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57037A - 蒸发器集成组件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集成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57037A
CN104457037A CN201310415153.8A CN201310415153A CN104457037A CN 104457037 A CN104457037 A CN 104457037A CN 201310415153 A CN201310415153 A CN 201310415153A CN 104457037 A CN104457037 A CN 104457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contiguous block
hole
expansion valv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51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151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570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457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570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1Reducing heat transf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集成组件,包括热交换器、连接块和热力膨胀阀,连接块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热交换器的集流管上,热力膨胀阀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连接块上,集流管上设置有将集流管密封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隔板,热交换器的进出口分别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热交换器的进出口通过连接块与热力膨胀阀连通。本发明可以实现膨胀阀与作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的进出口之间均无需管路连接,有利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均匀分配,也防止了制冷剂在连接管路中的能量流失,而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Description

蒸发器集成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集成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空调系统都具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他们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形成制冷循环回路,使制冷剂能够按照压缩机到冷凝器到膨胀阀到蒸发器再回到压缩机这样的路径进行循环流动。对于空调系统来说,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向外界释放热量,制冷剂通过蒸发器从外界吸收热量。
在空调系统中,通常用空调系统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COP值)来衡量空调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COP值越高,空调系统的效率越高节能性能越好。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各个部件之间是通过连接管连接的,制冷剂在连接管中流动时会通过管壁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这样会导致这一部分的能量流失。这样一来,制冷剂在连接管中能量流失会降低COP值,也就是会导致空调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降低。
特别是当膨胀阀为热力膨胀阀时,从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通过热力膨胀阀的第一流道进入热力膨胀阀,在通过节流孔时被节流降压后再通过连接管流入蒸发器,制冷剂从蒸发器出来后通过连接管流入热力膨胀阀的第二流道,热力膨胀阀和蒸发器之间需要通过两根连接管连通热力膨胀阀和蒸发器,这样,热力膨胀阀与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管上存在着很大的能量流失。
而且,另一方面,当蒸发器为微通道热交换器时,微通道热交换器中制冷剂流通的管路为微通道扁管,由于微通道扁管的通道很多很小,对气液混合相制冷剂在各扁管的均匀分布要求较高。如果制冷剂气液分离现象严重,会导致进入一部分扁管的制冷剂为气相,一部分为液相,气相制冷剂过多的区域会有较大的过热区,而液相制冷剂过多的区域制冷剂蒸发不完全不能够完全换热,这会严重影响热交换器的换热能力,以致降低整个制冷空调系统的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连接管连接各部件,在这种系统中,经过节流装置节流降压的气液两相混合态制冷剂不能够马上进入蒸发器中,还需要流经连接管才能够进入蒸发器中,在这一段行程中,气液混合相制冷剂很容易出现气液分离现象,进入微通道热交换器后,很容易造成热交换器内部制冷剂的分配不均匀,从而降低热交换器的换热能力。
因此,如何减少空调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管,从而减少制冷剂在连接管路中的能量流失、防止蒸发器换热能力的降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有膨胀阀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减少制冷剂在连接管中的能量流失,从而防止COP值的降低,还能够防止蒸发器的换热能力的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集成组件,包括热交换器和固定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上的连接块,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并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若干根扁管、设置在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一个集流管包括分隔成的至少两个腔室,所述集流管还包括分别与不同的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同一集流管上,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集流管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两个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在腔室与第一开口所在腔室相对应连通的扁管连通,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在腔室与第二开口所在腔室相对应连通的扁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集流管的第一腔室连通,所述集流管的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且所述第一腔室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将所述第一腔分隔成至少两个部分:流通腔与至少一个分配腔,所述流通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对应连通的扁管相连通,所述分配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流通腔与所述分配腔通过所述分配装置上的若干个通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包括与所述集流管的外壁面相配合的第一外表面,所述连接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部分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集流管外的部分的宽度,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集流管外的部分的高度,所述凹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隔板上被所述连接块覆盖部分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外表面为一内凹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直径略大于所述集流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外表面通过焊接与所述集流管的外壁面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蒸发器集成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热力膨胀阀,所述热力膨胀阀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流道进口、第一流道出口和用于节流制冷剂的节流通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二流道进口和第二流道出口,所述第一流道出口通过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热力膨胀阀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的安装方式至少包括:螺钉连接、卡扣、焊接等其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与热力膨胀阀的阀体相配合的第二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热力膨胀阀阀体上的螺钉安装孔相配合的螺钉孔,所述热力膨胀阀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块上相固定。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还包括从所述第二外表面上向外延伸出的呈圆筒状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通,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套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伸入热力膨胀阀内,所述密封件处于压缩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蒸发器集成组件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扁管插入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翅片安置在相邻两个扁管之间、第一集流管与连接块组装在一起,使集流管、扁管、翅片和连接块组装在一起;
S2、将上述组装件通过炉中焊固定,其中连接块与热交换器的第一集流管上固定安装在一起;
S3、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安装密封件后,将热力膨胀阀安装在连接块上,使第一流道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二流道与第二通孔连通,并通过螺钉使热力膨胀阀与连接块固定安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热交换器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同一集流管上用隔板隔开的不同腔室中,连接块与热交换器的进口和出口之间均不需要管路连接,缩短了制冷剂从连接块到蒸发器之间的行程,降低了制冷剂在连接管路中的能量流失,而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蒸发器集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蒸发器集成组件的第一集流管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蒸发器集成组件的连接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连接块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集流管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第一集流管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集成组件,本发明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包括膨胀阀和热交换器,膨胀阀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集流管上,这样一来,可以实现膨胀阀与作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的进出口之间均无需管路连接,通过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剂能够直接流入蒸发器,降低了制冷剂从膨胀阀到蒸发器之间的行程,使制冷剂很好的保持了气液两相的状态,有利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均匀分配,也防止了制冷剂在连接管路中的能量流失,而且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蒸发器集成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3中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蒸发器集成组件包括热交换器1、热力膨胀阀2和用于将热力膨胀阀2固定安装在热交换器1上的连接块3,连接块3与热交换器1的一端的集流管固定连接,热力膨胀阀2通过螺钉23与连接块3固定安装。其中热交换器1为微通道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集流管11、第二集流管12、两端分别插入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并连通第一集流管11和第二集流管12的若干根扁管13、设置在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翅片14(图中未全部画出)、用于密封集流管端部的端盖15以及设置在第一集流管中将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分隔成两个腔室的隔板16。通过在第一集流管内设置隔板16,使热交换器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同一集流管上。热力膨胀阀2包括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其中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流道进口、第一流道出口和用于节流制冷剂的节流孔,制冷剂在经过节流孔时被节流降压;第二流道包括第二流道进口和第二流道出口。热力膨胀阀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螺钉的通孔。
图4是第一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热交换器1上的第一集流管11两端开口,在第一集流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扁管安装孔111,扁管13的一端通过扁管安装孔111伸入至第一集流管11内并通过焊接与第一集流管11密封固定。
在第一集流管11的管壁上还开设有可作为进口的第一开口112和可作为出口的第二开口113。其中第一开口112通过连接块3与热力膨胀阀2上的第一流道21的第一流道出口相连通,第二开口113通过连接块3与热力膨胀阀2上的第二流道22的第二流道进口相连通,一般的,由于热力膨胀阀上的第一流道的内径小于第二流道的内径,相对应的,第一开口112的开口比第二开口113的开口要小,这样减少制冷剂的流动阻力,提高系统的效率。
不失一般性,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集流管上。
第一流道21通过连接块3与第一开口112连通,无需通过连接管就可实现热力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剂和热交换器的连通,缩短了制冷剂从热力膨胀阀2到热交换器1之间的行程,使进入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很好的保持了节流后气液两相的状态,有利于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均匀分配,也降低了制冷剂从膨胀阀到蒸发器这一流程的能量流失,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节能性能。
第二开口113通过连接块3与第二流道22连通,也无需通过连接管就可实现热交换器和热力膨胀阀的连通。由于热力膨胀阀工作原理是三力平衡原理,需要使作用在膜片上方的气箱头内充注介质对应于温度产生的压力等于作用在膜片下方的弹簧作用力和蒸发器出口压力之和,这样,在本发明中,从蒸发器出口到热力膨胀阀之间的行程小,制冷剂在这一行程中的压力损失相对较小,防止制冷剂在这一行程中的压力损失导致的空调系统性能的降低、提高了热力膨胀阀的控制精度。
为了实现蒸发器的进口和出口都与热力膨胀阀之间均无需通过连接管路连接,将进口和出口设置在同一集流管上,并通过在集流管中设置隔板16将集流管的内腔密封分隔成若干个相对密封的腔室,进口和出口位于不同的腔室中。具体的,在位于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之间的第一集流管11的管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隔板16的第三开口114。第三开口114的开口与隔板16的厚度相对应,略大于隔板16上深入集流管部分的厚度,在具体安装时,隔板16通过第三开口114插入至第一集流管11内,然后通过焊接使隔板16密封固定在第一集流管内,此时隔板16将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密封分隔成两个腔室:第一腔室115和第二腔室116,这样,使第一开口位于第一腔室,第二开口位于第二腔室。这里应当指出,在集流管中设置隔板的数量不唯一,只要满足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不同的腔室即可。第三开口114可以位于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之间的这一段集流管管壁避开扁管安装的任意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开口114位于与扁管安装孔111相对侧的管壁上或者与扁管安装孔111相同侧的管壁上,这样设置不仅加工和安装方便,而且稳定性能高。
具体的,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的位置由第三开口114的位置决定,先确定第三开口114的位置,再根据热力膨胀阀的阀体结构来确定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3的位置。这里应当指出,在本发明中,第三开口的位置不局限于图示位置,可以按照所需分隔第一集流管的比例来设置第三开口。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进口的第一开口112所在的第一腔室115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开口113所在的第二腔室116的长度,这样,节流后的气液两相制冷剂通过第一开口112流入第一腔室115,由于第一腔室的长度小,制冷剂在第一腔室中的制冷剂分配行程短,使制冷剂能够均匀的从各个扁管流向第二集流管,可以有效的防止热交换器出现换热不均的现象。
这里应当指出,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将集流管的内腔密封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例如,第一集流管由上下两个壳体组合而成,其中上壳体上有通过冲压形成的、用于将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密封分隔成两个腔室的凹坑,上下两个壳体通过焊接等方式组装在一起时,上壳体上的凹坑将第一集流管密封分隔成两个腔室。
图5是连接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连接块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图5和图6所示,连接块3上开设有与第一集流管上的第一开口112配合连通的第一通孔31和与第一集流管上的第二开口113配合连通的第二通孔32,相对应的,第一通孔31的内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内径。连接块3还包括第一外表面34和第二外表面35,其中第一外表面34是一与第一集流管11的外壁面相配合的内凹圆弧面,在组装时第一外表面34与第一集流管11的外壁面相配合后可能通过焊接相密封,其中连接块的第一外表面34的圆弧面的内径与第一集流管11的外径相接近但略大于第一集流管11的外径,这样可保证两者的接触及可靠焊接。在本实施例中,相对隔板部位位置,在位于第一外表面34的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32之间的部分上与第三开口11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33,凹槽33的宽度大于隔板16位于第一集流管外部分的宽度,凹槽33的深度大于隔板16位于第一集流管外部分的高度,凹槽33的长度不小于隔板16被连接块3覆盖部分的长度,这样可以使第一外表面34与第一集流管管壁相贴合,防止由于隔板16导致第一外表面与第一集流管管壁无法贴合而引起的外漏。
这里应当指出,由于凹槽33是为了防止隔板16位于第一集流管外部分阻碍连接块3和第一集流管的外壁面贴合而设置的,所以凹槽是由第三开口114的位置和连接块3的安装位置共同决定的,凹槽33的结构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至少是在在连接块3上覆盖第三开口114部分开设凹槽,当然,如果连接块3没有覆盖第三开口114,连接块3上也可以不开设凹槽,如当第三开口114位于扁管安装孔111相同侧的管壁上,而连接块3安装在与扁管安装孔111相对侧的管壁上时,连接块3与第三开口114没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则可以不设置凹槽33。
第二外表面35与热力膨胀阀2的阀体相配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表面35是一平面,但是应当指出,第二外表面35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具体由热力膨胀阀2的阀体形状决定,以保证第二外表面35与热力膨胀阀2的阀体相对贴合。
连接块3还包括从第二外表面35上向外延伸出的呈圆筒状的第一连接段36和第二连接段37,其中第一连接段36与第一通孔31相通,第二连接段37与第二通孔32相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和第一连接段的空腔为一体结构,第二通孔和第二连接段的空腔为一体结构,即第一连接段36的内径等于第一通孔31的内径,第二连接段37的内径等于第二通孔32的内径。第一连接段36和第二连接段37从第二外表面35向外延伸出的距离与热力膨胀阀的阀体结构相匹配,具体大小由热力膨胀阀的阀体结构决定。连接块3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热力膨胀阀2的螺钉孔38。在安装时,可以通过螺钉将热力膨胀阀直接固定在连接块3上,此时,第一连接段36和第二连接段37分别穿过第一流道出口和第二流道入口伸入至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内。为了保证连接块3与热力膨胀阀2之间的密封连接,在第一连接段36和第二连接段37上分别套设有密封圈41和密封圈42,这样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热力膨胀阀时密封圈被压缩,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防止制冷剂外漏。另外第一连接段36和第二连接段37也可以是通过焊接固定在连接块上的结构。
这里应当指出,热力膨胀阀与连接块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与螺钉连接,也可以将连接块上的连接管和热力膨胀阀的阀体改造成快速接头来进行连接,或者直接将热力膨胀阀与连接块焊接在一起,又或者直接在热力膨胀阀的阀体上加工出连接块使热力膨胀阀与连接块为一体结构。还应当指出,当热力膨胀阀与连接块焊接在一起或者两者为一体结构时,应当先将阀体焊接在连接块上再组装热力膨胀阀的其它零部件,防止焊接时损坏热力膨胀阀其它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钉将热力膨胀阀固定在连接块上,一方面对热力膨胀阀没有任何改造,适用于现有的热力膨胀阀,能够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先焊接阀体再组装热力膨胀阀的其它零部件这一复杂工序,而且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不仅安装简单还可以方便更换热力膨胀阀或其内部的零部件。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集流管组件的爆炸示意图,该集流管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11、隔板16和分配部件19。第二实施例与上文介绍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与作为进口的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一腔室中设置有分配部件19,通过在第一腔室中设置分配部件使从第一开口进入的制冷剂能够均匀的流入扁管中,且由于通过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剂直接流入第一腔室,所以可以使制冷剂到扁管的分配更加均匀,从而使热交换器效率得以提高。
分配部件19的截面大致为“Y”型,它包括第一分配板、第二分配板和第三分配板,通过分配部件19将第一腔室分隔成三个相互隔离的腔室,其中第一分配板和第二分配板形成的分配腔朝向第一开口112侧,第一分配板和第三分配板形成的分配腔朝向第一开口112侧,第二分配板和第三分配板形成的流通腔朝向扁管安装孔111。在第二分配板和第三分配板上还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91,通孔191按照若干个一组依次间隔分布在第二分配板和第三分配板上。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制冷剂从第一开口112进入后被第一分配板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二分配板上的通孔流向相对应的扁管,另一部分制冷剂通过第三分配板上的通孔流向相对应的扁管,使制冷剂分配更均匀,能够防止制冷剂的气液不均匀。
第二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相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第一集流管组件的爆炸示意图,该集流管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11、隔板16、分配板19’和第二隔板20。第三实施例与上文中介绍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用分配板19’和第二隔板20来代替第二实施例中的分配部件19,以实现均匀分配制冷剂,防止进入扁管的制冷剂气液不均匀。
分配板19’为一开设有若干通孔的平板,分配板19’将第一腔室17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分配腔和流通腔,其中分配腔与作为进口的第一开口112连通,流通腔与扁管安装孔111连通,两个腔室之间通过分配板19’上的通孔连通。并且在与扁管安装孔111相连通的腔室中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隔板20。在本实施例中,以一个第二隔板为例进行说明,第二隔板通过在第一集流管开设的第四开口115插入集流管中将第一腔室中与扁管安装孔111相连通的腔室分隔成两两部分,这样,制冷剂从作为进口的第一开口112流入第一腔室后,通过分配板19’的通孔流入被第二隔板20分隔成的不同腔室后再流向扁管,使制冷剂均匀分配,能够防止制冷剂的气液分离。
第三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上文介绍的实施例相同或相似,这里不在一一赘述。
本发明的蒸发器集成组件的安装方法如下:
1、将集流管、扁管、翅片、端盖和隔板组装成热交换器;
2、通过专用夹具将连接块固定在第一集流管上,使第一通孔与第一开口连通、第二通孔与第二开口连通;或者通过点焊方式固定第一集流管与连接块;
3、将上述组装件通过炉中焊将各个零部件焊接在一起;
4、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分别套设密封圈后,将热力膨胀阀安装在连接块上,使第一流道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二流道与第二通孔连通,并通过螺钉将热力膨胀阀固定安装在连接块上,这样,形成了本发明的蒸发器集成组件。
当然,这里应当指出,也可以先通过专用夹具将连接块固定在第一集流管或先通过点焊固定连接块与第一集流管,然后再将集流管、扁管、翅片、端盖和隔板组装成热交换器。另外,密封圈还可以采用与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配合的密封垫替代。
下面,对本发明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在空调系统中的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从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向空气放出热量后流入热力膨胀阀的第一流道,制冷剂在经过热力膨胀阀的节流孔时被节流降压成为气液两相态后经过连接块上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通孔这一较短行程后直接通过第一开口进入第一腔室,制冷剂通过第一腔室内部分的扁管流向第二集流管并同时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外部空气中的热量,流入第二集流管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二腔室内部分的扁管流向第二腔室并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外部空气中的热量,之后流出第二开口的制冷剂通过连接块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连接段这一较短行程后直接流入热力膨胀阀的第二流道后流出热力膨胀阀,之后,制冷剂通过连接管路再回到压缩机,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这样,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热力膨胀阀与蒸发器之间没有连接管路连接,缩短了制冷剂从热力膨胀阀到蒸发器之间的行程和制冷剂从蒸发器到热力膨胀阀之间的行程,降低了制冷剂从热力膨胀阀到蒸发器、蒸发器到热力膨胀阀的流程中的能量流失和压力变化,能够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蒸发器的进口和出口都与热力膨胀阀之间无连接管路连接,在第一集流管内设置有隔板,将第一集流管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且第一腔室的长度不大于第二腔室的长度,制冷剂在第一腔室中的制冷剂分配行程短,使制冷剂能够均匀的从各个扁管流向第二集流管,可以有效的防止热交换器换热不均的现象,而且制冷剂在热交换器中的流动行程的增加,也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了空调的效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文中出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并不是限制其方位,还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而按照附图上的方位进行阐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蒸发器集成组件,包括热交换器和固定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上的连接块,所述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并连通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若干根扁管、设置在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翅片;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中的至少一个集流管包括分隔成的至少两个腔室,所述集流管还包括分别与不同的腔室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同一集流管上,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集流管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两个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在腔室与第一开口所在腔室相对应连通的扁管连通,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所在腔室与第二开口所在腔室相对应连通的扁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集流管的第一腔室连通,所述集流管的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且所述第一腔室的长度不大于所述第二腔室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分配装置,所述分配装置将所述第一腔分隔成至少两个部分:流通腔与至少一个分配腔,所述流通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对应连通的扁管相连通,所述分配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流通腔与所述分配腔通过所述分配装置上的若干个通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包括与所述集流管的外壁面相配合的第一外表面,所述连接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部分上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集流管外的部分的宽度,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集流管外的部分的高度,所述凹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隔板上被所述连接块覆盖部分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为一内凹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直径略大于所述集流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外表面通过焊接与所述集流管的外壁面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项所述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集成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上的热力膨胀阀,所述热力膨胀阀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第一流道进口、第一流道出口和用于节流制冷剂的节流通道,所述第二流道包括第二流道进口和第二流道出口,所述第一流道出口通过所述连接块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热力膨胀阀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的安装方式至少包括:螺钉连接、卡扣、焊接等其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与热力膨胀阀的阀体相配合的第二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热力膨胀阀阀体上的螺钉安装孔相配合的螺钉孔,所述热力膨胀阀通过螺钉与所述连接块上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上还包括从所述第二外表面上向外延伸出的呈圆筒状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通,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器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套设有密封件,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伸入热力膨胀阀内,所述密封件处于压缩状态。
10.一种蒸发器集成组件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扁管插入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翅片安置在相邻两个扁管之间、第一集流管与连接块组装在一起,使集流管、扁管、翅片和连接块组装在一起;
S2、将上述组装件通过炉中焊固定,其中连接块与热交换器的第一集流管上固定安装在一起;
S3、在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上安装密封件后,将热力膨胀阀安装在连接块上,使第一流道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二流道与第二通孔连通,并通过螺钉使热力膨胀阀与连接块固定安装。
CN201310415153.8A 2013-09-12 2013-09-12 蒸发器集成组件 Pending CN1044570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5153.8A CN104457037A (zh) 2013-09-12 2013-09-12 蒸发器集成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15153.8A CN104457037A (zh) 2013-09-12 2013-09-12 蒸发器集成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57037A true CN104457037A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03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5153.8A Pending CN104457037A (zh) 2013-09-12 2013-09-12 蒸发器集成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57037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613A (zh) * 2015-04-21 2016-11-23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CN107255373A (zh) * 2016-12-19 2017-10-17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设备用热交换器及其集流器
CN107255374A (zh) * 2016-02-11 2017-10-17 盾安美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形成在入口集箱上的膨胀阀块的换热器
CN107401940A (zh) * 2016-05-20 2017-11-28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09520176A (zh) * 2017-09-19 2019-03-2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09728378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电池组件以及电池换热系统
CN109728377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电池组件和电池换热系统
CN109728379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电池组件和电池换热系统
CN109728376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及电池组件
CN110429358A (zh) * 2015-07-16 2019-11-08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热交换装置
CN112856860A (zh) * 2019-11-26 2021-05-28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和热管理系统
CN113063241A (zh) * 2019-12-30 2021-07-02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组件
CN113631875A (zh) * 2019-03-20 2021-11-09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
US11879676B2 (en) 2021-07-30 2024-01-23 Danfoss A/S Thermal expansion valve for a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with a thermal expansion valv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703A (ja) * 1994-06-24 1996-01-19 Nippondenso Co Ltd 冷媒蒸発器
CN1121995A (zh) * 1994-10-28 1996-05-08 株式会社杰克赛尔 层状热交换器
JPH08159609A (ja) * 1994-12-01 1996-06-21 Zexel Corp 冷媒配管接続用コネクター
JPH0996472A (ja) * 1995-10-02 1997-04-08 Calsonic Corp 積層型エバポレータ
EP0788906A2 (en) * 1995-10-02 1997-08-13 Calsonic Corporation Evaporator/Expansion valve unit for use i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H10170101A (ja) * 1996-12-03 1998-06-26 Denso Corp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2000179990A (ja) * 1998-12-10 2000-06-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積層型熱交換器
CN103134246A (zh) * 2011-11-24 2013-06-0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703A (ja) * 1994-06-24 1996-01-19 Nippondenso Co Ltd 冷媒蒸発器
CN1121995A (zh) * 1994-10-28 1996-05-08 株式会社杰克赛尔 层状热交换器
JPH08159609A (ja) * 1994-12-01 1996-06-21 Zexel Corp 冷媒配管接続用コネクター
JPH0996472A (ja) * 1995-10-02 1997-04-08 Calsonic Corp 積層型エバポレータ
EP0788906A2 (en) * 1995-10-02 1997-08-13 Calsonic Corporation Evaporator/Expansion valve unit for use i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H10170101A (ja) * 1996-12-03 1998-06-26 Denso Corp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2000179990A (ja) * 1998-12-10 2000-06-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積層型熱交換器
CN103134246A (zh) * 2011-11-24 2013-06-05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613A (zh) * 2015-04-21 2016-11-23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CN110459832A (zh) * 2015-07-16 2019-11-15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热交换装置
CN110429358B (zh) * 2015-07-16 2023-05-09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热交换装置
CN110459832B (zh) * 2015-07-16 2022-11-22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热交换装置
CN110429358A (zh) * 2015-07-16 2019-11-08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热交换装置
CN107255374A (zh) * 2016-02-11 2017-10-17 盾安美斯泰克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形成在入口集箱上的膨胀阀块的换热器
CN107401940A (zh) * 2016-05-20 2017-11-28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07255373A (zh) * 2016-12-19 2017-10-17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设备用热交换器及其集流器
CN109520176A (zh) * 2017-09-19 2019-03-26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09520176B (zh) * 2017-09-19 2021-03-23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
CN109728378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电池组件以及电池换热系统
CN109728376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及电池组件
CN109728377B (zh) * 2017-10-30 2022-02-1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电池组件和电池换热系统
CN109728378B (zh) * 2017-10-30 2022-04-2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电池组件以及电池换热系统
CN109728379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电池组件和电池换热系统
CN109728377A (zh) * 2017-10-30 2019-05-0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板组件、电池组件和电池换热系统
CN113631875A (zh) * 2019-03-20 2021-11-09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3631875B (zh) * 2019-03-20 2022-12-27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2856860A (zh) * 2019-11-26 2021-05-28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和热管理系统
CN112856860B (zh) * 2019-11-26 2023-03-2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换热器组件和热管理系统
CN113063241A (zh) * 2019-12-30 2021-07-02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组件
CN113063241B (zh) * 2019-12-30 2022-06-21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组件
US11879676B2 (en) 2021-07-30 2024-01-23 Danfoss A/S Thermal expansion valve for a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exchanger with a thermal expansion val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7037A (zh) 蒸发器集成组件
CN100504238C (zh) 制冷剂循环设备的集成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44687Y (zh) 气液分离器
US20190145710A1 (en) Side mounted refrigerant distributor in a flooded evaporator and side mounted inlet pipe to the distributor
US20160084581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condition system
KR20120044851A (ko) 열교환기
KR20120044849A (ko) 헤더유닛 및 이를 가지는 열교환기
CN109520176A (zh) 换热装置
CN103807936B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CN108613437A (zh) 换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KR101473873B1 (ko) 열교환기
CN105737635A (zh) 换热装置
CN205279536U (zh) 带外置过冷器的壳管式冷凝器
CN20527953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106196600B (zh) 热泵热水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1724476U (zh) 一种汽车空调用平行流冷凝器
CN105402953B (zh) 壳管式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211625782U (zh) 用于冷水机组的液滴蒸发装置及冷水机组
CN204345974U (zh) 壳管式换热器及多功能热水系统
CN203758096U (zh) 集成有节流装置的换热器和具有它的制冷系统
CN113606804A (zh) 一种稳定制冷剂流速增效冷风机
KR101461077B1 (ko) 열교환기
CN205349757U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CN113654277B (zh) 一种冷凝器
CN214307722U (zh) 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9

Address after: 310018 No. 301, No. 12,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Sanhua Automobile Componen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289-2,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No. 12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Sanhua Institute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