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0449B -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30449B
CN104530449B CN201410798666.6A CN201410798666A CN104530449B CN 104530449 B CN104530449 B CN 104530449B CN 201410798666 A CN201410798666 A CN 201410798666A CN 104530449 B CN104530449 B CN 104530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ulose
composite pellets
shitosan
preparation
chitosan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86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30449A (zh
Inventor
王兆梅
李满凤
李冰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4107986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30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30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0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30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304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中药液脱色中的应用。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制备方法为:以离子液为溶剂,将纤维素和壳聚糖分别溶于其中,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将纤维素溶解液和壳聚糖溶解液混合,加热交联直至混合液变成淡黄色均一的液体;将混合溶液逐滴滴入凝固浴中,得到凝胶态复合小球,将凝胶态复合小球浸泡后取出洗涤即得到产物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整个反应过程廉价、易行且环保;所得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对紫叶、罗汉果、乌梅、金银花等中草药水提液中的色素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在中草药液纯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中药液脱色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壳聚糖、纤维素作为天然高分子的可生物降解材料是材料科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领域。由于它们多样化构成成分、特殊的结构和优良的性质,所以已经用来作为潜在的生物材料和可生物降解材料用于多样化的应用领域。壳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和氨基,是天然的阳离子絮凝剂,又是凝结剂,能通过电荷中和与分子链桥联作用去除药液中的杂质悬浮颗粒,同时对药剂中的活性成分不造成损失,且价格便宜,经济实惠。但壳聚糖分子较小,分子中的游离氨基可接受质子成盐,故在酸性水溶液中可溶解,造成流失,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纤维素分子含有大量的羟基使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吸附能。与此同时,纤维素具有比壳聚糖更高的机械强度,是一种理想的基质。壳聚糖和纤维素由于具有大量的羟基易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得分子刚性增强,分子链堆积紧密,从而难以溶解在常规溶剂之中,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目前,溶解壳聚糖和纤维素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破坏内部氢键网络结构使之溶解。离子液体中的电负性原子能与羟基形成氢键,破坏壳聚糖、纤维素分子中的氢键网络从而达到溶解的效果。所以纤维素、壳聚糖等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能很好的溶解在离子液体中并自发组装形成稳定的双层膜。申请号为201110447643.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磁性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但所述制备方法在成型过程中磁性无机物粒子存在聚集的现象,可能出现粒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申请号为201010257904.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采用离子溶液为溶剂,制备壳聚糖/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可拓展提升其在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但是在制备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的时候因为混合液的黏度较大,在玻璃上流平时不能控制膜的厚度与均匀性;申请号为201310398608.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细菌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凝胶及其制备与体内治疗的应用,其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与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其公开的细菌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凝胶应用于制备痔疮药物、妇科阴道炎药物及宫颈炎药物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不仅保留了壳聚糖和纤维素的吸附性能,同时解决了壳聚糖遇酸溶解、机械强度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性能优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应用于染液吸附、中药水提液脱色及重金属离子吸附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加入离子液中,加热溶解至溶液透明,得到纤维素溶解液;
(2)将壳聚糖加入离子液中,加热溶解至溶液透明,得到壳聚糖溶解液;
(3)将纤维素溶解液和壳聚糖溶解液混合,加热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混合溶液;
(4)将步骤(3)所得混合溶液采用挤球法推入凝固浴中制得凝胶态复合小球,然后将所得凝胶态复合小球在凝固浴中浸泡,再取出用水清洗,得到湿态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
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纤维素与步骤(2)所述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4);
步骤(1)所述纤维素溶解液中纤维素优选的质量分数为1%~5%;
步骤(1)所述纤维素优选为α-纤维素、棉浆纤维素或滤纸纤维素;其中以α-纤维素效果最佳;
α-纤维素优选聚合度为DP=180,棉浆纤维素优选聚合度为DP=565,滤纸纤维素优选聚合度为DP=1100;
步骤(1)纤维素加热溶解的温度为90~120℃,溶解时间为2~4h;
步骤(2)所述壳聚糖溶解液中壳聚糖优选的质量分数为1%~5%;
步骤(2)所述壳聚糖优选为脱乙酰度大于95%的壳聚糖;
步骤(2)壳聚糖加热溶解的温度为70~90℃,溶解时间为1~2h;
步骤(1)与步骤(2)所述离子液相同或不同的为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或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
步骤(3)所述交联反应的条件为:于90~120℃下,2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0.5~3h;
步骤(4)所述凝固浴为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或二甲基亚砜(DMSO)。
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得到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
上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在中药制药工业领域的应用;
上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用于对中草药提取液进行脱色。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所用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可降解。所用离子液对环境无污染,可循环再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和能源,对纤维素和壳聚糖溶解度高,溶解过程简单;溶解过程是依据离子液体中的电负性原子能与羟基形成氢键,破坏壳聚糖、纤维素分子中的氢键网络从而达到溶解的效果。
(2)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具有生物降解性,可重复利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对中草药提取液(如紫叶、罗汉果、乌梅或金银花的提取液)有较好的脱色效果。而目前现有的复合小球都主要应用于重金属吸附或膜材料,因此本发明拓宽了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应用领域。
(3)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对设备要求简单,操作简便,所用离子液易回收,整个反应过程廉价、易行且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形貌图。
图2为紫叶水提液在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前及吸附完全的对比图。
图3为紫叶水提液吸附原液稀释液和吸附180min后的可见光光谱图。
图4为罗汉果水提液在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前及吸附完全的对比图。
图5为罗汉果水提液吸附原液稀释液和吸附160min后的可见光光谱图。
图6为乌梅水提液在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前及吸附完全的对比图。
图7为乌梅水提液吸附原液稀释液和吸附90min后的可见光光谱图。
图8为金银花水提液在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前及吸附完全的对比图。
图9为金银花水提液吸附原液稀释液和吸附150min后的可见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其制备方法如下:
(1)于三角锥形瓶中,将1.0gα-纤维素溶解于20g离子液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中,110℃油浴下,磁力搅拌3h使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纤维素溶解液;
(2)另一三角锥形瓶中,将1.0g壳聚糖溶解于20g离子液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中,70℃油浴下,磁力搅拌2h使壳聚糖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壳聚糖溶解液;
(3)将上述纤维素溶解液与壳聚糖溶解液混合,110℃油浴下,磁力搅拌1h直至变成淡黄色均一的混合溶液;
(4)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装入医用注射器中,然后将混合溶液推入无水乙醇凝固浴中得到凝胶态复合小球;制得的凝胶态复合小球在凝固浴中继续浸泡24h,以充分除去离子液,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即得湿态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将洗净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置于去离子水中于4℃保存。
所得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形貌如图1所示。
取紫叶500g加8倍水浸泡2h,第1次煎煮2h,过滤,取滤液;第2次再煎煮1h,过滤,取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加热浓缩至500g/500mL,得到紫叶水提液。取紫叶水提液50mL,向其中加入1g/L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在转速180r/min、温度30℃的恒温摇床中进行吸附试验,每隔20min取紫叶水提液的上清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
紫叶水提液在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前呈深紫红色,吸附后紫叶水提液澄清透明,吸附前后紫叶水提液的对比效果图如图2所示。由此说明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对紫叶水提液的脱色效果非常明显。紫叶水提液经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后色度明显降低,从直观上说明壳聚糖/纤维素复合小球对紫叶水提液有着很好的脱色效果。
图3为紫叶水提液吸附原液50倍稀释液初始时和吸附180min后的可见光光谱图。由图3可知,紫叶水提液原液稀释液的最大吸光度值为1.2,经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后,紫叶水提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大幅下降,表明其色素含量大幅度减少,在180min时色素基本清除干净。
实施例2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其制备方法如下:
(1)于三角锥形瓶中,将0.5gα-纤维素溶解于20g离子液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中,100℃油浴下,磁力搅拌3.5h使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纤维素溶解液;
(2)另一三角锥形瓶中,将1.0g壳聚糖溶解于20g离子液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中,80℃油浴下,磁力搅拌1.5h使壳聚糖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壳聚糖溶解液;
(3)将上述纤维素溶解液与壳聚糖溶解液混合,120℃油浴下,磁力搅拌1h直至变成淡黄色均一的混合溶液;
(4)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装入医用注射器中,然后将混合溶液推入去离子水凝固浴中得到凝胶态复合小球;制得的凝胶态复合小球在凝固浴中继续浸泡24h,以充分除去离子液,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即得湿态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将洗净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置于去离子水中于4℃保存。
取罗汉果500g加8倍水浸泡2h,第1次煎煮2h,过滤,取滤液;第2次再煎煮1h,过滤,取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加热浓缩至500g/500mL,得到罗汉果水提液。取罗汉果水提液50mL,向其中加入1g/L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在转速180r/min、温度30℃的恒温摇床中进行吸附试验,每隔20min取罗汉果水提液的上清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
罗汉果水提液在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前呈深褐色,吸附后紫叶水提液呈淡黄色,吸附前后罗汉果水提液的对比效果图如图4所示。由此说明罗汉果水提液经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后色度降低,从直观上说明壳聚糖/纤维素复合小球对罗汉果水提液有着良好的脱色效果。
图5为罗汉果水提液吸附原液50倍稀释液初始时和吸附160min后的可见光光谱图。由图5可知,罗汉果提液原液稀释液的最大吸光度值为2.2,经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后,罗汉果水提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大幅下降,在160min时吸光度下降到0,表明色素基本清除干净。
实施例3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其制备方法如下:
(1)于三角锥形瓶中,将0.3gα-纤维素溶解于20g离子液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中,100℃油浴下,磁力搅拌3.5h使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纤维素溶解液;
(2)另一三角锥形瓶中,将0.6g壳聚糖溶解于15g离子液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中,90℃油浴下,磁力搅拌1h使壳聚糖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壳聚糖溶解液;
(3)将上述纤维素溶解液与壳聚糖溶解液混合,110℃油浴下,磁力搅拌1.5h直至变成淡黄色均一的混合溶液;
(4)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装入医用注射器中,然后将混合溶液推入DMSO凝固浴中得到凝胶态复合小球;制得的凝胶态复合小球在凝固浴中继续浸泡24h,以充分除去离子液,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即得湿态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将洗净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置于去离子水中于4℃保存。
取乌梅500g加8倍水浸泡2h,第1次煎煮2h,过滤,取滤液;第2次再煎煮1h,过滤,取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加热浓缩至500g/500mL,得到乌梅水提液。取乌梅水提液50mL,向其中加入1g/L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在转速180r/min、温度30℃的恒温摇床中进行吸附试验,每隔20min取乌梅水提液的上清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
乌梅水提液在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前呈深紫色,吸附后紫叶水提液呈澄清透明,吸附前后乌梅水提液的对比效果图如图6所示。由此说明乌梅水提液经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后色度明显降低,从直观上说明壳聚糖/纤维素复合小球对乌梅水提液有着显著的脱色效果。
图7为乌梅水提液吸附原液50倍稀释液初始时和吸附90min后的可见光光谱图。由图7可知,乌梅提液原液稀释液的最大吸光度值为0.7,经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后,乌梅水提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逐渐减小,在90min时色素基本清除干净。
实施例4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其制备方法如下:
(1)于三角锥形瓶中,将0.24gα-纤维素溶解于30g离子液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中,120℃油浴下,磁力搅拌3h使纤维素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纤维素溶解液;
(2)另一三角锥形瓶中,将0.8g壳聚糖溶解于25g离子液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中,80℃油浴下,磁力搅拌1.5h使壳聚糖完全溶解,得到透明的壳聚糖溶解液;
(3)将上述纤维素溶解液与壳聚糖溶解液混合,110℃油浴下,磁力搅拌2h直至变成淡黄色均一的混合溶液;
(4)将得到的混合溶液装入医用注射器中,然后将混合溶液推入无水乙醇凝固浴中得到凝胶态复合小球;制得的凝胶态复合小球在凝固浴中继续浸泡24h,以充分除去离子液,然后取出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即得湿态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将洗净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置于去离子水中于4℃保存。
取金银花500g加8倍水浸泡2h,第1次煎煮2h,过滤,取滤液;第2次再煎煮1h,过滤,取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加热浓缩至500g/500mL,得到金银花水提液。取金银花水提液50mL,向其中加入1g/L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在转速180r/min、温度30℃的恒温摇床中进行吸附试验,每隔20min取金银花水提液的上清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
金银花水提液在用本发明所述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前呈黄褐色,吸附后紫叶水提液呈淡黄色,吸附前后金银花水提液的对比效果图如图8所示。由此说明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对金银花水提液的脱色效果显著。
图9为金银花水提液吸附原液50倍稀释液初始时和吸附150min后的可见光光谱图。由图9可知,金银花水提液原液稀释液的最大吸光度值为3.8,经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后,金银花水提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光度逐渐减小,在150min时色素基本清除干净。
对金银花水提液中绿原酸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绿原酸经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后,其保有量为80.7%,木犀草苷经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吸附后,其保有量为91.4%。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在脱色过程中较好的保留了其活性成分绿原酸和木樨草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纤维素加入离子液中,加热溶解至溶液透明,得到纤维素溶解液;
(2)将壳聚糖加入离子液中,加热溶解至溶液透明,得到壳聚糖溶解液;
(3)将纤维素溶解液和壳聚糖溶解液混合,加热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混合溶液;
(4)将步骤(3)所得混合溶液采用挤球法推入凝固浴中制得凝胶态复合小球,然后将所得凝胶态复合小球在凝固浴中浸泡,再取出用水清洗,得到湿态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步骤(1)所述纤维素与步骤(2)所述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2~4);步骤(1)所述纤维素为α-纤维素、棉浆纤维素或滤纸纤维素;步骤(2)所述壳聚糖为脱乙酰度大于95%的壳聚糖;步骤(1)所述纤维素溶解液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1%~5%;步骤(2)所述壳聚糖溶解液中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1%~5%;步骤(1)与步骤(2)所述离子液相同或不同的为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或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纤维素加热溶解的温度为90~120℃,溶解时间为2~4h;步骤(2)壳聚糖加热溶解的温度为70~90℃,溶解时间为1~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交联反应的条件为:于90~120℃下,2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0.5~3h;步骤(4)所述凝固浴为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或二甲基亚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用于对中草药提取液进行脱色。
CN201410798666.6A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30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8666.6A CN104530449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8666.6A CN104530449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0449A CN104530449A (zh) 2015-04-22
CN104530449B true CN104530449B (zh) 2017-06-20

Family

ID=52846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866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30449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304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0430B (zh) * 2015-05-29 2018-04-17 四川九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原酸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5498709A (zh) * 2015-12-16 2016-04-20 郑州大学 一种高强度双醛微纤化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64321B (zh) * 2017-05-25 2018-05-1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一种香蕉纤维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522911A (zh) * 2017-09-25 2017-12-29 安徽依采妮纤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棉浆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673481B (zh) * 2017-09-29 2021-05-07 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17892A (zh) * 2018-01-04 2018-06-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处理含丝多组分面料印染废水的纤维素-壳聚糖绿色絮凝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85214A (zh) * 2018-01-31 2018-05-29 黑河市坤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容养颜蓝莓冰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82069A (zh) * 2018-08-24 2019-01-11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壳聚糖包埋亚油酸发酵醋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7212B (zh) * 2018-11-12 2021-06-2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纤维素-氧化石墨烯-壳聚糖三元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0330697B (zh) * 2019-07-30 2022-07-01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以离子液体为介质的3d打印壳聚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24900A1 (ja) * 2019-08-02 2021-02-11 株式会社ダイセル 多孔質セルロース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575022A (zh) * 2020-12-24 2021-03-30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体外人工脚手架蛋白介导海藻糖多酶复合体的构建方法
CN114345304A (zh) * 2021-12-30 2022-04-15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零价铁的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171A (zh) * 2010-08-20 2010-12-01 厦门大学 一种壳聚糖/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9171A (zh) * 2010-08-20 2010-12-01 厦门大学 一种壳聚糖/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不溶性壳聚糖对苹果汁脱色及澄清效果的研究";邓勇等;《中国食品学报》;20020630;第2卷(第2期);第13-16页 *
"罗汉果提取液不同精制工艺的比较";郭琪康等;《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0930(第10期);第27-28页 *
"罗汉果汁的壳聚糖脱酸工艺研究";唐峰等;《广西轻工业》;19991231(第3期);第26-28页 *
"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水凝胶球的制备及性能";补朝阳;《化学研究》;20111130;第22卷(第6期);第65-6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30449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30449B (zh) 一种纤维素/壳聚糖复合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220362B (zh) 一种β‑环糊精基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染料吸附、分离中的应用
CN103351440B (zh) 一种医药级海藻酸钠的生产工艺
CN102168323A (zh) 以离子液体为溶剂的壳聚糖、甲壳素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97535B (zh) 一种动物黑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提取产物的应用
CN103387689A (zh) 利用花生壳制备纳米纤维素纤维光学透明膜材料的方法
CN105820598A (zh) 一种纺织品抗菌植物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11286A (zh) 一种甘蔗叶多糖的制备方法
CN102767098A (zh) 板蓝根扎染面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83128B (zh) 一种甜菊糖苷水提取液的脱色方法
CN105506861A (zh) 一种天然有色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JP2009051797A (ja) お茶からの成分抽出法および抽出物
CN104059382A (zh) 一种天然纺织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3932A (zh) 一种枇杷叶棕色素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4672350B (zh) 一种用于半纤维素生产的秸秆预处理方法
CN104261541B (zh) 一种秸秆/聚合硫酸铁复合水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5320B (zh) 一种薄膜包衣剂
CN102274269A (zh) 一种提取乌饭树叶中色素的方法
CN105862456B (zh) 一种利用回收生物质对竹纤维染色的工艺
KR102116078B1 (ko) 천연색소를 활용한 디지털 날염용 친환경잉크 제조방법
CN103694488A (zh) 一种海藻酸或海藻酸盐液晶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825510B (zh) 一种膜法提取萝芙木总生物碱的方法
CN103936888A (zh) 酶解提取肝素钠后废液回收、提取肝素钠和饲料用蛋白
CN101372764A (zh) 再生纤维素/甲壳素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制备的复合纤维
CN104001213B (zh) 一种软骨组织工程用多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0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