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1552C -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1552C
CN100581552C CN200610081365A CN200610081365A CN100581552C CN 100581552 C CN100581552 C CN 100581552C CN 200610081365 A CN200610081365 A CN 200610081365A CN 200610081365 A CN200610081365 A CN 200610081365A CN 100581552 C CN100581552 C CN 1005815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erarin
gynostemmae pentaphylli
herb gynostemmae
group
total glyco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81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3498A (zh
Inventor
吴建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Disa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吴建中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建中 filed Critical 吴建中
Priority to CN200610081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1552C/zh
Publication of CN1883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3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15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155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脑血栓病或心脑组织缺血。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制剂以及制备方法,和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疗效好,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剂量小等优点,适合制成各种固体和液体剂型。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脑血栓病或心脑组织缺血。本发明还涉及包含该药物组合物的药物制剂以及制备方法。另外,本发明也涉及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在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当前,心脑血管疾病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为此,人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的生物黄酮具有增强毛细管作用,能用来防止细胞和组织中的氧化性损伤。目前生物黄酮及其衍生物或含有生物黄酮作为有效成份的植物提取物已经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这样的实例有许多,如五眼果黄酮(参见CN1139673A)、山楂黄酮(参见CN 1232031A)、板栗花黄酮(参见CN 1323797A、CN 1569869A)、异槲皮素(参见CN 1355797A)、红花黄酮(参见CN 1363684A)、大豆异黄酮(参见CN 1375492)、蒲黄黄酮(参见CN 1468859)、葛根素(参见CN 1511840A)、竹叶黄酮(参见CN 1513447A)、黄细心黄酮糖苷(参见CN 1515583)、水翁花类黄酮(参见CN 1544428)、尼泊尔鸢尾异黄酮(参见CN 1594307A)、醋柳黄酮(参见CN 1686107),等等。
但是在单独使用生物黄酮时,由于生物黄酮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因而它们的生物利用度差,导致治疗效果比较差。例如,葛根素(其化学名称为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是由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得到的)能使外周血管扩张,特别是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冠脉侧枝循环的开放和形成,改善缺血区的血流,改善粘滞血症、高凝血症,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聚集性下降,从而达到稀释血液改善微循环的目的。然而葛根素在水中溶解度小,在小鼠体内生物利用度仅为3.95%,正常人口服葛根素后72小时自粪便排出73.8%。这使得葛根素口服吸收差,而且在肠胃道吸收很差,直接造成治疗效果不佳。故而葛根素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病时,会以丙二醇为溶剂将葛根素制成注射剂静脉给药来增加生物利用度。但是葛根素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和以丙二醇为溶媒,会在临床上表现出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过敏反应、溶血及腹胀、恶心等症状,限制了葛根素的应用。其他生物黄酮的单独使用也会受制于类似的生物利用度小、口服吸收差,因而也会使它们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产生困难。
除了生物黄酮之外,我国利用传统中医药知识也开发出了大量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中,绞股蓝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中药名为七叶胆,其提取物——绞股蓝总皂苷也是一种常用的养心健脾、益气和血的药物。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系由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的干燥全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总皂苷。近二十多年来,日本和我国不少学者对绞股蓝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相当成熟的研究结果,发现其主要药效成分为绞股蓝总皂苷。绞股蓝总皂苷具有降血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有批准上市的绞股蓝制剂了,主要有绞股蓝总皂苷片、胶囊、颗粒剂等,用于降血脂,但是其降血脂作用比较缓慢,一般需要连续服药3~6个月才能显效。
另外,中国专利申请CN1475254A公开了一种以葛根总黄酮、山楂提取物和绞股蓝总皂苷为有效成分的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但是由于其中使用较多的物质,特别是葛根总黄酮和山楂提取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混合物,文献报导葛根总黄酮中3′-甲氧基葛根素具有溶血和过敏作用,故国家药品标准葛根素注射液规定其它杂质不得大于1%,由于山楂提取物和葛根总黄酮有效成分不明确,作用机理不清楚,产品质量和制剂稳定性和均一性难以控制,给产业上生产、应用带来了困难,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将中医药学的经验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结合,经过艰苦努力,惊人地发现了生物黄酮及其衍生物与绞股蓝总皂苷组合在一起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能够显著协同提高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通过本发明的药物组成,能够有效克服单独使用生物黄酮的生物利用度低和单独使用绞股蓝总皂苷作用缓慢的缺点,而且见效更快,生物利用度高,适合口服;另外,由于通过研究更明确了有效药物成分并减少了不必要的无效成分,因此更容易控制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而且作用机理明确,制剂稳定性和均一性好,产品质量可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获得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本发明人经过拆方研究和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等艰苦努力,惊人地发现了,绞股蓝总皂苷能增加生物黄酮及其衍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因而生物黄酮及其衍生物与绞股蓝总皂苷的组合能够显著协同提高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研究,获得了一种药效好、见效快、生物利用度好、毒副作用小、而且口服有效的药物。
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即其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并且其包含绞股蓝总皂苷。所述药物组合物优选不含有山楂提取物,即不含有用70%乙醇对山楂进行提取的产物。更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基本由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组成。
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基本”指的是除了所列举的有效成分外,还可以有其他组分,但这些组分对有效成分的特性无实质上的影响。例如,基本由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组成,指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包含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而且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作为有效成分起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或全部作用,优选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起到80%以上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更优选起到90%以上的作用,更优选起到95%以上的作用,最优选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不包含其他起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例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由包含生物黄酮的植物提取物与绞股蓝总皂苷组成,其中包含生物黄酮的植物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生物黄酮,更具体地,其中所述的包含生物黄酮的植物提取物中含生物黄酮单体成分含量为85%以上,优选90%以上,更优选95%以上,更优选至少98%。另外,本发明也优选,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由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和绞股蓝总皂苷组成。
本发明中所述的“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系由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的干燥全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总皂苷,更具体地,优选提取分离得到的提取物中含总皂苷85%以上,优选90%以上,更优选95%以上,最优选以绞股蓝皂苷-A(C53H90O21)计,含总皂苷不少于97%。目前,绞股蓝总皂苷的生产与制备已经相当成熟,已经出现大量应用绞股蓝总皂苷的技术,如CN1602882A、CN1593435A等公开了绞股蓝总皂苷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和工艺,这些文献都纳入本文参考;也可以参考卫生部也已经出台了的WS3-Z-006-93(Z)等标准。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黄酮”是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黄酮类化合物。所述生物黄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对植物进行提取而获得。生物黄酮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已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例如,五眼果黄酮(参见CN1139673A)、山楂黄酮(参见CN 1232031A)、板栗花黄酮(参见CN 1323797A、CN 1569869A)、异槲皮素(参见CN 1355797A)、红花黄酮(参见CN 1363684A)、大豆异黄酮(参见CN 1375492)、蒲黄黄酮(参见CN 1468859)、葛根素(参见CN 1511840A,US4985408A)、竹叶黄酮(参见CN 1513447A)、黄细心黄酮糖苷(参见CN 1515583)、水翁花类黄酮(参见CN 1544428)、尼泊尔鸢尾异黄酮(参见CN 1594307A)、醋柳黄酮(参见CN 1686107)等等,这些文献中的内容都纳入本文参考。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可以从含有生物黄酮的植物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例如,通过CN1176117A所述的色谱技术,收集不同的色谱峰所代表的化合物,可以分离出葛根素、黄豆甙、3’-羟基葛根素等成分。在大规模生产时,为了节约成本,可以不制备得到非常纯的生物黄酮,只要能在植物提取物中含有有效治疗量的生物黄酮就可以了,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包含生物黄酮的植物提取物优选含生物黄酮85%以上,优选90%以上,更优选95%以上,更优选98%以上。本发明的生物黄酮优选是从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的葛根素(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本发明优选包含葛根素的野葛提取物中葛根素的含量为85%以上,优选90%以上,更优选95%以上,更优选按干燥品计算,含8-β-D-葡萄吡喃糖-4’,7-二羟基异黄酮(C21H20O9)不少于98%。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黄酮或生物黄酮衍生物也可以是通过有机合成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合成技术合成制备的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黄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所述的生物黄酮衍生物是指在植物中提取获得的天然生物黄酮的结构上取代或缺失氢、烷基、氨基、氨基烷基、羧基、杂环基、杂环基烷基、芳环、酰基、糖苷等基团的化合物以及其酯或其盐,其中杂环、芳环、糖苷基团具有不超过30个碳原子的大小,而其中其他取代基团具有不超过10个碳原子的大小,而且所述生物黄酮衍生物或其酯或其盐仍旧保持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活性。这样的衍生物通过常规有机合成技术就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例如,CN1013582A、CN 1233173A、CN 1386742A等专利就公开了大量的生物黄酮衍生物,这些文献中的内容都纳入本文参考。优选本发明的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选自含有糖苷配基槲皮素的糖苷生物黄酮和含有糖苷配基异黄酮的糖苷生物黄酮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的实例优选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槲皮甙、异槲皮甙、葛根素、黄豆甙、3’-羟基葛根素或它们的衍生物。优选本发明的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选自槲皮甙、异槲皮甙、葛根素、黄豆甙、3’-羟基葛根素和它们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选自葛根素或其衍生物。葛根素衍生物的实例优选但并不仅仅局限于CN1511840A、WO2004002470A、WO2005003146中所涉及的葛根素衍生物,这些文献的内容都纳入本文参考。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有效成份的配比可以根据有效成份的活性来确定,一般,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与绞股蓝总皂苷的重量之比为1~100∶100~1,优选为1~30∶30~1,更优选为1~10∶10~1,更优选1~5∶5~1,更优选1~3∶3~1。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实验,如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作用,对大鼠动脉血栓的影响,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对大鼠冠脉结扎及心肌缺血试验和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等试验,可以方便地确定有效成份的活性。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合适的配比量为葛根素0.2~5mg/kg,绞股蓝总皂苷为0.1~4.0mg/kg,即葛根素∶绞股蓝总皂苷的重量之比为0.2~5∶0.1~4.0。本发明人发现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疗效显著高于单味药,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例如,实验证明葛根素和绞股蓝总皂苷作用类型为其增效指数(以单药的ED50和ED90与复方中的ED50和ED90之比)高达6.8。根据不同的药物制剂形式和患者状况、给药方式,给药的剂量会有所不同。通常,以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中的葛根素或绞股蓝总皂苷计,给药的剂量为0.01~100mg/kg患者体重,优选为0.03~50mg/kg,优选为0.05~20mg/kg,优选为0.07~10mg/kg,更优选为0.1~5mg/kg。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制剂,其包含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稀释剂等,它们与活性成分相容。运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制备药物制剂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本发明的药物制剂包含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将该药物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载体、赋形剂、稀释剂等)组合在一起,配制成各种制剂,优选为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本发明的制剂可以为单位剂量形式,如片剂、丸剂、胶囊(包括持续释放或延迟释释放形式)、粉剂、混悬剂、颗粒剂、酊剂、糖浆剂、乳液剂、悬浮液、针剂、等剂型以及各种缓释剂型,从而适合各种给药形式,例如口服、非肠道注射、粘膜、肌肉、静脉内、皮下、眼内、皮内或经过皮肤等的给药形式。其中载体、赋形剂、稀释剂是药学上可接受的并与活性成分相容。可以选用的合适的赋形剂优选但不仅限于水、生理盐水、葡萄糖,甘油、乙醇或其类似物及其组合。制备各种剂型的实例优选但不仅限于CN1457795A、CN1593435A、CN1602882A中所述的技术。
本发明药物制剂中的辅剂优选包括能够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并与活性成分相容的辅剂。这样的辅剂能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形成空隙固溶体,进一步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在一个优选的实例中,可以选用泊洛沙姆(Poloxamer),合适的规格有PEG2000-20000或PVP K15-K90或PVA或PVP-PVA或CPD等。以上泊洛沙姆等均属药用辅料,无药理活性,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其易溶于水,能与许多药物形成空隙固溶体。应用泊洛沙姆作载体,可进一步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是理想的固体分散体的载体。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与药物的制备方式是本专业的一般技术人员公知的。固体分散体的载体常用的有水溶性载体,如聚乙二醇类、聚维酮、泊洛沙姆类等。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例中,可以将葛根素和绞股蓝总皂苷与泊洛沙姆混合,采用熔融法或溶剂法或研磨法或喷雾干燥法或溶剂-熔融法制成固体分散剂,然后再与其它药用辅料配制成各种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实践中,可以根据给药方式和患者身体状况来确定本发明的药物制剂的用量,这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复方葛根素采用葛根素和绞股蓝总皂苷组成活性成份而泊洛沙姆作为药物载体,合适的配比剂量为葛根素0.2~5mg/kg,绞股蓝总皂苷为0.1~4.0mg/kg,加入的泊洛沙姆的量是葛根素的0.2-15倍,即葛根素∶绞股蓝总皂苷的重量之比为0.2~5∶0.1~4.0,而且葛根素∶泊洛沙姆的重量之比为1∶0.2-15,将它们制成固体分散体。经动物生物利用度试验三者配比的最佳配比为葛根素∶绞股蓝总皂苷∶泊洛沙姆=3∶1∶6。
在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与绞股蓝总皂苷混合的过程。例如,该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将合成的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与绞股蓝总皂苷混合的过程,也可以包括将主要成分为生物黄酮的植物提取物与绞股蓝总皂苷混合的过程。该混合过程使其中的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与绞股蓝总皂苷的重量之比在1~100∶100~1之间,优选1~30∶30~1之间,更优选1~10∶10~1之间,更优选1~5∶5~1之间,更优选1~2∶2~1之间。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葛根素和绞股蓝总皂苷混合在一起,使得在组合物中的葛根素与绞股蓝总皂苷的重量之比为0.2~5∶0.1~4.0。
在第四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绞股蓝总皂苷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混合的过程。例如,该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将合成的生物黄酮或其衍生物、绞股蓝总皂苷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混合的过程,也可以包括将主要成分为生物黄酮的植物提取物、绞股蓝总皂苷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混合的过程。药物的制备方式可以采用本专业的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制备成合适的制剂。在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例中,可以将葛根素和绞股蓝总皂苷与泊洛沙姆混合,采用熔融法或溶剂法或研磨法或喷雾干燥法或溶剂-熔融法(参见,朱盛山主编:《药物新剂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奚念朱主编:《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等,以上文献均纳入本文参考)制成固体分散剂,然后再与其它药用辅料配制成各种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将葛根素和绞股蓝总皂苷以及泊洛沙姆混合在一起,使得在组合物中的葛根素与绞股蓝总皂苷的重量之比为0.2~5∶0.1~4.0,加入的泊洛沙姆用量是葛根素的0.2-15倍,制成制成固体分散体。
在第五个方面,本发明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药物组合物或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药物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脑血栓病或心脑组织缺血。优选参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药物组合物或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药物制剂,可以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中的成分制备成一种药物,同时给药这些成分;也可以将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中的成分分别制备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参照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药物组合物或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药物制剂中的成分比例和给药剂量,同时给药这些药物,或在能够不影响其中成分协同作用的一段时间内,分别给药这些药物。给药的剂量和形式一般由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性别、患病时间、身体状况等)确定。一般而言,以药物组合物或药物制剂中的葛根素或绞股蓝总皂苷计,给药的剂量为0.01~100mg/kg患者体重,优选为0.03~50mg/kg,优选为0.05~20mg/kg,优选为0.07~10mg/kg,更优选为0.1~5mg/kg。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给药剂量为葛根素0.2~5mg/kg,绞股蓝总皂苷为0.1~4.0mg/kg。给药形式根据各种药物制剂的剂型来确定,适合的给药形式有口服、非肠道注射、粘膜、肌肉、静脉内、皮下、眼内、皮内或经过皮肤等给药形式,优选口服、注射的给药形式。
本发明引用了现有公开文献,这些文献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它们的全文内容均纳入本文之中,就好像它们的全文已经在本文中重复叙述过一样。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描述,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也可以获得本发明其他的技术方案。依据本说明书的论述,本发明的许多变化、改变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了。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复方葛根素片(通用名:葛蓝心通片)的制备
1.配比
葛根素            45g
绞股蓝总皂苷      15g
泊洛沙姆          90g
乳糖              80g
微晶纤维素        25g
交联PVP           12g
5%PVP乙醇溶液    适量
硬脂酸镁          适量
                       
制成              1000片
2.制备过程
制备方法:将葛根素45g(纯度为98.0%)、绞股蓝总皂苷15g(纯度为97.0%)、泊洛沙姆90g混合均匀,加入50%乙醇溶解,然后喷雾干燥,得固体分散体,将此分散体加入到80g乳糖、25g微晶纤维素、12g交联PVP中混合均匀,用5%PVP乙醇溶液制粒,烘干,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薄膜衣,即得。
实施例2复方葛根素片(通用名:葛蓝心通片)的药效学试验
1:实验材料
1.1动物:SD品系大白鼠,♀♂各半,体重190~240g,质量合格证:陕医动证字08-005号;新西蓝品系大白兔,♀♂兼用,体重1.8-2.2kg,质量合格证:陕医动证字08-018号;家犬,♀♂兼用,体重12-15kg,质量合格证:陕医动证字08-012号。
1.2药物:复方葛根素片(每片含有效成分:葛根素45mg+绞股蓝总苷15mg)
1.3阳性对照药物:复方丹参片,地奥心血康胶囊,多贝斯胶囊。
以下实验如未经特别说明,均使用上述材料进行。
(一)复方葛根素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
(1)试验方法:
领取健康SD品系大鼠100只,体重190~240g,适应实验室7天后开始称重、编号,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①正常动物组;②模型组(NS,5ml/kg);③复方丹参片(500mg/kg);④复方葛根素片大剂量组(80mg/kg);⑤复方葛根素片中剂量组(40mg/kg);⑥复方葛根素片小剂量组(20mg/kg);⑦绞股蓝大剂量组(20mg/kg);⑧绞股蓝组(10mg/kg);⑨葛根素大剂量组(60mg/kg);⑩葛根素组(30mg/kg)。
以上动物,除①②组外的其余动物连续灌胃给药一周,容量为10ml/kg。动物取血前一天,除去正常动物组外,其余动物皮下注射Adr0.08ml/100g,一天2次,间隔4h,第一次注射后2h将大鼠浸入冰水内5min做血瘀模型后禁食不禁水,次日晨将大鼠断头取血2.7ml,其中1.5ml血迅速注入肝素抗凝管中摇匀后,置入35℃的恒温水浴箱中备用,1.2ml血迅速注入枸橼酸钠抗凝管,摇匀备用。
取1ml肝素抗凝血注入粘度计转筒内,转换高切变率,低切变率开关,记录高切率,低切变率粘度标度值(高切:200s-1;低切:40s-1)将其输入计算机,求得全血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粘度值。
取底端平整的毛细管,杆入刚混匀的肝素抗凝血中,待血进入毛细管内4/5处,封住下端口,下端扦入橡皮泥中,垂直竖立,并记时1h后,用血沉压积板读出血沉值(温氏法)。
将上述毛细离心管,用3F-3型高速微量离心机离心5min,转速12000rpm,再用压积板读出红细胞压积值。
将测定压积的毛细离心管在温度为56±1℃的水浴中水浴5min,然后用同样离心机离心5min,转速仍为12000rpm,取出后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毛细血管内血浆长度和纤维蛋白原长度,按下列公式计算纤维蛋白原含量(热沉淀法)。
Figure C20061008136500121
将做完全血粘度的血吸回原抗凝管,用80-2型离心机离心血浆,转速3000rpm,时间15min,取1ml,按上述测全血高切粘度的方法测血浆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由计算机根据全血高切变率粘度值和红细胞压积算出,软件由中科院传感技术公司提供。
取1ml枸橼酸钠抗凝血加入容量为5ml的长颈圆形玻璃瓶中,将其置于血小板粘附仪转盘上,以5rpm的转速旋转15min后取上,再用定量取血管分别吸取20μl旋转前和旋转后的抗凝血注入1%0.4ml的草酸铵稀释剂中测定旋转前后血中的血小板数,然后按下式计算:
Figure C20061008136500131
(2)试验结果:见表1
(二)复方葛根素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作用影响
(1)试验方法:
取成年健康的SD品系大白鼠90只,♀♂各半,每组10只,体重205.35±13.9g由西安交大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大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大鼠0.1ml/100g,背位固定在有机玻璃手术台上,将腹部毛剪净,于一侧壁用手术刀切开长约3~4cm左右的切口,拉出口指肠插管结扎后复位准备给药,再轻轻拉出一段空胸袢,平辅于特制的有机玻璃灌流水池内,用大头将肠管固定于小池侧边软木片上,肠系膜置于透明小池中,灌流小池充以30℃的15ml洛氏营养液,采用双目倒置显微镜放大80倍进行观察测量(显微镜头内装有测微尺)。
试验分为9组:①.正常动物对照组;②.复方丹参片组(500mg/kg);③.复方葛根素片大剂量组(80mg/kg);④复方葛根素片中剂量组(40mg/kg);⑤.复方葛根素片小剂量组(20mg/kg);⑥.绞股蓝大剂量组(20mg/kg);⑦.绞股蓝组(10mg/kg);⑧.葛根素大剂量组(60mg/kg);⑨.葛根素组(30mg/kg)。以上动物先观察各项正常指标后,12指肠给药,容量5ml/kg,20min后再次观察各项指标值。
试验采用给药前后自身对照,试验结果经统计学t检验处理,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复方葛根素片大、中剂量组均可增加大鼠肠细膜毛细血管管径、毛细血管流速,结果同复方丹参片组相似(P<0.05,P<0.01),药物各剂量组对毛细血管条数和交叉个数点无明显的作用。
(2)试验结果:见表2
Figure C20061008136500151
Figure C20061008136500161
(三)复方葛根素对大鼠动脉血栓的影响
结果见表3
表3复方葛根素对大鼠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x±S,n=10)
Figure C20061008136500171
*表示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四)复方葛根素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结果见表4
表4复方葛根素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作用(x±S,n=8)
Figure C20061008136500172
各组给药前后自身比较:*P<0.05 **P<0.01
(五)复方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影响
结果分别见表5、表6、表7
表5复方葛根素对结扎冠脉大鼠心肌酶谱的影响(x±S,n=10)
Figure C20061008136500181
*表示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表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 △△P<0.01
表6复方葛根素对结扎冠脉大鼠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x±S,n=10)
Figure C20061008136500182
Figure C20061008136500191
*表示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表7复方葛根素对结扎冠脉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变化的影响(x±S,n=10)
Figure C20061008136500192
*表示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表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 △△P<0.01
对脑重体后叶导致心肌缺血大鼠ST段电位的影响:
结果见表8
表8复方葛根素对脑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大鼠ST段的影响(x±S,n=10)
Figure C20061008136500193
Figure C20061008136500201
机率法检验,*P<0.05 **P<0.01
(六)复方葛根素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对麻醉犬心率(HR)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的HR给药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葛根素大、小剂量组和绞股蓝大剂量组的HR减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其中葛根素组降低最为明显,复方葛根素片降低HR的作用更强,约为绞股蓝和葛根素之和,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降低麻醉犬HR的作用。
(2)对麻醉犬动脉收缩压(SAP)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给药前比较,正常对照组各时间点测量的SAP值没有明显变化(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在给药后15min时降低13.31%,270min时降低10.54%;绞股蓝小剂量组的SAP,其大剂量组SAP降低明显(P<0.05、P<0.01),在15min和270min分别降低了6.16%和5.12%;葛根素大、小剂量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在给药后15min和270min时分别降低10.02%和12.33%、9.05%和7.85%;复方葛根素各剂量组的SAP明显降低(P<0.05,P<0.01),在给药后15min和270min时降低的幅度分别为3.16%、7.98%和20.67%以及0.15%、3.99%和17.9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组、葛根素组和绞股蓝大剂量组的SAP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复方葛根素片大、中、小剂量组亦有明显降低(P<0.05,P<0.01),从作用强度看,复方葛根素片降低SAP的幅度接近于或超过绞股蓝、蓝根素之和。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降低麻醉犬SAP的作用。
(3)对麻醉犬动脉舒张压(DAP)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动物的DAP给药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复方丹参滴丸组降低明显,但在给药后150min时即开始恢复。绞股蓝组和给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葛根素大剂量组有明显变化(P<0.05,P<0.01),而且在270min时才有所恢复。复方葛根素片大、中剂量组的DAP降低明显(P<0.05,P<0.01),而且作用时间较长。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降低麻醉犬DAP的作用。
(4)对麻醉犬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动物的MAP给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的MAP给药后降低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葛根素和绞股蓝大剂量组的MAP明显降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小剂量组降低趋势明显,复方葛根素片大、中剂量组的MAP降低明显(P<0.05,P<0.01),小剂量组有降低的趋势,而且可以看出,复方葛根素降低MAP的幅度似于是绞股蓝与葛根素之和,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降低动物MAP的作用,而且其作用强度等于或强于绞股蓝与葛根素之和。
上述结果提示,复方葛根素有降低麻醉开胸犬血压的作用。
(5)对左室内收缩压的(LVSP)的影响
复方丹参滴丸组的LVSP给药前后有明显地变化(P<0.05,P<0.01),绞股蓝大剂量组变化明显,小剂量组不明显,葛根素大剂量组有短暂降低(P<0.01)。复方葛根素片组的LVSP明显降低,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提示复方葛根素有降低麻醉犬LVSP的作用,而且与绞股蓝/葛根素在效应大小上有明显的关系。
(6)对左室收缩期压力变化最大速率(LVP-dp/dtmax)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动物的LVP-dp/dtmax给药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复方丹参滴丸组变化亦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绞股蓝大剂量组给药后明显降低(p<0.05,p<0.01);葛根素大、小剂量组也有降低趋势,虽然没有明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复方葛根素片大剂量组给药前后LVP-dp/dtmax明显降低(p<0.05,p<0.01),中、小剂量组也有降低。从降低的幅度看,有明显地剂量依赖关系,与葛根素和绞股蓝降低的和相近似。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降低麻醉犬LVP+dp/dtmax的作用,作用强度与葛根素和绞股蓝的之和相近似。
(7)对心脏每搏量(SV)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的ASV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明显减少(p<0.01、p<0.05),这可能是手术后创伤引起的自然下降,与给药无关系。而且降低的幅度不是太大,降低的最大值为给药后150min时6.40%。绞股蓝和葛根素大剂量组给药后SV明显增加,小剂量组也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给药后复方葛根素片各剂量组SV显示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作用强度与绞股蓝和葛根素之和相当。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增加心脏每搏排血量(SV)的作用。
(8)对冠状动脉每搏量(CSV)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的CSV给药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绞股蓝大剂量组、葛根素大、小剂量组CSV给药后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复方葛根素片大、中、小剂量组的CSV给药后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果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增加麻醉犬CSV的作用,强度与绞股蓝/葛根素之和相当。
(9)对冠状动脉血流量(CBF)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的CBF给药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较给药前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绞股蓝大剂量组、葛根素大、小剂量组也能使CBF增加(p<0.05、p<0.01),复方葛根素片增加CBF的作用更加明显,最大增加幅度可达38.96%(给药后270min时)。说明复方葛根素片有增加CBF的作用。
(10)对冠脉阻力(CVR)的影响
给药后复方丹参滴丸组的CVR较给药前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绞股蓝大剂量组和葛根素大、小剂量组与之有相同的结果。复方葛根素片降低CVR的作用较绞股蓝和葛根素更为明显,最大时可降低24.00%(15min),至270min时,亦降低22.07%。结果说明复方葛根素片降低CVR的作用。
(11)对心脏排血量(CO)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的CO给药后没有明显改变(P>0.05)。绞股蓝、葛根素小剂量组亦未见明显改变,两者的大剂量组则有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复方葛根素片大剂量组的CO给药后有明显增加,中、小剂量增加不明显,但有增加的趋势。结果提示,复方葛根素通片有增加麻醉犬CO的作用。
(12)对心指数(CI)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组的CI没有明显改变。葛根素大剂量组的CI有所增加(P<0.05),葛根素小剂量组、绞股蓝大、小剂量组CO变化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葛根素片大剂量组CO给药后有明显增加(P<0.05、P<0.01),中、小剂量组也有增加的趋势,但都比相当剂量的葛根素、绞股蓝组增加明显,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增加CI的作用,且比绞股蓝、葛根素单用时的作用强。
(13)对心搏指数(SVI)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组SVI给药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绞股蓝、葛根素大剂量组给药后使SVI明显增加(P<0.05、P<0.01),复方葛根素片大、中剂量组给药后使SVI明显增加(P<0.05、P<0.01),提示复方葛根素片能使麻醉开胸犬的SVI明显增加,且增加的幅度均比绞股蓝和葛根素大。
(14)对心脏每搏功(SW)的影响
正常对照组给药前后每搏功(SW)有所减少,最大时减少5.19%(150min)。复方丹参滴丸组最大时减少10.17%(P<0.05),绞股蓝、葛根素大剂组使减少的SW明显增加(p<0.05、P<0.01),复方葛根素片组大、小剂量组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15)对总外周血管阻力(TPR)的影响
复方丹参滴丸组给后30min,TPR开始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绞股蓝、葛根素大剂量组亦明显减少(p<0.05,P<0.01)。而且降低的程度较葛根素和/绞股蓝组明显(p<0.05,P<0.01)。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降低TPR的作用。
(16)对左室作功指数(LVWI)的影响
复方丹参滴丸组动物的LVWI给药后明显减少(P<0.05),给药后150min时开始恢复,但比正常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P<0.01),绞股蓝大剂量组、葛根素大、小剂量组给药后LVWI也明显减少(p<0.05、P<0.01),绞股蓝组作用时间较短暂,但较正常对照组降低明显。复方葛根素片大剂量组LVWI给药后明显减少,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中、小剂量组有所降低,但均较绞股蓝和葛根素单用时明显,提示复方葛根素片有降低LVWI的作用。
总之,上述结果表明,对于体循环,复方葛根素片能降低麻醉开胸犬的SAP、DAP、MAP、LVP-dp/dtmax、HR、TPR和LVWI,能够增加CO、SV、CI,对于冠状循环,复方葛根素片能增加CBF、降低CVR、减少心肌耗氧量。对这些参数改变的程度均较绞股蓝、葛根素单用时明显。
2、对心肌缺血犬血流动力学影响
本试验观察了经十二指肠给药后复方葛根素对麻醉开胸犬和心肌缺血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与阳性药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复方葛根素能够使①麻醉开胸犬的心率降低,血压、左心室内压和dP/dtmax降低,心输出量、心指数增加,左心室作功减少,总外周阻力降低,可以使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降低。②对心肌缺血犬,可以使其心率和血压降低,左室内压、dP/dtmax明显降低,使SV、CO增加,使CI增大,LVWI、TPR降低,使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和心肌氧利用率,使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心电图T波和S-T段明显改善。本试验结果提示:复方葛根素可明显改善正常和心肌缺血犬的血流动力学,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而且复方葛根素的作用较绞股蓝、葛根素单用时明显。
上述试验设计用含有葛根素和绞股蓝总皂苷的组合物观察了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大鼠冠脉结扎模型和垂体后叶素模型、家兔血小板聚集性、大鼠动静脉血栓、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及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等-系列该药对病理模型动物的作用,此外,还进行拆方试验验证该药配方的合理性,观察该药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复方葛根素大、中剂量组全血高切变率粘度、低切变率粘度、血浆粘度、高切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降6项指标均降低,具有显著性(P<0.01)。复方葛根素大剂量组使结扎冠脉大鼠的心肌缺血范围缩小(P<0.05,P<0.01)。垂体后叶素模型研究表明,复方葛根素能明显抑制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ST段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综合二种模型结果说明,复方葛根素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大剂量组给药前后可明显降低家免血小板聚集率(PAgVmax%)和聚集时间(PAgTmax%)(P<0.01),复方葛根素各剂量组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的湿重有明显的减轻作用(P<0.05,P<0.01),说明复方葛根素具有溶血栓的作用。对正常麻醉犬和心肌缺血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复方葛根素能够①降低麻醉开胸犬的心率;可使其血压和左心室内压、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降低,心输出量增加,心指数增加,左心室作功指数减少,总外周阻力降低,可以使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CR)降低。②对心肌缺血犬,可以使其心率和血压降低,左室内压、dP/dtmax明显降低,抑制每搏量(SV)及心输出量(CO)的下降,使心指数(CI)增加、左室作功(LVW)、总外周阻力(TPR)减小,使冠脉流量增加、冠脉阻力和心肌耗氧指数降低,使心肌缺血范围减小,心电图T波和S-T段明显改善,结果提示:复方葛根素可明显改善正常麻醉犬和结扎冠脉犬的血流动力学,且具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拆方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的配方组成(绞股蓝总皂苷∶葛根素为1∶3)较合理,药效明显,二者具有显著协同和相加作用。而且复方葛根素的作用较绞股蓝总皂苷、葛根素单用时明显。
相应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很容易地能够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实验(尤其是实施例)制备出本发明的含有其他生物黄酮和绞股蓝总皂苷的组合物和药物制剂,并得到这些组合物和药物制剂的协同治疗效应结果。

Claims (4)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制剂,其包含由葛根素和绞股蓝总皂苷组成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其中所述绞股蓝总皂苷是由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的干燥全草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其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包括泊洛沙姆,而且葛根素:绞股蓝总皂苷:泊洛沙姆的重量之比为3∶1∶6。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葛根素、绞股蓝总皂苷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剂混合的过程。
3.权利要求1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中心脑血管疾病为心绞痛、心肌梗塞、冠心病、脑血栓病或心脑组织缺血。
CN200610081365A 2006-05-22 2006-05-22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155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81365A CN100581552C (zh) 2006-05-22 2006-05-22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81365A CN100581552C (zh) 2006-05-22 2006-05-22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3498A CN1883498A (zh) 2006-12-27
CN100581552C true CN100581552C (zh) 2010-01-20

Family

ID=3758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13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1552C (zh) 2006-05-22 2006-05-22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1552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95095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Thomas Christian Lines Method for treating thrombotic disorders using quercetin-containing compositions
US11872241B2 (en) 2018-11-30 2024-01-16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major thrombotic events in cancer patient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6788B (zh) * 2009-06-18 2012-12-19 刘力 心脑血管及眼科药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CN114711044B (zh) * 2022-03-31 2023-03-07 江西农业大学 葛根素在缓解植物镉胁迫和/或提高植物产量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治疗. 张雪梅等.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第5卷第3期. 2006
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治疗. 张雪梅等.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第5卷第3期. 200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95095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Thomas Christian Lines Method for treating thrombotic disorders using quercetin-containing compositions
US10391096B2 (en) * 2011-10-13 2019-08-27 Quercegen Pharmaceuticals Llc Method for treating thrombotic disorders using quercetin-containing compositions
US11872241B2 (en) 2018-11-30 2024-01-16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major thrombotic events in cancer pati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3498A (zh) 200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9891A (zh) 低极性稀有人参皂苷混合物及其用途
CN101278939B (zh)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6389958B2 (ja) 瓦草5環性トリテルペンサポニン類化合物抗腫瘍の薬物用途
CN100581552C (zh)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复方葛根素
CN101347422A (zh) 丹酚酸a在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应用
CN101099753A (zh) 救必应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596182A (zh) 含丹参酚酸a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用途及含有该组合物的冻干粉针剂及水针剂
WO2013007092A1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4648A (zh) 一种百里香属植物、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1744878A (zh) 丹参水溶性提取物、其制剂及用途
CN102726708A (zh) 一种可辅助降低血压的保健食品
CN104161798B (zh) 一种复方丹参提取物及其应用
CN102908513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2858359B (zh) 一种含有醇溶性且非水溶性甘草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制药用途、治疗方法和制备方法
CN107334813A (zh) 一种四方蒿提取物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314423C (zh) 可调节血压和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葛胶囊
CN1935216A (zh) 含有绞股蓝总甙和茶多酚的组合物
CN101099754A (zh) 具栖冬青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554349A (zh) 野八角新异戊烯基取代c6‑c3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其药物组合物
CN101062027B (zh) 牛磺酸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组合物
CN106543133A (zh) 野八角新异戊烯基取代c6‑c3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其药物组合物
CN1582946B (zh) 积雪草酸衍生物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3720754A (zh) 一种通脉多元微丸释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6637B (zh) 丹参酮ⅰ磺酸钠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CN101744938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7

Assignee: Xian Disa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Assignor: Wu Jianzhong

Contract record no.: 201761000001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ompound puerarin for treating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70502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6

Address after: Hongmiaopo Lianhu District 710016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No. 69

Patentee after: Xian Disai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16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No. 69

Patentee before: Wu Jianzh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