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07743A - 盖装置以及设置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盖装置以及设置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07743A
CN104507743A CN201380039619.7A CN201380039619A CN104507743A CN 104507743 A CN104507743 A CN 104507743A CN 201380039619 A CN201380039619 A CN 201380039619A CN 104507743 A CN104507743 A CN 104507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member
operating unit
sliding component
seat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96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07743B (zh
Inventor
河岛祐二
佐藤竹志
宇佐美秀树
伊泽启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07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07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07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 B60N2/757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in a recess of the back-r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62Accessories for chai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62Accessories for chairs
    • A47C7/622Receptacles, e.g. cup holders, storage containers
    • A47C7/624Receptacles, e.g. cup holders, storage containers located on side of seat, e.g. on arm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5/00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 B60R5/006Compartments within vehicle body primarily intended or sufficiently spacious for trunks, suit-cases, or the like stowing or holding means for elongated articles, e.g. skis inside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装置(10)和设置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12)。构成座椅装置(12)的所述盖装置(10)包括能够关闭形成在座椅靠背(16)中的开口(30)的盖(34),以及可滑动地设置在形成在该盖(34)中的凹部(44)内的操作部(36)。导轨(50L、50R)形成在所述凹部(44)的各个侧表面(46L、46R)上。所述操作部(36)包括与各自的导轨(50L、50R)接合的滑动部(74L、74R),以及能够接触所述凹部(44)的底表面(48)的接收部(76L、76R)。

Description

盖装置以及设置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装置,该盖装置能够关闭形成在座椅靠背中的开口,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配备有座椅靠背的座椅装置已经被广泛使用,在该座椅靠背中,形成有使乘客舱与行李室之间连通的行李通过部(开口)。作为一个这种类型的座椅靠背,已知如下一种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配备有具有能够关闭所述开口的盖的盖装置、设置在盖上并且保持锁芯的锁芯保持部、以及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锁芯保持部中的操作单元(参见,例如,08-216792号日本公开专利出版物)。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传统的盖装置中,例如,在乘客的负荷作用在构成所述盖装置的操作单元上的情况下,由于操作单元的滑动构件接收这样的负荷,所以滑动构件发生变形。当其发生时,就会存在操作单元的平滑滑动可能变得不可能的问题,并且还会存在在操作单元滑动过程中可能产生不正常的噪声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问题,设计出本发明,而且,本发明具有以下目的,其提供了一种盖装置以及设置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该盖装置能够关闭形成在座椅靠背中的开口,即使在负荷被施加给座椅靠背的情况下,其仍可以抑制滑动构件的变形,由此,操作单元可以平滑地滑动,并且可以抑制噪声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盖装置具有如下特有的特征:
第一特征:一种盖装置,包括:盖,该盖能够关闭形成在座椅靠背中的开口,以及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以可在与所述开口的壁部接合的关闭位置与从所述壁部脱离的打开位置之间滑动的状态设置在形成在该盖中的凹部中。导向部,该导向部可滑动地导向所述操作单元,该导向部形成在构成所述凹部的侧表面中。所述操作单元包括滑动构件,该滑动构件与所述导向部接合,以及接收构件,该接收构件能够接触在构成所述凹部的壁表面之间朝着所述座椅靠背的前侧定向的底表面。
第二特征:所述滑动构件沿所述操作单元的滑动方向延伸,以及所述接收构件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的两个端部上。
第三特征:所述导向部以彼此面对的关系分别形成在构成所述凹部的侧表面上,以及所述接收构件分别设置在一对所述滑动构件上,所述滑动构件在能够与每一个所述侧表面接触的状态下与每一个所述导向部接合。
第四特征:所述接收构件设置成跨越所述滑动构件的整个长度。
第五特征:所述接收构件与所述滑动构件一体地形成,以及在负荷没有被施加给所述操作单元的状态下,所述接收构件与所述底表面不接触,然而,在负荷被施加给所述操作单元的状态下,所述接收构件与所述底表面接触。
第六特征:所述操作单元包括接合棘爪和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滑动构件彼此连接。在所述接合棘爪定位得比所述滑动构件更靠后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上的所述接合棘爪与所述开口的壁部分接合。此外,所述接收构件设置在所述接合棘爪上,以使得所述接收构件的后端表面与所述接合棘爪的后端表面大致平齐。
第七特征:所述接收构件形成在所述滑动构件上,以及凹陷部在与所述底表面接触的区域和与所述导向部接触的区域之间形成在构成所述接收构件的位置处。
第八特征: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圆形部分形成在所述接收构件的后端部上,以及位于所述凹部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底表面之间的分界区域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圆形部分相对应的形状,以使得所述圆形部分能够被设置成与所述分界区域面接触。
第九特征:所述接收构件包括与所述凹部的所述底表面接触的缓冲构件。
第十特征:所述操作单元包括:设置在相应滑动构件之间的锁芯,容纳部,所述锁芯被容纳在该容纳部中,并且在所述锁芯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切断部形成在该容纳部中,用于保持所述锁芯的弹簧构件,弹簧接合构件,该弹簧接合构件由所述切断部的壁的在所述切断部的横向方向上突出的一部分形成,并且该弹簧接合构件能够与所述弹簧构件接合,以及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邻接所述滑动构件并且支撑所述容纳部。
第十一特征:所述弹簧接合构件突出的突出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断部的开口宽度的0.5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座椅装置,包括:座椅垫,乘客坐在该座椅垫上,以及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连接到所述座椅垫上并且在该座椅靠背中形成有开口,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括根据上述的第一至第十一特征中任一项所述的盖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因为构成操作单元的接收构件能够接触在构成所述凹部的壁表面之间朝着的所述座椅靠背的前侧定向的底表面,所以,例如在负荷被施加给座椅靠背的前部(操作单元)的情况下,负荷可以被接收构件接收。因此,因为可以减少施加给操作单元的滑动构件的负荷,所以可以抑制滑动构件的变形。因此,操作单元可以被平滑地滑动,并且可以抑制滑动期间噪声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因为接收构件设置在滑动构件的两个端部上,所以可以适当地减少施加给滑动构件的负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两个导向部分别形成在构成凹部的相对侧表面上,并且接收构件分别设置在与每个导向部接合的一对滑动构件上,因此,可以减少作用在各个滑动部件上的负荷。此外,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时,可以抑制操作单元的咯咯声。而且,因为各个接收构件能够接触各自的侧表面,所以可以进一步抑制操作单元的咯咯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因为接收构件设置成跨越所述滑动构件的整个长度,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施加给滑动构件的负荷,并且可以适当抑制操作单元的咯咯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因为接收构件与滑动构件一体地形成,所以可以增大接收构件的刚度。此外,因为在负荷没有被施加给操作单元的状态下接收构件与底表面不接触,所以可以更容易地将操作单元装配进凹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因为接收构件设置在结合棘爪上,使得接收构件的后端表面与接合棘爪的后端表面大致平齐,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大接收构件的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因为凹陷部在与操作单元中的凹部的底表面接触的区域和与导向部接触的区域之间形成在构成接收构件的位置处,所以可以防止接收构件的刚度减小,以及可以减少操作单元的材料成本。此外,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时,构成凹陷部的区域是柔性的并且可以吸收所述负荷。因此,可以适当抑制对操作单元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因为位于构成凹部的侧表面与底表面之间的分界区域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圆形部分相对应的形状,以使得形成在接收构件的后端部上的圆形部分能够被设置成与分界区域面接触,所以负荷可以被接收构件有效地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特征,因为接收构件包括缓冲构件,所以施加给操作单元的负荷可以被缓冲构件吸收。此外,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时,可以抑制底表面与接收构件之间的接触噪声(非正常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特征,因为容纳锁芯的容纳部被支撑构件支撑,该支撑构件与其上设置有接收构件的相应滑动构件邻接,所以可以增大容纳部的刚度。因此,即使在保持锁芯的弹簧构件被闩锁在由容纳部的切断部构成的弹簧接合构件上的情况下,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时,仍可以阻止弹簧构件与弹簧接合构件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弹簧接合构件的突出量大于或等于切断部的开口宽度的0.5倍。因此,弹簧构件更难以与突出部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包括盖装置,该盖装置包括第一至第十一特征中的任一个,因此,可以得到具有上述那些优点的座椅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装置的示意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盖装置的轮廓透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线III-III截取的部分省略的剖视图;
图4是从构成图2中示出的盖装置的一部分的操作单元前面看到的透视图;
图5是从操作单元后面看到的透视图;
图6是沿图3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操作单元的侧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修改例的操作单元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盖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以及配备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在各个附图中,从车辆的就坐的乘客的方向观察,箭头“L”指示座椅装置的左侧,箭头“R”指示座椅装置的右侧,箭头“Fr”指示座椅装置的前方,箭头“Rr”指示座椅装置的后方。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装置12被用作汽车的可供三个乘客乘坐的后座椅。如图1所示,座椅装置12配备有安装在未示出的车辆主体中且支撑车辆乘客的臀部和大腿的座椅垫14、可倾斜地支撑在座椅垫14的后端上且用来支撑乘客的后背的座椅靠背16、能够在座椅靠背16的上端上被竖直地调整且用来支撑乘客的头部的三个头枕18a至18c。
座椅靠背16包括扶手22和盖装置10,该扶手22可被容纳在大致形成在宽度方向(座椅宽度方向,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处的矩形孔20中,该盖装置10被设置用来从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侧覆盖孔20。扶手22设置成可相对于未示出的形成座椅靠背16的骨架的靠背框架旋转,并且扶手22包括杯架26。
如图1和2所示,盖装置10例如由诸如ABS树脂等的树脂材料制成,并且盖装置10包括盖框架32,在该盖框架32中形成有开口(行李通过部)30,该开口30在定位在扶手22的后表面侧的情况下,建立了乘客舱与行李室之间的连通,盖装置10还包括能够关闭开口30的盖34以及用于打开和关闭盖34的操作单元(滑钮)36。
盖框架32为比孔20稍大的矩形板构件,并且可通过设置在两侧的下部处的一对左和右固定构件38L、38R以及设置在其上端上的多个(例如,三个)固定钩40a至40c而被固定到靠背框架上。盖框架32的开口30定位得比盖框架32的中心稍高。
盖34通过设置在构成开口30的下侧壁上的铰链42可(倾斜)旋转地设置在盖框架32上。如图3所示,凹陷入后表面侧中的凹部44形成在盖34的上前表面部上。
凹部44的横截面为大致C形(门形状),并且包括一对左和右相互面对的侧表面46L、46R,以及朝座椅靠背16的前侧定向并且连接侧表面46L、46R的底表面48。
用于滑动导向操作单元36的一对左导轨和右导轨(导向部)50L、50R形成在各自的侧表面46L、46R上。各个导轨50L、50R均沿座椅靠背16的高度方向延伸。此外,各个侧表面46L、46R与底表面48之间的分界区域52L、52R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弧形表面。
操作单元36以可在接合或闩锁在构成盖框架32的开口30的上侧壁部分上的关闭位置与从所述上侧壁部分上脱离的打开位置之间滑动的状态设置在凹部44中。操作单元36以被未示出的偏置构件(弹簧构件)向上偏置的状态而与盖框架32接合,该偏置构件插入在盖34与操作单元36之间。
如图3至7所示,操作单元36包括从前面观察时形成为矩形形状的支撑壁(支撑构件)54、从支撑壁54的后表面侧上的大致中心部分突出的底部圆柱形容纳部56、设置在容纳部56中的锁芯58、用于将锁芯58支撑在容纳部56内部的弹簧构件(夹子)60、从支撑壁54的相对侧部分朝向容纳部56所定位的一侧延伸的一对左侧壁和右侧壁62L、62R、连接各个侧壁62L、62R的上端的连接壁(连接构件)64、以及直立在连接壁64的后端上的接合棘爪66。
如图3和4所示,容纳部56的内孔大致在支撑壁54的外表面上的中心打开。在容纳部56中,切断部68沿前/后方向(锁芯58的轴向方向)形成,并且由构成切断部68的壁的一部分形成的弹簧接合构件(凸起)70在容纳部56的圆周方向(切断部68的横向方向)上向外突出。
弹簧构件60的一端闩锁在弹簧接合构件70上(参见图5)。因此,锁芯58可以被保持在容纳部56的内部中。注意到在图6的图示中省略了弹簧构件60。弹簧接合构件70的突出量L等于或大于切断部68的开口宽度W(形成在容纳部56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开口的宽度,参见图6)的0.5倍。
在此情况下,因为可以确保弹簧构件60与弹簧接合构件70的足够的接合边距,所以,例如即使在乘客靠在被容纳在孔20中的扶手22上以及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的情况下,仍可阻止弹簧构件60与弹簧接合构件70分离。
虽然在图6中示出了其中弹簧接合构件70的突出长度L大约为切断部68的开口宽度W的0.5倍的示例,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弹簧接合构件70的突出量L可以与切断部68的开口宽度W一样。更具体地,在此情况下,因为弹簧结构构件70在切断部68的整个宽度上延伸,所以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弹簧构件60与弹簧接合构件70的分离。
当锁芯58被未示出的钥匙锁上时,锁芯58被锁在操作单元36相对于盖34为关闭状态的状态中。另一方面,当锁芯58被锁匙解锁时,操作单元36可被置于可相对于盖34滑动的状态。
随着侧壁62L、62R远离支撑壁54,各个侧壁62L、62R在相互彼此远离的方向上扩展(参见图3)。稍后将讨论该特征带来的优点。此外,在操作单元36设置在盖34的凹部44中的状态下,各个侧壁62L、62R被设置成面对构成凹部44的各个侧表面46L、46R(参见图3)。
如图7所示,每一个大致L形(从侧面观察)的侧壁62L、62R都包括从支撑壁54的上部区域向后延伸的延伸部72L、72R、从邻近延伸部72L、72R的后端向上延伸的滑动构件74L、74R以及从滑动构件74L、74R的后端在向后的方向上延伸的接收构件76L、76R。
在延伸部72L、72R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沿支撑壁54延伸并且在其上端处向后弯曲的第一凹陷部78L、78R,和为矩形形状并且被连接至第一凹陷部78L、78R的第二凹陷部80L、80R。第一凹陷部78L、78R形成得比第二凹陷部80L、80R更深(参见图3)。
在滑动构件74L、74R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凹槽82L、82R与导轨50L、50R接合。凹槽82L、82R从下端延伸到滑动构件74L、74R的上端附近的区域。接收构件76L、76R以设置成跨越滑动构件74L、74R的整个长度的状态与滑动构件74L、74R一体地形成。因此,可以增加接收构件76L、76R的刚度。
各个接收构件76L、76R能够接触到各自的构成凹部44的侧表面46L、46R。在本实施例中,在负荷没有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的情况下,各个接收构件76L、76R被设置成与每一个侧表面46L、46R接触。在此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抑制操作单元36的咯咯声。
在还可以提供的一种结构中,在负荷没有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的情况下,各个接收构件76L、76R保持不与各自的侧表面46L、46R接触,但是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时,各个接收构件76L、76R被设置成与各自的侧表面46L、46R接触。在此情况下,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时可以抑制操作单元36的咯咯声,并且更容易地将操作单元36装配进凹部44中。
在接收构件76L、76R的外表面上,形成了具有在高度方向(操作单元36的滑动方向)上延伸的宽矩形形状的第三凹陷部84L、84R,和为矩形形状并且在被连接至第三凹陷部84L、84R的同时向前/向后延伸的第四凹陷部86L、86R。第四凹陷部86L、86R形成得比第三凹陷部84L、84R更深。
在前述的方式中,因为第三凹陷部84L、84R和第四凹陷部86L、86R形成在接收构件76L、76R的外表面中,所以与这样的凹陷部未形成在接收构件76L、76R中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加接收构件76L、76R的刚度,并且可以减少操作单元36的材料成本。
此外,通过在每一个接收构件76L、76R中形成第三凹陷部84L、84R和第四凹陷部86L、86R,如果操作单元36由树脂材料制成,那么热可以顺利地从接收构件76L、76R上消散,并且可以阻止其上收缩或凹陷的发生。
如图3所示,在操作单元36被设置在盖34的凹部44中的状态下,接收构件76L、76R的后端被设置成与凹部44的底表面48接触。此外,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圆形部分88L、88R形成在接收构件76L、76R的后端部上。圆形部分88L、88R的形状对应于构成凹部44的侧表面46L、46R与底表面48之间的分界区域52L、52R的形状。
连接壁64形成的台阶形状符合侧壁62L、62R的上部的形状。连接壁64包括从支撑壁54的上端延伸至延伸部72L、72R的后端的第一连接区域90、从第一连接区域90的后端上直立的第二连接区域92和从第二连接区域92的上端延伸至接收构件76L、76R的后端的第三连接区域94。
接合棘爪66从第三连接区域94的后端上直立,并且能够与构成盖框架32内的开口30的上侧壁部接合。接合棘爪66的后端表面位于大致平齐于接收构件76L、76R的后端表面的位置。
在以前述方式构造的座椅装置12中,例如在扶手22容纳在孔20中的情况下,当乘客靠在扶手22上时,负荷被施加到操作单元36上。
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构成操作单元36的接收构件76L、76R能够接触在构成盖34中的凹部44的壁表面之间的朝座椅靠背16的前侧定向的底部表面48,所以施加给操作单元36的负荷可以被接收构件76L、76R接收。因此,由于可以减少施加给操作单元36的滑动构件74L、74R的负荷,所以可以抑制滑动构件74L、74R的变形。因此,可以使得操作单元36平滑地滑动,并且可以抑制滑动期间噪声的产生。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接收构件76L、76R设置在滑动构件74L、74R的两个端部(底端部,顶端部)上,所以可以适当地减少施加给滑动构件74L、74R的负荷。
此外,由于操作单元36的一对左侧壁和右侧壁62L、62R包括接收构件76L、76R,所以可以减少施加给相应滑动构件74L、74R的负荷。此外,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时,可以抑制操作单元36的咯咯声。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接收构件76L、76R设置成跨越相应滑动构件74L、74R的整个长度,所以可以适当地减少施加给滑动构件74L、74R的负荷,并且可以适当地抑制操作单元36的咯咯声。
此外,构成凹部44的侧表面46L、46R与底表面48之间的分界区域52L、52R的形状形成为与圆形部分88L、88R的形状对应,并且形成在各个接收构件76L、76R的后端部上的圆形部分88L、88R可以设置为与分界区域52L、52R面接触。因此,负荷可以被接收构件76L、76R有效地接收。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接收构件76L、76R与滑动构件74L、74R一体地形成,所以可以增大接收构件76L、76R的刚度。此外,由于接收构件76L、76R设置在接合棘爪66上,以使得接收构件76L、76R的后端表面与接合棘爪66的后端表面大致平齐,所以可以进一步增大接收构件76L、76R的刚度。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第三凹陷部84L、84R和第四凹陷部86L、86R在与位于操作单元36内的凹部44的底表面48接触的区域和与导轨50L、50R接触的区域之间形成在构成接收构件76L、76R的位置处,所以可以阻止接收构件76L、76R的刚度的减少,并且可以降低操作单元36的材料成本。
此外,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上时,构成第三凹陷部84L、84R的区域和构成第四凹陷部86L、86R的区域弹性地变形并且可吸收这样的负荷。因此,可以适当地抑制对操作单元36的损坏。
根据本实施例,其中容纳了锁芯58的容纳部56设置在一对侧壁62L、62R之间,并且容纳部56被连接至每一个侧壁62L、62R的支撑壁54支撑。因此,可以增大容纳部56的刚度。因此,即使在保持锁芯58的弹簧构件60被闩锁到容纳部56中的切断部68的弹簧接合构件70上的情况下,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时,仍可以阻止弹簧构件60与弹簧接合构件70分离。
根据本实施例,随着侧壁62L、62R变得更远离支撑壁54,操作单元36的各个侧壁62L、62R在远离彼此的方向上向外扩张。因此,当施加给操作单元36的负荷被接收构件76L、76R接收时,操作单元36可以被支撑在稳定的状态中。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如图8所示,各个侧壁62L、62R的接收构件76L、76R可包括接触凹部44的底表面48的由橡胶等制成的缓冲构件100L、100R。
在此情况下,施加给操作单元36的负荷可以被缓冲构件100L、100R吸收。此外,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时,可以抑制底表面48与接收构件76L、76R之间的接触噪声(非正常噪声)。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各个侧壁62L、62R的接收构件76L、76R可彼此直接地连接。在此情况下,由于可以增大接收构件与底表面48之间的接触区域,所以施加给操作单元36的负荷可以被接收构件76L、76R更适当地接收。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一对侧壁62L、62R中的任一个。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盖装置10中,在可以采用的结构中,在负荷没有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时,构成操作单元36的接收构件76L、76R被保持不与凹部44的底表面48接触,但是当负荷被施加给操作单元36时,各个接收构件76L、76R被设置成与底表面48接触。
通过这样的特征,当负荷施加给操作单元36时,可以抑制滑动构件74L、74R的变形,并且可以更容易地将操作单元装配进凹部44中。更具体地,在装配操作单元36时,由于底表面48与接收构件76L、76R之间形成有间隙,所以可以吸收盖34和操作单元36的制造差异。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本质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各种修改的或替换的构造。

Claims (12)

1.一种盖装置(10),包括:
盖(34),该盖能够关闭形成在座椅靠背(16)中的开口(30);以及
操作单元(36),该操作单元以可在与所述开口(30)的壁部接合的关闭位置和与所述壁部脱离的打开位置之间滑动的状态设置在形成于所述盖(34)中的凹部(44)中,其中:
可滑动地导向所述操作单元(36)的导向部(50L、50R)被形成在构成所述凹部(44)的侧表面(46L、46R)中;并且
所述操作单元(36)具有:
滑动构件(74L、74R),该滑动构件与所述导向部(50L、50R)接合;以及
接收构件(76L、76R),该接收构件能够接触在构成所述凹部(44)的壁表面之间朝着所述座椅靠背(16)的前侧定向的底表面(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
所述滑动构件(74L、74R)沿所述操作单元(36)的滑动方向延伸;并且
所述接收构件(76L、76R)设置在所述滑动构件(74L、74R)的两个端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
所述导向部(50L、50R)以彼此面对的关系分别形成在构成所述凹部(44)的侧表面(46L、46R)上;并且
所述接收构件(76L、76R)分别设置在一对所述滑动构件(74L、74R)上,所述滑动构件(74L、74R)在能够与每一个所述侧表面(46L、46R)接触的状态下与每一个所述导向部(50L、50R)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所述接收构件(76L、76R)被设置成跨越所述滑动构件(74L、74R)的整个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
所述接收构件(76L、76R)与所述滑动构件(74L、74R)一体地形成;以及
在负荷未被施加到所述操作单元(36)的状态下,所述接收构件(76L、76R)与所述底表面(48)不接触,然而,在负荷被施加到所述操作单元(36)的状态下,所述接收构件(76L、76R)与所述底表面(48)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
所述操作单元(36)包括接合棘爪(66)和连接构件(64),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滑动构件(74L、74R)彼此连接,
在所述接合棘爪(66)定位得比所述滑动构件(74L、74R)更靠后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连接构件(64)上的所述接合棘爪(66)与所述开口(30)的壁部分接合;以及
所述接收构件(76L、76R)设置在所述接合棘爪(66)上,使得所述接收构件(76L、76R)的后端表面与所述接合棘爪(66)的后端表面大致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
所述接收构件(76L、76R)形成在所述滑动构件(74L、74R)上;以及
凹陷部(84L、84R、86L、86R)在与所述底表面(48)接触的区域和与所述导向部(50L、50R)接触的区域之间形成在所述操作单元(36)的构成所述接收构件(76L、76R)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
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圆形部分(88L、88R)形成在所述接收构件(76L、76R)的后端部上;以及
位于所述凹部(44)的所述侧表面(46L、46R)与所述底表面(48)之间的分界区域(52L、52R)被形成为具有与所述圆形部分(88L、88R)相对应的形状,从而所述圆形部分(88L、88R)能够被设置成与所述分界区域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所述接收构件(76L、76R)包括与所述凹部(44)的所述底表面(48)接触的缓冲构件(100L、100R)。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所述操作单元(36)包括:
布置在相应滑动构件(74L、74R)之间的锁芯(58);
容纳部(56),所述锁芯(58)被容纳在该容纳部(56)中,并且在所述锁芯(58)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切断部(68)形成在该容纳部(56)中;
用于保持所述锁芯(58)的弹簧构件(60);
弹簧接合构件(70),该弹簧接合构件(70)由所述切断部(68)的壁的在所述切断部(68)的横向方向上突出的一部分形成,并且该弹簧接合构件(70)能够与所述弹簧构件(60)接合;以及
支撑构件(54),该支撑构件(54)邻接所述滑动构件(74L、74R)并且支撑所述容纳部(5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盖装置(10),其中所述弹簧接合构件(70)突出的突出量(L)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断部(68)的开口宽度(W)的0.5倍。
12.一种座椅装置(12),包括:
座椅垫(14),乘客坐在该座椅垫(14)上;以及
座椅靠背(16),该座椅靠背连接到所述座椅垫(14)并且在该座椅靠背中形成有开口(30),
其中所述座椅靠背(16)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盖装置(10)。
CN201380039619.7A 2012-07-27 2013-07-26 盖装置以及设置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 Active CN1045077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67046 2012-07-27
JP2012167046A JP6058934B2 (ja) 2012-07-27 2012-07-27 リッ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装置
PCT/JP2013/070313 WO2014017627A1 (ja) 2012-07-27 2013-07-26 リッ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07743A true CN104507743A (zh) 2015-04-08
CN104507743B CN104507743B (zh) 2017-03-08

Family

ID=49997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9619.7A Active CN104507743B (zh) 2012-07-27 2013-07-26 盖装置以及设置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91112A1 (zh)
JP (1) JP6058934B2 (zh)
CN (1) CN104507743B (zh)
WO (1) WO20140176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5435B2 (ja) * 2013-10-04 2017-05-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766619B2 (ja) * 2016-12-01 2020-10-1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シート用アームレスト
JP7037377B2 (ja) * 2018-01-31 2022-03-16 林テレンプ株式会社 車両の内装部材用の蓋部材の開閉係止部材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28543A (en) * 1995-09-27 1997-05-13 Hoover Universal, Inc. Vehicle seat back having ski tote bag and trunk pass through
US5816640A (en) * 1909-10-19 1998-10-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losure apparatus between passenger compartment and trunk of vehicle
US20020030376A1 (en) * 2000-08-30 2002-03-14 Peter Butz Gmbh & Co. Verwaltungs-Kg Through-seat freight holder for motor vehicle
CN102431475A (zh) * 2010-09-28 2012-05-02 李尔公司 交通工具模块化扶手
CN103568904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9259B2 (ja) * 1996-01-10 2002-08-26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シートトランクスルー部のボード構造
US7152899B2 (en) * 2005-02-03 2006-12-26 Toyota Technical Center Usa, Inc. Automotive trunk pass-through for reclining rear sea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6640A (en) * 1909-10-19 1998-10-0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losure apparatus between passenger compartment and trunk of vehicle
US5628543A (en) * 1995-09-27 1997-05-13 Hoover Universal, Inc. Vehicle seat back having ski tote bag and trunk pass through
US20020030376A1 (en) * 2000-08-30 2002-03-14 Peter Butz Gmbh & Co. Verwaltungs-Kg Through-seat freight holder for motor vehicle
CN102431475A (zh) * 2010-09-28 2012-05-02 李尔公司 交通工具模块化扶手
CN103568904A (zh) * 2012-08-07 2014-02-1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24468A (ja) 2014-02-06
CN104507743B (zh) 2017-03-08
US20150191112A1 (en) 2015-07-09
JP6058934B2 (ja) 2017-01-11
WO2014017627A1 (ja) 201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9468B2 (en) Seat for vehicle
JP376846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US8528956B1 (en) Vehicle storage compartment assembly
US7434859B2 (en) Nesting console system
KR101428389B1 (ko) Mpv 차량의 헤드레스트 장치
JP2008279891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104507743A (zh) 盖装置以及设置有该盖装置的座椅装置
US20210155132A1 (en) Armrest of vehicle seat
US6027164A (en) Combination seat and armrest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s
JPH0976827A (ja) 車両用パッケージトレイ
EP2578449B1 (en) Storage device for a vehicle seat
KR101221197B1 (ko) 컵홀더를 갖는 차량용 콘솔박스 구조
JP2006306251A (ja) 自動車シート
CN111873869A (zh) 一种儿童汽车安全座椅
US20090236881A1 (en) Article Holder
JP2013018333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5083079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
JP4453950B2 (ja) 自動2輪車用キャリヤ
FR2918936A3 (fr) Siege independa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fonction d'accoudoir et/ou de rangement
JPH0717329A (ja) 自動車の物品収納装置
CN219706752U (zh) 三轮篷车平开式翻转座椅
JP2006335308A (ja) 車両の荷室構造
JP2005297632A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KR101359985B1 (ko) 차량용 시트백 트레이
KR100521684B1 (ko) 자동차의 리어 암레스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