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65103A - 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65103A
CN104565103A CN201310507841.7A CN201310507841A CN104565103A CN 104565103 A CN104565103 A CN 104565103A CN 201310507841 A CN201310507841 A CN 201310507841A CN 104565103 A CN104565103 A CN 104565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e bearing
secondary cylinder
clutch
separate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78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65103B (zh
Inventor
吴友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078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65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65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5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65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65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5/083Actu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5/085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clutch actuation being of the pull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所述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包括:第一分离轴承;第二分离轴承;分离副缸,所述分离副缸的副缸缸体限定一个轴向腔,且所述副缸缸体与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连接成一体;活塞,用于在副缸缸体内的压力升高时,推动第一分离轴承做轴向运动,由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内圈驱使膜片弹簧的分离指端运动,以使得离合器处于脱开接合状态;以及刚性高压油管,用于向所述副缸缸体的轴向腔传导离合油压。在本发明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中,分离副缸的副缸缸体与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连接成一体,取消了拨叉,分离轴承不与变速箱直接接触,从而整体上结构简单、易拆卸,并提高了减震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及其操纵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
背景技术
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简称拉式离合器)有结构简单、零件少、膜片弹簧应力分布好、磨损后踏板自由行程不受影响等优点。但是使用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时,分离轴承的安装结构复杂及拆卸不方便,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较广泛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操作机构一般通常包括离合器油管、副缸、拨叉、拨叉球形支座、分离轴承、分离轴承座等液压和机械零部件部件。其中,分离轴承与变速箱直接接触,所以轴向震动容易造成踏板震动严重,在踏板震动严重的情况下,则需调整液压管路长度或者管路直径,甚至需加额外的减震器或阻尼装置。
目前拉式离合器的安装通常采用卡式连接。卡式连接的拉式离合器拆卸时一般先拆拨叉总成,然后拆变速箱,最后将分离轴承从压盘上拆除。也可以先将卡扣解锁,使分离轴承与分离指脱开,然后拆下变速箱,但是这种拆卸较困难。。
因此,希望有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所述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包括:
第一分离轴承,其具有第一外圈、第一内圈以及第一外壳;
第二分离轴承,其具有第二外圈、第二内圈以及第二外壳,其中,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内圈固定地连接至离合器压盘盖,所述第二外壳套接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外壳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轴向滑动;
分离副缸,所述分离副缸的副缸缸体限定一个轴向腔,且所述副缸缸体与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连接成一体;
活塞,其设置在所述副缸缸体的轴向腔内,且一端抵靠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用于在副缸缸体内的压力升高时,推动第一分离轴承做轴向运动,由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内圈驱使膜片弹簧的分离指端运动,以使得离合器处于脱开接合状态;以及
刚性高压油管,其一端连通离合油压且相对于离合器壳体固定,另一端固定至所述副缸缸体,用于向所述副缸缸体的轴向腔传导离合油压。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内圈通过螺栓或铆钉与离合器压盘盖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之间,对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施加轴向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内圈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与离合器的膜片弹簧的分离指端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圈与第一外壳之间设有径向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圈与第二外壳之间设有径向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离轴承和所述第二分离轴承带有密封圈对滚动体润滑剂进行密封。
优选地,所述刚性高压油管为钢管。
优选地,所述刚性高压油管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副缸缸体以螺纹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塞的横截面为环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拉式离合器总成,所述拉式离合器总成包括上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
在本发明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中,分离副缸的副缸缸体与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连接成一体,取消了拨叉,分离轴承不与变速箱直接接触。从而整体上结构简单、易拆卸,并提高了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具有图1所示离合器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的拉式离合器总成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上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下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 第一外圈 201 第二外圈
102 第一内圈 202 第二内圈
103 第一外壳 203 副缸缸体
104 第一钢球 204 第二钢球
105 第一保持架 205 第二保持架
106 第一波形弹簧挡圈 206 第二波形弹簧挡圈
107 第一波形弹簧 207 第二波形弹簧
108 第一橡胶密封圈 208 第二橡胶密封圈
109 第一挡圈 209 第二挡圈
A 离合器压盘盖 3 刚性高压油管
B 离合器压盘 4 弹簧
C 膜片弹簧 5 活塞
D 离合器壳体 301 轴向腔
E 螺栓 302 连通腔
F 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一宽泛实施例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包括:第一分离轴承、第二分离轴承、分离副缸、活塞和高压油管。所述第一分离轴承具有第一外圈、第一内圈以及第一外壳。第二分离轴承具有第二外圈、第二内圈以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内圈固定地连接至离合器压盘盖,所述第二外壳套接在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外壳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轴向滑动,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内圈与离合器压盘盖固定在一起。所述分离副缸的副缸缸体限定一个轴向腔,且所述副缸缸体与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连接成一体。活塞设置在所述副缸缸体的轴向腔内,且一端抵靠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在副缸缸体内的压力升高时,活塞在副缸缸体的轴向腔内运动,并推动第一分离轴承做轴向运动。由此,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内圈驱使膜片弹簧的分离指端运动,以使得离合器处于脱开接合状态。刚性高压油管的一端(上游端)连通离合油压且相对于离合器壳体固定,另一端固定至所述副缸缸体,用于向所述副缸缸体的轴向腔传导离合油压。
在上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中,分离副缸的副缸缸体与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连接成一体,取消了拨叉,分离轴承不与变速箱直接接触。从而整体上结构简单,并提高了减震性能。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离合器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具有图1所示离合器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的拉式离合器总成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上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下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首先参见图2。图2示意性示出的拉式离合器总成包括:离合器压盘盖A、离合器压盘B、膜片弹簧C、离合器壳体D和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F。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F的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内圈202固定地连接至离合器压盘盖A。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内圈102邻接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在分离副缸的副缸缸体内的压力升高时(压下离合踏板,高压油进入副缸缸体),副缸缸体内的压力推动第一分离轴承做轴向运动(在图2中为向右运动),第一内圈102驱使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运动(在图2中为向右运动)。从而,使得膜片弹簧C脱开与离合器压盘B的接合,由此使得离合器处于脱开接合。在分离副缸的副缸缸体内的压力下降时(释放离合踏板,释放副缸缸体中的压力),膜片弹簧C弹性复位而与离合器压盘B重新接合。此外,膜片弹簧C的弹性复位,使得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做复位运动(在图2中为向左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内圈102向左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分离轴承向左运动,完成一个循环。
下面参见图1。图1所示的离合器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包括:第一分离轴承、第二分离轴承、分离副缸、弹簧4、活塞5和高压油管3。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分离轴承具有第一外圈101、第一内圈102、第一外壳103、第一钢球104、第一保持架105、第一波形弹簧挡圈106、第一波形弹簧107、第一橡胶密封圈108以及第一挡圈109。
参见图3,第一外圈101在径向上设置在第一外壳103和第一内圈102之间。第一外壳103在径向上位于第一外圈101的外侧;第一内圈102在径向上位于第一外圈101的内侧。
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圈101与第一外壳103之间设有径向间隙。从而,第一分离轴承是自动调心分离轴承。
在轴向上,第一外圈101位于第一外壳103的左侧径向延伸部(径向向内延伸)和第一波形弹簧挡圈106之间,在第一外圈101和第一波形弹簧挡圈106之间设置有第一波形弹簧107。第一波形弹簧107对第一外圈101施加轴向弹性力,使得第一外圈101的左端抵靠第一外壳103的左侧径向延伸部。第一挡圈109位于第一外壳103的左侧径向延伸部(径向向内延伸)的左侧,并相对于第一内圈102轴向固定,用于限制第一外壳103相对于第一内圈102的轴向位置。
参见图2和图4,第一内圈102具有径向向外延伸部分。所述径向向外延伸部分位于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的左侧,并与所述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邻接。第一内圈102具有径向向外延伸部分用于推动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向右运动,而使得离合器分离,也可以在膜片弹簧弹性复位时,在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的带动下,向左运动。
第一钢球104设置在第一外圈101和第一内圈102之间,以允许第一外圈101和第一内圈102的相对转动。此外,第一钢球104也可以用于使得第一外圈101和第一内圈102在轴向运动或轴向位置上保持同步。
第一保持架105用于将第一钢球104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两个第一橡胶密封圈108用于对滚动体润滑剂进行密封。有利的是,第一橡胶密封圈108带有骨架。第一橡胶密封圈108也能够以其他材料的密封圈代替,甚至能够以其他的密封结构代替。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离轴承不限于图示的具体结构和形式。例如,第一钢球104能够以诸如圆柱体或圆锥体等其他滚动体代替。再例如,第一外圈101、第一外壳103和第一内圈102的相对轴向定位方式可以采取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只要第一外圈101、第一外壳103和第一内圈102能够轴向同步运动即可。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分离轴承具有第二外圈201、第二内圈202、第二外壳(与副缸缸体203连接在一起)、第二钢球204、第二保持架205、第二波形弹簧挡圈206、第二波形弹簧207、第二橡胶密封圈208以及第二挡圈209。
参见图3,第二外圈201在径向上设置在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圈202之间。第二外壳在径向上位于第二外圈201的外侧;第二内圈202在径向上位于第二外圈201的内侧。
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圈201与第二外壳之间设有径向间隙。从而,第二分离轴承是自动调心分离轴承。
在轴向上,第二外圈201位于第二外壳的中部径向延伸部(径向向外延伸)和第二波形弹簧挡圈206之间。在第二外圈201和第二波形弹簧挡圈206之间设置有第二波形弹簧207。第二波形弹簧207对第二外圈201施加轴向弹性力,使得第二外圈201的右端抵靠第二外壳的中部径向延伸部。第二挡圈209位于第二内圈202的右侧,并相对于第二外壳的中部径向延伸部轴向固定,用于限制第二外壳相对于第二内圈202的轴向位置。
参见图1和图2,第二内圈202固定地连接至离合器压盘盖A,在图示实施例中。第二内圈202通过螺栓E与离合器压盘盖A固定在一起,有利的是,螺栓E同时实现径向定位。但是也可以通过铆钉等其他方式与离合器压盘盖A固定在一起。
第二钢球204设置在第二外圈201和第二内圈202之间,以允许第二外圈201和第二内圈202的相对转动。此外,第二钢球204也可以用于使得第二外圈201和第二内圈202在轴向运动或轴向位置上保持同步。
第二保持架205用于将第二钢球204保持在适当的位置。
两个第二橡胶密封圈208用于对滚动体润滑剂进行密封。有利的是,第二橡胶密封圈208带有骨架。第二橡胶密封圈208也能够以其他材料的密封圈代替,甚至能够以其他的密封结构代替。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分离轴承不限于图示的具体结构和形式。例如,第二钢球204能够以诸如圆柱体或圆锥体等其他滚动体代替。再例如,第二外圈201、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圈202的相对轴向定位方式可以采取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只要第二外圈201、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圈202能够轴向同步运动即可。
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套接在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103的外周,且第一外壳103能够相对于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轴向滑动。
如前所述,第二外壳与副缸缸体203连接在一起。第二外壳与副缸缸体203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适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3,副缸缸体203限定一个轴向腔301。轴向腔301通过连通腔与刚性高压油管3连通。在轴向腔301中设置有活塞5。活塞的右端抵靠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103的右侧径向延伸部(径向向外延伸)。在副缸缸体内的压力升高时,活塞5的左端受到的压力增大,活塞5被推动向右运动。活塞的右端推动第一外壳103做轴向运动(在图中为向右运动),进而使得整个第一分离轴承向右运动。结果,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内圈102驱使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向右运动,以使得离合器处于脱开接合状态。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轴向腔301的横截面为环形,从而活塞5的形状也为环形。但是,轴向腔301与活塞5的横截面也可以设置为圆形,此时,活塞5对第一外壳103的右侧径向延伸部的推力为偏心的。为了避免所述偏心,可以相对于第一外壳10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2个或更多个圆形的轴向腔。
副缸缸体203的轴向腔301通过刚性高压油管3与外部油压连通。刚性高压油管3的一端(图2中的上端)连通离合油压且相对于离合器壳体D固定,另一端(图2中的下端)固定至所述副缸缸体203,用于向副缸缸体203的轴向腔301传导离合油压。有利的是,刚性高压油管3的下端与所述副缸缸体螺纹方式连接,这有利于安装与拆卸。
在本发明中,刚性高压油管3是指能够输送压力较高(例如常用离合油压)的工作流体且具有一定刚度(在无内部油压时能够保持其横截面形状)的管。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刚性高压油管3是钢管。刚性高压油管3的形状不限于图示实施例。例如,可以根据需要而带有弯曲部。
可以理解的是,副缸缸体203的具体形状不限于图示的形式与结构。
弹簧设置在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103的右侧径向延伸部和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之间,用于对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103施加轴向力(在图中为向右的轴向力,从而使得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内圈102在所述弹簧4的作用下与离合器的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常接触。这有利于降低轴向冲击与振动。
参加图3,在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高压油经过能承受一定力矩的刚性高压油管3延箭头方向进入副缸缸体203内的油腔中,随着油腔中压力升高,推动活塞5向向右运动。进而,活塞5推动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103向右移动,从而使第一分离轴承整体向右移动,并使得分离指C1向右运动,最终实现离合器的分离。
在离合器运行时,膜片弹簧C和离合器压盘盖A均高速转动。膜片弹簧C和离合器压盘盖A对第一分离轴承和第二分离轴承的拖曳扭矩能够由刚性高压油管3(其能承受一定力矩)来平衡,使副缸缸体203保持静止(不旋转)。
本发明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将副缸和分离轴承功能集成在一起,并装配在离合器压盘盖上,这样可以解决拉式离合器在整车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的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在装配时仅需要将副缸缸体203上的油孔与D离合器壳体上的孔对齐即可,以便于安装刚性高压油管3。拆卸时,只需要将刚性高压油管3拧下,即可进行拆卸。
而且,本本发明的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将结构装在离合器压盘盖上,取消了传统的拨叉、拨叉球形支座、分离轴承座等机械零部件,取而代之的全是液压机构。所以离合器传动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同时减轻了重量,并且分离轴承没有与变速箱直接接触,所以轴向震动造成的踏板震动的噪声得到了一定优化。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离轴承,其具有第一外圈(101)、第一内圈(102)以及第一外壳(103);
第二分离轴承,其具有第二外圈(201)、第二内圈(202)以及第二外壳,其中,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内圈(202)固定地连接至离合器压盘盖(A),所述第二外壳套接在所述第一外壳(103)的外周,且所述第一外壳(103)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壳轴向滑动;
分离副缸,所述分离副缸的副缸缸体(203)限定一个轴向腔(301),且所述副缸缸体(203)与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连接成一体;
活塞(5),其设置在所述副缸缸体(203)的轴向腔内,且一端抵靠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103),用于在副缸缸体内的压力升高时,推动第一分离轴承做轴向运动,由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内圈(102)驱使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运动,以使得离合器处于脱开接合状态;以及
刚性高压油管(3),其一端连通离合油压且相对于离合器壳体(D)固定,另一端固定至所述副缸缸体(203),用于向所述副缸缸体(203)的轴向腔(301)传导离合油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内圈(202)通过螺栓(E)或铆钉与离合器压盘盖(A)固定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弹簧(4),所述弹簧(4)设置在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103)和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壳之间,对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壳(103)施加轴向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内圈(102)在所述弹簧(4)的作用下与离合器的膜片弹簧(C)的分离指端(C1)常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轴承的第一外圈(101)与第一外壳(103)之间设有径向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轴承的第二外圈(201)与第二外壳之间设有径向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轴承和所述第二分离轴承带有密封圈对滚动体润滑剂进行密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高压油管(3)为钢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高压油管(3)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副缸缸体(203)以螺纹方式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横截面为环形。
10.一种拉式离合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
CN201310507841.7A 2013-10-24 2013-10-24 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 Active CN104565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7841.7A CN104565103B (zh) 2013-10-24 2013-10-24 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7841.7A CN104565103B (zh) 2013-10-24 2013-10-24 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5103A true CN104565103A (zh) 2015-04-29
CN104565103B CN104565103B (zh) 2017-02-15

Family

ID=53081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7841.7A Active CN104565103B (zh) 2013-10-24 2013-10-24 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6510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6556A (zh) * 2017-08-11 2019-02-2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具有运输保险装置的副缸和具有压力罐和副缸的离合器
WO2019178786A1 (zh) * 2018-03-21 2019-09-2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分离副缸的隔套、隔套组件以及分离副缸
CN112313421A (zh) * 2018-06-19 2021-02-02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润滑环和包括这种润滑环的离合器模块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854A (zh) * 2008-02-03 2008-08-06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离合器的离合调节装置
CN201575084U (zh) * 2009-12-09 2010-09-0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双离合器
CN202007844U (zh) * 2011-03-30 2011-10-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双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及双离合变速器
CN102537120A (zh) * 2010-12-21 2012-07-04 博格华纳公司 离合器装置
CN102555788A (zh) * 2012-02-28 2012-07-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结构
CN102954123A (zh) * 2011-08-09 2013-03-0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离合器分离轴承装置
CN103314232A (zh) * 2010-03-25 2013-09-1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双离合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5854A (zh) * 2008-02-03 2008-08-06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离合器的离合调节装置
CN201575084U (zh) * 2009-12-09 2010-09-0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双离合器
CN103314232A (zh) * 2010-03-25 2013-09-18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双离合器
CN102537120A (zh) * 2010-12-21 2012-07-04 博格华纳公司 离合器装置
CN202007844U (zh) * 2011-03-30 2011-10-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双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及双离合变速器
CN102954123A (zh) * 2011-08-09 2013-03-06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离合器分离轴承装置
CN102555788A (zh) * 2012-02-28 2012-07-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离合器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6556A (zh) * 2017-08-11 2019-02-2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具有运输保险装置的副缸和具有压力罐和副缸的离合器
CN109386556B (zh) * 2017-08-11 2022-07-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具有运输保险装置的副缸和具有压力罐和副缸的离合器
WO2019178786A1 (zh) * 2018-03-21 2019-09-26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分离副缸的隔套、隔套组件以及分离副缸
CN112313421A (zh) * 2018-06-19 2021-02-02 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润滑环和包括这种润滑环的离合器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65103B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5891A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03140696B (zh) 离合器装置
US10458487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clutch mechanism
CN102384184B (zh) 自调心液压离合器分离轴承
CN101709750B (zh) 湿式多片离合器
CN105317878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装置
CN107202081A (zh) 被支撑在其控制系统上的湿式双离合器
CN101675263A (zh) 具有活塞导向元件的双离合器安排
CN104553775B (zh) 传动轴的安装结构
CN104565103A (zh) 一种分离副缸和分离轴承机构及拉式离合器总成
SE541106C2 (sv) Fjädringsenhet för lantbruksredskap, lantbruksredskap samt användning och förfarande för montering av lagerenhet
CN104401302A (zh) 汽车及其盘式制动器汽车驱动后桥总成
CN202867607U (zh) 滚珠花键式球笼等速万向联轴器
CN102606642B (zh) 拉式自调心液压分离轴承分泵单元
CN103216572B (zh) 带有集成的减振系统的传递单元
CN201561072U (zh) 湿式多片离合器
CN202510583U (zh) 拉式自调心液压分离轴承分泵单元
CN103174770B (zh) 液压自调心拉式离合器分离轴承总成
US5186297A (en) Hydraulic clutch operating apparatus
CN202623929U (zh) 一种重型汽车用中间传动轴支承总成
CN102918294A (zh) 制动缸装置及盘形制动装置
JP5326985B2 (ja) クラッチ機構
CN104533294B (zh) 一种耐冲击高承载滚滑复合轴承
CN103883638A (zh) 用于可松脱地连接一输入轴与两输出轴的双离合器
CN202301547U (zh) 自调心液压离合器分离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