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3207B - 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3207B
CN104513207B CN201310463277.3A CN201310463277A CN104513207B CN 104513207 B CN104513207 B CN 104513207B CN 201310463277 A CN201310463277 A CN 201310463277A CN 104513207 B CN104513207 B CN 1045132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ether compound
formula
preparation
organic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632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3207A (zh
Inventor
宋立明
白飞
杨兆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PC Pharmaceutical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PC Pharmaceutical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PC Pharmaceuticals Inc filed Critical KPC Pharmaceuticals Inc
Priority to CN2013104632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13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13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3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3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3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 C07D24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41/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4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nly hydrogen atoms, hydrocarbon or substituted hydrocarbon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为具有通式Ⅰ的衍生物及其盐:(Ⅰ)式中:R表示烷基、羰基化合物。所述的制备方法是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醛、烟酸或三乙酰没食子酸为原料与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苯甲醇发生脱水反应得到目标物。所述的制剂为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的片剂、胶囊剂、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所述的应用为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凝血药物中的应用和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环境污染小,可用于式所示化合物的大量制备。

Description

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血栓栓塞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冠状动脉疾病及其相应的缺血并发症可引起多种临床综合征,如中风、心肌梗塞或外周动脉疾病,主要病因就是在动脉中形成的血栓堵塞血管,引起严重缺血。以冠状动脉血栓和脑血栓为核心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在我国也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防止血栓也就成了当今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在临床上用于血栓性疾病治疗的主要有抗凝药、抗血小板聚集药和溶栓药三大类组成。这几类药物的一线治疗品种主要存在延迟性出血风险、纯化技术要求高等不足,为了克服上述药物的不足,研制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仍是药物研究的热点。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从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中筛选具有抗心脑血管疾病活性的成分作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现代药物化学研究原理对先导化合物进行合理药物设计、合成,从中筛选出疗效更好、副作用少、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的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药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为具有通式Ⅰ的衍生物及其盐:
(Ⅰ)
式中:R表示烷基、羰基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醛、烟酸或三乙酰没食子酸为原料与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苯甲醇发生脱水反应得到目标物。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的片剂、胶囊剂、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凝血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天麻素(Gastrodin),别名4-羟甲基苯基-beta-D-吡喃葡萄糖甙,分子式为C13H18O7,分子量为286,化学结构式为:
天麻素于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根块中提取分离得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天麻素具有较好的镇静和安眠作用,对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症状有缓解作用。中药天麻可治疗痛眩晕、肢体麻木、惊痛抽搐。临床天麻素主要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前庭神经元炎、眩晕症等症。
川芎嗪(Ligustrazine, Lig),化学名为2,3,5,6-四甲基吡嗪,简称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 TMP),分子式为C8H12N2,分子量为136,化学结构式为:
川芎嗪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茎中提取分离得到,是祖国医学实践证明疗效显著的活血化瘀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定痛之功效,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本发明以天麻素苷元和川芎嗪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川芎嗪苄醇醚类衍生物,并发现其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高等特点。本发明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是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抗凝血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和抗凝血药物。本发明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环境污染小,可用于式所示化合物的大量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1H-NMR图谱;
图2为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酸乙酯1H-NMR图谱;
图3为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基)烟酸酯1H-NMR图谱;
图4为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基-3,4,5-三乙酰氧基苯甲酸酯1H-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为具有通式Ⅰ的衍生物及其盐:
(Ⅰ)
式中:R表示烷基、羰基化合物。
R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醛、烟酸、三乙酰没食子酸中的一种,其结构式分别为:
本发明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醛、烟酸或三乙酰没食子酸为原料与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苯甲醇发生脱水反应得到目标物。
其中,R为
该反应的反应式为:
所述的脱水反应是先将原料或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苯甲醇溶于有机溶剂,在冰浴下搅拌滴加二氯亚砜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加入有机溶剂,再在碱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的反应条件下和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苯甲醇或原料加热反应得到目标物。
所述脱水反应具体包括:
第一类:
步骤1、式Ⅱ所示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冰浴搅拌下滴加二氯亚砜,搅拌反应得到式Ⅲ所示化合物,加入有机溶剂备用;
步骤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醛在碱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存在下,与步骤1制得的有机溶剂溶解的式Ⅲ所示化合物加热反应生成式所示化合物;
Ⅱ Ⅲ
第二类:
步骤1、式Ⅳ所示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冰浴搅拌下滴加二氯亚砜,搅拌反应得到式Ⅴ所示化合物,加入有机溶剂备用;
步骤2、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苯甲醇在碱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存在下,与步骤1制得的有机溶剂溶解的式Ⅴ所示化合物加热反应生成式Ⅰ所示化合物;
Ⅳ Ⅴ
其中R1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包含碳原子的能溶解不溶于水的物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链烷烃、烯烃、醇、醛、胺、酯、醚、酮、芳香烃、氢化烃、萜烯烃、卤代烃、杂环化合物或硫化合物中的一种。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DMF)、丙酮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
所述的碱催化剂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所述的无机碱为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或钠氢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碱为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醇钠或氨水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制剂为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的片剂、胶囊剂、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
本发明的应用为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凝血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应用为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变为纤维蛋白,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是反映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常用于检测药物对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参照Markwardt的凝血酶滴定方法考察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凝血酶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加药物时,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作用,约25s发生凝固,加入肝素(Heparin,0.725mg/mL)后,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作用约40.5s发生凝固。而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在各浓度(0.725 mg/mL,1.25 mg/mL和2.5mg/mL)均可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的凝结时间(p<0.05)。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显著,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因此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抗凝血药物中的应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通过对KCl所致主动脉环收缩的舒张作用影响试验,发现本发明所述化合物能呈剂量依赖性舒张由KCl所引起收缩的血管环,其中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KPC-3000119)半数有效浓度EC50远低于阳性对照药川芎嗪半数有效浓度。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尤其是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KPC-3000119)对KCl所致主动脉环收缩的舒张作用强于川芎嗪,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缺血缺氧促进内皮素(ET)大量释放,引起冠状动脉持续而剧烈收缩,甚至造成冠脉血流停止。ET可促进心肌及血管平滑肌合成释放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而AngⅡ又可作用血管或心内皮细胞,增加ET释放。血浆AngⅡ升高时,可阻碍血流流畅,减低心排血量和局部组织灌注,并调控胞浆Ca2+浓度与蛋白激酶C,促进原癌基因c-fos,c-myc表达,使细胞生长增殖,引起心肌肥厚和血管重构,进而加重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另一方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动脉内皮受损,使主要产生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前列环素(PGI2)合成受干扰,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胶原组织,进一步释放以血栓素(TXA2)为主的缩血管物质。TXA2可作为Ca2+载体直接促进Ca2+内流和致密管道系统Ca2+释放,从而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局部血管收缩,加重内皮损伤。因此,TXA2与PGI2的平衡失调可能是心肌缺血或心肌坏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ET、AngⅡ、PGI2及TXA2水平。结果显示本发明所述化合物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KPC-3000119)可以明显减少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ET及AngⅡ的释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浆TXA2水平,增加血浆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改善TXA2/PGI2系统的平衡状态,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KPC-3000119)具有明显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减少ET的释放,改善TXA2/PGI2系统的平衡状态,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式所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抗凝血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式所示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式所示化合物可以和常规的辅料组合制成抗凝血药物,同时本发明所述式所示化合物也可以和常规的辅料组合制成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包括口服液、颗粒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和滴丸剂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包括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所述式所示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所述式所示化合物直接或间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常用辅料,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药物制剂方法,制成常用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注射液、口服液、颗粒剂、丸剂、散剂和滴丸剂等。其中,填充剂如淀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和硅酸;崩解剂如琼脂,碳酸钙,土豆淀粉或木薯淀粉,海藻酸,某些硅酸盐和碳酸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固体聚乙二醇,月桂硫酸钠;粘合剂如羧甲基纤维素,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酮,蔗糖和阿拉伯胶。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述药物制剂为片剂、胶囊剂、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由于使用方便而深受临床患者的青睐。
本发明所述式所示化合物是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抗凝血和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和抗凝血药物。本发明式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环境污染小,可用于式所示化合物的大量制备。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a. 中间体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氯的制备
在反应瓶中,加入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苯甲醇(2.6g,0.01mol),二氯甲烷20ml,冰浴搅拌下滴加氯化亚砜(2ml,0.028mol)。0-25℃下反应2h,减压蒸出溶剂及剩余的氯化亚砜,得到黄色固体2.7g,产率为97%。
b. 化合物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的制备
在反应瓶中,加入对羟基苯甲醛(1.22g,0.01mol),丙酮20ml,碳酸钾(3g,0.02mol)。50℃搅拌30min,滴加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氯(2.7g,0.01mol),70 ℃反应2h。过滤除去碳酸钾,滤液减压浓缩。加入二氯甲烷50ml,依次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除二氯甲烷得到浅黄色固体,用70%乙醇重结晶得到浅黄色固体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1.5g,产率为:41%。
该化合物核磁共振鉴定如下:
1H-NMR(500MHz,CDCl3,δppm):δ9.879(s,1H),δ7.843(d,2H),δ7.367(d,2H),δ7.051(q,4H),δ5.162(s,2H),δ5.064(s,2H),δ2.590(s,3H),δ2.522(s,6H)。结构式见表1。
实施例2
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本发明化合物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参考实施例1,制备得到浅黄色固体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酸乙酯2g,产率为49%。
该化合物核磁共振鉴定如下:
1H-NMR(500MHz,CDCl3,δppm):δ7.86(d,2H),δ7.362(d,2H),δ7.00(d,2H),δ6.85(d,2H),δ5.254(s,2H),δ5.152(s,2H),δ4.89(q,2H),δ2.603(s,3H),δ2.521(d,6H),δ2.021(t,3H)。结构式见表1。
实施例3
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基)烟酸酯的制备:
a. 中间体烟酰氯的制备
在反应瓶中,加入烟酸(2.5g,0.02mol),20mL丙酮,冰浴搅拌下滴加氯化亚砜(4mL,0.05mol),加热回流2小时,减压蒸出溶剂及氯化亚砜,得到烟酰氯2.7g, 产率为96%。
b. 化合物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烟酸酯的制备
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苯甲醇(2.6g,0.01mol),二氯甲烷20ml,三乙胺(3ml,0.02mol)。冰浴搅拌下滴加烟酰氯(1.5g,0.106mol)的二氯甲烷溶液。60 ℃下反应2h,过滤除去三乙胺盐酸盐。反应液依次用水、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出溶剂得到浅黄色固体,用80%乙醇重结晶得到浅黄色固体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烟酸酯1.5g,产率为41%。
该化合物核磁共振鉴定如下:
1H-NMR(500MHz,CDCl3,δppm):δ9.228(s,1H),δ8.761(s,1H),δ8.315(d,1H),δ7.388(d,3H),δ7.023(d,2H)δ5.316(s,2H),δ5.153(s,2H),δ2.577(s,3H),δ2.513(d,6H)。结构式见表1。
实施例4
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基-3,4,5-三乙酰氧基苯甲酸酯的制备:
本发明化合物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基-3,4,5-三乙酰氧基苯甲酸酯的制备参考实施例3,制备得到浅黄色固体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基-3,4,5-三乙酰氧基苯甲酸酯2.23g,产率为:41.6%。
该化合物核磁共振鉴定如下:
1H-NMR(500MHz,CDCl3,δppm):δ7.791(s,2H),δ7.354(d,2H),δ7.017(d,2H),δ5.266(s,2H),δ5.155(s,2H),δ2.583(s,3H),δ2.521(s,6H),δ2.294(d,9H)。结构式见表1。
表1实施例1~4制得的化合物
试验例1
下面以实施例1~4制备的化合物作如下试验:
一、对凝血酶时间的影响:
凝血酶时间是反映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实验,本发明的化合物对凝血酶时间影响的测定参照Markwardt的凝血酶滴定方法进行。具体方法为于酶标板小孔中加入200μL,0.5%人纤维蛋白原,再加入1μL样品液,充分混匀。用微量进样器吸取5μL凝血酶溶液(100U/mL)迅速混匀并计时,记录纤维蛋白原发生凝固的时间,结果见表2
表2 对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
注:所有结果均为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由表2结果可见,不加药物时,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作用,约25s发生凝固,加入肝素(Heparin,0.725mg/mL)后,纤维蛋白原与凝血酶作用约40.5s发生凝固。而本发明的化合物在各浓度(0.725 mg/mL,1.25 mg/mL和2.5mg/mL)均可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的凝结时间(p<0.05)。
二、对舒张血管活性评价研究:
雄性SD大鼠,颈部脱臼,剪开胸腔,迅速取出胸主动脉条,放置于4℃K-H液中,小心剥去附在胸主动脉的脂肪及结缔组织,横切成3mm长的血管环。将血管环悬挂于预置5mL K-H液的浴槽中,温度37.0±0.2℃恒定,持续通入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标本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经张力换能器连接ALC-M离体组织器官实验系统,记录实验过程中张力的变化。稳定过程先以0g张力开始,维持30min后调节其基础张力至1g,平衡1h,期间每隔15min更换一次K-H液。主动脉环稳定后,用KCl(60mmol/L)刺激,待收缩幅度稳定后用K-H液洗脱,以激发最大收缩并使血管收缩状态更稳定。用Ach 10μmol/L舒张主动脉70%以上,认为内皮完整。
对KCl所致主动脉环收缩的舒张作用
血管环检测内皮后,用终浓度为60mmol/L的KCl溶液使血管环达到最大收缩,以单次给药法向浴皿内加入浓度梯度的本发明的化合物,记录主动脉环张力,通过GraphPad软件计算出最大舒张效应及半数有效浓度,结果见表3。
表3 对KCl所致主动脉环收缩的舒张作用
表3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化合物能呈剂量依赖性舒张由KCl所引起收缩的血管环,其中实施例1制得的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KPC-3000119)半数有效浓度EC50远低于阳性对照药川芎嗪半数有效浓度。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尤其是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KPC-3000119)对KCl所致主动脉环收缩的舒张作用强于川芎嗪。
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340±20g,由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滇)2005-2008)。饲养条件:室温为22±2℃,相对湿度60~70%。
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KPC-3000119)由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内皮素(ET)放免药盒、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α)放免药盒及血栓素B2(TXB2)放免药盒由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放免测定盒由北京北方免疫试剂研究所提供。
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第1组为假手术组:舌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第2组为模型组:舌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kg;第3~5组为KPC-3000119小、中、大剂量组:舌下静脉注射KPC-3000119分别为25,50,100 mg/kg。
大鼠的冠脉结扎参照相关文献,在乙醚麻醉下仰位固定于手术台,自左侧3~4肋间开胸,暴露心脏,于肺动脉圆锥及左心房间找出冠脉左前降支,除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外,其余各组均以0号线立即结扎冠脉,结扎时用一细小乳胶管垫于血管与结扎线之间,将心脏送回胸腔,并挤出胸腔内血液和气体,迅速关闭胸腔,开胸时间不超过30 s。各组动物在结扎30 min时分别舌下静脉给药或生理盐水,然后松解结扎线进行再灌注。再灌注120min后,以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每组动物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浆内皮素(ET)、AngⅡ及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和TXB2水平。实验数据以±s表示,用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和表5。
表4 KPC-3000119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ET及AngⅡ水平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1)P<0.05,2)P<0.01,±s,n=10
表5 KPC-3000119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PGI2及TXA2水平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1)P<0.05,2)P<0.01,±s,n=10
由表4结果可见,模型组血浆ET及Ang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表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伴有体内ET及AngⅡ水平的增加。KPC-3000119100 mg/kg组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ET及Ang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由表5结果可见再灌注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浆TXA2水平明显升高,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表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伴有血管内皮细胞的平衡失调。KPC-3000119 50,100 mg/kg组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浆TXA2水平,增加血浆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与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化合物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KPC-3000119)可以明显减少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ET及AngⅡ的释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浆TXA2水平,增加血浆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改善TXA2/PGI2系统的平衡状态,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表明本发明所述化合物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KPC-3000119)具有明显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采用上述实验方法考察化合物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酸乙酯、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烟酸酯、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基-3,4,5-三乙酰氧基苯甲酸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与4-(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苄氧基)苯甲醛相似,同样可以明显减少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浆ET及AngⅡ的释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浆TXA2水平,增加血浆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改善TXA2/PGI2系统的平衡状态,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苄醇醚类化合物为具有通式I的衍生物及其盐:
(Ⅰ)
式中:R为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的片剂、胶囊剂、注射液或冻干粉针剂。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在制备抗凝血药物中的应用。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类:
步骤1、式II所示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冰浴搅拌下滴加二氯亚砜,搅拌反应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加入有机溶剂备用;
步骤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醛在碱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存在下,与步骤1制得的有机溶剂溶解的式III所示化合物加热反应生成通式I的化合物;
II III
第二类:
步骤a、式IV所示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冰浴搅拌下滴加二氯亚砜,搅拌反应得到式V所示化合物,加入有机溶剂备用;
步骤b、4-((3,5,6-三甲基吡嗪-2-基)甲氧基)苯甲醇在碱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存在下,与步骤a制得的有机溶剂溶解的式V所示化合物加热反应生成通式I的化合物;
IV V
其中R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丙酮或二氯甲烷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苄醇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催化剂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无机碱为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锂或氢化钠中的一种,有机碱为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醇钠或氨水中的一种。
CN201310463277.3A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Active CN104513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3277.3A CN104513207B (zh)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63277.3A CN104513207B (zh)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3207A CN104513207A (zh) 2015-04-15
CN104513207B true CN104513207B (zh) 2017-06-20

Family

ID=52789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63277.3A Active CN104513207B (zh) 2013-10-08 2013-10-08 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132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0008B (zh) * 2016-06-18 2018-10-26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麻素苷元衍生物的新用途
CN108456178A (zh) * 2017-02-20 2018-08-28 雷鹏程 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川芎嗪取代对羟基苯甲醇类似物衍生物(lqc-f)及其应用
CN112028875B (zh) * 2019-06-04 2023-08-15 南昌弘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pgi2蛋白激动剂、txa2蛋白抑制剂的酸酐类化合物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2201A (zh) * 2007-02-05 2007-08-08 中国药科大学 川芎嗪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CN101143851A (zh) * 2007-10-26 2008-03-19 李家明 川芎嗪芳酸醚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和药物组合物与应用
CN101812025A (zh) * 2010-04-15 2010-08-25 李家明 吡嗪芳酸醚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医药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2201A (zh) * 2007-02-05 2007-08-08 中国药科大学 川芎嗪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医药用途
CN101143851A (zh) * 2007-10-26 2008-03-19 李家明 川芎嗪芳酸醚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和药物组合物与应用
CN101812025A (zh) * 2010-04-15 2010-08-25 李家明 吡嗪芳酸醚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医药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ct on Injure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Damaged by Hydrogen Peroxide.《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3,第13卷第2123-2126页. *
Xinyong Liu et al.Synthesis of the Novel Liqustrazine Derivatives and Their Protective E&#64256 *
基于抗血小板聚集的一系列β-丙氨酸衍生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盛日正 等;《化学试剂》;20110831;第33卷(第8期);第706-710页 *
川芎嗪酯类衍生物的3D-QSAR研究;刘楠,刘新泳;《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71031;第17卷(第5期);第283-287,3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3207A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4051B (zh) 一种乙酰天麻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AU2012276114A1 (en) Substituted cinnamamide derivativ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4513207B (zh) 一种苄醇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N105582000A (zh) 杜仲皮或杜仲叶中萜类和木脂素类物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老年性痴呆药物中的应用
CN108348481A (zh) 贝壳杉烷类化合物在治疗心肌肥厚和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应用
CN101311160A (zh) 一种丹参丹酚酸a的制备方法
CN102631387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川芎内酯类成分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US8987449B2 (en) Medicine for treating ischemic brain injury and its sequela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963987A (zh) 一种水苏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7935972A (zh) 5‑[2‑羟基‑3‑(异丙胺基)丙氧基]苯并呋喃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01704752A (zh) 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
CN104341358B (zh) 一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41481B (zh) 一种磺酰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CN106466317A (zh) 千金藤碱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与溶剂化物作为制备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CN102001971B (zh) N-(4-胍基丁基)丁香酰胺衍生物及其医药用途
CN100581552C (zh)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
CN1907420B (zh) 一种治疗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41482A (zh) 一种杂环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CN109912681B (zh) 含有环戊烷并多氢菲类骨架的衍生物及其在制备防治梗死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7056877B (zh) 一种甾体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7753469B (zh) Ndga类似物在制备抗氧化药物中的应用
CN104744242B (zh) 一种(-)-丹参素钠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CN101991573A (zh) 去氢钩藤碱及其异构体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
CN101812025B (zh) 吡嗪芳酸醚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医药应用
CN105669461A (zh) 邻硝基咖啡酸苯乙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50106 Kun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Yunnan Province Road No. 166

Applicant after: Kun Yao Group Plc

Address before: 650106 Kunm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Yunnan Province Road No. 166

Applicant before: Kunming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Group Corp.,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