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27860A - 农用大棚 - Google Patents

农用大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7860A
CN104427860A CN201380036183.6A CN201380036183A CN104427860A CN 104427860 A CN104427860 A CN 104427860A CN 201380036183 A CN201380036183 A CN 201380036183A CN 104427860 A CN104427860 A CN 104427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pulley
support section
agricultural booth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61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儿玉尚史
谷泽孝欣
岸副郁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27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78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14Greenho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22Shades or blinds for greenhouse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和沿着大棚本体内的顶棚设置的帘。帘由沿大棚本体的深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支撑部分支撑并且配置成在深度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打开和关闭。在深度方向上的一端为固定端,并且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将固定端固定在规则位置处并且利用滑轮在支撑部分上移动的运动沿深度方向移动自由端来在深度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打开和关闭帘。因此,当自由端最靠近固定端时帘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并且当自由端最远离固定端时帘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因此,有可能抑制在完全打开状态中由于帘的辐射强度的降低。

Description

农用大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栽培农产品的农用大棚。
背景技术
通常,该类农用大棚(塑料大棚)通过维持室内大气温度、室内湿度等而实现了适于栽培农产品且不同于外界的环境(参见文件1:JP 8-70718A)。文件1中所述的农用大棚包括帘(例如,树脂薄膜),其可打开且可关闭以保持大棚中的温度和湿度恒定。
打开/关闭装置(通风机)被用于该农用大棚。打开/关闭装置包括具有转动轴的直流电机。转动轴直接连接至卷轴的端部,该卷轴固定到帘的端部上。该打开/关闭装置包括支撑臂。支撑臂具有下端和上端,下端固定到安装在靠近大棚内侧位置的支承基底上,上端连接至电机。该支撑臂根据电机在大棚的结构材料上的接触扩张和收缩而同时电机转动卷轴并且卷起帘。
文件2(JP 2010-268734 A)中描述的一种农用大棚(温室)包括可打开和可关闭以用于划分出上部空间并且增加隔热效果的天棚帘。在该农用大棚中,左手边支架的上端部分利用顶棚连接至右手边支架的上端部分。通过在屋脊的横向方向(彼此相对的左手边的支架和右手边的支架的方向)上沿着顶棚移动打开和关闭构成天棚帘的两个或以上帘。
顺便提及,在文件1所述的农用大棚中,沿大棚的结构材料向上移动电机同时通过以卷轴从一端卷起覆盖大棚的上表面的帘并向上移动卷绕好的端部来打开帘。因此,在该农用大棚中,当完全打开时帘与卷轴从下端移动到大棚的顶棚的顶部部分附近。此外,在文件2所述的农用大棚中,当完全打开时帘移动到顶棚的顶部部分附近或者移动到连接至顶棚中的支架的连接部分附近。
因此,在这些农用大棚中,即使是在帘完全打开时,帘仍定位在遮断太阳辐射进入大棚的地方。为此,存在由帘降低辐射强度并且影响农产品生长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帘降低辐射强度的农用大棚。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农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和帘。在大棚本体中,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和连接该对侧壁的上端的一顶棚沿深度方向延伸。在大棚本体内沿着顶棚设置帘。帘由沿深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部分支撑。帘配置成沿着深度方向打开和关闭。
根据该方面,帘由在大棚本体的深度方向上延伸的支撑部分支撑并且配置成在深度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打开和关闭。因此,存在可以抑制完全打开状态的帘降低辐射强度的优点。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农用大棚中,大棚本体包括梁。该梁沿着与深度方向正交的平面设置在深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处。梁配置成至少支撑顶棚。支撑部分固定到梁上。
在根据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农用大棚中,至少一个支撑部分包括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该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设置在为该对侧壁的相对方向的宽度方向上。这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根据离侧壁的距离而在该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支撑帘的位置处具有不同高度,从而当该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离侧壁最远时帘的高度更高。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农用大棚中,支撑部分设置在帘上方。支撑部分配置成通过悬挂帘来支撑帘。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农用大棚中,在该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之中放置在宽度方向两端处的一对支撑部分各悬挂于帘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与两个端部之间。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农用大棚中,该对支撑部分各悬挂成在宽度方向上比帘的中心部分更靠近两个端部分。
在根据第五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农用大棚中,帘设有线性构件。该线性构件沿深度方向延伸。线性构件设置在侧壁侧上的各位置处。各位置低于该对支撑部分。帘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两个端部分,它们悬挂在线性构件上。
在根据第七方面的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农用大棚中,帘设有紧固件。紧固件配置成围绕该线性构件。紧固件附接至帘在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分。
在根据第一到第八方面中任一个的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农用大棚中,农用大棚还包括传感器、打开/关闭装置和控制部分。传感器安装在大棚本体内。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至少包括温度的环境信息。打开/关闭装置配置成打开和关闭帘。控制部分配置成控制该打开/关闭装置以便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自动地打开和关闭帘。
在根据第一到第九方面中任一个的本发明第十方面的农用大棚中,帘包括位于深度方向的各个端部分中的芯部材料。芯部材料配置成至少连接在该对侧壁的相对方向上的两端之间。帘配置成通过芯部材料在深度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移动来打开和关闭。
在根据第一到第十方面中任一个的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农用大棚中,农用大棚还包括打开/关闭装置。打开/关闭装置配置成打开和关闭帘。打开/关闭装置包括旋转鼓、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旋转鼓配置成通过缠绕与作为帘在深度方向上的一端的自由端接合的带来沿深度方向移动该自由端。在第一滑轮中,带悬挂在旋转鼓与自由端之间。在第二滑轮中,带悬挂在旋转鼓与第一滑轮之间。旋转鼓和第一滑轮沿着顶棚设置。第二滑轮设置在旋转鼓和第一滑轮下面。
在根据第十一方面的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农用大棚中,旋转鼓和第一滑轮设有栅栏。栅栏设置在旋转鼓和第一滑轮下面以便围绕第二滑轮的周边和带。第二滑轮固定到栅栏上。
在根据第一到第十二方面中任一个的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农用大棚中,帘包括多个增强带。增强带具有超过其他部分的强度。增强带在该对侧壁的相对方向的两端上延伸。帘由支撑部分支撑在增强带处。沿深度方向按预定间距设置多个增强带。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前视图,并且图1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上表面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透视图;
图3A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并且图3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打开/关闭装置的示意性配置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
图6是图解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折叠机构的操作的说明视图;
图7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改进的组成的方框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透视图;
图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打开/关闭装置的示意性配置图;
图10A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农用大棚主要部分的前视图,并且图10B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以及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农用大棚的主要部分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接着的实施例的每个中,将描述农用大棚。农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和沿着大棚本体内的顶棚设置的帘。农用大棚配置成通过维持室内的大气温度、室内湿度等来实现适于栽培农产品且不同于外界的环境。在下文中,将作为实例来描述主要用于栽培柔弱蔬菜(例如,菠菜和冬菜)的农用大棚,但是该农用大棚的用途不限于上述的。
(第一实施例)
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包括大棚本体2和帘5。大棚本体2配置成,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21与22和连接该对侧壁21与22的上端的顶棚23沿深度方向延伸。帘5在大棚本体2内沿着顶棚23设置。帘5由沿深度方向延伸的支撑部分6支撑(图1A和1B)并且配置成沿着深度方向被打开和关闭。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的配置。如果农用大棚1的宽度方向(短方向)为第一方向,并且农用大棚1的深度方向(纵向方向)为第二方向,则第一方向在沿着地表面的一平面中与第二方向正交。也就是说,深度方向与作为该对侧壁21和22的相对方向的宽度方向(第一方向)正交。此外,如果农用大棚1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则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正交。在下文中,当分别将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时进行说明。
也就是说,大棚本体2包括一对彼此相对的侧壁21与22和连接该对侧壁21与22的上端的顶棚23。农用大棚1形成为其中该对侧壁21与22和顶棚沿Y轴方向(深度方向)延伸的形状。另外,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大棚本体2包括沿Y轴方向设置在大棚本体2的两端部分处的端壁24。端壁24具有门口(未显示)以便人可以进出大棚本体2。
具体地说,大棚本体2包括例如铝的金属框架(骨架)和具有半透明性并且保持在框架3处的覆盖材料4。设置覆盖材料4以便基本上覆盖整个大棚本体2。覆盖材料4可以例如是透明的乙烯基片材或者玻璃制品,以便在几乎不遮断阳光的情况下免受风雨并且在大棚本体2中获得培育和湿气。覆盖材料4可以包括部分地考虑到透气性的网(例如,防虫网)。
框架3包括两个或以上拱形部分31和两个或以上连接构件32。两个或以上拱形部分31具有拱形形状并且与Y轴方向(深度方向)一致地设置。两个或以上连接构件32各自沿Y轴方向延伸并且连接两个或以上拱形部分31。两个或以上拱形部分31中的每个包括一对壁段311与312和顶棚段313。该对壁段311和312沿着Z轴方向(高度方向)设置。顶棚段313连接该对壁段311和312的上端。
也就是说,沿Y轴方向设置的两个或以上壁段311和设置在两个或以上壁段311之间的覆盖材料4构成了侧壁21。沿Y轴方向设置的两个或以上壁段312和设置在两个或以上壁段312之间的覆盖材料4构成了侧壁22。沿Y轴方向设置的两个或以上顶棚段313和设置在该两个或以上顶棚段313之间的覆盖材料4构成了顶棚23。此处,每个拱形部分31形成为用作上部分中的凸部的例如半圆形或者三角形的形状,从而顶棚段313当靠近X轴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时变高。因此,顶棚23形成为例如半圆柱形或者三角杆形的形状。
两个或以上连接构件32包括肩部分321和肩部分322。肩部分321连接沿Y轴方向设置的两个或以上壁段311的上端(与顶棚段313的连接点)。肩部分322连接沿Y轴方向设置的两个或以上壁段312的上端(与顶棚段313的连接点)。也就是说,大棚本体2的侧壁21与22和顶棚23被肩部分321与322分开。此外,除了肩部分321和322之外,两个或以上连接构件32包括脊部分323。脊部分323连接沿Y轴方向设置的两个或以上天棚段313的顶部分。
另外,大棚本体2的框架3还包括梁33。梁33沿与Y轴方向正交的平面(图2中的X-Z平面)设置在Y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处。梁33至少支撑顶棚23。此处,除了其中严格地以直角相交的情况之外,措词“正交”包括其中两者以基本上直角相交的情况。梁33设置在拱形部分31中的每个内,该拱形部分31分别放置在Y轴方向上的两端处。也就是说,端壁24是由Y轴方向上的两端的拱形部分31和梁33、和设置在这些拱形部分31内的覆盖材料4构成的。
扇241设置在各端壁24处,该端壁24放置在大棚本体2沿Y轴方向的两端处。扇241是端壁24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并且靠近上端部分设置并由梁33支撑。因此,在农用大棚1中,通过运转(转动)扇241在大棚本体2中强制地产生气流,并且该农用大棚1可以给大棚本体2内的内部空间通风(交换空气)。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中,帘5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大棚本体2内沿着顶棚23设置。帘5由在Y轴方向(深度方向)上延伸的支撑部分6支撑(参见图1A和1B)并且如此构成即在Y轴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6打开和关闭。此处,举例来说,帘5是具有大约65到75%的遮光率的、用于变暗的帘并且在完全关闭状态中具有遮断通过顶棚23照射到大棚本体2中的部分阳光(太阳辐射)的作用。在柔弱蔬菜等中,如果照射在大棚本体2中的光太强烈,则损害了光合作用的效率。然而,农用大棚1可以通过具有这种用于变暗的帘5来调节进入大棚本体2中的辐射强度并且实现适于栽培农产品的环境。
下文中,将参照图1A、1B、3A和3B来描述帘5和支撑部分6的具体组成。
支撑部分6包括两个或以上线性构件。该两个或以上线性构件在大棚本体2沿Y轴方向的两端之间张紧,也就是说,在该对端壁24之间)张紧。此处,各个线性构件例如是线或者绳。支撑部分6设置在大棚本体内,也就是说,设置在该对侧壁21与22之间并且在顶棚23下面的位置处。
根据本实施例,支撑部分6固定到梁33上(参见图2)。也就是说,因为支撑顶棚23的梁33至少设置在如上所述地置于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上的两端的端壁24处,所以在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中,使梁33作为用于固定支撑部分6的两个端部分的部件。帘5由支撑部分6支撑而同时由支撑部分6悬挂。
在作为该对侧壁21和22的相对方向的X轴方向(宽度方向)上设置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此处,“相对方向”是其中该对侧壁21和22彼此相对的方向,也就是说,是基本上与两个侧壁21和22相交的方向。根据本实施例,在靠近肩部分321与322的各位置处(参见图2)和靠近脊部分323的位置处(参见图2)设置一个支撑部分6。这三个支撑部分6沿X轴方向(宽度方向)设置在基本上等间距处。此处,这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在本实施例中为三个支撑部分)具有不同的高度,当支撑部分6与侧壁21(或者侧壁22)分开时根据离侧壁21(或者侧壁22)的距离支撑帘处的高度更高。换句话说,对于靠近如图1B中所示的X轴方向上的中心的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设置在更高位置处。因此,帘5被沿着顶棚23的形状支撑从而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变为最高。
如图3A和3B中所示,各支撑部分6设有两个或以上滑轮71。两个或以上滑轮71被附接至支撑部分6以便沿纵向方向(Y轴方向)设置。这些滑轮71中的每个如此构成即能够沿着支撑部分6在支撑部分6上移动。因此,滑轮71之间的间距变化,其在沿Y轴方向的同一支撑部分6上相互接近。用于保持帘5的夹持器72分别通过悬挂与滑轮71相连。
帘5例如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并且具有足够的挠性以便帘5是可打开和可关闭的。帘5被保持成其的部分分别被与滑轮71相连的夹持器72夹住。帘5由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支撑从而在X轴方向上的两个或以上地方分别被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悬挂。因此,帘5被夹持器72保持的各部分随着滑轮71的运动在Y轴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6移动。然而,保持帘5在Y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分的夹持器72被固定在大棚本体2的框架3(梁33)上,以便不从支撑部分6在纵向方向(Y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分移动。
根据上述布置,与滑轮71相连的夹持器72当滑轮71在支撑部分6上沿着支撑部分6移动时与帘5沿Y轴方向移动。结果,帘5被打开和关闭。也就是说,当帘5在Y轴方向上的一端是固定端并且帘5在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是自由端时,通过利用滑轮71的运动移动在Y轴方向上的自由端而同时将固定端固定至规则位置来在Y轴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6打开和关闭帘5。此处,“固定端”是固定在规则位置处的端部分,并且“自由端”是可自由地移动的端部分。因此,当自由端最靠近固定端时帘5变为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当自由端最远离固定端时帘5变为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的帘5覆盖住大棚本体2中的顶棚23的几乎所有区域。
此外,在该布置中,当两个或以上滑轮71分别附接至支撑帘5的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并且帘5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由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支撑的夹持器72沿X轴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换句话说,帘5由支撑部分6支撑,以便通过分别悬挂在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中的两个或以上夹持器72来保持在Y轴方向上的同一位置。因此,当从完全关闭状态变为完全打开状态时,帘5被折叠起来从而由夹持器72保持的部分在Y轴方向下垂。也就是说,帘5在完全打开状态如此折叠起来,以便在由夹持器72保持的部分处变为峰顶折叠。
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还包括用于通过移动滑轮71来打开和关闭帘5的打开/关闭装置8(参见图4A和4B),从而使用者可以比较容易地打开和关闭帘5。
如图4A和4B中所示,打开/关闭装置8包括固定滑轮81与82和环形带83。固定滑轮81和82被固定在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上。带83悬挂在固定滑轮81与82之间。此处,带83例如是绳或者线。带83具有与帘5的自由端结合的部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帘5在沿Y轴方向带83和帘5的束缚部分的延长线上包括两个或以上钩形工具(未显示),例如钩子。带83被插入这些钩形工具中。如果保持帘5的夹持器72或者滑轮71具有通过其插入带83的孔,则可以通过这些孔插入带83,来代替钩形工具。
因此,打开/关闭装置8可以通过转动固定滑轮81和82并且移动带83,来沿着Y轴方向移动帘5的自由端以及滑轮71。当关闭帘5时,打开/关闭装置8朝其中帘5的自由端与固定端分开的方向移动带83(图4A的状态)。当打开帘5时,打开/关闭装置8朝其中帘5的自由端接近固定端的方向移动(图4B的状态)。
此处,帘5包括芯部材料51和52(参见图1B)。芯部材料51和52连接于该对侧壁21与22在相对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之间。通过芯部材料51在Y轴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6移动来打开和关闭帘5。也就是说,帘5在Y轴方向上的两端(固定端和自由端)各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圆柱形芯部材料51和52。打开/关闭装置8包括2组固定滑轮81与82和带83的组合(参见图1B)。一组是固定滑轮811与821和带831。另一组是固定滑轮812与822和带832。在该打开/关闭装置8中,各组的带831和832与由帘5的自由端提供的芯部材料51的两个端部分相连。
因此,打开/关闭装置8可以通过转动固定滑轮811、821、812和822并同时移动带831和832两者,来同时移动设置在帘5的自由端处的、芯部材料51在X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因此,帘5的自由端同时在X轴方向的两端上方沿Y轴方向移动。因此,根据这种组成的农用大棚1,帘5的自由端的位置可以设置在X轴方向的两端上方,并且有可能抑制在X轴方向上的帘5的打开度方面的离差。结果,农用大棚1具有可能轻易地调整帘5的打开的优点。此处,“打开度”是显示以当帘5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定义为标准的帘5的打开量的数值。例如,当帘5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打开度为“0”,并且当帘5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打开度为“100”。因此,打开度以帘5的打开面积与帘5被完全打开状态的比值来显示。
至于打开/关闭装置8,最好是,固定滑轮811利用轴(未显示)连接至固定滑轮812并且固定滑轮821利用轴(未显示)连接至固定滑轮822,从而两组固定滑轮81和82可以在X轴方向的所有区域上同时打开和关闭帘5的情况中同时转动。因此,当一组固定滑轮811和821转动时,旋转力经由轴被传输至另一侧的固定滑轮812和822,并且然后带831和832两者因而同时移动。因此,打开/关闭装置8可以抑制帘5在X轴方向上的打开度的离差。
打开/关闭装置8可以包括驱动源(未显示),例如电机,并且配置成通过利用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转动固定滑轮81和82来打开和关闭帘5,作为打开/关闭装置8可以是足够的。可替换地,打开/关闭装置可以配置成通过使用者手动地转动固定滑轮81和82来打开和关闭帘5。即便使用任何配置,当如上所述地固定滑轮811利用轴连接至固定滑轮812并且固定滑轮821利用轴连接至固定滑轮822时,打开/关闭装置8可以通过仅转动一侧的固定滑轮811和821来打开和关闭帘5。
打开/关闭装置8的上述组成仅是一实例。例如,打开/关闭装置8可以配置成在不使用固定滑轮81和82的情况下通过拖拉与帘5的自由端结合的带83来打开和关闭帘5。
顺便提及,如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还包括用于浇水的浇水装置11。
浇水装置11包括喷水部分111和箱112。喷水部分111设置在大棚本体2中。箱112配置成给喷水部分111供给水。喷水部分111包括沿Y轴方向靠近各侧壁21或者22设置的管。管具有以适当间距形成在其侧面中的孔(未显示),以便将从箱112供给的水喷射到大棚本体2中。此处,在浇水装置11中,喷水部分111设置在与侧壁21和22中每个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中的每个相应的位置处。设置在侧壁21和22的上端部分处的喷水部分111配置成从由侧壁21和22的上端部分提供的喷水部分111喷射(喷雾)雾状的水。
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包括设置在各侧壁21或者22内侧的第一侧帘13和设置在各侧壁21或者22外侧的第二侧帘14。此处,举例来说,第一侧帘13是由与帘5相同材料制成的并且具有遮光(变暗)的性能。第二侧帘14是透明的。第一侧帘13和第二侧帘14具有上端部分,该上端部分分别固定在肩部分321和322附近并且配置成能够沿Z轴方向(高度方向)自由地打开和关闭。
具体地说,当上端和下端分别用作固定端和自由端时,通过改变自由端离地表面的高度位置来沿Z轴方向打开和关闭第一侧帘13和第二侧帘14。此处,因为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侧帘13的组成与第二侧帘14的是相同的,所以在下文中,在其中第一侧帘13作为一实例的情况中参照图5详细地描述了其配置。
如图5中所示,侧帘13包括设置在侧帘13的下端部分处的圆柱形芯部材料131。此处,用于打开和关闭第一侧帘13的打开/关闭装置15包括固定滑轮151和带152。固定滑轮151被固定至侧壁21和22的上端部分。带152配置成能够被固定滑轮151缠绕。每个固定滑轮151具有其中盘形滑轮主体容纳在矩形外壳中的配置。
此处,每个带152是例如绳或者线。带152具有与侧帘13的自由端结合的部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侧帘13包括两个或以上钩形工具(未显示),例如钩,该钩形工具设置在沿Z轴方向从与带152结合的接合点的延长线上。带152被插入这些钩形工具中。
因此,打开/关闭装置15可以通过转动固定滑轮151并且移动带152来沿Z轴方向移动具有芯部材料131的侧帘13的自由端。当打开侧帘13时,打开/关闭装置15移动带152从而芯部材料131上升。当关闭侧帘13时,打开/关闭装置15移动带152从而芯部材料131下降。
此处,打开/关闭装置15具有两组固定滑轮151和带152的组合。每组的带152与设置在侧帘13的自由端处的芯部材料131的两个端部结合。因此,打开/关闭装置15可以通过转动固定滑轮151并同时移动两个带152来同时移动设置在侧帘13的自由端处的芯部材料131在Y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因此,因为自由端在Y轴方向的两端上同时沿Z轴方向移动,所以侧帘13在Y轴方向上的所有区域上被同时打开和关闭。因此,根据这样组成的农用大棚1,第一侧帘13的自由端的位置可以设置成用于在Y轴方向上的两端,并且然后有可能抑制第一侧帘13在Y轴方向上的打开度中的离差。
至于打开/关闭装置15,当在Y轴方向的所有区域上同时打开和关闭侧帘13时,理想是,固定滑轮151与轴(未显示)相连从而两组固定滑轮151同时转动。因此,当一个固定滑轮151转动时旋转力经由轴被传输至另一固定滑轮151,并且两个带152同时移动。因此,打开/关闭装置15可以抑制侧帘13在Y轴方向上的打开度中的离差。
打开/关闭装置15可能包括驱动源(未显示),例如电机,并且配置成通过利用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转动固定滑轮151来打开和关闭侧帘13。可替换地,打开/关闭装置15可以配置成通过使用者手动地转动固定滑轮151来打开和关闭侧帘13。即使使用任何配置,当如上所述的固定滑轮151与轴相连时,打开/关闭装置15可以通过仅转动一个固定滑轮151来打开和关闭侧帘13。
此处,在其中上述配置的农用大棚1在帘5与侧帘13之间具有间隙的情况中,甚至当帘5和侧帘13关闭时,仍存在阳光通过该间隙照射在大棚本体2中的可能性。在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中,如图6A中所示,帘5包括折翼部分53。折翼部分53从X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处下垂。每个折翼部分53使侧帘13与帘5之间的间隙变窄。然而,帘5在打开和关闭时沿Y轴方向移动。因此,如果在折翼部分53下垂的状态中打开和关闭帘5,则存在折翼部分53与侧帘13、大棚本体2的框架3等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那么,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的帘5包括折叠机构(未显示)。折叠机构配置成,在当帘5沿Y轴方向移动而打开和关闭时如图6B中所示地将折翼部分53向后折叠至内侧。折叠机构包括例如反转弹簧。折叠机构配置成能够转换其中折翼部分53下垂的图6A中的定常状态和其中折翼部分53被向后折叠至内侧的图6B中的折叠状态。折叠机构配置成,在其中通过反转弹簧从定常状态转换至折叠状态的情况中当折翼部分53被朝内侧向后折叠至某一程度时通过反转弹簧强制性地改变折叠状态。在其中折叠状态转换为定常状态的情况中,折叠机构配置成当朝外侧打开折翼部分53时通过反转弹簧强制性地改变定常状态。
折叠机构可能配置成在打开和关闭帘5时自动地从定常状态转换为折叠状态。折叠机构可能具有一配置,从而使用者手动地转换定常状态和折叠状态。农用大棚1可以通过在帘5上提供这种折叠机构来在打开和关闭帘5时防止与第一侧帘13、大棚本体2的框架3等发生干涉。
侧帘13和14可以配置成像帘5一样沿Y轴方向打开和关闭。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帘5由沿Y轴方向(深度方向)延伸的支撑部分6支撑并且配置成在Y轴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6打开和关闭。因此,有可能抑制对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帘5的辐射强度的降低。
也就是说,在帘5通常不是沿Y轴方向而是沿X轴方向打开和关闭的配置中,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帘5聚集在大棚本体2的顶棚23的顶部分附近或者在顶棚23与侧壁21和22之间的连接部分附近。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中,因为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帘5聚集在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的端部处,所以帘5不会聚集在其中在帘5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帘5遮断进入大棚本体2的太阳辐射的地方。
结果,农用大棚1可以避免由于有帘5而降低辐射强度并影响农产品的生长并且可以提供适于栽培农产品的环境。此外,因为门口、用于浇水的箱112等安装在大棚本体2中的端壁24附近,所以在端壁24附近不种植农产品。因此,在完全打开状态时聚集在端壁24处的帘5不会影响农产品的生长。
此外,因为帘5由沿Y轴方向延伸的支撑部分6支撑,所以与其中帘5由沿X轴方向延伸的钢琴丝(piano wire)等支撑的帘5相比,农用大棚1可以抑制用于给大棚本体2增加帘5的材料成本和时间及工作。
在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中,大棚本体2优选包括梁33。优选是,梁33沿着与Y轴方向正交的平面设置在Y轴方向(深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处并且至少支撑顶棚23。支撑部分6优选固定到梁33上。根据该配置,农用大棚1不必为了固定支撑帘5的支撑部分6而给大棚本体2增加专用部件,因为一开始就使用设置在大棚本体2中的梁33来附接支撑部分6。
此外,优选在该对侧壁21和22的相对方向(X轴方向)上设置三个或以上的支撑部分6。优选是,支撑部分6在支撑部分6支撑帘5处根据离侧壁21和22的距离具有不同高度,从而随着与侧壁21和22分开帘5的高度变更高。因此,因为帘5随着靠近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而被支撑在更高位置处,所以帘5妨碍在大棚本体2内站立和工作的使用者是很难的。帘5可以避免与设置在端壁24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的上端部分附近的扇241发生干涉。因此,帘5可以避免阻碍由扇241产生的气流。
在沿Y轴方向(深度方向)的各端部分中,帘5优选包括芯部材料51和52。芯部材料51和52优选至少连接在该对侧壁21和22在相对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之间。帘优选通过芯部材料51和52在Y轴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6移动而打开和关闭。另一方面,帘5包括至少在Y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处连接X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的芯部材料51和52。根据该配置,帘5的两个端部分被同时打开和关闭。因此,有可能抑制帘5在X轴方向上的打开度中的离差。
顺便提及,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如图7中所示,除了如上所述地打开和关闭帘5的打开/关闭装置8之外,农用大棚1可能还包括传感器84和控制部分85。传感器84安装在大棚本体2内并且配置成检测至少包括温度的环境信息。控制部分85配置成根据传感器84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打开/关闭装置8。
在该改进中,传感器84包括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照度传感器并且配置成将大棚本体2中的内部空间的温度(室温)、湿度和照度检测为环境信息、传感器。控制部分85配置成控制驱动源(未显示),例如打开/关闭装置8的电机,以便根据传感器84的检测结果自动地打开和关闭帘5。
根据该改进,控制部分85可以根据大棚本体2中的环境自动地打开和关闭帘5。因此,控制部分85可以将大棚本体2内部维持为期望环境。例如,当大棚本体2中的温度低于预定的目标温度时,控制部分85控制打开/关闭装置8以打开帘5并且升高大棚本体2中的温度。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在以下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即帘5在Y轴方向(深度方向)上被分开。下文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被附以共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适当地省去了其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如图8中所示,帘5被平均地分成在Y轴方向上具有相同长度的第一帘501和第二帘502(在下文中,当各不特别区分时称为“帘5”)。举例来说,当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上的总长度为50m时,每个帘5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设为25m。支撑部分6延伸过大棚本体2沿Y轴方向的总长度并且为两个帘5所共有。每个帘5被固定至大棚本体2的框架3(梁33),从而在Y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分不会从支撑部分6在纵向方向(Y轴方向)上的各端部移动。
根据该组成,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和另一端被分别设为固定端和自由端。通过利用滑轮71的运动而移动自由端(参见图3B)同时将固定端固定在规则位置处来沿Y轴方向打开和关闭每个帘5。因此,由帘5分成两份而产生的帘501和502两者在其中彼此的自由端相互离开最远的情况中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帘501和502两者在其中彼此的自由端相互靠得最近的情况中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帘5可单独地打开和关闭,并且还为帘501和502中的每个设置打开/关闭装置(未显示)。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即便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比较长,因为帘5被在Y轴方向上分开,所以可以减少每个帘501和502的重量。因此,在农用大棚1中,当使用者手动地打开和关闭帘5时,有可能以比较小的力量打开和关闭帘5,并且当打开/关闭装置自动地打开和关闭帘5时,有可能将加至打开/关闭装置的负载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大棚本体2的框架3还包括中间梁34。中间梁34沿着与Y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正交的平面设置并且至少支撑顶棚23。支撑部分6固定到梁33和中间梁34上。因此,即便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比较长,设置在沿Y轴方向的两端上的支撑部分6被支撑在大棚本体2的两个端部分和中心部分的三个点处。
因此,农用大棚1可以避免支撑部分6由于其重量和帘5的重量而弯曲,甚至当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比较长时。此处,如果支撑部分6中发生弯曲,则很难移动滑轮71,并且然后很难平稳地打开和关闭帘5。如果施加至支撑部分6的张力过高,则必须提高支撑部分6的强度和大棚本体2的框架3的强度。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在不给支撑部分6施加超过必需张力的情况下防止支撑部分6弯曲。因此,农用大棚1可以在不提高支撑部分6的强度和大棚本体2的框架3的强度的情况下平稳地打开和关闭帘5。此外,扇可以由中间梁34支撑。在该情况中,农用大棚1可以更有效地给大棚本体2的内部空间通风。
支撑部分6可以被中间梁34在Y轴方向上分成两个部分。在该情况中,因为每个帘5由两个分开的支撑部分支撑,所以农用大棚1可以避免因支撑部分6弯曲而难以移动滑轮71。
帘5不限于如上所述地在Y轴方向上被分成两个部分。帘5可以在Y轴方向上被分成三个或以上部分。在该情况中,除了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之外,中间梁34可以设置在大棚本体2的两个端部分之间的两个或以上点处。
其他部件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在用于打开和关闭帘5的打开/关闭装置的配置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下文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被附以共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适当地省去了其说明。
根据本实施例,如图9中所示,打开/关闭装置9包括旋转鼓92和第一滑轮93和第二滑轮94。旋转鼓92配置成通过缠绕与作为帘5在Y轴方向上的一端的自由端结合的带91来沿Y轴方向移动自由端。第一滑轮93配置成带91被悬挂在旋转鼓92与自由端之间。第二滑轮94配置成带91被悬挂在旋转鼓92与第一滑轮93之间。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打开/关闭装置9的配置。
也就是说,打开/关闭装置9包括带91、旋转鼓92、第一滑轮93和第二滑轮94。此处,带91例如是类似第一实施例的带83(参见图4A和4B)的绳或者线。帘5的自由端连接到带91的一部分上。带91利用第一滑轮93悬挂在旋转鼓92与帘5的自由端之间。带91利用第二滑轮94悬挂在旋转鼓92与第一滑轮93之间。此外,在图9所示的实例中,打开/关闭装置9包括折叠滑轮95。
第一滑轮93和折叠滑轮95包括固定滑轮,该固定滑轮被固定到大棚本体2沿Y轴方向的两个端部分上并且沿着大棚本体2的顶棚23设置,也就是说,靠近顶棚23。也就是说,旋转鼓92和第一滑轮93靠近顶棚23设置。此处,旋转鼓92在Y轴方向上处于第一滑轮93与折叠滑轮95之间的位置并且靠近第一滑轮93设置。此外,第一滑轮93和折叠滑轮95设置在具有相同高度的位置处。旋转鼓92设置在稍低于第一滑轮93和折叠滑轮95设置位置的一位置处。
第二滑轮94设置在旋转鼓92和第一滑轮93下方。此处,第二滑轮94包括固定至靠近地表面(土地表面)的规则位置的固定滑轮。第二滑轮94刚好设置在旋转鼓92下面。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带91是其中两端被旋转鼓92保持的一个带,但是带91在作为返回点的折叠滑轮95的位置处被向后折叠。因此,显然从旋转鼓92拉出两个带。在下文中,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在旋转鼓92与帘5的自由端之间的两个带中,一个带被称为第一带911,并且另一个带被称为第二带912。也就是说,从旋转鼓92拉出第一带911和第二带912的两个带91。第一带911的末端(旋转鼓92的相反侧上的端部)连接至第二带912的末端(旋转鼓92的相反侧上的端部),末端。
此处,第二带912的末端被折叠滑轮95向后折叠并且与第一带911相连。因此,当缠绕第一带911时帘5的自由端朝向其中自由端与折叠滑轮95分开的方向移动,并且当缠绕第二带912时帘5的自由端朝向其中自由端接近折叠滑轮95的方向移动。
第一带911和第二带912各悬挂在旋转鼓92与帘5的自由端之间的第一滑轮93上,并且还悬挂在旋转鼓92与第一滑轮93之间的第二滑轮94上。换句话说,从第一带911和第二带912中每个的旋转鼓92拉出的一部分被第二滑轮94向后折叠,并且然后经由第一滑轮93与帘5的自由端相连。第一滑轮93和第二滑轮94包括两连滑轮,该两连滑轮包括两个独立地转动的滑轮。
旋转鼓92在其转轴方向上被平均地分成两个分段,并且两个分段中的一个分段用于缠绕第一带911,并且另一分段用于缠绕第二带912。然而,其中缠绕第一带911的方向与其中缠绕第二带912的方向相反。当旋转鼓92沿图9中所示箭头A(实线)的方向转动时,缠绕第一带911。当旋转鼓92沿箭头B(虚线)的方向转动时,缠绕第二带912。第一带911和第二带912的末端相互连接。因此,当缠绕第一带911时,从旋转鼓92拉出第二带。当缠绕第二带912时,从旋转鼓92拉出第一带911。
因此,打开/关闭装置9可以通过转动旋转鼓92来移动带91并且移动帘5在Y轴方向上的自由端。当关闭帘5时,打开/关闭装置9沿图9的箭头A(实线)的方向转动旋转鼓92,并且利用第一带911朝第一滑轮93的一侧拖拽帘5的自由端,并且沿其中自由端与固定端分开的方向移动帘5的自由端。另一方面,当打开帘5时,打开/关闭装置9沿图9的箭头B(虚线)的方向转动旋转鼓92,并且利用第二带912朝折叠滑轮95的一侧拖拽帘5的自由端,并且沿其中自由端接近固定端的方向移动帘5的自由端。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Y轴方向上的各端部分中,帘5包括至少连接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芯部材料51和52(参见图1B),并且其通过芯部材料51在Y轴方向上沿着支撑部分6移动来打开和关闭。因此,打开/关闭装置9包括两组组合,其包括带91、旋转鼓92、第一滑轮93、第二滑轮94和折叠滑轮95。每组的带91与设置在帘5的自由端处的芯部材料51的两个端部分结合。也就是说,打开/关闭装置9可以通过同时转动两个旋转鼓92并移动两个带91来同时地移动设置在帘5的自由端处的芯部材料51在X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
因此,当在X轴方向上的所有区域上同时打开和关闭帘5时,理想是,两组旋转鼓92以轴(未显示)相连以便旋转鼓92同时转动。因此,当一个旋转鼓92转动时,旋转力经由轴向另一旋转鼓92传递,并且两个带91同时移动。因此,打开/关闭装置9可以抑制帘5在X轴方向上的打开度的离差。
打开/关闭装置9可能包括驱动源(未显示),例如电机,并且配置成通过利用驱动源产生的驱动力转动旋转鼓92来打开和关闭帘5。打开/关闭装置9可能配置成使用者手动地转动旋转鼓92并且打开和关闭帘5。即便使用任何组成,当旋转鼓92经由如上所述的轴彼此相连时,打开/关闭装置9可以通过仅转动一个旋转鼓92来打开和关闭帘5。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配置的农用大棚1,带91在旋转鼓92与第一滑轮93之间被沿顶棚23设置的旋转鼓92和设置在第一滑轮93下面的第二滑轮94向后折叠。因此,即便农用大棚1不具有高于旋转鼓92和第一滑轮93的空间余量,有可能通过利用低于旋转鼓92和第一滑轮93的空间来确保从旋转鼓92至第二滑轮94的距离。也就是说,农用大棚1通过在不增加大棚本体2的高度的情况下有效地利用大棚本体2内的空间来确保从旋转鼓92至第二滑轮94的距离比较大。通过增大从旋转鼓92至第二滑轮94的距离,旋转鼓92的偏离角变小。因此,旋转鼓92可以精细地缠绕带91。
如图9中所示,理想是,在旋转鼓92和第一滑轮93下方设置栅栏96,并且栅栏96设置成围绕第二滑轮94和带91的周边,并且使第二滑轮94固定到栅栏96上。栅栏96具有矩形管形状,其中与Y轴方向正交的横截面具有近似正方形形状。栅栏96将第二滑轮94固定在栅栏96内部的下端部分处。因此,旋转鼓92与第二滑轮94之间的带91的周边和第一滑轮93与第二滑轮94之间的带91的周边被栅栏96围住。
栅栏96设置在旋转鼓92和第一滑轮93的下方以便防止污染带91。栅栏96的各表面可以由例如聚碳酸酯的半透明性部件配置并且可以由网状物等配置。
当第二滑轮94设置在旋转鼓92和第一滑轮93下方时,农用大棚1可以通过设置这种栅栏96来防止污染带91。此外,因为第二滑轮94固定到栅栏96上,所以不必重新安装用于固定第二滑轮94的部件。此外,第二滑轮94可以通过在Z轴方向上调节栅栏96上固定第二滑轮94的固定位置来调节对带91的张力。
如图10A和10B中所示,帘5理想地包括增强带54。增强带54理想地具有高于帘5的其他部分的强度并且延伸过该对侧壁21和22的相对方向上的两端。帘5的增强带54理想地由支撑部分6支撑。在该情况中,在Y轴方向上的预定间距处设置两个或以上增强带54。
也就是说,帘5包括延伸过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条形增强带54。然而,增强带54不限于在没有间距(连续)的情况下设置在从帘5在X轴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的所有范围中的增强带54的配置。例如,在增强带54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与帘5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之间可以存在间隙。
通过将强度高于帘5的其他部分的条状部件(很难弯曲),此处为,由不同于帘5的材料的材料形成的部件附接到帘5上来配置增强带54。按Y轴方向上的预定间距(在本实施例中为基本上规则间距)在帘5上设置两个或以上增强带54。增强带54在Y轴方向上的间距不必相同。增强带54可以例如通过局部地增加帘5的厚度来形成。
通过使增强带54的一部分保持在滑轮71上,帘5由支撑部分6支撑,从而增强带54的该部分由支撑部分6悬挂。因此,因为在打开时沿着增强带54形成折痕,所以平稳地执行帘5的打开和关闭。因为通过沿着增强带54形成的折痕的完全打开状态沿Y轴方向比较紧密地折起帘5,所以有可能利用完全打开状态的帘5进一步抑制辐射强度的降低。
帘5在各增强带54中具有与支撑部分6相同数量的孔眼541。帘5由穿过孔眼541与滑轮71相连的钩73保持在滑轮71处。也就是说,帘5利用当前形成在前述规则位置中的孔眼541来由滑轮71悬挂。
因此,当附接帘5时,工作人员仅让钩73穿过当前设置在规则位置处的孔眼541并且可以轻易地将帘5悬挂到支撑部分6上。与其中帘5的各部分被夹持器夹住的情况相比,工作人员可以使帘5中保持在滑轮71处的部分的位置离差(位置移动)较小。因为每个孔眼541设置在增强带54处,所以帘5可以充分地确保被滑轮71悬挂的那部分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滑轮71包括类似于钩在支撑部分6上的、作为至支撑部分6的固定结构的钩形工具(未显示)。钩形工具的部分具有弹簧弹性,以便支撑部分6穿入其中的释放部分的宽度可以发生变化。因此,即便工作人员不使用夹具,工作人员也可以轻易地执行滑轮71至支撑部分6的附接并且从支撑部分6移除滑轮71,并且其工作能力提高了。
滑轮71配置成具有余量,以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允许在与旋转轴线正交的表面中旋转轴线的倾斜和旋转轴线的平移。因此,即便支撑部分6的张力在大棚本体2的Y轴方向上相互不同,滑轮71也可以在支撑部分6的Y轴方向上的基本上所有区域中比较平稳地运转。
顺便提及,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还在支撑部分6的布置中具有特色。
也就是说,支撑部分6设置在帘5上方并且通过悬挂帘5来支撑。此处,如图11中所示,理想是,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图11中的三个支撑部分)之中放置在X轴方向(深度方向)上的两端处的一对支撑部分6悬挂帘5中的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与两个端部分之间的部分。此处,“中心部分与两个端部分之间的部分”是指在X轴方向上与帘5的中心分开并且在X轴方向上与帘5的两端分开某一程度的一部分。
具体地说,该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设置在分开大棚本体2的侧壁21和22与顶棚23的肩部分321和322上方。放置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处的该对支撑部分6设置在帘5的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与两个端部分之间的对应位置处,处于顶棚23与通过连接各肩部分321或322和放置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处的支撑部分6而获得的各表面之间的空间中。
因此,当放置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处的该对支撑部分6悬挂帘5的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与两个端部分之间的部分时,至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的负载方面的离差变小。也就是说,因为当支撑部分6更靠近X轴方向上的中心时该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此处为三个)6设置在更高位置处。在其中放置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处的该对支撑部分6支撑帘5的两个端部分的组成中,至该对支撑部分6的负载比其他的小。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放置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处的该对支撑部分6不悬挂于帘5的两个端部而是悬挂于帘5中的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与两个端部分之间的部分,所以有可能使至该两个或以上支撑部分6的负载达到相等。
结果,根据本实施例的农用大棚1,虽然帘5配置成沿着顶棚23的形式支撑并且不在顶棚23与帘5之间轻易地产生无用空间以便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变得最高,但是可能平稳地移动支撑部分6。简单地说,农用大棚1具有以下优点,即除了实现帘5至支撑部分6的平稳运动之外,可以有效地利用大棚本体2中的空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放置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处的该对支撑部分6设置在两个端侧的位置处而不是X轴方向上的中心与帘5的两端之间的中点处。放置在X轴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处的该对支撑部分6悬挂与帘5的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相比更靠近两个端部分的部分。在图11的实例中,如此设置从该对支撑部分6至帘5在X轴方向上的中心的距离L1,即比从该对支撑部分6至帘5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距离L2长(L1>L2)。根据该布置,即便帘5之中放置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处的该对支撑部分6外侧(侧壁21和22侧)的那部分的重量施加至这些偶联的支撑部分6,至支撑部分6的负载可以抑制至比较小。当提供稍后提及的线性构件时,至线性构件的负载也抑制至比较小。
如图11中所示,农用大棚1理想地设有沿Y轴方向延伸的线性构件55。线性构件55设置在帘5中的该对支撑部分6的外侧(侧壁21和22侧)上的各部分下面。在该情况中,帘5在X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理想地悬挂在线性构件55上。线性构件55类似于靠近肩部分321和322的支撑部分6地延伸过Y轴方向上的全长,该肩部分321和322在大棚本体2内分开侧壁21和22与顶棚23。线性构件55仅保持帘5的两个端部分以便帘的两个端部不下垂。线性构件55不具有支撑帘5的作用。因此,每个线性构件55是由低强度的材料,例如酯线制成的。
也就是说,因为放置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处的该对支撑部分6不悬挂帘5的两个端部分而是悬挂X轴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与两个端部分之间的部分,所以如果没有线性构件55,则帘5在X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因其重量而下垂。线性构件55通过钩住帘5的两个端部分来防止帘5的两个端部分下垂。帘5在打开和关闭时移动,而线性构件55磨损两个端部分。
因此,与其中增加支撑部分6和滑轮71并且悬挂帘5的两个端部分的情况相比,通过包含线性构件55,农用大棚1可以容易组成来防止帘5的两个端部分下垂。此外,因为线性构件55设置在帘5下面,所以即便帘5的两个端部分上方没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也可以防止帘5的两个端部分下垂。因为帘5的两个端部分没有下垂,所以该农用大棚1可以在帘5的完全关闭状态中使帘5与侧壁21和22之间的间隙变小,并且可以抑制从该间隙漏光。
如图11中所示,围绕线性构件55的紧固件56理想地附接至帘5在X轴方向(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紧固件56例如形成为环形并且按其中线性构件55插入紧固件56中的状态附接至帘5。紧固件56可以如此形成,即有可能防止帘5在X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从线性构件55滑落,并且不限于形成环形,并且可以形成例如围绕具有帘5的线性构件55的形状。
通过包含紧固件56,农用大棚1可以避免帘5在X轴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从线性构件55上滑落,并且因为线性构件55在帘5上升起,所以可以避免线性构件55防碍帘5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结果,农用大棚1可以实现帘5的平稳打开和关闭。
其他的布置和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本实施例的组成可以与第二实施例的组成(其中帘5在Y轴方向上分开的组成)结合地应用。
顺便提及,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阐明了其中在放置于大棚本体2在Y轴方向上的两端处的每个端壁24处设置扇241的农用大棚1,但是农用大棚1可能包括不仅固定至规则位置而且能够移动的扇(未显示)。
也就是说,在大棚本体2中强制性地产生气流的扇设置在大棚本体2内,并且可以通过由例如滑动导轨(未显示)的操作机构支撑而使得在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上的位置和Z轴方向上的位置可变。因此,使用者可以改变扇在运行时间和不运行时间的位置,并且例如将扇设为2.1m或更低的高度,该高度就运行时的群落除湿而论是最理想的高度,并且可以将扇移动到在不运行时不防碍利用拖拉机进行耕地工作或者杂草工作的位置处。除了扇线性地移动扇的组成之外,扇移动机构可以是扇转动和移动的组成。
注意到,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实例。本发明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并且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显然可以根据该设计等来进行各种改进,只要其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Claims (13)

1.一种农用大棚,包括:
大棚本体,其中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和连接该对侧壁的上端的顶棚在深度方向延伸;以及
在所述大棚本体内沿着所述顶棚设置的帘,
其中所述帘由沿所述深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部分支撑,并且所述帘配置成沿所述深度方向打开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大棚,
其中所述大棚本体包括梁,所述梁沿着与所述深度方向正交的一平面设置在所述深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处,所述梁配置成至少支撑所述顶棚,以及
其中所述支撑部分固定到所述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农用大棚,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部分包括设置在作为该对侧壁的相对方向的宽度方向上的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所述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在所述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支撑所述帘的位置处根据离所述侧壁的距离而具有不同高度,以便当所述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离所述侧壁最远时所述帘的高度更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农用大棚,
其中所述支撑部分设置在所述帘的上方,所述支撑部分配置成通过悬挂所述帘来支撑所述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用大棚,
其中所述三个或以上支撑部分之中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处的一对支撑部分各悬挂于所述帘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与两个端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用大棚,
其中所述对支撑部分各悬挂成比所述帘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更靠近两个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农用大棚,
其中所述帘设有在所述深度方向上延伸的线性构件,所述线性构件设置在所述侧壁侧的各位置处,所述各位置低于所述对支撑部分,以及
其中所述帘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具有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悬挂在所述线性构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用大棚,其中所述帘设有配置成围绕所述线性构件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附接至所述帘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分处。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农用大棚,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大棚本体内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至少包括温度的环境信息;
配置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帘的打开/关闭装置,以及
控制部分,其配置成控制所述打开/关闭装置,以便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自动地打开和关闭所述帘。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农用大棚,
其中所述帘包括位于所述深度方向上的各端部分中的芯部材料,所述芯部材料配置成至少连接在该对侧壁的相对方向上的两端之间,
所述帘配置成通过所述芯部材料在深度方向上沿着所述支撑部分移动来打开和关闭。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农用大棚,还包括配置成打开和关闭所述帘的打开/关闭装置,
其中所述打开/关闭装置包括:
旋转鼓,其配置成通过缠绕与作为所述帘在所述深度方向上的一端的自由端结合的带,来沿所述深度方向移动所述自由端;
第一滑轮,其中所述带被悬挂在所述旋转鼓与所述自由端之间;以及
第二滑轮,其中所述带被悬挂在所述旋转鼓与所述第一滑轮之间,
其中所述旋转鼓和所述第一滑轮沿着所述顶棚设置,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旋转鼓和所述第一滑轮下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农用大棚,
其中所述旋转鼓和所述第一滑轮设有栅栏,所述栅栏设置在所述旋转鼓和所述第一滑轮下面,以便围绕所述第二滑轮和所述带的周边,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滑轮固定到所述栅栏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农用大棚,
其中所述帘包括多个增强带,所述增强带具有超过其他部分的强度,所述增强带在该对侧壁的相对方向的两端上延伸,所述帘由所述支撑部分在所述增强带处支撑,以及
其中所述多个增强带设置在所述深度方向上的预定间距处。
CN201380036183.6A 2012-08-23 2013-06-26 农用大棚 Pending CN1044278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4427 2012-08-23
JP2012184427 2012-08-23
JP2013-052311 2013-03-14
JP2013052311A JP2014057567A (ja) 2012-08-23 2013-03-14 農業用ハウス
PCT/JP2013/003982 WO2014030285A1 (ja) 2012-08-23 2013-06-26 農業用ハウ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7860A true CN104427860A (zh) 2015-03-18

Family

ID=50149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6183.6A Pending CN104427860A (zh) 2012-08-23 2013-06-26 农用大棚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164004A1 (zh)
JP (1) JP2014057567A (zh)
CN (1) CN104427860A (zh)
WO (1) WO201403028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560A (zh) * 2017-05-27 2017-08-11 张永飞 一种可淋灌的防冰雹设备
CN108910369A (zh) * 2018-09-14 2018-11-30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及其施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55679A (ja) * 2015-09-14 2017-03-23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園芸用施設のカーテン開閉装置
JP6684161B2 (ja) * 2015-09-14 2020-04-22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園芸用施設のカーテン開閉装置
JP6861371B2 (ja) * 2016-06-13 2021-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農業用ハウス、農業用ハウスのカーテンシステム
JP6854454B2 (ja) * 2016-10-04 2021-04-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農業用ハウス
JP6876962B2 (ja) * 2017-05-29 2021-05-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農業用ハウス
KR101835681B1 (ko) * 2017-12-18 2018-03-07 박청일 온실
US11185017B2 (en) * 2018-07-03 2021-11-30 Palram Applications (1995)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ght in a facility
US20220201943A1 (en) * 2018-12-17 2022-06-30 Exotherm, Inc. Thermally controlled greenhouse system
CN112051881B (zh) * 2020-09-22 2021-10-26 林海明珠(黑龙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控平台
US11343977B1 (en) * 2021-08-09 2022-05-31 Mikeal D. Jones Greenhouse shading system
JP7154554B1 (ja) * 2022-07-15 2022-10-18 沖阪産業株式会社 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利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794A (ja) * 1994-07-14 1996-01-30 Daisen:Kk 温室用カーテン装置
JP2000504591A (ja) * 1996-02-23 2000-04-18 ルドウィック スベンソン インテルナショナル ベー ファオ 大きい表面、例えば、ガラス面又はその類似物を覆う装置、及び、そのような覆い装置を設置する方法
JP2005176721A (ja) * 2003-12-19 2005-07-07 Esd:Kk 温室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温室制御方法
CN2747860Y (zh) * 2004-12-16 2005-12-28 北京京鹏环球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屋顶平拉膜温室
CN201278720Y (zh) * 2008-10-14 2009-07-29 天津滨海大顺花卉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温室侧面及端面遮阳装置
CN202340534U (zh) * 2011-12-05 2012-07-25 吴振平 内置式温室大棚保温帘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1073A (en) * 1967-06-20 1969-12-02 Sunnyside Nurseries Inc Daylight control means in greenhouses
JPS5826844U (ja) * 1981-08-17 1983-02-21 誠和化学株式会社 温室カ−テン開閉装置
US5265373A (en) * 1991-01-15 1993-11-30 Cravo Equipment Ltd. Curtain system
JP4180209B2 (ja) * 1999-11-30 2008-11-12 株式会社誠和 温室用カーテン開閉装置及び該装置に用いられるクリップ
JP4402738B1 (ja) * 2009-05-22 2010-01-20 イシグロ農材株式会社 温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794A (ja) * 1994-07-14 1996-01-30 Daisen:Kk 温室用カーテン装置
JP2000504591A (ja) * 1996-02-23 2000-04-18 ルドウィック スベンソン インテルナショナル ベー ファオ 大きい表面、例えば、ガラス面又はその類似物を覆う装置、及び、そのような覆い装置を設置する方法
JP2005176721A (ja) * 2003-12-19 2005-07-07 Esd:Kk 温室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温室制御方法
CN2747860Y (zh) * 2004-12-16 2005-12-28 北京京鹏环球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屋顶平拉膜温室
CN201278720Y (zh) * 2008-10-14 2009-07-29 天津滨海大顺花卉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温室侧面及端面遮阳装置
CN202340534U (zh) * 2011-12-05 2012-07-25 吴振平 内置式温室大棚保温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7560A (zh) * 2017-05-27 2017-08-11 张永飞 一种可淋灌的防冰雹设备
CN108910369A (zh) * 2018-09-14 2018-11-30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及其施工方法
CN108910369B (zh) * 2018-09-14 2024-03-26 北京城建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全推拉密闭喷雾式垃圾站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164004A1 (en) 2015-06-18
WO2014030285A1 (ja) 2014-02-27
JP2014057567A (ja) 201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7860A (zh) 农用大棚
US9255441B2 (en) Canopy system
US11641809B2 (en) Inflatable grow tent with integrated lighting
US20230091059A1 (en) Inflatable grow tent with integrated lighting
CN208940510U (zh) 一种带遮阳隔热罩的农业种植大棚
US11350576B2 (en) Growing system
KR101547646B1 (ko) 포켓형 버티칼 팜
US2031157A (en) Shade for greenhouses
KR101044833B1 (ko) 무차광 온실 보온커텐 종형 개폐장치
KR102442902B1 (ko) 다단 승강 움직임을 기반으로 하는 선택적 외부 은폐형 현수막 게시대
JP6367553B2 (ja) 植物栽培装置
US11937567B2 (en) Retractable curtain for livestock structures
JP6861371B2 (ja) 農業用ハウス、農業用ハウスのカーテンシステム
JP2008263905A (ja) 短日装置
CN205682023U (zh) 玻璃温室
KR20180004556A (ko) 미니 다육식물용 온실재배장치
CN217564323U (zh) 一种温室大棚遮阳装置
JP2006325401A (ja) 温室用カーテン装置
JP2018198579A (ja) 農業用ハウス
JP6367552B2 (ja) 植物栽培装置
JP3142989U (ja) ハウス換気装置
JP6991821B2 (ja) 植物用照明器具及び植物用照明装置
US20200053976A1 (en) Barn Baffle Curtain Assembly
CN113768325B (zh) 一种艺术设计用多功能展示装置
CN219182231U (zh) 具有遮阳保温功能的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