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1409B - 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及3d激光打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及3d激光打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1409B
CN104551409B CN201410758364.6A CN201410758364A CN104551409B CN 104551409 B CN104551409 B CN 104551409B CN 201410758364 A CN201410758364 A CN 201410758364A CN 104551409 B CN104551409 B CN 104551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eam
visible
laser
visible light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583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51409A (zh
Inventor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ew las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UANGLE LAS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UANGLE LAS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UANGLE LAS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583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51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51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1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51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1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02Positioning or observing the workpiece, e.g. with respect to the point of impact;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 B23K26/04Automatically aligning, aiming or focusing the laser beam, e.g. using the back-scattered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61Removing material for deburring or mechanical trim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3D激光打标机,所述3D激光打标机包括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以及控制单元;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第二可见光指示器的光路上设置有反射装置,该反射装置用于反射第二可见光束,第二可见光束被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反射装置的偏转角度,使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交汇点对应3D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本发明将激光打标的初始焦距通过控制可见光束的交汇显示出来,所述3D激光打标机可自动对焦,并能准确快速地完成初始焦距的指示。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及3D激光打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物体三维表面进行激光打标的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3D激光打标机。
背景技术
激光打标机(laser marking machine)是利用激光束在物质表面打上永久标记的技术。该技术通过激光器产生激光束,经过一系列光学传导与处理,最终通过光学镜片进行光束聚焦,然后将聚焦后的高能量光束偏转到待加工物体表面的指定位置。激光打标机可以标记出各种文字、符号和图案,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传统的激光打标机仅在二维平面上进行打标。在打标时,由于激光束非可见,为了判断打标对象是否位于激光打标区域(定位)及焦点上(定焦),一般是用尺子测量打标平面与场镜之间的距离,或者在检测板上预先打标以判断是否在焦点上,这些传统操作方法需要多次测量,效率非常低。作为一种改进,现有的二维激光打标机增加了红光指示器进行定位和定焦。利用红光代替不可见的激光,起到打标位置的预览和定焦作用。具体可参见专利文献CN201446774U公开的一种打标机的自动对焦装置。该方案是在扫描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十字红光发射器,两边的十字红光发射器所发出的十字红光的交叉点与激光的焦点重合。在使用时,调整使得待打标物体上出现一个红光交叉点,即可保证打标物体位于激光的焦点上。由于二维激光打标机的焦距是不变的,因此这种方法用于常规的二维平面激光打标机上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技术的发展,能在三维表面上打标的3D激光打标成为行业内热门的研发点。与传统2D激光打标相比,3D激光打标机采用动态聚焦座,通过软件控制和移动动态聚焦镜,在激光被聚焦前进行可变扩束,以此改变激光束的焦距来实现对高低不同物体的准确表面聚焦加工。因此3D打标对加工对象的表面平整度要求大幅度降低,可以在非平面上进行激光打标。但是,3D激光打标机的定位和定焦成为新的问题,由于3D激光打标机的焦距是变化的,因此现有的二维激光打标机的对焦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在3D激光打标过程中,先对打标物体的打标区域进行空间建模并存储在软件系统中,该空间建模上可设定任意一个打标物体的基准点坐标,该基准点坐标也为激光的对焦点,在实际空间上对应打标物体上的某点作为基准点,也即,只要打标时激光头可准确定位并对焦在物体的基准点上,后续电脑可调焦距完成三维表面其他部位的激光打标。其中的问题是,在打标开始前,需要将打标物件放入打标平台上,使得物体对应基准点。然而缺少定位的结构,技术人员很难精确放置和调整打标物件的位置、高度,而且3D曲面打标要求非常高的精度,只要打标物件的位置或高度出现偏差,很有可能就造成整个打标图案的失真。另外,由于三维打标物体表面的复杂性,对基准点的设定要求灵活可变,因此传统的固定式对焦系统已经无法实现3D激光打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该方法应用于3D激光打标领域,通过该方法可在打标空间上自动指示出建模中与基准点相对的初始焦点的高度位置,从而便于加工时安放打标物体的定位。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可应用于3D激光打标机,该方法涉及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的光路上设置有反射装置,该反射装置用于反射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向其发出的第二可见光束;
所述打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拟打标物体表面建模,形成三维模型;
(2)选取三维模型上的任一点作为基准点,获得该基准点坐标;
(3)所述基准点为激光打标的初始焦点,根据该基准点坐标获得初始焦距;
(4)根据该初始焦距,通过三角几何计算方法获得反射装置的偏转角度;
(5)该偏转角度使得第二可见光束在被反射装置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该交汇点对应3D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6)使打标物体上对应基准点的位置位于所述交汇点的高度上;
(7)开始打标。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控制单元根据三角几何计算方法,获得对应不同初始焦距的反射装置偏转角度值,所述偏转角度值被存储在数据库内,以便使用时根据不同的初始焦距匹配得到对应的偏转角度值。
优选的,通过插值法补偿误差,对所述偏转角度进行修正,使得两可见光更加精准的交汇,提高打标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可见光束发射角度是固定的或可调的;当所述第一可见光束发射角度为可调时,其可调的目的是使得交汇点的位置始终位于打标区域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上述方法的3D激光打标机,该打标机具有简易、灵活、加工精度高和成本低的特点。
从初步原理上,这种3D激光打标机包括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的光路上设置有反射装置,该反射装置用于反射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向其发出的第二可见光束,所述反射装置由控制单元控制偏转角度,使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该交汇点对应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优选的,所述反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反射镜片,所述反射镜片由电机驱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射装置由两个在空间上具有夹角的反射镜片组成。
优选的,还包括一个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对第一可见光束进行反射调节;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由电机驱动的反射镜片。
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两种具体的3D激光打标机方案,但本专利保护的范围不限于这两种。
方案一:本方案的3D激光打标机包括基准板、控制单元、升降架、位于升降架上的打标头、第一可见光指示器,所述打标头内设有可发射可见激光束的激光器、X振镜和Y振镜,所述激光器所发射的可见激光束为第二可见光束,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束向X振镜和Y振镜发射,所述X振镜和Y振镜的偏转角度由控制单元控制,使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交汇点对应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优选的,所述激光器为发射波长范围为400-800nm激光的绿光激光器,在可控距离指示时,该激光器被设定在非打标功率状态。
方案一特别适用于采用可见激光束激光器的情形(这种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波长范围在400-800nm之间,为可见激光束)。在实现指示功能时,先调低激光的功率,使其仅具有指示功能,待指示功能实现完毕后,再调高激光的功率用于打标。方案一是在现有可见激光的激光器基础上进行改进,硬件调整成本低,结构改变少,该激光打标机能够自动指示出初始焦距,便于打标操作。
方案二:本发明的激光打标机包括基准板、控制单元、升降架以及位于升降架上的打标头,所述打标头内具有激光器、X振镜和Y振镜,还包括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和合束单元,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发射出的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合束单元后与激光的光路重合,并向X振镜和Y振镜发射,所述X振镜和Y振镜的偏转角度由控制单元控制,使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交汇点对应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现实中大部分的激光打标机用的都是不可见光的激光,因此方案二适用大部分的打标机,特别是激光为不可见光打标机的情形。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方案二增加了合束单元,使得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发射出的第二可见光束可以与激光光路合束,从而利用现有激光机头的X\Y振镜作为反射单元,实现自动地打标指示。
优选的,上述方案二中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和合束单元可设置于激光器的内部,使得合束部分和激光器是一整体,当然,作为另外一种替代方案,可将光指示器和合束单元作为激光头的外置部件设置于激光器的外部,可在现有激光打标机的基础上自由安装及拆卸。
优选的,方案二中的合束单元为合束镜片,具体为将合束镜片设置于激光的光路中,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位于合束镜片的一侧,用于向该合束镜片发出第二可见光束,第二可见光经过合束镜片合束后即可沿激光光路发射。此处的合束镜片为现有技术,它将两种(或多种)波长的光线分别通过透射和反射的方法合成到一条光路上。
或者,合束单元也可以为接入激光光路中的光纤,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与该光纤连接,通过光纤耦合合束。
至于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的具体机构,可以是在上述方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基础上,将第一可见光指示器设置于打标头上,向打标区域发出倾斜的第一可见光束。
优选的,所述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的光路上还设有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由电机控制的反射镜片,该反射镜片的角度可调整,用于使第一可见光束的角度也可调,以保持第一可见光束和第二可见光束的交汇点在打标区域内。
由于在使用时,光线交汇点的左右位置会随着第二可见光角度变化而变化,存在一种情况,交汇点会逐渐移出打标区域中心位置,使得打标不再方便。而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的光束可变,可以使得交汇点重新调回打标区域中心位置,从而增加打标的方便和准确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固定可见光束和一可调可见光束的交汇实现指示激光打标的高度,打标时再将打标物件需打标处对应可见光的交汇处,即可进行打标,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以提高3D打标的对焦效率,并且相对于手动调节更精确;本发明还设置有调节固定可见光束偏转角度的调节装置,可以解决安装误差、操作不到位以及电路等引起的光束不交汇问题,确保两可见光束的交汇;当反射装置选择两个反射镜片时,可以直接使用激光打标头内的X振镜和Y振镜,并且可以省去相应的电机,此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的工作原理示例1;
图2为本发明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的工作原理示例2;
图3为本发明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的工作原理示例3;
图4为本发明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的工作原理示例4;
图5为应用本发明可控距离指示装置的激光打标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激光打标机从侧面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激光打标机从另一侧面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激光打标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可控距离指示装置实施例一的原理解析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激光打标机显示偏差值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可控距离指示装置实施例二的原理解析图;
图12为本发明可控距离指示装置实施例三的原理解析图;
图13为本发明可控距离指示装置实施例四方案一的原理解析图;
图14为本发明可控距离指示装置实施例四方案二的原理解析图;
图15为图14的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3D激光打标机领域的可控距离指示方法,这种方法应用在3D激光打标机(激光打标机的焦距可变的)上,在打标前,可以非常方便地确定激光打标机初始焦距的空间高度,便于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定焦。
该方法涉及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的光路上设置有反射装置,该反射装置用于反射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向其发出的第二可见光束;所述控制单元根据3D激光打标机对基准点对焦的初始焦距,计算反射装置的偏转角度,该偏转角度使得第二可见光束在被反射装置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该交汇点对应3D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上述第二可见光束的偏转角度可通过控制单元的内建数据库实现:
在使用之前,通过三角几何计算法(在三维模型中已知初始焦距的空间坐标、第一可见光束的方向、第二可见光束的方向以及反射装置的位置,通过三角几何方法可以计算出第一可见光束和第二可见光束交汇在初始焦距时的反射装置的偏转角度)对各个打标高度段对应的偏转角度进行测量计算,并将打标高度段和第二可见光束的偏转角度建成一个数据库,再将此数据库导入到控制单元内,在使用的时候根据所需打标高度调用数据库并进行匹配,即可得出需打标高度对应的第二可见光束的偏转角度,通过第一可见光束和第二可见光束指示出打标高度。
通过上述方法可得到初步的打标高度数据,但实际中受到加工误差,安装水平高低,电路影响等等因素影响,需要调试人员把升降的行程分成多段,在多段中分别测量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然后把数值输入软件系统建立一个数据库,通过软件算法控制电机修正偏移角度,保证最后两束可见光汇成一点。以上即是通过插值法来补偿偏差,对打标高度进行修正,使得打标点更精确。
具体调整方法是:当反射装置采用为两个振镜的情况时,一个反射振镜先固定,通过插值法调整另外一个振镜,如果还没有得到精确的值,则使原先运动的振镜固定,调整原先固定的振镜,如此循环,直至补偿到3D打标的初始焦距的高度。
在使用本方法实现的打标指示装置和打标机之前,一般都要先对机器进行校正,调试人员先对升降行程分为多段,并对每段分别测量实际偏差值△与理论偏差值△'(参见图10为采用两个反射装置时显示的△),然后把数值输入软件系统形成一个数据库,根据插值算法计算出每个△对应的第二可见光束的补偿角度,使第二可见光束偏转到对应的位置,数据库参见下表所示。
以上指示方法是一个完整的3D激光打标步骤中的一部分,因此本发明也公开了基于上述距离指示方法的3D激光打标机的打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1)对拟打标物体表面建模,形成三维模型;
(2)选取三维模型上的任一点作为基准点,获得该基准点坐标;
(3)所述基准点为激光打标的初始焦点,根据该基准点坐标获得初始焦距;
(4)根据该初始焦距,通过三角几何计算方法获得反射装置的偏转角度;
(5)该偏转角度使得第二可见光束在被反射装置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该交汇点对应3D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6)使打标物体上对应基准点的位置位于所述交汇点的高度上;
(7)开始打标。
上述步骤(4)中控制单元根据三角几何计算方法,获得对应不同初始焦距的反射装置偏转角度值,所述偏转角度值被存储在数据库内,以便使用时根据不同的初始焦距匹配得到对应的偏转角度值;并且还通过插值法补偿误差,对所述偏转角度进行修正,使得两可见光更加精准的交汇,提高打标的效率。所述第一可见光束发射角度是固定的或可调的;当所述第一可见光束发射角度为可调时,其可调的目的是使得交汇点的位置始终位于打标区域内。
为了解释上述方法的工作原理,以下通过附图1、附图2、附图3和附图4进行介绍。
首先参见附图1,此原理的反射装置采用的是一个反射镜片,整个指示装置包括可向下发射第一可见光束111的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横向发射第二可见光束121的第二可见光指示器120,第二可见光指示器120经过反射装置控制后,向下反射光线,经过反射的第二可见光束121可与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发射的第一可见光束111交汇(图1中示出了h11和h12两个高度),该交汇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反射装置调整,调整的方式具体参见下述第二种原理的介绍。由于指示装置只采用一个反射装置,所以成本较低,但是对于安装的要求较高,安装时必须保证从反射装置反射出的第二可见光束121始终和第一可见光束111处于同一平面上,否则光束无法交汇。
为了确保光束可相交,并使得装置更加科学合理,本发明又提供第二种原理的指示装置,此原理的反射装置由可控的且在空间上具有夹角的第一反射镜片和第二反射镜片组成,参见附图2所示,此原理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包括分别发射向下的第一可见光束211和第二可见光束221的第一可见光指示器210和第二可见光指示器220,所述第二可见光束221经第一反射镜片反射后又经过第二反射镜片反射,反射后的第二可见光束221可与第一可见光束211交汇。其中第一反射镜片和第二反射镜片通过第一电机231和第二电机241分别控制偏转,两电机的偏转由控制单元调节,从而控制第二可见光束221的偏转,使得两光束交汇于设定高度的位置(图2中指示出了高度h21和高度h22两个点),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获得不同交汇位置以及不同的高度点,此原理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使得第二可见光束在X和Y两个方向的平面内均可以调节,保证第一可见光束和第二可见光束相交。
不同的交汇位置对应不同的高度,因为3D激光打标机先通过软件对打标物体进行空间建模,打标时,首先在打标物体上选择一个认可的初始打标点作为打标的基准点,此基准点对应的激光打标的焦距为初始焦距,根据空间建模操作者可以获得打标物体的任一点的坐标,因此选定的基准点的坐标是已知的,即可知道基准点的初始焦距,另外第一可见光211的角度为已知固定的,第一可见光211在基准点高度上会有一个交点,此时,需要第二可见光指示器220发射的光线经过上述交点,在已知交点的情况下,根据三角几何计算法可以得出经第二反射镜片242发射过后的光线的偏转角度,控制单元根据光线的偏转角度控制反射装置偏转到相应的位置,偏转后两光束即会在基准点高度位置交汇,交汇点即为物体打标点。
附图3也是采用两个电机控制光束偏转,和上述第二个原理相同,但第一可见光和第二可见光的角度不同,使之可更加匹配现有激光打标机的光路,便于在现有激光打标机的基础上实现。图3中显示出了各个部件大概的位置关系,图3中的第一可见光指示器210'为斜向安装,其发射出来的第一可见光束211'斜向下射向打标区域内,反射装置位于打标区域的上方,第二可见光指示器220'从水平位置发射第二可见光束221',第二可见光束221'经过反射装置反射后向下并与第一可见光束211'交汇,图中显示了两个高度h21'和h22'的交汇情况,此时,反射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31'控制的第一反射镜片和第二电机241'控制的第二反射镜片)完成的反射工作可以通过激光打标机中的X振镜和Y振镜直接实现,不需要另设反射装置,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节省成本,该实施例是利用现有的激光打标机的机械机构进行改进,因此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倾斜安装在打标头上,第二可见光束与激光同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图5-图10的说明中会做详细介绍。
附图4是对附图2和附图3指示装置优化的又一原理图,在原有的基础上,本原理另外增设了调节装置,第一可见光指示器310发射出的第一可见光束311会经过调节装置反射,第一可见光束311的可调性可以控制两光束交汇点处于某一竖直位置或其周边,便于打标物件的定位、对齐,其中调节装置可以通过手动调节,也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图中示出了h31和h32两个高度。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设计了几种对应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所述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可以为外置于3D激光打标机的独立模块,也可以是采用3D激光打标机原有结构或在原有机构基础上改进形成的内置部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指示装置以及应用此指示装置的激光打标机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对应上述第二个和第三个原理,即采用两个反射镜片偏转光线的情形,参见图5至图10,本发明的激光打标机包括机柜9、设于机柜9上的基准板7、设于机柜9上的控制单元8、垂直设于基准板7上的升降架6、打标头5,升降架6顶端设有旋转把手61,打标头5设于升降架6上,旋转旋转把手61可调节打标头5的高度,此为通过手动调节的方法,本发明中也可以通过控制单元8自动调节升降架6,对于打标物件高度差较大(超出激光打标焦距范围)时,可以先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打标头5的位置,使打标头5相对于基准板7处于合适的位置;进行3D激光打标时,如何快速准确的使初始打标点(基准点)和激光打标的焦点重合是现在设计的一个难点,尤其对于不规则的3D产品的打标,准确对焦的速度对激光打标的整体速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将激光的打标焦点通过将两束可见光的对焦进行可视化,本实施例中的可见光具体使用的是红光,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见光,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打标头包括前壳体511和后壳体512,前壳体511和后壳体512通过连接板513前后相连,前壳体511内设有改变激光和可见光束传输方向的反射装置,反射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31驱动的第一反射镜片232和第二电机241驱动的第二反射镜片242,第一反射镜片232和第二反射镜片242分别通过第一电机231和第二电机241驱动,从而控制发射到两反射镜片的光线进行偏转。前壳体511上连接有第一可见光指示器210,第一可见光指示器210发射出来的第一可见光束211可以是向X方向的(此时第一可见光指示器210设于前壳体511沿着X方向两端处,即设于前壳体511靠近前或后端位置处),也可以是向Y方向的(此时第一可见光指示器210设于前壳体511沿着Y方向两端处,即设于靠近前壳体511左或右侧边位置处),或者是带有一定角度的其他方式,第一可见光指示器210发射出来的第一可见光束211为一固定斜向的光线。
此实施例的第一反射镜片232和第二反射镜片242采用的就是激光打标机本身的X振镜和Y振镜,因此不需另外设置第一反射镜片232和第二反射镜片242以及相应的驱动电机,当通过X振镜和Y振镜实现反射时,第二可见光束的光路与打标激光的光路重合,因此,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实现第二可见光束,一种就是直接采用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本身,此时激光器本身就相当于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但需要为可见激光的激光器(如绿光激光器),且在指示时要将激光的功率调小到非打标状态。另一种是增加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但需要通过一个合束单元将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发出的第二可见光束与激光光路趋同,以可以利用X振镜和Y振镜实现打标指示。
至于采用合束单元进行合束的方式具体如下:
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经过管道520进行水平发射,在激光传输线路途中设置有合束单元,合束单元具体为合束镜片531以及支架530,合束镜片531相对激光传输方向斜向设置,合束镜片531通过支架530进行支撑,支架530上连接有第二可见光指示器220,第二可见光指示器220发出的第二可见光束221会经过合束镜片531,根据合束镜片531特性,激光可以穿过合束镜片531沿着直线方向继续传输,而第二可见光束221不能穿过合束镜片531,只能进行反射运动,根据合束镜片531和第二可见光指示器220发射出光线的角度的设置,反射后的第二可见光束221和穿过合束镜片531的激光重叠,并进行直线传输,直到发射到第一反射镜片232,第二可见光束221反射后指向第二反射镜片242,经过第二反射镜片242后反射方向向下,同时还有向打标区域发射的第一可见光束211。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机231和第二电机241的偏转,从而控制第一反射镜片232和第二反射镜片242到达指定的偏转位置,达到改变第二可见光束221(激光)传输方向,使之与第一可见光束211相交,控制单元给出的反射镜片偏转角度,使得相交点的高度即是激光打标最优的打标高度。第二可见光指示器220和合束镜片531是设于激光器内部的,即激光器自带可见光指示器。
可见光的颜色决定于光的波长,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光的波长在400至800纳米,而极大部分的激光波段都处于人眼可见范围之外,因此采用合束单元的情形适用于大部分的激光器。此时,必须设置一个产生可见光束的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但考虑到要利用激光器内部固有的X振镜和Y振镜作用指示时的反射单元,因此要通过合束单元将第二可见光束改变方向与激光光路相同,但又不会挡住激光光路。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是直接将激光器本身作为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前提是激光为可见光并且激光功率可调节到仅指示而非打标状态。绿光激光器的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的波长一般为400至800纳米,处于人眼可见的范围,所以可以采用绿光激光器作为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在指示可控距离时,该激光器的功率被设定在非打标时的功率状态(相对于打标时的功率较小),此时激光相当于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发出的第二可见光束,完成激光打标焦点的指示工作,可以省去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和合束单元这一部分,采用绿光激光器的机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但是绿光激光器的成本较高。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11,本实施例中的激光、由第二可见光指示器320发射出的第二可见光束321、反射装置(包括第一电机331驱动控制的第一反射镜332和第二电机341驱动控制的第二反射镜342)和实施例一都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前壳体上还设有调节装置(由第三电机351驱动控制的第三反射镜片352),第一可见光指示器310发射出第一可见光束311,第一可见光束311在传输过程中遇到第三反射镜片352,第一可见光束311经过第三反射镜片352反射后与第二可见光束321相交,相交的交点即为激光打标最优的工作点,增加的调节装置起到的作用和下述实施例四的方案二相同,在高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控制调节装置偏转使第一可见光束311位置移动,使得两高度的交汇点处于打标区域中心位置的附近,方便定位和打标,并可节省空间,本实施例中的反射调节装置也可以通过手动调节。
实施例三
参见附图12,本实施例应用的是第一种原理,即对第二可见光束121只进行一次反射,本实施例中的反射装置不同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反射装置为由第一电机131驱动偏转的第一反射镜片132。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和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可见光指示器210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安装于前壳体上,本实施例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发射出的第一可见光束111为向下的固定光线,第一反射镜片132通过第一电机131控制第二可见光束121的偏转,达到改变交汇点高度的作用;本实施例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只需采用一个反射镜片,但是对于安装的要求较高,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二可见光束121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运动,第一可见光束111和第二可见光束121的交汇点即为激光打标的工作点,安装时,为了使两可见光束有交汇点,必须将第一反射镜片132反射出的第二可见光束121和固定的第一可见光束111始终处于同一平面上。以下为本实施例的两种安装方案:
方案一:
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设于前壳体靠近X方向两端处时(即设于前壳体的靠近前或后端位置处),此时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沿着X方向发射第一可见光束111,此时反射装置调整第二可见光束121始终沿着X方向偏转,随着第二可见光束121的变动,其和第一可见光束111的交汇点的高度(焦点)有所改动,即可达到调节不同焦点对应高度的目的。
方案二:
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设于前壳体靠近Y方向两端处时(即设于前壳体的靠近左或右端位置处),此时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沿着Y方向发射第一可见光束111,此时反射装置调整第二可见光束121始终沿着Y方向偏转,随着第二可见光束121的变动,其和第一可见光束111的交汇点的高度(焦点)有所改动,即可达到调节不同焦点对应高度的目的。
不管采用上述方案一还是方案二,都必须使得第一可见光束111与第二可见光束121可交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
参见图13,图中显示了两个高度,分别为h11a和h12a。在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a的光路上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为由第三电机141a控制的第三反射镜片142a,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a发射出的第一可见光束111a沿途中会经过第三反射镜片142a,通过控制第三反射镜片142a,即可对第一可见光束111a的方向进行调整,第三电机141a和第三反射镜片142a控制第一可见光束111a沿着基准板X(或者Y)方向偏转,当发现第一可见光束111a和第二可见光束121a不处于同一平面上,两者无法交汇,调整第三电机141a即可。
根据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a和第一电机131a的具体的安装情况,可有以下两种对应的调整方式:
第一种: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a发射出的第一可见光束111a指向X方向,第一电机131a控制第二可见光束121a沿着X方向运动,此时第三反射镜片142a控制第一可见光束111a沿着Y方向偏转,第三反射镜片142a调整第一可见光束111a,使得第一可见光束111a和第二可见光束121a处于同一平面上。
第二种:第一可见光指示器110a发射出的第一可见光束111a指向Y方向,第一电机131a控制第二可见光束121a沿着Y方向运动,此时第三反射镜片142a控制第一可见光束111a沿着X方向偏转,第三反射镜片142a调整第一可见光束111a,使得第一可见光束111a和第二可见光束121a处于同一平面上。
方案二:
参见附图14,本方案不同于方案一,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本方案增设了由第四电机151b驱动控制的第四反射镜片152b,调节装置包括第三电机141b驱动的第三反射镜片142b和第四电机151b驱动的第四反射镜片152b,第一可见光束111b经过调节装置反射后射向打标区域,第二可见光束121b经过由第一电机131b驱动的第一反射镜片132b反射后射向打标区域,并和第一可见光束111b相交,本实施例可以对X和Y两个方向都进行调整,对于安装要求更低,并且,可以对可见光束交汇点的位置进行控制,使交汇点处于基准板的中心位置,方便打标,参见图15,当需要在h11b的高度进行打标时,交汇点为A,当需要在h12b的高度进行打标时,交汇点为B,A和B之间相隔距离L,如果A点和B点是两个极限或者接近极限的位置时,两者的水平距离L也较大,此时打标相隔较远,如果第一可见光束111b可以调整,使得在第二高度h12b的交汇平面为A',则只要将第二可见光束121b移动到和A'相交即可,此时可以使打标处于打标区域的中心位置(或附近),更方便操作并使得打标更精确。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应用于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涉及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的光路上设置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为激光打标机本身自带的X振镜和Y振镜,该反射装置用于反射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向其发出的第二可见光束;
所述3D激光打标机包括基准板、控制单元、升降架、位于升降架上的打标头、第一可见光指示器,所述打标头内设有可发射可见激光束的激光器、X振镜和Y振镜,所述激光器作为第二可见光指示器,所述激光器所发射的可见激光束为第二可见光束,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束向X振镜和Y振镜发射,所述X振镜和Y振镜的偏转角度由控制单元控制,使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交汇点对应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所述打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拟打标物体表面建模,形成三维模型;
(2)选取三维模型上的任一点作为基准点,获得该基准点坐标;
(3)选取所述基准点作为激光打标的初始焦点,根据该基准点坐标获得初始焦距;
(4)根据该初始焦距,通过三角几何计算方法获得反射装置的偏转角度;
(5)该偏转角度使得第二可见光束在被反射装置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该交汇点对应3D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6)使打标物体上对应基准点的位置位于所述交汇点的高度上;
(7)开始打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控制单元根据三角几何计算方法,获得对应不同初始焦距的反射装置偏转角度值,所述偏转角度值被存储在数据库内,以便使用时根据不同的初始焦距匹配得到对应的偏转角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值法补偿误差,对所述偏转角度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见光束发射角度是固定的或可调的;当所述第一可见光束发射角度为可调时,其可调的目的是使得交汇点的位置始终位于打标区域内。
5.一种应用了权利要求1所述打标方法的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板、控制单元、升降架、位于升降架上的打标头、第一可见光指示器,所述打标头内设有可发射可见激光束的激光器、X振镜和Y振镜,所述激光器所发射的可见激光束为第二可见光束,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束向X振镜和Y振镜发射,所述X振镜和Y振镜的偏转角度由控制单元控制,使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交汇点对应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见光指示器设置于打标头上,并向打标区域发出倾斜的第一可见光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为发射波长范围为400-800nm激光的绿光激光器,在可控距离指示时,该激光器被设定在非打标功率状态。
8.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应用于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涉及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的光路上设置有反射装置,所述反射装置为激光打标机本身自带的X振镜和Y振镜,该反射装置用于反射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向其发出的第二可见光束;
所述3D激光打标机包括基准板、控制单元、升降架以及位于升降架上的打标头,所述打标头内具有激光器、X振镜和Y振镜,还包括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和合束单元,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发射出的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合束单元后与激光的光路重合,并向X振镜和Y振镜发射,所述X振镜和Y振镜的偏转角度由控制单元控制,使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交汇点对应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所述打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拟打标物体表面建模,形成三维模型;
(2)选取三维模型上的任一点作为基准点,获得该基准点坐标;
(3)选取所述基准点作为激光打标的初始焦点,根据该基准点坐标获得初始焦距;
(4)根据该初始焦距,通过三角几何计算方法获得反射装置的偏转角度;
(5)该偏转角度使得第二可见光束在被反射装置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该交汇点对应3D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6)使打标物体上对应基准点的位置位于所述交汇点的高度上;
(7)开始打标。
9.一种应用了权利要求8所述打标方法的3D激光打标机,包括基准板、控制单元、升降架以及位于升降架上的打标头,所述打标头内具有激光器、X振镜和Y振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和合束单元,第一可见光指示器可向打标区域发出第一可见光束;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发射出的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合束单元后与激光的光路重合,并向X振镜和Y振镜发射,所述X振镜和Y振镜的偏转角度由控制单元控制,使第二可见光束经过反射后与第一可见光束在打标区域内交汇,交汇点对应激光打标机的初始焦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和合束单元置于激光器的内部或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束单元为合束镜片,所述合束镜片设置于激光的光路中,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位于合束镜片的一侧,用于向该合束镜片发出第二可见光束。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束单元为接入激光光路中的光纤,所述第二可见光指示器与该光纤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见光指示器设置于打标头上,并向打标区域发出倾斜的第一可见光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3D激光打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见光指示器的光路上还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由电机控制的反射镜片,该反射镜片的角度可调整,用于使第一可见光束的角度可调,以保持第一可见光束和第二可见光束的交汇点在打标区域内。
CN201410758364.6A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及3d激光打标机 Active CN104551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58364.6A CN104551409B (zh)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及3d激光打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22094 2014-09-30
CN2014105220949 2014-09-30
CN201410758364.6A CN104551409B (zh)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及3d激光打标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1409A CN104551409A (zh) 2015-04-29
CN104551409B true CN104551409B (zh) 2017-08-25

Family

ID=5284295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78287.6U Active CN204322752U (zh)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3d激光打标机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
CN201410757120.6A Active CN104527232B (zh)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3d激光打标机的可控距离指示方法及可控距离指示装置
CN201420779134.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22753U (zh)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3d激光打标机
CN201410758364.6A Active CN104551409B (zh)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及3d激光打标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78287.6U Active CN204322752U (zh)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3d激光打标机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
CN201410757120.6A Active CN104527232B (zh)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3d激光打标机的可控距离指示方法及可控距离指示装置
CN201420779134.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322753U (zh) 2014-09-30 2014-12-10 一种3d激光打标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4) CN204322752U (zh)
WO (1) WO201605010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4091A (zh) * 2018-12-29 2019-03-26 广州新可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标机的3d扫描建模方法、系统及其打标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322752U (zh) * 2014-09-30 2015-05-13 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3d激光打标机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
CN105880828B (zh) * 2015-06-09 2018-09-18 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延迟振镜动作的激光打标系统及激光打标方法
CN105082776A (zh) * 2015-07-23 2015-11-25 深圳市铭镭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分割旋转激光打标机
CN106964904B (zh) * 2016-01-14 2020-04-28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视觉定位的激光打标机及其激光打标的方法
CN105728953A (zh) * 2016-03-30 2016-07-06 苏州恩欧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雕刻机
CN106218226A (zh) * 2016-07-15 2016-12-14 东莞市环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打标机
CN106041297B (zh) * 2016-07-21 2017-10-27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标焦点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N106626848B (zh) * 2016-08-31 2018-12-07 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对打标物上深孔结构打标的3d激光打标方法
CN107876988B (zh) * 2016-09-29 2019-02-12 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激光检测快速生成球形或圆柱形打标物模型的方法
CN107053928A (zh) * 2017-05-15 2017-08-18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木材表面激光雕刻浮雕的方法
CN107457487B (zh) * 2017-08-11 2019-08-20 巢湖学院 一种激光打标机辅助装置
CN107552966A (zh) * 2017-09-28 2018-01-09 惠州市洛玛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打标装置及产品打标方法
CN107790877B (zh) * 2017-11-24 2023-09-08 广州新可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标结构
CN108161240A (zh) * 2018-02-11 2018-06-15 成都迈锐捷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动态聚焦激光打标机
CN108500474A (zh) * 2018-06-27 2018-09-07 安德激光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双面打标装置
CN109079319A (zh) * 2018-08-29 2018-12-25 东莞市雷宇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激光切割机的调光装置及光路调节方法
CN109014610A (zh) * 2018-08-31 2018-12-18 苏州艾可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动变焦激光加工透明材料的系统及方法
CN109079336A (zh) * 2018-10-25 2018-12-25 威准(厦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觉激光打标机
CN109454342B (zh) * 2018-11-19 2021-06-25 江苏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平移式红光预览装置
CN109434295A (zh) * 2018-12-25 2019-03-08 东莞市智汇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电池五金壳自动化镭雕装置
CN111843220B (zh) * 2019-04-19 2022-08-02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标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25550A (zh) * 2019-05-16 2019-08-16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激光打标机补刻小样板漏线的方法
CN110537771A (zh) * 2019-09-25 2019-12-06 中山诺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选择性固化装置及美甲打印机
CN112692428A (zh) * 2019-10-23 2021-04-23 Nps株式会社 激光装置
CN112247363A (zh) * 2020-10-13 2021-01-22 深圳市嗨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光合束雕刻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10843B (zh) * 2021-07-06 2021-09-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零件加工控制方法、控制器、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5464A (ja) * 1998-07-02 2000-01-18 Keyence Corp 位置指示装置及びレーザマーキング装置
JP2004114085A (ja) * 2002-09-25 2004-04-15 Sunx Ltd レーザマーキング装置及びそのレンズユニット
JP4519443B2 (ja) * 2003-10-30 2010-08-04 サンクス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装置及びそのワーク距離調整方法
JP4141485B2 (ja) * 2006-07-19 2008-08-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レーザ加工システムおよびレーザ加工方法
CN100587608C (zh) * 2007-07-24 2010-02-03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刻设备的对准系统
JP2009142865A (ja) * 2007-12-14 2009-07-02 Keyence Corp レーザ加工装置、レーザ加工方法及びレーザ加工装置の設定方法
CN103350281B (zh) * 2013-06-20 2015-07-29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打标机自动调焦装置及自动调焦方法
CN103963480B (zh) * 2014-05-22 2016-01-20 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标机的扫描头
CN104006762B (zh) * 2014-06-03 2017-01-04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获取物体三维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4322752U (zh) * 2014-09-30 2015-05-13 广州创乐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3d激光打标机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14091A (zh) * 2018-12-29 2019-03-26 广州新可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标机的3d扫描建模方法、系统及其打标机
CN109514091B (zh) * 2018-12-29 2020-07-31 广州新可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打标机的3d扫描建模方法、系统及其打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27232A (zh) 2015-04-22
CN204322753U (zh) 2015-05-13
WO2016050101A1 (zh) 2016-04-07
CN204322752U (zh) 2015-05-13
CN104527232B (zh) 2017-08-25
CN104551409A (zh) 2015-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1409B (zh) 一种基于可控距离指示的打标方法及3d激光打标机
CN104553353B (zh) 一种3d激光打标机的可控距离指示方法、打标方法、可控距离指示装置及3d激光打标机
CN208358035U (zh) 一种自动对焦的激光打标机
US10409082B2 (en) Adjustable focal plane optical system
CN100435748C (zh) 借助于辐射束治疗皮肤的设备
KR101704553B1 (ko) 조형광원어레이 및 폴리곤미러를 구비하는 입체조형장비의 헤드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조형평면 스캐닝 방법
IT9022084A1 (it) Apparecchiatura di allineamento del percorso di un raggio laser in una macchina operatrice a laser.
CN108628087B (zh) 一种投影装置及空间成像方法
CN110216374A (zh) 激光加工系统和激光加工方法
CN105301768A (zh) 振镜式激光扫描系统
JP7339629B2 (ja) 複数のレーザーガルバノスキャナを用いる空間曲線の共同位置決め投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S61262598A (ja) 武器のトレ−ニングシステム
US10908406B2 (en) Resonant scanner interoperation with movable stage
JP2018109542A (ja) 光走査高さ測定装置
CN109434278A (zh) 一种激光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04019761A (zh) 一种玉米植株三维形态获取装置和方法
CN110216373A (zh) 强脉冲激光的机器人外导光系统
CN112958958B (zh) 一种mems微镜面扫描与线扫描混合的激光焊缝扫描装置及扫描方法
KR20140121927A (ko) 도광판 가공장치
CN204322754U (zh) 3d激光打标机的可控距离指示装置及3d激光打标机
CN203918227U (zh) 光学影像模组及具有其的激光切割设备
CN102429728B (zh) 医学影像投影辅助外科手术系统
CN220515747U (zh) 一种多点激光打标辅助对焦装置
KR20180040316A (ko) 광학 3d 스캐너
JP5156695B2 (ja) 三次元形状測定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4

Address after: 510820, room 8, 105 West Ling Road, charcoal Town, Huadu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China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new laser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405 Baiyun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Taihe Town, village bridge, the first floor of the building on the 1st floor, No. 2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HUANGLE LASER EQUI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