述制动缸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力点设在所述支点与所述作用点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力点位于支点与作用点之间,因此,能够使第2距离比第1距离长,并且能够相对于位移距离而言减小操作距离。
对于上述制动缸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切换部包括进行操作的操作部,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操作部被设为能够沿着所述转动轴的轴向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转动轴与活塞一起沿着轴向移动,转动轴也相对于操作部移动。因此,即使在操作部连接有操作线等,操作线也不会随着活塞的移动而被拉拽。
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制动缸装置包括:弹簧制动器;连结部,其连结向所述弹簧制动器传递力的传递部和所述弹簧制动器的活塞;切换部,其通过沿着所述活塞的径向移动来解除与所述连结部的卡合而将所述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切换为非传递状态;以及驱动部,其沿着与所述活塞的移动方向平行的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切换部抵接,从而使所述切换部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沿着活塞的移动方向移动的驱动部与切换部抵接而使切换部沿着活塞的径向移动,从而使切换部与连结部变得不卡合而将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切换为非传递状态。因此,不需要像以往技术那样使固定杆沿着固定用环状件的切线方向移动,并且可以不用确保向制动缸装置的外侧突出的空间,因此能够使制动缸装置的径向上的体型小型化。
对于上述制动缸装置,优选的是,该制动缸装置包括施力部,该施力部用于对所述驱动部施力,以使所述切换部与所述连结部卡合,将所述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保持为传递状态。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施力部对切换部施力,能够将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保持为传递状态。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制动装置是一种通过将制动用摩擦构件推压于被推压构件来产生制动力的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包括上述制动缸装置,利用所述制动缸装置驱动所述制动用摩擦构件。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具有小型化了的制动缸装置,进而能够使制动装置小型化。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包括用于阻断弹簧制动器的弹性力的阻断机构,并且能够使径向上的体型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制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的右视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的结构的局部剖断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的阻断机构的卡合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的阻断机构的非卡合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8是表示制动缸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的阻断机构的卡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的阻断机构的卡合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的阻断机构的非卡合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的阻断机构的非卡合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台车;11、制动盘;12、制动块;20、卡钳装置;21、托架;22、连结构件;30、缸体;31、第1缸体;32、第2缸体;32A、划分壁;32B、贯通孔;33、第3缸体;33A、弹簧收纳部;33B、圆筒部;33C、收纳部;36、增力机构;37、增力杠杆;37A、支轴;37B、第1辊;37C、第2辊;40、左侧臂;41、左侧延伸片;44、基端部;46、制动块安装构件;48、左侧固定构件;50、右侧臂;54、基端部;56、制动块安装构件;58、右侧固定构件;60、制动缸装置;61、锁紧螺母;62、主轴;62A、连接部;63、轴构件;64、弹簧;65、导管;65A、辊承接部;70、常用制动器;71、第1活塞;71A、辊承接部;72、第1压力室;73、第1弹簧;80、弹簧制动器;81、第2弹簧;82、第2活塞;82A、收纳槽;83、第2压力室;84、作为传递部的传递构件;84A、环状槽;90、连接构件;91、嵌合孔;92、衬套;92A、凸缘;93、施力构件;94、滚动构件;95、止动件;100、阻断机构;101、作为连结部的环状件;101A、狭缝;101B、被卡合部;101C、限制部;102、作为切换部的切换构件;102A、卡合部;103、限制槽;104、转动轴;105、操作部;106、施力构件;107、操作线;200、阻断机构;201、作为连结部的环状件;201A、狭缝;201B、被卡合部;202、作为切换部的切换构件;202A、卡合部;202B、背面;203、作为驱动部的驱动构件;204、施力构件;205、操作部;205A、抵接部;205B、斜面;206、作为施力部的施力构件;208、支承罩;209、螺纹件;CA、轴线;CS、轴线;PA、作用点;PB、支点;PC、力点。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盘式制动装置安装于铁路车辆的台车10,通过使卡钳装置20将带状的形状的制动块12压靠于与使台车10的车轮旋转的车轴一体地旋转的圆盘状的制动盘11,来对车轮赋予制动力。即,卡钳装置20相当于制动装置。
卡钳装置20包括:安装于台车10的托架21、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结于托架21的连结构件22、以及支承于连结构件22的一对左侧臂40和右侧臂50。并且,卡钳装置20支承于一对左侧臂40和右侧臂50的基端部,通过供给/排出压缩空气来驱动左侧臂40和右侧臂50。
如图3所示,左侧臂40和右侧臂50在制动盘11的板厚方向上分别配置于制动盘11的两侧。制动块安装构件46和制动块安装构件56在制动盘11的板厚方向上与制动盘11相对地配置。在制动块安装构件46和制动块安装构件56分别安装有制动块1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左侧臂40的基端侧设有分开且彼此相对地延伸的一对左侧延伸片41。制动缸装置60借助左侧固定构件4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左侧臂40的左侧延伸片41的基端部44。
在右侧臂50的基端侧设有分开且彼此相对地延伸的一对右侧延伸片51。制动缸装置60借助右侧固定构件5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右侧臂50的右侧延伸片51的基端部54。左侧臂40的左侧延伸片41的基端部44安装于被设于制动缸装置60的连接构件90。连接构件90在左侧臂40的左侧延伸片41之间延伸。具体而言,连接构件90的两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分别连接于左侧臂40的基端部44。因此,制动缸装置60被支承在左侧臂40的基端侧与右侧臂50的基端侧之间。
制动缸装置60基于自未图示的供气/排气部供给来的压缩空气以使基端侧(左侧固定构件48和右侧固定构件58)彼此远离的方式对左侧臂40的基端部44和右侧臂50的基端部54赋予驱动力。并且,制动缸装置60包括用于对基端部44、54赋予使制动块12远离制动盘11的力的复位弹簧(未图示)。在制动块12夹持制动盘11的状态下,自供气/排气部供给来的压缩空气被排出而使复位弹簧的力比制动缸装置60赋予基端部44、54的力大时,制动块12会远离制动盘11。
接着,参照图4~图7说明制动缸装置60。
如图4所示,连接构件90的中央部与作为制动力传递棒的主轴62的顶端部连接。主轴62以能够以轴线CS为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连接构件90。具体而言,在连接构件90的中央部设有嵌合孔91。在主轴62的连接部62A安装有具有凸缘92A的衬套92。主轴62的连接部62A和衬套92收纳于连接构件90的嵌合孔91。在连接构件90的嵌合孔91的底面与衬套92的凸缘92A之间配置有滚动构件94。衬套92的凸缘92A被施力构件93向连接构件90的嵌合孔91的底面推压。施力构件93的另一侧的端部(与将嵌合孔91的端面推压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安装于嵌合孔91的开口部的止动件95抵接。
主轴62能够在可向卡钳装置20传递制动力的制动位置和无法向卡钳装置20传递制动力的非制动位置之间移动。在制动缸装置60的情况下,利用主轴62的进退动作,使制动缸装置60和连接构件90靠近和远离,伴随于此,一对左侧臂40的基端部44和右侧臂50的基端部54彼此靠近和远离。
另外,对于制动缸装置60的各构成要素,除特別记载的情况以外,由金属构成。例如,制动缸装置60的各构成要素由铁、铁合金、铝、铝合金等形成。另外,也存在所述构成要素的一部分具有树脂层的情况。例如,后述的缸体30的外表面能够实施涂装。
制动缸装置60包括利用制动缸装置60的动力而移动的导管65。主轴62内插于导管65。在导管65与主轴62之间夹设有锁紧螺母61。锁紧螺母61用于传递导管65和主轴62这两者之间的动力。
制动缸装置60包括:常用制动器70,其利用供给来的压力流体对主轴62向制动位置施力;以及弹簧制动器80,其利用弹簧的弹性力对主轴62向制动位置施力。
常用制动器70包括:第1活塞71,其为圆环状,并设于导管65的外周;以及第1压力室72,其为环状空间,并在被供给作为压力流体的压缩空气时对第1活塞71朝向制动位置施力。利用第1活塞71的移动使主轴62在制动位置与非制动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5所示,在导管65的外周设有对主轴62向非制动位置施力的第1弹簧73。第1弹簧73的弹性力经由导管65和增力机构36传递至第1活塞71。第1活塞71被第1弹簧73向非制动位置施力。即,第1弹簧73构成常用制动器70。
如图4所示,第1弹簧73的弹性力和供给至第1压力室72的压力流体的施力朝向相反的方向作用于第1活塞71。对于常用制动器70,通过向第1压力室72供给压力流体,来克服第1弹簧73的弹性力,利用作用于第1活塞71的弹性力对第1活塞71朝向制动位置施力。
弹簧制动器80包括第2弹簧81和圆环状的第2活塞82,第2弹簧81的弹性力作用于该第2活塞82。并且,弹簧制动器80还包括第2压力室83,该第2压力室83为环状空间,在被供给作为压力流体的压缩空气时,朝向第2弹簧81的弹性力对第2活塞82发挥作用的方向的反方向对第2活塞82发挥作用。
如图4和图5所示,制动缸装置60包括使常用制动器70和弹簧制动器80的动力增大的增力机构36以及收纳常用制动器70、弹簧制动器80和增力机构36的缸体30。
增力机构36使第1活塞71的弹性力增大,并且将第1活塞71的弹性力发挥作用的方向转换为相反方向而传递向导管65。增力机构36具有:一个或多个增力杠杆37、设于增力杠杆37的中央的支轴37A、将支轴37A夹在中间地设于一端部的第1辊37B和设于另一端部的第2辊37C。第1辊37B与第1活塞71的辊承接部71A抵接。第2辊37C与导管65的辊承接部65A抵接。从支轴37A到第1辊37B的距离比从支轴37A到第2辊37C的距离长。根据该结构,增力机构36使施加于第1辊37B的力增大并将其自第2辊37C输出。另外,增力机构36作为中介机构发挥作用。
缸体30包括:有底圆筒状的第1缸体31、固定于第1缸体31的圆筒状的第2缸体32以及覆盖第2缸体32的开口部的第3缸体33。在第1缸体31收纳有增力机构36。第2缸体32具有在第2缸体32的延伸方向上划分出第1压力室72和第2压力室83的划分壁32A,并收纳有第1活塞71和第2活塞82。第3缸体33具有收纳第2弹簧81的弹簧收纳部33A和供导管65内插的圆筒部33B。弹簧收纳部33A隔着连接构件90地设有一对。4个螺旋弹簧作为第2弹簧81收纳于各弹簧收纳部33A,并对第2活塞82施力。圆筒部33B的顶端突出至第1缸体31的内部。在划分壁32A的中央设有供第3缸体33的圆筒部33B内插的贯通孔32B。
第1压力室72由第2缸体32的内壁、划分壁32A、第3缸体33的圆筒部33B和第1活塞71形成。并且,第2压力室83由第2缸体32的内壁、划分壁32A、第3缸体33的圆筒部33B和第2活塞82形成。
在第2活塞82与第3缸体33的圆筒部33B之间设有向第1活塞71传递第2活塞82的动力的圆筒状的传递构件84。传递构件84相当于传递部。在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之间设有阻断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之间的弹性力的传递的阻断机构100。传递构件84的基端借助阻断机构100与第2活塞82连结。阻断机构100能够变更连结状态和阻断状态,在连结状态下,能够进行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之间的弹性力的传递,在阻断状态下,阻断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之间的弹性力的传递。传递构件84的顶端与第1活塞71抵接。因此,在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连结的连结状态下,如果第2活塞82自非制动位置向制动位置移动,则第1活塞71也自非制动位置向制动位置移动。另外,在向第2压力室83供给压缩空气而使第2活塞82位于非制动位置的状态下,第1活塞71不受第2活塞82的影响地移动。在此,利用传递构件84、第1活塞71、增力机构36和导管65,使作用于第2活塞82的弹性力自第2活塞82向主轴62传递。因此,如果自第2压力室83排出压缩空气,则在经由传递构件84、第1活塞71、增力机构36和导管65传递来的第2弹簧81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主轴62被朝向制动位置施力。
主轴62由轴构件63支承。轴构件63固定于第1缸体31的中央。轴构件63构成为筒状,且连接构件90侧开口。在轴构件63内收纳有弹簧64。弹簧64由螺旋弹簧构成。主轴62能够相对于轴构件63沿着轴向移动,并且以不相对于轴构件63旋转的方式被限制旋转。主轴62被弹簧64朝向连接构件90侧施力。另外,在图5中,为了图示阻断机构100,省略了第2弹簧81的一部分、第3缸体33的弹簧收纳部33A的一部分、阻断机构100的壳体100A。
如图6所示,阻断机构100包括具有狭缝101A的环状件101和能够与环状件101卡合的切换构件102。环状件101具有狭缝101A。在环状件101的形成狭缝101A的两端部设有沿着环状件101的径向突出的楔状的被卡合部101B。并且,在环状件101的与设有被卡合部101B的部分相反的一侧的部分设有用于限制环状件101沿周向旋转的限制部101C。该环状件101的限制部101C与形成于第2活塞82的限制槽103嵌合,来限制环状件101相对于第2活塞82旋转。限制部101C和限制槽103作为旋转限制部发挥作用。环状件101安装于第2活塞82的内壁。环状件101作为连结部发挥作用,连结向弹簧制动器80传递力的传递构件84和第2活塞82。环状件101具有与第2活塞82卡合的卡合位置和不与第2活塞82卡合的非卡合位置。切换构件102作为切换部发挥作用,用于切换环状件101的卡合位置和非卡合位置。在切换构件102的顶端部具有日文“コ”字状的卡合部102A,该卡合部102A具有与环状件101的被卡合部101B的斜面卡合的斜面。在第2活塞82的靠第2弹簧81侧的面设有收纳槽82A。切换构件102以能够以与主轴62的轴线CS平行的轴线CA为中心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收纳槽82A。切换构件102设置于第2活塞82的轴向上的投影面内。在传递构件84的外周形成有与环状件101嵌合的环状槽84A(参照图4)。切换构件102通过以轴线CA为中心转动而在与环状件101卡合的位置和卡合解除的位置之间位移。在环状件101与切换构件102卡合时,狭缝101A的间隔缩小,环状件101与传递构件84的环状槽84A嵌合。在环状件101与传递构件84的环状槽84A嵌合的状态下,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一体地位移。另一方面,在环状件101与切换构件102的卡合解除时,狭缝101A的间隔扩大,环状件101与传递构件84的环状槽84A的嵌合解除。在环状件101未与传递构件84的环状槽84A嵌合的状态下,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之间的连结被解除,第2活塞82和传递构件84独立地移动。另外,该环状件101由半圆状的两个构件构成,但也可以由一体地形成有限制部101C的部分的C字状的构件构成。
如图5和图6所示,阻断机构100包括以轴线CA为中心与切换构件102一起转动的转动轴104和用于使转动轴104旋转的操作部105。转动轴10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第2活塞82。另一方面,操作部105不相对于转动轴104转动,而能够相对于转动轴104沿着转动轴104的轴向相对移动。即,转动轴104的穿过操作部105的部分形成为截面不是圆形状而是椭圆状等。操作部105包括对操作部105朝向切换构件102与环状件101卡合的侧施力的施力构件106。施力构件106是作为施力部发挥作用的弹簧,并通过在切换构件102不与环状件101卡合的位置操作操作部105,而使操作部105被施力构件106的弹性力向切换构件102与环状件101卡合的位置施力。切换构件102和操作部105与转动轴104一起一体地转动。在操作部105安装有两根用于操作操作部105的操作线107。将与环状件101卡合的部分、即卡合部102A设为作用点PA。将转动轴104设为支点PB。将赋予转动操作的操作部105与操作线107连接的连接部设为力点PC。将支点PB与力点PC之间的距离设为第1距离L1。将支点PB与作用点PA之间的距离设为第2距离L2。与第1距离L1相比,第2距离L2较长。因此,与操作部105的操作距离LA相比,切换构件102的位移距离LB较长(参照图7)。
在拉拽操作线107时,操作部105旋转,使切换构件102向不与环状件101卡合的状态位移。在解除对操作线107的拉拽时,在施力构件10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切换构件102向与环状件101卡合的状态位移。另外,对于操作线107的操作,既可以通过手直接拉拽,也可以通过机械拉拽。如上述所说明的那样,操作部105相对于转动轴104沿着轴向相对移动,因此,即使随着第2活塞82的移动而转动轴104沿着轴向移动,操作部105和操作线107的位置也不会改变。因此,对于该阻断机构100,抑制了因第2活塞82的移动来而使操作线107松弛或者被拉拽的情况。另外,也可以不借助操作线107地直接操作操作部105。
接着,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制动缸装置60的动作。
如图4所示,对于弹簧制动器80,在向第2压力室83供给压缩空气而使第2活塞82向第3缸体33侧移动时,传递构件84与第2活塞82一起向第3缸体33侧移动,第2弹簧81被压缩,第2弹簧81的弹性力不向主轴62传递。在该状态下,能够进行基于常用制动器70的制动。
对于常用制动器70,在向第1压力室72供给压缩空气而使第1活塞71向增力机构36侧移动时,第1活塞71向第1缸体31侧推压增力杠杆37的第1辊37B。由此,增力杠杆37以支轴37A为中心旋转,第2辊37C朝向远离第1缸体31的一侧推压导管65。导管65被增力杠杆37推压而克服第1弹簧73的弹性力地向远离第1缸体31的一侧移动。导管65的朝向远离第1缸体31的一侧去的动力经由锁紧螺母61传递至主轴62,因此主轴62与导管65一起向远离第1缸体31的一侧移动。于是,一对臂40、50的基端部44、54彼此远离并且一对臂40、50的制动块12彼此靠近而夹持制动盘11。由此,车轮的旋转被制动。
如果自第1压力室72排出压缩空气,则推压导管65的增力杠杆37的弹性力减弱,因此在第1弹簧7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导管65向第1缸体31侧移动。导管65的朝向第1缸体31侧去的动力经由锁紧螺母61传递至主轴62,因此主轴62与导管65一起向第1缸体31侧移动。于是,一对臂40、50的基端部44、54侧彼此靠近并且一对臂40、50的制动块12彼此远离而离开制动盘11。由此,车轮的旋转制动被释放。
另一方面,对于弹簧制动器80,在供给至第2压力室83的压缩空气被排出而第2活塞82向第1缸体31侧移动时,第2弹簧81伸长,第2弹簧81的弹性力向主轴62传递。即,如果第2弹簧81伸长,则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一起向第1缸体31侧移动而与划分壁32A抵接,传递构件84对第1活塞71朝向增力机构36侧推压。如果第1活塞71向增力机构36侧移动,则第1活塞71对增力杠杆37的第1辊37B朝向第1缸体31侧推压。由此,增力杠杆37以支轴37A为中心旋转,第2辊37C对导管65朝向远离第1缸体31的一侧推压。导管65被增力杠杆37推压而克服第1弹簧73的弹性力地向远离第1缸体31的一侧移动。导管65的朝向远离第1缸体31的一侧去的动力经由锁紧螺母61传递至主轴62,因此主轴62与导管65一起向远离第1缸体31的一侧移动。于是,一对臂40、50的基端部44、54彼此远离并且一对臂40、50的制动块12彼此靠近而夹持制动盘11。由此,车轮的旋转被制动。
在像这样利用弹簧制动器80制动了车轮的旋转的状态下,在无法向第2压力室83供给用于解除车轮的旋转制动的压缩空气时,利用阻断机构100阻断自弹簧制动器80向主轴62传递弹性力。即,如图7所示,在拉拽安装于操作部105的操作线107中的至少一根操作线107时,操作部105会向解除方向旋转。如果操作部105旋转,则转动轴104和切换构件102也向解除方向旋转。如果切换构件102向解除方向旋转,则切换构件102的卡合部102A与环状件101的被卡合部101B的卡合解除,环状件101扩径,而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之间的连结被解除,弹性力不会向传递构件84传递。于是,在第1弹簧7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导管65向第1缸体31侧移动。导管65的朝向第1缸体31侧去的动力经由锁紧螺母61传递至主轴62,因此主轴62与导管65一起向第1缸体31侧移动。于是,一对臂40、50的基端部44、54侧彼此靠近并且一对臂40、50的制动块12彼此远离而离开制动盘11。由此,车轮的旋转制动被释放。
在通过阻断机构100释放车轮的旋转制动后为了恢复为通常状态,而向第2压力室83供给压缩空气使第2活塞82向第3缸体33侧移动。此时,环状件101被向与切换构件102卡合的方向施力,因此环状件101被向缩径方向施力。如图6所示,如果第2活塞82向第3缸体33侧移动,则安装于第2活塞82的环状件101与传递构件84的环状槽84A卡合,第2活塞82和传递构件84一体地移动。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取得以下的效果。
(1)通过使切换构件102旋转,而使切换构件102与环状件101变得不卡合而将弹簧制动器80的制动力切换为非传递状态。因此,不需要像以往技术那样使固定杆沿着固定用环状件的切线方向移动,并且可以不用确保向制动缸装置60的外侧突出的空间,因此能够使制动缸装置60的径向上的体型小型化。
(2)通过使施力构件106对切换构件102施力,能够将弹簧制动器80的制动力保持为传递状态。
(3)与支点PB与力点PC之间的第1距离L1相比,支点PB与作用点PA之间的第2距离L2较长,因此,能够使切换构件102在卡合位置与非卡合位置之间的位移距离LB相比操作距离LA而言较长,能够减小操作距离LA。
(4)即使转动轴104与第2活塞82一起沿着轴向移动,转动轴104也会相对于操作部105移动。因此,连接于操作部105的操作线107不会随着第2活塞82的移动而被拉拽。
(5)施力构件106对操作部105朝向切换构件102与环状件101卡合的一侧施力,因此,如果不操作操作部105,则能够利用操作部105将切换构件102维持在与环状件101卡合的位置。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8~图12说明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的阻断机构200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8和图9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阻断机构200包括:具有狭缝201A的环状件201、能够与环状件201卡合的切换构件202、以及用于使切换构件202移动的驱动构件203。环状件201作为连结部发挥作用,该连结部连结向弹簧制动器80传递力的传递构件84和第2活塞82。环状件201安装于第2活塞82。切换构件202和驱动构件203设置于第2活塞82的轴向上的投影面内。阻断机构200收纳于与第3缸体33的弹簧收纳部33A相连续地设置的收纳部33C。另外,环状件201作为连结部发挥作用,切换构件202作为切换部发挥作用,驱动构件203作为驱动部发挥作用。
在环状件201的形成狭缝201A的两端部设有沿着环状件201的径向突出的楔状的被卡合部201B。环状件201安装于第2活塞82的内壁。切换构件202设于第2活塞82。在切换构件202的顶端部具有日文“コ”字状的卡合部202A,该卡合部202A具有与环状件201的被卡合部201B的斜面卡合的斜面。在环状件201与切换构件202卡合时,狭缝201A的间隔缩小,环状件201与传递构件84嵌合。在环状件201与传递构件84的环状槽84A嵌合的状态下,第2活塞82和传递构件84一体地位移。另一方面,在环状件201与切换构件202的卡合解除时,狭缝201A的间隔扩大,环状件201与传递构件84的嵌合被解除。在环状件201未与传递构件84的环状槽84A嵌合的状态下,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之间的连结被解除,第2活塞82和传递构件84独立地移动。切换构件202通过在环状件201的径向上移动而在与环状件201卡合的位置和卡合解除的位置之间位移。阻断机构200包括对切换构件202向远离环状件201的一侧施力的施力构件204。切换构件202和施力构件204利用支承罩208支承于第2活塞82。支承罩208利用两个螺纹件209固定。切换构件202和施力构件204在支承罩208内位移。
如图10所示,驱动构件203通过沿着与主轴62的轴线CS平行的方向移动而使切换构件202在卡合的位置与卡合解除的位置之间位移。具体而言,驱动构件203包括棒状的操作部205和设于操作部205的基端且与切换构件202抵接的抵接部205A。在操作部205设有对抵接部205A朝向操作部205的轴向上的切换构件202侧施力的施力构件206。施力构件206外套于操作部205的外周,且设置在收纳部33C的内壁与抵接部205A之间,并使抵接部205A与切换构件202抵接。操作部205的顶端在与主轴62的轴线CS平行的方向上自第3缸体33突出。通过拉拽该操作部205的顶端,能够阻断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之间的弹性力的传递。切换构件202的远离环状件201的一侧的背面202B为斜面,该斜面以越靠近第2活塞82就越靠近第2缸体32侧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并且抵接部205A为圆板状,具有与切换构件202的背面202B接触的斜面205B。斜面205B相当于抵接面。利用抵接部205A的斜面205B和切换构件202的背面202B将驱动构件203的轴向上的移动转换为切换构件202的径向上的移动。另外,施力构件206作为施力部发挥作用。
第2活塞82在主轴62的轴向上在制动位置与非制动位置之间位移,因此操作部205和抵接部205A被施力构件206施力并与第2活塞82一起移动。
接着,参照图9~图12说明阻断机构200的动作。另外,制动缸装置60的除阻断机构200以外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抵接部205A的斜面205B与切换构件202的背面202B抵接的同时抵接部205A靠近切换构件202时,因抵接部205A的斜面205B,切换构件202向环状件201侧位移。如果切换构件202向环状件201侧位移,则环状件201与切换构件202卡合,从而狭缝201A的间隔缩小,环状件201与传递构件84嵌合。在该状态下,第2活塞82和传递构件84一体地移动。
如图11和图12所示,如果拉拽操作部205,则抵接部205A向远离切换构件202的方向移动。如果抵接部205A远离切换构件202,则抵接部205A的斜面205B与切换构件202的背面202B之间的抵接位置向远离环状件201的方向变化。于是,切换构件202远离环状件201,因此切换构件202的卡合部202A与环状件201的被卡合部201B的卡合解除,环状件201扩径,而第2活塞82与传递构件84之间的连结被解除,弹性力不会向传递构件84传递。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取得以下的效果。
(6)沿着第2活塞82的移动方向移动的驱动构件203与切换构件202抵接而使切换构件202沿着第2活塞82的径向移动,从而使切换构件202与环状件201变得不卡合而将弹簧制动器80的制动力切换为非传递状态。因此,不需要像以往技术那样使固定杆沿着固定用环状件的切线方向移动,并且可以不用确保向制动缸装置60的外侧突出的空间,因此能够使制动缸装置60小型化。
(7)施力构件206对操作部205和抵接部205A朝向切换构件202与环状件201卡合的一侧施力,因此,如果不操作操作部205,则能够利用施力构件206将切换构件202维持在与环状件201卡合的位置。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还能够通过对其适当地变更而得到的以下的方式实施。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转动轴104被设为能够相对于第2活塞82转动,切换构件102、转动轴104和操作部105一体地转动,但也可以是,将转动轴104固定于第2活塞82,操作部105以转动轴104为轴直接使切换构件102转动。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力点配置在相对于支点而言与作用点不同的方向上,但也可以将力点配置在支点与作用点之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有增力机构36作为中介机构,但也可以采用仅传递弹性力而不增力的中介机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传递构件84经由第1活塞71、增力机构36、导管65、锁紧螺母61等向主轴62传递作用于第2活塞82的弹性力。但也可以是,自传递构件84直接向主轴62传递作用于第2活塞82的弹性力。在该情况下,优选作用于第2活塞82和传递构件84的弹性力作用于主轴62。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常用制动器70的第1弹簧73设于导管65,经由导管65和增力机构36向第1活塞71传递第1弹簧73的弹性力。但也可以是,以第1弹簧的弹性力直接赋予第1活塞71的方式设置第1弹簧。例如,也可以将第1弹簧设在第1缸体31与第1活塞71之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环状件101设有限制部101C,并且在第2活塞82设有限制槽103,但对于即使环状件101旋转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也可以省略限制部101C和限制槽10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环状件101作为与弹簧制动器80的第2活塞82连结的连结构件,但只要是能够进行与第2活塞82连结和解除的构件即可,也可以是除环状件以外的构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动装置,对卡钳装置20应用了制动缸装置60,但只要是使用制动缸装置的制动装置即可,也可以是除卡钳装置以外的制动装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制动缸装置60设有常用制动器70,但也可以省略常用制动器70的结构。即,也可以采用仅包括弹簧制动器80的制动缸装置60。在该情况下,只要能够经由第2活塞82和传递构件84向主轴62传递第2弹簧81的弹性力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施力构件106、206。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转动轴104和操作部105。

Claims (8)

1.一种制动缸装置,其中,
该制动缸装置包括:
弹簧制动器;
连结部,其连结向所述弹簧制动器传递力的传递部和所述弹簧制动器的活塞;以及
切换部,其通过旋转来解除与所述连结部的卡合而将所述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切换为非传递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缸装置,其中,
该制动缸装置包括施力部,该施力部用于对所述切换部施力,以使所述切换部与所述连结部卡合,将所述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保持为传递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缸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部以与所述连结部卡合的部分为作用点,以所述切换部的转动轴为支点转动,以被赋予所述转动的操作的部分为力点,同所述支点与所述力点之间的第1距离相比,所述支点与所述作用点之间的第2距离较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缸装置,其中,
所述力点设在所述支点与所述作用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缸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部包括进行操作的操作部,
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活塞连接,
所述操作部被设为能够沿着所述转动轴的轴向移动。
6.一种制动缸装置,其中,
该制动缸装置包括:
弹簧制动器;
连结部,其连结向所述弹簧制动器传递力的传递部和所述弹簧制动器的活塞;
切换部,其通过沿着所述活塞的径向移动来解除与所述连结部的卡合而将所述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切换为非传递状态;以及
驱动部,其沿着与所述活塞的移动方向平行的轴向移动而与所述切换部抵接,从而使所述切换部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缸装置,其中,
该制动缸装置包括施力部,该施力部用于对所述驱动部施力,以使所述切换部与所述连结部卡合,将所述弹簧制动器的制动力保持为传递状态。
8.一种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通过将制动用摩擦构件推压于被推压构件来产生制动力,其中,
该制动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缸装置,
利用所述制动缸装置驱动所述制动用摩擦构件。
CN201910651315.5A 2018-07-23 2019-07-18 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Active CN110748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7824 2018-07-23
JP2018137824A JP7223519B2 (ja) 2018-07-23 2018-07-23 ブレーキ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ブレー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8586A true CN110748586A (zh) 2020-02-04
CN110748586B CN110748586B (zh) 2021-04-23

Family

ID=6743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1315.5A Active CN110748586B (zh) 2018-07-23 2019-07-18 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611066B1 (zh)
JP (1) JP7223519B2 (zh)
CN (1) CN110748586B (zh)
TW (1) TWI7195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0690A (zh) * 2021-03-29 2021-07-09 宁波天控五轴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气液增压制动夹钳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7337A (en) * 1971-08-02 1973-07-24 Bendix Corp Spring brake system with a constant force single stroke pumping means
CN86101437A (zh) * 1985-03-08 1986-09-17 萨布尼弗有限公司 车辆制动器的驱动装置
FR2638214A1 (fr) * 1988-10-24 1990-04-27 Kelsey Hayes Co Frein a disque et son mecanisme de reglage automatique
EP0589206A1 (de) * 1992-09-21 1994-03-30 DEUTSCHE PERROT-BREMSE GmbH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Gleitsattel-Scheibenbremse
CN1422366A (zh) * 2000-04-03 2003-06-04 哈尔德克斯制动产品股份公司 制动机构
US20090065311A1 (en) * 2007-09-12 2009-03-12 Hyundai Mobis Co., Ltd. Single motor electronic wedge brake system generating solenoid assisting force
CN201322068Y (zh) * 2008-12-29 2009-10-07 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 保压打开延时制动器
EP2378154A1 (en) * 2008-12-17 2011-10-19 Nabtesco Corporation Brake cylinder device and unit brake
CN102985718A (zh) * 2010-07-05 2013-03-2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缸装置和盘式制动装置
DE102011119998A1 (de) * 2011-12-02 2013-06-06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Federspeicherbremszylinder mit Notlöseeinrichtung
CN103958916A (zh) * 2011-11-25 2014-07-3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缸装置和盘式制动装置
JP2014190414A (ja) * 2013-03-27 2014-10-06 Nissin Kogyo Co Ltd 機械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4620011A (zh) * 2012-09-12 2015-05-13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CN105041918A (zh) * 2015-09-02 2015-11-11 万向钱潮(上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体式制动卡钳
EP2982556A1 (en) * 2013-04-03 2016-02-10 Nabtesco Corporation Brake cylinder device and brake device
CN105473886A (zh) * 2013-08-06 2016-04-06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缸装置及盘式制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8829U (ja) * 1983-01-31 1984-08-10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回転体のロツク装置
JP4133083B2 (ja) * 2002-07-31 2008-08-13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バネブレーキシリンダ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ブレーキキャリパ装置
JP4809282B2 (ja) * 2007-04-12 2011-11-09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ブレーキキャリパ装置
DE102007058670B4 (de) * 2007-12-06 2010-02-11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Kombizylinder mit kraftübersetzendem Getriebe mit veränderlicher Übersetzung
JP4721378B2 (ja) * 2008-05-29 2011-07-13 ナブテスコ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ブレーキキャリパ装置
JP2014177202A (ja) * 2013-03-15 2014-09-25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鉄道車両用空力ブレー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7337A (en) * 1971-08-02 1973-07-24 Bendix Corp Spring brake system with a constant force single stroke pumping means
CN86101437A (zh) * 1985-03-08 1986-09-17 萨布尼弗有限公司 车辆制动器的驱动装置
FR2638214A1 (fr) * 1988-10-24 1990-04-27 Kelsey Hayes Co Frein a disque et son mecanisme de reglage automatique
EP0589206A1 (de) * 1992-09-21 1994-03-30 DEUTSCHE PERROT-BREMSE GmbH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Gleitsattel-Scheibenbremse
CN1422366A (zh) * 2000-04-03 2003-06-04 哈尔德克斯制动产品股份公司 制动机构
US20090065311A1 (en) * 2007-09-12 2009-03-12 Hyundai Mobis Co., Ltd. Single motor electronic wedge brake system generating solenoid assisting force
EP2378154A1 (en) * 2008-12-17 2011-10-19 Nabtesco Corporation Brake cylinder device and unit brake
CN201322068Y (zh) * 2008-12-29 2009-10-07 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 保压打开延时制动器
CN102985718A (zh) * 2010-07-05 2013-03-2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缸装置和盘式制动装置
CN103958916A (zh) * 2011-11-25 2014-07-30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缸装置和盘式制动装置
DE102011119998A1 (de) * 2011-12-02 2013-06-06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Federspeicherbremszylinder mit Notlöseeinrichtung
CN104024069A (zh) * 2011-12-02 2014-09-03 克诺尔-布里姆斯轨道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带有紧急释放装置的弹簧储能制动缸
CN104620011A (zh) * 2012-09-12 2015-05-13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停车制动手动解除装置、制动缸装置以及制动装置
JP2014190414A (ja) * 2013-03-27 2014-10-06 Nissin Kogyo Co Ltd 機械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EP2982556A1 (en) * 2013-04-03 2016-02-10 Nabtesco Corporation Brake cylinder device and brake device
CN105473886A (zh) * 2013-08-06 2016-04-06 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制动缸装置及盘式制动装置
CN105041918A (zh) * 2015-09-02 2015-11-11 万向钱潮(上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一体式制动卡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0690A (zh) * 2021-03-29 2021-07-09 宁波天控五轴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气液增压制动夹钳
CN113090690B (zh) * 2021-03-29 2022-10-14 宁波天控五轴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气液增压制动夹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0956A (zh) 2020-03-16
CN110748586B (zh) 2021-04-23
EP3611066B1 (en) 2021-12-15
JP2020016257A (ja) 2020-01-30
EP3611066A1 (en) 2020-02-19
TWI719543B (zh) 2021-02-21
JP7223519B2 (ja)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75526B2 (ja) 可逆作動ストロークを発生させるための動力発生装置
JP5054273B2 (ja) 車輪ブレーキ装置
JP6037009B2 (ja) 鉄道車両用キャリパブレーキ装置
US20030066719A1 (en) Electric braking apparatus
JP6438327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WO2017051785A1 (ja) ブレーキ装置
JP2005326014A (ja) 駐車ブレーキ組立体
WO2018037848A1 (ja)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
CN110748586B (zh) 制动缸装置和制动装置
JP2005326012A (ja) 駐車ブレーキ組立体
JPH0726584Y2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06283887A (ja) 電動式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CN109808728B (zh) 用于铁路车辆的铁路制动系统
KR20110073889A (ko) 파킹 브레이크를 내장한 건설기계용 엑슬장치
JP4721378B2 (ja) ブレーキ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ブレーキキャリパ装置
CN112109760B (zh) 手动机械缓解装置及其液压制动夹钳
EP2183501A1 (en) Brake caliper parking device
US20040026187A1 (en) Wedge-operated disc brake apparatus
JP3793511B2 (ja) 駐車ブレーキ機構付き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JP2006017193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006046614A (ja) 電動式ブレーキ装置
JPS62166155A (ja) 液圧ブ−スタ
KR101612963B1 (ko) 자동차용 전자 웨지 브레이크 장치
JP2000127926A (ja) ブレーキ装置のレバー比切換機構
JPH10159879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