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8191A - 电梯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8191A
CN104418191A CN201410273111.XA CN201410273111A CN104418191A CN 104418191 A CN104418191 A CN 104418191A CN 201410273111 A CN201410273111 A CN 201410273111A CN 104418191 A CN104418191 A CN 104418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arding place
load
floor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731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8191B (zh
Inventor
菅野洋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418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8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8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81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electr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20Detail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 B66B2201/215Transportation capac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提高便利性这一点上仍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在轿厢的负荷为比满员判定负荷小的基准负荷以上、且在轿厢抵达乘梯处并开了门时轿厢的负荷无增减的情况下,能够执行满员通过运行。而且,设置有多台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相应于从在通过楼层的乘梯处进行了乘梯处呼叫起的经过时间,来分配响应来自通过楼层的乘梯处的乘梯处呼叫的其他轿厢。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电梯通过轿厢在升降通路内移动而使轿厢移动到任意楼层。应用在这样的电梯中的电梯控制装置,例如在轿厢的负荷为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情况下,有时执行使该轿厢通过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满员通过运行。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例如为了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在提高便利性这一点上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能够相应于电梯的轿厢的负荷的变化而执行使该轿厢通过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满员通过运行。电梯控制装置能在所述轿厢的负荷为预先设定的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满员通过运行。而且,电梯控制装置能在所述轿厢的负荷为比所述满员判定负荷小的基准负荷以上、且在该轿厢抵达乘梯处开了门时该轿厢的负荷无增减的情况下,执行所述满员通过运行。而且,电梯控制装置,设置有多个所述轿厢,相应于从来自通过楼层的乘梯处进行乘梯处呼叫起的经过时间,来分配响应来自该通过楼层的乘梯处的乘梯处呼叫的其他所述轿厢。通过楼层是执行所述满员通过运行的所述轿厢所通过的所述途中楼层。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控制装置,能够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组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中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组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中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1对电梯组(电梯系统)2进行组管理并进行高效的运行服务。电梯控制装置1能够通过多部电梯3对多个楼层提供服务。在这里,电梯组2包括从1号机到3号机的多部电梯3,多台轿厢4分别在升降通路内升降从而对多个楼层提供运行服务。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虽然将电梯组2作为具备1号机到3号机这3部电梯3的系统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电梯组2既可以具有两部电梯3,也可以具备4部以上。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1号机到3号机这3部电梯3,只要没有特别限定就不对3者加以区别而仅作为电梯3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1构成为包括多个单体控制装置50和组管理控制装置100。
各电梯3分别构成为包括供乘客搭乘的轿厢4、供乘客乘降的乘梯处5和单体控制装置50等。各电梯3分别是用主缆索连接轿厢4和平衡配重的所谓吊桶式的电梯。各电梯3,通过利用单体控制装置50控制各部分的驱动而使轿厢4在升降通路内升降,从而能够移动到任意目的楼层。
轿厢4连接有主缆索,配置在沿建筑物的竖直方向设置的升降通路内,并能够在该升降通路内升降。轿厢4经由卷挂在与该轿厢4相对应地分别设置的曳引机的主绳轮上的主缆索,与平衡配重连接。轿厢4伴随通过曳引机驱动所实现的主绳轮的旋转而与平衡配重一起相互在上下相反方向上升降。各轿厢4构成为包括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和负荷检测器4b等。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分别设置于各轿厢4内。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供使用者登记目的楼层。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典型地能够与使用者的操作相应地登记轿厢呼叫。也就是,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与使用者所进行的操作输入相应地进行所谓轿厢呼叫登记等。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构成为包括表示目的楼层的多个按钮、或者显示目的楼层的触摸面板等。负荷检测器4b检测轿厢4内的载重。
乘梯处5设在轿厢4可抵达的各电梯停止楼层。在各乘梯处5分别设置有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等。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分别设在各乘梯处5的门7附近。本实施方式的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在各乘梯处5,与各号机1对1地对应、即在这里在各乘梯处5各设置有3个。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供使用者在乘梯处5呼叫轿厢4。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典型地能够与使用者所进行的操作相应地登记乘梯处呼叫。也就是,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与使用者所进行的操作输入相应地进行所谓乘梯处呼叫登记等。各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分别构成为,包括表示“上方向箭头”的乘梯处上升呼叫按钮8、表示“下方向箭头”的乘梯处下降呼叫按钮9、或者、显示这些的触摸面板等。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1具备由通常形式的双向共用总线相互连接的具备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ROM、RAM、备份RAM以及输入输出端口装置的微型计算机以及驱动电路。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预先存储有预定的控制程序等。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暂时存储CPU的运算结果。备份RAM存储预先准备好的映射数据、电梯3的规格等信息。
电梯控制装置1构成为:包括独立地控制每部电梯3的工作的单体控制装置50和进行电梯组2的组管理控制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00等。单体控制装置50与各电梯3的各种传感器、检测器和/或曳引机、轿厢4的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负荷检测器4b、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等电梯3的各部分电连接,并统一控制电梯3单体的各部分的工作。单体控制装置50,例如与来自使用者的对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的操作输入相应地,对曳引机的驱动进行控制,使轿厢4移动到与呼叫登记相应的指定的目的楼层。组管理控制装置100与多部电梯3的各单体控制装置50相互进行检测信号和/或驱动信号、控制指令等的信息通信、发送接收,对电梯组2进行组管理。
上述那样构成的各电梯3,作为通常运行,在通过使用者经由轿厢4的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等而进行了轿厢4的呼叫操作的情况下,如下述这样工作。即,各电梯3从轿厢呼叫登记装置4a、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对单体控制装置50输入与其相应的轿厢呼叫登记信号、乘梯处呼叫登记信号。而且,各电梯3的单体控制装置50与该呼叫登记信号相应地进行轿厢4的轿厢呼叫登记、乘梯处呼叫登记。组管理控制装置100,例如执行从各电梯3的多台轿厢4中与各轿厢4的状态相应地分配响应来自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登记的最佳轿厢4的组管理控制。组管理控制装置100基于各电梯3、各轿厢4的状态对产生的呼叫进行预定的评价运算。组管理控制装置100基于例如轿厢呼叫登记信号、乘梯处呼叫登记信号、各种传感器、来自检测器的输出、轿厢4的当前位置以及移动方向(升降方向)、预测为将要产生的乘梯处呼叫、轿厢呼叫、预测出的目的楼层等,进行上述评价运算。接着,组管理控制装置100与该预定的评价运算相应地进行分配处理。所谓该分配处理是:与预定的评价运算相应地,确定轿厢4的抵达顺序等分配响应各呼叫的轿厢4、确定响应轿厢4,使得从输送效率上看各轿厢4一边合理地移动一边最佳地响应每个呼叫的处理。而且,组管理控制装置100高效地分配多部轿厢4的运行、作为整个电梯组2进行高效运行服务。单体控制装置50与基于该轿厢呼叫登记信号、乘梯处呼叫登记信号、各种传感器、来自检测器的输出、轿厢4的当前的移动方向(升降方向)等而从组管理控制装置100作出的分配相应地,驱动控制曳引机而使轿厢4向目的楼层移动。由此,各电梯3的轿厢4在升降通路内沿竖直方向上下升降移动并移动到任意目的楼层的乘梯处5。而且,关于各电梯3,若轿厢4抵达目的楼层的乘梯处5并检测到已抵达预定的抵达位置,则之后单体控制装置50将轿厢4的门10以及该楼层的乘梯处5的门7打开。由此,在乘梯处5等待的使用者能够搭乘轿厢4内,另外,轿厢4内的使用者能够在乘梯处5下梯。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1能够相应于各轿厢4的负荷条件而执行满员通过运行。在这里,所谓满员通过运行典型的是:使满足预定的负荷条件的该轿厢4通过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运行。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1基本上能够在轿厢4的负荷在预先设定的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情况下执行该满员通过运行。在这里,满员判定负荷相应于轿厢4的输送性能等预先设定。另外,相应于各负荷检测器4b所检测出的轿厢4内的载荷,而检测出轿厢4的负荷。更为详细而言,在满员通过运行期间,在负荷为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轿厢4中,将来自到与在该轿厢4中完成的轿厢呼叫登记相应的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删除而无效化,使该轿厢4通过该途中楼层。也就是,电梯控制装置1使负荷为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轿厢4不响应来自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乘梯处5的新的乘梯处呼叫登记,而使该轿厢4通过该途中楼层。
而且还有,本实施方式的电梯控制装置1相应于各轿厢4的负荷变化而产生满员通过运行,由此实现了更为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便利性高的服务。在这里,电梯控制装置1在轿厢4的负荷为小于满员判定负荷的基准负荷以上、且在该轿厢4抵达乘梯处5并开了门时该轿厢4的负荷未增减的情况下,能够执行满员通过运行。在这里,基准负荷,例如只要是比满员判定负荷小的负荷且相应于在轿厢4内有预定人数的乘客时的负荷等而适当预先设定即可。由此,电梯控制装置1,在轿厢4的负荷在乘梯处5未增减的情况下、例如能够推定为轿厢4拥挤而乘梯处5的使用者没有搭乘轿厢4那样的情况下,能够执行满员通过运行。
另外还有,电梯控制装置1也可以:相应于从在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进行了乘梯处呼叫起的经过时间(以下有时也称为“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分配响应来自该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的其他轿厢4。也就是,电梯控制装置1也可以相应于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来改变响应来自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的轿厢4。在这里,所谓通过楼层是执行满员通过运行的轿厢4通过的途中楼层。
在该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1,在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在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使负荷最小的轿厢4响应来自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另一方面,电梯控制装置1,在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使最接近该通过楼层的轿厢4响应来自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在这里,预定时间只要相应于所允许的等待时间等适当地预先设定即可。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电梯控制装置1在组管理控制装置100中从功能性概念来看设置有负荷检测部101、分配控制部102、乘梯处呼叫控制部103和乘梯处呼叫检测部104等。
负荷检测部101被从各轿厢4的负荷检测器4b输入检测信号、对各轿厢4的负荷进行运算、检测。负荷检测部101将检测出的各轿厢4的负荷信号输出到分配控制部102。
分配控制部102根据从各部分发送来的各种信号,当经由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登记了乘梯处呼叫时,如上所述基于每部电梯3的状态而算出电梯的评价值。而且,分配控制部102基于算出的评价值等来确定响应该登记了的乘梯处呼叫的最佳轿厢4,并将分配信号输出到该轿厢4的单体控制装置50。例如,分配控制部102基于包括已分配到各号机的乘梯处呼叫、轿厢呼叫登记的状况的各号机的运行信息等,算出各号机到登记了乘梯处呼叫的楼层的预测到达时间。然后,分配控制部102根据该预测到达时间选定组管理控制内运行效率最好(例如预测到达时间最短)的号机。然后,分配控制部102对被分配的号机的单体控制装置50输出要求其在登记了乘梯处呼叫的楼层停止的分配信号。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分配控制部102还在基于从负荷检测部101输入的负荷信号而使各轿厢4执行满员通过运行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控制部103、相应的轿厢4的单体控制装置50输出满员通过信号。分配控制部102在轿厢4的负荷为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控制部103、相应的轿厢4的单体控制装置50输出满员通过信号。另外,分配控制部102,在轿厢4的负荷为基准负荷以上、且在该轿厢4抵达乘梯处5开了门时该轿厢4的负荷未增减的情况下,对乘梯处呼叫控制部103、相应的轿厢4的单体控制装置50输出满员通过信号。被输入了该满员通过信号的单体控制装置50在自身号机上执行上述的满员通过运行。
另外还有,分配控制部102相应于从后述的乘梯处呼叫检测部104输入的经过时间信号,分配响应来自执行满员通过运行的轿厢4通过的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的其他轿厢4。分配控制部102,在与经过时间信号相应的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在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以使得负荷最小的轿厢4响应来自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的方式,对相应的号机的单体控制装置50输出分配信号。另一方面,分配控制部102,在该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以使得最接近该通过楼层的轿厢4响应来自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的方式,对相应的号机的单体控制装置50输出分配信号。
乘梯处呼叫控制部103对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的乘梯处上升呼叫按钮8、乘梯处下降呼叫按钮9输出信号,并对它们进行控制。乘梯处呼叫控制部103,当从分配控制部102被输入满员通过信号时,将删除针对执行满员通过运行的轿厢4的、来自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的信号输出到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
乘梯处呼叫检测部104是基于从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的乘梯处上升呼叫按钮8、乘梯处下降呼叫按钮9所输入的乘梯处呼叫登记信号来检测乘梯处呼叫的检测部。乘梯处呼叫检测部104,当从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输入了乘梯处呼叫登记信号时,计测自进行该乘梯处呼叫起的经过时间、在这里为自信号输入起的经过时间。乘梯处呼叫检测部104将与计测到的经过时间相关的经过时间信号输出到分配控制部102。
接下来,参照图3的流程图对电梯控制装置1所进行的控制的一例进行说明。本控制流程例如按预定间隔反复执行。
首先,分配控制部102基于从乘梯处呼叫检测部104输入的信号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乘梯处呼叫(步骤S1)。此时,乘梯处呼叫检测部104,在基于从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所输入的乘梯处呼叫登记信号检测到了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从该信号被输入的时刻起开始计测经过时间。然后,乘梯处呼叫检测部104,将与计测出的经过时间相应的经过时间信号输出到分配控制部102。分配控制部102在判定为未发生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步骤S1:否),反复执行该步骤S1的判定。
分配控制部102,在判定为发生了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步骤S1:是),计算评价值等并确定响应所登记的乘梯处呼叫的最佳轿厢4,将分配信号输出到相应的号机的单体控制装置50。被输入了分配信号的单体控制装置50,使相应号机的轿厢4(以下,有时也称为“相应轿厢4”)移动并抵达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楼层的乘梯处5,打开相应轿厢4的门10以及相应楼层的乘梯处5的门7(步骤S2)。
接下来,分配控制部102基于从该轿厢4的负荷检测部101所输入的负荷信号,判定该轿厢4是否为满员负荷、即该轿厢4的负荷是否为满员判定负荷以上(步骤S3)。
分配控制部102,在判定为该轿厢4是满员负荷、即该轿厢4的负荷在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3:是),执行下述处理。即分配控制部102对乘梯处呼叫控制部103以及该轿厢4的单体控制装置50输出满员通过信号。由此,在该轿厢4发生满员通过运行(步骤S4)。该情况下,乘梯处呼叫控制部103将删除针对执行满员通过运行的该轿厢4的、来自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的信号,输出到乘梯处呼叫登记装置6。另外,被输入了满员通过信号的单体控制装置50,使该轿厢4不响应来自到与在该轿厢4中进行的轿厢呼叫登记相应的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而通过途中楼层。由此,单体控制装置50使该轿厢4直接移动直至目的楼层。另外,此时,分配控制部102如上所述,与基于从乘梯处呼叫检测部104所输入的经过时间信号的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相应地,分配响应来自该轿厢4通过的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的其他轿厢4。然后,分配控制部102对各单体控制装置50输出适当的分配信号,各单体控制装置50根据该分配信号使各号机的轿厢4升降而使其响应该乘梯处呼叫。接着,该电梯控制装置1结束本控制流程。
分配控制部102在步骤S3中判定为该轿厢4不是满员负荷、即该轿厢4的负荷低于满员判定负荷的情况下(步骤S3:否),进行下述处理。即分配控制部102基于从该轿厢4的负荷检测部101所输入的负荷信号,判定该轿厢4的负荷是否在基准负荷以上(步骤S5)。
分配控制部102在判定为该轿厢4的负荷在基准负荷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5:是),判定在该轿厢4抵达乘梯处5并开了门时该轿厢4的负荷是否有增减(步骤S6)。分配控制部102,在判定为该轿厢4的负荷未增减的情况下(步骤S6:否),转变到步骤S4的处理,使得在该轿厢4中发生满员通过运行。
分配控制部102,在步骤S5中判定为该轿厢4的负荷低于基准负荷的情况下(步骤S5:否)和在步骤S6中判定为该轿厢4的负荷有增减的情况下(步骤S6:是),执行下述处理。即,分配控制部102不使该轿厢4发生满员通过运行(步骤S7)地结束本控制流程。
上述那样构成的电梯控制装置1,相应于轿厢4的负荷变化,执行使该轿厢4通过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满员通过运行。在这里,电梯控制装置1,除了在轿厢4的负荷为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情况下之外,在轿厢4的负荷为基准负荷以上且在开门时该轿厢4的负荷无增减的情况下,也执行满员通过运行。由此,电梯控制装置1,在轿厢4的负荷在乘梯处5无增减的情况下、例如能够推定为轿厢4拥挤而乘梯处5的使用者没有搭乘轿厢4那样的情况下,能够执行满员通过运行。其结果,电梯控制装置1即使在轿厢4的负荷低于满员判定负荷的状态下,也能够相应于各轿厢4的负荷变化根据需要而执行满员通过运行。因此,尽管轿厢4拥挤而乘梯处5的使用者不搭乘轿厢4,该电梯控制装置1也能够抑制轿厢4非必要地在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停止的情况。由此,该电梯控制装置1能够提高运行效率并且能够适当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能够提高便利性。
而且,该电梯控制装置1相应于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来分配响应来自满员通过运行的通过楼层的乘梯处呼叫的轿厢4。在这里,电梯控制装置1,在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为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使负荷最小的轿厢4响应来自通过楼层的乘梯处呼叫。另一方面,电梯控制装置1,在通过楼层乘梯处呼叫经过时间超过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使最接近该通过楼层的轿厢4响应来自通过楼层的乘梯处呼叫。其结果,电梯控制装置1能够抑制在满员通过运行下的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进行了乘梯处呼叫的使用者长时间等待。在这一点上,电梯控制装置1也能够适当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能够提高便利性。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电梯控制装置1,能够相应于电梯3的轿厢4的负荷变化,执行使该轿厢4通过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满员通过运行。电梯控制装置1在轿厢4的负荷为预先设定的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执行满员通过运行。而且,电梯控制装置1在轿厢4的负荷为比满员判定负荷小的基准负荷以上且在该轿厢4抵达乘梯处5开了门时该轿厢4的负荷无增减的情况下,能够执行满员通过运行。而且,电梯控制装置1,设置有多个轿厢4,相应于从在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进行乘梯处呼叫起的经过时间,来分配响应来自该通过楼层的乘梯处5的乘梯处呼叫的其他轿厢4。在这里,通过楼层是执行满员通过运行的轿厢4所通过的途中楼层。因此,电梯控制装置1,例如即使轿厢4的负荷未达到满员判定负荷,也能够相应于轿厢4的负荷变化来执行满员通过运行,所以能够适当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能够提高便利性。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上述说明了的电梯控制装置作为应用于电梯组2并进行组管理的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电梯控制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单体的电梯3而非电梯组2、并相应于该电梯3的轿厢4的负荷变化而执行满员通过运行。
根据上述说明了的实施方式、变形例涉及的电梯控制装置,能够提高便利性。
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形态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更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或要旨,并且包含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和与其均等的范围中。

Claims (2)

1.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相应于电梯的轿厢的负荷变化,执行使该轿厢通过到目的楼层为止的途中楼层的满员通过运行,
在所述轿厢的负荷为预先设定的满员判定负荷以上的情况下,能执行所述满员通过运行,并且,还在所述轿厢的负荷为比所述满员判定负荷小的基准负荷以上、且在该轿厢抵达乘梯处并开了门时该轿厢的负荷无增减的情况下,能执行所述满员通过运行,
进而,设置有多台所述轿厢,相应于从在通过楼层的乘梯处进行乘梯处呼叫起的经过时间,分配响应来自该通过楼层的乘梯处的乘梯处呼叫的其他的所述轿厢,该通过楼层是执行所述满员通过运行的所述轿厢所通过的所述途中楼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经过时间为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以下的情况下,使负荷最小的所述轿厢响应来自所述通过楼层的乘梯处的乘梯处呼叫,
在所述经过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预定时间的情况下,使最接近该通过楼层的所述轿厢响应来自所述通过楼层的乘梯处的乘梯处呼叫。
CN201410273111.XA 2013-08-30 2014-06-18 电梯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18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80431 2013-08-30
JP2013180431A JP5738948B2 (ja) 2013-08-30 2013-08-30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8191A true CN104418191A (zh) 2015-03-18
CN104418191B CN104418191B (zh) 2016-08-24

Family

ID=5269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7311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418191B (zh) 2013-08-30 2014-06-18 电梯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38948B2 (zh)
CN (1) CN10441819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708A (zh) * 2015-12-01 2017-06-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N106829660A (zh) * 2017-03-13 2017-06-1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和电梯运行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1075B2 (ja) * 2016-05-27 2018-05-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DE112018007777B4 (de) 2018-08-06 2022-12-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Betriebssteuervorrichtung und betriebssteuerprogramm
CA3123976A1 (en) * 2020-07-29 2022-01-29 Appana Industr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rking elevators
CA3127022A1 (en) * 2020-08-26 2022-02-26 Appana Industr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justing elevator load setting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0367A (en) * 1980-11-20 1982-06-05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Control system for group control elevator
JPS5895081A (ja) * 1981-11-28 1983-06-06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H06115833A (ja) * 1992-10-06 1994-04-26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CN101311092A (zh) * 2007-05-22 2008-11-2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6103A (en) * 1978-08-04 1980-02-25 Hitachi Ltd Elevator controller
JPS6279179A (ja) * 1985-09-30 1987-04-11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2011051694A (ja) * 2009-08-31 2011-03-1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0367A (en) * 1980-11-20 1982-06-05 Tokyo Shibaura Electric Co Control system for group control elevator
JPS5895081A (ja) * 1981-11-28 1983-06-06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JPH06115833A (ja) * 1992-10-06 1994-04-26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CN101311092A (zh) * 2007-05-22 2008-11-2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708A (zh) * 2015-12-01 2017-06-09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N106809708B (zh) * 2015-12-01 2019-06-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系统
CN106829660A (zh) * 2017-03-13 2017-06-13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和电梯运行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8191B (zh) 2016-08-24
JP2015048202A (ja) 2015-03-16
JP5738948B2 (ja) 2015-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8191A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2431857B (zh) 电梯系统
CN102849547B (zh) 电梯系统
JP5404394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25745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493106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8016958A (zh) 移动设备上的电梯轿厢到达指示
US6978863B2 (en) Apparatus for elevator group control
JP2011111253A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群管理制御方法
US9126806B2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dispatching
CN105980284A (zh) 电梯中的制动器操作管理
US20230348225A1 (en) Elevator call registration when a car is full
CN104395219B (zh) 电梯的控制系统及电梯的控制方法
JP6139746B1 (ja)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JP2012218898A (ja) 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JP626935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4030100A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CN110775743A (zh) 部分重叠电梯群组之间的容量转移
CN110526056A (zh) 位置显示系统以及位置显示方法
JP6778659B2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6657368B1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方法および群管理制御装置
JP3806287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H06271210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5738634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22123570A (ja) 荷物の積み込みの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8