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70760B - 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 - Google Patents

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70760B
CN104470760B CN201380037339.2A CN201380037339A CN104470760B CN 104470760 B CN104470760 B CN 104470760B CN 201380037339 A CN201380037339 A CN 201380037339A CN 104470760 B CN104470760 B CN 104470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tensioner
wall part
inside components
seat belt
belt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73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70760A (zh
Inventor
谏山博之
山口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70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0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70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70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5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 B60R22/1951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in vehicle or relative to seat b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95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 B60R22/1954Anchor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means of the through-anchor or splitted reel type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抑制由预张紧器(45)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扩散。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10)在后内侧面板(24)上设有预张紧器(45),在车室(26)侧设有覆盖预张紧器(45)的内装部件(18)。内装部件(18)在背面(18a)设有向着后内侧面板(24)突出的隔壁部(51)。隔壁部(51)包围预张紧器(45),且划分后内侧面板(24)与内装部件(18)的间隙(L)。

Description

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该安全带装置设在车身的面板上,且能够通过由预张紧器拉紧织带而由织带来束缚乘员。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的安全带装置中,公知一种具有如下预张紧器的装置,该预张紧器通过在碰撞时或紧急制动时引入织带而通过织带舒适地束缚乘员。根据该安全带装置,由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碰撞或紧急制动,并基于检测信号使气体产生部点火而产生气体,并由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来将织带引入。通过将织带引入而能够由织带舒适地束缚乘员。
在此,安全带装置上所具有的预张紧器中,由于使气体产生部点火而产生气体,并由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来将织带引入,所以气体成为高压。由此,考虑到高温的气体会从预张紧器的壳体向外部泄漏,且所泄漏的高温气体会扩散。
作为其对策,而公知在被供给预张紧器的气体的气体供给空间内由高导热率材料形成热吸收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由热吸收部件来吸收高温气体的热能而降低高温气体的温度,由此能够抑制基于所泄漏的高温气体造成的影响。
但是,专利文献1的预张紧器需要在气体供给空间内具有热吸收部件,要求作出努力来确保在预张紧器的气体供给空间内具有热吸收部件的区域。而且,由于在预张紧器上具备热吸收部件,而导致部件数量变多,预张紧器的构造变得复杂。由此,难以通过简单的构造而容易地抑制由预张紧器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扩散。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46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为课题,该安全带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抑制由预张紧器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扩散。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安装带装置的车辆构造,在车身的面板上设有通过拉紧织带来束缚乘员的预张紧器,在车室侧设有覆盖所述预张紧器的内装部件,其中,在所述内装部件以及所述面板的一方上设有隔壁部,该隔壁部包围所述预张紧器,且划分所述面板与所述内装部件的间隙。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优选为,所述内装部件以及所述隔壁部是树脂制的部件,在所述内装部件上设有所述隔壁部。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优选为,所述隔壁部的上方开口。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优选为,相对于所述隔壁部而在所述预张紧器的相反侧,且在所述隔壁部的周围,设有隔音材料。
发明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由内装部件覆盖预张紧器,并设置将面板与内装部件的间隙划分的隔壁部,由隔壁部包围预张紧器。由此,在由预张紧器产生的高温的气体发生泄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所泄漏的高温气体扩散至面板与内装部件的间隙。由此,通过在内装部件上设置隔壁部这一简单结构,就能够容易地抑制由预张紧器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扩散。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使内装部件以及隔壁部为树脂制部件,在内装部件上设置隔壁部。由此,当形成(成形)树脂制的内装部件时,能够将隔壁部与内装部件一同一体形成(成形)。由此,能够使隔壁部为更简单的结构,且能够提高决定隔壁部的形状时的自由度。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通过将隔壁部的上方开口,而能够防止从安全带装置引出的织带与隔壁部干扰。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通过在内装部件上设置隔壁部,而能够防止由预张紧器产生的高温气体越过隔壁部扩散至预张紧器的相反侧的周边部(即,隔壁部的周边部)。由此,能够防止设在隔壁部的周边部的隔音材料受到预张紧器的高温气体的影响。
由此,能够相对于隔壁部在预张紧器的相反侧,且在隔壁部的周边部设置隔音材料,因此能够扩大设置隔音材料的位置(部位)的选择范围。因此,能够将隔音材料设在更合适的位置,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且能够提高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车室侧观察本发明的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车室侧观察图1的车辆构造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车辆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图5(a)是说明由隔壁部防止从预张紧器泄漏的高温气体的扩散的示例的图,图5(b)是说明抑制基于高温气体对隔音材料的影响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10具有:形成车身11的底板部的后底板12;从后底板12的右侧部12a立起的后挡泥板13;和设在后底板12上的后座椅14。
而且,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10具有:设在后底板12以及后挡泥板13上的安全带装置16;将安全带装置16的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参照图2)覆盖的内装部件18;和设在内装部件18上的隔音材料单元21。
如图2所示,后挡泥板13具有与车身11的外部相对的后外侧面板23、和设在后外侧面板23的车室26侧的后内侧面板(面板)24。在后内侧面板24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的开口部25(也参照图3)。安全带装置16为对落座于后座椅14(参照图1)的乘员进行束缚的三点式安全带装置。
如图2、图3所示,安全带装置16具有:设在后挡泥板13上的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使上端部32a与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连结的织带32;和将织带32滑动自如地支承的上部滑动引导件33。
而且,安全带装置16具有:滑动自如地设在织带32上的舌片34;能够使舌片34卡定的带扣35(参照图1);和将织带32的下端部32b安装在后底板12上的安装部36。
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收容于后内侧面板24的开口部25,并通过上下的螺栓41、42安装于后内侧面板24。即,预张紧器45安装在后内侧面板24上。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具有能够卷绕织带32的卷收器44;和能够将织带32拉紧(引入)的预张紧器45。
预张紧器45设在卷收器44的顶部44a(参照图4)。该预张紧器45具有:通过点火而产生气体的气体产生部46(参照图4);和由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在气缸47内移动的柱塞48。柱塞48经由线缆而连结有卷绕轴,在卷绕轴上连结有织带32的上端部32a。
如图1、图3所示,根据安全带装置16,将舌片34与带扣35卡定,将卷收器44的卷绕力作用于织带32,由此,能够由织带32束缚落座于后座椅14的乘员。
另外,根据安全带装置16,能够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碰撞或紧急制动,并基于检测信号使预张紧器45的气体产生部46点火而产生气体。通过由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移动柱塞48,而能够拉紧(引入)经由卷绕轴与柱塞48连结的织带32。通过引入织带32而能够由织带32将乘员舒适地束缚。
如图3、图4所示,内装部件18是通过在后内侧面板24的车室26侧空出间隙L地设置而形成车室26的壁面的树脂制衬里。通过在后内侧面板24的车室26侧空出间隙L地设置内装部件18,而能够由内装部件18覆盖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即,预张紧器45以无法从车室26侧目视观察到的方式被内装部件18覆盖。
该内装部件18为树脂制部件,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上一体形成有隔壁部51。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是在内装部件18中与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即,预张紧器45)相对的面。而且,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在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预张紧器45)的相反侧具有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
隔壁部51为树脂制部件。通过将内装部件18以及隔壁部51设为树脂制部件,而能够在形成(成形)树脂制的内装部件18时,将隔壁部51与内装部件18一同一体形成(成形)。由此,能够使隔壁部51为简单结构,且使隔壁部51容易地形成。而且,通过与内装部件18一同一体形成(成形)隔壁部51,而能够提高在决定隔壁部51的形状时的自由度。
隔壁部51具有前壁52、后壁53以及底部54,由前壁52、后壁53以及底部54而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箱形状)。通过使隔壁部51的上方开口,而能够防止从卷收器44引出的织带32与隔壁部51干扰。
而且,通过使隔壁部51形成为大致U字状,而能够使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的前部、后部以及底部由隔壁部51包围。在此基础上,隔壁部51设定突出高度H以使隔壁部51的突出端部51a与后内侧面板24相邻。由此,后内侧面板24与内装部件18的间隙L由隔壁部51划分为收容空间56和外侧空间57。
收容空间56是收容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的空间。另外,外侧空间57是收容空间56的外侧的空间、即没有收容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的空间。由此,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的前部、后部以及底部由隔壁部51而与外侧空间57隔开。
这样,由隔壁部51包围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并且由隔壁部51将后内侧面板24与内装部件18的间隙L划分为收容空间56以及外侧空间57。
通过由隔壁部51包围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而使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的预张紧器45由隔壁部51包围。具体地,预张紧器45的气体产生部46设在卷收器44的顶部44a。而且,在气体产生部46的车身前方侧设有隔壁部51的前壁52,在气体产生部46的车身后方侧设有隔壁部51的后壁53。
由此,在预张紧器45中产生的高温气体泄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所泄漏的高温气体扩散至后内侧面板24与内装部件18的间隙L。由此,仅通过将隔壁部51设在内装部件18上这一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容易地抑制在预张紧器45中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扩散。
如图2、图4所示,在后内侧面板24以及内装部件18的外侧空间57中,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上设有隔音材料单元21。隔音材料单元21具有第1~第6隔音材料61~66。第1~第6隔音材料61~66在外侧空间57的区域中独立地配置于任意的位置,分别设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
第1隔音材料61以及第3~第6隔音材料63~66是由将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phthalate)等纤维一体化而得的无纺布形成的吸音材料。第2隔音材料62为由聚乙烯等发泡材形成的吸音材料。隔音材料单元21位于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且设在外侧空间57中,由此能够抑制车室26内的噪音。
如图3、图4所示,第1隔音材料61以及第2隔音材料62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中设在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中,相对于隔壁部51而在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的相反侧(即,外侧空间57侧),且是隔壁部51的周边的部位。即,第1隔音材料61以及第2隔音材料62由隔壁部51而相对于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隔开。
如图2所示,第3隔音材料63与隔壁部51相比靠车身后方,且设在三角窗窗框71的下方部位。另外,第4隔音材料64与隔壁部51相比靠下方,且设在相当于车轮罩72的部位。而且,第5隔音材料65与第4隔音材料64相比设在车身后方的部位。而且,第6隔音材料66与第5隔音材料65相比设在车身后方的部位。即,第3~第6隔音材料63~66设在距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较远的部位。
如图3、图4所示,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上设有隔壁部51。由此,在高温气体从预张紧器45泄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所泄漏的高温气体越过隔壁部51而扩散至预张紧器45的相反侧的周边部18b(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
通过抑制高温气体的扩散,能够防止设在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的第1隔音材料61以及第2隔音材料62受到预张紧器45的高温气体的影响。由此,能够在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设置第1隔音材料61以及第2隔音材料62,而能够扩大设置第1、第2隔音材料61、62的位置(部位)的选择范围。
而且,通过抑制高温气体的扩散,也能够防止从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较远离地设置的第3~第6隔音材料63~66受到预张紧器45的高温气体的影响。由此,也能够不用考虑高温气体的影响地决定设置第3~第6隔音材料63~66的位置(部位),能够扩大设置第3~第6隔音材料63~66的位置的选择范围。
接着,基于图5来说明防止由安全带装置16的预张紧器45产生的气体的扩散的示例。
如图5(a)所示,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碰撞或紧急制动,基于检测信号使预张紧器45的气体产生部46点火而产生气体。通过由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移动柱塞48(参照图3),而能够拉紧(引入)与柱塞48连结的织带32。通过引入织带32而能够由织带32将乘员舒适地束缚。
但是,由于在预张紧器45的气体产生部46产生气体,并由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移动柱塞48(参照图3),所以气体成为高压气体。由此,考虑到高温气体会从气体产生部46(即,预张紧器45)向预张紧器45的外部如箭头A那样地泄漏。
于是,在覆盖预张紧器45的内装部件18上,以包围预张紧器45的方式设置隔壁部51。而且,由隔壁部51划分后内侧面板24与内装部件18的间隙L。
由此,后内侧面板24与内装部件18的间隙L由隔壁部51划分为收容空间56和外侧空间57。由此,即使在高温气体从预张紧器45泄漏至收容空间56的情况下,也能够由隔壁部51防止所泄漏的高温气体从收容空间56扩散至外侧空间57。
如图5(b)所示,在高温气体从预张紧器45向外部如箭头A那样地泄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高温气体从收容空间56扩散至外侧空间57。由此,能够防止高温气体越过隔壁部51而扩散至预张紧器45的相反侧的周边部18b(即,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
通过防止高温气体的扩散,而能够防止设在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的第1、第2隔音材料61、62、和其他的隔音材料(第3~第6隔音材料63~66(参照图2))受到高温气体的影响。由此,能够将第1、第2隔音材料61、62设在离预张紧器45比较近的部位(即,在预张紧器45的相反侧,且隔壁部51的周边部18b)。
因此,在第1~第6隔音材料61~66中,尤其能够扩大设置第1隔音材料61以及第2隔音材料62的位置的选择范围。这样,通过扩大选择范围,能够将第1、第2隔音材料61、62设在恰当的位置,因此,能够提高设计自由度,且提高隔音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改良等。例如,在实施例中,说明了将隔壁部51一体形成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设置其他部件的隔壁部51。在实施例中,说明了使隔壁部51为树脂制部件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将隔壁部51设为金属制部件。
而且,在实施例中,说明了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设置隔壁部51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在后内侧面板24上设置隔壁部51。
另外,在实施例中,说明了由前壁52、后壁53以及底部54形成隔壁部51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由前壁52以及后壁53形成隔壁部51。
而且,在实施例中,说明了作为适用本发明的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而在卷收器44的顶部44a设置预张紧器45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将预张紧器45设在卷收器44的底部或其他部位的卷收/预张紧器单元。
在此,通过将本发明适用于将预张紧器45设在卷收器44的底部的卷收/预张紧器单元,而能够由隔壁部51的前壁52、后壁53以及底部54更好地包围底部的预张紧器45。由此,能够更好地抑制从预张紧器45泄漏的高压气体的扩散。
而且,在实施例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使卷收器44以及预张紧器45一体化的卷收/预张紧器单元31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相对于卷收器44独立设置的预张紧器45。
另外,在实施例中,说明了将第1~第6隔音材料61~66设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将第1~第6隔音材料61~66设在后内侧面板24。
而且,在实施例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设在车身后部的安全带装置16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设在车身其他部位上的安全带装置。
另外,在实施例中,说明了将隔音材料单元21设在内装部件18的背面18a的示例,但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将隔音材料单元21设在后内侧面板24。
而且,实施例所示的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10、车身11、安全带装置16、内装部件18、后内侧面板24、预张紧器45、隔壁部51以及第1、第2隔音材料61、62等的形状和结构仅是示例,并非限定于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优选适用于具有安全带装置的汽车,该安全带装置能够通过由预张紧器拉紧织带而由织带将乘员舒适地束缚。
附图标记说明
10…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11…车身,16…安全带装置,18…内装部件,18b…周边部,24…后内侧面板(面板),26…车室,32…织带,45…预张紧器,51…隔壁部,61…第1隔音材料(隔音材料),62…第2隔音材料(隔音材料),L…间隙。

Claims (5)

1.一种具有安装带装置的车辆构造,在车身的面板上设有通过拉紧织带来束缚乘员的预张紧器,在车室侧设有覆盖所述预张紧器的内装部件,该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装部件以及所述面板的一方上设有隔壁部,该隔壁部包围所述预张紧器,且划分所述面板与所述内装部件的间隙,
所述预张紧器的前部、后部以及底部由所述隔壁部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装部件以及所述隔壁部是树脂制的部件,在所述内装部件上设有所述隔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壁部的上方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隔壁部而在所述预张紧器的相反侧,且在所述隔壁部的周边部,设有隔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隔壁部而在所述预张紧器的相反侧,且在所述隔壁部的周边部,设有隔音材料。
CN201380037339.2A 2012-07-13 2013-05-24 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 Active CN1044707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7234 2012-07-13
JP2012157234 2012-07-13
PCT/JP2013/064443 WO2014010318A1 (ja) 2012-07-13 2013-05-24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を備えた車両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70760A CN104470760A (zh) 2015-03-25
CN104470760B true CN104470760B (zh) 2017-12-08

Family

ID=4991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7339.2A Active CN104470760B (zh) 2012-07-13 2013-05-24 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65184B2 (zh)
EP (1) EP2873564B1 (zh)
JP (1) JP5779719B2 (zh)
CN (1) CN104470760B (zh)
WO (1) WO20140103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0238A (en) * 1967-02-27 1969-11-25 Barish Ass Inc Glide wing
EP2962906B1 (de) * 2014-07-03 2016-09-21 TRW Automotive GmbH Andruckeinheit sowie Endbeschlag mit einer solchen Andruckeinheit
US10591044B2 (en) * 2016-11-01 2020-03-17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belt tension and determining belt lifespan in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unit
CN112203900B (zh) * 2018-06-05 2024-05-14 丰田自动车欧洲公司 包括座椅安全带组件的车辆内部组件及组装车辆内部组件的方法
JP7361144B2 (ja) * 2022-01-28 2023-10-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7583U (zh) 1978-08-15 1980-02-22
JPS5826846Y2 (ja) 1978-10-26 1983-06-1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シ−トベルト支持部材のガイド取付構造
JPS5918923Y2 (ja) 1979-04-11 1984-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トベルト装置
EP0456853B2 (de) * 1990-05-15 2001-09-05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 Co. KG Ansteuermechanismus für Rückstrammeinrichtungen
DE4209540A1 (de) 1992-03-24 1993-09-30 Trw Repa Gmbh Gurtaufroller mit an der Gurtspule angreifendem Gurtstraffer
DE4222985A1 (de) 1992-05-05 1993-11-11 Trw Repa Gmbh Linearantrieb für einen Gurtstraffer
JP2526348B2 (ja) 1992-05-27 1996-08-21 タカタ株式会社 ロ―タリアクチュエ―タ作動プリテンショナ
US5458369A (en) * 1993-03-09 1995-10-17 Nsk Ltd. Starting device and seat belt tightening apparatus
JP3344000B2 (ja) 1993-06-16 2002-11-1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ピラーロア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DE4327717A1 (de) 1993-08-18 1995-02-23 Opel Adam Ag Befestigung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und die ihm zugehörigen Komponenten
JPH0715459U (ja) * 1993-08-25 1995-03-14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機械式ガス発生器起動装置の安全装置
DE4341119A1 (de) 1993-12-02 1995-06-08 Autoliv Dev Vormontierte Trägereinheit für die Funktionsteile eines Sicherheitsgurtsystems
JP3836708B2 (ja) 2001-11-13 2006-10-2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プリテンショナ装置
JP4771211B2 (ja) * 2005-08-05 2011-09-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取付け構造
US7651135B2 (en) 2007-10-26 2010-01-26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of vehicle
US7905514B2 (en) * 2008-11-14 2011-03-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otor vehicle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JP5359215B2 (ja) 2008-11-19 2013-12-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センターピラートリムの取り付け構造
US8585090B2 (en) * 2010-06-29 2013-11-19 Autoliv Asp, Inc. High efficiency pretensio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65184B2 (en) 2016-06-14
CN104470760A (zh) 2015-03-25
WO2014010318A1 (ja) 2014-01-16
JPWO2014010318A1 (ja) 2016-06-20
US20150191149A1 (en) 2015-07-09
JP5779719B2 (ja) 2015-09-16
EP2873564B1 (en) 2017-04-26
EP2873564A1 (en) 2015-05-20
EP2873564A4 (en)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0760B (zh) 具有安全带装置的车辆构造
US7976066B2 (en) Seat belt pretensioner
EP2762355B1 (en) Signal transceiver apparatus
JP4657446B2 (ja) ルーフに取り付けられた部材を通るシートベルト
KR101305720B1 (ko) 차량용 에어벨트 장치
JP7059763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7022524A (ja) 荷室保護装置
JP6489425B2 (ja) 内装部材構造
JP2010115945A (ja)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CN102019904A (zh) 预张紧器
JP2011105079A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展開補助部材の車両への取付け構造
JP2009096342A (ja) 車両用内装材
JP2014113931A (ja) ラッププリテンショナの取付け構造
CN103978949A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WO2015093220A1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238002B2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5421758B2 (ja) 車両用隔壁
KR20100125595A (ko) 차량용 사이드 에어백 시트
CN107428311B (zh) 安全带预紧器
JP2011201412A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KR101663381B1 (ko) 자동차용 리어 시트벨트 리트렉터의 소음 발생 방지구조
JP2019031136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817261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4084015A (ja) 自動車の車室後部遮音構造
CN207496635U (zh) 侧气帘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