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7722U - 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7722U
CN214307722U CN202022555345.7U CN202022555345U CN214307722U CN 214307722 U CN214307722 U CN 214307722U CN 202022555345 U CN202022555345 U CN 202022555345U CN 214307722 U CN214307722 U CN 214307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arrel
pipe
refrigerant
div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53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赵龙
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Artificial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53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7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7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7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一种分液器,包括筒体、进液管、均液板以及多根分液管,所述筒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筒体内部具有腔室,所述进液管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且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多根所述分液管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所述均液板安装于所述腔室内并位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分液管之间,用于将所述进液管的制冷剂分配至每根所述分液管。一种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包括上述分液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制冷剂分配均匀,且产品应用更加广泛。

Description

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风侧翅片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进入各换热器管的液态制冷剂是否分配均匀将直接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及能耗 (分液不均匀会导致翅换热器结霜不均匀,易造成频繁结霜及除霜)。
单片风侧翅片换热器虽有已经运用成熟的分配器,能保障单片换热器的各个换热管流路基本分液均匀。但是对于大型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往往需要多片风侧翅片换热器组合,所以从总液管至各分液管的制冷剂分配,也就是各片翅片换热器之前的制冷剂分配是否均匀就变得尤为重要。现有,一般采用多级三通进行分路,先用初级三通将制冷剂一分为二,再用次级三通将初级三通支路的制冷剂再一分为二,由此可将制冷剂进行多级分配(一分为二、一分为四、一分为八等)。但是由于三通加工、管路焊接差异等不确定因素,极易造成制冷剂分配差异,且分路数量为2的幂指数关系,不能涵盖其他如:一分为三、一分为五等分路数,局限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应性高、制冷剂分配均匀的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片风侧翅片换热器用分液器,所述分液器包括筒体、进液管、均液板以及多根分液管,所述筒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筒体内部具有腔室,所述进液管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且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多根所述分液管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所述均液板安装于所述腔室内并位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分液管之间,用于将所述进液管的制冷剂分配至每根所述分液管。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通过设置多根分液管,并通过均液板实现进液口处的制冷剂均匀分配,保证每根分液管得到的制冷剂均匀,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与每根分液管连接的换热器能够得到均匀的制冷剂;同时,本申请的中的分液管的数量可以灵活设置,适应不同片数的风侧翅片换热器,产品应用更加广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根所述分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每根所述分液管伸入所述腔室内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成斜面,且所述斜面面向所述筒体的轴线。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分液管上设置斜面且斜面面向筒体的轴线,可以增大分液管与制冷剂的接触面积,增加进入每根分液管中的制冷剂的量,提高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液板呈“平底锅”状或者“碗”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液板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侧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周侧,所述底部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分液孔,所述侧部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分液孔,所述第二分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分液孔的孔径。
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制冷状态,风侧翅片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制冷剂液体经分液管集中流至筒体,再从进液管流出。为减少分液器整体压降,从而将第二分液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分液孔的孔径,以减少因均液板的存在带来的压降损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每根所述分液管伸入所述腔室内的一端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底部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每根所述分液管伸入所述腔室内的一端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底部上,即使得底部能够涵盖所述分液管的进液口;而从进液管进入的制冷剂大部分是经过底部上的第一分液孔进行分配,这样可以保证大部分制冷分配均匀,以保证每片风侧翅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液孔的孔径为1.0mm~2.0mm之间,所述第二分液孔的孔径为3.0mm~4.0mm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液器还包括节流环,所述节流环嵌设于所述进液管内。
可以理解的是,设置节流环可以对进入腔室内制冷剂进行初步节流,以形成初级较为均匀的紊流气液混合态制冷剂并喷射腔室,为后续均液板的制冷剂分配均匀奠定基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液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筒体的第二端敞口设置,所述连接板密封地盖设于所述敞口处,并与所述筒体之间围成所述腔室,多根所述分液管间隔均匀地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连接板,可以便于多根所述分液管的安装;同时,有效地减少了筒体的结构,便于筒体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包括风侧翅片换热器、以及上述所述的分液器,每根所述分液管与所述风侧翅片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以使经所述分液器分配的制冷剂能够进入风侧翅片换热器进行换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风侧翅片换热器呈“V”形设置或竖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分液器通过设置多根分液管,并通过均液板实现进液口处的制冷剂均匀分配,保证每根分液管得到的制冷剂均匀,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与每根分液管连接的换热器能够得到均匀的制冷剂;同时,本申请的中的分液管的数量可以灵活设置,适应不同片数的风侧翅片换热器,产品应用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液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分液器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图中,100、风冷热泵空调系统;10、风侧翅片换热器;11、管路;12、集气管;20、分液器;21、筒体;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13、腔室;22、进液管;23、均液板;231、底部;231a、第一分液孔;232、侧部;232a、第二分液孔;24、分液管;241、斜面;25、连接板;26、节流环;3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冷热泵空调系统100,该风冷热泵空调系统100可以应用于商场、办公楼等。风冷热泵空调系统100包括多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以及分液器20,分液器20与多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分别通过管路 11连通,以使经分液器20分配的制冷剂能够均匀地进入每一个风侧翅片换热器 10进行换热,从而提高每一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呈“V”形设置,即每片风侧翅片换热器10倾斜设置,以增大风侧翅片换热器10换热面积,提高其换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其换热效率,相邻的两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还可以呈竖直等其他形状分布,在此不再阐述。
如图1所示,风冷热泵空调系统100还包括风机30、压缩机(图未示)、节流元件(图未示)等部件。上述部件共同互相配合,以实现风冷热泵空调系统100的制冷/制热功能。
作为优选地,风机30数量具有多个,每个风机30位于两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之间,用于是加速风循环流动,以提高风侧翅片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风侧翅片换热器10上还连通有集气管12,当风侧翅片换热器 10作为蒸发器使用时,液相制冷剂经过管路11进入多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进行换热变成气态制冷剂,通过气态制冷剂通过集气管12收集统一输送至压缩机进行下一个循环。
如图2至图4所示,分液器20包括筒体21、进液管22、均液板23以及多根分液管24,筒体21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筒体21内部具有腔室213,进液管22安装于筒体21的第一端211且与腔室213连通设置,多根分液管24安装于筒体21的第二端212,每根分液管24的一端伸入腔室213 内并与腔室213连通设置,多根分液管24与多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一一对应设置,均液板23安装于腔室213内并位于进液管22和分液管24之间,用于将进液管22的制冷剂均匀分配至每根进液管22。
可以理解的是,相对现有通过多个三通管/阀进行制冷剂的分配,本分液器 20通过设置多根分液管24,以使分液管24与风侧翅片换热器10一一对应设置,并通过均液板23进行制冷剂的均分,从而保证每根分液管24得到的制冷剂均匀,进而使得每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可以等到均匀的制冷剂,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三通管/阀的加工、管路焊接差异等不确定因素,造成制冷剂的分配差异,提高风冷热泵空调系统100整体的换热效率,且避免风侧翅片换热器结霜不均匀,造成频繁结霜及除霜,提高系统能耗;同时,相对三通管/阀,分液管24的数量与风侧翅片换热器10的数量一一对应,不受三通管/阀只有2条分路数而只能分成2的幂指数的制冷路数,即分液管24的数量可以灵活设置,适应不同片数的风侧翅片换热器10,产品应用更加广泛。
如图4所示,筒体21大致呈U形,筒体21的第二端212敞口设置。进液管22的一端外部管路连接,另一端与筒体21的第一端211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分液器20还包括连接板25,连接板25密封地盖设于敞口,并与筒体21之间围成上述腔室213,多根分液管24间隔均匀地安装于连接板25上,并从连接板25伸入腔室213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连接板25,可以便于多根分液管24的安装;同时,有效地减少了筒体21的结构,便于筒体21的加工,以及均液板23的安装。
请继续参阅如图4,均液板23大致呈“平底锅”状或者“碗”状。均液板 23密封地安装于腔室213内,且均液板23的开口朝向进液管22设置,并将进液管22包围,以避免从进液管22进入腔室213内的制冷剂未经过均液板23分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均液板23还可以呈其他如U形等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均液板23包括底部231和侧部232,侧部232连接于底部231的周侧,底部23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分液孔231a,侧部232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分液孔232a,第二分液孔232a的孔径大于第一分液孔231a的孔径。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制冷状态,风侧翅片换热器10作为冷凝器使用,制冷剂液体经分液管24集中流至筒体21,再从进液管22流出。为减少分液器20 整体压降,从而将第二分液孔232a的孔径大于第一分液孔231a的孔径,以减少因均液板23的存在带来的压降损失。
作为优选地,第一分液孔231a的孔径为1.0mm~2.0mm之间,第二分液孔 232a的孔径为3.0mm~4.0mm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液孔231a及第二分液孔232a也作为节流孔使用,将第一分液孔231a及第二分液孔232a的孔径设置在上述范围,可以形成较好的节流效果,并同时形成均匀的紊流气液混合态制冷剂,从而进入每根分液管24中。
可选地,第一分液孔231a的孔径可以为1.0mm、1.5mm、2.0mm等数值。第二分液孔232a的孔径为3.0mm、3.5mm、4.0mm等数值。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液管24的数量为4根,且4个分液管以筒体21的轴线为对称线对称分布设置,即可以理解的是,此时风侧翅片换热器10 也为4个,4个分液管与4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一一对应设置,并通过管路11 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分液管24的数量还可以设置为其他例如3、5、6 不等,分液管24的数量可以根据风侧翅片换热器10的数量进行设置。
每根分液管24伸入腔室213内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成斜面241,且斜面241 面向筒体21的轴线。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分液管24上设置斜面241且斜面 241面向筒体21的轴线,可以增大分液管24与制冷剂的接触面积,增加进入每根分液管24中的制冷剂的量,提高风侧翅片换热器10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沿着筒体21的轴线方向,每根分液管24伸入腔室213内的一端的投影均位于底部231上。即使得底部231能够涵盖分液管24的进液口;而从进液管22进入的制冷剂大部分是经过底部231上的第一分液孔231a进行分配,这样可以保证大部分制冷分配均匀,以保证每片风侧翅片换热器10的换热效率。
如图4所示,分液器20还包括节流环26,节流环26嵌设于进液管22内。节流环26可以对进入腔室213内制冷剂进行初步节流,以形成初级较为均匀的紊流气液混合态制冷剂并喷射腔室213,从而均液板23再对进入腔室213内的气液混合态制冷二次节流,从而形成终极紊流气液混合态制冷剂,再经过各均匀分布的分液管24流向各个风侧翅片换热器10。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包括筒体、进液管、均液板以及多根分液管,所述筒体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筒体内部具有腔室,所述进液管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一端且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多根所述分液管安装于所述筒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所述均液板安装于所述腔室内并位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分液管之间,用于将所述进液管的制冷剂分配至每根所述分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分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腔室内并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每根所述分液管伸入所述腔室内的一端的端面设置成斜面,且所述斜面面向所述筒体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液板呈“平底锅”状或者“碗”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液板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侧部连接于所述底部的周侧,所述底部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分液孔,所述侧部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分液孔,所述第一分液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分液孔的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筒体的轴线方向,每根所述分液管伸入所述腔室内的一端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底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液孔的孔径为1.0mm~2.0mm之间,所述第二分液孔的孔径为3.0mm~4.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还包括节流环,所述节流环嵌设于所述进液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筒体的第二端敞口设置,所述连接板密封地盖设于所述敞口处,并与所述筒体之间围成所述腔室,多根所述分液管间隔均匀地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
9.一种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侧翅片换热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项所述的分液器,每根所述分液管与所述风侧翅片换热器通过管路连接,以使经所述分液器分配的制冷剂能够进入风侧翅片换热器进行换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风侧翅片换热器呈“V”形设置或竖直设置。
CN202022555345.7U 2020-11-06 2020-11-06 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Active CN214307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5345.7U CN214307722U (zh) 2020-11-06 2020-11-06 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5345.7U CN214307722U (zh) 2020-11-06 2020-11-06 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7722U true CN214307722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41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5345.7U Active CN214307722U (zh) 2020-11-06 2020-11-06 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7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8083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heat exchanger thereof
CN104457037A (zh) 蒸发器集成组件
EP3156752B1 (en) Heat exchanger
CN205209304U (zh) 换热器系统
CN104457034A (zh) 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4764256A (zh) 热换器及具有其的多联机系统
CN105352225A (zh) 空调器
CN214307722U (zh) 分液器及其风冷热泵空调系统
CN111780459B (zh)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EP3789697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204100650U (zh) 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7843029B (zh) 室内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5299966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20527953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104006576A (zh) 一种换热器
KR100220725B1 (ko) 공기 조화기용 응축기의 냉매 분배 구조
CN216159166U (zh) 换热器和空调室内机
CN219223436U (zh) 板式换热器及热泵机组
CN21615916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495411U (zh) 换热器、空调
CN220061932U (zh)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1823271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216347930U (zh) 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220061930U (zh) 换热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8495437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