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7785B - 车身侧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7785B
CN104507785B CN201380040188.6A CN201380040188A CN104507785B CN 104507785 B CN104507785 B CN 104507785B CN 201380040188 A CN201380040188 A CN 201380040188A CN 104507785 B CN104507785 B CN 1045077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sides
outside plate
face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401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7785A (zh
Inventor
篠田雅史
辻雅
辻雅一
池田敏治
西村佳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07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7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7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7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车身侧部构造。即使进行车身外板部涂装时的涂料雾附着在中柱(3)以后,也不会让观看者有色调或质感上的不协调感。中柱(3)的外板(35)的板面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隆起,使得中柱(3)的外板(35)下侧的至少一部分比上侧更朝着车身外侧突出来,该隆起的起端HL在柱宽方向的至少中央部位位于与门本体部上缘线UL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处。

Description

车身侧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将用前门打开、关闭的上下车用开口和用后门打开、关闭的上下车用开口前后分隔开的中柱的车身侧部构造。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涂装的具体情况如下:首先在已将前门和后门打开的状态下对包括中柱的车身内板部进行涂装,接着将前门和后门关闭再对包括这些门的外板的车身外板部进行涂装。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内容如下:在对车身外板部进行涂装以前,将门打开将残留在车身内部的悬浮涂料雾(suspended paint mist)排到外部,然后将门关闭以后再对车身外板部进行涂装。
所述车身外板部的涂装,例如是通过形成由金属底涂膜、着色底涂膜以及透明无色涂膜构成的叠层涂膜而进行的。有关这样的叠层涂膜,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发明内容如下:将金属底涂膜的明度L值、着色底涂膜的可见光线透过率设定在特定的范围内,以便抑制由于膜厚不均匀而出现色斑,抑制在边缘部出现额缘现象,抑制打磨修理引起的色相变化,获得彩度和深度。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2721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167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车身涂装存在一个问题。下面具体说明。图11是车身中柱部分的横截面视图。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柱74包括柱外板71、柱加强件72以及柱内板73。中柱74将用车身前门75打开、关闭的上下车用开口和用后门77打开、关闭的上下车用开口前后分隔开。此外,虽然与本发明的问题无关,在前门75的门框部76和后门77的门框部78上设置有装饰件79、80,以便在两扇门75、77关闭时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得到连续感。
如图11所示,81表示车身一侧的车身密封条,82表示门一侧的密封条,83表示经由导槽支撑件(run chanel holder)84设在门框部76、78上的玻璃导槽,85表示门玻璃,86表示装饰部件。箭头F指向车身前方,箭头R指向车辆后方,箭头IN指向车身内,箭头OUT指向车身外。在其它图中这些箭头也代表同样的意思。
如上所述,车身涂装的具体情况是,先在已将门75、77打开的状态下对车身内板部进行涂装,再在已将门75、77关闭的状态下对车身外板部进行涂装。在对车身外板部进行涂装时,如图1图2中箭头P所示,会出现涂料雾从门框部76、78的间隙α进入车身内侧而附着在中柱74的柱外板71上的情况。
图12中描绘出了密封条81、82、玻璃导槽83、门玻璃85以及装饰部件86,但如图13所示,实际上是在装饰件等尚未装在车身上的状态下进行涂装的。例如,是在门75、77和车身本体部之间夹有隔膜并将门75、77关闭的状态下进行涂装的。此时,会出现在柱外板71形成涂料雾87的附着部88,车身外观(美观性)下降的情况。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在对车身进行涂装时,要形成为防止生锈等的底涂层(电镀涂装)、为提高涂装的精加工性、耐碎裂(resistance to chipping)性的中涂层、为提高耐候性、美观性的上涂层(底涂层涂装和无色涂装)。但是,与车身外板部不同,在对车身内板部进行涂装时,因为对精加工性、耐碎裂性的要求低,所以有时候会省略所述中涂层,而且因为对美观性的要求也低,所以有时候进行与车身外板部不同的上涂层涂装。由于该中涂层的省略或上涂层涂装的不同,因此会出现作为车身内板部的柱外板71和作为车身外板部的门75、77的外板在彩度、明度或者色相中至少之一上质量有所不同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如果对所述车身外板进行涂装时的涂料雾附着在柱外板71上,该柱外板71的涂装外观的色调就会局部不同。
在进行让车身外板部和车身内板部的色调完全一样的涂装的情况下,当使用含有在某些取向性下会对彩度、明度或质感产生影响的鳞片状亮材料(brilliant material)的涂料进行涂装时,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图13所示,当来自静电涂装枪89的涂料雾87悬浮而附着在柱外板71上以后,如图14所示,雾附着部88中的亮材料90的取向性降低。其结果是,柱外板71的雾附着部88受亮材料90所导致的光漫反射的影响而发白。图14中,91表示电镀涂膜,92表示底涂膜,93表示无色涂膜。
这里,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涂料雾在柱外板71上的附着情况是,涂料雾附着在图1所示的门本体部上缘线UL附近的上侧,在其下侧涂料雾的附着量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涂料雾附着在其下侧。这是因为如图12所示,在门75、77已被关闭的状态下,门框部76、78的间隙α较宽,但是门本体部之间的间隙较窄之故。其结果是,在柱外板71的附着有很多涂料雾的上侧和附着量较少或者为零的下侧,涂膜的色调或质感会不同。因此,当打开前门75或后门77以后,所述色调以及质感的不同就非常明显,会给该观看者带来一种不协调感。
于是,本发明做到了即使在将门打开以后,观看者也不会对柱外板上的涂膜的色调或质感产生一种不协调感。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在于涂料的配合、遮蔽(masking)等涂装方法上,而在于对柱外板的形状做了改进上。
下面具体说明,这里所公开的车身包括将用前门打开、关闭的上下车用开口和用后门打开、关闭的上下车用开口前后分隔开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柱。所述前门和后门的门本体部上缘线都是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直线延伸。对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的门外板都进行了彩度、明度以及色相中至少之一与所述中柱的柱外板的涂装不同的涂装,或者,用含有在某些取向性下会对彩度、明度或质感产生影响的鳞片状亮材料的涂料对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的门外板都进行了涂装。
在该车身侧部构造下,所述柱外板的板面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处隆起,以便所述柱外板下侧的至少一部分比上侧更朝着车身外侧突出来。该隆起的起端在柱宽方向的至少中央部位于与所述门本体部上缘线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处。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附着涂料雾的有无或附着量的不同,都会导致在柱外板的门本体部上缘线附近的上侧和下侧涂膜的色调或质感不同这样的情况出现。相对于此,在所述车身侧部构造下,柱外板的板面的隆起的起端位于大致与门本体部上缘线一样高的位置处。因此,由于光的反射方向不同,以门本体部上缘线附近为界柱外板的上侧和板面的隆起的下侧的明度就会不同。例如所述线的下侧的明度会比上侧高。其结果是,就是在已将门打开以后,所述涂膜的色调或质感的不同也会受所述明度不同的影响而不明显,就不会再有不协调感。换句话说,车身侧部的美观性良好。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面中,所述板面的隆起的起端在所述柱外板的柱宽方向的中央部位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起端线。
也就是说,因为涂料雾主要附着在柱外板的门本体部上缘线附近的上侧,所以涂膜的色调或质感有变化的边界线是沿着门本体部上缘线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相对于此,在该方面中,与所述色调或质感有变化的边界线相对应,柱外板的隆起的起端线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所以涂膜色调或质感的不同就更加难以让人察觉到。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面中,所述柱外板包括:从所述柱宽方向中央部的所述隆起的起端朝着下方延伸的中央外面、和在该中央外面的两侧朝着下方延伸的两侧隆起面,所述两侧隆起面分别朝着车身前侧和车身后侧降低着倾斜,由所述中央隆起面和所述两侧隆起面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
因此,在柱外板的中央隆起面和两侧隆起面,以所述棱线为界光的反射方向不同,因此而产生明度差。其结果是,该中央隆起面在视觉上明显化。因此,当涂料雾附着在门本体部上缘线附近的上侧的柱宽方向中央部位以后,涂膜的色调或质感的不同就更加难以让人察觉到。即使出现了涂料雾附着在门本体部上缘线附近的下侧柱宽方向的中央部位的情况,涂膜的色调或质感的不同也会由于该中央部的隆起面与其两侧的隆起面明度不同而难以让人察觉到。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面中,所述柱外板包括从所述柱宽方向中央部位的所述隆起的起端朝着上方延伸的中央外面、和在该中央外面的两侧朝着上方延伸的两侧外面。所述两侧外面分别在车身前侧和车身后侧降低着倾斜,由所述中央外面和所述两侧外面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由所述柱外板上侧的所述中央外面和所述两侧外面形成的棱线、和由所述柱外板下侧的所述中央隆起面和所述两侧隆起面形成的棱线相连续。
也就是说,如上所述,在门本体部上缘线的上侧,涂料雾容易附着在柱外板的柱宽方向的中央部位。根据上述方面,在门本体部上缘线的上侧,因为柱宽方向中央部的外面和其两侧的外面以所述棱线为界光的反射方向不同,所以会在二者间产生明度差。因此,由于涂料雾附着在柱宽方向中央部位,即使所述柱宽方向的中央外面和两侧外面涂膜的色调或质感不同,该不同也会由于所述明度差的影响而难以让人察觉到。
因为由柱外板上侧的中央外面和两侧外面形成的棱线、和由柱外板下侧的中央隆起面和两侧隆起面形成的棱线相连续,所以即使板面在门本体部上缘线附近的下侧隆起,作为整个柱外板的在上下方向上的连续感也很强,有利于确保美观性。
能够让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都是用铰链安装在车身本体的铰链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述柱外板的板面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处隆起,以便所述柱外板下侧的至少一部分比上侧更朝着车身外侧突出来。该隆起的起端在柱宽方向的至少中央部位于与所述门本体部上缘线大致相同高度的位置处。正因为如此,即使以门本体部上缘线附近为界在柱外板的上侧和下侧涂膜的色调或质感不同,该不同也会由于该上侧和下侧由于所述隆起带来的明度的不同而难以让人感觉到,即使不采用遮蔽等的涂料雾措施,也能够使车身侧部的美观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汽车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将门卸下以后的车身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1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中柱外板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沿图5中的C-C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2中的D-D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2中的E-E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图5中的F-F线剖开的车身的剖视图。
【图10】是立体图,用阴影线表示出了当光从斜前上方照来时的柱外板35的各个面的明度的不同。
【图11】是示出现有例的与图4一样的图。
【图12】是将现有例中的装饰件卸下后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涂料雾附着在中柱外板上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现有的中柱外板的涂膜构造之一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说明。以下实施方式不过是本质上优选的示例而已,并没有对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对象或本发明的用途进行限制的意图。
<车身概况>
图1示出汽车的一部分,其中,1表示前门,2表示后门,3表示中柱。门1、2包括门本体部14、15、从门本体部14、15朝着上方延伸的门框部16、17、以及沿着门框部16、17升降的门玻璃18、19。门本体部14、15的上缘线UL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直线状延伸。
图2示出卸下门1、2以后的状态,中柱3将用前门1打开、关闭的前侧的上下车用开口4和用后门2打开、关闭的后侧的上下车用开口5前后分隔开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车身左右对称,前侧的上下车用开口4由铰接柱6、前柱7、车顶纵梁8、中柱3以及门槛9构成。后侧上下车用开口5由中柱3、车顶纵梁8、后柱或角窗柱(quarter pillar)(省略图示)以及门槛9构成。前门1通过铰链由车身前部的铰接柱6支承而能够打开、关闭。后门2通过铰链由中柱3支承而能够打开、关闭。此外,图2中,11表示驾驶室12的地板板,13表示车顶板。
如图3(沿图1中的A-A线剖开的剖视图)所示,将外板21、22和内板23、24接合起来而形成了门本体部14、15。如图4(沿图1中的B-B线剖开的剖视图)所示,将外板25、26和内板27、28接合起来而形成了门框部16、17。导槽支撑件29、30从该门本体部14、15设置到门框部16、17,玻璃导槽31、32嵌入该支撑件29、30中。门玻璃18、19嵌入玻璃导槽31、32中,能够升降。在门框部16、17的外表面一侧安装有装饰件33、34。
如图3、图4所示,中柱3包括柱外板35、加强板36以及柱内板37。这些板35~37各自的前后凸缘彼此接合在一起。由柱外板35和柱内板37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闭合断面,加强板36将柱闭合断面划分成车宽方向的左和右。在柱内板37的驾驶室一侧设置有中柱装饰件38。
密封条41、42嵌入中柱3前后的接合凸缘部。密封条41、42包括当门1、2关上以后,紧顶在门1、2上的密封部、和紧顶在中柱装饰件38的侧缘部的唇部(lip)。在门1、2的周缘部,密封条43、44从门本体部14、15设置到门框部16、17。密封条43、44在门1、2关上以后紧顶在车身的上下车用开口4、5的周缘部上。
<中柱3的柱外板35>
如图3、图4所示,俯视时柱外板35的断面近似开口朝上的“U”字形。如图5所示,柱外板35的朝向车外侧的板部45的板面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隆起,使得其下侧的至少一部分比上侧更朝着车身外侧突出来。在板部45的突出到车身外侧的下侧部分安装有铰链安装部46,该铰链安装部46上有用于安装后门2的安装孔。让电气配线穿过的孔47位于铰链安装部46的下侧。
所述外板部45的板面的隆起的起端在柱外板35的柱宽方向的至少中央部位位于与所述门本体部上缘线UL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处。下面具体说明。
所述板面的隆起的起端在柱外板35的柱宽方向中央部位形成顺着门本体部上缘线UL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起端线HL。所述板面的隆起的起端在柱外板35的柱宽方向的前后两侧形成接着柱宽方向中央部的水平起端线HL朝斜下方延伸的倾斜起端线SL。优选,水平起端线HL与门本体部上缘线UL的高度相同,或者水平起端线HL形成在位于从线UL开始朝下方有规定距离(例如15mm左右)的范围内。在本例之情况下,水平起端线HL形成在门本体部上缘线UL的稍靠下的下侧。
外板部45包括中央隆起面45a和前后两侧隆起面45b、45c。该中央隆起面45a从所述柱宽方向中央部的水平起端线HL朝着下方延伸且逐渐隆起;该前后两侧隆起面45b各自从所述柱宽方向的前后两侧的倾斜起端线SL开始朝着下方延伸。中央隆起面45a和两侧隆起面45b、45c与朝着车身外侧突出的铰链安装部46相连接。中央隆起面45a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几乎无弯曲,很平,两侧隆起面45b、45c分别在车身前侧和车身后侧降低着倾斜。因此,中央隆起面45a和两侧隆起面45b、45c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RL。
外板部45包括从所述柱宽方向中央部的水平起端线HL开始朝着上方延伸的中央外面45d、和在该中央外面45d的前后两侧分别从倾斜起端线SL朝着上方延伸的前后两侧外面45e、45f。中央外面45d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几乎无弯曲,很平。两侧外面45e、45f分别在车身前侧和车身后侧降低着倾斜。因此,由中央外面45d和两侧的外面45e、45f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QL。
由中央隆起面45a和两侧隆起面45b、45c形成的棱线RL与由中央外面45d和两侧外面45e、45f形成的棱线QL上下连续。
如图6所示,只要使外板部45的中央隆起面45a和前侧隆起面45b所成的角度θ1、中央隆起面45a和后侧隆起面45c所成的角度θ2在20°~60°左右即可。本例中,θ1约设定为30°,θ2约设定为45°。
如图7所示,只要将外板部45的中央外面45d和前侧外面45e在与门框部16、17的上下方向上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成的角度θ3设定在5°~10°左右即可。而且,如图8所示,只要将中央外面45d和前侧外面45e在与门框部16、17的中间部位相对应的位置处所成的角度θ4设定在5°~10°左右即可。本例中,将θ3和θ4设定为8°。
如图7所示,只要将中央外面45d和后侧外面45f在与门框部16、17的上下方向上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成的角度θ5设定在8°~10°左右即可。而且,如图8所示,只要将中央外面45d和后侧外面45f在与门框部16、17的中间部位相对应的位置处所成的角度θ6设定在8°~10°左右即可。本例中,将θ5和θ6设定为8°。
这里,上述各角度θ1~θ6在5°以上发挥阴影效果(在相邻板面产生明度差的效果)。
<涂装>
进行了阳离子电镀涂装的车身在已将门1、2打开的状态下对包括柱外板35的车身内板部进行内板部的底涂层涂装。接下来,在已将门1、2关闭的状态下对包括门1、2的车身外板部进行外板部的中涂层涂装和底涂层涂装(例如金属底涂层涂装及彩色底涂层涂装)。再接下来,在已将门1、2打开的状态下对车身内板部进行无色涂装,之后使成为将门1、2关闭的状态对车身外板部进行顶部(top)无色涂装。用空气喷射式涂装机、无空气喷射式涂装机、旋转雾化涂装机等进行这些中涂层涂装、底涂层涂装以及无色涂装。
图9示出正在用涂装枪51对车身外板部进行底涂层涂装的状态。如图3所示,在门1、2的门本体部14、15之间几乎没有间隙。而且,前侧门本体部14和后侧门本体部15相重。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门框部16、17的间隙较宽(参照图11、图12中的间隙α)。因此,在对车身外板部进行中涂层、底涂层以及无色层涂装时,几乎不会有涂料雾从门本体部14、15之间侵入内侧,但是会有涂料雾从门框部16、17的间隙α侵入内侧而附着在中柱3的柱外板35上。
也就是说,特别会在柱外板35的门本体部上缘线UL的上侧的中央外面45d附着较多的涂料雾。而且,如图13所示,涂料雾绕到前侧也会多少地附着在前侧外面45e上,却几乎不会附着在后侧外面45f上;涂料雾几乎不会附着在门本体部上缘线UL的下侧。
就车身内板部和车身外板部而言,由于中涂层的有无、底涂层涂料的不同,柱外板35和门外板21、22上涂色的色调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如上所述,如果有很多涂料雾附着在柱外板35的中央外面45d上,该中央外面45d的色调就会与门本体部上缘线UL的下侧、两侧外面45e、45f不同。当对车身外板部进行金属底涂层涂装时的涂料雾附着在柱外板35的中央外面45d上时,该涂料雾中所含的鳞片状亮材料的取向性就变低(参照图14)。因此,由于亮材料带来的光漫反射的影响,中央外面45d的外观发白。
<柱外板35的形状效果>
如上所述,柱外板35的中央外面45d的色调或质感与门本体部上缘线UL的下侧、两侧外面45e、45f不同。但是,通过让柱外板35的板面发生变化,观看者几乎不会有不协调感。
也就是说,图10用阴影线表示出当光从斜前上方照来时柱外板35的各个面的明度的不同。由于该各面的明度不同,因此涂料雾附着在中央外面45d上所引起的上述色调或质感的不同就难以让人察觉到。下面具体说明。
首先,柱外板35上,板面的隆起的起端位于与门本体部上缘线UL大致相同的高度处。因此,以门本体部上缘线UL附近为界的上侧的中央外面45d和下侧的中央隆起面45a的明度就会由于光的反射方向不同而不同。图10中,中央隆起面45a的明度比中央外面45d高。其结果是,以门本体部上缘线UL附近为界的上侧涂膜和下侧涂膜的色调或质感的不同就会受所述明度不同的影响而让人察觉不到了。也就是说,观看者不会有不协调感。
特别是,因为中央隆起面45a和中央外面45d处于被沿着门本体部上缘线UL的水平起端线HL隔开的状态,所以所述明度的不同更加清楚。因为中央隆起面45a和两侧隆起面45b、45c以棱线RL为界光的反射方向不同,所以会产生明度差。其结果是,从视觉上来看该中央隆起面45a更醒目。因此,以门本体部上缘线UL附近为界的上侧和下侧的色调或质感的不同更难以让人感觉到。
接下来,因为门本体部上缘线UL上侧的中央外面45d和两侧外面45e、45f以棱线QL为界光的反射方向不同,所以会在二者间产生明度差。因此,附着所述涂料雾所引起的中央外面45d和两侧外面45e、45f的色调或质感的不同,会受所述明度不同的影响而不会再让人察觉到。
即使稍有一些涂料雾附着在门本体部上缘线UL附近下侧的所述中央隆起面45a上,对色调或质感造成了影响,色调或质感的不同也会由于该中央部隆起面45a和两侧隆起面45b、45c的明度不同而难以让人感觉到。
因为由门本体部上缘线UL附近上侧的中央外面45d和两侧外面45e、45f形成的棱线QL、和由下侧的中央隆起面45a和两侧隆起面45b、45c形成的棱线RL连续,所以即使柱外板35的板面在下侧隆起,作为整个柱外板35在上下方向上的连续感增强,有利于提高美观性。
-符号说明-
1 前门
2 后门
3 中柱
4、5 上下车用开口
14、15 门本体部
16、17 门框部
21、22 门本体部的外板
25、26 门框部的外板
35 柱外板
45a 中央隆起面
45b、45c 两侧隆起面
45d 中央外面
45e、45f 两侧外面
UL 门本体部上缘线
HL 水平起端线
SL 倾斜起端线
RL、QL 棱线

Claims (7)

1.一种车身侧部构造,其包括将用前门打开、关闭的上下车用开口和用后门打开、关闭的上下车用开口前后分隔开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柱,所述前门和后门的门本体部上缘线都是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直线延伸,对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的门外板都进行了彩度、明度以及色相中至少之一与所述中柱的柱外板的涂装不同的涂装,或者,用含有在某些取向性下会对彩度、明度或质感产生影响的鳞片状亮材料的涂料对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的门外板都进行了涂装,其特征在于:
在该车身侧部构造下,所述柱外板的板面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处隆起,以便所述柱外板下侧的至少一部分比上侧更朝着车身外侧突出来,该隆起的起端在柱宽方向的至少中央部位于从所述门本体部上缘线开始往下15mm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面的隆起的起端在所述柱外板的柱宽方向的中央部位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起端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外板包括从所述柱宽方向中央部的所述隆起的起端朝着下方延伸的中央隆起面、和在该中央隆起面的两侧朝着下方延伸的两侧隆起面,
所述两侧隆起面分别在车身前侧和车身后侧降低着倾斜,由所述中央隆起面和所述两侧隆起面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外板包括从所述柱宽方向中央部的所述隆起的起端朝着下方延伸的中央隆起面、和在该中央隆起面的两侧朝着下方延伸的两侧隆起面,
所述两侧隆起面分别在车身前侧和车身后侧降低着倾斜,由所述中央隆起面和所述两侧隆起面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外板包括:从所述柱宽方向中央部的所述隆起的起端朝着上方延伸的中央外面、和在该中央外面的两侧朝着上方延伸的两侧隆起面,
所述两侧隆起面分别朝着车身前侧和车身后侧降低着倾斜,由所述中央隆起面和所述两侧隆起面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
由所述柱外板上侧的所述中央外面和所述两侧外面形成的棱线和由所述柱外板下侧的所述中央隆起面和所述两侧隆起面形成的棱线相连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外板包括:从所述柱宽方向中央部的所述隆起的起端朝着上方延伸的中央外面、和在该中央外面的两侧朝着上方延伸的两侧隆起面,
所述两侧隆起面分别朝着车身前侧和车身后侧降低着倾斜,由所述中央隆起面和所述两侧隆起面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棱线,
由所述柱外板上侧的所述中央外面和所述两侧外面形成的棱线和由所述柱外板下侧的所述中央隆起面和所述两侧隆起面形成的棱线相连续。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都是铰链门。
CN201380040188.6A 2012-07-30 2013-02-26 车身侧部构造 Active CN104507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8769A JP5929594B2 (ja) 2012-07-30 2012-07-30 車体の側部構造
JP2012-168769 2012-07-30
PCT/JP2013/001132 WO2014020784A1 (ja) 2012-07-30 2013-02-26 車体の側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785A CN104507785A (zh) 2015-04-08
CN104507785B true CN104507785B (zh) 2017-03-15

Family

ID=50027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40188.6A Active CN104507785B (zh) 2012-07-30 2013-02-26 车身侧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409605B2 (zh)
JP (1) JP5929594B2 (zh)
CN (1) CN104507785B (zh)
DE (1) DE112013003751T5 (zh)
IN (1) IN2015MN00083A (zh)
MX (1) MX351821B (zh)
RU (1) RU2581811C1 (zh)
WO (1) WO2014020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68677B1 (fr) * 2013-11-15 2019-01-09 Autotech Engineering, A.I.E. Poutre pour la réalisation d'une ossature métallique
JP6171911B2 (ja) * 2013-12-13 2017-08-0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6344126B2 (ja) * 2014-08-05 2018-06-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ピラー構造
JP6384203B2 (ja) * 2014-08-29 2018-09-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センターピラー
SE541218C2 (en) * 2017-09-20 2019-05-07 Gestamp Hardtech Ab A vehicle side structure
CN110682967B (zh) * 2019-08-21 2021-04-09 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b柱面板及制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1667U (zh) * 1979-05-02 1980-11-20
CN101795898A (zh) * 2008-03-26 2010-08-0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框架装饰的安装结构
DE202012000846U1 (de) * 2011-02-01 2012-05-31 Mazda Motor Corp. Seitenstruktur eines Fahrze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1667A (en) 1979-06-05 1980-12-16 Seiko Epson Corp Ink jet recorder
JP2000085620A (ja) * 1998-09-17 2000-03-28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センタピラー補強構造
JP4045034B2 (ja) * 1998-10-15 2008-0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ピラー構造
JP4676227B2 (ja) * 2005-03-29 2011-04-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塗装設備
JP4727411B2 (ja) * 2005-12-20 2011-07-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複層塗膜の形成方法
CN102202960B (zh) * 2009-01-08 2014-03-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骨架结构
JP5407372B2 (ja) * 2009-01-30 2014-02-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JP5582000B2 (ja) * 2010-12-02 2014-09-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骨格構造、骨格補強構造及びピラー構造
US8262153B2 (en) 2010-12-21 2012-09-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pillar with opening having angled flange
CN202624388U (zh) * 2012-06-27 2012-12-26 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黑色高光涂装中柱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1667U (zh) * 1979-05-02 1980-11-20
CN101795898A (zh) * 2008-03-26 2010-08-0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框架装饰的安装结构
DE202012000846U1 (de) * 2011-02-01 2012-05-31 Mazda Motor Corp. Seitenstruktur eines Fahrzeug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20784A1 (ja) 2014-02-06
MX351821B (es) 2017-10-30
RU2581811C1 (ru) 2016-04-20
CN104507785A (zh) 2015-04-08
JP5929594B2 (ja) 2016-06-08
JP2014024523A (ja) 2014-02-06
MX2014015757A (es) 2015-10-14
US9409605B2 (en) 2016-08-09
DE112013003751T5 (de) 2015-08-27
IN2015MN00083A (zh) 2015-10-16
US20150175211A1 (en) 2015-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7785B (zh) 车身侧部构造
CN103492231B (zh) 车辆用门组件
US6607231B2 (en) Liftgate with low-liftover liftglass
CN206812771U (zh) 车门三角窗总成
CN102991314B (zh) 用于装配平齐玻璃总成的方法
CN105377676B (zh) 车辆驾驶室组件
CN107433842A (zh) 汽车车门用玻璃导槽
JPH08253169A (ja) 乗用自動車用車体
CN104149585B (zh) 门下部密封结构
CN108725159A (zh) 车辆用密封条
CN206202436U (zh) 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车身及车辆
CN109747718A (zh) 汽车用柱结构
US8910987B1 (en) Vehicle body trim structure
CN108860002B (zh) 一种b柱外饰板总成及车辆
EP1934089B1 (en) Molded sliding window assembly
CN104773052B (zh) 关闭密封件
GB2449958A (en) Marine windshield frame with a flush mounted top frame rail
EP0037587A1 (en) Vehicle sill structure
CN104010924A (zh) 车身侧部构造
DE102008011340A1 (d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mit Einstiegsbeleuchtung
CN107891914A (zh) 一种适用于悬浮车顶的车身结构
GB2077669A (en) A motor vehicle body
CN204915212U (zh) 一种汽车的玻璃角窗
CN202541645U (zh) 车辆的侧部结构
CN211252158U (zh) 带有漏液结构的车门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